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治皮肤病的博士论文有哪些

发布时间:

治皮肤病的博士论文有哪些

“克隆”是从英文“clone”音译而来,在生物学领域有3个不同层次的含义。 1.在分子水平,克隆一般指DNA克隆(也叫分子克隆)。含义是将某一特定DNA片断通过重组DNA技术插入到一个载体(如质粒和病毒等)中,然后在宿主细胞中进行自我复制所得到的大量完全相同的该DNA片断的“群体”。 2.在细胞水平,克隆实质由一个单一的共同祖先细胞分裂所形成的一个细胞群体。其中每个细胞的基因都相同。比如,使一个细胞在体外的培养液中分裂若干代所形成的一个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细胞集体即为一个细胞克隆。又如,在脊椎动物体内,当有外源物(如细菌或病毒)侵入时,会通过免疫反应产生特异的识别抗体。产生某一特定抗体的所有浆细胞都是由一个B细胞分裂而成,这样的一个浆细胞群体也是一个细胞克隆。细胞克隆是一种低级的生殖方式-无性繁殖,即不经过两性结合,子代和亲代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生物进化的层次越低,越有可能采取这种繁殖方式。 3.在个体水平,克隆是指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或更多的个体组成的一个群体。比如,两个同卵双胞胎即为一个克隆!因为他(她)们来自同一个卵细胞,所以遗传背景完全一样。按此定义,“多利”并不能说成是一个克隆!因为“多利”只是孤单的一个。只有当那些英国胚胎学家能将两个以上完全相同的细胞核移植到两个以上完全相同的去核卵细胞中,得到两个以上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多利”时才能用克隆这个词来描述。所以在那篇发表于1997年2月出版在《Nature》杂志上的轰动性论文中,作者并没有把“多利”说成是一个克隆。 另外,克隆也可以做动词用,意思是指获得以上所言DNA、细胞或个体群体的过程。 二、克隆技术 1.DNA克隆 现在进行DNA克隆的方法多种多样,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未按比例) 可见,这样得到的DNA可以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很多方面,包括对特异DNA的碱基顺序的分析和处理,以及生物技术工业中有价值蛋白质的大量生产等等。 2.生物个体的克隆 (1)植物个体的克隆 在20世纪50年代,植物学家用胡萝卜为模型材料,研究了分化的植物细胞中遗传物质是否丢失问题,他们惊奇地发现,从一个单一已经高度分化的胡萝卜细胞 可以发育形成一棵完整的植株!由此,他们认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从一棵胡萝卜中的两个以上的体细胞发育而成的胡萝卜群体的遗传背景完全一样,故为一个克隆。如此的植物的克隆过程是一个完全的无性繁殖过程! (2)动物个体的克隆 ① “多利”的诞生 1997年2月27日英国爱丁堡罗斯林(Roslin)研究所的伊恩·维尔莫特科学研究小组向世界宣布,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绵羊“多利”(Dolly)诞生,这一消息立刻轰动了全世界。 “多莉”的产生与三只母羊有关。一只是怀孕三个月的芬兰多塞特母绵羊,两只是苏格兰黑面母绵羊。芬兰多塞特母绵羊提供了全套遗传信息,即提供了细胞核(称之为供体);一只苏格兰黑面母绵羊提供无细胞核的卵细胞;另一只苏格兰黑面母绵羊提供羊胚胎的发育环境——子宫,是“多莉”羊的“生”母。其整个克隆过程简述如下: 从芬兰多塞特母绵羊的乳腺中取出乳腺细胞,将其放入低浓度的营养培养液中,细胞逐渐停止了分裂,此细胞称之为供体细胞;给一头苏格兰黑面母绵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取出未受精的卵细胞,并立即将其细胞核除去,留下一个无核的卵细胞,此细胞称之为受体细胞;利用电脉冲的方法,使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发生融合,最后形成了融合细胞,由于电脉冲还可以产生类似于自然受精过程中的一系列反应,使融合细胞也能象受精卵一样进行细胞分裂、分化,从而形成胚胎细胞;将胚胎细胞转移到另一只苏格兰黑面母绵羊的子宫内,胚胎细胞进一步分化和发育,最后形成一只小绵羊。出生的“多莉”小绵羊与多塞特母绵羊具有完全相同的外貌。 一年以后,另一组科学家报道了将小鼠卵丘细胞(围绕在卵母细胞外周的高度分化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得到20多只发育完全的小鼠。如呆“多利”因为只有一只,还不够叫做克隆羊的话,这些小鼠 就是名副其实的克隆鼠了。 ② 通过细胞核移植克隆小鼠的基本过程 在本实验中,卵丘细胞是经如下过程得到的:通过连续几次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使雌鼠诱导成高产卵量状态。然后从雌鼠输卵管中收集卵丘细胞与卵母细胞的复合体。经透明质酸处理使卵丘细胞散开。选择直径为10-12微米的卵丘细胞用作细胞核供体(前期实验表明,若用直径更小或更大的卵丘细胞的细胞核,经过细胞核移植的卵母细胞很少发育到8细胞期)。所选择的卵丘细胞保持在一定的溶液环境中,在3小时内进行细胞核移植(与此不同的是,在获得“多利”时用作细胞核供体的乳腺细胞先在培养液中传代了3-6次) 卵母细胞(一般处于减数分裂中期 II )通过与上面描述类似的方法,从不同种的雌鼠中收集。在显微镜下小心地用直径大约7微米的细管取出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尽量不取出细胞质。同样小心取出卵丘细胞的细胞核,也尽量去除所带的细胞质(通过使取出的细胞核在玻璃管中往复运动数次,以去除所带的少量的细胞质)。在细胞核被取出后5分钟之内,直接注射到已经去除了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进行了细胞核移植的卵母细胞先放在一种特制的溶液中1-6小时,然后加入二价的锶离子(Sr2+)和细胞分裂抑素B。前者使卵母细胞激活,后者抑制极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排除。再取出处理过的卵母细胞,放在没有锶和细胞分裂抑素B的特制的溶液中使细胞分裂形成胚胎。 不同阶段的胚胎(从2细胞期到胚泡期)被分别植入几天前与已经结扎雄鼠交配过的假孕母鼠的输卵管或子宫中发育。发育完全的胎儿鼠在大约19天后通过手术取出。 目前胚胎细胞核移植克隆的动物有小鼠、兔、山羊、绵羊、猪、牛和猴子等。在中国,除猴子以外,其他克隆动物都有,也能连续核移植克隆山羊,该技术比胚胎分割技术更进一步,将克隆出更多的动物。因胚胎分割次数越多,每份细胞越少,发育成的个体的能力越差。体细胞核移植克隆的动物只有一个,就是“多利”羊。 三、克隆技术的福音 1. 克隆技术与遗传育种 在农业方面,人们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大量具有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的优质高产品种,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在这方面我国已迈入世界最先进的前列。 2. 克隆技术与濒危生物保护 克隆技术对保护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来讲是一个福音,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这也是克隆技术最有价值的地方之一。 3. 克隆技术与医学 在当代,医生几乎能在所有人类器官和组织上施行移植手术。但就科学技术而言,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应仍是最为头痛的事。排斥反应的原因是组织不配型导致相容性差。如果把“克隆人”的器官提供给“原版人”,作器官移植之用,则绝对没有排斥反应之虑,因为二者基因相配,组织也相配。问题是,利用“克隆人”作为器官供体合不合乎人道?是否合法?经济是否合算? 克隆技术还可用来大量繁殖有价值的基因,例如,在医学方面,人们正是通过“克隆”技术生产出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使侏儒症患者重新长高的生长激素和能抗多种病毒感染的干挠素,等等。

中医学毕业论文可以写综述类或者医学实验类的文章。开始也不会弄,还好关键时刻寝室同学给的雅文网,有专业的帮忙轻松多了中医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中医饮食调护对压疮疗效的影响浅谈中医特色整体护理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图式论框架下的中医英语教学管理模式中医术语英译研究再论浅谈案例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与时俱进 春华秋实 “十五”期间河南省中医事业成就显著借鉴循证护理理论发展循证中医护理SARS辨证论治及其中医现代化琐议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与中医证型的研究我国中医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条件调查分析将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教学的尝试中医针灸治疗手术后并发症验案4则中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进展中医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观察与分析模糊学理论在中医翻译中的应用钼靶X线征象在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方面的分析研究外敷穴位药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培训难点及其对策——“十一五”农村卫生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述评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开设中医特色课程的调查研究城市社区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和中医防治知识需求情况分析高血压患者中医分型治疗观察对中医活档案的认识与探索住院病人对中医护理认知及需求调查中医养生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研究嗜睡中医临床评价初步研究中医古籍文献在中医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探讨亚健康状态的中医特征聚类研究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对农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影响分析北京民众对中医看法的简易调查分析社会需要铁杆中医制约中医内涵与外延式发展的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基于黑龙江省的调查研究“李约瑟难题”与中医发展之难中医的科学性全面理解中医的哲学思想体系是中医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中医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及评价中医发展路径思考汉中市乡镇卫生院中医服务质量现状调查成立中医护理专项小组推动中医特色护理的方法与效果以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推动学科发展中医英语语料库建设可行性探讨中医肾主耳理论的现代生物学研究进展与思路PBL教学法及其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一万种补水方法》(莫秀梅)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一万种补水方法

作者:莫秀梅

豆瓣评分: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7-1

页数:186

内容简介:

不是所有的补水方法都适合你,但总有一种最适合你!

本书由皮肤博士为不同肤质、不同习惯、不同环境的你量身打造,悉心介绍各种最科学、最安全、最有效的补水方法,通过日常面部护理、自制补水面膜、喝水、食疗、按摩等多环节的系统配合,帮助你从根本上改善干燥、粗糙、油腻、痘痘、过敏等皮肤问题。

针对不同肤质:干性皮肤、油性皮肤、混合性皮肤、敏感性皮肤……

针对不同习惯:加班、熬夜、偏食挑食、久坐不动、不爱喝水……

针对不同环境:春夏秋冬、南北城市、雾霾、辐射、紫外线、空调房……

皮肤博士都给出了对应的补水方法。每一种方法都经过医学验证,安全有效;每一种方法都选自天然食材,便宜好用;每一种方法都为你量身定制,温和舒适。是你日常生活、工作、出行的补水必备,可将本书放在梳妆台、床头、沙发、办公室,也可放在包包里,随身携带,提醒自己及时补水。

翻开本书,发现最适合自己的补水方法,让皮肤从此水嫩如初!

作者简介:

皮肤博士莫秀梅(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编号:141440000302273)

皮肤博士,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执业医师。

致力于皮肤科治疗和科研工作十余年,掌握大量皮肤病的临床诊治经验,对皮肤日常护理、女性健康美容、排毒养颜、瘦身、皮肤病的预防等,均深有研究。在学习和工作期间,参与特应性皮炎、异位性皮炎等各项皮肤病专项研究课题十余项,发表各种医学论文十余篇。

1.中医学的知识本体解析及启示 2.医药认知模式创新与中医学发展 3.气候因素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4.师承教育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探讨 5.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 6.中医学在当代发展的思考 7.浅谈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观念 8.病机的主体地位及其构建过程是中医学的核心内涵 9.创新辨证论治 发展现代中医学——对现代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再思考 10.实施中医学专业认证 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 11.中医学相关的道、阴阳、五行学说的共性、进步和局限浅析 12.生存·发展·创新——对20世纪中医学发展道路的反思 13.西医院校护理专业《中医学》教学探讨 14.转化医学在中医学的应用探讨 15.论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 16.情景教学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7.中医学与取象比类 18.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优先出 19.试论中医学的构建与发展 20.中医学的科学性与现代化 21.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 22.关于中医学的几点哲学思考——兼与西医学比较 23.明代中医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概述 24.中医学证候量化诊断研究现状与思考 25.“体质”是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的最佳结合点 26.从中医学传统的文化特点探讨中医教育模式 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优 28.论中医学的生态化建构原理 29.建立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30.论中医学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31.对中医学专业认证实践的认识与体会 32.转化中医学:一种沟通中医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策略 33.科学基金促进我国中医学事业的发展——近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医学项目统计分析 34.浅谈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35.试论中医学的科学性与当前学科地位 36.论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37.中医学视角下城市物质空间的生命要素探析 38.探索中医复杂性之路——浅谈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39.考探中医学导引术的历史内容与现代进展 40.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思路 41.交融渗透 相得益彰——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 42.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的医史学思考 43.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 44.中医学的科学定位 45.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 46.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二次革命、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 47.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 48.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 49.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 50.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 51.论模糊数学与中医学 52.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53.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 54.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 55.中医学为何要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再拷问 56.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 57.试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58.客观唯心思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重新认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 59.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 60.瑜伽与中医学探究 61.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知识源流可视化分析——以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为例 62.中医学的科学定位——科学、哲学、人、中医、名实 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 64.量子中医学、中医学、西医学的异同 65.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 66.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67.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讨 68.人文属性是中医学的最大特色 69.取象比类——中医学隐喻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70.专业兴趣与培养潜质在自主招生中的意义研究——以中医学专业为例 71.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思考和建议 72.中医学:健康时代及其顶层设计 73.论中医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统一 74.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75.论中医学、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76.基于CSCD统计的2015年中医学研究述评 77.发展中医学的战略思路 78.本刊对论文中医学伦理学及知情同意的说明 79.浅谈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用法 80.中医学学术争鸣论文的审读与修改 81.医学中医学名词的统一及用语规范 82.护理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3.谈中医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之思路——我校十年来中医内科学研究生 84.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5.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6.中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机制的运行探索 87.谈中医学论文中关于引用古代文献记载问题 88.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9.重视医学论文中医学术语的规范化 90.中医学五年制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体会 91.从管理干预谈中医学 92.中医学期刊论文语句字数分析 93.中医学期刊论文作者数分析 94.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5.中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形成过程客观影响因素的探讨 96.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管理干预研究 97.中医学期刊临床论文的审读评价 98.中医学期刊论文引文分析 99.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来源:学术堂)

治皮肤病的博士论文

亲 需要发表论文吗?

闫科列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祖父民间行医,曾目睹疾病给广大患者带来的巨大痛苦,尤其是皮肤病患者,病在外表,却痛在心里。那时,还是少年的闫科列就立志要攻克皮肤顽癣,因此,他随祖父外出诊病、抄方抓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等都特别用心,为他以后的临床研究奠定了良好的中医学基础。一九六三年,闫科列在新疆参军时被分配在天山脚下的部队医院,他用祖传良方配制的金兰洁肤净膏,金兰健肤膏医好了无数战士和地方老百姓各种疑难皮肤病症,多次受到部队首长的嘉奖,在他的带领下,部队医院成立了皮肤病科研小组,天山得天独厚的中药材资源,使科研小组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难题。文革开始后,闫科列带着他的科研课题回到了地方医院,继续从事皮肤病方面的研究工作。这十多年,永不停息的研究使闫科列教授对中医治疗牛皮癣的思路更加清晰,他不断地向这一科学领域的最高峰迈进!改革开放后,闫科列成立了陕西金兰皮肤病研究所,历任所长,开始了更艰苦的研究工作。各种草药的生化及合理配伍,是一项极其复杂而又科学的工作,30年来,闫科列教授经过了上千次临床试验,尝过不少中草药,翻阅了大量的医学文献,他锲而不舍,攻坚不止,在通往医学的高峰道路上进行着艰难跋涉。一九九八年,闫科列多年的科研成果——一种治疗牛皮癣的纯中药制剂“丹青胶囊”经过国家权威专家认证,正式申报国家临床,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成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陕西省医药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医院长达八年的临床应用,2006年取得国家新药证书,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08年底获得国家批准,正式投放市场。 闫科列教授以其精湛的医术和祖传秘方救治了成千上万的皮肤病患者,锦旗、牌匾、感谢信纷至沓来。他曾荣获卫生部中国医促会信誉度调查委员会全国“德艺双磬”医护工作者称号,第七届中国科学家论坛特邀嘉宾,多次随国际医药学术研讨会中国代表团赴东南亚进行交流合作。 闫科列教授为人谦和,热爱中医学专业,很重视临床实践,兼好佛典,他研制的金兰系列产品及丹青胶囊尤以治疗牛皮癣最为见效,是中医药治疗牛皮癣最为灿烂的瑰宝之一,它填补了了国内外治疗各种皮肤顽癣良药的空白。金兰系列产品1999年荣获“中国星火优秀项目奖”、“中国十年专利成就金奖”、“陕西省第四届科技技术金奖”、“黄河九省区科技金奖”、“西北第五届科技产品金奖”、“中国首届杨陵科技金奖”等奖项。论文《攻克皮肤顽癣》、《牛皮癣的论症与防治》、《皮肤病顽癣的病因症治》,曾入注1995年疑难杂症一书和“世界优秀论文选要大全”,并获优秀论文奖 和优秀论文二等奖。业绩载入《中国名医大典》、《世界名医专家人才》大典 、《中国名人》、《中国科技功臣》、《中国当代医药名人》等典籍。他一生遵循“仁药仁为本,济世世乃盛”的高尚医德和精神情操,无不激励着金兰人立志研究中医,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捍卫我中华独特而又珍贵的中医药遗产,造福皮肤病患者。这正是:仙草良药除顽疾,厚德仁慈照丹青! 良谊组合是金兰皮肤病研究所科技人员在闫闫科列教授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研发的子母良药。其子药为外用药,由金兰健肤膏和金兰洁肤净膏组成,母药为内服药丹青胶囊,国药准字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金奖。我所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和患病种类,通过专家的诊断进行科学配药,内服外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地。金兰系列产品自问世以来,在社会上反响强烈,以其高效、无毒、快速、彻底的特点受到医药界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邮寄不计其数。产品行销全国各地。多年来,我所在治疗牛皮癣方面,采用内服和外敷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改善皮表症状,疏通毛孔,增强表皮细胞的活力,促进皮肤正常的新陈代谢,从而使皮损部位的新生表皮在病变基底部能够再生形成,并且由于体内及皮表的环境得到了彻底的净化.治疗过程高效而温和,新生表皮不会再遭到破坏。患者通过口服“丹青胶囊”,该药具有凉血解毒,清热除湿,祛风润燥,活血化瘀之功效,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把人体的致病菌排出体外。外用药“洁肤净膏”,“金兰健肤膏”可杀灭表皮的致癣菌,该药由三十多种中药配制而成,具有拔毒生肌,消炎止痒,散结止痛,退屑愈合伤口之功效,经药理实践表明,对致发各种皮肤顽癣的微生物真菌,癣菌确有快速杀灭作用,对皮肤无刺激过敏伤害现象。治愈的皮肤病患者上万人,疗效确切无复发。获得患者高度赞誉。山东寿光的王广春患者不远千里来我所治疗,病好后感谢不已,这样写道:“金兰杀菌真神奇、多年顽疾得根治、除癣灭痒感谢你、无愧国家授专利。” 中国专家咨询中心传统医疗研究会授予“中国皮肤病专家”荣誉卫生部中国医促会信誉度调查委员会全国“德艺双磬”医护工作者称号陕西国际医学促进会授予“陕西名医”荣誉第七届中国科学家论坛特邀嘉宾中国西部特色医疗名医论坛授予“西部特色名医”荣誉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条中医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交融渗透 相得益彰--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2.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的医史学思考3.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4.中医学的科学定位5.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6.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二次革命、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7.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8.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9.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10.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11.论模糊数学与中医学12.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13.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14.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15.中医学为何要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再拷问16.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17.试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18.客观唯心思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重新认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19.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20.瑜伽与中医学探究

1.中医学的知识本体解析及启示 2.医药认知模式创新与中医学发展 3.气候因素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4.师承教育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探讨 5.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 6.中医学在当代发展的思考 7.浅谈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观念 8.病机的主体地位及其构建过程是中医学的核心内涵 9.创新辨证论治 发展现代中医学——对现代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再思考 10.实施中医学专业认证 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 11.中医学相关的道、阴阳、五行学说的共性、进步和局限浅析 12.生存·发展·创新——对20世纪中医学发展道路的反思 13.西医院校护理专业《中医学》教学探讨 14.转化医学在中医学的应用探讨 15.论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 16.情景教学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7.中医学与取象比类 18.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优先出 19.试论中医学的构建与发展 20.中医学的科学性与现代化 21.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 22.关于中医学的几点哲学思考——兼与西医学比较 23.明代中医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概述 24.中医学证候量化诊断研究现状与思考 25.“体质”是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的最佳结合点 26.从中医学传统的文化特点探讨中医教育模式 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优 28.论中医学的生态化建构原理 29.建立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30.论中医学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31.对中医学专业认证实践的认识与体会 32.转化中医学:一种沟通中医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策略 33.科学基金促进我国中医学事业的发展——近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医学项目统计分析 34.浅谈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35.试论中医学的科学性与当前学科地位 36.论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37.中医学视角下城市物质空间的生命要素探析 38.探索中医复杂性之路——浅谈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39.考探中医学导引术的历史内容与现代进展 40.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思路 41.交融渗透 相得益彰——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 42.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的医史学思考 43.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 44.中医学的科学定位 45.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 46.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二次革命、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 47.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 48.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 49.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 50.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 51.论模糊数学与中医学 52.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53.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 54.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 55.中医学为何要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再拷问 56.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 57.试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58.客观唯心思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重新认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 59.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 60.瑜伽与中医学探究 61.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知识源流可视化分析——以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为例 62.中医学的科学定位——科学、哲学、人、中医、名实 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 64.量子中医学、中医学、西医学的异同 65.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 66.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67.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讨 68.人文属性是中医学的最大特色 69.取象比类——中医学隐喻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70.专业兴趣与培养潜质在自主招生中的意义研究——以中医学专业为例 71.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思考和建议 72.中医学:健康时代及其顶层设计 73.论中医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统一 74.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75.论中医学、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76.基于CSCD统计的2015年中医学研究述评 77.发展中医学的战略思路 78.本刊对论文中医学伦理学及知情同意的说明 79.浅谈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用法 80.中医学学术争鸣论文的审读与修改 81.医学中医学名词的统一及用语规范 82.护理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3.谈中医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之思路——我校十年来中医内科学研究生 84.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5.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6.中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机制的运行探索 87.谈中医学论文中关于引用古代文献记载问题 88.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9.重视医学论文中医学术语的规范化 90.中医学五年制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体会 91.从管理干预谈中医学 92.中医学期刊论文语句字数分析 93.中医学期刊论文作者数分析 94.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5.中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形成过程客观影响因素的探讨 96.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管理干预研究 97.中医学期刊临床论文的审读评价 98.中医学期刊论文引文分析 99.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来源:学术堂)

治皮肤病的博士论文怎么写

论皮肤的重要性

论皮肤的重要性。皮肤作为我们身体面积最大的保护屏障,对我们身体的保护机制起了很大的作用,只要皮肤不破损,那么细菌病毒就很难轻易地入侵我们身体,下面分享论皮肤的重要性。

1、什么是皮肤屏障?

正常皮肤的最表层细胞 医学上称之为角质细胞、是通过皮肤表面的一层保护膜 水脂膜、、细胞之间的灰浆 脂质、将角质细胞像“砖墙结构”一样,紧密地互相连接在一起, 对人体皮肤起着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这就称之为“皮肤屏障”。皮肤屏障具有锁住皮肤水分和抵抗各种皮肤表面细菌入侵人体的作用。

2、皮肤病与皮肤屏障

一些皮肤病容易反复发作却找难以找到具体病因。常见的皮肤发红发痒、发干等““皮肤过敏”表现,实际很难找到具体的“过敏”源。但是这些皮肤病有一个共同的原因——“皮肤屏障受损”,也就是说皮肤屏障失去了正常的保护功能,出现皮肤水分的丢失而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瘙痒;同时,皮肤表面很多正常情况下不致病的病菌可以穿过受损的皮肤屏障而进入皮肤内部,从而引发一系列皮肤炎症反应。因此,皮肤屏障受损不仅是许多皮肤病的表现,更是许多皮肤病容易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3、护肤品与皮肤屏障

在皮肤病治疗中,除了药物,医生经常会要求患者使用能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的保湿护肤品,通过补充皮肤表面的水脂膜和细胞之间的脂质来加固皮肤表层的“砖墙结构”。

修复皮肤屏障的保湿护肤品应具备以下三种成分

1、吸湿剂:能够从环境中吸收水分,补充从角质层散发丢失的水分,包括甘油、尿素等。

2、封闭剂:能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的的薄层油膜,有加固皮肤屏障的作用,如凡士林、牛油果油等。

3、与表皮、真皮成分相同或相似的““仿生”成分:具有修复皮肤屏障的作用,如天然保湿因子、青刺果油、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

与普通护肤品相比,医用护肤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明确的功效性、多家医院临床验证其临床辅助功效和安全性,因而常为医生用于辅助治疗皮肤病。

4、哪些常见皮肤病需使用保湿护肤品?

有些皮肤病单用保湿剂即可缓解病情, 有些皮肤病必须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保湿护肤品。

1、湿疹、特应性皮炎

湿疹或特应性皮炎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皮肤病。在急性期表现为皮肤肿胀、糜烂、渗出,在慢性期则表现为干燥,脱屑。因此保湿护肤品是此类疾患慢性期治疗的基础。 急性肿胀、糜烂、渗出不宜使用。

对轻度慢性期患者,单用保湿护肤品有可能缓解病情,对顽固性或伴有明显皮损的患者,在保湿护肤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病情控制后继续使用保湿护肤品可以减少此类皮炎的复发。对于特应性皮炎患者,即使外观正常的皮肤也是比较干燥的,因此也需要使用保湿护肤品。

2、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表现为皮损处反复大片脱屑的慢性病,冬季气候干燥时容易加重。银屑病的基础治疗是保湿护肤,同时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该病的口服药物阿维A或光疗又可以加重皮肤干燥症状,因此更需配合保湿护肤。

3、红皮病

红皮病是一种表现为全身皮肤发红、肿胀、浸润、脱屑的一种重症皮肤科疾患,皮肤表面细菌易通过受损的皮肤屏障进入体内继发全身细菌感染。因此保湿护肤非常重要。当皮损表现为大片干燥、脱屑时,宜使用带油性的凡士林软膏或硼酸软膏外抹,当红皮病表现为细小糠秕状鳞屑时宜使用舒适度更佳的乳膏类保湿护肤品。

4、皮肤瘙痒症

好发于秋冬季节,尤其是老年人本身皮脂腺功能下降,更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瘙痒。坚持规律使用保湿护肤品就能明显减轻症状,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同时切勿过度清洁。

5、鱼鳞病

由于遗传基因异常,鱼鳞病患者常常出现明显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而出现不同程度皮肤干燥症状。轻度鱼鳞病患者单用保湿护肤品能缓解症状,较重的鱼鳞病患者,可白天外用凡士林乳膏或硼酸乳膏具有封包作用的'药品,晚上使用舒适度更佳的乳膏类保湿护肤品。对特别严重的鱼鳞病患者,可在上述保湿护肤品的基础上口服药物治疗。

6、毛周角化病

毛周角化病患者由于遗传基因的异常,使毛囊周围皮肤异常的干燥粗糙。轻度的毛周角化病或对治疗期望不高的患者,可单用保湿护肤品缓解症状,对症状明显或治疗期望值高的患者, 在保湿护肤的基础上可配合外用药物或进行果酸换肤治疗。

7、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是一种好发于手掌、足底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无明显瘙痒症状,该病发病原因不清楚。长期外用保湿护肤品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病情较重者可短期外用激素乳膏。

8、面部脂溢性皮炎

面部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的慢性皮炎。尽管此皮炎发生于皮脂腺丰富部位,但皮损处仍有明显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出现的皮肤干燥、脱屑等症状。由于此皮炎容易反复发作,所以必须慎用激素类药物治疗。轻度患者单用保湿护肤品即可缓解,对顽固性患者在保湿护肤品的基础上外用药物。对于鼻唇沟或鼻梁部伴有明显油腻的脂溢性皮炎可配合使用控油护肤品。

皮肤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全部皮肤占体重的4%~6%,连同皮下组织为体重的15%~17%。

皮肤有五种功能:

1、机械的保护和防御功能:

①皮肤是人体最重要的天然屏障,柔软性好,对外界较轻的摩擦、冲击和牵拉起保护作用;

②调节体液的蒸发,防止体内水分大量丢失;

③皮肤呈弱酸性 pH值、,不利于细菌、病毒、真菌的侵入和繁殖。

2、呼吸功能:

在24小时内,通过人体皮肤 除头部外、吸收氧3~4克。在30°C时,人的皮肤呼吸占整个气体交换的1%。而在高温环境、重体力劳动、空气氧浓度增高,或在高气压环境中,皮肤的气体代谢占肺气体代谢的15%~20%。在同样的温度条件下从事体力劳动时,通过皮肤吸收氧的功效要比静息状态增加50%~100%。所以说,大面积烧伤病人无疑要增加肺的气体交换。

3、调节体温的功能:

皮肤含有大量的冷、热、痛、触觉和其他复杂的感受器,有丰富血管网及250万个汗腺,分泌面积平均为1080平方米。皮肤通过散热和保温来调节体温。其散热的方式主要是辐射和出汗,出汗散热占全身散热量21%,大量出汗时,可达75%~95%。皮肤血管收缩和皮下脂肪则可减少散热,保持体温,从而达到调节体温作用。

4、免疫功能: 皮肤有类胸腺作用,未成熟免疫T细胞经皮肤储存,成熟后释放出血。皮肤郎罕细胞内有C3b受体,具有抗原集成和抗原放大作用:皮下角质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其功能是引起发热和炎症,促进伤口愈合,诱发成白细胞介素II,介导淋巴细胞转化合成IgG,促进自身免疫功能等。

5、储血功能: 正常情况下,皮肤血管一部分处于半收缩状态,若扩张时可容纳1000毫升血液,在烧伤创面周围及组织的血管,因炎症反应均扩张,血液的储存量会大大增加。所以,皮肤又有血库之称。

怎么保养自己的脸上皮肤

第一点, 我们每天要去洗两遍脸。保养好我们的皮肤这样我们在外人看来就会觉得我们很好看了,也是使我们美丽起来的因素之一。要多买一些保护我们皮肤上的化妆品,我们买一个好点的洗面奶,然后我们每天用这个洗面奶去洗两次脸,时间在早上跟晚上各一次。不要过多的去洗脸,一天两次就好,要是洗的过多的话会容易让自己的皮肤没有了水分,那样我们的脸就会变得干燥起来,我们的皮肤不但不会变得更好,反而会越来越差。

第二点, 我们每天都要去擦润肤霜。当我们每天洗完脸的时候,接着就去抹一点润肤霜,这个润肤霜一定要是买那种适合自己皮肤的,如果你的皮肤是那种敏感性的,在买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第三点, 肌肤换新每周都要做一次。肌肤换新就是把你皮肤表面上的那些垃圾细胞给弄掉,这样你的皮肤看起来就会更加的干净,光泽。当你没时间化妆的时候,他还能让你的皮肤特别的好。买一个特意去除脸上污渍的洗面奶,每周都用个三四次。当你在用这个去洗脸的时候,千万不要太过劲的去擦自己的脸,如果你在洗脸的时候用力过猛,会导致自己的皮肤产生过敏的现象。

第四点, 每天都要使用爽肤水。爽肤水很多人都不会去用的一个产品,这样的一个产品他会让我们的皮肤有很大的改善,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不相同的爽肤水里面的好处也是不一样的。

第五点, 每天的妆容一定要及时的卸。无论每天我们到家有多晚,有多累,千万要在睡觉之前把自己的妆给卸掉,千万不要不卸妆就去睡觉,如果一晚上没有去卸妆,很有可能脸上就会出现痘痘,这可能不是你想要的吧。

第六点, 脸上的痘痘。脸上长痘痘是我们所有人都不想有的,如果没有痘痘我们出门的时候真的是很有自信,脸上长痘痘,我们可以通过痘痘控油的产品还有护肤霜等等来不让痘痘出现在我们的脸上。

第七点, 每天都要去擦一次防晒霜。无论每天的天气是什么样的,出门都要抹一点防晒霜,因为外面的紫外线真的是对皮肤太有伤害了,长时间的被太阳晒,皮肤会衰老的很快。

第八点, 不要总去用手去摸自己的脸。有许多的人都喜欢去摸自己的脸,这样是不好的,很容易跟你自己的皮肤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第九点, 多喝水。每天都要多喝点水,这样对皮肤有很大的帮助,皮肤会更加的水灵,让你变得更加美丽。

亲 需要发表论文吗?

论文撰写的主要内容与写作技巧(一)题目医学论文担负着传播医学信息、进行学术交流、指导临床实践的重任,论文的题目是信息的集中点,更要求论文命题能准确反映文章内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论文题目要求具体、简洁、鲜明、确切而有特异性和可检索性。1、论文题目要有具体性。题目不具体是初学者撰写医学论文时常见的缺点,例如“矽肺的预防”,“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等等。2、论文题目要有简洁性。题目应简短、精练,言简意赅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删除一切可用可不用的字词,以突出主题。一般中文文题字数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多亦不超过30个字,英文以10个实词以内为宜,文题中间不用标点,题末不用句号;尽量少用“的研究”、“的探讨”、“的观察”等非特定词。题目太长就不鲜明简洁和引人注目。例如,《无偿献血者肝炎指标检测结果及不同性别与血型差异分析》,应改为:《无偿献血者肝炎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的分析》。非长不可时考虑用加副标题的办法来解决。副标题常常是将主要研究方案列出附在主标题之后,但必须用圆括号或破折号与主题分开,位于正标题之下,以区分于正标题。较大的题目则应分成若干分题。每个分题单独写一篇文章,且尽可能不设副标题。3、论文题目要确切而有特异性。指的是要求突出论文中特别有独创性、有特色的内容。文题应准确地表达论文的特定内容,实事求是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防止小题大作,名不符实例1,《剖宫产资料统计分析》,该文仅涉及剖宫产时间的统计分析,其他资料如产妇的年龄、职业、新生儿性别等均未涉及,故应改为:《剖宫产时间统计分析》。例2,《鼻挫伤、烧伤等38例远期疗效分析》,文中述及的内容还有裂伤、撕脱伤、离断伤、挫伤、烧伤等,单列2种伤不全面,应改为:《鼻创伤38例远期疗效分析》。例3,《天津市区胃癌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5):362)这个题目既有特点,也很具体;题目应突出论文的特异性、新颖性,不要套用“××病××例临床分析”,或千篇一律地冠以“研究”“探讨”、“体会”之类的陈词俗套。题目可有多种类型,有以目的命题、以研究对象命题、以研究方法命题、以研究结论命题等。“研究”、“探讨”、“观察”、“分析”等词不是不能用,而是应在必要时用。例如,《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关系的研究》,宜改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的关系》。4、论文题目要有可检索性。题目应适应学术交流和信息传递的需要,用词严谨规范,凡病名、解剖生理名词、治疗方法、检查方法等,不得用俗称、习惯用语或社时的旧名词,必须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5、撰写论文题目应注意以下几点(1)文题应避免使用非公用的缩略词语、符号、代号、公式等。外国人名、常见缩略语和符号(如CT、ATP、DNA、HBsAg等)可以使用,但不宜将其原形词同时列出,亦不必再写出中文全名。以外国人命名的综合征或体征,不必译成中文,不加“氏”字。(2)文题中的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但不包括作为名词或形容词的数字,如“十二指肠”不能写成“12指肠”,“三叉神经”不能写成“3叉神经”。(3)下列情况,应在文题的右上角加角注,并在首页下列出角号及加注内容。论文系某科研基金会资助的课题总结,加注“本文系某科研基金会资助”;论文曾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过报告,加注“本文曾在某年某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论文系在进修或学习时的工作总结,加注“本文系在某院进修期完成”。(二)作者及其单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与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撰写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及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的人员不宜列为作者,对这些人员的贡献应列人致谢部分作者署名主要按作者(或单位名称)在研究中的作用、贡献以及所能承担的责任依次写明姓名和所在单位,而不是论资排队。例如,学位论文署名有时研究生名字在前,导师名字在后,实际上整个科研设计导师起了很大作用,而研究生做了大量实际工作,因此列为第一作者。对上述3条作者条件的规定,凡署名的作者均必须具备对文章中各主要结论,至少有一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文章必须注明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来自不同单位的较多研究可只写研究者(作者)姓名,并于各姓名右上角标一小符号,在第一页脚注上注明符号所代表的作者单位名称。所有参加署名的人,都应对论文的内容负责,需要时能对读者的疑问作出恰当的解释和说明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一篇论文的署名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10人,其余作者可采用注释形式列于本篇文章首页下方,指导者、协作者、审阅者可列入致谢中,应征得被致谢者同意。参加研究者或作者已死亡,应在姓名外加黑线框2、单名作者则姓与名之间空一格。如作者系论文的整理、执笔、文摘摘稿人、简讯作者、综合者,其姓名一般置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并加括号3、译文文摘的署名应写在全文末右下方,用圆括号括起,译者与校对者之间空一格。4、署名应署真名、全名,不应署笔名。国内作者的中文署名写全名,其外文署名按1978年国务院规定一律用汉语拼音,也是姓前名后,姓和名的首字符大写,其间留空一格,双名或双姓的拼音字符连写,不加连字号。如郝加虎为“Haojia-hu”,欧阳明为“Ouyong Ming”。若两字拼音连写处出现元音字符相接而其音节可能发生混拼时,则在两元音字符间的上方加隔音号(,)以示区分。如刘长安为“LiuChang’an5、学位论文的署名应按“实事求是、论功署名”的原则,不计资历深浅、不论学衔高低,而应根据在研究工作中所负的责任和所起的作用来决定6、多学科综合研究课题的署名应按课题组组长的姓名一般排列在前,组员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列在后的情况处理。若在总的研究课题中又有分课题的情况下,分课题单独发表时,分课题的组长可以名列在前,组员按在研究成果中所起的作用大小排列三)摘要(abstract)与关键词key words摘要是论文中主要内容的高度浓缩并能提供文中的关键信息。论文摘要应简明扼要地描述课题的性质、研究目的与意义、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中的重要内容。一般论文摘要不要超过200字。在论文正文的前面,需要撰写论文摘要。我国国家级医学期刊,通常都要求中、英文摘要,而且采用了国际医学期刊要求的格式化摘要(structured abstract)。格式化摘要国外期刊大多采用Haynes RB等提出的格式(More informative abstracts revisited. Ann Intern Med,1990,113:69-76.),包括目的objective)、设计(design)、研究场所(setting)、病人或其他研究对象(patients or other participants)、干预措施(in-terventions)、主要结果的测量方法(main outcome measures)、结果(results)及结论conclusions)共8项;我国医学期刊将其简化: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并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文字要极其精练,不一定要用完整句子,字数限于200~250字左右。论著稿应在摘要下面标出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为论文正确编目,标出关键词的目的主要为了便于作主题索引,便于电子计算机检索使用,因此要求尽可能准、全。关键词要求简洁、明确,将论文中可供检索点列出。关键词是专业术语,而不是其他词汇,一般要求列25个。要求标出文章所研究和讨论的重点内容,仅在研究方法中提及的手段不予标出。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组配,如无法组配则可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必要时可用适当的习用自由词。(四)前言(introduction)是写在论文正文前面的一段短文,起提纲挚领作用。论文开始一段是前言,一般文章均不将前言列为标题,只是有一段文字将正文引出,字数不宜过多,一般300字左右。但国外期刊有关研究背景知识介绍的篇幅较长。前言是为了给读者一点预备的知识,并借以引起读者阅读下去的兴趣,因此要特别注意精练、开门见山而有吸引力,对研究历史回顾应避免繁琐。在研究论文的前言中扼要介绍与本文密切有关的史料。前言部分主要讲清楚所研究问题的来源及本文的目的性。课题来源可以从文献中来,也可从临床实际工作中提出,需要在前言部分简明扼要地写清楚,所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问题的提出是从何而来的?本文准备解决哪些问题。有时一项科研工作已持续多年,该论文是以前某一阶段工作的总结,则要说明该项科研工作总的目的,以前发表的论文已解决了其中的某个问题,本篇论文是准备解决其中哪个问题。总之要将论文的目的写清楚,使读者看了一目了然,知道本文所研究问题的来源、重要性以及研究目的是什么。前言的内容无需在文中重复,初写者常将前言部分内容和讨论部分重复,这是不允许的。总之,前言就是用简单的文字描述该项研究的背景与动向、研究目的(包括思路)、范围、历史、意义、方法及重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前言要切题,起到给读者一些预备知识的作用,并能引人人胜。五)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应体现科研构思和实验设计的各项要求。这部分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篇幅较大,一般分析性和实验性研究大约需要1500字左右才能写清楚。需要详细撰写的理由是:使读者看了后能重复,以及便于审稿者复核。“材料”主要交待作者用什么具体实验对象或什么具体的资料来进行研究,“方法”指用什么具体实验方法或搜集资料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因此“材料与方法”在有些研究的论文中也称为“对象与方法”或“资料来源与方法”。“材料和方法”不能和“结果”部分合并撰写。撰写的内容包括1、对象①研究对象人选的方法:即如何从目标人群选人样本人群,撰写时应使用下列名词:随机样本(random sample)、选自人群的样本(population-based sample)、转诊样本(referred sample)、连续样本(consecutive sample)、志愿者样本(volunteer sam-ple)及随便抽取的样本(convenience sample),将研究对象的来源介绍清楚,其主要目的除了估计抽样误差外,尚能帮助读者了解论文结论的适用范围。②诊断标准和纳入/排除标准:尽量使用“金标准”,并标明诊断标准的出处,切不可笼统地冠以“全部研究对象符合全国统一诊断标准”。③入选研究对象的样本数:如有拒绝人选者应注明人数,并说明原因。④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民族及其他重要特征。⑤研究对象的分组方法:是否随机分配,采用何种随机分配方法:简单随机化,区组随机化或分层随机化,切不可简单地写“随机分组”一句话。2、研究方法①基本设计方案:基本设计方案应写明,下列名词可供撰写用:如治疗性研究应使用“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交叉对照试验”、“前后对照试验”、“双盲”、“安慰剂对照”等名词;诊断研究应使用“金标准对照”、“盲法”等名词;预后研究应使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起始队列(inception cohort)”广等名词;病因研究应使用“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等名词;描述性研究应写明是“病例分析”、“普查”、“抽样调查”等;临床经济学分析应写明“成本 效果分析”、“成本 效用分析”、“成本 效益分析”等。②研究场所:要写清楚在“人群或社区”、“医学中心”、“基层医院”、“门诊”、“住院”等。③干预措施:试验的措施及执行方法应详细交待;投于患者的药物应写明化学名、商品名、生产厂名,中药还应注明产地,并详细说明每日剂量、次数、用药途径和疗程;试剂应写明生产厂家名,试验方法如是作者新建立的要详细介绍,老的方法应注明出处,所采用的仪器须注明型号及生产厂名。④盲法:盲法的具体实施情况应交待,包括安慰剂的制作,保证盲法成功的措施等。⑤测量指标及判断结果的标准:如暴露及疗效标准等的确定都有公认的标准,撰写时都应注明。⑥质量控制:控制偏倚发生所采用的措施。3、统计分析方法:包括资料收集方法的介绍,采用何种统计方法,如采用计算机分析,计算机的型号及何种计算机软件都必须一一交待。如在《银屑病危险因素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l,22(3)]一文中,作者撰写的材料与方法如下。一、研究对象1、病例组220例有家族史银屑病患者,年龄分布在6-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35岁,其中男125例,女95例;547例无家族史银屑病患者,年龄分布在3-76岁之间,平均年龄岁,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1997年12月1日至1999年8月31日确诊的病人,病例间无亲缘关系。2、对照组同时选择我院外科住院病人的健康家属(无任何皮肤病)647名作为对照,男378名,女269名,年龄分布在3-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对照间亦无亲缘关系;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二、家庭史的确认除先证者外,其一级或二级亲属中至少还有一位银屑病患者。三、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在门诊对每位先证者进行详细询问,记录其一般情况、家庭史、发病情况等,以了解先证者一、二级亲属的患病情况(二级以上亲属未统计),对患病亲属进行随访,以确诊是否患病。一级亲属包括先证者的父母、子女及同胞,二级亲属包括先证者祖父母、外祖父母、伯叔、姑舅、侄子女、外甥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所有病例、对照均用EPI info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针对不同类型论文还应提供一些资料1)临床研究:1)病例来源及选择标准:病例是住院还是门诊病人,或是普查普治;病例选择标准(引用者要注明出处,自订者要说明根据),诊断及分型标准,分型分组标准(应考虑随机分配和双盲观察)。2)一般资料:病人例数、性别、年龄、职业、病程、病因、病情、病型,主要症状和体征,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临床或病理诊断依据,观察方法与指标等,对病例摘要可不写姓名和住院号,内容包括:·主诉、现病史、重要的有意义的家族史和既往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特殊检查结果,住院经过,治疗方法和疗效等。3)治疗方法:如药物名称、剂量、剂型、使用方法及疗程、生产厂及出厂日期(批号)等。如为手术治疗则需写出手术名称、术式、麻醉方法等。4)疗效观察项目及疗效标准:如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现代医学器械检查、病理检查、观察方法与指标、疗效标准(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死亡2)实验研究:1)实验条件:动物名称、种系、品系、数量、来源、性别、年龄、身长、体重、健康状况、分组标准和方法、手术和标本制备过程,实验、观察、记录的手段、方法及注意事项。2)实验方法与质量:感染接种方法,仪器种类及其精密度、测定结果,描记图像,试剂种类、规格、来源、成分、纯度、浓度、配制、操作方法及过程,生产单位、出厂日期及批号等。3)其他:季节、室温、湿度以及其他条件等3)现场调查研究:要阐明何时、何地进行本次调查,设计类型是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现况调查,随机抽样的方法,样本量大小的估计。调查对象是普通人群或高危人群,甚至病人。如果调查对象为病例,则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诊断标准,还需注明病例来自医院还是从普查中获得。由于资料来源能反映调查结论的可信性,所以应实事求是的详尽叙述,使读者可以从中判定该文是否有进一步阅读价值及结论的可靠性。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测及其统计方法。实验室检测应介绍使用的方法、步骤、试剂来源、批号及诊断标准,如果应用新的方法则应介绍具体操作过程。统计方法如果是众所周知,则毋须详述,如果采用新的统计方法,应介绍计算公式,引自文献等,使读者了解应用是否确切(六)结果要求如实具体交待经审查核对后用统计学处理的实验观察数据资料,而不要求把原始数据全部写出。主要介绍全部的发现及数据,是论证的重要依据。结果的中心内容是经过科学地统计学处理得来的数据,而不是原始数据,更不是原始记录。结果应当客观完整和可靠,所有的结果项目,均要围绕研究主题,有逻辑、有层次地层开,与主题无关的部分,不宜全部列出,但在材料与方法中列出的项目与标准,在结果中必须反映出来,并且要吻合一致。结果是论文的核心,它反映了论文水平的高低及其价值,是结论的依据,是形成观点与主题的基础和支柱,约用全文的1/31/4篇幅书写这部分内容。由结果引发讨论,导出推理。结果的内容包括真实可靠的观察和研究结果,测定的数据,导出的公式,典型病例、取得的图像、效果的差异(有效与无效)、科学研究的理论结论等。对不符合主观设想的数据和结果,应作客观的分析报道。有的医学论文可将实验方法与结果连写。临床医学论文中也可将疗效标准、治疗结果和并发症写在结果内结果部分应根据不同情况分段叙述,可以设小标题,小标题之下亦可再设分标题。结果表达时应注意:①数据表达要完整:报告结果的例数与人选研究对象的例数应吻合,剔除例数与剔除理由应交待,失访例数及因其他原因死亡例数也应写清楚,如有数据不全应作解释。如进行两组比较,应列出两组除研究因素以外的其他临床基线情况(base line),并进行均衡性检验,两组是否可比。②科研设计时确定的科研假设主要测量指标,如在结果部分作丁更改应作解释。③统计处理注意事项:当相对数的分母太小时,应报道绝对数,如10/20例,而不能只报告50%病例;应用的率和比应正确,选择的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要正确,复杂的统计分析要作解释;应同时报道95%可信区间(95%CI)④诊断试验的研究应报告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似然比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统计学处理主要使原始数据从难理解变成易于理解,并从原始数据的偶然性中揭示出隐藏在其中的某些必然规律。用统计学处理原始数据时,首先要通过分组将原始数据重新排列,制作频数表,然后算出均数或百分率,并用显著性检验所得的P值来判定其组间差异的意义,以获得包含在原始数据中的信息,其次是用文字或统计图表将它们表示出来。结果的表达形式有表、图、文字3种。统计图比统计表更便于理解与比较,但统计图中不能获得确切数字,所以不能完全代替统计表。图的标题应置于图的下端,图有纵轴和横轴,两轴应有标目,标目应注明单位,横轴尺度自左至右,纵轴尺度自下而上,尺度必须等距,数值一律由小到大,一般纵轴尺度必须从0点起始(对数图及点图等除外),图中用不同线条应注明,图的长、宽比例一般以7:5为宜。常用的统计图有直条图、圆形图、百分直条图、线图、直方图、散点图等。直条图利用直条的长短来表达按性质分类资料各类别的数值,如疾病分类、性别、治疗效果等,表示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圆形图和百分直条图适用于百分构成的资料,表示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构成情况。线图和直方图用于按数量分组的资料如时间、年龄、身高、体重及血压等有连续性的指标。散点图用以表示两种事物的相关性和趋势,一般横线代表白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临床医学研究的论文结果中往往还会运用插图和照片如心电图、脑电图、X线片、CT片等来表示研究中的发现,插图的画面要重点突出,照片要注意拍摄的环境及技术条件的一致性。文字表达和图表表达不要重复,文字是表达结果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要简明扼要,力求用最少的文字、最简洁的语言把结果表达清楚,一般不宜引用参考文献。文字表达应当是要点式叙述,可分几项撰写,每一项报告一组数据,使读者看了一目了然。图表的表达应符合统计学的规定。总之,结果是论文中的主体,是作者的主要劳动成果,结果必须完整、清晰、准确无误,不允许有丝毫的含混和差错。七)讨论主要是对实验观察结果或调查结果做出理论性分析。这是全篇文章的精华所在。讨论是为了寻找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可把本文取得的结果与文献或过去的工作进行对比,寻找其间的关系,讨论所需引用的文献材料应尽量抽象概括,而不是抄袭别人的文献资料。讨论部分是从理论上对实验和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为文章的结论提供理论依据。讨论部分是以结果部分为基础和线索进行分析和推理,表达作者在结果部分所不能表达的推理性内容。讨论的内容应当从实验和观察结果出发,实事求是,切不可主观推测,超越数据所能达到的范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文献掌握的多少,作者的分析能力如何,切忌将讨论部分写成他人文献的综述。归纳起来,讨论部分应表达下列内容1、应紧密结合本文研究所获得的重要发现,以及从中引出的结论进行讨论,而不是重复结果部分的内容。特别是要对新的发现、文献尚未报道的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包括可能的机制、临床应用范围以及从研究结果对总体的推论。必须强调应紧密结合本文发现进行讨论,且所作的推论必须恰当。2、应讨论本文发现和文献报道同类研究的结论有何不同,哪些文献支持本文发现,哪些文献报道与本文结论不同,切忌冗长的文献综述式的阐述。3、应对本文研究不足之处进行讨论;可能存在的偏倚,以及偏倚的来源;对本文研究的内部真实性和外部真实性进行讨论;要肯定本文的结论尚需进行哪些项目的研究等等。4、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展望、建议和设想。以上内容并非每篇论文的讨论都必须涉及,面面俱到。应从论文的研究内容出发,突出重点,紧扣题目,围绕一个至几个“小核心”进行。对于新的临床病例报告,还应讲清楚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如果是有关新药疗效,还要说明如何肯定疗效,疗效的指标是否合理,今后治疗方法上还需如何改进等。要集中围绕几个观点讲深述透,不必面面俱到。每个讨论最好有一个小标题,提示讨论的中心内容,按结果栏目中的顺序并结合文献分段撰写,或标出序号。其次序应从时间、因果、重要性、复杂性,相似与相反的对比等方面来考虑,使内容有条理,有联系,重点突出。讨论部分不使用图和表,篇幅亦不宜过长,一般占全文的1/31/2即可。文献一般不整段引用,而是摘其观点或结论,用角码标出参考文献。讨论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过高的解释结果:讨论中不要盲目夸大实验或调查的理论意义、应用范围和应用价值。例如,一篇题为《大葱预防口腔癌变过程中上皮细胞内微量元素分析》的论文中,得出“大葱可达到治疗和预防口腔癌变的目的”的结论。而该研究的实验仅仅获得初步结果,这一结论明显夸大了该文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2)不要对结果解释不全:从事科研工作时间不长,对科技论文写作不熟悉的作者常范此类错误。一方面,可能是查阅资料不多,对与课题有关的信息掌握不全面;或可能由于作者文字表达能力差,不知道如何解释结果。例如在《脊髓小脑变性患者脑脊髓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测定》一文的讨论中,作者仅介绍了2篇相关报道,并仅重复部分实验结果部分,而对该文许多需要解释的地方,作者只字未提。比如讨论中提到,脊髓小脑变性(SCD)患者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5-羟吲哚乙酸(5-HIAA)、3-甲基-4羟基苯乙酸(HVA)浓度较对照组降低,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但所引用的文献中5-HIAA水平升高,与作者的报道略有不同,且作者还检测到SCD组中5-羟色胺(5-H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这一结果是该文特有的,尚未文献报道),作者并未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因此,笔者建议作者就上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以确保该文的学术质量。(3)不要对结果进行无关的解释:无关或多余的解释是指引用与课题研究不太相关或完全无关的文献,而不去围绕该文的资料结果展开讨论,此类错误常忽视了本应讨论的问题。例如,在一篇题为《巴特综合征5例报告》的病例报告,作者用大量篇幅转述巴特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而看不出所述机制与全文内容有任何逻辑关系。该文属于病例报告,应该把讨论的重点放在临床资料的展示和归纳上,并对资料作简明扼要的分析即可。(4)不要对结果进行错误的解释:错误解释是指解释不当,或有意歪曲实验事实,以使其符合作者当初立题时的设想。此类错误可能是作者理论水平有限而未能发现设计上的漏洞或表述上的漏洞,也可能是因为实验结果与当初设想相背离,课题结束时间已到或硕士、博士毕业时间临近而有意为之总之,讨论中要紧密地围绕研究的主题,不宜离题发挥或重复他人之见,切忌大量旁征博引,而对自己研究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轻描淡写。因此,研究者应将已获得的材料系统化、理论化,形成自己的见解,以便进一步阐述研究的结论。八)结论结论是论文最后的总体结语,主要反映论文的目的、解决的问题及最后得出的结论。通过实验观察的结果,从中对事先提出的假设作出判断,即结论。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所揭示的规律,即结论。任何研究论文都要尽可能地提出明确的结论,回答科研构思或科学假说所提出的问题,因此结论也是科研构思或科学假说的答案。结论应写得简明扼要,精练完整,逻辑

未来,我们有机会能够治愈「秃头」了!顶尖学术期刊《Cell》近日在线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中,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主导的一支科研团队,带来了利用干细胞制造皮肤的重要进展。

团队利用iPSC干细胞培养出的皮肤类器官,经过4-5个月,不但形成了皮肤特有的多层组织,更重要的是包含了毛囊、皮脂腺和神经回路,接近完整的真实皮肤。研究人员相信,这项发现不仅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人类皮肤的发育,更有望为那些受掉发、疤痕或遗传性皮肤病之苦的人,带来革命性的治疗。

都已经有那么多人造器官了,「人造皮肤」的困难在哪里?阳明大学生化所博士张薏雯指出,皮肤一种复杂的多层器官,主要由表皮层和真皮层组成,包括了毛囊、皮脂腺等各种附属结构。毛囊和皮脂腺的开口—毛孔,它们对于皮肤的功能极为重要,参与体温调节、体液维持及疼痛感知等各种过程。如果没有这些结构,皮肤也就难以正常地出汗、分泌油脂,以及长出毛发。

张薏雯表示:「人类想要培养皮肤,其实已经有 40 多年的历史了,过去的尝试包括真皮细胞和表皮细胞的培养,但这些皮肤就是无法拥有正常的功能。」

在这项研究中,团队从iPSC干细胞出发,培育出具有各种皮肤特征的结构。由于皮肤的表皮和真皮在发育时来源于不同的细胞类型,为了培养出包括这两种成分的皮肤,研究人员仔细优化了培养条件,分步骤添加生长因子,先后诱导出表皮前体细胞和真皮前体细胞。

70多天后,这些球体开始长出了毛囊,包括皮脂腺、神经、肌肉和脂肪也逐渐发育,再经过4、5个月的培养期,长出了明显表皮层和真皮层,而且含有毛囊、皮脂腺和紧密连接的神经。

除了体外分析外,张薏雯介绍,研究人员进一步透过动物移植实验,展现了这些新造皮肤的治疗潜力,他们在免疫缺陷小鼠的背部皮肤中植入了培养的皮肤。这些皮肤不仅能够与小鼠表皮融合,在伤口处形成平面皮肤,而且其中55%的移植物继续生长,长出了毛发。

「这篇研究首度在体外使用多能干细胞培养成完整的皮肤完整组织,将单一层细胞治疗向上提升成组织器官化,不久的未来很可能改变皮肤缺损的患者的治疗,达到全新的重建治疗。」张薏雯指出。

《自然》同期的专文评述对这项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项工作具有巨大的临床转化潜力」,为治愈秃顶的难题迈出了一大步。

张薏雯表示,细胞治疗发展已久,结合胚胎学生物学生化学的研究,科学家们更了解如何应用干细胞的潜能,随着AI智能医学的演进,结合3D组织工程,订制个人化的组织器官或许不再久远。

皮肤科博士论文

《一万种美白方法》(莫秀梅)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一万种美白方法

作者:莫秀梅

豆瓣评分: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9-1

页数:220

内容简介:

《一万种美白方法:适合不同肤质、不同习惯、不同环境的科学美容美白大全》编辑推荐:本书由皮肤博士权威验证,最科学、最安全、最有效。不是所有的美白方法都适合你,但总有一种最适合你!翻开《一万种美白方法》,发现最适合你的美白方法!

作者简介:

皮肤博士莫秀梅(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编号:141440000302273)

皮肤博士,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执业医师。致力于皮肤科治疗和科研工作十余年,积累大量皮肤病的临床诊治经验,对皮肤日常护理、女性健康美容、排毒养颜、瘦身、皮肤病的预防等,均深有研究。在学习和工作期间,参与特应性皮炎、异位性皮炎等各项皮肤病专项研究课题十余项,发表各种医学论文十余篇。著有超级畅销书《一万种补水方法》,占据各大图书畅销榜。

您好,皮肤病有很多种:如各种皮炎、湿疹等,这些病都于营养素缺乏相关。凡与营养缺乏有关的皮肤病患者,一定要补充所缺乏的营养物质,如以皮炎、消化道及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糙皮病患者,一定要给予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蛋、奶、肉、豆、花生,多吃水果蔬菜及杂粮。在重庆的话,华肤是个选择!祝您早日康复

1.李淼,陈宇萍,王刚,李春英,等.从大容量人源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黑色素瘤特异性抗体,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5;21(5):范平申,李淼,高,等.疱疹性脓疱病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一例,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10):620田,高,李淼。细胞内PCR扩增白癜风自身抗体基因。中华皮肤病学杂志,200033:563-,东街孙,李春英,中国。128(12):李春英高颖;53(3):春英丽、天问高、天问白癜风。(待出版)、大韩民国、沈阳、冰雪雅、立克、林、吕勇军、卢森堡、高雄;300(8):LiC、GaoL、YangL、LiM、LiuL、ZhangZ、LiuY、gaotafunctionalssingle-nucleotidepolymithminthecatech;31(9):马帅军、刘、亚杰、李苗、孟菊、祁先龙、廖文俊。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伴胃穿孔一例。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年10月:张世发,李淼,赵丽萍,刘超,王。包膜完整的肌肉脂肪瘤2例。中国麻风病和皮肤病杂志,中国。/faslggenesareasociatedwithriskofalopeciareatainachinesepopulation:63(2):肖旭、刘小燕、边媛媛、李妙。1320nm和1440nm非剥离点阵激光改善面部皮肤老化指数的定量分析。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1,22(5):291-4。我先来个漫画但通俗的解释,再来个更严谨的解释。漫画解读:希格斯场充满真空时,就像糖浆一样,所有感受到糖浆粘性的粒子都跑不快。希格斯场对应的粒子也会感受到糖浆的粘性,跑不快。但这真的是一种漫画式的解读,因为糖浆是耗散的,也就是说粒子在其中运动时会失去能量。这和牛顿力学中的粒子不同。牛顿粒子中的粒子满足牛顿第一定律,不会损失能量。然后我会给出更严谨的解释。希格斯场在某种意义上就像光子场,不止一个。光子场是电磁场,在空间上有取向,希格斯场在一个“内部空间”上有取向。当电磁场不为零时,它的取向破坏了空间的旋转不变性。当希格斯场不为零时,它在内部空间的方向会破坏对称性。在标准模型中,有四个希格斯场。当希格斯场的对称性被打破时,一个粒子在这个场中运动时会辐射和吸收这个场,就像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会辐射和吸收电场一样。后者的结果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但希格斯场毕竟不同于电场,所以粒子辐射与希格斯场耦合,希格斯场吸收的结果就变成了质量。产生强作用的光子和胶子仍然保持零质量,因为它们与希格斯没有直接耦合,就像不带电的粒子在电场中不会加速一样。另外,在标准模型中,四个希格斯场都有对应的粒子,这些粒子中有三个被与希格斯场耦合的中间玻色子吃掉,中间玻色子变重。(比较技术化的形象说法是,在中间玻色子吃掉希格斯场之前,每个粒子只有两个自由度,和光子一样,有两种偏振。吃掉希格斯场后,每个粒子都有三个自由度,这是有质量的矢量粒子的特点。)三个希格斯粒子被吃掉后,剩下的一个就是一个有质量的希格斯粒子。我同意物理学家可以分为思想者和技术人员,但我不同意思想者的技术一般,尤其是以玻尔为例是错误的。玻尔后来关于量子论的文章,尤其是解释元素的文章,似乎有很多公式是给小孩子看的,因为这是当时量子论的特点。我看过玻尔的博士论文《毛细实验与理论》,里面有大量的偏微分方程的解法。当然,爱因斯坦不仅提出了爱因斯坦方程,还提供了一些严格解,尤其是引力波解,可见他的数学也是不可思议的。当然,与牛顿不同,他们并没有在数学领域开辟新的方向。在我看来,物理学家的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思路。一分为:1。思想家,所有伟大的物理学家,包括实验物理学家如法拉第。2.建筑师,这是指那些对物理学做出了广泛而系统的贡献,但思想并不深刻的人。当代的例子有StevenWeinberg。过去就像庞加莱。3.一件事的大师,一生只做了一件大事,或者一个方向上的一系列事情,比如提出黑洞熵的贝肯斯坦,获得诺贝尔奖的卡巴亚希和莫斯卡瓦,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希格斯。4.普通科学工作者。另一种是根据其特点进行分类。1、物理直觉,如法拉第、海森堡、朗道。2.数学见解,如狄拉克和杨振宁。3.两者都有,比如牛顿和爱因斯坦。当然根据兴趣爱好,有的人喜欢基础问题,有的人喜欢实际问题(比如应用物理),有的人喜欢数学物理。鬼,或者说鬼域,魔鬼,幽灵,其实是不存在的。你不会在对撞机里撞出一个幽灵。任何物体都没有鬼。那么,粒子物理学家为什么要研究它呢?并给它命名?据我所知,第一个研究这个“粒子”的人是费曼。费曼可能是20世纪60年代研究量子引力的第一人。他在研究中发现,有时需要引入一个不存在的场,它的作用是在某种计算中抵消非物理项,而这些非物理项是由非物理场的分量引起的。比如电磁场,也就是光子场,有四个分量,但是光子只有两种,所以有些分量是非物理的。费曼用鬼场来抵消这些非物质成分。后来在1967年(这一年温伯格提出了弱电作用理论),前苏联人法捷耶夫和波波夫在路径整合上更为常见。地引入这种场。幽灵场看上去很高端,其实我们在多重积分中也可以遇到。例如,在一个D维多重积分中,假如被积函数只是一个变量,如径向坐标的函数,那么很多其他坐标就是多余的,我们可以用幽灵坐标抵消它们。幽灵场不满足Pauli自旋-统计关系。另外,物理学中还有一种幽灵态,也是非物理的,其几率幅是负的。幽灵态的发现更早。(1)暗能量李淼等人最近建议用超颖材料模拟加速膨胀宇宙,并指出Casimir能量可能就是暗能量,至少是暗能量的一部分,前者可能用超颖材料来测量。如果他们的预言是正确的,将带来对暗能量理论的极大推动。(2)微波背景辐射谱和暴涨宇宙用时空测不准解释微波背景辐射谱和暴涨宇宙。李淼和他的学生研究了弦论中时空测不准带来的对微波背景辐射功率谱的影响,发现谱指数的跑动可以用非对易暴涨模型来解释,这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很多同行的后续研究,前面已经提到了这些工作的影响。李淼最近还在考虑一个长弦驱动暴涨的模型,这个工作一旦完成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两位作者完成发表的3篇文章被他人引用了200余次.(3)全息暗能量模型李淼的全息暗能量模型是第一个可以用来拟合实验数据的基于全息原理的暗能量模型,文章发表以来受到广泛关注,许多国际和国内同行作了后续研究。作者及其合作者在这方面完成论文4篇,总引用次数已达1000次。(4)宇宙学矩阵模型如何在随着时间变化的背景之下研究弦论一直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最近,一些特别背景下的矩阵模型被提了出来,李淼等人在这方面已经完成的3篇文章,引用次数90余次。(5)弱引力猜想弦论中原则上存在多少真空,弦论能不能实现甚至“预言”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以及其中的参数数值、一些宇宙学参数?这些问题是目前弦论的中心问题。为了对弦论的预言范围作出限制,最近Arni-Hamed等人提出弱引力猜测,在某种意义上,引力与任何其他规范长程力相比总是最弱的力。李淼等人的研究工作指出,将一个4维理论下降到低维,这个猜测很容易得到一些简单的证明。最近,他们将这个猜想推广到有正的宇宙学常数(暗能量)情形,并提出了一个新的猜想:一个标量场的耦合常数也会受到弱引力的限制。由于这些工作和弦论的唯象研究相关,可以预见,这个方向将成长为一个重要方向。

防晒霜的成分有很多,一般可以分为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两种类型。

物理防晒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锌和二氧化钛,它们可以反射和散射紫外线,减少到达皮肤的紫外线量,这两种成分是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过有效且安全的防晒成分。

化学防晒的主要成分是依崁舒、二苯酮、水杨酸乙基己酯、奥克立林等,它们可以吸收紫外线并与之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避免其对皮肤的损害。

其实,关于“防晒霜对人体是否有害”这个争论,是源自于2019年一篇发表在《美国医学杂志》上的论文,该文章指出防晒霜中的四种化学成分可被人体吸收,且含量高于FDA限定的安全水平,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但该实验设计非常极端,即在高强度(4次/天,连续4天)、大面积(75%的体表)、足剂量(2mg/cm2)使用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差不多4天就要用一斤防晒霜!

俗话说“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我们日常生活中远远用不到如此大剂量的防晒霜,皮肤吸收量也远远达不到限定安全水平。因此,相较于使用防晒霜所带来的危害,不防晒给人体带来的伤害要大得多。

评审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孟尧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生 医学博士

程芳 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主任医师

深圳皮肤科博士论文

《一万种美白方法》(莫秀梅)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一万种美白方法

作者:莫秀梅

豆瓣评分: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9-1

页数:220

内容简介:

《一万种美白方法:适合不同肤质、不同习惯、不同环境的科学美容美白大全》编辑推荐:本书由皮肤博士权威验证,最科学、最安全、最有效。不是所有的美白方法都适合你,但总有一种最适合你!翻开《一万种美白方法》,发现最适合你的美白方法!

作者简介:

皮肤博士莫秀梅(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编号:141440000302273)

皮肤博士,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执业医师。致力于皮肤科治疗和科研工作十余年,积累大量皮肤病的临床诊治经验,对皮肤日常护理、女性健康美容、排毒养颜、瘦身、皮肤病的预防等,均深有研究。在学习和工作期间,参与特应性皮炎、异位性皮炎等各项皮肤病专项研究课题十余项,发表各种医学论文十余篇。著有超级畅销书《一万种补水方法》,占据各大图书畅销榜。

皮肤性病科护理教学的几点体会 皮肤护理课包括的专业理论知识多,专业操作技能广泛,学院 非常重视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教学,所以要上好一堂生动的、高质量 的皮肤护理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皮肤科患者由于某些疾病病程较长,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病 人心理压力较大,且疾病表现在外,视觉上难以被旁人接受,更增加 了病人的心理负担,在皮肤护理教学中,学生往往有怕脏、怕传染的 心理而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 故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既要让护理学生学 好皮肤病的基础理论, 又要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 使病人舒适的同时, 也要注重与病人的交流,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放松心情接受治疗, 促进疾病的痊愈。现将皮肤科护理教学体会总结如下。 1 培养和激发护理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于皮肤病总论概念性强,内容较单调。皮肤科外用药物多种 多样,为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带教时笔者将本科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 联系起来,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给学生展示外用药物 实物剂型时,先给学生观看美容霜、防晒霜、珍珠霜等,然后讲解其 组成、作用、适应证、用法及注意事项。在学习外用药物的剂型时, 先给学生拿一瓶水——溶液剂型,一袋炉甘石粉——粉剂,然后将炉 甘石粉倒入水中,形成洗剂,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记忆,从而激发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皮肤专科护理操作较多,如湿敷、封包、封闭及 对创面处理等,应给予更多的耐心和讲解,可在操作示范后让护生从 简单到复杂操作[1-2],鼓励护生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自己先 寻找护理的方法。这样不但加深对皮肤科护理知识的理解,同时又能 有机地复习已学过的有关知识,使学习气氛活跃。 2 选课教学,教学相长 教学过程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是教和学的辨证统一。 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强调以传授知识、 经验和技能为目的, 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方向,突出重点,其优点是很明显的,但也存在 不少缺陷,如教学方法过死,教师授课中存在知识的灌输,这种灌输 式教学方式容易养成学生仅仅接受现成知识,被动学习的习惯。如此 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可能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较好, 而创新精神和创造 能力不足,缺乏临床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皮肤护理的学生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要不断面对各种皮损, 甚至是几种皮损集中在同 一个体身上,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问题.如果不能学 生就没有积极性,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实践证明,根据教学大纲 和教学内容,选几节课,让学生讲讲,设置一定的情景,以直观、形象、 生动的方式,使学生融入到特定的情景中去,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 程,加深护生对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设身 处地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3]。这样做不仅使讲课学生得到了锻炼, 其他同学听起来亲切、 可信, 而且学生的讲课方法对教师也很有启发, 有利于教师改进教法。 3 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皮肤性病学授课过程中充满了大量形态的描述,许多皮肤病 难以用语言、文字描述清楚。而皮肤性病中绝大多数疾病都有比较特 异的皮损,皮损的性质、形态、分布、排列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所以对皮损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合理安排教时间,尽 量在讲完典型临床表现之后, 即时给学生观看典型皮疹的图谱或者是 电视录像、幻灯片等,然后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导出该病护理要点。例 如。天疱疮的患者可能有水疱、脓疱、糜烂、渗出、结痂等多种皮损, 讲完后利用 3~5 分钟导入病例,请学生分析后说出其护理诊断和护 理要点。由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发言积极,最后由教 师总结、矫正。 4 注重沟通技巧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 护理模式发展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护理服务对象不 仅包括病人,还包括健康人群。新的护理模式对现代护理的教育手段 和教育方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4]。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掌握沟通技巧,加强心理护理,体现人文关怀,才能收集第一手的临 床病例资料,这光靠良好的服务是不够的,因此要教会护生如何与患 者进行沟通,例如:在进行荨麻疹病例分析时,强调除了要告知患者 不要进食鱼、虾、蛋等过敏食物,还应与家属交往、沟通,不予患者 进食该类食物,避免一切可疑的诱发因素;面对病情比较特殊的如性 病患者,要事先准备好良好的沟通环境,在尽量没有第三者在场的情 况下进行沟通,解除思想顾虑,告诉患者要将病情如实告知医务人员 才能尽快治愈疾病,告知性伴侣应禁止性生活、注意隔离污染物。在 取得患者信任以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生活注意事项, 使患者坚持治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 参考文献: [1] 石 英 . 提 高 护 生 临 床 教 学 质 量 之 我 见 [J]. 局 解 手 术 学 杂 志,2003,12(1):6-7 .[2]林雪峰,刘凤琴.皮肤科护理带教模式的改革初探[J].哈尔滨 医药,2002,22(5):97. [3]王长远,秦俭,王晶,孙长怡.情景教学法在急诊心肺复苏教学 中的应用[J].实用预防医学,2007,6(3):927-928. [4]张瑞莹,孙亚男,刘君,等.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运用任务驱 动教学法的方法探究[J].中华护理教育,2008,5(3):109-110. [5] 孙 晓 英 . 皮 肤 科 护 理 带 教 方 法 探 讨 [J]. 卫 生 职 业 教 育,2004,19:139.

达晋编译-专业的SCI论文服务机构为您解答:皮肤科类的SCI论文一般都会投寄给医学类的SCI论文期刊,我们曾经做了一个调查,整理出来比较好投寄的医学期刊: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Gene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Research & TRANSLATIONAL ONCOLOGY and Molecular Research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Oncology Biology and Medicine Immunopharmacology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 这一些是比较好投寄的医学论文SCI期刊。你可以参考一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