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论文

发布时间: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论文

可能是温度比较高,有可能是出现了病虫害,有可能是阳光照射的时间比较长,有可能是品种问题,有可能是缺水。

加强肥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病虫。减少菌源:发病田秸秆不要进行粉碎还田,可将病株集中烧毁并对土壤进行深翻减少田间菌源量。合理密植:请按照产品包装袋推荐密度播种。加强田间管理:结合土壤深松和宽窄行播种技术,增强根系活力和田间透风透光水平;注意平衡施肥,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钾肥和锌肥可增强玉米抗病能力;雨后要及时排水。治虫防病:及时防治地下害虫粘虫及玉米螟等可以造成伤口的虫害,减少病原菌侵染玉米的机会。加强肥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在玉米抽穗期发病即喷洒药剂防治,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1~2次。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苯菌灵乳油00倍液。玉米干腐病高温多雨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发病。玉米生长前期遇有高温干旱,气温28~30℃,雌穗吐丝后半个月内遇有多雨天气利其发病。可以用多菌灵及甲基硫菌灵防治。玉米干枯病主要是做好灌溉,肥料施足不缺肥,低洼地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加强水肥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加强肥水管理,预防病虫害。提早防治地下害虫和地上玉米螟咬食,减少因伤口浸染病原菌而发病造成干枯的可能。

玉米发生了烂根现象,可以用钾肥灌根防治。

适时施药防治。田间病株率达到3%-5%时,每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400-500毫升,或40%纹霉星 可湿性粉剂50-60克,或50%消菌灵可湿性粉剂40克,对水50-70公斤喷雾,隔7-10天再防治一次。施药前要剥除病叶 叶鞘。

玉米青枯病论文

水稻 病毒外壳蛋白基因

【篇一】科技调研报告范文

但从实践看,几年来,粮食产量始终在低水平徘徊,水稻亩产难以继续稳定增产,而且粮食品质不优,市场价格不稳,经济效益不高。究其原因,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科技推广应用水平不高、典型示范不到位、农业科技贡献率低,成为我县农业生产中亟需解决的课题之一。为此,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全县8个乡镇、部分村(屯),通过走访农户和科技人员,采取调查问卷及座谈讨论等形式,就我县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一、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耕地面积143万亩,其中水田万亩。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在发展粮食生产上的推广应用,相关部门及科技人员致力提高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份额,使我县农技推广应用工作取得显著实效。

一是以综合配合技术为主体,水稻生产得到迅猛发展。我县是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县份,水稻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县属第三积温带,年活动积温在2300-2500℃,无霜期120天左右,境内有大小河流27条,小型(ⅰ)水库8座,小型(ⅱ)水库4座,塘坝820座,泡泽275个,水资源比较丰富,发展水稻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自上个世纪80年代我县从方正引进寒地旱育水稻稀植技术以来,全县上下通力协作,大作“水”文章,使水稻面积平均每年以5万亩左右的速度增长;加之农机具购买热的兴起,1996年我县被列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1998年被列为商品粮基地县,全力组织实施水稻田间机械化配套工程项目,积极探索大棚育秧、机械插秧、测土施肥、机械收割等水稻生产模式。到目前为止,全县大中棚育苗面积占整个育苗面积的75%以上,全县共有大中棚万栋,其中大棚4500栋,中棚17500栋,解决了秧苗素质问题,缓解了积温不足、无霜期短的问题;大力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全县机械插秧面积达58万亩,占水稻插秧面积的60%,全县拥有各类插秧机18000台,全县拥有各类收割机4500台左右,机械收割占总收割面积75%以上。随着水稻生产稀植、超稀植、宽窄行、抛秧、全程施肥等新技术的应用,全县水稻单产由上个世纪80年代的610斤提高到目前的830斤;大力发展水稻优质米生产,全县90%以上的品种都采用优质米品种如沙沙泥、富士光等,实现了增产增收。至XX年全县水稻面积发展到万亩,水稻总产达到亿斤,占全县粮食总产的85%。

二是以大豆垄三栽培技术为主体,大豆生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大豆是我县第二主栽作物。“十五”期间重点解决大豆品质和大豆产量问题,改革传统的耕种方法,大力推广大豆垅三栽培方法,即拢体垅沟深松,分层深施肥、垅上双行精量点播。经调查采用垅三栽培比普通栽培平均每亩增产35公斤,增加经济效益84元。同时,科技人员认真研究大豆重迎茬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即施入防治大豆重迎茬药剂,平衡施肥,分层施肥,科学管理,选用抗重迎茬品种,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大豆重迎茬减产降到最低程度,每亩挽回经济损失35元。大力发展大豆小垅密植,即45cm小垅垅上双地垧保苗在35万株左右,成为大豆增产的又一途径。

三是以玉米通透栽培为主体,青贮玉米生产取得明显成效。通过通透栽培,玉米产量由过去的亩产800斤增加到1200斤,为发展畜牧业生产奠定了基础。科技部门连续几年搞了青贮玉米加工试验,亩产可达6吨以上,加工处理也形成一整套技术。

四是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主体,粮食增产幅度稳步提升。近年来,县农技推广中心投入150多万元资金和设备,健全完善了土壤化验室,增添了大量土化设备,免费为农民测土配方,至XX年共化验土样6100多个,覆盖面积20余万亩。据测算,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平均每亩地水稻可节省化肥10斤,增加产量80斤,亩节本增效80元。

二、问题及原因

几年来,尽管我县农技推广应用取得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从粮食生产看,存在科技贡献率低、应用水平差的问题。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因操作不当、不懂或不会运用科技而导致农业效益低下。在对农户调查中发现,有接近70%的农户在生产经营中仅依靠老经验、老传统进行耕作;有20%的农户能借助或简单应用农业科技进行经营;只有10%的农户才基本掌握农业科技,这部分农户大多都是经营大户,在科技方面受益较大。由于大部分农户不懂得运用科技进行经营,因而造成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份额较低。在水稻生产方面,据调查,全县约有10%农户育苗操作跑粗,在这个环节造成减产约67公斤/亩;有20%的农户施肥方法不正确、不科学,在这个环节造成减产约100公斤/亩;不能合理利用水源进行科学灌水的农户约占20%,造成总产量降低30%,减产约105公斤/亩。主要表现在:一是育苗及苗床管理不规范。部分地块还存在着小棚育苗,苗长势弱,根系不发达,边苗浪费多,不适合机械插秧,不便于施肥和浇水;播量过大,育不出壮苗;苗床管理不及时,造成立枯病,青枯病发生。二是施肥管理不科学。氮肥施用过晚,一次投肥过多,即浪费肥料,又对作物生长不利。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农户少,农民盲目投入过大;三是水稻选种比较杂。很难保证质量;四是病虫害防治存在侥幸心里。重“治”不重“防”,没有抓住防治时期;五是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抗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产风险依然存在。六是农机发展不平衡。机与具的配套不合理,耕地的整体深松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篇二】科技调研报告范文

一、我县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现状

(一)基本情况

县级机构现状。县农业局现有科室站13个(其中行政科室3个,事业站司场10个),编制104人(其中行政10人,机关后勤4人,事业全额29人,事业差额52人,自收自支9人)。

现有在岗人员87人(缺编18人),在岗人员中行政人员10人,机关后勤3人,事业全额23人,事业差额26人,自收自支24人;现有人员中局领导7人,中层干部13人,行政人员2人,科技人员31人,工人33人。在岗人员中的学历,本科6人,大专28人,中专35人,技校2人;已聘专业技术职务,高级2人,中级16人,初级20人。

农业局机关职工45人,各种工资、津补贴总额万元,人均应年收入万元,由于我县财政拮据,差额拨款单位(植保站、经作站)8人40%的工资、1993年工改时保留的津补贴每月129元、清凉烤火费和54名离退休人员的保留津补贴、清凉烤火费等都由单位自行解决,总需资金每年万元,全年财政拨款万元,资金缺口万元,由于无经营收入及收费收入来解决资金缺口,职工有保障的人均年收入仅10079元,占应得收入的80%。

县种子公司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职工24人,各种工资、津补贴总额万元,人均应得年收入万元,加上3名离退休人员的保留津补贴、清凉烤火费、养老保险单位统筹(含在职人员)等都由单位自行解决,总需资金每年万元,但由于近两年种子市场竞争激烈,经营状况逐年下降,年经营收入解决职工工资万元,缺口万元,职工实际收入人均7750元,占应得收入的。

县良种场属差额拨款,职工18人,各种工资、津补贴总额万元,人均应年收入万元,加上40名离退休人员的保留津补贴、清凉烤火费、养老保险单位统筹(含在职人员)等都由单位自行解决,总需资金每年万元,财政每年定额拨万元,但由于新城区开发占用土地、农业收入下降等原因,年经营收入解决万元,资金缺口万元,职工实际收入人均7800元,占应收入的。

乡镇机构现状。我县机构改革将全县原56个乡镇精简为32个乡镇,将原每个乡镇分设的农技、农经站等农业服务机构撤销,由农技、农经、农机、水利合并组成一个机构,名称为“农业服务培训中心”(简称“农培中心”),人事、工资、工作管理全部下放到乡镇政府。

全县32个农培中心,编制208人,其中农技、农经编制122人;现在岗农技、农经人员112人,其中农技人员62人,农经人员49人,工人1人。学历结构:本科3人,大专41人,中专65人,高中2人,初中1人;专业技术职务:高级1人,初级81人,末评26人,管理人员4人。

乡镇农培中心属事业全额拨款,工资、津补贴总额万元,人均年应收入10664元,财政拨款万元,1993年工改时保留的津补贴每月129元、清凉烤火费均由乡镇政府自筹解决,因无资金来源,缺口万元,人均实际年收入8916元,占应收入的。

(二)93年工改以来各项工资、津补贴政策执行情况

1993年工改以来,我县在财政十分拮据的情况下,尽力筹措资金保证了职工基本工资的发放,无拖欠工资的现象。一是中央及地方出台的两年正常增加职务工资、调整工资标准、晋升职务工资等政策都按时得到兑现;二是大部分津补贴政策得到执行,如“民族地区补贴、艰苦地区补贴、农林水一线工资浮转固、技术津贴”等;三是部分津补贴、福利政策未得到执行,如“保留津补贴(每月129元)、清凉费、烤火费、有毒有害保健津贴”等未纳入财政预算,“农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津贴提高8%”未执行。四是我县将植保站、经作站定为差额拨款单位、将种子公司定为自收自支单位、将良种场定为定额拨款单位,不符合中央和重庆市有关基层农技推广事业单位各级财政给予保障的规定;五是乡镇农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普遍未享受到“劳保”。

(三)现行工资福利政策对农技推广事业的作用或影响

自1993年工资改革以来中央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工资福利政策,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实行了科学分类管理和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倾斜政策等措施,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基层农技推广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大幅度调整工资标准,拉开工资差距,农业行业特有津补贴等政策,巩固了乡镇农技推广队伍,激发了科技人员学电脑、学英语、学专业知识、争职称的热情,使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安心农业事业,服务农民,为发展农村经济作出了贡献。

二、我县农技推广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工资、福利分配政策对基层农技推广科技术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与其他行业比较收入太低,未达到当地平均水平,仍不利于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去年全县事业单位平均工资为10844元,农林牧渔行业为8496元,比平均水平低2388元,比的卫生、体育、社会福利行业的13732元低5236元,比最少的社会服务行业的7393元多1103元,在统计的九个大行业中居倒数第二位。

二是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乡镇偏少,在基层做实事干事业的待遇低。由于各种原因我县乡镇高中级农业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少,在32个乡镇农培中心的112名农技干部中仅有高级农艺师1人,中级职称无人,初级职务就占了81人,分配与职务挂勾,职务工资差距拉大,形成了乡镇农技人员工作最艰苦反而分配收入最低的状况,无形中鼓励了一部分人为了职称而争职称,出现了高职务低水平、业绩平庸的现象。

三是差额拨款、自收自支单位的职工收入低下。我县在1991年将种子公司定为自收自支,将良种场、植保站、经作站(果品公司)定为差额拨款,近几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种子公司、良种场经营收入逐年下降,植保站、经作站(果品公司)根本无经营收入,仅能以微薄的经营收入或财政60%的工资拨款维持着职工基本工资的发放,部分科技人员只能得到应得工资的60%以下,自收自支单位人均实际收入7750元,差额拨款单位人均实际收入7735元,比全县上年平均收入水平分别少3094元和3109元。

四是自收自支、差额拨款单位人心思迁,相关工作无人搞。由于工资无法保障,收入低下,原在此类单位工作的人员不安心工作,千方百计地调动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大量流失,造成某些重要工作无人搞。如县植保站、经作站为财政差额拨款单位,原有职工1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人,目前两站仅有人员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人,特别是在植保站无人成为空壳,植保工作完全停止,今年局里才在内部调配了3人从事植保工作。

三、基层农技推广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的建议

现行的工资分配政策与专业技术职务密切相关,个人收入与职务成正比,职务越高工资差距越大,个人收入越高,从事基层农技推广的人员是身体力行地向农民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一项实用技术普及发挥效益就是他的成果和业绩,当然也写不出有高深学术的论文。但目前的专业技术评聘存在着重论文轻实绩,重学历轻能力的不足。建议改革职称评聘制度,实行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全国统考,单位在编制内自行聘任,对基层乡镇农业技术人员适当倾斜照顾的政策,较好地体现艰苦地区艰苦工作的分配政策。

农业行业津补贴在目前的政策还少,仅有“农林水一线浮动或浮转固、农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津贴提高8%、有毒有害保健津贴”三项,而且只有农业一线浮动或浮转固纳入了财政预算,其他两项未纳入,加之收费项目的取消、财政管理改革无资金来源,完全未享受。农业是艰苦行业但津补贴比较其它行业少,农业事业人员的比较收入就少(倒数第二)。为此建议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待遇,增加农业行业的津补贴,设立农技推广津贴并纳入财政预算。对农业事业人员的劳保标准予以重新行文明确,以便基层有据可查。

【篇三】科技调研报告范文

一、把科技服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顺民心、合民意的重大战略决策。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各级关工委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我市全面展开后,我们就如何为建设新农村尽关工委之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讨论,并形成了共识。我们认为,关工委不仅要向农村送教育、送法制、送文化、送关爱,更要向农村送科技,为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创业致富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科技服务。这样做原因有三:一是符合各级党委、政府的明确要求,体现了关工委所遵循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原则。二是顺应农民的心愿。从总体上看,农民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比较弱。他们急切盼望科技服务。XX年市关工委科普教育工作团去农村调研时,所到之处,农民兄弟纷纷反映自己创业、生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镇一位农民,承包了80亩苹果,连续六年只见开花不见结果,辛勤汗水付东流,因交不上承包费被村里收回了40亩,守着剩下的40亩整天发愁。黄山经济区多个芋头种植专业村,由于治不了突然遇到的腐烂病,严重减产减收。六汪镇一个村,村民们栽了3万多棵大枣,树龄在三至十年不等,大小枣树开花很多结枣少,类似的情况不少。面对农民的损失,令人十分痛心,农民急盼有明白人给予技术指导的呼声,犹如重锤击鼓,激荡着我们这些“伏枥老骥”的不已壮心,促使我们出征上阵,尽努力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和帮助。三是关工委具备开展科技服务的条件。市关工委于XX年成立的科普工作团,团长宋成谦同志退休前任市农业局局长,从事农业工作30多年,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先后聘请了19位老农业专家为工作团成员,这些老专家理论造诣较深,实践经验丰富,工作热情高涨。据此,我们确定把为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提供科技服务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作为关工委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每年都列入工作要点,及时进行阶段性检查总结,确保措施落实,工作到位,取得实效。

二、四措并举,增强科技服务实效

1、抓科技培训。我们本着量力而行、拾遗补缺、多办实事的原则,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农村青年的科技培训上,让他们在家门口即可学到农业科技知识。近几年来,已举办农、林、果、菜、茶和畜牧兽医、毛皮动物养殖等培训班108期,听课人数达6200多人次。在培训形式上灵活多样,坚持农闲季节集中培训,农忙季节分散培训。在培训内容上,系统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按照农民需求设置培训内容。农民反映,专家讲课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针对六汪镇夏家庄有3万多棵枣树多年很少结枣的问题,我们组织科普教育工作团成员研究员等老专家于去年三月和七月两次到该村讲课,围绕枣树的管理要求和不结果的原因进行讲解,让果农采用环剥、巧用肥、药等技术进行管理。凡是按照孙研究员传授的技术进行管理的,枣树都比往年挂果多。村民刘长锡有枣树近800课,前几年基本不结果,他采用了孙研究员巧用肥、药的技术,加强了管理,XX年收获3000多斤,收入万余元。今年,孙研究员又先后四次到该村进行现场指导,全村3万多棵枣树硕果累累、丰收在望,电视台《乡村季风》栏目对该村枣树夏季管理进行了专题报道。还积极参加了西瓜、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并编写出版了8本100多万的农业科技书,深受农民欢迎,被称为“良师益友”、“科技扶贫之花”。

2、送科技“进村入户”。近几年来,我们组织科普工作团的老农业专家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果园、蔬菜大棚、养殖场等,面对面的实施技术指导530多人次,提供技术信息100多项,解答急、难技术问题80多个。他们把技术难题作为起点,实施跟踪服务,直到产生效益。芋头是黄山经济区徐村等几个村庄的重要经济作物,产量高、效益好。但近几年由于连作重茬,出现了腐烂病,造成减产减收,成了当地农民的一块心病。我们得知这个情况后,组织有关老专家深入到徐村等几个村,召集农民座谈,实地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资料等,弄清了导致芋头减产的病因,提出了实施芋头与其他作物轮作换茬、石灰氮太阳能土壤清毒处理、秸秆还田生物反应堆技术和土壤及作物农残的生物降解等综合技术。经过两年的治理,效果十分明显,种植户非常高兴。承包80亩果园因多年不结果交不上承包费,被村里收回40亩的镇村王德磊在徐本荣农艺师的帮助下,制定了生产管理技术方案。经过精心管理,XX年,苹果园总产达10万多斤,纯收入5万多元,六年不见收入的苹果园终于见到了收益。

3、搞好试验、示范。我们于XX年3月成立了由十二名老农业专家组成的“市关工委农业科技服务队”,其中农机研究员5人,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6人,农艺师1人。技术覆盖粮油、瓜果菜茶、畜禽和特种动物、林业、水产、农机等方面。我们将他们的姓名、职称、特长、联系电话和市关工委的一部电话向各镇、村公布,并给他们印上名片,农民可以随时通过电话向他们预约或电话咨询。他们联村联户抓示范,让示范户干给周围农民看,带领农村青年科技致富。他们已联系22个村38户,其中种植业28户,养殖业10户。并在7个村抓了7个农业科技示范户,其中养鸡、养猪各一户,茶园2户,苹果园1户,蔬菜大棚1户,特种动物养殖1户,都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办事处韩家村养鸡户张素芬在老研究员马开刚的具体指导下,逐渐掌握了养鸡技术,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从几百只发展到几千只,并从养蛋鸡发展到孵化鸡雏。现已成为年产雏鸡110万只的养殖大户,年收入达50多万元。她致富不忘乡亲,将自己掌握的养殖经验无偿传授给周边养殖户,带动了XX多个养鸡年收入过万元的农户。海青镇后河西茶场是老高级农艺师林香坤联系指导的种茶、制茶大户。他在按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指导该茶厂规划建设和茶树管理的基础上,又指导和帮助茶场引进清洁化绿茶生产设备,成为省最早的符合节能和环保要求的茶叶加工生产线,使传统的绿茶加工制作工艺得到很大的改进,既减少了炒茶用工,减轻了劳动强度,又保证了茶叶质量。在林香坤的具体帮助指导下,茶场青年接班人李炳霖同其他几名青年不仅学会了种茶和茶园生产管理技术,还学会了采茶、制茶技术。随着茶园基地的不断扩大,茶叶质量的不断提高,后河西村绿茶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被市政府命名为茶叶示范村,带动周边十多个村3000多户农民种茶、制茶致富之路,推动了海青镇“一镇一业”特色农业的发展。

4、积极参与科普宣传。一是积极参与市科协和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普宣传月”活动。将科技入户和科技示范中获得的经验,汇编成科技明白纸,通过“送科技下乡”活动,送到农民手中,让更多的农民接受到新技术、新成果,获得新信息。目前,送科技下乡20多次,发放科普宣传材料3万多份,赠送农业科技书300多册,解答技术问题60多个,达230多人次。二是组织科普教育工作团有关老专家和邀请外地专家在全市11处中小学、职业中专、卫校作了防震避震、眼睛的保护、饮食与健康、卫生与健康、水文、科技发展趋势与前沿等专题辅导报告30多场,受教育师生2万多人次。

三、今后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实践证明,我们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技服务的做法是比较成功的,其意义在于为部分青年农民创业致富在信息技术等方面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增强了依靠科技致富的信心。这对各级党委、政府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分有利的。其意义还在于为“五老”搭建了继续发挥作用,实现老有所为的新舞台,架起了联系群众,服务民生的新桥梁。

为了使科技服务工作长期坚持下去,取得更大成效,发挥更大作用,我们打算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努力,以期达到更好的为青年农民提供科技服务的目的。

一是要不断壮大工作队伍。“五老”是关工委开展工作的基本力量,离开了“五老”的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很难有所作为。同样,要做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服务工作,必须紧紧依靠老专家。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将每年从不同岗位上退下来的科技工作者,聘请为科普工作团成员,确保这支队伍不断壮大,确保科技服务层面不断扩展,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充分调动、保护、发挥好“五老”工作积极性。我们要通过传达文件、提供信息、组织学习等方式,使“五老”及时了解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以增强工作主动性,与中心工作相一致,与工作大局相配合,与群众要求相适应。要努力为“五老”解决交通、通讯等方面的困难,确保他们顺利开展工作。要通过召开表彰会、新闻报道、情况交流等形式,树立和宣传“五老”典型,广造社会舆论,使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在社会上受到尊敬,在工作中得到支持,在价值上得到肯定,心情舒畅地致力于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开展。

三是搞好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不论是整体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还是具体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服务,我们关工委是参谋和助手,发挥着拾遗补缺,辅助补充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是配角不是主角,既要努力不缺位,也要注意不越位。要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原则,与有关部门常联系、勤协调、多沟通,使科技服务工作得到党委、政府的支持,与主管部门协调一致地开展,与全市科技工作同步向前推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做出新贡献。

基因重组 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基因重组 英文名称:gene recombination 定义:造成基因型变化的核酸的交换过程。包括发生在生物体内(如减数分裂中异源双链的核酸交换)和在体外环境中用人工手段使不同来源DNA重新组合的过程。 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基因表达与调控(二级学科)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人类大约有几万个基因,储存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通过复制、表达、修复,完成生命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基因是生命的密码,记录和传递着遗传信息。生物体的生、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同时也决定着人体健康的内在因素,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英文介绍 A gene is a set of segments of nucleic acid that contains the information necessary to produce a functional RNA product in a controlled manner. They contain regulatory regions dictating under what conditions this product is made,transcribed regions dictating the sequence of the RNA product,and/or other functional sequence regions. The physical development and phenotype of organisms can be thought of as a product of genes interacting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the environment,and genes can be considered as units of inheritance.(基因是一个包含必要的信息,在可控制的方式生产功能的RNA产物的核酸段。它们包含这个产品是在什么条件下发号施令的监管区域,转录区域发号施令RNA的产品序列,和/或其他功能序列。身体发育和生物体的表型可以想到作为一个相互交融的基因与环境的产品,可以继承的单位和基因。) 基因重组过程是由于不同DNA链的断裂和连接而产生DNA片段的交换和重新组合,形成新DNA分子的过程。 发生在生物体内基因的交换或重新组合。包括同源重组、位点特异性重组、转座作用和异常重组四大类。是生物遗传变异的一种机制。 指整段DNA在细胞内或细胞间,甚至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交换,并能在新的位置上复制、转录和翻译。在进化、繁殖、病毒感染、基因表达以致癌基因激活等过程中,基因重组都起重要作用。基因重组也归类为自然突变现象。基因工程是在试管内按人为的设计实施基因重组的技术,也称为重组DNA。 有目的的将一个个体细胞内的遗传基因转移到另一个不同性状的个体细胞内DNA分子,使之发生遗传变异的过程。来自供体的目的基因被转入受体细菌后,可进行基因产物的表达,从而获得用一般方法难以获得的产品,如胰岛素、干扰素、乙型肝炎疫苗等是通过以相应基因与大肠杆菌或酵母菌的基因重组而大量生产的。即基因重组 由于基因的独立分配或连锁基因之间的交换而在后代中出现亲代所没有的基因组合。 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有转化、转导和接合等方式。受体细胞直接吸收来自供体细胞的DNA片段,并使它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供体细胞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转化。通过噬菌体媒介,将供体细胞DNA片段带进受体细胞中,使后者获得前者的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转导。自然界中转导现象较普遍,可能是低等生物进化过程中产生新的基因组合的一种基本方式。供体菌和受体菌的完整细胞经直接接触而传递大段DNA遗传信息的现象,称为接合。细菌和放线菌均有接合现象。高等动植物中的基因重组通常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进行,即在性细胞成熟时发生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部分遗传物 质可实现交换,导致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圈的繁荣昌盛起重要作用,也是基因工程中的关键性内容。 从广义上讲,任何造成基因型变化的基因交流过程,都叫做基因重组。而狭义的基因重组仅指涉及DNA分子内断裂—复合的基因交流。真核生物在减数分裂时,通过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配子,雌雄配子结合产生基因型各不相同的后代,这种重组过程虽然也导致基因型的变化,但是由于它不涉及DNA分子内的断裂c复合,因此,不包括在狭义的基因重组的范围之内。 根据重组的机制和对蛋白质因子的要求不同,可以将狭义的基因重组分为三种类型,即同源重组、位点特异性重组和异常重组。同源重组的发生依赖于大范围的DNA同源序列的联会,在重组过程中,两条染色体或DNA分子相互交换对等的部分。真核生物的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细菌以及某些低等真核生物的转化、细菌的转导接合、噬菌体的重组等都属于这种类型。大肠杆菌的同源重组需要RecA蛋白,类似的蛋白质也存在于其他细菌中。位点特异性重组发生在两个DNA分子的特异位点上。它的发生依赖于小范围的DNA同源序列的联会,重组也只限于这个小范围。两个DNA分子并不交换对等的部分,有时是一个DNA分子整合到另一个DNA分子中。这种重组不需要RecA蛋白的参与。异常重组发生在顺序不相同的DNA分子间,在形成重组分子时往往依赖于DNA的复制而完成重组过程。例如,在转座过程中,转座因子从染色体的一个区段转移到另一个区段,或从一条染色体转移到另一条染色体。这种类型的重组也不需要RecA蛋白的参与。 类型基因重组是指一个基因的DNA序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亲本DNA组合起来的。基因重组是遗传的基本现象,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存在基因重组现象。减数分裂可能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重组的特点是双DNA链间进行物质交换。真核生物,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细菌可发生在转化或转导过程中,通常称这类重组为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即只要两条DNA序列相同或接近,重组可在此序列的任何一点发生。然而在原核生物中,有时基因重组依赖于小范围的同源序列的联会,重组只限于该小范围内,只涉及特定位点的同源区,把这类重组称作位点专一性重组(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此外还有一种重组方式,完全不依赖于序列间的同源性,使一段DNA序列插入另一段中,在形成重组分子时依赖于DNA复制完成重组,称此类重组为异常重组(illegitimate recombination),也称复制性重组(replicative recombination)。 自然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自然界不同物种或个体之间的基因转移和重组是经常发生的,它是基因变异和物种进化的基础。自然界的基因转移的方式有: 接合作用:当细胞与细胞、或细菌通过菌毛相互接触时,质粒DNA 就可从一个细胞(细菌)转移至另一细胞(细菌),这种类型的DNA转移称为接合作用(conjugation )。 转化作用(transformation) 通过自动获取或人为地供给外源DNA,使细胞或培养的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 转导作用:当病毒从被感染的(供体)细胞释放出来、再次感染另一(受体)细胞时,发生在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之间的DNA转移及基因重组即为转导作用(transduction)。 转座:大多数基因在基因组内的位置是固定的,但有些基因可以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这些可移动的DNA 序列包括插入序列和转座子。由插人序列和转座子介导的基因移位或重排称为转座(transposition )。 基因重组:在接合、转化、转导或转座过程中,不同DNA分子间发生的共价连接称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包括位点特异性的重组和同源重组两种类型。有整合酶催化的在两个DNA序列特异位点间发生的整合,产生位点特异的重组。特异重组依赖特异的DNA序列,如λ噬菌体的整和酶可识别噬菌体DNA和宿主染色体的特异靶位点,并进行选择性整合;反转录病毒整合酶识别整合反转录病毒cDNA的长末端重复序列等。另外有发生在同源序列间的同源重组,又称基本重组。同源重组依赖两分子间序列的相同或相似性,将外源DNA整合进宿主染色体。 噬菌体的基因重组历史:1936年F. M. Burnet发表了噬菌体能产生突变体的观点,其噬菌斑的外形和野生型的有明显区别,可惜未能引起重视,以致噬菌体遗传学延迟了十几年才得以建立。 1946年第11届冷泉港学术讨论会上,在宣布一基因一酶学说的胜利,及Ledernerg、Tatum细菌杂交实验报告的同时,Hershey和Luria宣布发现了噬菌体的r,h突变,Delbrück和Hershey发表了他们各自发现的噬菌体重组,这四项重大的发现分别在1958年和1969年获得了诺贝尔奖。后两项的发现有力地推动了噬菌体遗传学的发展。 噬菌体的基因重组和细菌不同,而和真核的重组十分相似。杂交是用标记不同的噬菌体之间进行。然后计算重组噬菌体占总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来确定重组值。一般可以选用2-4个基因差异的噬菌体来混合感染细菌。首先把不同类型的噬菌体混合起来和细菌一起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细菌的浓度要达到可以长成菌苔(lawn)的水平,噬菌体的浓度要很稀。每个噬菌体感染一个细菌,经过裂解周期,宿主细胞破裂后,释放出的子噬菌体又去感染周围的细菌,结果在菌苔上形成一个圆形清亮的斑,称为噬菌斑(plaque),而一个噬菌斑来自最初涂布平板时的一个噬菌体。噬菌斑的形态必须选择容易区别的,以表示噬菌体的相应表型。单个的噬菌体只能在电镜下才可观察其形态,突变引起其形态变化没有电镜是无法鉴别的,但突变影响到生活周期,会产生不同的噬菌斑,因此通过噬菌斑的观察我们很容易观察基因型的变化与重组。 Hershey等用T2噬菌体的两个不同表型特征:噬菌斑的形态和宿主范围来进行杂交。一个噬菌体的基因型是h+r,另一个噬菌体的基因型是h r+。h+表示宿主范围(hostrange),是野生型,能在 B菌株上生长,r 表示快速溶菌(rapid lysis),产生的噬菌斑大,边缘清楚。h噬菌体能在 B和B/2品系上生长,r+产生小而边缘模糊的噬菌斑,能产生透明的噬菌斑,而h+因只能裂解 B,所以在B和B/2的混合菌上产生的噬菌斑是半透明的。 杂交时hr+和h+r混合感染 B和B/2,在B和B/2混合菌苔上出现了四种噬菌斑,表明h r+ 和h+r之间有一部分染色体在B菌株的细胞中进行了重组,释放出的子噬菌体有一部分的基因型为h+r+和h r。我们利用下面的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和两个位点的重组值: 重组值=(h+r++h r)/总噬菌斑数×100% 此重组值也表示两个连锁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 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区别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从而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但能产生新的基因,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发生基因突变的原因是 DNA在复制时因受内部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差错。典型实例是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基因突变是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 发展基因的分离定律1866年,奥地利学者.孟德尔在他的豌豆杂交实验论文中,用大写字母A、B等代表显性性状如圆粒、子叶黄色等,用小写字母a、b等代表隐性性状如皱粒、子叶绿色等。他并没有严格地区分所观察到的性状和控制这些性状的遗传因子。但是从他用这些符号所表示的杂交结果来看,这些符号正是在形式上代表着基因,而且至今在遗传学的分析中为了方便起见仍沿用它们来代表基因。 20世纪初孟德尔的工作被重新发现以后,他的定律又在许多动植物中得到验证。1909年丹麦学者.约翰森提出了基因这一名词,用它来指任何一种生物中控制任何性状而其遗传规律又符合于孟德尔定律的遗传因子,并且提出基因型和表现型这样两个术语,前者是一个生物的基因成分,后者是这些基因所表现的性状。 1910年美国遗传学家兼胚胎学家.摩尔根在果蝇中发现白色复眼 (white eye,W)突变型,首先说明基因可以发生突变,而且由此可以知道野生型基因W+具有使果蝇的复眼发育成为红色这一生理功能。1911年摩尔根又在果蝇的 X连锁基因白眼和短翅两品系的杂交子二代中,发现了白眼、短翅果蝇和正常的红眼长翅果蝇,首先指出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可以通过染色体交换而分处在两个同源染色体上。交换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遗传现象,不过直到40年代中期为止,还从来没有发现过交换发生在一个基因内部的现象。因此当时认为一个基因是一个功能单位,也是一个突变单位和一个交换单位。 40年代以前,对于基因的化学本质并不了解。直到1944年 .埃弗里等证实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是DNA,才首次用实验证明了基因是由DNA构成。 1955年S.本泽用大肠杆菌T4噬菌体作材料,研究快速溶菌突变型rⅡ的基因精细结构,发现在一个基因内部的许多位点上可以发生突变,并且可以在这些位点之间发生交换,从而说明一个基因是一个功能单位,但并不是一个突变单位和交换单位,因为一个基因可以包括许多突变单位(突变子)和许多重组单位(重组子)(见互补作用)。 1969年J.夏皮罗等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到乳糖操纵子,并且使它在离体条件下进行转录,证实了一个基因可以离开染色体而独立地发挥作用,于是颗粒性的遗传概念更加确立。随着重组DNA技术和核酸的顺序分析技术的发展,对基因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主要是发现了重叠的基因、断裂的基因和可以移动位置的基因。 基因诊断通过使用基因芯片分析人类基因组,可找出致病的遗传基因。癌症、糖尿病等,都是遗传基因缺陷引起的疾病。医学和生物学研究人员将能在数秒钟内鉴定出最终会导致癌症等的突变基因。借助一小滴测试液,医生们能预测药物对病人的功效,可诊断出药物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还能当场鉴别出病人受到了何种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的感染。利用基因芯片分析遗传基因,将使10年后对糖尿病的确诊率达到50%以上。未来人们在体检时,由搭载基因芯片的诊断机器人对受检者取血,转瞬间体检结果便可以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利用基因诊断,医疗将从千篇一律的“大众医疗”的时代,进步到依据个人遗传基因而异的“定制医疗”的时代。 种类: ①基因的自由组合:减数分裂(减Ⅰ后期)形成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位于这些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组合的结果可能产生与亲代基因型不同的个体。 ②基因的交叉互换:减Ⅰ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等位基因的交换。结果是导致染色单体上基因的重组,组合的结果可能产生与亲代基因型不同的个体。 ③重组DNA技术 (注: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用其利,避其害。中国规定对于转基因产品必须标明。) 应用(育种):杂交育种 应用:①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丰富的来源; ②为生物的进化提供材料; ③是形成生物体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品种选择选用适应性强、抗病、优质、高产且商品价值高的品种。二、隔离种植为保证甜玉米的食用品质,在选地种植时,要与其它普通玉米品种严格隔离,以避免因相互串粉而降低品质。隔离方法生产上采用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以空间隔离为好。1.空间隔离:要求在种植区外围300~400m范围内不栽种其它玉米品种;如有林木、山岗等天然屏障,可适当缩短隔离间距。2.时间隔离:若不能进行空间隔离,则应采取时间隔离(错开播种期)的方法来避免与其它品种的花期相遇,2个不同品种的播种期间隔时间一般为20~25d。如大面积成片种植甜玉米,可适当降低隔离标准。总之,以不使两类玉米花粉相遇为原则。 三、精细整地由于甜玉米(特别是超甜玉米)种子一般籽粒较瘪、粒小,发芽、拱土,出苗比普通玉米种子困难,所以要精细育苗,在种植时要精细整地,选择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20~30cm,结合耕翻施足基肥,一般每667㎡施有机肥1000~1500kg、过磷酸钙30~40kg、硫酸钾20kg,硫酸锌1~或玉米专用肥20kg作基肥。四、分期播种种植甜玉米主要是在市场上出售鲜嫩果穗或供应工厂加工罐头食品,这与种植普通玉米完全不同,同时,甜玉米采收后不能久放。因此,种植甜玉米要根据市场的需要量和工厂的加工能力、订单进行分期播种,并且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以提高经济效益。五、精细播种每穴3~4粒,下种后应及时覆土并精细平整畦面,播种深度比普通玉米略浅,一般覆土4cm左右即可确保全苗。六、合理密植甜玉米完全是一种商品,因此,要注意果穗的产品特性,不能单纯考虑单产。果穗是分级收购的,尤其用于出口或加工用的,要尽可能提高1、2级产品率,要依据商品要求、经济效益的大小来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尽可能在单位面积上有更高的经济收入。在一般中等肥力土壤。以4000株/667m2为宜,早熟品种可密些,晚熟品种可稀些。 七、田间管理1.间苗、定苗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苗。当幼苗3~4片叶时间苗,待4~5片叶时定苗。间定苗的原则是除大、除小、留中间,保证全田幼苗均匀一致。 转贴于 中国论文2.分期追肥、及时中耕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及早追肥,早施、重施攻穗肥,确保甜玉米植株生长一路青,这是种植鲜食玉米成败的关键,也是与普通玉米种植方式的主要区别。一般每667m2追施尿素30kg,分别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各追施15kg。每次追肥尽量深施,每次施肥应结合松土、培土、清沟,进行中耕除草。3.抗旱浇水 在苗期和抽穗开花后,如遇天气干旱要及时浇水,雌穗吐花丝后至收获期,是灌水的关键时期,当土地表面干燥时应及时灌水,防止果穗顶端缺粒。4.辅助授粉一般气候条件下,玉米都可以自然授粉结实,但在特殊气候条件,如连续阴雨或高温,或植株长势弱的情况下,需人工辅助授粉。人工授粉时间一般在上午10时前,授粉方法较简单,只要将花粉轻轻放在花丝上即可。5.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杂草防治。通常可结合3~4叶期施苗肥,浅中耕除草;拔节期结合施穗肥。深中耕除草。也可在种前喷洒乙草胺灭草剂除草。病虫害防治。①防治大小斑病用400%克瘟散乳剂500~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悬乳剂500~800倍液叶面喷洒;②防治黏虫用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③防治玉米螟,在大喇叭口期用50%硫磷拌毒砂在田间撒扬;④防治红蜘蛛用73%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喷雾。⑤在玉米拔节-抽雄期防治茎腐病,选用甲霜铜或DT按规定量喷雾。喷药时间宜选择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4~6时喷雾,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或“三致”作用的药剂。病害防治。①防治玉米茎腐病 施得乐1000倍喷茎基部,青枯灵或青枯停1000倍灌根。②防治玉米青枯病 金雷多米尔1000倍、康正雷1000倍或盖克1000倍灌根。③防治玉米纹枯病 纳斯津1000倍、达科宁800倍、禾果利1500倍或使百功1000倍喷雾。④防治玉米大斑病 病发前用品润500~600倍,每隔15-20天喷一次,连喷三次;阿米西达1500-2000倍可达预防、治疗和铲除的效果;治疗可用使百克或使百功1500-2000倍、纳斯律1000倍或特富灵5000-7000倍喷雾。⑤ 防治玉米锈病 使百克1000倍、使百功1000倍、禾果利1500倍、三唑酮800倍喷雾。[及时去雄去雄可使植株体内有限的水分、养分集中用于果穗发育。去雄后采收的笋穗色亮、鲜嫩、穗行整齐。适时去雄是技术成功的关键,去雄过早,容易带出顶叶;去雄过晚,营养消耗过多,去雄失去意义。一般采收玉米笋去雄应在雄穗超出顶端未散布花粉时最佳;采收甜玉米嫩穗去雄在雄穗散粉后2~3d最佳。去雄时间以上午8~9时和下午4~5时为宜,有利于伤口愈合。在适期范围内,一般每隔1~2d去雄1次,分2~3次去完。除穗为了生产出高品质、高合格率的果穗,必须除去多余的小穗,即只保留最大穗。甜玉米叶面积较小,为了保证足够的营养面积,分蘖可以保留不去除。 八、适时收获一般在籽粒含水量为66%~71%(乳熟期)采收为宜,生产实践中,甜玉米的收获期对其商品品质和营养品质影响极大,过早收获,籽粒内含物较少,口感不是太好;收获过晚,果皮变硬,失去甜玉米特有的风味。一般来说,适宜的收获期以吐丝后17~23d为宜;若以加工罐头为目的的可早收1~2d;以出售鲜穗为主的可晚收1~2d,采收期6d左右。

枯萎病论文

“星际”中枯萎病是人类向外太空迁移的唯一原因。尽管没有在剧中解释这种“植物癌”的起源,但这种病毒已从一种食物到另一种食物大量传播。最后,所有主食工厂都遭受了损失,人类不得不重新开始!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报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的更好。”那人很奇怪地问其中的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那人沉默不语。请理解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尼采曾说,处世之道应该是: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这是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和体验呢?在阅读上面材料基础上确定文章的立意,题目自拟,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位哲人说过:向后看才懂得生活,向前看才能生活。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想?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年仅6岁的四川女童赵慧平,在得知自己患了重病,家里又无钱医治后,竟悄悄留下“遗书”,希望把自己视为“财产”的布娃娃,留给班主任袁老师。赵慧平在3月10日给爸爸妈妈写了一封101个字的“信”,“我知道自己生了白血病„„我家住在农村,没有太多的钱来治病,爷爷奶奶还xu要你们来照gu如果我的病治不好,请将我的布娃娃送给我的班主任——袁老师。”隔壁病床的病友刘女士说,她曾目睹小惠平亲手写下这封信。此事经过四川和重庆两地媒体报道之后,立即在全国引发热议,各地网友纷纷留言表示捐款意向,希望媒体能够公布捐款账号。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玫瑰花枯萎了,蜜蜂仍然拼命吮吸,因为它以前从这朵花上吮吸过甜蜜。但是,现在这朵花上,蜜蜂吮吸的是毒汁。蜜蜂知道这一点,因为毒汁苦涩,与以前的味道有天壤之别。于是,蜜蜂愤愤不平,它吸一口就抬起头来向整个世界抱怨,为什么味道变了?!终于有一天,不知什么原因,蜜蜂振动翅膀,飞高了一点。此时,它发现,枯萎的玫瑰花周围,处处是鲜花。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6江苏省镇江市20xx届高三期中调研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人物”却又不平凡,他们铸就了一个个大写的“人”,赢得了成千上万人的敬重。这些“小人物”带给我们的感动,以及从他们身上反映出来的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的美德,让我们看到了满目光明。可是,也有些“小人物”,让我们感受到的则是不幸、失落、怜悯,甚至是丑陋、痛苦和悲哀。 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悟,有所思考。请以“小人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7湖南雅礼中学20xx届高三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不能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 这句话实在是耳熟能详了,就不知你有怎样的解读,或者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请结合你的个人体验或生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8.广东中山一中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统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报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人很奇怪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这是让他惜纸逼自己写好字。 还有这样一则谚语:“如果你想*,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你的帽子在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要想方设法地翻过去。正是有了逼迫,才会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很多人的眼里,“逼”字不是一个好字眼,但不少人的成功却是实实在在被“逼”出来的。关于“逼”,你有什么感受和认识?请以“逼”为题目,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9.湖北省八校20xx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请以“心结”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字数不少于800字。 10.湖南师大附中20xx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阅读《长得太偏,必须挖掉》的图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 要求:选准角度,拟好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抄袭。 11.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四次调研考试 永远面对阳光,阴影自然会抛在后面。————惠特曼 请准确理解名句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2.广州市20xx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扫把姐”真名叫张秀芳,是北京京市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工作之余,乐观的“扫把姐”钟情于自己手中的扫把,希望能扫出自己的新生活。每次干完活之后,“扫把姐”就会来一段“扫把舞”。久而久之,“扫把姐”手中的扫把就像是被施了魔法,有了灵性。不曾想,“扫把姐”的炫舞英姿竟被人偷录下来放到了网上。超高的点击率让“扫把姐”一夜之间成了网络红人;“扫把舞”也开始蹿红网络和电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3.江苏省南京市四校20xx届高三月考 CCTV-2“第一时间·天气预报”栏目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语:“分享阳光,分担风雨。”你能从中获得怎样的感悟? 请以“分享和分担”为题,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 14.襄阳市普通高中调研统一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鲁迅曾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对这句话你有何感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15.湖南长郡中学20xx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成都有位97岁的“地瓜爷爷”,每天卖瓜忙。其实,对于他来说,一天到底能卖多少地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这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过程。歌手王菲在一首歌中唱道:“来自你感受,全让我享受其中的什么,它就给你什么样的生命状态。” 请以“享受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句,把标题补充完整。 ②自定立意,要不套作,不得 抄袭。 16.成都市石室中学高2012级一诊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麦田里一片金黄。农人们都在准备收割。有位割麦人突然发现,他的麦田里还有一穗麦子泛着青色。于是他决定等着这一穗麦子黄了再来割麦。这是他一贯的风格,他的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等这一穗麦子黄了的时候,其他所有的麦子却都已经落地。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查查资料就可以知道了。

松柏树

摘 要: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全球气候也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但这种气候的变化势必会将我们人类引向灭亡的道路,有人说这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报复,人类为了发展经济,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不断的破坏环境,例如将工业废气排放到空气中,其中二氧化碳气体造成大气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可以形成酸雨,氯氟烃气体能破坏高空臭氧层,造成南极臭氧洞和全球臭氧层减薄,这些都使人类面临着巨大的灾难,虽然现在人类已经重视到这个严重的问题,也在想各种方法去补救,但这会不会太晚了和人类所实施的方法是可以做到,可以有效呢?关键词:气候变化, 全球变化, 气候与人类活动, 气候灾害,人类与气候,全球变暖一 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气候的自然变化为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及生物圈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大气圈是整个气候系统的温度计,是气候变化的表征。内在因素:大气成分、地形、植被、冰雪覆盖面的变动,大气与海海洋的交互作用,大气、生物圈、陆地之间的交互作用,甚至云量的多寡及分布,都造成大气环流的变动。外在因素:太阳辐射量的改变、火山爆发、板块飘移、地形变动人类:人类的活动曾改变区域气候,也曾因为气候变动发生浩劫。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程度更大二 全球气温的变化(一)变化趋势:上两幅图,图一是1860年到2000全球气温变化状况,其趋势是波动上升,平均升高了℃,图二则表示为1950年到2000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也是呈上升趋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1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2 森林破坏严重,尤其是热带雨林。最后从这两个图可以看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跟全球气温的变化时一致的,都是不断的升高。所以可以说全球气温的不断飙升跟人类的活动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这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这也是全球气候最显著的变化。(二)认识温室效应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氟氯碳化物(CFCs)、六氟化硫(SF6)、全氟碳化物(PFCs)、氢氟碳化物(HFCs)全球气温升高现象,此现象即为「温室效应」大气吸收来自地球表面所释放之长波辐射,再反射回地面,借着此种自然的温室效应,维持地表之温度近年来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快速成长,所制造之化学品及产生之空气污染,快速改变大气结构。其中特别是化石燃料燃烧后所产生之CO2气体,大量排放进入大气后,造成人为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逐渐增加。温室效应牵动地球不正常之气候变迁,对于整个生态环境(包括地球、海洋与人类的经济、社会等)及全球气候产生可预见之冲击:极地冰原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较低洼之沿海陆地全球气候变迁,导致不正常暴雨及干旱现象沙漠化现象扩大,生态体系改变,冲击农林渔牧、社经活动及全球生存环境等。1. 海平面上升全球气温升高,会导致极地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造成海啸,城市岛屿被淹没的大灾难,科学家预测若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则于西元2100年时,地表温度将较目前增加l℃至℃,届时海平面将上升15至95公分,淹没无数的岛屿和城市。2对农业的影响有利影响:由于全球气温上升,所以使一些高纬度的地区和国家有了适合农作物生产的温度,使他们的粮食产量上升。不利影响:同样也是因为全球气温上升,使一些低纬度的地区常年闹干旱,使其粮食产量下降。 产量下降。3对水资源的影响:由于气温升高,使蒸发增强,导致降水量和其分布区域极不平均,所以有水资源不稳定和供给矛盾的现象出现。三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一)臭氧层破坏:平流层中有90%的臭氧,吸收对人类健康有害的紫外线(UV-B),日常生活和工业制程中使用的数种人造化学品,却在释放后飘到高空侵蚀臭氧层,造成臭氧层的损耗因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质:如氟氯碳化物(CFCs,俗称氟里昂)和含海龙(Halons),在平流层通过催化化学过程破坏臭氧导致臭氧洞 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明显增加臭氧层破坏时,造成全球性的气候变迁: 全球的气温会持续升高;海平面持续上升;动植物的繁殖、生长速度改变;而且具危险性的昆虫或动物迁移;扩展加速病媒蚊传染病的发生;还会频繁的造成洪水、旱灾或是热浪发生。阳光紫外线的增加也会影响陆地和水体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将对生物圈和大气圈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影响。导致免疫系统降低、增高白内障及皮肤癌的罹患率、抑制植物的生长、加速建筑物等材料老化、破坏水中生态系统平衡等现象。(二)大陆沙尘暴 指强风卷起大量沙尘,使能见度恶化的沙尘天气,是干旱与沙漠化气候环境的产物,造成能见度降低及空气品质不良等负面影响能见度低于1公里者称「沙尘暴」,强烈沙尘暴能见度小于50公尺,俗称黑风,每年的冬末及春季,大陆北方地区经常会发生沙尘暴,扬起的沙尘多半随高空西风带向东传送,进而影响日本、韩国等地近年来因为大陆地区沙漠化情形日益严重,再加上全球气候变迁导致干旱、降雨分配不均等因素影响下,大陆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及强度都有增加之趋势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尤其是老年人、小孩或是患有呼吸道疾病或心血管疾病之民众(三)圣婴现象赤道中东太平洋区的表层海水温度与多年平均值偏高连续6个月超过℃,就称为一次圣婴现象。这种海水温度增高的情形,从东太平洋到西太平洋绵延数千公里,其直接影响范围遍及所有太平洋沿岸地区,更造成全球气候异常。主要特征:东、西太平洋两边海水温度的改变,而当海温变化呈现东高西低时,伴随的气压变化则为西高东低;若海温变化为东低西高,气压则会出现西低东高的改变 。「圣婴」现象出现时,会造成海水温度异常变化,影响洋流的正常流动,进而造成海中浮游生物数量改变,于是鱼群聚集数量减少,海鸟出现之数量亦锐减,对海洋生态产生巨大影响。(四)亚洲褐云南亚地区上空主要由生质能焚烧及工业排放所造成厚达3公里的霾云,由灰烬、煤烟、酸性物质和其他有害的悬浮微粒所组成成因:人为因素:占80%,使用牛粪或木柴作为燃料的低效能炉灶、烧毁农业废弃物、焚林清地以取得土地及家庭炊烟等传统污染源,汽车排放的废气和高度污染的工业等所造成。每年12月至次年4月是「亚洲褐云」的盛行季节。亚洲落后开发中国家大量使用原始燃料,且缺乏适当的污染防制措施,以致空气污染物未经处理即排放至大气中无论是对区域气候、降雨、农业、及人体健康,均有负面且显著的影响 ,对于人体及健康之冲击:剧烈改变降雨型态、损害农作物、森林及造成酸雨之外,危及人类的呼吸系统健康 ;对于气候之冲击:亚洲尘霾会降低太阳光入射于地球表面之能量造成每年1至3月地面温度降低约度,其效应约与温室效应造成之温度上升度相当。对于水文之冲击:造成降雨量重新分布,部分地区增加20至40%,而其他地区则出现降低之现象;对于农业之冲击:尘霾同时也以不同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农作物生产量。产量减产约5至10%,影响生长季节。(五)酸雨 正式名称:酸性沉降湿沉降: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干沉降: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成因:自然物质:火山爆发喷之硫化物及悬浮固体物;自然水域表面释放之硫化氢,动植物分解产生有机酸;土壤微生物及海藻释放之硫化氢、二甲基硫及氮化物。人为物质:工业化后,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CO、HC、SO2、NOX及悬浮固体物,经光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质 。影响:造成土壤、岩石中的有毒金属元素溶解,使得鱼类大量死亡。河川酸化水质灌溉农作物因累积有毒金属,将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类的健康。造成矿物质大量流失,植物无法获得充足的养分,将枯萎、死亡。湖泊酸化后,可能使生态系改变,甚至湖中生物死亡,生态系活动因而无法进行,最后变成死湖。 腐蚀建筑物、公共设施、古迹和金属物质,造成人类经济、财物及文化遗产的损失。刺激人类眼睛和皮肤,对人体造成伤害。四 对温室效应的防治对策全球变暖的对策对大气温室效应造成的全球变暖的对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减少目前大气中的CO2。目前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广泛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停止滥伐森林。用太阳光的光合作用大量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CO2。其他还有利用化学反应来吸收CO2的办法,但在技术上都不成熟,经济上更难大规模实行。第二方面是适应。这是无论如何必须考虑的问题。例如,除了建设海岸防护堤坝等工程技术措施防止海水入侵外,有计划地逐步改变当地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以适应逐步变化的气候。日本北部因为夏季过凉,过去并不种植水稻,或者产量很低。但是由于培育出了抗寒抗逆品种,现在连最北的北海道不仅也能长水稻,而且产量还很高。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气候变化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只要能及早预测出气候变化趋势,适应对策是能够找到并顺利实施的。第三方面是削减CO2的排放量。这就是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领导人共同签字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主要目的(框架是指比较原则,有待进一步具体化的意思)。公约要求在2000年发达国家应把CO2排放量降回到1990年水准,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CO2的排放量。因为近百年来全球大气中CO2浓度的迅速升高,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排放造成的。发展中国家首先是要脱贫,要发展。发达国家有义务这样做。

棉花枯萎病抗性鉴定论文

第一、棉花枯萎病症状表现

①患病植物表现为节间缩短,植株矮化,末端叶片经常起皱、畸形,通常不会死亡。矮缩病也是成人期的常见症状。

②同一种植物可以表现出一种症状类型,或者有时表现出几种症状类型,黄色网状、黄色和紫红色类型的幼苗如果不死亡,就会变矮。不管症状类型如何,患病植物的根和茎的维管束都会变成深棕色。

③植物不同症状类型的出现与环境条件有关。在适宜的条件下,尤其是大棚内,黄色网状症状更为常见;在田间,温度较低时更容易出现紫红色类型,而温度快速变化后,如雨天或洪水后迅速变暖,则更容易出现黄化和萎蔫类型。

④在田间,枯萎病通常表现为斑点苗和大量死体,枯萎型和矮化型常见于成虫期。

第二、棉花枯萎病防治方法

1.保护无病田地

目前我国无病区面积仍较大,应控制棉花种子从病区向无病区的引种。当必须引进种子时,应进行消毒处理,种子用硫酸脱绒后,再用抗菌剂浸泡半个小时,或建立无病种田,选择和保存无病棉种。

2.应用抗病品种,合理的栽培措施更有效

①使用抗病品种,对控制枯萎病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抗病品种要不断提纯强化,同时结合好的栽培措施,即好种子、好方法,才能发挥抗病能力。

②密切关注生理小种的分布、生长和变异也很重要,为及时进行抗病育种提供依据。

3.作物轮作和作物逆转

在病重的田地里种玉米、小麦、大麦、高粱、油菜等。而棉花轮作三到四年,对减少病害有明显的作用,优良的土壤结构可以减少棉花枯萎病的发生。

4.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播种

①合理密植,及时定苗,拔除病苗。棉田增施化肥和磷钾肥,在棉苗有二至三片真叶时喷施百分之一尿素溶液,帮助棉苗生长发育,提高抗枯萎病能力。

②棉花育苗移栽区使用无病土,可显著降低枯萎病造成的危害。通过及时从幼苗和树枝上移除患病植物,将它们深埋在田外或堆放起来焚烧,并使用热压棉饼和无菌土壤肥料,可以减少这种疾病。

一、症状(symptom) 棉花枯萎病的典型症状表现见右图。根据受害时期和严重程度,常见的症状类型有以下五种类型: 1.黄色网纹型:叶脉变黄,叶肉部分保持绿色,叶片局部或全部呈黄色的网纹状。 2.紫红型:子叶和真叶变紫红色或出现紫红色斑块,略呈萎蔫状。 3.黄花型:子叶或真叶出现黄色或淡黄色斑块,随后逐渐变褐枯死。 4.青枯型:叶片急性失水,青枯萎蔫致死,有时仅半边植株青枯萎蔫。 5.皱缩型:植株节间缩短,株型矮小,叶片深绿变厚皱缩不平。 枯萎病株的共同特征:根、茎内部的导管变黑褐色。 二、病原物(pathogen) 病原物为尖镰孢萎蔫专化型[Fsarium oxysporum . vasinfectum (Atk.) Synder and Hanen,属半知菌亚门镰刀属真菌]。 1.形态: 病菌产生三种类型的分生孢子(下图)。大型分生孢子无色,镰刀型,略弯曲,两端稍尖,足胞不明显,一般有3个隔膜,少数2个隔膜,偶尔可见4-5隔膜的孢子。小分生孢子卵圆形至纺锤形,无色透明,无隔膜或有1个隔膜。厚垣孢子近圆形,卵黄色,表面光滑,单生或串生。 2.寄主范围:棉花枯萎病菌在自然条件下只侵染棉花、秋葵红麻等少数植物,在温室或病圃接种条件下,可侵染麦类、豆科茄科、瓜类、烟草等多种植物。 3.生理分化:根据病菌对棉花品种致病力的不同,我国棉花枯萎病划分为三个生理形,即生理型Ⅰ、生理型Ⅱ和生理型Ⅲ。 三、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在面籽、棉籽壳、棉饼、病残体或病田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棉花播种后,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开始萌发,从棉株根部伤口或直接从根的表皮及根毛侵入,在寄主维管束组织内繁殖扩展,直至进入枝叶、铃柄和种子等部位,棉花收获后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种子等场所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见下图)。 四、发病因素(epidemic factor) 1.气候因素:土壤温度达20℃左右时田间开始发病,达25-30℃时形成发病高峰,升高到33-35℃时病害停止发展。土壤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生。 2.耕作栽培:连作棉田年限越长,土壤中病菌积累越多,病情会逐年加重。地势低洼、整地粗放、排水不良,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发展。 3.棉花品种:中棉抗性较陆地棉强,木棉和海岛较感病。 4.土壤线虫:棉田土壤中线虫的活动与消长与枯萎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五、防治(control) 1.保护无病区(田): 植物检疫,不从病区调种,自选、自育无病良种,种子消毒处理。 2.消灭零星病区(田):拔除和销毁零星病株,对病株及其周围的土壤进行土壤处理。 3.控制轻病区(田):病田隔离,农具专用,棉花单收、单轧、不留种,病残就地烧毁,加强棉田管理,实行水旱轮作。 4.改造重病区:选育推广抗病品种,加强农业防治,合理控制水、肥,辅以化学防治。

判断叶子是否枯萎,边缘是否发黄或叶子突然失去水分。将病株进行处理以及附近土壤进行消毒。

棉花会出现枝叶枯黄,叶子掉落,不开花,棉花质感脆弱,叶子枯烂;要想预防棉花枯萎病,就一定要给棉花及时防病除灾,按时浇水,定期清理周围杂草,按时喷洒一定浓度的营养液。

香蕉枯萎病抗病性研究论文

对轻病株使用青枯立克喷雾。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人们仍未找到对易感品种长期有效的防治措施,研究者们一致认为,培育抗病品种才是控制香蕉尖孢镰孢菌枯萎病的根本出路。芽变选择育种香蕉长期用吸芽进行无性繁殖,与其他无性繁殖作物一样,也有芽变现象,因此,香蕉的芽变选种,实际上是株变选种。在病害流行的高峰期,通过大面积的田间调查,就有可能发现抗病突变体。在过去的20多年中,台湾香蕉一直遭受到FOC 4号生理小种的严重侵害,自1984年以来,采取农户举报在田间具有一定抗性的株系和组织培养筛选相结合的方法,从中选育抗性株系,对后代进行筛选,到目前为止,已经获得至少14个有价值的抗性品种。据统计,现在世界栽培的300多个香蕉品种中,约有一半是芽变产生的。我国短脚香蕉、高把香蕉、油蕉和仙人蕉等优良品种也是由芽变选种而来的,由此可见,芽变选种在香蕉育种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条可行和有效的育种途径。组培突变体选择育种研究发现,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突变诱导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很小的体积具有大量的个体,且诱变剂处理更为简单有效。在一定的病害选择压力下,选择抗病突变体就可育成新的抗病品种或育种材料。通过组培选择突变体进行育种,是香蕉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杂交育种目前大部分香蕉栽培品种为三倍体,具有雌雄性高度不育的特点,但二倍体蕉有很好的可育性。三倍体香蕉无论自花或异花授粉都得不到种子,三倍体与二倍体交配也只限于某些品种,能获得少量种子。毒素筛选育种利用组织培养结合镰孢菌酸或FOC病原菌培养滤液筛选,可获得抗病品系。该方法主要是在离体条件下进行,一般采用分生茎尖、分生类球体或愈伤组织作为材料,以一定浓度的镰孢菌酸或FOC病原菌培养滤液作为选择压,筛选耐毒素的突变体,分化成苗后接种鉴定抗病性。该方法简化了筛选程序,缩短了选择时间,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大大加快了育种的进程。随着香蕉胚性悬浮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的成功,利用胚性、原生质体和体细胞作为离体诱变发生体系,将会进一步提高筛选效果。采用毒素筛选育种是比较新的技术手段,发展潜力很大。体细胞杂交育种体细胞杂交,即细胞融合,是获得体细胞杂种的一种技术,能克服远缘有性杂交的困难,打破物种分类界限,扩大利用种质资源的范围,开创由远缘植物导入抗病性、耐寒性等有用性状的途径。基因工程育种长期的研究发现,香蕉自身基因库中抗病基因较少,且大多源于病原自身的基因,这就给相关基因的分离带来困难。随着香蕉遗传转化体系的不断建立和转化技术的不断探索,一些研究者已经开始对香蕉枯萎病、束顶病基因进行了克隆。通过转基因获得香蕉抗病品种的方法是可行的,重要抗病基因的分离克隆无疑会加速香蕉基因工程育种的进程。[5-6]

买一些农药来进行抑制香蕉的枯萎病,可以把这些农药拌在香蕉的树根底下,在平时也要用农药喷洒在香蕉的叶子上,都是可以防治的。

常常会听到有人说消化不良、便秘就多吃香蕉,香蕉的营养价值和功能也确实多,但是香蕉的种植过程中却也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香蕉枯萎病就不太好治疗,下面一起学习了解下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措施。一、香蕉枯萎病症状表现、发生规律一般早期感病植株无显著症状,绝大多数植株在成株期感病后症状明显。病株下部叶片边缘呈现黄色,而后向中脉渐渐扩展,致病的叶片会迅速枯萎倒垂,继而叶子由初期的黄色变为褐色而干枯。香蕉枯萎病主要通过蕉桩、种苗、流水及泥土等传播。在土壤酸性偏高、土壤排水不良、土壤贫瘠等情况下发病严重。二、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措施1.选择抗病品种目前,抗病育种是从根本上防治香蕉枯萎病的唯一途径。抗性比较高的品种在受到香蕉枯萎病致病因子入侵时,能够自动在体内形成一种防御机制,通过合理地进行致病因子、细胞基因的调节来阻止香蕉植株被感染,进一步提升香蕉植株的抗病性。一般香蕉植株在受到致病因子感染后,其内部的蛋白质、自由氨基酸等含量与种类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与香蕉品种有着直接的关联。2.合理轮作病区水旱轮作,减少土壤病原基数。香蕉枯萎病菌是土壤习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8~10年,但在水浸的条件下,存活时间大大缩短,实行水旱轮作是防治香蕉枯萎病的最有效办法,发病严重蕉园可与甘蔗轮作。3.清除病株发生香蕉枯萎病的蕉园要及时挖除病株,就地晒干焚烧。有条件的可先用草甘膦溶液注入发病香蕉植株(在植株高15厘米处注入,大株10毫升、小苗3毫升),等到植株枯死后,将病株统一带到园外,集中烧毁或深埋。零星发病的蕉园必须改种其他非蕉类作物或用作其他用途;重病区的蕉园要用石灰或多菌灵等药剂对病株四周的土壤进行消毒,并辅以农业防治,这样做的防治效果会很好。4.加强栽培管理在种植香蕉时,注意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一般每株施~1公斤有机肥、~公斤生物菌肥做基肥。在花芽分化期间要每株施~2公斤有机肥、~公斤生物菌肥、~公斤硫酸镁、硝酸钾或硝酸钙、~公斤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利用有机肥改良土壤,利用生物菌肥中的有益菌抑制病菌,并供应充足的磷钾钙镁肥,使树势强壮,就能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发病。在香蕉生长发育过程中,还要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及时排除土壤积水,撒施熟石灰粉中和土壤酸性,消除病菌生存、繁殖和侵染的条件。5.药剂防治一旦发现枯萎病病株,清除后在病穴及周围土壤中施用石灰或福尔马林消毒,虽然目前无针对香蕉枯萎病的药剂登记,但可在发病期,使用广谱性杀菌剂对水30斤对根茎部每隔间隔4天左右淋灌,连灌3次左右,并可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无效喷雾,喷雾时应尽量把药液喷到基部叶背。特别严重的发病蕉园,在非种植期可选用98%的棉隆微粒剂等进行土壤熏蒸处理,也会有较好的防效。综上就是有关香蕉枯萎病的内容,如果你也害怕或者遇到过这种病害并且为此感到头疼,可以多多学习参考。关于香蕉枯萎病防治措施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推荐阅读:粉蕉“金粉1号”水田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