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武当山摘要:世界自然遗产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完好的森林植被享誉海内外。然而,由于在早期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与严格管理,致使产生了局区域的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水环境污染、森林植被破坏、违法乱占乱建等几个方面。因此,必须按照“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合理地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以保证武当山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管理与保护 武当山 可持续发展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属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著名的道教圣地。以其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饮誉海内外的武当武术、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被建设部授予“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4A级旅游区”,2001年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武当山古建筑雄伟玄妙。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明永乐年间进行了历时12年的大规模营建,嘉靖年间又增修扩建,形成了9宫、8观、36庵堂、72岩庙的古建筑群体系。现存古建筑53处,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建筑遗址9处,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古建筑群依山势而建,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建筑风格古朴凝重,结构严谨,装饰精致,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博物馆”。全山现已公布文物保护单位6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玄岳门、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玉虚宫)。武当山自然景观绚丽多姿。武当山貌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全山分布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石等自然景观。武当山道教文化底蕴丰厚。武当山被誉为“道教仙山”,皇天真武大帝的发祥地,曾是中国最大的皇家道场,千百年来香火鼎盛,伴随法事礼仪活动的道教音乐,融宫廷、民间、宗教音乐于一体,具有古雅闲适、神秘飘逸的独特风格。武当武术玄妙奇绝,源远流长,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谓,是中华武术的一大名宗。相传由著名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创造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内家拳派。“亘古无双胜境地,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春秋旅社,如今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宽博的胸怀,笑迎四海客,诚招五湖商。一、风景名胜区环境问题1重产值、轻环境虽然中央反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但对基层企业领导者和经营决策部门来说,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一直是个两难选择。在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和发展中,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2环保经费紧张各级财政拨给的保环专项经费和业务费用相当有限,加之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许多该收的环保费没有按规定如数加以征收,再加上污染治理欠帐太多,导致许多环保治理项目没有资金保证,环保工作无法实施,形成恶性循环。许多旅游区的环保部门除了有一两台陈旧简陋的监测设施外,多数无钱添置其他基础性设施和配套设施。对于旅游区内排污情况难以进行常规分析,环境规划、环境趋势预测往往也因没有监测依据而无法进行。3执法不严,监察不力各级政府为保护好武当山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禁止在各风景名胜区内兴建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工程、设施。但由于各种人情、面子、关系的影响,造成执法不严,监督不力,管理不顺。许多旅游设施建设毫无章法,批少建多,批小建大,批此建彼。4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问题远未从理论上和管理上得到解决。尤其是知名度较高的景点和景区,旅游旺季时,长期“人满为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旅游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旅游业首先出现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往往很看重旅游地的非经济价值;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人们则往往更看重旅游地的经济价值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而忽视了旅游对风景区产生的负面影响。二武当山山风景名胜区环境保护对策1积极宣传引导,提高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的一个基本认识和态度,它既反映在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的认识态度上,又体现在人们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上。可以说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是武陵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为此,一是要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在各个旅游景点的醒目处都要设立标语或广告牌,以增强游客保护环境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杜绝游客乱摘乱扔、乱涂乱画、随地大小便的不文明行为;二是要加强对从事各种旅游经营活动主体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环境污染及其破坏的严重后果,产生忧患意识,产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紧迫感,真正认识到“你如要虎口拔牙,就要冒老虎醒后被咬伤的危险” ;三是要加强对当地群众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法制观念和保护环境的道德观念,改变人们自恃生态环境优良、淡漠环境保护的习惯,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形成全社会保护环境的风尚2大执法力度,严格以法办事武当山环境保护要真正落实到实处,最终还是要走上法制的轨道上来,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特别是要严格以法办事,在环境保护执行过程中用足、用准法律法规,对乱占滥建、乱泼滥倒、乱捕滥杀、乱挖滥采等环保违法行为,要予以及时、狠、准的严厉打击,毫不留情,毫不手软。3景区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的解决必须把文化素质放在首要位置形象是给旅客的第一印象,素质的高低反映本区域知识层次。随着知识更新、游客水平大幅度提高,导游文化层次应该高于大众,要想达到良性循环,旅游部门应经常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开设普通话、演讲与口才、景区及沿途解说、社会知识及民间传说等方面专业,使旅游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培训,让游客跟随一次导游能够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游客的年龄结构、处世哲学、审美观点参差不齐,游览景点、娱乐场所很难达到人人称心如意,当个别同志提出一些想法或呈现一些古怪面孔时,应耐心细致地进行说明或解释,争取和谐相处,达到互相尊重,共同拓宽视野的效果。旅游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旅游发展得以永续的前提和保证。保护和恢复我国旅游环境的良好状态,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要通过综合治理。
2009年,我与十堰市 旅游 局局长李华山先生合作,为武当山国际研讨会撰写过一篇题为《论“武当”品牌传播的几个问题》的大会论文,在该文中我们提出了武当品牌传播中的“品牌细分”与“品牌提升”问题。时隔10年,我发现武当品牌的传播问题依然是武当文化的 资源特质辨析 以及 资源传播切入点寻找 等关键问题。目前国内有许多 旅游 景区因为包含了一些寺庙与道观,涉及到一些宗教场所,由于12局、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 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 ,使得其正常的经营和商业品牌传播陷于停滞状态,影响了当地的文化 旅游 产业发展,尽管各地原因各各不同,但是,都普遍存在 对于含有宗教文化内容的 旅游 地资源整合与品牌传播问题。本文以武当山为例,谈谈数字经济时代武当文化资源的整合与传播方式和路径选择问题。
“武当”是我国知名品牌!“武当”这个词汇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其知名度在于它是中国道教圣地,也是中国道教建筑文化的辉煌所在,更是武当道派、武当道拳、武当医术、武当音乐的发源地……武当文化和武当山景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无论从道、武、医、建筑文化、道家音乐哪个角度来阐述,武当都称得上是响当当的国际品牌。但是,如何全面整合武当文化资源,如何利用武当品牌创造更多的文化 旅游 产品,如何避免触碰2017年国家12局、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 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所禁止的红线,这是许多类似武当山景区所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们认为,武当文化的品牌传播,应当从不同的资源特性出发,辨析其资源特质,寻找大众乐于接收的品牌传播路径和创造品牌资源衍生产品,避免与有关政策法规相冲突的品牌传播和新产品创造的约束。
(一)
首先,我们必须廓清作为我国宗教圣山、道教发源地的“宗教武当”的品牌文化内涵 。
宗教武当的品牌内涵与 基本向度 是对人间苦难超度与博爱关怀以及对超越存在的终极诉求的精神救助。宗教究竟是什么?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② 里提出,“宗教是被压迫心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著名学者潘岳博士认为:马克思在这段话里只是运用了形象化的语言来显示宗教具有“苦难中的人民的精神安慰”的重要 社会 功能,在马克思的原意中,对宗教的这一功能并无褒贬之意,只是一种比喻性的描述并没有作出一种本质判断。很显然,宗教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产品。在马克思眼里,宗教是人类 社会 存在发展的产物,是一种自发朴素的世界观,有一定的 历史 合理性,并不完全是消极的。过去我们把宗教视为“毒品”,视为旧 社会 的残余,视为与先进阶级、先进政党、先进制度格格不入的异物,视为与马克思主义对立的意识形态,显然是对宗教的一种泛意识形态的片面认识。 武当的 宗教品牌 要求我们对于武当的道教要充分尊重它的教义与教规,严格按照宗教法保护人们的宗教信仰权利。对于宗教人士的各种合法宗教行为予以保护和尊重。而且这种宗教品牌确立与保持的关键在于武当道教的庄严性、肃穆性以及道教的神圣性!所谓香火很灵验、神职人员很虔诚、道士形象很圣洁……因此,恢复武当山作为 神秘而肃穆的宗教圣地 将是保护武当品牌的最佳方式,而其中作为武当山宗教品牌的人格化代表的武当道长也应该退出一切商业活动,这样才能发挥宗教领袖人物在 信众 心中的影响力。
(二)
其次, 作为 世界 历史 文化遗产地 的“文化武当”品牌,应当突出它的 历史 文化价值的发掘与弘扬。宗教是一种文化。宗教并不仅仅只展示神的教义,宗教往往以多姿多彩的哲学、道德、建筑、艺术、习俗、仪式等影响着 社会 、影响着人生。宗教作为各民族最初的文明形态,对人们的生活方式、 社会 制度和伦理规范的形成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所以说,宗教不仅仅是一种是一种 社会 文化现象,一种价值取向,一种认识人生、认识世界万物的精神方式,宗教蕴含着各个民族自古以来共同的生活经验和记忆,而且将这些共同的生活经验和记忆升华为相对独立的信仰和教义体系,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化张力,积累起深厚的生活智慧,以开明通达的文化态度,不断地彰显出它对于现代生活的不可或缺的精神价值和重要的 社会 功能。潘岳博士在他的著名论文《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须与时俱进》③(刊载于《天府评论》网站)中对于宗教与科学、哲学的区别以及宗教的 社会 功能进行了精到的概括。他认为,“宗教,属于信仰范畴,回答人们用理性无法解释的人生根本问题。与科学不同,科学 探索 事实世界,宗教 探索 意义世界。与哲学也不同,哲学解释意义世界的方式是理性逻辑,宗教对意义世界的解释是超理性思维。一句话,凡人们想不通、做不到的地方,就有宗教存在。”宗教不仅具有特殊的心理功能、道德功能、文化功能,而且还兼具服务、公益等多种功能。因此,潘岳主张“在改革发展的今天,执政党要使宗教服务于 社会 主义 社会 、适应于 社会 主义 社会 ,唯有将宗教与无神论、阶级斗争、科学技术的关系重新定位。”“ 以新型的执政意识与领导方式来管理政府、管理 社会 、管理宗教”。“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宗教不断促进 社会 进步与发展的积极功能。所以,我们对于世界上许多积数千年人类思维精华的庞大宗教体系,不能作简单的、片面的、粗暴的、教条的甚至庸俗化的理解。我们除了运用认识论的方法对于宗教功能进行现代研究之外,还应有文化学、 社会 学、心理学、政治学方法,甚至还有经济学、产业学的方法来认识宗教,这样才能对宗教 社会 功能有一个全方位的、动态的、真实的认识。
文化武当的价值还在于它对人们心灵的净化作用。20世纪所带来的许多 社会 矛盾与严重的 社会 问题仍在继续甚至恶化,例如环境污染、贫富分化、性病蔓延、毒品害群等继续危害人类。尤其是随着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和占有欲极大地膨胀起来。“整个世界似乎已变成了完全物化的空间,人们素来视作最高价值的精神追求被压缩到了最低的限度,一部分人的精神世界也纯然物化或物欲化。人们自己创造了物质财富,本意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发展,其中包括精神和人格的增长,却不想成了压抑自己的自由发展尤其是精神自由发展的桎梏。这种情况在上一世纪已十分突出,在新的百年中恐怕会愈演愈烈。由此,新世纪的人们会有更多的思想困惑,会有更迫切的精神渴求。”④ 古老的道教文化已经有几千年的 历史 ,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汇聚着中华民族先辈们文化和精神创造的精粹。她可以为新世纪中人们的精神饥渴提供资粮和琼浆。而随着新世纪人们的文化自觉,对道教和道教文化的追寻会更加广泛,更加有紧迫感。
(三)
第三 ,作为 文化产业发展资源地的“产业资源的武当”品牌 ,它的品牌内涵主要在于 探索 与发现武当的产业资源价值。
道教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的功能十分多样,有待于人类不断地探究与开发。比如道教的经济功能就十分博大精深,它的道家拳法既可以健身强体,又能够修身养性;它的音乐更是美妙绝伦,不仅能够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增加人们的审美情趣,更能够抚慰人们的灵魂、超越人们的烦恼;它的道家医术更是“普救众生”的具体显现。中国古代就有“十道九医”的民谚,说明道家对于“普度众生”有着自身一套非常完备的实用医学体系,这些道医秘诀的开发与继承对于今天的人类极有实用价值!
我们过去对于道教的经济功能(或者叫做产业功能)研究非常欠缺。计划经济年代人们往往倾向于反对开发“道教文化资源”的说法,认为是对神圣的宗教的一种“不敬”,甚至是有点“亵渎”之意。因为人们常常把“开发”与“牟利”联系在一起,而“牟利”又往往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其实不然, 这里的“开发”是不断地“发现”和“ 探索 ”宗教文化的内在功效,以寻找宗教新的“精神产品”“物质产品”而服务于现代人类。同时,“开发”也包含着另外一层意义,即在“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的时代,道教文化能否作为一种资源,在开发它的精神价值、道德价值的同时,也开发出它的“规模化的经济价值”。 也就是说,道教文化能否作为人们生产文化产品、进行文化服务、满足人们需求的前期文化因素而进行广泛的应用。其结论是非常明确的,道教文化的产业功能十分显著,对于今天的人类发展极具现实价值!应当承认,宗教自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具有明显的经济功能。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金克木教授曾经论述过“寺庙经济”问题,他认为,“世界上许多同类的宗教派别都遵循着大致相仿的模式。物质利益和 社会 效果是根本的,古人并不是不要实利的超人。” “佛教传进来的第一是和尚,第二是庙宇。……佛陀在世时候就有大商人‘黄金满地’买‘精舍’捐献,就有杀父的国王‘归依’当‘护法’。佛教的经济和政治的性质及作用很明显。”宗教“还具有一种组织群众的作用”,“一个严密组织的佛教宗派可以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组织起很多人在自己的周围。”“稍一检查石窟造像的题名,就可以看出这实际上起了组织跨行会的人的作用。当‘会首’的是组织者,寺庙是集中聚会地,佛像是核心象征,香火是联络信号。……一切宗教行为都是围绕这一寺庙文化进行的仪式……”⑤(金克木《比较文化论集》第211页:“三谈比较文化”。三联书店1984年6月第1版)
(四)
第四 , 作为 旅游 名胜地的“风景武当” 品牌,它的内涵在于将其综合文化资源特色作为 旅游 资源吸引世界游客,造福人类精神文化的不断发展……武当风景区的文化资源的挖掘是近年来十堰市乃至湖北省 旅游 产业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武当风景区全面整合文化资源,精心打造文化品牌,积极推进“文化武当”建设,为景区发展提供了重要文化支撑,促进了景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提升景区核心竞争力,武当风景区管委积极推进文化研究机构建设,建立文化研究的引智机制,武当景区与国家 旅游 局、多所高等院校合作,制定 旅游 规划、共同开发系列 旅游 研究课题,吸纳国内外知名学者,开展多领域、高层次的东方文化和武当 历史 文化研究。拍摄了多部优秀武当文化研究专题片。多次组织专家学者讲学、参加景区 旅游 文化开发项目规划论证和景区文化内涵发掘工作,为科学合理地推动景区文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这些活动提升了景区文化内涵与人文魅力,为景区从更深和更广的层次上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武当拳法是武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弘扬这一武术瑰宝,武当山先后举办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和武术比赛,使其成为景区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和 旅游 景观。道教文化的核心思想是“返璞归真”。因而利用生态学原理和原则,营造景区拙朴、恬静、含蓄的情调氛围,是强化、展现武当道教文化吸引力的有力手段。“景观武当”在这些方面还有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武当风景区还积极引进 养生 文化,努力把武当打造成知名的 养生 基地。举办中华 养生 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就道教与 养生 、武当环境因素分析与 养生 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讨,进一步丰富了武当文化的内涵。其实,道教文化资源开发最引人注目的内容之一就是道家 养生 文化。也是最能吸引游客的“核心景观”!众所周知,道教 养生 文化的实质是对生命的养护与延益,其终级的目标是得道成仙,故而融摄信仰与实践于一体,虽有其不可超越的内在矛盾,但千百年来道士们通过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一代一代地 探索 攀登,为我们留下许多卓有效验、历试不爽、理法皆善的 养生 经典,为今人祛病强身、延年益寿、激发身心潜能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资料。道教自创教之日, 养生 即是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道教的 养生 文化更是远韶黄老。道士们近两千年不懈追求的仙路历程,留下卷帙浩瀚的 养生 经典,在教内教外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人们的 健康 长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 历史 贡献。同时,道教的 养生 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其他方面诸如文学、艺术、医药、卫生及人体科学、 养生 学、环境学、生态学等都曾有过积极的作用。因此,展开道教 养生 文化的研究,不仅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全面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拓展道教的研究,剔除其糟粕,继承和发扬其有益于现世的优秀遗产,更能使我们继往开来,运用现代的理论成果和 科技 手段创造性地诠释和实践道教 养生 文化,为解决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人伦危机提供一条独具特色的可行之路。
与此同时,道教 养生 中还有重要的道德实践内容。积善立功,不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心的,这样才能养好生。道教 养生 以道法自然,天道乐生,随缘度人的慈悲心量,唤起人们热爱自己、热爱 社会 、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博爱情怀,教导人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以天道无私的奉献精神,普济群品。从这个方面看,道教 养生 文化对 社会 的价值更加彰显,这实是道教 养生 对 社会 的重要贡献。在拜金主义汹涌的今日,以康强身心为显务,以匡正人心为内里的道教 养生 法,可让更多的人在身心康强的同时,拥有一个更加高尚的道德品质。
武当山不仅拥有奇特绚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可以说,武当山无与伦比的美,是自然美与人文美高度和谐的统一,因此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是世界闻名的道教圣地。为了纪念明王朝大修武当山宫观600周年,武当文化的诞生与发展已历经了600年的风风雨雨。在这600年的 历史 时光中,武当山由最初的皇家私庙发展到老百姓信奉的道教圣山,最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武当山,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A级 旅游 区、全国武术之乡、全国八大避暑胜地之一,其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和“全国文明风景 旅游 区示范点”称号。这一切都是发展武当文化产业宝贵的稀缺的品牌资源。
我们期待武当文化之光成为照亮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指路明灯。
注释:
① 菲力普•柯特勒:《现代营销学》第49页,北京 中信出版社,2002年
② 马克思:《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北京 《马恩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年
③ 潘岳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须与时俱进》(刊载于《天府评论》网站)
④ 张继禹:《践行生活道教 德臻人间仙境--关于道教与现实 社会 生活的探讨》《道教研究》2004年2期
⑤ 金克木:《比较文化论集》第211页“三谈比较文化” 三联书店1984年6月第1版
⑥《武当山道教药用植物》湖北 科技 出版社 1992年
⑦ 王国华 《文化产业发展散论》第215页 珠海出版社 2008年版
⑧ 王国华.《从 旅游 到 旅游 业》第228页 珠海:珠海出版社, 2002年版
(作者简介:王国华博士,湖北省黄梅县人, 现为北京工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教授)
摘 要:品牌标识是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资产和核心要素,是旅游目的地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旅游品牌标识能有效传播旅游目的地的有效信息,为旅游目的地树立良好的形象。云南临沧是世界茶文化资源的宝库,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及茶马古道的缘起地,这些宝贵的茶资源为临沧开发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提供了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发云南临沧茶文化旅游,通过分析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的开发现状,提出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传承和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研究
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是茶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将目的地茶文化旅游品牌与其他地方的茶叶品牌区分开来的重要标志。云南临沧茶文化历史悠久,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临沧的茶文化旅游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能供旅游者识别的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较少,茶文化旅游品牌单一。面对未来的旅游发展,应加强对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的研究,探索适合临沧茶文化旅游发展的道路。
一、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
(一)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的含义与特点
品牌标识是带有商标图样的用于区别一个产品或服务与其他产品或服务的标记,主要由图形、文字或者其组合构成,是一个品牌最显著的特征,它能够将一个商品与其他商品区分开来。[1]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是旅游目的地品牌的重要标志,体现旅游目的地的属性和特点。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旅游目的地的核心信息传达给旅游者,让旅游者容易识别,便于记忆,因此,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便于旅游者识别和判断。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设计应注意将旅游目的地的属性与茶文化结合,创新品牌标识,让旅游者能够把它和同类茶产品区分开来,界限清晰;其次,便于表达与旅游目的地的功能特性。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临沧的实际,深刻理解茶文化的历史,使茶叶品牌标识与临沧茶文化以及茶产品的功能特性相吻合;第三,能吸引广大旅游者的眼球,方便旅游者记忆。总之,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应考虑目的地的各个相关因素,结合旅游者的身份、社会地位、品味等要素,将临沧茶文化品牌的信息有效地传递给旅游者,激发旅游者的购买愿望。
(二)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研究的意义
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为各地的旅游业开发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使旅游市场的产品不断丰富化,多样化和个性化。但目前旅游者对茶叶品牌的认知度不是很高,旅游市场中的茶叶品牌鱼目混杂,影响了临沧茶文化的品牌形象,因此,研究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具有重要的意义。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的研究能提高茶文化旅游消费者的品牌文化观念,促进旅游市场的有序健康的发展;有利于挖掘茶文化的历史,促进民族地区以及国内国际茶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拓宽市场销售渠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深旅游者对茶文化的了解,进一步从生态、健康、科学的角度对茶叶资源进行的深层次开发,在振兴茶叶经济的同时促进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临沧的茶文化旅游产品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旅游市场的竞争中,茶文化旅游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临沧的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整体有效的规划,茶文化旅游品牌的开发呈现零散性、自发性的特点,难以形成统一的茶企业品牌和具有竞争力的茶文化旅游品牌战略。精品西湖龙井的品牌标识以西湖龙井一圆为大背景,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而著称于世。安溪铁观音的标识主要由茶具和绿色的弧形图案组成,让人联想到绿色生态健康饮品,这对于临沧茶文化品牌标识的创新都是很好的借鉴。
1.临沧现有的知名茶文化品牌
临沧凤庆县被誉为“世界滇红之乡”。凤庆的红茶以其品质名扬四海,其中比较知名的有风牌红茶等红茶系列、经典1958系列礼茶、晒青茶清茶系列等。
滇红茶即云南红茶的统称,主要产于云南的南部及西南地区,可分为滇红功夫茶和滇红碎茶两大品种。滇红功夫茶于1939冯绍裘大师在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顺宁茶厂试制成功,其外形规格清楚,色泽调匀,冲泡后汤色红艳明亮,金圈突出,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享有“祁门红茶之香气,印锡红茶之色泽”的美誉。“滇红特级功夫茶”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前来昆明访问的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因此被国家外交部指定为接待外宾的外事礼茶,成为云南省茶叶产品中受国内外公认的知名品牌[2];滇红碎茶于1958年试制成功,1964年开始批量生产,是颗粒型碎茶,形状不规则,汤色红浓,滋味强烈富有刺激性,是滇红系列茶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
茶文化的品牌标识是标注在茶的外壳包装上,用来和其他同类产品区分开来的获得法律认证的一种商品标记。以下主要从图像、视觉、文化等方面对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进行分析。
图像要素:图像要素决定了一个品牌能不能很快的被消费者接受,它能刺激消费者的眼球,为品牌走向市场打下基础,滇红茶的品牌标识的图像主要凸显了茶叶的产地、规格及等级,再加上多种色彩组合,在消费者的心里形成了上等绿色有机品牌的良好印象。
视觉要素:茶文化品牌标识承载了茶品牌企业的各种信息,表达了企业的经营理念。从视觉上看,滇红茶的品牌标识主要有文字、图像、颜色三部分构成,文字表明了茶叶的品牌及产地,图形以圆为主,代表了中国茶文化理念中和谐的因素,传承了中国的茶文化传统,颜色以红色和绿色为主要基调,红色表现了茶的色泽,绿色突出了茶是一种有机健康的绿色产品,为消费者留下了许多安全、健康、绿色食品的遐想空间。
文化内涵:滇红茶的文化理念可以用3H来解释:一是Healththorigin(生态产区),滇红茶原料依托于临沧高海拔原生态产区,无论是气候、土壤,还是光照、湿度都特别优越,适合 种植 优质茶种,原叶采自凤庆优质大叶种茶,抗病能力强,无污染,绿色安全。二是Healthtea(有机品牌),滇红茶一直遵循有机健康的理念,从选址到茶叶的种植、栽培、施肥、采摘、加工、成品,都才有传统的培植制茶工艺,选天然原叶,为广大茶叶品牌的消费者提供生态产品,让品茶者放心。三是Healthfunction(修身养性),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茶文化的消费需求在不同层次的人群中呈现不同的特征,但识茶、品茶、 饮茶 直至茶文化品牌旅游对广大茶文化旅游消费者颐养身心,修身养性的基本功效却一直存在,旅游者可以品茗休闲,放松身心。 三、影响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发展的制约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临沧旅游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茶文化品牌,但难以形成一条品牌线,能供旅游者识别的品牌标识不多,品牌标识单一,很难刺激旅游者的消费。影响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临沧茶文化旅游开发尚处初级阶段,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单一。临沧的茶文化旅游品牌主要是红茶类,并且大多数是初级产品,很少经过深加工,间接的导致知名品牌少,并且多数茶文化旅游品牌的价位偏低,旅游者对其了解不多,难以形成知名的品牌战略;其次是已经开发的茶文化旅游品牌缺乏有效的宣传手段,茶文化旅游消费者对已经开发的茶文化旅游产品认知度不高,在市场上销量不高,主要还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再次是临沧茶文化旅游的社会环境不够理想,茶文化氛围不浓,当地居民缺乏开展茶文化旅游的意识,即使是在小范围的茶文化旅游品牌市场上,各种强买强卖的现象时有发生,茶文化旅游品牌市场混乱;总之,笔者认为,要有效的减少以上制约因素,政府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除前期知名品牌外,新开发的茶文化旅游品牌大多有私人或个体承包,品牌标识界限模糊,高仿产品在所难免,并且任意定价,旅游者很少愿意去了解,市场秩序混乱,要完善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市场,必须多方配合,加大管理力度。
四、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的传承和创新对策
目前,临沧的茶文化旅游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临沧茶文化风情园。临沧茶文化风情园地处临沧北3公里的忙畔乡青龙山茶园,有2400亩优质高产的连片茶园开发为茶文化旅游区,是临沧建成的第一个以茶文化为背景的“临沧茶文化风情园”,展示了茗牌茗品、茶歌茶舞、茶礼茶俗、茶道茶艺等内容,并且提供了茶文化交流馆,于1998年被列为云南省25个旅游精品之一,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二是举行茶叶展销会。为促进临沧茶文化的发展和各地茶文化的交流,打开茶文化旅游市场,每年的阴历三月,临沧都会在凤庆举办为期15天得大型茶叶展销会,节日期间,进行各种茶艺表演,茶歌茶舞。展销会上云集了各种茶叶产品和其他的一些日用品,在当地有一定的规模,但由于人们对茶文化的认知度不高,大多数人的眼光都集中在日用品上,在促进茶文化的交流和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的销售方面有待提高。
可见,临沧的茶文化旅游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呈现出自发性,分散性的特点,尚未形成整体的开发格局,茶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还有待提升。
(一)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的创新途径
笔者认为,第一,应深入分析临沧现有的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将同类的产品进行归类,进行产品组合,创新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第二,应整合临沧的茶文化旅游资源,根据茶文化旅游市场的需求,研究开发新的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临沧的茶叶品牌标识大多以地域来命名,对茶品类型及内容的涉及很少,除红茶外,临沧还盛产其他的茶叶,要注重绿茶、花茶的研发和茶叶功效的开发,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属性,激发其购买欲望;第三,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的创新应走特色化道路,临沧茶文化底蕴深厚,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保留了一些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种茶、饮茶风格,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的开发应该结合这些特色优势,开发出具有临沧民族风味的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最后,在图案、色彩等方面,应通过新颖的图形设计和醒目协调的色彩组合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
(二)加强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的营销
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的营销是通过茶叶市场的交换来满足现实或潜在的茶文化旅游消费者的需要的综合性经营销售的活动过程[3]。
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的营销首先可以利用临沧当地的茶楼文化进行宣传。茶楼最初在唐代以茶馆的形式出现,宋代开始逐渐繁荣。现代的茶楼是人们娱乐休闲的重要场所,临沧应该抓住机遇,振兴临沧的茶馆文化;其次,应通过茶艺歌舞表演提高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的知名度。通过茶艺表演带给旅游者精神的享受,让广大旅游者体会到临沧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人们了解茶文化旅游品牌,引导消费者爱茶、品茶,宣传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再次,可以通过举办茶叶博览会、展销会,茶艺大赛等,巧借各种节会旅游提升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的影响力。展示知名的茶叶科技成果、茶叶包装、茶叶的品牌标识、茶饮料等各类茶产品,展示茶叶旅游品牌开发取得的成果和茶区的新风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和参与茶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最后,应做好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的开发和归档工作,打造好进入茶文化旅游市场的第一张名片,让旅游者获得难忘的旅游或购买经历,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扩大茶文化旅游品牌的影响力。
(三)创新营销理念
一是利用 广告 扩大知名度。通过广告将茶叶品牌的核心价值传递给消费者,加深消费者对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标识的印象,提升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广告可以采取形象代言人的策略,利用有价值的媒体、报纸、杂志等加强宣传。
二是加强公关营销。公关主要是针对公众心目中的茶叶品牌形象进行管理,通过公共关系活动引起各大媒体的关注。在“滇红特级功夫”公关营销成功的基础上,还可以采取赞助、捐赠等策略,打造良好的临沧茶文化品牌形象,同时提升临沧茶文化旅游品牌企业的形象。
总之,临沧发展茶文化旅游品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临沧的茶文化旅游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走品牌化道路,创新茶叶品牌标识,在茶文化旅游市场中谋求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光、李红主编;中外著名品牌标识释义词典;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1月,1--17
[2]临沧市茶叶发展概况[J];普洱经济日报;2010年第11期
[3]罗明义,21世纪云南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154--167
猜你喜欢:
1. 关于旅游文化的相关论文
2. 有关传统文化的论文
3. 关于云南旅游随笔
4. 云南旅游感想文章
5. 有关旅游政策的论文
6. 有关传统文化结业论文
202 浏览 4 回答
213 浏览 4 回答
285 浏览 3 回答
92 浏览 3 回答
86 浏览 3 回答
312 浏览 3 回答
281 浏览 3 回答
233 浏览 1 回答
255 浏览 6 回答
216 浏览 2 回答
314 浏览 3 回答
320 浏览 4 回答
101 浏览 4 回答
102 浏览 3 回答
85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