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打击乐
摘要:打击乐,作为中原一带主要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之一,覆盖整个中原大地,打击乐班社星罗棋布,几乎村村都有,并且历史悠久,根基深厚,代代相传。
中原民间打击乐的演奏风格粗犷豪放,浑厚苍劲,热情泼辣,富有气势。
关键词:打击乐;民间器乐;演奏形式
一、民间打击乐的状况及组合
中原一带的民间打击乐在群众中流行最广,社团组织最多,群众也最喜爱。
打击乐历史非常久远。
相传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祖先就以木棒、石块等物相击发出各种声响,以此追赶、驱散野兽,并获取猎物维持生计,同时也以此抒发情感。
据周代的周礼地官载“鼓人……以雷鼓鼓神祀,以灵鼓鼓社祭,以路鼓鼓鬼享。”又据三国志《弥衡传》记载弥衡“击鼓骂曹”的典故,可见打击乐初用于祈神祭祖,钟鼓齐鸣以飨,而后进入宫廷之中,成为筵宴仪仗之乐,后又进入军中,成为操练布阵、进攻退守发号施令的重要手段,通常就有“擂鼓助战”“鸣金收兵”之说。
当打击乐重又流入民间,才使它真正成为万民之乐,与人民群众的欢腾喜悦息息相关,虽然历经沧桑,但它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并且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民间打击乐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和改进。
民间打击乐在中原一带口旷铜器社”俗称“大铜器”,这是民间“社火”的一种称谓。
这个名称是由乐队的奏领乐器名称都称为“大”而来的。
乐队组成以大铙、大镲、大鼓为主奏乐器,以小鼓为领奏乐器。
大鼓也叫墩子鼓,鼓面直径可达1m以上,鼓身高为500毫m左右,有鼓架支撑,周围一人敲击或几人敲击。
大铙大镲为响铜制作,大镲也称钹。
“钹”约在南北朝时期由印度传入我国,据记载:“天竺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公元346―353年)重四译来贡男伎,天竺即乐焉。
……乐器有……铜钹”等九种。
宋代出现铙,“铜铙,浮屠氏所用浮沤,器小而声清,也俗谓之铙。”据史料记载铙、镲大小形制基本一样,流传至今有了新的变化。
大铙口面直径约65cm,中间隆起部分为水泡形,发出的声音浑厚、深沉,在打击乐旋律中它是主奏乐器。
大镲直径为40cm,中间隆起部分大,约占镲直径的1/2。
它发出的声音响亮,是民间打击乐中的骨干乐器。
其他配套乐器大致有小堂鼓、大锣、手镲、小锣,还有弓子锣、肘子锣、老叭、三眼冲等,乐器件数不定,乐队人数不定。
大的铜器社多约有100人至150人,少的也有10至20人(因为同时可使用数副铙、镲,数人击鼓,弓子锣、肘子锣也无固定数量)。
“弓子锣”是用长约200cm、宽约5cm的软竹篾,制成弓形,一端插入演奏者的背后腰间,一端用雕刻的龙头装饰,龙头下挂上大锣,左手扶之,右手敲锣。
演奏时,乐手走起舞蹈步伐,击锣以单一的节奏型敲击,弓子锣走在大乐队的前面,作为引导。
“肘子锣”是用长约70cm、直径约3cm的木棍上端安装一个架子,挂上大锣,架子上以各种神话、戏曲人物作装饰,其打法和作用同“弓子锣”一样。
“老叭”又叫长喇叭,长约2m,金属制作,上细下租,上端吹口是杯状,下端是喇叭状,音量大,发音粗犷,但不能吹奏旋律。
它是在打击乐演奏开始前或在演奏高潮时,排列几人一同吹奏渲染气氛。
“三眼冲”是生铁铸造的三个长20至25cm的铁筒,并作铁箍箍在一起,下端有一把柄,装上自制火药,在演奏前或演奏高潮时,点燃起爆,以示演奏开始或是烘托情绪。
过去传统戏里有许多唱词描述的都是这种气氛,如“府门外三声炮花轿起动”等。
二、演奏形式
中原一带流传的民间打击乐的表演形式有两种。
一种叫“起动锣鼓”,另一种叫“场地(或开场)锣鼓”。
起动锣鼓是铜器社与“龙”、“狮”社班在运动时,艺人高喊“起动了”而来的`。
这时的打击乐队在“龙”,“狮”社的前边,横排5至7人纵行前进,“弓子锣”“肘子锣”10面、20面在前或分两行排在乐队的两边,很像古时的銮驾,大鼓居中,板鼓前后指挥,表演节奏平稳,行进速度稍慢,曲牌套单一,但队伍整齐,各组乐器轮番演奏,人员须按体力不时替换,声音喧嚣,气氛轩昂,十分壮观。
“场地(开场)锣鼓”是到达一个新的演出点或是在原来固定的地点演奏而得名。
这时,大鼓(无论是几面)居中,板鼓(指挥者)可视情况而前后左右,其他乐器按种类横排,或分成八字摆列(人员少时可围成圆形)。
开始演奏前,“老叭”高吹,发出浑厚、深沉的音响,“三眼冲”随之而点爆,板鼓手以轻、重、缓、急击鼓心(或鼓边)和刚、柔、徐、疾的手势指挥乐队,发出一个个变化多端的信号。
板鼓手在指挥时,不是单纯地指挥节奏,而是以他精湛的击鼓艺术,饱满的情绪,高超的组织水平,激发、感染、调动全乐队的各种力量,一个气势磅礴、场面恢弘、气氛炽热、情绪激昂的精彩表演,得以充分展现。
因为民间打击乐产生于民间,长期流传于民间,它是民间自发的业余艺术形式,从艺人员绝大部分是当地农民,没有专业团体。
长期以来,很少有专业音乐工作者对其演奏技法、乐谱去收集整理探讨研究;所以,一直没有系统化、规范化的演奏技法和打击乐谱的记载。
现在的演奏都是根据前辈艺人口传心授、演奏者的体会和习惯,加之合作者的配合默契,形成了地域性不成套的演奏技法。
如大鼓演奏者在节奏的制约下,自己用鼓槌相击,双槌击鼓面的各个部位,使其发出不同音色的鼓音,槌击鼓边,双槌对鼓边刮奏等。
两人同击一面鼓时,一手持鼓槌相击,或是两人、几人在击鼓时用舞蹈动作交换位置演奏,使整个演奏生动活泼,朝气蓬勃。
有些地方在演奏时还有飞铙、飞镲的表演。
根据许昌市鄢陵县82岁的民间艺人张宫生回忆(他本人就是飞镲表演者),飞饶、飞镲在古时候是作为武器战场上用的,后来流入民间成了练功习武的项目,民国时期又把这个项目作为民间舞蹈进入了民间打击乐的表演中。
飞铙、飞镲用的乐器属中、小型的铙、镲,宜于表演。
三、打击乐的结构形态及演奏曲目
中原民间打击乐曲目的体裁或结构形态主要有三种:
1.单曲体。
如《倒上桥》、《四面镜》、《珍珠倒卷帘》、《狗嘶咬》、《三边锤》等。
这部分曲目一般都比较短小,又能独立成曲,演奏起来一气呵成,多用重复、变奏手法,这是打击乐曲目中数量较多的一种。
2.活络连套曲体。
如《双吐翠》、《鸳鸯诗》、《十样景》、《硬十镜》、《护心入镜》、《黑虎下山》等,这部分曲目可以单奏,也可以连奏,但它不是按照固定套路排顺序。
这是根据打击乐手的临时会意,由指挥者示意转变其他曲目。
这些曲目大部分是即兴演奏,所以也称“加花儿”,其时间可长可短,技巧可多可少,这要根据演奏的情绪而定。
“加花儿”最能反映乐手们的演奏水平,民间艺人们也往往把他们最拿手、最有特色的技巧全用在上面。
3.套曲体。
套曲是由五首曲目或五首以上曲目构成,有的多至二十几首。
套曲的曲目名称叫法不同,有的是以一首曲目命名,有的是冠以总名,以下还有分曲目名称,有的则以数曲目顺序冠名。
如总名称为《锣鼓歌》的套曲,就是由21首不同曲名的打击乐曲目组成的。
即:《小起板》、《凤凰三点头》、《青龙摆尾》、《蝴蝶飞》、《三出头》、《坏家什》《找家什》、《双开门》、《小虫闹竹林》、《双蝴蝶》、《单蝴蝶》、《狮子滚绣球》、《二龙摆尾》、《双凤凰》、《凤凰双展翅》、《凤凰单展翅》、《五击头》、《大起板》、《煞板》。
曲目《九揭牌》就是从“曲一”到“曲九”,还有《九回》等套曲。
还有以打击乐套曲为伴奏,加之民间舞蹈,称之为《铜器舞》,如《黑虎下山》、《当头炮》、《麻雀闹》、《揭头钉》、《十样锦》、《青龙出海》、《莲花灯》、《串子》等等。
根据乐曲的节奏与情绪变化,舞蹈演员自背弓子锣,做出不同的舞蹈动作与画面造型。
这种《铜器舞》的表演还收进了《中国民间舞蹈集成》。
四、民间打击乐在民风民俗中的作用
中原一带民间打击乐艺术历史悠久,根基深厚,长期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和发展着。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很少见到对民间打击乐的文字记载,但从《中国民间器乐曲集成》的收集中,发现了很多古老的曲目。
它的记谱法是以“点、圈、x、杠”为符号记录的手抄本。
从一个地方看,民间打击乐在这里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民间打击乐之所以经久不衰,重要原因之一是它与当地传统的民间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原一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是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各地乡村至今还保留着具有深厚封建色彩的民间风俗。
民间打击乐作为一种风俗性的民间音乐艺术,也总是和这些民俗联系在一起,每逢过年过节、庙会祭礼、喜庆喜期,都是要以民间打击乐作开场、引路等。
中原民间打击乐已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在民间风俗活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过去在民间古庙会上,少不了民间打击乐的参与。
古庙会指的是这一地方区域内为祭奠某一神灵如“天天庙”“净音寺”“娘娘庙”等而举行的祭礼活动。
时间少者三天,多者五天。
特别是第三天“正会”时,各个铜器班社都拿“精兵强将”,派出高手,组战最佳阵容,演奏拿手曲目,使出浑身解数。
他们比技巧,看谁的功夫深,打的花样多。
正是抱有这种信念,才促使他们用心钻研,提高技艺,推动了民间打击乐繁荣与发展。
中原民间打击乐在其他风俗娱乐活动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角。
到新春佳节、元宵灯节或喜庆丰收的时候,由一个地方邀请数个锣器社,摆开阵势,争相献艺。
有的伴着“舞狮子”“闹龙灯”“撑旱船”“踩高跷”等民间艺术,辞旧迎新,祝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参考文献:
[1]伍帆,谭跃军.中原传统民间打击乐的艺术特征初探[J].农业考古,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