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大白菜病毒病综述类论文

发布时间:

大白菜病毒病综述类论文

夏季种植大白菜,首先要预防病毒病和根芽病,第二要预防软腐病,第三要预防霜霉病和根腐病,这些病毒病可以让大白菜腐烂、生虫、枯死、育苗发育不良,严重影响大白菜的质量。

大白菜病毒病症状大白菜一般感染病毒病之后,发病的症状主要体现在叶子上,如果是在幼苗期发病,症状表现为心叶产生明脉,叶片出现褪绿的情况,然后叶子出现浓淡不同的花叶、皱纹,叶子会变得很脆,心叶也会扭曲畸形。大白菜病毒病危害大白菜病毒病的危害主要会使成株期病株缩小,叶球不耐贮藏,严重的病株不能结球。病株会抽薹比较晚,抽出的薹会比较短,还会扭曲畸形,严重情况下病株抽薹前会枯死。引起大白菜病毒病原因大白菜病毒病是由相关的病毒引起的,是在田间通过蚜虫进行传毒的。当大白菜长到6~7片叶子以前的苗期是最容易感染的,被称为感染的敏感期,通常感染越早,发病就越重,损失也就越大。大白菜病毒病用什么药大白菜病毒病能治好,通常从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用药,每隔10天连续2-3次喷药。常用的药剂有:病毒A、百毒灵1号、植病灵、曲毒清、抗毒剂1号等等。治疗大白菜病毒病特效药大白菜病毒病一般是药剂防治,发生初期用病毒A、病毒灵等药剂溶液进行喷雾防治,同时还可以加入吡虫啉、藜芦碱等杀虫剂,防除刺吸性危害,也可加入芸苔素和微肥,促进植物快速恢复生长。大白菜病毒病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抗性的品种一般是青帮品种比白帮品种多,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多。或由无病田无病株留种,栽植多种多样株时,也应严格选择无病株。适期晚播:一般在立秋前3天或后5天播种大白菜种子,在多雨的年份可以适期早播的干旱年份,可以选择生育期短的品种适期晚播。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深耕细作,施用充分腐烂的农家肥料,增加磷、钾肥,去除田间和周边杂草,清洁田园,减少病毒初侵染源和毒媒。防治蚜虫及传毒媒介:可用抗蚜威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也可以使用吡虫啉兑水稀释进行喷雾。

大白菜病毒病又称孤丁病、惊厥病,是大白菜生产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危害最严重,也是最难控制的。与霜霉病、软腐病并称为大白菜三大病害,一般流行年份可造成10%左右的产量损失,部分复发年份可减产30%以上。严重的地块甚至会导致无收成,严重影响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

大白菜病毒病有孤丁病,霜霉病,软腐病,是大白菜的三大病害之一,会对大白菜造成10%左右的产量损失,会严重影响到大白菜的产量和质量。

大白菜软腐病论文

很有可能是植物发生病虫害。应及时的使用植物专用防虫剂,均匀的喷洒在植物叶片上,用药期间不宜浇水,否则没有效果。

这是因为细菌感染的原因导致的,一般情况下没有进行轮作就会产生这样的情况,一定要注意土壤的情况,注意消毒的工作,一定要选择合适品种进行种植,及时的喷洒农药,选择合适的化肥。

大白菜软腐病病菌从叶片边缘或叶球顶端伤口直接侵入,引起叶球腐烂。在干燥条件下,腐烂的叶片失水变干,紧贴叶球。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大白菜软腐病防治方法。大白菜软腐病传播途径与发病条件该病原细菌主要在田间病株,窖藏种株或土中越冬,通过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等传播,由各种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软腐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条件、栽培措施、虫害情况等有密切关系。温度较低、湿度较大的条件下,不利于伤口愈合,发病较重,反之则轻;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减少病菌积累,采用高垄栽培,防止根际积水,增加土地通气性,可减少软腐病传播与侵染的机会,有利于减轻病害,害虫造成的伤口有利于软腐病菌的侵入,同时害虫还是软腐病的携带者,可直接将病菌接种到伤口上,因此,害虫多时软腐病发生重。此外,软腐病还与大白菜品种、茬口、播期有关,一般白帮品种、连作地或低洼地及播种早的发病重。如何防治大白菜软腐病(1)尽可能选择前茬作物为大麦、小麦、水稻、豆科植物的田块种植大白菜,避免与茄科、十字花科蔬菜连作。(2)选择地势较高、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大白菜,并缩短垄长,防止播后田间积水。(3)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用45%代森铵水剂400倍液浸种。(4)及时防治害虫,如黄条跳甲、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等。(5)药剂防治,在软腐病发生初期喷洒下列药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750倍液,50%DT700倍液。每5-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很有可能是因为这片土壤的排水性并不是特别的好,有可能是因为浇水比较多所导致的,也有可能是温度比较高,也有可能是因为湿度比较大,然后这个时候一定要做好排水工作,然后也应该加强水肥管理,还有就是要加强田间管理,也需要喷洒一些农药。

油菜病毒病论文

应该喷一些农药,其次也应该注意播种的时间,同时也应该注意并发的情况。

如果是白菜型或芥菜型油菜感染了病毒病,发病时症状表现为叶脉的两侧褪绿,叶面是黄绿色相间的,这是明显的花叶。病重时叶子会皱卷、畸形,病株明显变矮。油菜病毒病能治好,治疗该病主要就是要防治蚜虫,一般可以使用乐果乳油,或者是抗蚜威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效果显著。油菜病毒病症状如果是白菜型或芥菜型油菜感染了病毒病,发病时症状表现为叶脉的两侧褪绿,叶面是黄绿色相间的,这是明显的花叶。病重时叶子会皱卷、畸形,病株明显变矮。如果是甘蓝型油菜发病,最初新叶出现小斑点,之后发展成近圆形黄斑,病叶枯黄时,叶面上的斑点仍清晰可见。发病严重时,茎上产生水渍状、黑褐色、枯死斑。油菜病毒病危害油菜病毒病全国各油菜产区均有发生,华北、西南、华中冬油菜区发病尤重,这种疾病的症状因蔬菜类型而稍有不同,严重时会危害植株的生命,导致死亡,严重降低了产量。油菜病毒病原因油菜病毒病主要由芜菁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油菜花叶病毒引起,与气候和土壤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蚜虫大量活动的秋季出现的会比较频繁。油菜病毒病用什么药油菜病毒病能治好,治疗该病主要就是要防治蚜虫,等到油菜长出真叶时,就可以开始用乐果乳油,或者是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对植株进行喷杀蚜虫,通常是每过7天左右喷1次,连喷大概2-3次即可。治疗油菜病毒病特效药治疗油菜病毒病可以用乐果乳油进行喷雾1次,效果是很不错的,或者还可以用乐果乳油蘸苗后再移栽,这样也可以杀灭蚜虫,减少病害。油菜病毒病防治方法针对油菜病毒病发生流行的影响因素,应从根除传毒蚜虫、提高栽培管理水平、选择抗病优良品种等方面综合防治油菜病毒病。治理蚜虫:在防治蚜虫时,不仅要注意对油菜苗床或田田苗期蚜虫的防治,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对寄主植物上蚜虫的防治,尽量做到统筹安排,一抓到底。适期播种:通过调节播种期,避免蚜虫转移高峰,降低蚜虫毒害传播的机会,减轻病害的发生。一般来说,早重病害,播种迟缓不利于蔬菜丰产。加强栽培管理:油菜病毒病的发生危害与栽培管理技术,特别是床期和直播大田苗期的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要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抗性。选择抗病品种:在蔬菜病毒发生的地区,根据当地毒源的种类、蔬菜的种类和品种,在调查自然发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人工抗性鉴定,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抗病品种。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是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也是潜在的仅次于豆类的大宗饲用蛋白源。但受气候、栽培等因素影响。油菜病虫害的危害比较重,给油菜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掌握油菜病虫害发生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是确保油菜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文结合四川省苍溪县的种植现状总结了油菜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及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供大家参考。

油菜菌核病别名茎腐病,是一种细菌病害,该病原菌主要以菌核的方式寄读在土、种子、化肥中。此病多见于春天降水较多,油菜种在低洼地、淹水的湿冷土地,随风飘荡散播,损害油菜。尤其是初春寒更有益于病害发生,当施基肥太多时,油菜过度繁茂,自然通风透光性差,环境湿度大,患病率较高。

推行稻谷或小麦、苞米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凹沟排水管道,合理密植,消除旧病叶,提升透光性自然通风;药物防治。可选用的药物在开花期无雨天开展喷洒,喷施频次以1~3次为宜。

因叶柄呈透明状或明脉,成株期植物畸型,因此也叫花叶病。不一样种类油菜的症状差别非常大。该病主要因蚜虫传染病毒而起。甘蓝型油菜幼苗期症状有:黄点和枯斑:二者常伴随叶柄萎缩和叶子发皱,黄叶先显症。病发偏重的,茎上通常造成水迹状、深褐色至褐色的枯萎条斑,中后期茎上病斑多纵裂或横裂。

花叶子:与白菜型油菜花叶类似,余脉和小脉透明色,叶子变成黄绿色之间的花叶子,有时候发生疱斑,叶子发皱。斑点状枯斑:茎杆上散生灰黑色针头大的小色斑,斑周边稍呈油迹状,病斑联片后色斑不扩张。大白菜型和介菜型油菜的临床症状,幼苗期为花叶子和发皱,中后期植物矮化砧,茎和果轴短缩。

关键是防止幼苗期感病。选用抗病品种。适度延迟播种期。治蚜、驱蚜预防疾病。在油菜出芽前和幼苗期,加强对油菜地周边十字花科蔬菜如大白菜、箩卜等宿主上蚜虫的防治。也可在油菜地域设定黄板,诱捕蚜虫。实际防治对策见蚜虫一部分。

霜霉病在全国各地各油菜主产区均有发生,苍溪县因降水充足而发生比较广泛。患病率情况严重可达百分之百,以至油菜一片枯掉绝产。霜霉病是专性寄生物,它的感染和散播是根据风吹雨打散播危害。病原菌可浸染叶、茎、花、花柄和角果等位置。尤其是花柄病发后,经常肥肿、畸型,花盆陶瓷大,变色呈领头状,表层光洁,其上发生霜状霉层。

整株被害比较严重时,整棵铺满霜发霉褐枯萎。病菌根据卵孢子在领头和病株掉入土壤,种子带到下一代,播种小苗,造成小苗病发。如遇连阴雨、超低温连阴雨、超低温多雨气温,会导致霜霉病时兴。尤其是基肥使用太多,植物贪青旺长,相对密度过大,地形低洼地区块会加剧病发水平。

农业防治:一是选用合适本地栽种的抗病性高品质高产种类,与莎草科农作物轮作1~2年或水旱轮作,降低卵孢子总数,减少病发。二是改善种植技术,施足底肥,推动旺苗,施用磷、钾肥,适当施硼肥,增强植物抵抗工作能力。药物防治:可选用合适的药物在油菜初开花期喷洒就可以不错地操纵病害发生、发展趋势。

油菜蚜以人群聚集的形式在叶背及心叶刺吸液汁,青菜叶被害后发生变黄、蜷曲和生长发育欠佳。花柄和嫩茎被害,大部分发生畸型,影响正常的的抽薹、盛开和牢固。菜蚜是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体,造成病毒病发生后,会对生产量导致巨大损失。

油菜蚜合适于温馨、较旱灾的自然环境。秋春时节气侯温馨,合适他们的发育繁育,一般在春末夏初和秋天导致比较严重危害。和别的蚜虫一样,油菜蚜虫在自然环境好的时候一般造成无翅蚜,假如环境变劣时便会造成有翅蚜,迁徒危害。油菜蚜虫卵一般在十字花科蔬菜上过冬,越冬卵第二年3~4月间逐渐卵化,危害蔬菜水果,初秋转到油菜田危害,在秋春两个季节盛发。

挑选抗虫种类,用黄板诱捕蚜虫,用。尺寸的塑料膜漆成金黄,再敷1层甘油或汽车机油,随后张架高于路面高,可以很多诱捕有翅蚜。防除:在虫害危害比较严重时,选用4096乐果农药啶虫脒1000倍液、9096敌百虫结晶1000倍液、5096二溴磷啶虫脒1500倍液、4096二嗪农乳油1000~1500倍液、乐果农药颗粒剂等药物开展喷防,栽种时可以用8096敌百虫或5096杀虫双啶虫脒1000~1500倍液浸根。

稚虫以啃噬叶脉,开展危害,展现薄而通透的外皮,或将叶子吃光只剩余叶茎,导致植物枯萎。菜青虫属于一年几代人虫害,危害油菜主要是在9月至11月发生的7~9代。稚虫生长发育适宜环境温度在25℃上下,适宜湿度为空气湿度75%上下。挨近住宅小区、菜园子地的油菜田,因为虫源多,一般被害比较严重。

选用高产抗病品种,合理布局。种类单一化,包含大规模联片栽种和年年栽种,易造成种类抵抗性的失去和衰退,也有益于病虫害的积攒和散播。应因时制宜,立即拆换改良品种,保证多种类合理布局。

精选种子,适时播种和移栽。播种前精选并解决种子,可消除混入种子里或种子外表的细菌和虫瘿。用10%的食盐水开展取种,除去病种子以及它残渣,随后将选定的种子晾晒后播种。油菜播种太早会加重蚜虫、病毒病和软腐病的发生和危害。

合理轮作,适时换茬。大部分油菜病虫害全是以相应的状态在土壤中过冬、露地栽培的,因此轮作换茬具备不错的防效,开展水旱轮作,防止与十字花科蔬菜重茬,可高效抑止菜青虫及多种多样野草发生和生长发育。对病毒病、霜霉病也是有一定的防治功效,油菜不适合与十字花科蔬菜重茬,不然病害将显着提升。

清洁田园。开花期立即摘掉枯黄、黄叶和病叶,改进株间自然通风透光性标准,减少患病率。妥善处理菜园里的枯枝和枯叶,消除农田野草。

深耕土壤。深耕松土可将菌核和过冬跳甲级掩埋土中,冬耕锄草可将虫害冷死,缓解初春病虫害危害;与此同时蕾薹期培土松土可在菌核萌生前开展埋杀,合理密植与上肥,清沟排渍,减少农田环境湿度、清除干枝卷叶、可提升自然通风;把握住转晴气温施用薹化肥,可降低大部分病虫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

选择抗病毒强的种子,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可以提前或者推迟播种。播种油菜需要勤浇水,多施肥,如果天气比较干旱,需要及时喷洒农药。

油菜病毒病的综合防治论文

选择抗病毒强的种子,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可以提前或者推迟播种。播种油菜需要勤浇水,多施肥,如果天气比较干旱,需要及时喷洒农药。

发生甲虫,可以采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结合,在开花前将老叶去除,谨防幼虫发育,以此达到消灭幼虫的目的。可以使用40%的菊马或者50%的辛硫磷、20%的氰戊菊酯调配成农药,对油菜的根部进行喷施。发生蚜虫,可使用吡虫啉在油菜播种前进行撒施或条施,能预防生育期的蚜虫。蚜虫危害较严重时要重治,防止暴发与蔓延。在田边可设置黄板或盛水的黄皿诱杀蚜虫,也可用银灰色薄膜等遮盖住育苗,以此驱避蚜虫。

菌核病又称菌核软腐病、茎腐病,农民也称白杆、麻杆、霉蔸等。是我国油菜生产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一般年份发病率为10%~30%,特殊年份可达80%以上。油菜感病后油菜角粒数显著减少、千粒重下降,一般可减产10%~30%,重病区减产可达30%以上。农业防治:①种子清理。在播种前晾晒达到杀灭菌核的作用,但不能暴晒。初步挑去菌核后用食盐或硫酸铵兑水5Kg选种,除去上浮的秕粒和菌核,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播种。 ②实行轮作清洁田园。苗床一律不准重茬。油菜收获后将在田间、路旁和脱离场等处的病残体彻底清除集中处理。如用作堆肥必须高温发酵。禾杆渣子不能直接施入大田作肥料。大田最好实施水旱轮作,旱地油菜应用于小麦等冬作物轮作尽量不重茬。

发生病虫灾害时,应该及时的喷洒农药,因为这是最快也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毕竟种植面积太大,如果一个一个去处理,太耗费人力。

大白菜欧文菌病的论文

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病菌侵染所致的病害,如软腐病、溃疡病、青桔病等。细菌性病害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病害。 全世界细菌性作物病害约有500多种,我国主要的细菌性作物病害有60-70种。 细菌性病害常造成严重损失,据估计,全世界马铃薯每年因细菌性病害减产25%。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植物病害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从总体角度对细菌病害作以概览必要的,本文将对此进行初步探讨。一、重要细菌属及代表种介绍目前植物病原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的厚壁菌门和薄壁菌门,共25个属,115个种,17个亚种,217个致病变种。但其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细菌属有7个,包括黄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欧氏菌属、布克氏菌属棒形杆菌属、土壤杆菌属和Rostonia。1、黄单胞菌属 黄单胞菌属为薄壁菌门的成员。菌体短杆状,多单生,少双生,单鞭毛,极生,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严格好气。黄单胞菌属细菌都是植物病原菌。其引起的植物病害遍布全世界、如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条斑病、禾谷黑径病、柑橘溃疡病、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和棉花角斑病等。该属细菌目前包含6个种即野油菜黄单胞菌、水稻黄单胞菌、白纹黄单胞菌、土毯黄单胞菌、葡萄黄单胞菌和草莓黄单胞菌。其中野油菜黄单胞菌包括140个致病变种。2、假单胞杆菌属 假单胞杆菌属是薄壁假单菌科的模式属:菌体短杆状,单生,鞭毛1-4根,极生;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严格好气,代谢为呼吸型。一些种类产生水溶性荧光色素。氧化酶反应一般为阴性,少数为阳性,过氧化氢酶反应阳性。假单胞杆菌属的一些种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如丁香假单胞菌就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它的寄主范围极广,可侵染为害多种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引起叶斑或坏死及茎秆溃疡等症状。丁香假单胞菌包括41个致病变种。3、欧文氏菌属 欧文氏菌属是薄壁菌门肠杆菌科的一个成员。菌体短杆状,多双生短链状、偶单生,周生鞭毛。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兼性好气、代谢为呼吸型或发酵型。欧文氏菌属大多数是植物致病菌。引起植物坏死、溃疡、萎蔫、叶斑、流胶及软腐等症状。根据寄生性和致病性特点,并结合生理生化指标,可将该属分成两个组群,第一组群是解淀粉组,另一组群是胡萝卜软腐织群,共包括17个种。解淀粉组中的重要致病菌是梨火疫病菌;胡萝卜软腐织群中的胡萝卜软腐细菌和菊欧文氏菌是常见而重要的致病菌。以原属于欧文氏菌属的玉米枯萎病菌为基础建立了泛菌属。4、土壤杆菌属 土壤杆菌属是薄壁菌门根瘤菌科的一个成员。菌体短杆状。单牛或双生,鞭毛1-6根,周生或侧生,无芽孢,好气。代谢为呼吸型,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氧化酶反应阴性、过氧化氢酶反应阳性。土壤杆菌属含4个种,其中根癌土壤杆菌和发根土壤杆菌是重要的植物致病菌、它们分别含有致瘤质粒和致发根质粒,造成冠瘿瘤和发根等畸形症状。5、棒形杆菌属 棒形杆菌属是以前的棒状杆菌属建立起来的,属厚壁菌门。菌体短杆状至不规则状,无鞭毛,无芽孢,革兰氏染色反应阳性,好气,代谢为呼吸型,氧化酶反应阴性、过氧化氢酶反应阳性。棒形杆菌属含有5个种和7个亚种,其中密执棒形杆菌为模式种,并包括马铃薯环腐亚种、诡橘亚种、花叶亚种、内布拉斯加亚种和密执安亚种。马铃薯环腐棒形杆菌浸染为害5种茄属植物。6、韧皮部杆菌属 韧皮部菌属是新建立的属,是一类在植物韧皮部寄生为害的细菌。以柑橘黄龙病的病原细菌为代表。这类细菌至今尚未获得纯培养,在电子显微镜下柑橘黄龙病病菌形态为梭形呈短杆状,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韧皮部杆菌属包括2个种。它们是亚洲发生的柑橘黄龙病菌和在非洲发生的柑橘青果病菌。7、链酶菌属 链酶菌属是一类高级的细菌,兼有细菌和真菌的性状,在空气中生长成散线状分枝的细长丝状体,部分分枝断裂成许多短杆状细菌如真菌的粉孢子,断裂时有鞘包被,细菌不运动,革兰氏染色反应阳性。本属重要病原菌如马铃薯接产疥疮病菌,这种病菌所致疥疮病为我国及欧、美等其它等地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此菌刺激寄主表皮细胞组织局部增生与木栓化,形成疥痂,影响产量和质量,此菌喜在含有有机质的碱性而潮湿的土壤中生长。二、植物病原细菌的寄生性 迄今发现的植物病原纲领的寄生性可分成两类。第一类细菌属兼性寄生菌、既能寄生植物,又能在培养基上生长。这类细菌的寄生性强弱不同,寄生能力强的细菌可以为害植物键全的绿色部分; 寄生能力弱的,则主要为害植物的贮藏器官及抵抗力弱的部位,或只有一定条件下才能浸入寄主体内; 寄生性比较强的植物病原细菌,大多可以在活的植物组织内或者未分解的植物残体中生存,而在土壤或水中会很快死去。 例如水稻白叶枯病细菌和棉花角斑病细菌不易在土壤中越冬,而蔬菜软腐病细菌则能在土壤中越冬。 腐生能力较强的植物病原细菌,虽然在植物体外可以长期生存,但不能大量繁殖,很快可能丧失致病性而保持生活力。属于这一类的细菌有青枯病细菌和冠瘿细菌等。第二类细菌属专性寄生菌,不能进行人工培养,这类细菌有木质部难养菌、韧皮部细菌和植原体等。植物病原细菌都有一定的寄主范围,有的种类寄主广泛,有的种类寄主较狭窄。三、植物病原细菌的致病性、浸染和传播1、致病性 致病性是病原细菌在植物上建立寄生关系时对寄主造成破坏引起病变的特性。寄生性和致病性是不同的两种性状。根瘤病和荧光假单胞菌和植物都能建立寄生关系,但对植物一般不造成有害病变。大白菜软腐病菌的寄生性较弱,但在贮藏期却造成严重的腐烂。2、浸染途径植物病原细菌对植物的侵入属被动侵入,即侵入时不能形成侵入结构,而只能从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气孔、水孔、皮木(孔)和蜜腺等是细菌侵入的自然孔口。棉花角斑病菌从气孔侵入引起角斑病。柑橘溃疡病菌和桑疫病菌从气孔和皮孔侵入引起柑橘溃疡病和桑疫病;水稻白叶枯病菌通过稻叶水孔侵入;梨火疫病菌则通过蜜腺侵入侵入。风雨、冰雹、冻害、昆虫、线虫等自然因素以及各种农事操作活动如翻耕、施肥、嫁接、收获及运输等造成的伤口也是细菌侵入的极好途径。一般来说,从自然孔口侵入的细菌能通过伤口侵入,反之,从伤口侵入的细菌不一定能从自然孔

保持环境清洁,杀菌消毒

引起大白菜烂根、烂帮、烂掉白菜球的病原菌叫做欧文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这种病菌的菌落主要生存在白菜根部周围的土壤中,随着风吹雨溅和水流,这种病菌可以传播到其他地块,可以从植株根部飞溅到菜帮及植株顶部。

大白菜软腐病通常从靠近地面的叶片叶柄基部开始,逐渐发展到内部叶片。发病初期,大白菜叶片基部出现黄褐色病斑,病斑逐渐扩大。病斑缠绕叶柄一周,叶片因脱水萎蔫,最后脱落。病叶在太阳下脱水后变成薄纸,要么平放在地上,要么靠近叶球。病斑逐渐发展到内叶,导致植株茎基逐渐变黑腐烂成泥,或塌陷溃烂。叶柄或根基组织呈灰褐色,软腐病。严重的情况下,整株植物都腐烂了,病址也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为了防治大白菜软腐病,这三种化学药剂交替喷洒三次,一季不会发生发生期大白菜软腐病是由欧文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病原体在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主要通过灌溉、施肥和带虫传播。

大多数病原体从自然裂缝、昆虫伤害、机械伤害和疾病伤害侵入。大白菜苗期伤口愈合能力强,病害少。进入莲座期后,虫害和田间操作管理造成的伤口较多,伤口愈合速度较慢,为病菌入侵创造了条件。所以从莲座期到心内膜期病情逐渐加重,田间积水,水浸泡过的叶基伤口难以愈合。因此,当大白菜心内膜期遭遇暴雨时,软腐病往往发生严重。给种子消毒。软腐病的病原体可以随着卷心菜的种子传播。播种前,种植者可以用一些化学物质浸泡种子,如3%中生霉素300-500倍溶液浸泡1小时。

土壤改良和消毒。大白菜软腐病多发的田地很多都是连作地块,常年种植,土壤中软腐病病原菌数量比较大,所以种植后软腐病高;改良土壤的措施,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配合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菌剂,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和有机质的含量,那么植物对软腐病菌的抗性自然会增加!白菜软腐病的发生影响产量。老菜农有三种方法可以轻松预防疾病而不复发采用垄作种植方式,非常有用。白菜生长期土壤湿度高是软腐病发病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雨水充足的地区。

大白菜在包心期需要大量水分,经常浇水,增加了发病率。垄作种植可以避免大白菜长期的高湿度环境,降低软腐病的发生率!通过这三种方法,软腐的发生率确实降低了,但是如果软腐发生了种植者该怎么办?给大家分享一些化学防治白菜软腐病的用药方案!叶面喷施处理:可采用47%春雷、1000-1500倍王铜、1000倍20%噻虫胺铜、1500倍45%春雷、1000倍4%春雷、1000倍中生进行根喷,间隔5-7天。效果更好。根灌控制。建议用2%春雷霉素500ml/亩,50%氯溴异氰尿酸300-500倍灌根。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