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这十五条,你才能入门 一、 《伤寒论》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它是汉代以前的中医学总结,是唯物辩证法的基础学,其辨证大法可适用于任何学科的诊断与治疗,如果仅把它视为热病专著或外感专书,则贬低了它的文献价值。 二、 《伤寒论》理法方药融为一体,风寒暑湿燥火合为一气,诸病辨证通用六经,非后人所说的用“六经辨伤寒”,用“卫气营血辨温病”,用“脏腑八纲辨杂证”。 三、 《伤寒论》六经与针灸学六经概念不同,针灸学六经是以经络为导向,而《伤寒论》六经则是中医辨证方法的说理工具,两者切勿混为一谈。 四、 《伤寒论》六经辨证,言脏必言腑,言手必言足,而且反复强调相互之间的关系,例如太阳病论膀胱必论小肠,太阴病论脾必论肺。若知脾不知肺,论膀胱失小肠则有失偏颇。 五、 《伤寒论》凡表实热者为阳,里虚寒者为阴,这是古人平脉辨证的最基本原则。故病从热化者为阳属腑,病从寒化者为阴属脏。例如阳明病,从热化者属胃与大肠,这叫实则阳明;从寒化者属脾与肺,这叫虚则太阴。 六、 《伤寒论》六经,各有自发症,这是纲领。各有合并症,这是相互之间的关系。不知自发症,便不知合并症。例如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为自发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为合并症。如果把合并症揽入自发症,那叫以目乱纲,其后解释六经就会愈解愈乱。 七、 《伤寒论》辨证,证脉纯阴者死,纯阳者死。故任何病变,除了死证以外,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例如四逆汤证,自始至终存在着里有热;白虎汤证,自始至终存在着里有寒。如果把“里有寒”改作“里无寒”,白虎证将变成白虎死证。 八、 《伤寒论》辨证法,万病统归六经,而且相互演变。即本为霍乱,今是伤寒;本为伤寒,今是中风;本为中风,今是温病;本为温病,今是杂症。例如太阳病,从恶寒到发热为伤寒转中风;从发热到口渴为中风转温病;从口渴到痞满为温病转湿温;从痞满到吐利为湿温转寒湿;从吐利到厥逆为从寒湿转伤寒。这就是六淫的相互演变,不知这种演变,那“伤寒永远是伤寒,中风永远是中风,温病永远是温病”。 九、 《伤寒论》诊脉与后世不同,它不存在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也不是以左心包和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为依据。它是证脉相应,随机演变,左右逢源,变化无穷。故脉有但浮者,有阳浮而阴弱者,有阴阳俱浮者,有关下沉紧者等等。在《伤寒论》中,此类脉型有百余种,而且是无穷无尽变化,这与后世的二十八脉分类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十、 《伤寒论》本汉代著作,由于文意深奥,许多知识结构很难理解,由此出现了历代注家的解说,其中许多注解属于伪说,所以破解《伤寒论》,切勿以晋唐以后的学说为依据。 十一、 《伤寒论》知识结构严谨,每条经文都是相互呼应,相互佐证。如果断章取义,或者选段归类,那便不能得到六经辨证法的真髓。 十二、 《伤寒论》文法,特点是见病知源,因此要学会从无字处求字,从无法处求法,从无方处求方,从无药处求药。 十三、 读《伤寒论》,必须与《金匮要略》相结合,否则伤寒与杂病不能衔接。 十四、 读《伤寒论》,必须与天文、地理、人事等学科知识结合,否则难解其中之奥妙。 十五、 读《伤寒论》,必须参照晋唐以后的中医学,否则难明“伤寒钤百病”的真实价值。 提到《伤寒论》,其实,本书原名叫《伤寒杂病论》。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散失,被后人整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本书的作者。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大家——号称”医圣”的张仲景。 张仲景能成为一代医学家。他从小受家庭的熏陶。接触了许多医学方面的书籍,而他自身又对医学的执着与热爱,才使得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放在了这本《伤寒论》上。本书在中医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张仲景也因此成为中医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本书《伤寒论》,比较系统的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果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是医学的集大成之作。《伤寒论》的另一个成就,是对中医方剂学的贡献。书中记载的方剂选药和用量,都是经过历代医家反复应用的,药量准确,效果明显,被后世誉为”经方”。张仲景也因此被称为“众方之祖”。 比如张仲景的精选药方: 独参汤(也叫参附汤)人参100克,附子25克水煎服。能使真气起于无有之乡,绝对能起死回生。 小续命汤。 脑血栓最有效方,小续命汤有下药组成。桂枝30克,川芎25克,麻黄15克,人参15克,白芍25克,杏仁20克,防风30克,黄芩25克,防己25克。甘草15克。 麻黄汤。 还有理中汤 甘草25克,人参20克,白术30克,干姜25克。水煎服。主是胃痛,常用于现代的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各种结肠炎,兼治心脏病,心衰,休克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等。甘草重用250克,能治咳嗽,抗过敏 加味右归饮 补益脾肾,固精煮至南阳伟及肾阳虚主症。山芋25克,山药25克,熟地40克,仙茅20颗,巴戟20克,杜仲15棵,牛膝30克,菟丝子25克,覆盆子25克,锁阳25克,金英子25克,人参15克,黄芪80克,白术25克,茯苓25克,附子15克,吴茱萸25克,补骨脂25克。水煎服,连服45天以上。 还有”千古第一方“”的五苓散 治水肿的奇方。 白术100克。泽泻100克。猪苓100克,茯苓100克,肉桂20克,水煎服。 金柜肾气丸。 山芋25克,山药25克,生地黄40克,丹皮20克,茯苓20克,泽泻20克,附子15克,肉桂十克。水煎服。 补血:四物汤。 补气:四君子汤。补肾金柜肾气丸。 补阳:附芷肉桂, 吴茱萸汤…………等等。 这些都是”医圣”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用于治病除患的,疗效非常的经典的药方。这些至今仍成为现在中医学的瑰宝。 同时,张仲景的《伤寒论》,也奠定了他在中医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成为后世从事医学工作的必读的医书。 全书一共有十卷,22篇和113个偏方。 张仲景的《伤寒论》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六经辨证体系。 对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治手段,还有药方,用药规律,都已条文的形式做了详细的阐述,归纳了不同程度的病症,要如何诊治等。非常具有实用性及操作性。特别是对现代及当代医学做出了及其的重要的贡献,并为现代医学治病诊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佐证。 《伤寒论》,在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的散失,后来被西晋的王叔和整理成《伤寒论》。本书在五代十国时,一度成为独本轶失状态。后来被北宋的国子监再次雕版印刷发行。现在我们保存看到的,就是北宋赵开美版的《伤寒论》。 这本书,是一部古代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主要阐述外感病治疗的专著。在古代伤寒杂病治疗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现代医学研究重要的参考文献之一。 在《中医药法》实施近二年的今天,重温经典《伤寒论》,也许对我们振兴中医能另辟溪经,重温经典,你会感叹古老中医药的伟大,古老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重温经典是你仿佛看到我们祖先的仁人智慧和不屈不挠的对自然的抗争……也是你看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那么如何看待和认识伤寒论呢?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总结自秦汉以来经验成就,显示了医圣张仲景高尚的医术,特别是对外感温热病六经论治的突出成就,在中国医学史乃至世界医学史上,具有崇高的无可替代的地位,开辟中医临床新纪元。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当时的中医理论已经相当完被,以《内经》《神农本草经》为代表的一批医药著作已在世上流行,自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间,医家以其为指导,进行了大量的医学临床实践,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临床应用体系。在之东汉末年,大小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各种疾病呈爆发式流行。医圣张仲景在应用前人经验临床的同时,博古而不泥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医案,为了更好的医治病人和传授经验,白天看病,晚上总结经验,创立著作《伤寒论》又叫《伤寒杂病论》,就此中国医学有了临床指导思想理论和相结合的临床方法。 《伤寒论》的创立,对汉代中医药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推动作用。开辟了中国医学的新纪元,其阐述的理论和方法,至今仍在指导中国中医学的发展与实践,对世界医学,特别是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传统医学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日本近代抢先注册《伤寒论》中218首经方,并生产产品,每年销售量占全球中成药量的90%以上,经济效益巨大。 《伤寒论》也叫《伤寒杂病论》 原书十卷。成书不久即有战乱散失,后经太医王叔和,重新整理编著,得以流传。北宋初《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流传至今。 《伤寒论》成书,对后世医学发展影响极大,其确立的辨证论治和收录的著名方剂,被后世历代医家推崇,为后世医家临证的基石,其成就和影响,大略总结如下。 (一)创立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伤寒论》的卓越贡献在于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医圣在全面分析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结合病邪性质,正气强弱,表里转归,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等因素,将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各个解段所呈现的各种综合症状概括分类为六个证型,即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少阴病,厥阴病,并字此作为辨证的纲领。俗称三阴三阳。任何一个证型都不是一种独立的病症,而是外感病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某个阶级所呈现的综合症状,六经相互关联,相互转化,相互发展。其三阴三阳分证,客观反映了外感热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到虚的发展规律,有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其系统的辨证论治思想,不仅对外感热病的诊治有指导意义,而且广泛适用中医各科。(二)伤寒论继承和发展八纲论治 《伤寒论》中六经论治是运用阴阳,表里,寒热,实虚等中医理论,对六经之病位,病性,病机,病态,正邪等致病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出正确的辨证结果,确实合适的治疗方法。而八纲辨证则是在《内经》,的基础理论指导下,在另一个理论高度的发展,来源于《内经,》,加以系统化,具体化,实用化,是二者的继承和发展! (三)《伤寒论》发展了脏腑经络腧穴学 伤寒杂病论中脏腑经络腧穴学,主要见于《金匮要略》部分,但在伤寒论中包含丰富的脏腑经络思想,。脏腑经络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六经病的产生是脏腑经络受到外感风热后在人体的外在反映,具体并不是孤立的。伤寒论中丰富的脏腑经络的病症辩证论治,,为后世脏腑辩证理论体系的最后形成,典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伤寒论》完善外感温病学说。 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病发热的总称,伤寒论在治疗上奠定了温病学说的理论基础,温病学说,实际是伤寒病论的发展和和补充。二者相互密补,使中医在外感病的理论辩证体系更加完善,并且疗效非凡。这个在2003年的非典治疗中再一次得到验证。当时凡是用中医药治疗的非典,无一有并发证和后遗症。 (五)伤寒论验证和细化对症的发展了本草学说 《伤寒论》丰富和扩展了《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医圣在继承前人用药经验基础上,根据临床实际,广泛使用,验证疗效,具体细化对症,为后世本草学说研究,开创一个新的局面,新的高度。 (六)《伤寒论》巨大的方剂学成就 秦汉时期,方剂学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伤寒论的成书则标志方剂学的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全书收方269首,使用药物214种,基本包括了临床各科常用方剂。使用药物多为4~7味,君臣佐使明了,组方严密,法药精准,方剂随症,疗效非凡。称传古方,剂型多样煎服科学,剂量准确,故被誉为“方药之祖”。 (七)医圣不恋官位,全心为民,为后世医家楷模 张仲景,官为长沙太守,不贪恋官位,在流行病大流行的期间,奋不顾身,一心为民治病救人。实为历代医家楷模,也是自晋唐后,成为祖国医学,医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今天必须学的榜样! 伤寒论,辨析。辨病,脉,症,治法。是一个统一的前后互相关联。 先以六经分篇,六经主要症状,脉象,用药,现在人都乎视了一个主要问题,外在环境对病的构成要素,就是气温,天气。只有通过方剂才能体会。以前名医也多有论述,只不过学习者不能理会,方剂有君,臣,佐使,大热之方,大寒之方,有表剂,有里剂,部离不开辨病。 。伤寒论治疾病変化多端,只有先明白理解了天气跟人的关系,才能算入中医门 桂枝汤,以桂枝为君,那到了麻黄汤就为臣了,苓桂术甘汤,等君:臣佐使随意变化,为什么?伤寒论,每一经都有主方,都有君药。主药就是大气候,温凉寒热平燥湿季节因素,每一个季节因素都有君药, 而臣药与佐使之药,就是小气候,与人个体差异所做的调节,为君之药对,佐使之药变化有差异,也不会有大问 题。 伤寒论的意义? 第一,从理论到临床,奠定了人类医学的基础。 第二,函盖了历朝历代,乃至现代,人类认识疾病的最高水平。 第三。将人体分成六个层面,从阳到阴,从表入里,疾病的性质虚实寒热,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预防预后,疏理清晰完正。 第四,深刻揭示占人体百分之七十五的水,治水与治血同步,治水重于治血。反映出疾病的本质,必须走治水之路。 第五,为人类的医学保留一支对人类重大疾病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虎狼之师。 第六,面对从西方来的现代医学,愈来愈显示伤寒论的伟大。可以说,没有伤寒论,不会有千年中医,更不可能再须走千年。 《伤寒论》是东汉大医学家张仲景经历几十年艰辛劳动写成的医学巨著,包括《伤寒》《杂病》两大部分。此书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即有关辩证的理论、治疗法则、处方和用药〕兼备,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临床治疗专著,奠定了中国治疗学的基础。 以上内容回答完毕。
内容: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这条内容说明伤寒的定义,太阳表证,必有的症状是:恶寒,体痛,呕逆,寸脉和尺脉又浮又紧,就是伤寒症。得伤寒后,有的人发热,有的人不发热,这跟患者的体质有关。 发热原因: 体质好的人,遇到伤寒会发热,体质不好的人则不会发热,病直接进到身体里面。 恶寒原因: 人身上有水道系统,皮肤表面有一层水气在上面,汗水是经过汗腺到达皮肤毛孔的,如果汗水已经离开汗腺但还没到达皮肤毛孔,这时突然碰到皮肤表寒,毛孔都闭起来,水出不去,只好停在皮下,水一离开汗腺,汗水就变成冰的,所以会有恶寒现象。 体痛原因: 水停在表面,就会感觉到冷,水停滞会造成温度下降,人的神经、血脉系统,都是一直在循环,突然这部分被寒束到,产生障碍,神经没有好的营养去供应,病人会感觉到痛,这个痛是因为压力和冷。 呕逆原因: 一般是病情进入少阳后,会有呕逆的现象,但在这里,并不是病情进入少阳,而是因为患者本身肠胃有问题才会产生的现象。 或者患者本身肠胃很好,而大饱大饥之后,或吃坏肚子上吐下泻时,感冒进来,才会有呕逆的现象。所以说并不是每个人得伤寒后都会有呕逆现象。 阴阳脉俱紧: 寸为阳,尺为阴,如果摸到患者的寸脉和尺脉又浮又紧,就是阴阳俱紧。 按节气分伤寒: 从霜降以后,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 从霜降到春分这段时间被寒气所伤,就成为伤寒。 还有一种伤寒,长时间在冷气间工作,或者突然跳到冷水中游泳,都可能得到伤寒。 场景再现: 患者口述: 发烧、怕冷、全身酸痛(或骨节酸痛),想吐。 把脉:寸脉、尺脉又浮又紧 就可以判断为伤寒。 学习:倪注《伤寒论》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①。若发汗已,身灼热②者,名风温③。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④,鼻息必鼾⑤,语言难出⑥。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⑦;若被火⑧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⑨,若火熏之⑩。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注解】 ①温病:外感温热之邪,以发热而渴、不恶寒为主要脉证,是太阳病中的一种证型,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 ②灼热:身热显著,扪之灼手,形容发热严重。 ③风温:太阳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一种变证。与后世《温病学》中的风温不同。 ④多眠睡:嗜睡状态,非常人之熟睡。 ⑤鼾(hān):呼吸时鼻中发出的响声。 ⑥语言难出:语言不清晰,謇涩难出。 ⑦失溲:大小便失禁。溲,一般指小便,但此处却是指二便失禁。 ⑧被火:误用火法治疗。火,指温针、烧针、灸法、熏法、熨法等一类的治疗方法。 ⑨时瘛疚:阵发性手足抽搐。瘛(chì),收缩。疭(zòng),松弛。 ⑩若火熏之:如果使用火熏的方法治疗。另有医家将“若”解释为“像”,形容肤色晦暗,像火熏过一样。 逆:指误治。正确的治疗为顺,误治则为逆。 【解读】 本条提出温病的主要特点是发热而渴、不恶寒,这与太阳中风、伤寒的发热、必恶风寒、口不渴等有明显的区别。温病是温热之邪所致,温为阳邪,最易伤津耗液,故起病之初,在发热的同时便有口渴。因温热之邪重在伤人阴液,故多不恶寒。 当温热之邪初袭机体时,致使卫外功能失常,亦可有短暂微恶风寒的表现。温病初起,当用辛凉解表法以清透热邪。医者切不可认为是风寒束表而使用辛温发汗剂,否则,以热助热,重伤津液,则致变证丛生。《伤寒例》中云“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示人以温治温的危险性。“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为风温”,即是此例。 风温这一变证,除津伤热盛,表现为全身高热灼手外,尚见邪热充斥于表,气血外应,脉搏寸关尺三部皆浮盛有力。阳热过盛,逼迫营阴外泄则自汗出。热伤津气,所以身重。热盛神昏,则多眠睡,鼻息如鼾,语言难出。凡此种种,均为温病误治所致的不良后果。风温本属热盛津伤之证,宜用甘寒之剂清热养阴救治,切忌苦寒泄下、火劫取汗等法,否则更是遗患无穷。 医者不察,复用下法,夺其阴液,化源枯竭,则小便短少而不利。阴津不能上荣于目,加之热扰神明,进而双目直视,转动不灵,神智昏迷,二便失去约束而自遗。如果再用火法治疗,则火热内攻,致热毒炽盛,身发黄色,重则热盛动风,发如惊痫,或时有四肢抽搐。“火气虽微,内攻有力”,一次误治,也许还能迁延时日;再次误治,就只能是加速病人的死亡了。
作者:张仲景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三钱(切) 大枣四枚(劈) 麻黄十八铢(去节)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右七味,[口父]咀。以五升水,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于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干姜二两(炮,味辛热)
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四两(味酸,微寒) 甘草四两(炙,甘平)
右二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之。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芒硝半斤(味咸苦,大寒)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干姜一两半(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热)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太阳病的基本症候特征,是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畏风,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
太阳病,已经发热,或者还未发热,畏冷,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身体疼痛,呕逆,无汗,寸关尺三部脉象均浮紧的,就叫做伤寒。
外感病第一天,邪在太阳,如果脉证静止在太阳未变的,这是疾病未发生传变。如果病人总想呕吐、烦躁不安、脉象数而急疾,为邪气传里之象,表示病已传变。
外感病二三天,已到邪传阳明、少阳之期,如果不见阳明、少阳病见证,而只见太阳病症候的,表示病未传变。
太阳病,出现发热、口渴、不怕冷的,就叫做温病。温病为感受温邪所致,所以禁用辛温发汗、禁用攻下、禁用火攻。如果误用辛温发汗,就会使热势更甚,出现身体灼热、尺部寸部脉象均浮盛、自汗出、身体沉重、时时嗜睡、呼吸时鼻有鼾声、说话困难,这就叫风温。如果误用攻下,耗伤阴液,就会出现小便短少不通畅,两目直视、大便失禁。如果误用火攻,就会使邪热更炽,火热内攻,轻的会引起肌肤发黄,严重的会引起手足阵发抽搐,好象惊痫发作一样的症状,肤色发黄很深,象烟火熏过的一样。一次误治,病人尚可苟延时日,反复误治,就会断送病人生命。
患外感病,如果出现发热畏寒的症状,是病在阳经的表现;如果出现无热畏寒的症状,是病在阴经的表现。病在阳经的,大约七天可以痊愈;病在阴经的,大约六天可以痊愈。这是因为七属于阳数、六属于阴数的缘故。
太阳病,头痛超过七天而自行痊愈的,是因为邪气行尽太阳经的缘故。如果邪气未尽,有向阳明经传变趋势,可以针刺足阳明经穴,使经气疏通,抗邪力增强,邪气不能内传阳明,疾病就会痊愈。
太阳病将要解除的时间,多在上午九时至下午三时之间。
容易患太阳中风的人,表证解除以后,身体仍感觉不舒适的,需待一定的时日,正气恢复,才能痊愈。
病人体表发热,反而想穿很多衣服,这是外部假热、内部真寒的表现;体表怕冷,反而不想穿衣服,这是外部假寒、内部真热的反映。
太阳中风证,卫阳抗邪而浮盛于外,营阴不能内守而弱于内,卫阳浮盛于外就发热,营阴不能内守则汗自出,病人畏缩怕冷,瑟瑟畏风,象皮毛复盖身上一样发热,鼻塞气息不利,干呕的,应当用桂枝汤主治。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灸生姜三两,切片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五味药,捣碎前三味药,与后两药混合,加水七升,用微火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待药汁冷热适当时,服药一升,一日服三次。服药后一会儿,喝热稀粥一大碗,以助药力,并复盖棉被约二个小时,取暖保温来帮助发汗。发汗程度最好是遍身微微出汗,不要让汗出如流水一样淋漓不断,否则伤阳耗阴,疾病就一定不能解除。如果服了第一次药后汗出疾病痊愈,就停止服第二次、第三次药,不需要把一剂药都服尽。如果服第一次药汗不出,可以依照以上服药方法服第二次药。如果服第二次药还无汗出,那么,第三次药可适当提前服,可在半天左右将一剂服完。如果病情重的,可以白天夜晚服药,一天24小时进行严密观察。如果服完一剂药后,病症仍然存在的,可以再继续服药,倘若服药后仍不出汗,那么,就可一直服药二三剂。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滞滑腻、油腻、大蒜、小蒜、芸苔、胡荽、动物乳类及其制品,腐败变质及不良气味的食品。
太阳病,只要出现头痛、发热、汗出、畏风的,就可以用桂枝汤主治。
太阳病,项背部拘紧不柔和、俯仰不能自如,本应当无汗,反而出现汗出、怕风等太阳中风证的,用桂枝加葛根汤主治。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剖开桂枝二两去皮以上六味药,用水一斗,先加入葛根煎煮,煮去水分二升,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它药物,共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服药后复盖棉被取暖保温以助发汗,使病人遍身微微汗出为度。除服药后不需喝热粥外,其余的调养护理方法及服药禁忌均同桂枝汤。
太阳病,误用了泻下药之后,病人自觉胸中有气逆上冲感觉的,可以用桂枝汤治疗,服药方法同前。如果误下后没有气逆上冲感觉的,则不能用桂枝汤治疗。
太阳病第三天,已经用了发汗的方法,或者用了吐法,或者用了攻下法,或者用了温针的方法,病情仍然不解除的,这就是坏病,桂枝汤已不再适用。对于坏病,应该详细诊察其脉象、症状,了解使用了何种错误治法及演变为何种病症,因证立法,随证治疗。桂枝汤本来是解肌和营的方剂,适用于太阳中风证。如果病人脉象浮紧、发热、汗不出的,属太阳伤寒证,不可用桂枝汤治疗。医者务须经常记住这一点,千万不要发生错误。
平素嗜酒的人,如果患了太阳中风证,不当用桂枝汤治疗,如果服用了桂枝汤,就会出现呕吐,这是因为嗜酒的人多湿热内蕴,而桂枝汤是辛甘温之剂,用后更助热留湿的缘故。
宿有喘疾的病人,患了太阳中风证,引动喘疾发作的,用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治疗最好。
凡是内热炽盛的病人,如果服用桂枝汤而发生呕吐的,以后可能会出现吐脓血的变证。
太阳病,发汗太过,导致汗出淋漓不止、病人怕冷、小便短小、四肢微感拘急疼痛、屈伸困难,如果头痛、发热等表证仍然存在的,用桂枝加附子汤主治。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片大枣十二枚剖开附子一枚炮制去皮破成八片以上六味药,加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加入附子,其调养护理的方法同前。
太阳病,误用攻下之后,出现脉象急促、短促,胸部胀闷的,用桂枝去芍药汤主治。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片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四味药,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去掉芍药,调养护理方法同前。
如果误下后出现胸部满闷、脉微、畏风寒较重的,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治。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片大枣十二枚剖开附子一枚炮制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五味药,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去掉芍药加入附子,其调养护理方法同前。
太阳病,已经得了八九天,病人发热怕冷,发热的时间较长,怕冷的时间较短,一天发作二三次,好象疟疾一样,病人不呕吐,大小便正常,这是邪气郁滞在表的表现。此时,如果脉象渐趋调匀和缓的,是邪气去、正气复的症象,疾病将要痊愈。如果脉象微弱而怕冷的,这是表里阳气均虚,可能系误用汗、吐、下所致,因此,就不能再用发汗、攻下、涌吐的方法治疗了。如果面部反而出现红色的,表明邪气仍郁滞在肌表未能解除,病人皮肤还一定有搔痒的症状,适宜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片甘草炙麻黄各一两,去节大枣四枚剖开杏仁二十四枚,用水浸泡,去掉皮尖及双仁的以上七味药,用水五升,先加入麻黄煎煮,待煮一、二沸,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余各药,煎煮成一升八合,去掉药渣,每次温服六合。旧本说:取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合为六合,一次服完。调养护理方法同前。
太阳病,服了一遍桂枝汤,不仅表证不解,反而增添了烦闷不安的感觉,这是邪气郁滞太甚所致。治疗应当先针刺风池、风府,以疏经泄邪,然后再给予桂枝汤就可以痊愈。
服桂枝汤发汗,汗不遵法,出现大汗出、脉象洪大,而发热,畏寒,头痛等表证仍然存在的,为病仍在表,仍应给予桂枝汤治疗,服药方法同前。如果病人发热怕冷,发热的时间长,怕冷的时间短,好象发疟疾一样,一天发作二次的,用小发汗法就能治愈,适宜用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剖开以上七味药,用水五升,先加入麻黄,煮开一、二滚,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它药物,煎煮成二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二次。旧本说:取桂枝汤二份,麻黄汤一份,混合成二升,分二次服。调养护理方法同前
太阳中风证,服了桂枝汤后,汗出得很多,病人出现心烦口渴很厉害、饮水不能缓解、脉象洪大的,这是邪传阳明,热盛而津伤,用白虎加人参汤主治。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打碎,用布包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以上五味药,加水一斗煎煮,待粳米煮熟,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太阳病,发热怕冷,发热的时间长,怕冷的时间短,一天发作二三次,并见心烦、口渴的,为表郁兼内热之证,可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治疗。如果病人脉象微弱的,这是阳气虚弱,不能用发汗法治疗。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各十八铢,炙大枣四枚,剖开生姜一两二铢,切片石膏二十四铢,打碎,用布包以上七味药,用水五升,先加入麻黄,煮开一二滚,除去浮在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药物,煎煮成二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旧本说:应当是将越婢汤、桂枝汤的煎剂混合,每次温服一升。现将二方混合成一方,取桂枝汤二份药量,越婢汤一份药量。
服了桂枝汤,或使用了泻下法后,病人仍然头痛,项部拘急不柔和,象皮毛复盖身上一样发热,无汗,胃脘部胀满,微感疼痛,小便不通畅的,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治。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切片白术茯苓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六味药,用水八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服药后小便通畅的就可痊愈。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去掉桂枝,加入茯苓、白术。
伤寒病,症见脉浮、自汗出、小便频数、心烦、轻微怕冷、两小腿肚拘急疼痛、难以屈伸的,是太阳中风兼阳虚阴亏证,治当扶阳解表,反而单用桂枝汤来解表,这是错误的治法。服药后就出现了四肢冰冷,咽喉干燥、烦躁不安、呕吐等症状,是误治导致阴阳两虚。治疗应该先给予甘草干姜汤,来复阳气,如果服了甘草干姜汤后四肢厥冷转愈而见两腿温暖的,说明阳气已复。然后,再给予芍药甘草汤来复阴,阴液恢复,病人两小腿肚拘急疼痛解除,两腿即可自由伸展。假如误汗伤津,致肠胃燥实而气机不调和,出现谵言妄语等见症的,可以少量调胃承气汤治疗。如果反复发汗,再加上用烧针强迫发汗,汗多亡阳,导致少阴阳衰的,应当用四逆汤主治。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以上二味药,用水三升,煎至一升五合,去掉药渣,分二次温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甘草各四两,炙以上二味药,加水三升煎煮,煮至一升五合,去操药渣,分二次温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用陈米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以上三味药,用水三升,先加入大黄、甘草,煎煮成一升,去掉药渣,再加入芒硝,然后放在火上稍煮至开即成,每次温服少量。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用生的,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三味药,用水三升,煎煮成一升二合,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身体强壮的人可以用大的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问:病人的症状象桂枝汤证,按照桂枝汤证的治法进行治疗,结果反而使病情加剧,出现四肢冰冷、咽喉干燥、两小腿肌肉拘急疼痛,甚至出现谵语等症,老师预测到了病人半夜手足应当温暖,两腿应当舒展,后来病情发展果然如老师说的那样,怎么知道会这样呢?老师答:病人寸口脉搏浮而大,浮是感受风邪,大是虚的表现,感受风邪就会产生轻微发热,正气虚弱就会出现两小腿肌肉拘挛疼痛。症状虽然很象桂枝汤证,其实不是桂枝汤证,而是太阳中风兼阴阳两虚证。因此,在治疗上必须用桂枝汤加附子以温经发汗。但是医生却反而单用桂枝汤发汗,导致汗出亡阳,并兼阴液亏虚,从而出现四肢冰冷、咽喉干燥、烦躁等症状。治疗先给予甘草干姜汤,服药后阳气于半夜恢复,两腿就由厥冷转温暖,而两小腿肌肉拘挛疼痛尚未解除,于是再给予芍药甘草汤,服药后,阴液得复,则两脚就自由伸展了。如果误汗伤阴,导致阳明燥屎内结,就会出现谵语、心中烦乱不安等症,应当用承气汤攻下里实,服药后大便微见溏泻的,为燥屎得去,谵语等症就会停止,疾病即可以痊愈。
伤寒论太阳病原文及其解释如下:
原文节选: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词解:
1、恶风:当风则恶,无风稍缓,即恶寒之轻者。
2、脉缓:与紧脉相对举,言脉象松弛、宽缓,而非如平人脉来自至、从容和缓之缓脉。
3、中风:伤于风的意思,与猝然昏倒、口眼歪斜之中风病不同。
解释:
顾名思义,太阳中风,乃风邪侵袭太阳之病证。然风之与寒,每相兼而至,难于断然割裂。故本证病因咎之风寒,而以风邪为主。风寒犯表,营卫失调,卫气与邪气相争于表,故发热而脉浮;肌表失却卫气之温煦,故恶风寒;卫阳失于固摄,营阴走泄于外,故自汗出。脉浮缓者,乃风性疏泄、营阴失守之故也。
伤寒论的作者: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正史无传,生卒年及生平不详,经后人考证,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他写作的《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喻嘉言称此书:“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
一、太阳病提纲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jiang)痛而恶(wu)寒。 解释: 头项强痛:即头痛并伴有后项部拘紧不柔和之感。恶寒:怕冷的意思。 本证成因: 风寒外袭。 主症和病机: 脉浮 ,外邪袭表,正气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气血必充盛于表而脉象是反映气血活动状态的,故脉应之而浮。主表的浮脉,特点是轻取更得,重按少力,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水源木。 头项强痛 ,太阳经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外邪束表,太阳经脉受邪,经气不利,因此就在太阳经脉的循行部位上出现了筋脉拘急,肌肉痉挛的症状,于是就出现了头痛并伴见颈项部拘紧不柔和。这是诊断邪气在太阳经脉的定位性症状。 恶寒 ,风寒之邪外袭肌表,卫阳被伤。温煦失司,也就是”温分肉”的正常功能失司,故见恶寒。“恶寒”之前的“而”字,是进层连词,有“而且一定”的意思,旨在强调“恶寒”在诊断表证时的重要性,于是后世的医学家就有了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的说法。 此三证反映了风寒邪气侵袭太阳经脉和肌表,正气奋起与邪气抗争的病机。 是太阳病表证的基本特征,列在“太阳病篇”的开头,后世医学家称其为 太阳病提纲 。 太阳病应见发热,本条未将发热列入,可能是因太阳病初起,发热较恶寒出现较晚的缘故。 如第3条就有“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的说法,故将发热省略未提。但是应当知道,太阳表证虽然在初起阶段,有时候发热出现较晚,但是在其整个病程中, 一般是恶寒与发热同时存在。 这是因为,邪在太阳,正邪相争,卫阳因抗邪而奋于外,所以必有发热。 此外, 不独太阳表证可以见到脉浮,其他如风湿在表、虚阳外浮、正气外脱、里热内盛等,也可以见到脉浮。 不独太阳表证可以见到头项强痛,在里的水湿之邪阻遏太阳经气也可以见到头项强痛; 不独太阳表证可以见到恶寒,里阳虚衰,表阳不足,温煦失司,也可以见到恶寒。 因此要诊斯为太阳表证,上述三个症状必须同时存在。 二、思维导图让知识系统化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特意做了一张思维导图供大家学习和理解。 太阳病总纲导图 编辑: 之筱 ❤️ 美丽|善良|可爱|大方|帅气|优秀的你记得 喜欢点个“赞”和“再看”。
作者:张仲景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三钱(切) 大枣四枚(劈) 麻黄十八铢(去节)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右七味,[口父]咀。以五升水,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于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干姜二两(炮,味辛热)
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四两(味酸,微寒) 甘草四两(炙,甘平)
右二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之。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芒硝半斤(味咸苦,大寒)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干姜一两半(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热)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太阳病的基本症候特征,是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畏风,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
太阳病,已经发热,或者还未发热,畏冷,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身体疼痛,呕逆,无汗,寸关尺三部脉象均浮紧的,就叫做伤寒。
外感病第一天,邪在太阳,如果脉证静止在太阳未变的,这是疾病未发生传变。如果病人总想呕吐、烦躁不安、脉象数而急疾,为邪气传里之象,表示病已传变。
外感病二三天,已到邪传阳明、少阳之期,如果不见阳明、少阳病见证,而只见太阳病症候的,表示病未传变。
太阳病,出现发热、口渴、不怕冷的,就叫做温病。温病为感受温邪所致,所以禁用辛温发汗、禁用攻下、禁用火攻。如果误用辛温发汗,就会使热势更甚,出现身体灼热、尺部寸部脉象均浮盛、自汗出、身体沉重、时时嗜睡、呼吸时鼻有鼾声、说话困难,这就叫风温。如果误用攻下,耗伤阴液,就会出现小便短少不通畅,两目直视、大便失禁。如果误用火攻,就会使邪热更炽,火热内攻,轻的会引起肌肤发黄,严重的会引起手足阵发抽搐,好象惊痫发作一样的症状,肤色发黄很深,象烟火熏过的一样。一次误治,病人尚可苟延时日,反复误治,就会断送病人生命。
患外感病,如果出现发热畏寒的症状,是病在阳经的表现;如果出现无热畏寒的症状,是病在阴经的表现。病在阳经的,大约七天可以痊愈;病在阴经的,大约六天可以痊愈。这是因为七属于阳数、六属于阴数的缘故。
太阳病,头痛超过七天而自行痊愈的,是因为邪气行尽太阳经的缘故。如果邪气未尽,有向阳明经传变趋势,可以针刺足阳明经穴,使经气疏通,抗邪力增强,邪气不能内传阳明,疾病就会痊愈。
太阳病将要解除的时间,多在上午九时至下午三时之间。
容易患太阳中风的人,表证解除以后,身体仍感觉不舒适的,需待一定的时日,正气恢复,才能痊愈。
病人体表发热,反而想穿很多衣服,这是外部假热、内部真寒的表现;体表怕冷,反而不想穿衣服,这是外部假寒、内部真热的反映。
太阳中风证,卫阳抗邪而浮盛于外,营阴不能内守而弱于内,卫阳浮盛于外就发热,营阴不能内守则汗自出,病人畏缩怕冷,瑟瑟畏风,象皮毛复盖身上一样发热,鼻塞气息不利,干呕的,应当用桂枝汤主治。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灸生姜三两,切片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五味药,捣碎前三味药,与后两药混合,加水七升,用微火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待药汁冷热适当时,服药一升,一日服三次。服药后一会儿,喝热稀粥一大碗,以助药力,并复盖棉被约二个小时,取暖保温来帮助发汗。发汗程度最好是遍身微微出汗,不要让汗出如流水一样淋漓不断,否则伤阳耗阴,疾病就一定不能解除。如果服了第一次药后汗出疾病痊愈,就停止服第二次、第三次药,不需要把一剂药都服尽。如果服第一次药汗不出,可以依照以上服药方法服第二次药。如果服第二次药还无汗出,那么,第三次药可适当提前服,可在半天左右将一剂服完。如果病情重的,可以白天夜晚服药,一天24小时进行严密观察。如果服完一剂药后,病症仍然存在的,可以再继续服药,倘若服药后仍不出汗,那么,就可一直服药二三剂。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滞滑腻、油腻、大蒜、小蒜、芸苔、胡荽、动物乳类及其制品,腐败变质及不良气味的食品。
太阳病,只要出现头痛、发热、汗出、畏风的,就可以用桂枝汤主治。
太阳病,项背部拘紧不柔和、俯仰不能自如,本应当无汗,反而出现汗出、怕风等太阳中风证的,用桂枝加葛根汤主治。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剖开桂枝二两去皮以上六味药,用水一斗,先加入葛根煎煮,煮去水分二升,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它药物,共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服药后复盖棉被取暖保温以助发汗,使病人遍身微微汗出为度。除服药后不需喝热粥外,其余的调养护理方法及服药禁忌均同桂枝汤。
太阳病,误用了泻下药之后,病人自觉胸中有气逆上冲感觉的,可以用桂枝汤治疗,服药方法同前。如果误下后没有气逆上冲感觉的,则不能用桂枝汤治疗。
太阳病第三天,已经用了发汗的方法,或者用了吐法,或者用了攻下法,或者用了温针的方法,病情仍然不解除的,这就是坏病,桂枝汤已不再适用。对于坏病,应该详细诊察其脉象、症状,了解使用了何种错误治法及演变为何种病症,因证立法,随证治疗。桂枝汤本来是解肌和营的方剂,适用于太阳中风证。如果病人脉象浮紧、发热、汗不出的,属太阳伤寒证,不可用桂枝汤治疗。医者务须经常记住这一点,千万不要发生错误。
平素嗜酒的人,如果患了太阳中风证,不当用桂枝汤治疗,如果服用了桂枝汤,就会出现呕吐,这是因为嗜酒的人多湿热内蕴,而桂枝汤是辛甘温之剂,用后更助热留湿的缘故。
宿有喘疾的病人,患了太阳中风证,引动喘疾发作的,用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治疗最好。
凡是内热炽盛的病人,如果服用桂枝汤而发生呕吐的,以后可能会出现吐脓血的变证。
太阳病,发汗太过,导致汗出淋漓不止、病人怕冷、小便短小、四肢微感拘急疼痛、屈伸困难,如果头痛、发热等表证仍然存在的,用桂枝加附子汤主治。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片大枣十二枚剖开附子一枚炮制去皮破成八片以上六味药,加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加入附子,其调养护理的方法同前。
太阳病,误用攻下之后,出现脉象急促、短促,胸部胀闷的,用桂枝去芍药汤主治。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片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四味药,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去掉芍药,调养护理方法同前。
如果误下后出现胸部满闷、脉微、畏风寒较重的,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治。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片大枣十二枚剖开附子一枚炮制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五味药,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去掉芍药加入附子,其调养护理方法同前。
太阳病,已经得了八九天,病人发热怕冷,发热的时间较长,怕冷的时间较短,一天发作二三次,好象疟疾一样,病人不呕吐,大小便正常,这是邪气郁滞在表的表现。此时,如果脉象渐趋调匀和缓的,是邪气去、正气复的症象,疾病将要痊愈。如果脉象微弱而怕冷的,这是表里阳气均虚,可能系误用汗、吐、下所致,因此,就不能再用发汗、攻下、涌吐的方法治疗了。如果面部反而出现红色的,表明邪气仍郁滞在肌表未能解除,病人皮肤还一定有搔痒的症状,适宜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片甘草炙麻黄各一两,去节大枣四枚剖开杏仁二十四枚,用水浸泡,去掉皮尖及双仁的以上七味药,用水五升,先加入麻黄煎煮,待煮一、二沸,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余各药,煎煮成一升八合,去掉药渣,每次温服六合。旧本说:取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合为六合,一次服完。调养护理方法同前。
太阳病,服了一遍桂枝汤,不仅表证不解,反而增添了烦闷不安的感觉,这是邪气郁滞太甚所致。治疗应当先针刺风池、风府,以疏经泄邪,然后再给予桂枝汤就可以痊愈。
服桂枝汤发汗,汗不遵法,出现大汗出、脉象洪大,而发热,畏寒,头痛等表证仍然存在的,为病仍在表,仍应给予桂枝汤治疗,服药方法同前。如果病人发热怕冷,发热的时间长,怕冷的时间短,好象发疟疾一样,一天发作二次的,用小发汗法就能治愈,适宜用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剖开以上七味药,用水五升,先加入麻黄,煮开一、二滚,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它药物,煎煮成二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二次。旧本说:取桂枝汤二份,麻黄汤一份,混合成二升,分二次服。调养护理方法同前
太阳中风证,服了桂枝汤后,汗出得很多,病人出现心烦口渴很厉害、饮水不能缓解、脉象洪大的,这是邪传阳明,热盛而津伤,用白虎加人参汤主治。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打碎,用布包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以上五味药,加水一斗煎煮,待粳米煮熟,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太阳病,发热怕冷,发热的时间长,怕冷的时间短,一天发作二三次,并见心烦、口渴的,为表郁兼内热之证,可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治疗。如果病人脉象微弱的,这是阳气虚弱,不能用发汗法治疗。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各十八铢,炙大枣四枚,剖开生姜一两二铢,切片石膏二十四铢,打碎,用布包以上七味药,用水五升,先加入麻黄,煮开一二滚,除去浮在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药物,煎煮成二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旧本说:应当是将越婢汤、桂枝汤的煎剂混合,每次温服一升。现将二方混合成一方,取桂枝汤二份药量,越婢汤一份药量。
服了桂枝汤,或使用了泻下法后,病人仍然头痛,项部拘急不柔和,象皮毛复盖身上一样发热,无汗,胃脘部胀满,微感疼痛,小便不通畅的,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治。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切片白术茯苓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六味药,用水八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服药后小便通畅的就可痊愈。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去掉桂枝,加入茯苓、白术。
伤寒病,症见脉浮、自汗出、小便频数、心烦、轻微怕冷、两小腿肚拘急疼痛、难以屈伸的,是太阳中风兼阳虚阴亏证,治当扶阳解表,反而单用桂枝汤来解表,这是错误的治法。服药后就出现了四肢冰冷,咽喉干燥、烦躁不安、呕吐等症状,是误治导致阴阳两虚。治疗应该先给予甘草干姜汤,来复阳气,如果服了甘草干姜汤后四肢厥冷转愈而见两腿温暖的,说明阳气已复。然后,再给予芍药甘草汤来复阴,阴液恢复,病人两小腿肚拘急疼痛解除,两腿即可自由伸展。假如误汗伤津,致肠胃燥实而气机不调和,出现谵言妄语等见症的,可以少量调胃承气汤治疗。如果反复发汗,再加上用烧针强迫发汗,汗多亡阳,导致少阴阳衰的,应当用四逆汤主治。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以上二味药,用水三升,煎至一升五合,去掉药渣,分二次温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甘草各四两,炙以上二味药,加水三升煎煮,煮至一升五合,去操药渣,分二次温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用陈米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以上三味药,用水三升,先加入大黄、甘草,煎煮成一升,去掉药渣,再加入芒硝,然后放在火上稍煮至开即成,每次温服少量。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用生的,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三味药,用水三升,煎煮成一升二合,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身体强壮的人可以用大的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问:病人的症状象桂枝汤证,按照桂枝汤证的治法进行治疗,结果反而使病情加剧,出现四肢冰冷、咽喉干燥、两小腿肌肉拘急疼痛,甚至出现谵语等症,老师预测到了病人半夜手足应当温暖,两腿应当舒展,后来病情发展果然如老师说的那样,怎么知道会这样呢?老师答:病人寸口脉搏浮而大,浮是感受风邪,大是虚的表现,感受风邪就会产生轻微发热,正气虚弱就会出现两小腿肌肉拘挛疼痛。症状虽然很象桂枝汤证,其实不是桂枝汤证,而是太阳中风兼阴阳两虚证。因此,在治疗上必须用桂枝汤加附子以温经发汗。但是医生却反而单用桂枝汤发汗,导致汗出亡阳,并兼阴液亏虚,从而出现四肢冰冷、咽喉干燥、烦躁等症状。治疗先给予甘草干姜汤,服药后阳气于半夜恢复,两腿就由厥冷转温暖,而两小腿肌肉拘挛疼痛尚未解除,于是再给予芍药甘草汤,服药后,阴液得复,则两脚就自由伸展了。如果误汗伤阴,导致阳明燥屎内结,就会出现谵语、心中烦乱不安等症,应当用承气汤攻下里实,服药后大便微见溏泻的,为燥屎得去,谵语等症就会停止,疾病即可以痊愈。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 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可惜忙于俗事,医书古籍读的极慢。今日来不及写心得了。小说更新也是明天,先摘抄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太阳病的辩证和治疗方法,以供学习。实则,手写摘抄极为重要,只能徐徐图之……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三钱(切) 大枣四枚(劈) 麻黄十八铢(去节)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右七味,[口父]咀。以五升水,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于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干姜二两(炮,味辛热)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四两(味酸,微寒) 甘草四两(炙,甘平)右二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之。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芒硝半斤(味咸苦,大寒)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干姜一两半(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热)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 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 厥逆咽中干,烦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PS:读《伤寒论》,得了解成书时的背景,医圣张仲景的生活环境。一来,张仲景生活于东汉末年,与曹操、刘备、华佗等为同时代的人物, 做过长沙太守,因此又名张长沙, 可惜其生前名声不显。二来,张仲景为汉时南阳人,也就是现河南邓州市,其著书时用了不少当地方言,诸君阅读时需多多了解,以免理解有误。三来,古文阅读,时隔千年, 建议参照《说文解字》 ,当可准确领悟书中之意。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①。若发汗已,身灼热②者,名风温③。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④,鼻息必鼾⑤,语言难出⑥。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⑦;若被火⑧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⑨,若火熏之⑩。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注解】 ①温病:外感温热之邪,以发热而渴、不恶寒为主要脉证,是太阳病中的一种证型,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 ②灼热:身热显著,扪之灼手,形容发热严重。 ③风温:太阳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一种变证。与后世《温病学》中的风温不同。 ④多眠睡:嗜睡状态,非常人之熟睡。 ⑤鼾(hān):呼吸时鼻中发出的响声。 ⑥语言难出:语言不清晰,謇涩难出。 ⑦失溲:大小便失禁。溲,一般指小便,但此处却是指二便失禁。 ⑧被火:误用火法治疗。火,指温针、烧针、灸法、熏法、熨法等一类的治疗方法。 ⑨时瘛疚:阵发性手足抽搐。瘛(chì),收缩。疭(zòng),松弛。 ⑩若火熏之:如果使用火熏的方法治疗。另有医家将“若”解释为“像”,形容肤色晦暗,像火熏过一样。 逆:指误治。正确的治疗为顺,误治则为逆。 【解读】 本条提出温病的主要特点是发热而渴、不恶寒,这与太阳中风、伤寒的发热、必恶风寒、口不渴等有明显的区别。温病是温热之邪所致,温为阳邪,最易伤津耗液,故起病之初,在发热的同时便有口渴。因温热之邪重在伤人阴液,故多不恶寒。 当温热之邪初袭机体时,致使卫外功能失常,亦可有短暂微恶风寒的表现。温病初起,当用辛凉解表法以清透热邪。医者切不可认为是风寒束表而使用辛温发汗剂,否则,以热助热,重伤津液,则致变证丛生。《伤寒例》中云“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示人以温治温的危险性。“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为风温”,即是此例。 风温这一变证,除津伤热盛,表现为全身高热灼手外,尚见邪热充斥于表,气血外应,脉搏寸关尺三部皆浮盛有力。阳热过盛,逼迫营阴外泄则自汗出。热伤津气,所以身重。热盛神昏,则多眠睡,鼻息如鼾,语言难出。凡此种种,均为温病误治所致的不良后果。风温本属热盛津伤之证,宜用甘寒之剂清热养阴救治,切忌苦寒泄下、火劫取汗等法,否则更是遗患无穷。 医者不察,复用下法,夺其阴液,化源枯竭,则小便短少而不利。阴津不能上荣于目,加之热扰神明,进而双目直视,转动不灵,神智昏迷,二便失去约束而自遗。如果再用火法治疗,则火热内攻,致热毒炽盛,身发黄色,重则热盛动风,发如惊痫,或时有四肢抽搐。“火气虽微,内攻有力”,一次误治,也许还能迁延时日;再次误治,就只能是加速病人的死亡了。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 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可惜忙于俗事,医书古籍读的极慢。今日来不及写心得了。小说更新也是明天,先摘抄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太阳病的辩证和治疗方法,以供学习。实则,手写摘抄极为重要,只能徐徐图之……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三钱(切) 大枣四枚(劈) 麻黄十八铢(去节)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右七味,[口父]咀。以五升水,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于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干姜二两(炮,味辛热)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四两(味酸,微寒) 甘草四两(炙,甘平)右二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之。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芒硝半斤(味咸苦,大寒)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干姜一两半(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热)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 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 厥逆咽中干,烦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PS:读《伤寒论》,得了解成书时的背景,医圣张仲景的生活环境。一来,张仲景生活于东汉末年,与曹操、刘备、华佗等为同时代的人物, 做过长沙太守,因此又名张长沙, 可惜其生前名声不显。二来,张仲景为汉时南阳人,也就是现河南邓州市,其著书时用了不少当地方言,诸君阅读时需多多了解,以免理解有误。三来,古文阅读,时隔千年, 建议参照《说文解字》 ,当可准确领悟书中之意。
一、太阳病提纲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jiang)痛而恶(wu)寒。 解释: 头项强痛:即头痛并伴有后项部拘紧不柔和之感。恶寒:怕冷的意思。 本证成因: 风寒外袭。 主症和病机: 脉浮 ,外邪袭表,正气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气血必充盛于表而脉象是反映气血活动状态的,故脉应之而浮。主表的浮脉,特点是轻取更得,重按少力,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水源木。 头项强痛 ,太阳经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外邪束表,太阳经脉受邪,经气不利,因此就在太阳经脉的循行部位上出现了筋脉拘急,肌肉痉挛的症状,于是就出现了头痛并伴见颈项部拘紧不柔和。这是诊断邪气在太阳经脉的定位性症状。 恶寒 ,风寒之邪外袭肌表,卫阳被伤。温煦失司,也就是”温分肉”的正常功能失司,故见恶寒。“恶寒”之前的“而”字,是进层连词,有“而且一定”的意思,旨在强调“恶寒”在诊断表证时的重要性,于是后世的医学家就有了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的说法。 此三证反映了风寒邪气侵袭太阳经脉和肌表,正气奋起与邪气抗争的病机。 是太阳病表证的基本特征,列在“太阳病篇”的开头,后世医学家称其为 太阳病提纲 。 太阳病应见发热,本条未将发热列入,可能是因太阳病初起,发热较恶寒出现较晚的缘故。 如第3条就有“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的说法,故将发热省略未提。但是应当知道,太阳表证虽然在初起阶段,有时候发热出现较晚,但是在其整个病程中, 一般是恶寒与发热同时存在。 这是因为,邪在太阳,正邪相争,卫阳因抗邪而奋于外,所以必有发热。 此外, 不独太阳表证可以见到脉浮,其他如风湿在表、虚阳外浮、正气外脱、里热内盛等,也可以见到脉浮。 不独太阳表证可以见到头项强痛,在里的水湿之邪阻遏太阳经气也可以见到头项强痛; 不独太阳表证可以见到恶寒,里阳虚衰,表阳不足,温煦失司,也可以见到恶寒。 因此要诊斯为太阳表证,上述三个症状必须同时存在。 二、思维导图让知识系统化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特意做了一张思维导图供大家学习和理解。 太阳病总纲导图 编辑: 之筱 ❤️ 美丽|善良|可爱|大方|帅气|优秀的你记得 喜欢点个“赞”和“再看”。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①。若发汗已,身灼热②者,名风温③。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④,鼻息必鼾⑤,语言难出⑥。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⑦;若被火⑧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⑨,若火熏之⑩。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注解】 ①温病:外感温热之邪,以发热而渴、不恶寒为主要脉证,是太阳病中的一种证型,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 ②灼热:身热显著,扪之灼手,形容发热严重。 ③风温:太阳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一种变证。与后世《温病学》中的风温不同。 ④多眠睡:嗜睡状态,非常人之熟睡。 ⑤鼾(hān):呼吸时鼻中发出的响声。 ⑥语言难出:语言不清晰,謇涩难出。 ⑦失溲:大小便失禁。溲,一般指小便,但此处却是指二便失禁。 ⑧被火:误用火法治疗。火,指温针、烧针、灸法、熏法、熨法等一类的治疗方法。 ⑨时瘛疚:阵发性手足抽搐。瘛(chì),收缩。疭(zòng),松弛。 ⑩若火熏之:如果使用火熏的方法治疗。另有医家将“若”解释为“像”,形容肤色晦暗,像火熏过一样。 逆:指误治。正确的治疗为顺,误治则为逆。 【解读】 本条提出温病的主要特点是发热而渴、不恶寒,这与太阳中风、伤寒的发热、必恶风寒、口不渴等有明显的区别。温病是温热之邪所致,温为阳邪,最易伤津耗液,故起病之初,在发热的同时便有口渴。因温热之邪重在伤人阴液,故多不恶寒。 当温热之邪初袭机体时,致使卫外功能失常,亦可有短暂微恶风寒的表现。温病初起,当用辛凉解表法以清透热邪。医者切不可认为是风寒束表而使用辛温发汗剂,否则,以热助热,重伤津液,则致变证丛生。《伤寒例》中云“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示人以温治温的危险性。“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为风温”,即是此例。 风温这一变证,除津伤热盛,表现为全身高热灼手外,尚见邪热充斥于表,气血外应,脉搏寸关尺三部皆浮盛有力。阳热过盛,逼迫营阴外泄则自汗出。热伤津气,所以身重。热盛神昏,则多眠睡,鼻息如鼾,语言难出。凡此种种,均为温病误治所致的不良后果。风温本属热盛津伤之证,宜用甘寒之剂清热养阴救治,切忌苦寒泄下、火劫取汗等法,否则更是遗患无穷。 医者不察,复用下法,夺其阴液,化源枯竭,则小便短少而不利。阴津不能上荣于目,加之热扰神明,进而双目直视,转动不灵,神智昏迷,二便失去约束而自遗。如果再用火法治疗,则火热内攻,致热毒炽盛,身发黄色,重则热盛动风,发如惊痫,或时有四肢抽搐。“火气虽微,内攻有力”,一次误治,也许还能迁延时日;再次误治,就只能是加速病人的死亡了。
伤寒论太阳病原文及其解释如下:
原文节选: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词解:
1、恶风:当风则恶,无风稍缓,即恶寒之轻者。
2、脉缓:与紧脉相对举,言脉象松弛、宽缓,而非如平人脉来自至、从容和缓之缓脉。
3、中风:伤于风的意思,与猝然昏倒、口眼歪斜之中风病不同。
解释:
顾名思义,太阳中风,乃风邪侵袭太阳之病证。然风之与寒,每相兼而至,难于断然割裂。故本证病因咎之风寒,而以风邪为主。风寒犯表,营卫失调,卫气与邪气相争于表,故发热而脉浮;肌表失却卫气之温煦,故恶风寒;卫阳失于固摄,营阴走泄于外,故自汗出。脉浮缓者,乃风性疏泄、营阴失守之故也。
伤寒论的作者: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正史无传,生卒年及生平不详,经后人考证,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他写作的《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喻嘉言称此书:“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