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宫颈癌论文好写吗

发布时间:

宫颈癌论文好写吗

医学论文英语摘要的写作及难句翻译发表时间:2009-6-12 9:15:21 来源:中国创新医学网推荐[摘要]根据自己在编审医学论文英文摘要工作中的实际经验,总结和归纳在翻译医学论文摘要时应注意的问题及使用的方法、策略,重点论述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格式、文章标题的表达方式、语态和时态的使用、长难句翻译等。[关键词]医学论文;英语摘要;写作;翻译为繁荣医学教育,提高医疗水平,传播医学知识,促进同国外的医学交流,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我国目前已出版发行了数百种医学期刊。为了方便论文的检索和查阅,保持同国外医学期刊的一致性,医学论文大多要求书写中、英文摘要。笔者在医学期刊的英文编辑工作中发现,相当一部分摘要的书写不够规范,部分作者在遇到长句及疑难句子时就不知从何下手,有的将检索的外文资料生搬硬抄,同自己的原文完全不对应。笔者特撰写此文,以期对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书写英文摘要的水平、提高医学论文的质量有所帮助。1 英文摘要的写作格式医学论文摘要的格式目前主要采用结构式摘要(structured abstract),它是由加拿大Mc Master大学临床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教授Haynes博士[1]于1990年4月首先提出的。而几乎在同年,美国《内科学纪事》(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Ann Intern Med)在国际上率先应用结构式摘要[2],随之,世界各国的医学期刊都采用了结构式摘要[3]。这些结构式摘要有8段式、7段式、6段式、5段式、4段式及3段式等,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目的、研究设计、研究单位、研究对象或病人、处理方法、检测方法、结果及结论共8项。而在实际应用中,8段式结构式摘要逐渐简化为4段式。我国大多数医学期刊都采用了4段式结构式摘要,即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1)目的(objective):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表明研究的范围、内容和重要性,常常涵盖文章的标题内容。(2)方法(methods):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设计思路,使用何种材料和方法,如何对照分组,如何处理数据等。(3)结果(results):简要介绍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数据,有何新发现,说明其价值及局限。此外,还要给出结果的置信值,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4)结论(conclusion):简要对以上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或讨论,并进行总结,给出符合科学规律的结论。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来看下例:(1)目的:探讨螺旋CT(SCT)对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价值。(2)方法:51例疑诊结、直肠肿瘤的患者行SCT扫描,扫描前清洁肠道,并经直肠注气,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51例中,41例经直肠镜或手术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其中31例有手术、SCT等完整资料参与分期研究,将影像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3)结果:SCT总的分期准确率为(18/31),判断T分期的准确率为(27/32)'N分期的准确率为(19/31)。评价肿瘤浆膜外侵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和。(4)结论:SCT扫描对结、直肠癌的术前分期有重要价值,有助于判断肿瘤浆膜外侵犯及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情况。其对应的英文摘要为:(1)Objective:To evaluate spiral CT (SCT) in the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colorectal carcinomas. (2)Methods:Fifty?one patients suspicious of having colorectal carcinoma underwent spiral CT scans performed from the dome of the diaphragm to symphysis pubica after cleansing enema and rectal air insufflation. 41 of the 51 patients were proved to have colorectal carcinoma by colonoscopy and/or pathology. The findings of SCT of 31 patients treated with surgery were compared with the surgical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for staging.(3)Results:The overall accuracy rate of SCT staging was (18/31). For evaluation of T staging and N staging'the accuracy rates were (27/32) and (19/31).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or serosal infiltration were and .(4)Conclusion:SCT scan'playing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colorectal carcinoma'is useful to detect the serosal infiltration'lymph node and distant metastasis.上述摘要中英文对应准确,叙述简练,基本上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便于专家和编辑的审稿和校对,也便于医务工作者以及普通读者的查阅和检索。2 英文摘要写作与翻译应注意的问题众所周知,任何英文书面材料只有用英文思维、构思、写作,才可能成为比较地道的英文文章,医学论文摘要也是这样,最好直接用英文书写。然而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以及同论文作者的交流中了解到,80%以上的医务工作者不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基本上要首先写出中文摘要,再按照中文内容翻译成英文。在写作和翻译的过程中,他们不可避免地都会犯下一些错误。下面将重点讨论摘要写作与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 文章标题文章标题具备信息功能(提供文章的主要内容)、祈使功能(吸引读者阅读和购买)、美感功能(简单明了、新颖、醒目)和检索功能(方便读者和科技工作者检索、查阅及引用)。医学论文的标题还有它自己的特点,即有较多的专业术语和较长的字数。对于它们的翻译,要忠实于原文,一般都采用直译方法,并且要注意各成分之间的关系[3]。请看下例:“针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左心功能状态的影响”翻译:The acupuncture effect on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ngina pectoris分析:“影响”为中心词,但它在本文中的意思为“疗效”,因为“针刺”是种治疗疾病的方法,“针刺的疗效”可译为“acupuncture effect”。“左心功能状态”是表类属的定语,应紧跟“影响”,“患者”修饰“左心功能状态”,“冠心病心绞痛”修饰“患者”。层层修饰关系在译文中均以介词连接,译文简洁而明晰。 语态在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远不及主动语态广泛。然而,在翻译医学论文摘要时,却常常采用第三人称的被动语态。这是因为医学研究着重于客观事物和过程的描述,使得整项活动更显出科学性。同时,被动语态的句子在结构上有较大的调节余地,有利于采用必要的修辞手段,扩大句子的信息量,从而突出重要的概念、问题、事实、结论等内容[4]。请看下例:“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3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区域淋巴结和相应正常食管组织中P73蛋白的表达,并探讨与食管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翻译:The expression of P73 protein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in 37 cases of esophageal tumor tissues'para?cancer tissues'regional lymphnodes and matched esophageal normal tissues'and their relation to clinical 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esophageal cancer was explored.分析:(P73蛋白的)“表达”和“关系”是两个中心词,只有使用被动语态,才能突出这两个词。“检测”和“探讨”都是科学研究的过程,使用被动语态就是强调其科学性。整个译句使用被动语态达到的效果是结构紧凑,上下联贯。 时态时态是大多数作者遇到的一大难题,他们不知何时该用何种时态。有时全文从头到尾只用一种时态,或几种时态杂乱交错,给人不知所云的感觉。笔者通过多年对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加工、翻译发现'医学论文摘要中所采用的时态主要是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偶尔也会出现完成时。而它们的功能也很明确,即,一般现在时(偶尔有现在完成时)使用于摘要的目的与结论当中。对于摘要的目的,现在常常省略主语,只用不定式短语进行表达。如“to study; to evaluate; to understand”等;而一般过去时(偶尔有过去完成时)则常常用于摘要的方法和结果之中。请看下例:例1:“106例宫颈癌均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其中78例行术前放疗(体外加腔内放疗),16例采用腔内放疗加手术,12例术后放疗。”翻译:106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rcinoma were all treated by radical hysterectomy and pelvic lymphadenectomy'of whom 78 had preoperative radiotherapy'(external radiation and brachytherapy)'16 combination of brachytherapy and radical operation'12 adjuvant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分析:上文是摘要“方法”中的一句。主句使用了过去时,从句则使用了过去完成时。之所以使用这两种时态,是因为在撰写此文时,研究工作已经结束,研究过程中所做的一切已成过去。读者阅过就一目了然。例2:“初步结果显示肝素酶基因表达可能为肺癌细胞获得转移活性的可靠标志之一,其检测可用于辅助判断肺癌患者预后。”翻译:The preliminary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xpression of heparanase gene may be one of the reliable markers for the metastastic activity gained by the lung cancer cells and can be used clinically in predict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分析:这是摘要“结论”中的一句,是论文作者对研究工作进行的总结,并指出其对当前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因此使用的是一般现在时。当然,使用何种时态不能一概而论。在翻译时,要根据原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来最后确定。3 长、难句的翻译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医学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的句子通常较长,结构较复杂,有时,长长的一段文字仅由一句话组成。在医学论文摘要中更是如此,要做好它们的互译还真不容易。这是因为汉语句子建构在意念主轴(thought?pivot)上'英语句子建构在形式(或主谓)主轴(form?pivot or subject?predict?pivot)上[4]。也就是说,虽然句子是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汉语强调的是意义,不太强调句子结构,许多句子没有主语,还有的句子主语不明显,但意义是明确的;而英语句子特别强调句子结构,绝大多数句子需要主语和谓语。这就要求在汉译英过程中注意句意的转换,学会抓找中心词和使用英语中的各个关联词。请看下列例子:例1:“以BPDE诱导恶性转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16HBE为模型,采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方法,比较转化细胞及正常对照细胞间基因表达的差异,分离恶变细胞中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翻译:The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human bronchial cell line 16HBE induced by BPDE was used as a model for comparing gene expression between the transformed cells and controls. cDNA 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isolat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cDNA fragment in transformed cells.分析:在中文原句中,出现了“以……”、“采用……”以及“比较……”、“分离……”这两个看似并列的机构'如果按照原文翻译'就会不知所云。因此,根据句意和英语的句子结构,将原文分成两层意思,按照两个句子去翻译。在第一层意思中,“上皮细胞株”在句中是中心词,但在实际翻译中,应通过所有格形式将“恶性转化”处理为中心词。翻译时,将它们的位置颠倒过来,并且为了保持和中文“以…”结构相一致,使用了被动语态。第二层意思中,“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方法”是中心词。其他结构按照英文习惯出现,层次分明,出落自然,毫无累赘之感。例2:“这些感受器是神经末梢,它们嵌入血管壁,根据该血管扩张的程度发出冲动。”翻译:These receptors are nerve endings that discharge impulses according to the extent of stretch in the wall of the vessels in which they are imbedded.分析:原文虽然不是太长'但如果按照中文结构去译'就显得很幼稚。因此'就应使用英语中的各个关联词及关联结构。本句中采用的是定语分译法'即用一个主句带上一个定语从句'该定语从句又带上它自己的定语从句'这不仅符合英文习惯'而且逻辑性很强。整个译文层次明晰、流畅自然。以上是笔者在工作中的一些探索'希望能对进行医学论文英语摘要写作的医务工作者有所启发。[参考文献][1]HAYNES R informative abstracts revisited[J].Am Intern Med'1990'113:6976.[2]PENROSE A M'KATZ S B. Writing in the Sciences [M]. New York:St. Martin?s Inc.'1998:123125.[3]PICKETT N A'LASTER A A. Technical English [M]. 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1996:6568.[4]陈宏薇. 新实用汉译英教程[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102105.

护理方面的论文可以说已经被多少学生写了一遍又一遍,所以现在很少有比较好的题目,如果你想写的话,可以从比较传统的题目中发表出自己新的见解,结合时代的新意,以及现代护理技术的新标准来入手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好写的护理论文题目供你进行参考:1、协同护理模式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效果研究2、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3、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构建的研究4、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5、山东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研究6、精神病患者照料家属的护理压力及应对策略研究7、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方案的制定、实施及效果评价8、膜滤对药品和个人护理品的去除特性研究9、安徽某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学生无偿献血知识、态度、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10、护理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11、灾害护理专科护士培训课程核心知识体系的构建12、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13、运用ECS评价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14、医院志愿者活动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影响的研究--以某省属医科大学为例15、护生实习前后护理伦理认知现状及培养策略的研究

护理的话一般来说就是护理一些。特殊的疾病呀,或者是护理老人。或者是护理宝宝,可能论文题目会比较好,写一点吧。

介绍宫颈癌论文怎么写好

因为没有定期去检查,并且如果感觉有不舒适的话,也不及时的去医院里边进行治疗,所以导致病情一拖再拖。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心情舒畅,定期去检查,勤换内裤。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骨科护理教学查房加强对护生专科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生整体综合素质能力。方法:采用个案整体护理查房的形式。查房的全过程是由带教老师指导、护生主持,运用护理程序对骨科常见病的个案进行分析和讨论。这种查房形式得到了护生的认可。...【摘要】目的:通过骨科护理教学查房加强对护生专科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生整体综合素质能力。方法:采用案整体护理查房的形式。查房的全过程是由带教老师指导、护生主持,运用护理程序对骨科常见病的个案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护生精心准备,积极发言,讨论热烈。种查房形式得到了护生的认可。通过分析讨论能将专科护理知识应用于个案病例中。结论:骨科护理教学查房激发了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提高了护生专科知识水平及临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关键词】护理查房护生骨科在骨科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护生普遍存在着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理论不能联系实际的现象。为此,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护理教学查房的形式加强对护生专科知识的培训,引导护生用理论知识指导临床护理实践,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查房过程时间安排每年年初科室制定出临床带教计划,为保证每一位实习同学有一次参与护理查房的机会,按照护生科室轮转表的安排,定于3月和11月组织骨科护理教学查房一次。参加人员大外科所有实习同学、带教老师和本科室年青护士。查房形式个案整体护理查房。查房时间确定后,由带教老师选择病案,提前一周通知在外科实习的同学和本科室年青护士做准备。如查房内容为“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同学要收集和复习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的相关知识、治疗和护理方法护理程序的内容。要到骨科病房查看病人实际情况,了解病情。由带教老师指导一名骨科实习同学准备书面查房汇报材料。查房内容由带教老师主持护理查房,首先介绍查房内容和目的。让同学明白,通过护理查房,要掌握骨科常见病的专科知识;会应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解决临床护理问题;学习与沟通交流的技巧,向患者传达医学信息和掌握健康教育内容等。由一名同学汇报病情及护理过程。老师以启发式提问:针对骨科具体病案应该如何正确护理评估病人、准确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组织护理实施、正确护理评价及怎样进行健康教育等。同学们积极发言,展开热烈的讨论,能比较准确地评估病人,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能正确地介绍健康教育内容。年青护士补充临床护理经验,介绍骨科功能训练方法。带教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完善查房内容,讲解护患沟通技巧,评价查房效果。最后,老师带护生到病房看病人,接触病人,了解临床护理过程,评价护理效果。2讨论护理教学查房激发了护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往的护理查房是以临床老师为主,护生只是听众,不敢大胆发言,没有主动参与思考。骨科护理教学查房的全过程是由护生组织实施,为了能在同学面前充分展现自我,为了能在讨论中正确回答问题,在查房前护生必须认真复习专科护理知识,主动查阅有关医学资料,主动请教带教老师和医师,主动下病房与病人沟通交流,了解病情,观察疾病治疗及护理效果。整个护理查房过程是一个护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护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主动参与性明显提高〔1〕。护理教学查房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在查房中护生积极发言,将学习的专科知识和医学信息与同学分享。对于专科新知识、新技术是渴求了解。如在介绍膝关节康复器(CPM)训练膝关节功能时,护生兴趣很大,纷纷要求老师讲解使用方法。老师则用CPM仪在同学身上示范操作方法,讲解训练时间以及注意事项。护生认真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了骨科训练仪的操作技巧。护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大,达到了教学的预期目的。护理教学查房使护生掌握了专科护理知识,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通过师生互动式的讨论、分析病案,护生学到了专科护理知识;老师将临床思维方法与步骤传达给护生,指导护生学会分析问题,用理论知识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通过老师解答护生的疑难问题,让护生学习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丰富临床经验。使护生在临床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渐趋完善〔1〕。护理教学查房有利于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查房前老师也要做一定的准备工作。首先,要选择病例,熟悉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护理要点,要引导护生在讨论中提升专科护理知识。其次,将老师在临床中总结出的护理经验传送给护生,使护生能尽快融入到护理实践中,更好地为病人服务。由于老师也在不断地学习,所以无形中也是在提升教学水平。

HeLa细胞是一种常用于构建小鼠宫颈癌模型的细胞,被广泛用于细胞培养、生物实验以及肿瘤研究中。HeLa细胞的出现为宫颈癌的治疗指明了道路,在探讨宫颈癌治疗药物和方法时,常会研究化合物对宫颈癌HeLa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以及对宫颈癌肿瘤抑制模型小鼠的存活的影响。 在人类生物学中广泛应用的细胞系——HeLa细胞,来自于1951年,源自一名美国妇女的子宫颈癌细胞,现在已经成为医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人类细胞由于分裂次数有限,难以实现长期留存,而肿瘤HeLa细胞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因而成为科学家获得的第一个人类细胞系。HeLa细胞株是由正常子宫颈细胞被一种人类乳突状瘤病毒转型成癌细胞的,而且和正常子宫颈癌细胞有许多不同,此细胞显角蛋白免疫沉淀染色阳性,包含HPV-18序列,有正常水平的pRB表达和p53的低水平表达。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癌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HPV16和HPV18是HPV的两个重要亚型。 从1952年至今,HeLa细胞促成了超过6万篇论文,其中涉及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发,和导致两项诺贝尔奖的研究。,利用HeLa细胞构建小鼠宫颈癌模型的研究也是数不胜数。如有研究者发现,用绿色荧光蛋自标记的人宫颈癌细胞Hela建立的小鼠宫颈癌模型可以为人宫颈癌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材料,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能够客观定量评价活的肿瘤细胞在动物体内的生长情况,而不是肿瘤体积的变化。在抗肿瘤药物药效学初步筛选或初步有效性的评价中常采用小鼠肿瘤移植模型来进行体内试验。美迪西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各种有效的同种肿瘤移植模型,用来检测药物的有效性。常规的肿瘤疾病有:乳腺癌、肺癌、结肠癌、肾癌、DLBCL淋巴瘤等,通过大小鼠、仓鼠等进行动物实验。 利用Hela细胞构建的小鼠宫颈癌模型还可以探讨化合物对结肠癌的作用机制。如有研究者探讨了黑蒜提取液对宫颈癌HeLa细胞移植瘤辐射增敏及保护机制,通过构建宫颈癌HeLa细胞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将其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γ照射组、黑蒜组、黑蒜+γ照射组。将其分别用生理盐水、γ射线照射、黑蒜提取液、黑蒜提取液联合γ射线照射来进行处理,然后对各组移植瘤生长的速度进行观察[1]。通过实验发现黑蒜提取液对HeLa细胞移植瘤具有辐射增敏作用,通过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机体抗氧化能力,以提高对机体的辐射保护作用。 也有研究者探讨了莪术对人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2]。研究者将50只裸鼠移植瘤模型简单随机分成5组,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观察小鼠的免疫功能及癌组织的病理结果变化;用 M TT 方法检测莪术水煎液对宫颈癌 Hela 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发现莪术具有抑制宫颈癌细胞的生长,促进癌细胞凋亡等作用。 子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利用Hela细胞通过裸鼠成瘤实验建立小鼠宫颈癌模型,通过观察化合物对裸鼠移植瘤的影响,可以为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总之Hela细胞系无论是在过去还是未来,都是医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具。 [1]黑蒜提取液对宫颈癌HeLa细胞移植瘤辐射增敏及保护机制研究[J]. [2]莪术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本

引导语:毕业论文是即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本。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目前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卵巢癌的发病率高,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第一、二位。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辅助化疗是宫颈癌、卵巢癌重要的治疗手段。紫杉醇作为植物类抗肿瘤药因为疗效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但其即刻性过敏毒性反应的后果严重,给临床护理带来风险。本文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妇科应用紫杉醇为主联合化疗治疗宫颈部、卵巢癌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其护理方法与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本组宫颈癌、卵巢癌患者26例,年龄25~64岁,平均39岁。宫颈癌7例,均为宫颈鳞状细胞癌,4例为术前诱导化疗,5例为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后的辅助化疗; 卵巢癌19例,为卵巢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

化疗给药方法

为预防紫杉醇稀释剂聚氧乙基代蓖麻油发生急性过敏反应,用药必须预处理,即化疗前12h和6h分别口服20mg,注射输注前30min,苯海拉明 50mg肌内注射和雷尼替丁50mg静滴。紫杉醇每次用量180~210mg,间隔3~4周。宫颈癌术前诱导为1周,1~2个疗程。

25例患者完成全程化疗,2例发生过敏反应,其中1例较严重改用其他化疗方案; 4例出现轻度胃肠道副反应,1例出现静脉给药药液渗漏,1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脱发。

化疗前护理

①化疗前详细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和心脏病史。②用紫杉醇前必须进行预处理,是预防过敏反应的关键,护士必需严格遵医嘱按时给、苯海拉明、雷尼替丁等药物。③用药前准备好心电监护、吸氧装置、注射液、盐酸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等急救药品。

心理护理

对于年轻患者或者首次化疗患者,患者难以接受病情,易产生怀疑、不愿面对现实、抑郁、恐惧心理,并认为癌症是绝症,无法医治,部分患者消极对待治疗。对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应耐心讲解国内外应用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的效果,列举科学数据和成功病例除其顾虑,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使其主动配合化疗治疗及护理。对于复发或反复化疗患者,患者因为疗效不佳对治疗信心不足,应与患者及家属做好密切充分的沟通,防止出现消极、悲观情绪。对所有患者要介绍药物疗效、用药途径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配合治疗。要体贴患者、理解患者的心情和诉求。

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紫杉醇过敏反应属于I型过敏反应,轻度I型过敏反应发生率40%,重度发生率大约为2%。80%的病例在紫杉醇用药后10 min内出现,最常见的症状为面部潮红、皮肤红斑、荨麻疹、血管性水肿,严重过敏反应表现为支气管痉挛性呼吸困难、脉搏加速、低血压甚至休克,后果严重,必须高度重视,为预防过敏反应,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化疗前12 h和6h分别口服20 mg,注射输注前30 min,苯海拉明50mg肌内注射和雷尼替丁50 mg静滴。②用药前备好氧气、心电监护装置,急救药品。③输注紫杉醇时,使用专用的非聚氯乙烯输液器,末端装有的过滤器,可防止紫杉醇稀释液中细小微粒进入患者体内。④输注紫杉醇80qo病例在用药IO min内出现反应,因此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在输注开始的10 min内.滴速10滴/min,若无不适,可将滴速调至45滴/min。⑤运用试用量,即先静滴30 mg,30 min IAJ用完,没有反生严重过敏反应后 h点滴完全量。⑥专人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化疗开始即给予心电监护,输注中每隔10mln监测1次血压、脉搏、呼吸,专人看护30 min,以后每1 h测1次,并详细记录监测情况,应严密观察、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以及时发现过敏反应;本组有3例患者l0min内出现面部潮红、心率加快,立即暂停用药,用20 mg静脉注射、吸氧,约30 min后症状缓解,剩余药量以30滴/min用完。这些反应可能与紫杉醇注射液中所含稀释剂聚氧乙基代蓖麻油有关;l例患者经处理后症状不能缓解,呼吸困难停用紫杉醇方案改用其他化疗方案。

心性的.护理

紫杉醇的心性主要有:心动过缓、心脏传导阻滞、房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以心动过缓最常见,发生率 30%。用药前常规检查心电图,详细了解患者是否有心脏病史,用药时给予全程心电监测,动态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并询问患者的不适症状,防止发生严重的心性。如发现异常心电图形立即停药,请心内科医生评估心功能,给予对症处理,减轻心性反应。

预防静脉炎护理

正确的给药途径可以防止静脉炎,首先要有计划,合理选择和保护静脉血管,从远端向近端,逐渐向近心端,左右侧轮流交替;应用静脉留置针,动作轻柔,选柔软、直、有弹性的血管,保证穿刺准确成功率,防止反复穿刺造成皮下瘀斑或血肿,必要时使用颈内深静脉置管术或PICC置管术;在化疗前先用生理盐水引导确保针头在静脉中方可用化疗药物,化疗药物输注结束后再输注等渗盐水50 -100 mg,减少药物的刺激作用;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药液外漏、红肿、硬结。若药液漏出血管外,及时停药,抽吸血管内药液、局部冷敷33%硫酸镁、外涂喜疗妥软膏。

骨髓抑制护理

紫杉醇对骨髓有抑制作用,一般发生于化疗后8-10 d,为骨髓的造血功能受到抑制,主要引起白细胞下降,当白细胞低于×109/L时应给予保护性隔离,防止感染,发生败血症,每日紫外线消毒房间,居室要清洁卫生,减少探视,医护人员接触患者要戴口罩,不接触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亲属和医护人员。血小板低于50×109/L者要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等异常,嘱患者卧床休息、慢活动、避免外伤、用软牙刷;各项护理操作轻柔,防止出血。

紫杉醇的胃肠道反应常有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等,影响患者进食和正常的消化活动,频繁呕吐会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化疗开始正确评估治疗所带来的痛苦,做好护理措施包括:①选用有效的镇吐剂;②选用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调整进食时间,避免在化疗前及化疗后1 -2 h进食;③分散注意力,如听音乐、看电视、看报、做游戏或与家人聊天等;④出现呕吐时及时清除呕吐物,做好口腔护理,减少不良刺激。

脱发的护理

紫杉醇脱发发生率80%,首次化疗前要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脱发发生的可能性,及停药后可重新长出更亮、更好的头发,让患者心理上有准备;对化疗后出现脱发的患者,鼓励其说出感受,帮助其选择合适的假发或带头巾,减少患者因形象紊乱而造成忧虑、悲伤等不良情绪。

4 小结

紫杉醇为植物类抗癌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恶性肿瘤辅助化疗。通过对应用紫杉醇为主联合化疗治疗的32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我们体会在临床化疗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全面掌握化疗药物毒性反应特点,化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并观察药物毒副反应, 做好各项防范措施,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可以预防和减轻毒副应,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宫颈癌宫颈癌诊断论文

中外医学家联合研制出了一项可在两个半小时左右快速筛查宫颈癌的技术。9月22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英国《柳叶刀—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杂志,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 这项名为HPV快速筛查法(careHPV)的技术与现在普遍使用的两种宫颈癌检测法相比,能够更加快速而准确地捕捉到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导致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该研究项目临床试验的负责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乔友林教授说:“临床检测结果显示,这项技术的假阴性率为10%,假阳性率为16%,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使用的杂交捕获二代(HC2)技术,比较令人满意。” 在美国比尔/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的资助下,流行病学家乔友林和他的研究团队与美国卫生科技推广研究所(PATH)和德国凯杰公司(QIAGEN)合作,历经5年,研究成功了这项筛查技术。 与目前通常使用的巴氏涂片和液基细胞学技术相比,HPV快速检测技术实验设施简单,操作容易。乔友林说:“乡村卫生员经过基本训练,就能很好地掌握这个技术,而且,可以在没有水电的情况下操作。”他率领研究团队在山西襄垣县和武乡县,采用三种方法——HPV快速筛查法(careHPV),醋酸染色后观察(VIA)法,以及杂交捕获二代技术检测(HC2)法对2388名30-54岁妇女进行了对比检测。 结果表明,HPV快速筛查技术,识别宫颈癌与高度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都大大优于醋酸染色后观察法,并与杂交捕获二代技术的检测准确度相差不大。 这项技术在中国应用获得成功,改写了宫颈癌生化检测技术的历史。“它的准确度与杂交捕获二代(HC2)技术相差甚小,但费用却比它少10倍,”乔友林说。 作为一种面向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宫颈癌预防的实用方法,HPV快速筛查技术拥有广阔的前景。 HPV病毒几乎在所有子宫颈癌病例中都存在,是引发子宫颈癌的元凶。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子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威胁妇女健康的第二杀手。全球每年大约有47万妇女罹患宫颈癌,中国约有10万,其中70%是农村妇女。著名艺人梅艳芳和李媛媛,都不幸死于这一疾病。 自巴氏涂片1941年问世以来,宫颈癌早期病变检出率增加,全球宫颈癌发病率下降了80%。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广泛推行该技术却比较困难。 乔友林说,“首先,它需要建立高标准的细胞学检查系统,以及培养训练有素、能准确阅读巴氏涂片的细胞学技术人员,这两方面所需的费用都相当可观。”另外,巴氏涂片的敏感度并不令人满意,假阴性率约可高达40%。 从理论上讲,液基细胞学加杂交捕获二代的HPV检测技术是最佳检测方法,其假阴性率为2%,假阳率为15%。“唯一的问题是,做一次这样的检测需要花费500多元人民币,即便是对大城市的工薪阶层妇女也太高了。它只适合深圳等高收入城市,”乔友林说。目前,醋酸染色观察法是贫困地区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模式。这个检测只需要10元人民币,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他说,“如果妇科医生不熟练,或没有接受良好的培训,肉眼观察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率可以高达40%和20%。” 尽管国际上研究开发的预防宫颈癌的疫苗已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获准上市,但是,疫苗只能预防70%左右的宫颈癌,而且对已经感染HPV病毒的妇女不起作用。 因此,HPV病毒的检测对防治宫颈癌仍然至关重要。研究出经济、准确、安全、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也因此成为学术界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果妇女一生中能做一次,作到早诊早治疗,那么,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望下降三分之一,”美国卫生科技推广研究所的约翰·瑟拉斯(John Sellors)博士说。

HC2 PHV DNA检测系统,可以有效帮助发现真正能引起宫颈高度病变的HPV感染,而不是单纯检测病毒及非临床相关的HPV感染,即检测宫颈病变,而非病毒。现已成为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大规模筛查)。经临床验证的、敏感的、可靠的检测技术,有效预测宫颈癌发生的风险,最大限度保护妇女健康,已成为临床HPV检测领域的金标准。

- 一、宫颈癌的症状 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常无任何症状,多在普查中发现。子宫颈癌的主要症状是阴道流血、阴道分泌物增多和疼痛等。其表现的形式和程度与子宫颈癌病变的早晚及病理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一)阴道分泌物增多 大多数宫颈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分泌物增多。初期由于癌的存在刺激宫颈腺体分泌功能亢进,产生粘液样白带,随着癌瘤的发展,癌组织坏死脱落及继发感染,白带变混浊,如淘米水样或脓样带血,具有特殊的恶臭。 (二)阴道不规则流血 早期表现为少量血性白带及接触性阴道流血,病人常因性交或排便后有少量阴道流血前来就诊。对绝经后出现阴道流血者,应注意寻找原因。宫颈癌阴道流血往往极不规则,一般是先少后多,时多时少。菜花型出血早,量亦多,晚期癌肿侵蚀大血管后,可引起致命的大量阴道流血。由于长期的反复出血,患者常常继发贫血。 (三)疼痛 为晚期宫颈癌的症状。产生疼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盆腔神经受到癌肿浸润或压迫。若闭孔神经、骶神经、大血管或骨盆壁受累时,可引起严重的疼痛,有时向下肢放射。其他致痛原因为:宫颈管内被癌瘤阻塞,宫腔内分泌物引流不畅或形成宫腔积脓时,出现下腹部疼痛;癌肿侵犯宫旁组织,输尿管受到压迫或浸润时,可引起输尿管或肾盂输尿管积水,产生胀痛或痉挛性下腹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癌肿压迫髂淋巴、髂血管使回流受阻时,可出现下肢肿胀和疼痛。 (四)其他症状 晚期宫颈癌侵犯膀胱时,可引起尿频、尿痛或血尿,甚至发生膀胱阴道瘘。如两侧输尿管受压阻塞,则可引起尿闭及尿毒症,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癌肿向后蔓延压迫或侵犯直肠时,常有里急后重、便血或排便困难,甚至形成直肠阴道瘘。晚期癌肿由于长期消耗可出现恶病质。 二、宫颈癌的体征及检查 早期宫颈癌局部肉眼观察不能识别,多数仅有不同程度的糜烂或轻微的接触性出血,甚至有的宫颈外观光滑。对可疑的或临床已能辨认的宫颈癌患者,应进行仔细的妇科检查及必要的全身查体,以便及早做出诊断和查清癌瘤生长类型和范围。 (一)妇科检查 1.外阴视诊 注意外阴部有无癌瘤。晚期病人偶有外阴部转移。此外,子宫颈和外阴癌还可同时存在。 2.窥器检查 对有阴道反复出血者,先行指诊,初步了解病变范围后再轻柔地放入窥器检查,以免碰伤癌组织而引起大出血。窥视主要目的是了解宫颈形态,如疑为癌瘤,了解其类型、大小、累及宫颈及阴道的范围,必要时局部涂以3%的复方碘液辅助检查。 早期子宫颈癌局部改变不明显,应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有人提出两种试验方法辅助检查:①组织脆性试验:以直径2mm的探针头轻轻按压宫颈可疑区域,并在宫颈表面慢慢滑动,如轻压即可插入宫颈组织,表示此处组织脆,可能为癌组织,取活检证实;②组织弹性试验:由于癌组织的弹性减退或消失,当用压舌板或长镊子的倒头轻压宫颈表面时,如为癌组织则感觉坚硬,质脆而易出血。正常组织的弹性好,压过后很快即恢复原有的形状及色泽。 3.阴道指诊 以食指自阴道口向内触摸全部阴道壁、宫颈表面及宫颈管部,注意质地、癌瘤范围及指套有无带血等。 4.双合诊 除能了解子宫颈的病变外,还可了解子宫大小、质地、活动度以及两侧附件和宫旁有无肿块、增厚和压痛。 5.三合诊 注意直肠前壁是否光滑,阴道后壁的弹性,宫颈管的粗细和硬度,宫颈旁主韧带及骶韧带有无增厚、变硬、弹性消失和结节感,以及盆壁有无癌肿浸润、转移肿大的淋巴结等。三合诊检查是确定宫颈癌床分期不可缺少的步骤。 (二)全身检查 对宫颈癌病人进行全身查体是必要的,不仅可以了解有无远处转移的病灶,而且为制定治疗方提供依据。晚期病人查体时,应注意髂窝、腹股沟及锁骨上淋巴结有无肿大,肾脏能否触及,肾区有无叩击痛等。 (三)其他辅助检查 为进一步了解癌瘤扩散、转移的部位和范围,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某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胸部透视或摄片、膀胱镜、直肠镜、静脉肾盂造影、淋巴造影及同位素肾图检查等。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子 宫颈癌的最可靠的依据,无论癌瘤早晚都必须通过活检确定诊断。因为有些宫颈病变酷似阿米巴宫颈炎,若非活检难以确诊。再者组织切片检查还可得癌变类别及其分化程度。 三、宫颈癌的主要扩散途径 为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少数经血循环转移。 (一)直接蔓延 是最常见的扩展形式。癌瘤可直接蔓延或循淋巴管浸润而侵犯邻近的组织和器官。 1.向外向下浸润至阴道穹窿及阴道壁因前穹窿较浅,故前阴道壁常常较后壁受侵为早。有时阴道壁的浸润呈间隔状,癌细胞可沿阴道粘膜下的淋巴组织播散,在离宫颈较远处出现孤立的转移灶。 2.癌瘤向两侧蔓延至宫旁和盆壁组织由于宫旁组织疏松,淋巴管极丰富,癌瘤一旦穿破宫颈肌膜,即可沿宫旁迅速扩散,累及主韧带、骶韧带,甚至盆壁组织。当输尿管受到浸润或压迫造成梗阻时,可引起肾盂输尿管积水。 3.癌瘤自颈管内向上侵犯可蔓延至宫体颈管型发生的机会较多。 4.邻近器官的侵犯晚期宫颈癌向前可侵犯膀胱,向后可侵及直肠。由于膀胱与宫颈较直肠与宫颈的关系更加密切,往往先穿过阴道前壁侵犯膀胱,再向后穿破阴道直肠隔,累及直肠。但侵犯直肠较少见。 (二)淋巴转移 是宫颈癌最重要的转移途径。一般是沿宫颈旁淋巴管先转移至闭孔、髂内及髂外等区域淋巴结,而后再转移至髂总、骶前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晚期患者可远处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或深浅腹股沟淋巴结。 Henr ikson将官颈癌淋巴转移分为两大组:①一级组:包括宫旁淋巴结、宫颈旁(输尿管)淋巴结、闭孔淋巴结、髂内淋巴结、髂外淋巴结和骶淋巴结;②二级组:包括髂总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及主动脉旁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随临床期别而增加,但各作者报告的淋巴转移率相差颇大。国内上海、北京等地报道Ⅰ期淋巴结转移率为~%,Ⅱ期转移率为35~42%。1980年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七个医院统计1376例宫颈癌手术切除标本检查所见,I期74/638例,淋巴结转移率为%,Ⅱ期237/711例,淋巴结转移率为%。国外有人综合手术及尸解资料,各期淋巴转移率为:Ⅰ期(104/645),占16%;Ⅱ期(87/282),占31%;Ⅲ期(61/101),占60%;Ⅳ期(12/16),占75%。 临床及病理证实,也有的病例很早即出现淋巴结转移,而另一些病例很晚都无盆腔淋巴转移,这种差异可能与淋巴本身的免疫作用有关。山东医科大学病理科曾对462例宫颈癌术后存活5年以上的盆腔淋巴结进行镜下形态的观察,发现淋巴细胞优势型转移率为%,生发中心优势型转移率为%,淋巴细胞削减型转移率为%。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功能片段,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决定一切生物物种最基本的因子;下面是我整理了基因检测技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病毒基因的检测

【关键词】 病毒基因 检测

一 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测定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慢性传染病,严重者可 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在我国,乙肝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主要传染病。

【 参考值】

阴性 (Taqman荧光定量PCR技术)

【临床意义】

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是HBV有活性复制能力及具传染性的确切标志。

2.可定量检测HBV-DNA含量,为临床病情判断、疗效观察提供信息。

的出现先于其他血清学指标(如HBsAg),可早期诊断HBV感染。

4.正常人HBV-DNA为阴性。当HBV-DNA为101~104拷贝/ml时,表明病毒复制水平低,传染性较弱;而当 HBV-DNA>104拷贝/ml时,表明病毒复制水平高,传染性强。

含量测定可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依据。

【注意事项】

1.标本可用血清或血浆,避免肝素抗凝,避免反复冻融。

2.标本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

3.溶血、高胆红素标本影响检测结果。

二 其他病毒DNA测定

(一)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检查

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小的双链DNA病毒,根据核酸相关性分型已发现70余型。该病毒可以感染人的皮肤和黏摸上皮细胞,诱发细胞增生,产生乳头瘤样病变。

【参考值】

阴性 (多重核酸荧光定量PCR技术)

【临床意义】

难以用传统的病毒培养及血清学技术检测,目前主要采用分子生物技术检测HPV-DNA,灵敏度高。

2.可对尿道、阴道、宫颈脱落细胞进行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及分型,判断体内HPV感染状况。

6和11型与尖锐湿疣、喉头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发生有关;HPV 16、18、31、32型等与宫颈癌发生相关。因此,可用于对HPV高危亚型的诊断,对尖锐湿疣、宫颈癌等疾病的诊断与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可用于考核疗效与预后。

【注意事项】

1.用无菌拭子取尿道、阴道、宫颈分泌物于无菌试管或无菌瓶中。

2.标本采集应严格按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并及时送检。

(二)人类巨细胞病毒DNA(HCMV-DNA)检查

HCMV是疱疹病毒科成员,人类普遍易感,多为隐性或潜伏感染。在免疫功能低下、缺陷或抑制情况下,可发生成人HCMV感染,常呈弥漫性病变,严重者甚至死亡。

【参考值】

阴性 (荧光探针杂交PCR技术)

【临床意义】

1.用于临床HCMV感染的快速诊断。

2.用于临床免疫抑制 治疗过程中体内HCMV感染的快速诊断与疗效监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患者HCMV感染的诊断与疗效监测。

技术检测HCMV的敏感性高,且HCMV-DNA的出现早于临床症状或血清学标记物的出现,可早期诊断 HCMV感染。

4.妊娠早期感染HCMV可引起胎儿先天畸形,产前检测HCMV-DNA有利于优生优育。

5.连续监测巨细胞病毒的含量变化可了解病毒的复制状况,从而为疾病的早期诊断与药物疗效提供直接的病原学依据。

【注意事项】

采用EDTA抗凝全血或脑脊液标本,采集后及时送检。

(三)单纯疱疹病毒DNA(simplex herpes virus, HSV-DNA)

单纯疱疹病毒是一种有囊膜的双股DNA病毒,分为I型和II型。近年来,HSV是性传播疾病、病毒性脑炎等疾病的重要病原体。

【参考值】

阴性 (荧光探针PCR技术)

【临床意义】

1.用于检测人血清样本或体液样本中的单纯疱疹病毒并可同时分型,辅助诊断HSV感染性疾病。

I型感染主要引起口唇疱疹、疱疹性结膜炎、脑炎和皮肤性疱疹,HSV II型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 HSV-DNA检测可辅助诊断上述疾病,并可用于考核疗效与预后。 【注意事项】

1.血清用无菌注射针头抽取静脉血2ml于无菌肝功管中。

2.分泌物用无菌棉拭子采集标本,女性取宫颈或阴道分泌物,男性取精液或前列腺液,将取样后的棉拭子放入无菌试管或无菌瓶中。

3.脑脊液抽取脑脊液于无菌玻璃瓶中。

(四)EB病毒DNA(EB virus,EBV-DNA)

EBV属于丫疱疹病毒科,主要经涎液传播,PCR技术可灵敏地检测出标本中的EBV-DNA,满足临床诊断、 治疗需要。

【 参考值】

阴性 (荧光探针杂交PCR技术)

【临床意义】

1.可快速检测血液、脑脊液、组织、尿液中的EB病毒,为EB病毒感染提供直接证据。

病毒临床上与鼻咽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霍奇金病等的发病密切相关。

【注意事项】

1.检测标本可采用EDTA抗凝全血、脑脊液、咽拭子、尿液、病变组织等。

2.标本采集时严格按无菌操作,并及时送检。

三 RNA病毒测定

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检测

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单链正股RNA病毒,引起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多因输血或血制品而引起,在输血者中还存在无症状的HCV携带者。

【参考值】

阴性(RT-PCR,荧光定量PCR技术)

【临床意义】

1.有助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

阳性提示HCV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转阴提示HCV复制受抑,预后较好。

4.连续观察HCV-RNA,结合抗-HCV的动态变化,可作为丙肝的预后判断和干扰素等药物疗效的评价指标。

【注意事项】

1.标本可用血清或血浆,用无菌注射针头抽取静脉血2~3ml于无菌肝功管或EDTA抗凝管中送检。避免肝素抗凝,避免反复冻融。

2.标本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

3.溶血、高胆红素标本影响检测结果。

参 考 文 献

[1]杨振,祁自柏,李河民.病毒基因检测技术的 发展趋势. 《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6年01期.

[2]徐丽.利用基因工程进行PHB相关基因的克隆和烟草转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基因检测技术论文

宫颈癌论文好题目

近几年来,鉴于孕妇对剖宫产和无痛分娩的特殊要求,妇产科在手术中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也更加重要。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妇产科学术论文,仅供参考!妇产科学术论文篇一 妇产科常见麻醉处理 【摘 要】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医疗技术也在逐渐提高。在现代的医疗过程中,麻醉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减轻手术中患者的痛感,而更多地被应用在了其他科室的临床治疗中。近几年来,鉴于孕妇对剖宫产和无痛分娩的特殊要求,妇产科在手术中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也更加重要。本文就以妇产科的麻醉问题为例,研究常见的麻醉处理,并 总结 对其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妇产科;麻醉 方法 ;常见处理 从患者的临床表现来看,临产孕妇的身体状况均比较良好且比较年轻,理论上而言,在生产过程中不会有危险,但是临产孕妇依然属于妇产科中的高危人群。由于分娩的痛感非常强烈,因此大部分产妇都认为宫缩痛是无法忍受的。如果疼痛剧烈,就会导致产妇的心情焦虑、恐惧、紧张甚至进食量降低,最终导致胎儿有所不良反应,还有部分孕妇因为担心宫缩疼痛剧烈,要求进行剖宫产。这时就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麻醉,那么在麻醉围术期,出现危机的情况是无法避免的,作为麻醉医生,应该充分认识麻醉,并对患者进行妥善的运用和急救[1]。 1 选择最佳方式进行麻醉 一般而言,大部分的妇科手术都会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而近些年来,为了保证孕妇的腹肌或者阴道更加松弛,那么改为采用脊麻――硬膜外的联合麻醉方式,且这种麻醉方式在临床上的效果比较满意。硬膜外的麻醉方式一般采用两点穿刺进行,如下:由T12-L1之间的间隙中刺入,导管随之置入,要保证其方向为向头端;对另一点进行穿刺,其位置在L3-L4之间,置入导管时需要注意其应该向尾侧,麻醉时还需将平面保持在T6-S4之间;另外,对患者进行经阴道手术时,可以从L2-L3处进行穿刺,将平面保持在T12-S4之间即可;如果手术需要腰硬联合的麻醉方式,那么穿刺点就变为L2-L3间隙中,且控制麻醉平面于T5-S4之间。 如果患者由于身体状况无法进行椎管内麻醉或者需要根治宫颈癌扩大病症,包括体质较差的患者,都可以选用全身麻醉,随后进行手术。 2 妇产科的麻醉用药 妇产科对孕妇的麻醉与孕妇本人和胎儿都有莫大的关系,必须保证两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对孕妇进行麻醉时,子宫收缩、对胎儿的副作用都需要考虑在内。 麻药的胎盘通透性 第一,麻药在进入孕妇体内后会被动扩散直至通过胎盘屏障,其通透性与麻药的扩散系数成正比。第二,大部分镇痛药和镇定剂都具有一下特性:离解度较低、分子量较低、蛋白结合率较低、脂溶性较高等,这些特性决定了麻醉剂通透性较强。第三,一般而言,肌肉松弛药剂水溶性较强,且分子量较高,所以类似这些药剂很难通透胎盘屏障。第四,如果孕妇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那么容易对胎盘的毛细血管屏障产生损伤,麻醉药物就更容易进入胎盘屏障[2]。 一般性麻醉方法 硬膜外阻滞 硬膜外阻滞法属于常见的麻醉方法,常用于剖宫产手术中,该麻醉方法对血流动力学没有太大的影响,且具有一定的代偿余地。 腰部麻醉――硬膜外联合阻滞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也称CSE,该麻醉方法的优势是:麻醉效果立竿见影,患者肌肉松弛比较到位且麻醉所用药量很少,同时还能将麻醉时间延长至任意一点;该方法对硬脊膜基本没有损伤,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减少了外流的脑脊液量,患者在术后就不会有过于明显的头痛症状。 将患者分为两组,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麻醉,比较其年龄、体重指数(BMI)等数据水平,可知第2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等项目和第1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如表1所示。 3 较常见的妇科手术麻醉处理 卵巢囊肿切除术 该手术可将硬膜外麻醉后,顺利完成手术,而如果患者肝功能损伤或者体质较差,可对其进行全麻后再进行手术。 患者如果伴有巨大的囊肿,囊肿会对腹腔器官造成挤压,如果囊肿较严重,那么膈肌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对肺部产生压迫,导致患者通气不畅;囊肿还会对静脉腔造成压迫,使得回心血量减少,并且在对患者进行麻醉后,患者采取卧位或仰位时可能出现低血压综合征。同时,腔静脉压的升高也会导致硬膜外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尤其是对其进行硬膜外穿刺时,应该时刻关注出血情况,如果患者出血较多,那么应该改用 其它 方式进行麻醉。 如果患者的囊腔中含有较多的液体,应该对其进行缓慢的放液以免造成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同时为患者及时补充体内液体,从而保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在输液时,由于上肢静脉的进入后的循环要优于下肢静脉进入,因此一般选择上肢静脉输液,若在上述过程中,患者体内液体损失过多,那么就需要CVP进行指导,从而继续补液。 刮宫术 以往的旧式刮宫术并不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但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民的价值观也在提升,目前很多患者都提出了无痛手术的要求。那么对这些患者进行麻醉时,一般都采用静脉麻醉下行手术,如果为了使患者麻醉效果更好,就可以采用半剂氟芬合剂进行静脉注射,但是在手术中必须对患者做好监测,时刻准备人工呼吸,如果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或低氧血症,那么应该及时对其进行供氧抢救。 4 小结 在妇产科的常见麻醉处理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对孕妇进行手术前,禁止使用阿托品,以免产妇和胎儿的心率提高,耗氧量增多;第二,由于血小板计数与凝血功能没有直接联系,因此在对产妇进行检测时,应该更加注重凝血功能的检查;第三,麻醉前预先建立合适的静脉通道,可以及时应对术中的紧急状况;第四,在对患者的局部麻醉时,为了避免产妇脊髓附近的血管收缩,那么不应合并肾上腺素麻醉,否则在手术中还会出现低血压引起的脊髓神经缺血损伤[4]。综上所述,只有保证产妇和胎儿的安全,并降低并发症率,才算是优秀的妇产科麻醉处理。 参考文献: [1] 彭科,李文静.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J].重庆医学,2013(10):21148-1150 [2] 林琴,谌永毅.PACU实施麻醉整体护理对行全麻手术的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肿瘤药学,2013(02):154-157 [3] 胡彦艳,黄爱兰.广西巴马小型猪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模型的麻醉管理 [J].广西医学,2013(03):289-291 [4] 杨旭刚.轻密度与重密度布比卡因用于下肢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对比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02):287-288 妇产科学术论文篇二 妇产科疾病的防治 【摘要】妇产科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随着医疗技术的不管更新,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引入到妇产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本文中,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工作 经验 ,就几种常见的妇产科疾病的防治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妇产科疾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004-4949(2014)03-0374-01 前言:我国妇科疾病的发病率相当高,各种严重的妇科病不仅伤害女性本人,还影响家庭和谐,关系到两代人的素质健康,关系到中华民族人口的质量;另一方面,身体的难言之隐,让很多的女性朋友生活质量大大下降,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我们不仅要为广大妇女创造一个有效的治疗环境,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她们的健康保健意识,进行深入广泛的 健康知识 教育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对妇科疾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1产前抑郁的防治 据统计,妊娠期的妇女有20%左右都患有不同程度的产前抑郁症,由此可见,做好产前抑郁的防治工作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因为患有产前抑郁的人群,不仅自身会产生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不适,还会影响胎儿的健康成长。所以,为了使孕期妇女能够保持身心健康,作为医疗工作者,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分析导致女性在妊娠期出现抑郁情况的原因,并结合临床实践摸索其病情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种防治 措施 。同时,还要结合目前掌握的医疗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可能发病的人群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 纠正病人对于分娩以及各种分娩方式的不正确认识,避免妊娠期妇女在一些不正确的无医学依据的猜测和臆想中产生悲观消极情绪。另外,对于一些怀有惧怕和紧张心理的妊娠期妇女,要进行相关的医疗知识的普及,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和了解到在现代医学水平下的妊娠和分娩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对于一些对胎儿性别存在顾虑的孕妇和家属,要从科学的角度上进行耐心的劝导,使其能够正确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采用各种方法对妊娠期妇女进行产前抑郁症的防治时,要充分地考虑其身心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开展心理干预活动,切忌给患者施压。 2 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 剖腹产手术术后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切口脂肪易出现液化现象, 脂肪液化后的最主要特征就是手术切口部位的敷料变黄,并且有液体渗出。手术切口的脂肪出现液化现象不仅会导致切口愈合缓慢,还会影响皮下组织的恢复。切口脂肪液化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的切口部位皮肤下陷,并凝结出淡黄色脂滴。但是一般不会导致切口坏死,只会伴随肿痛和压痛的现象。在将切口渗出液取样进行检验后,发现其中的细菌呈现阴性。对于该类妇产科疾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对切口渗液现象,要首先检查手术切口是否存在感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感染源的入侵。然后对液化的切口部位进行挤压, 一般情况下频率为2次/d,在挤压的过程中要尽量地排尽已经液化的脂肪,并在操作后用碘伏纱布将伤口覆盖。对于切口液化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适当的增加红外线理疗进行辅助治疗,频率同样为2 次/d。如果治疗后,切口仍然持续产生黄色渗液,就应该及时的拆除该切口处的缝线, 并用浓度为9%的生理盐水对切口部位进行彻底冲洗,再加压包扎,同时辅以消炎类抗生素进行口服。如果患者的切口渗液量较大,则应每日对切口进行换药清洁。在采用了以上方法后,切口渗液仍没有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下,就应该采用引流的方法将渗液彻底排出。 3 妇产科难治性大出血的防治 所谓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就是指在患者术后出现大出血的情况下,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控制方法均无效的症状。一般情况下判断难治性大出血的标准是,患者在术后有>1500 mL 的出血量,或者阴部出血量>1000 mL。这种大量出血导致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不仅会危及患者的健康,还会诱发各种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难治性大出血的预防和治疗,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首先,动脉结扎止血法。就是通过结扎降低患者的动脉内压,减缓体内血流速度,以达到使血流速度小于血栓形成速度的目的,从而实现血栓止血。其次,血管造影并行TAE 治疗法。就是在患者出现难治性大出血时,及时地采用血管造影方式,了解患者的出血部位以及出血原因和出血范围,再通过TAE 治疗法进行止血。TAE治疗法的具 体操 作原理就是在了解患者出血位置和范围的前提下,对出血带进行股动脉插管,从而改善术后形成的粘连现象,达到止血的效果。TAE 治疗法的最主要的应用优势就是无疼痛感,并且可以根据患者出血的情况进行多次治疗。 4 妇科恶性肿瘤的防治 妇科恶性肿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妇产科疾病,严重危害了女性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并且,近些年来的统计结果表明,该疾病的发病率存在上升趋势,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妇科恶性肿瘤的防治力度。采用常规的手术和化疗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很多治疗上的弊端,最明显的就是患者在经受了长期的化疗和放疗后,整体健康水平明显下降,生存质量严重降低。另外,常规治疗法还会损害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危害肝功能。所以,常规治疗法虽然对于控制病情有着较好的效果,但不是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最佳方式。笔者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认为采用中医联合疗法,可以在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5 结语 全国妇科疾病防治工程旨在推动我国妇女健康事业的发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的方针政策,降低妇科疾病发病率,让广大女性远离妇科疾病的困扰。通过健康讲座、有奖征文、免费普查、健康救助、学术交流、手术援助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广大女性提供专业的医疗保障服务,倡导妇科疾病科学、规范诊疗,力求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妇女健康保健知识,从而为降低我国妇科疾病的发病率,促进家庭幸福,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黄湘源.心理干预对孕产妇女心理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5(10):767-768. [2] 黄瑾,顾美皎,方玲,等.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6):343-345. [3] 杨秀玉.血管性介入技术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1):6-7.

护理方面的论文可以说已经被多少学生写了一遍又一遍,所以现在很少有比较好的题目,如果你想写的话,可以从比较传统的题目中发表出自己新的见解,结合时代的新意,以及现代护理技术的新标准来入手

一般这类论文都比较好写,我.擅.长.给你出了150个题目 你可以备选的1、循证护理在预防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2、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3、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4、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6、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7、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的分析8、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查房9、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应用ISO9001标准的实践探讨10、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11、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12、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13、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14、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15、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16、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17、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18、外科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19、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20、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21、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22、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3、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24、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25、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26、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27、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28、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9、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30、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31、运用人性排班法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32、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33、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34、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35、手术室护理记录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36、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37、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38、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39、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40、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41、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42、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43、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调查44、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45、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体会46、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7、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48、严重烧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49、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50、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51、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52、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53、沐舒坦雾化吸入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观察54、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55、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56、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57、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58、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59、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60、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61、手术患者发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62、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63、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64、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65、不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效果观察66、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67、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68、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69、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切除术后病人舒适的影响70、护理干预对初诊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71、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7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73、肺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74、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影响75、舒适护理在自然分娩待产过程中的应用76、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抑郁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77、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78、术前清洁肠道方法的观察和探讨79、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80、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81、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识和实施现状的调查82、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83、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问题84、肝性脑病患者的预见性观察与护理85、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舱内外护理86、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依赖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87、护理干预对初诊肝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88、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评估89、分级护理质量对护患纠纷的影响与护理干预90、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护理91、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护理行为危险因素分析92、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93、中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94、胃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95、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96、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97、护理干预对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98、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99、康复体位护理及肠内营养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100、腹部手术停留置导尿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101、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102、临床护士对基础生活护理认知情况的调查103、门诊护理投诉原因的思考及对策104、护理干预对初诊胃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105、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106、尿激酶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107、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108、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服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109、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干预模式探讨110、早期人工通便在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111、卒中性昏迷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112、人工流产疼痛干预的效果观察及护理113、急诊科护生实习带教方法的探讨114、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115、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早期体位护理效果观察116、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117、心理危机干预在急诊自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118、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体会119、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康复护理120、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121、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对策122、性传播疾病患者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123、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124、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程序的效果与体会125、精神分裂症再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126、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时间探讨127、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影响128、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129、妇科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及护理130、胸腹部手术后病人早期活动的心理护理131、影响中上腹部手术后病人舒适度的因素及护理132、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133、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及护理体会134、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135、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136、乙肝患儿父母焦虑及应对方式的调查与护理对策137、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138、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139、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140、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14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142、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观察及护理143、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不同护理方法效果观察144、病例查房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145、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效果的观察146、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147、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148、ICU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149、心理护理干预减轻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150、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可以写具体的某一科室的案例分析,之前也不会,还是学长给的雅文网,帮了大忙居家老年人健康状况及护理需求调查研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基于Beck口腔评分的综合口腔护理干预方案在气管插管病人中的应用研究绍兴地区外籍患者护理服务需求及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民办养老机构护理队伍建设研究——以黑龙江省大庆市民办养老机构为例上海市失能老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研究实习期师生关系对护理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图文式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护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为例腹腔镜手术护理中断事件的现况调查与原因分析护理本科毕业生流失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山西某高校护理本科毕业生为例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湖南省医院护理人员对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心理支持护理对改善癌症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效果研究基于我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行业品牌塑造策略研究有声思维法在护理本科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人员技能素质提升研究现代岗位价值评价在医院护理岗位中的应用研究广东省高职护理专业就业问题研究——以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综合护理干预对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护理论文哪些题目好写呢

宫颈癌与宫颈癌疫苗论文

刮风不减半,下雨更好玩,大家好。这里是专注和大家一起吃瓜的深空小编。小编整理了半天,给大家带来了这篇文章。下面一起让我们去吃瓜围观吧。说到病毒,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对人体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随着宫颈癌疫苗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病毒感染还会引起可怕的癌症。除了宫颈癌疫苗针对的人乳头状瘤病毒外,还有一些常见病毒也是潜在的致癌因子,比如乙型肝炎病毒。▲一些高危型HPV病毒可以引起多种癌症不过,生活在我们皮肤上的一类常见病毒,似乎对人类健康产生的不是害处,而是好处!根据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麻省总医院肿瘤免疫中心的科学家们发现,一些“低风险”HPV似乎在间接保护我们免受皮肤癌的侵害。研究作者介绍,“这是首次在实验模型和人体中都有证据表明,常见病毒可能有健康益处,并且这种益处与癌症防护有关。”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些低危型HPV与宫颈癌疫苗针对的HPV有区别。迄今为止,已知的HPV类型超过170种,涉及不同的临床表现。其中,只有12种左右被列为高危型,比如HPV16、18、6、11,它们与多种生殖器癌症有关,还有一些与头颈癌、口腔癌有关。现有的疫苗可以帮我们防护这些恶性肿瘤。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HPV,比如Shawn Demehri博士与同事们研究的那些,是人体内部和表面常见的共生病毒,被认为引起严重疾病的风险比较低。这些低危型HPV,在皮肤上最常见的表现是寻常疣、跖疣和扁平疣。有数据估计,每3个学龄儿童中就有1人感染皮肤型HPV,可见感染非常普遍。过去的一些研究提示,人群中广泛存在的β亚型HPV感染或许和一些恶性皮肤癌的风险有关联。在免疫抑制的患者中,皮肤鳞状细胞癌的风险上升了100倍。自然有人猜测,是不是常年潜伏在人体的病毒在人体免疫力较低的时候就成了致癌因子呢?▲皮肤鳞状细胞癌是一类常见的皮肤癌,免疫抑制和照射阳光过多是高危因素这正是此次研究想要回答的问题。虽然已有多项研究试图证明HPV感染与鳞状细胞癌之间的联系,但没有一项能证明HPV真的驱动了这些常见皮肤癌的发展,研究作者说。而他们得到的实验结果恰恰和过去的猜想相反。利用小鼠模型进行的实验表明,免疫系统完整、对HPV能产生天然免疫的小鼠,以及那些因输注T细胞而获得免疫的小鼠,都能够在暴露于紫外线辐射或是已知会导致皮肤癌的化学物质时,抵抗皮肤癌。这是因为,HPV的肽类分子可以诱导T细胞产生免疫应答。而被激活的T细胞可以有效攻击早期皮肤癌细胞。▲感染了共生HPV的癌细胞受到免疫细胞的攻击除了动物实验,研究者还检测了人类的皮肤癌样本,分析已知的25种低风险HPV的存在及其活性,发现皮肤癌细胞中的病毒活性和病毒载量显著低于相邻的正常皮肤,“表明对病毒阳性的恶性细胞有很强的免疫选择性”。对于免疫系统受抑制的患者,之所以皮肤癌的风险大大增加,研究人员解释,是因为免疫力的丧失,而不是HPV的致癌作用。▲被共生HPV定植的早期皮肤癌对免疫系统来说就像一个疣,可以有效清除基于这些发现,研究者提出:“以针对共生HPV的T细胞为基础开发疫苗,或许可以提供一种创新方法,增强皮肤的抗病毒免疫力,有助于高危人群预防疣和皮肤癌。”论文最后,研究人员指出,在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抗皮肤鳞状细胞癌时,增强针对HPV免疫的天然免疫或许可以进一步提高免疫疗法的有效性。也许在将来,借助共生病毒赋予的力量,我们能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皮肤癌。欲要知晓更多《刷新认知!这些常见病毒原来能帮我们抑制癌症?》的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深空的科技资讯栏目,深空小编将持续为您更新更多的科技资讯。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引发宫颈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妇科疾病,宫颈炎,盆腔炎,不注意个人卫生,私生活比较混乱。

宫颈癌疫苗指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通常是真的可以预防宫颈癌的。目前宫颈癌是临床上病因很明确的恶性肿瘤,多是由于宫颈组织受到HPV感染而引起,而HPV疫苗就是预防HPV感染的疫苗,因此注射HPV疫苗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防宫颈癌的。但是注射完宫颈癌疫苗后,抗体持续时间与后续机体暴露于HPV的时间有关,而且过了一定保护期后抗体可能会消失,因此女性注射完宫颈癌疫苗后也要定期检查宫颈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和HPV,若需要,需及时补充注射HPV疫苗。

这个十四价的疫苗覆盖了相关组织公布的所有高危致癌的Hpv病毒类型,和两个非常主要的可以导致尖锐湿疣的病毒类型,而且还可以用来预防宫颈癌和尖锐湿疣,保护性非常的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