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姚梅龄三焦焦膜病论文

发布时间:

姚梅龄三焦焦膜病论文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其形自古难明,而其用易彰,为体内最大的气化之腑,元气精微运行之通路,与腠理、膜原名虽异而实为一。 三焦一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其作为六腑之中最大的腑,遍布人体上下内外,大无可比,主司气化故又名孤府。历代医家对三焦的认识莫衷一是,未形成定论。三焦有无形体一论较有争议,或曰其有名无形,或曰有名有形,现笔者对三焦之形、三焦之用与其论治做详细论述。 三焦之形论 三焦“有名无形”论     三焦“有名无形”一说出自《难经·三十八难》,云“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此说提出后,有的医家认同而有的医家认为不妥,其中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三焦脉论》中说:“夫三焦者,一名三关也。上焦名三管反射,中焦名霍乱,下焦名走哺。合而为一,有名无形,主五脏六腑,往还神道,周身贯体,可闻不可见”,其认为三焦空有主持诸气之用而无具体形态。徐勇刚、魏晖在《论<黄帝内经>中三焦的实体解剖结构》中认为三焦的实体解剖结构应该是食管、胰和输尿管。姚荷生、姚梅龄等在《三焦膜病辨治》 中认为“三焦应该是一个有形的脏器,它的实质应该是人体内遍布胸腔、腹腔的一大网膜。 ” 王志红在《“三焦”概念的再认识—与新世纪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商榷》中认为三焦乃机体内客观存在的气机运动与水液运行的空间和通道, 是机体内客观存在的空隙,包括脏腑间隙、组织间隙、细胞间隙乃至分子间隙所构成的空间和通道 。虽各家众说纷纭,然其意不外乎人身之通道、空隙矣。 三焦之用论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其功用必应符合腑的特性,即《素问·五藏别论》所云:“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具有传化、传导、泻而不藏的特性,即通道之性。“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灵枢·营卫生会》) 为三焦气化功用之体现,而其本则因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谷,通会相火矣,故其用有三。 元气之通道 《难经·三十八难》云:“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 正如《中藏经》所云:“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 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 。其于周身灌体,和调内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过于此也。” 元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出乎肾,通过三焦运行于身,上达于肺,与肺吸入的天之清气相合,在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下,布散全身下达于丹田,实现人体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并促进津、血的运行以及脏腑功能的正常活动。 三焦与膜原、腠理关系 《湿热论》中云:“膜原者,外近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由此可知膜原的部位内近胃腑,外近肌肉,即处于人身之胸膈处的肌肉与胃腑之间也。而膜原为三焦之门户,故三焦与外界相通于膜原矣。《金匮要略》曰:“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之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此即指出腠为三焦通行元气的场所,理为脏腑皮肤之中纹理。腠理实不可分,故并称,且同为三焦主司气化通会肾元之处。理为形而腠为用,腠理非独指皮肤,脏腑之间亦有也,故三焦遍布人体之上下内外。 膜原乃三焦与外界相通之门户,腠理为三焦气化之所,均为三焦的一部分,即三焦主司气化之小局也,而三焦则为人体气化之大局,故三者实而为一。 三焦虚实论治 三焦治法 三焦既为元气、水液的通道,亦为相火的通道,火水并行其中。若三焦阻滞,则会水停、火郁相继或相加而为病,病机虚实夹杂。就其治法而言,三焦郁阻则应“去其阻遏,展布气机”,展布气机可以透邪转气,疏通气机可以去其阻遏。不管是伤寒、温病抑或湿热、痰热都是在条畅气机以透邪,给邪以出路的基础上治疗的。 三焦实证论治 少阳三焦阻遏以实邪郁滞为主时采用温胆汤治疗。温胆汤清胆和胃,但所治病位不仅仅局限于胆胃,而是少阳,是痰热郁结少阳的代表方。温胆汤中竹茹为植物竹茎秆的干燥中间层,质地清轻上浮,味甘而微寒,《本草备要》言其“治上焦烦热,皮入肺,主上焦”;枳实形小却质重,性善下达以利气,破坚积,泻下焦之热,行下焦之气;茯苓以平渗中焦清气;半夏辛温以荡涤痰浊,消胸中痞,膈上痰,燥以去湿,辛以通气;陈皮横行散结,直行下降,以顺气、消痰、去郁之用;甘草以调和兼利血气;姜枣以顾护脾胃,促进气血之生化。诸药相合使痰饮内化,气机调达,三焦通畅。 若寒邪阻滞于少阳三焦,则可用小柴胡汤升发少阳之气,宣畅三焦,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三焦畅达则阴阳和合,邪随汗而出病愈。 三焦虚证论治 若少阳偏虚,则又有偏阴偏阳之不同。当少阳偏阳虚时可采用乌梅丸,桂枝、细辛、蜀椒、干姜、附子以温煦肝阳,佐助肝之升发,黄连、黄柏以清阳郁之化热,人参以补气,当归以补肝体,乌梅以敛肝气,寒热并进,攻补兼用。 若少阳偏阴虚时,可以选用连梅汤以滋补肝阴。方中黄连清泻上焦之热,阿胶、生地以滋肾阴,虚则补其母,补母以生子,麦冬养肺阴以滋水之上源充肝之水源,乌梅与黄连相伍,共奏酸苦泻热之功,而与生地、麦冬相配则有酸甘化阴之效。 三焦虚实夹杂论治 若病机虚实夹杂,则可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以条达气机,调和阴阳,清热养津。方中柴胡以去心腹肠胃中结气,推陈致新,黄芩以解烦热,天花粉之润与牡蛎之敛相合以生津散结,干姜之辛温以温中散结,桂枝甘草治气机冲逆兼调和内外。 三焦病因、病机并非局限于上,其症候错综复杂,难以捉摸,但亦逃不出阴阳虚实的范围。我们临床时则应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为治疗原则,拒绝定式思维,灵活采用辨证论治,同病异治的治疗大法,力求见效于临床。

姚梅龄焦膜病论文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其形自古难明,而其用易彰,为体内最大的气化之腑,元气精微运行之通路,与腠理、膜原名虽异而实为一。 三焦一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其作为六腑之中最大的腑,遍布人体上下内外,大无可比,主司气化故又名孤府。历代医家对三焦的认识莫衷一是,未形成定论。三焦有无形体一论较有争议,或曰其有名无形,或曰有名有形,现笔者对三焦之形、三焦之用与其论治做详细论述。 三焦之形论 三焦“有名无形”论     三焦“有名无形”一说出自《难经·三十八难》,云“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此说提出后,有的医家认同而有的医家认为不妥,其中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三焦脉论》中说:“夫三焦者,一名三关也。上焦名三管反射,中焦名霍乱,下焦名走哺。合而为一,有名无形,主五脏六腑,往还神道,周身贯体,可闻不可见”,其认为三焦空有主持诸气之用而无具体形态。徐勇刚、魏晖在《论<黄帝内经>中三焦的实体解剖结构》中认为三焦的实体解剖结构应该是食管、胰和输尿管。姚荷生、姚梅龄等在《三焦膜病辨治》 中认为“三焦应该是一个有形的脏器,它的实质应该是人体内遍布胸腔、腹腔的一大网膜。 ” 王志红在《“三焦”概念的再认识—与新世纪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商榷》中认为三焦乃机体内客观存在的气机运动与水液运行的空间和通道, 是机体内客观存在的空隙,包括脏腑间隙、组织间隙、细胞间隙乃至分子间隙所构成的空间和通道 。虽各家众说纷纭,然其意不外乎人身之通道、空隙矣。 三焦之用论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其功用必应符合腑的特性,即《素问·五藏别论》所云:“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具有传化、传导、泻而不藏的特性,即通道之性。“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灵枢·营卫生会》) 为三焦气化功用之体现,而其本则因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谷,通会相火矣,故其用有三。 元气之通道 《难经·三十八难》云:“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 正如《中藏经》所云:“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 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 。其于周身灌体,和调内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过于此也。” 元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出乎肾,通过三焦运行于身,上达于肺,与肺吸入的天之清气相合,在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下,布散全身下达于丹田,实现人体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并促进津、血的运行以及脏腑功能的正常活动。 三焦与膜原、腠理关系 《湿热论》中云:“膜原者,外近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由此可知膜原的部位内近胃腑,外近肌肉,即处于人身之胸膈处的肌肉与胃腑之间也。而膜原为三焦之门户,故三焦与外界相通于膜原矣。《金匮要略》曰:“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之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此即指出腠为三焦通行元气的场所,理为脏腑皮肤之中纹理。腠理实不可分,故并称,且同为三焦主司气化通会肾元之处。理为形而腠为用,腠理非独指皮肤,脏腑之间亦有也,故三焦遍布人体之上下内外。 膜原乃三焦与外界相通之门户,腠理为三焦气化之所,均为三焦的一部分,即三焦主司气化之小局也,而三焦则为人体气化之大局,故三者实而为一。 三焦虚实论治 三焦治法 三焦既为元气、水液的通道,亦为相火的通道,火水并行其中。若三焦阻滞,则会水停、火郁相继或相加而为病,病机虚实夹杂。就其治法而言,三焦郁阻则应“去其阻遏,展布气机”,展布气机可以透邪转气,疏通气机可以去其阻遏。不管是伤寒、温病抑或湿热、痰热都是在条畅气机以透邪,给邪以出路的基础上治疗的。 三焦实证论治 少阳三焦阻遏以实邪郁滞为主时采用温胆汤治疗。温胆汤清胆和胃,但所治病位不仅仅局限于胆胃,而是少阳,是痰热郁结少阳的代表方。温胆汤中竹茹为植物竹茎秆的干燥中间层,质地清轻上浮,味甘而微寒,《本草备要》言其“治上焦烦热,皮入肺,主上焦”;枳实形小却质重,性善下达以利气,破坚积,泻下焦之热,行下焦之气;茯苓以平渗中焦清气;半夏辛温以荡涤痰浊,消胸中痞,膈上痰,燥以去湿,辛以通气;陈皮横行散结,直行下降,以顺气、消痰、去郁之用;甘草以调和兼利血气;姜枣以顾护脾胃,促进气血之生化。诸药相合使痰饮内化,气机调达,三焦通畅。 若寒邪阻滞于少阳三焦,则可用小柴胡汤升发少阳之气,宣畅三焦,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三焦畅达则阴阳和合,邪随汗而出病愈。 三焦虚证论治 若少阳偏虚,则又有偏阴偏阳之不同。当少阳偏阳虚时可采用乌梅丸,桂枝、细辛、蜀椒、干姜、附子以温煦肝阳,佐助肝之升发,黄连、黄柏以清阳郁之化热,人参以补气,当归以补肝体,乌梅以敛肝气,寒热并进,攻补兼用。 若少阳偏阴虚时,可以选用连梅汤以滋补肝阴。方中黄连清泻上焦之热,阿胶、生地以滋肾阴,虚则补其母,补母以生子,麦冬养肺阴以滋水之上源充肝之水源,乌梅与黄连相伍,共奏酸苦泻热之功,而与生地、麦冬相配则有酸甘化阴之效。 三焦虚实夹杂论治 若病机虚实夹杂,则可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以条达气机,调和阴阳,清热养津。方中柴胡以去心腹肠胃中结气,推陈致新,黄芩以解烦热,天花粉之润与牡蛎之敛相合以生津散结,干姜之辛温以温中散结,桂枝甘草治气机冲逆兼调和内外。 三焦病因、病机并非局限于上,其症候错综复杂,难以捉摸,但亦逃不出阴阳虚实的范围。我们临床时则应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为治疗原则,拒绝定式思维,灵活采用辨证论治,同病异治的治疗大法,力求见效于临床。

姚梅龄的焦膜病论文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其形自古难明,而其用易彰,为体内最大的气化之腑,元气精微运行之通路,与腠理、膜原名虽异而实为一。 三焦一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其作为六腑之中最大的腑,遍布人体上下内外,大无可比,主司气化故又名孤府。历代医家对三焦的认识莫衷一是,未形成定论。三焦有无形体一论较有争议,或曰其有名无形,或曰有名有形,现笔者对三焦之形、三焦之用与其论治做详细论述。 三焦之形论 三焦“有名无形”论     三焦“有名无形”一说出自《难经·三十八难》,云“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此说提出后,有的医家认同而有的医家认为不妥,其中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三焦脉论》中说:“夫三焦者,一名三关也。上焦名三管反射,中焦名霍乱,下焦名走哺。合而为一,有名无形,主五脏六腑,往还神道,周身贯体,可闻不可见”,其认为三焦空有主持诸气之用而无具体形态。徐勇刚、魏晖在《论<黄帝内经>中三焦的实体解剖结构》中认为三焦的实体解剖结构应该是食管、胰和输尿管。姚荷生、姚梅龄等在《三焦膜病辨治》 中认为“三焦应该是一个有形的脏器,它的实质应该是人体内遍布胸腔、腹腔的一大网膜。 ” 王志红在《“三焦”概念的再认识—与新世纪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商榷》中认为三焦乃机体内客观存在的气机运动与水液运行的空间和通道, 是机体内客观存在的空隙,包括脏腑间隙、组织间隙、细胞间隙乃至分子间隙所构成的空间和通道 。虽各家众说纷纭,然其意不外乎人身之通道、空隙矣。 三焦之用论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其功用必应符合腑的特性,即《素问·五藏别论》所云:“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具有传化、传导、泻而不藏的特性,即通道之性。“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灵枢·营卫生会》) 为三焦气化功用之体现,而其本则因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谷,通会相火矣,故其用有三。 元气之通道 《难经·三十八难》云:“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 正如《中藏经》所云:“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 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 。其于周身灌体,和调内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过于此也。” 元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出乎肾,通过三焦运行于身,上达于肺,与肺吸入的天之清气相合,在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下,布散全身下达于丹田,实现人体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并促进津、血的运行以及脏腑功能的正常活动。 三焦与膜原、腠理关系 《湿热论》中云:“膜原者,外近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由此可知膜原的部位内近胃腑,外近肌肉,即处于人身之胸膈处的肌肉与胃腑之间也。而膜原为三焦之门户,故三焦与外界相通于膜原矣。《金匮要略》曰:“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之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此即指出腠为三焦通行元气的场所,理为脏腑皮肤之中纹理。腠理实不可分,故并称,且同为三焦主司气化通会肾元之处。理为形而腠为用,腠理非独指皮肤,脏腑之间亦有也,故三焦遍布人体之上下内外。 膜原乃三焦与外界相通之门户,腠理为三焦气化之所,均为三焦的一部分,即三焦主司气化之小局也,而三焦则为人体气化之大局,故三者实而为一。 三焦虚实论治 三焦治法 三焦既为元气、水液的通道,亦为相火的通道,火水并行其中。若三焦阻滞,则会水停、火郁相继或相加而为病,病机虚实夹杂。就其治法而言,三焦郁阻则应“去其阻遏,展布气机”,展布气机可以透邪转气,疏通气机可以去其阻遏。不管是伤寒、温病抑或湿热、痰热都是在条畅气机以透邪,给邪以出路的基础上治疗的。 三焦实证论治 少阳三焦阻遏以实邪郁滞为主时采用温胆汤治疗。温胆汤清胆和胃,但所治病位不仅仅局限于胆胃,而是少阳,是痰热郁结少阳的代表方。温胆汤中竹茹为植物竹茎秆的干燥中间层,质地清轻上浮,味甘而微寒,《本草备要》言其“治上焦烦热,皮入肺,主上焦”;枳实形小却质重,性善下达以利气,破坚积,泻下焦之热,行下焦之气;茯苓以平渗中焦清气;半夏辛温以荡涤痰浊,消胸中痞,膈上痰,燥以去湿,辛以通气;陈皮横行散结,直行下降,以顺气、消痰、去郁之用;甘草以调和兼利血气;姜枣以顾护脾胃,促进气血之生化。诸药相合使痰饮内化,气机调达,三焦通畅。 若寒邪阻滞于少阳三焦,则可用小柴胡汤升发少阳之气,宣畅三焦,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三焦畅达则阴阳和合,邪随汗而出病愈。 三焦虚证论治 若少阳偏虚,则又有偏阴偏阳之不同。当少阳偏阳虚时可采用乌梅丸,桂枝、细辛、蜀椒、干姜、附子以温煦肝阳,佐助肝之升发,黄连、黄柏以清阳郁之化热,人参以补气,当归以补肝体,乌梅以敛肝气,寒热并进,攻补兼用。 若少阳偏阴虚时,可以选用连梅汤以滋补肝阴。方中黄连清泻上焦之热,阿胶、生地以滋肾阴,虚则补其母,补母以生子,麦冬养肺阴以滋水之上源充肝之水源,乌梅与黄连相伍,共奏酸苦泻热之功,而与生地、麦冬相配则有酸甘化阴之效。 三焦虚实夹杂论治 若病机虚实夹杂,则可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以条达气机,调和阴阳,清热养津。方中柴胡以去心腹肠胃中结气,推陈致新,黄芩以解烦热,天花粉之润与牡蛎之敛相合以生津散结,干姜之辛温以温中散结,桂枝甘草治气机冲逆兼调和内外。 三焦病因、病机并非局限于上,其症候错综复杂,难以捉摸,但亦逃不出阴阳虚实的范围。我们临床时则应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为治疗原则,拒绝定式思维,灵活采用辨证论治,同病异治的治疗大法,力求见效于临床。

温病三焦辩证论文

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尤其是作文中不可忽视的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我们要怎么去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说明文:三焦辨证的认识,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医根据温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症状变化的特点,以上焦、中焦、下焦为纲,对温病过程中的各种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以区分病程阶段、识别病情传变、明确病变部位、归纳证候类型、分析病机特点、确立治疗原则并推测预后转归的辨证方法。三焦辨证的创立,使温病辨证在前人基础上又有了近一步的发展。 简史三焦辨证为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所确立,但其理论渊源可以上溯到《内经》。历代对三焦的认识不尽相同,但大多以上、中、下三焦划分人体上、中、下三个部分,即横膈以上的胸部为上焦,包括心、肺两脏;横膈以下、脐以上的脘腹部为中焦,内居脾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肝肾和膀胱等。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即论述过三焦病证,其后历代医家有所发挥,但尚未构成完整的体系。至清代吴鞠通著《温病条辨》,三焦辨证得以确立。他根据《内经》有关三焦部位的概念,结合温病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及病变累及三焦所属脏腑的不同表现,以上焦、中焦、下焦为纲,以温病病名为目,将六经、脏腑及卫气营血辨证理论贯穿其中,重点论述三焦脏腑在温病过程中的病机变化,并以此概括证候类型,按脏腑进行定位、诊断和治疗,创立了三焦辨证这一温病辨证纲领。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同为温病辨证方法,卫气营血辨证反映由表入里的发展过程,而三焦辨证则体现了温病从上而下的传变规律,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临床运用则可更全面地指导温病的`辨证论治。另外,三焦辨证除运用于温病的辨证外,对内伤杂病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证候特征三焦辨证反映了邪气侵犯人体后发展变化的三个不同阶段,据病邪种类,大致可分上焦温热、上焦湿热、中焦温热、中焦湿热、下焦温热、下焦湿热等证候。 上焦温热即温邪侵犯上焦至于肺与心包的证候。温邪袭肺,外则卫气郁闭,内则肺气不宣,临床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苔薄白,脉浮数。这一证候多见于温病初期,属表证。若表邪入里,邪热壅肺,肺气闭郁,则表现为身热汗出,口渴,咳嗽,气喘,苔黄,脉数等。肺经之邪不解,邪热内陷,致心窍阻闭,则为逆传心包,见舌质红绛,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肢厥等症。这一证候虽属上焦,见于温病初期,但病情危重。 上焦湿热即湿热侵犯上焦,病位在肺与皮毛的证候,为湿温病的初期阶段。见恶寒重,发热轻,或午后发热,头重如裹,肢体困重,胸闷无汗,口黏不渴,舌苔白腻,脉濡缓等症。由于湿与脾胃关系密切,故上焦湿热常兼见湿困脾胃之胸闷,不思饮食,肠鸣便溏等症。若湿热郁蒸,酿成痰浊,蒙蔽心包,则以表情淡漠,神识痴呆,时昏时醒为特点。 中焦温热即温邪传入中焦,病及手足阳明的病变。阳明主燥,邪入阳明多从燥化而成里热燥实证。若邪热在胃,多为无形之热。由于胃经热盛,熏蒸于外,而见发热,不恶寒,反恶热,面目红赤,汗出,口渴,气粗,苔黄燥,脉浮洪等。若邪入大肠,多为有形热结,腑气不通,症见午后热盛,大便秘结,小便不畅,语声重浊,苔黄黑焦燥,脉沉有力等。 中焦湿热为湿热病邪犯及中焦脾胃的证候。脾主运化并主四肢肌肉,胃主受纳,脾胃受邪,症见身热,有汗不解,午后热盛,胸脘痞闷,恶心欲吐,身重肢倦,苔腻,脉濡等。因患者体质有异,湿与热相合轻重有别。素体阳虚、湿邪偏盛者,多表现为湿重于热;素体阳盛、热邪偏胜者,多表现为热重于湿;也有湿郁热蒸、湿热并重之证。 下焦温热为温病末期,病变累及肝肾的概称。肾主藏精,为元阴之本,邪热久留不去,肾阴耗损,可见身热颧红,口燥咽干,脉虚神倦等。肝为风木之脏,赖肾水以滋养,若肾阴被耗,则水不涵木,肝失所养而致虚风内动,症见手足蠕动,甚或痉挛,神倦肢厥,心中悸动不安,舌绛苔少,脉虚弱等。应指出的是,就三焦划分人体部位而言,肝并不属下焦,但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多见于温病末期,在温病辨证中统属于下焦病候。 下焦湿热以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失职,湿阻大肠,腑气不通为主要病理变化。症见小便不利,渴不多饮,或大便不通,小腹硬满,头胀昏沉,苔灰白黄腻,脉濡数。 证候关系三焦辨证所包括的各脏腑病理变化,不仅是温病发展过程中三类不同证候的概括,而且标明了温病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以及三焦所属脏腑的传变规律。一般而言,温病初起,邪袭上焦,首先犯肺,故上焦证候多为温病的初期阶段。手太阴肺的病变不愈,可进一步传入中焦,为顺传;也可由肺而传入心包,为逆传。中焦病证,处于温病的中期,为邪正剧争的极期,中焦病不愈,则可传入下焦,所以就三焦辨证而言,温病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始于上焦,终于下焦。但由于个体体质差异,温病性质不同,又因治疗是否恰当等因素的影响,上、中、下焦各病程阶段长短不一,累及脏腑重心有别,如逆传心包多见于温热类温病;温邪传入中焦,多见胃经热盛,肠道热结;传入下焦多伤及肝肾之阴。而湿热性质的温病,初起热势多不盛而即可侵犯中焦,病变多在脾胃,而且滞留时间较长;若传入下焦,则除肝肾外还可影响膀胱及大肠功能。温热与湿热两类温病可相互转化。如温热病邪在阳虚湿盛之体,或夏秋湿盛之季,可转化为温病夹湿;而湿热病,由于患者素体胃阳偏旺,或湿热蕴蒸日久化燥化火,也可出现与温热病相同的病机变化。

、六经辨证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首先创用六经辨证,主要用于伤寒,亦即外感热病,但其原则和方药也用于内科杂病。这种辨证方法汉以后流传甚广,对祖国医学影响很大。 所谓六经,前人认为主要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但是足经受病,手经也往往会波及,所以实际是从整个经络脏腑病理进行辨证的一种方法。大体说来:风寒客于肌表,营卫失和,为太阳病;外邪由表入里,阳气亢盛,胃腑里实就是阳明病;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则为少阳病。三阴经病主要见于寒邪入里、正虚阳衰的情况,脾胃虚寒为太阴病;心肾阳衰为少阴病;疾病末期,阳气未复,正邪交争而出现的寒热错杂、厥热胜复证为厥阴病。总之,三阳病主热、主实,三阴病主寒、主虚。 临床上,六经病证既可单独出现,又可同时累及两经、三经。凡二经三经证候同时出现,不由传变而成的,谓之“合病”;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病证,两经证候交并,由传变而成者,谓之“并病”;由一经转变为另一经病者,谓之“传经”。合病、并病、传经,主要取决于正气的强弱、邪气的多少,治疗的当否。 下面,把六经病的主要证治作一简要介绍。 (一)太阳病 太阳主一身之表,外感风寒,出现恶寒、发热、头痛、颈强、脉浮等证,谓之太阳病。又分为经证、腑证两类。 1.太阳经证是病邪束于肌表的阶段,又分“中风”与“伤寒”两种。 (1)太阳病“中风”:主证为发热恶风、汗出、头颈强痛、脉浮缓。即八纲中的表虚证。治疗用解肌发表之法,以桂枝汤为主方。 (2)太阳病“伤寒”:主证恶寒发热、无汗、骨节疼痛、脉浮紧。即八纲中的表实证。治疗用发汗解表之法,以麻黄汤为主方。 2.太阳腑证是因表邪不解,循经入腑(膀胱)所引起。又分“蓄水证”与“蓄血证”两种。 (1)蓄水证:表邪入腑,阻遏膀胱气化,致水热蓄结膀胱。主证为:烦渴饮水,小便不利,或渴欲饮水,水入即吐,或兼有发热恶风,脉浮数等。治疗以五苓散为主方。 (2)蓄血证:表邪随经入里,热与血结于下焦少腹部位。主证为:少腹急结或硬满;精神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脉沉涩。治疗以桃仁承气汤或抵当汤为主方。 (二)阳明病 阳明病多是太阳病入里化热所致,亦有因误治致津伤而引起者。临床多表现为里实热证。也可分经、腑证两个类型。 1.阳明经证邪传入里,邪热炽盛,但肠中尚无燥屎阻结。主证为壮热、大渴、大汗、烦躁、不恶寒反恶热、舌苔黄燥、脉洪大。治疗用清里热法,以白虎汤为主方。 2.阳明腑证邪热内结,与肠中糟粕搏结而成燥屎。主证为:潮热、出汗、腹满而硬,大便秘结、神昏谵语,或循衣摸床、脉沉实。治疗用通腑泻热法,以大承气汤为主方。 (三)少阳病 少阳病是病邪介于太阳、阳明之间的阶段,习称半表半里证。本病可以从太阳病发展而来,也可以从本经起病。主证为:“寒热往来、胸胁满闷,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口苦咽干、目眩、舌苔白、脉弦。”治疗用和解表里法,以小柴胡汤为主方。 (四)太阴病 太阴病可由三阳病失治误治传变而来,或外邪直中太阴所致。临床多表现为脾阳虚而有寒湿之证。主证为:四肢倦怠、肌肉烦疼、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溏泻、口不渴、舌淡苔自、脉缓。治疗用温中散寒法,以理中汤为主方。 (五)少阴病 少阴病可由他经病变失治误治传来,也可因外邪直中而成。为心肾虚衰严重阶段。其主证为:脉微细,但欲寐(似睡非睡、欲睡不得)。又分为以下二型。 1.虚寒证除主证外,尚有无热恶寒、手足逆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脉象沉微等证。治疗用回阳救逆法,以四逆汤为主方。 2.虚热证除主证外,兼见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小便黄、舌红绛、脉沉细数。治疗用清热、救阴法,以黄连阿胶汤为主方。 (六)厥阴病 为六经病证的后期阶段,病情较为复杂而危重。临床多呈寒热错杂的证候。 其主证为:四肢厥冷或与发热交错出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利不止。治疗要温清并用,如属蛔厥者,可用乌梅丸之类治疗。 二、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是温热病辨证的又一方法,弥补了卫气营血辨证的不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它既代表人体上、中、下三部病变的所在,也代表温病的一般发展过程(初、中、末三个阶段)。 (一)上焦证候 包括肺和心包两个部分的病证。 1.肺病发热、微恶寒、咳嗽,气喘,脉浮数(可见于温病卫分证)。 2.心包病高热夜重、躁扰不安或神昏谵语、口不甚渴,舌质渐现红绛(可见于温病逆传营分之证)。 (二)中焦证候 包括胃、大肠、脾病的证候,可分为燥热和湿热两个类型。 1.胃肠燥热发热、不恶寒反恶热、面红目赤、腹满硬痛而拒按、便秘、尿短赤,或热结旁流(大便燥结不通,有时泄出黄臭粪水,不见燥屎泄出),下利灼肛。苔黄干糙,甚则色黑而起芒刺,脉洪大或沉数有力(可见于气分证)。 2.中焦湿热发热不高,午后较甚,胸脘痞闷、恶心、头重身倦、渴不多饮、便溏、苔黄腻、脉缓或濡数(可见于温病的湿温证)。 (三)下焦证候 包括肝与肾两个部分的证候。如邪热耗伤肾阴可见手足心热、咽干、心烦不寐等症状。肾阴亏损导致肝阴不足,肝风内动,可见手足抽动;头晕目眩,甚则突然昏倒等症状(可见于温热病的末期)。 三、小结 1.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是外感热性病的三种辨证方法。六经辨证最早,是各种辨证的先导,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对外感热病的认识还不够完全,随着医学的发展,这种辨证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多种热病辨证的需要,于是又创立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从而补充了六经辨证的不足,这样就形成了祖国医学对外感热病进行辨证论治的较为完整的理论。 2.外感热病可分为“伤寒”与“温病”两大类。一般说来,六经辨证主要是用于外感风寒之邪所致的病证,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主要是用于外感温热之邪所致的病证。 3.六经病证可以概括为三阳病(即太阳、少阳、阳明)、三阴病(即太阴、少阴、厥阴)两大类。三阳病的特点是:发病之始,其病程较短,正邪激烈抗争,症状的表现多呈亢奋性,在八纲辨证中属表实热。三阴病的特点是:正气已趋于衰微,症状的表现多呈衰退性的,在八纲辨证中属里虚寒。 临床上,六经病证既可发于阳,也可发于阴。它的一般传变规律是:阳经多从太阳经开始,然后传入阳明或少阳;如正气不足,也可传入阴经。阴经多从太阴开始,然后传入少阴、厥阴。这是顺经传。也有越经而传的,如太阳病可传入太阴病。 4.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虽然都用于温病,但前者主要是由表入里、从“横”的方面来认识疾病的,而后者是由上到下、从“纵”的方面来认识疾病的,它补充了前者的不足。临床上,多以前者为主。 三焦病证的一般传变规律是,温热病首先侵犯上焦,并由上焦传向中焦、下焦。

三焦辨证,是外感温热病辨证纲领之一,为清代医家吴鞠通所倡导。它是根据《内经》关于三焦所属部位的概念,大体将人体躯干所隶属的脏器,划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从咽喉至胸隔属上焦;脘腹属中焦;下腹及二阴属下焦,并在《伤寒论》六经分证和叶天士卫气营血分证的基础上,结合温病的传变规律特点而总结出来的。 一、三焦病证的分类 三焦所属脏腑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标志着温病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上焦主要包括手太阴肺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病变,多为温热病的初期阶段。中焦主要包括手、足阳明和足太阴脾经的病理变化。脾胃同属中焦,阳明主燥,太阴主湿。邪入阳明而从燥化,则多呈里热燥实证;医学教育网整理邪入太阴从湿化,多为湿温病证,其中足阳明胃的病变。多为极期期阶段。下焦主要包括足少阴肾和足厥阴肝经的病变,多为肝肾阴虚之候,属温病的末期阶段。 (-)上焦病证 上焦病证,是指温热病邪,侵袭人体从口鼻而入,自上而下,一开始就出现的肺卫受邪的证候。温邪犯肺以后,它的传变有两种趋势,一种是“顺传”,指病邪由上焦传入中焦而出现中焦足阳明胃经的证候;另一种为“逆传”;即从肺经而传入手厥阴心包经,出现“逆传心包”的证候。 【临床表现】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脉浮数或两寸独大;邪人心包,则舌蹇肢厥,神昏谚语。 【证候分析】邪犯上焦,肺合皮毛而主表,故恶风寒。肺病不能化气,气郁则身热。肺气不宣,则见咳嗽。午后属阴,浊阴旺于阴分,故午后身热。温热这邪在表,故脉浮数。邪在上焦;故两寸独大。 温邪逆传心包,舌为心窍,故舌蹇;心阳内郁,故肢厥;热迫心伤,神明内乱,故神昏谵语。 (二)中焦病证 中焦病证,是指温病自上焦开始,顺传至于中焦,表现出的脾胃证候。若邪从燥化,或为无形热盛,或为有形热结,表现出阳明失润,燥热伤阴的证候。若邪从湿化,郁阻脾胃,气机升降不利,则表现出湿温病证。因此,在证候上有胃燥伤阴与脾经湿热的区别。 1、胃燥伤阴证:是指病入中焦,邪从燥化,出现阳明燥热的证候。 【临床表现】身热面赤,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黄或焦燥,脉象沉涩。 【证候分析】阳热上炎,则身热面赤。燥热内盛,热迫津伤,胃失所润,则见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唇裂苔黄或焦燥。气机不畅,津液难于输布,故脉沉涩。 本证病机与临床表现和六经辨证中的阳明病证基本相同。但本证为感受温邪,传变快,人体阴液消耗较多。 2、脾经湿热证:是指湿温之邪,郁阻太阴脾经而致的证候。 【临床表现】面色淡黄,头身重病,汗出热不解,身热不扬,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溏泄,苔黄滑腻,脉细而濡数,或见胸腹等处出现白菩。 【证候分析】太阴湿热,热在湿中,郁蒸于上,则面色淡黄,头重身痛。湿热缠绵不易分解,故汗出热不解,湿热困郁,阻滞中焦,脾运不健,气失通畅,故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溏泄。医学教育网整理湿性粘滞,湿热之邪留恋气分不解,郁蒸肌表,则见身热不扬,白菩透露,苔黄滑腻,脉细而濡数,均为湿热郁蒸之象。 (三)下焦病证 下焦病证,是指温邪久留不退,劫灼下焦阴精,肝肾受损,而出现的肝肾阴虚征候。 【临床表现】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舌燥,神倦耳聋,脉象虚大;或手足蠕心中詹詹大动,神倦脉虚,舌绛少苔,甚或时时欲脱。 【证候分析】湿病后期,病邪深入下焦,真阴耗损,虚热内扰,则见身热面赤,手中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舌燥等阴虚内热之象。阴精亏损,神失所养则神倦。医学教育网整理阴精不得上荣清窍则耳聋,肝为刚脏,属风木而主筋,赖肾水以涵养。真阴被灼,水亏木旺。筋失所养而拘挛则出现手脚蠕动甚或痉挛。阴虚水亏,虚风内扰则心中詹詹大动。至于脉虚,舌绛苔少,甚或欲脱,均为阴精耗竭之虚象。 二、三焦病证的传变规律 三焦病的各种证候,标志着温病病变发展过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其中上焦病证候,多表现于温病的初期阶段;中焦病证候,多表现于温病的极期阶段;医学教育网整理下焦病证候多表现于温病的末期阶段。其传变一般多由上焦手太阴肺经开始,由此而传人中焦,进而传入下焦为顺传;如感受病邪偏重,低抗力较差的病人,病邪由肺卫传入手厥阴心包经者为逆传。 三焦病的传变,取决于病邪的性质和受病机体抵抗力的强弱等因素,如病人体质偏于阴虚而抵抗力较强的,感受病邪又为温热、温毒、风温、温疫、冬瘟,若顺传中焦,则多从燥化而为阳明燥化证;传入下焦,则为肝肾阴虚之证。如病人体质偏于阳虚而抵抗力较弱者,感受病邪又为寒湿,若顺传中焦,则多从湿化,而为太阴湿化证;传入下焦,则为湿久伤阳之证。唯暑兼湿热,传入中焦可从燥化,也可以湿化;传人下焦,既可伤阴,也可伤阳,随其所兼而异。 三焦病的传变过程,虽然有自上而下,但这仅指一般而言,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的病犯上焦,经治而愈,并无传变;有的又可自上焦径传下焦,或由中焦再传肝肾的,这又与六经病的循经传、越经传相似。也有初起即见中焦太阴病症症状的,也有发病即见厥阴症状的。医学教育网整理这又与六经病证中的直中相类似。此外,还有两焦症状互见和病邪弥漫三焦的,这又与六经的合病、并病相似。

温病学的三焦辩证论文

本书由吴瑭(字鞠通)著。该书在清代众多温病学家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为清代温病学说标志性专著。《温病条辨》重申寒、温分立,提出病因有三(伏气、时气、戾气),病类为九(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秋燥、冬温、温疟);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吴氏的三焦辨证不仅层次清晰、明确,而且能落实到具体脏腑,而非难以捉摸的“膜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该辨证体系与张仲景伤寒六经辨证、叶天士温热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互为羽翼,是温病创新理论之一。该书提出了一系列的温病治疗原则,成为此后温病治疗的圭臬,其中一些学术见解直到现在仍为临床医家所重视。

自清代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以上、中、下三焦论述温病的证治以来,三焦辨证就成为温病辨证的方法之一。这是依据《内经》关于三焦所属部位的概念,在《伤寒论》及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结合温病传变规律的特点而总结出来的,着重阐述了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证候特点及其传变规律。

一、三焦辨证的概念

三焦辨证是在阐述上、中、下三焦所属脏腑病理变化及其证候的基础上,说明了温病初、中、末三个不同阶段。就其证候来看,上焦包括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络的证候;中焦包括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的证候;下焦包括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的证候。

(一)上焦病证

温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于肺,属手太阴,所以温病开始的时候,即出现肺卫受邪的症状。温邪犯肺以后,它的传变有两种趋向:一为顺传,指病邪由上焦传入中焦,而出现足阳明胃经的证候;另一种为逆传,即从肺卫而传入手厥阴心包,出现邪陷心包的证候。

临床表现: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脉浮数或两寸独大;邪入心包,则舌蹇肢厥,神昏谵语。

证候分析:邪犯上焦,肺合皮毛而主表,故恶风寒。肺主化气,肺病不能化气,气郁则身热。咳为肺气郁。午后热甚,乃阴受火克,浊阴之邪归下,乘火旺之时而作也。温热之邪在表,故脉浮数。邪在上焦,故两寸独大。

温邪逆传心包,舌为心窍,故舌蹇。心阳内郁,故肢厥。热迫心伤,神明内乱,故神昏谵语。然此证的肢厥,应与阴寒所致的冷过于肘膝之厥相鉴别。

(二)中焦病证

温病自上焦开始,顺传至于中焦,则现脾胃之证。脾与胃虽以表里相属,而其特性各有不同。胃性喜润恶燥,燥则浊气不通而郁闷,邪入中焦而燥化,出现阳明的燥热证候;脾性喜燥恶湿,湿则脾气抑扼而运化失常,邪入中焦而从湿化,则出现太阴的湿热证候。

临床表现:阳明燥热,则面目俱赤,呼吸俱粗,便秘,腹满,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黄或焦黑,脉象沉涩。太阴湿热,则面色淡黄,头胀身重,胸闷不饥,身热不扬,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溏泄,舌苔黄腻,脉细而濡数。

证候分析:阳热上炎,故面红目赤。邪热壅盛,呼吸俱粗。热迫津伤,胃失所润,除有便秘、腹满,又见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黄或焦黑等津亏热结和脉象沉涩等气机不畅,津液难以输布的症状。

太阴湿热,热在湿中,蒸郁于上,则面色淡黄,头胀身重。湿热困郁,气机不畅,升降失常,胸闷不饥。热蒸于湿,湿郁肌腠,则身热不扬。湿热阻滞中焦,脾运不健,气失通畅,故小便不利,大便不爽或溏泄。舌苔黄腻,脉细而濡数,都是湿遏热郁之象。

(三)下焦病证

温热之邪,久羁中焦,阳明燥热,劫灼下焦,阴液耗损,津亦被劫,乙癸同源,肝肾受灼,故为肝肾阴伤之证。

临床表现: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背,口干,舌燥,神倦,耳聋,脉象虚大;或手足蠕动,或瘛疭,心中澹澹大动,神倦脉虚,舌绛苔少,甚或时时欲脱。

证候分析:温病后期,进入下焦,易损肾之阴液。身热面赤,乃肾精亏损,虚热内扰的表现。手足心热甚于手背,乃阴虚内热之明证。它如口干、舌燥等,亦系阴液亏损所致。肝为刚脏,属风木而主筋,赖肾水以涵养。热邪久留,真阴被灼,水亏木旺,筋失所养而拘挛,以致出现手足蠕动,甚或瘛疭;而心中澹澹大动,亦系阴虚水亏,虚风内扰所致。至于神倦脉虚,舌绛苔少,甚或欲脱,均为阴精耗竭之虚象。

二、温病的传变规律

三焦病的各种证候,标志着温病病变发展过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其中上焦病证候,多表现于温病的初期阶段;中焦病证候,多表现于温病的极期阶段;下焦病证候,多表现于温病的末期阶段。其传变一般多由上焦手太阴肺经开始,由此传入中焦,进而传入下焦为顺传;如感受病邪偏重,抵抗力较差的病人,病邪由肺卫传入手厥阴心包经者为逆传。

三焦病的传变,取决于病邪的性质和受病机体抵抗力的强弱等因素。如病人体质偏于阴虚而抗病力较强,感受病邪又为温热、温毒、风温、温疫、冬温,若顺传中焦,则多从燥化,而为阳明燥化证;传入下焦,则为肝肾阴虚之证。如病人体质偏于阳虚而抗病力较弱,感受病邪又为寒湿,若顺传中焦,则多从湿化,而为太阴湿化证;传入下焦,则为湿久伤阳之证。唯暑兼湿热,传入中焦可从燥化,也可从湿化;传入下焦,既可伤阴,也可伤阳,随其所兼而异。

三焦病的传变过程,虽然自上而下,但这只是一般情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病犯上焦,经治而愈,并无传变;有时病自上焦传下焦,或由中焦再传肝肾,又与六经病症的循经传、越经传相似。也有初起即见中焦太阴病症状的,也有发病即见厥阴病症状的,这又与六经病症中的直中相似。还有两焦症状互见和病邪弥漫三焦的,这又与六经的合病、并病相似。

三焦辨证所包括的各脏腑病理变化,不仅是温病发展过程中三类不同证候的概括,而且标明了温病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以及三焦所属脏腑的传变规律。一般而言,温病初起,邪袭上焦,首先犯肺,故上焦证候多为温病的初期阶段。手太阴肺的病变不愈,可进一步传入中焦,为顺传;也可由肺而传入心包,为逆传。中焦病证,处于温病的中期,为邪正剧争的极期,中焦病不愈,则可传入下焦,所以就三焦辨证而言,温病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始于上焦,终于下焦。但由于个体体质差异,温病性质不同,又因治疗是否恰当等因素的影响,上、中、下焦各病程阶段长短不一,累及脏腑重心有别,如逆传心包多见于温热类温病;温邪传入中焦,多见胃经热盛,肠道热结;传入下焦多伤及肝肾之阴。而湿热性质的温病,初起热势多不盛而即可侵犯中焦,病变多在脾胃,而且滞留时间较长;若传入下焦,则除肝肾外还可影响膀胱及大肠功能。温热与湿热两类温病可相互转化。如温热病邪在阳虚湿盛之体,或夏秋湿盛之季,可转化为温病夹湿;而湿热病,由于患者素体胃阳偏旺,或湿热蕴蒸日久化燥化火,也可出现与温热病相同的病机变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