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灯节冰灯节是一个地域性的节日,时间一般在正月间,而且多与元宵灯节重叠,可以视作这些地区元宵节的一部分。随着冰灯节日益红火,虽说仍然局限在北方地区,但影响已经波及全国乃至世界。 所谓冰灯,就是用冰制成的灯。其制法有冷冻和冰雕两类。冷冻,就是给不同形状的模具注满水,放在室外冻结,待模具中部的水尚未完全凝冻时便取回室内,将剩余的水倒出,取其冰壳,中间燃蜡烛,便成了冰灯。冰雕,就是用现成的冰块堆砌、雕刻,再经过灯光、装璜等,成为灯光映射的冰雕。[1]编辑本段冰灯节历史 冰灯节主要流行于冬季气候严寒的东北地区,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清人西清的《黑龙江外纪》就记载说:“上元,城中(齐齐哈尔)张灯五夜。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 ,可见清朝冰灯节了。 清代以后,随着清政权入主中原,冰灯随之传入京师。《燕京岁时记》即记云:“市人之巧者,又复结冰为器,栽麦苗人物,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殊可观也。”不过,由于气候的原因,冰灯节仍以东北地区为主。 历史上的冰灯,最早的形状大多是随形就物的,后来则形状大为丰富,有冰龙灯、冰狮子灯、冰花灯、冰孔雀灯、冰塔灯、冰城灯等。东北地区的冰灯节,届时各式冰灯、冰雕交相辉映,游人如织,成为享誉中外的“ 冰凌奇观”。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间的冰灯制作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人们事先做好各种形象的模具,灌上清澈的水或拌有染料的彩色水,冻出的冰灯晶莹剔透,五光十色。有龙灯、狮子灯、花灯、白菜灯、宝莲灯、塔灯、圆柱灯、方形灯等等。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十八,乡村农家的院子里都有几盏冰灯,白天日莹映日,供人观赏;夜晚灯火辉煌,有一种祥和的气氛。这简单易作的冰灯,曾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欢乐。[1]编辑本段冰灯节特点 民间的冰灯节,是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进行,一般都是将一家一户自制的冰灯摆放到自己的院子里,不集中展出。随着乡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娱乐活动规模的扩大,也有在村子的广场或娱乐场所搞冰灯制作比赛活动的。这种活动,给乡村增加了浓郁的节日气氛。 黑龙江的汉、满、回、朝鲜等民族,都很喜欢制作冰灯。春节前后,冰天雪地、气温极低,这就为制作冰灯准备了天然条件。 乡民制作冰灯时,除了在家用灌水冰制外,还去冰河里凿出厚厚的冰块抬回家中,然后精雕细刻,使其成为艺术性很强的冰灯,像逃陟展翅、大熊猫、丹顶鹤、老寿星等,造型生动,很有情趣。由于在冰灯内安上了彩色电灯泡,在夜幕下显得特别明亮漂亮。[2]编辑本段冰灯节盛况 冰灯节在每年农历正月举行。灯罩用冰制成,中间点燃蜡烛或放置电灯。作为观赏艺术品,已有上千年历史。节日期间举行冰河游园会、冰灯雕刻比赛、展出各式冰灯,如冰龙灯、冰狮子灯、冰塔灯、冰孔雀灯等活动,引来许多外地游客。现代的冰灯节还设置了各式形状的彩灯、花灯,并从韩国引进了雪花灯、水滴灯、满天星等一些异国特色浓郁的彩灯,使夜晚的灯光效果更加突出。
冰灯历史用冰垒屋造型,中国古已有之。据记述秦汉陕西中部地区的城池、宫观等内容 冰灯[1]的《三辅黄图》载:“汉建章宫北积冰为楼。”就是说,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在长安城外修的建章宫北,曾用冰造过楼,因记载过于简单,冰楼的用途不得而知。公元3世纪的三国时期,曹操曾于潼关指挥士兵在寒夜垒沙浇冻,一夜间立起冰城,那是为了抵御马超的进攻。公元10世纪的北宋名将六郎杨延昭曾在遂城(今河北省徐水县遂城镇)和霸城(今河北省霸县)两次发动军冒严寒汲水浇城冻冰,用冰城抵御了契丹的攻击。 将冰雕成艺术品的文字,见于五代王仁裕记述8世纪上半叶唐玄宫中琐 闻及风俗习惯的《开元天宝遗事》。该书记载,唐明皇宠妃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身为右相,权倾朝野,生活骄奢淫逸。他为了笼络人心,让匠人用坚冰雕镂出凤凰、瑞兽等美丽造型,系以彩带,放在精致的雕花盘中送与王公大臣,以美化环境,降低室温。每到夏天,他还让匠人用大冰琢成山,摆在宴会厅四周。他邀请来的赴宴者虽饮了许多酒也不感到热,甚至脸上还有寒色。因此有人竟带着丝绵衣服前来赴宴。这是当时我国最早的宴会冰雕。 描写冰灯的诗歌,见到最早的是生于1507年--1560年的唐顺之写的《元夕咏冰灯》:“正怜火树斗春妍,忽见清辉映夜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在今人喜爱的火树银花、争奇斗艳的元宵灯会上,忽然看见闪动清光的冰灯映照着沉沉的夜空。那冰灯如同跃出海面还带着水滴的鲨鱼,边缘模糊的光影像从月亮里发出的光,使在堂前翩然起舞的歌女似乎也产生些寒意。由此可以断言,有关冰灯的诗词和文字记载更有明显增加。现代的有关人士认为,冰灯的起源与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古时候,居住于寒冷地区的农夫或渔民,在滴水成冰的夜晚喂马或捕鱼时,为了弥补照明用具的不足,偶尔用水桶盛水冻成冰罩,将油灯或蜡烛放入其间,以防被风吹灭。后来,有的穷苦人在新春佳节或上元之夜,不甘寂寞又买不起灯笼,也做点冰灯摆在门前凑趣。故此冰灯又称穷棒子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生活用的冰灯才变成了有一定艺术价值的观赏品,成了元宵灯展中的一个品种。 [2]编辑本段冰灯制作古代的冰灯制作,也是很讲究技巧的。所用原料,有冰,也有雪,为了延长展出寿命,有的还“以矾入冰”或“以矾水淋雪成冰”,使做出的冰灯“至二三月间方解”。至于制作的形状,更是千姿百态,呈奇献巧。《国朝金陵诗征》中写新疆巴里坤的冰灯“广长十余丈,其内山原、楼阁、玉屏、石壁、几案、人物悉搏冰为之,照以烛。”《吉林纪事记》记载当地的冰灯是“镂八仙、观音等象于薄片,裁以作灯,夜燃烛放光,几如刻楮之乱真,其巧诚为不可思议”。 彩色冰灯冰灯的制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的工艺流程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 采冰: 低于零度的水结冰,冰块的形成是由冰晶不断生成、不断长大造成的。由于流动的水阻挠了晶核的长大过程,冰块的生成就全靠冰晶核的不断生成了。由于河水流速相对稳定,其晶核在一定温度下就不断生成,但生长又不断流动的水所打破。这样,致密、均匀的冰块就产生了,这样的冰块通体秀明。 而人造冰往往 缺少使水流动的机能,它的冰晶核可在温度冷却的趋使下不受干扰的长大,同时又与其它晶核不断碰撞,使晶核粗大,各向又交叉,不均匀,这时的冰就不透明。在冬季零下20多度的严寒里,先从松花江选出可塑性强、搞压强度与一般材料相差无几的坚冰。 施工: 将整块冰加工成冰砖,对冰毛坯进行归方、刨光,堆拼成型,并进行放样工作。以水为粘合剂,造出巍峨的冰建筑和精巧的冰景。 精雕: 集园林、雕塑、绘画等艺术为一体,将已建成的冰景进行细致的修磨。 放灯: 采用放热少的日光灯,利用电工知识将灯光的颜色、大小,在艺术品内的位置、角度等进行布置。这是冰灯最后的形成阶段。[3]编辑本段冰灯种类冰建筑冰建筑是以冰、灯为材料,以水为粘合物,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砌筑成的建筑物,为了增加安全系数,有时也要加些圆钢、角钢、工字钢等材料。其主要用途是供游人观赏。冰建筑最早是线条平直的现代积木式建筑,都是实心。后来为了增加观赏效果而改为砌筑构件复杂、线条多变的仿古建筑。仿造的古建筑以中国古建筑为最多,因为它们多是八角攒顶,宝顶凌空,脊兽腾跃,飞檐翘角,斗拱重叠,结构对称,装饰精巧,适用于冰表现。 中国的许多古建筑都是曾被冰城人用冰再造出来,其中有:塔,即造型玲珑挺拔,瑰丽多姿的佛教建筑之一浮屠,如山西省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又称应县木塔)、北京的妙应寺白塔、西安的大雁塔、陕西的延安宝塔、内蒙古呼和浩特的金刚宝座舍利塔等;楼,如武汉的黄鹤楼、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天安门城楼、山海关城楼、贵州侗寨鼓楼等; 阁,平面呈正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四周设有隔扇或栏杆回廊的,如江西省南昌市的滕王阁等; 殿,如北京天坛祈年殿; 亭,如山东济南市的趵突泉观澜亭,云南省勐海县勐遮乡景真山上的八角亭等。此外还有廊、坊(牌楼)、门、桥、屏、柱等等。冰灯游园会中的冰建筑常常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几种冰建筑组成高低错落、造型各异的冰建筑群。如第二十三届冰灯游园会 冰灯揽胜园依西山山势建筑了牌楼、凉亭、长廊、宝塔、拱桥等多种冰建筑,它们既自成一体,又互相联通,形成了亭连廊、廊连塔的巧妙格局。 冰灯展中也有一些欧式建筑。欧式建筑的屋顶往往是圆的或尖的,门窗均为券拱或尖拱,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哈尔滨市南岗区原来的尼古拉教堂(俗称喇嘛台)、英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圣保罗大教堂、西班牙的沙格达大教堂、挪威奥尔内斯木板教堂、法国埃菲尔铁塔、意大利罗马斗兽场等众多国外造型独特的建筑都曾被仿造成冰建筑。 冰建筑的仿造,并非完全的照抄照搬,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冰的特质,作必要的艺术处理,即对原建筑概括、提炼,或删繁就简,或舍弃某个细部,进行再创造、再设计。 冰灯展中也偶有创造的冰建筑,就是根据想象而设计建筑出的冰建筑。 冰建筑从建造形式上,大致可分三种类型: 实体冰建筑:就是与原建筑的体量大致相同或者稍小一些的冰建筑。它们拔地穿云,巍然高耸,卓尔不群,能充分显示出冰灯展的恢弘气势。 微缩冰建筑:按原建筑比例缩小而建的微型冰建筑,它们小巧玲珑,有时如同一座大沙盘,既节省用冰,又节省用地。 布景冰建筑:就是运用平面浮雕、立体造型、光影处理等艺术手段造的冰建筑,类似戏剧舞台上的景片,只供人正面观看。 总之,冰建筑是艺术建筑艺术精品的再现,是冰灯展中数量最多的一个品种。冰雕塑冰雕塑,即冰雕,是造型艺术之一的雕塑中的一种,是冰灯展览中大量运用的 冰灯造型之一。 冰雕塑与其他材质的雕塑一样,讲究工具使用、表面处理、刀痕刻迹,但由于它材质无色、透明,具有折射光线的作用,故此雕刻出的形象立体感不强,形象不够鲜明。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造型时采用石雕和木雕手法,强调休面关系,突出形体基本特征,力求轮廓鲜明,在此基础上,精雕细刻,强调细部,或者实行两面雕刻,使线条互相交叉,雕痕纵横交错,在光线反谢作用下,尤显玲珑剔透,从而取得远观,近视俱佳的艺术效果。 冰雕塑同其他材料的雕塑一样,也分圆雕、浮雕和透雕三种。冰滑梯冰滑梯是观赏与实用并重的冰建筑,就是造型美观并且可供游人凭借惯性和自身重力在其上由高向低快速滑行的冰建筑。冰瀑布冰瀑布简称冰瀑,又称冰挂,是冰城人受冬季屋檐下冻结冰溜这一自然现象的启发而喷水浇冻出的冰景。冰花坛冰花坛是由园林绿化中种植花卉的立体花坛造型演变而来,用建筑与雕塑手法制成,是冰建筑与冰雕塑的有机结合,其体量小于冰建筑而大于冰雕塑,造型多为动物、植物、器物、人物或它们的复合体。冰盆景冰盆景是仿照盆景艺术用冰堆砌、安插、雕刻而成的。从大范围讲,它是冰雕塑的一种。冰书法书法,作为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也被用到冰灯艺术之中。冰书法分四种:采用圆雕手法雕镂、切割成的冰字,阴刻在冰上的字,贴在冰上的字,写于纸上夹在冰板中的字。冰冻花冰冻花又称冰花,是将鲜花、翠竹、水果、游鱼、螃蟹等分别冻在一定体积、不同形状的冰块中的冰雪艺术品。冰罩灯冰罩灯就是所写的用桶、盆等模具盛自来水冻制的较原始的冰灯。[4]编辑本段冰灯发展尽管冰灯由来已久,但以园林艺术为依托,以建筑和雕塑为表现手法,以文 冰灯化消费为目的却是很长时间的事情。从冰灯的使用目的分,它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冰灯民俗实用阶段,冰灯民俗娱乐阶段和冰灯艺术消费阶段。 寒温地居民在冬季为了躲过温长的寒夜,过去对窗户是采用木板封闭的,它既遮风雪,又挡严寒,在没有月亮的夜晚,由于各家门窗紧闭,外出晚归的人们极易迷失方向,他们需要光来告之方位。为此,那些有人出门的人家就用屋内常用的油灯放在自家小院门旁以示方向,为防止烛火被风吹灭,就用冰块或用桶盛水冻成冰,再将冰块中心掏空,以放油灯。这样的民俗不可能在古籍中找到,这不仅是没有文人去注意,而且也因为用耗油来解决指示方向的事,本来就不多见。但可以推断的是,在把油灯用作夜晚照明时期,冰灯就有出现的可能了。 这一时期的冰灯从目的上讲是为了指示方位的实用目的。这时的冰灯简单的象一个倒置冰桶。 冰灯民俗娱乐阶段,据李兴盛考证在明朝末年有“冰网灯”的记载,人们利用冰灯过“正月十五闹花灯”的节日。这一时期的冰灯尽管在产生光的能源上与冰灯民俗实用期相近,但在目的上却有了娱乐的性质。由于有钱人家的参与,冰灯形式出现了人物,动物等,体积要比“冰桶”大得多。但受到油灯燃烧需要氧气的限制,其体积必然不会很大。 冰灯艺术消费时期始于1963年的农历正月十四,它在哈尔滨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的创造主体既有决策层的市委书记、市长,又有组织层的市建委和市工会,还有设计施工层的公园人员,并有园木师,雕塑家的专业队伍,以及消费层的广大市民。 在提供光的能源形式上采用了电灯,即用放热少的日光灯。这时的冰灯不需要氧气助燃,冰灯的规模得到了突破。 在艺术来源上,它不仅吸收了园林艺术,还吸收了雕塑艺术。这样,在制作工具上就引进了圆力、直力和角力,并结合冰的物理性能而又加上了电锯、扁铲等工具。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认为,自从有了冰灯艺术,哈尔滨的寒冷冬天竟成了旅游旺季,这一创新举动的成功来自三个因素,第一是就地取材,第二是群众基础,第三是专业队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现代冰灯艺术具有四个有机结合的特点。 首先,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东北地域民俗有机结合的产物。中华传统有 “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民俗,而东北地域又有冰灯这一民俗,两厢结合自然而然。 其次,它又是园林艺术与雕塑艺术的有机结合的产物。冰灯艺术魅力就在于它的艺术源泉多元化,这个多元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溶为一体。 再者,它还是古老的冰与现代文明特质电的有机结合。冰为冷,光有热,它们本该势不两立,但在冰灯艺术中,它们却相得益彰,互为你我,这在其它门类艺术中少见。 最后,它又是流经域市的河水与城市文化的有机结构。流经哈尔滨市的河是那条松花江。正是这条江,为哈尔滨市搞冰灯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冰源。尽管通过现代科技,可在其它城市如热带地区的马来西亚搞室内冰灯艺术展,但由于冰是人造的,就是通过技术使冰材透明,也还是比不上松花江的冰质透明,这才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5] 传说在很早以前,每到冬季的夜晚,在松嫩平原上,人们总会看到三五成群的农夫和渔民在悠然自得地喂马和捕鱼,他们所使用的照明工具就是用冰做成的灯笼。这便是最早的冰灯。当时制作冰灯的工艺也很简单,把水放进木桶里冻成冰坨,凿出空心,放个油灯在里面,用以照明,冰罩挡住了凛冽的寒风,黑夜里便有了不灭的灯盏,冰灯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帮手。后来,每逢新春佳节和上元之夜,人们又把它加以装饰,而成为供人观赏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清代《黑龙江外纪》里对此有过详细的记载:“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村落妇女来观剧者,车声彻夜不绝。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其时,冰灯在南方一些地方也相继出现过。乾隆、嘉庆年间,四川诗人张问陶曾写过一首专门描写冰灯的诗,题名就叫《冰灯》,诗云:“黑夜有炎凉,冰灯吐焰长。照来消热念,凿处漏寒光。影湿星沉水,神清月里霜。三冬足文史,底用探萤囊。”南京诗人金德荣在被谪戍新疆巴里坤时,在其古风长诗《巴里坤冰灯歌》中也咏叹道:“雪山高与天山接,上有万古不化雪。朔风一夜结作冰,裁雪妙手搏为冰。以矾入冰冰不化,以烛照冰光四射。五里之内尽通明,半月能教天不夜。元夕月轮照碧空,大千人入水晶宫。”编辑本段哈尔滨冰灯哈尔滨是中国冰雪艺术的摇篮,哈尔滨冰灯驰名中外,饮誉华夏。哈尔滨大规模有组织地制作和展出冰灯始于1963年,人们利用盆、桶等简单模具自然冷冻了千余盏冰灯和数十个冰花,于元宵佳节在兆麟公园展出,轰动全城,形成了万人空巷看冰灯的盛大场面。至今许多老哈尔滨人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感慨万千。这也是我国第一个有组织、有领导的冰灯游园会。当时就有人即兴作词,来形容这“万人空巷,盛极一时”的今古奇观:“灯节,灯节,玉树冰灯明月。人山人海兴浓,园北园南烛红。红烛,红烛,普照万民同乐。”冰灯是黑土地的特产,是龙江人的骄傲。从盆制冰景到一年一度大规模的冰灯游园会,哈尔滨冰灯艺术日趋成熟,它的影响和辐射早已使其驰名世界,风靡海内外。1985年,勤劳智慧的冰城人民进一步挖掘冰雪热能,开发冰雪资源,以蜚声中外的冰灯游园会为中心,推出了以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经贸为内容的哈尔滨冰雪节,把让人畏惧的冰雪变成了宝贵的自然资源,给冰城之冬增添了盎然的春意。以后每年的1月5日,便成为哈尔滨人民特有的地方性传统节日,北方人改变了足不出户的“猫冬”习惯,开始参加各种冰雪活动,哈尔滨之冬不再寂寞,哈尔滨的冬天热了起来。[6]
筷子起源纣王是最早使用象牙箸的君王我国是筷箸的发源地,用箸进餐历史悠久。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司马迁在《史记·宗微子世家》亦云「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这虽是对纣王生活奢侈而引起朝臣恐惧的陈述,但却从象牙筷所引起的宫廷事件中,为我们追溯箸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文字史料。纣为商代末朝的君主,以此推算,我国公元前1144年前后,也就是说我国在三千一百多年前已出现了精制的象牙箸。 也有人怀疑古籍「纣为象箸」的记载,他们认为河南河北等地根本无象,何来牙箸?据考古学家发现,在出土的商代甲骨文有「象」字,还有「茯象」和「来象」的记载。《吕氏春秋·古乐》中也有「商人服象」之句。据《本味篇》载:「旌象之约」,就是说象鼻也是一种美食。由此可知殷商时代中原野象成群。正因商代有象群遭到围猎,才有「纣为象箸」的可能。大禹为传说的中国用箸第一人我国东北有一则民间传说,相传大禹在治理水患时三过家门而不入,都在 木质筷子野外进餐,有时时间紧迫,等兽肉刚烧开锅就急欲进食,然后开拔赶路。但汤水沸滚无法下手,就折树枝夹肉或粉粢(米饭)食之,这就是筷箸最初的雏形。传说虽非正史,但因熟食烫手,筷箸因运而生,这是合乎人类生活发展规律的。 《礼记》郑注云「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这是把谷子以树叶包好,糊泥置火中烤熟。有专家认为这种烤食法也推动了箸之形成。当先民把包好涂泥的谷粒置火灰中烤时,为使其受熟均匀,不断用树枝拨动,我们聪明祖先也就是在拨动原始爆米花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天长日久,筷箸的雏形也渐渐地在先民手中出现。 这当然是推测,因为新石器时代末期进入到夏禹时代还没有文字,当时无法记录箸之发明过程,但饮食专家的这些推测是不无科学道理的。 《韩非子·喻老》称筷为「箸」,这再次佐证筷最初是以木竹为材质。因北方多木,而南方多竹,我们祖先便就地取材,故竹木是我国最原始的箸之原料。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箸「从竹者声」,古人云: 「箸为挟提」而挟从木,这又一次旁证先民最早以细树杆或竹为挟食工具。不过用树枝、细竹从陶锅中挟取烫食到箸之形成,这是一个数百年甚至更远的漫长时间。 人类的历史,是进化的历史,随著饮食烹调方法改进,其饮食器具也 不锈钢筷子随之不断发展。原始社会,大家以手抓食,到了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进餐大多采用蒸煮法,主食米豆用水煮成粥,副食菜肉加水烧成多汁的羹,食粥用上匕,从羹中捞取菜肉用餐匙极不方便,而以箸挟取菜叶食之却得心应手,所以《礼记·曲礼》说,「羹之有菜用挟,其无菜者不用挟。」郑玄注「挟,犹箸也。」由此可知,新石器时代羹为副主流,食羹用匙极不方便,以手来抓滚烫稀薄的羹,更是不可能的,于是箸便成了最理想的餐具。 总而言之,箸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已发现了匕匙。当历史推进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的智慧有了一定的发展,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单以匕匙进食已不能适应烹饪的进化,箸也就顺乎潮流而出现。不过四千年前的夏代,箸还处於雏形,后又经过数百年的不断演化,至商汤时代也就渐渐形成比虎口长一些的两根长短相同的小棍棍。继而发展到商代末期,纣为满足於自己君王奢侈的高贵生活需要,而下令猎象锯牙而制成象箸。 因箸的诞生史无记载,现在只能根据一些专家的种种推论和旁证来追溯占箸的产生,但我们认为箸的如此出现是历史推衍的必然结果。筷子的发明与食物形式有关我们的祖先发明筷子与食物有关。中华民族很早就开始了农耕生活方 环保便携式筷子式,主要作物是适应性强的谷子(黍)。黍类粮食有两大特点,一是颗粒小,二是粗糙的外皮不易被除去。在最初的时候,我们祖先可能是将谷粒(小米)捣碎煮粥食用的,往往还要掺杂一些野菜、树叶之类一起煮,以便改善口味,并节约粮食。据有人研究,“茶”字的原始意义是掺有野菜和树叶的粥状食物。至今在西北地区还有一种叫做“油茶”的食物,用羊油把面粉炒熟,再掺上一些甜杏仁之类的东西,食用时用热水一冲即可。在这里,“油茶”一词中的“茶”就是使用的它最原始的意义。广东人至今把吃早点叫做“吃早茶”,实际上也是使用的“茶”比较接近原始的意义。在湖南口音中,“吃”字读作“恰”,很接近“茶”字读音。在华北一些地区,把“熬玉米粥”称为“擦黏粥”,同样,“擦”与“茶”同音。这些现象都说明“茶”原本是一种食物。茶吃起来比较费事,其中的野菜和树叶之类会妨碍茶的流动,而不容易把茶喝进口中。这是我们的祖先发明筷子的关键所在。 西方人最早是游牧民族,食物是烤熟煮熟的肉块,可以切成小块拿在手中进食。印度人的主要食物是稻米,容易去壳,可以蒸煮成团,同样可以用手抓着是进食。我们祖先的日常食物是茶,是一种粘稠的半流质食物,不能用手抓着吃,也不能用手捞食影响其中的野菜和树叶。可能有一个聪明的古人顺手取来小木棍儿之类的东西试着把野菜或树叶拨入口中,这就是筷子的最初形式。筷子最早的称呼是“箸”,箸字的繁体写法是“筯”。从读音和字形上,就可以看出,筷子最原始的作用是帮助进食,并非必不可少的进餐工具。但那时的小木棍儿之类还不能称之为筷子,筷子之所以称筷子,主要在于人们必需具有使用筷子的技术,而用筷技术则需经过刻苦练习才能掌握。我们的祖先发现用小木棍儿之类拨食茶中野菜树叶的方法之后,就会纷纷模仿,最后把小木棍儿的数量固定为两根。熟能生巧,古人们使用小木棍儿的技艺越来越高,直到把两根小木棍儿使得上下翻飞,巧得如同自己的十指一样灵活自如,筷子就诞生了。在这里,本人把筷子定义为两根小木棍及其使用技巧,两者缺一不可。编辑本段名称解析筷子於唐、宋、元、明、清统称「箸」 筷子有多种名称,先秦时期称「挟」,也作「荚」。郑玄注释:「挟,犹箸也,今人谓箸为挟提。」汉代著名史学家太史公司马迁著《史记》时,称商纣时期的筷子为「箸」,古写为「木箸」。两汉又出现了「筋」字。隋唐时李白《行路难》诗曰:「停杯投筋不能食」;杜甫《丽人行》诗云:「犀箸厌饮久来下,鍪刀镂切空纷纶。」从两位大诗人的诗句中,我们知道,唐代「筋」与「箸」通用。不过自唐代起,宋、元、明、清皆统一称「箸」 五彩不锈钢筷子但箸的名称,并非保持到底,明代发生了变化。明陆容《菽园杂记》云:吴俗舟人讳说,「住」与「箸」谐音,故改「箸为快儿」。因为吴中船民和渔民特别忌讳「箸」,他们最怕船「住」,船停住了,行船者也就没生意,他们更怕船「蛀」,木船「蛀」了漏水如何捕鱼。在这种迷信谐音的思想指导下,故见了「箸」反其道叫「快子」,以图吉利。明人李豫亨在《推蓬寤语》中说得更明白:「世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者,如立箸讳滞,呼为快子。今因流传已久,至有士大夫间亦呼箸为快子者,忘其始也。」;虽然明代已有人称「箸」为「快」,但清康熙并不承认民间将快加了竹字头的「筷」字。这可以从《康熙字典》中仅收录「箸」而不收「筷」得到证明。但皇帝也难以抵挡民间怕犯忌,喜口彩的潮流。在《红楼梦》四十回,在贾母宴请刘姥姥一段中曹雪芹三处称「箸」,两次呼「筋」,而四次直接写明「筷子」。 当今社会,筷子的称呼己习以为常,但专家学者在书法、诗词作品和文章中依然称筷子为箸或筋,并没有如《推蓬寤语》所言「忘其始也」。编辑本段历代筷箸要论述筷箸,最好不要凭空而论,参照实物而论也许不会给人泛泛而谈之感。因为先秦之箸,多为竹木制品,不像青铜器埋入地下数千年依然形器完整,即使锈迹斑斑,或有些残缺, 银筷子也可修复。而筷箸因身材细小,又是竹木材质,入土多易腐烂,根本无迹可寻。但是近五十年来,由於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从古墓中也发掘了一些古箸。 据《文物》1980年8期记载:「安徽贵池里山徽家冲窖藏出土,青铜箸一双。由於岁月的腐蚀两支铜箸长短不齐,但相差无几,平均为20公分,经考证为春秋晚期之物。」 最著名的为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1973年出土的三干多件精美文物中,有一双竹箸,长17公分,直径0.3公分。笔者1989年曾去长沙拜访湖南博物馆高馆长,当他知道我是一名热心的筷箸收藏研究者,即在我的请求下,提供了一张发掘一号汉墓现场的黑白照片(那时尚无彩照)。照片中为一漆案,案上放有漆盘、耳杯、酒卮等,而竹箸即斜放在耳杯上。这双二干一百多年前的西汉圆箸实物,现藏於湖南博物馆,可谓弥足珍贵。 湖北云梦大坟头,也出土了西汉竹箸16支。甘肃酒泉夏河青又出土了东汉铜箸一双,西汉出土筷箸较多,长沙仰天湖,湖北江陵凤凰山等地也有铜箸竹箸出土。而四川出土的东汉画像砖《宴饮图》中也出现了箸,三位席地而坐的饮宴者,左边一位手中托碗,碗中插有箸,而在另二位面前的低案上也放有箸两双,由此可知汉代使用箸者已较为普通。汉代箸之形状大多为首粗下足略细的圆形。而春秋时代的箸,多为上下一般粗细的圆柱体。相传西汉有位巨无霸,是位武将,他却以重约数斤的铁箸进食,以显示其臂腕有超人之力。 隋代长安李静训墓出土一双银箸,迄今为止是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银箸。 古名医陈藏器说:「铜器上汗有毒,令人发恶疮内疽」。事实证明,铜氧化就会产生铜腥气,铁氧化锈迹斑斑,都难以进餐,故铁箸铜箸渐渐为银箸所替代。 在考古中,根据现在的资料,很少发现有三国、晋代和南北朝的筷箸出土,这并不是说,这三四百年箸在这些朝代中有所减少,因为考古有很大的偶然性,再说这与当年的战乱 银筷子和陪葬习俗也有很大关系。但从唐代出土大量的银箸来看,筷箸在魏晋南北朝的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魏晋以前出土的多为竹木箸、牙骨箸和铜箸,而隋代长安李静训墓出土的一双银箸。长29公分,两头细、中间粗,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我国最早银箸。 在我国历史上,从隋到唐的三百多年间,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人民的生活也比前朝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冶炼水平有了更一步发展,所以金箸银箸也就在餐桌上不断出现。 《开元天宝遗事》云: 「宋璟为宰相,朝野人心归美焉,时春御宴,帝以所用金箸令内臣赐璟。」当年黄金餐具器皿为皇宫所垄断,北魏时,曾规定上自王公下至百姓,不许私养厂「金银工巧之人」,私造金器者是犯法的。所以当宋璟听说皇上赐他金箸,这位宰相十分惶恐,愣在恫陛前不知所措。唐玄宗见状说:「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当宋璟知道是表彰他如同筷箸一样耿直刚正时,这才受宠若惊地接过金箸。但是这位「守法持正」的老臣,并不敢以金箸进餐,仅仅是把金箸供在相府而已。 但是以唐代出土的银箸来看,银箸却为达宫贵族及士大夫阶层所宠爱,现将唐代出土银箸列表於下: 综观以上唐代出土银箸,不但数量多,箸也长,最长者竟有公分,可春秋两汉间出土的各种筷箸中,多在17一18公分之间,最长5l公分,乃木质,银为贵重金属,其价格仅次於金,当年铸造如此长的大量银箸,亦反应出唐代的繁荣昌盛,国富民强。 唐代当年常举行盛大饮宴,让我们来欣赏敦煌473窟的壁画《宴饮图》。凉亭中长桌两边男左女右坐著四男五女,仅从女方一面来看,人人面前皆放有箸和匙。还有一幅西安出土的唐代墓室壁画《野宴图》,赴宴者人更多,坐立者十九人还有侍女两名,餐桌上放满了耳杯盘盏之类,同样也可明显的看到一双双横放的筷箸。 李白诗云:「金樽清酒斗十干,玉盘珍饯直万钱。」唐朝盛世饮宴之风风靡长安,美味佳肴丰富了,箸匙等餐具也向金银豪华方面发展,所以《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 宋辽夏元也有不少筷箸出土,质地多为银制和铜铸。若与唐代相比,相对较短,约在25公分左右,最短者仅15公分。根据现在材料看,没超过20公分以上者。 江西鄱阳东湖出土的两双北宋银箸,长23公分,箸上部有了新突破,改圆柱形为六棱形,其下端还是细圆柱形。 南宋银箸(图片:《中国箸文化大观》)在四川阆中丝绸厂出土的南末铜箸数量之多大大出乎意外,竟有244支,也就是122双,这批铜箸粗粗细细不一,直径—公分,箸长25公分,器形首粗足细,中部有弦纹。辽宁辽阳三道壕出土的金代铜箸1双,长公分,上部为六棱形,箸身有竹节纹饰。到了元代,箸形又有新的变化,安徽合肥孔庙出土的110根银箸,首部呈八角形,长度为公分。 我们从宋、辽、金、元朝代出土的铜箸、银箸来看,其最大特征是器形多变,不像唐代以前的箸,多为素面圆柱体,甚为单调。 鄱阳东湖出土2双北宋银箸,对传统的圆柱形作了革新,改圆形为六棱形,而四川闽中出土的南末铜箸,箸上也出现了纹饰,可以说从末代起,筷箸不仅仅只注意它的实用性,进而开始向工艺品方向发展。 造箸的工匠们懂得,墨守成规难以有出路,他们需要显示自己的才华。在江苏无锡幸福水库出土的元代4支银箸上,工匠竟然大胆地镶上了自己的姓名。 到了明代,箸的发展特别明显的一点,首方足圆。所谓“首方”,即是上部为方形;“足圆”,即箸的下半部为圆形。明代以前无论是银、铜、竹、木、牙箸等,大多为圆柱体,也有六棱形,但四方形极少,可是明代箸却以首方足圆为特征。由前代的首粗足圆柱形箸改为首方足圆体,看起来变化并不大,但这一小小的改革有三大好处: l、首先圆柱体筷箸容易滚动,而民间称之为四楞箸的首方足圆箸,不会滚动,设宴待客放在桌上很稳重。 2、四楞箸比圆形箸更稳当的?]纵,如吃拔丝类菜,方头筷握在手中用力拨菜也不易打滑,吃面条更得心应手。 3、四楞方箸为能工巧匠在箸上题诗刻字雕花提供了艺术发展良好条件。圆柱体筷箸难以表现绘画刻字,方箸不但可以两筷相应拼组成画幅,也可十双筷箸排列组成更大的画面。 所以说箸首由圆体发展为方体,为生产更精美的工艺筷奠定了广宽的基础。方箸既可以单面刻,也可双面刻,还可以四面刻,圆箸为此相形见绌。 据1980年为7期《文物》载,四川珙县洛表公社的悬棺内,清理出一支明代红漆竹箸,箸长28公分,首方足圆,四楞上部刻有「江山口高曰月口长五子口阿旦休」草书体十四字,其中三字腐蚀难以辨认,由此可以说明,有了方箸也有了箸上诗词。 另在河南宁陵花冈明代的一艘木船中发现一支木箸,长达3l公分:无独有偶,也是方首圆足,还有北京定陵为明代神宗朱翊钧的陵墓,在1956年发掘的地宫中,除了出土有宝石金钗、金壶、金爵、金冠、金匙、箸瓶架等,瓶架上还插有乌木镶金箸。笔者曾慕名参观定陵,欣赏了陈列的明神宗陪葬品两双乌木镶金箸,此御箸也是首方足圆,不过四楞箸顶端镶有方金帽。经专家研究,方首圆足款式为明代箸的流行样式。 清代的筷箸,其特点为制作工艺精巧美观。而竹木筷镶银者特别多。如上海民间民俗藏筷馆所收藏清代筷箸,就有象牙镶银箸,湘妃竹镶银箸、乌木镶银箸、红木镶银箸等。这些镶银筷,不但顶镶银帽,下镶6—7公分银套,还在帽顶镶有7—8公分银链,使两筷相系不离。这不仅仅是为了装饰性,给人以美感:还有它的实用性,两筷配对,易於保管,不会因遗失其一而失去作用。 清代筷箸既有上下双镶箸,也有三镶箸。《红楼梦》四十回中写道:「凤姐手裏拿著西洋布手巾,裹著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按席摆下。」所谓《三镶》就是顶镶银帽,足镶银套,中部镶银环。不过到了清代末期,「中环」不再时兴,式样以环镶银链为多。(来源:中国筷子网)编辑本段关联易理筷子直而长,两根为一双。用筷子夹菜不是两根同时动,而是一根主动,一根从动;一根在上,一根在下。两根筷子的组合成为一个太极,主动的一根为阳,从动的那根为阴;在上的那根为阳,在下的那根为阴,这就是两仪之象。阴阳互动,可得用矣;阴阳分离,此太极不存。这就是对立统一,阴阳互根。两根筷子可以互换,主动的不是永远主动,在下的不是永远在下,此为阴阳可变。 看筷子,一头方一头圆。方的象征着地,圆的象征着天。方形属坤卦,圆形为乾卦,如此乾坤之象现矣。坤卦有柄象,柄,把手的意思;乾卦象征着天,象征着第一,常言民以食为天,大概言由此出。手拿筷柄,用筷头夹菜,坤在上而乾在下,这就是《地天泰》卦,和顺畅达,当然吉祥;手拿筷头,用筷柄夹菜,乾在上而坤在下,这就是《天地否(pǐ)》卦,否,闭塞不通,如此用法岂不可笑? 用筷子时筷子很自然的把我们的五指分成三部分,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这样天、地、人三才之象成矣,天、地、人三才之道存于中矣。 无名指、小指在下象征着地道。无名指、小指较弱,其位又在下,须相互依倚,象征着广大民众,无职无权,须互敬互爱,彼此扶持,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象征着为人处世,孤木难支,人无辅助难以成功。 拇指、食指在上象征着天道。五指之中食指为要,曲伸开合属它最巧,把握方向属它最妙。其象征着官、长,发号施令,作威作福,然肆意妄为,终招大祸,须拇指管之方可成事。拇指象征着什么?象征着监管、象征着法律、象征着民心、象征着自然规律……这是从不同层面讲的,不可执之一理。食指灵巧,拇指粗笨,灵巧为用,粗笨制约。故天道尚变,但不可乱变。天本健行,但天道不言。 五指之中中指最长,其在人位,象征着人为主体,为万物之灵长。然居于两筷之间其位尴尬,象征着中层领导,下有民怨,上有官威;象征着人在中年,上有高堂应尽孝,下有弱子要奶吃……总归一句话:做人难!但只有做人才最长。中年虽不易,中年最辉煌。 筷子很简单,就是两根棍,随处可见,这就是简易。筷子亦多样,有木也有竹,有金又有银,筷子的种类多样就是变易。尽管筷子多变化,但筷子直而长,两根为一双的情况始终未变,这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不易。简易、变易、不易这就是《易经》的三易之理。比如一个人,只用一个名字来代表,简易嘛;但他的容颜、命运、情绪……是始终变化的,这就是变易;可他呢,是男就是男是女就是女,都有七情六欲,都有生老病死,这就是不易。推而广之靡不如此。 易经与筷子 易道含弘无所不包,太极阴阳无限可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易理又是人性的,就在我们身边,只“百姓日用而不知”。以筷子小谈或有所益。 易卦解民以食为天:两根筷子,二数先天卦为兑。兑,为口,为吃。筷形直长,为巽卦。巽,为木、为入。组合在一起,就是用筷子吃东西。入口的是什么?是筷头。筷头圆,为乾卦,乾为天。这样吃的岂不是“天”?因此认为“民以食为天”是由这儿来的。编辑本段用法忌讳概述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讲究得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在使用过程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摆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摆放在饭碗的正中。但要绝对禁忌以下十三种筷子的使用方法。三长两短这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 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们管它叫“三长两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为中国人过去认为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去以后,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是前后两
机密★启用前201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语 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10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热忱(chén) 干涸(kū) 相得益彰(zhāng)B.宽恕(shù) 天堑(qiàn) 鳞次栉比(jié)C.拮据(jū) 匀称(chèng) 惟妙惟肖(xiào)D.娴熟(xián) 阔绰(chuò) 吹毛求疵(cī)2.下面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法国的城际交通最值得提及的是铁路运输,法国被公认拥有欧洲大陆最 的铁路系统。(2)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为黄山的秀美所 ,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3)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演变过程,是世界上历史最 的文字之一。A.完善 折服 悠久 B.完整 佩服 悠长C.完善 佩服 悠长 D.完整 折服 悠久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快速期,建设城市的步伐不断加快。B.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C.梁启超纪念馆已成为天津海河意式风情区内历史文化厚重的旅游观光。D.“我读经典”系列阅读活动,对改善青少年阅读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4.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B.这条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阳光中,愈发显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C.林子里很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径自开了起来。D.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奏出美妙的乐章。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
123 浏览 3 回答
293 浏览 5 回答
358 浏览 5 回答
293 浏览 3 回答
109 浏览 4 回答
262 浏览 3 回答
330 浏览 5 回答
268 浏览 3 回答
109 浏览 9 回答
243 浏览 2 回答
299 浏览 5 回答
219 浏览 3 回答
205 浏览 4 回答
321 浏览 4 回答
302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