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在进入膨大期后,可以说保叶工作是最重要的,没有叶片就没有光合作用,果个就不会长得很大,更别说获得优质苹果了。而引起苹果早期落叶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苹果褐斑病,尤其是今年前期雨水较多的情况下,苹果褐斑病就会发生的较重。因此,有必要对苹果褐斑病做全面的了解,以便果农更好的防治苹果褐斑病。
苹果褐斑病主要侵染苹果的叶片,最终导致的是叶片提早变黄脱落。这就好比人失去了手脚,没有能力去制造粮食一样。
所以说,褐斑病的发生,影响的是苹果两年的产量,因此,应该引起果农朋友的足够重视。
每年病害发生后,果农朋友都是用心的再去防治,但防治效果总是不理想,甚至有时候是越治问题越大,这主要和我们的果园管理有相当大的关系:
1、不重视清园
清园工作是压低病原基数最有效的手段,但往往还是有许多果农不重视清园工作,尤其是赶上苹果价格不好的年份,形成恶性竞争。这就和人带孩子一个道理,我们自己不重视,吃亏的最终还是自己。
2、施肥不合理
化肥的使用为苹果的高产做出了不少贡献,但久而久之,果农对化肥过分依赖,而轻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补充,导致果园土壤和树体的抵抗能力都大大减弱。这也是病害逐年加重的主要原因。冬剪伤口过大:冬剪不规范的修剪导致伤口过大,甚至不能完全愈合,树势弱就会给病菌的侵染提供了条件。
3、套袋前后管理不一致
可以说,近几年在套袋前,果农对果树的管理工作已经提高了不少。而套袋后至采收前由于时间较长,往往也让很多果农放松了管理,呈现“前紧中松后不管”的现象。
4、疏花疏果不到位
在疏花疏果时舍不得下狠手,导致树体负载过重,树势减弱,病菌就容易侵染。
5、轻预防重治疗
每年都有不少的植保专家在讲,病害一定要重预防,但还是相当大一部分果农都是有病治病,没病就不管,导致落叶后才去防治,这样喷药的收效甚微,而落叶后地面的病菌又在不断地繁殖。
正确诊断病害是防病的前提,在发病初期,褐斑病最易与斑点落叶病混淆,这也是果农防治中常常出现的误区。
褐斑病的典型症状:是叶片染病后呈现黄色,边缘为绿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绿缘褐斑”,在病症表现初期,褐斑病的斑点中央有褐色的小点,另外,斑点落叶病只侵染新梢叶片,这也是判断两种病害的主要依据。
褐斑病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针芒型、同心轮纹型和这两种形态交替的混合型。
从发病症状上看,褐斑病的侵染极具隐蔽性,也就是在初侵染期(5~6月份),虽然叶片看似正常,但其实已经染病 ,只是不表现症状;等进入雨季落叶前,就会表现出“针芒”症状;等病害进入盛发期,叶片变黄脱落也有不变黄就脱落的;在叶片脱落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各种症状;进入秋季后,没有脱落的叶片病斑大面积扩散并出现焦枯状。
可能是真菌类的病害:褐斑病或斑点落叶病。褐斑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果实和叶柄。一般树冠下部和内膛的叶片、果实最先发病。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黑褐色小疱疹或针芒状暗褐色病斑,边缘不整齐,病健界限不清晰,后期病叶变黄脱落,但病斑周围仍然保持绿色,病斑表面有黑褐色的针芒状纹线和蝇粪样黑点。病菌从侵入到引起落叶约13~55天,田间5~6月始发,7~8月进入盛发期,10月停止扩展。苹果斑点落叶病:属真菌中的半知菌侵染所致。其中斑点落叶病菌是苹果轮斑病菌的强毒株系。没有伤口也能发病,致病力极强。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枝条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侵染春梢叶片,花期前后开始出现病叶,7月上、中旬是春梢为害高峰。病叶上大量产生孢子,重病园病叶率达50%以上,每叶平均病斑5个以上开始出现落叶。同时病菌孢子可以反复进行再侵染,9月上、中旬进入秋梢为害高峰。10月中、下旬基本停止发病。气候条件与病害流行关系密切。一般春季苹果展叶后,雨水早而多,空气湿度在70%以上,发病早而重。果园密植,树冠郁闭、空气湿度大,杂草多,透风不良有利于发病。此外,病害的流行与叶龄关系密切,病菌主要侵染嫩叶,30天以上的老叶一般不再受侵染。不同苹果品种抗病性不同,一般红星、新红星、红冠、陆奥、富士、红富士、印度、元帅、青香蕉品种易感病,金冠、国光中度感病,红玉、祝光、旭等较抗病。 该类病的发生、流行与雨水、树势、栽培管理及品种有关。所以应该加强田间管理,让果树保持强壮的树势,适当的果实负载量,如果果树树势弱且负载量过大,很容易引起早期落叶;防治树冠郁闭(注意夏剪);加强肥水管理等。如果是这两种中的一种可以用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百菌清之类的杀菌剂防治。
比如说经常会出现叶片发黄然后脱落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应该保证叶片的正常光合作用,然后及时的施肥,并且也应该保证一定的温度,及时地预防病害。
出现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会发现叶片上有大片的黑色斑点,这个时候是需要买一些农药进行喷洒的,药物防治最好。
可能是真菌类的病害:褐斑病或斑点落叶病。褐斑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果实和叶柄。一般树冠下部和内膛的叶片、果实最先发病。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黑褐色小疱疹或针芒状暗褐色病斑,边缘不整齐,病健界限不清晰,后期病叶变黄脱落,但病斑周围仍然保持绿色,病斑表面有黑褐色的针芒状纹线和蝇粪样黑点。病菌从侵入到引起落叶约13~55天,田间5~6月始发,7~8月进入盛发期,10月停止扩展。苹果斑点落叶病:属真菌中的半知菌侵染所致。其中斑点落叶病菌是苹果轮斑病菌的强毒株系。没有伤口也能发病,致病力极强。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枝条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侵染春梢叶片,花期前后开始出现病叶,7月上、中旬是春梢为害高峰。病叶上大量产生孢子,重病园病叶率达50%以上,每叶平均病斑5个以上开始出现落叶。同时病菌孢子可以反复进行再侵染,9月上、中旬进入秋梢为害高峰。10月中、下旬基本停止发病。气候条件与病害流行关系密切。一般春季苹果展叶后,雨水早而多,空气湿度在70%以上,发病早而重。果园密植,树冠郁闭、空气湿度大,杂草多,透风不良有利于发病。此外,病害的流行与叶龄关系密切,病菌主要侵染嫩叶,30天以上的老叶一般不再受侵染。不同苹果品种抗病性不同,一般红星、新红星、红冠、陆奥、富士、红富士、印度、元帅、青香蕉品种易感病,金冠、国光中度感病,红玉、祝光、旭等较抗病。该类病的发生、流行与雨水、树势、栽培管理及品种有关。所以应该加强田间管理,让果树保持强壮的树势,适当的果实负载量,如果果树树势弱且负载量过大,很容易引起早期落叶;防治树冠郁闭(注意夏剪);加强肥水管理等。如果是这两种中的一种可以用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百菌清之类的杀菌剂防治。
近年来,笔者先后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地指导当地的果园管理工作,发现苹果褐斑病普遍发生,有些地方还比较严重。为及时遏制苹果褐斑病,笔者就自己对早期落叶病的认识,提出防治的理念、建议及防治方案,供果农朋友在生产中参考。 1引起苹果褐斑病大发生的原因 不清园或清园不到位 众所周知,褐斑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是果园存在大量的致病力强的越冬菌源、抗病性低的红富士等苹果品种集中连片栽植、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适时出现。现实生产中严重的问题是许多果农对褐斑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大多数果农多年冬春季不清园或清园不到位,一部分果园行间种草,也给地面清扫病落叶带来不便。加之连续多年苹果市场疲软,价格一直偏低。果园管理粗放,造成大小年结果现象时有发生,也严重影响了果农的务果积极性。由于放弃冬春季的清园工作,导致果园内病原菌越冬基数偏大。为以后的病害暴发埋下隐患。 管理粗放 目前果园管理粗放者大有人在,相当一部分果农上年秋季未能及时施肥,树体贮藏营养不足,加之部分地区春季发生霜冻或夏季发生雹灾,对管理失去信心放弃管理,导致树势衰弱,抗逆性下降。出现病情,许多果农只注意一味地喷药,而忽视加喷营养补充,不能很好地发挥药肥双效的效果。 连年冬季不正确的改形修剪 大枝去除过多,剪锯口处理不及时和不到位,冬季树体保护不力等。冻害普遍发生,加之腐烂病防治不力,树势严重削弱,抗性下降。 管理概念偏颇 在陕西,一部分果农通过学习苹果生产四项关键技术,只重视大改形和强拉枝整形,忽视通过施肥等培养健壮的树势,生产上得过且过者大有人在。加之2004、2006年花量过大。惜果心理严重。留果过多,树体营养供给不足,导致抵抗力下降,褐斑病偏重发生。 相当一部分果农“只要果子不要叶子” 认为套袋后万事大吉,不需要喷药防治病虫害,表现出“前紧后松中期不管”的用药习惯。笔者在陕西和甘肃苹果主产区调查,截至8月初,绝大多数果农竟然套袋后40天左右才用药,还有人居然60天未喷药。一部分果农固执地认为前期使用的都是高档农药产品,喷药间隔时间长一点不会有问题:一部分果农则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套袋后可以选用一些低档杀菌剂,既可以降低成本,又能控制病害,其结果也是得不偿失。类似事例枚不胜举,严重贻误防治时机,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用药的方式和技巧不到位 目前农村雇“喷防队”喷药者比比皆是,相当一部分“喷防队”都是“现代化”装备,喷药不是按时问计算工钱,而是按喷水量计价。大多数“喷防队”提前将喷片的出水孔用钉子钻大,“喷雾机”一进果园都变成了“消防队”。遇到树冠高的果园,要想喷到树冠上部,唯一的办法就是调节喷头,往往一股水直线喷去,就这有人还嫌不“残火”,不“过瘾”,树上喷药后不流水都不算过关。标准的高射炮打苍蝇――不够本,喷药效果可想而知。调查还发现,生产中许多果农对农药的配制一知半解,不了解配药的先后顺序,很少采用二次稀释法配药,配制过程中常常出现起火、沉淀、结絮现象。结果不但药效差,而且容易发生药害。 忽视地面防治 调查中发现,97%以上的果农在果园出现病斑时,集中兵力往树上喷药,忽视地面防治,导致树上喷药不断不见好转,地面落叶上病菌反复传播侵染。结果是树上部“主力部队”损兵折将,地面“游击队”猖狂危害,重治轻防意识严重,久治难防。 选用药剂不当 防治褐斑病的选用药剂也很关键。传统的多菌灵、退菌特、甲基托布津、农抗120、多抗霉素,以及复配的代森锰锌、福美双等对褐斑病防效很差,国产代森锰锌预防褐斑病使用浓度达到600倍才有效果,而进口甲基托布津使用800倍左右才有治疗效果。生产上应选用防效较好的43%大生富、喷富露及三唑类杀菌剂防治。 忽视柔水通的应用 许多果农在生产实践中都证实了加喷柔水通,可显著增加黏着性、提高药效应并减少用水量,大大减轻了病虫害的防治难度。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前期的病虫害得以控制,中后期为了降低成本,便放弃了使用柔水通。这也是引起褐斑病大发生的原因。 2防治褐斑病的理念及措施、 培育健壮树式提高抗病力 褐斑病虽然致病力强、传播速度快,但保证健壮的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性是预防早期落叶病的前提。因此生产中通过科学的整形修剪,保持果园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果树的光合效能:并加强土肥水管理,依树势、树龄、产量等疏花疏果,合理负载等,维持健壮的树势,预防病害的发生十分重要。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园貌整齐,树势健壮,重视秋施基肥等综合管理好的果园普遍病害少,产量高,果品优。 认真做好清园工作,减轻病害发生机率 结合秋施基肥深埋清扫的残枝落叶,通过冬季修剪疏除树上部的僵果病叶,早春全园喷布铲除剂彻底消灭越冬的菌源,生长期可以适时处理零星发病的果树。以阻止病情的扩展和蔓延。这些农业(农艺)措施都是控制病害发生的关键。 施氨基酸肥及微量元素肥 生长期发生苹果褐斑病的果园,应及时用优质氨基酸(如果友氨基酸)原液+优质微量元素肥(如西班牙产斯德考普)涂干,促进果实膨大。增强树势。如果是大年树或果园,必要时花前和花后还要配合果友氨基酸300-400倍+斯德考普6000倍液喷雾。以及地下追肥,以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减轻病害的发生。这一经验已经得到了西北地区广大果农多年的验证。 喷药方案 从花后5-7天开始,视天气情况每10-15天.喷布1次柔水通4000倍+43%大生富悬浮剂或42%喷富露悬浮剂600-800倍+乳酸钙或氨基酸钙400~600倍+斯德考普6000-8000倍。发病初期.全园喷布柔水通4000倍+50%鸽哈悬浮剂1000-1200倍或70%纳米欣800~1000倍+乳酸钙或氨基酸钙400―600倍+斯德考普6000-8000倍.间隔7-10天,连喷2-3次。中后期发病或病害暴发的果园.全园喷布柔水通4000倍+25%金力士乳油5000倍或70%纳米欣可湿性粉剂800倍+43%大生富悬浮剂或42%喷富露悬浮剂800倍(必要时)+果友氨基酸300倍或斯德考普6000倍.间隔7-10天1次。连喷3-4次。病害暴发时添加43%大生富悬浮剂或42%喷富露悬浮剂800倍.这样既治疗又保护.防效更佳。 喷药注意事项 (1)多种剂型的药剂混用时,需注意彼此的先后顺序。除特别说明的外,常规的顺序是:柔水通-水剂-悬浮剂-千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可分散粒剂-可溶性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叶面肥。值得一提的是,应用柔水通不但能优化水质,改善多种农药混用的亲和力。充分提高药效,同时能使药液充分的黏附在叶片上,彻底杀菌。而且能大大减少用水量,应用时要强调的是,先在水中加入柔水通,再采用二次稀释法配制其它药剂,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药效。 (2)注意选用优质喷雾器械,才能保证药液均匀周到。强烈建议果农朋友在喷药时勤换喷片,保证雾化效果,提高防效。杜绝病害的反复发生。 (3)每次喷药时:树上、地面要同时喷施,注意喷细、喷匀、喷周到,保护叶片。清园不到位或行间生草的果园,必须注意从花后开始,每次喷药都要对树上和地面同时进行。 做大湘桔产业 湘西桠柑产业要走精品之路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湘西州桠柑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区域优势产业.栽培面积占全国的1/4.农民人均桠柑产值150元。进一步做大做强桠柑产业对推进全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但湘西桠柑产业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种苗供应混乱,产业布局不科学。培管技术水平低,缺乏创品牌意识,市场开拓力度不大。要做强做优湘西桠柑产业,必须走精品发展之路。 实施精品示范工程。在产业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桠柑主产区建设一批槛柑产业开发“示范乡”和“精品村”。切实加大对“示范乡”和“精品村”的技术指导。做到基地建设标准化、灌溉培肥、防病治虫、采摘保鲜和包装贮运标准化,确保优质果率达70%。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大;b推广桠柑品改低改、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病虫防治、“两剪法”采摘等实用技术.确保示范区平均667平方米产量1501)千克。力争3-5年完成2.66万公顷的柑桔品改低改任务:产业基地集雨节水灌溉设施的建设任务。 实施品牌营销工程。加大营销推介力度。提高市场影响力,将一年一度的“中国湘西桠柑节”办出特色,采取参加各类优质农产品展销、广告宣传、扩大湘西槛柑知名度。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建设5-6个大型的桠柑专业批发市场和一批槛柑集散地。在国内大中城市打造一批外销窗口。 麻阳:下大气力发展冰糖橙产业 湖南麻阳县积极发展柑桔产业化生产,自1984年该县大规模推广、栽种冰糖橙以来,截至2005年底,全县柑桔栽种面积达万公顷.年总产值达45亿元。 麻阳冰糖橙发展,投入主要依靠20世纪80年代世行贷款启动,近年来。由于投入不足,柑桔品改工程进展缓慢,冰糖橙“精品园”、“示范带”建设仍是空白的,冰糖橙产业仍无龙头企业,全国性营销网络仍未建立。柑桔品牌仍停留在省级品牌上。麻阳县长张干太指出,作为麻阳县“四个亿”工程的柑桔产业发展缺少龙头企业,生产销售缺少组织化,造成向上争取项目困难,柑桔销售进不了大市场。今后,全县将逐年对柑桔产业发展采取大举措、大投入,积极采取过硬措施。努力提高柑桔品质,加大对柑桔产业化建设、龙头企业建设的投入。 湘南:脐橙FI-A国际市场远销俄罗斯加拿大 新宁脐橙是湘南脐橙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果之一,为全国四大脐橙生产基地之一。据研究比较,新宁良丰、纽贺尔脐橙的品质超过了美国的“新奇士”。近几年,新宁县、武冈、道县发展脐橙力度大。新宁县现在已经达到万公顷的规模。2006年生产脐橙15万吨。据了解,湘南脐橙带每年大概产脐橙20万吨左右。 新宁县委书记陈优秀说。新宁的脐橙品质好.具有国际竞争力,但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打进国际市场,首先须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县委、县政府就牵头组织培训农民,收集、提供价格走势信息,引导农民跑市场。现在,脐橙产区有近1/3的农民在外跑销售,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将新宁脐橙打入国际市场。价格也不断走高。新宁县三星村,招商引资800万元建立的水果分拣包装生产线很快将投入使用。按照国际标准对脐橙进行洗刷、分拣、包装,然后出口,统一使用“�山”品牌。目前,10千克的脐橙批发价已经达到55元。虽然与国际价格差距还较大。但比前几年的批发价提升了80%。目前,新宁县正积极与具有国际销售网络的伦敦上市公司亚洲果业磋商.准备将湘南的脐橙直接销售到国际市场。 永兴:冰糖橙发展实施优质无公害战略 最近,湖南永兴县被国家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优质冰糖橙基地重点县”称号,成为目前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县。 近年来。该县将冰糖橙作为发展“一县一品”的主导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龙头产业来抓,制定了冰糖橙产业发展计划,组建了永兴县冰糖橙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龙头企业,加快冰糖橙产业化建设。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农民开发冰糖橙种植基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目前。全县冰糖橙种植面积已达0.52万公顷,其中66.7公顷以上的大型基地11个;种植户达7000多户,从业人员近两万人;冰糖橙年产量达3万余吨,产值逾亿元。 (据《农民日报》)
可能是苹果斑点落叶病:属真菌中的半知菌侵染所致。其中斑点落叶病菌是苹果轮斑病菌的强毒株系。没有伤口也能发病,致病力极强。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枝条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侵染春梢叶片,花期前后开始出现病叶,7月上、中旬是春梢为害高峰。病叶上大量产生孢子,重病园病叶率达50%以上,每叶平均病斑5个以上开始出现落叶。同时病菌孢子可以反复进行再侵染,9月上、中旬进入秋梢为害高峰。10月中、下旬基本停止发病。气候条件与病害流行关系密切。一般春季苹果展叶后,雨水早而多,空气湿度在70%以上,发病早而重。果园密植,树冠郁闭、空气湿度大,杂草多,透风不良有利于发病。此外,病害的流行与叶龄关系密切,病菌主要侵染嫩叶,30天以上的老叶一般不再受侵染。不同苹果品种抗病性不同,一般红星、新红星、红冠、陆奥、富士、红富士、印度、元帅、青香蕉品种易感病,金冠、国光中度感病,红玉、祝光、旭等较抗病。该类病的发生、流行与雨水、树势、栽培管理及品种有关。所以应该加强田间管理,让果树保持强壮的树势,适当的果实负载量,如果果树树势弱且负载量过大,很容易引起早期落叶;防治树冠郁闭(注意夏剪);加强肥水管理等。如果是这两种中的一种可以用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百菌清之类的杀菌剂防治。
出现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会发现叶片上有大片的黑色斑点,这个时候是需要买一些农药进行喷洒的,药物防治最好。
(一)学术成就概述本人主要从事植物病害流行与测报和果树病害可持续控制研究。2007年被聘为国家苹果产业体系病虫防控室的岗位专家,主要负责苹果主要病害的流行测报研究和防控技术。近年来先后承担了欧盟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apple and pear in Asia: understanding biologyscab and powdery mildew for developing integrated approaches of disease management”;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苹果轮纹病菌及其抗性资源信息库的建设”;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植物病虫害空间分布样式统计方法及统计参数的研究”;在英国做博士后期间承担了英国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学会(BBSRC)资助的研究项目“Establishment and spread of autopolyploid plants in spatially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科枝部平台建设项目子项目“林业经济微生物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在梨黑星病、苹果褐斑病、梨锈病的流行测报研究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明确了三种病害的侵染条件、流行规律,提出了三种病害的侵染测报方法,完成了“梨黑星病菌分生孢子侵染测报软件-VenInf”,并在国家版权局注册。这些研究结果的应用明显提高了三种主要果树病害的防治效果,提高了防治水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10-20%。在植物病害流行理论研究方面,完成了“植物病害时空流行动态模拟软件-PDEpic”,近期将在植物病虫害空间分布样式统计方法及统计参数的研究开展部分工作。近年来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9篇。(二)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国家苹果产业体系病虫防控室岗位专家 - 农业部 350万元 主持苹果轮纹病菌及其抗性资源信息库建立(中国农业大学主持) - 农业部 110万元 子项目主持植物病虫害空间分布样式统计方法及统计参数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学者合作基金) 30928016 20万元 国内主持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apple and pear in Asia: understanding biology of scab and powdery mildew for developing integrated approaches of disease management - 欧盟 ICA4-CT-2001-10001 140万元 第二参加人(三)获奖科技成果梨黑星病菌分生孢子侵染测报软件 版权持有人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 国家版权局 2006植物病害时空流行动态模拟软件 版权持有人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 国家版权局 2004新型农用抗菌霉素杀菌剂的中试 第5位 三等奖 山东省教育厅 2009(四)科研论文Li H., J. -R. Yang, X. -L. Dong, B. -D. Li, and X. -M. Xu. 2007. A dynamic model forecasting infection of pear leaves by conidia of Venturia nashicola and its evaluation in unsprayed orchards.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118: 227–238Lian S., . Li, . Xu, . Dong and . Li. 2007.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release and germination of ascospore of Venturia nashicola. Plant Pathology 56: 402– ., . Yang, . Xu. 2007. Incidence-density relationship of pear scab (Venturia nashicola) on fruit and leaves. Plant Pathology 56: S., . Li, and . Xu. 2006.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seudothecia of Venturia nashicola.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 154(2):119-124Dong , . Li, . Xu, . Zhang and . Li. 2006.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germination and survival of teliospores and basidiospores of the pear rust fungus (Gymnosporangium asiaticum).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115:341-350Li ., . Xu, . Li, and . Li. 2005.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continuous and interrupted wetness on the infection of pear leaves by conidia of Venturia nashicola. Plant Pathology 54(3): 357-363Li ., . Xu & . Ridout. 2004. Modelling the establishment and spread of autotetraploid plants in a spatially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17(3): 262-573Li ., . Zhao, . Li & . Xu. 2003. Effects of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and duration of wetness period on germination and infection by conidia of the pear scab pathogen (Venturia nashcola). Plant Pathaology 52(5): 546-552Li . and . Xu. 2002. Inf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pple scab (Venturia inaequalis) on old leaves.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 150 (11): 687-691李保华 徐向明 2004 植物病害时空流行动态模拟模型的构建 植物病理学报 34(4):369-375李保华 赵美琦 2002 梨黑星病流行动态模拟模型程序设计 植物保护学报 29(2):124-128李保华 董向丽 张振芳 赵洪海 练森 李宝笃.2006.莱阳地区梨锈病防治适期的研究.植物保护 32(1): 69-73李保华,董向丽,李桂舫,王彩霞. 苹果褐斑病在山东烟台的发生与防治[J]. 中国果树,2008,(6).董向丽,罗丽,王彩霞,董霞霞,张俊丽,李保华. 苹果褐斑病的治疗药剂及有效施药时期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9,(6).董娟华,罗丽,王彩霞,冷伟锋,李桂舫,李保华. 一种强寄生病原真菌的分离方法——毛细管打孔单孢分离法[J]. 中国农学通报,2009,(3).(五)主编、参编学术著作植物病害流行学(B. M. Cooke主编,王海光 马占鸿主译) 参译人员 科学出版社 北京 2009
导致苹果秋季落叶的主要有斑点落叶病、褐斑病、炭疽病、轮纹病、潜叶蛾、卷叶蛾等病虫害,但70%以上的落叶由褐斑病引起。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苹果褐斑病防治方法。
苹果褐斑病的发生规律
发病叶片常常表现为3种类型,即同心轮纹型、针芒型和混合型。通过4年的田间观察,我们发现,该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栽培、品种等密切相关。冬季气候潮湿,春雨早、雨量大,夏季阴雨连绵的年份,常发病早且重,多雨是该病流行的主要条件。温度主要影响病害的潜育期,在较高的温度下,病菌潜育期短、扩展迅速。管理不善,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树冠郁闭、通风不良的果园常发病较重,树冠内膛下部叶片比外围上部叶片发病早且重。
苹果褐斑病的预防措施
褐斑病菌在带病落叶上越冬,5月下旬—6月上旬只要有降雨,病菌即可通过雨水反溅,传播到近地面叶片上,孢子发芽,侵入内部,导致树冠下层叶片发病。这些初侵染发病的病叶就成为当年病害流行的基础病原菌。多年防治实践证明,通过喷药,预防初侵染,对控制后期发病十分重要。
由于该病的传播媒介是雨水,首次喷药的具体时间以当年5月下一6月上旬的降雨而定。也就是说,5月下旬有雨,就在雨后喷第一次药;5月下旬无雨,就在6月上旬喷第一次药。首次喷药后再喷1—2次,就可控制初侵染。
苹果褐斑病的治疗方法
防治褐斑病的有效药剂种类较多,大生M-45、世高、易保、甲基托布津等药剂的安全性和防治效果都非常好,套袋前使用不会伤害幼果。套袋以后,以上药剂也可继续使用。
苹果褐斑病又称绿缘褐斑病,是引起苹果树早期落叶的最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危害严重年份,常造成苹果树早期大量落叶,削弱树势,对花芽形成和果品产量、质量都有明显影响。 ( 1)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果实和叶柄。发病初期叶背出现褐色小点,后扩展为~的褐色大斑,边缘不整齐。后期常因苹果树品种和发病期的不同而演变为3种类型的症状。①同心轮纹型。叶正面病斑圆形,中心为暗褐色,四周黄色,外有绿色晕圈。后期病斑表面产生许多小黑点,呈同心轮纹状。背面中央深褐色,四周浅褐色,无明显边缘。② 针芒型。病斑小而多,遍布全叶,暗褐色。病斑呈针芒放射状向外扩展,无固定的形状,边缘不定,暗褐色或深褐色,上散生小黑点。后期病叶变黄,病部周围及背部仍保持绿褐色。③混合型。病斑较大,暗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有针芒状黑色菌素,后期病叶变黄,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保持绿色,其上散生许多小黑点。3种类型症状共同特点是叶片发黄,但病斑周围仍保持有绿色晕圈,且病叶易早期脱落。这是苹果褐斑病的重要特征。果实感病后,先出现淡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为圆形,褐色,凹陷,表面有黑色小粒点,病部果肉褐色,海绵状干腐。 (2)病原 有性态为苹果双壳菌Diplocarpon mali Harada et Sawamura,属子囊菌亚门、双壳属。子囊盘肉质,杯状,子囊阔棍棒状,有囊盖,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香蕉形,直或稍弯曲,通常有1个分隔,有的在分隔处稍缢缩。无性态为苹果盘二孢Marssonina coronaria( Davis)Davis,异名为Marssonina mali()Ito。分生孢子盘初期埋生在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孢子梗栅状排列,棍棒状;分生孢子无色,双胞,上大下窄且尖,分隔处缢缩.。 (3)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菌索、分生孢子盘或子囊盘在落地的病叶上越冬,翌年春季遇雨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多从叶片的气孔侵入,也可以经过伤口或直接侵入。潜育期一般6~12d。潜育期长短随气温的升高而缩短。一般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份为发病盛期。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发病时间有差别。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较重。地势低洼、树冠郁闭、通风不良果园发病重。金冠、红玉、元帅、国光等品种容易感病。 (4)防治方法 防治策略以化学防治为主,配合清除落叶等农业防治措施。 清除菌源 秋冬季节清除田间落叶,剪除病梢,集中烧毁或翻耕深埋,在果树发芽前结合腐烂病、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的防治,全园喷布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以铲除树体和地面上的菌源。 加强栽培管理 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防止偏施氮肥。适时排灌。合理修剪,保持果园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喷药保护 根据测报和常年发病情况,从发病始期前20d开始喷药保护。就某个地区而言,首次用药时期在6月底、7月初;会因为雨情况而有所不同,如果雨量较多,首次喷药时间应相应提前,如果雨晚而少,则可适当推迟。不同地区的首次用药时间可能会有较大差异。一般来说,第1次喷药后,每隔15d左右喷药1次,共喷3~4次。常用药剂有1:2:200波尔多液、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70%代森锰锌800~1 000倍液、50%多菌灵500~800倍液等10%宝丽安等杀菌剂。为增加药液展着性,可在药剂中加入助杀等展着剂。由于在大多数苹果产区褐斑病和斑点落叶病混合发生, 因此,可根据情况,将这两种叶斑的防治结合起来。在套袋之前的幼果期不要使用波尔多液,以免污染果面。套袋早熟品种脱袋后选用优质的可湿性杀菌剂,而晚熟品种脱袋后已基本上无需用药。
礼泉县苹果面积有万hm2,其中70 %为红富士品种。在2000年以前本地的早期落叶病以斑点落叶病为主,而近几年来褐斑病发病率上升,成为早期落叶病的第一病害,一般果园病叶率的在20 %~30 %,发病重的果园病叶率在70 %,个别严重的果园病叶率甚至可达90 %。不仅给当年果树生产造成了损失,而且也波及到来年果树生产。现结合生产调查,将该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生产中参考。 1褐斑病的症状及传播途径 症状 褐斑病主要危害幼龄叶片,36d(天)叶龄以上叶片不再感病,以11~25d(天)叶龄叶片最易感病;也能侵染果实,但很少见。叶片感病症状有3种类型:同心轮纹形、针芒形、混合形。但发展到后期很难区分,其共同的特点是病斑边缘不整齐,病健部界限不明显,病斑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后期病叶变黄易脱落,而病斑周围仍为绿色。 病菌以菌丝块或分生孢子盘在落地病叶上越冬,翌年春季4~5月产生分生孢子,随雨水冲溅至近地面的叶片上,进行初侵染,多通过气孔进入叶片,也可通过伤口直接侵入,干燥及沤烂的病叶均无产生分生孢子的能力。一般潜伏期为6~12d(天),最短3d(天),最长45d(天),潜伏期的长短与温度有关,一般随气温的升高而缩短,潜伏期短,病害发展快。一般从病菌侵入到叶片发病约需13~55d(天)。在陕西关中地区,一般发病在5月中、下旬,发病盛期在7~8月,至10月停止发展。 2褐斑病大发生的原因 多雨 多雨导致低温,而低温使叶片的抵抗力减弱,免疫力降低,病害发生严重;另一方面多雨影响光照,使叶片角质的层角质化受到影响,没有完全角质化的叶片易感病,多雨还影响阳光中紫外线杀菌抑菌作用的发挥。例如2004年5月,礼泉县连续一周多是低温多雨,7~9月雨日多、雨量又特别大,特别是7月14~21日连续下了几场大暴雨,造成果园长期处于高湿环境,为病菌的传播和侵染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一般果园发病率在30 %~40 %,严重者在80 %以上。 果园密闭 礼泉县苹果园基本上都采用密植栽培,加之果农在整形修剪中留枝过多过大、不重视夏剪等原因,导致果园密不通风透光,园内湿气无法外排,长期处于高湿环境,适宜病菌的侵染和繁殖。 套袋后忽视中后期褐斑病的防治,园内病菌积累增多 近年来苹果套袋技术的大力推广降低了喷药次数,以前不套袋时喷药次数在6~7次,实行套袋后喷药次数减少到2~3次,个别果园仅为1~2次,任意延长施药的间隔期,药剂不能有效地控制病菌的繁殖和入侵,致使褐斑病大发生。 使用药剂不当 有些果农使用对斑点落叶病防效较好的多抗霉素防治褐斑病,而多抗霉素对褐斑病效果较差;有些果农褐斑病发生后经常使用一些常规药剂如:多菌灵等,而褐斑病对此类药剂出现了抗性,防治效果较差,致使部分果农连喷2次也很难有效控制病害蔓延;还有一些果农在发病后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如:大生、国产代森锰锌、丙森锌等药剂,这些杀菌剂在发病前或初期效果较好,在发病中期效果较差;有些农户认准一种药剂一季用到底,使病菌对该种药剂产生抗药性,也为病菌生存留下了一定空间。 用药质量低劣,防病喷药粗放 果农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在防治叶部病害时,多选用价格低廉的劣质农药。有的果农在喷药中大量使用高压喷枪,虽然喷药效率较高,但其雾化很差,雾滴在叶面上不能形成较好的液膜,不能起到防病效果。个别果农还存在长期使用同一喷枪,却不更换喷片,致使喷片口较大,雾化程度更差。 树势弱抗病性差 ①偏施氮肥,忽视磷钾肥和有机肥。部分果农重视氮肥,而对磷钾肥、有机肥的作用重视不够,造成施肥不平衡,严重影响树体的正常生长,消弱了树势,降低了树体抗病性。②树体负载过重。部分果农片面的追求产量,致使树体负载量过大,树势衰弱,抗病性降低。③环剥环割较重。过度使用环剥环割技术,造成树势衰弱,抗病性降低。④其他病虫害诱发褐斑病大发生。腐烂病等的大发生,可诱发褐斑病大发生。另外,螨类、天牛等害虫大发生也会极大消弱树势,同时诱发褐斑病严重发生。 品种原因 礼泉县苹果种植品种以红富士、红星为主,而红富士、红星都为易感病品种,极易造成大流行。 3防治方法 增强树势是防治褐斑病的关键 对于负载过多的果园或树体,应合理负载,加强疏花疏果措施,把667m2(亩)产量控制在2 500kg以内。同时尽量不使用环剥环割措施促花,而可以通过强拉枝、改善通风透光等措施提高成花率。及时防治腐烂病、螨类、天牛等病虫,以及采用综合措施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本身抗病性,减少病菌侵染。 降低栽植密度,控制留枝量,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 对栽植过密、树冠过大的果园进行间伐,降低密度;对大枝过多、树体过高的果园进行疏枝和落头,降低留枝量至合理的范围之内,最终使果园通风透光良好,从而使叶片厚实,抗病性增强。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控制氮肥 对于高产果园,应施足肥料,避免重化肥轻有机肥和重氮肥轻磷钾肥现象。同时根据不同的品种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比例,以红富士为例,每生产100kg苹果应施有机肥100~200kg、纯氮(N)~、纯磷(五氧化二磷)1kg、纯钾(氧化钾);以红星为例,每生产100kg苹果应施有机肥100~200kg、纯氮(N)、纯磷(五氧化二磷)、纯钾(氧化钾)。 使用雾化较好的器械 应淘汰雾化效果较差的喷枪,改用雾化效果好的喷杆,既可提高防治效果,又可节省农药,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科学用药 在发病前的5月中、下旬(套袋前)开始进行喷药防治,可以使用80 %络和纯600~800倍液或5 %叶秀1 500倍液;套袋后进入发病期,可以使用25 %倾止4 000倍液、5 %叶秀1 500倍液、10 %世高2 000~2 500倍液、80 %络和纯600~800倍液,间隔10~15d(天)再喷1次或用12 %柔通1 000倍液、1∶3∶200的波尔多液间隔20d(天)左右喷1次效果较好。生产中不使用三证不全农药、无信誉质量保证企业的农药。 (收稿日期:2007-06-21)
近年来,笔者先后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地指导当地的果园管理工作,发现苹果褐斑病普遍发生,有些地方还比较严重。为及时遏制苹果褐斑病,笔者就自己对早期落叶病的认识,提出防治的理念、建议及防治方案,供果农朋友在生产中参考。 1引起苹果褐斑病大发生的原因 不清园或清园不到位 众所周知,褐斑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是果园存在大量的致病力强的越冬菌源、抗病性低的红富士等苹果品种集中连片栽植、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适时出现。现实生产中严重的问题是许多果农对褐斑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大多数果农多年冬春季不清园或清园不到位,一部分果园行间种草,也给地面清扫病落叶带来不便。加之连续多年苹果市场疲软,价格一直偏低。果园管理粗放,造成大小年结果现象时有发生,也严重影响了果农的务果积极性。由于放弃冬春季的清园工作,导致果园内病原菌越冬基数偏大。为以后的病害暴发埋下隐患。 管理粗放 目前果园管理粗放者大有人在,相当一部分果农上年秋季未能及时施肥,树体贮藏营养不足,加之部分地区春季发生霜冻或夏季发生雹灾,对管理失去信心放弃管理,导致树势衰弱,抗逆性下降。出现病情,许多果农只注意一味地喷药,而忽视加喷营养补充,不能很好地发挥药肥双效的效果。 连年冬季不正确的改形修剪 大枝去除过多,剪锯口处理不及时和不到位,冬季树体保护不力等。冻害普遍发生,加之腐烂病防治不力,树势严重削弱,抗性下降。 管理概念偏颇 在陕西,一部分果农通过学习苹果生产四项关键技术,只重视大改形和强拉枝整形,忽视通过施肥等培养健壮的树势,生产上得过且过者大有人在。加之2004、2006年花量过大。惜果心理严重。留果过多,树体营养供给不足,导致抵抗力下降,褐斑病偏重发生。 相当一部分果农“只要果子不要叶子” 认为套袋后万事大吉,不需要喷药防治病虫害,表现出“前紧后松中期不管”的用药习惯。笔者在陕西和甘肃苹果主产区调查,截至8月初,绝大多数果农竟然套袋后40天左右才用药,还有人居然60天未喷药。一部分果农固执地认为前期使用的都是高档农药产品,喷药间隔时间长一点不会有问题:一部分果农则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套袋后可以选用一些低档杀菌剂,既可以降低成本,又能控制病害,其结果也是得不偿失。类似事例枚不胜举,严重贻误防治时机,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用药的方式和技巧不到位 目前农村雇“喷防队”喷药者比比皆是,相当一部分“喷防队”都是“现代化”装备,喷药不是按时问计算工钱,而是按喷水量计价。大多数“喷防队”提前将喷片的出水孔用钉子钻大,“喷雾机”一进果园都变成了“消防队”。遇到树冠高的果园,要想喷到树冠上部,唯一的办法就是调节喷头,往往一股水直线喷去,就这有人还嫌不“残火”,不“过瘾”,树上喷药后不流水都不算过关。标准的高射炮打苍蝇――不够本,喷药效果可想而知。调查还发现,生产中许多果农对农药的配制一知半解,不了解配药的先后顺序,很少采用二次稀释法配药,配制过程中常常出现起火、沉淀、结絮现象。结果不但药效差,而且容易发生药害。 忽视地面防治 调查中发现,97%以上的果农在果园出现病斑时,集中兵力往树上喷药,忽视地面防治,导致树上喷药不断不见好转,地面落叶上病菌反复传播侵染。结果是树上部“主力部队”损兵折将,地面“游击队”猖狂危害,重治轻防意识严重,久治难防。 选用药剂不当 防治褐斑病的选用药剂也很关键。传统的多菌灵、退菌特、甲基托布津、农抗120、多抗霉素,以及复配的代森锰锌、福美双等对褐斑病防效很差,国产代森锰锌预防褐斑病使用浓度达到600倍才有效果,而进口甲基托布津使用800倍左右才有治疗效果。生产上应选用防效较好的43%大生富、喷富露及三唑类杀菌剂防治。 忽视柔水通的应用 许多果农在生产实践中都证实了加喷柔水通,可显著增加黏着性、提高药效应并减少用水量,大大减轻了病虫害的防治难度。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前期的病虫害得以控制,中后期为了降低成本,便放弃了使用柔水通。这也是引起褐斑病大发生的原因。 2防治褐斑病的理念及措施、 培育健壮树式提高抗病力 褐斑病虽然致病力强、传播速度快,但保证健壮的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性是预防早期落叶病的前提。因此生产中通过科学的整形修剪,保持果园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果树的光合效能:并加强土肥水管理,依树势、树龄、产量等疏花疏果,合理负载等,维持健壮的树势,预防病害的发生十分重要。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园貌整齐,树势健壮,重视秋施基肥等综合管理好的果园普遍病害少,产量高,果品优。 认真做好清园工作,减轻病害发生机率 结合秋施基肥深埋清扫的残枝落叶,通过冬季修剪疏除树上部的僵果病叶,早春全园喷布铲除剂彻底消灭越冬的菌源,生长期可以适时处理零星发病的果树。以阻止病情的扩展和蔓延。这些农业(农艺)措施都是控制病害发生的关键。 施氨基酸肥及微量元素肥 生长期发生苹果褐斑病的果园,应及时用优质氨基酸(如果友氨基酸)原液+优质微量元素肥(如西班牙产斯德考普)涂干,促进果实膨大。增强树势。如果是大年树或果园,必要时花前和花后还要配合果友氨基酸300-400倍+斯德考普6000倍液喷雾。以及地下追肥,以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减轻病害的发生。这一经验已经得到了西北地区广大果农多年的验证。 喷药方案 从花后5-7天开始,视天气情况每10-15天.喷布1次柔水通4000倍+43%大生富悬浮剂或42%喷富露悬浮剂600-800倍+乳酸钙或氨基酸钙400~600倍+斯德考普6000-8000倍。发病初期.全园喷布柔水通4000倍+50%鸽哈悬浮剂1000-1200倍或70%纳米欣800~1000倍+乳酸钙或氨基酸钙400―600倍+斯德考普6000-8000倍.间隔7-10天,连喷2-3次。中后期发病或病害暴发的果园.全园喷布柔水通4000倍+25%金力士乳油5000倍或70%纳米欣可湿性粉剂800倍+43%大生富悬浮剂或42%喷富露悬浮剂800倍(必要时)+果友氨基酸300倍或斯德考普6000倍.间隔7-10天1次。连喷3-4次。病害暴发时添加43%大生富悬浮剂或42%喷富露悬浮剂800倍.这样既治疗又保护.防效更佳。 喷药注意事项 (1)多种剂型的药剂混用时,需注意彼此的先后顺序。除特别说明的外,常规的顺序是:柔水通-水剂-悬浮剂-千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可分散粒剂-可溶性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叶面肥。值得一提的是,应用柔水通不但能优化水质,改善多种农药混用的亲和力。充分提高药效,同时能使药液充分的黏附在叶片上,彻底杀菌。而且能大大减少用水量,应用时要强调的是,先在水中加入柔水通,再采用二次稀释法配制其它药剂,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药效。 (2)注意选用优质喷雾器械,才能保证药液均匀周到。强烈建议果农朋友在喷药时勤换喷片,保证雾化效果,提高防效。杜绝病害的反复发生。 (3)每次喷药时:树上、地面要同时喷施,注意喷细、喷匀、喷周到,保护叶片。清园不到位或行间生草的果园,必须注意从花后开始,每次喷药都要对树上和地面同时进行。 做大湘桔产业 湘西桠柑产业要走精品之路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湘西州桠柑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区域优势产业.栽培面积占全国的1/4.农民人均桠柑产值150元。进一步做大做强桠柑产业对推进全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但湘西桠柑产业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种苗供应混乱,产业布局不科学。培管技术水平低,缺乏创品牌意识,市场开拓力度不大。要做强做优湘西桠柑产业,必须走精品发展之路。 实施精品示范工程。在产业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桠柑主产区建设一批槛柑产业开发“示范乡”和“精品村”。切实加大对“示范乡”和“精品村”的技术指导。做到基地建设标准化、灌溉培肥、防病治虫、采摘保鲜和包装贮运标准化,确保优质果率达70%。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大;b推广桠柑品改低改、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病虫防治、“两剪法”采摘等实用技术.确保示范区平均667平方米产量1501)千克。力争3-5年完成2.66万公顷的柑桔品改低改任务:产业基地集雨节水灌溉设施的建设任务。 实施品牌营销工程。加大营销推介力度。提高市场影响力,将一年一度的“中国湘西桠柑节”办出特色,采取参加各类优质农产品展销、广告宣传、扩大湘西槛柑知名度。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建设5-6个大型的桠柑专业批发市场和一批槛柑集散地。在国内大中城市打造一批外销窗口。 麻阳:下大气力发展冰糖橙产业 湖南麻阳县积极发展柑桔产业化生产,自1984年该县大规模推广、栽种冰糖橙以来,截至2005年底,全县柑桔栽种面积达万公顷.年总产值达45亿元。 麻阳冰糖橙发展,投入主要依靠20世纪80年代世行贷款启动,近年来。由于投入不足,柑桔品改工程进展缓慢,冰糖橙“精品园”、“示范带”建设仍是空白的,冰糖橙产业仍无龙头企业,全国性营销网络仍未建立。柑桔品牌仍停留在省级品牌上。麻阳县长张干太指出,作为麻阳县“四个亿”工程的柑桔产业发展缺少龙头企业,生产销售缺少组织化,造成向上争取项目困难,柑桔销售进不了大市场。今后,全县将逐年对柑桔产业发展采取大举措、大投入,积极采取过硬措施。努力提高柑桔品质,加大对柑桔产业化建设、龙头企业建设的投入。 湘南:脐橙FI-A国际市场远销俄罗斯加拿大 新宁脐橙是湘南脐橙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果之一,为全国四大脐橙生产基地之一。据研究比较,新宁良丰、纽贺尔脐橙的品质超过了美国的“新奇士”。近几年,新宁县、武冈、道县发展脐橙力度大。新宁县现在已经达到万公顷的规模。2006年生产脐橙15万吨。据了解,湘南脐橙带每年大概产脐橙20万吨左右。 新宁县委书记陈优秀说。新宁的脐橙品质好.具有国际竞争力,但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打进国际市场,首先须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县委、县政府就牵头组织培训农民,收集、提供价格走势信息,引导农民跑市场。现在,脐橙产区有近1/3的农民在外跑销售,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将新宁脐橙打入国际市场。价格也不断走高。新宁县三星村,招商引资800万元建立的水果分拣包装生产线很快将投入使用。按照国际标准对脐橙进行洗刷、分拣、包装,然后出口,统一使用“�山”品牌。目前,10千克的脐橙批发价已经达到55元。虽然与国际价格差距还较大。但比前几年的批发价提升了80%。目前,新宁县正积极与具有国际销售网络的伦敦上市公司亚洲果业磋商.准备将湘南的脐橙直接销售到国际市场。 永兴:冰糖橙发展实施优质无公害战略 最近,湖南永兴县被国家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优质冰糖橙基地重点县”称号,成为目前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县。 近年来。该县将冰糖橙作为发展“一县一品”的主导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龙头产业来抓,制定了冰糖橙产业发展计划,组建了永兴县冰糖橙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龙头企业,加快冰糖橙产业化建设。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农民开发冰糖橙种植基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目前。全县冰糖橙种植面积已达0.52万公顷,其中66.7公顷以上的大型基地11个;种植户达7000多户,从业人员近两万人;冰糖橙年产量达3万余吨,产值逾亿元。 (据《农民日报》)
果褐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染果实、叶柄。 苹果各品种中,红玉、富士、金帅、倭锦、香蕉、元帅、红星、 国光易感病;鸡冠、祝光、大珊瑚、翠玉较抗病;小国光抗病。 主要危害叶片,导致早期落叶。病斑褐色,边缘绿色不整齐,故有绿缘褐斑病之称。病斑有三种类型:(1)同心轮纹型。病斑圆形,四周黄色,中心暗褐色,有呈同心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斑周围有绿色晕。(2)针芒型。病斑似针芒状向外扩展,无一定边缘。病斑小而多。(3)混合型。病斑很大,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中心为灰白色,其上亦有小黑点,但无明显的同心轮纹。有时果实亦能受害。病斑褐色,圆形或不整形,凹陷,表面有黑色小粒点。病部果肉褐色,呈海绵状干腐。 防治方法 (1)合理修剪,注意排水,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 (2)秋、冬季清扫果园内落叶及树上残留的病枝、病叶,深埋或烧毁。 (3)喷药保护。一般5月中旬开始喷药,隔15天1次,共3~4次。常用药剂有:波尔多液(1:2:200)、30%绿得保500倍液、77%可杀得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注意在幼果期喷用波尔多液易产生果锈。
比如说经常会出现叶片发黄然后脱落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应该保证叶片的正常光合作用,然后及时的施肥,并且也应该保证一定的温度,及时地预防病害。
苹果,我们平常看到的都是表面颜色好,口感好的水果。但是在种植苹果的过程中遇到的水果病虫害是较常见的,比如:苹果等褐斑病,就是其中的一害。如果发生苹果褐斑病会产生怎样的危害呢?我们有该如何防治?今天三农小妹儿来聊聊苹果的病虫危害与防止吧,因为三农小妹儿的家乡就是生产苹果又名的果乡。
苹果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叶柄。
苹果树被褐斑病感染后,主要危害叶片,叶片被病毒感染后导致早期叶片的脱落。叶片感染褐斑病后出现边缘绿色不整齐,呈褐色病斑,周围黄色,中心暗褐色,有同心轮状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病斑周围有绿色晕。如果是果实被病斑祸害,病部果肉褐色,呈海绵状干腐.
祸害后苹果失去了叶片的营养和光合的应给作用,导致营养和天然光合不足后影响苹果期的生长而至苹果减产和品质的美观。
所以,苹果褐斑病的发生主要是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种植户应该高度重视褐斑病的发生和防治。苹果褐斑病的发生与气候、栽培、品种等有密切的关系。多雨季节是褐斑病的主要发生季节,温度影响病害的潜育期,温度高,潜育期短,病害扩展迅速。如果这时期管理不到位,套袋后用药间隔期过长、地势低洼、积水,就容易造成树冠、发病。
1,发现病枝后要及时修剪去病枝或病果,并要注意给果园排水、清理果园的枯枝和病枝落叶,改善园内的通风透气度。
2,喷药防治:苹果树一般在5月中旬开始喷药,相隔15天喷一次,用波尔多液1:2:200,30%绿德宝500倍液、77%可杀得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800倍液、70%代锰锌可湿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粉剂800倍液等,连续喷3~4次。
幼果期不能多用波尔多液,过多用波尔多液会产生果锈,影响成果的品质和外形的美观。
导致苹果秋季落叶的主要有斑点落叶病、褐斑病、炭疽病、轮纹病、潜叶蛾、卷叶蛾等病虫害,但70%以上的落叶由褐斑病引起。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苹果褐斑病防治方法。
苹果褐斑病的发生规律
发病叶片常常表现为3种类型,即同心轮纹型、针芒型和混合型。通过4年的田间观察,我们发现,该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栽培、品种等密切相关。冬季气候潮湿,春雨早、雨量大,夏季阴雨连绵的年份,常发病早且重,多雨是该病流行的主要条件。温度主要影响病害的潜育期,在较高的温度下,病菌潜育期短、扩展迅速。管理不善,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树冠郁闭、通风不良的果园常发病较重,树冠内膛下部叶片比外围上部叶片发病早且重。
苹果褐斑病的预防措施
褐斑病菌在带病落叶上越冬,5月下旬—6月上旬只要有降雨,病菌即可通过雨水反溅,传播到近地面叶片上,孢子发芽,侵入内部,导致树冠下层叶片发病。这些初侵染发病的病叶就成为当年病害流行的基础病原菌。多年防治实践证明,通过喷药,预防初侵染,对控制后期发病十分重要。
由于该病的传播媒介是雨水,首次喷药的具体时间以当年5月下一6月上旬的降雨而定。也就是说,5月下旬有雨,就在雨后喷第一次药;5月下旬无雨,就在6月上旬喷第一次药。首次喷药后再喷1—2次,就可控制初侵染。
苹果褐斑病的治疗方法
防治褐斑病的有效药剂种类较多,大生M-45、世高、易保、甲基托布津等药剂的安全性和防治效果都非常好,套袋前使用不会伤害幼果。套袋以后,以上药剂也可继续使用。
主要会引起花粉受粉不均匀,导致苹果减产。如果病虫害特别严重会导致植物枯死。应该及时的使用植物专用防虫剂,均匀的喷洒在受害的叶片上。
新建果园一律采用新砧木 新品种,推荐苹果苗使用砧木 沂蒙山独有的野生甜茶砧木,本地名(甜茶 具有野生程度高,土壤适应性强 抗病 抗旱涝 均适应多范围气温条件 寿命长)为提高新建果园质量,严格整地,施足底肥,栽植前按所需密度挖定值坑,规格为深为,,.底土与表土分开,施底肥/亩施肥(有机肥)1500kg-2000kg, 根据当地土壤可多施带有细沙土的有机肥,(可少量加入氮肥每棵钾肥复合肥)与表土混合回填至与地面15cm,踩实,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株行距2m x 2m,也可挖定植沟,栽植前3-4天 穴内灌水,种植前在配有700倍甲基托布津或500倍多菌灵的溶液中浸泡一昼夜,使之充分吸收水分和对苗木消毒。浸泡后的苗木根系,放到配有生根粉的泥浆中浸蘸一下载植,栽植后及时浇水,覆土盖地膜保湿,过涝时及时排水以防苗木发黄和粪水流失。二.幼苗整形修剪主要提倡纺缍形。纺缍形结果比较早,是目前提倡的一种树形,纺缍形:树高—3.米,冠幅米,干高70厘米,在中心干上均匀着生10—15个主枝,不分层次,主枝间距15—20厘米,均匀向四周分布,主枝的开张角度达60—90度,这种树形树冠小 易管理,当年开花,二年结果,三至四年生产量即可大幅度增加。幼苗修剪以整形为主,一般在早春进行,树干70cm以下的裙枝一概不留,90cm以上每20cm留一枝,要选好方向,生长长度在80cm一律不剪,全部拉平并刻芽,50-30cm截头 促发新枝,来年再做处理,中央干不作短截,但每隔20cm环割一刀,促进枝条均匀生长。5-6月份要及时扭梢,摘心控制,健壮的树进行主干环割,促进花芽分化。树枝太旺盛可浇多效唑药物处理,控制树枝增长,并促进花芽 增多 饱满。三,果树修剪1.春剪:萌芽后至花期前后进行,利用抹芽、疏枝、回缩、刻芽、环剥等措施完成修剪任务,幼龄果园还包括拉枝等整形修剪任务。2.夏剪:采用开张角度、摘心、扭梢、环剥、疏截、环割等技术,缓和树势,改善 光照,扩大树冠。3. 秋剪:通过拉枝、疏剪直立枝、徒长枝、密生枝和过密的外围新梢等措施,改善光照条件,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树体的抗寒性。4. 休眠期的修剪是从入冬落叶后到春季萌芽前进行的修剪。主要任务是疏除病虫枝、密生枝、徒长枝等一些无用枝,方法有短截骨干枝头,回缩过长过大结果枝组、辅养枝和衰弱的骨干枝头,其作用是调整骨干枝、辅养枝及结果枝组的角度和伸展方向,控制花叶芽比例,平衡树势,以达到丰产高产的目的四.病虫害防治在树叶未开的草春使用石流合剂对小苗喷施一便,主要对作物进行杀菌和越冬病虫害防治,根据季节可对以下病虫害进行防治,1.(苹果早期落叶病:)是苹果叶部几种病害的总称。其中引起严重落叶的是褐斑病和斑点落叶病(由轮斑病菌中的强毒株系致病)两种。褐斑病主要为害成叶,斑点落叶病主要侵染嫩叶,在春梢、秋梢旺长期发生两次高峰,病菌均在病叶上越冬,其后借雨水飞溅传播。防治方法:休眠期做好清园工作,扫除落叶烧毁。生长期喷药保护叶片,褐斑病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治,也可用1:(2~3):240倍波尔多液防治。轮斑病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药剂防治,2.红蜘蛛 病虫害; (麦收前如虫口密度大,可改喷20%灭扫利乳剂3000倍液,或20%螨死净或10%克胜满净2000~3000倍液。)3.苹果小卷叶蛾 ;(以初龄幼虫在树皮、剪锯口缝隙中结茧越冬。次春吐丝缀叶或缀花为害叶片,啃食果皮。防治方法:休眠期刮除老树皮烧毁。幼虫近出蛰期,用50%敌百虫200~250倍液封闭剪锯口,减少虫源。成虫发生期苹果园挂糖酪罐诱杀。糖醋液的比例是糖1份、醋3份和水10份。第一代幼虫发生期喷50%敌敌畏1000倍液,或喷布各种菊酯类农药2000~4000倍液。 注;一般病虫害生长在树叶的底面、喷施农药时喷洒树叶底面为主五.推荐优质苹果树苗 选择优质苹果树苗 砧木很重要 ,鉴别方法; 甜茶砧木嫁接的苹果根系为沙黄色根系旺盛, 其他苹果砧木根系为红黑色。带有遗传性质,抗病性差,寿命短,苹果树苗品种分为早熟 中熟 晚熟,早熟品种; 嘎啦;藤木一号; 阴历5月中旬成熟 ,中熟品种 美国8号;阴历8月初成熟,晚熟品种 短枝富士;阴历9月初至中旬成熟,以上品种 分矮化和长枝两种,密植高产 果形 果色 优良 甜度高 季节性强 正规管理当年培养花芽 可二年结果 三年大幅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