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医学杂志铁神经系统

发布时间:

医学杂志铁神经系统

1.医学常识中哪些神经系统疾病与抑郁障碍有关系 以下神经系统疾病与抑郁障碍有关系:① 癫痫。 癫痫发作前、发作中、发作后及发作间歇期均可出现各类精神障碍,其中包括抑郁障碍。伴随抑郁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一项调查发 现,难治性癫痫患者中,62%有抑郁障碍病史,其中38%符合重性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国内王学峰等发现31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中有 42%( 132例)伴有明显的抑郁症状。 癫痫发作前可出现恶劣心境或极度抑郁、烦躁不安、焦虑、易激惹等。 癫痫发作后可出现淡漠或抑郁、无助感、无用感及绝望感, 以及对再次发作的恐惧感。癫痫病发作间歇期的抑郁障碍最为常见, 通常是中到重度抑郁,还可表现为极度焦虑、神经质、敌意、悲伤、强迫、依赖、 *** 改变、偏执、易激惹等,这些患者常有故意的药 物过量及自杀企图史。抑郁的严重程度与癫痫常呈显著相关。除使用抗癫痫药治疗外,可合并使用抗抑郁药。 新型的单胺氧 化酶抑制剂吗氯贝胺及西酞普兰等SSRIs类药对癫痫伴发的抑郁有 效。对癫痫发作前或后出现的抑郁障碍,应重在调整抗癫痫药的种类及剂量以控制癫痫发作。 对于癫痫发作间歇期出现的抑郁障碍, 其处理原则与非癫痫患者基本相同。 应注意的是,一些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及苯巴比妥可诱发抑郁障碍;而一些抗抑郁药(三环及四 环类药物)可降低癫痫阈值,诱发癫痫。 ② 脑卒中。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并发症,其 发生率从18%〜79%不等,但多在40%〜50%,以轻、中度抑郁 为主,重度抑郁约占10%。 刘琨等对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 发现约35。4%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伴有抑郁症状。 临床上以绝望、睡眠障碍、运动阻滞、易激惹、焦虑及躯体化症状为主要表现,且抑郁障碍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既往抑郁症病史、近期负性生活事 件、家庭关系、性别、病灶部位及个数、合并的躯体疾病以及医护人员的态度密切相关,部分患者抑郁可迁延不愈,发展为重性抑郁症。 脑卒中所致的脑损伤和神经系统功能缺陷常使诊断变得复杂,例如, 失语可能造成患者的理解困难。 如果怀疑患者为卒中后抑郁,可尝试用西酞普兰及舍曲林等 SSRIs类药物治疗。此外,集体治疗和家庭治疗也有一定帮助,在康 复过程中,医师可结合使用保证、劝告和教育指导等方法。 ③ 帕金森病(PD)。抑郁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共患病, 甚至是部分患者的首发症状,约20% ~ 60%患者伴有抑郁障碍,其 中约50%患者符合抑郁症的诊断,略低于50%患者符合恶劣心境的 诊断。 患者情绪低落、思维反应较迟缓、部分患者伴有焦虑和惊恐发作,严重患者可出现自杀观念或企图。 患者的抑郁程度与文化程 度及临床功能障碍(如手部运动迟缓的程度)有关。 并且,一些抗帕金森病药物(包括金刚烷胺、溴隐亭、卡比多巴、左旋多巴等) 可加重抑郁症状。对于伴有抑郁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可用抗帕金森药物、抗抑郁 药物,国外甚至建议用ECT治疗,认为其也可减轻帕金森病的运动 症状。 在药物方面,一般用舍曲林、西酞普兰等SSRIs。类药物治疗抑郁症状,文拉法辛对伴发的抑郁障碍也有效。 需 注意的是,在卡比多巴或左旋多巴治疗期间,绝对禁用MAOIs。④ 颅脑损伤。 大约18% ~ 66%脑外伤患者出现抑郁障碍,颅脑损伤的急性期可出现头痛、眩晕、易激惹、情绪不稳、缺乏自信、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自主神经症状等脑震荡综合征表现。 慢性或恢复期可出现轻度或重度抑郁表现,可有较多的躯体不适主诉,易激惹, 烦躁不安,焦虑,失眠, *** 或食欲的减退等。 针对抑郁可使用抗抑郁剂,SSRIs多为首选。针对患者的应激反 应及赔偿心理需加强心理治疗,尤其是认知行为治疗。 严重患者在治疗中需防自杀。 (4) 内分泌疾病与抑郁障碍激素(尤其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素)的过多或缺乏可直 接或通过神经肽类递质引起抑郁障碍。 内分泌患者的情绪波动等表 现可掩盖抑郁障碍。在这类患者中,往往出现睡眠和食欲障碍,思维能力下降,办事犹豫不决。 ① 库欣综合征。 抑郁是库欣综合征最突出的精神症状,常先于库欣综合征躯体症状出现,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情感反应可以是 协调的,也可不协调,可有自杀企图,也有自杀死亡者。 86%的患 者有明显的易激惹特征。用类固醇抑制剂治疗抑郁症状比抗抑郁剂更有效。 ②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伴发抑郁障碍患病率为9% ~ 27%。 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中,抑郁障碍可能先于糖尿病 症状,抑郁障碍可能增加了 NIDDM发病的危险性。相反,在胰岛素 依赖型糖尿病(IDDM)中,抑郁障碍倾向于出现在糖尿病发病后, 血糖增高的程度同抑郁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 在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时,文拉法辛可能增加对胰岛素 的阻抗而使糖尿病恶化。 而SSRIs能减少对胰岛素的抵抗性使糖尿 病控制得更好。 对于合并严重抑郁的患者,采用ECT或改良ECT治 疗应慎重。因为ECT或改良ECT可引起血肾上腺素、皮质醇和生长 激素的增加,这样更易引起血糖水平的升高,容易诱发高血糖昏迷。 故做ECT或改良ECT前,要监测血糖。 ③ 艾迪生病(AddisoiVsdisease)。 30%~ 50%的艾迪生病患者 有抑郁症。 2.请懂得神经科的医学常识的教授进来看一下 1:这个与血液循环关系也比较密切,首先应多做运动,注意幅度不可过大,要轻柔一些。药物可吃“血塞通”、“托哌酮”等,主要是改善患者的微循环。 2:电针疗法 选穴: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肩髎、肩贞、天泉、曲泽、列缺、少海。常规消毒后,根据穴位深浅进针适当深度,连接G6805型电针治疗仪,用断续波 *** ,电流强度由小逐渐增大,使病人出现肌肉节律性收缩,通电30min,每日1次。 中药内服: 给予补阳还五汤,药用:生黄芪120g,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各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推拿: 舒筋活络法:病人坐位,医者立於其患肢侧,用拇、食、中、无名指在患侧肩部反覆按揉10次;然后用拇、食、中指按揉肩井、肩髃、肩髎、曲池、合谷穴,以穴位有酸麻胀感为度;再用小鱼际部法於患侧肩部、上臂、前臂屈伸侧肌肉各5次。 点穴法:病人坐位,医者一手握住患者患肢腕部,使患者掌心向下或向上,另一手用中指或用拇、食、中指末节於一体因循手三阳经或手三阴经,分别从近端点至腕部施用点穴法各3次。注意力量要适中,避免摇、抖手法,以免加重神经损伤。 运动法:病人坐位,医者立於患侧,进行患肢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掌关节、指指关节的被动运动各10次,根据病情的进展,适当增加患肢关节的主动运动、抗阻运动。注意关节运动时须根据病情循序渐进,慢慢增大活动范围,切忌粗暴用力,加重神经损伤。 以上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休息2天。 中医认为此病主要是应活血化淤,行气,接合推拿中揉、按、滚、点穴手法活血祛瘀,通经络,配合各关节的被动、主动和抗阻运动,可防止肌肉萎缩,增加各关节的活动度,防止关节粘连、僵硬,增加患肢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神经和肌肉的生长。 3:上海华山医院的顾玉冬院士治疗臂神经损伤是比较好的。 3:酒就少喝一点,增加营养,多做运动,会康复的快一些。 3.医学常识中神经症性抑郁症的特点是什么 神经症性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 碍。 其临床表现为焦虑、紧张、躯体不适感,同时伴有睡眠障碍。 患者有较为强烈的求治愿望,但无明显的运动性抑制或者精神病性症状,生活能力常常不受很大的影响。 根据国外统计,本病终身患病率大约为45%c;约占精神科门诊病例的5% ~ 10%;而我国'1982 年12个地区精神疾病调查显示患病率在31fe,略低于国外统计; 成年女性患者多于成年男性。据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患者一级亲属 中存在重性抑郁症有一'定关系;还有人认为,起病与患者异常的人 格特征有密切联系,患者中,依赖型、表演型或者边缘型人格特征 的人比较多见。 当然,社会生活中的许多负性 ***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预后等问题上,常常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4.医学常识中鉴别两种神经源性膀胱的方法是什么 医学常识中鉴别两种神经源性膀胱的方法是:(1) 在测量膀胱内压时,观察是否有无抑制性收缩;必要时 采用站立位测压、咳嗽、牵拉导尿管等激发方法。 如出现无抑制性收缩即属逼尿肌反射亢进一类。否则,属逼尿肌无反射一类。 本试验是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但是:①膀胱有炎症、结石、肿瘤 及下尿路梗阻(如前列腺增生)时,非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也可出 现无抑制性收缩。 ②逼尿肌反射亢进患者在仰卧位测压时,部分患者需激发后才出现无抑制性收缩。 (2) 冰水试验。用F16导尿管排空膀胱后,快速注入60ml冰水。 如系逼尿肌反射亢进膀胱,在数秒钟内,冰水(如连同导 尿管)从尿道中被喷射而出;逼尿肌反射膀胱,冰水自导尿管缓 慢而出。 (3) *** 括约肌张力。 *** 括约肌松弛者属逼尿肌无反射一类。(4) 尿道闭合压力图。 最大尿道闭合压力正常或高于正常 者属逼尿肌反射亢进,最大尿道闭合压力低于正常者属逼尿肌无反射。(5) 尿道阻力测定。 正常尿道阻力为10。 6kPa(80mmHg),逼尿肌无反射者尿道阻力低于正常。 以上各项检查中,观察是否有无抑制性收缩比较准确,其他 检查,错误机会较多。错误的原因可能为“混合”病变一类(Bors 分类)神经源性膀胱,即逼尿肌的神经病变与尿道外括约肌的神经病变不属于同一水平。 5.医学常识中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肾脏功能,防止肾盂 肾炎、肾积水导致慢性肾衰竭;其次是改善排尿症状以减轻其生 活上的痛苦。 治疗的具体措施是采用各种非手术或手术方法减少残余尿量,残余尿量被消除或减至很少(50ml以下)之后可减少尿路并发症。但必须注意,有少数患者虽然残余量很少甚至 完全没有,但仍发生肾盂积水、肾盂肾炎、肾功能减退等并发症。 因这些患者排尿时逼尿肌收缩强烈,膀胱内压可高达19. 72kPa(200cmH2O)以上(正常应在6. 9kPa即7cmH20以下)。这些病员应及早进行治疗,解除下尿路梗阻。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又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

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一方面它控制与调节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另一方面通过神经系统的分析与综合,使机体对环境变化的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达到机体与环境的统一。

神经系统对生理机能调节的基本活动形式是反射。人的大脑的高度发展,使大脑皮质成为控制整个机体功能的最高级部位,并具有思维、意识等生理机能。

扩展资料

神经系统的毛病可能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最常见的是疼痛。只是在生活中,这些症状常被人与其他疾病混淆,有时甚至被忽视。纽约市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神经病学马克·格林博士,俄亥俄州立大学查德·霍伊尔博士共同总结出神经系统的八大症状。

1、刺痛性头痛。

这种突如其来的针刺性头痛往往让人觉得病情一定很严重。格林博士表示,事实却并非如此。此类头痛可能一天一次或多次,但大多数情况下并无大碍。刺痛性头痛在偏头痛患者中十分常见,通常服用止痛药即可缓解。专家建议,如果刺痛性头痛频发,最好看医生。

2、霹雳式头痛。

这种头痛来势汹汹,常会在瞬间突然发生,程度剧烈。如果疼痛不能很快消失,特别是伴有恶心和脖颈僵硬等症状时,应该立即看急诊,以排查脑溢血的可能。如果头痛感觉完全不同于过去,严重程度也大大超过以往,也应立即就医。

3、肌肉抽搐。

霍伊尔博士表示,肌肉抽搐看上去像神经系统的问题,但通常是肌肉骨骼系统问题。大多数时候,它只是因为压力或疲劳导致兴奋过度所致。除了明显的肌无力、肌肉萎缩以及伴随肌肉抽搐的麻木等症状外,多数都不会有大问题。

4、咳嗽、打喷嚏或排便用力时背痛加重。

如果背部疼痛挥之不去或不断加重,特别是咳嗽、打喷嚏或排便用力时脊椎疼痛加重,应该看医生。格林博士表示,这种情况表明脊椎骨受到压迫,最常见的问题是椎间盘突出,但也可能是肿瘤压迫等其他情况。此外,出现任何持续疼痛或缓慢加重的疼痛时,都应该尽早就医。

5、麻木和刺痛。

刺痛和麻木有一定区别。躺下时,压迫手臂会造成手臂刺痛,而麻木则是正常情况下身体部位对压迫毫无感觉。麻木和渐行性无力可能是大脑受到严重压迫(最坏情况是肿瘤压迫)所致,最应当心。霍伊尔博士表示,多数刺痛和麻木可能只是轻度压力或睡眠不好的结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经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神经系统发出的8大“抱怨”

1、中华神经科杂志 2、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3、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4、临床神经病学杂志这四种杂志是神经内科学专业的核心期刊。

神经系统与行为医学杂志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主办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出版周期:双月仅仅是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也算是 核心期刊的

《心理物理学纲要》,《生理心理学纲要》,《心理学原理》,《梦的释义》,《心理学教科书》,《动物智慧》,《精神分析引论》,《心理学大纲》,《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心理类型》,《人类的行为》,《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儿童心理之研究》,《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人的能力》,《实验心理学史》,《格式塔心理学》,《动物和人的目的性行为》,《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文艺心理学》,《第二次订正比奈-西蒙测验说明书》,《实验心理学》,《有机体的行为》,《精神分析新途径》,《逃出自由》,《普通心理学原理》,《从行动到思想》,《行为的原理:行为理论导论》,《汉字问题》,《发生认识论原理》,《实验心理学手册》,《科学和人类行为》,《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人格的模式和成长》,《论人的成长:一个治疗者的心理治疗观》,《普通心理学》,《科学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同一性:青少年和危机》,《人类问题解决》,《神经心理学原理》,《活动 意识 个性》,《色度学》,《教育心理学》,《西方心理学史大纲》,《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问题》,《中国心理学史》,《儿童心理学史》,《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等。 佛洛伊德的《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登天的感觉>> <<我是谁>> 《冰点的思考》 《心理学故事》,《人格的模式和成长》,《普通心理学》,《科学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未在2011第六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内,目前不属于中文核心期刊。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卒中与神经疾病、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中国卒中杂志、脑与神经疾病杂志、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投稿系统

只寄来1份稿件,即使该稿件论文学术质量很高,也很难优先发表,因为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规定的审稿制度决定了,

来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 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畅。专家述评、论著、综述、讲座等 一般不超过4 000字,短篇与个案、经验交流等不超过1 500字。 来稿须另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作者单位对稿件的审评意见, 以及关于“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的声明。 稿件投稿成功后,即进入审稿程序。作者 可随时经本刊网站跟踪文稿的当前状态。投稿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随时 与本杂志社联系。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获得国家或省、部级 以上课题资助项目,请于文题页左下方脚注说明,如“基金项目: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970752)、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 (102-10-02-03)”等,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 时通知编辑部,并请寄获奖证书复印件。 作者在得到稿 号后4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表明稿件仍在审阅中;作者若欲改投他 刊,请提前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如逾4个月未收到稿件处理 通知,作者可改投他刊。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 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有权作文字修改或删节,凡有涉及原意 的修改,将提请作者考虑。对退修的文稿,要求作者将修改稿以word格式 上传至审稿系统。修改稿逾期1个月未返回者,本刊将视作自动撤稿。 来稿须附稿件处理费80元,请通过邮局汇寄。稿件确认刊登 后按通知付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版面费和彩图印 制工本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它费用中支付。稿件刊登 后酌致稿酬,并赠当期杂志1册。

因为不能转载1.文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文字务求准确、精练、通顺、重点突出。所有学术类文章(包括论著、述评、专论、综述、病例报告、学术讨论、临床病例讨论等)均需要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应比中文摘要详细,包括英文文题、全部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包括摘要及图、表和参考文献),并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文题、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述评、专论、临床病理(例)讨论、病例报告、讲座、综述、学术评论、学术争鸣等文稿字数可视情况而定,提供200字以内的简短中英文摘要即可。2.本刊采用网上投稿。作者也可从本刊网站投稿。作者登录此网站并注册后即可在线投稿(所投稿件中请删除作者姓名及单位等相关信息),此网站同时可供作者在线查询稿件的处理情况。3.网上投稿后需将下述材料寄至编辑部:(1)不含作者和单位信息的稿件一份,另附纸注明题名及作者、作者单位、第一作者简介、Email、电话及稿号。(2)在投稿网站下载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逐项填写后由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3)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需附基金证书复印件。(4)知情同意书(informedconsent):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研究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伦理委员会(ethicscommittee,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5)在投稿时作者须告知与该研究有关的潜在利益冲突(conflictsofinterest,即是否有经济利益或其他关系造成的利益冲突)。(6)临床试验研究需提供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的注册号。二、稿件处理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告知作者退稿意见,对稿件处理结果有不同意见的作者,在1个月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正在本刊审阅的稿件,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务必事先与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以最快时间发表。对证实存在严重学术不端、重复发表等问题必须撤稿的稿件,本刊将尽快刊出撤稿声明。三、有关著作权事项1.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1个月不修回者,视作自动撤稿(如有特殊情况,请向编辑部说明)。2.来稿一经接受刊登,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实用神经系统感染医学杂志

传染病期刊。是一本同行评审的期刊,提供全面和先进的神经科学文章。NeuroinfectiousDiseases是一本医学专业期刊,旨在促进对神经生理学,预后,诊断和治疗由影响神经系统的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经感染的科学研究。神经感染性疾病杂志涵盖了广泛的主题领域,如神经病毒学,细菌诱导的神经病,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神经囊尾痂病,弓形虫病,神经流行病学,脑疟疾,神经感染诱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JournalofNeuroinfectiousDiseases是一本同行评审的科学期刊,以快速传播高质量研究而闻名。这本具有高影响因子的神经感染性疾病杂志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作者提供了一个开放获取平台,以发表他们的新研究成果。它通过其标准研究出版物为国际科学界服务。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未在2011第六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内,目前不属于中文核心期刊。

半月刊的杂志,不是核心期刊的。核心期刊比如有:中国中药杂志,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华疾病控制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等等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论文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 leukemia, CNSL),简称“脑白”,系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至脑膜或脑实质,使患者表现出相应的神经和/或精神症状。脑白可见于白血病病程的任何阶段。CNSL可发生于急性白血病的各个阶段,既可为白血病的首发症状,也可发生于白血病治疗缓解后多年,以发病后半年左右的完全缓解期多见,ALL明显多于AML。白细胞高于50x109/L及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已发生CNSL。白血病细胞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可由血流播散、颅骨骨髓白血病细胞的浸润或颅内点状出血所致。一般化疗药物很难通过血脑屏障,以至中枢神经系统成为白血病细胞的“庇护所”,是白血病复发的原因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视力障碍,抽搐,昏迷,偏瘫及脑膜刺激症状。脑脊液检查可有颅压升高,蛋白质和白细胞数增多,糖和氯化物减低,可发现白血病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可发生在急性白血病的任何时期,但多数发生在缓解期。由于多种化疗药物不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易透过血脑屏障,隐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细胞不能有效被杀灭,成为白血病细胞的庇护所,为髓外白血病复发的首要原因。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常见,儿童患者尤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率为26%~80%,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率为7%~38%。

就是白血病细胞进入大脑引起的一组症状,大多数化疗药物是不能进入大脑杀死白血病细胞的,所以,化疗缓解后要做椎管注射,预防“脑白”的发生;

由于化疗药物难以通过血一脑屏障,隐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细胞不能有效地被杀灭,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常发生在缓解期,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常见。儿童患者尤甚。临床上轻者头痛、头晕,重者呕吐,颈项强直,甚至抽搐,昏迷。

相信自己乐观面对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