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乳腺癌情绪医学杂志

发布时间:

乳腺癌情绪医学杂志

人们最大的压力来源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压力: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他们往往希望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孩子们承受着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巨大压力,需要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各种考试。2. 工作压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职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很多人需要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加班,为了保住工作或者获得晋升,他们常常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3. 社会压力:社会的竞争压力非常大,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房价、交通、人口等各种问题,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4. 家庭压力:中国家庭的传统观念较为强烈,很多人需要承担照顾老人和孩子的责任,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开销也越来越大,压力也相应增加。总的来说,在中国,压力来源比较复杂,每个人的情况也不同,但以上这些方面可能是最普遍的。

说到情绪和乳腺癌,大家一定忘不了歌手姚贝娜的离世,姚贝娜就是因为乳腺癌而离世的,她早前就说过,不良的情绪会积留在人体内,而以另一种很极端的方式发泄出来,就是乳腺癌。这让我们把坏情绪和乳腺癌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情绪不好真的会导致乳腺癌吗?。1、情绪不好或会导致乳腺癌的病因乳腺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也很复杂,一般认为最大的致病因素是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人体内部环境。长期的不良情绪得不到纾解,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内部环境,影响内分泌,造成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乳腺癌还有一个高危因素是遗传,也就是是否携带与乳腺癌相关的突变基因。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还包括晚育,未哺乳;患乳腺良性疾病未及时诊治;经医院活检(活组织检查)证实患有乳腺非典型增生;胸部接受过高剂量放射线的照射;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绝经后肥胖;长期过量饮酒等。由于遗传和饮食习惯的关系,相对于欧美女性,中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还是较低的。研究发现,当女性总是处于怒、愁、忧、虑等不良情绪状态,就会抑制卵巢的排卵功能,出现孕酮减少,使雌激素相对增高,导致乳腺增生,容易引发乳腺癌。而乐观情绪,是预防乳腺病的最好防御武器。对女性而言,学会合理健康地释放、消化不良情绪,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非常重要。如果不幸得了乳腺癌,更加要懂得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只要早发现、早治疗,乳腺癌的治愈率在癌症中还是比较高的,而且不一定非要手术切除乳腺组织,在一定情况下,保乳治疗也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2、乳腺癌的早期症状1.乳腺肿块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2.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3.皮肤改变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了连接乳腺皮肤和深层胸肌筋膜的韧带,使其缩短并失去弹性,牵拉相应部位的皮肤,乳腺皮肤出现一个小凹陷,像小酒窝一样。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即乳腺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样。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在主癌灶周围的皮肤形成散在分布的质硬结节,即所谓“皮肤卫星结节”。4.乳头、乳晕异常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湿疹样癌,即乳腺病,表现为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以致乳头回缩。5.腋窝淋巴结肿大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多睦健康告诉您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所谓高危因素是指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而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具有的危险因素就称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女性乳腺癌年龄别发病率0~24岁年龄段处较低水平,25岁后逐渐上升,50~54岁组达到高峰,55岁以后逐渐下降。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所谓家族史是指一级亲属(母亲,女儿,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近年发现乳腺腺体致密也成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乳腺癌是女性朋友常见的一类乳腺恶性肿瘤,近些年也有好几个名人因为这个病症果实,也引起民众的关注,其实每个病症都会有一类比较票偏好的人群,我们需要了解这些致病因素,尽量的避开这些特征,那么,患乳腺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哪些特征的人患乳腺癌的风险高。1、患乳腺癌风险高的人1.体重超标。体重超标或肥胖会导致乳腺癌风险增加30%~60%。其原因是,雌激素产生于脂肪细胞,体内脂肪细胞越多,身体产生的雌激素就越多,额外的雌激素会导致肿瘤生长。2.腰围增大。除了体重之外,脂肪堆积的部位也十分关键。《英国医学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女性绝经后乳腺癌的最重要发病因素是20岁后裙子大小的变化情况。腰围变得越粗,乳腺癌风险就越大。3.运动太少。积极运动可从多方面降低癌症危险。首先,运动是增强抗炎和免疫力的自然方法。其次,运动可降低血糖和血液中胰岛素水平。另外,运动还可帮助身体分解雌激素,进而降低癌症危险。研究还发现,即便携带高风险基因的女性也可以从经常运动中受益。专家建议,每天运动1小时,每周至少锻炼四五次。4.经常饮酒。多项研究发现,过量饮酒与乳腺癌风险之间存在重要关联。去年一项研究发现,怀孕头3个月,尤其是第一次怀孕时饮酒会增加乳腺癌危险。专家表示,饮酒越多,乳腺癌风险就越大。5.饮食不当。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减少红肉摄入量,多吃植物性食物有助于抑制癌细胞生长。比如,球芽甘蓝和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有助于减少体内炎症,平衡雌激素水平。多吃胡萝卜和西红柿等富含胡萝卜素的橘红色果蔬,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风险。另外,限制糖和高脂肪乳制品摄入量也有助于防止乳腺癌。6.有家族病史。美国癌症协会研究资料显示,即使你没有携带乳腺癌突变基因,但只要有一个一级亲属(即母亲、姐妹或女儿)患有乳腺癌,那么你罹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会翻倍。如果女性的一级亲属中有两位确诊乳腺癌,那么其本身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就会增加3倍。出现这两种情况,应该尽早看医生,接受更严格的乳腺癌筛查。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7.身处毒素环境。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暴露于被称为“内分泌干扰物”(也称为环境激素,是外源性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的某些毒素环境中,会增加乳腺癌发病几率。这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可在脂肪细胞中聚集,并模仿自然雌激素,致使肿瘤生长。常见的内分泌干扰物包括:双酚A(即BPA,是塑料容器和罐头中使用的一种典型物质)和化妆品中使用的防腐剂邻苯二甲酸。2、怎样有效预防乳腺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乳腺癌每天建立健康的生活作息,并且强有力的执行。保证每周一次的锻炼,锻炼的时间保持在小时。保持心情舒畅。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癌细胞怕热,每天保持运动,可以很有效预防癌症的产生。心理和生理健康是相辅相成,互相关联着的。摆脱消极的情绪是对乳房的最大的挽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乳腺癌幼儿时期提倡母乳喂养,发育期间注意营养搭配均衡。忌暴饮暴食,少吃油煎炸和烧烤食品,还有腌制品。因为食用油加热后食品形成致癌的化合物。是癌症诱发的凶手。同时还要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维生素、胡萝卜素、橄榄油、鱼、等。多吃豆类食物如:红豆、豆浆等大豆含有异黄胴对癌症有抑制作用,诱发的乳腺癌就低于15%。30岁以后坚持每年体检一次预防乳腺癌定期健康体检是预防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30岁之后的身体新城代谢开始缓慢。各个身体器官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久坐的习惯是引发各种疾病的根源之一。长期潜伏于身体器官的一些疾病并无明显表现出异常。每年一次体检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不会错失最佳治疗期。戒酒和戒烟预防乳腺癌吸烟会诱发的乳腺癌几率要比普通人高,并且二手烟对身体有害,它也是乳腺癌的“罪魁祸首之一”。吸烟时尼古丁浓度要比血液高很多,吸烟会导致乳头分泌物基因突变。喝酒会分泌雌激素,雌激素会诱发癌细胞的繁殖。长时间吸烟和喝酒会引发乳腺癌,还会危及生命。保持体重忌肥胖预防乳腺癌超重与肥胖的女性,患癌症的几率明显增高,杜绝高热量和汉堡之类的食品,脂肪组织能促发可观的雌激素,雌激素水平越高易患乳腺癌的几率越高。肥胖的内源性雌激素水平增高可导致乳腺癌的发病率风险提高

乳腺癌医学杂志

乳腺癌是常见的乳腺恶性肿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近些年来,年轻人的报道也在增多。根据你提供的临床资料,中年的女性患者目前的诊断是乳腺癌,咨询乳腺癌的风险有哪些?该疾病的发生受个人因素,家庭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与体内雌孕激素水平的不平衡表达有关。

对于乳腺癌,我们听过各种各样的传言,据说它是女性癌症第一杀手,据说他是一种基因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而患上的,并且的乳腺癌基本无药可救等等佞人惊悚的传言,都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我们对于乳腺癌的认知存在很多的误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1、乳腺癌认知误区城市女性乳腺癌高发的因素是普遍的晚婚晚育、较少的生育次数、较短的哺乳时间,以及快速紊乱的都市生活,这都导致内分泌的紊乱,诱发乳腺癌发病。乳腺癌是女性第一癌症杀手?错乳腺癌并不是导致女性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但它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数据,在美国,乳腺癌发病率约为111/10万。我国是乳腺癌的传统低发区,根据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的杨玲等人的研究,2005年,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万,居各类癌症之首,并导致48164人死亡。更可怕的是2000年至2005年,我国乳腺癌发病人数增加了,势头迅猛。乳腺癌是一种基因病?错乳腺癌的发病机理目前仍然没有搞清楚。不过,科学家们业已发现两个与乳腺癌相关的基因:BRCA1和BRCA2。这两个基因发生变异的女性,有40%至80%的患乳腺癌的风险,然而另外20%至60%病历无法用基因解释,80%的乳腺癌病历并没有明确的家族史。所以,即使你的家族中没有乳腺癌的病史,也绝不可以掉以轻心。同时,那些有家族病史的女性,应该更加密切关注自己的乳房。乳腺癌是女人病?错尽管对多数男人来讲,乳房给他惹的惟一麻烦是青春期乳房一过性增生(相信很多男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然而根据一些研究,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约为(~)/10万。由于男性乳房脂肪组织少,癌细胞容易侵犯皮下淋巴网络,所以病死率相当高,美国2005年有460名男性死于乳腺癌。所以男同胞们也不可对乳房的变化掉以轻心。使用止汗剂可以导致乳腺癌?错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使用止汗剂或者减少腋下汗腺分泌可以导致乳腺癌发病率提高。这种说法可能源自于人们对解剖知识的缺乏,或者出自某些不健康的怀疑论者之口。服用避孕药可以导致乳腺癌?错大量的研究(比如Marchbanks2002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调查)表明,口服避孕药不会增加妇女患乳腺癌的可能性,但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应该注意危险性的轻微提高。现代口服避孕药仅仅含有很低剂量的激素,而且服用口服避孕药有助于女性调理月经周期,降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减轻骨质疏松症状。同任何其他药品一样,服用口服避孕药,大家都要斟酌其利弊。乳房自检是最有效的早期诊断方式?错乳房X光检查,尤其是新近的钼靶照相检查是最可信赖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手段。手指可以感知1。5厘米大小的肿块,而X光可以发现小于0。5厘米的肿块,并判断它的性质。对于乳房自检,不能夸大它的功效。美国癌症早期诊断指南也从2005年起不再将乳房自检列为推荐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方法。专家推荐,35岁以上的女性,每18个月应当进行一次专业的乳房检查,包括X光检查和专业医师的触诊。而那些有家族史和生活忙碌高压的女性,专家建议从30岁开始。高脂肪饮食可以导致乳腺癌?错几个大规模研究都没有给出高脂肪饮食和乳腺癌发病率提高之间的明确联系。不过,拒绝高脂食品的确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特别是当你已经超重的话。肥胖的确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因为脂肪组织也会分泌雌激素,体内过多的脂肪会增加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这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乳腺癌诊断书等同于死刑判决书?错80%乳腺癌确诊病历没有出现转移,这些患者五年存活率高达80%,一些患者治疗后高质量地生活了很多年。即便那些已经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也可以继续生活很长时间。特别是乳腺癌的治疗手段日新月异,只要尽早地发现,乳腺癌不等于生命的终结。乳腺癌治疗等于切除乳房?错乳腺癌治疗方式多样,超过一半的患者可以接受保乳治疗,即使需要切除乳腺,也不一定需要全部切除乳房,现在有很多可以保全乳房外观的手术手段,这可以很大程度上削减患者的心理压力。2、乳腺癌预防措施1、从饮食下手。酒精摄入量和患乳腺癌的概率也有关系。每天饮用1到3杯酒精饮料会添加患乳腺癌的概率。假如一定要喝酒,女人能够服用些叶酸,以抵消酒精的不良效果。多年以来,科研人员都倡议服用亚麻籽能够下降乳腺癌患病概率。亚麻籽富含木脂素和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已经有研讨证实对防癌有用。吃起来也很便利,能够将制作为液体的亚麻籽浇在色拉上,也能够将固体的亚麻籽磨碎,撒在早餐上。别的,女人每天应当食用至少一次低脂乳制品,比方酸奶或脱脂奶。坚持运动与健康饮食相同重要。最理想的运动量是每日30分钟。无论如何,每天花点时刻运动,总比完全不运动好。2、定时体检乳腺癌查看从20岁开端不要漫不经心。乳腺x光查看对女人来说十分重要。在你能感觉到肿块之前,x光就能够查看出癌症是不是已经在你的体内生根。虽然乳腺癌病人的数量逐年上升,但是因此逝世的病人数量却在削减,这全赖及时有用的前期查看和医治。乳腺癌最佳治疗时间是在乳腺癌的初期,乳腺癌早期期怎么治疗呢?事实上了解乳癌的早期症状十分重要,若能早期诊断治疗,则可使预后明显改观。早期乳癌多无明显症状,偶而发现乳房硬结,大部分为无痛性,少数有痛,因而往往使患者丧失警惕,误认为是炎症或经前期的乳房变化而延误诊治,必须引以为戒。乳癌肿块最常见于乳房的外上方及中心部位(约70%、,有时可发现单侧性乳头有血性溢液,遇此情况要立即就医。有时乳房肿块不明显,但腋窝处发现有肿物时也应就医,因腋窝淋巴结是乳癌最早的转移部位。我们都不想被乳腺癌疾病所困扰,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好关于此病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应该在生活和饮食当中做好对于乳腺癌疾病的预防工作

乳腺癌是女性朋友常见的一类乳腺恶性肿瘤,近些年也有好几个名人因为这个病症果实,也引起民众的关注,其实每个病症都会有一类比较票偏好的人群,我们需要了解这些致病因素,尽量的避开这些特征,那么,患乳腺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哪些特征的人患乳腺癌的风险高。1、患乳腺癌风险高的人1.体重超标。体重超标或肥胖会导致乳腺癌风险增加30%~60%。其原因是,雌激素产生于脂肪细胞,体内脂肪细胞越多,身体产生的雌激素就越多,额外的雌激素会导致肿瘤生长。2.腰围增大。除了体重之外,脂肪堆积的部位也十分关键。《英国医学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女性绝经后乳腺癌的最重要发病因素是20岁后裙子大小的变化情况。腰围变得越粗,乳腺癌风险就越大。3.运动太少。积极运动可从多方面降低癌症危险。首先,运动是增强抗炎和免疫力的自然方法。其次,运动可降低血糖和血液中胰岛素水平。另外,运动还可帮助身体分解雌激素,进而降低癌症危险。研究还发现,即便携带高风险基因的女性也可以从经常运动中受益。专家建议,每天运动1小时,每周至少锻炼四五次。4.经常饮酒。多项研究发现,过量饮酒与乳腺癌风险之间存在重要关联。去年一项研究发现,怀孕头3个月,尤其是第一次怀孕时饮酒会增加乳腺癌危险。专家表示,饮酒越多,乳腺癌风险就越大。5.饮食不当。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减少红肉摄入量,多吃植物性食物有助于抑制癌细胞生长。比如,球芽甘蓝和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有助于减少体内炎症,平衡雌激素水平。多吃胡萝卜和西红柿等富含胡萝卜素的橘红色果蔬,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风险。另外,限制糖和高脂肪乳制品摄入量也有助于防止乳腺癌。6.有家族病史。美国癌症协会研究资料显示,即使你没有携带乳腺癌突变基因,但只要有一个一级亲属(即母亲、姐妹或女儿)患有乳腺癌,那么你罹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会翻倍。如果女性的一级亲属中有两位确诊乳腺癌,那么其本身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就会增加3倍。出现这两种情况,应该尽早看医生,接受更严格的乳腺癌筛查。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7.身处毒素环境。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暴露于被称为“内分泌干扰物”(也称为环境激素,是外源性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的某些毒素环境中,会增加乳腺癌发病几率。这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可在脂肪细胞中聚集,并模仿自然雌激素,致使肿瘤生长。常见的内分泌干扰物包括:双酚A(即BPA,是塑料容器和罐头中使用的一种典型物质)和化妆品中使用的防腐剂邻苯二甲酸。2、怎样有效预防乳腺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乳腺癌每天建立健康的生活作息,并且强有力的执行。保证每周一次的锻炼,锻炼的时间保持在小时。保持心情舒畅。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癌细胞怕热,每天保持运动,可以很有效预防癌症的产生。心理和生理健康是相辅相成,互相关联着的。摆脱消极的情绪是对乳房的最大的挽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乳腺癌幼儿时期提倡母乳喂养,发育期间注意营养搭配均衡。忌暴饮暴食,少吃油煎炸和烧烤食品,还有腌制品。因为食用油加热后食品形成致癌的化合物。是癌症诱发的凶手。同时还要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维生素、胡萝卜素、橄榄油、鱼、等。多吃豆类食物如:红豆、豆浆等大豆含有异黄胴对癌症有抑制作用,诱发的乳腺癌就低于15%。30岁以后坚持每年体检一次预防乳腺癌定期健康体检是预防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30岁之后的身体新城代谢开始缓慢。各个身体器官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久坐的习惯是引发各种疾病的根源之一。长期潜伏于身体器官的一些疾病并无明显表现出异常。每年一次体检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不会错失最佳治疗期。戒酒和戒烟预防乳腺癌吸烟会诱发的乳腺癌几率要比普通人高,并且二手烟对身体有害,它也是乳腺癌的“罪魁祸首之一”。吸烟时尼古丁浓度要比血液高很多,吸烟会导致乳头分泌物基因突变。喝酒会分泌雌激素,雌激素会诱发癌细胞的繁殖。长时间吸烟和喝酒会引发乳腺癌,还会危及生命。保持体重忌肥胖预防乳腺癌超重与肥胖的女性,患癌症的几率明显增高,杜绝高热量和汉堡之类的食品,脂肪组织能促发可观的雌激素,雌激素水平越高易患乳腺癌的几率越高。肥胖的内源性雌激素水平增高可导致乳腺癌的发病率风险提高

乳癌是一个跟「内分泌」有高度相关的癌症,如果身体的激素是混乱的,发生癌变的机率就会提高。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研究发现,超过晚上10点还进食,乳癌的风险会增加倍。

乳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癌症,而它跟内分泌有极高的关系,过多的雌激素会 *** 乳腺病变而导致癌症,所以在使用荷尔蒙疗法治疗女性疾病的时候,都会小心的监控体内的内分泌状况。

但因为生活饮食习惯造成的内分泌失调,却很常被人忽略。像是「吃宵夜」这件事,包括瘦体素、生长激素、褪黑机素、皮质醇、胰岛素等内分泌激素,都会受到这个行为的影响。

登在《生医科学杂志》(BMC)上的香港中文大学公卫学院研究,发现「太晚吃东西」、「宵夜吃太多」,都是会造成乳癌的严重因子,「因为生理时钟错乱了,激素浓度无法平衡,就容易肥胖;而肥胖又会反过来影响激素的变化,变成恶性循环,最后癌变。」

吃宵夜的定义

在这份研究中,有「吃宵夜习惯」的定义是在晚上10点以后进食,每周至少1次、持续1年以上的习惯性食物摄入。

而在众多不同类型的宵夜中,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饭或面)、精致淀粉,是最容易造成乳癌风险的族群,推测跟血糖值上升较快有关。

而研究发现,在晚上10点后晚上进食,比没有吃宵夜习惯的人增加倍的乳癌风险;在不同的食物类型当中,吃面食的人风险是最高的,会比没有吃宵夜的人增加2倍风险,如果是吃米食的话,则会增加倍的风险;而如果根据当事者的体重、家族史、年龄进行加权调整,吃面食造成的乳癌风险甚至会高到倍。

研究也发现,这些有吃宵夜习惯的人不一定很胖,但风险还是显著增加,表示在形成「肥胖」之前,造成的内分泌失调已经让乳癌风险增加了,所以并不是瘦子就可以开心的吃宵夜。

而在2018年,发表在《国际癌症杂志》(IJC)上的一项巴塞隆纳全球健康研究所的研究,也发现在10点之后进食,或是吃完晚饭后跟睡觉没有隔2小时以上,都会增加乳癌的风险。而且不只是女性才有风险,对于男性来说,则会增加摄护腺癌的风险。

研究人员Manolis Kogevinas认为,这代表「坚持每日要遵循健康饮食方式与患癌症的风险降低有关」,而饮食跟癌症的关联性,不是只有「食物类型」,吃饭的时间也很重要,「基本上配合生理时钟是最好的,尽可能早点吃晚餐,千万不要在晚上10点后进食,即使是小零食也不要,对我们的代谢系统才会是最好的。」

期刊小档案

生医科学杂志(BMC)是是一本同行评审的医学期刊,涵盖了基础医学的各个方面。

国际癌症杂志(IJC)是国际癌症控制联盟(UICC)的官方杂志,致力于发表实验和临床癌症研究相关的论文。

中华医学杂志乳腺癌

长期从事乳腺病的临床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尤其是在浆细胞乳腺炎的早期诊断、乳腺肿瘤的诊治及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填补了多项该领域国内空白。她率先将乳腺病无创医学理论引入中国,并付诸临床实践,在国内首先建立了诊断类乳腺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乳腺癌风险因子的测定。由她主持开展的乳腺癌因子的检测分析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有力地提高了我国对类乳腺癌的诊治水平,迄今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她领导中药离子导入、酶介入疗法等手段进行癌前干预,有效地阻断乳腺癌的发病途径,防止各种乳腺疾病恶化为乳腺癌。克服了国内医院未能开展乳腺癌未能实现无创诊疗的障碍,使很乳腺癌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2006年,她发表的《如何预防乳腺疾病的临床研究》为国际首次报道。2011年,其论文《乳腺多维联合康复体系临床运用效果研究》、《多维联合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研究》曾分获北京市科研进步奖。黄艳主任在承担国家重点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同时,还担任《中华医学杂志》《现代医学》等多家杂志特邀编委的工作,在中英文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共著书籍10余本。2005,黄艳以特邀编辑身份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上发表论文《乳腺癌因子实验室检测及临床进展》,在国内外乳腺病学界引起巨大反响。

肺癌及纵隔肿瘤1. * Ma SH, Shen LY, Cheng ke-neng.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CA125, , NSE, AND SCC for stage I NSCLC are limited. Cancer biomarkers, 10 (2011/2012) 155–1622. * Chen KN, Xu SF, Gu ZD, Zhang WM, Pan H, Su WZ, Li JY, Xu GW. Surgical Treatment of Complex Malignant Anterior Mediastinal Tumors Invading the Superior Vena Cava. World J Surg, 2006, 30(2):. Chen KN, et al.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y with ligation technique for bronchial closour following pneumonectomy. Chin J of Cancer Res, 1998, 10: 1364. *马少华,申潞艳,陈克能等.累及胸壁的胸部肿瘤的外科治疗——胸壁切除与重建(附12例报告).中国肺癌杂志, 2012, 15(2):. * 杨合利,马少华,陈克能等. 全肺切除术及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地位--附64例报告. 中国肺癌杂志, 2012,15(4): . * 王菲,马少华,陈克能等.18F-FDG PET/CT在419例肺外科患者中的应用经验.中国肺癌杂志,2012,15(1):. * .7. .康晓征,陈克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癌表观遗传修饰酶相关研究进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4):. *马少华,孙宇,陈克能等.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治.中国肺癌杂志.2011, 14 (8):. * 戴亮, 孙宇,李向红. 神经内分泌分化不是非小细胞肺癌高恶性度的指标. 中国肺癌杂志. 2011,14(8):.*梁震,胡卫东.40例颈如路电视纵隔镜的临床应用体会. 中华肺癌杂志,2008,11(4):567-56911.* 王华,陈克能.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研究进展. 国际呼吸杂志, 2007, 27(8): .*陈克能, Peirong Yu. 外科多专业合作胸壁切除与重建术在乳腺癌侵犯胸壁患者治疗中的地位. 中华肿瘤杂志, 2006, 28(11): .*陈克能, Peirong Yu. 胸壁切除与重建. 中华外科杂志, 2005, 43(14): .*陈克能, 顾振东. 新辅助化疗后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 临床外科杂志, 2005,13(7):.*陈克能, 顾振东.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中华外科杂志, 2005, 43(18): .*陈克能, 顾振东,熊宏超. 外侵性前纵隔肿瘤扩大切除及腔静脉成形术的诊治经验. 中华医学杂志, 2004, 84(1): .陈克能, 顾振东,徐光炜. 肺转移癌的治疗进展. 中华外科杂志, 2004, 42(8): .陈克能,徐光炜. 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价值及进展.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0, 16(2): .陈克能,徐光炜.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在胸部肿瘤中的应用.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0, 16(4): .陈克能, 伏雅莉, 师晓天, 等. 肺移植的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1998, 18: .陈克能, 师晓天, 周福有, 等. 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 国外医学肿瘤分册, 1998, 25(3): .陈克能, 等. 发生在乳癌放疗野的原发性肉瘤.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6, 16(6): .陈克能, 雷道鑫, 赵廉, 等. 经第一肋间穿刺引流胸腔的解剖学可行性及临床意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7, 13: .陈克能, 等. 肺切除时支气管残端的处理方法. 兰州医学院学报, 1997, 22: .陈克能, 等. 肺切除时结扎支气管残端的实验研究.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5, 11: 108 .26.陈克能, 等. 结扎法处理支气管肺肿瘤肺叶切除时支气管残端. 中华肿瘤杂志, 1995, 13: 309.肿瘤基础研究1. * Shen LY, Chen KN. Exploration of target genes of HOXA13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ell line. Cancer Letters. 2011, 312, 18-232. * Gu ZD, Shen LY, Wang H, Chen XM, Li Y, Ning T, Chen KN. HOXA13 promotes cancer cell growth and predicts poor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ancer Res. 2009, 69(12):. * Chen KN, Gu ZD, Ke Y, Li JY, Shi XT, Xu GW. Expression of 11 HOX genes is deregulated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lin Cancer Res, 2005, 11(3):1044-10494. Li T, Lu ZM, Guo M, Wu QJ, Chen KN, Xing HP, Mei Q, Ke Y. p53 codon 72 polymorphism (C/G) and the risk of human papillomavirus-associated carcinomas in China. Cancer, 2002,95(12):. Li T, Lu ZM, Chen KN, Guo M, Xing HP, Mei Q, Yang HH, Lechner JF, Ke Y.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 is an important infectious factor in the high incidence of esophageal cancer in Anyang area of China. Carcinogenesis, 2001; 22(6): . Zhang LJ, Chen KN, Xu GW, et al. Congenital expression of mdr-1 gene in tissues of carcinoma and its relation with pathomorphology and prognosis. World J Gastroenterol, 1999, 5(1): . Chen KN, Xing HP, Cheng BC, et al. Expression of mdr-1 gene in cancer tissu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morphological indexes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in Anyang. Chin J Cancer Res, 1997, 9(1): . Hua Bai, Zhijie Wang, Keneng Chen. Influence of Chemotherapy on EGFR Mutation Status Among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J Clin Oncol. 2012 Jul . *陈克能. 重视食管癌围手术期肠粘膜屏障的保护.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1, 14(9): .*申潞艳,陈克能.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111.* 闫万璞,申潞艳,顾振东,陈克能.胚胎相关基因HOXA1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9, 12(1): .* 顾振东, 陈小妹, 张蔚,顾晋,陈克能. HOX基因家族在食管癌细胞系中表达的研究.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7, 10(4): .*陈克能, 柳宏, 曹晓哲, 赵玉元, 柳德斌. 同源盒基因PBX1和P53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4,21(7):.武爱文,陈克能,徐光炜.食管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意义与进展.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2, 10 (增刊): .吴晓江,陈克能,徐光炜.乳腺癌新的生物标志物及其治疗靶点--HER2及trastuzumab的研究进展. 中国癌症杂志, 2002, 12(2): .邓珊明,陈克能,孙艳,王怡,徐光炜. 胸部放射治疗对心血管的影响.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2, 22(4): .柳宏,陈克能, 赵玉元. 先天性巨结肠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2, 25(4): .柳德斌,陈克能. 同源盒基因与肿瘤.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1,28(6): .陈克能,徐光炜. 癌性恶病质.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1, 16(9): .陈克能,徐光炜. 衰老与癌症.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1, 20(1): .陈克能,徐光炜, 师晓天, 等.食管癌p53、PCNA表达与mdr-1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0,7(4): .陈克能, 程邦昌, 师晓天. 输血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0, 15(6): .陈克能,徐光炜. 癌症放化疗中对正常组织保护的研究进展.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0, 20(5): .陈克能,徐光炜. 非类固醇止痛药预防癌症的研究进展. 中国癌症杂志, 2000,10(3): .陈克能,张力建,徐光炜. 癌因性疲乏. 中国肿瘤临床, 1999,26(9): .陈克能,张力建, 程邦昌, 等.食管癌基因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1999, 6(1): .陈克能,徐光炜, 师晓天, 等.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9,16(6).陈克能,张力建, 邢海平, 等. 化疗对食管癌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中国癌症杂志, 1999, 9(2): .侯建明,陈克能, 胡兴云, 等. 全麻下经胸食管癌切除前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9, 16(6): .陈克能,张力建, 程邦昌. NO在胸心血管外科中的研究进展. 华中医学杂志, 1999, 23(6): .梅强,陈克能, 师晓天, 等.食管癌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9,6(1): .程邦昌,陈克能, 梅强, 等.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NF、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8, 15(3): .侯建明,陈克能, 王社军, 等. 全麻下经胸食管癌切除前后外周血TNF、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变化. 中华麻醉学杂志, 1998, 18(5): .陈克能, 邢海平, 程邦昌, 等.食管癌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与病理学的关系. 中华医学杂志, 1998, 78(6): .陈克能, 周福有, 师晓天, 等. 癌症患者围手术期输血的副作用. 国外医学肿瘤分册, 1998, 25(2): .陈克能, 等. 原儿茶酚胺酸预防消化道肿瘤的作用. 国外医学肿瘤分册, 1997, 24(2): .殷丽明,陈克能, 李殿发, 等. 常见肿瘤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中华肿瘤学杂志, 1997, 19(6): .李殿发,陈克能, 殷丽明, 等. RT-PCR法检测新鲜癌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的体会. 河南肿瘤学杂志, 1997, 10(6): .陈克能, 等. RT-PCR法检测新鲜癌组织中mdr-1基因表达的体会.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7, 14(6): .陈克能, 等. EGF及其家族在胃癌发生的作用. 国外医学肿瘤分册, 1997, 24(增刊): .陈克能, 等. 食管、胃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6, 13(6): .陈克能, 等.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1996, 16 (4): .陈克能, 等.肺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6, 3(2): 75-7.食管癌1. * Chen KN, et al.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or recurrent disphygia of esophagus carcinoma after radical radiotherapy. Chin J Cancer Res, 1998, 10: 71-32. *马少华,秦斌,陈克能等.颈段食管癌施行保留咽和喉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远期疗效.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 15 (1):. *康晓征,马少华,陈克能. 小细胞食管癌的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15(6): . *王菲,李囡,陈克能. 18F 标记的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及18F 标记的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CT 在食管癌诊治中的应用.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1,14(9): . *陈克能, 王菲. 肠内营养置管技术及营养输入装置的应用.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15(5): . *马少华,杨合利,陈克能,等.综合治疗食管多原发癌22例.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1, 14 (9): . *梁震,马少华,陈克能. 圆形吻合器在食管胃颈部吻合中的应用.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1, 14(9): . *陈克能,马少华,梁震,康晓征.经膈肌裂孔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及食管胃交界癌的远期疗效.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0, 13(9): . *陈克能, 林晓雯,张艳华.食管癌全身化疗的研究进展.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0, 13(9): .*陈克能.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新分期的解读及综合治疗新模式.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0, 13(9): .*陈克能. 高生活质量与长期生存是食管癌外科治疗中需要并重的问题.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8, 11(1):.*梁震,胡卫东,顾振东,等.经裂孔食管切除术在食管癌外科治疗中的评价.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8,11(5):.*陈克能. 胸外科医师在食管疾病诊治中的决策地位.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9,(1):.* 姚远, 李向成, 田志刚. 两种微创切口肺切除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中国内镜杂志. 2009,15.*陈克能.食管癌治疗的若干问题. 继续医学教育. 2006, 20(8): .陈克能, 张卫民, 苏文忠,熊宏超, 顾振东. 以第二原发癌出现的食管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 临床外科杂志, 2004,12(5):.陈克能, 师晓天, 窦运喜,徐光炜.食管癌切除术后纵隔及双锁骨上下区照射的远期生存. 中国肿瘤临床, 2004,31(18):.*陈克能,熊宏超, 顾振东, 张为民, 苏文忠. 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19例分析. 临床外科杂志, 2004,12(10):.陈克能, 师晓天,徐光炜. 围手术期输血对食管鳞癌患者生存影响的随机分组研究.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3,20(10):.陈克能, 苏文忠, 张卫民, 等. 有上消化道手术史病人的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治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2, 18(6): .陈克能,徐光炜.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 8(2):.张为民,陈克能, 马金山, 等. 剖胸食管癌手术前后患者血气动态变化的研究.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0, 7(2): .陈克能, 师晓天,徐光炜, 等. 围术期不输血行食管癌切除术的可行性.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1999, 6(4): .周福有,陈克能, 马金山, 等.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相关因素及其治疗. 中国癌症杂志, 1999, 9(2): .吕庆才, 师晓天,陈克能, 等.食管癌术后随诊中胸部CT的临床价值. 华中医学杂志, 1998, 22: .陈克能, 邢海平, 韩孝存, 等. PDT治疗食管癌及其进展.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1998, 25: .师晓天,陈克能, 马金山.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复发的诊治. 中华放射肿瘤杂志, 1998, 7(3): .陈克能, 师晓天, 梅平. 累及呼吸道的T4食管癌切除后OB胶加固气管成形术.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1998, 14(2): .陈克能, 师晓天, 冯瑞庆.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的入路比较.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外科杂志, 1998, 14(4): .师晓天,陈克能, 马金山. 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颈部悬吊式一层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 临床外科杂志, 1998, 6(5): .冯瑞庆,陈克能, 师晓天. 食管切除的各种手术入路及文献综述. 临床外科杂志, 1998, 6(5): .王卫杰,陈克能, 师晓天. 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8, 5(2): .陈克能, 师晓天, 马金山.食管癌切除胸导管结扎后再发乳糜胸探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7, 14(增刊): .陈克能, 师晓天, 杨国梁, 等. 食管切除胃代食管后胸胃功能的研究现状.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1997, 4(3): .陈克能, 等. 十二指肠胃反流在食管癌、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国外医学肿瘤分册, 1997, 24 (增刊): .谢伟,陈克能, 杨国梁, 等. 食管次全切除在食管癌外科中的地位. 湖北医科大学学报, 1996, 17(3): .陈克能, 杨国梁, 谢伟, 等. 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1996, 3(4): 224-5.其他1. 张敬杰,陈克能, 邓福生, 等. 胃内异位脾种植一例.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1,4(3): . 张敬杰,陈克能,徐光炜. 胸腔脾种植.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1, 17(6): 379-3803.陈克能, 等. 警惕药物相互作用对巴金森氏病的影响. 临床荟萃, 1998, 13: 345.

(*为通讯作者)1. Gao, P., Chak-Lui Wong, C., Kwok-Kwan Tung, E., Man-Fong Lee, J., Wong, C-M., Oi-Lin Ng, I*. Deregulation of microRNA expression occurs early and accumulates in early stages of HBV-associated multistep hepatocarcinogenesis,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1;54(6):1177-84.(SCI收录,IF=)2. Gao, P*,Wei JM, Li PY, Zhang CJ, Jian WC, Zhang YH, Xing AY, Zhou GY*.Screening of deoxyribozyme with high reversal efficiency against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breast carcinoma cells. J Cell Mol Med. 2011;15(10):2130-8.(SCI收录,IF=)3. Gao P*, Zhou GY, Zhang QH, Su ZX, Zhang TG, Xiang L, Wang Y, Zhang SL, Mu K. Lymphangiogenesis in gastric carcinoma correlates with prognosis. Journal of pathology, 2009;218(2):192-200. (SCI收录,IF=)4. Gao P*, Yang X, Xue YW, Zhang XF, Wang Y, Liu WJ, Wu XJ. Promoter methylation of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i1 and 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 in 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DNA methyltransferase 1 expression. Cancer, 2009 115(14):3222-32. (SCI收录,IF=)5. Gao P*, Zhou GY, Yin G, Liu Y, Liu ZY, Zhang J, Hao CY. Lymphatic Vessel density as a prognostic indicator for patients with stage I cervical carcinoma. Human Pathology, 2006;37(6):719-725. (SCI收录,IF=)6. Gao P*, Zhou GY, Guo LL, Zhang QH, Zhen JH, Fang AJ, Lin XY. Reversal of drug resistance in breast carcinoma cells by anti-mdr1 ribozyme regulated by the tumor-specific MUC-1 promoter. Cancer Letters. 2007;256(1):81-9. (SCI收录,IF=)7. Gao P*, Zhou GY*, Zhang QH, Xiang L, Zhang SL, Li C, Sun YL. Clinicopath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peritumoral lymphatic vessel density in gastric carcinoma. Cancer Letters. 2008 18;263(2):223-30. (SCI收录,IF=)8. Gao P*, Zhou GY*, Lei DP, Zhang XF, Li L, Xu JW, Lin XY. Selection of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for reversal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breast carcinoma cells. Cytotherapy. 2007;9(8) 795-801. (SCI收录,IF=)9. Gao P, Zhou GY*, Zhang QH, Li H, Mu K, Yuan YP, Zhang J, Wang BH. Reversal MDR in breast carcinoma cells by ribozyme designed according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mdr1 mRNA.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 2006;49(2) :96-103. (SCI收录,IF=)10. Guo L L, Gao P* (通讯作者), Wu YG, Jian WC, Hao CY, Li H, Lin XY. Alteration of Cyclin D1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Breast Carcinoma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Ki-67, pRb, and p53. Archives of Medical Research, 2007;38(8):846-52. (SCI收录,IF=)11. Gao P*, Zhou GY, Liu Y, Li JS, Zhen JH, Yuan YP. Alteration of cyclin D1 in gastric carcinoma and its clinicopathologic significanc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4,10(20)2936-2939.( IF=)12. Gao P*, Yang X, Zhao H. Reply to Promoter methylation of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i1 and 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 in 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DNA methyltransferase 1 expression. Cancer. 2010 Apr 1;116(7):1839.(author reply, SCI收录,IF=)13. Gao P*, Ai-Yan Xing, Geng-Yin Zhou, Ting-Guo Zhang, Chao Ga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icroRNA-145 to suppress invasion-metastasis cascade in gastric cancer. . Accepted. (SCI收录,IF=)14. Ai-Yan Xing, Xiao-Fang Zhang, Xiu-Quan He, Bin Wang , Wen-Jun Liu, Chao Gao, Duan-Bo Shi, Gao P* (通讯作者). miR-145 is underexpressed in manifold human cancers and might serve as a tumor suppressor. Ann Surg Oncol. . (SCI收录,IF=)15. 高鹏, 周庚寅,张庆慧等。乳腺癌组织中多形上皮粘蛋白1表达与肿瘤侵袭力的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5;85(6):381-384。16. 高鹏,周庚寅等。转染抗mdr-1核酶基因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的研究,中华病理学杂志,2004,33(3):. 高鹏,周庚寅等。负向调节多药耐药基因1转录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中华病理学杂志,2003;32(6):563-566。18. 高鹏,周庚寅等.硫化型反义寡核苷酸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的研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21(2),. 高鹏,周庚寅等。乳腺癌C-erbB2改变与内分泌治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10:735-738。20. Gao P, Zhou Geng Yin, Wu Ya Guang, et al. Expression of cyclin D1 protein in breast tumor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genetic alteration. US-chinese journal of lymphology and oncology,2003,2:. 高鹏,周庚寅等.细胞表面糖蛋白表达异常与涎腺多形性腺瘤复发的关系.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23(2):164-166。22. 高鹏,周庚寅等。乳腺癌细胞周期素D1基因改变和表转录异常对其蛋白表达的影响。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4,7:31-34。23. 高鹏,王美清等.卵巢上皮性肿瘤多种癌基因改变及蛋白表达的研究。现代妇产科进展,2001,10:346-348。24. 高鹏,王美清等.乳腺良恶性增生中Cyclin D1表达的研究。山东医科大学学报,2001,39:. 高鹏,周庚寅. 肿瘤多药耐药及其基因治疗。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5,8(2):72-75。26. 高鹏,周庚寅.免疫组织化学的原理及应用. 山东卫生,2003,27(3):52-53. 杨希,高鹏*,薛玉文,王妍,刘文君,张晓芳.肺腺癌中DNA 甲基转移酶1 的表达.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7(1). Sun Y, Zhang T, Gao P, Meng B, Gao Y, Wang X, Zhang J, Wang H, Wu X, Zheng W, Zhou G. Targeting glucosylceramide synthase downregulates expression of the 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MDR1 and sensitizes breast carcinoma cells to anticancer drugs.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0;121(3):591-9.(SCI收录)28. Yin G, Liu YQ, Gao P, Wang XH. Male urethritis glandularis: case report. Chin Med J (Engl). 2007;120(16):1460-1. (SCI收录)29. Zhang X, Li J, Qiu Z, Gao P, Wu X, Zhou G.. Co-suppression of MDR1 (multidrug resistence 1) and GCS (glucosylceramide synthase) restores sensitivity to mutidrug resistance breast cancer cells by RNA interference (RNAi). Cancer Biol Ther. 2009;8(12):1117-21. (SCI收录)30. Sun YL, Zhou GY, Li KN, Gao P, Zhang QH, Zhen JH, Bai YH, Zhang XF. Suppression of glucosylceramide synthase by RNA interference reverses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Neoplasma. 2006;53(1):1-8. (SCI收录)31. Zhang Y, Wang H, Wei L, Li G, Yu J, Gao Y, Gao P,et al. Transcriptional modulation of BCRP gene to reverse multidrug resistance by toremifene in breast adenocarcinoma cells.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0;123(3):679-89. (SCI收录)32. Zhang X, Wu X, Li J, Sun Y, Gao P, Zhang C, Zhang H, Zhou G. MDR1 (multidrug resistence 1) can regulate GCS (glucosylceramide synthase) in breast cancer cells. J Surg Oncol. 2011 Oct;104(5):466-71.(SCI收录)33. Mu K, Li L, Yang Q, Zhang T, Gao P, Meng B, Liu Z, Wang Y, Zhou G. Detection of CHK1 and CCND1 gene copy number changes in breast cancer with dual-colour fluorescence in-situ hybridization. Histopathology. 2011;58(4):601-7. (SCI收录)34. ABCG2 is associated with HER-2 Expression,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clinical stage in breast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Xiang L, Su P, Xia S, Liu Z, Wang Y, Gao P, Zhou G. Diagn Pathol. 2011 Sep 27;6:90. (SCI收录)35. 刘媛,高鹏等.胎盘细胞凋亡与胎儿生长受限的研究.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12:. 周庚寅,高鹏等.疑似星形细胞瘤的脱髓鞘假瘤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孙妍琳,高鹏等.肿瘤细胞多药耐药与神经酰胺的糖基化.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4,7(3):. 第4作者.PTEN过表达增加人乳腺癌MCF_7细胞对阿霉素的药敏性。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5,20(4):. 第4作者.葡萄籽多酚逆转人乳腺癌多药耐药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8):. 第4作者.RNA干扰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逆转乳腺癌的耐药性.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6):357-360 。41. 第4作者. 吸烟对呼吸道上皮损伤机制的研究.中国公共卫生,(8):897-899。42. 第4作者. HIF-1α P-gp在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中国肿瘤临床.2007,34(2). 第4作者. 葡萄籽多酚对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42(4). 第4作者.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心肌ER表达的变化规律.中国法医学杂志.2005,20(2):. 第4作者. 体外瞬时转染野生型PTEN过表达对乳腺癌MCF_7细胞的影响.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43(3):. 第4作者. 原发性肝癌中HIF-1α、P-gp的表达及相关性的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5(3):. 第4作者. 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化培养.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44(8):. 第5作者. 葡萄籽多酚对逆转人乳腺癌细胞MCF-7/ZAIZ在裸鼠的多药耐药逆转作用.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3). 第5作者.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在人乳腺癌细胞的表达及其与多药耐药的关系。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2):109-110 。50. 第5作者. 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中基因表达PTEN和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及意义.中国肿瘤临床,2005,32(5):248-251。51. 第5作者.人乳腺癌细胞中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和意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5,8(3):. 第6作者.GCS特异性小干扰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逆转乳腺癌细胞耐药的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5,85(8):518-521 。53. 第5作者. 小分子干扰RNA联合反义脱氧寡核苷酸靶向逆转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多药耐药的研究.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8,2(4):436-442 。

宁夏医学杂志乳腺癌

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在各种内外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细胞失去正常的特性而异常增生,超过自我修复的限度而发生癌变的疾病。一般临床上早期乳腺癌常常表现为无痛性的乳腺包块,乳腺癌也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但是乳腺癌并不是女性的专利,在极少一部分男性可能也会有,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大概有120万的妇女发生乳腺癌,其中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

很多疾病都会导致乳房形状改变,如果乳房皮肤毛囊处有点状凹陷,出现橘皮样或酒窝样改变。最常见的包括纤维腺瘤,然后是结核、纤维囊性增生、肉瘤、乳腺癌,以及脂肪坏死。当乳房出现了肿块时,就要非常小心了!诊治方面以手术为主,辅以一些巩固性的措施。辅助调理可以服用中药进行,以增强机体免疫为主,建议搭rg3辅助增强机体免疫机能,利于后期病情稳定,减小扩散风险,以及缓解痛苦反应。

可以直接做手术,或者是保守治疗,也可以做内分泌药物治疗,或者是放疗,还可以做靶向药物治疗,治疗手段是很多的。

什么是乳腺癌(乳癌)乳房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系源于乳腺的上皮组织(乳癌),少数可源自乳房的各种非上皮组织(各种肉瘤),偶可见到混合性的癌肉瘤。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仅次于宫颈癌,人群发病为23/10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什么原因引起乳腺癌(乳癌)乳癌的病因尚不能完全明了,已证实的某些发病因素亦仍存在着不少争议。绝经前和绝经后雌激素是刺激发生乳腺癌的明显因素。此外,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外界理化因素以及某些乳房良性疾病与乳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乳腺癌(乳癌)有什么症状乳癌最早的表现是患乳出现单发的、无痛性并呈进行性生长的小肿块。肿块位于外上象限最多见,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和内上象限。因多无自觉症状,肿块常是病人在无意中(如洗澡、更衣)发现的。少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刺激和乳头溢液。肿块的生长速度较快,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变,出现一系列体征。如:肿瘤表面皮肤凹陷;邻近乳头的癌肿可将乳头牵向癌肿方向;乳头内陷等。癌肿较大者,可使整个乳房组织收缩,肿块明显凸出。癌肿继续增长,形成所谓“桔皮样”改变。这些都是乳腺癌的重要体征。乳癌发展至晚期,表面皮肤受侵犯,可出现皮肤硬结,甚者皮肤破溃形成溃疡。癌肿向深层侵犯,可侵入胸筋膜、胸肌,致使肿块固定于胸壁而不易推动。乳癌的淋巴转移多表现为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初为散在、无痛、质硬,数目较少,可被推动;以后肿大的淋巴结数目增多,互相粘连成团,与皮肤或腋窝深部组织粘连而固定。少数病人可出现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乳癌的远处转移,至肺时,可出现胸痛、气促、胸水等;椎骨转移时,出现患处剧痛甚至截瘫;肝转移时,可出现黄疸、肝肿大等。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特殊形式的乳癌(如炎性乳癌和乳头湿疹样癌),其发展规律和临床表现与一般乳癌有所不同。乳腺癌(乳癌)需要做哪些检查对于性质待定而高度可疑癌肿的乳房肿块,活组织检查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乳腺癌医学杂志心理

对于乳腺癌,我们听过各种各样的传言,据说它是女性癌症第一杀手,据说他是一种基因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而患上的,并且的乳腺癌基本无药可救等等佞人惊悚的传言,都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我们对于乳腺癌的认知存在很多的误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1、乳腺癌认知误区城市女性乳腺癌高发的因素是普遍的晚婚晚育、较少的生育次数、较短的哺乳时间,以及快速紊乱的都市生活,这都导致内分泌的紊乱,诱发乳腺癌发病。乳腺癌是女性第一癌症杀手?错乳腺癌并不是导致女性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但它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数据,在美国,乳腺癌发病率约为111/10万。我国是乳腺癌的传统低发区,根据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的杨玲等人的研究,2005年,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万,居各类癌症之首,并导致48164人死亡。更可怕的是2000年至2005年,我国乳腺癌发病人数增加了,势头迅猛。乳腺癌是一种基因病?错乳腺癌的发病机理目前仍然没有搞清楚。不过,科学家们业已发现两个与乳腺癌相关的基因:BRCA1和BRCA2。这两个基因发生变异的女性,有40%至80%的患乳腺癌的风险,然而另外20%至60%病历无法用基因解释,80%的乳腺癌病历并没有明确的家族史。所以,即使你的家族中没有乳腺癌的病史,也绝不可以掉以轻心。同时,那些有家族病史的女性,应该更加密切关注自己的乳房。乳腺癌是女人病?错尽管对多数男人来讲,乳房给他惹的惟一麻烦是青春期乳房一过性增生(相信很多男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然而根据一些研究,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约为(~)/10万。由于男性乳房脂肪组织少,癌细胞容易侵犯皮下淋巴网络,所以病死率相当高,美国2005年有460名男性死于乳腺癌。所以男同胞们也不可对乳房的变化掉以轻心。使用止汗剂可以导致乳腺癌?错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使用止汗剂或者减少腋下汗腺分泌可以导致乳腺癌发病率提高。这种说法可能源自于人们对解剖知识的缺乏,或者出自某些不健康的怀疑论者之口。服用避孕药可以导致乳腺癌?错大量的研究(比如Marchbanks2002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调查)表明,口服避孕药不会增加妇女患乳腺癌的可能性,但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应该注意危险性的轻微提高。现代口服避孕药仅仅含有很低剂量的激素,而且服用口服避孕药有助于女性调理月经周期,降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减轻骨质疏松症状。同任何其他药品一样,服用口服避孕药,大家都要斟酌其利弊。乳房自检是最有效的早期诊断方式?错乳房X光检查,尤其是新近的钼靶照相检查是最可信赖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手段。手指可以感知1。5厘米大小的肿块,而X光可以发现小于0。5厘米的肿块,并判断它的性质。对于乳房自检,不能夸大它的功效。美国癌症早期诊断指南也从2005年起不再将乳房自检列为推荐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方法。专家推荐,35岁以上的女性,每18个月应当进行一次专业的乳房检查,包括X光检查和专业医师的触诊。而那些有家族史和生活忙碌高压的女性,专家建议从30岁开始。高脂肪饮食可以导致乳腺癌?错几个大规模研究都没有给出高脂肪饮食和乳腺癌发病率提高之间的明确联系。不过,拒绝高脂食品的确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特别是当你已经超重的话。肥胖的确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因为脂肪组织也会分泌雌激素,体内过多的脂肪会增加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这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乳腺癌诊断书等同于死刑判决书?错80%乳腺癌确诊病历没有出现转移,这些患者五年存活率高达80%,一些患者治疗后高质量地生活了很多年。即便那些已经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也可以继续生活很长时间。特别是乳腺癌的治疗手段日新月异,只要尽早地发现,乳腺癌不等于生命的终结。乳腺癌治疗等于切除乳房?错乳腺癌治疗方式多样,超过一半的患者可以接受保乳治疗,即使需要切除乳腺,也不一定需要全部切除乳房,现在有很多可以保全乳房外观的手术手段,这可以很大程度上削减患者的心理压力。2、乳腺癌预防措施1、从饮食下手。酒精摄入量和患乳腺癌的概率也有关系。每天饮用1到3杯酒精饮料会添加患乳腺癌的概率。假如一定要喝酒,女人能够服用些叶酸,以抵消酒精的不良效果。多年以来,科研人员都倡议服用亚麻籽能够下降乳腺癌患病概率。亚麻籽富含木脂素和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已经有研讨证实对防癌有用。吃起来也很便利,能够将制作为液体的亚麻籽浇在色拉上,也能够将固体的亚麻籽磨碎,撒在早餐上。别的,女人每天应当食用至少一次低脂乳制品,比方酸奶或脱脂奶。坚持运动与健康饮食相同重要。最理想的运动量是每日30分钟。无论如何,每天花点时刻运动,总比完全不运动好。2、定时体检乳腺癌查看从20岁开端不要漫不经心。乳腺x光查看对女人来说十分重要。在你能感觉到肿块之前,x光就能够查看出癌症是不是已经在你的体内生根。虽然乳腺癌病人的数量逐年上升,但是因此逝世的病人数量却在削减,这全赖及时有用的前期查看和医治。乳腺癌最佳治疗时间是在乳腺癌的初期,乳腺癌早期期怎么治疗呢?事实上了解乳癌的早期症状十分重要,若能早期诊断治疗,则可使预后明显改观。早期乳癌多无明显症状,偶而发现乳房硬结,大部分为无痛性,少数有痛,因而往往使患者丧失警惕,误认为是炎症或经前期的乳房变化而延误诊治,必须引以为戒。乳癌肿块最常见于乳房的外上方及中心部位(约70%、,有时可发现单侧性乳头有血性溢液,遇此情况要立即就医。有时乳房肿块不明显,但腋窝处发现有肿物时也应就医,因腋窝淋巴结是乳癌最早的转移部位。我们都不想被乳腺癌疾病所困扰,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好关于此病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应该在生活和饮食当中做好对于乳腺癌疾病的预防工作

多睦健康告诉您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所谓高危因素是指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而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具有的危险因素就称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女性乳腺癌年龄别发病率0~24岁年龄段处较低水平,25岁后逐渐上升,50~54岁组达到高峰,55岁以后逐渐下降。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所谓家族史是指一级亲属(母亲,女儿,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近年发现乳腺腺体致密也成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预防乳腺癌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二级预防就是对疾病的尽早的发现,定期的体检,定期的体检,现在咱们的一些社区的医院也进行乳腺癌,还有一些卵巢妇科疾病的一个早期的筛查,这都是二级预防体系的主要的流程,一定要保证运动,要把体重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在健康方面之内,对乳腺癌的发病几率也是有一定的降低。不要抽烟,不要喝酒,摆脱一些不良的生活模式,在饮食方面也是中国人,这是中国人是非常非常关注的一方面,那么饮食方面咱们也是要注意健康的饮食模式。其实不光在乳腺癌上,在所有的疾病上推崇的健康饮食的模式,还有在乳腺癌值得强调的一点,就是要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因为乳腺是个情绪靶向器官,为什么是情绪靶向器官,很多女同志可能就会感受到在心情不愉快,压力大紧张的时候,乳房可能会有胀痛,就会有反应。它主要是受激素水平的调控,那么激素水平的调控跟人的情绪也非常有关,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可能我们人的这个承受的压力,工作上,家庭上,经济上都是越来越大,长期存在一个长期的压力的这种情况下,不开心,乳腺方面的疾病的几率也会上升,那么从二级预防早发现这个,早治疗方面来说,定期一年去正规的医院进行一个定期的体检是必要的,涉及的方式比方B超它比较适合于中青年女性。乳腺钼靶对一些老年女性、脂肪化女性来说也是适合的,在现在的情况下,核磁进行乳房筛查往往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恐慌,我们并不推荐。

建议:对于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你提到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为你 解答如下。家指出其实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切除、清扫范围较大,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自我形象。因此,如何有效护理乳腺癌术后出现淋巴水肿的心理辅导就变得至关重要。易可门诊转接介绍首先需要在术前应给予心理疏导,讲解术后弥补办法,如佩戴义胸、假乳、乳房重建等。 其次,大多数患者情绪低落,甚至缺乏治疗信心,而心理状态不佳又会影响乳腺癌患者的愈后。所以有效的心理辅导能帮助乳腺癌患者护理好患肢,这对患者在术后护理淋巴水肿是有所效果的。 因此,想要有效护理乳腺癌术后出现淋巴水肿的心理辅导。应了解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经常、反复、细心地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向其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和术前检查的目的,介绍同种病例的治疗情况、治疗方法、注意事项,预防并发症发生应采取的措施,提供疾病治疗的新信息,帮助患者排除心理障碍,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