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中医基础理论之颈椎病论文

发布时间:

中医基础理论之颈椎病论文

正确是麻病,和腰腿等问题一样,经络不通造成的,古代用复方中药油治疗此病。艾易枢

一看就是上网上多了,别担心,你还年轻,恢复完全没问题,我教你一个普通的仙法,贵在坚持:运动选择羽毛球,每周打个1到2次,1次半小时以上。睡觉的时候用矿泉水瓶点在脖子下面仰着睡。三个月下来,你会惊喜的发现,好啦! 等你康复了别忘了告诉我一声。

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有:针灸治疗,推拿按摩,拔罐治疗,熏蒸洗泡浴,膏药外敷,药酒疗法,中药方剂治疗,这些治疗方法都有效果,最佳治疗方法就是中药方剂内服加外敷,可以根治颈椎病。颈椎病的类型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只要辩证准确,对症下药,很快就可以见效。希望能够帮到你!

牵引推拿按摩,再加针灸效果会不错的。

颈椎病与颈椎生理曲度论文

你是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寰枢肌肉拉伤,颈椎1 2向右侧错位.颈椎6向右侧错位而出现的不适症状。这是造成头晕 恶心呕吐,迷糊,昏昏沉沉,全身无力,行走失稳,感觉路软地不平,易摔倒,晕倒,昏厥,严重失眠,记忆力减退 晕倒,眼睛疼痛,干涩,视力模糊,头痛头晕,太阳穴疼痛,额头刺痛闷疼,有的能抽疼到鼻腔的原因。寰枢肌肉疼痛,头皮麻木,头憋胀,咪咪眼 眼睛睁不开,眼皮特别沉,憔悴,眩晕呕吐等等症状。完全是你使用电脑姿势不正确造成的。不注意改正姿势是没有办法治疗好的。颈椎病如何治疗我告诉你方法,1,首先要纠正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者反弓问题:用一个啤酒瓶枕在颈椎1 2 3的位置上。枕的中心点在颈椎2上(颈椎担在啤酒瓶上)。后脑勺一定要悬空。枕头和啤酒瓶加在一起的高度大约12公分,太低效果不好。坚持做到60分钟以上。因为仅靠头部重量复位一个颈椎骨大约需要近50分钟。如果感觉颈椎有疼痛的地方,就把疼痛的地方枕在啤酒瓶上,例如颈椎右侧3的地方疼痛处枕在啤酒瓶上,头也向右扭一点把疼的地方做成支点,利用头部的重力和啤酒瓶的顶力来对颈椎进行纠正和复位。一直做到颈椎感觉不疼了,头部不晕了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有很好的纠正效果。枕啤酒瓶复位,头 颈椎会出现麻木,这是因为枕啤酒瓶影响了血液的循环,就和坐的时间长了腿脚麻木是一个道理,把颈椎左右转动一下血液恢复循环就解决了。之后再继续复位就行了。一但复位你会很快进入深沉的睡眠当中。都是正常的好现象。2:用大拇指一点一点的用力按压按揉寰枢《就是头部和颈椎起连接作用的那块肌肉》肌肉疼痛的地方,可以同时对寰枢进行复位,椎最大推压五公斤的力。一个点至少按压按揉8次,直到不疼了,眼睛能睁开为止。成人寰枢椎大约27公分长,至少需要按压10点方可。3:再就是 用大拇指按压住颈椎疼痛的地方,如果是右侧疼痛就向左侧推压。如果是左侧疼痛就向右侧推压。按压的力 量是由轻到重最大5公斤的力,绝不能用蛮力推压。逐渐加力一直推压到颈椎不疼了,头不眩晕了,头不痛了,眼睛能看清东西了,要注意的是颈椎两侧凹陷处(一般只有错位的一侧疼痛,不痛的一侧不用按),一定要推压和按摩到没有任何疼痛点,眼睛立即就能看清楚了也不疼了,你的颈椎病就是治好了。做完复位之后要立刻做检验:颈椎能够自由转动没有响声了也不痛了,头不疼了,头不晕了,就是复位成功了。如果转动困难就是没有复位到位,应该继续推压复位,直到颈椎能够自由转动为止。特别提示:请按照方法认真做复位,一次治疗好,尽量不要反复。我明确的告诉你颈椎病完全可以治疗好。关键在你自己能否克服日常工作及生活中不正确的姿势和习惯。例如挺头收下巴,长时间低头,歪头做事,高枕歪躺等等,治疗颈椎病的过程就是和自己不正确的姿势和习惯做斗争的过程。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否则就是治好了用不了多长时间颈椎病又必然会复发的。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是颈椎病早期的一种征象,在颈椎病还没有形成之前,颈椎的生理结构已经发生了紊乱,逐渐发展成生理曲度变直。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之间,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的,但是灵活度又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也是较大的。由于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所以极易发生退变。大约在30岁后颈椎椎间盘就开始逐渐退化,含水量逐渐减少,并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为明显,且会诱发或者促使颈椎其他部位组织的退变,从而导致颈椎病的发生。正常颈椎有一定的生理曲度,是一个向前凸的弧形结构,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是生理前凸消失,弧形的结构变成直线形的结构。平时应该避免长时间的低头、枕头太高或太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等行为,这些行为都容易引起颈椎生理曲度变直,严重者会引起颈椎病。

长期的低头或不正确的姿势导致的,需要注意的就是颈椎骨质增生,增生会导致颈椎变形,需要去医院及时治疗。

正常脊柱各段因人体生理需要,均有一定的弯曲弧度,称为生理曲度。在颈椎的正常侧位X光片上颈椎呈轻度前凸。颈脊柱在胚胎时期是呈后凸的,在幼儿起坐后逐渐变为前凸,这种变化称为继发曲度。继发曲度的形成一般是由于负重后椎体及椎间盘前厚后薄所致。颈椎的生理曲度主要是颈4、颈5椎间盘前厚后薄造成颈椎中段有一向前凸出的弧度,这在侧位X线片上甚为明显。颈椎的正常生理屈度测量颈椎生理曲度的方法为沿齿状突后上缘开始向下,连每一椎体后缘成一弧线,再由齿状突后上缘至第七颈椎椎体后下缘作一直线,弧线的最高点至直线的最大距离为颈椎生理曲度的数值。正常范围大约在12(±5)mm范围内。颈椎生理曲度的存在,能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由于长期坐姿、睡姿不良和椎间盘髓核脱水退变时,颈椎的前凸可逐渐消失,甚至可变直或呈反张弯曲,即向后凸,成为颈椎病X线上较为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根据报告上说的,还不算严重。多活动,多注意一下平时坐姿,睡姿,站姿,多活动。适当时候可以去一些保健机构进行专业的治疗。一般中医院校的附属医院都有保健推拿科室,你可以去那进行疗理。

颈椎病的中医护理论文

中医护理学是我国中医药学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护理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药薰蒸疗法是近几年在传统中医疗法的基础上,利用 现代科技手段,将中药的有效成分以药物蒸气离子的形式作用于机体局部或全身,从而达到舒经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是中医药外 治疗法的进一步延伸和 发展,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风湿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软组织损伤、肌肉劳损、虚寒性胃肠疾病、中风后遗症、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及周围血管病变,妇科慢性盆腔炎、痛经、慢性前列腺炎、毛细血管炎及雷诺氏症等多种结缔组织病。我院自2005年开展此项治疗 方法 以来,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实施个体化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2892例中药薰蒸患者护理体会 总结 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2010年3月我院中西医结合科采用中药薰蒸疗法的患者共2892例,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12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352例,类风湿关节炎263例,骨性关节炎487例,肩周炎275例,风湿性关节炎170例,颈椎病125例,中风偏瘫者130例,软组织损伤50例,虚寒性胃肠炎76例,慢性盆腔炎78例,慢性前列腺炎15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72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者23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周围血管病变195例,毛细血管炎23例,雷诺氏症者12例,其中住院患者657例,门诊患者2235例。

2 方法

中药薰蒸治疗前准备:①治疗前访视:薰蒸室护士接到病区通知后,在治疗前1天到病区查看病人情况并了解病情与患者交谈并预约薰蒸治疗时间;②薰蒸室的准备,常规消毒,根据医生开具的协定处方为不同患者准备不同薰蒸药液,同时准备血压计、听诊器、温开水、生理盐液、口服补液盐。

中药薰蒸程序 将事先粉碎的中药配方加水3000ml,放入薰蒸锅内浸泡30分钟后加热煮沸后至薰蒸舱内温度达45℃时将患者薰蒸部位放入薰蒸舱内根据患者耐受力及病情将温度调控在45℃-52℃之间,时间定位30-45分钟,在薰蒸过程中根据患者自我感觉,测血压、心率1-3次并根据患者出汗量的多少,给予250-50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液(ORS液)口服。

中药薰蒸结果后的护理 中药薰蒸时间达到设定时间后待薰蒸舱温度降至37℃时将舱打开,扶病人出舱,用温水冲洗干净药液,干毛巾擦干全身皮肤穿好衣服,在薰蒸室休息10-20分钟,待全身无出汗迹象后,送患者返回病房。

3 中药薰蒸的适应症及禁忌

适应症 中药薰蒸适用于风湿类疾病,肌肉劳损,退行性关节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虚寒性胃肠病、慢性盆腔炎、痛经、慢性前列腺炎、毛细血管炎、雷诺氏征等结缔组织病、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及周围血管病。

禁忌症:①合并严重心肺功能减退者;②合并化脓性皮肤病或皮肤溃烂者③合并急性炎症性、传染性疾病者。 4 中药薰蒸护理注意事项

薰蒸前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中药薰蒸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传统疗法,很多患者对此疗法持持怀凝或恐惧心理,故在薰蒸 治疗前1天,根据患者的病情需仔细向患者说明薰蒸治疗的作用及薰蒸过程安全性,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薰蒸前应对薰蒸舱进行严密消毒,防止一些未发现的传染病交叉感染

针对第1次薰蒸的患者应由护士全程陪同并交流,了解患者自身感受,防止皮肤烫伤,一般将温度调控止最低耐受点42℃然后在薰蒸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耐受力逐渐上调,一般不要超过52℃,对于合并高血压、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以全身微微发汗为原则,并及时监测血压及心率,防止血压及心率骤增。

薰蒸过程中根据患者出汗量可给予生理盐水或温开水250-500ml频频口服以防止出汗过多造成血容量骤减而诱发心脑供血不足甚至梗塞。

薰蒸结束后,不要让患者急于出舱,防止温度突降,引起全身不适,甚至感冒,出舱后应了解患者的自我感受,监测血压、心率,并与入舱前作对比,防止血压心率骤升、骤降造成对身体的损害。

5 讨论

中药薰蒸疗法适用范围广,临床疗效佳、安全舒适,是一种无毒无害的绿色疗法,近几年,此项业务在我院广泛开展,对护理流程及护理质量的要求逐年提高,通过对2800余例患者临床护理观察,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针对性护理,通过薰蒸治疗前后的评估,不断 总结,改进护理方法,针对不同病种的患者,不同年龄的患者,不同 文化 层次的患者,不同心理素质的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使中药薰蒸这一疗法取得了长足的 发展。

中医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护,并运用传统护理技术与方法,对患者及人群施以照顾和服务,保护人类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1]。在生活起居、情志、饮食、以及卫生保健、预防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 经验 。中医护理具有以下优势。

1 优势

理论优势

中医护理主张从人的圣体、心理、精神以及社会等各方面调理患者,现代医学发展到上世纪末才把生物医学模式转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整体护理”的理念,到今天才知道以“人”为中心。中医护理切合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需要,因此获得了人们的喜爱。在人类最求返璞归真、尽享天年的今天,中医护理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方法优势

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有八法:汗、吐、下、温、清、消、补,这八法针对病因、症状和发病的部位,指出了治疗的方向。传统医学的医护不分家,即“三分医,七分护”,相对西医护理来说,中医更注重服药时间、饮食等方面的配合。在非药物治疗方法方面,针刺、艾灸、推拿、火罐、热敷、熏洗、挑割、药枕、面浴、足浴、日光浴、温泉浴等,均属于中医护理方法。这些技术操作具有器具简单,操作方便,适应范围广,见效快、费用低廉、无毒副作用的特点,深受群众欢迎。

应用优势

通俗易懂、简便易行、参与性强,易于推广。中医护理的方便性、实用性是其他现代护理无法比拟的,因此也就拥有更广大的用武之处。按摩、气功、药浴等方法很容易掌握和运用;中医“四气五味”理论对饮食分类,指导患者饮食调养,亦很容易被理解和运用。中医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一些西医不能有效控制的疾病,运用中医就会起到很好的疗效。

2

独特的诊疗技术

望、闻、问、切是中医采集病史,收集疾病资料,作出诊断,实施治疗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我们对患者病情作全面了解,准确反映病情,正确地预检分诊

望 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头、五官、皮肤, 如有甲亢体征患者分诊到内分泌科。

闻 根据听患者说话声音的高低,呼吸声以及咳嗽、呕吐、呃逆声音的变化,来判断病位的深浅、虚实、寒热等,以采取适宜的护理方法,做好相应的用药指导,解除患者的痛苦。 如声音嘶哑者分诊到耳鼻喉科。

问 通过询问患者及家属,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生活、饮食习惯、家族史和既往史。根据这些资料, 及时准确地进行分诊, 不能主观导问或暗示患者, 以免分诊不准。例如头痛为例, 头痛仅是一科症状, 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因此, 在询问病史时,要了解发生头痛原因, 性质和规律。若系持续性头痛并伴有进行性加重, 应考虑安排到神经内科就医。如为外伤后引起的头痛, 就有可能是脑外伤后遗症, 由神经外

科检查比较合适。如高热, 头痛, 耳内有脓性分泌物, 考虑是中耳炎引起的, 应分诊到耳鼻喉科就医。

切 门诊患者述说有心悸, 心累时, 我们应脉诊, 了解是否是急症。

3 饮食护理?

中医饮食保养:是指通过饮食的方法来治疗与调护和预防疾病,包括药膳、药酒、药茶、药粥、药饮等.食疗既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调护、病后的调理,又有利于 儿童 的生长发育、妇女的养颜美容。中老年人的延年益寿抗衰老[2]。如当归羊肉生姜汤中羊肉得姜配合加强温补之功,起协同作用,可治疗虚寒性腹痛。如有些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喜好大鱼大肉,此时应耐心讲解危害性,改变其饮食习惯,宜进清淡饮食。肥胖患者应予清淡、化痰食物:体瘦者多食滋阴生津、补血食物、老年人及久病者脾胃功能虚弱,宜予清淡有营养、易消化食物,孕妇和哺乳期宜食富于营养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儿童生长发育时期,宜食谷肉果菜营养丰富的食物;哮喘患者和过敏体质者忌食鱼、虾等海腥及一些甘温、香燥之品。

4 基本护理操作应用?

如可遵医嘱对风湿性关节炎、消化不良、痛经者予以温灸理疗:又如体质虚弱者可教患者经常按摩足三里穴以起到保健作用;呃逆患者按压合谷穴可止呃逆等。

5 结语?

培养分诊护士的中医护理素质,要求处处关心患者,一心扑在患者身上,一丝不苟对待分诊工作,经常关心患者的病情,加强中医理论学习,贯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的中医护理理念,才能使中西医护理学理论知识互补,临床并用,才能使患者受益。?

参 考 文 献

[1] 李玉霞,李丽萍.中医护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与探讨.齐鲁护理杂志,2009,17:90-91.

[2] 任娟,曾远.中医护理在社区医院中的运用.新疆中医药,2009,5:51-52.

1.发病原因 颈椎病多由颈椎间盘退变、老化及继发性改变,从而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这与多种因素有关,以致病情错综复杂。颈椎病是50岁以上人群中的常见病。 颈椎位于上颅和胸椎之间,颈椎间盘的结构与腰椎间盘相似。间盘较厚,活动范围较大。其中第1、第2颈椎主要是旋转活动,第3颈椎以下部位前后移动较多,第5、第6颈椎在屈伸活动时前后移动范围。颈椎在脊椎中活动度,因此其颈间盘、周围韧带受伤机会增加。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损伤的积累颈椎间盘也发生退行性改变,逐渐老化,弹性减退,脆性增加。如果继续受到损伤,可使椎体的骨膜受牵拉和挤压,而产生损伤后修复反应,形成增生骨赘,骨赘与破裂的椎间盘组织成突出物,压迫邻近的组织。突出物如向外侧突出,可压迫神经根,而产生神经根被压迫或刺激的症状;如突出物向后突出,压迫脊髓可产生脊髓受压症状;如突出物向侧方突出,可刺激交感神经;如压迫椎动脉,可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此外,青壮年颈椎间盘尚未发生退化时,可因明显的外伤而破裂,发生急性颈椎问盘突出,表现症状与颈椎病相似,但无骨资增生。较少见。 2.护理诊断 颈椎病的病人主要以下特征: 多见于中年以上的男性,常发单侧,偶发双侧。 (1)神经根型是压迫或刺激椎管单侧或双侧的神经根引起的症状。病人表现为颈肩痛、颈僵硬,且反复发作。常因劳累、寒冷、睡眠不佳或伏案工作过久而诱发,仰头、咳嗽、打喷嚏时加重,疼痛沿神经根支配区放射至上臂、前臂、手和指,颈部活动受限,有时可有头皮痛、耳鸣、头晕,重者手指麻木,活动不灵。 (2)脊髓型此型发生于40岁-60岁的中年人,是压迫或刺激脊髓而引起。早期症状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下肢软弱无力,有麻木感,以至行走困难,脚好似踩在棉花上样感觉,胸或腰部有束带感。少有疼痛,继而出现上肢发麻,手部肌无力,严重者发展至四肢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 (3)椎动脉型沿大脑走行的椎动脉从第6颈椎横突孔开始通过,当颈椎的横突孔附近发生病变,颈动脉受压迫或刺激,除有颈部压痛、活动受限等颈椎病一般表现外,有时可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视物不清、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症状,其甚发生猝倒。其症状常为一过性缺血或脊髓缺血的表现。当体位改变时,供血恢复,症状也得以缓解。 (4)交感型颈椎病由于刺激或压迫颈椎旁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可引起头痛、头晕、耳鸣、耳聋、枕部痛、枕大孔压痛、视物模糊、眼窝胀痛、眼球震颤、流泪、鼻塞、心跳加快或减慢、心律紊乱、血压升高或降低、肢体发冷、皮肤瘙痒、麻木感、多汗或少汗等症状,这些症状可局限于单侧,也可见于双侧。 3.护理措施 (1)让病人了解颈椎病的有关知识,提高防病意识,增强治疗信心,掌握康复的方法。观察病人治疗过程中经受心理情绪的变化,调节心理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2)正确有效牵引,解除机械性压迫。注意牵引时的姿势、位置及牵引的重量,并及时发现牵引过程中的反应,如是否有头晕、恶心、心悸等。由于病人颈部制动,应减轻局部刺激。正确应用理疗、按摩、药物等综合治疗,以解除病痛。正确指导病人的头颈功能锻炼,坚持颈部的活动锻炼,方法为前、后、左、右活动及左、右旋转活动,指导病人两手做捏橡皮球或毛巾的训练,以及手指的各种动作。 (3)非手术治疗过程中注意疼痛部位,肢体麻木无力的变化。按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长期卧床的病人,应注意有关卧床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经常用50%的红花酒精按摩病人的骨突部位,如骶骨、尾骨、足跟处、内外踝等。按摩上、下肢肌肉,鼓励病人主动加强各关节活动。 4.治疗与急救 (1)神经根型、交感型颈椎病可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非手术疗法也是手术治疗的基础,是治疗颈椎病的基本方法,它可使颈椎病的症状减轻、好转、治愈,对早期病人尤其应如此治疗。常采用头部牵引、理疗、局部制动、药物治疗等措施。 (2)头部牵引用刻枕吊带取坐位或仰卧牵引,头前倾15度,重量为4千克-6千克,每日1次-2次,每次25分钟—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可连续牵引3个疗程后休息2周,必要时可再牵引。 (3)按摩可与牵引治疗配合,在牵引后进行,可以加速炎性水肿消退和改善神经的供血。按摩可以改善局部血液供应,松驰肌肉痉挛,解除疼痛,缓解症状。 (4)局部制动症状轻者不需制动,可用消炎镇痛剂及舒筋活血中药等。症状严重者可用硬纸壳、泡沫塑料条或石膏条制成简单围颈局部制动,也可用颈支架制动。 (5)加强颈部活动锻炼疼痛好转后,逐渐作颈部各方向活动,以增强颈部肌力。平时应注意卧位的姿势及枕头的高度,仰卧时枕头不宜过高;侧卧时枕头可略高,使颈部与躯干保持一条线,而不偏向一侧。

颈椎病中药疗法有很多,可以用中药制成药包加热后热敷患处,可反复进行,或者用中药泡制的药酒按摩患处至发热,一天可数次,按摩完后可以做颈椎操,帮助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也可以开口服的中药,中药无刺激,副作用较小,也可根据穴位进行针灸辅助治疗,疏通经脉活血化瘀。

中医护理颈椎病的论文

中医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与手法治疗。在药物方面,可以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也可使用外敷的药物改善症状。配合中医的手法治疗以及针灸、牵引、小针刀、拔罐等治疗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中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疾病经中医治疗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颈椎病是当下社会一种高发的疾病,对健康有很大危害。在发生颈椎病之后,许多患者会选择采用中医的方式治疗。那么,中医对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是怎样的呢?一、中医对颈椎病的治疗1、药物治疗患了颈椎病,可以口服一些有舒经通络、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汤剂治疗,也可直接服用颈复康颗粒等中成药,还可以使用外用的中药膏剂贴敷于颈部,可以缓解颈部肌肉酸胀、疼痛的症状。此外,中药的熏、蒸等方法来治疗颈椎病也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这些治疗方法有助于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从而起到缓解症状的目的。2、手法治疗除了药物治疗,中医的手法正畸治疗对于颈椎病也有不错的效果,可以减轻颈椎病引起的症状,此外还可以配合针灸、拔罐、小针刀以及牵引治疗促进颈椎病症状的恢复。二、颈椎病日常如何护理1、注意保暖寒冷的刺激可加重颈椎病的病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颈部的保暖,比如在空调房内要避免空调直吹,必要时可在颈部加一条丝巾。冬季外出时也应戴好围巾,避免受凉。2、注意正确的姿势颈椎病的发生与人们日常不良的姿势有关,比如长期低头看手机、伏案工作等等,除了积极治疗颈椎病,同时也要纠正这些不良的姿势,否则后期颈椎病可反复发作。在伏案工作30~40分钟时,可以适当活动一下颈椎和四肢。3、积极锻炼颈椎病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以治疗结束后,即使症状消失,也不能掉以轻心。平时可通过打羽毛球、游泳等运动保养颈椎,避免病情的复发。

神经根型主要发病于中、老年人,发生率仅次于颈型。病因主要由于颈椎、椎间孔、邻近组织粘连、关节错位等病变使神经受压刺激所致,其中以颈5、6、7神经受累多见。其症状是受累一侧单根或几根的神经根由颈部向肩、臂、前臂及手部呈电击样放射,常为钻痛或刀割样痛,多数还可表现患侧上肢沉重无力,麻木等感觉,病程较长者可发生肌肉萎缩,咳嗽、打喷嚏、上举、头颈过伸或过屈等活动诱发加剧。检查患者颈项强硬,活动受限,颈生理前凸变小,颈部有多处压痛点,最有诊断意义是相应颈椎两侧有放射性压痛。压头试验,上举试验、臂丛神经牵挂试验常为阳性,X线检查,颈椎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骨刺,椎间孔缩小,少数有椎体或关节脱位等改变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表现分布表:颈椎体间隙 受累神经根 放射部位 感觉障碍区 肌无力与萎缩颈4-5 颈5 沿肩顶至上臂外侧 颈 三角肌颈5-6 颈6 沿肩顶,上臂外侧前臂背侧至母指和示指 颈4-6 肱二头肌颈6-7 颈7 沿上臂后外侧,前臂背侧至中指 颈 肱三头肌颈7-胸1 颈8 沿上臂内侧,前臂尺侧至小指 颈7 手部小肌肉

中医对颈椎病的治疗还是有很多的,但是中医治疗比较慢。

大多数人在颈椎病初期选择各种治疗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简单的放松或物理疗法确实可以快速减轻肌肉僵硬,改善颈部不适,但只是暂时性的,要想解决根本问题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病症,还是要先对疾病有一个宏观的把握,针对这一疑难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合作中心中经堂在结合推拿,按摩,针灸等各种中医外治手法的基础上根据人体肌肉、骨骼的生理解剖位置和作用,以及经络的走行方位及远端作用,经过多年研究开发出一套全新的治疗方法——颈肩专项,它的治疗过程从几大方面入手1、全面的体察:通过特有的罐诊、触诊、以及把脉问诊等全面体察后理清导致疾病的内外因素,辩证施治。2、 精密及完整的治疗思路:通过对两环(枕后部位与头部紧密相连的两个重要部位)、五线(椎骨的构架及经络循行的线路)、肩关节等做适当的手法,从上到下由浅入深放松各部分紧张的肌肉减轻其对骨关节的过度牵拉,疏通经络,改善气血循环。3、 专业的技术手法:施术者要运用其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技术在专家辩证方案的指导下,对特殊部位的关窍、及穴位点有技巧的刺激和按压以达到得气来冲开附近瘀堵的脉络。颈部健康也严重影响着经络气血的通畅.人体的督脉、膀胱经、小肠经、胆经以及三焦经等5条重要的经络都从后颈及肩部通过,当经络无法通畅,其所主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督脉,负责将气送到全身的脏腑器官、若不通畅,脏腑的功能便会受到影响。 一、注意休息,避免睡眠不足。二、积极锻炼。强化肌肉力量,促进血液淋巴的循环,三、改变用枕习惯。长时间低头工作、睡高枕头和外感风寒,很容易导致颈曲的改变。颈曲的改变意味着早期颈椎病的发生,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用枕习惯.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小论文

疾病种类繁多,临床征象各种各样,各种疾病机理变化原理也不同,但总的来说会有一些相同的规律。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基本原理就是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调和津液失常4个方面。

气血失调包括精、气、血不足,各自生理功能失常以及三者互根互用关系失调。

精的失常

脏腑之精一般多以气和血来表现,只有肾有藏精的功能,所以精一般特指肾精。

精虚:指肾精亏虚,导致精虚的原因一般有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和房劳过度等。

精的生理功能失常

精瘀:指男性排精障碍,导致精瘀的原因一般有房事不节、七情内伤、邪阻精道和手术创伤等。

失精:失精指生殖之精和水谷之精大量丢失,失生殖之精是肾气不固或阴虚火旺的表现,表现为精液排泄过多,会有遗精、滑精、早泄等症;失水谷之精是脾气虚中气下陷的表现,表现为水谷精微从下窍排出,会有蛋白尿、乳糜尿的症状。

气的失常

气虚:气虚是人体之气的化生不足或损耗太过的表现,气虚的症状加寒象就是阳虚。

气的生理功能失常(气机失调)

气滞:指气的运行不畅,闭郁在局部阻滞不通的病理状态,所以多表现为局部胀、闷、痛;多由情志不畅、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引起。

气逆:指气机升降失常,应降不降,脏腑之气上逆。常见于肺、胃、肝脏腑之气上逆,多由七情内伤、饮食不当、外邪、湿热痰浊壅滞引起。

气陷:指气的升举无力,也叫中气下陷,由脾气虚,脾气不升引起,除了有气虚的症状外,还会有内脏下垂的表现。

气脱:气机出入失常,气外脱不内守,使机体功能突然衰竭的病机变化。常由于正不敌邪、慢性病正气长期消耗、汗吐下太过或大出血等原因,正气急骤外泄引起,症状为:昏厥、面色苍白、汗出不止、全身瘫软、口开目闭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气脱除寒象外与“亡阳”类似。

气闭:气机出入失常,气郁闭体内不能外出,使清窍闭塞出现回绝的病机变化。常由于外邪痰浊等邪毒闭塞气机,强烈情志刺激等原因,气机闭塞不通。症状为:昏厥、牙关紧闭、手足拘挛、二便闭塞、脉沉迟等。

气脱是气大量脱失属于大虚证,气闭是气郁闭体内属于大实证。

血的失常

血虚:血虚是血液不足,不能营养机体的表现。血虚的症状加热象就是阴虚。

血的生理功能失常

血瘀:指血液运行不畅或瘀滞在局部的病理表现。血瘀会产生瘀血,《病理产物病因》中已详细介绍过。

血寒:寒邪入血分,导致气血凝滞不通的病理状态。以拘急冷痛,肤色紫暗和实寒症状为主要特征。

血热:热邪入血分,导致血液加速流动或迫血妄行的病理状态。以热象和出血为主要特征。

出血:气不摄血、血热迫血妄行、瘀血阻滞、外伤损伤脉道都会导致血液溢出脉外。

精、气、血关系失调

精、气、血是人体内的基本物质,生理和功能上互根互用,病理上也会相互影响,常见有:精气两虚(精虚兼气虚),精血不足(精虚兼血虚),气滞精瘀和血瘀精阻(气滞和血瘀兼精瘀),气滞血瘀(气血运行受阻),气虚血瘀(气推不动血),气虚出血(气不摄血),气血两虚(气虚兼血虚),气逆出血(血随气逆),血脱气散(气随血脱)等。

津液代谢失常包括津液不足,津液输布排泄障碍以及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津液不足:津液不足是水液摄入过少或损耗太多,不能濡养滋润人体的表现。

“津”是人体中较清稀,流动性大容易丢失的水液,主要起到湿润的作用;“液”是较稠厚,富含营养不易丢失的水液,起到濡养全身的作用。按津液亏损严重程度,津液不足可以分为伤津,伤阴和脱液。

伤津较为常见,热盛、汗吐下太过等都会伤津,口干想喝水,皮肤干燥都是伤津的表现;伤津严重了会伤阴,津血同源,出现血燥内热、血燥生风等。脱液最严重,常见于严重热病后期、恶性肿瘤晩期、大面积烧伤。

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精气血津液》中讲过,津液的在人体输布过程中主要由脾、肺、肾、三焦参与,任何一个脏腑功能失常都会引起津液输布排泄障碍,津液停滞在体内,形成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常见有:

1、湿浊困阻:可见胸闷呕恶,脘腹痞满,头身困重,口腻不渴,腹胀便溏,苔腻等症。

2、痰饮凝聚:不同部位有不同表现;痰阻于肺,可见咳喘咯痰;痰迷心窍,可见胸闷心悸,神昏癫狂;痰停于胃,可发作恶心呕吐;痰浊上犯,清窍不利,则眩晕昏冒;痰气凝结于咽喉,则咽中梗阻,称为“梅核气”。若饮邪为病,则可见饮停胸胁,发为“悬饮”;饮留于肺,发为“支饮”等病证。

3、水液贮留:水液贮留于肌肤或体内,发为水肿或腹水等病证。

津液与气血的关系失调常见有:

1、水停气阻;津液代谢失常,水湿痰饮停聚脏腑经络阻滞气机。水停胸胁,可致肺气失于肃降,出现胸胁苦满,咳嗽气喘不得平卧;水气凌心则心悸、气促、头晕,动则喘甚;阻于中焦,脾胃失于健运则口淡、恶心欲吐、纳呆、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水停下焦,则小便不利、下肢浮肿等。

2、气随津脱;汗、吐、下等津液大量亡失,气随津液外泄无所依附,导致阳气大量亡失的病理变化。

3、津枯血燥;津血同源,津液亏损血失濡养,导致血燥生风的病理变化,以血虚和内风为主要表现。

4、津亏血瘀;津液大量消耗,使血液粘稠循行滞涩不畅,导致血瘀的病理变化,常见于高热、烧伤、吐泻、大汗出等;

5、血瘀水停;血脉瘀滞导致水液停聚的病理变化,以血瘀基础上兼有下肢或头面浮肿为主要表现。

肺的病机,即是肺的阴阳、气血失调病理状态。 肺是脏腑中直接与外界大气相通的一个脏器组织。由肺脏、肺系(包括与肺相连的气道、喉咙等组织)、经脉等所组成。其经脉下络大肠,与大肠构成表里关系。此外,尚有某些组织器官如皮毛、鼻窍等与肺有着密切联系。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朝百脉以助心推动营血的循行,通调水道以促进水液代谢的进行。肺气尚能宣发卫气于体表,以发挥其温煦肌肤,保卫机体的作用。 引起肺脏病变的原因,多为外邪的侵袭,此与其司呼吸,与外界相通,主皮毛的生理特点有关。当然亦有因他脏考试,大网站收集病变影响而致者。肺的阴阳、气血失调,主要表现为肺气的宣降失常,影响气机的升降出入,从而使呼吸功能失常,水液代谢及卫外屏障功能失调或障碍,同时亦可影响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从而导致血液的运行失调。 应当指出,由于肺是主气之脏,故关于肺阳的升散作用,多概括于肺气的宣发功能之内。为此,肺的阳气失调,多论及肺的气虚,而不再单论及肺的阳虚。又由于肺具有朝百脉的功能,周身百脉之血,均朝会于肺,故肺之血虚,亦极为罕见,因之,多论及肺阴之不足,而少涉及于血。所以,肺的阴阳、气血失调,主要表现于肺气的失调及肺阴的失调等方面。

由于肺主一身之气而司呼吸,故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又调节着全身的气机和水液代谢。因此,肺气的失调,主要表现在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失常,以及肺气虚损等方面。 肺气宣发和肃降失常 肺气的宣发与肃降,是肺气升降出入功能活动的两个方面,宣发与肃降虽有区别,但相反相成,二者又常相互影响。肺气宣发和肃降失常病机的形成,多由于外邪侵袭犯肺,或因痰浊内阻肺络,或因肝升太过,气火上逆犯肺等所致。亦可由于肺气不足,宣肃无能,或肺阴亏虚,燥热内生,宣肃不利等因素所造成。 其病理表现:主要在于肺气失于宣发和失于肃降两方面。 肺气失于宣发:又称肺气不宣。肺气不宣则肺司呼吸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气机不利,呼吸不畅,甚则肺气壅阻,可见鼻塞、多嚏、喉痒喘咳、胸闷不畅等症。肺气失宣,也可致卫气郁滞不得散越,腠理闭塞而无汗。若肺气虚损,宣发无力,则卫气不能固密腠理皮毛,因而肌表不固,开合失司,而见自汗,易于感冒等病理表现。若肺阴素虚,则宣发失司,阴不敛阳,津随阳泄,而见盗汗等症。 肺气失于肃降:又称肺失清肃。肺失肃降,是指肺气下降和清洁呼吸道的功能减退而言,从而可见咳逆上气,痰多喘满等症。 肺气失宣或肺失肃降,均可导致肺气上逆,肺气上逆则咳逆、气喘;肺失宣降则可考试,大网站收集影响及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使水液代谢失常或障碍,从而导致尿少或水肿等病证。其进一步发展,亦均能损耗肺气或肺阴,导致肺气虚损或肺阴不足。 肺气虚损 肺气虚损,其形成多因肺失宣降,久病不愈,伤及肺气;或劳伤过度,耗损肺气,或久咳伤肺,以致肺气虚弱等所致。 其病理表现是肺气不足,则呼吸机能减退,体内外气体交换出入不足,可出现呼吸气短等症。若影响及津液的输布代谢,水津不能气化,则可聚痰成饮,甚至产生水肿。肺气虚损,亦可导致卫阳虚弱,腠理疏松,肌表不固,卫外功能减退,而致表虚自汗,易患感冒。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