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读波伏娃《第二性》有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二性》不是一本易读的书,书中的内容涵盖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学艺术、古代神话、历史、社会风俗等用以阐述女性问题的各领域内容,以及作者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哲学贯穿始终。作为一部阐述女性问题的经典著作,它论述的全面性、客观性、以及高度和深度是迄今为止其他同题材的作品所不能及的。女性想要了解女性处境的由,了解两性思想深处的化潜意识,就不得不读这本书。
我读的过程中,虽然许多的词句显得难以理解,那也是因为我的哲学思想储备有欠缺,但波伏娃通过现实以及学作品里的论据描述,令我常常感到"就是这样"的被她理解了。《第二性》发表于七十年前,现在读仍觉得说的就是身边以及自己身上发生的现象一样。仿佛一位智者说出了你隐秘的想法、懂得你是如何成为这样的,懂得你的困境,告诉你要超越自身。然而最不寻常的是,这位智者是一位女性,她经历过女性的处境,她用思想与行动超越了自身。
可以从书中提炼的一个观点是:"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她在社会化中的处境使她变成了"女人"
从生物范畴说,激素的作用决定了女人的体质。一般说,女人比男人矮小、体轻、骨骼更纤弱、骨盆更宽大、脂肪形态更圆润。女人的力量大约是男人的三分之二,肺活量要弱一些,气管和喉咙要小些,因此也带声音的不同。女人的甲状腺比男人发达,再加上卵巢分泌激素对植物神经系统产生作用,使女人情绪起伏,容易心跳、脸红、流泪、狂笑。
女人天然接受仿佛外强加于她身上的青春期和更年期危机,每月的诅咒,长时间的妊娠、痛苦和危险的分娩,疾病、事故,是所有雌性哺乳动物中,为履行物种生殖职能而付出成本最高的。如果将女人与男人相比较,男人便显得有优势得多,男人的生殖不影响他个人的生存,没有危机和事故。总体而言女人同男人活得一样长,但有不少时期,女人不能支配自己。
这些生物学论据体现了女人处境的一个本质因素,因为身体是我们控制世界的工具。但是这些生物学论据不足以确定性别的等级,它们不能解释为什么女人不能具备主体性而作为被动的存在,不能将女人判定为永远扮演从属的角色。
只有根据人给自身提出的目的、掌握的工具、制定的法则,才定义了强弱之别,"弱点"才显现为弱点。在不要求充分使用人体力量、在禁止暴力的地方,肌肉力量已然不能建立统治地位的时候,女性还被视为"弱",则她的"可能性"取决于经济和社会状况。
女人不是固定的实在,而是变化的产物,人们企图将女人的"可能性"约简到她从前那样,约简到今日那样,人们说是因为她的能力问题。事实是,能力只有在实现的情况下才明显的表现出,没有实现的情况,究竟是她不具备能力,还是处境让她无法实现其能力,这是理不清的账。
人们有时认为,自恋是女人的根本态度。自恋是自我被作为自身的目的,主体逃避到其中。环境更加促使女人而不是男人转向自身,把爱给与自己。因为她被禁止从事男性的活动,她忙忙碌碌,虽然肩负妻子、母亲、家庭主妇的职能,她的价值仍然没有得到承认。她封闭在自己的身体和住宅中,认为自己是被动的。人们称她为"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人们也把工人、黑奴、殖民地土著人说成是"大孩子",仿佛如此就能削弱他们的力量。
一个行动的男人能估量自己,女人由于显不出能力和受到隔绝,既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也不能衡量自己;她自认为极其重要,实际上她接近不了任何重要的事物。压在附属女人身上的诅咒,就是不允许她做任何男性世界的事,于是她执着的通过自恋、爱情、宗教,徒劳的追寻存在。
现今的世界中,女性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女性和男性一样受教育、工作,获得经济收入、管理一个组织、做学术研究、发明新科技,影响或改变世界。但是,世界的管理者绝大部分还是男人,女人被要求更多的照顾家庭、放弃事业,主动强势的女性常会受到自男女两性的同样的不认可。
七十年前的著作中的.思想和现象,在现今的社会和人的思想中还随处可见、俯拾即是。甚至许多女人都比男人还要认同一个观点:女孩子不需要有大成就,安稳一点即可。这样的话听起仿佛有道理,其实又是极危险的。这样的观点表达的不过是接受懒惰与舒适的诱惑以及不想负责任。在不知不觉中她们给自己设下了限制,使自己成为依附者,没有想过自己需要成为创造者和有影响力的人,也就不会去主动接触和开拓广大的外在世界,而在日复一日的封闭和无聊中,将注意力转向自身,空虚的自恋,受控于无形中。
相对说,男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却被要求去取得社会成就,他们因此在面对真实社会的摸爬滚打中,承担了更多,因此也更加自信和主动。
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哲学即是说,人的本质、既定性没那么重要,人的选择、行为及其创造才是重要的,简单的说就是你是什么样的人不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你需要将目光投向外在世界的目标,忘我的开拓、行动,确立你自身。
在现今社会女性的处境和机会教从前要好了许多,但女性要警惕自我设限和轻松的依附性人生的诱惑,同时明白这种诱惑的代价是什么。
对于女性来说,《第二性》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因为它可以帮助你深入的了解女性,发现女性。本书章节太多,我在此次读书交流会上,就书中一个内容展开讨论。
作者波伏娃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了女性的处境,女性的生育和抚养幼儿等这种所谓的“内在性”限制了她的“超越性”,使她成为“他者”、“第二性”。之前一直不理解为什么会存在对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印象,即女孩子就应该温柔优雅,而男孩就应该喜欢勇敢不流泪。现在看完这本书似乎明白了那么一点,这一切都是有历史渊源的。
男人强调女人身上的女性气质,并当作女人优劣的衡量标准。实际上女性气质这个命题从开始就是伪命题,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女性气质,这是一个由男性定义的,由处境决定的名词。
男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鼓励女人体现女性气质。在男人的世界中他们愿意把女人当作仆人、伴侣,她是客体的、没有攻击性的,以他为中心,以他为标准的。男人不愿看到女人变成了一个进行设计的超越主体。而在现代女性身上,男人看到了女人的智慧,女人的能力,女人的勇敢,所有一切他有或盼望得到的美德。但男人认为,女人只能是物化的,象征着他对世界的征服。于是他故意曲解,排挤,打压女人,迫使她们回到父系社会的寄生虫这个角色上去。从波伏娃之后的半个多世纪的情况来看,并不是完全如波伏娃所预料的,女性会越来越取得平等的权利和尊重的地位。但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了这种处境,然而,她们在追求两性平等的道路上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这些痛苦要由女人自己承担。社会对于这部分女人的认同虽然在增加,但是总的来说依然认为这样的女人不够“女人”。在一个自由的国度里,任何人都拥有选择如何发展自己的自由,女性可以决定去做一个传统的女孩,也可以选择去做一个假小子,可以选择做一个女强人,也可以选择去做贤妻良母。所有这些都不应该被限制。但过于追求与男性的一样与平等,会让女性受到另外一种压抑。记得有人说过,“女汉子”这个词其实包含了对女性的歧视,在我看来,有时自嘲又有何不可,我们虽然柔弱,但我们有一颗强大的心,谁说女子不如男?
正如谢乐尔桑德伯格说过的,“我认为我们世界上,半数国家和半数公司,会由女性所领导,那将会是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作为女性,我们不应退缩,要勇敢做自己,自信起来,永远追随自己的内心,别被一些所谓的社会框架阻碍了自己的发展。
这是一本虽然难啃但值得所有女性捧读的书!
一转眼,我的不少女性朋友已经怀二胎,这使我感到某种迫切,仿佛大限临近,而我毫无准备。婚姻,男人可以给我答案吗?
就在我深感困惑时,我在一个女人那里找到了答案。我没有去搞拉拉……只是读了她(波伏娃)写的书——被称为“女性圣经”的《第二性》。
试读《第二性》,我就感到它很不好啃,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本哲学论文集,总字数60多万,严肃且厚重,使无数读者迷失于其丰沛的内容,又深感每个细节都不可或缺。
作者冷静地分析了关于女人的一切,论证严谨,考据详尽,让我读着读着就想停下来重读一次经典语句,然后跪下感慨一声:太渊博,太深刻了。
除了波伏娃,从来没有人对女性进行过如此系统的论述,她使我感到:我从来都不了解自己。
这不是一本令人愉快的书,但这是女人们不该错过的书,它使我对性别的种种疑惑一扫而空。
波伏娃的知识储备太浩瀚了,她对女性的审视也远跳出自身的女性身份。我会一遍一遍重读这本书。我也把它推荐给真正对女性感到好奇,愿意一点点攻克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