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中医内科五行辩证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

中医内科五行辩证分析论文

阴阳的肇始先天八卦传说上古时,阴阳始于气象观测。伏羲氏坐在观象台上,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知人世,取象类比,发现了阴阳是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伏羲氏“一画开天”:用“—”首尾相接取象为太极“○”,代表日出日落的升降规律。太极内蕴阴阳,是宇宙的原始态,是世间万物的本源。太极就像圆周一样,具有无限大、无限小、包容宇宙一切万事万物阴阳属性的深刻含义。古人观察太阳在周天上运行,太阳因周天变动,太极动则为阳,静则为阴,太极化生出阴和阳。伏羲氏用“—”符号代表阳,代表热,代表白天,取象于天;用“- -”符号代表阴,代表寒,代表黑夜,取象于地;用“ ”代表阴阳,来象应天地、昼夜,热寒。太阳一天的出入升降运动使阴阳交感互动,分别化生出夜阴昼阳,产生出寒温热凉四象:早晨温-少阳、中午热-老阳、黄昏凉-少阴、半夜寒-老阴。这就是古人观察:“—”阳化生为“老阳、少阳”;“- -”阴化生为“老阴、少阴”的演化过程。 阴阳四象取象于一年的“生化收藏”,象应于一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生长收藏”四者之间还存在着一种过渡变化状态,后世称之为“化”,象应于五季“春夏长夏秋冬”。四象的形成,也就出现了五行。这就是阴阳和五行的最原始的理论起源。四象阴阳交感,分别再阴阳化生,也就化生出三画卦的八卦:乾、坤、坎、离、艮、兑、震、巽。天是不能分开的,地可以分开。天空中动是火,天下面动是风,天上面动是泽。地分三层,地当中动是水,地下面动是雷,地上面动是山。八卦类比八象应八方:乾象天、应南方,坤象地、应北方,坎象水、应西方,离象火、应东方,艮象山、应西北方,兑象泽、应东南方,震象雷、应东北方,巽象风、应西南方。八卦反映到八卦图上恰好与我国的基本地理地势相对应。八卦图方位与现代地图方位完全相反,是因为八卦图是伏羲氏坐北面南,以人的方向感觉作为定向标准的,而西方地图则是以地理实物方向作为定向标准的。这恰好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中方文化重视“人”,以人为本;西方文化重视“物”,以物为本。阴阳化生规律图八卦继续化生,八卦则演化为十六卦,十六卦生三十二卦,三十二六卦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生一百二十八卦……直至无穷,演变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事实上,16卦、32卦、64卦……本质上都是八卦,因为它们所有卦象都是在八卦基础上化生出来的,世间万物可以概括为:天、地、火、水、风、雷、山、泽这八种现象彼此间的阴阳互动演化的结果,世间万事万物万变不离其宗。此所谓八卦定乾坤,也就是老子“三生万物”的道理。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世,取象类比。发现了人顶天立地,是万物之灵,是天地间错综复杂万事万物的代表。人是一个小天地,人同样具有天地的阴阳特性。人根据天地阴阳特性标准,把天地划分为阴和阳。天、地、人古人称之为三才。以此观念来认识阴阳,阴阳就是三才,三才也就是阴阳。伏羲氏把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确定为阴阳变化的基本规律,因此把八卦定为三画卦,实际上八卦本身就蕴含了天地人的三才思想,后世继承发展了三才思想,形成了系统的三才理论。老子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的“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中医的天人合一理论、六经三阴三阳理论、三焦理论都是始于阴阳八卦理论。总之,伏羲一画开天地,代表了宇宙万物的起源;又以八卦定乾坤,把万事万物归纳为八卦等八类基本元素。伏羲氏根据大自然的现象画出后世所说的先天八卦图,揭示了宇宙自然的阴阳规律。为后世留下了一部“无字天书”。阴阳理论与今天哲学的矛盾论相比,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角度理解阴阳八卦非常抽象,难以理解。但是,如果我们从观测太阳周天运行角度来理解阴阳八卦,就非常容易了。太阳日出日落升降运动好像是在圆轨道上运行,古人叫周天运行,白天黑夜把一天分成阴阳两仪,早上、中午、傍晚、午夜把一天分成四象,四象进一步再阴阳对偶平分,就是所谓的八卦了,八卦再连续平分3次,又可分成64卦,卦象可以连续平分下去,直至无穷。对于世间任何事物,无论怎样阴阳划分,事物总是按照固有的阴阳升降出入规律,周而复始地运动变化着,每一个完整的运动周期都可以看成一个太极;一个周期粗分就是阴阳转换周期,细分就是四象的寒温热凉变化周期,再细分就是八卦次序周期,……再分还有64卦次序轮回周期;……甚至不断细分,把一个周期可以无穷地细分下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阴阳规律,太极、阴阳、四象、八卦……是同一周期规律事物,按不同精细程度描述的周期规律。结合现代人的认识,太阳周天运行,就是所谓的太极;太极思想指导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认识事物。白天黑夜把一天分成阴阳两部分;阴阳思想指导我们从正反两方面认识事物的阴阳规律。早上、中午、傍晚、午夜把一天分成四象;四象思想指导我们运用四象规律细化事物的认识。四象对分成八卦;八卦思想指导我们从八个方面把握事物的演变规律。我们可以根据对事物认识精细程度的具体要求,选用太极、阴阳、四象、八卦、64卦……规律来认识和把握事物。用现代话讲:太极、阴阳、四象、八卦就是各具不同自然周期规律的模型,阴阳八卦是科学观测的成果,不全是迷信玄学,我们要深挖阴阳理论的科学内涵。后天八卦相传中古时,82岁的周文王因谗言诬陷,被商纣王囚禁在羑(you)里城长达七年之久。周文王在狱中韬光养晦,参透了伏羲先天八卦阴阳至理,以蓍草为工具,根据斗柄顺四时五行八方旋转运行的周天的天象规律,根据帝王临御四正四隅八节的国事规律;将八卦:震、巽、离、坤、兑、乾 、坎、艮依次定位归属在“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等四正四隅八个方向上,依次主应在一年360天“周天”中的各个45天上;从而推演出了后天八卦。 文王后天八卦图 北斗四时运转图《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记载的就是周文王推演后天八卦的过程:一年之中斗星运转一周,斗柄指正东方,震位,象应二月春分,一阳排在二阴之上,春气旺万物生,为木;斗柄指东南,巽位,象应立夏,阳盛于上,万物繁茂,为木;斗柄指正南,离位,象应五月夏至,万物长大成形,皆有显着之象,阳旺蕃英成秀,为火;斗柄指西南,坤位,象应季夏孟秋之间的立秋,土气旺而生万物,为土;斗柄指正西方,兑位,象应八月秋分,一阴之水在上,阳气壅遏于下,水润泽于下,万物皆愉悦,为金;斗柄指西北,乾位,象应立冬,阳居阴位,阴阳之气必相搏而战,为金;斗柄指正北方,坎位,象应阳气蛰藏于阴中,万物皆归藏于中,为水;斗柄指向东北方,艮位,象应立春阴尽阳生,天运一周岁,气机变化终而复始,成终成始,为土。可见,周文王演绎的后天八卦,记天体八节符号,四立为生长收藏,二至为寒暑之极,二分为阴阳之和。后天八卦配四时八节揭示了宇宙万事万物存在的连续不断阴阳互根互存的周期规律。 周文王在后天八卦基础上,每卦又演绎成八卦,八卦之间互相搭配,形成了以六爻为基础的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文王借喻帝王国事、夫妻儿女家事、人生长壮老已的人生规律,又为后天八卦的每卦写了卦辞,为每爻写了爻辞,遂写成《易经》,形成了阴阳易理,从此八卦才开始有文字记载。用现代话的说,周文王为后世建立了能够涵盖宇宙、社会、家庭、人生、心理,生理、病理等周期规律的六十四类事物发展的模型。十翼周文王虽然为八卦进行了文字记载,但是文意深远,词义古奥,又多有暗示,一般世人根本难以理解。孔子五十岁始学易,认为易经是阴阳至理,潜心研究易经,倾毕生精力为易经批注,作系彖辞,创《十翼》。《史记•孔子世家》有“孔子晚喜易,序 、象、说卦、文言,读易韦三绝。”的记载。十翼有:《彖(tuan)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十篇。至此易经的基本内容已经全部形成。《十翼》是对《易经》(《周易》)的注释,《易经》因《十翼》才容易解读,易经才因此得以传于后世……,成为中华文化的“第一经”。《十翼》是学习《易经》必备的基础知识,学习《易经》必先学习《十翼》。学习《易经》不要死背硬记卦辞、爻辞和经文,而是深刻体会《易经》六爻、六十四卦的逻辑思维过程和方式。用现代话讲,就是学习掌握研究事物,分析事物,认识事物规律的方式和方法。《易经》破解的就是是纷繁复杂变化的大千世界所共有的普遍规律。了解气气就是天体运行在地部产生的气象变化。气象变化总括有:寒风热暑湿燥六种变化,故称为六气。古人认为:气象的阴阳变化决定于天体运行。天体气象变化的方向和时节又取决于于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皆一气所化生。分则为阴阳,合之则为太一。阴阳本来只有两方面,只是因为阴阳需要划分标准,也就出现了人。天地人合称三才。太极既是一,也是二,也是三。因此古人是根据天、地、人三部观察宇宙一切事物气化活动情况的。气本无形,古人就采用“因形察气”方法观察气的活动,采用律吕、五音漏刻的方法纪理之。气的观测1.观天部随其节令察其气机升降太阳运行有年周期,日体晷影一年运行一周,晷影在圆周上运行,左升右降,经过四正(东、南、西、北)四隅(东北、东南、西南、西北)旋转运行周期规律,根据月体日宿二十八星宿周期规律,根据北斗星的旋转运行周期规律,根据日月星斗相会周期规律,再根据天体五星定时出没于东南西北中五方而划定年周期为春夏秋冬四时,每时有一气,太阳运行一周有风暑湿燥寒等五气的变化,对应于生长化收藏五种阴阳盛衰变化方式,五气配五行:木火土金水代表五气的变化。这就是所谓天部五运气机升降出入规律。2.观地部从四方四时以察其地面生化收藏地部自然之气本于三阴三阳,概括为:风热暑湿燥寒六气变化。六气节律性地出现在一年变化的气候中: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初气地支配寅卯;少阴司天,其化以热,二气地支配辰巳;太阴司天,其化以湿,三气地支配午未;少阳司天,其化以火,四气地支配申酉;阳明司天,其化以燥,五气地支配戌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终气地支配子丑。这样六气每气配两月,六气恰合十二月。古人观察发现:风热暑湿燥寒本来是自然之气的正常变化,就是所谓地部六气。但是如果地部六气太过、或不及,必然会严重影响地气的生长化收藏,产生自然灾害。同样六气也存在年节律变化,存在着复杂的五运六气规律。六气的本质上就是天体运行在地部产生的气象变化,所以说地部六气本质上就是天运五气在地部的表现,这也是五运与六气的关系。气本无形,无从观测,古人采用“因形察气”方法来间接观察气的活动。“形”就是指地部有形可征之物。聪明的古人是通过观察风向的方法间接了解了地气的活动情况的。古称为风角术,又称天籁。具体观察方法是:古人就是通过对东南西北方向借助季节风的风向的观察和对气候的观察,发现了季节风向和四季寒热温凉地气的关系季节气候密切相关。古人观测发现:天地之气在升降浮沉过程中,在不同的季节,中自然界能够发出不同的固有频率。古人是通过就借用律管共振方法测知了地气的变化规律。古人通过自然五音的观测,发现了五音也与人体五脏功能密切联系。古人还对地部有形之物进行五行归类:根据酸苦甘辛咸五味,辨识事物的阴阳属性;根据寒热温凉四气,辨识事物的升沉浮降气机;进而辨识有形之物的五行属性,间接了解有形之物的五行生克制化的气化状态是否正常、是太过或不及。最后古人将运气理论发展成为六十甲子术。六十甲子术就是古人掌握五运六气规律的其中的一个数理工具之一。3.观人部从天地气交中察其气损益消长。古人认为天人合一,人也是一个小天地,人与天地之间的气化相通,并存在着共通规律,都遵从阴阳五行之间互相亢害承制的气化规律。人体随天地五运六气的变化产生相应的阴阳升降、生长化收藏的变化。五运六气正常,则人体气机调和,阴平阳秘,五脏安和而无病。五运六气太过或不及,就会发生自然灾害,也会严重影响人体五脏之气的失常产生疾病。因此人体阴阳气机的变化也间接反映了天地之气的活动状态和规律。这也是古人“因形察气”的方法和思路。“因形察气”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观察天象规律的方法,同时还给我们后人提供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中医在“因形察气”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医藏象理论依据就是“有其内,必形诸于外”的易理。中医辩证论治过程就是通过病人外在证候,诊断病人的内在病机,指导临床处方用药用法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因形察气”的治病过程。中医用阴阳五行理论判断人体五脏亢害承制状态,作出五脏太过或不及的诊断,指导运用药物的四气五味偏性纠正治疗疾病的阴阳偏性。从中能够理解中药四气五味理论根源于阴阳五行理论,根源于古人“因形察气”的思路和方法。结合到人体的阴阳规律:“气有多少”表现在人体上就是三阴三阳六经;“形有盛衰”表现在人体上就是五脏的盛衰。五脏病理变化有三:不外本脏自病,相生失衡,相克失衡。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2.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 ①归类法:事物的五行属性是将事物的性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得出的。如事物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火等等。例如:以五脏配属五行,则由于肝主升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肺主降而归属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以方位配属五行,则由于日出东方,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木;南方炎热,与火的炎上特性相类,故归属于火;日落于西,与金的肃降特性相类,故归属于金;北方寒冷,与水的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水。 ②推演法。如:肝属于木,则肝主筋和肝开窍于目的“筋”和“目”亦属于木;心属于火,则“脉”和“舌”亦属于火;脾属于土,则“肉”和“口”亦属于土;肺属于金,则“皮毛”和“鼻”亦属于金;肾属于水,则“骨”和“耳”、“二阴”亦属于水。 ③五行学说还认为属于同一五行属性的事物,都存在着相关的联系。如方位的东和自然界的风、木以及酸味的物质都与肝相关。现将自然界和人体的五行属性,列简表如下。 对人体来说,是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系统。 3.五行的生克乘侮 (1)相生与相克。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相生和相克,在五行学说中认为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对人体生理来说,也是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正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联系,才能使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使人体维持生理平衡,故说“制则生化”。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关系,所以从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来说,都存在着“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四个方面的联系。 “生我”和“我生”,在《难经》中比喻为“母”和“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中的相生关系又可称作“母子”关系。如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由于火生木,故“我生”者为土。这样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也就是木和火是“母子”,而火和土又是“母子”。 “克我”和“我克”,在《内经》中称作“所不胜”和“所胜”。即是“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再以火为例,由于火克金,故“我克”者为金;由于本克火,故“克我”者为水。 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其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和发展。只有依次相生,依次相克,如环无端,才能生化不息,并维持着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 (2)相乘与相侮。五行的相乘、相侮,是指五行之间正常的生克关系遭遇破坏后所出现的不正常相克现象。 相乘:乘,即是以强凌弱的意思。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过度克制反应。 当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可造成被克的“五行”克制太过,促使被克的“一行”虚弱,从而引起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异常。例如:木过于强盛,则克土太过,造成土的不足,即称为“木乘土”。另一方面,也可由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虚弱,因而对它“克我”“一行”的相克就显得相对的增强,而其本身就更衰弱。例如:木本不过于强盛,其克制土的力量也仍在正常范围。但由于土本身的不足,因而形成了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即称为“土虚木乘”。 相侮:侮,在这里是指“反侮”。五行中的相侮,是指由于五行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所以反侮亦称反克。例如:木本受金克,但在木特别强盛时,不仅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对金进行反侮(即反克),称作“木侮金”,或是发生反侮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可由金本身的十分虚弱,不仅不能对木进行克制,反而受到木的反侮,称作“金虚木侮”。 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两者之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乘与相侮的主要区别是:首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后者则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在其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以同时发生相乘。如:木过强时,既可以乘土,又可以侮金;金虚时,既可以受到木的反侮,又可以受到火乘。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①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②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说明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总之,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2.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肝病是这样,其他脏器的病变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说明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3.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 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脾虚的病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脏病人,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等等。 从它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如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脉现弦象,为肝病传脾(木乘土);肺病之人,面见红色,脉现洪象,为心病传肺(火乘金)。五脏中任何一脏有病,都可以传及其他四脏,用五行学说来分析,存在着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四种传变关系。 从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面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果不见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则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主预后不良;若见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主预后良好。 (2)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 ①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如肝病能传脾(木乘土),预先予以补脾,防其传变。“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②确定治疗原则。概括为“补母泻子”法,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补母,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虚证而治疗的,如肝虚补肾,因为肾为肝之母,所以补肾水可以生肝木。泻子,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实证而治疗的,如肝实泻心,因为心为肝之子,所以泻心火有助于泻肝木。 根据相克关系来确定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抑强肤弱”法,即泻其克者之强,补其被克者之弱。如肝木太过而乘脾土,肝木太过为强,必须泻之,脾土为弱,必须补之。 ③制定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方面,如滋水涵木法,是用滋补肾阴以涵养肝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的病证。又如培土生金法,是用健脾益肺的方法,适用于脾失健运而肺气虚弱的病证。又如扶土抑木法是用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 此外,在针灸和精神疗法方面,都可以利用五行的克制作用来选穴和调节情志。如悲可以胜怒,是因为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的缘故。 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阴阳五行学说,常常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阴阳五行学说的结合,不仅可以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一般关系,而且可以说明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较为具体和复杂的关系,从而有利于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病理过程。

在我国医学中,无论对人体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治疗,都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我在此整理了中医阴阳五行理论,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中医阴阳五行理论简介

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来自易经,肝胆为木,心小肠为火,脾胃为土,肺大肠为金,肾膀胱为水!

在人体当中,心脏就像是太阳,而肺就像天空,脾就像是大地,肾如江河湖海,肝如大地上的树木!

太阳“心”的能量照耀天空“肺”中的水汽下降传递到大地“脾”渗透到溪河“三焦”灌溉大地滋养万物“肝”而江河湖海的水“肾”又蒸发到天空“肺”循环不已!

1 心脏主血液的动能,2 脾脏生肉,主口中之湿,3 肝脏开窍眼目,之性为连贯全身,4 肺脏主皮毛与鼻,5 肾脏生骨髓开窍于耳,在地为水,水生血!

腑主宣泄,脏主收藏。腑可实不可满,脏可满不可实!实者泄其子,虚者补其母,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青黑为“痛”红黄为“热”白色为“寒”

1 酸入肝为木,青色 2 苦入心火,红色 3 甘入脾土,黄色 4 辛辣入肺金,白色 5 咸入肾水,黑色

腑主宣泄,脏主收藏。腑可实但不可满,脏可满但绝不可实。

中医认为“有诸内者,必行诸外”,即不同类型体质对疾病有不同的亲和性。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于医学领域,用于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知道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中医五行相克治疗原则

1.培土制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土和水,指脾肾两脏,培土制水,指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以治疗水湿停聚为病,又称温肾健脾法。若肾阳虚不能温脾阳,则肾不主水,脾不制水,水湿不化,治当以温肾为主,兼顾健脾。

2.抑木扶土法,适用于肝的疏泄太过,木旺乘土之证。木和土,乃肝脾两脏。抑木扶土,即疏肝健脾以治疗肝旺脾虚,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

3. 泻南补北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 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

4.佐金平木法,适用于肺失清肃,肝火偏盛之证。金和木,乃肺肝两脏。佐金平木,即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又称清肺泻肝法。

中医五脏病辩证分析论文

五官情况——辨证 ]一、 肝开窍于眼(五行归类)五行属木,五脏为肝,五腹为胆,五官为眼,五指为无名,五华为目,五体为筋,五神为魂,五志为怒,五恶为风,五声为呼,五味为酸,五走为筋,五劳为久行,五液为泪,五病为语,五色为青,五音为角,五时为春,五位为东,五气为风。 注解: 东方应春,阳气上升而生风,风能滋养木气,木气能生酸味,酸味能够养肝,肝血能够养筋,而由于筋生于肝,肝属木,木能生火,所以筋又能养心。肝气上升于目。 其变化在天是六气里的风,在地是五行里的木,人体中筋,在五脏脏中为肝,在五色为苍(青),在五音为角,在五声为呼,在人体的变动中为握。在七窍中为目,在五味中为酸,在情志中为怒,怒伤肝,但悲伤能够抑制怒,(悲为肺志,以金克木);风气伤筋,但燥能够抑制风(燥属金,以金克木);过食酸味能够伤筋,但辛味能够抑制酸味(辛属金,以金克木)眼:干 涩—— 肝血虚或者肝火旺眼 红—— 带眼屎就是肝火旺,不带眼屎就是心火旺。眼无神—— 肾气不足,肝血不足,心血不足。黑眼圈——(脾肾两虚)肾虚或风上头部(黑圆圈、眼蓝、头痛) 眼浮肿—— 脾虚(脾胃主运化)眼太蓝—— 肝风内动眼较白—— 肝风亏虚眼常流泪——肝风内动,肝心忧郁,肝风与肝火上头 二、 肾开窍于耳(五行归类)五行为水,五脏为肾,五腹为膀胱,五官为耳,五指为小指,五华为发,五体为骨,五神为志,五志为恐,五恶为寒,五声为呻,五味为咸,五走为骨,五劳为久立, 五液为唾,五病为嚏,五色为黑,五音为羽,五时为冬,五位为北,五气为寒。 注解: 北方应冬,阴霾而寒,寒生水气,水气生咸味,咸味能养肾气,肾气助长骨髓,骨髓充实而养肝,肾气关联于耳。水,在人体为骨髓,在五脏为肾,在五色为黑,在五音为羽,在五声为呻吟,在人体的变动中为颤栗。在七窍中为耳,在五味中为咸,在情志变动中为恐,恐伤肾,但思能够抑制恐,(脾志为思,土克木水);寒伤血,但燥能够抑制寒,咸伤血,但甘味能抑制咸(甘属土,土克水)耳:耳 鸣—— 肾虚,颈椎第三节错位。耳 痒—— 提醒肾虚的表现。中耳炎—— 湿热往头上走的急症。听力较弱—— 肝肾虚,耳水不平衡。 三肺开窍于鼻 (五行归类) 五行为金,五脏为肺,五腹为大肠,五官为鼻,五指为食指,五华为皮,五体为毛,五神为魄,五志为忧,五恶为燥,五声为哭,五味为辣,五音为商,五走为气,五劳为久卧,五液为涕,五病为咳,五色为白,五时为秋,五位为西,五气为燥。 注解: 西方应秋,天气急促而生燥,燥使金气旺盛,金能生辛味,心味滋养肺,肺气滋养皮毛,皮毛润泽克滋生肾水(金生水),肺气关联于鼻。 其变化在天为六气中的燥,在地为五行里的金,在人体为皮毛,在五脏为肺,五色为白,五音为商,五声为哭,在人体的变动为咳,在七窍为鼻,在五味为辛,在情志变动的上为忧,忧伤肺。但喜能抑制忧(喜为心智,火克金)热伤皮毛,但寒能抑制热;辛味伤皮毛,苦能抑制辛味(苦属火,火克金)鼻子:鼻 炎—— 1.过敏性鼻炎是季节性 2.慢性鼻炎是长期性嗅觉失灵——1.严重的鼻炎或常年疾病 2.颈椎第三第四节错位。常流鼻涕——1.清鼻涕是寒症 2.黄鼻涕是热症。长鼻塞——风潭上头长流鼻血——脾虚不统血 四、心开窍于舌 (五行归类) 五行为火,五脏为心,五腹为小肠,五官为舌,五指为中指,五华为面,五体为脉,五神为神,五志为喜,五恶为热,五声为笑,五味为苦,五音为徽,五走为血,五劳为久视,五液为汗,五病为噫,五色为红,五时为夏,五位为南,五气为暑。 注: 南方应夏,阳气大盛生热,热能引起火气,火气生苦味,苦味养心。心生血,血样脾(火生土),心气关联于舌;它的变化在天为六气的热,在地为五行里的火。在人体为血脉, 在五脏为心,在五色为赤,在五音为徽,在五声为笑,在人体的变动为逆,在七窍为舌,在五味为苦,在情志的变动为喜。过喜伤心气,但恐可以抑制喜(恐为肾志,水克火);热伤气,寒水能抑制热(寒水能胜火);苦味伤气,咸味能缓调苦味(咸为肾味,水克火)。舌:舌难上卷——心包有火、热。舌 红 —— 像草莓颜色是心火舌 黄 —— 体内有湿气,1.黄而不腻,是热;2.黄腻滑,是湿热。舌 厚 —— 厚,实寒;薄,是虚寒。舌 淤 —— 是身体内有淤,分布在那个反射区,就代表哪里淤。舌体肥大——阳虚舌体尖小——阴虚舌 苔 —— 免疫力差舌苔厚 —— 湿气重无 苔 —— 阴虚草莓苔—— 阴虚有火腐 苔 —— 胃气已败,通长大病之人才有。舌体中有裂纹——胃的问题,胃炎或胃寒。舌体烂—— 肾水严重不足,没有胃气。舌 硬 —— 心包有火 五、脾开胃于口(五行归类) 五行为土,五脏为脾,五腹为胃,五官为口,五指为母指,五华为唇,五体为肉,五神为意,五志为思,五恶为湿,五声为歌,五味为甜,五音为宫,五走为脾,五劳为久坐,五液为唌,五病为吞,五色为黄,五时为长夏,五位为中,五气为湿。 注: 中央应长夏,蒸发而生湿,湿使土气生长,土生甘味,甘味滋养脾气,脾气滋养肌肉,肌肉强壮使肺气充盈实(土生金),脾气关联口。其变化在天为六气中的湿,在地位五行中的土,在人体为肌肉,在五脏为脾,在五色为黄,在五音为宫,在五声为歌,在七窍为口,在五味为甘,在情志变动上为思,思虑伤脾,但怒气控制思虑(怒为肝志,木克土);湿气肌肉,但风气能制止湿气(风属木,木克土),过食甘味伤肌肉,但酸味能控制甘味(酸属木,木克土) 口:口 干——肝火旺口 苦——胆汁外流口 咸——胃的问题口 涩——肝火旺口 臭——胃火引起的消化不良 [五脏情况——辨证 ]心: 心慌——气血不足胸闷——心气不能宣发,肝心忧郁,痰湿淤阻在胸腔。心悸——心力不足,心脏出现出现问题前兆。心痛——心血管阻塞,心脏病。心率不齐—心跳超过80下,心律过高;心跳低于60下,心率过慢;都属于气机不畅, 心功能不足。脾胃:易饿——胃火旺难消化——胃虚寒喜欢热食——胃寒喜欢冷食——胃热胃胀+打嗝=脾虚、脾气不升,胃气下降。肺:有黄痰——肺燥有白痰——肺寒痰中有血丝——是肺燥到极点、肺结核哮喘——分冷哮喘跟热哮喘两种;1.热哮喘-是肺热,调肺与肾(肾是纳气,根至于肾)、2.冷哮喘肺寒,肾阳不足。白天咳:肺燥,阴虚。3晚间咳:肺寒,阳虚。易感冒:免疫能力低下白昼有咳:阴阳!3两便:尿频多——肾虚,尿不畅——肾阳虚有火便秘——气不足,肠干燥,热症。便稀——脾虚,湿气重。便不尽——湿热,肺气不足。尿黄——有热、上火。尿清——体寒、有虚。尿浊——有毒、有湿气。泻便——1.五更泻是肾虚。 2.平时泻是热毒。尿痛——90%以上是膀胱结石,尿道炎。生理状况:白带异常——肝胆湿热经期提前——热症经期推后——寒症经量过多——热证脾虚痛经——1.寒、腹凉、痛 2.虚、易疲劳 3.淤、颜色黑、痛 。 经量少——虚热经期过长——脾虚闭经——1.血瘀,肝脾引起的月经不调。 2.刺激、惊吓 难孕——1.宫寒 2.血瘀 3.虚症,肝肾虚。情志:失眠——1.心肾不交2.心肝忧郁3.颈椎堵赛奢睡——阳虚、湿热!多梦——1.心血不足阳虚。2.肝血不足情绪低落——1.肝血不足 2.阳气不足烦躁易怒——1.肝火旺。 2.心火旺。易紧张——1.肝血不足。 2.心血不足,心门不开。 易兴奋——血热,心阳上抗。易激动——血寒,心阳上抗神经衰弱——1.肝淤。 2.肾虚。健忘——心肾虚头晕——头有风头痛——头有淤口干——咽炎、体内火旺、阳虚。自汗、盗汗——热症或虚症 肾阳虚皮肤痒——体内有火牙龈出血——脾虚热面部长痘——湿热、内热、血毒脱发——肾虚、脑力劳动过度白发(早)——肾虚,肝火。毛发稀疏、掉发:肾虚、肝火,压力大、血热。 四肢冰冷——阳虚长感冒——免疫能力差颈椎、胸椎、腰椎、骶椎痛:这些都是关于肾的问题。 静脉曲张——湿热下注。

“脏病多虚,腑病多实”的理论,是依据中医学对脏腑生理病理的认识而提出的。 古代医家以人体解剖知识为基础,根据其功能特点的不同,将人体内脏划分为五脏、六腑、奇恒之府三类。其中结构致密、以化生和贮藏精气为主要功能者属于脏;而形态中空、以受纳和传导饮食物为其功能者,则为腑;而形态中空似腑、功能藏精气似脏的脏器,则既非脏又非腑,故名奇恒之府。即如《素问。五脏别论》所言:“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也,故实而不能满也。”脏,“藏也”,即藏精气;腑,“聚也,藏货也”(《说文》)。“脏者,藏也,如宝藏然,藏物而不泄也。……腑者,聚也,聚物转输,其用不穷也。”(《身经统考。脏腑问答》)肝、心、脾、肺、肾皆藏精气,故称五脏;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皆与水谷传导、消化有关,故名六腑。正如《灵枢。本藏》所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灵枢。经水》亦云:“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也”。 所谓虚实即指“虚证”,“实证”。虚证是以精气亏虚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实证是以邪气盛实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故《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五脏以化生、贮藏精气为主,七情内伤、劳逸过度及其他邪气伤及五脏,则致精气耗损,而见虚证,比如肝血虚、肺气虚、肾精亏等。六腑以传化水谷为主,水谷以通行下注为顺,痰饮、食积、内外邪气,伤及六腑,可致水谷传导不利,实邪停滞局部,而见各种实证。如食滞胃脘,胆郁痰扰,大肠湿热,小肠气痛等。故曰“脏病多虚,腑病多实”。 中医学的这一认识与临床实践是相符的。为了研究脏腑病证的虚实情况,我们对《实用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诊断学》中脏腑辨证中虚证、实证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实用中医基础理论》脏腑辨证中五脏病证(包括兼证)共39项,其中虚证24项,占;实证15项,占.六腑病证共18项,其中实证12项,占;虚证仅6项,占.《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中五脏病证共47项,其中虚证27项,占;实证20项,占.六腑病证共10项,其中实证8项,占80%;虚证2项,占20%.由此可见,“脏病多虚,腑病多实”理论是有其临床依据的。 然而,应当指出,“脏病多虚,腑病多实”,皆非绝对。脏病亦有实证,如心火炽盛,肝胆湿热,痰湿阻肺等;腑病多实,临证亦可见虚证,如胃阴虚,胆气虚,小肠虚寒,大肠液亏等。上述统计资料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临证之时当灵活运用,详细辨治之。 “脏病多虚,腑病多实”理论,在临床上对于脏腑病变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五脏病变多虚证,故治疗中以扶正补虚为主,慎用泻法;而六腑病变多实邪结聚,其治多用祛邪泻实之法,少用补法。因此后世有“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补”之说。如临床以“通腑泻热法”治疗多种急性腹痛,皆获良效,即是对此理论的极好例证。

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虑、思考,是人体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这本是心主神志功能活动的体现,但是中医学认为,思与脾的关系甚为密切,故有“思出于心,而脾应之”的说法。正常思考问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良的影响,但在思虑过度,所思不遂等情况下,就能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其中最主要的则是影响气的正常运行,气机失调,导致气滞与气结。所以《素问·举痛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因此,思虑过多,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胃呆滞,运化失常,消化吸收机能障碍,常出现脘腹胀闷,食欲不振,头目眩晕等症,即所谓“思则气结”。日常生活中,由于精神紧张或思虑过度引起消化机能减退和障碍,则是屡见不鲜的。 脾在液为涎:涎为口津,是口腔中分泌的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有保护口腔粘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较多,有助于食物的吞咽和帮助消化的生理功能。故《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脾为涎”,故有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法。在正常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但不溢出于口外。若脾胃不和,则往往可导致涎液分泌的急剧增加,从而发生口涎自出等现象,故说脾在液为涎。 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素问·痿论》指出:“脾主身之肌肉。”这是因为,人体的四肢、肌肉,均需要脾胃运化来的水谷精微的充养。只有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周身肌肉才能得到水谷精微的充养,从而保持肌肉丰满,壮健有力。故《素问集注·五脏生成篇》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肌肉。”若脾失健运,气血化源不足,肌肉失养,则可致肌肉瘦削或萎软、倦怠无力,甚至不用。 四肢与躯干相对而言,是人体之末,又称“四末”。四肢为人体肌肉丰厚之处。考试大网站收集人体的四肢,同样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等营养,方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四肢的营养输送,全赖清阳的升腾与宣发,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实四肢。”脾主运化与升清,因为脾气健运,则四肢的营养充足,其活动亦强劲有力;若脾失健运,清阳不升,布散无力,则四肢的营养不足,则可见四肢倦怠无力,甚则萎弱不用。所以《素问·太阴阳明论》说:“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脾主四肢肌肉的理论,对中医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治疗以四肢肌肉萎废不用为主要表现的痿证时,常从脾胃着手,称之为“治痿独取阳明”。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口,即口腔,为消化道的最上端,人的饮食及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直接相关。只有脾气强健,则饮食、口味才能正常,正如《灵枢·脉度》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如果脾失健运,则不仅可见食欲不振,还可见到口味异常,如口淡无味、口腻、口甜等。 口唇的色泽,与全身的气血是否充盈有关。由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不但能反映全身的气血状况,而且实际上也是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状态的反应。故《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如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则可见口唇色淡无华,甚则萎黄不泽。

中风内科中医辩证分析论文

导语:缺血性中风又称为脑梗死或缺血性卒中,是由于大脑血液供应障碍,导致一部分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从而引起相应神经细胞的坏死与凋亡,出现相关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本病发病率高,临床之中亦极为常见。中医即称为中风病,其临床特征常以猝然昏到、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肌肤麻木不仁、口眼歪斜等症状为主。

一、缺血性中风的病情变化多端,症状较复杂,发病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

1、概述

缺血性中风常突然发病,病情变化多端,进展迅速,其症状、体征亦复杂多样,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高死亡率的致病特点,对人们的身体 健康 危害很大,其生活质量亦会遭到严重影响。当前,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我国逐步步入了老龄化 社会 ,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

现今 社会 缺血性中风的西医治疗方式多采用的是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脑神经保护等治疗手段,其目的也无非是在改善循环、清除氧自由基、营养神经等方面下功夫,但是其对于缺血性中风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疗效并不十分理想。而近年来,基于扶阳学派思想的治疗手段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

2、理论探源

扶阳派的学术思想,来源于经典医书《黄帝内经》中的“重阳思想”,并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有重要体现。阴阳的运动变化是天地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其构成了生命的本源,也是治病救人的根本所在。

仲景是将中医的理、法、方、药浑然成熟于一体的大家,其著作《伤寒杂病论》更被称为方书之祖,用方用药很多都强调着顾护阳气的重要性。仅《伤寒论》中用方113首,就有24首用干姜,有34首用附子,43首用桂枝,体现着治病用药重阳的思想观念。扶阳学派思想最基本的观点是“阳主阴从”观。

二是扶阳治则,即“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火即属阳,以火立极即是以阳立极,人身立命的基础在于以阳气为根本,治病立法的依据也在于用阳气消除体内阴邪,阳气对于人体尤为重要。

传统中医观点认为,中风发病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所致,其与内伤七情、饮食不节、体肥痰盛等原因有关,常见病机有风、火、痰、瘀、气、虚六种。急性期症状以标实为主,后期症状则以虚实夹杂多见。唐农、胡跃强等扶阳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阳气虚衰在缺血性中风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阳主阴从”观念及“内阳外阴”的阴阳本体结构,其认为阳气虚衰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根本,即“阳虚为本”的观点,更提出了中风发病当以次第治疗,即先以清通上焦阳明为主,使阳热有出路;继以健运中焦脾胃,使中枢复转;再主以温补下焦元阳,以保证中风病得以治本。

3、临床治疗

基于扶阳思想而采用温阳、扶阳的方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在我们的临床诊疗中有很多应用。应用扶阳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患者,发现其能明显降低患者hs-CRP水平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脑梗死患者多是元气不足、脾肾阳虚、痰瘀阻络所致,故采用扶阳健脾补肾、温经通络的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以求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其临床疗效显著。采用益气扶阳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现其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并降低临床病死率。采用针灸扶阳固本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亦证明其临床疗效确切。

二、中风病病名的历代认识进程,不同年代对疾病的见解不同,还需了解

中医对中风病病名的了解,历经了一个长期而悠久的 历史 进程,在汉朝以前的先秦诸子百家时代,各种学术思想竞相争艳,百花齐放,但是就医家一系而言,从现有的文献记录中可发现,当时的医疗界并没有对中风疾病的系统了解,亦没有中风病这一疾病命名概念,但是却有类似于中风病的相关症状描述以及其致病原因的相关记录。

1、先秦至唐宋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黄帝内经》中《素问·风论》篇有云:“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其《素问·骨空论》篇亦云:“风者,百病之始也”,风邪作为人体致病因素之首,其性又善行数变,致病形式变化多端,因此早期很多医家将中风病病机最先考虑到是由风邪入侵所致。

《素问·风论》篇曰“风之伤人也,或为虚热、或为热中……或为偏枯,或为风也”;上述文章中均认为偏枯、偏风等中风症状是由于外感风邪入中,或居于身半、或居于营卫、或入其脏腑所致,同时自身正气亏虚,脏腑虚弱,脏腑功能欠佳,气血营卫化生不足,从而导致人体卫外能力下降,卫外不固,邪气独留亦是一个重要因素。

而张仲景更是在继承前人先贤观点的基础上,将“外风致病”的观点不断完善,进而推上了一个制高点,即提出“内虚邪中”的观点。仲景认为中风是由于正气亏损,脏腑功能下降,血脉经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趁机而入导致发为本病。

此观点明确了外感风邪入侵对中风发生的重要意义,对后世医家影响颇大。同时仲景又根据中风病病情严重程度之不同将中风病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等不同类型,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该病的了解认识,也开启了人们对中风病分类分型的研究。

2、金元时期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金元时期,随着 社会 的进一步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中风的疾病认识进一步加深,较唐宋之前外风致病观点开始逐渐减少,而内风致病的观点开始被部分医家先后提出,医家从不同层面为内风致病思想开篇立论,学术景象一片争鸣,这其中代表医家有刘完素、朱丹溪、张从正、李东垣等四人。

刘完素是“寒凉派”代表人物,主张“六气均能化火”的思想,在其学术思想的引导下,提出中风实为“五志化火”、“热极生风”的观点,开创了中风内风致病学说的先河,向中风病因病机学的研究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河间认为中风发生是以热为本,以风为标,讲风邪者归根结底还是要论及热邪,六气均可化火,火即为热,火热盛极则引风动,风窜脑窍、经络导致疾病发生。同时五志过极,情绪失控,心火暴甚,肾水不足。

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心火等不到制约,心火暴亢亦致中风偏瘫。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伤,则气血生化乏源,营卫不足,脏腑受损,正气亏虚,致各种致病杂质堆积体内,壅阻血脉,久则可发为中风。

3、清时期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明清时期,内风致病的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人们在继承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将内风论不断深化,其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医家。景岳论道:非风一病,即是人们平时所说的中风病,其症状多见猝然昏倒,不省人事。

其病因是由于人体内伤积损,气血不足,脏腑功能颓败所致,而不是由于外感风邪致病,明确抛弃了中风外风论的观点。而与其同处一时代的另一医家李中梓在总结其长期的临床诊疗经验过程后,更是将中风之中脏腑分为闭证与脱证,进一步明确且细化了中风病的疾病分型,为后人对中风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帮助。

肝为将军之官,又为刚脏,其体阴而用阳,肝藏血,肝体由肝之阴血滋养,阴血不足,则阴阳失衡,肝阳偏亢;而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肝血由肾之阴精所滋,肝血不足,则肾阴亦亏,水不涵木而又相火妄动、虚火上炎,更易致阳亢化风,发为中风。

清代王清任认为:中风发病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我们知道“气为血帅”,血液在脉管内的正常运行需要气对其的推动及固摄作用,而元气不足、正气亏虚,气的推动功能必然下降,气虚则无法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血行缓慢,运行无力,久则成瘀;瘀血阻滞,血脉不通,脉络空虚,人体脏腑、肌肤、经络等各项功能失常,最终发为中风之病。

结语:中风病是我国古代四大疑难杂病之首,在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过程中,历代医家基于自身对疾病长期的临床认识以及前人的经验,针对中风致病的病理机制提出了多种学说,唐宋以前主要由“外风”致病探讨中风发病原因,而唐宋以后则多持“内风”致病的观点。直至现在虚、火、风、痰、血、气等多种病理因素联合致病的观点被人们广泛接受。

辩证论治中风属于本虚标实证。在标为气血郁阻,风火相煽,痰涎壅盛;在本属气血衰少,肝肾不足。但病情有深浅轻重之分,标本虚实也有先后缓急之异。临床上可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一般表现为神志清楚,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半身不遂;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主要表现为神志不清等闭、脱之征。 (1)中经络: ①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证候:平素及发病前常有眩晕,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或手足拘挛,或兼见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弦滑或弦而浮细。 治法:祛风通络,养血和营。 主方:大秦艽汤。 ②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证候: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腰膝无力,少寐多梦,突然发生舌强语蹇,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舌质红或舌苔黄腻,脉弦滑或弦细而数。 治法:育阴潜阳,镇肝熄风。 主方:镇肝熄风汤。 (2)中脏腑:中脏腑乃“中风”之危急重症,临床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中脏腑又有闭证与脱证之分。闭证以邪实内闭为主,属实证,治疗宜祛邪为先;脱证以阳气欲脱为主,属虚证,治疗宜扶正为主。闭证、脱证皆为危急重证,两者证情截然不同,治法各异,故必须考试,大网站收集辨证明确,才能正确医治。 ①闭证:闭证的主要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紧握、大小便闭,肢体强痉,此为闭证的一般症状。又有内风痰火与内风痰湿的不同;闭证又分成阳闭、阴闭两种。 A、阳闭:证候:除上述诸证外、兼见面赤身热,呼吸急促,口臭气促,烦躁不安,大便燥结,唇舌色红,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辛凉开窍,清肝熄风。 主方:至宝丹、羚羊角汤。 B、阴闭:证候:除闭证一般症状外,兼见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沉滑缓。 治法:辛温开窍,豁痰熄风。 主方:苏合香丸、导痰汤。 ②脱证:证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不止,二便自遗,肢体软瘫。舌萎,脉微欲绝。 治法:扶正固脱,益气回阳。 主方:参附汤。 (3)后遗证: ①半身不遂: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 证候:半身不遂,肢软无力,语言蹇涩,口眼喎斜,面色萎黄或面色少华或有患肢浮肿,舌质淡紫,舌苔薄白,舌体不正,脉细涩无力。 治法:补气活血、通经活络。 主方:补阳还五汤。 ②肝阳上亢、脉络瘀阻:证候:半身不遂,患侧僵硬拘挛,面红耳鸣,头晕头痛,心急易怒,舌红绛,苔薄黄,脉弦硬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通络。 主方:镇肝熄风汤。 ③语言不利:A、风痰阻络:证候:舌强语蹇,肢体麻木,脉弦滑。 治法:祛风除痰、宣窍通络。 主方:解语丹。 B、肾虚精亏:证候:音喑失语,心悸气短、腰膝酸软,舌质淡,舌体胖,舌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滋阴补肾利窍。 主方:地黄饮子。 C、肝阳上亢,痰邪阻窍:证候:舌强语蹇,发言不正,急躁易怒,哭笑无常,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化痰开窍。 主方:天麻钩藤饮。 ④口眼喎斜:证候:口眼喎斜,或伴口角抽搐,患侧眉低眼垂,表情淡漠,甚至咀嚼不利,口角流涎,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祛风除痰通格。 主方:牵正散。

缺血性中风是指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形成梗死的脑血管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偏瘫和意识障碍。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有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其中脑动脉壁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原因造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而导致局灶脑梗死,称为脑血栓形成。由身体其他部位的栓于脱落,进入脑循环,导致某一脑血管阻塞而形成局灶性脑梗死称为脑栓塞。缺血性中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本病如能及时救治,一般患者神经缺损症状在起病半年内可迅速好转,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者,功能恢复不佳。缺血性中风属中医“中风”、“中经络”、“偏枯”、“偏风”等范畴。 病因病理 缺血性中风的病因以内因引发者居多,如情志郁怒,心火暴甚,引动内风而发卒中;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痰郁化热,引动肝风;劳累过度,阴血黯耗,虚阳化风扰动。此外与气候变化有关。 病理变化为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牌等脏阴阳失调,内生风、痰、湿、火,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儒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气血逆乱,夹痰夹火,横窜经隧,蒙蔽清窍,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之证。 辩证分型 1)风邪入中症状: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或兼有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等症。舌质黯淡,苔薄白,脉浮数。 证候分析:正气不足,气血衰弱,故肌肤不仁,手足麻木;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得以乘虚入中经络,痹阻气血,故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风邪外袭,营卫不和,正邪相争,故可兼有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苔薄白,脉浮数。 2)风阳上扰症状: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多梦,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薄腻,脉弦细数或弦滑。 证候分析:肾阴素亏,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故平时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肾阴不足,心肾不交,则少寐多梦;风阳内动,夹痰走窜经络,脉络不畅,故突然口眼歪斜,舌强语蹇,半身不遂;脉弦主肝风;弦细而数,舌质红,系肝肾阴虚而生内热;苔腻,脉滑是兼有疾湿。 3)气虚血瘀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白光)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黯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证候分析:气为血帅,气虚不能运血,气不能行,血不能荣,气血瘀滞,脉络痹阻,则出现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气虚则面眺气短,流涎自汗;心气虚则心悸,脾气虚,水湿不运,泛于肌肤则手足肿胀,运化失司则便溏;舌质黯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均为气虚血瘀之征象。 4)阴虚风动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红绛或黯红,少苦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证候分析:肝肾阴亏,阴虚阳亢,虚风内动,脉络瘀阻,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肾阴不足,不能上交于心,虚火上扰心神。故烦躁失眠;肾精亏耗,髓海空虚,故眩晕耳鸣;手足心热,青红线或黯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均为阴虚火旺,虚风内动之象。 诊断要点 1)中老年患者,病前有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症、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 2)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多数神志清楚,一般无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或上述症状较轻。 3)病情发展相对缓慢,或呈阶段性进展。考试大网站整理 4)出现偏瘫、偏盲、失语、共济失调、颅神经受损等表现。 5)脑脊液检查 压力等均正常。 6)头颅CT、MRI检查等,可显示脑部缺血梗死病灶。 施治原则 1)风邪入中治则:祛风养血,活血通络。 2)风阳上扰治则: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3)气虚血瘀治则:益气活血通络。 4)阴虚风动治则:滋阴熄风。 注意事项 1)积极预防治疗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症、糖尿病等,可减少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 2)注重生活调摄,避风寒,适寒温;饮食清淡,忌烟酒。

眩晕中医内科辩证分析论文

论文写作的好坏不仅仅关系到学生在高考中得分的高低,还关系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培养,因此重视议论文写作是教学大纲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辩证分析议论文范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人生,它像是一杯香浓的咖啡,开始会有些苦涩,但总会苦尽甘来。

人生,它像是一艘漂流着的小船,开始会迷失方向,但总会漂回海岸。

人生,它像是一个不倒翁,开始总会摇摇晃晃,但却能笑对人生。

佛经教给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但如果不了解人生的意义又怎会懂得做人的道理,了解做人的乐趣呢?

佛经中的语录其实十分简单,但却意味深长。

笑对人生,再大的风浪也不怕。苏轼展示给我们的就是这样的精神风貌。苏轼的一生十分坎坷,仕途的不顺让苏轼的一生都活在奔波之中。一路的被贬,让苏轼也学会在逆境中笑对人生,体味人生的真谛。不信,你听听,“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在被贬的生活中,年迈的苏轼仍能对人生充满希望,也懂得笑着面对人生。

在坎坷的人生中,苏轼找到了自己的做人道理。笑着面对人生,任何困难都将烟消云散。

笑对人生,再大的挫折也不怕。贝多芬已经用震撼人心的《命运交响曲》给我们证明了。是啊!人的一生总是挫折与成功相伴。贝多芬小时候就耳聋,人生的考验却未让贝多芬低头。他反而能笑对人生,做出了影响后世的音乐。他能在“欢乐颂”中快乐地活着,在旋律中谱写着他美妙的人生。

在挫折的人生中,贝多芬找到了自己的做人道理。笑着面对人生,用音乐谱写他的人生。

笑对人生,再大的困难也不怕。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其中的深邃也体现着对人生的乐观精神,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鼓励着我们的话不也体现着这种辩证的人生观吗?人生的挫折无处不在,在幸福时可能隐藏着危机,在困难时可能隐含着成功的契机。所以,生活是充满着乐观与向上的。在生活中寻找自己的人生之道吧。在多变的人生中,我们要学会寻找自己的做人之道。而笑对人生则是最佳之道。

人生,很漫长,需要我们去完成。人生,也很艰辛,需要我们去探索。如果笑着面对人生,笑着过好属于自己的人生,人生会更有意义。

微笑面对你的人生吧!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法则。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我们研究这个问题时,常常涉及到许多哲学问题。这些问题是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矛盾的主观能动性。

毛泽东曾在1937年发表了矛盾论,但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故在这里将其概括,以便让大家更好的理解矛盾。

当然,我们首先要解决一下什么是矛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矛盾并不陌生。但这并非哲学上所说的矛盾。矛盾是两种事物之间即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对应关系。比如数学中的正数与负数,物理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如果是正数就不会是负数,没有正数负数不复存在。

我们先拿正与负为例,之所以说相互依存,是因为没有正数,负数不复存在。之所以相互对立,是因为一个数只要是正数就不可能是负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是如此。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矛盾,只要认真寻找。我们研究矛盾是因为我们要追求真理和生存的智慧,使我们的思想深邃具有时代精神,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有先进的思想武器。

我国古代两大禅师寒山和拾得,有这样一段对话,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欺我、辱我、笑我、轻我,如何处治了?”拾得日:“只有您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我喜爱极了这句话,真是,当痛苦、误解、仇恨、冷漠等人生不幸包围我们时,我们不妨容忍。倘若我们以生命是一般逆风启航的航船,我们无法避免大风大浪和同一岸线航船的竞争,但我们可以调整方向。都说忍地时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风浪过后必是碧波荡漾的妩媚风光。

容忍不是懦弱,不是退让,不是逃避,而是一种隐形的坚强,一种积极的进取,一种平静的突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剐,忍让呈现了灵魂极为广阔的一面也展示了人格高尚的一面,更张扬了一种无声的风度。

大音稀声,大智若愚。没有谁能永远不幸,也没有谁能永远幸运。在生活中,有时忍者总是不得志,总是吃亏,这只是暂时的。暂时的得意并不能代表长久的风光,暂时的得利并不意味着长入的幸福。人生的辩证法总是由时间来证明,时间是最好的检验师。我想说:忍者无敌。

“忍”是悬挂在心上面的一把锋利的刀。如果不处理好刃与心的距离,我们必然流血,受到伤害。而心是阻挡这种伤害的盾牌。刃与心保持一定的距离,世界就美好了,天地就变宽了。在忍者的心底,时间总会磨去刃的光芒。心多了一份广度,刃就少了一份亮度,心多了一层厚度,刃就薄了一层利度。

因为忍让,我们会受到嘲笑、讥讽、打击和误解;因为忍让我们却得到了乐观、豁达、信念和力量。失去了花瓣,得到了果实;失去了严寒,迎来了温暖;失去了成功,得到了教训。因为果实如不容忍花瓣凋零,就无法成熟;寒冬不容忍温暖就无法换来季节轮回;成功不容忍失败,就无法寻得突破和转折。

眩晕症。一切头昏脑胀,双眼发黑,目眩头晕,民间都叫发晕脑风。西医分析病情复杂而繁琐具体发病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论。 中医认为眩晕。是气血失调。阴阳不平衡。或虚,或痰湿,或阴虚生内风。水湿停聚中焦。上焦二经,心肺气化失力,小肠大肠气机不通调。浊气不能下降。清气不能输送至头顶(何为清气就血液与营养物质及能量)。浊气集聚中焦脾胃,必然影响人体对营养的需求和吸收。肾脏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必须经脾胃的运化打磨消化以后,产生的物质和营养。才能够促使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 眩晕症分别分几种类型。虚眩(多为气血不足,心血不足)。痰湿胘(多为水湿浊气下聚中焦脾胃,有胸闷呕吐的感觉)。火眩(分实火眩,虚火眩。实火头眩晕头痛,虚火眩晕头轻脚重)。眩晕症实症少,虚症多。也就是说无虚不成眩晕,十眩有九虚。 辩证辩方治疗:                       虚火眩晕 <1>虚火胘晕病因,阴虚生内风。无风不作眩晕。眩晕由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而引起,病情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劳累或恼怒而头晕眩,头痛加剧,面色潮红,口苦,血压高。 治疗原则,平肝潜阳,清火熄内风。 附方如下。天麻10g生栀子10g钩藤10g苦丁茶10g黄芩10g石决明20g杜仲15g夜交藤10g牛膝15g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痰湿眩晕 <2>湿生痰热生风,无痰不作眩晕,眩晕由脾胃失常,致水湿集聚生痰,清阳不升,浊阴不得而降引起。病情表现为眩晕而见头重如包裹(就好像头部被什么东西包住一样,重重的很不舒服)。胸闷恶心,饮食减少。 治疗原则,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附方如下:天麻10g泽泻10g陈皮10g茯苓30g白术15g半夏15g桂枝5g代赭石15g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剂。             虚眩晕(心血虚) <3>无虚不眩晕,眩晕多为虚。眩晕由心血不足。或肾精亏损,气血不能够充养脑髓而引起。若心血不足常常一有劳累,就会发生眩晕,并且面色苍白,心慌失眠,疲乏懒言,饮食无味减少。 治疗的原则。补气养血见,健运脾胃。可以服用中成药人参归脾丸。                   肾精虚眩晕 若肾精亏损,常有精神疲乏,耳鸣遗精,腰膝酸软,记忆减退,治疗原则,补肾填精。可以服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按说明书正确服用。 附方四首治眩晕。摘录千家妙方。               1.风火痰湿眩晕 化痰熄风安神方: 麦冬15g胆南星15g菖蒲15g生地15g牡蛎25g珍珠母25g丹皮15g赤芍15g焦三仙30g陈皮15g法半夏15g合欢花25g茯苓25g生铁落15g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2.虚眩晕 止眩晕汤: 钩藤30g菊花10g法半夏10g夏枯草10g茯苓10g竹茹5g白木10g生地30g车前子30g(布包煎)牛膝15g珍珠母30g枸杞子12g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3.滋阴定眩汤(虚眩晕) 珍珠母30g沙参30g白芍20g枸杞子15g山茱萸15g菊花10g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4.眩晕汤(虚眩晕气血不足) 枸杞子15g女贞子15g牛膝15g当归15g桑寄生15g党参30g炙黄芪30g菊花10g陈皮10g法半夏10g石菖蒲10g白蒺藜15g生牡蛎30g煅磁石10g(后二味另包先煎二十分钟)。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本文只代表作者观点,用药需谨慎。

(1)肝阳上亢型: ①患者常因情绪激动而诱发眩晕,应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使患者注意克制情志变化,并努力创造幽雅和谐的养病环境,使其心情舒畅。 ②病室应凉润通风,光线柔和,整洁安静,避免噪音刺激。 ③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用山楂、淡菜、紫菜、芹菜、海蜇、荸荠,香菇等,禁食辛辣、油腻、粘滑及过咸之品。 ④针刺风池、太冲、合谷或肝俞、肾俞、三阴交等穴位,可以缓解眩晕。 ⑤眩晕严重时,不能起床活动,需卧床休息,做好基础护理。当眩晕缓解后,还需休息一段时间,起坐动作不宜太快,少作旋转、弯腰动作,行走时可用拐杖扶持。怕光线刺激的患者可戴太阳镜,以减少眩晕发作。 ⑥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给予缓泻剂。 (2)肾精亏损型: ①根据证型安排病床。阳虚者宜住温暖处,阳光充足,避免风寒;阴虚者应注意室内凉润,通风良好,光线不可过强,保持安静。 ②使患者睡眠充足,失眠时可针刺神门、内关、或口服琥珀胶囊4粒等镇静剂。 ③中药早晚温服。若眩晕发作有定时,可于发作前1小时服药,或能缓解症状。若伴呕吐时,可将药液浓缩,少量多次频服,必要时用鼻饲给药。 ④饮食以营养丰富,易消化,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胡桃肉、红枣、山药、甲鱼、羊肝、猪肾等血肉有情之品。阴虚患者忌食羊肉、辛辣。 ⑤针刺肾俞、肝俞、三阴交、脾俞、百会,也可耳穴埋针,疗效均可。 (3)气血两虚型: ①注意保持病安静,温暖的环境,在做各种护理操作时动作尽量轻柔,不要碰撞或摇动床位,以免加重病情。 ②重病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康复期可安排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气功等体育锻炼。 ③饮食宜少食多餐,以细软、滋补为主,鼓励患者食用种粗粮、蜂蜜、山楂、香蕉、西瓜等。 ④针灸常用穴位有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脾俞。梅花针与捏脊疗法,可以改善脾胃功能,有助于患者增进食欲。 (4)痰浊中阻型: ①痰湿较盛的患者应居住在宽敞明亮、通风、干燥、温度适宜的房间。 ②观察患者眩晕及呕吐情况。一般眩晕多为发作性,发作时视物不清,两眼发黑,轻者自觉如腾云驾雾,闭目后症状可减;重者如四周事物均在旋转,站立不稳;并伴恶心呕吐,发作数小时或数日后逐渐减轻。如眩晕渐起,其它症状持续不愈,逐渐加重,则反属难治,应做好病情观察记录,并通知医生。 ③针刺中脘、丰隆、内关、风池,如眩晕严重,不省人事者,加针人中穴。 ④可多食苡米、红小豆、西瓜、玉米、冬瓜、竹笋等清热利湿之物,禁忌甜粘、生冷、肥腻饮食。

中医内科伤寒辩证分析论文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关于伤寒论三阴脏与二阳腑证治推论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面分析伤寒论六经辨证具体可以分为三阴脏与二阳腑和少阳经证。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本身也有六行六气辩证。 古方上篇:人身一小宇宙。中土旋转于中央,火金右降于南西,水木左升于北东。 六行六气辩证: 理中丸,中土不运之方。 麦门冬汤,金气不降之方。 小建中汤,胆经相火不降之方。 当归生姜羊肉汤,木气不升之方。 肾气丸,水气不升之方。 泻心汤,心火不降之方。 人身六行六气之病与治法,即以此六方为大法。 大法者,大概以此为准之法也。此六方,须作整个圆运动读。 六行中五行为五脏,肝心脾肺肾,加上胆经。 六气分为三阴三阳,金木水火,分主四维,相火土气同主中宫。 伤寒论三阴脏三阳腑分别为: 三阴脏厥阴、太阴、少阴;三阳腑为阳明、太阳、少阳。 厥阴病,为肝脏病寒之病。 太阴病,为脾脏病寒之病。 少阴病,为少阴肾脏肾水病寒之病,非少阴心脏君火之病。乃少阴肾水无阳,寒水克火之病。 少阳之阳足,能交厥阴,则肝脏不病寒。 阳明之阳足,能交脾土,则脾脏不病寒。 太阳之阳足,能交少阴,则肾脏不病寒。 阳明病,为胃腑病热之病。 太阳病,为膀胱腑病发热之病。 太阴之阴足,能交阳明,则胃腑不病热。 少阴肾水之阴足,能交太阳,则膀胱腑不病热。 惟少阳胆腑,附肝脏而生,入胃腑而下。胆的本身,却无腑病,只有经病。 少阳病之寒热往来,乃肝脏之阴与胃腑之阳之气。中医难以学懂,关键在于五行与大气的概念大家不明白,也在于伤寒论原文,学习不清楚,不懂得如何理解,只能死记硬背。 乌梅丸治虫的道理水寒火热,木枯土败。木气失和,水寒于下,土湿于中。 理中丸治疗太阴寒利,猪苓汤治疗太阴热利。 厥阴病寒热都有。 三阴脏二阳腑用药要点: 腑病阳热,以大黄清热救阴为主药。 脏病阴寒,以附子温寒救阳为主药。 太阴之四逆汤,干姜、炙草乃为太阴之主药,附子则太阴之母气药。 厥阴乌梅丸,乌梅乃为厥阴之主药,附子则厥阴之母气药。 少阴之附子汤,附子乃为少阴之主药。

【病理辨证】:中医将胆囊炎归属“胁痛”、“结胸”、“黄疽”等范畴。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因。如长期酗酒、嗜食肥甘厚味者,则湿热内生,蕴结脾胃,郁蒸肝胆,致土壅木郁,或郁热煎熬成石;或嗜食泡菜生葱,使寄生虫卵人于胃肠,日久虫积阻滞肝胆气机,造成胆汁疏泄不利。忧思郁怒易伤肝,胆附于肝,两者互为表里,肝伤胆必受累,肝胆失疏,则胆腑通降失司,胆汁排泄不畅;或郁而化热,结成砂石。 中医认为急性胆囊炎多为实证,慢性胆囊炎多为虚实夹杂之证。胆囊炎的辨证分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肝郁气滞:右上腹或剑突下间歇性隐痛,可牵扯至肩背部疼痛,可有低热,咽干,性急易烦,食欲缺乏。舌淡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或弦紧。 (2)肝胆湿热:右胁或上腹部疼痛、拒按,呈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其痛多向右肩部放射,脘腹胀满,身热口渴或恶寒发热,或恶心呕吐,纳呆,多有目黄,身黄。舌偏红,苔黄腻,脉弦数。 (3)毒热内蕴:寒战高热,右胁及脘腹疼痛拒按,黄疸加重,尿短赤,大便秘结,甚则神昏,气促,肢冷。舌绛红、干燥,苔腻或灰黑,无苔,脉弦数或细数。 (4)肝阴不足:右胁痛,多呈隐痛,头目眩晕,口干,耳聋耳鸣,急躁易怒,少寐多梦。舌红或有裂纹或见光剥苔,脉弦细。 【临床症状】:急性胆囊炎 (一)急性胆囊炎不少患者在进油腻晚餐后半夜发病,因高脂饮食能使胆囊加强收缩,而平卧又易于小胆石滑入并嵌顿胆囊管。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背放射;常伴发热、恶心呕吐,但寒战少见,黄疸轻。腹部检查发现右上腹饱满,胆囊区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 慢性胆囊炎 (二)慢性胆囊炎症状、体征不典型。多数表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与溃疡病或慢性阑尾炎近似;有时因结石梗阻胆囊管,可呈急性发作,但当结石移动、梗阻解除,即迅速好转。体查,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或叩击痛;若胆囊积水,常能扪及圆形、光滑的囊性肿块【注意事项】:在饮食方面,胆囊炎急性发作时,在消炎治疗的同时,还应采取禁食的措施。当症状缓解后应食豆浆、果子汁、素菜汤、浓米汤等高糖流质食物。慢性期胆囊炎可食瘦肉、鸡肉、鱼肉及蔬菜、水果泥等低脂肪、低胆固醇半流质食物。同时应多饮水,促进胆汁的排出。 在工作活动方面,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是必要的。慢性期可考试,大收集整理根据病情的轻重适当参加一点体育活动或工作,但不可过量。因为大量活动造成的疲劳是临床上胆囊炎发作的常见诱因,且活动量大,消耗多,需补充高能的食物,这样会大大增加胆囊的负担。

中医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 ,它一直与中国古代哲学交融在一起 ,中医学有着自己对生命本体的认识 ,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下文是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1】

试谈中医学专业的生理学教学改革

摘 要:在医学课程中,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

根据教学要求,中医学专业学生也要学习生理学。

针对该层次学生,我们认为采取“中西医融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医学专业 生理学 中西医融合

作为一名生理学教师,面对中医学专业同学,如何能够既突出中医学的特点,又讲好生理学的基础知识,是学好中医学专业的重点。

在中医专业教学工作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即:“中西医融合”。

1 对教师的要求

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好西医的基础。

但中医专业学生在学习生理学之前,往往先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特别是中医学基础的“脏象学”部分,相当于中医的“人体生理学”。

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自成一套体系,当学生接触到西医生理学时,这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会对学生学习和理解造成困难。

因此,作为西医院校毕业的教师,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药学以及中医诊断学等内容,既可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又有利于更好地与学生探讨[1]。

另外,教师还需正视一个新问题:如何应对已从网络获得大量信息的学生?它迫切要求高校教师不断补充学术养份、拓展学术视野、更新学术理念,以保持对学术新知的热情,从而主动及时地给自己的学术生命输入新鲜血液[2]。

本教研室要求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外,在课余时间也要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另一方面,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积极关注前沿学术动态,了解学术热点,参加科研活动,撰写科研文章。

2 理论教学中要做到“中西医融合”

中西医都是科学,只是各自的研究方法、手段、发展背景的不同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3]。

在理论教学中,尽力寻找到一些生理学与中医学的共通点,在讲授的时候加以结合,以此构建中西医理论体系之间的沟通平台[4]。

第一,我们对中医学和西医学中内涵一致,仅仅是提法不同的内容进行整合。

打个比方,学习绪论这章时,根据内环境稳态内容,把生命活动的对立统一、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等普遍存在的规律与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互相转化的阴阳对立统一学说相比较,使学生在掌握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上,对于中医理论的总纲―“阴阳学说”[3]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又如,在讲授器官生理作用时,把中医理论中脏腑的相关功能与之相比较:西医中心脏的泵血功能与中医学中心主血脉的功能是一致的;西医中肝的主要功能是:贮血和消化,这与中医学中肝主藏血、主疏泄的功能是一致的;西医中生成尿液是肾脏的主要功能,这与中医学中肾主水的功能是一致的。

通过“中西医融合”的方法将两大理论体系不断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从而达到融会贯通,为学生架设起一座沟通中西医学的桥梁。

第二,除了比较这些共通点,我们还特别提出中西医之间对器官生理功能和意义理解上的差异,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理解和记忆。

例如:中医学对心功能的阐述是“藏神,主血脉”,它除去包含西医生理学中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其中还囊括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

3 实验教学的“中西医融合”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其一切理论都源于实验[5]。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如动脉血压调节实验中,学生通过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肝素、乌拉坦等药品,随后进行颈总动脉插管,就可以掌握静脉注射、动脉插管等操作方法。

同时通过牵拉、夹闭颈总动脉以及电刺激迷走神经等操作,来验证降压反射的相关理论,使学生对此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记得更牢固。

实验教学是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思维,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如何做好生理实验,如何通过实验得出相应的理论知识。

同时,在常规的实验项目中,我们还特地加入一些中医药学内容,以提高中医系同学的兴趣。

例如,实验5:调节动脉血压中,可以建议同学观察三七这种中药对动脉血压的影响;还可以观察中药木香对小肠平滑肌的影响。

4 根据不同专业区别对待

在我校,中医专业学生既有文科生,又有理科生,学生起点差异比较大,而且生理学教学课的时间有限。

因此,作为生理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同水平,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当然是在保证掌握基本内容的前提下。

例如:生物电现象的形成机制,对于药学专业,这部分内容熟悉即可,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其详细过程;但对于中医专业,该部分内容要求全面理解和掌握。

通过这种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区别对待,在有限的课时内,既做到了生理学基本原理和知识点的覆盖,又突出各专业的特色和重点。

5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对于中医学专业学生而言,生理学内容较多,而课时少,如果采取“填鸭式”的讲授方法,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所以在要使学生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掌握好基本知识,作为教师必须抓住各章重点,突破难点。

抓住重点就是对教学大纲中所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进行详尽地讲解。

如呼吸运动的调节重点在于呼吸的反射性调节,而其中又以化学感受性反射尤为重要。

因此授课时主要讲授化学因素CO2,O2和H+对呼吸的影响,这样才能突出重点,做到层次分明。

也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住重点进行自学和复习。

至于难点内容,也就是学生认为难以理解、难于掌握的内容,可采取比喻的方法,从而化难为易。

教学中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能抓住要点,分清主次,更深入地了解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余畅,余华荣.“中西医结合”在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4):339-340.

[2] 文菊华,陈懿,邓冰湘,等.五年制中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的体会[J].医药教育,2011,18(3):116.

[3]李保兰,韩曼.我校中医实验班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之探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8):363.

[4] 肖爱娇,闵建新,伍庆华.PBL教学法运用于中医院校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的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3,35(3):154-156.

[5] 刘海梅,闫福曼,徐进文,等.中医院校生理学推行TBL教学法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7):489-491.

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2】

浅析中医临床医学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摘 要】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

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

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

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

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

1 学科现状的客观评价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

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学科面临的困境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

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

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

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

而简单地合并之后,就冲淡了三门课程的原有优势。

也许初衷是以优促建,以好带动全体共同前进。

但结果却是相互牵扯制约,干扰了学科的发展进程。

其三,没有新的统一的教材,教学还是保持着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现出“临床基础”的特色或独特之处。

三门课程的合并,结果就象是“拼盘”一样,只有形式,没有贯穿整体的核心内容。

学科长处面面观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因此,临床基础学科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以理推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拓宽了专业范围。

由于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的丰富内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围较之原有学科明显扩大,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则可更为灵活。

《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均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学内容,但在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方法上,又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

因此,打破原有的学科框框,可以对这些交叉内容进行深人的研究,改变以往此类研究较少的现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学术思维模式。

以前三门课程单独而立时,在学术思维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干的。

比如,虽然温病学理论的形成与《伤寒论》有密切关系,但在具体的研究思维方面,却很少联系到《伤寒论》来展开思考。

再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为张仲景所作,尽管各自涉及的重点不同,但学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然而从这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却并不多见。

所以,三门课程合并之后,对学术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仲景学说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为该领域研究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

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热病的专门学科,《伤寒论》中亦有许多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讨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后者则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二者在这一点上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所长,分而研究均不全面。

在原有学科之中,研究生在选题时,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必然会受到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因而对其整体学术水平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而学科合并之后,突破了这个“瓶颈”,研究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导师也将从外感热病辨治的角度进行培养,从而使研究生实际诊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2 学科困境的原因探析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基础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关键环节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当前临床基础学科不良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科性质模糊、学科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僵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