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临床全科医学杂志怎么样

发布时间:

临床全科医学杂志怎么样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主办的中国第一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期刊(刊号CN 13-1222/R,ISSN 1007-9572)。 本刊宗旨是研究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刊登全科医学学科的研究课题及学术论文,探讨全科医疗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传播全科医学理念,推广全科医学临床技能,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 本刊为半月刊,信息承载量大,如实反映了中国全科医学的教学、科研及临床实践的最新进展。目前已本刊已纳入中国科技部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同时被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等收录,已成为全科医学这一新兴的临床二级学科的重要期刊源。2003年在中国卫生部期刊评比中获科技期刊质量评比二等奖。

你好,临床医学包括很多课程,一般医院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等都在临床医学学习范围内,现在全科医学是一个发展趋势,全科医学就是各个科都要掌握一定的内容,以满足基层医院的要求,一些小病在基层医院就可以解决,只有解决不了才去大医院找专科医生治疗。意见建议:相对于专科医生而言,就是内外妇儿传等科室都有所学习,都有所掌握,可以很好的满足基层医院的要求。

要看你的论文质量了,不是太差的话修改一下还是能发的,而且现在是半月刊,一年有24期,你可以找下爱爱医论坛教育版的版主紫色丁香,她是编辑,可以联系她帮你看下文章

非常难,它是2011年医学综合类影响因子第三名,是北大中文核心和科技核心双核心。在全科医学领域仅有的几本双核心。不过你可以试试,对于项目资助和社区基线调查分析等文章相对好发表,临床专业性文章比较难发表,呵呵!

临床医学杂志怎么样

这个也要看不同学校吧,北大医学院和三本医学院能比么? 杂志社不错的话,不过当编辑收入也不错啊,且没啥临床风险。女生的话比较适合。看楼主你自己的选择了,如果喜欢临床的惊险,刺激,成就感啥的,那还是再找找其他医院吧。 杂志社虽然工作很轻松,但要签约的杂志不是什么核心期刊,发行量不大慎重考虑。毕竟弄了这个你的专业的东西都仍掉了,年过一年,手上没掌握一门生存的技术,以后弄个下岗怎么办?(希望我是多担心!)。核心级别的杂志那就可以好好考虑了,因为核心的毕竟厉害一些。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属于统计源核心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2016年核心目录里可以查询!如帮到你,望采纳!

为精准医学发展贡献了力量。《精准医学杂志》是我国目前批准创办的第一份有关精准医学学科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一直立足于精准医学领域,并依托青岛大学的学术资源优势,着重刊载了精准医学领域研究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为精准医学发展贡献了力量。《精准临床医学》精准临床医学学杂志实行严格的同行专家审稿制度,依据稿件学术质量,公平、客观的取舍稿件。

首先说明一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并没有对期刊的行政级别进行划分,一般都是各大院校对学术论文发表的期刊根据主管主单位进行级别的分类。由国家部级单位主管或主的期刊为国家一级期刊;由国家学会或协会等主管或主的期刊为国家二级期刊。以上两类刊统称为国家级期刊。例如:《中华医学杂志》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中华医学会,该刊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医药卫生类领军刊、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核心期刊、该刊英文版更是SCI,期刊的质量毋庸置疑,但是该刊若按级别划分则为国家二级期刊(由此可见期刊的级别与期刊的质量没有关系)。省级期刊与国家级期刊的分类一样:省厅主管或主为省一级期刊;省协会或学会等主管或主为省二级期刊,这两类期刊统称省级期刊。如有其他问题请继续追问。

药学临床杂志怎么样

1 基础研究: 以疾病动物模型为实验对象的基础药物治疗学研究; 用药方案设计的基础研究,以及评价; 药物联用、以及药物与其他治疗手段联用的基础研究; 基础药物代谢,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物治疗学的机理探索(包括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研究); 新药临床前研究结果,老药的临床前再评价;2 临床研究: 以人体或人体构件(如细胞等)为实验对象的临床药理学研究; 用药方案设计的临床研究,以及评价; 药物联用、以及药物与其他治疗手段联用的临床研究; 临床药物代谢,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具有应用价值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新药临床验证结果,老药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再评价; 临床药物治疗学的机理探索(包括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研究); 药物量效关系研究,临床药物治疗学经验总结;3 设计与统计: 创新性设计与统计方法; 新方法介绍,以及评价; 工具软件使用和应用;4 综合与讲座: 临床药理学研究进展; 药物治疗学研究进展;5 栏目设置:研究原著,设计与统计,综述与讲座,学术动态等。 1 投稿与处理 投稿。欢迎通过E-mail投稿。 来稿请附单位介绍信,保 证未一稿两投,并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立即编号,并寄回执。作者以后对稿件的查询均需提供编号。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审稿周期一般为1个月,刊登周期一般为3个月。1月后无任何消息请查询。 题目 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或符号,药名一般不用代号,不用商品名。 作者、单位和注脚 作者姓名居题目下方,单位写在姓名下方,写至具体科室,注明城市和邮政编码。稿件首页的脚注处,注明通讯作者,并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简介,包括性别, 学历,职称,学衔(如院士,博导,硕导,或其他学术头衔),研究方向,联系电话,传真,E-mail。脚注还包括本研究的基金资助项目名称与编号。 摘要、关键词 中文摘要为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可适当增加,关键词(4~8个);英文摘要中所有作者姓名均用汉语拼音列出,但如有外文作者,则用其本国语名。本刊采用 结构式摘要,即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书写(讲座与综述可不按此结构书写)。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第1次出现时应写全称。关键词宜选自《MeSH 词表》和《中医中药主题词表》,主要的自由词和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英文摘要,包括作者姓名、单位,应与中文 摘要一一对应。 引言 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材料和方法 清楚地描述观察或实验对象(病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情况,实验方法、所用仪器(注明制造厂商、产地)及步骤,以便他人重复验证。列出建立方法 的文献。对已发表但尚未为人们所熟悉的方法,要提供简要的描述和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详细介绍并对其限度加以评价。准确说明药物和化学品的 使用方法,包括商品名称、剂量以及给药途径。 结果 按照逻辑顺序在正文、表格和图中表述所得结果。正文中无需重复图表中的全部数据,也不得只注“结果见表(或图)”,还需用文字强调或概括其重要发现。 讨论 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的新发现及其意义; 本研究结果与其他有关研究的联系与比较; 本研究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但不必重述已在引言和结果部分详述过的数据或其他内容。 参考文献 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新文献,一般近5年来的文献占2/3以上。研究原著所引文献一般不少于5篇,依文中首次出现顺序编号,并在引用处用角码注明。[期刊格式]作者. 题名. 刊名,年;卷:起页-止页。止页码与起页码位数相同的数字可省略。例如:谢海棠,黄晓晖,孙瑞元. 国外常用药代动力学软件介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1;6:289-923位及3位以内作者全部写出;3位以上,只写前3位,后面加“等”,西文用“et al” 。 正在印刷的文章应标明“印刷中”。[专著格式]作者. 书名. 版本. 出版地:出版者,年:起页-止页。止页码与起页码位数相同的数字可省略。例如:孙瑞元. 定量药理学[M]. 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57-60[编 著中章节作者的引用格式]章节作者. 题目. 见(In):主编者,主编. 书名. 版本.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例如:郑青山,孙瑞元. 药物联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见:金正均,王永铭,苏定冯,主编. 药理学进展. 第1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单位与代号 来稿须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名称和代号。如m, kg, mg, h, d, min, s, iv, ip, po, ig, sc, ia, icv, IU,♂,♀, mol?L-1,a(年,岁)等,每天不用每d,第4天不可用d4,第4天到第6天不可用d4-6,可用第4~6天。本刊规定的代号有:wk(周),mon(月),wet wt(wwt,湿重)、dry wt(dw,干重)。药物采用最新版药典名或化学名。 人体内生化指标尽量按法定计量单位,如血中总蛋白、脂蛋白、 总脂用g?L-1,葡萄糖、钾、尿素、CO2结合力用mol?L-1等。表示物质在人体内的含量,尽可能统一用L(升)作分母,一般不用l,ml,dl 以及mm作分母。克分子浓度、克当量浓度改为物质的量浓度mol?L-1。具有单位的数值范围,要求前后数字单位相同:如~ ml不必写成 ml~ ml;25±1℃不必一定写成25℃±1℃。一系列数值的计量单位相同时,可在最末一个数值后标明单位,如5,10,15,20,25 molL-1。在一个组合单位内不得用一条以上的斜线,如mg/kg/d应改为mgkg-1d-1。 层次 文内标题层次不宜过多,有标题才有序号,写法如下:1 △△△△(章的标题,顶格,占一行) △△△△(条的标题,顶格,占一行)

其实去学校阅览室看就好了呀…………

找权威期刊可以到佰腾科研导航站上去找找,这个站一般做学术的人都会看,上面列出来的期刊杂志都是某个领域内最权威的~~

不是中文核心。但作为一本专业特色明显的全国性期刊,本刊已进入了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并从1998年起分别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和《化学文摘》(CA)摘录收载。 刊物本身还是很不错的。

临床医学杂志怎么样啊

是个垃圾杂志,审稿居然收费500,发行更是勒索了1W8,有也不要投这种垃圾期刊。

首先说明一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并没有对期刊的行政级别进行划分,一般都是各大院校对学术论文发表的期刊根据主管主单位进行级别的分类。由国家部级单位主管或主的期刊为国家一级期刊;由国家学会或协会等主管或主的期刊为国家二级期刊。以上两类刊统称为国家级期刊。例如:《中华医学杂志》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中华医学会,该刊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医药卫生类领军刊、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核心期刊、该刊英文版更是SCI,期刊的质量毋庸置疑,但是该刊若按级别划分则为国家二级期刊(由此可见期刊的级别与期刊的质量没有关系)。省级期刊与国家级期刊的分类一样:省厅主管或主为省一级期刊;省协会或学会等主管或主为省二级期刊,这两类期刊统称省级期刊。如有其他问题请继续追问。

临床医学进展属于核心级别的刊物了

临床核医学杂志怎么样

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

相关介绍:

核技术以核性质、核反应、核效应和核谱学为基础,以反应堆、加速器、辐射源和核辐射探测器为工具的现代高新技术。具有高的灵敏度、特异性、选择性、抗干扰性、穿透性等特点。

核医学可分为两类,即临床核医学和基础核医学或称实验核医学。在医疗上,放射性同位素及核辐射可以用于诊断、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

扩展资料

70年代以来由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技术的发展,以及放射性药物的创新和开发,使核医学显像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它和CT、核磁共振、超声技术等相互补充、彼此印证,极大地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水平。

工业、农业、医学、地质、材料、考古、法学等领域都有核技术的贡献。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受到一些发达国家反核力量的抵制以及公众对放射性的非理性恐惧,核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医学

前景很好。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就业的岗位有核医学科医师,急诊内科、重症医学、心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儿内科、肾内科、xue液肿瘤内科、内分泌科(含风湿专业)、感染科等,选择多,所以前景是很好的。核医学是核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核医学可分为两类,即临床核医学和基础核医学或称实验核医学。

本科阶段了解核医学知识很少,应届生直接报核医学研究生可能性很小:

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核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核医学可分为两类,即临床核医学和基础核医学或称实验核医学。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Becquerel发现铀的放射性,第一次认识到放射现象,在研究铀盐时,发现铀能使附近包在纸包的感光胶片感光,由此断定铀能不断地自发地放射出某种看不见的、穿透力强的射线。

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核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核医学可分为两类,即临床核医学和基础核医学或称实验核医学。

前者又与临床各科紧密结合并互相渗透。核医学按器官或系统又可分为心血管核医学、神经核医学、消化系统核医学、内分泌核医学、儿科核医学和治疗核医学等。

早在1913年,海韦希就应用放射性元素作为化学及物理学的示踪剂,1923年他利用Pb在豆类植物进行生物示踪实验,1934年用氘水测全身含水量。

第一次在人体应用稳定性核素,1935年他首次用P于生物示踪研究,同年,又创立了中子活化分析法,所以,在核医学界,海韦希被称为,基础核医学之父,1943年获诺贝尔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