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柑橘疮痂病论文

发布时间:

柑橘疮痂病论文

有两种可能性,其一疮痂病,其二溃疡病。柑橘疮痂病与溃疡病患部均表现木栓化病斑,两病除病原菌根本不同外(疮痂病:真菌;溃疡病:细菌),症状上也有许多不同点,其中最大差异是,疮痂病叶扭曲畸形,溃疡病叶形状大小正常。 柑橘疮痂病防治,在每次抽稍开始时及幼果期均需要喷药保护。在春梢与幼果时各喷一次药,共喷2次即可。可选用药剂:百菌清、代森锰锌、代森联、氢氧化铜、硫酸铜钙、福美双等。在新叶和幼果生长初期,可选择药剂:恶唑菌酮·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溴菌腈、烯唑醇、苯醚甲环唑、噻菌铜、嘧菌酯、咪鲜胺乳油等药剂。柑橘溃疡病可选用药剂:噻菌铜、乙酸铜、琥胶肥酸铜、氢氧化铜·代森锌、噻唑锌、中生菌素、春雷霉素、氧氯化铜等。

柑橘病虫害有疮痂病、溃疡病、炭疽病、星天牛、木虱、蚜虫等。以疮痂病为例,初期为黄色油浸状小斑点,后扩大成蜡黄色病斑,后期病斑木质化凸起,叶背突出,叶面凹陷,成漏斗状。防治时一定要选无病苗,合理修剪、整枝,彻底剪除树病枝、病叶,增强通透性,降低湿度。

一、疮痂病

1、症状

(1)叶片染病:发病初期是黄色油浸状小斑点,慢慢的会扩大形成蜡黄色病斑,后期病斑上面的木质化会凸起,叶背突出,叶面凹陷,成漏斗状,严重时叶片还会发生扭曲、畸形。

(2)新梢染病:嫩枝梢染病后会变短小,有扭曲状,但病斑不明显。

(3)幼果染病:发病初期会产生茶褐色小斑,然后会在果皮上形成黄褐色圆锥形,木质化的瘤状会突起。患病的果树果实小,皮厚,味酸,发育畸形。

2、防治

(1)一定要选购无病苗,对树木要进行合理修剪、整枝,剪除树上面的病枝、病叶,增强通透性,降低湿度,加强肥水,促使新梢健壮整齐。

(2)成年树在春芽不足和落花2/3时可以各喷1次药剂,幼苗、苗木在春梢萌发时可以各喷1次药剂,药剂可选择百菌清、苯醚甲环唑、代森联、戊唑醇加肟菌酯、吡唑醚菌酯加代森联等。

二、溃疡病

1、症状

(1)叶片染病:初期叶背会出现黄色或暗黄绿色的油浸状小斑点,后叶两面会隆起,出现米黄色圆形病斑。过一段时间后病斑表皮会破裂成海绵状,中央为灰白色,后期病部中央凹陷呈火山口状裂开,周围还会有一圈黄晕。

(2)枝梢染病:与叶片症状相似,但突起比较明显,成大而深的裂口,由数个病斑融合形成黄褐色不规则形大斑,周围无黄晕,边缘明显。

(3)果实染病:与叶片症状相似,木栓化会更严重,火山口状裂开更明显,病斑一般只在果皮上,发生严重时会引起早期落果。

2、防治

(1)种植时一定要选择优质的苗木,将树木合理修剪、整枝,彻底剪除树上病枝、病叶。种植过程中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保证夏、秋梢整齐,控制夏梢抽生,一定要及时防治害虫,减少伤口。

(2)幼树在新梢抽出3cm以上时可以开始用药,成年树在叶片已展开转绿,幼果在谢花10天、30天、50天后各进行喷雾1次。可用以下药剂:硫酸铜钙、乙酸铜、或氢氧化铜喷雾。

三、炭疽病

1、症状

(1)叶斑型(慢性):主要出现在成长叶片、老叶边缘或近边缘处,干燥时病斑会稍向下凹,中央呈灰白色,有轮纹状排列黑色小点。潮湿时叶尖有水渍状暗绿至黄褐色斑,边缘不明显可在病斑上出现许多朱红色带黏性的小液点。

(2)叶枯型(急性):症状一般从叶尖开始,初期是开水烫伤状暗绿色病斑,慢慢的就会变成黄褐色,叶子会变卷曲,常造成严重脱落。树枝受害后病稍会自下而上枯死,病斑呈灰白色,生黑色小点。

(3)果实:幼果初期症状为暗绿色油渍状斑点病斑,后期会扩大至全果,湿度大时,还会出现白色霉层及红色小点,最后会变成黑色僵果,一般不脱落。成熟果受害时会出现黄褐色圆形凹陷病斑,果肉一般不受害,贮藏期受害病斑一般为深褐色,后期会逐渐扩大引起全果腐烂,表面会长黑绿色的菌丝体和黑色小点。

2、防治

(1)冬春时一定要剪除病虫枯枝,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菌源。一定要对树木增施有机肥,不能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雨后一定要排水,适时采收柑橘,保证树势。

(2)一定要以预防为主,对症下药,可采用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加代森联、戊唑醇加肟菌酯、多菌灵加溴菌腈,或嘧菌酯进行喷雾。

四、星天牛

1、症状:星天牛一般会啃食幼嫩的枝叶,慢慢的进入树干,蛀入内部,最后会导致整棵柑橘树死亡。

2、防治:可以使用80%敌敌畏乳油10-50倍液杀灭虫卵,将树干下半部分距离一米的树干进行涂白,可预防星天牛产卵。

五、木虱

1、症状:木虱会在初期吸取枝梢的营养,导致叶片卷曲,无法伸展,最后还会影响柑橘的产量。

2、防治:可以在露芽时使用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或者40%水胺硫磷乳油800倍液、50%乐果乳油800倍液。

六、蚜虫

1、症状:蚜虫会吸收枝梢内的营养,从而影响植株长势还有果实品质。

2、防治:一定要修剪枝梢,阻断蚜虫进一步扩增,把已坏的枝条剪掉。可以使用苦参碱水剂,或者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草木灰与水按照1:5的比例进行配制,在虫害处喷洒。烟草石灰水60倍液加洗衣粉也可以有效防治蚜虫。

一、果树疮痂病的原因分析 果树疮痂病的发生根本原因不是病原菌侵染导致,而是果树各组织受到生理创伤后,由于树势弱,储备营养不足,没有足够的功能性物质及时愈合伤口、杀灭病原菌所致。以下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具体说明其发生原因: 1、内因:挂果过多、氮肥过量(包括使用鸡粪、鸭粪、猪粪等含氮量高的农家肥)、枝梢冒长、缺失中微量元素等造成树体生长势衰弱,储备营养不足,树体抽生出的叶片薄、脆,叶片表皮细胞不健壮,稍微一点风雨等逆境环境就会造成伤口,且由于营养不足,伤口愈合需要的时间也长,病原菌在伤口处滋生繁殖,形成疮痂;果实表光差,细胞排列不紧实,细胞之间存在缝隙,抗病能力差,我们发现,幼果期果实表光好了,上疮痂病的就少,膨果期结束后基本就不上疮痂病了。 2、外因包括倒春寒、恶风、雨水、农事操作造成伤口等。倒春寒造成枝干薄、脆,果实受冻,易上疮痂病。如2018年4月份的一场倒春寒,淮北一带柑橘幼果受冻严重,引发疮痂病。长在风口处叶片易被风刮烂,造成伤口,而伤口正是病原菌入侵的主要途径;雨水多不仅菌源繁殖速度快,而且雨水冲刷果实表面的绒毛,果实表面的绒毛减少,等于果实又少了一层保护层;农事操作留下的剪锯口,没有及时涂抹药剂封闭;用喷雾枪打药时水压过大,冲刷力过大,损伤叶片和幼果果面,易被病菌侵入。 在这样内外因叠加作用下,菌源遇到伤口,树体免疫力又弱的情况下,病菌大量繁殖爆发致病。 二、综合防治要点: 1、在遇到上述情况,如风雨、冻害等造成伤口时,及时用靓果安+沃丰素喷雾,杀菌、营养,促进伤口愈合,伤口愈合越快,越不易染病。胁迫+营养是开启作物次生代谢的主要途径,中药内含次生代谢产物及开启次生代谢的硫、钙元素。次生代谢开启了,作物自身抗病能力就强,产量高,口感佳。如果只有环境和菌源的胁迫,没有足够的、均衡的营养,次生代谢无法开启,植物的抗病、愈合能力就差,最终被病菌侵染。 2、早清园。春季气温回升后尽早清园,用溃腐灵全园喷雾,树体、地表都要喷到,减少菌源基数,给树体留下伤口愈合的时间,溃腐灵中的鱼腥草有修复伤口,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有些果农没有春季清园的习惯,或者隔2、3年清一次园,新茬地尚可以理解,但果树老产区,本来树势就弱,如果不清园,菌源大量潜藏在树体和土壤表层,温度一高很快就繁殖起来。树体因为农事操作或者环境造成的伤口没有愈合好,暴露在空气中,树势弱抵抗力差,菌源从伤口侵入,致病爆发。 3、展叶期、幼果期用靓果安+沃丰素喷雾,叶片油亮,蜡质层厚实,营养均匀,果实表光好。展叶期用中药喷雾能促进叶片转绿,更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增强树势。中药中含脂肪酸类物质,能增加植物表层组织的腊质层,对果实具有涂腊增光、净化果面、增强果面光洁度,还能提高叶片与果实的抗日灼功能。 4、改良土壤。由于过量施用化肥,忽视有机肥的投入,目前大多数土壤存在板结、酸化或盐渍化问题。土壤板结根系透气不好,根系不健壮,树势弱,抗病能力差;酸化、盐渍化导致树皮开裂,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受到抑制,形成缺素症等。改良土壤的办法是增施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常用的土壤调理剂套餐有泰诺特立克+奥农乐。泰诺特立克可以进行离子交换,调节pH值,奥农乐内含多种活性菌、中药、矿物质和海藻,可补充矿物质和有益菌,调节土壤酸碱性,增加土壤透气性。 5、弱树灌根。弱树包括老、弱、病、伤、累树,尤其是挂果过多、长势偏弱、叶片发黄、根系受涝或受伤、去年病害严重等树,可以用青枯立克+地力旺+沃丰素灌根。根系吸收药量大,见效虽较喷雾慢但药效持久,而且从根源上解决树势弱的问题。多年的效果反馈,灌根是增强树势最好也是最快的解决办法。 6、注意桃子套袋时候要等露水或药液都干了后再套袋,不要图时效图凉快在露水未干时候就套袋,很造成造成果锈、疮痂等病害。 三、中草药制剂防治疮痂病的主要机理 中草药制剂传导性好,其中含有大量的高能量物质及功能性物质,如多糖、多肽、氨基酸、生物碱类、黄酮类等。这些物质会在作物受到病菌侵染、自然灾害(如风、雨)或是生理需要的时候传导至作物的生长点上,以发挥作用,如当作物有伤口,传导至伤口进行修复伤口,阻断病菌的侵入途径;如受到病菌危害时,中草药制剂中生物碱、黄酮类等物质传导至被危害部位进行杀菌。同时,如果植株生长势弱,中草药制剂中的氨基酸、多糖、多肽等高能量物质会传导至根系及叶片,进行促进生根、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等,以增强作物的抗病抗逆能力。 预期效果: 四、具体方案 一、预期效果 周年用药叶片油绿、厚实,不止疮痂病,穿孔病、流胶病、褐斑病等都可以统防统治,果实产量提高,果子品相、表光、口感好,价格自然会提高。幼果期上疮痂病的,在膨果期结束前用药可以缩小病斑,发病轻的病斑缩成小点,重的可以控制病害蔓延,降低果实被感染的概率。 二、周年预防方案: 1、萌芽前半个月:使用溃腐灵60-100倍液进行全园喷施。 2、开花前、谢花后:使用靓果安300倍喷雾一次。 3、展叶期:使用靓果安300倍喷雾2次,其中一遍复配沃丰素600倍。 4、幼果期:使用靓果安300倍+沃丰素600倍喷雾。 5、果实生长期:使用靓果安300倍喷雾2-4次,每次间隔10-15天;病害高发期复配大蒜油1000-1500倍或其它化学药;生长势弱的可复配沃丰素600倍。 6、秋季采果后:使用溃腐灵200-300倍+沃丰素600倍喷雾1次。 7、落叶2/3后,使用溃腐灵60-100倍液全园喷施,包括树体、地表、未捡出园的残枝落叶。 治疗方案: 如果出现疮痂病症状,用靓果安90-150倍+大蒜油1000-1500倍喷雾,连喷3次,每次间隔2-3天,注意叶背面也要喷到。病情严重的可以复配相应化学药。靓果安因为从多种中药中复方螯合而成,安全性高且没有抗药性,周年用累积效果更好,上病时候可以高浓度用、连续用、缩短间隔期用、复配着用,上病用猛药,一把控制住病害。

柑橘病毒病论文

病毒名称:柑橘皱叶病毒Citrusleafrugosevirus(CiLRV)。

分类地位:等轴不稳环斑病毒属Ilarvirus,雀麦花叶病毒科Bromoviridae。在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中的编码为。

病毒异名:柑橘皱叶病毒(Citruscrinklyleafvirus)。

病毒提纯:病株组织在6倍体积冷冻过的()磷酸缓冲液(含5%蔗糖,巯基乙醇酸)匀浆5min后,加入10%正丁醇-氯仿(1∶1),搅动30min后在40℃下10000r/min,离心15min。再将上清液在40℃下110000r/min高速离心90min,然后将沉淀用()的磷酸缓冲液进行悬浮。最后通过多次差速离心进一步纯化。

病毒理化特性:

①病毒粒子。多面体、球状,直径26~32nm,分别约为(NP1)、(NP2)、(NP3)和(NP4)。(Gonsalves&Garnsey,1976)。沉降系数分别为105S(NP1)、98S(NP2)、89S(NP3)、79S(NP4)。等电点和。

②核酸。单链RNA,四组分,分子质量分别为*106(RNA1),*106(RNA2),*106(RNA3),*106(RNA4)。

③蛋白。单一组分,分子质量26ku。

其他:柑橘杂色病毒同苹果花叶病毒有许多特性相似,但从生物学和血清学都易区别开。柑橘杂色病毒在Mexican柠檬上不产生粗缩症,而本病毒在枸橼上不引起严重扭曲和杂色纹,在菜豆和豇豆上局部坏死症,而柑橘杂色病毒都引起系统症。两病毒的核蛋白组分的纵剖面图也不同:本病毒的NP4组分多,NP1和NP2少。两病毒的核酸种类也有差异。同样,本病毒同图拉苹果花叶病毒在生物和物化特性方面也有同上类似的差别。图拉苹果花叶病毒在黄瓜上为局部褪绿斑,千日红脉带,烟草局部坏死和休克症,而本病毒不侵染。图拉苹果花叶病毒不稳定,其核蛋白组分的沉淀图也与本病毒的不同。

题目:微生物概述 微生物(microorganism简称microbe) 看这个链接里的吧:

发生危害:鳞皮病最初由FawcettandKlotz(1939)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柠檬上发现。该病曾危害世界许多国家的老系柑橘植株,引起植株生长严重衰退。后来,由于无病毒苗木的应用,危害明显降低。但在阿根廷、乌拉圭和印度,鳞皮病有自然传播迹象,危害依然存在。

传播方法:通过嫁接传播和菟丝子传播,某些株系亦通过汁液传播,不能通过种子传播。在阿根廷、乌拉圭和印度,可能通过蚜虫传播。

传毒介体:尚无实验证明。

种苗传植物:甜橙和葡萄柚无性繁殖材料。

自然寄主:常见甜橙Citrussinensis和葡萄柚Citrusparadisi受害,亦见柑橘Citrusreticulata受害。

人工接种可侵染的植物:昆诺藜Chenopodiumquinoa和黄瓜Cucumissativus等。

病害的防治:通过指示植物鉴定选择无病毒母树或通过茎尖嫁接脱毒获得无病毒母株,培育、应用无病毒苗木。修剪、嫁接工具用次氯酸钠液消毒。

柑橘柑桔衰退病的论文

Citrus tristeza virus

症状

柑桔衰退病又名速衰病或停立刹。以酸橙作砧木的甜橙大树,往往大部分大枝发病,有的是个别大枝先发病。植株发病时,病枝不抽发新梢,植株矮化,老叶失去光泽,呈现灰褐色或不同程度的黄化,主脉和侧脉附近常明显黄化。叶片褪色后不久,老叶逐渐脱落。落叶枝上萌发的新梢纤细,叶片小,色泽暗淡无光泽,有的主脉附近黄化。病树枝条从顶部向下逐渐枯死,发病2—3年后,很多小枝枯死。病树一般缓慢凋萎,明显矮化,有时病树的叶片突然萎蔫,干挂于树上。因而有速衰病(Tristeza)之称。

发病初期,病树开花和结果较多。地上部发病之前,细根先烂,以后大根也逐渐腐烂。

苗木从嫁接当年的6—7月开始,上部新叶主、侧脉附近绿色,叶肉黄化,呈现类似缺锌症状,后来有的叶片主、侧脉附近亦褪绿,均匀黄化。这种叶片的黄化部分,中间常留有近圆形小绿岛。苗木下部的老叶失去光泽,主脉附近黄化,有时侧脉附近亦黄化。苗木发病后第二年黄化较不显著,但生长衰弱。

在指示植物上的症状,一些柑桔类植物的实生苗对衰退病毒反应灵敏,可以作为指示植物,用带毒的芽皮和叶片磨碎液接种后出现如下症状:

(1)墨西哥来檬(Citrus aurantifolia)和麻疯柑(Citrus hystrix),常在嫁接接种后4—6个星期内发病。新叶叶脉局部透明,即“脉明”,茎部出现凹陷或凹陷条沟,即“陷点”或陷槽。植株矮化,有时叶脉木栓化,叶片黄化,并呈匙形或反卷;(2)本病原(强毒系)接种在尤力克柠檬和酸橙的实生苗上,引起新叶黄化和植株矮化。有的植株亦表现木质部陷点。

病原

衰退病病原是一种病毒,线状,2000×10—12nm。根据寄主所表现的症状严重程度区分,衰退病毒有致病力强弱不同的株系。柑桔衰退病有柑桔苗黄病毒(Citrius seedling-yellows virus)、葡萄柚茎痘病毒(Grapefruit stem-pitting virus)、檬顶枯病毒(Lime dieback virus)、伊伦达尔宽皮桔衰退病毒(Ellenoale mandarin tristeza virus),八朔蜜柑矮缩病毒(Hassaku dwarf virus)、夏橙矮缩病毒(Natsudaidei dwarf virus)等6个株系。苗黄型衰退病毒(seedling yellow-tristeza)是强毒系。在我国分布至少有二个株系。强毒系在尤力克柠檬和葡萄柚实生苗上,引起黄化和植株严重矮化;在墨西哥来檬和葡萄柚实生苗上不引起黄化和矮化,或偶而引起黄化和轻度矮化;在墨西哥来檬和麻疯柑上引起轻微脉明和少量木质部痘斑;植株轻度矮化。

发生规律

本病通过带毒苗木和病芽嫁接传播。病株和隐症带毒植株是病害的侵染源。

在田间由桔蚜(Toxoptera citrcidus)、棉蚜(Aphis gossypis)、桔二叉蚜(Toxoptera aurantii)和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等蚜虫传播。不能通过种子、汁液和土壤传播。

寄主种类的感病性是决定病害发生流行的首要条件,病毒株系致病力的变化也可能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寄主的感病性:

(1)以兴山酸橙和代代酸橙作砧木的甜橙高度感病,特别是夏橙发病尤为严重,用江津酸橙作砧木的宽皮桔感病,但不是所有酸橙品种作砧木的甜橙和宽皮桔都感病。以枸头橙作砧木的耐病。以柚作砧木的甜橙感病。以阿来檬(Citrus macrophylla)作砧木的柠檬感病。以枳、酸桔、红桔、枳橙、粗柠檬和甜橙作砧木的甜橙、宽皮桔一般都耐病。用耐病砧木嫁接的植株受病毒侵染后隐症带毒;(2)实生植株的感病性。衰退病的弱毒系只为害来檬(Citrus aurantifolia)的实生树。强毒系除了来檬外,还为害酸橙、葡萄柚和尤力克柠檬。其他种类的实生树耐病。国外报道,某些甜橙品种的实生树同样感病。耐病的实生植株染病后成为隐症的带毒者。枳和枳橙基本免疫,接种病毒后,病毒在植株体内消失。

病毒株系的致病力以枳、枳橙、蓝普来檬和粗柠檬作砧木的植株是耐病的。但近年国外报道这些植株亦感病,并认为耐病性的丧失是由于出现了致病力强的新株系。

防治方法

实施检疫,选用耐病砧木是防治此病的根本措施。此外,也要注意选用无毒的繁殖材料和防止新株系的传入。

1.实施检疫

防止致病力强的新株系传入。

2.选用耐病砧木

一般可以选用枳、酸桔、红桔、香橙和枸头橙等作砧木。在使用枸头橙以外的其他酸橙作砧木时,需要先经过耐病性测定。

3.选用无毒的繁殖材料

通过指示植物鉴定,获取无毒繁殖材料,选择无毒母株,也可以通过热处理脱毒获得无毒母株。如来檬病株在35—43℃下经过40—107天后抽生的新梢无毒;北京柠檬的带毒接穗经过50℃湿热空气处理7—22小时后嫁接的苗木多数无毒。最简单的办法是用经过56℃热水消毒50分钟的种子,在隔离地点培育成实生树取其接穗育苗。

4.利用弱毒系预先接种

干扰强毒系的侵染和为害。此种方法已在澳大利亚、巴西、日本等国获得成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发生危害:柑橘衰退病是柑橘最具毁灭性的病害。葡萄柚、柚、来檬和某些甜橙感染衰退病毒后,引起茎陷点病,受害严重,果实明显变小,丧失商品价值。它能使嫁接在酸橙砧木上的绝大多数柑橘死亡(柠檬除外)。

数十年来,柑橘衰退病在柑橘生产区连续暴发,造成毁灭性危害。20世纪70年代以来更为频繁。如1973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中部,柑橘速衰病毁灭性暴发,在10个果园里树木损失31%。在西班牙曾使150万株柑橘死亡。印度报道,柑橘感染速衰病后,使枝条的长度减短和41%,与其他病混合侵染可达。土耳其报道,柑橘衰退病发病率一般为15%~,高的达30%。在北美、南美和一些地中海国家,该病害造成数以百万计的柑橘死亡。

传播方法:这种病害能够通过蚜虫半持久性传毒,也能随柑橘类植物或果实进行国际间传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种植感病芽条,它既可以在本地传播,也可在国与国之间传播,不管是观赏类还是果品类都如此。

传毒介体:在自然条件下,豆蚜Aphiscraccivora.、棉蚜Aphisgossypii、异绣线菊蚜、马铃薯长管蚜Macrosiphumeuphorbiae、桃蚜Myzuspersicae、橘二叉蚜Toxopteraaurantii、褐色橘蚜Toxopteracitricidus等可以半持久性传病(Bar-Joseph等,1983)。最有效介体是褐色橘蚜、棉蚜,并可导致病害流行,异绣线菊蚜传病力不强,可能是某些地区的重要介体,橘二叉蚜可以传播某些株系。此外,有报道,豆蚜、马铃薯长管蚜和桃蚜亦可以传病。而柑橘类常见的蚜虫是豆蚜及橘二叉蚜,但它们不是有效的介体。蚜虫获毒和传毒都只要几秒钟。热带橘二叉蚜停食后则可保毒24h,因此提出,CTV是循环型、非增殖的病毒。

种苗传植物:柑橘属植物带毒无性繁殖材料。

自然寄主:柑橘属Citrus植物的大多数种类都是衰退病毒的寄主。它亦侵染芸香科其他属植物,包括木橘属的木橘Aeglemarmelos、西非枳属的Aeglopsischevaliari、埃弗兰尔属Afraeglepaniculata、非洲樱桃属的Citropsisgilletiana、手指柚属的手指柚Microcitrusaustralis和攀布鲁Pamburusmissionis。此外,西番莲属的纤细西番莲Passifloragracilis、西番莲、和粉色西番莲亦是其寄主。

人工接种可侵染的植物:通过人工接种可以侵染木橘、莱檬Citrusaurantifolia、酸橙、、柚子、马蜂橙、、柠檬、圆金柑、枸橼、葡萄柚、橘、甜橙、木苹果Feronialimonia。

柑橘衰退病主要通过蚜虫传播,田间防治蚜虫的主要药剂有50%抗蚜威2000-3000倍液、20%中西杀灭菊酯或20%灭扫利3000-4000倍液、40%水胺硫磷1000-1500倍液等。加强植物检疫,防治可以引起甜橙严重茎陷点的强株系的传入。对于发病严重的应铲除发病树体,建议更新抗病性强的树种作为主打品种。对于发病较轻的枝梢,应及时修剪并在修剪口涂愈伤防腐膜促进伤口愈合。

一、柑橘衰退病用什么药

1、柑橘衰退病主要是通过蚜虫进行传播,所以在田间防治蚜虫时可以使用的药剂有50%抗蚜威2000-3000倍液、20%中西杀灭菊酯或20%灭扫利3000-4000倍液、40%水胺硫磷1000-1500倍液等。

2、一定要加强植物检疫,防治时可以引起甜橙严重茎陷点的强株系传入。

3、对于发病严重的情况一定要铲除发病树体,可以更新抗病性强的树种作为主打品种。

4、对于发病较轻的枝梢,可以进行修剪并在修剪口涂一些愈伤防腐膜促进伤口愈合。

5、防治的同时注意不能忽视保护,一般在花期和幼果期后可以喷施壮果地灵增粗果蒂,这样就可以加大营养输送量。强化树体,增强树体抗病菌感染能力,采果前后一定要马上增施肥料以增强树势。

二、柑橘衰退病症状及发病原因

1、柑橘衰退病症状

(1)速衰型主要症状是柑橘树体逐渐或快速衰退甚至出现死亡。

(2)苗黄型的主要症状是苗木出现叶片黄化。

(3)茎陷点型主要症状是植株出现矮化,树势开始衰退,剥开枝梢的皮层,可以看到木质部有明显的陷点或陷条,有时还会充胶,枝条比较脆弱极易折断,叶片呈现主脉黄化,果实变小。

2、柑橘衰退病发病原因

(1)柑橘衰退病病原是一种线状病毒,根据寄主的病状表现,一般有致病力强弱不同的2个株系,田间存在的是不同株系的复合物。

(2)一般苗黄型衰退病毒是一种强毒株,另一个会引起酸橙作砧木的甜橙和宽皮橘等砧穗组合的韧皮部坏死型衰退,以及还有来檬、葡萄柚和某些甜橙的茎木质部陷点和陷沟,被称为普通株系。

(3)衰退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是通过带毒的苗木和带毒的芽、皮和叶碎片嫁接传染,在田间一般是通过橘蚜、棉蚜、橘二叉蚜、绣线菊蚜等蚜虫进行传播,其中橘蚜的传病力最强。

(4)病毒侵入寄主后,一般会先从顶部往下运行,然后会破坏砧木的韧皮部,阻碍养分进行输送,首先会引起根部腐烂死亡,然后引起地上部发病。

冬枣疮痂病论文

今天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枣树细菌性疮痂病是一种近几年新流行的细菌性病害,陕西大荔冬枣区呈现出爆发趋势,它侵染枣叶、枣吊、枣头、枣果等部位,致使枣吊断裂,落叶,落果。发生严重时,常使花蕾不能形成,叶片大量脱落,直接影响枣树的座果率。那么枣树疮痂病有何症状?如何防治?枣树疮痂病有何症状?如何防治?症状:(1)枣吊发病一般在枣股萌发至抽枝展叶期发病,主要症状为枣吊出现纵向裂痕,大量落叶。发病初期,在枣吊上纵向出现浅色至白色稍隆起的类似线状突起,之后开裂,出现菌浓,呈一条状裂痕,削弱树势,严重影响冬枣的座果与发育。发病后期,枣吊发病部位失水,有的枣吊则出现断裂,花蕾脱落。发生严重时花蕾较少甚至形不成花蕾,座果率显著降低,甚至座不住果子。后期则枣吊干枯,枣吊上坐住的果实,由于营养不良,品质受到很大影响.(2)枣头发病常使枣头弯曲,生长点失去顶端优势,不能形成健壮枣头,对树体发育影响较大。发病后期,随着树体的生长发育,形成干裂的疤痕。(3)叶片的发病病菌初期侵染的部位是叶子的叶脉。初侵染时叶脉出现浅褐色病变,并顺叶脉逐步延伸,变为褐色或黑色,伴有菌浓的溢出。菌脓风干后,形成黑色的菌脓斑,酷似真菌的病原物。随着疮痂病的不断侵染蔓延,叶脉的坏死,叶脉所作用的叶面开始出现水渍状,渐渐干枯,形成“缘枯”,并大量脱落,所以人们叫它“缘枯病”。(4)果实发病初侵染时果实表面出现针状大小的浅色至白色突起,后迅速变大,挤压破裂后可见菌浓出现。随后,形成各种形状不一的病斑。随着果实的发育,病斑变大,引起烂果、落果。发生规律:据报道引起该病的发生与枣园湿度较大、刺吸式虫害(盲蝽蟓)有关。防治措施:1、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综合运用农业的、物理的、化学的防治措施,从健康栽培入手,努力培养树势,提高枣树的抗病能力,配合有效地药物,掌握有利时机,以狠抓盲蝽象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为重点,积极做好细菌性疮痂病的防治工作。2、做好冬春季清园,对树体喷布3-5度石硫合剂各一次。及时防治早春盲蝽象、蓟马等害虫,可选用阿维菌素、甲维盐、吡虫啉、氯氰菊酯等药剂。根据细菌性疮痂病的发生规律,从发芽开始,结合防治盲蝽象、蓟马,选用农用链霉素、春雷霉素、噻菌铜等细菌性药剂进行防治。应根据田间具体情况每间隔7-15天用药一次。提醒大家在平时要多注意观察,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想了解更多农药使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到庄稼卫士栏目进行咨询!

冬枣疮痂病的防治:(一)农业措施: 1、 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努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有机肥料和钾肥的使用量,特别是杜绝和减少速效化肥的施用,从长远着想,创造适宜冬枣树体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尤其是花前肥杜绝大量的施用尿素、磷酸二胺等纯速效氮磷肥料,充分协调营养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努力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 2、注意适时浇水:提早花前水的使用,不仅可以满足冬枣的座果需要,还能降低花期病害的侵染程度,花期和幼果期是细菌性疮痂病的发病高峰期,要特别注意避免花期和座果期用水,降低发病高峰期的土壤湿度,努力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二)化学防治措施: 1、抓好春季芽前关,做好越冬病虫害防治,压低虫源基数:芽前(3月底-4月上旬)对树体喷布3-5度石硫合剂一次。 2、4月下旬对园田环境用杜邦万灵2000倍液加40%福星80000倍液或特普唑2000倍液喷雾,防治早春盲蝽象、蓟马等害虫和越冬病害。 3、根据细菌性疮痂病的发生规律,从发芽开始,结合防治盲蝽象,使用90%杜邦万灵粉剂3000倍液或50%超快1500倍液,加72%农用链霉素500PPM或加隆克菌、克菌康等进行防治。应根据田间具体情况每间隔5-7天用药一次。

冬枣细菌性疮痂病的发生与防治 冬枣细菌性疮痂病是一种近几年新流行的细菌性病害。它侵染沾化冬枣叶子、枣吊、枣头等部位,致使冬枣枣吊断裂,落叶,落果。发生严重时,常使花蕾不能形成,叶片大量脱落,直接影响冬枣的座果率,成为沾化冬枣生产的大敌。由于近几年发生严重,给沾化冬枣的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一、细菌性疮痂病的病原 本病经莱阳农学院及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滨州市植保站等有关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研究,初步确定为细菌性病害。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郑继法教授及滨州市植保站刘俊展研究员研究鉴定,认为引起发病的病原菌为三种类型:一种为黄单胞杆菌属中的野油菜黄单胞杆菌[Xanthomons campestirs(Pammel) Dowson],又名甘蓝黑腐病菌,主要危害枣吊;第二种为洋葱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cepacia Burkholder),主要引起冬枣嫩梢焦枯病,另一种为假单胞杆菌属的(Pseudomonas sp)主要引起冬枣叶枯病。这几种病原物在症状表现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危害却是基本相同的。 二、症状: (1)枣吊发病:发病时间在5至6月月份,主要症状为枣吊出现纵向裂痕,大量落叶。发病初期,在枣吊上纵向出现浅色至白色稍隆起的类似线状突起,之后开裂,出现菌浓,呈一条状裂痕(见图),削弱树势,严重影响冬枣的座果与发育。发病后期,枣吊发病部位失水,有的枣吊则出现断裂,花蕾脱落。发生严重时花蕾较少甚至形不成花蕾,座果率显著降低,甚至座不住果子。后期则枣吊干枯,枣吊上座住的果实,由于营养不良,品质受到很大影响(见图). (2)枣头发病:常使枣头弯曲,生长点失去顶端优势,不能形成健壮枣头,对树体发育影响较大。发病后期,随着树体的生长发育,形成干裂的疤痕(见图)。⑶叶片的发病症状:枣叶发病一般从6月份开始,病菌初期侵染的部位是叶子的叶脉。初侵染时叶脉出现浅褐色病变,并顺叶脉逐步延伸,变为褐色或黑色,伴有菌浓的溢出。菌脓风干后,形成黑色的菌脓斑,酷似真菌的病原物。随着疮痂病的不断侵染蔓延,叶脉的坏死,叶脉所作用的叶面开始出现水渍状,渐渐干枯,形成“缘枯”,并大量脱落(附图),所以人们叫它“缘枯病”。 三、发病规律 此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病害,目前越冬及发病的某些原因不详。根据其发病时间及侵染特点,认为引起发病的侵染点与刺吸式的虫害有关,如盲蝽象等。据观察,冬枣发芽至幼果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雨水偏大,土壤含水量过高,易造成本病流行。 四、防治策略及综合防治措施 根据细菌性疮痂病的侵染特点和发生规律,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综合运用农业的、物理的、化学的防治措施,从健康栽培入手,努力培养树势,提高枣树的抗病能力,配合有效地药物,掌握有利时机,以狠抓盲蝽象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为重点,积极做好细菌性疮痂病的防治工作。 (一)农业措施: 1、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努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有机肥料和钾肥的使用量,特别是杜绝和减少速效化肥的施用,从长远着想,创造适宜冬枣树体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尤其是花前肥杜绝大量的施用尿素、磷酸二胺等纯速效氮磷肥料,充分协调营养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努力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 2、注意适时浇水:提早花前水的使用,不仅可以满足冬枣的座果需要,还能降低花期病害的侵染程度,花期和幼果期是细菌性疮痂病的发病高峰期,要特别注意避免花期和座果期用水,降低发病高峰期的土壤湿度,努力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二)化学防治措施: 1、抓好春季芽前关,做好越冬病虫害防治,压低虫源基数:芽前(3月底-4月上旬)对树体喷布3-5度石硫合剂一次。 2、4月下旬对园田环境用杜邦万灵2000倍液加40%福星80000倍液或特普唑2000倍液喷雾,防治早春盲蝽象、蓟马等害虫和越冬病害。 3、根据细菌性疮痂病的发生规律,从发芽开始,结合防治盲蝽象,使用90%杜邦万灵粉剂3000倍液或50%超快1500倍液,加72%农用链霉素500PPM或加隆克菌、克菌康等进行防治。应根据田间具体情况每间隔5-7天用药一次。

柑橘炭疽病论文

柑橘炭疽病会危害叶片、枝条、花、果实和果柄,造成大量落叶、枝条枯死、大量落花、落果和果实腐烂。具有危害范围广、侵染时期长,且具有潜伏性,不易防治的特点。那么柑橘炭疽病用什么药?来看看柑橘炭疽病防治要点吧。一、柑橘炭疽病用什么药?柑橘炭疽病多在夏、秋季节发生,根据病害侵染潜伏的特性,在抽春梢时候就应该做好预防,用药方面可用靓果安+沃丰素喷雾提前预防,在大雨来临前可适当搭配部分真菌化学药。已经有病症的,用靓果安+大蒜油喷雾,4天左右喷一次,连喷3次。中草药制剂靓果安由20多味中草药螯合提取,对作物亲和无药害,在杀菌基础上营养复壮树体,修复受损组织,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病菌入侵。二、柑橘炭疽病防治要点1、冬季清园(减少炭疽病菌数量):剪除枯枝、枯叶和病枝、病叶并烧掉;喷客均利果(预防炭疽病)安同(红蜘蛛成虫)+螨泯灭(红蜘蛛卵)清园,以减少越冬病原菌数量和红蜘蛛数量。2、冬季施柑橘专用有机肥“施果亮”提高抗病性:施采后肥或者保叶肥(留树保鲜柑橘):采果后或者未采果树在冬季(11-12月)最高温度低于20℃后施“黑绿源”,干旱时淋施“林果大”。冬季施有机肥(12月~次年2月):挖深坑,施柑橘专用有机肥“施果亮”。3、适时喷药防治:①春季:(1)在大部分春梢不超过1~3粒水稻米长时,喷药防治柑橘疮痂病兼治炭疽病;(2)在花谢三分之二时喷第二次药;(3)谢完花后幼果期喷第三次药,喷雾时所有嫩梢、嫩叶、花、幼果的正背面都要均匀喷到。②夏、秋季:炭疽病发生严重的果园在7~9月份每隔半个月喷1次,特别是大风大雨过3天内喷药防效好。春、夏、秋季防治柑橘炭疽病的杀菌剂以粉剂为主(增加附着力),可选用:长功、多功、伯爵(有机铜,不会诱发急性炭疽病)、蕉露、真信、柳惠胜露宝。③成熟期防采前落果:采收前20-30天喷药1~2次。防治炭疽病以水剂杀菌剂为主,可选用:钜鼎、柳惠果威、千露。

炭疽病是感染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由动物传播导致。炭疽病急性发病期,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的方式,比如针对呕吐腹泻严重的患者,需进行静脉补液治疗;针对有高热的患者,需要进行退热治疗;针对有皮肤恶性水肿的患者,可以采取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另外,对于非急性期的患者,应采取抗菌治疗,常用的抗菌药物有青霉素G、四环素以及氯霉素等,具体用药要由医生指导。炭疽病的治疗通常是使用抗生素治疗病原菌,还有对症治疗和局部治疗。因为分型不同,治疗方案也有不相同。抗生素首先是选择青霉素类,对青霉素过敏可以选择红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传染性比较轻。炭疽病在临床上分为肺炭疽病、肠炭疽病和皮肤炭疽病三种类型。皮肤炭疽局部病灶,可以涂抹红霉素软膏,或者四环素软膏等进行治疗。皮肤炭疽是非常常见的炭疽如何进行治疗,首先炭疽病的患者需要进行严格的隔离治疗,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需要进行专门的消毒处理以免传染给其他人。如果只是单纯的皮肤炭疽那么只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简单的创面处理或者使用外用的消毒剂进行清洗,敷上外用的消毒软膏。治疗炭疽首选的药物是青霉素类但是如果对于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也可以选用四环素类或者红霉素类进行治疗。

柑橘在进行在进行养护的时候,会有大量的病虫害发生,尤其是炭疽病,因为管理不善引起,而且在果实有伤口的情况下是最容易感染的,比起其它的病虫危害还要大,尤其是在高温多雨的情况下发病,是最为严重的,需要及时的使用62%双博可湿性粉剂进行治疗。柑橘炭疽病发病原因柑橘在进行在进行养护的时候,会有大量的病虫害发生,尤其是炭疽病,因为管理不善引起,而且在果实有伤口的情况下是最容易感染的,比起其它的病虫危害还要大,尤其是在高温多雨的情况下发病,是最为严重的。柑橘炭疽病症状表现柑橘在发生炭疽病之后,叶片的危害是最大的,会有圆形的病斑产生,而且会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的扩大,到了到了后期的时候还会有黑色的小点,直至叶片腐烂,而且果实也会受到伤害,导致其逐渐的腐烂,发现后要及时治疗柑橘炭疽病用什么药治疗柑橘在发生炭疽病之后,也可以使用一些效果比较不错的特效药,比如62%双博可湿性粉剂,治疗的效果就比较不错。柑橘在发生炭疽病之后,如果在前期及时的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是可以恢复的,但是在后期一般不容易恢复。柑橘炭疽病防治方法柑橘在平时进行养护的时候,需要防治病虫害的发生,需要合理的进行修剪,要将一些病叶、病枝及时的进行剪除,而且要有良好的光照环境,以及通风环境,这样就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发现的时候要及时的喷洒药剂治疗。

可以加强管理,其次就是应该多浇水多施肥,如果出现了一些枯枝落叶就应该赶快去销毁,这样的话也可以减少病人。其次就是应该用一些相关的药剂进行防治,效果是很不错的。应该经常的检查及时去改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