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伤寒杂病论痞证的辩证论文

发布时间:

伤寒杂病论痞证的辩证论文

论文半夏泻心汤的药理分析

1“泻心”释义

根据方剂名称的提示,半夏泻心汤的主要功效为“泻心”。泻心的“心”并不是指心脏器官,而是指心下部位,即上腹部。泻心就是泻除心下部位的邪气,消除心下部位的痞满症状。所以名谓“泻心”实则泻胃。王又原在《古今名医方论》中说:“然胃居心下,心下痞者,胃痞也。不曰泻胃,而曰泻心,恐混以苦寒,伤其胃阳,又误为传入阳明,以治阳明之法治之也。此仲景之微旨也”。“痞”通“否”,《周易》六十四卦之一。否卦之义,天气不降,地气不升,天地不交,升降失调,痞塞不通。痞证乃升降失常所致。中焦乃脾胃所居,是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气虚,则升清降浊之力减弱,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气机阻滞故而为痞。半夏泻心汤的用药配伍是辛开苦降,恢复脾胃正常的升降功能。故用以治疗心下痞,证药相吻,效如桴鼓。

2 病机 浅释

半夏泻心汤证在仲景书中有两处可见,一是《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二是《金匮要略方论·呕吐哕下利病脉证第十七》篇:“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唐·孙思邈亦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论曰:“泻心汤治老小下利,水谷不消,肠中雷鸣,心下痞满,干呕不安”。所以半夏泻心汤除主证心下痞满外,尚有恶心、呕吐、肠鸣、下利及其它消化系统的症状。结合临床及《伤寒论》论述痞证的条文,笔者认为半夏泻心汤的病机为脾胃中虚,客邪上逆,气机升降失司。金·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注解半夏泻心汤证为“胃气空虚,客气上逆”。《说文解字》曰“客,寄也”。《康熙字典》解释为“凡自外至者皆曰客”“外寇亦曰客”。可见客邪(客气)是指由于脾胃中虚气机升降失常导致乘虚寄居于心下之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成无己又曰“所以谓之泻心者,谓泻心下之邪也……痞者,邪留在心下,故治痞曰泻心汤”。

《伤寒论》第131条“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第151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第158条“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等论述痞的条文,均提示半夏泻心汤方证发生的前提是脾胃本虚,因下复损。患者胃气素虚,复因误下,不仅损脾胃阳气,更使外邪内陷,以致客邪逆于心下,痞塞于中,阻滞气机而导致升降失常,形成本虚标实之痞证。脾胃虽同居中州,禀承土性,但其职不同,胃主受纳且主降浊,脾主运化且主升清,胃喜湿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者纳化相合、燥湿相济、升降相因,而尤以升降最为重要。《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降息,则气立孤危”,“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脾胃既为后天之本,又因其特定的位置,能上引下联,斡旋其中,称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故《医圣心源》提出:“脾升则肝肾亦升,故肝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以中气善运也”。可见脾胃升降之枢对全身气机调节的重要作用。半夏泻心汤乃为误用下法所导致的变证所设,下利后必使中气受损,脾胃气虚,其升清降浊之力必减,清气不升,浊阴不降,使虚寒夹湿热、痰饮等内生之病理产物或太阳、少阳之热等外邪乘虚客于心下,阻滞气机故而为痞。清阳与浊阴逆位,故上而呕,下而肠鸣下利。正如大医尤在泾所论“邪气乘虚陷入心中,中气则痞,中气既痞,升降失常,于是阳独上逆而呕,阴独下走而肠鸣。是虽三焦俱病,而中气为上下之枢”。

历代医家对于半夏泻心汤脾胃中虚、升降失司的病机无任何异议,但对客邪却有不同的见解,比较典型的有:①寒热互结:清·柯琴认为半夏泻心汤是“寒热之气互结心下”所致。②热夹水饮:清·程应旄认为半夏泻心汤是“热邪挟水饮,尚未成实”。③痰涎为病:清·秦之桢认为诸泻心汤病证“皆是痰饮作祸”。当代伤寒大家刘渡舟亦认为乃“痰气痞”[1]。④胃热肠寒:郭子光认为半夏泻心汤的基本病理是“胃热肠寒,虚实夹杂”[2]。⑤湿热为病:清代医家汪琥《伤寒论辨证广注》认为半夏泻心汤是治疗“湿热不调,虚实相伴之痞”的方剂。当代中医大家任应秋也认为是“湿热兼虚”[3]。

临床常见半夏泻心汤证亦均以客邪不同而临床表现迥异,常见的约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偏于湿热:以苔黄、口苦、嘈杂、吞酸为主要临床特征。清·叶天士以泻心法治中焦湿热,并指出“苦寒能驱热除湿,辛通能开气宣浊”。②偏于寒湿:以苔白、怕凉、腹痛、下利为主要临床特征。③胃热脾寒:临床既有苔黄、口苦、吞酸的胃热证,又有腹痛、下利、畏寒的'脾寒证。④痰气痞:证见酒家或饮家患有心下痞,伴有恶心呕吐,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滑等症。⑤临床还有一种既无热象又无寒象、更无寒热错杂之象,属非寒非热,但以胃脘痞硬为主,治以半夏泻心汤疗效如神。

所以笔者结合《伤寒论》的条文、前人观点和临床所见认为其病机为:脾胃中虚,客邪上逆,气机升降失常而为痞证。正如吴昆所言“若不治其表,而用承气汤下之,则伤中气,而阴经之邪乘之矣。以既伤之中气而邪乘之,则不能升清降浊,痞塞于中,如天地不交而成否,故曰痞。泻心者,泻心下之邪也。”

3辨证要点

《伤寒论》第149条以误治为起因,以结胸为对比,论述半夏泻心汤方证,所以原文只扼要谈及“痞”的临床特征,即“但满而不痛”。“不痛”是与结胸“满而硬痛”的疼痛做鉴别。“硬满疼痛”是“压痛、反跳痛、板状腹”的互词,所以《伤寒论》所言大结胸证见于现代临床的急腹症。而泻心汤即便伴有疼痛也是胀满疼痛而不应是板状腹,也没有反跳痛。结合《金匮要略》“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及第157条生姜泻心汤证、第158条甘草泻心汤证,半夏泻心汤证除心下痞硬主症外,尚有呕吐、下利、肠鸣、嗳气等。

仲景鲜论舌苔,结合临床经验,“苔腻”(无论厚薄、白黄)当为半夏泻心汤证重要的临床指征。仲景论痞之形成,皆为误治损伤脾胃所致。脾胃亏虚,气机呆滞,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食滞不化或由于中虚外来之湿热等邪气乘虚侵袭心下,阻滞气机而成心下痞硬,故舌苔常腻。因浊邪轻重程度不同而显现于舌苔或厚或薄,又因其挟热程度不同而呈或黄、或白、或黄白相兼而腻。

所以“痞”虽为辨证论治之要点,但临床不必局限于“痞”,关键在于辨准病机,而病机之辨应重在“脾胃中虚、客邪上逆、气机阻滞”,并据客邪之性质灵活运用半夏泻心汤,往往取意外之效。

4配伍分析

半夏泻心汤方证为本虚标实之证,客邪上逆为主要矛盾,但脾胃已虚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从方药组成及用量可知,方以驱邪为主,兼顾扶正。攻邪之品先入于胃,凭借胃气发挥其祛邪作用。方中人参、甘草、大枣甘温益气补其虚,半夏、干姜辛散开结散寒,与人参、甘草、大枣配伍升补清阳,黄连、黄芩苦降清热以泄其浊阴。尤在泾论曰“痞者,满而不实之谓。夫客邪内陷,既不可从汗泄,而满而不实,又不可从下夺,故惟半夏、干姜之辛,能散其结。黄连、黄芩之苦,能泻其满。而其所以泄与散者,虽药之能,而实胃气之使也。用参、草、枣者,以下后中虚,故以之益气,而助其药之能也”。纵观全方一方面用辛开苦降,寒温并投以祛“客邪”,另一方面用甘温调补以扶正,同时正复方能邪祛,也是驱除“客邪”之前提。故全方起到了辛开苦降,补泻兼施,上下复位,中气得和,痞证自除的作用。真可谓“一升一降,气机调和;一温一寒,阴阳协调”。

5结语

从病脉证治、理法方药一线相贯的角度看待半夏泻心汤证有以下特点:病证——痞硬;治法——消痞;方剂——半夏泻心汤;药物——半夏、干姜之辛开,黄芩、黄连之苦降,从中可以发现仲景本义是通过辛开苦降以泻心,通过泻心以消痞,本方着眼于“泻”心下之邪,“消”心下之痞。《伤寒论》第158条仲景明言“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诸药相伍与病机环环相应,丝丝相扣,所以本方治疗心下痞疗效如神,但临证时应根据“客邪”之特点灵活调整药物的剂量、据“客邪”性质辨证加减药物,方能做到药到病除,否则容易产生药不对症、贻误病情及加重病人经济负担等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明,刘燕华,张保伟.刘渡舟伤寒临证指要[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2]郭子光,冯显逊.伤寒论汤证新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3]任应秋.病机临证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

【摘要】通过查阅国内古今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对半夏泻心汤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方名为“泻心”,实则泻胃;指示该方以脾胃中虚、客邪上逆、气机升降失司为病机,以痞、痛、舌苔为临床辨证要点,揭示了仲景通过辛开苦降的药物配伍以达到“泻”心下之邪“消”心下之痞的机理。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客邪升降失常本虚标实

《伤寒论》讲义,P42~53

1、大陷胸汤证(泻热逐水峻剂。了解即可。使用机会很少,如:肺结核后遗症,胸膜炎)

● 方药:大陷胸汤证 。大黄——泄热导下,荡涤实邪;芒硝——软坚散结;甘遂——峻逐水饮。

2、大陷胸丸证

3、小陷胸汤证

三物小白散(了解即可。1)对原文有争议;2)含巴豆,慎用)

1、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证(用量轻)

2、附子泻心汤证(热痞+表阳虚->泄热消痞,扶阳固表)

1、半夏泻心汤证(偏痰)

2、生姜泻心汤证(偏水气)

3、甘草泻心汤(偏正气弱),可用于口腔溃疡、粘膜炎症

附:黄连汤证(上热下寒)

旋覆代赭汤

五苓散

病案#1 :风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数年,唇紫眼黑。近来心慌、心悸动、脉结代,苔薄白。

治法 :(P39)炙甘草汤(复脉汤),一百多剂,有所缓解。

病案#2 :女,42岁,自觉心下痞满,按不痛,小便短赤、大便干,心烦口干、胃口差,头晕耳鸣,舌质红、苔白滑(->滑指痰,没水),脉沉(里证)弦、小数(里热盛、伤津液)。

治法 :(P48)大黄黄连泻心汤,三剂愈。

病案#3 :病人素体弱、瘦,病一年多,两目欲脱、烦躁欲死,以头撞墙高呼,初起,头痛微烦,寒、清凉剂,急汗如流油,面青黑、气喘、四肢厥冷,脉沉弦欲绝。

治法 :(P35)茯苓四逆汤——少阴阳虚,阴液不足

病案#4 :女,54岁,胃脘疼6月,疼处高起。西医疑似癌。近日疼痛加剧,拒按,按之疼甚。大便通而不畅,纳食可。小便黄,苔黄腻,心烦舌燥,脉弦(主肝、筋、风、痛)细。

治法 :刘渡舟医案。温病,痰热结胸症。小陷胸汤(半夏15g,黄连9g)(P46)+枳实9g。两剂愈。一剂:疼痛解大半;两剂:大便下

病案#5 :女,38岁,产后失血,天寒,腹痛,自觉肚皮向里抽动,用温热法缓解。舌淡嫩苔薄,脉弦细。

治法: 产后气血不足、血虚 (中焦虚寒、气血亏虚)+ 受寒(痛,复被邪扰)->小建中汤(P34,桂枝汤倍芍药+饴糖;主症:腹中急痛):建中补虚,调养气血。

不用苓桂甘枣汤(P32,健脾,利小便;主证:脐下悸动,欲作奔豚,小便不利;治法“温通心阳,化气利水)。本病案无小便不利表现(<-水湿不重)

产前(阴虚内热)宜凉,安胎圣药:黄芩——。避免行气、活血(. 茯苓、薏仁——利尿,可能流产)、温药(->烦躁->气机不利->咳嗽更甚)。透表:连翘,不能用竹叶(中空,上下通) 产后宜温(不能用凉药)

病案#6 :男,56岁,一年前露宿受寒,右腿关节痛,遇冷加剧,西医诊断风湿性关节炎。右腿僵直冷痛(筋脉不能濡养,阴不足),面晄白,口淡无味,苔白腻,脉濡弱。

治法: (P38)芍药甘草附子汤+赤白芍。赤芍活血,白芍养血。芍药+甘草->酸甘化阴;附子+甘草->辛甘化阳。

“痞”是患者自觉胃脘部满闷痞塞、扪之濡软不痛的一类证候。可由太阳病失治误治,致使无形热邪结于心下,气机壅滞,可形成热痞。证见心下痞、按之濡,心烦、口渴,苔黄,脉关上浮。治宜 泄热消痞,方用 大黄黄连泻心汤 。 若病兼表阳虚,见恶风,自汗者,又当 泻热消痞与扶阳固表同时并举,予附子泻心汤 。

若太阳病误下,胃虚热陷,亦可致痞。胃虚热壅、寒热中阻则心上痞塞;升降失常,浊阴不降则呕,清阳不升则下利。治宜 和中降逆,泄热消痞,用半夏泻心汤 。若兼干噫食臭、腹中雷鸣等食水停滞证,又宜 和胃消痞、散水消滞并举,于半夏泻心汤内减干姜之量加生姜(即生姜泻心汤)主之 。

若中气大虚,病利俱甚,出现“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者,又当 补中和胃,降逆消痞,于半夏泻心汤中重用甘草(即甘草泻心汤)主之 。

《伤寒论》中关于痞证的论述有五,但归纳起来,只有热宿及寒热错杂痞两大类型。热陷胃中、邪热壅滞者为热病,治宜攻邪为主;胃虚热邪内陷、寒热中阻者为寒热错杂痞,治宜补泄兼施。

太阳病误下后,邪热乘势陷入中焦,使胃气壅滞,遂发热痞。治热痞而用大黄,其因有二:

1.大黄苦寒,气味俱厚,气厚则轻扬宣泄,味厚则重浊泻下。泻心汤中的大黄用法是以麻沸汤(即开水)渍泡绞汁,这样就能专取其气,即可充分利用其轻清宣泄之功,又可远其推墙倒璧之力,因而用治无形热聚气壅的病证,则恰到好处。

2.泻心汤中的芩、连守而不走,但有清热之功,而无开结之力,与大黄相伍,则清热消痞兼而有之,用治热痞,十分合拍。吴又可说:“黄连味苦而性滞,寒而气燥,与大黄均为寒药, 大黄走而不守,黄连守而不走,一燥一润,一通一塞 。”这样,相须相济,相辅相成,而痞证可愈。

论中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凡恶寒发热同时出现者,为表未解;恶寒而不发热,且有汗出者,为表阳虚。热痞兼表者,乃心下痞,而 兼见发热恶寒,头身痛等表证,“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里宜大黄黄连泻心沥。”热痞兼表阳虚者,乃“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治宜泄热消痞、扶阳固表,予附子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证的病机乃由胃虚热聚,水食不化所致 。由于寒热中胜、气机窒塞,则心下痞硬;胃虚食滞不化,则干噫食臭;水气内停,下走肠间,则肠鸣下利。概括言之生姜泻心汤证乃属水饮食滞之痞证,临证时,当以“干噫食臭(上)”、“心下痞硬(中)”、“腹中雷鸣下利 (下) ”为辨证要点。第162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而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旋复代赭汤证的病机乃由胃虚痰阻、胃气上逆所致。 因胃虚痰阻,气机壅滞,故心下痞硬;虚气上逆则噫气不除;由于既无热邪又无食滞,故其噫气而无食臭。临证时,当以“噫气不除(上)”、“心下痞硬”(中)” 为辨证要点。第166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证属寒热错杂的痞证。由于胃虚热陷、寒热中阻、气机壅滞,遂发心下痞满。此外,尚兼呕而肠鸣,甚或下利等胃肠症状 。故方以芩连清泄邪热、姜夏和胄散寒,于是辛开苦降、寒热并进以消痞满;胃因误下而虚,无力驾驭药力,故更配以参、草、大枣补中虚。七味相合,共成泄热和胃、补虚消痞之功。

黄连汤证为伤寒升降失常、上热下寒证。因胃中有邪气阻滞,使得寒热分居上下,阴阳不交。 阴不得升,而独治于下,为下寒腹中痛;阳不得降,而独治于上,为胸中热欲呕吐,故用黄连为主清上热,配以干姜温下寒。然阴阳不交由于胃气之虚,不能运转,故更以参、草、大枣补中虚,半夏降呕逆,桂枝宣通上下阳气。七味配合,共成清上温下、和调阴阳之功。

总之,两个方证的病机虽然都是寒热不调。然上方是寒热痞结于中,以心下痞为主要见证;后者是上热下寒、阴阳不交,热自为热、寒自为寒,以欲呕吐、腹中痛为主要见证。

伤寒论辩阳明病脉证论文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①。若发汗已,身灼热②者,名风温③。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④,鼻息必鼾⑤,语言难出⑥。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⑦;若被火⑧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⑨,若火熏之⑩。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注解】 ①温病:外感温热之邪,以发热而渴、不恶寒为主要脉证,是太阳病中的一种证型,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 ②灼热:身热显著,扪之灼手,形容发热严重。 ③风温:太阳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一种变证。与后世《温病学》中的风温不同。 ④多眠睡:嗜睡状态,非常人之熟睡。 ⑤鼾(hān):呼吸时鼻中发出的响声。 ⑥语言难出:语言不清晰,謇涩难出。 ⑦失溲:大小便失禁。溲,一般指小便,但此处却是指二便失禁。 ⑧被火:误用火法治疗。火,指温针、烧针、灸法、熏法、熨法等一类的治疗方法。 ⑨时瘛疚:阵发性手足抽搐。瘛(chì),收缩。疭(zòng),松弛。 ⑩若火熏之:如果使用火熏的方法治疗。另有医家将“若”解释为“像”,形容肤色晦暗,像火熏过一样。 逆:指误治。正确的治疗为顺,误治则为逆。 【解读】 本条提出温病的主要特点是发热而渴、不恶寒,这与太阳中风、伤寒的发热、必恶风寒、口不渴等有明显的区别。温病是温热之邪所致,温为阳邪,最易伤津耗液,故起病之初,在发热的同时便有口渴。因温热之邪重在伤人阴液,故多不恶寒。 当温热之邪初袭机体时,致使卫外功能失常,亦可有短暂微恶风寒的表现。温病初起,当用辛凉解表法以清透热邪。医者切不可认为是风寒束表而使用辛温发汗剂,否则,以热助热,重伤津液,则致变证丛生。《伤寒例》中云“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示人以温治温的危险性。“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为风温”,即是此例。 风温这一变证,除津伤热盛,表现为全身高热灼手外,尚见邪热充斥于表,气血外应,脉搏寸关尺三部皆浮盛有力。阳热过盛,逼迫营阴外泄则自汗出。热伤津气,所以身重。热盛神昏,则多眠睡,鼻息如鼾,语言难出。凡此种种,均为温病误治所致的不良后果。风温本属热盛津伤之证,宜用甘寒之剂清热养阴救治,切忌苦寒泄下、火劫取汗等法,否则更是遗患无穷。 医者不察,复用下法,夺其阴液,化源枯竭,则小便短少而不利。阴津不能上荣于目,加之热扰神明,进而双目直视,转动不灵,神智昏迷,二便失去约束而自遗。如果再用火法治疗,则火热内攻,致热毒炽盛,身发黄色,重则热盛动风,发如惊痫,或时有四肢抽搐。“火气虽微,内攻有力”,一次误治,也许还能迁延时日;再次误治,就只能是加速病人的死亡了。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 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可惜忙于俗事,医书古籍读的极慢。今日来不及写心得了。小说更新也是明天,先摘抄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太阳病的辩证和治疗方法,以供学习。实则,手写摘抄极为重要,只能徐徐图之……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三钱(切) 大枣四枚(劈) 麻黄十八铢(去节)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右七味,[口父]咀。以五升水,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于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干姜二两(炮,味辛热)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四两(味酸,微寒) 甘草四两(炙,甘平)右二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之。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芒硝半斤(味咸苦,大寒)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干姜一两半(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热)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 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 厥逆咽中干,烦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PS:读《伤寒论》,得了解成书时的背景,医圣张仲景的生活环境。一来,张仲景生活于东汉末年,与曹操、刘备、华佗等为同时代的人物, 做过长沙太守,因此又名张长沙, 可惜其生前名声不显。二来,张仲景为汉时南阳人,也就是现河南邓州市,其著书时用了不少当地方言,诸君阅读时需多多了解,以免理解有误。三来,古文阅读,时隔千年, 建议参照《说文解字》 ,当可准确领悟书中之意。

作者:张仲景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少阳病的主要症候特征,是口苦,咽喉干燥,头目昏眩。

少阳感受风邪,耳聋听不到声音,眼睛发红,胸中满闷而烦躁不安。不可用吐法或下法治疗。如果误用吐法或下法,就会出现心悸不宁及惊恐不安的变证。

外感病,脉象弦细,头痛发热的,是证属少阳。少阳病不能用发汗法治疗,误发其汗,损伤津液,津伤胃燥,邪传阳明,就会出现谵语。如果通过治疗,胃气得以调和,就会痊愈;如果胃气不和,就会出现烦躁、心悸的变证。

原患太阳病,没有解除,病邪传入少阳,出现胁下痞硬胀满,干呕,不能进食,发热怕冷交替而作,如果没有使用涌吐或攻下法,而见脉沉紧的,可用小柴胡汤治疗。

假如已经使用涌吐、泻下、发汗、温针等治法,柴胡证已解,而见谵语的,这是坏病。应该详审其误治之因,详查演变为何种症候,然后随证选用适当的方法治疗。

太阳、阳明、少阳三经同时俱病,其脉浮大而弦直,只想睡眠,眼睛闭合就会出汗。

外感病六七天,表热已不显,却见病人躁烦不安的,这是表邪传里的缘故。

外感病第三天,邪气已传尽三阳经,应当传入三阴经。此时,如果病人反而能够饮食而不呕吐的,这是邪气没有传入三阴经。

外感病第三天,病在少阳,如果脉象小的,是邪气已衰,疾病将要痊愈的征象。

少阳病将要解除的时间,多在早晨3时到9时之间。

伤寒与温病辩证差异论文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 引起伤寒的原因 (一)传染源:为患者及菌者。全病程均有传染性,以病程第2~4周传染性最大。 (二)传播途径:病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污染水和食物,或经手及苍蝇、蟑螂等间接污染水和食物而传播。水源污染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常酿成流行。 (三)人群易感性:人对伤寒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再次患病者极少。 伤寒的症状 潜伏期3~60天,平均1~2周。 (一)典型伤寒:典型患者临床表现可分为4期: 1.初期:相当于病程第1周。病多缓起,体温呈阶梯状上升,于5~7日达℃或以上,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等。部分患者出现便秘或腹泻。 2.极期:相当于病程第2~3周,其主要表现如下: (1)高热。 (2)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3)皮疹。 (4)相对缓脉。 (5)肝脾肿大。 (6)消化系统症状 腹胀、腹部不适、右下腹压痛、便秘或腹泻等。 3.缓解期:相当于病程第3~4周。 4.恢复期:相当于病程第4周末开始。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常旺盛,但体质虚弱,一般约需1个月方全康复。 伤寒需要做哪些检查 (1)常规化验 ①血液检查。②尿液检查。③粪便检查。 (2)细菌学检查 ①血培养。②骨髓培养。③粪培养。 (3)血清学检查:伤寒血清凝集试验。 如何治疗 (一)一般治疗。 1.隔离与休息。 2.护理:注意皮肤及口腔的护理、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血压、腹部、大便等变化。 3.饮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无渣饮食。 (二)对症治疗。 1.高热:适当应用物理降温,不宜用发汗退热药,以免虚脱。 2.便秘。 3.腹泻:可用收剑药,忌用鸦片制剂。 4.腹胀。 (三)病原治疗。 1.氯霉素仍是目前治疗伤寒的主要药物。 2.喹诺酮类抗菌剂:其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 3.氨苄青霉素:①对氯霉素有耐药性的患者;②不能应用氯霉素的患者;③妊娠合并伤寒;④慢性带菌者。 4.头孢菌素 第三代头孢菌素疗效较好,如头孢哌酮,头孢三嗪、头孢塞肟等。 (四)并发症治疗。 温病的病因是温邪,是指外界致病之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主要包括“六淫”外邪中的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以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温毒病邪、疠气等。 因感受温热之邪而引起的以热象偏重,易于化燥伤阴为特点的急性外感疾病的总称。包括多种外感急性热病,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冬温、温疫、温毒 、大头瘟、烂喉痧等。这些外感急性热病除各自的特点外,还有一些共同之处: ①致病因素相同,其发病均由感受外感温热之邪而致。 ②温病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凡温热之邪,大多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同的流行。温病的发生与季节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如春季以风温为主,夏季则以暑温、湿温为常见。温病的发生还具有地域性,是由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存在着差异所致。广东、广西、云南 、贵州等地区多见瘴疟为患,则是一例。 ③温病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按卫气营血传变来说,温病初起多犯卫分 ,进而传入气分,气分之邪不解则传入营分,再不解则深入血分。按三焦传变来说,温病初起多在上焦肺卫,进而中焦阳明或逆传心包,后期则伤及下焦肝肾之阴。 ④温病的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变证多 ,除必具发热外,大多热势较高,同时伴有心烦、口渴、尿黄赤、舌红、脉数等证。常见的变证有斑疹、吐衄、便血、痉厥、神昏等。根据病证的性质,可将温病分为温热和湿热两大类。感受温热病毒,不兼湿邪者,称为温热类温病,包括风温、春温、冬温、秋燥等,一般起病急、传变快、病程较短;兼湿邪者,称为湿热类温病,包括湿温、伏暑等,一般多起病较缓,传变慢,病程较长。温病的传变多按卫气营血和三焦的顺序依次传变,故临证时亦多选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两种方法。温邪属阳邪,易化火伤阴,表现出热盛津伤的症状。温病的具体治法虽多种多样,但总的治疗原则是清热祛邪、保津养阴。温病的预后与津伤阴亏的程度及病邪的盛衰、传变有关.

随着气温的渐渐降低,“伤寒感冒”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渐渐增高了,尤其对一些平素体质虚弱的人来说,寒冬腊月是它们比较难受的一段时间,需要待到春暖花开,气温升高之后,才能渐渐轻松。对于“伤寒”的说法,其实我们普通人也并不陌生,在我们的映像里,所谓“伤寒”,不就是受凉了吗? 关于“伤寒”的说法,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这是一部专门的“伤寒”著作,两千余年来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是,张仲景的“伤寒”和我们常说的“伤寒”,其实是有区别的。 关于“伤寒”最早的描述,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或许古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绝对没有想到,这短短的八个字一句话,竟然由此衍生后世两门中医流派:伤寒、温病。张仲景的伤寒,是一个非常广义的名词,几乎包含所有外邪引起的身体问题,其核心思想在于“六经辨证”,根据六经传变从而制定相应的诊治原则,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圭臬,《伤寒论》里的方剂,也被称为“经方”。 而内经所说的“冬伤于寒”,和张仲景的伤寒是有所不同的。内经所指,基本定义在“四时虚邪”方面,大致可以理解为“冬天感受寒邪”,到春天会形成温热证候。 而我们普通人口里的“伤寒”,大多只是指感冒。如果一定要在《伤寒论》里找一个与之对应的,大致和“太阳伤寒”相当吧。但是,我们也会把一些风热感冒说成“伤寒”,这是辨析之一;温病的真正流传,比“伤寒”要晚了很多年,其学说流派,直到清代“温病四大家”才广为流传。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温病是“温热”证候,表现出来的是一派热像,一般以滋阴清热。兼顾津液为诊治原则。 实际上,《伤寒论》里的部分证候,其实也可以纳入后世的温病之中,比如阳明腑实兼表证。所以,后人也说,温病其实就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的结果。 而我们普通人口里的“伤寒感冒”,更是常和温病混淆,温病常见的“发热、口渴”等,也都是我们感冒时的常见症状。这是辨析之二;内经也有“伤于寒”和“病温”的说法,很多人认为,伤寒与温病之说即可追溯至此。我个人的观点,内经的伤寒,并非张仲景的“伤寒”,反而更接近我们现代人所说的“伤寒感冒”,考虑到内经和“养重于治”、“治未病”的观点,我倒宁愿相信“伤于寒”说的就是伤风感冒。 至于内经的“病温”,我认为也不是清代温病学说里的“温病”,更像“发热”等一系列阳热证候。所以,相对来说,内经的“伤寒”与“病温”,比《伤寒论》所指更接近我们现代的描述,此乃辨析之三。所以,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可以用来指导我们 养生 ,冬天气温低,我们就不能“伤于寒”,要做的就是避寒就暖,比如多穿衣服、少冲风冒雪,气温再低,还可以烤火等等,这些都是避免外寒侵袭机体所需要做的; 饮食上,进食温热的食物,以及一些温阳的食物,如多喝开水、热粥、热汤,护着喝点姜茶之类;也可以吃点牛羊狗肉等“性温”食物,由内而外驱散寒气,同时提振机体的阳热,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总之,伤寒感冒,是秋冬常见的小问题,中医理论里,有专门的《伤寒论》、《温病条辨》等著作,但它们所说的“伤寒”或“温病”,和我们平常理解的伤寒感冒,是有区别的,这一点需要注意。

伤寒学派认为:阳明病证即温病,经证用白虎汤,腑证用承气汤。 温病学派认为:温病、伤寒在因、机、证、治有很大区别,二者是外感热性病两大类型。《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性病的专书,但“详于寒,略于温”,表寒、里虚寒证治多,而表热、阴伤证治少。《伤寒论》中辛温解表治温病表证,则助热伤阴,发生变证。而且《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 1.温病与伤寒在概念上的关系 明清以前,伤寒义广而温病义狭,两者是隶属关系; 明清时代,温病范围扩大,伤寒为狭,两者并列关系。考试大网站整理 2.温病与狭义伤寒区别 相同点:同属外感病,基本传变规律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实致虚。 联系点:伤寒阳明经腑证,相当于温病气分证,都用白虎、承气,但温病扩大了承气范围。温病滋阴法也是在伤寒复脉汤基础上发展而来,如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不同点: 温病 伤寒 病因 温邪,主要从口鼻而入 寒邪,主要从皮毛而入 分类 新感、伏气 新感 辨证 四分辨证,三焦辨证 六经辨证 病机 易伤津耗液——亡阴,动风、动血、窍闭、痉厥 易伤阳——亡阳,浮肿、畏寒 诊断 脉、证、舌、齿 重脉证略舌 方法 斑疹、白 初起 辛凉 辛温 治疗 下不厌早,下郁热 下不嫌迟,下燥结 后期 滋阴潜阳 回阳救逆

伤寒太阳病辨证论文

作者:张仲景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三钱(切) 大枣四枚(劈) 麻黄十八铢(去节)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右七味,[口父]咀。以五升水,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于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干姜二两(炮,味辛热)

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四两(味酸,微寒) 甘草四两(炙,甘平)

右二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之。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芒硝半斤(味咸苦,大寒)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干姜一两半(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热)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太阳病的基本症候特征,是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畏风,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

太阳病,已经发热,或者还未发热,畏冷,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身体疼痛,呕逆,无汗,寸关尺三部脉象均浮紧的,就叫做伤寒。

外感病第一天,邪在太阳,如果脉证静止在太阳未变的,这是疾病未发生传变。如果病人总想呕吐、烦躁不安、脉象数而急疾,为邪气传里之象,表示病已传变。

外感病二三天,已到邪传阳明、少阳之期,如果不见阳明、少阳病见证,而只见太阳病症候的,表示病未传变。

太阳病,出现发热、口渴、不怕冷的,就叫做温病。温病为感受温邪所致,所以禁用辛温发汗、禁用攻下、禁用火攻。如果误用辛温发汗,就会使热势更甚,出现身体灼热、尺部寸部脉象均浮盛、自汗出、身体沉重、时时嗜睡、呼吸时鼻有鼾声、说话困难,这就叫风温。如果误用攻下,耗伤阴液,就会出现小便短少不通畅,两目直视、大便失禁。如果误用火攻,就会使邪热更炽,火热内攻,轻的会引起肌肤发黄,严重的会引起手足阵发抽搐,好象惊痫发作一样的症状,肤色发黄很深,象烟火熏过的一样。一次误治,病人尚可苟延时日,反复误治,就会断送病人生命。

患外感病,如果出现发热畏寒的症状,是病在阳经的表现;如果出现无热畏寒的症状,是病在阴经的表现。病在阳经的,大约七天可以痊愈;病在阴经的,大约六天可以痊愈。这是因为七属于阳数、六属于阴数的缘故。

太阳病,头痛超过七天而自行痊愈的,是因为邪气行尽太阳经的缘故。如果邪气未尽,有向阳明经传变趋势,可以针刺足阳明经穴,使经气疏通,抗邪力增强,邪气不能内传阳明,疾病就会痊愈。

太阳病将要解除的时间,多在上午九时至下午三时之间。

容易患太阳中风的人,表证解除以后,身体仍感觉不舒适的,需待一定的时日,正气恢复,才能痊愈。

病人体表发热,反而想穿很多衣服,这是外部假热、内部真寒的表现;体表怕冷,反而不想穿衣服,这是外部假寒、内部真热的反映。

太阳中风证,卫阳抗邪而浮盛于外,营阴不能内守而弱于内,卫阳浮盛于外就发热,营阴不能内守则汗自出,病人畏缩怕冷,瑟瑟畏风,象皮毛复盖身上一样发热,鼻塞气息不利,干呕的,应当用桂枝汤主治。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灸生姜三两,切片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五味药,捣碎前三味药,与后两药混合,加水七升,用微火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待药汁冷热适当时,服药一升,一日服三次。服药后一会儿,喝热稀粥一大碗,以助药力,并复盖棉被约二个小时,取暖保温来帮助发汗。发汗程度最好是遍身微微出汗,不要让汗出如流水一样淋漓不断,否则伤阳耗阴,疾病就一定不能解除。如果服了第一次药后汗出疾病痊愈,就停止服第二次、第三次药,不需要把一剂药都服尽。如果服第一次药汗不出,可以依照以上服药方法服第二次药。如果服第二次药还无汗出,那么,第三次药可适当提前服,可在半天左右将一剂服完。如果病情重的,可以白天夜晚服药,一天24小时进行严密观察。如果服完一剂药后,病症仍然存在的,可以再继续服药,倘若服药后仍不出汗,那么,就可一直服药二三剂。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滞滑腻、油腻、大蒜、小蒜、芸苔、胡荽、动物乳类及其制品,腐败变质及不良气味的食品。

太阳病,只要出现头痛、发热、汗出、畏风的,就可以用桂枝汤主治。

太阳病,项背部拘紧不柔和、俯仰不能自如,本应当无汗,反而出现汗出、怕风等太阳中风证的,用桂枝加葛根汤主治。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剖开桂枝二两去皮以上六味药,用水一斗,先加入葛根煎煮,煮去水分二升,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它药物,共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服药后复盖棉被取暖保温以助发汗,使病人遍身微微汗出为度。除服药后不需喝热粥外,其余的调养护理方法及服药禁忌均同桂枝汤。

太阳病,误用了泻下药之后,病人自觉胸中有气逆上冲感觉的,可以用桂枝汤治疗,服药方法同前。如果误下后没有气逆上冲感觉的,则不能用桂枝汤治疗。

太阳病第三天,已经用了发汗的方法,或者用了吐法,或者用了攻下法,或者用了温针的方法,病情仍然不解除的,这就是坏病,桂枝汤已不再适用。对于坏病,应该详细诊察其脉象、症状,了解使用了何种错误治法及演变为何种病症,因证立法,随证治疗。桂枝汤本来是解肌和营的方剂,适用于太阳中风证。如果病人脉象浮紧、发热、汗不出的,属太阳伤寒证,不可用桂枝汤治疗。医者务须经常记住这一点,千万不要发生错误。

平素嗜酒的人,如果患了太阳中风证,不当用桂枝汤治疗,如果服用了桂枝汤,就会出现呕吐,这是因为嗜酒的人多湿热内蕴,而桂枝汤是辛甘温之剂,用后更助热留湿的缘故。

宿有喘疾的病人,患了太阳中风证,引动喘疾发作的,用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治疗最好。

凡是内热炽盛的病人,如果服用桂枝汤而发生呕吐的,以后可能会出现吐脓血的变证。

太阳病,发汗太过,导致汗出淋漓不止、病人怕冷、小便短小、四肢微感拘急疼痛、屈伸困难,如果头痛、发热等表证仍然存在的,用桂枝加附子汤主治。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片大枣十二枚剖开附子一枚炮制去皮破成八片以上六味药,加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加入附子,其调养护理的方法同前。

太阳病,误用攻下之后,出现脉象急促、短促,胸部胀闷的,用桂枝去芍药汤主治。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片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四味药,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去掉芍药,调养护理方法同前。

如果误下后出现胸部满闷、脉微、畏风寒较重的,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治。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片大枣十二枚剖开附子一枚炮制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五味药,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去掉芍药加入附子,其调养护理方法同前。

太阳病,已经得了八九天,病人发热怕冷,发热的时间较长,怕冷的时间较短,一天发作二三次,好象疟疾一样,病人不呕吐,大小便正常,这是邪气郁滞在表的表现。此时,如果脉象渐趋调匀和缓的,是邪气去、正气复的症象,疾病将要痊愈。如果脉象微弱而怕冷的,这是表里阳气均虚,可能系误用汗、吐、下所致,因此,就不能再用发汗、攻下、涌吐的方法治疗了。如果面部反而出现红色的,表明邪气仍郁滞在肌表未能解除,病人皮肤还一定有搔痒的症状,适宜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片甘草炙麻黄各一两,去节大枣四枚剖开杏仁二十四枚,用水浸泡,去掉皮尖及双仁的以上七味药,用水五升,先加入麻黄煎煮,待煮一、二沸,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余各药,煎煮成一升八合,去掉药渣,每次温服六合。旧本说:取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合为六合,一次服完。调养护理方法同前。

太阳病,服了一遍桂枝汤,不仅表证不解,反而增添了烦闷不安的感觉,这是邪气郁滞太甚所致。治疗应当先针刺风池、风府,以疏经泄邪,然后再给予桂枝汤就可以痊愈。

服桂枝汤发汗,汗不遵法,出现大汗出、脉象洪大,而发热,畏寒,头痛等表证仍然存在的,为病仍在表,仍应给予桂枝汤治疗,服药方法同前。如果病人发热怕冷,发热的时间长,怕冷的时间短,好象发疟疾一样,一天发作二次的,用小发汗法就能治愈,适宜用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剖开以上七味药,用水五升,先加入麻黄,煮开一、二滚,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它药物,煎煮成二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二次。旧本说:取桂枝汤二份,麻黄汤一份,混合成二升,分二次服。调养护理方法同前

太阳中风证,服了桂枝汤后,汗出得很多,病人出现心烦口渴很厉害、饮水不能缓解、脉象洪大的,这是邪传阳明,热盛而津伤,用白虎加人参汤主治。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打碎,用布包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以上五味药,加水一斗煎煮,待粳米煮熟,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太阳病,发热怕冷,发热的时间长,怕冷的时间短,一天发作二三次,并见心烦、口渴的,为表郁兼内热之证,可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治疗。如果病人脉象微弱的,这是阳气虚弱,不能用发汗法治疗。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各十八铢,炙大枣四枚,剖开生姜一两二铢,切片石膏二十四铢,打碎,用布包以上七味药,用水五升,先加入麻黄,煮开一二滚,除去浮在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药物,煎煮成二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旧本说:应当是将越婢汤、桂枝汤的煎剂混合,每次温服一升。现将二方混合成一方,取桂枝汤二份药量,越婢汤一份药量。

服了桂枝汤,或使用了泻下法后,病人仍然头痛,项部拘急不柔和,象皮毛复盖身上一样发热,无汗,胃脘部胀满,微感疼痛,小便不通畅的,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治。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切片白术茯苓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六味药,用水八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服药后小便通畅的就可痊愈。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去掉桂枝,加入茯苓、白术。

伤寒病,症见脉浮、自汗出、小便频数、心烦、轻微怕冷、两小腿肚拘急疼痛、难以屈伸的,是太阳中风兼阳虚阴亏证,治当扶阳解表,反而单用桂枝汤来解表,这是错误的治法。服药后就出现了四肢冰冷,咽喉干燥、烦躁不安、呕吐等症状,是误治导致阴阳两虚。治疗应该先给予甘草干姜汤,来复阳气,如果服了甘草干姜汤后四肢厥冷转愈而见两腿温暖的,说明阳气已复。然后,再给予芍药甘草汤来复阴,阴液恢复,病人两小腿肚拘急疼痛解除,两腿即可自由伸展。假如误汗伤津,致肠胃燥实而气机不调和,出现谵言妄语等见症的,可以少量调胃承气汤治疗。如果反复发汗,再加上用烧针强迫发汗,汗多亡阳,导致少阴阳衰的,应当用四逆汤主治。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以上二味药,用水三升,煎至一升五合,去掉药渣,分二次温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甘草各四两,炙以上二味药,加水三升煎煮,煮至一升五合,去操药渣,分二次温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用陈米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以上三味药,用水三升,先加入大黄、甘草,煎煮成一升,去掉药渣,再加入芒硝,然后放在火上稍煮至开即成,每次温服少量。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用生的,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三味药,用水三升,煎煮成一升二合,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身体强壮的人可以用大的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问:病人的症状象桂枝汤证,按照桂枝汤证的治法进行治疗,结果反而使病情加剧,出现四肢冰冷、咽喉干燥、两小腿肌肉拘急疼痛,甚至出现谵语等症,老师预测到了病人半夜手足应当温暖,两腿应当舒展,后来病情发展果然如老师说的那样,怎么知道会这样呢?老师答:病人寸口脉搏浮而大,浮是感受风邪,大是虚的表现,感受风邪就会产生轻微发热,正气虚弱就会出现两小腿肌肉拘挛疼痛。症状虽然很象桂枝汤证,其实不是桂枝汤证,而是太阳中风兼阴阳两虚证。因此,在治疗上必须用桂枝汤加附子以温经发汗。但是医生却反而单用桂枝汤发汗,导致汗出亡阳,并兼阴液亏虚,从而出现四肢冰冷、咽喉干燥、烦躁等症状。治疗先给予甘草干姜汤,服药后阳气于半夜恢复,两腿就由厥冷转温暖,而两小腿肌肉拘挛疼痛尚未解除,于是再给予芍药甘草汤,服药后,阴液得复,则两脚就自由伸展了。如果误汗伤阴,导致阳明燥屎内结,就会出现谵语、心中烦乱不安等症,应当用承气汤攻下里实,服药后大便微见溏泻的,为燥屎得去,谵语等症就会停止,疾病即可以痊愈。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 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可惜忙于俗事,医书古籍读的极慢。今日来不及写心得了。小说更新也是明天,先摘抄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太阳病的辩证和治疗方法,以供学习。实则,手写摘抄极为重要,只能徐徐图之……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三钱(切) 大枣四枚(劈) 麻黄十八铢(去节)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右七味,[口父]咀。以五升水,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于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干姜二两(炮,味辛热)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四两(味酸,微寒) 甘草四两(炙,甘平)右二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之。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芒硝半斤(味咸苦,大寒)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干姜一两半(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热)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 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 厥逆咽中干,烦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PS:读《伤寒论》,得了解成书时的背景,医圣张仲景的生活环境。一来,张仲景生活于东汉末年,与曹操、刘备、华佗等为同时代的人物, 做过长沙太守,因此又名张长沙, 可惜其生前名声不显。二来,张仲景为汉时南阳人,也就是现河南邓州市,其著书时用了不少当地方言,诸君阅读时需多多了解,以免理解有误。三来,古文阅读,时隔千年, 建议参照《说文解字》 ,当可准确领悟书中之意。

伤寒辨太阳病证论文

作者:张仲景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 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三钱(切) 大枣四枚(劈) 麻黄十八铢(去节)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右七味,[口父]咀。以五升水,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于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干姜二两(炮,味辛热)

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四两(味酸,微寒) 甘草四两(炙,甘平)

右二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之。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芒硝半斤(味咸苦,大寒)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干姜一两半(味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热)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太阳病的基本症候特征,是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畏风,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

太阳病,已经发热,或者还未发热,畏冷,头痛,项部拘急不舒,身体疼痛,呕逆,无汗,寸关尺三部脉象均浮紧的,就叫做伤寒。

外感病第一天,邪在太阳,如果脉证静止在太阳未变的,这是疾病未发生传变。如果病人总想呕吐、烦躁不安、脉象数而急疾,为邪气传里之象,表示病已传变。

外感病二三天,已到邪传阳明、少阳之期,如果不见阳明、少阳病见证,而只见太阳病症候的,表示病未传变。

太阳病,出现发热、口渴、不怕冷的,就叫做温病。温病为感受温邪所致,所以禁用辛温发汗、禁用攻下、禁用火攻。如果误用辛温发汗,就会使热势更甚,出现身体灼热、尺部寸部脉象均浮盛、自汗出、身体沉重、时时嗜睡、呼吸时鼻有鼾声、说话困难,这就叫风温。如果误用攻下,耗伤阴液,就会出现小便短少不通畅,两目直视、大便失禁。如果误用火攻,就会使邪热更炽,火热内攻,轻的会引起肌肤发黄,严重的会引起手足阵发抽搐,好象惊痫发作一样的症状,肤色发黄很深,象烟火熏过的一样。一次误治,病人尚可苟延时日,反复误治,就会断送病人生命。

患外感病,如果出现发热畏寒的症状,是病在阳经的表现;如果出现无热畏寒的症状,是病在阴经的表现。病在阳经的,大约七天可以痊愈;病在阴经的,大约六天可以痊愈。这是因为七属于阳数、六属于阴数的缘故。

太阳病,头痛超过七天而自行痊愈的,是因为邪气行尽太阳经的缘故。如果邪气未尽,有向阳明经传变趋势,可以针刺足阳明经穴,使经气疏通,抗邪力增强,邪气不能内传阳明,疾病就会痊愈。

太阳病将要解除的时间,多在上午九时至下午三时之间。

容易患太阳中风的人,表证解除以后,身体仍感觉不舒适的,需待一定的时日,正气恢复,才能痊愈。

病人体表发热,反而想穿很多衣服,这是外部假热、内部真寒的表现;体表怕冷,反而不想穿衣服,这是外部假寒、内部真热的反映。

太阳中风证,卫阳抗邪而浮盛于外,营阴不能内守而弱于内,卫阳浮盛于外就发热,营阴不能内守则汗自出,病人畏缩怕冷,瑟瑟畏风,象皮毛复盖身上一样发热,鼻塞气息不利,干呕的,应当用桂枝汤主治。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灸生姜三两,切片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五味药,捣碎前三味药,与后两药混合,加水七升,用微火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待药汁冷热适当时,服药一升,一日服三次。服药后一会儿,喝热稀粥一大碗,以助药力,并复盖棉被约二个小时,取暖保温来帮助发汗。发汗程度最好是遍身微微出汗,不要让汗出如流水一样淋漓不断,否则伤阳耗阴,疾病就一定不能解除。如果服了第一次药后汗出疾病痊愈,就停止服第二次、第三次药,不需要把一剂药都服尽。如果服第一次药汗不出,可以依照以上服药方法服第二次药。如果服第二次药还无汗出,那么,第三次药可适当提前服,可在半天左右将一剂服完。如果病情重的,可以白天夜晚服药,一天24小时进行严密观察。如果服完一剂药后,病症仍然存在的,可以再继续服药,倘若服药后仍不出汗,那么,就可一直服药二三剂。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滞滑腻、油腻、大蒜、小蒜、芸苔、胡荽、动物乳类及其制品,腐败变质及不良气味的食品。

太阳病,只要出现头痛、发热、汗出、畏风的,就可以用桂枝汤主治。

太阳病,项背部拘紧不柔和、俯仰不能自如,本应当无汗,反而出现汗出、怕风等太阳中风证的,用桂枝加葛根汤主治。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剖开桂枝二两去皮以上六味药,用水一斗,先加入葛根煎煮,煮去水分二升,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它药物,共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服药后复盖棉被取暖保温以助发汗,使病人遍身微微汗出为度。除服药后不需喝热粥外,其余的调养护理方法及服药禁忌均同桂枝汤。

太阳病,误用了泻下药之后,病人自觉胸中有气逆上冲感觉的,可以用桂枝汤治疗,服药方法同前。如果误下后没有气逆上冲感觉的,则不能用桂枝汤治疗。

太阳病第三天,已经用了发汗的方法,或者用了吐法,或者用了攻下法,或者用了温针的方法,病情仍然不解除的,这就是坏病,桂枝汤已不再适用。对于坏病,应该详细诊察其脉象、症状,了解使用了何种错误治法及演变为何种病症,因证立法,随证治疗。桂枝汤本来是解肌和营的方剂,适用于太阳中风证。如果病人脉象浮紧、发热、汗不出的,属太阳伤寒证,不可用桂枝汤治疗。医者务须经常记住这一点,千万不要发生错误。

平素嗜酒的人,如果患了太阳中风证,不当用桂枝汤治疗,如果服用了桂枝汤,就会出现呕吐,这是因为嗜酒的人多湿热内蕴,而桂枝汤是辛甘温之剂,用后更助热留湿的缘故。

宿有喘疾的病人,患了太阳中风证,引动喘疾发作的,用桂枝汤加厚朴、杏子治疗最好。

凡是内热炽盛的病人,如果服用桂枝汤而发生呕吐的,以后可能会出现吐脓血的变证。

太阳病,发汗太过,导致汗出淋漓不止、病人怕冷、小便短小、四肢微感拘急疼痛、屈伸困难,如果头痛、发热等表证仍然存在的,用桂枝加附子汤主治。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片大枣十二枚剖开附子一枚炮制去皮破成八片以上六味药,加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加入附子,其调养护理的方法同前。

太阳病,误用攻下之后,出现脉象急促、短促,胸部胀闷的,用桂枝去芍药汤主治。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片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四味药,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去掉芍药,调养护理方法同前。

如果误下后出现胸部满闷、脉微、畏风寒较重的,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治。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片大枣十二枚剖开附子一枚炮制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五味药,用水七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去掉芍药加入附子,其调养护理方法同前。

太阳病,已经得了八九天,病人发热怕冷,发热的时间较长,怕冷的时间较短,一天发作二三次,好象疟疾一样,病人不呕吐,大小便正常,这是邪气郁滞在表的表现。此时,如果脉象渐趋调匀和缓的,是邪气去、正气复的症象,疾病将要痊愈。如果脉象微弱而怕冷的,这是表里阳气均虚,可能系误用汗、吐、下所致,因此,就不能再用发汗、攻下、涌吐的方法治疗了。如果面部反而出现红色的,表明邪气仍郁滞在肌表未能解除,病人皮肤还一定有搔痒的症状,适宜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片甘草炙麻黄各一两,去节大枣四枚剖开杏仁二十四枚,用水浸泡,去掉皮尖及双仁的以上七味药,用水五升,先加入麻黄煎煮,待煮一、二沸,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余各药,煎煮成一升八合,去掉药渣,每次温服六合。旧本说:取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合为六合,一次服完。调养护理方法同前。

太阳病,服了一遍桂枝汤,不仅表证不解,反而增添了烦闷不安的感觉,这是邪气郁滞太甚所致。治疗应当先针刺风池、风府,以疏经泄邪,然后再给予桂枝汤就可以痊愈。

服桂枝汤发汗,汗不遵法,出现大汗出、脉象洪大,而发热,畏寒,头痛等表证仍然存在的,为病仍在表,仍应给予桂枝汤治疗,服药方法同前。如果病人发热怕冷,发热的时间长,怕冷的时间短,好象发疟疾一样,一天发作二次的,用小发汗法就能治愈,适宜用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剖开以上七味药,用水五升,先加入麻黄,煮开一、二滚,除去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它药物,煎煮成二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二次。旧本说:取桂枝汤二份,麻黄汤一份,混合成二升,分二次服。调养护理方法同前

太阳中风证,服了桂枝汤后,汗出得很多,病人出现心烦口渴很厉害、饮水不能缓解、脉象洪大的,这是邪传阳明,热盛而津伤,用白虎加人参汤主治。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打碎,用布包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以上五味药,加水一斗煎煮,待粳米煮熟,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太阳病,发热怕冷,发热的时间长,怕冷的时间短,一天发作二三次,并见心烦、口渴的,为表郁兼内热之证,可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治疗。如果病人脉象微弱的,这是阳气虚弱,不能用发汗法治疗。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各十八铢,炙大枣四枚,剖开生姜一两二铢,切片石膏二十四铢,打碎,用布包以上七味药,用水五升,先加入麻黄,煮开一二滚,除去浮在上面的白沫,再加入其他药物,煎煮成二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旧本说:应当是将越婢汤、桂枝汤的煎剂混合,每次温服一升。现将二方混合成一方,取桂枝汤二份药量,越婢汤一份药量。

服了桂枝汤,或使用了泻下法后,病人仍然头痛,项部拘急不柔和,象皮毛复盖身上一样发热,无汗,胃脘部胀满,微感疼痛,小便不通畅的,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治。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切片白术茯苓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剖开以上六味药,用水八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服药后小便通畅的就可痊愈。旧本说:现用桂枝汤去掉桂枝,加入茯苓、白术。

伤寒病,症见脉浮、自汗出、小便频数、心烦、轻微怕冷、两小腿肚拘急疼痛、难以屈伸的,是太阳中风兼阳虚阴亏证,治当扶阳解表,反而单用桂枝汤来解表,这是错误的治法。服药后就出现了四肢冰冷,咽喉干燥、烦躁不安、呕吐等症状,是误治导致阴阳两虚。治疗应该先给予甘草干姜汤,来复阳气,如果服了甘草干姜汤后四肢厥冷转愈而见两腿温暖的,说明阳气已复。然后,再给予芍药甘草汤来复阴,阴液恢复,病人两小腿肚拘急疼痛解除,两腿即可自由伸展。假如误汗伤津,致肠胃燥实而气机不调和,出现谵言妄语等见症的,可以少量调胃承气汤治疗。如果反复发汗,再加上用烧针强迫发汗,汗多亡阳,导致少阴阳衰的,应当用四逆汤主治。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以上二味药,用水三升,煎至一升五合,去掉药渣,分二次温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甘草各四两,炙以上二味药,加水三升煎煮,煮至一升五合,去操药渣,分二次温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用陈米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以上三味药,用水三升,先加入大黄、甘草,煎煮成一升,去掉药渣,再加入芒硝,然后放在火上稍煮至开即成,每次温服少量。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用生的,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三味药,用水三升,煎煮成一升二合,去掉药渣,分两次温服。身体强壮的人可以用大的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问:病人的症状象桂枝汤证,按照桂枝汤证的治法进行治疗,结果反而使病情加剧,出现四肢冰冷、咽喉干燥、两小腿肌肉拘急疼痛,甚至出现谵语等症,老师预测到了病人半夜手足应当温暖,两腿应当舒展,后来病情发展果然如老师说的那样,怎么知道会这样呢?老师答:病人寸口脉搏浮而大,浮是感受风邪,大是虚的表现,感受风邪就会产生轻微发热,正气虚弱就会出现两小腿肌肉拘挛疼痛。症状虽然很象桂枝汤证,其实不是桂枝汤证,而是太阳中风兼阴阳两虚证。因此,在治疗上必须用桂枝汤加附子以温经发汗。但是医生却反而单用桂枝汤发汗,导致汗出亡阳,并兼阴液亏虚,从而出现四肢冰冷、咽喉干燥、烦躁等症状。治疗先给予甘草干姜汤,服药后阳气于半夜恢复,两腿就由厥冷转温暖,而两小腿肌肉拘挛疼痛尚未解除,于是再给予芍药甘草汤,服药后,阴液得复,则两脚就自由伸展了。如果误汗伤阴,导致阳明燥屎内结,就会出现谵语、心中烦乱不安等症,应当用承气汤攻下里实,服药后大便微见溏泻的,为燥屎得去,谵语等症就会停止,疾病即可以痊愈。



伤寒论太阳病原文及其解释如下:

原文节选: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词解:

1、恶风:当风则恶,无风稍缓,即恶寒之轻者。

2、脉缓:与紧脉相对举,言脉象松弛、宽缓,而非如平人脉来自至、从容和缓之缓脉。

3、中风:伤于风的意思,与猝然昏倒、口眼歪斜之中风病不同。

解释:

顾名思义,太阳中风,乃风邪侵袭太阳之病证。然风之与寒,每相兼而至,难于断然割裂。故本证病因咎之风寒,而以风邪为主。风寒犯表,营卫失调,卫气与邪气相争于表,故发热而脉浮;肌表失却卫气之温煦,故恶风寒;卫阳失于固摄,营阴走泄于外,故自汗出。脉浮缓者,乃风性疏泄、营阴失守之故也。

伤寒论的作者: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正史无传,生卒年及生平不详,经后人考证,约生于东汉和平元年(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他写作的《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喻嘉言称此书:“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