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法医学杂志共同作者

发布时间:

法医学杂志共同作者

(1)《法医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法医学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法医学学术刊物(双月刊)。(2)本刊诚征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医毒物化学等学科未发表过的论文、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学术争鸣、综述、研究简报、经验交流、医疗纠纷、案例报道、讲座和名词解释等有关各类稿件。对于国家级攻关项目、重点科研项目以及重大科研基金资助课题形成的论文尤其欢迎,一经录用,将优先发表。(3)本刊接受电子邮件投稿。发送稿件时请在主题中注明“投稿”字样。电子邮件投稿后不必再寄打印稿。编辑部收稿后,即回复并告知文章编号,作者查询稿件时请报编号。为方便联系,投稿时请留联系电话,如第一作者联系不方便,请自行指定1名通信作者,告知其详细联系方式。(4)新投稿件需附单位审核证明信,可以扫描后同稿件同时发送给编辑部。证明信内容包括:①第一作者身份;②基金项目;③无一稿两投、不涉及泄密、署名争议;④内容无政治性错误;⑤内容真实性由审核单位和作者自负。(5)请勿一稿两投。如发现同稿件在不同的公开发行刊物上刊出,本编辑部二年内不受理该作者的稿件,并向其所在单位及相关期刊进行通报。本编辑部收到稿件后一般3个月内会将采用、退修或退稿意见通知第一作者。只有接到本刊退稿通知后作者方可将稿件自行处理。如投稿3个月后未收到本刊任何通知者,请来函来电向本刊编辑部查询。期间作者如地址搬迁、联系方式改变请及时通知本编辑部。(6)来稿一经接受,作者需签署著作使用授权书,并对稿件清样进行核对和签字,然后尽快寄回编辑部。依照我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凡涉及对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作者如不希望删改,请声明。(7)本刊已加入国内外多种大型数据库系统。凡被本刊录用的稿件,将由本刊统一纳入各信息服务系统。如作者不同意将自己的稿件纳入各数据库,请在投稿时书面声明。(8)本刊对确定刊用的稿件将依所占版面与插图数量收取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适量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经刊载后酌付稿酬(含光盘版和各网络数据库版稿酬),另赠当期杂志1~2 册。2 撰 稿稿件格式:本刊采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数据评价规范》(CAJ-CD规范)格式。论著稿件内容和顺序排列:基金项目,作者简介,中文题名、作者名、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英文题名、作者名(中国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 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论文、案例分析、技术与应用、学术争鸣、综述等正文一般不超过10 000字(包括图表及参考文献)。研究简报、经验介绍、案例报道等一般不超过4 000字。 基金项目(Foundation item)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以“基金项目:”作为标志,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著录,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例: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23B) 第一作者简介 (Biography)本刊论文、案例分析、技术与应用、综述等文章要求列出第一作者简介,其中包括作者的基本信息(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出生地)、简历信息(职称、学位、简历、研究方向等)和联系信息(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三部分,其中基本信息是必需的(民族为汉族可省略)。简介前加“作者简介:”作为标志。例:作者简介:乌兰娜(1968-),女(蒙古族),内蒙古达拉特旗人。副教授,博士,1994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研修,主要从事蒙古学研究。Tel:, E-mail: 。如需标明通讯作者的,可在“作者简介:”项后加“通讯作者:”项,并将主要信息列出。题名(Title)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要旨,避免使用“…的研究”,“…的探讨”等没有实质意义的词语,不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缩写字符和代号等,一般不用副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英文题名的首字母及各个实词的首字母应大写。 作者(Author)及其工作单位(Organization)作者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顺序排列,作者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单位(包括同一单位不同科室)作者姓名右上角加注相应单位(或科室)的阿拉伯序号。换行后在圆括号内列出作者单位全称及所属科室全称,单位名和科室名后排列所在省份、城市及邮政编码,作者单位间用分号“;”隔开。例:张召晖1,常云峰1,2,周晓蓉1,3,邓振华1(1.四川大学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法医病理教研室,四川 成都 610041; 2.中南大学 基础医学院法医系,湖南 长沙 410013; 3.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 上海 200063)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连写;“双姓”(包括 “夫姓+父姓”、“父姓+母姓”)中加连字符。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应用逗号隔开。如:ZHANG Ying (张颖),WANG Xi-lian (王锡联), ZHUGE Hua (诸葛华),FAN-XU Li-tai(范徐丽泰)。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英文文章和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工作单位还应在省市名及邮编之后加列国名,其间以逗号分隔。例:(Institute of Nuclear Energy Techn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摘要(Abstract)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中文摘要编写应执行GB 6447规定,报道性文摘(论文、案例分析、技术与应用等要求含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以300~400字为宜。指示性文摘(学术争鸣、综述等要求)以200~300字为宜。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研究简报、经验介绍、案例报道等B类文章不需要摘要。英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主要信息应与中文摘要保持一致,注意使用符合语法的英文,尽量使用第三人称的被动语态,方法和结果部分用过去时态,结论部分用当前时态。中文摘要前加 “摘要:” 作为标志,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为标志。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数目一般为3~8个,关键词标引应从医学主题词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中选用规范词,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词如确有必要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在主题词后。关键词中缩写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SCI”应标引为“脊髓损伤”。各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前应冠以“关键词:”,英文关键词前冠以“Key words:”作为标志。例:关键词:法医人类学;放射学;身高;颈椎;线性模型Key words: forensic anthropology; radiology; body height; cervical vertebrae; linear 正文 医学名词和缩写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 (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非公知公用的缩写第一次在摘要和正文中出现时应以以下方式描述:中文全称(英文全称,缩写)。 标题研究类文章一般分为“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4个部分;个案报道一般分为“案例”和“讨论”两部分。各部分以下层次的标题应简短明确。标题要有标题名。采用四级标题,顶格排序,引言不排序。一级标题用1,2,…,排序;二级标题用,,…,排序;三级标题用,,…,排序;四级标题用, …,排序。其后用(1),(2)…,可无标题名,连续表述。 图文中插图应具有自明性,要有图序和图题。显微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线图和点图作图要规范,实验点要简明、准确、大小适宜、线条均匀、图中文字、符号、坐标的标值及标值线必须清晰。标目采用国家规范的物理量,物理量要列出名称、符号和单位符号。图的内容切忌与表格和文字内容重复。 表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题和表中文字尽量使用中文,可按本刊规定使用符号和缩写。三线表具备要素表序、表题、表身、表注(必要时)。全文有1个表,表序写作“表1”。表内栏目为物理量时,应列出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和单位,例:时间 t/min;浓度 cB/(mol·L-1)。表中的单位等内容一致时,可将其用圆括号标注在表题下方表的右上端,例:(n=8,x±s)。表中数据小数点对齐或加减号对齐。表注置表下方,采用1),2)…形式,不用*、#、△、★等符号。 数学、物理、化学式应编排序号,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的最右边。圆括号形式。较长的式子在运算符号(+,-,×,÷, >,<,=)处转行,关系符号留在行末。不能在∑,∏,∫,dx/dt等这类符号后转行。 执行专项标准中注意的问题 标点符号执行 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注意不可出现冒号套冒号的情况,如:“病理诊断:脑:淤血、水肿;肺…”。不可将冒号(:)与比号(∶)混用。正确使用连接号,例:CAJ-CD;1 000~1 500 kg,1998—2006年。数字用法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和GB 8170-87 《数值修约规则》。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间,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修辞语句、概数的临近数字、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含月日表示时间和节日的词组、无统计意义的用汉字。数字的小数点前后,每3位一组,组间空1/4汉字空。参数和偏差范围的正确表示举例如下:(1)数值范围 5~10,3×103~8×103;(2)百分数范围 20%~30%,(30±5)%;(3)具有相同单位的量值范围 ~;(4)偏差范围 (25±1)℃;(5)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 3 cm×4 cm×5 cm。 统计学符号执行GB/T ~ 《统计学术语》。常用相应术语及符号示例:样本量 n; 样本观测值 x,y; 样本均值 x;样本相关系数 r; 样本复相关系数R;样本标准差 s;样本方差 S2; t检验 t; F检验 F; χ2分布 χ2; 自由度 v; 概率 P。 量和单位执行国家标准GB3100-1993,GB3101-1993,GB3102(1~13)-1993《量和单位》的规定,正确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与符号。量符号以斜体字母表示(pH用正体除外),单位符号一律以正体字母表示。例:血压计量单位为 kPa;时间单位为 s、min、h、d;质量单位为 kg;重量单位为 N; 分子质量单位 为 u;旋转速度正确的表示为:“离心半径10 cm,1 000 r/min,离心5 min”或“1 000×g离心10 min”; B的浓度 cB单位为mol/L、mmol/L等。质量浓度ρ单位为kg/L,g/L、mg/L等。参考文献按照GB/T《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著者为1~3位时全部写出,人名中间加逗号,3位以上时只列出前3位,后加“等”或“et al.”。中文期刊用全名,西文按《医学文献索引》(Index Medicus)格式缩写。参考文献标注法(1)本刊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注方法采用顺序编码制, 即按文章正文部分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 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根据情况可按下述3 种格式之一标注。薛社普,等[1]指出棉酚从体内排泄缓慢。棉酚对人类的抗生育效果达99%[1-2,4]。cAMP 含量测定方法见文献[1]。(2)图中引用参考文献,按其在全文中出现的次序编号,标注写在图的说明和注释中,图中不应出现引文标注。(3)表中引用参考文献,按其在全文中出现的次序编号,在表注中依次标注; 若必须在表中标注,可采用另列一栏并将引文序码置于方括号中,以避免与表中其他数字相混淆。 文后参考文献类型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参考工具-K,其他-Z。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及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以双字母作为标志: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并以[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志。例: [M/CD]—光盘图书;[DB/MT]—磁带数据库;[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DB/OL]—网上数据库;[EB/OL]—网上电子公告。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做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1. 赵菁1,赵静2,蔡莺莺1,毛洁1,杨开颜2,陈国荣2,周韧(通讯作者)1;Bcl-6基因5’非编码区突变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亚型相关性研究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0;39⑷:修回2. 梁云, 周韧 (通讯作者),等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IgVH基因突变的初步研究,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7;36⑼:625-6263. 叶月芳 周韧(通讯作者),等 汉族NHL中caspase-8、-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及突变检测 中华血液学杂志 Chin J Hemo 2006,27⑽:694-6964. Ye yue-fang,Zhou ren*,et al; A novel microsatellite within intron 8 in caspase10 gene (CASP10) in Chinese of Han nationality Chin J Med Genet 2006;23⑴:16-185. 叶月芳 周韧(通讯作者) 等;浙江地区汉族人群caspase-8、-10基因四个多态性位点的单倍型研究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6;23⑵:222-2266. 梁云 周韧(通讯作者) 等 中国正常人群外周血细胞中BCL-2/IgH易位现象的初步研究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hin J Med Genet 2005;22⑸:76-787. Ströbel P,Zettl A,Zhou R(周韧),Starostik P,Riedmiller H,Störkel S,Müller-Hermelink HK,Marx A (2002) Spiradenocylindroma of the kidney. Clinical and genetic findings suggesting a role of somatic mutation of the CYLD1 gene in the oncogenesis of an unusual renal neoplasm. Am J Surg Pathol 26: . Ren Zhou(周韧),et al; Thymic Epithelial Tumors can Develop along Two different Pathogenetic Pathways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 2001; 159⑸ 1853-18609. 卢山珊 周韧 徐纪为 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病毒亚型的关系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科杂志 2005; 40⑶:195-19810. 谢云 周韧(通讯作者) 等 汉族人群caspase-3基因三个SNP位点及其单倍型研究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1. 张晓飞 周韧(通讯作者) 等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IgH基因重排检测及凝胶扫描技术应用的初步研究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4;33⑹:513-51712. 张晓飞 周韧(通讯作者) 等 非霍奇金淋巴瘤抗原受体基因重排检测中双重排现象的初步研究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4;25⑽:583-58713. 冯晓文 周韧 不同方法检测淋巴瘤病理标本EB病毒比较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04;25⑴:3-614. 张伟 周韧 等, Caspase-3、Bcl-2蛋白在NHL中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和增殖关系的研究.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1;30⑹:36-4015. 张伟 周韧 等, 应用CSA法检测Bcl-2、Bcl-xl蛋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1;22⑾:596-59716. 周韧 陈培辉:反义RNA探针检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9 mRNA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7;18⑿:66217. Merz H,Malisius R,Mannweiler S,Zhou R(周韧),Hartman W. Orsches-chek K,Moubayed P,Feller AC: Immunuo-Max: a maximized immunohistochemcal method for the retrieval and enhancement of hidden antigens.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1995;73⑴:14918. 周韧 Merz H 一种新颖的抗原信号增强法-BT法-在免疫组织化学中的应用 中国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杂志 1996;5⑶:3119. 周韧 Merz H,杨水友:碱性碱酸酶底物的研究──兼介绍一种新颖的底物 中国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杂志 1998;7⑴:5020. 杨开颜 周韧 等;P73、P5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mRNA的表达及意义 .中华医学杂志 2006;86⒇1428-1430 ISSN 0376-24921. 徐英含 周韧 (通讯作者) 12例静脉输液过程中猝死的死因分析 法医学杂志 2006;22⑹:1-3,22. 徐英含 周韧 (通讯作者)新生儿肺气肿 法医学杂志 2006;22⑵:133-134,

黄瑞亭,男。1958年生,福建罗源人,1984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医疗系,现系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医室主任、主任法医师,中国法医学会理事、法医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医学杂志》编委。1991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出版《中国近现代法医学发展史》和《法医青天一一林几法医生涯录》等专著6本,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医学杂志的共同作者

写文章的人,我们称之为作者。可是对于一篇SCI而言,我们常常看到的不只是文章的作者,还有通讯作者、共同作者。这些作者又是怎么回事?在一篇SCI中,他们又有怎样的作用呢?

关于作者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规定作者身份的标准为: (1) 参与研究的构思、设计或获得数据,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2) 写作论文或参与重要内容的修改; (3) 同意最后修改稿的公开发表。

论文作者必须是直接参与论文选题、设计、研究、资料分析与解释的全部或部分主要工作,或写作论文关键内容,能对论文内容负责并能进行答辩者。只参加过局部工作或某项实验,或为论文提供部分指导及协助者,不能列为作者,可在文末致谢。作者姓名不分单位、职务,一律按对本文贡献大小,依次排列在文题之下。第一作者是论文的主要责任者。

多位作者对共同完成的论著联合署名时,署名顺序应按各人的贡献大小排列。如果有多人贡献相同,可根据期刊的相关规定采用变通的表达方式。例如,Nature在其“作者须知”中指出如果确有必要说明两个以上的作者在地位上是相同的,可采取“共同第一作者”(Joint first authors)的署名方式,也可在这些作者的姓名旁边使用符号来标识,并说明“这些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贡献是相同的”(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 work)。

关于共同作者

共同第一作者。国内期刊署名方式,如果一篇论文有多个作者,按照贡献大小排名的,就按照第一作者第二作者...这样依次排名,评职称时,第一作者也只认可1个人,不能同时有2个人享受第一作者的职称加分。而SCI英文期刊不同,第一作者可以有多个,影响因子高的期刊甚至可以有4-5个第一作者。

我们都知道,高级职称评审时都会要求论文是独立作者或者第一作者,所以,很多人打破头也要抢第一作者称号,国内期刊很难实现,投稿SCI英文期刊做第一作者就不是难事了。除非所投稿的SCI英文期刊要求只能有一个第一作者,一般情况下第一作者都能共同有多位。当然在国内评职称的话,共同第一作者肯定没有第一作者评分高的。

存在即为合理,共同第一作者的合理情况有3种。

一种是贡献同样大小,无法区分谁贡献更多,缺一不可;

一种是一个人研究取得进展,但没有继续下去,另一个人继承完成了这项研究,两个人的工作对论文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最后一种是研究项目非常大,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完成,会有几个人分几部分共同完成,那这几个人共同第一作者的可能性非常大。

但第一作者肯定有排名先后顺序,是谁在前谁在后呢?这就是一个利益平衡过程了,谁也说不准应该按照什么规则来排。

共同通讯作者。不同杂志对是否可以有2个通讯作者有不同的规定。大多杂志都是不允许署名2个的,会自动选第一通讯作者为通讯作者。如果论文作者来自多家单位,那排名第一的通讯作者就被默认为通讯作者。大多杂志也不认可共同通讯作者。如果你们论文小组有特殊要求,比如,想把老板加为共同通讯作者,可以向杂志社提出要求。

关于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通常是实际统筹处理投稿和承担答复审稿意见等工作的主导者,也常是稿件所涉及研究工作的负责人。通讯作者的姓名多位列作者名单的最后(使用符号来标识说明是Corresponding author),但其贡献不亚于论文的第一作者。对于欧洲某些按姓名字序排列作者署名的期刊来说,通讯作者的标识就显得更为重要。

通讯作者需要有一个固定的通讯地址。 这里的意思是通讯作者一般是有一个办公室和实验室。从另一个角度说, 通常是导师, 教授或者研究单位的项目负责人。

因为,论文发表后, 在社会上会引起反响, 必然会有通讯联系。要是没有固定的通讯地址, 这必然带来通讯方面的困难。比如说,一个学生可能经常要换地方,没有固定的住处,更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和实验室(不属于学生的),这样的话,通讯交流很不方便。

人人共亨人人供稿!

国内杂志一般都只有一个一作,跟编辑说说好话或许会给两个一作,但中文期刊影响力太小,第二个一作基本就是二作了,所以编辑很多情况下不会同意。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成立于1981年,1989年改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现出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英文版);曾出版《中西医结合》(日文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韩文版)。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修稿过程中不应再做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下方,并注明通讯作者的姓名、通信地址、电话、传真及E-mail地址。作者单位须写全称(包括具体科室、部门)并注明省份、城市和邮政编码。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论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或致谢者,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

医学论文共同作者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医学论文的标题之下需列出作者及单位名称、地址和邮政编码,体现文责自负的要求,说明成果的归属,也为论文发表后读者咨询、商榷及索取有关资料提供保证。1.作者署名的原则① 只有做出较大贡献者才能署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规定:“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那些选定科研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只有参加完成论文全过程中的主要工作或参加实验研究并做出贡献的才能署名;只对论文做出一般贡献者不能署名。② 循名责实的原则:署名名应该循名责实,不能只图其名,而不符其实,一定要名实相符。不直接参加课题或所做工作较少的人、自己做出贡献不大,在论文上署名名,就很难避免因图个人虚名而具有不惜侵占他人劳动成果之嫌。③ 文责自负的原则:凡对论文内容不能负责,不能解释的人就不能在论文上署名。这样才能保证论文的质量,并使论文更好地为读者服务。2.作者署名的具体规定:① 严肃认真,署真名、全名。② 个人署名是基本形式,以单位(地址)署名的极少。③ 署名排序不争名次,不照顾关系,无劳不挂名。④ 作者署名位于标题的下方居中,标明作者所在单位。作者单位要署全称,单位所在城市和邮编写在单位名称后的括号内,以方便读者在需要时与作者联系。送往国外期刊发表的论文还要增加国名。国外期刊一般还要求署名上作者的现在和永久地址。4.作者署名时应注意的问题① 正确区分个人作者和多作者署名的关系:凡在个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的论文代号根据个人搜集的资料和积累的经验撰写而成的论文,应单独一人署名;但避免以个人的名义发表集体研究成果,更不能发表别人的研究成果。由多人(多单位)合作的研究成果是否撰写发表,应共同协商决定,不能单方面擅自撰文发表。这样的论文可由多作者共同署名。在论文上署的作者必须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多作者的排列顺序一般以第一作者为论文的主要撰写者,对论文负主要责任,其他按所做工作的多少和贡献大小排列,不能以职位高低和资历的长短排列。研究生毕业论文发表时,第一作者应为研究生本人,导师应放在其后,作为通迅作者。译文、文摘的署名应写在文末的右下角,用圆括号括起来,译者与校对者之间空一格。② 署名不宜过多:论文署名一般不超过6人,其余参加者或提供资料者的单位和人员及指导者、协作作者、审阅者均可列入致谢之中,排在论文末或首页下角,不应混淆作者和致谢对象。凡署名的作者或致谢者均应征得本人的同意。

共同第一作者一般在一些单位评职称或者发奖金可以算半篇文章,就是在非第一作者后面标注,说明他与第一作者具有同等的贡献

课程论文 1、论文标题 不超过 20 个汉字 论文标题, (三号, 仿宋体, 加粗, 英文用 Times new Roman) 论文标题 2、学生姓名,班级,学号(五号,仿宋,数字用 Times new Roman)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3、摘要 100-200 字左右

Co first author 词典释义 co-first author joint first author Joint first authors 重点词汇释义 共同 mon; together; jointly 第一 first; firstly; primary; foremost; first and foremost 作者 author; writer; penster; scribe

是第三作者,评职称时有用

被SCI收录,同时是EI Introduction of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rted in 1996, is a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journal manag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关于第一作者问题,可参考下面的权威资料 学术研究的开展和成果论文的撰写往往涉及很多参与者。某些(或者全部)参与者可能作为“作者”出现在与最终论文相关的作者列表上,而明确谁是真正的“作者”(而不是诸如“担保人”或者“顾问”)至关重要。 对作者身份的明确和确认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能够表明论文字身真正反映了与之相关的工作人员的工作。 让我们看看在考虑作者署名时需要注意的一些要点。 1、作者列表。 署名及作者姓名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在论文写作开始之前就做出决定,但是要考虑到这些情况可能出现变化(这取决于各位参与人的实际参与情况)。 2、如何定义“作者角色”?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 ICMJE)在其网站上提供了指南,可以去其网站检视。 尽管这些指南适用于医学专业,但关于作者角色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科。 • 只有做出实质性知识贡献或者撰写手稿的人员应纳入作者列表。 • 安排病人做研究,或者提供资金或者起到行政监管作用的人不足以纳入作者列表;做出此类贡献的人应出现在致谢章节。 • 募集资金、收集资料或者对研究小组进行一般监管的人不是作者。 如果作者之外的其他人员,比如科学作家或者公司员工(包括医药代表)参与了论文写作,必须披露这些参与人员。 3、作者是委员会。 • 如果某个多中心组织进行了研究,该小组应指定一个写作委员会对手稿直接负责。 • 该委员会应完全满足ICMJE(针对医学)确定的作者/供稿人标准。 • 期刊编辑可能会要求委员会作者填写针对期刊的作者和利益冲突披露表。 • 提交一个组织撰写的手稿时,通讯作者应明确说明首选引用文献,列出各个作者以及组织名称。(其他人员列入致谢章节。) 4、作者出现顺序的国际惯例。 • 完成主要工作的人员排在第一位 • 其余人员按贡献大小排序 • 组织领导/主管排在最后 组织领导/主管: ·必须对工作进行审批的人员 ·提供资金人员 ·对专案进行指导的人员 ·不接受荣誉或捐赠作者 5、“通讯作者”。 在整个出版流程中对手稿负责的人 在各个阶段担任“记时员”角色 作为期刊和论文其他所有作者之间沟通的首要联络人 负责确保所有作者在提交论文之前都审阅并批准了手稿的最终版本 将手稿上传到线上提交网站 转发来自期刊的通讯邮件(例如编辑处理信,审稿人报告) 确保满足如下期刊要求: 转发版权相关表格,确保每个人都及时填写完毕并返回

转发校样给相关人员稽核

回答问题 6、应该对谁“致谢”? 通常应感谢以下几类人: • 为作者提供技术支援的人 • 和你以及其他作者讨论想法并给出建议的人 • 阅读论文最初草稿并给出反馈意见的人 以及: • 研究物件 • 提供资金来源的人

7、署名披露和利益冲突申明。 期刊一般希望作者遵守严格的政策,签署与署名相关的档案,并做出利益冲突申明。ICMJE也提供了关于后者的有用资讯,感兴趣可以去其网站看看;保持“透明”和申明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十分重要。 参考:查尔斯沃思论文润色贴士:charlesworth../.

【释义】:

责任作者:指形成档案内容并对其负有责任的团体(单位组织)或个人。

共同作者:顾名思义,就是共同完成某一课题或文献的人。其对于课题或文献与第一作者拥有同等的贡献。

第一作者:一般指整个课题的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等.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络人.最重要的是,他担负著文章可靠性的责任. 责任作者:1、负责即是负有对客观存在的人或事物形态进行如是文字性描述责任的一方(或者是某人或者是某个单位组织) 2、责任者也称作者,是指形成档案内容并对其负有责任的团体(单位组织)或个人,用汉字表示. 共同作者一般在一些单位评职称或者发奖金可以算半篇文章,就是在非第一作者后面标注,说明他与第一作者具有同等的贡献

国内杂志一般都只有一个一作,跟编辑说说好话或许会给两个一作,但中文期刊影响力太小,第二个一作基本就是二作了,所以编辑很多情况下不会同意。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成立于1981年,1989年改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现出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英文版);曾出版《中西医结合》(日文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韩文版)。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修稿过程中不应再做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下方,并注明通讯作者的姓名、通信地址、电话、传真及E-mail地址。作者单位须写全称(包括具体科室、部门)并注明省份、城市和邮政编码。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论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或致谢者,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

中华医学杂志共同第一作者

江苏南京人,副主任医师,巢湖紫晨手外科医院院长,1,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青年委员,2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再植再造学组委员,1精通手外科、显微外科各类技术,并达到国内选进水平。在国内外创新双动脉式静脉动脉化再植断指并且提出双动脉式新理念;创新设计双神经弓式双端侧吻合,打破神经端端吻合单一模式;倡导并首先吻合指侧方静脉,成功解决多年来末节、指尖离断再植中回流的问题;应用“化整为零”思路修复创面缺损;在国内首先将加速康复外科及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应用于手外科中。《实用手外科杂志》编委,《中国手足外科杂志》编委。《中华骨科杂志》及《现代临床医学》审稿专家,中华医学会第十五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八届COA国际学术大会创伤组优秀论文获奖者,3《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第七届“三优”评选中优秀论文获得者,4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第三届全国显微外科青年论坛论文竞赛获优秀论文者。2014《实用手外科杂志》封面设计者,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长期与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沈阳市手外科研究所合作。目前以第1作者在《中华医学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等中华系列杂志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SCI收录5篇,并且入选《中华骨科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及《东南国防医药》高影响力论文排行榜第一名。562014年获第九届COA大会发言同时入选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

不可以,必须只能有一个第一作者,第二倒好象有好几个.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hinese Medical Journal)(CN: 11-2154/R,ISSN: 0366-6999)是中华医学会会刊,创刊于1887年,半月刊,是中国惟一被SCI核心版收录、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医学期刊。重点报道我国医学各学科最新进展和高水平科研成果,是我国医学与世界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的发展史是我国医学成长与前进的记录和见证。随着杂志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来稿量以30%的速度递增。稿件来源除国内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外,还来自美、英、日、德、法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4月,该杂志被选为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成员,获得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与接受。已被国际上20余种著名数据库收录,包括《科学引文索引(SCI)》、《医学索引(IM)》、Medline、《化学文摘(CA)》、《生物医学文摘(BA)》、《荷兰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最近几年的SCI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不断增高,2012年SCI影响因子。1992年分获国家三部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一等奖。1993年获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1997年获国家三部委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1998、1999年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优秀期刊择优资助最高奖。1999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首届国家期刊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期刊专项资助。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和专项经费资助以及国家期刊奖重点科技期刊奖。2003年以来多次获得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基金委的专项基金资助,以及中国科协的优秀论文奖。1997年建立了自己的网站,2002年实现全文上网,开始实行OA出版;2003年11月实现了与PubMed数据库的链接;2007年开始采用使用网上稿件处理系统,所有作者需要从网上投稿;2009年底引进ScholarOne网上审稿系统,供国际作者投稿。 多次连续获得全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0年以来几乎发表的所有论文,都能从网站上免费下载。近几年来,通过全体编委和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努力,杂志的经济效益也取得了显著变化,实现了“双效双爱”的办刊目标。期刊国际化将是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先发邮件问问编辑,或者等编辑通知你的稿子,通过了评审,再问问编辑。

中华医学杂志共同通讯作者

1. Yi Jin, Jianning Chen, Zhiying Feng, Zhigang Zhang, Yu Wang, WenzheFan, Jiaping Li(李家平)(通讯作者).OPN and αvβ3 Expression are Predictors of Disease Severity and Worse Prognosis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LOS One. 2014, 3; 9(2):e87930. PMID:244984052. Jin Y,Chen J,Feng Z,Fan W, Wang Y, Li J(李家平)(通讯作者), Tong D. The expression of Survivin and NF-κB associatedwith prognostically worse clinicopathologic variables in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Tumour biology, 05 Jul 2014[Epub ahead of print].3. Fu SR, Zhang YQ, Li Y, Hu BS, He X, Huang JW, Zhan MX, Lu LG, Li JP(李家平)(通讯作者). Sorafenib continuationafter first disease progression could reduce disease flares and providesurvival benefits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pilotretrospective Pac J Cancer Prev. 2014;15(7):. Jin Y, Tong D, Shen J, Yang J, Li J.(李家平)(通讯作者)Establishment of implantationtumormodels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 inWistarrats. Tumour Biol. 2014 Jun 7.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249137085. Qi Zhou, Yafeng Wang, Baogang Peng, Lijian Liang, Jiaping Li(李家平)(通讯作者).The Roles of Notch1Expression in the Migration of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 13:. Gao ZH, Yin JQ, Liu DW, Meng QF, Li JP(李家平)(通讯作者).Preoperative easily misdiagnosedtelangiectatic osteosarcoma: clinical-radiologic-pathologic correlations. CancerImaging. 2013,11;13(4):. Junxing Chen, Zhijun Yao, Shaopeng Qiu, Lingwu Chen,Yu Wang,Jianyong Yang, Jiaping Li(李家平)(通讯作者).Comparingintra-arterial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intravesical chemotherapyversusintravesical chemotherapy alone: a randomised prospective pilot study forT1G3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carcinoma after bladder-preserving surgery. 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 2013,36(6). Yi Jin, Da-yue Tong, Jian-ning Chen, Zhi-yingFeng, Jian-yong Yang ,Chun-kui Shao, Jia-ping Li(李家平)(通讯作者). Overexpressionofosteopontin αvβ3 and Pim-1 associated with One. 2012, 7(10), . Wang Yu, Lian Fan, Li Jiaping(李家平), et al. 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transplantation via portal vein improves microcirculation and ameliorates liverfibrosis induced by CCl4 inrats. Journal of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2, 10(1): . Chen JX, Deng N, Chen X, Chen LW, Qiu SP, Li XF, LiJP(李家平)(通讯作者).A novel molecular grading model: combination of Ki67 andVEGF in predicting tumor re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in non-invasive urothelialbladder cancer. Asian Pac J Cancer Prev. 2012; 13(5):. Wu J, Zhou Q, Wang Y, Zhou X, Li J(李家平)(通讯作者). MNTinhibits the migration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MMC7721 Biophys Res Commun. 2012 Feb 3; 418(1):. Qi Zhou, Yafeng Wang, Xiangbing Zhou, Baogang Peng,Jianyong Yang, Lijian Liang1, Jiaping Li(李家平)(通讯作者). Prognostic Analysis for Treatment Modalities in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with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i. Asian Pacific JCancer Prev, 2012, 12, . Li J(李家平),Ramani K, Sun Z, Zee C, Grant EG, Yang H, Xia M, Oh P,Ko K, Mato JM, Lu SC. Forced Expression of Methionine Adenosyltransferase1A(MAT1A)in Human Hepatoma Cells Suppresses in vivo Tumorigenicityin Journal of Pathology, 2010, 176(5):. Jia-Ping Li(李家平),Jian-Ping Chu, Pilsoo Oh, Zhi Li, Wei Chen, Yong-HuiHuang, Jian-Yong Yang. Characterizing the clinicopathologic findings of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in wilms’ tumor. J Urology, 2010,183(3):. Jiaping Li(李家平), Shenming Wang, Chishing Zee, Jianyong Yang, ZhuangWenquan, Wei Chen, Xiaoxi Li,Weiming Lv, Yonghui Huang, Songqi Li. PreoperativeAngiography and 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in The Management ofCarotid Bodytumor-A Single Centre 10 Years Experience. Neurosurgery, 2010, 67(4):. Yi Jin, Jia-Ping Li(李家平)(并列第一作者), Dan He, Lu-Ying Tang, Chi-shing Zee, Shao-Zhong Guo,Jing Zhou, Jian-Ning Chen, Chun-Kui Shao.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umanTelomerase RNA Gene (hTERC)Amplification in Cervical Squamous Cell LesionsDetected byFluorescence in Situ Pacific J Cancer Prev,2012,12, 1167-117117. J. Li(李家平), , J. Yang, Y. Wang, W. Chen, Y. study on the transcriptional targeting gene therapy of doublesuicide gene driven by hTERT promotor in hepatoma carcinoma. Journal of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 23(3) Suppl, . J. Li(李家平),, . Chen, , M. chemoembolization (TACE) combined percutaneous thermal ablation inlar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efficacy and predictors of prognostic factors. Journal of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 23(3) Suppl , . Li JP(李家平),Chu JP,Yang JY, Chen W, Wang Y, Huang YH. Transcatheter selectively 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in treatment of unresectable hepatoblastoma in infants andchildren. 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ogy, 2008, 31(6):. Yang H, Ko K, Xia M, Li TW, Oh P,Li J(李家平),Lu SC. Induction of avian musculoaponeuroticfibrosarcoma proteins by toxic bile acid inhibits expression of glutathionesynthetic enzymes and contributes to choles- tatic liver injury in mice. Hepatology,2010, 51(4):. Zhou F, Zee CS, Gong H, Shiroishi M, Li J(李家平).Differential changes in deep and cortical graymatters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a quantitative 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 study. J Comput Assist Tomogr, 2010, 34(3):. Lian F, Wang Y, Chen W, Li J(李家平), Zhan Z, Ye Y, Zhu Y, Huang J, Xu H, Yang X, LiangL, Yang Artery Embolization Combined with Local Methotrexate andSystemic Methotrexate for Treatment of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with DifferentUltrasonographic Pattern. 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 .2011 Jan . Jian-Ping Chu, Wei Chen, Jia-Ping Li(李家平), Zhuang WQ, Huang YH, Huang ZM, Yang features and results of transcatheter 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for osteosarcoma. Cardiovasc Inter Rad, 2007,30:. Peng Bao-Gang, He Qiang,Li Jia-Ping(李家平),Zhou Fan. Adjuvant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improves efficacy of hepatectomy for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Americanjournal of surgery, 2009, 198(3):. Yang H,Ramani K, Li TW, Oh P, Li J (李家平), Lu SC. Dysregulation of glutathione synthesis duringcholestasis in mice: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Hepatology,2009, 49(6):. Yang H, Ko KS, Xia M, Li T, Oh P,Li J(李家平), Lu SC. Induction of Maf Proteins by Toxic BileAcid Inhibits Expression of GSH Synthetic Enzymes and Contributes toCholestatic Liver Injury in Mice" has been received by our editorialoffice. Hepatology, 2009, 49(6):. Xu HX, Liu L, Lu MD, Li HP, Liu GJ,Li JP(李家平). Three-dimensional power Doppler imaging indepicting vascularity in hepatocellular Ultrasound Med,2003, 22(11):. Wang S, Chang G, Li X, Hu Z, Li S, Yang J,Chen W, LiJ(李家平).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archand proximal thoracic aortic lesions. J Vasc Surg, 2008, 48(1): . Li(李家平), , J. Yang, , W. Chen, Y. Zha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transcriptional targetinggene therapy of double suicide gene driven by hTERT promotor in hepatomacarcinoma. Journal of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 23(3)Suppl, . J. Li(李家平),, . Chen,, M.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combinedpercutaneous thermal ablation in lar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linicalobservation of the efficacy and predictors of prognostic factors. Journal of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 23(3) Suppl , . J. Li(李家平), J. Chu, J. Features and Results of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of Vascular &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2008, 19(2):. J. Li*,J. Chu, J. Yang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and Results of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 2, 18(S1):. 张应强, 杨建勇, 王于,黄勇慧,范文哲, 李家平.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大肝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中华医学杂志, 93(13),987-991,201334. 陈俊星, 尧智军, 丘少鹏, 陈凌武, 杨建勇, 李家平.T1G3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动脉导管化疗联合膀胱灌注化疗的疗效分析.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2,32(2):. 范文哲, 杨建勇,陈伟,黄勇慧,王于,张应强,李家平(通讯作者).人端粒酶启动子调控双自杀基因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3): . 金亦,邵春奎,唐录英,杨建勇,黄勇慧,李家平(通讯作者).肝细胞癌中Survivin与NF-κB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6): . 范文哲, 杨建勇,吕明德,谢晓燕,殷晓煜,黄勇慧,匡明,李鹤平,徐辉雄,李家平(通讯作者).TACE联合经皮热消融治疗大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中华医学杂志.2011, 91(31): . 连帆, 王于, 范文哲, 杨岫岩, 许韩师, 陈伟, 杨建勇, 李家平(通讯作者). 经肝动脉同种异体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模型的实验研究.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1,27( 7):. 范文哲,李家平,杨建勇,等.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TACE与RFA治疗的Meta分析.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0,5(1):. 王于, 连帆, 谭国胜, 范文哲, 向贤宏, 陈伟, 杨建勇, 李家平(通讯作者).同种异体脂肪干细胞门脉移植对大鼠纤维化肝脏的影响.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26 ( 11): . 李家平,王于, 李鹤平, 杨建勇. 前列地尔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 中华医学杂志.2009, 12(37):. 李家平,王海林,黄勇慧,李鹤平,王于,谭国胜, 陈伟,杨建勇.前列地尔对肝细胞癌动脉化疗栓塞后肝血流灌注的影响。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43(10),. 李家平, 谭国胜, 黄勇慧, 陈伟, 杨建勇.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介入治疗在胃肠道动脉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9,12 (3),. 李家平,黄勇慧,李鹤平,王于,杨建勇.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流动力学的CT灌注评价.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43(8),. 李家平, 陈伟, 黄勇慧, 江利, 杨建勇. 肝脏CT灌注成像测定肝有效血流量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研究.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1),. 李家平, 杨建勇, 李桂生, 陈伟, 庄文权, 李智, 鲁建生, 周欣. 肾母细胞瘤动脉化疗栓塞的临床病理学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 ; 36(4):. 李家平,杨建勇,陈伟,庄文权,王建波.西罗莫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胶原合成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7, 87(37):. 李家平,周奇,王海林,陈伟, 杨建勇.前列地尔Lipo-PGE1干预肝脏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8,24(12):. 李家平,陈伟, 李智, 李桂生, 杨建勇. 肾母细胞瘤经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机制探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 23(11):. 李家平, 陈伟, 黄勇慧, 江利, 杨建勇.CT灌注成像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后肝血流灌注变化的评价.中华外科学杂志,2008,46(9):313-318 .51. 李家平, 陈伟, 江利, 杨建勇.运用CT灌注成像监测介入断流术后肝脏血流灌注的变化.中华外科学杂志2007, 45(13):913-916.

先发邮件问问编辑,或者等编辑通知你的稿子,通过了评审,再问问编辑。

截至2008年底,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指导青年医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负责国家“863”课题二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项;主持卫生部、教育部、陕西省等各类省部级研究项目7项。荣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主编出版了《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学》;参编教材、著作8部。已先后在《CancerResearch》、《Prostate》、《Urology》、《MolCarcinog》、《CancerLett》、《CancerBiol》、《BJUInternational》、《Urological Res》、《中华医学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男科学杂志》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篇,MI收录26篇。已累计培养博士研究生15人,硕士研究生35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