试论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论文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单位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把会计基础工作与改善经营管理,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等结合起来,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无论是1985年颁布实行的《会计法》,还是1996年制订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都对会计基础工作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会计基础工作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就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现状、原因及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作一探讨。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
要想了解会计基础工作,必须弄清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会计基础工作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的统称。它主要包括:会计凭证的格式设计、制取、填制、审核、传递、保管等,会计帐薄的设置、格式、登记、核对、结帐等,会计报表的种类设置、格式设计、编制和审核要求等,会计档案的归档要求、保管期限、移交手续、销毁程序等,会计电算化的硬件的软件要求等。会计监督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会计人员的配备和管理要求,会计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和职责分工,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等等。应当说,会计基础工作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有的甚至将与会计工作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工作,如定额管理、计量管理等也纳入会计基础工作的范畴。这充分说明了会计基础工作在范围上的广泛性。
二、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相应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同时,通过加强在职会计人员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改善和提高。但是,会计基础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科目设置不符合规定,财产不实,数据失真
举例说明,有的单位总帐不设“现金”及“银行存款”,以“未分配利润”代替“利润分配”科目,但却有“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帐。《规范》第三十六条规定:“各单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建立会计帐册,进行会计核算,不能随意使用,甚至乱用会计科目。《工业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使用的会计科目,其中有”银行存款“,”现金“和”利润分配“科目,而没有”货币资金“和”未分配利润“科目。显然,一些单位总帐不设”银行存款“,”现金“”利润分配“等科目,是不符合科目设置要求的,容易造成企业财产不实,数据失真。
2.随意填制会计记帐凭证
关于填制会计记帐凭证,《规范》明确指出:“记帐凭证是用来确定经济业务性质和分类即会计分录的一种凭证,会计人员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除结帐和更正错误的记帐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帐凭证必须附原凭证。”而有的单位会计随意填制记帐凭证。在没有任何原始凭证的情况下,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其做法是极端错误的。
3.记帐、结帐不符合要求,手续不清、差错严重
有的单位记总帐时,不记发生额,只记余额;有的单位用铅笔记帐;有的单位没有按“记帐凭证”和“科目汇总表”分别登记明细帐和总帐,以致于明细帐和总帐不相符。《规范》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应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记帐,记帐时应将会计凭证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逐项记入帐内。每一会计事项,一方面要记入有关的总帐,一方面要记入该总帐所属的明细帐。记帐要用蓝黑或碳素墨水书写,不得用圆珠笔或铅笔书写。发生额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信息,必须及时、准确登记入帐。某些会计人员用铅笔记帐,不是会计人员不懂规矩,而是没有严格按照《规范》去做。总帐与明细帐不符,也是记帐不规范造成的。结帐不符合要求包括两方面:一是每一帐页登记完毕结转次页不规范,有的会计任何标记不做在次页第一行直接记入新的经济业务;有的只打上“过次页”、“承前页”字样,不做任何数字结转。二是年末结帐不规范,有的会计年末根本不结帐,不能从帐面上清楚地反映出全年的累计发生额;有的单位会计在年末结帐时,画蛇添足将有余额的帐户分别将其余额从该帐户的借方或贷方转出,使其余额为零,特别容易和没有余额的帐户混淆。《规范》规定:年度终了结帐时,所有总帐帐户都应结出全年发生额的年末余额,有余额的帐户,要将其余额结转下年,上述单位的做法,易混淆有余额的帐户和没有余额帐户的区别。
4.财务报告数据不真实
关于编制财务报告,《规范》明确指出:应当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帐薄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然而,一些单位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任意伪照、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帐薄、会计报表;有些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能,参与违法违纪活动,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等等。不符合要求的会计事项还很多,这些问题,不仅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三、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
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大致有四个方面。
1.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
会计基础工作对会计工作的经营管理工作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正因为如此,有些单位领导人认为会计基础工作不抓无所谓,只把会计部门当成收、付款的一个窗口,认为会计工作就是收收支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一切工作都是领导说了算,因此也没有必要学习业务和更新知识,致使有的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缺乏了解,导致会计核算工作的各个环节与制度要求不符,进而影响整个会计工作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2.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并忽视学习
有些会计人员文化水平,学历层次较低,又没有注意继续深造,理不清科目、帐薄、报表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有一些会计人员虽有一定的业务水平,但长期忽视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新的会计法规,总按自己的习惯进行帐务处理,因此,对于一些新出台的会计制度及核算要求不了解。此外,还有一些会计人员尽管对一些基本的会计核算规定还算了解,但是因缺乏应有职业道德素质,不认真执行制度,不按规定去做,工作贪图简单,降低自己的工作标准,而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规范。
3.有意违纪造成会计基础工作混乱
有的单位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达到偷逃税收、转移资产、私设“小金库”等非法目的,有意不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记帐、算帐、报帐,以借机“混水摸鱼”。
4.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有些基层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没有负起监督,检查的责任,因此,这些单位的会计工作实际上处于长期无人监督、检查的状态。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程序是否符合要求、财务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无人过问,或者虽然有一些检查,但多是专项检查,缺乏对基层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全面检查,监督和指导,因此,这些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许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薄弱环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首先,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的需要。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离开这一基本环节,会计工作就无从谈起。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它通过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从而为改进和加强经营管理服务。如果没有健全的会计基础工作,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就失去可靠保证,会计工作水平也就无法提高。从现实情况看,一些单位帐务不清、帐目混乱,在这种状况下的会计工作难以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次,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需要。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应当是以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作保证的。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随着公有制形式的改变,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和股份制的实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心企业的报表。无论是有控股权的国家,还是拥有部分股权的股民,都要求得到企业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这在客观上也要求会计工作要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第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角,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最直接的对象。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督促会计人员从会计工作最基本的环节抓起,不断改进和加强会计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对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起直接作用。会计人员要认清形势,认真学习并执行《规范》,使自己从事的工作符合《规范》的要求,既要有危机感,又要有责任感,无论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还是从国家企业利益出发,都应努力学习《规范》,认真执行《规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第四,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会计工作通过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为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会计工作在提供上述服务中,必须以健全的会计基础工作作保证。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造成财产不实,家底不清、数据不准、信息无用,不仅给单位内部管理带来消极影响,也容易因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而给国家宏观经济造成失误。同时,会计基础工作的混乱无序,也会加剧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
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既影响会计工作秩序是否正常运行的会计职能作用能否有效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秩序,同时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和整个市场的运行都直接影响。因此,必须切实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培训教材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司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培训教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耿建新、徐泓。事业单位会计。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
平原大学学报·郎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