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法医学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法医学论文参考文献

【摘要】缢死一直在死亡案例中占有着一定程度的比例,也是法医学鉴定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内容。对于缢死案件的细致、认真、详细、准确的法医学鉴定有利于快速找准破案方向,准确确定死者的死因。因此在实际的法医学鉴定研究中一定要仔细查看现场是自缢勒死还是他缢勒死,是生前缢死还是死后悬尸。法医鉴定中一定要仔细查看现场所用绳索以及死者尸体的外在表现特征如:死者身上有无搏斗伤痕、尸体眼脸部有无血丝、颈部的勒痕是平痕还是斜痕等等多方观察辨别以区分是缢死还是勒死或者扼死以节省时间方便后期快速定位破案。      【关键词】 缢死 法医学鉴定 区别 Brief talk  the  hanging method  forensic  research 【abstract】  Hanging has always been a part of the death story,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ubject and content of forensic meticulous, careful, detailed and accurate forensic medical appraisal of hanging death cases is conducive to the rapid determination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crime and the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the cause of , it is necessary to check the scene carefully in the actual forensic study whether he hanged himself or strangled him, whether it was hanging or forensic examination must carefully examine the ropes used in the scene and the extern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dead body such as:there is no combat scar on the body, no blood on the face of the body, the scar on the neck is flat or oblique and so on multiple observations are mad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hanging and strangling, or strangling or strangling to save time to quickly locate the case. 【Key words】  death by  hanging    medicolegalexpertise  distinction                                 引言         机械性窒息死亡一直以来都是造成人体非正常死亡的一个常见现象,也是命案中常见的造成他人死亡的一种常见致死原因,如感情纠葛中掐死、勒死对方或者自缢而死等情况也是屡见不鲜。故机械性窒息死亡案件也是法医学鉴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机械性窒息死亡也即因为外在的作用力而使得死者呼吸困难,抑制颈部呼吸,堵塞气管导致人体肺泡中二氧化碳等废气难以排出而氧气等气体难以吸进来而造成人体的大脑,脾脏,血液等重要器官缺氧及其它原因而造成的死亡称之为机械性窒息死亡。按照这个概念而来造成的机械性窒息死亡的情况,就有缢死也即大家口头所说的上吊而死,勒死也即绞死,还有扼死也即掐死和溺死,性窒息死亡等等造成人体窒息等情况都可以造成死者的气管阻塞难以自由交换气体最后窒息而死。       机械性窒息死亡中的缢死一直以来都是机械性窒息死亡中的常见现象,也是法医学鉴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内容。缢死的案发现场大多都是尸体旁有上吊系绳索的木头房梁树枝等悬挂物,尸体旁脖颈处大多也有把人提吊起来能支撑人体重量的绳索,缢死者的尸体外在表象特征大多是:颈部有很明显的勒痕,勒沟即缢沟有明显上提起的迹象,眼脸部皮下常伴出血,有血斑血点,有些缢死者还会舌尖外露,偶有颈部内舌骨骨折。有时,法医在鉴定研究中会遇到一些疑难的缢死现场,一时难辨,此刻家属情绪悲伤,地方围观群众不理解,社会新闻媒体舆论质疑等巨大外部压力。因此,法医学鉴定研究缢死者更要注意仔细鉴别死者是缢死还是勒死或者扼死,同时还要注意死者是生前缢死还是死后缢死,也要注意缢者是自缢而死还是他缢而死等,准确定位缢死者的原因,为案件侦破找准方向,快速破案,如果是自缢摆出证据,还原案件,合理解释消除死者家属及群众社会媒体心中疑惑,同时向社会也普及法医科普知识。如果是他缢则准确定位,为破案节省时间精力,找准方向,快速破案,彰显社会主义法制,伸张正义,打击犯罪。一、缢死的方式、形式、机理   (一)、缢死的方式 缢死也被民间俗称为吊死,就是用一根绳索或拴或挂在树上、房梁上、木枝上、栏杆上、木条上、横梁上等适合拴绳子的高处,行为人在绳索的两端打结或是一端打上各种各样的绳结如:普通结、双套结、拴牛结、套头结等,其中这个结可以是活结,也可以是死结,可以是一个结,也可以是两个结或多个结,使绳索得以形成一个圈套,能让缢死者头颈能伸进绳套中套住脖子,用自身的全部或者部分的重量压迫颈部,使血管闭塞呼吸道器官闭塞,血液难以流通,气管难以交换气体,最终窒息死亡。 其中用于缢死死者的绳索多种多样可以是麻绳,麻线,尼龙绳,水线,铁丝,布条,围巾,毛巾,丝线,皮带等等多种多样的材质的绳状物,总归下来可以分为三类:硬质地、中质地和软质地。每种质地的绳索最终在缢死者脖颈处留下的绳索印痕即缢沟各有不同。其中硬质地的绳索留下的缢沟较深,周围血丝较为明显,时间长的话,皮革样化也明显;而软质地的绳索缢死的死者脖颈部的缢沟则不怎么明显,皮下出血较少,特别是肥胖者的话缢沟更不明显;而中质地的绳索则是介于两者之间。其中用于缢死的绳索有可以自由移动改变大小的活套,绳索只接触缢死者脖颈处一部分;还有一种不可自由移动改变套口大小的死套是绳索与脖颈处的四周紧密接触勒压脖颈窒息而亡的叫做死套。 (二)、缢死的形式 缢死分为典型性缢死和非典型性缢死,其中典型性缢死是指用绳索的一端系在高处,另外一端则打结或是不打结,使得人的脖颈能伸进去并把整个人都悬空吊挂起来,在地心引力以及身体的巨大重力作用下绳索马上压迫颈部,造成呼吸困难,肺部难以交换气体;颈动脉等难以供血到达大脑使得行为者马上因缺氧缺血丧失意识而死亡,这种缢死方式,脖颈部缢沟明显,舌骨处易出现骨折等。 非典型性缢死则多种多样,不一定整个人上吊悬空上去,用身体一部分重力压迫在套好的绳套里,绳套反作用力压迫人体脖颈,使人窒息缢死而亡。常见的非典型性缢死是指除了典型性缢死以外都称之为非典型性缢死,如:坐位、跪位、蹲位、趴位、站位、倒位等各式各样的位置。以往的法医学研究实验发现,排除一些身体机能病理性情况以及中毒等情况下,在完全符合缢死特征时,只要2KG的重力压迫就可以使颈静脉完全压闭,5在KG的重力下就可以完全压闭颈动脉,的重力就可以完全压闭椎动脉,因此无论是坐位、跪位、蹲位、趴位、站位等各种缢死方式,只要是在大于17KG的重力作用下都能完全闭塞一个人的颈静脉,颈动脉,颈椎动脉气管而致使一个人呼吸闭塞,血液流通不畅使人缺氧缺血而死。法医实验还显示无论是双侧颈静脉,颈动脉,颈椎动脉闭塞导致大脑缺血缺氧还是单侧颈静脉,颈动脉,颈椎动脉闭塞导致大脑血流不畅,都能使人丧失意识,失去自救能力,致人缢死。因此在一些缢死案例中可以看见一些缢死者只有左侧或右侧脖颈勒痕但同样能缢死。 某男,70岁,农民,在7月24日,被人发现缢死于村后山坡的一棵小树下,发现时屁股着地,双腿坐地上自然伸展开来,上半身直立,双手自然下垂,脖颈处有一皮带挂吊在小树枝上,周围无任何他人足迹痕迹,身体更无搏斗痕迹,多方辨别后鉴定死者为自缢而亡,该案例就是一起明显的坐位缢死。(三)、缢死的机理机制 脖颈处有咽喉,气管,食道,颈部各种血液循环动脉及丰富的神经。缢死的机理机制就是在地球引力的作用力下,死者上吊,绳索一个上提的作用力,人体一个下拉的作用力,致使颈部压迫。 颈部闭合导致呼吸道闭塞,人体肺部二氧化碳不能排出体外,外界的氧气不能吸入,致使体内缺氧,二氧化碳郁积,人体生理机能及新陈代谢紊乱,窒息而死。同时,颈部压迫,17KG的外力作用就可以完全闭塞颈部颈静脉,颈内、外动脉,颈椎动脉从而造成心脏,大脑血液难以循环输送,脑部淤血或者缺血,机体不能正常运转,最终脑机能完全丧失而死。颈部受绳索向上提拉的力量又受到身体下坠的力量,故刺激颈部两侧的迷走神经还有与之关联的喉上神经,颈动脉窦,引起反射性心跳停止而迅速死亡,此情况少见,偶见于对神经刺激很敏感的人。还有一些绞刑中缢死罪人的时候,下面突然抽空,身体突然下坠,绳索上拉,造成脖颈颈椎骨的离断或者错位,这样亦能造成人体迅速死亡。(四)、缢死的尸体征象 一、尸体的外在征象 缢死者的颈部基本会有缢沟,而且缢沟根据所用绳索的质地而显现出不一样的缢沟,质地越硬越细,缢沟越窄越深,质地软则形成的缢沟不深且宽,缢沟的深浅还和死者所吊时间长短有一定关系,所吊时间越长缢沟越深。死者脖颈缢沟数量有一条缢痕的也有多条缢痕叠压的,根据死者所用绳索多少以及绳索接触脖颈多少而形成一定的缢沟数。颈部的缢沟形成的伤痕开始是摩擦伤和有皮下出缢死的尸体征象,过段时间之后随着风干作用,颜色逐渐变深,乃至形成褐色黑色的皮革样化的缢沟。缢死者的头面部因为血液循环障碍,致使血液淤积,毛细血管淤积,同时,血管壁缺氧导致内部皮细胞受损,内皮细胞扩大,这样毛细血管扩展导致血细胞渗出,在眼脸部位可以看到一些斑点状的黑点,有一些还会在口鼻黏膜部位看到一些血丝流出。鼻尖部位因为黏膜,细胞壁薄,在缢死中 绳索压迫脖颈迷走神经,喉上神经刺激鼻腺亢奋分泌,故在缢死尸体征象中还会看到缢死者鼻孔有鼻液流出。缢死绳套多套在甲状软骨之间,绳索向上提起的力量使得舌根向上提起起,大多的缢死者大多舌尖外挺起,有的舌尖露出口外,有的抵在齿后。由于缢死是尸体上吊状态,人体血液下流沉积于下身,上肢手掌处,下肢脚部,下腹部等下部位容易出现尸斑。缢死者容易排出大小便,因窒息,体内二氧化碳郁积,刺激身体植物神经兴奋,全身肌肉痉挛,平滑肌收缩,致使大小便容易排出。 (二)、尸体的外在征象 缢死由于是颈部被绳索向上作用力使人窒息而死,故可见喉结部舌尾部骨折,或者是喉软骨骨折,甲状软骨等处骨折征象。由于颈部颈动脉较多,故绳索上提的时候容易出现颈动脉内膜撕裂并偶尔伴有内出血。因缢死是窒息造成故死时会造成脑组织缺氧,同时由于毛细血管缺氧,造成毛细血管内压增高,以及胸腔的负压增加等因素造成造成脑膜及肺膜出现淤血状,以及水肿状。 某女,46岁,河南宜阳县人,患有一定精神疾病,于9月24号早上被人发现缢死于自家厨房的房梁上,上吊所用绳索为其家的一床破布单,打一结拴在厨房房梁上木头悬挂起,成典型性缢死状态。经法医检查,周围物品并无偷盗挪动过的痕迹,死者身上也没有与人搏斗过的伤痕,现场案发地点并无杂他人杂乱足迹,由于是布条所缢故脖颈处有缢死后留下的不明显缢沟,皮下出血较少。眼脸部有少许的血斑出现。口鼻腔有少许的血迹,鼻涕流出。死者舌尖稍微外挺,尸斑开始在死者的双手下端,双腿下端形成,并呈暗红色。法医为排查死因,依法对其尸检发现肠胃内未检测出毒物。尸检死者体内呈现出典型缢死者的征象,脑组织呈贫血状,心脏、肝部、肺泡也呈现贫血状,而且肺泡薄膜处有淤血血斑,以及水肿状。同时该缢死者脖颈处的颈静脉,颈动脉均有少许的撕裂伤,种种内在外在迹象表明死者为自杀缢死。三、法医在实践中会遇到的一些缢死情况 (一)、自缢情况 自缢是占缢死的绝大部分,也是法医在遇到缢死尸检案例中的大多数情况,但是自缢也是法医检验中不能轻视的情况。自古以来人名大于天,社会经济发展,人的价值也越来越更加重视,每一个缢死者,身后都有一个家庭,有一个家,或许缢死者是为人父母,为人子女。每一个缢死者都是家人的绝大部分精神支柱,每一个缢死者都令其身后的家人无比心痛。轻视,不负责任,不仔细深究死因,错判等都能造成死者家属的不满上访,周围群众的不理解误解法医,以及社会媒体舆论的高度关注。因此,对于每一个缢死者,无论什么情况,法医都要高度重视,认真查看缢死者的死因,以消除死者家属心中疑惑,还死者一个公道。 对于一个缢死案件,法医一定要仔细排查死者现场周围情况,是否是第一案发现场,如果不是第一案发现场,还要仔细排查各种线索找到原始案发现场,加以仔细分析查找。如果是第一案发现场,一定要仔细查看现场物品有无偷盗缺失,缢死者周围有无他人凌乱足迹,一般后来解救缢死者,报警人的足迹都有规可循,按照一定的路径走去查看报警。在缢死的案发现场还要仔细查看有无血迹,以及血迹流淌是否是自缢者所流。对于一个缢死案件还要重点查看缢死者所用的绳索,最好完整保留缢死者生前绳结的样子,查看绳结是符合死者身前职业,生活习性特征。在看完缢死者外在征象的时候,还有仔细查看缢死者的尸斑是否符合缢死者下沉的特点;脑部,肺部有无水肿以及血点出现;同时,还要仔细查看死者胃肠有无常规毒物,甲霜灵,毒鼠强等中毒迹象。除此外还要仔细查找死者生前的遗留物,看是否写有遗书,还有与其亲朋好友有无轻生自杀等念头。 2016年9月7日海南文昌市锦山镇畜牧站宿舍站二楼,一少年用尼龙绳打两个活结挂在屋内横梁上,套起脖子。警方现场勘查发现门锁完好,窗户没有外人攀爬的痕迹,现场无外人足迹,房间内物品无盗窃迹象。后经法医进一步查验发现死者身上除脖颈处缢沟伤痕外,身上并无搏斗外伤,绳索上剥落的DNA经检测均是少年DNA.经查死者为韩某壮,男,汉族锦山镇贝坡北村人,锦山中学初二学生,查看沿路监控摄像均无人尾随跟踪其,走访其父亲,查找相关嫌疑人均无作案时间,综合种种迹象警方最后判定韩某壮为机械性窒息死亡,排除他杀,自缢而死。四、性缢死 在缢死案例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缢死情形——性缢死。性缢死是指单独一个人在僻静的角落里独自一个人用性变态的方式,大多裸露身体,用绳索打一个活结,勒在脖颈处,用低氧半窒息的状态以达到射精或是高潮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候脚下垫物如凳子摔落,无法自救或者是活结打为死结,勒紧后无法自救等情况的发生致使行为人缢死。性缢死大多发生在未婚男青年身上,偶尔也在妇女身上发生。性缢死大多数都是生殖器裸露,在案发现场旁边还会有一些女性用品,如丝袜,假乳房,胸罩,女性用的内裤等等。此类案例一般现场都都是裸体,而且全身五花大绑,还有精液射出,常常容易让家属以及群众误解为是他杀是情杀。而实际上性缢死就是死者为了追求性高潮而人为故意制造窒息时发生的意外而死。对于此类案件一定要认真查看案发现场,门窗有无攀爬的痕迹,地面有无他人走动的足迹,死者身上有无搏斗的痕迹,以及身体上有无他人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同时,摸清死者身份后,一定要查访死者身前有无特殊癖好,裸露或者用绳索吊自己等,以便更好确定死者原因。 某性缢死案例,缢死者,男,27岁,卡车司机,死时发现死于卧室门后,脖颈处用绳索吊住,有缢沟,双下肢屈状,上身戴粉红色胸罩,胸罩内填充海绵,假装乳房,双足穿高筒女丝袜,阴茎用白线缠绕,已射精。经查死者生前开卡车生活富裕,生前无特殊反常行为发生,也无精神病史。死者生前未婚,谈过几次恋爱都未成功。种种迹象均表明死者为性缢死。 (二)、他缢情况 缢死中还有极少部分的情况是他缢,在死者死后为了摆脱嫌疑,逃脱法律制裁而将死者或把将死未死之人拖拽到打好的绳索套里上吊而亡,造成死者是自缢的迷惑现象,因此对于类似案件法医更要仔细鉴别现场周围以及死者身上的种种伤痕,走访死者生前各种社会关系综合分析判断。 现场就在无言的诉说各种证据,一般他缢现场都会有别人留下的痕迹,如:门窗会有人攀爬的痕迹。现场物品移动过,散乱。现场还会有一些搏斗的迹象,同时也会反映在自缢者身上就有搏斗的伤痕,如前臂处前腿处有抵抗的伤痕。他缢的现场有时候还会有他人的血迹或者人体组织碎屑残留等。他缢中尸斑一般都与自缢中尸斑下沉的迹象明显不同。他缢案件中有时候还能在死者的肠胃中查找到一些百草枯,毒鼠强等毒物。他缢案件中走访死者生前各种关系人一般都查访不到死者生前悲观消极,轻生自杀的想法,更不会有遗书。 他缢中绳索所打的结也是一个重要的破案依据。2014年10月10日上午,广东开平市苍城派出所在根据群众举报在河边发现一个全裸女尸,警方打捞上来发现脸部,阴部已经腐烂,民警仔细查看浮尸现场,发现一顶摩托车头盔,两件外衣和两个苹果。但最重要的线索是脖颈处有一条老旧的尼龙绳,有三个环结一个小活环,两个大环都是死结,再根据脖颈处的缢沟及内伤痕基本确定为窒息性死亡。民警根据死者钱门牙少了三颗门牙这个关键信息,走访死者为一加油站女工阿珍,丈夫阿良为吸毒人员,多次殴打她,也多次提过离婚,开始民警极大怀疑其丈夫可能毒瘾发作将其勒死,细心民警根据绳索所打死结判定阿良长期吸毒打不出这种牢固的死结,是一种特殊职业所打出的结。最后发现为村民开拖拉机捆稻草所打结,再根据阿珍生前认识的邻村光棍劳某,常开拖拉机帮村民拉稻草所打的结。后查明为10月1日,劳某跟踪到阿珍和别的那人举止亲密,就打电话找阿珍询问,在发生完性关系后,两人激烈争吵,随后在阿珍洗澡的时候,拿起家中常用捆稻草的尼龙绳打一个活结将其套住,而后挂在洗澡间高梁上将其缢死。晚上用大纸箱子装起,再用缢死阿珍的尼龙绳打两个大的死结,捆住。在案发现场就表现为三个环结,两个大环死结,一个小环死结。因此对于缢死案件一定要仔细查看绳结,根据绳结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表现来仔细排查。五、缢死区别于勒死特征 (一)、相同之处 缢死和勒死的发生机理机制都是机械性窒息死,用绳索勒住死者脖颈,闭塞其气管,人体难以呼出二氧化碳和吸收氧气,导致二氧化碳滞留,机体缺氧,引起组织代谢及生理功能紊乱,最终窒息而死。同时发生机理作用的还有颈动脉、颈静脉等颈部动脉闭塞,血液难以循环,大脑缺血,意识模糊,最终脑机能完全丧失而死。 缢死和勒死的尸体外在特征基本一致,都是面部部由于缺血缺氧初期发白,后期颜面青紫肿胀。缢死和勒死死者眼脸部会因为缺氧,血液流通不畅毛细血管增压而形成斑点状血样。缢死和勒死同样也会造成尸斑下沉,流往四肢前端,形成尸斑,同时由于都是窒息造成的死亡,故比流血死亡的尸体尸温下降慢。缢死和勒死的尸体都会出现脑膜,肺泡,肝脏水肿情况的发生。 (二)、不同之处 缢死和勒死虽然都是由绳索压迫颈部造成的机械性窒息死亡,但也要注意到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缢死是用整个人的身体重力下压颈部,造成窒息死亡,且大多数都是自缢而亡,故外在表现出来就是绳索留下来的缢沟有一个很明显的上提痕迹,大多形成一个“V”字形的斜向上缢沟痕迹,着力点多在下部,缢沟显示出来大多是下深上浅,下宽上窄,缢沟不多,且无交叉缢痕。勒死则是用手臂或者其它一些外力紧紧勒住脖颈中间部位,造成的窒息死亡。勒死大多为他勒,自勒时本人大脑缺氧,意识模糊会不自觉放下绳索,活结大多难以自勒而死,大多是他勒而死。勒死者脖颈处勒痕基本为水平环绕圆形状,与缢痕相比基本无倾斜或者倾斜角度很小,同时一些他勒还会有现场的搏斗痕迹,人体皮肤组织脱落,反映在勒死者脖颈处就是勒痕很多,杂乱不一,还会有一些杂物夹杂在勒绳处。除此之外,法医在判定是缢死还是勒死的时候还要重点查看案发现场的痕迹以及有无可以缢死的木梁横档等,以及案发现场附近监控视频,走访询问有无现场见证人等等全面、客观排查各种可以因素,逐一排查,仔细鉴别,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2016年12月4日,江苏常州市天 宁区王某妻子秦某傍晚开车去河边散步彻夜未归,报警。王某12月10日在河边找到秦某尸体。警方发现秦某脖颈处有一绿色尼龙绳,颈部还有缢沟,缢沟呈水平环绕圆状。民警仔细查看现场杨柳粗树干并无缢死的吊痕,再访问死者丈夫并无吵架情况,秦某身上金银首饰均无丢失情况。民警多方查找监控视频发现为王某,江西人在常州经营一些小本生意,生意失败,欠银行贷款,遂产生抢钱念头,缓解当前的经济压力,案发晚,骑车到德胜桥岸边人行步道,发现独自一人散步的秦某,用早已准备好的绳索套在秦某脖子拖拽草边至死,后抛入河中。 因此,民警遇到缢死,勒死难以判明情况时,一定要多方排查,仔细寻找案发现场各种线索多加利用各种监控视频,多方排查以判明是缢死还是勒死,定位方向好为后期侦查做好铺垫。                          结语 在机械性窒息缢死案例中,法医一定要认真仔细查看死者的第一案发现场,门窗有无攀爬痕迹,有无他人凌乱的足迹,所用绳索质地打结情况如何等细节。在认真查看现场的同时一定要仔细检查死者脖颈处的伤痕新旧,伤痕轻重,缢沟走向,死者身上有无搏斗伤抵抗伤等好仔细辨明是自缢死还是死后悬尸或者自勒他勒等情况。在尸检中更要仔细查看尸体内部有无暗伤及肠胃内有无常规中毒情况,以仔细辨明缢死者是何死因,自杀还是他杀。并由此判定是否立案,并判明案件的侦查方向。好为下一步的侦查指明方向路径,以快速破案,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维护社会法制,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杜涛.50例缢死的法医学研究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年第36卷36期. [2]刘剑锋,吴雅珉.少年意外缢死1例[J].刑事技术,2008年第3期. [3]怡飞.四例性缢死案例的剖析[J].政法论从,1993年第4期. [4]赵明哲,张虎涛.特殊体位缢死3例法医学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第4期. [5]张影.缢死、勒死、扼死的比较和鉴别[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6]缢死与绞杀死后伪装成自缢死的区分方法[A]群文天地,2007年第15期 [7]祖栋军,孔压培.多种方式自杀2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第1期. [8]林子清,陈霆宇.法医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5年. [9]郝宏奎,陈刚.侦查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年. [10]霍宪丹,.司法鉴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摘要】法医学是一门涵盖医学、生物学及其他有关自然科学的学科。法医学分析对于涉及到杀人的重大刑事案件,通过多种方式查明被害人的死因,对于破案有着极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将罪犯绳之以法,更能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本文论述在涉及杀人案件时,通过法医学分析从犯罪现场情况、尸体致命伤情况、尸体内在表现等几个方面来看一个案件是否为自杀死亡或是他杀案件。本文主要阐述溺亡、缢死、勒死、高坠死亡等几个方面区分极容易混淆的自杀或他杀案件。 【关键词】自杀:他杀:法医学分析 He killed himself in forensic analysis disguised as a suicide.                                  引言         近年来各种刑事案件与日俱增,犯罪手段越来越多,一些涉及到杀人的案件特别是无法判明自杀还是他杀的案件。自杀和他杀的性质判定对于案件定性以及侦查方向有着重要意义,但确也是个难点问题,特别是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反侦察意识的提高,很多他杀伪装成自杀的案件层出不穷。通过法医学分析判定自杀与他杀案件及自杀与他杀案件之间的差异,从而有利于为侦查破案提供正确的侦查方向,还能维护司法公正,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本文就详细从他杀伪装成溺死、他勒伪装成自缢、他杀伪装成高坠三种常见的他杀伪装成自杀的情形进行具体的分析,来更深入地阐明自杀、他杀案件的特点。                判定自杀、他杀的意义       自杀是自己结束自己生命的一种行为,主体是自杀者按自己的意愿实施的,其目的是故意结束自己生命。他杀是违背他人意愿,故意伤害他人引起的非正常死亡,主体是犯罪嫌疑人,其目是结束他人生命。在刑事案件中对于如何判定自杀还是他杀对公安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判定自杀还是他杀能还死者一个清白,给死者家属一个交待,让犯罪份子绳之以法,让正义得到彰显,罪恶得到惩罚。 二、大体综述自杀和他杀的判定方式 (一)、判定自杀、他杀时要仔细查看案发现场         对于一个涉及死亡的案例,一定要仔细查看尸体周围案发现场是否整齐,案发现场是否过多凌乱,是否有不属于死者的衣服扣子、头发、血迹等。是否为第一案发现场,还要仔细查看现场死者尸体周围血迹是否流淌自然,是否是从死者身上从上往下自然流淌形成一淌,或者是血迹随处喷溅,血迹流淌不一致,不自然,还是现场血迹有拖拉,擦拭地面的痕迹,以及死者身旁是否有凶器,凶器是死者日常所用菜刀,斧头还是死者所接触不到的凶器,自杀案件一般凶器都在死者近旁,而大多数他杀案件大多为逃避打击将凶器带离案发现场,而后将凶器悄悄丢入最近的水塘、茅坑、脏水沟中。一些高空坠落,溺水死亡的案例还要仔细查看溺水岸边有无拉扯的痕迹,旁人的脚印,毛发等,高坠死者也要仔细查看坠落的高楼窗台边是否有其他人的痕迹,楼顶走路是否规则正常,符合常理。特别是一些缢死、勒死案件还要仔细查看勒绳打结的方式是否符合死者身前的职业,身份特点,绳索是否在近旁能找到,并加以仔细推理模拟演示看能否自缢、自勒死。         一些意外死亡更要仔细查看死者身前死亡的主要原因如:闪电电死、墙倒下压死、摔死等情况更要仔细查看当时的案发现场是否有意外死亡的可能,有无他人加害痕迹等加以仔细推理排查。 (二)、判定自杀、他杀时要仔细辨别死者身体上的特征         检查死者尸体外部的时候,仔细翻看死者的尸体衣服穿着是否完整,撩起的衣服是否符合自杀者的习惯,一般自杀者的衣服都完整,无凌乱,无损毁,而他杀的死者衣服一般有撕扯、拉痕,凌乱,揉皱等情况发生。       要仔细检查死者身上的伤痕,自杀死者的伤痕一般都是容易自伤的方向作用力,在自己接触得到的胸前,脖前等。如:割腕时,大多使用右手握刀,使力方向一般都是由左往右,割颈也是由左上往右下方向,自杀者造成伤口的凶器基本为小刀、匕首、利刃等,自缢者一般使用质地柔软的布条,皮带很少使用硬质地的铁丝、尼龙绳等物品。自杀者身上的伤口多且大多为试探伤,伤口排列密集集中,方向一致如有的极端自杀者连续用菜刀砍前额十几刀,自杀者身上的致命伤大多只有一处,自杀者的双手、前臂、大腿等部位基本没有抵抗伤。自杀者的体内胃容物基本无毒,符合死者身前的正常饮食。溺死的死者口腔会有海藻,肺泡中还会有溺液,手中还会有抓握有水草。         同时,还要注意排除他杀伪装自杀的状况。他杀者身上的伤口排列无规则,前胸后背上都有可能发生,方向杂乱不一,最重要的是他杀的死者身上大多会有激烈的抵抗搏斗伤,双手上、前臂上、脚上基本有有打砸的伤口,他杀的死者身上致命伤多而且浅伤少,大多为重伤,而且致死的凶器大多在现场找不到,从伤口来看使用的凶器多种多样,有砖头、匕首、砍刀、铁棍、木棍等等各种各样的凶器都有。一些他杀的死者胃容物还有一些毒液。特别是一些女性死者一定要重点查看内裤有无拉扯,乳房部位有无他人口液等,穿着是否符合女性穿着,以及女性阴道内有无精液等都要重点排查。一些烧死案例还要仔细查看是身前烧死还是死后烧死,身前烧死大多口腔内,肺泡内有大量的异物,烟气,灰尘进入,而且身体有挣扎,攀爬,抓门的大量痕迹。总之,死者尸体是不会说话的证据,一定要内外仔细翻看查找。 三、判定自杀和他杀的方法 自杀的判定 自杀的案发现场:           一般整齐,不凌乱。让自己处于一个相对封闭和安全的环境。自杀现场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死者自己活动的痕迹,无其他人在现场活动的痕迹,致死物品大多在死者手中或者身旁,或者不远容易发现处。当然还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变态死,性窒息死的死者身边会凌乱不堪,看似他杀,但实际仔细侦查后发现是自杀而非他杀。 自杀者的尸体衣服穿着:         多数自杀者自杀生前会有仪式感,穿戴比较整齐,有的甚至会精心换上新的或者干净整齐的衣物,女性还会梳妆打扮一番。而且自杀者衣服上通常都没有别人行为的痕迹,只有死者自身的痕迹。 自杀者的损伤特点:         自杀者的损伤部位基本都是自己可到达的,除了高空跳楼和卧轨等非自残自杀方式以外。自杀损伤部位大多较少,但不排除有极少数自杀者损伤部位较多,很容易让社会群众及死者家属误解为是他杀。死者损伤主要以单刃刺器为主,损伤方向基本一致,主要集中于身体前侧的颈部、胸部等部便于自杀者使用利器的部位。而且自杀者的伤口较轻,还有一些是试探伤,轻伤,例如割腕自杀者手腕上会有多条试切创,只有少数的是重伤、致命伤。自杀者大多数使用的凶器都是利器,便于刺伤死亡,很少使用笨重的钝器。自杀形成的伤口往往不带有其它的附着物,伤口较为干净整洁。如果死者时间稍长则尸斑和尸体所压部位相同,尸体没有移动痕迹等。 自杀者的身前:         自杀在医学方面的定义为由于社会、家庭、自身因素导致心理失衡,采取极端的方式自行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因此在自杀案件的调查中需要对死者的生活背景进行详细了解。自杀者在死前一般都有反常的情况表现,比如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受到什么事情打击,说话比较丧气,毫无生机,言谈间偶尔会提到自杀或者是安排后事等情况的出现,有的还会在微信朋友圈,QQ签名空间中偶尔的流露出一些悲观厌世的话语等。还有的自杀者会在死前做一些准备,比如找悬崖跳崖,准备绳子,买好刀子等等不一而足的各种准备。这些查找死者身前的物品和走访询问死者的亲朋好友都是可以了解得到的。 (二)他杀的判定 他杀的案发现场:       他杀的案发现场一般紊乱不堪,杂乱无序,物品摆设散乱或有被破坏的痕迹,现场血迹、脚印等分别凌乱。如:河北隆化县青年男女感情纠葛中女青年朱帆死于县城东山坡上,脖颈处有一个大的匕首刺伤,前胸也有匕首刺伤的伤痕,现场周围血迹四溅,血迹滴落无规则,四周草木扑倒一片,从死者周围环境的现场勘查情况以及损伤的部位来看,可以推断是他杀案件。次就是他杀的案发地点具有不确定性,任何地点都有可能成为他杀的案发现场。繁华的闹事街头光天化日之下抢劫杀人的周克华;偏僻小巷中时有发生的抢劫杀人;2017年12月14日下午5时许去公园跑步的乐山单亲教师王某在公园被刚退伍嗜赌如命的王某抢劫杀害。在偏远地方也有犯罪嫌疑人将被害人推进深井,推下悬崖等他杀案件不胜枚举。可见他杀的的案发现场不一定是在喧嚣繁华人来人往的街道也有可能是偏远的地方。还有一些房间内的他杀案发现场,一般都有外人路过的足迹痕迹,或者是攀爬上窗台,阳台的鞋印,或者爬墙破门破窗等痕迹。同时,一些仇杀的案发现场一般都有凶器在死者身旁,案发现场一般不止一个人的痕迹,还会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人的活动痕迹,以及一些留下的纽扣,毛发,碎屑,精液等。 他杀的尸体位置:       死者尸体主要在案发现场居多,位置随机不定,如有移尸情况可通过移尸留下的痕迹寻找到尸体。。 衣服穿着:         一般的他杀案例特别是现场有打斗痕迹的时候,死者的衣服常常伴随有撕扯,拉乱等外在表现,衣服上有抵抗攻击留下的痕迹。在一些类似强奸杀人案件中要注意死者衣物穿着,如果是强奸杀人,可在死者指甲缝、牙齿缝、衣服或者裤子上找到犯罪嫌疑人留下的毛发、皮肤组织等痕迹物证,从而为侦破案件提供依据。 损伤特点:         尸体如果是机械性损伤造成的死亡就要查看尸体是钝器伤、锐器伤、枪弹伤、爆炸伤、颅脑损伤等多种情况,并仔细加以分析是用什么物体所致伤以及重伤点在哪,致命伤在哪他杀案件中重伤部位少,致命伤少但都是一击致命对尸体的损伤极大,而且致命伤部位全身随处都可有,且不是自杀者所能随便自伤到的位置,同时要注意致伤物,如:匕首,弹簧刀,棍棒,斧子,铁锤等凶器作案人一般不会留在现场,而是会丢弃在隐蔽下水道,厕所茅坑,阴沟,河流等隐蔽不易找到的地方。并根据尸体的尸冷、尸斑、尸僵,尸体的皮革样化,尸体的自溶腐败等情况来分析尸体的死亡时间以方便为下一步的他杀查找原因。 3、他杀死者的背景调查:         对于一个命案的案发现场,除了认真细致的查看案发现场的情况,检验尸体以外还要尽快查清他杀死者身前的姓名、年龄、籍贯、职业等多种信息以方便查找到死者身前的社会关系,经济收入开销状况,人际交友情况和有无婚恋情感纠葛或者是邻里纠纷私仇,工作矛盾是否得罪人等等死者身前各种情况,多方走访死者身前的亲朋好友,查找死者身前的各种遗物,联系死者尸体现场的种种物证,推理犯罪人的犯罪心理,犯罪心理画像以及联系死者身前各种监控就能查找到罪犯。 四、水中尸体自杀与他杀的区别 (一)、溺死的机理         溺死指溺液吸入性窒息。溺液被吸入呼吸道后、进入肺脏并充满肺腔,致气体交换发生障碍,导致窒息死亡。在溺水过程中大量的水通过肺泡壁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中,使大量的红细胞产生溶血,大量钾离子释放到血液中,因钾离子含量过高导致心力衰竭或停搏而死。入水后,冷水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或者刺激喉咙黏膜通过喉咙上的神经使心脏抑制系统兴奋,从而导致反射性心跳停止而死亡,发生这种情况特征:死亡非常迅速,呼吸道无溺液。还有水中猝死,由于寒冷的作用使呼吸肌收缩加强,呼吸异常,使人心脏负担加重,循环血量减少,肌体大量产热,加重了心脏负担,从而引起循环障碍而死亡,代谢异常,导致和诱发心血管及呼吸系统潜在性的疾病发生。 (二)、自杀与他杀溺死的区别 1、生前溺死的尸体征象及现场情况:       生前溺死尸体内部征象有:口鼻部有蕈形泡沫;尸斑呈淡红色,色泽较弱,部位不定;手和指甲缝中有异物;皮肤呈鸡皮样;皮肤发白膨胀起皱,手脚由于在水中长时间浸泡可形成手套和袜套状而脱落;尸体呈下行性腐败,极易形成巨人观等等。尸体内部征象:呼吸道部位气管、支气管和肺泡内有泡沫、溺液;肺脏呈水性肺气肿、肺表面有肋骨压痕;消化道有溺液和异物;肝、肾等器官有硅藻成分;脾脏呈贫血状;无致命伤等等。       生前溺死现场情况:死者生前有自杀的心理和表现,现场一般情况不凌乱,会留有物品、遗书等,衣服着装整齐,无搏斗或者其他厮打等痕迹。尸体多无生前损伤,若有生前损伤则多为系轻伤,并符合自伤形成的特点,尸体检验结果有溺死的死亡特征。 2、死后抛尸的尸体征象及现场情况:         死后抛尸外部征象有:死者外部具有致命损伤特点,如:死者的心脏、腹部、头部、面部和颈后部有刺伤、暴力击打等损伤特点,有皮下出血和挫裂创等机械性损伤。     死后抛尸的现场情况:抛尸点一般较为隐蔽,不容易被发现,或是离河道、岸边等比较近的地方。由于犯罪嫌疑人抛尸多数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在抛尸点遗留下一些痕迹物证,如身上携带物品、足迹等等。 生前溺水与死后入水的鉴别: 表1生前入水和死后抛尸的鉴别 生前入水 死后抛尸 口鼻腔外的蕈形泡沫 有 无 手中或指甲缝中的异物 有水草或泥沙 无 皮肤的鸡皮样变 有 死后短时间内入水会有鸡皮样变 尸体的损伤 有(非致命伤) 有(致命伤) 呼吸道的溺液 有 有(水中压力导致) 肺脏水肿 有 无 消化道中的溺液和异物 有 胃内可见少量溺液,但不会进入十二指肠 左右心血液的成分 成分不相同 基本相同 脏器中的硅藻 有 无 脾脏的贫血状 有 无 利用硅藻检验判断溺死尸体的死亡性质:       硅藻属于藻类中的一种,它是一种具有色素体单细胞植物,硅藻的主要特点就是硅藻细胞外覆硅质的细胞壁。硅藻种类居多,只有长时间有水的地方都会有硅藻的存在。因此,利用硅藻检验判断溺死尸体的死亡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现在判断水中尸体死亡性质的“金标准”。硅藻检验常用的方法:强酸消化法、酶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 强酸消化法   取下尸体组织如肝、肾、肺等生物样本放置烧杯中,试剂用量:加入8ml的浓硝酸和2ml的双氧水;水温:80℃的热水中加热致消化液完全澄清;然后将消化液以4000r/min离心15min,经过重复离心后使上清液的PH保持在之间,最后用滴管吸取沉淀物滴加在载玻片上,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2、结果评价 强酸消化法原理就是检测尸体组织中硅藻的含量与现场水样是否相同从而判断是否为溺死。在溺死案件中,常用强酸消化法进行检测,原因是成本低,操作简单。 五、缢死与勒死的判定方法 (一)、缢死自杀与他杀的判定 1、缢死的概念         缢死:俗称为吊死,即将绳索挂在树枝、房梁、木杆上并在下端打好结套住脖颈,身体往下压,绳子作用于脖颈的绳套结处,压迫颈部的各种血管、神经和呼吸道引起呼吸道闭塞,破坏外呼吸,压迫脖颈动静脉血管,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脖颈神经被压迫引起反射性停止等所引起的窒息死,称之为缢死。 2、自缢死与死后悬尸的鉴别 表2自缢死与死后悬尸的鉴别 自缢 死后悬尸 缢沟 有生活反应 无生活反应 体表伤 表皮有碰撞伤 有抵抗伤 损伤程度 无致命伤 有致命伤 损伤部位 自己能完成的部位 有自己不能完成的部位 现场 整洁、有遗书 有打斗痕迹 尸体现象 缢沟、尸斑等与自缢相符 缢沟、尸斑等与自缢不相符 血迹特点 自上而下 与自缢血流方向不符 系绳处 常有死者自己的指纹 无 垫脚物 位置和高低符合死者脚与地面的距离 多不想符 3、缢死的姿势       主要分为典型性缢死和非典型性缢死。前者指的是,绳子固定在一端,用绳子提拉身体,使死者身体悬空,最终窒息死;非典型性缢死按照死者最终发现的姿势分为:悬、站、坐、跪、蹲、俯卧六种姿势若是按照绳套在脖颈处形成的姿势可以分为前死位、后死位、侧死位三种。 勒死自杀与他杀的判定 1、勒死的概念         勒死又俗称绞死是指使用一定的外力,使得缠绕在被害人脖颈处的绳套收紧,从而压迫颈部的血管、呼吸道和迷走神经,引起脑的血液循环障碍,肺呼吸障碍或发生反射性性心跳停止而死亡。勒死机制原理和缢死的机制原理基本相同,都是一定的机械力作用于颈部所导致的窒息死亡,但也有一定的区别就是勒死中绳索压迫颈部的位置,施力的大小和机体能状态也有密切的关系。 自勒与他勒的鉴别 表3自勒与他勒的鉴别 他勒 自勒 勒绳的性质 任何性质 常用软质 勒绳的道数 道数相对较少 道数较多‘用力多为先大后小’ 绳结的位置 颈前、颈测、颈项部均有 颈前、颈测、颈项部均无 勒绳的打结方式 打死结、结上街、结扣很紧 打结较松或不打结,一般无死结和结上结 勒颈的方式 方式简便 方式复杂特殊 勒绳套内物 杂草、衣领、发辫、手指等 软质垫物如纸、毛巾等 勒沟的状态 勒沟较深、排列不规则、有多有少 勒沟较浅、排列有序、有中断现象 抵抗伤 有抵抗和搏斗形成的损伤 多无损伤 尸体征象 窒息征象较重 征象相对较轻 现场情况 物品摆设较乱、有破碎或损坏的物品 物品整齐、无损坏 勒死死亡特征 高坠死亡的判定方法 (一)、高坠的机理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交通方便,人与人之间联系往来增多,情感纠纷、经济纠纷、精神问题等产生使得高坠案件时有发生。高坠也是自杀他杀案例中容易混淆的案例。高坠是指从高楼、高桥,高树、悬崖等高处从上落下,死者身体撞击到地面引发死者身体复合性损伤而死亡的情况称之为高坠。高坠死亡人员的特点是外轻内重,全身多处骨折,颅脑破损,肋骨骨折,内脏多处破裂出血等较多内伤等致人较快死亡。高坠有多种情况造成,悲观厌世自杀的;被人推搡高坠而亡的;还有一些在高处意外坠亡的。 (二)高坠中自杀与他杀的判定 1、高坠的概念 高坠死亡是指人或者具有生命体征的动物等从高处自由落下,与地面发生猛烈撞击后引起的死亡。 2、高坠自杀与他杀的鉴别 表4高坠自杀与他杀的鉴别 自杀 他杀 有无生前损伤 一般无生前损伤 有生前损伤 死者坠落点情况 无其他人或者其他人的行为痕迹 有其他人的行为痕迹如:足迹、犯罪嫌疑人和被害者搏斗的痕迹等。 死者穿着 穿着整齐、有随身携带的遗书 穿着正常、无遗书等 3、高坠死亡特征       在高坠死亡案件,通过法医学鉴定判明死亡性质,是高坠导致的直接死亡,还是死后抛尸。高坠死亡主要是内部损伤,内部器官受损、大出血,如:肝、脾、胃、心等脏器破裂、头颅破裂等。损伤特征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着地一方损伤较重。自杀者的坠落空间属于正常坠落,有一定的抛物线产生,坠落中间如果有障碍物阻挡还会中途造成损伤,影响坠落地点。自杀死者的坠落点和坠落起点符合,导致的损伤符合重伤在一侧。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种犯罪多发,公安部也提出命案必破,因此遇到命案更要加以高度重视,仔细查看现场。对于移尸案件更要查找到原始案发现场,充分查找第一现场的物证,血迹,足迹痕迹等等,同时也要仔细查看尸体的内外伤害情况,伤害时间,寻访死者身前的各种社会经济关系感情纠纷以及身前遗物,仔细辨别是否为他杀还是自杀,或者是意外事件。特别是对于自杀案件一定要仔细辨别,多方排查,走访死者亲朋好友,给死者家属合理圆满的答案,给社会一个完整解释,消除群众疑惑。同时,对于他杀案件更要仔细充分调动所有证据,利用视频侦查,网络侦查等技术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使罪恶得以昭雪,抚慰被害人心灵,彰显社会公平,法制和正义。                           参考文献 谢仁福.论命案伤亡过程的判断[J].现代法学,1993年1月,第1期. 冬冰.他杀伪装自杀的法医学分析[J].广东公安科技2016年,第1期. 张书韬.4例疑似他杀的自杀案件的法医学分析[J].2018年第2期. 吴晓明.论自杀与他杀的性质判定[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任保健,郭晶晶.高坠案件的特点和勘查要点[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战福众。怎样鉴别用机械性损伤自杀或他杀[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林子清,陈霆宇.法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常林.法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郝宏奎,陈刚.侦查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年. 陈曲.痕迹检验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

法医在公安机关刑事侦查中必不可少的一员,法医把“活体医学”和“死亡医学”两者同时作为研究对象,对案件侦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学术堂整理出了15个法医毕业论文题目:1、法医尸体检查98例死因探讨2、心源性猝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3、国际化视野下我国法医学本科生教育培养模式初探4、接触DNA常规提取纯化方法的比较探讨5、过敏性反应死亡的法医病理学分析6、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其参与度划分规范的探讨7、氟乙酰胺中毒死亡的法医病理学分析8、法医鉴定外伤后颅内出血案例的临床分析9、临床病理尸检与法医病理尸检的对比研究10、系统尸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诊断在法医病理学检验中的意义11、探究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12、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法医病理学分析13、外伤性流产及早产的法医学鉴定分析14、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CT多平面重组的研究分析15、上转发光技术快速检测尿液中氯胺酮

法医学论文的参考文献

法医在公安机关刑事侦查中必不可少的一员,法医把“活体医学”和“死亡医学”两者同时作为研究对象,对案件侦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学术堂整理出了15个法医毕业论文题目:1、法医尸体检查98例死因探讨2、心源性猝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3、国际化视野下我国法医学本科生教育培养模式初探4、接触DNA常规提取纯化方法的比较探讨5、过敏性反应死亡的法医病理学分析6、法医学死因分析及其参与度划分规范的探讨7、氟乙酰胺中毒死亡的法医病理学分析8、法医鉴定外伤后颅内出血案例的临床分析9、临床病理尸检与法医病理尸检的对比研究10、系统尸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诊断在法医病理学检验中的意义11、探究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12、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死法医病理学分析13、外伤性流产及早产的法医学鉴定分析14、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CT多平面重组的研究分析15、上转发光技术快速检测尿液中氯胺酮

【摘要】缢死一直在死亡案例中占有着一定程度的比例,也是法医学鉴定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内容。对于缢死案件的细致、认真、详细、准确的法医学鉴定有利于快速找准破案方向,准确确定死者的死因。因此在实际的法医学鉴定研究中一定要仔细查看现场是自缢勒死还是他缢勒死,是生前缢死还是死后悬尸。法医鉴定中一定要仔细查看现场所用绳索以及死者尸体的外在表现特征如:死者身上有无搏斗伤痕、尸体眼脸部有无血丝、颈部的勒痕是平痕还是斜痕等等多方观察辨别以区分是缢死还是勒死或者扼死以节省时间方便后期快速定位破案。      【关键词】 缢死 法医学鉴定 区别 Brief talk  the  hanging method  forensic  research 【abstract】  Hanging has always been a part of the death story,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ubject and content of forensic meticulous, careful, detailed and accurate forensic medical appraisal of hanging death cases is conducive to the rapid determination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crime and the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the cause of , it is necessary to check the scene carefully in the actual forensic study whether he hanged himself or strangled him, whether it was hanging or forensic examination must carefully examine the ropes used in the scene and the extern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dead body such as:there is no combat scar on the body, no blood on the face of the body, the scar on the neck is flat or oblique and so on multiple observations are mad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hanging and strangling, or strangling or strangling to save time to quickly locate the case. 【Key words】  death by  hanging    medicolegalexpertise  distinction                                 引言         机械性窒息死亡一直以来都是造成人体非正常死亡的一个常见现象,也是命案中常见的造成他人死亡的一种常见致死原因,如感情纠葛中掐死、勒死对方或者自缢而死等情况也是屡见不鲜。故机械性窒息死亡案件也是法医学鉴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机械性窒息死亡也即因为外在的作用力而使得死者呼吸困难,抑制颈部呼吸,堵塞气管导致人体肺泡中二氧化碳等废气难以排出而氧气等气体难以吸进来而造成人体的大脑,脾脏,血液等重要器官缺氧及其它原因而造成的死亡称之为机械性窒息死亡。按照这个概念而来造成的机械性窒息死亡的情况,就有缢死也即大家口头所说的上吊而死,勒死也即绞死,还有扼死也即掐死和溺死,性窒息死亡等等造成人体窒息等情况都可以造成死者的气管阻塞难以自由交换气体最后窒息而死。       机械性窒息死亡中的缢死一直以来都是机械性窒息死亡中的常见现象,也是法医学鉴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内容。缢死的案发现场大多都是尸体旁有上吊系绳索的木头房梁树枝等悬挂物,尸体旁脖颈处大多也有把人提吊起来能支撑人体重量的绳索,缢死者的尸体外在表象特征大多是:颈部有很明显的勒痕,勒沟即缢沟有明显上提起的迹象,眼脸部皮下常伴出血,有血斑血点,有些缢死者还会舌尖外露,偶有颈部内舌骨骨折。有时,法医在鉴定研究中会遇到一些疑难的缢死现场,一时难辨,此刻家属情绪悲伤,地方围观群众不理解,社会新闻媒体舆论质疑等巨大外部压力。因此,法医学鉴定研究缢死者更要注意仔细鉴别死者是缢死还是勒死或者扼死,同时还要注意死者是生前缢死还是死后缢死,也要注意缢者是自缢而死还是他缢而死等,准确定位缢死者的原因,为案件侦破找准方向,快速破案,如果是自缢摆出证据,还原案件,合理解释消除死者家属及群众社会媒体心中疑惑,同时向社会也普及法医科普知识。如果是他缢则准确定位,为破案节省时间精力,找准方向,快速破案,彰显社会主义法制,伸张正义,打击犯罪。一、缢死的方式、形式、机理   (一)、缢死的方式 缢死也被民间俗称为吊死,就是用一根绳索或拴或挂在树上、房梁上、木枝上、栏杆上、木条上、横梁上等适合拴绳子的高处,行为人在绳索的两端打结或是一端打上各种各样的绳结如:普通结、双套结、拴牛结、套头结等,其中这个结可以是活结,也可以是死结,可以是一个结,也可以是两个结或多个结,使绳索得以形成一个圈套,能让缢死者头颈能伸进绳套中套住脖子,用自身的全部或者部分的重量压迫颈部,使血管闭塞呼吸道器官闭塞,血液难以流通,气管难以交换气体,最终窒息死亡。 其中用于缢死死者的绳索多种多样可以是麻绳,麻线,尼龙绳,水线,铁丝,布条,围巾,毛巾,丝线,皮带等等多种多样的材质的绳状物,总归下来可以分为三类:硬质地、中质地和软质地。每种质地的绳索最终在缢死者脖颈处留下的绳索印痕即缢沟各有不同。其中硬质地的绳索留下的缢沟较深,周围血丝较为明显,时间长的话,皮革样化也明显;而软质地的绳索缢死的死者脖颈部的缢沟则不怎么明显,皮下出血较少,特别是肥胖者的话缢沟更不明显;而中质地的绳索则是介于两者之间。其中用于缢死的绳索有可以自由移动改变大小的活套,绳索只接触缢死者脖颈处一部分;还有一种不可自由移动改变套口大小的死套是绳索与脖颈处的四周紧密接触勒压脖颈窒息而亡的叫做死套。 (二)、缢死的形式 缢死分为典型性缢死和非典型性缢死,其中典型性缢死是指用绳索的一端系在高处,另外一端则打结或是不打结,使得人的脖颈能伸进去并把整个人都悬空吊挂起来,在地心引力以及身体的巨大重力作用下绳索马上压迫颈部,造成呼吸困难,肺部难以交换气体;颈动脉等难以供血到达大脑使得行为者马上因缺氧缺血丧失意识而死亡,这种缢死方式,脖颈部缢沟明显,舌骨处易出现骨折等。 非典型性缢死则多种多样,不一定整个人上吊悬空上去,用身体一部分重力压迫在套好的绳套里,绳套反作用力压迫人体脖颈,使人窒息缢死而亡。常见的非典型性缢死是指除了典型性缢死以外都称之为非典型性缢死,如:坐位、跪位、蹲位、趴位、站位、倒位等各式各样的位置。以往的法医学研究实验发现,排除一些身体机能病理性情况以及中毒等情况下,在完全符合缢死特征时,只要2KG的重力压迫就可以使颈静脉完全压闭,5在KG的重力下就可以完全压闭颈动脉,的重力就可以完全压闭椎动脉,因此无论是坐位、跪位、蹲位、趴位、站位等各种缢死方式,只要是在大于17KG的重力作用下都能完全闭塞一个人的颈静脉,颈动脉,颈椎动脉气管而致使一个人呼吸闭塞,血液流通不畅使人缺氧缺血而死。法医实验还显示无论是双侧颈静脉,颈动脉,颈椎动脉闭塞导致大脑缺血缺氧还是单侧颈静脉,颈动脉,颈椎动脉闭塞导致大脑血流不畅,都能使人丧失意识,失去自救能力,致人缢死。因此在一些缢死案例中可以看见一些缢死者只有左侧或右侧脖颈勒痕但同样能缢死。 某男,70岁,农民,在7月24日,被人发现缢死于村后山坡的一棵小树下,发现时屁股着地,双腿坐地上自然伸展开来,上半身直立,双手自然下垂,脖颈处有一皮带挂吊在小树枝上,周围无任何他人足迹痕迹,身体更无搏斗痕迹,多方辨别后鉴定死者为自缢而亡,该案例就是一起明显的坐位缢死。(三)、缢死的机理机制 脖颈处有咽喉,气管,食道,颈部各种血液循环动脉及丰富的神经。缢死的机理机制就是在地球引力的作用力下,死者上吊,绳索一个上提的作用力,人体一个下拉的作用力,致使颈部压迫。 颈部闭合导致呼吸道闭塞,人体肺部二氧化碳不能排出体外,外界的氧气不能吸入,致使体内缺氧,二氧化碳郁积,人体生理机能及新陈代谢紊乱,窒息而死。同时,颈部压迫,17KG的外力作用就可以完全闭塞颈部颈静脉,颈内、外动脉,颈椎动脉从而造成心脏,大脑血液难以循环输送,脑部淤血或者缺血,机体不能正常运转,最终脑机能完全丧失而死。颈部受绳索向上提拉的力量又受到身体下坠的力量,故刺激颈部两侧的迷走神经还有与之关联的喉上神经,颈动脉窦,引起反射性心跳停止而迅速死亡,此情况少见,偶见于对神经刺激很敏感的人。还有一些绞刑中缢死罪人的时候,下面突然抽空,身体突然下坠,绳索上拉,造成脖颈颈椎骨的离断或者错位,这样亦能造成人体迅速死亡。(四)、缢死的尸体征象 一、尸体的外在征象 缢死者的颈部基本会有缢沟,而且缢沟根据所用绳索的质地而显现出不一样的缢沟,质地越硬越细,缢沟越窄越深,质地软则形成的缢沟不深且宽,缢沟的深浅还和死者所吊时间长短有一定关系,所吊时间越长缢沟越深。死者脖颈缢沟数量有一条缢痕的也有多条缢痕叠压的,根据死者所用绳索多少以及绳索接触脖颈多少而形成一定的缢沟数。颈部的缢沟形成的伤痕开始是摩擦伤和有皮下出缢死的尸体征象,过段时间之后随着风干作用,颜色逐渐变深,乃至形成褐色黑色的皮革样化的缢沟。缢死者的头面部因为血液循环障碍,致使血液淤积,毛细血管淤积,同时,血管壁缺氧导致内部皮细胞受损,内皮细胞扩大,这样毛细血管扩展导致血细胞渗出,在眼脸部位可以看到一些斑点状的黑点,有一些还会在口鼻黏膜部位看到一些血丝流出。鼻尖部位因为黏膜,细胞壁薄,在缢死中 绳索压迫脖颈迷走神经,喉上神经刺激鼻腺亢奋分泌,故在缢死尸体征象中还会看到缢死者鼻孔有鼻液流出。缢死绳套多套在甲状软骨之间,绳索向上提起的力量使得舌根向上提起起,大多的缢死者大多舌尖外挺起,有的舌尖露出口外,有的抵在齿后。由于缢死是尸体上吊状态,人体血液下流沉积于下身,上肢手掌处,下肢脚部,下腹部等下部位容易出现尸斑。缢死者容易排出大小便,因窒息,体内二氧化碳郁积,刺激身体植物神经兴奋,全身肌肉痉挛,平滑肌收缩,致使大小便容易排出。 (二)、尸体的外在征象 缢死由于是颈部被绳索向上作用力使人窒息而死,故可见喉结部舌尾部骨折,或者是喉软骨骨折,甲状软骨等处骨折征象。由于颈部颈动脉较多,故绳索上提的时候容易出现颈动脉内膜撕裂并偶尔伴有内出血。因缢死是窒息造成故死时会造成脑组织缺氧,同时由于毛细血管缺氧,造成毛细血管内压增高,以及胸腔的负压增加等因素造成造成脑膜及肺膜出现淤血状,以及水肿状。 某女,46岁,河南宜阳县人,患有一定精神疾病,于9月24号早上被人发现缢死于自家厨房的房梁上,上吊所用绳索为其家的一床破布单,打一结拴在厨房房梁上木头悬挂起,成典型性缢死状态。经法医检查,周围物品并无偷盗挪动过的痕迹,死者身上也没有与人搏斗过的伤痕,现场案发地点并无杂他人杂乱足迹,由于是布条所缢故脖颈处有缢死后留下的不明显缢沟,皮下出血较少。眼脸部有少许的血斑出现。口鼻腔有少许的血迹,鼻涕流出。死者舌尖稍微外挺,尸斑开始在死者的双手下端,双腿下端形成,并呈暗红色。法医为排查死因,依法对其尸检发现肠胃内未检测出毒物。尸检死者体内呈现出典型缢死者的征象,脑组织呈贫血状,心脏、肝部、肺泡也呈现贫血状,而且肺泡薄膜处有淤血血斑,以及水肿状。同时该缢死者脖颈处的颈静脉,颈动脉均有少许的撕裂伤,种种内在外在迹象表明死者为自杀缢死。三、法医在实践中会遇到的一些缢死情况 (一)、自缢情况 自缢是占缢死的绝大部分,也是法医在遇到缢死尸检案例中的大多数情况,但是自缢也是法医检验中不能轻视的情况。自古以来人名大于天,社会经济发展,人的价值也越来越更加重视,每一个缢死者,身后都有一个家庭,有一个家,或许缢死者是为人父母,为人子女。每一个缢死者都是家人的绝大部分精神支柱,每一个缢死者都令其身后的家人无比心痛。轻视,不负责任,不仔细深究死因,错判等都能造成死者家属的不满上访,周围群众的不理解误解法医,以及社会媒体舆论的高度关注。因此,对于每一个缢死者,无论什么情况,法医都要高度重视,认真查看缢死者的死因,以消除死者家属心中疑惑,还死者一个公道。 对于一个缢死案件,法医一定要仔细排查死者现场周围情况,是否是第一案发现场,如果不是第一案发现场,还要仔细排查各种线索找到原始案发现场,加以仔细分析查找。如果是第一案发现场,一定要仔细查看现场物品有无偷盗缺失,缢死者周围有无他人凌乱足迹,一般后来解救缢死者,报警人的足迹都有规可循,按照一定的路径走去查看报警。在缢死的案发现场还要仔细查看有无血迹,以及血迹流淌是否是自缢者所流。对于一个缢死案件还要重点查看缢死者所用的绳索,最好完整保留缢死者生前绳结的样子,查看绳结是符合死者身前职业,生活习性特征。在看完缢死者外在征象的时候,还有仔细查看缢死者的尸斑是否符合缢死者下沉的特点;脑部,肺部有无水肿以及血点出现;同时,还要仔细查看死者胃肠有无常规毒物,甲霜灵,毒鼠强等中毒迹象。除此外还要仔细查找死者生前的遗留物,看是否写有遗书,还有与其亲朋好友有无轻生自杀等念头。 2016年9月7日海南文昌市锦山镇畜牧站宿舍站二楼,一少年用尼龙绳打两个活结挂在屋内横梁上,套起脖子。警方现场勘查发现门锁完好,窗户没有外人攀爬的痕迹,现场无外人足迹,房间内物品无盗窃迹象。后经法医进一步查验发现死者身上除脖颈处缢沟伤痕外,身上并无搏斗外伤,绳索上剥落的DNA经检测均是少年DNA.经查死者为韩某壮,男,汉族锦山镇贝坡北村人,锦山中学初二学生,查看沿路监控摄像均无人尾随跟踪其,走访其父亲,查找相关嫌疑人均无作案时间,综合种种迹象警方最后判定韩某壮为机械性窒息死亡,排除他杀,自缢而死。四、性缢死 在缢死案例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缢死情形——性缢死。性缢死是指单独一个人在僻静的角落里独自一个人用性变态的方式,大多裸露身体,用绳索打一个活结,勒在脖颈处,用低氧半窒息的状态以达到射精或是高潮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候脚下垫物如凳子摔落,无法自救或者是活结打为死结,勒紧后无法自救等情况的发生致使行为人缢死。性缢死大多发生在未婚男青年身上,偶尔也在妇女身上发生。性缢死大多数都是生殖器裸露,在案发现场旁边还会有一些女性用品,如丝袜,假乳房,胸罩,女性用的内裤等等。此类案例一般现场都都是裸体,而且全身五花大绑,还有精液射出,常常容易让家属以及群众误解为是他杀是情杀。而实际上性缢死就是死者为了追求性高潮而人为故意制造窒息时发生的意外而死。对于此类案件一定要认真查看案发现场,门窗有无攀爬的痕迹,地面有无他人走动的足迹,死者身上有无搏斗的痕迹,以及身体上有无他人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同时,摸清死者身份后,一定要查访死者身前有无特殊癖好,裸露或者用绳索吊自己等,以便更好确定死者原因。 某性缢死案例,缢死者,男,27岁,卡车司机,死时发现死于卧室门后,脖颈处用绳索吊住,有缢沟,双下肢屈状,上身戴粉红色胸罩,胸罩内填充海绵,假装乳房,双足穿高筒女丝袜,阴茎用白线缠绕,已射精。经查死者生前开卡车生活富裕,生前无特殊反常行为发生,也无精神病史。死者生前未婚,谈过几次恋爱都未成功。种种迹象均表明死者为性缢死。 (二)、他缢情况 缢死中还有极少部分的情况是他缢,在死者死后为了摆脱嫌疑,逃脱法律制裁而将死者或把将死未死之人拖拽到打好的绳索套里上吊而亡,造成死者是自缢的迷惑现象,因此对于类似案件法医更要仔细鉴别现场周围以及死者身上的种种伤痕,走访死者生前各种社会关系综合分析判断。 现场就在无言的诉说各种证据,一般他缢现场都会有别人留下的痕迹,如:门窗会有人攀爬的痕迹。现场物品移动过,散乱。现场还会有一些搏斗的迹象,同时也会反映在自缢者身上就有搏斗的伤痕,如前臂处前腿处有抵抗的伤痕。他缢的现场有时候还会有他人的血迹或者人体组织碎屑残留等。他缢中尸斑一般都与自缢中尸斑下沉的迹象明显不同。他缢案件中有时候还能在死者的肠胃中查找到一些百草枯,毒鼠强等毒物。他缢案件中走访死者生前各种关系人一般都查访不到死者生前悲观消极,轻生自杀的想法,更不会有遗书。 他缢中绳索所打的结也是一个重要的破案依据。2014年10月10日上午,广东开平市苍城派出所在根据群众举报在河边发现一个全裸女尸,警方打捞上来发现脸部,阴部已经腐烂,民警仔细查看浮尸现场,发现一顶摩托车头盔,两件外衣和两个苹果。但最重要的线索是脖颈处有一条老旧的尼龙绳,有三个环结一个小活环,两个大环都是死结,再根据脖颈处的缢沟及内伤痕基本确定为窒息性死亡。民警根据死者钱门牙少了三颗门牙这个关键信息,走访死者为一加油站女工阿珍,丈夫阿良为吸毒人员,多次殴打她,也多次提过离婚,开始民警极大怀疑其丈夫可能毒瘾发作将其勒死,细心民警根据绳索所打死结判定阿良长期吸毒打不出这种牢固的死结,是一种特殊职业所打出的结。最后发现为村民开拖拉机捆稻草所打结,再根据阿珍生前认识的邻村光棍劳某,常开拖拉机帮村民拉稻草所打的结。后查明为10月1日,劳某跟踪到阿珍和别的那人举止亲密,就打电话找阿珍询问,在发生完性关系后,两人激烈争吵,随后在阿珍洗澡的时候,拿起家中常用捆稻草的尼龙绳打一个活结将其套住,而后挂在洗澡间高梁上将其缢死。晚上用大纸箱子装起,再用缢死阿珍的尼龙绳打两个大的死结,捆住。在案发现场就表现为三个环结,两个大环死结,一个小环死结。因此对于缢死案件一定要仔细查看绳结,根据绳结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表现来仔细排查。五、缢死区别于勒死特征 (一)、相同之处 缢死和勒死的发生机理机制都是机械性窒息死,用绳索勒住死者脖颈,闭塞其气管,人体难以呼出二氧化碳和吸收氧气,导致二氧化碳滞留,机体缺氧,引起组织代谢及生理功能紊乱,最终窒息而死。同时发生机理作用的还有颈动脉、颈静脉等颈部动脉闭塞,血液难以循环,大脑缺血,意识模糊,最终脑机能完全丧失而死。 缢死和勒死的尸体外在特征基本一致,都是面部部由于缺血缺氧初期发白,后期颜面青紫肿胀。缢死和勒死死者眼脸部会因为缺氧,血液流通不畅毛细血管增压而形成斑点状血样。缢死和勒死同样也会造成尸斑下沉,流往四肢前端,形成尸斑,同时由于都是窒息造成的死亡,故比流血死亡的尸体尸温下降慢。缢死和勒死的尸体都会出现脑膜,肺泡,肝脏水肿情况的发生。 (二)、不同之处 缢死和勒死虽然都是由绳索压迫颈部造成的机械性窒息死亡,但也要注意到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缢死是用整个人的身体重力下压颈部,造成窒息死亡,且大多数都是自缢而亡,故外在表现出来就是绳索留下来的缢沟有一个很明显的上提痕迹,大多形成一个“V”字形的斜向上缢沟痕迹,着力点多在下部,缢沟显示出来大多是下深上浅,下宽上窄,缢沟不多,且无交叉缢痕。勒死则是用手臂或者其它一些外力紧紧勒住脖颈中间部位,造成的窒息死亡。勒死大多为他勒,自勒时本人大脑缺氧,意识模糊会不自觉放下绳索,活结大多难以自勒而死,大多是他勒而死。勒死者脖颈处勒痕基本为水平环绕圆形状,与缢痕相比基本无倾斜或者倾斜角度很小,同时一些他勒还会有现场的搏斗痕迹,人体皮肤组织脱落,反映在勒死者脖颈处就是勒痕很多,杂乱不一,还会有一些杂物夹杂在勒绳处。除此之外,法医在判定是缢死还是勒死的时候还要重点查看案发现场的痕迹以及有无可以缢死的木梁横档等,以及案发现场附近监控视频,走访询问有无现场见证人等等全面、客观排查各种可以因素,逐一排查,仔细鉴别,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2016年12月4日,江苏常州市天 宁区王某妻子秦某傍晚开车去河边散步彻夜未归,报警。王某12月10日在河边找到秦某尸体。警方发现秦某脖颈处有一绿色尼龙绳,颈部还有缢沟,缢沟呈水平环绕圆状。民警仔细查看现场杨柳粗树干并无缢死的吊痕,再访问死者丈夫并无吵架情况,秦某身上金银首饰均无丢失情况。民警多方查找监控视频发现为王某,江西人在常州经营一些小本生意,生意失败,欠银行贷款,遂产生抢钱念头,缓解当前的经济压力,案发晚,骑车到德胜桥岸边人行步道,发现独自一人散步的秦某,用早已准备好的绳索套在秦某脖子拖拽草边至死,后抛入河中。 因此,民警遇到缢死,勒死难以判明情况时,一定要多方排查,仔细寻找案发现场各种线索多加利用各种监控视频,多方排查以判明是缢死还是勒死,定位方向好为后期侦查做好铺垫。                          结语 在机械性窒息缢死案例中,法医一定要认真仔细查看死者的第一案发现场,门窗有无攀爬痕迹,有无他人凌乱的足迹,所用绳索质地打结情况如何等细节。在认真查看现场的同时一定要仔细检查死者脖颈处的伤痕新旧,伤痕轻重,缢沟走向,死者身上有无搏斗伤抵抗伤等好仔细辨明是自缢死还是死后悬尸或者自勒他勒等情况。在尸检中更要仔细查看尸体内部有无暗伤及肠胃内有无常规中毒情况,以仔细辨明缢死者是何死因,自杀还是他杀。并由此判定是否立案,并判明案件的侦查方向。好为下一步的侦查指明方向路径,以快速破案,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维护社会法制,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杜涛.50例缢死的法医学研究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年第36卷36期. [2]刘剑锋,吴雅珉.少年意外缢死1例[J].刑事技术,2008年第3期. [3]怡飞.四例性缢死案例的剖析[J].政法论从,1993年第4期. [4]赵明哲,张虎涛.特殊体位缢死3例法医学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第4期. [5]张影.缢死、勒死、扼死的比较和鉴别[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6]缢死与绞杀死后伪装成自缢死的区分方法[A]群文天地,2007年第15期 [7]祖栋军,孔压培.多种方式自杀2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第1期. [8]林子清,陈霆宇.法医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5年. [9]郝宏奎,陈刚.侦查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年. [10]霍宪丹,.司法鉴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法医学毕业论文写具体的案例分析可以的。当时也不太会弄,还是上届师姐给的雅文网,有高手帮忙简单多了法医临床鉴定细节问题的探讨病案在法医活体检验鉴定中的作用论法医鉴定的规范性接受法医鉴定者的心理状态分析死刑复核中法医鉴定结论审查的特点与建议——基于634例统计分析我是法医四川大学法医学科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及其在法医个体识别中的应用谈法医对人身伤害案鉴定审查的看法法医在医疗纠纷鉴定中的地位和作用伦理学在法医实践中的应用初探虚拟解剖技术在解决法医尸检结论准确性和伦理学矛盾中的作用法医与侦查员的配合充分发挥法医门诊的职能作用PBL教学模式下法医毒物分析与法医毒理学阶段性合并实验教学探讨海峡两岸法医现状之比较再议法医在医疗纠纷技术鉴定中的定位、问题及建议法医案例信息库的构建与教研互动我国法医命案尸检现状及规范对策研究Mallory染色变法在法医病理切片中的应用发光细菌在法医毒物检测中的应用法医昆虫学死亡时间的推断与Daubert规则之思考第九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征文通知日本法医解剖法律制度及特点番禺区人民检察院2003-2011年法医文证审查工作分析第九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征文通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评述及其法医临床学应用价值基层法医学习方法浅谈我国法医鉴定体制的新发展法医文证审查案例分析要重视法医文证审查工作中山医科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对当前法医鉴定体制改革完善及执行新刑诉法第120条的有关问题的探讨

你的法医学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 (一)选题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三)完成初稿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四)定稿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一般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最好不要太泛,越具体越好,而且老师希望学生能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不知道你是否确定了选题,确定选题了接下来你需要根据选题去查阅前辈们的相关论文,看看人家是怎么规划论文整体框架的;其次就是需要自己动手收集资料了,进而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自己的论文框架;最后就是按照框架去组织论文了。你如果需要什么参考资料和范文我可以提供给你。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毕业论文选题的方法: 一、尽快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 在毕业论文工作布置后,每个人都应遵循选题的基本原则,在 较短的时间内把选题的方向确定下来。从毕业论文题目的性质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另一类是专业学科本身发展中存在的基本范 畴和基本理论问题。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志趣和爱好,尽快从上述两大类中确定一个方向。二、在初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定毕业论文的具体题目在选题的方向确定以后,还要经过一定的 调查和研究,来进一步确定选题的范围,以至最后选定具体题目。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选题方法。 浏览捕捉法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占有的文献资料快速地、大量地阅读,在比较中来确定 论文题目地方法。浏览,一般是在资料占有达到一定数量时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这样便于对资料作 集中的比较和鉴别。浏览的目的是在咀嚼消化已有资料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自己的研究课 题。这就需要对收集到的材料作一全面的阅读研究,主要的、次要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观点的都 应了解,不能看了一些资料,有了一点看法,就到此为止,急于动笔。也不能“先入为主”,以自己头 脑中原有的观点或看了第一篇资料后得到的看法去决定取舍。而应冷静地、客观地对所有资料作 认真的分析思考。在浩如烟海,内容丰富的资料中吸取营养,反复思考琢磨许多时候之后,必然会有 所发现,这是搞科学研究的人时常会碰到的情形。 浏览捕捉法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广 泛地浏览资料。在浏览中要注意勤作笔录,随时记下资料的纲目,记下资料中对自己影响最深刻的 观点、论据、论证方法等,记下脑海中涌现的点滴体会。当然,手抄笔录并不等于有言必录,有文必 录,而是要做细心的选择,有目的、有重点地摘录,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一些相同的或类似的观点和 材料则不必重复摘录,只需记下资料来源及页码就行,以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第二步,是将阅读 所得到的方方面面的内容,进行分类、排列、组合,从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材料可按纲目分类,如 分成: 系统介绍有关问题研究发展概况的资料; 对某一个问题研究情况的资料; 对同一问题几种 不同观点的资料; 对某一问题研究最新的资料和成果等等。 第三步,将自己在研究中的体会与资料分别加以比较,找出哪些体会在资料中没有或部分没有;哪些体会虽然资料已有,但自己对此有不 同看法;哪些体会和资料是基本一致的;哪些体会是在资料基础上的深化和发挥等等。经过几番深 思熟虑的思考过程,就容易萌生自己的想法。把这种想法及时捕捉住,再作进一步的思考,选题的目 标也就会渐渐明确起来。

参考文献是法医学杂志

男俯女仰

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传言:溺水而亡的人,男性会面朝下,而女性则是面朝上。这种说法实际上并不是空口无凭的,而是有人做过细致的分析的。而且从古到今,各种解释的版本非常多。

比如:在中国古代著名法医宋慈有,他也被认为是法医的鼻祖,他有一本著名的《洗冤集录》,在这本书中的《卷之三·二十一章·溺死》记载着许多关于溺亡的鉴别方式,其中就记载这这样的一段话:

若生前溺水尸首,男仆卧、女仰卧。

这句话讲的就是溺水而亡的人的姿势,男性是面朝下,女性是面朝上。

宋慈的这个论述大概是他在多年的法医生涯中总结下来的经验,还是具有参考意义的。

除了宋慈,现代医学也有相关的阐述,主要是集中在人体结构上。尤其是男性与女性的盆骨形状、大小是不同的,导致重心会随着骨盆的形状略有不同。人在直立的时候,骨盆口平面与水平面是呈现一定的角度,这也被称为骨盆倾斜度。

而女性的骨盆倾斜度比男性的骨盆倾斜角度会更大一些,这使得女性的重心相比男性更偏向后方。不过,如果尸体上挂上了重物,那么情况就会发生变化,但关键还是看重心在哪里。

传统的看法基本上都聚焦在人体的身体结构对重心的影响,尤其是探讨男性和女性身体结构不同,导致重心发生了些微的变化。那么这个看法到底对不对呢?

理论 vs 现实

其实传统的看法一点毛病没有,理论看起来很完美。但我们知道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曾经就有人对浮尸的情况进行统计,我找到了两篇相关的论文都有相关数据的呈现。首先,第一篇是《751具浮尸俯仰姿势观察分析》。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统计了751具浮尸,其中有男性,也女性,并统计了这些尸体有多少是面朝上,有多少是面朝下的。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得出:

男性浮尸面朝下的有411,占比;面朝上的有104,占比。

女性浮尸面朝下的有182,占比;面朝上的有48,占比。

也就是说,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是面朝下的多,而且比例接近于80%,面朝下的比例是20%左右,并没有因为性别不同,而呈现出不同。也就是说,和性别压根没有关系。

除了这篇论文,还有一篇名为《236例水浮尸俯仰机理分析》。

这篇论文章,作者对236具浮尸进行的统计分析,也对男性和女性分别进行了统计。

我们可以把三年的数据进行合并来看,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知道,

男性浮尸面朝下的有119,占比;面朝上的有28,占比。

女性浮尸面朝下的有71,占比;面朝上的有18,占比。

从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的差别并不大,“面朝下”和“面朝上”都是接近于8:2,并没有呈现出性别区别。

因此,目前统计到的数据来看,浮尸的“俯仰姿势”和性别关系不大。两组数据能得到的共性是:“面朝下”的情况与“面朝上”的情况大概是八二开,也就是“面朝下”的情况更为普遍一些。那这背后有什么原理吗?

就有研究人员发现,传统的看法是有问题的。这个问题来自于“太理想化”,有点类似于直接把实验室里解剖的那种尸体扔水里的情况,也就是假设了“不挣扎”。但是如果我们考虑到现实情况,就会发现人在溺水时,由于求生欲以及对死的恐惧,就会不断地剧烈挣扎。

人一旦挣扎,由于人体是有有机的整体,就会带动着整个身体都在动。由于连接整个人体各部位的是颈部、肩关节、髋关节、上下肢的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当这些关键部位弯曲时,大多都是像腹部这一侧的,所以人体一旦剧烈的挣扎,肢体都是向着腹部侧弯曲的。因此,人体的重心实际上是要靠向腹部侧的,这就使得人都是俯卧的,也就是面朝下的。

除非是溺水死后,尸体悬浮在水中发生了尸体痉挛,此时的尸体就会呈现角弓反张状,重心就会靠背部这一侧,那尸体最终就会是仰卧,也就是面朝上,只不过尸体痉挛的概率相对较小,所以这种情况就出现的相对较少一些。

因此,这才会出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浮尸大多都是面朝下的。传统的说法其实是少考虑了“人会挣扎”这个要素。

参考文献:

[1]祝家镇,法医病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59).

[2]林彬,许操,李旭,236例水浮尸俯仰机理分析[J],广东省公安科技,2012(2):22-23.

[3]李学军,郭向东等,232 例水中尸体检验分析[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2,17(5):298-307.

[4]李旭,龚茂华,林彬,751具浮尸俯仰姿势观察分析[J],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7(32):82-84

法医损伤鉴定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 要】 科学鉴定是确保司法工作正常有序、公平、公正进行的关键,法医损伤鉴定在司法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鉴定结论能否为被鉴定人信服接受是我们基层法医在实际工作中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法医损伤鉴定时却存在很多问题,损伤程度鉴定意见的出具与被鉴定人心里有明显出入,不被认可,造成了他们对鉴定结论的客观性、真实性的否定,不断要求重新鉴定,造成了司法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对办案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更对司法鉴定的公信力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根据笔者在实际工作时碰到的损伤临床治疗、病历记载对法医损伤鉴定影响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等作了详细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

Abstract scientific identification is key to ensuring the normal and orderly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fair and impartial manner, the role of the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injury in judicial activities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Expert conclusions can be identified as convincing grassroots acceptance of our forensic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practical work. Damage in practical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Shique many problems, the extent of damage and the expert opinion issued identified a significant discrepancy in his heart, not to be recognized, causing them to identify the objectivity, authenticity negative, repeatedly asked to re-identification, resulting in a tremendous waste of judicial resources, but also for handling the order caused some impact, but also for the credibility of Forensic caused serious influence. Based o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injuries I encountered in the actual work, medical records elaboration of injury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and problem solving strategies and so mad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ystem.

【关键词】 法医鉴定;问题;对策;研究

Key words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法医损伤鉴定是以应用临床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和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人体损伤等问题,进行检验并作出伤害程度等的意见和判断,法医损伤鉴定属于临床法医学的范畴。临床法医学和临床医学均属于应用医学,但承担的任务却截然不同。面对损伤,临床医生的任务是通过各种检查确定损伤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而法医损伤鉴定的任务也是为了对伤者损伤进行明确诊断,但紧接着的是对其损伤进行鉴定,明确有无损伤,是否新鲜及损伤程度。法医损伤鉴定因其自身具有的严谨性,必须做到客观、科学、合法,但伤者在前期就诊过程医疗行为的参与与后续法医据实鉴定的出发点不同,会造成伤者认为损伤鉴定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需要更进一步的解决。下面对此展开综述。

1.基层法医在鉴定时面对的几个常见问题

医生初诊损伤创口的估算记录,造成记录的创口长度基本上较实际测量值长。某男,28岁,头部被他人用刀砍致头皮(发迹内)裂伤,病历记录为伤口长9cm,伤者来法医门诊时,往往开口第一句话是“我头上缝了十二针,医生记录9公分长,肯定够轻伤了”。所以在做鉴定之前,伤者认为自己的损伤已经足够重,瘢痕足够长以致能达轻伤鉴定标准,而在实际测量中,瘢痕长度为,相差较大,你需要大量细致的沟通或许能让被鉴定人接受。因此初诊检查记录是否详细很重要,当人体受到外伤后,第一时间就医,当损伤涉及到刑事或者民事诉讼时,医生在初诊、抢救、清创缝合以及以后的诊疗过程中形成的检查记录,化验单,可以证明就医者是否有损伤及程度。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应细致准确的记录,例如有皮肤软组织损伤清创缝合前,如能详细的对损伤的部位、分布、大小、形状、数目、特征及附着物等进行描述记录,这些将会成为治疗终结鉴定损伤性质、程度及推定致伤物的有力证据。

入院接诊检查记录时存在医学用词不够准确。某女,44岁,因与他人摆摊发生争执,被人用手抓伤右脸部。浅表抓伤,医生在病历中记录面部软组织挫裂创。医学上挫裂创为钝性物体直接挫压造成全层皮肤离断,对照定义,其损伤记录不够准确。

诊断不够科学,一是伤者为达到目的会夸大或者隐匿病情、自伤或者疾病,医生在结合患者主诉后给予认定为外伤所致,比如耳部受到外力作用后听力下降,并检测确有听力障碍的基础上诊断为外伤性耳聋。二是经诊断性治疗及诊疗过程中的复查已经明确诊断,但是病历上未予以修正,给伤者造成错觉,必然存在这样的损伤。某男,39岁,因他人在自己承包鱼塘钓鱼时与他人发生争执,被人用鱼竿敲打头部致头皮裂创,入院CT大脑镰旁见斑点状密度影,境界欠清,印象为少许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初步诊断为中型颅脑损伤:脑挫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皮血肿、头部软组织挫裂伤。五天后复查头颅CT示大脑镰旁见斑点状密度影,境界欠清,较前无改变,印象为大脑镰旁高密度影,考虑大脑前动脉影,然出院诊断还是同入院诊断,未予以修正,让伤者一直认为自己被打造成脑挫伤及脑内出血,我室受理该鉴定后,仔细阅其所拍摄的CT片,对其脑挫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不予认定,根据损伤后造成头皮血肿及头皮裂伤出具轻微伤鉴定意见,伤者依据出院诊断不服鉴定意见,申请重新鉴定,经上级医院专家会诊阅片示颅内未见明显异常。

医疗费用合理性问题存在,包括我室在受理鉴定过程中碰到不少体表软组织挫擦伤、肌 腱 损伤、指骨骨折等相对比较轻微的损伤在就诊过程中花费万元以上,有些是因为医药价格过高,有些则是伤者存在住院便是伤重,住院越久伤情越重的心态。伤者就诊费用增加,会加重其对伤情程度的预期,一旦损伤程度不够轻伤或以上,高额的医疗费用会造成双方扯皮,变成派出所十分棘手的调解难题和伤者对调解的不满,这样也造成了社会上的医疗资源的浪费。

伤者隐匿病情或者之前的外伤史,当事人被打伤后,处于自身经济利益、心理平衡等需要,总存在着把损伤结果夸大,或者把之前的损伤归咎于此次外伤。黄某某,61岁,争执过程中被他人抓伤右眼致角膜表皮剥脱,球结膜下片状出血,经数月治疗恢复后,右眼视力依旧很差,否定之前右眼有疾病及受过外伤为健康视力,最后带至三甲医院眼科专科检查,发现 胬 肉瘢痕,才交代两年前视力下降做过 胬 肉切割手术。

2.解决对策

完善临床医师培养程序和步骤,在培养过程中安排《法医学》课程内容。在国外,如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及印度等国家,《法医学》课程被列为高等医学教育必修课,学习医学科的学生没有《法医学》课程的学历与成绩将不允许参加医生资格考试。作为临床外科一线的执业医师,在大学本科培养课程设置中,开设法医学必修课程。或者在进入医院临床轮转实践过程中,增设相应的司法鉴定培训内容。可以增强临床工作责任心,不断提高临床医疗水平,也有利于临床一线外科医生掌握避免易于引发医疗纠纷及事故的常见原因[1],更精确科学的对受外伤入院病人做出病情诊断,以便就诊人员对自己的损伤有全面正面的认识。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临床医生或从事与医学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专业人员”可以受聘作为鉴定人,就某些专业性较强的医学问题进行鉴定,因此鉴定人具有相应的法医学专业知识,掌握相关的鉴定程序尤为重要。

提高司法鉴定人员的整体素质 因为司法鉴定中会涉及到案件的相关真实信息,因此对法医鉴定人员的要求也较高。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法律不断的完善,作为基层法医应及时学习相关医学、法律知识,认真细致审阅被鉴定人就诊材料,对于临床医生就诊记录的内容应认真核实,对于前后检查报告单等材料应对比确定是否存在损伤,是否与外伤有关等。对于挫伤、擦伤、创口、瘢痕认真分别,细致测量,对于临界标准的损伤,应严格依照法律从旧兼从轻原则,鉴定就轻不就重。遇到疑难损伤,应积极寻求医学专家和上级部门的帮助。确定损伤程度时应严格对照新颁布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做到有伤必有度、有度有依据。

现行医疗就诊已经开展实名就医制度。只是在就诊时往往会存在只询问患者的姓名,而不对其身份信息进行确认的情况,这会造成部分冒名顶替现象的.出现,对正常的办案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实行实名就医制度,医生在诊疗中尽可能的核实完善患者信息,减少冒名顶替现象的出现,杜绝隐匿伤病情可能[2]。作为基层法医,在工作中遇到被鉴定人可能存在此次损伤前已经受到过外伤或者交通事故的情况应积极了解事情经过,通过平台查证当时的交通事故出警记录,或者通过问询被鉴定人邻居等生活关系较近的人去核实。当然,医院众多,不可能跑遍所有医院翻查被鉴定人就诊档案,但是对于已经反映的就诊记录应至医院认真核实,避免被鉴定人隐匿伤情对鉴定结论造成人为影响。

派出所出警民警在处理涉及到人民群众的人身伤害警情时,一是应及时用照相机记录或警务通摄像仪进行录像,保存纠纷双方受伤时或者伤后人身状况的第一手资料,既为后期法医鉴定提供了全面的资料,也杜绝了被鉴定人夸大伤情和自伤等诈伤可能。二是及时处理安抚伤者情绪,说明纠纷处理流程,适时的调解纠纷和办理案件,避免医疗费用不合理。

规范鉴定的程序,作为基层法医,在一些人身损伤程度鉴定受理前应及时介入,了解受伤经过,对体表损伤予以印证,在一些体表的挫伤、擦伤、划伤、创口消失前予以照相记录,保存损伤后的原始资料,指导完善各项医学检查,以便能及时明确诊断,对受理鉴定及时准确的完成鉴定打下基础。

3.小结

在实践中,临床治疗和治疗终结后的伤情司法鉴定是一脉相承的,只有处于其中每一步骤的实践者都严格按照自己的程序,实事求是。临床医生为我们有效的保全医学证据,进行科学的疾病诊断,患者才能对自己的损伤有全面正确的认识,然后我们司法鉴定人员依据客观的损伤记录检查,出具科学的司法鉴定意见,为纠纷当事人双方所认可和接受。因此,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临床医师培训制度,有效的保全医学证据,进行科学的疾病诊断,提升鉴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规范鉴定程序,落实鉴定错鉴追究,使法医鉴定工作能够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促进法医鉴定结论的公正性、客观性,突出其在各类案件中的重要作用,更好的为和谐法制社会构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保捷,丁梅.高等医学教育《法医学》课程设置的意义.中国法医学杂志.2013,28(2):175.

[2]李书芳.法医鉴定“多”、“重”、“错”的原因与对策――以伤害犯罪案件为例.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3):21.

因为男性的盆骨与女性的盆骨位置不一样,形状也不同,女性盆骨的倾斜程度比男性要大,这就导致了女性的重心要靠后,所以女人面朝上,男人面朝下。

(1)《法医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法医学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法医学学术刊物(双月刊)。(2)本刊诚征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物化学等学科未发表过的论文、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学术争鸣、综述、研究简报、经验交流、医疗纠纷、案例报道、讲座和名词解释等有关各类稿件。对于国家级攻关项目、重点科研项目以及重大科研基金资助课题形成的论文尤其欢迎,一经录用,将优先发表。(3)本刊接受电子邮件投稿。发送稿件时请在主题中注明“投稿”字样。电子邮件投稿后不必再寄打印稿。编辑部收稿后,即回复并告知文章编号,作者查询稿件时请报编号。为方便联系,投稿时请留联系电话,如第一作者联系不方便,请自行指定1名通信作者,告知其详细联系方式。(4)新投稿件需附单位审核证明信,可以扫描后同稿件同时发送给编辑部。证明信内容包括:①第一作者身份;②基金项目;③无一稿两投、不涉及泄密、署名争议;④内容无政治性错误;⑤内容真实性由审核单位和作者自负。(5)请勿一稿两投。如发现同稿件在不同的公开发行刊物上刊出,本编辑部二年内不受理该作者的稿件,并向其所在单位及相关期刊进行通报。本编辑部收到稿件后一般3个月内会将采用、退修或退稿意见通知第一作者。只有接到本刊退稿通知后作者方可将稿件自行处理。如投稿3个月后未收到本刊任何通知者,请来函来电向本刊编辑部查询。期间作者如地址搬迁、联系方式改变请及时通知本编辑部。(6)来稿一经接受,作者需签署著作使用授权书,并对稿件清样进行核对和签字,然后尽快寄回编辑部。依照我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凡涉及对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作者如不希望删改,请声明。(7)本刊已加入国内外多种大型数据库系统。凡被本刊录用的稿件,将由本刊统一纳入各信息服务系统。如作者不同意将自己的稿件纳入各数据库,请在投稿时书面声明。(8)本刊对确定刊用的稿件将依所占版面与插图数量收取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适量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经刊载后酌付稿酬(含光盘版和各网络数据库版稿酬),另赠当期杂志1~2 册。2 撰 稿稿件格式:本刊采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数据评价规范》(CAJ-CD规范)格式。论著稿件内容和顺序排列:基金项目,作者简介,中文题名、作者名、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英文题名、作者名(中国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 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论文、案例分析、技术与应用、学术争鸣、综述等正文一般不超过10 000字(包括图表及参考文献)。研究简报、经验介绍、案例报道等一般不超过4 000字。 基金项目(Foundation item)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以“基金项目:”作为标志,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著录,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例: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23B) 第一作者简介 (Biography)本刊论文、案例分析、技术与应用、综述等文章要求列出第一作者简介,其中包括作者的基本信息(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出生地)、简历信息(职称、学位、简历、研究方向等)和联系信息(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三部分,其中基本信息是必需的(民族为汉族可省略)。简介前加“作者简介:”作为标志。例:作者简介:乌兰娜(1968-),女(蒙古族),内蒙古达拉特旗人。副教授,博士,1994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研修,主要从事蒙古学研究。Tel:, E-mail: 。如需标明通讯作者的,可在“作者简介:”项后加“通讯作者:”项,并将主要信息列出。题名(Title)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要旨,避免使用“…的研究”,“…的探讨”等没有实质意义的词语,不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缩写字符和代号等,一般不用副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英文题名的首字母及各个实词的首字母应大写。 作者(Author)及其工作单位(Organization)作者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顺序排列,作者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单位(包括同一单位不同科室)作者姓名右上角加注相应单位(或科室)的阿拉伯序号。换行后在圆括号内列出作者单位全称及所属科室全称,单位名和科室名后排列所在省份、城市及邮政编码,作者单位间用分号“;”隔开。例:张召晖1,常云峰1,2,周晓蓉1,3,邓振华1(1.四川大学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法医病理教研室,四川 成都 610041; 2.中南大学 基础医学院法医系,湖南 长沙 410013; 3.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上海 200063)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连写;“双姓”(包括 “夫姓+父姓”、“父姓+母姓”)中加连字符。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用逗号隔开。如:ZHANG Ying (张颖),WANG Xi-lian (王锡联), ZHUGE Hua (诸葛华),FAN-XU Li-tai(范徐丽泰)。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英文文章和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工作单位还应在省市名及邮编之后加列国名,其间以逗号分隔。例:(Institute of Nuclear Energy Techn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摘要(Abstract)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中文摘要编写应执行GB 6447规定,报道性文摘(论文、案例分析、技术与应用等要求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以300~400字为宜。指示性文摘(学术争鸣、综述等要求)以200~300字为宜。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研究简报、经验介绍、案例报道等B类文章不需要摘要。英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主要信息应与中文摘要保持一致,注意使用符合语法的英文,尽量使用第三人称的被动语态,方法和结果部分用过去时态,结论部分用当前时态。中文摘要前加 “摘要:” 作为标志,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为标志。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数目一般为3~8个,关键词标引应从医学主题词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中选用规范词,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词如确有必要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在主题词后。关键词中缩写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SCI”应标引为“脊髓损伤”。各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前应冠以“关键词:”,英文关键词前冠以“Key words:”作为标志。例:关键词:法医人类学;放射学;身高;颈椎;线性模型Key words: forensic anthropology; radiology; body height; cervical vertebrae; linear 正文 医学名词和缩写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 (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非公知公用的缩写第一次在摘要和正文中出现时应以以下方式描述:中文全称(英文全称,缩写)。 标题研究类文章一般分为“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4个部分;个案报道一般分为“案例”和“讨论”两部分。各部分以下层次的标题应简短明确。标题要有标题名。采用四级标题,顶格排序,引言不排序。一级标题用1,2,…,排序;二级标题用,,…,排序;三级标题用,,…,排序;四级标题用, …,排序。其后用(1),(2)…,可无标题名,连续表述。 图文中插图应具有自明性,要有图序和图题。显微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线图和点图作图要规范,实验点要简明、准确、大小适宜、线条均匀、图中文字、符号、坐标的标值及标值线必须清晰。标目采用国家规范的物理量,物理量要列出名称、符号和单位符号。图的内容切忌与表格和文字内容重复。 表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题和表中文字尽量使用中文,可按本刊规定使用符号和缩写。三线表具备要素表序、表题、表身、表注(必要时)。全文有1个表,表序写作“表1”。表内栏目为物理量时,应列出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和单位,例:时间 t/min;浓度 cB/(mol·L-1)。表中的单位等内容一致时,可将其用圆括号标注在表题下方表的右上端,例:(n=8,x±s)。表中数据小数点对齐或加减号对齐。表注置表下方,采用1),2)…形式,不用*、#、△、★等符号。 数学、物理、化学式应编排序号,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的最右边。圆括号形式。较长的式子在运算符号(+,-,×,÷, >,<,=)处转行,关系符号留在行末。不能在∑,∏,∫,dx/dt等这类符号后转行。 执行专项标准中注意的问题 标点符号执行 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注意不可出现冒号套冒号的情况,如:“病理诊断:脑:淤血、水肿;肺…”。不可将冒号(:)与比号(∶)混用。正确使用连接号,例:CAJ-CD;1 000~1 500 kg,1998—2006年。数字用法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和GB 8170-87 《数值修约规则》。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间,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修辞语句、概数的临近数字、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含月日表示时间和节日的词组、无统计意义的用汉字。数字的小数点前后,每3位一组,组间空1/4汉字空。参数和偏差范围的正确表示举例如下:(1)数值范围 5~10,3×103~8×103;(2)百分数范围 20%~30%,(30±5)%;(3)具有相同单位的量值范围 ~;(4)偏差范围 (25±1)℃;(5)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 3 cm×4 cm×5 cm。 统计学符号执行GB/T ~ 《统计学术语》。常用相应术语及符号示例:样本量 n; 样本观测值 x,y; 样本均值 x;样本相关系数 r; 样本复相关系数R;样本标准差 s;样本方差 S2; t检验 t; F检验 F; χ2分布 χ2; 自由度 v; 概率 P。 量和单位执行国家标准GB3100-1993,GB3101-1993,GB3102(1~13)-1993《量和单位》的规定,正确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与符号。量符号以斜体字母表示(pH用正体除外),单位符号一律以正体字母表示。例:血压计量单位为 kPa;时间单位为 s、min、h、d;质量单位为 kg;重量单位为 N; 分子质量单位 为 u;旋转速度正确的表示为:“离心半径10 cm,1 000 r/min,离心5 min”或“1 000×g离心10 min”; B的浓度 cB单位为mol/L、mmol/L等。质量浓度ρ单位为kg/L,g/L、mg/L等。参考文献按照GB/T《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著者为1~3位时全部写出,人名中间加逗号,3位以上时只列出前3位,后加“等”或“et al.”。中文期刊用全名,西文按《医学文献索引》(Index Medicus)格式缩写。参考文献标注法(1)本刊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注方法采用顺序编码制, 即按文章正文部分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 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根据情况可按下述3 种格式之一标注。薛社普,等[1]指出棉酚从体内排泄缓慢。棉酚对人类的抗生育效果达99%[1-2,4]。cAMP 含量测定方法见文献[1]。(2)图中引用参考文献,按其在全文中出现的次序编号,标注写在图的说明和注释中,图中不应出现引文标注。(3)表中引用参考文献,按其在全文中出现的次序编号,在表注中依次标注; 若必须在表中标注,可采用另列一栏并将引文序码置于方括号中,以避免与表中其他数字相混淆。 文后参考文献类型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参考工具-K,其他-Z。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及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以双字母作为标志: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并以[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志。例: [M/CD]—光盘图书;[DB/MT]—磁带数据库;[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DB/OL]—网上数据库;[EB/OL]—网上电子公告。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做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法律与医学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是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里规范的。参考文献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参考资料:

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是书籍、期刊、报纸、网页等等纸质书刊或数字媒体,引用法律法规的话,在引用处加圈1、2、3.……然后在页下方将法条内容列出即可。

要引用法律法规的话不一定要写到“参考文献”里,你在正文写的时候说明,“据XX年XX颁布的XX法第几条XXX,相关条例……”然后接着论述就行了

法律专业的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尹田.法国现代合同法[M].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2]喻磊.合适合同价值论[J].江汉论坛,2000.(7). [3]苏号朋.定式合同研究—以消费者权益保证为中心[J].比较法研究,1998.(2). [4]高圣平、刘璐.民事合同理论与实务.定式合同卷[M].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 第298页. [5]金福海.定式合同的`缺限及控制途径[J].烟台大学学报,1997.(2). [6]王利明.对<合同法>格式条款规定的评析[J].政法论坛,1999.(6). [7]杜军.格式合同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1年版. [8]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1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张建军.格式合同的立法规制[N].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9). [10]苏号朋.格式合同条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吴元国.格式合同价值之研究[Z].新青年在线,2005-11-3. [12]张艳、张帅.我国格式合同立法完善思考[J/OL].人民网——强国论坛,2005-11-10. [13]王素芬.论格式合同[D].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 [14]王思洋.论格式合同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07. [15]林少平.论格式合同[D].厦门大学,2001.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医学论文参考文献标注方法

论文正文中需按出现顺序标识参考文献编号,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置于所引内容最末端,按上标处理。同一篇文献在文中如多处引用,选择其一最主要的地方加注就可以,其它地方无需标注。联想小新,Win10,Word2019,方法如下:

1、将鼠标光标移动到需要加入参考文献标注的地方。

2、依次点击菜单项“引用”-“脚注”-“插入脚注”,这时会在当前页末尾插入一个文献注释,在此处输入引用文献的相关说明。

3、在插入一脚注的同时,在刚才要引用标注的地方会显示一个数字1。

4、鼠标指针停留在这个数字1上会显示文献引用的说明内容。

5、将光标移动到第2处需要引用文献的地方,依次点击“引用”-“脚注”-“插入脚注”,默认会插入标注2。

全文中引用文献只能按顺序标注,论文中引用文献原文应加引号;若引用原意,文前用冒号或逗号,不用引号。

论文里的参考文献标注有尾注和交叉引用如下:

尾注

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的设置方法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

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着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

交叉引用

对参考文献进行编号:在文献所处的页面,选中内容后,点击展开上方的编号按钮,选中参考文献——编号——定义新编号格式;输入编号格式为“[ ]",将光标置于”[ ]"中间,编号样式选择1,2,3

将光标置于正文中需要插入参考文献的位置(即引用处),选择引用——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择"编号项“,引用内容”选项“段落编号”,选择对应的文献,点击插入

选择文档中的标注后,点击开始功能区中的“上标”按钮即可。

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标注在文档结尾。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需要的。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打印页码范围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几页。这里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

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于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同样的方法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加标注一般是在引用文字的末尾点击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选择尾注就可以了,参考文献应该属于尾注,在菜单里选“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脚注是在文章的某一页下面的注解,而尾注就是在文章最后了,打开后就可以选编码,即角码。可以自己设定类型、格式。双击编码就可以在文章和参考文献间转换。 在英文输入法状态下输入[1],选中[1].按ctrl+shift++号键 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至今我也没找到让Word自动加中括号的方法,需要手动添加中括号。 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 不要以为已经搞定了,我们离成功还差一步。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解决的方法似乎有点笨拙。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需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设置好格式。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项目编号进行自动编号。 到这里,我们离完美还差一点点。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需要的。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打印页码范围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几页。这里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同样的方法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删除页眉和页脚(包括分隔线),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首先删除文字,然后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页面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点“边框”,在“页面边框”选项卡,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本节”;“边框”选项卡的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段落”。切换到“页脚”,删除页码。选择“工具|选项”,在“打印”选项卡里确认不打印隐藏文字(Word默认)。 参考文献格式:作者.题名[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发布年份.李琳.住院烧伤患者综合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09.其他的: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沈平,彭湘粤,黎晓静,等.临床路径应用于婴幼儿呼吸道异物手术后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30-932.作者.书名[M]. 版次.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胡雁.护理研究[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8.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丁文祥.数字革命与国际竞争[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作者.题名[EB/OL].网址,发表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患者安全的10个事实 [EB/OL].其他: [R]、[P]、[A]、[C]、[Z]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