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麦主要病害流行规律、预测预报和控灾技术研究》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第4完成人(证书号:2005-3-R4),20062.《水稻病害流行学研究》,安徽省科技成果,第5完成人,20003.《水稻纹枯病预测与管理模型-RSPM-1研究》,国家科技成果,第10完成人,1994 1.《Ch空间中中立型随机泛函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通讯作者),山东大学学报,2010,,:26-302.《非Lipschitz条件下Ch空间中随机泛函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及其稳定性》(通讯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0,,.《上下解方法给出具有时滞泛函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通讯作者),大学数学,2009,,:20-244.小麦纹枯病区域综防的初步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植物病害流行的生存模型及其参数估计,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群落有序样本的一种聚类分析方法,生物数学学报,.两产品竞争销售的一个数学模式,生物数学学报, 引理的推广与随机变量部分和的.稳定性,工科数学,.植病流行的一个广适性模型,安徽农业大学学报,.一个植病流行的偏微分方程模型,生物数学学报,.关于CD和CES农业生产函数的相似性,安徽农业大学学报,.一类带随机初始菌量的植病流行过程,安徽农业大学学报,.农林类数学教学改革成果与现状分析,中国大学教学,.高等农林院校大学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2015年全国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摘自百度文章)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植保系统和科研、教学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5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亿亩次,其中虫害发生面积亿亩次,病害发生面积亿亩次。蚜虫重发区域广,赤霉病流行风险高,纹枯病、白粉病、条锈病、吸浆虫、麦蜘蛛在部分地区偏重发生。一、发生趋势(一)病害。赤霉病流行风险高,中等及以上流行面积约8500万亩,应预防面积超过1亿亩;其中,湖北东部和江汉平原、安徽和江苏的沿淮及其以南、浙江中北部、上海沿海麦区有偏重流行的威胁,长江流域的其他麦区、黄淮麦区、新疆伊犁河谷有中等流行的可能,华北南部麦区偏轻发生。条锈病发生面积2000万亩;其中,四川西北部“三江一河”流域、甘肃陇南及陇中晚熟麦区、陕西南部沿江川道、湖北西北部呈偏重流行态势,西南大部、甘肃大部、陕西关中、湖北江汉平原、河南南部、宁夏南部、青海东部、新疆北疆等地中度流行,河南北部、安徽沿淮及其南部、山西南部、山东西南部和胶东半岛地区、河北南部麦区有偏轻发生可能。纹枯病发生面积亿亩;其中,湖北东部和江汉平原、安徽和江苏的沿淮和淮北、山东西南部和河南北部高产麦区偏重发生,江淮、黄淮、华北的其他麦区中等发生,西南、西北麦区偏轻及以下程度发生。白粉病发生面积8500万亩;其中,河南沿黄稻茬麦和中北部高产麦区、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南部、山西南部偏重发生,黄淮、华北的其他麦区,江淮、长江中下游、西南和新疆北疆麦区中等发生,西北麦区偏轻发生。叶锈病、根腐病在黄淮和华北南部麦区呈上升为害态势,叶枯病、根腐病、孢囊线虫病、全蚀病、黑穗病、病毒病在部分麦区会造成一定为害。(二)虫害。蚜虫发生面积亿亩次;其中,河北、山东大发生,华北和黄淮的其他麦区、江淮、长江中下游、四川、宁夏等麦区偏重发生,西南、西北的其他麦区中等发生。吸浆虫发生面积3000万亩;其中,河北平原麦区偏重发生,陕西关中中东部、河南北部、天津北部中等发生,华北、黄淮其他麦区偏轻发生,西北麦区轻发生。麦蜘蛛发生面积亿亩;其中,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山东中南部、河北中南部的山地旱麦偏重发生,华北、黄淮、西北大部麦区中等发生,江淮、西南大部麦区偏轻至轻发生。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发生面积7000万亩;其中河南、山西、天津、甘肃、宁夏中等发生,华北、黄淮、西北其他麦区偏轻发生。一代粘虫、灰飞虱、麦叶蜂、土蝗、麦茎蜂在部分麦区会造成一定为害;白眉野草螟、瓦矛夜蛾、苹毛丽金龟等新发害虫呈上升为害趋势。二、预测依据(一)秋苗病害基数偏低,蚜虫、麦蜘蛛基数偏高。条锈病秋苗发生面积小、总体病情轻。甘肃、宁夏、陕西等西北主发区发生面积251万亩,是2001年以来最小的一年。其中,甘肃陇南、陇东、陇中、宁夏南部山区、陕西关中发病程度多以单片病叶至小型发病中心为主,各地平均病田率为20%-40%,平均病叶率多在以下,仅平凉市庄浪县、定西市临洮县、甘南州临潭县、宁夏原州区、彭阳县部分田块发病较重。青海东部乐都、尖扎、化隆、贵德、循化5县查见零星病叶和较小发病中心,平均病叶率,是近年来发生较重的一年。新疆伊犁、阿克苏2州(地区)的2个县零星见病,发生面积300亩,病情是近5年发生最轻的一年。截至2015年1月15日,冬繁区四川、云南、湖北、陕西4省57个县(市、区)见病,发生面积万亩;冬繁病情重于2013年,接近偏轻发生的2011、2012、2014年,轻于偏重发生的2010年,远远轻于重发的2009年。白粉病秋苗总体病情轻于常年和2013年同期。甘肃、陕西、宁夏等西北地区发生较为普遍,发生面积260万亩,平均病叶率;山西平均病叶率,比2013年和常年同期分别偏高67%、150%;河南西部山区、山东胶东半岛等地零星见病,华北、黄淮、江淮和长江流域麦区大部冬前未见病。纹枯病秋苗病情轻于常年,部分地区重于2013年同期。黄淮、华北麦区普遍发生,发生面积810万亩;平均病株率,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江苏分别为、、、、、,大部麦区低于常年,与2013年同期相比,河南、安徽分别偏高7%、56%,河北、山西分别偏低37%、57%,山东持平,江苏2013年同期未见病。蚜虫秋苗虫量大部麦区接近常年、高于2013年同期。江淮、黄淮、华北和西北麦区普遍发生,发生面积1550万亩;平均百株蚜量,山西、河南、安徽、陕西、山东、北京、河北、宁夏分别为头、头、头、头、头、头、头、头,与常年同期相比,除北京、山西偏低53%、34%以外,其他大部麦区接近;与2013年同期相比,除北京偏低68%以外,其他大部麦区均偏高50%-200%。麦蜘蛛秋苗螨量大部麦区高于常年和2013年同期。江淮、黄淮、华北和西北麦区普遍发生,发生面积1100万亩;平均每尺单行虫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宁夏分别为头、头、头、头、头、头、头,与常年和2013年同期相比,除宁夏偏低10%以外,其他大部麦区偏高6%-92%。吸浆虫虫口密度大部麦区明显下降。秋季淘土调查平均每小方虫量,天津、河北、陕西、北京、河南、宁夏、山西分别为头、头、头、头、头、头、头,与常年和2013年同期相比,大部麦区偏低30%-90%。但仍有部分地区局部田块虫口密度偏高,最高每小方虫量,陕西蒲城、华阴、河北滦县、河南安阳、鹤壁、南阳分别为237头、86头、182头、108头、96头、78头。地下害虫虫口密度大部麦区较低。平均每方混合虫量,陕西、山西、河南、北京、河北分别为头、头、头、头、头,与2013年同期相比,河南、北京分别偏高12%、23%,其他地区均偏低。秋苗被害株率,黄淮、华北和西北大部麦区多为,与2013年同期相比,河北、山西分别偏高89%、5%,其他地区均偏低。(二)小麦种植结构和品种布局有利于病虫害发生。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亿亩,越冬期苗情是近几年较好的一年,基本实现了壮苗越冬,且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主产麦区有过量播种、群体偏大现象,近期个别田块旺长趋势明显,对多种病虫害发生有利。小麦品种布局没有明显变化,抗性水平仍然较低。除甘肃、四川、山东有一定比例的条锈病抗性品种种植外,大部麦区品种抗锈性较差,特别是自2010年以来,条锈病菌“贵农22”新致病类群的出现和发展,加快了小麦品种抗病性丧失速度;除鄂麦、扬麦、宁麦系列部分品种对赤霉病有一定抗性外,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和华北麦区主栽品种均不抗赤霉病,另外,北方高产品种跨区引种到江淮麦区,加大了赤霉病流行的风险;除山东白粉病抗性品种种植面积较大外,江淮、黄淮和华北主产麦区主栽品种对白粉病、纹枯病、蚜虫等主要病虫害的抗性普遍较差。(三)气象条件对大部麦区虫害和部分地区病害发生有利。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015年1-2月,长江中下游和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对病虫害的越冬无明显不利影响;西南冬麦区大部气温偏高、南部降水偏少,有利于蚜虫等虫害的冬季发生。2015年春季(3-5月份),全国大部麦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特别是河南北部、山东大部、山西中南部、河北南部等黄淮和华北主产麦区以及西南大部麦区气温显著偏高,有利于蚜虫、麦蜘蛛等虫害的种群上升和发生为害;全国大部麦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麦区降水偏多1-2成,且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北部偏多2~5成,对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发生发展十分有利,如小麦抽穗扬花期遇2天以上阴雨天气,会造成赤霉病暴发流行。
以下是一段可能有帮助的小麦田因得病而减产的描述:近年来,小麦田中了一种名为病原菌的病害逐渐流行。病原菌通过花粉传播,导致麦田叶片、穗部和根系引起病变,最终导致作物减产。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病原菌的生长繁殖更为迅速,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为了预防病害的发生,农民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例如,及时清除病叶、病穗和病株,以减少病原菌的来源;进行轮作或间作,增强麦田的抗逆性;选用富含抗病性的的品种,并进行杂交育种;发病时,采用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波尔多液、锌肥、磷酸二氢钾等。但是,即便采取了多种措施,小麦田依然难以完全避免病害的发生。因此,农民需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病情,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减产风险。
小麦田得病可能导致减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叶面病害和根系病害。这些病害会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减产。具体来说,叶面病害包括白粉病、叶锈病、条锈病等,这些病害会导致小麦叶片上出现斑点、锈斑、病斑等症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从而导致减产。根系病害包括根腐病、根瘤线虫病等,这些病害会导致小麦根系受损,无法正常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从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导致减产。针对小麦田得病而减产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2. 加强管理,定期进行病害监测和防治,对发现的病害及时采取措施,如喷洒药剂、清除病害植株等。3. 合理施肥,保证小麦充足的养分供应,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4. 种植轮作,适当地进行轮作种植,可以减少病害的积累和传播,从而减少小麦减产的风险。总之,小麦田得病而减产是一种常见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管理、合理施肥和轮作种植等措施来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从而提高小麦产量。
冬小麦秋季播种,第二年夏天成熟,全生长期一般在190~210天。 从种子萌发到产生种子,小麦一生要经历发芽、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生长发育过程。 开春后,麦苗开始恢复生长,进入返青期。随着气温的升高,麦苗生长速度加快,茎节间自下而上逐渐伸长,称为拔节。此时用手触摸近地麦秆时,能感觉到有明显突起的节。拔节后,分化中的麦穗随节间伸长逐渐向上生长,当幼穗长到最上面一片叶(剑叶)的叶鞘中,叶鞘逐渐膨大呈纺锤形,称为孕穗。 当小麦秆的最后一个节间伸长,麦穗顶部由剑叶叶鞘中伸出,即为抽穗。小麦的抽穗期一般在4月上旬到5旬上旬。抽穗后2~6天后开花。开花受精后小麦进入灌浆成熟阶段。 一、小麦模式化栽培技术要点 目前,河南省已大面积推广模式化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现就亩产400—500千克的模式化栽培技术简述如下: 1、群体与产量结构:群体结构:基本苗在正常播期内每亩10—12万;晚播麦每亩25万左右;越冬前总茎数每亩80—90万;最大叶面积系数应为7-9。产量结构:成穗数要求每亩45—50万;每穗粒数30粒左右;干粒重40克左右。 2、栽培要点 (1)肥力基础:要求麦田有机质含量为1%一%;亩施有机肥4000—5000千克,标准氮肥40—50千克,标准磷肥25—50千克,钾肥(硫酸钾)一10千克。并应做好配方施肥。 (2)播期与播量:适时麦(10月5日前后),基本苗为每亩8—12万,并要求严格按计划苗数、千粒重、发芽率计算播种量。晚播麦(10月下旬),基本苗每亩25万左右。 (3)肥水管理:一般要求灌水3—5次(底墒水,冬水,拔节一孕穗水,灌浆水等)。 (4)及时除治病虫害:特别要注意除蚜及白粉病的防治。 (5)适时收获:要求在蜡熟末期,若面积大,也可提前到蜡熟中期收割, 二、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精播高产技术是夺取千斤高产的重要途径。其特点是基本苗少、播量低,群体合理、个体健壮,成本低、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其栽培要点如下: 1、打好基础。精播高产栽培必须具备较好的地力和很高的管理水平。一般要求耕层厚度在30厘米左右,耕层有机质含量%以上,全氮%、水解氮40—60ppm,速效磷30ppm,速效钾80一100ppm。同时还要求每年施入优质圈肥 5000千克,标准氮肥和磷肥各50千克,标准钾肥20千克。要精耕细作,一生需浇水5—6次,这样才能获得500千克以上的产量。 2、选好良种,应选择分蘖力强,穗大,粒大的抗病、丰产、优质良种。并在播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 3、充分发挥单株增产潜力,减少播量,适期早播,精量匀播,充分发挥单株的增产潜力,是精播高产栽培的技术核心。一般要求基本苗范围8-12万/亩,并按干粒重、发芽率正确计算播种量。并要注意选择大粒种子。适期早播,播量小的早些、播量大的应晚些。另外还要力争下种均匀,覆土一致,出苗整齐。 4、培育壮苗,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麦苗分布均匀,健壮。群体结构合理,每亩基本苗8-12万。冬前总茎数60—80万/亩,年后最高总茎数80一100万,亩穗数45万左右。最大叶面积系数(孕穗期)5—6,开花、灌浆时为4。成穗时穗粒数30粒以上,干粒重40克以上。 5、加强田间管理。越冬前只浇水不追肥。返青早锄划,提温促根;起身前深中耕蹲苗,控上促下,拔节期一次施足拔节肥(标准氮肥每亩25千克),灌足拔节水。偏旺田可在起身后镇压一次,并适当推迟拔节肥水(五叶一心时)。中后期要保 证浇好挑旗、扬花、灌浆水;适当早停水,防贪青,促落黄,防倒伏,防病虫,尽力提高管理水平,真正做到因苗管理。 三、晚播麦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晚播麦一般播种出苗晚,苗小、蘖少,根弱,吸收能力差,穗小。为夺高产,必须抓好如下工作: 1、精耕细作,施足基肥,足墒下种,晚播麦一般冬前不浇水、不施肥,所以整地、施肥、足墒就显得格外重要。并要适当浅播(3—4厘米),提高播种质量,力争一次全苗。 2、选择良种,适当增加播量,选择耐寒高产品种,并应适当增加播量,要求基本苗每亩25万左右。 3、加强早春管理,促蘖增穗。要早锄划松土,顶凌时就开始,提温促根,一般进行2—3次,解冻后及时镇压一遍,再结合锄划,可提温、保墒、防旱、促苗早发。返青后要及时清垄清棵。浇水不可过早,以免降低地温,影响生长,可在新根新蘖长出后,肥水齐攻,促根促蘖。并注意浇好拔节、孕穗水,抽穗、 扬花水,灌浆水。并要注意病虫害防治。 四、盐碱地小麦增产技术要点 盐碱地具有“碱、寒、湿、板、薄”五大特点,小麦表现为难全苗,易死苗,生长弱,产量低。为夺取碱地小麦高产,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增肥围堰平地,改士蓄淡压碱 盐碱地耕前增施有机肥,可改良土壤,控制返盐。追肥也以在早春一次施人为好。还可以在耕前田间筑埂建畦,积雨保水,渗水洗盐压碱。有条件的应浇水压碱后播种,以确保—播全苗。 2、选用良种,适期早播 应选用耐盐品种,如轮抗6、7号等。盐碱地小麦比一般麦田早播7天左右,播量就比一般麦田多10%一 15%。要注意播前拌种,以防地下害虫。 3、加强管理,防止返盐 冬前及早春应多锄划,可切断毛细管,提高地温,防板防返盐。冬前及起身前(地化通前后)浇水压盐,防止死苗,是增产的关键措施。
现在正是小麦的拔节期,这个时期正是小麦病虫害多发时期,应加强预测预报,及早查清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小麦拔节期的病虫害有哪些1、病害纹枯病:纹枯病主要危害叶鞘,在3-4叶期,在第一叶鞘上呈现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的病斑。全蚀病:主要危害茎基部和根部,种子根、次生根和地下茎变黑腐烂,根的表面有葡萄菌丝。根腐病:发生在根部,小麦播种后遇到根腐病病菌侵染种子时,芽鞘变褐色,影响出苗,严重时会引起腐烂死亡,导致植株不能正常发芽出苗。小麦出苗后根系遭到侵染为害会形成褐色或黑色斑块,随后会蔓延至茎基部形成褐色条斑,严重时会因为茎折引起植株枯死,生育后期即使植株不倒,也多会提前枯死,植株青灰色,造成白穗不实,拔起植株根毛和主根表皮会脱落。2、虫害小麦蚜虫:麦蚜虫主要采用针刺的方式吸食小麦茎杆、枝叶以及小麦灌浆期时嫩穗的汁液来生长繁殖。汁液也相当于人的血液,因此,小麦如果任其吸嗜其汁液就会因枯萎衰竭而死。小麦红蜘蛛:麦蜘蛛主要刺吸小麦汁液,在植株叶片上留下黄白色小斑点,随后叶片发黄、干枯,植株表现矮小,严重时整株焦枯不能抽穗,甚至枯死,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大幅度减产。一般拔节期,麦圆蜘蛛为害较为严重,而在孕穗至抽穗期,麦长腿蜘蛛田间虫量大,为害重。小麦拔节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1、每亩用10%吡虫啉20克+高效氯氟氢菊酯80毫升+45%戊唑醇·咪鲜胺25克+98%磷酸二氢钾100克+芸苔素内酯8毫升。主要用于防治蚜虫、赤霉病、白粉病,兼治锈病、叶枯病。2、每亩用联苯菊酯80毫升+25%氰烯菌酯10毫升+98%磷酸二氢钾100克。主要用于防治蚜虫、赤霉病,兼治锈病、白粉病、叶枯病。3、每亩用22%噻虫嗪·高氯氟8毫升+15%三唑酮70克+98%磷酸二氢钾100克。主要用于防治蚜虫、白粉病,兼治赤霉病、锈病、叶枯病。
冬季麦田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壮苗,保证苗全、苗匀、苗齐安全越冬。苗壮应有3个以上分蘖、粗壮、叶宽色深,根系发达。苗全就是保证麦田全苗,没有缺苗断垄。苗匀就是要求麦苗分布均匀,无疙瘩苗。苗匀是壮苗的基础。苗齐是指整个田块麦苗整齐一致。安全越冬就是要减轻麦苗冻害,防止死苗。 1.开沟覆盖,保持麦田良好墒情 播种时来不及开沟的田块,应及时开好田沟,并结合开沟,对麦种进行补充覆盖。可在地表覆盖农作物秸秆或稻草等,以保墒、增温,同时提高了土壤有机质。 2.看苗追肥 小麦进入分蘖期以后,是促根增蘖的重要时期。合理追施肥料,不仅能满足幼苗生长需要,而且可以起到冬施春用的效果。对于基肥施用不足的或者播期偏迟的田块,应早施分蘖肥。分蘖肥可在越冬期结合腊肥施用,腊肥宜选用优质的腐熟有机肥,每亩用量1500千克左右。未施腊肥或腊肥施用量偏少的田块,应将春季的追肥时间适当提前,于返青期每亩施用4~5千克尿素,促进麦苗分蘖发根。对于底肥不足的麦田要及时进行追肥,促弱转壮,旱地麦田冬前追肥,可以充分利用雨雪发挥肥效。冬前追肥量一般亩追尿素5~10千克。采用隔行沟施、穴施,施后覆土,提高肥效。 3.及时中耕镇压 对麦田普遍进行一次中耕,消灭杂草、破除板结,对于播种偏早,生长偏旺麦田,可采取深中耕或喷施壮丰安等进行控制。大力推广化学除草新技术。旱地麦田要在封冻前进行一次镇压,以利于提墒、踏实土壤、增温保苗等作用的发挥。 4.合理灌溉 小麦播种后至返青拔节前,一般不需要进行灌溉。但在天气持续干旱、土壤墒情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应积极抗旱灌溉,保证出苗整齐,生长健壮。有条件的地方,高产田块可灌溉冬水,有利于保苗越冬和高产群体的形成。 5.采取措施,控制旺长 由于小麦播量偏大、气温偏高,容易造成一部分田块出现旺长过苗的问题,不仅不利于幼穗发育,造成穗小粒轻,还加大了倒伏、冻害的危险。冬前可进行镇压、深中耕,中耕深度可达10厘米左右;起身期采用矮壮素、多效唑等药剂进行化控;并控制肥水的施用,追肥时间适当推迟。 6.适时进行病虫草害的防治 播种出苗后,应抓紧利用冬前的温暖天气,进行化学除草,防止春后杂草基数过大,防治困难。虫害、病害也应根据预测预报,及早防治。
我国是自然灾害严重多发国家,农作物病虫灾害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它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我国的重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达1400多种,其中重大流行性、迁飞性病虫害有20多种。几乎所有大范围流行性、暴发性、毁灭性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流行都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或与气象灾害相伴发生。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和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有可供病虫滋生和食用的寄主植物;二是病虫本身处在对农作物有危害能力的发育阶段;三是有使病虫进一步发展蔓延的适宜环境,其中气象条件是决定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关键因素。 虫害与气象条件---害虫生长、繁育和迁移活动的主要气象要素有温度、降水、湿度、光照和风等,特别是其综合影响对于虫害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这些气象要素还通过对寄主作物和天敌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间接地影响虫害的发生与危害。 温度: 农作物害虫的活动要求一定的适宜温度范围,一般为6℃—36℃。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害虫发育速度随温度升高呈直线增长,害虫生命活动旺盛,寿命长,后代多。 湿度和雨量: 湿度和降雨量是影响害虫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对害虫生长繁育的影响,因害虫种类而不同。喜湿性害虫要求湿度偏高(相对湿度≥70%),喜干性害虫要求湿度偏低(相对湿度<50%)。例如,春季雨水充足,相对湿度高,气候温和,常有利于玉米螟的大发生。 光照: 对害虫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光波、光强、光周期三个方面:光波与害虫的趋光性关系密切;光强主要影响害虫的取食、栖息、交尾、产卵等昼夜节奏行为,且与害虫体色及趋集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光周期是引起害虫滞育和休眠的重要因子。自然界的短光照会刺激害虫休眠。 风:风与害虫取食、迁飞等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一般弱风能刺激起飞,强风抑制起飞;迁飞速度、方向基本与风速、风向一致。 病害与气象条件---病害发生发展的主要气象要素是温度、降水、湿度和风等,低温、阴雨、干旱和大风等不利条件将明显影响寄主作物的抗病能力。 掌握病虫害的发生与气象条件之间的规律,用前期气象因子和病虫因子就可以预测未来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农作物病虫害与气象密切相关
植物保护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摘 要 :生态社会构建过程中,植物保护是基础性工作。我国生态环境较为复杂,地形特点多种多样,决定我国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而这却给植物保护工作带来较为复杂的工作形式和工作内容。农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植物保护工作在复杂性的基础上又面临新问题。基于此,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关键词: 植物保护; 生态环境; 物种类别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生活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在我国多样化生态环境中,植物保护工作较为复杂。现对我国在植物保护工作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而达到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目的。
1 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植被植物可以减少地表水流量、减缓水流速、防风固沙。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植物开始在原有防风固沙的基础上,上升到具有美化、绿化环境,遮阳、降热、防尘、净化空气等功能。但植物本身会受到病虫害、自然灾害等,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如果没有及时进行保护,会使得植物丧失一定的功能,且会给人的生存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2 植物保护中遇到的`问题
重视不足 相关部门重视度不足是导致植物保护工程出现问题的关键原因。因重视度不足,会直接导致植物保护资金投入不足,人员投入不足,自然而然植物保护工作就做不到位。此外,对植物保护知识的宣传力度不足,广大市民意识不到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当前,我国的植物绿化工作多采用承包管理形式,各个承包者独立进行绿地的维护及养护工作。当遇到植物病虫害发生时,无法做到统一防治,缺少防治技术指导,防治效果不理想。
粮食要增产致使病虫害发生 在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前提下,为提高粮食产量,选择优良品种、先进种植技术。为粮食增产,大量使用封闭农药,除草剂,而这些产品有时候并没有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安全监测,致使药物残留。另外,开荒地是近几年农村地区的发展趋势,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植物保护工作越来越困难。
气候异常导致病虫害发病更加复杂 近年来,全球经济变暖,很多地方均出现一些极端的气候条件,这些地区植物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病虫害因气候的变化也发生相应的变异。如,小麦的赤霉病及水稻的稻瘟病发生较为频繁,且愈发严重。一些高原地区的小麦也发生条锈病等危害。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农作物保护的难度。此外,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农作物的耕种技术发生较大变化,这一耕种方式改变了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可能使之前危害较小的病虫害严重化,这些都大大增加病虫害监测防控的难度。
农产品的质量隐患 现如今,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品安全。并且,因农产品竞争激励,许多国家纷纷提高农产品进口的门槛,对农药残留的标准进行新的制定,这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带来较大阻力。今后要更加科学地对农作物进行保护,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同时,为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对植物保护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3 植物保护的对策
提高重视,加强宣传 首先,相关部门应当给予植物保护足够的重视,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能归属,加强统一管理。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制定相应地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病虫害的防护机制。此外,加强宣传,定期组织植物保护的宣传讲座,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加强植物保护科研工作 植物保护过程中,需要结合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分析,还需要结合天气、土壤、植物等生长情况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此外,加强植物保护研究实验室的建设,对较为常见的病虫害进行试验研究,提高防治技术和策略。
生态治理有害生物 在我国,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普遍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但是这一传统的防治方法在防治某一病虫害的同时,也会毒死有害生物的天敌,且对环境易造成污染。另外,化学药物防治会使得植物病虫害产生抗药性,不仅影响防治效果,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都造成影响。
倡导绿色植保防治技术 为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切实推进植物保护工作的深度改革,把生产绿色健康食品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目的。围绕生产绿色健康食品开展各项农业生产活动,保证植物绿色保护技术广泛开展。这样,不仅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保证植物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因素被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 南中益. 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科学之友,2012(4).
[2] 高俊峰. 我国植物保护的问题与展望. 生物技术世界,2012,5(11).
浅谈园艺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浅谈园艺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园林植物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而在园林植物养护中,园林害虫常常对园林植物造成了危害,对其防治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园林植物害虫的种类繁多,在对其防治的过程中,如果使用传统的防治方法,很容易出现灭虫不彻底的现象,而使用生物防治方法能大大提高防治效率。鉴于此,本文对园艺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园艺植物,生物防治,研究;
在当今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化过程中,目前的绿地系统和园林植物种类跟以往相比,要复杂得多。随着全球气候恶劣变化,温湿度季节分配的失调,导致早涝灾害的.现象频繁发生。再加上人类活动的频繁以及干扰,使得植物结构失调,加上品种单一,植物的地下空间不足。最终,可使生长环境变坏,更严重时,会导致园林虫害泛滥。鉴于此,本文对园林植物的种类进行分析,为今后园林植物害虫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常见园林植物害虫种类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外园林植物品种和数量的增加,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大量增加,分布范围也随之增大,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园林植物害虫不仅会严重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甚至会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经过一些统计调查表明,一些常见的园林植物害虫有这些,食叶害虫、刺吸式害虫、钻蛀害虫及地下害虫等。
2、生物防治害虫的具体方法
利用害虫生物天敌进行除虫工作
通过对常见的栽培的园艺植物进行分析,可发现,这些植物对应的害虫中,存在一些补食性的天敌或者是一些寄生性的天敌。这些天敌能够为园艺植物提供害虫的生物防治功能。在园艺植物中,树木的种类繁多,寄生于树木中的虫类也很多,其中蚜虫是害虫,能够影响树木的生长。益虫有蚯蚓、螳螂、篦麻蚕、瓢虫、蜜蜂等。谈到利用害虫生物天敌除虫,有不少例子。例如,红蜡蚧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其生长速度很快,对其防治难度很大,但是其寄生性天敌种类也非常多,其寄生性天敌比捕食性天敌要多得多。为除去红蜡蚧虫害,可对红蜡蚧的天敌的种类进行归类和汇总,然后合理地投放害虫天敌。然而,在害虫天敌的养护实践过程中,发现害虫天敌过冬是一个问题,每当冬季来临,需要为这些害虫天敌供给生物养分和生存空间。当使用害虫天敌除害虫的时候,应当特别注意以下2点:把生物除虫充当主要方法,恰当使用灭虫农药,从而有效保障除虫效果,避免害虫天敌繁殖过快致使除虫效果不理想;注意生物防治害虫方法的适用对象,同一种生物防治害虫的方法在不同的植物中的效果不一样。
利用病原微生物农药进行除虫工作
病原性微生物农药是指真菌和病毒等原生动物。其中的例子很多,比如苏云金杆菌,其是使用生物化学原理来灭虫的,借助微生物在孢子形成时得到的一些蛋白物质,在害虫幼虫的腹部上皮细胞形成孔隙,使害虫的吸水量增加,当害虫细胞的吸水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害虫死亡,这样实现除虫的目的。另外,在利用该原理除虫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注意安排好病原体的释放时间,通常情况下,以清晨或晚上为宜,尽量选择阴天天气,避免阳光直射或者光线过强的情况发生;病原体微生物释放的位置应注意,务必释放在害虫和害虫卵等活体上,这样才能给病毒或细菌复制提供充足的环境和养份;要充分进行实践来验证灭虫方法的适用性;为使病毒或真菌的除害虫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要注意调整园林中的空气湿度和温度,为病原微生物生命活度提供保障另外,应充分利用病原线虫的作用。线虫主要经由昆虫的口腔或者肛门进入体内释放细菌以使昆虫致死。线虫的使用方法和适用对象与病原微生物类同。
3、小结
在目前的园艺植物害虫的生物防治过程中,大量的生物防治手段被使用,为防治病害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其防治效果往往不是太理想。其中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存在一些问题未能解决,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因此,为了对园艺植物的病害进行更好地防治,需要充分利用生物防治手段,充分利用好植物的遗传方式,通过基因重组去改变细菌的生长状况。通过人工养殖,对生物防治进行不断地优化,将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园艺植物害虫生物防治研究中去,诱导园艺植物产生抗病性的化学、物理、生物诱导因子,从而对植物的性能进行改进。在害虫的生物防治过程中,应当遵循保护环境的原则,在对园艺植物病害进行控制时,应当使该项工作满足国家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敏.园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J].现代园艺,2013(09).
[2]权俊娇,马行.园艺植物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天津农业科学,2014(01).
[3]刘琴,何月秋.我国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2(04).
[4]林沙.重寄生菌防治园艺植物病害研究[J].北京农业,2014(09).
[5]王珊.园艺朱武病害的生物防治[J].城市建设理论,2014(21).
问题一:蚕豆种植时间几月种合适 我们无论种植任何作物时都要适时播种,因地制宜的原则,那么蚕豆什么时候种植?蚕豆的种植时间在地区上有哪些分别? 蚕豆在不同的地区种植时间也是不一样的,种植方法也不尽相同,南方稻田种植冬蚕豆的时间,应在水稻收割后抢时播种,长江沿岸播种时间为寒露到霜降之间,华南双季稻地区在小雪前后。北方一般在春季解冻之后抓紧时间播种。 种植蚕豆的地区:是中国蚕豆的主要产区,包括云南、四川、湖北、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江西和陕西南部等省(市、自治区),10~11月播种,4~5月收获。主要是水稻的后作,冬季与小麦、油菜轮作;。春播蚕豆种植区:包括甘肃、内蒙古、青海、山西、陕西北部及河北北部、宁夏、新疆、 *** 和四川西北部等省、自治区,一般3~4月播种,8月收获,一年一熟。 - - - 河南采用春播蚕豆3-4月播种,基本上化冻以后就可以种了,8月收获。 问题二:蚕豆什么时候播种 中国蚕豆的主要产区,包括云南、四川、湖北、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江西和陕西南部等省(市、自治区),10~11月播种,4~5月收获。主要是水稻的后作,冬季与小麦、油菜轮作;。春播蚕豆种植区:包括甘肃、内蒙古、青海、山西、陕西北部及河北北部、宁夏、新疆、 *** 和四川西北部等省、自治区,一般3~4月播种,8月收获,一年一熟。 望采纳! 问题三:蚕豆什么时候种植?什么时候收获? 蚕豆是固氮能力很强的作物,也是各种大秋作物的良好前茬,在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的高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蚕豆不宜重茬连作,由于受镰刀菌根腐病等的影响,连作常使植株变矮,分枝减少,结荚率降低,产量下降。特别是连作以后土壤中一些营养元素得不到恢复和调节,磷、钾含量显著减少,土壤酸性增大,噬菌体增多,根瘤减少,根瘤固氮能力下降,根系发育不良,病虫害加重。如根腐病、茎基腐病、赤斑病等,在连作时均重于轮作。因此,蚕豆轮作和间作套种显得特别重要。 1.轮作倒茬 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广大水稻区,自然条件优越,一般人多地少,复种指数较高,不管是双季连作稻区或单季稻区,主要是冬季作物大麦、小麦、油菜、绿肥和蚕豆进行轮作,三年一轮。即,第一年:蚕豆(或苜蓿等绿肥)―早稻―晚稻(二熟制地区为单季稻);第二年:大(小)麦―早稻―晚稻(或单季稻);第三年:油菜―早稻―晚稻(或单季稻)。 在中国西部和北部的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河北坝上等一年一熟的高寒地区,或蚕豆或麦类或马铃薯或胡麻或玉米等,所以其轮作方式是蚕豆和麦类(或马铃薯或胡麻或玉米等)轮作。一般是蚕豆―麦类―胡麻,蚕豆―麦类―马铃薯,蚕豆―麦类―玉米等,三年一轮。 2.间作套种 间作套种是复种轮作方式的改进和优化,可以更充分合理地利用光、温、水、土,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据浙江、四川等省的试验,蚕豆、小麦间作,比单种小麦增产20%以上。在甘肃、青海等省春蚕豆产区过去实行蚕豆与油菜混作,近年来实行蚕豆宽窄行种植,在宽行中间种植1行油菜,获得了豆油双丰收。 为了克服前后作物之间生育期的矛盾,蚕豆与玉米、棉花等作物实行间、套作更为普遍,方式也很多,主要有蚕豆/棉花、蚕豆/玉米、蚕豆/马铃薯等。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棉区,蚕揣/棉花的套种比较广泛。蚕豆于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播种,一般畦宽,畦边种两行蚕豆,蚕豆行距80~100cm,株距15~20cm,在畦中央种1~2行冬芥菜(如雪里蕻)或一行绿肥,到第2年4月上旬收冬芥菜或翻耕绿肥,整地播种或移栽棉花于蚕豆行间。棉花与蚕豆共生期约40~60天。如棉花彩营养钵移栽,豆棉共生期40天左右。豆棉套种有利于棉花苗期抗寒防冻,又能克服因蚕豆生育期较长而延误棉花适期栽种,蚕豆与玉米的套种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也广为采用。一般畦宽,畦两边各种1~2行蚕豆,或畦中间种植2~3行蚕豆,宽行间在次年4月上旬播种或移栽玉米,两者共生期50~60天。5月底蚕豆收获后在玉米行间种植甘薯,这样就形成蚕豆―玉米―甘薯三熟连环套种的种植方式。此外,在果园、桑田、田埂地头上均可间种。 问题四:如何种植蚕豆 蚕豆的种植方法 蚕豆种植方法如下: (一)选用良种:蚕豆应选择产量高、品质优、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以本地大白葫豆为佳。 (二)精细整地:蚕豆喜湿但不耐涝,应选取土质肥沃、阳光充足地块种植,前作收后,翻耕整平,冬闲田要开好围沟、厢沟,按厢宽1~米,厢高25厘米,沟宽35厘米的规格做成深沟高厢,耙平厢面,使其沟沟相通不渍水。 (三)合理施肥:以农家肥、磷钾肥为主。一般每亩用猪牛粪、土杂肥或堆肥1000~1500公斤、过磷酸钙30~35公斤、草木灰100公斤拌和做底肥,播种后窝施盖种;当幼苗达5~6片真叶时,亩用腐熟人粪尿5担,加硫酸钾或氯化钾5~公斤,兑水浇施;盛花初荚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公斤兑水50公斤叶面喷施,以防落花、落荚,影响产量。 问题五:如何种植蚕豆? 一、选地、整地 蚕豆喜温凉湿润气候,不耐炎热,不耐涝,水份过多,土温低,通气不良,根系及根瘤发育不好,且易导致根腐病及锈病,因此,土壤以疏松深厚、肥沃的粘土或粘壤土为宜。 二、施肥 1、基肥:耕作前每亩施农家肥1000―2000Kg,过磷酸钙40―50公斤草木灰50―100Kg,然后耕翻细碎耙平。 2、大田施肥:全生育期进行二次。第一次栽后一个月左右每亩配合灌水施复合肥30Kg。第二次追肥在开花前施用,促进花的发育和结荚,每亩用大庄元牌复合肥30kg。 三、播种 1、种子选择 蚕豆的种类很多,根据我地的栽培习惯和鲜食习惯,选择属大粒种的开远大庄蚕豆种, 2、播种时间 水稻收割后就可播种,最迟不要超过10月中下旬。 3、种植密度 如果条播和打塘点播按株行距15×20cm进行,用细粪土或火土盖种。如果水稻田免耕法,直接将蚕豆种按在稻桩旁即可,(株距可隔一株按一粒)种植深度2―3cm。 4、用种量 每亩用种量为20Kg左右。 四、种植方法 (一)常规种植法: 1、稻收割后,选择晴天对耕地进行耕翻,耕翻深度25cm,晒地二天后耙平。 2、结合耕翻,每亩施用农家肥1000―2000kg,普通过磷酸钙40―50kg,草木灰10―100kg作基肥。 3、田要配好一竖三横当家沟,沟宽30cm、深30cm。 (二)免耕法 1、稻收割后,每块田开好一竖三横当家沟。 2、草木灰50―100kg,普通过磷酸钙40―50kg。 五、大田管理 (一)清沟壅土:经常清沟理沟道,保证沟系畅通不积水。清沟的泥土放在蚕豆根系边。 (二)施肥:施肥原则掌握:重施基肥,亩施30公斤复合肥作种肥,肥料严禁接触种子以防肥害;薄施苗肥,当苗高7―10cm时,喷施1‰尿素水,一星期一次连喷2―3次,以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增施腊肥,腊肥一般在元月上旬施用,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巧施硼钼肥,在苗期和始花期喷施硼砂、钼肥2-3次,可减少落花、落荚,提高结实率;补施荚肥,结荚初期因田制宜补施荚肥,每亩施尿素5-8公斤。磷钾肥除能满足蚕豆本身需要,减少落花落荚,防止倒伏、促进早熟外,还能促进根瘤菌的发育活动,因此,蚕豆开花结荚期,可连续喷施磷酸二氢钾2~3次,每次亩用100克,对水50公斤。 (三)及时整枝打顶:除蚕豆茎基部的一级分枝为有效分枝外,高节位一级分枝和二、三级分枝多为无效分枝,应及早去除。去除无效分枝需在蕾期分次进行,当半数植株开始形成第一节,即植株上出现由6―7片小叶组成的复叶时进行打顶,打顶以摘除1叶1心为度。可减少植株内养分无效消耗,促进生殖生长,增加有效豆荚数,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打顶整枝必须注意以下三点:(1)严格掌握打顶时间,过早、迟都不利于增产,最好在不孕花出现之前进行,(2)必须选择晴天的上午9时后―下午4时前进行。(3)蚕豆生长较差,预计最终高度不超过60cm,则可不打顶。 (四)中耕除草:出苗后根据墒情,中耕除草1―2次。 五、采收 开花后25~30d,当豆荚饱满、豆粒充实、籽粒呈淡绿色、,嫩而不老、豆粒皮色呈淡绿种脐有如头发丝精细的一条不明显黑线为采收适期。应防止过早采摘、影响产量。采收宜在下午豆荚含水量相对较低时采摘。...>> 问题六:蚕豆什么时候播种山东临沂 山东临沂在10月份播种蚕豆,根据海拔不同,时间略微不同。 播种时间: 蚕豆播种期应以盛花结荚期能够避过重霜冻的出现时间为依据,确定不同生态地区蚕豆最佳播种节令。 海拔1550―1700m的豆作区10月5日―15日播种。 海拔1750―1900m的豆作区10月10日―20日播种。 海拔1950―2200m及以上地区在10月15―25日播种。 临沂气候属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气温适宜,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所以在10月中旬播种即可。 栽培要点: 为保证苗齐、苗壮,防止烂豆死苗,一般田块2―开墒,埂头较高的田块―开墒,沟深18―20cm,宽30cm。 地下水位较高的田块实施垄作,垄面宽50―55cm,沟深30―40cm,宽40cm。 蚕豆播种期应以盛花结荚期能够避过重霜冻的出现时间为依据,确定不同生态地区蚕豆最佳播种节令。 规范条点播种:在海拔1550―1700m的豆作区播种基本苗―万株/667m2,株行距为15―18×750px;在海拔1750―1900m豆作区播种基本苗―万株/667m2,株行距为13×650px或16×500px;在1950―2200m及以上豆作区播种基本苗―万株/667m2,株行距为13―15×450px。播种方式采用条点明豆。 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措施:在苗期根据苗情以控水或灌水达到墩实的壮苗,做到苗齐、苗匀、苗壮。胶沾泥豆田,播种后要及时盖草保温保湿。 中期管理措施: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及时防治病虫草鼠危害,做好水分管理。进行田间整枝间苗,拔出瘦弱植株和病株,保证群体健康生长。 后期管理措施:保证灌浆期对水份的需求,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25%,低于18―20%,必须立即灌水;高产田块和迟熟田块,终花散尖期进行打顶摘芯,利于通风透光,增粒重,促早熟。 注意事项: 蚕豆忌连作,连作使植株生育不育,根瘤菌数目少,活性低,结荚少,发病多,种蚕豆就实行至少3年以上的轮作。 蚕豆适应稍粘重而湿润的土壤,但是栽培在土层深厚、肥沃的粘壤土或砂壤土上为好。 问题七:蚕豆的种植方法???? 蚕豆原产里海南部至非洲北部,公元一世纪时始由欧洲传入我国,现我国南方各地广为栽培。 种子供食用;茎、叶富含氮素,为良好的冬季绿肥;江苏除徐州、淮阴专区外广为栽种;花、果荚、种壳、种子及叶均可入药,有止血、利尿、解毒、消肿的功用。为蜜源植物。 蚕豆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是重要的粮、菜、肥兼用型作物。主要用于稻、麦田套种和中耕作物行间间种,摘青嫩荚果做蔬菜或收子食用,茎杆翻压作绿肥。主要的优良品种有四川青胡豆、南翔白皮、兴宁、莆田、等。蚕豆适合于较温暖而略湿润的气候,需水较多,但又不能受渍,耐寒性较差,也不耐高温和干旱。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左右,适于多种土壤栽培,以耕层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粘质壤土或比较肥沃的砂质壤土最好;在pH值6~8之间的土壤上可生长良好,所以可广泛适应我国各地的红壤水稻土、紫色土以及滨海的盐碱地水稻田生长。 播种可采用条播、点播等方法,一般行距33厘米左右,株距为12~18厘米。降雨量大的地区,最好采用深沟高畦。南方稻田种植冬蚕豆时,应在水稻收割后抢时播种,长江沿岸播种时间为寒露到霜降之间,华南双季稻地区在小雪前后。北方一般在春季解冻之后抓紧时间播种。播种量每亩在8~10公斤。播种前也应施用磷肥和有机肥。 问题八:蚕豆种植技术大全 一、选择良种 选择产量高、品质优、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如兴宁铁荚子等。 二、精细整地 选择土质肥沃、阳光充足的地块种植。播种前将土块耙碎,地面耙平,开深沟高畦,畦宽1~2m,高625px,沟宽875px。蚕豆忌酸性土壤,结合整地亩撒施生石灰30kg,亩施基肥腐熟牛猪粪1000kg、过磷酸钙15kg、草木灰30kg,条施或点施于种植行间。科学布局,轮作换茬。蚕豆是豆科作物,其中根瘤菌适宜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环境中活动,如果连续在一块地上多年种植,蚕豆根分泌出的有机酸会使土壤酸性加重,影响根瘤菌和土壤微生物的繁殖活动,蚕豆生长差,植株瘦弱,结荚减少,病害加重,单产下降20-30%。因此,蚕豆生产要坚持轮作换茬。一般可采取蚕豆与小麦、油菜三年一轮的种植方法。 三、适时播种 蚕豆播种适期为“立冬”至“小雪”,提早播种产量低,推迟播种则会影响来年作物春播。亩用种量8~10kg,播种前用根瘤菌拌种。一般种植行距750px,株距12~450px,播种深度5~150px,播后覆薄土。播种时要保证播种密度,一般耐旱力较强、成熟较晚的大粒品种宜在旱地种植,每亩4000-5000蔸,每蔸播种2-3粒,每亩用种量为公斤;成熟较早、耐湿力较强的小粒种,宜在稻田种植,每亩5000-6000蔸,每蔸播种2-3粒,每亩用种量公斤,播种后要用湿润的火土灰盖种,以利出苗。 四、科学管理 1、科学用水。蚕豆喜湿忌渍,应合理排灌。生长前期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种子发芽出土,扎根齐苗;生长中期土壤宜干爽,以利根系深生,多生侧根,茎叶粗壮;生长后期应注意防渍。 2、合理施肥。施肥以农家肥、磷钾肥为主。种子发芽出土后以腐熟人粪尿兑水10倍浇施,3天1次。当幼苗长出5~6片真叶,高约6~225px时,以腐熟人粪尿兑水10倍加复合肥每亩10kg浇施,在现蕾期、结荚期再施上述肥料各一次。花荚期前追肥应结合中耕除草培土,到了花荚期后,可以不用中耕培土。另外,在蚕豆盛花初荚期,可以根外追施磷钾肥,保花保果,提高产量。注重磷钾,巧施氮肥。磷肥能促进根瘤菌的活力,形成更多的根瘤,增强固氮作用。钾肥能使茎秆健壮,增强抗病、抗倒能力。一般亩施钙镁磷肥20-30公斤,湿润的火土灰500公斤作盖种肥。蚕豆幼苗期根瘤处于萌发阶段,个体小,数量少,根瘤菌活动甚微,固氮能力差,应结合中耕每亩施人粪尿200-300公斤或碳铵公斤,促使幼苗健壮生长,有利于根瘤的形成。 五、及时整枝、去枝、摘心、病虫防治、 (1)去主茎 适时将主茎除去,使养分集中供给分生的次生茎,促进蚕豆多开花多结果。方法是用刀从主茎离地10厘米处割下。 (2)去无效枝 蚕豆在立春后发生的分枝很少开花,并与有效枝争光争水争肥。在蚕豆初花期,将一些小分枝,细嫩分枝除去,促进蚕豆集中用肥,利于增产。 (3)摘顶心 蚕豆的花是侧生的短总状花序,开花时间长达20-30天,在开花结荚时,养分不能集中供给开花结荚的需要,常导致落花,落荚,分枝顶部多形成不孕花。因此,后期适时摘除顶心,能控制植株生长,保证开花结荚营养生长需要,提高产量产值。在去主茎,去无效枝时,要选在晴天进行,而且动作要轻。打顶整枝,防治病害。蚕豆打顶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冬至前后打顶,摘除主茎生长点,促进提早分枝,增加有效分枝数;第二次整枝在30-40%植株开始形成第一豆荚时,摘除嫩枝2-3厘米,能提高结荚率20%左右。蚕豆的主要病害有赤斑病、锈病等。土地湿度大、植株群体间通透性差,是诱发病害加剧的主要原因。因此,除了开沟排水、降......>> 问题九:蚕豆怎么种植 一、选地、整地 蚕豆喜温凉湿润气候,不耐炎热,不耐涝,水份过多,土温低,通气不良,根系及根瘤发育不好,且易导致根腐病及锈病,因此,土壤以疏松深厚、肥沃的粘土或粘壤土为宜。 二、施肥 1、基肥:耕作前每亩施农家肥1000―2000Kg,过磷酸钙40―50公斤草木灰50―100Kg,然后耕翻细碎耙平。 2、大田施肥:全生育期进行二次。第一次栽后一个月左右每亩配合灌水施复合肥30Kg。第二次追肥在开花前施用,促进花的发育和结荚,每亩用大庄元牌复合肥30kg。 三、播种 1、种子选择 蚕豆的种类很多,根据我地的栽培习惯和鲜食习惯,选择属大粒种的开远大庄蚕豆种, 2、播种时间 水稻收割后就可播种,最迟不要超过10月中下旬。 3、种植密度 如果条播和打塘点播按株行距15×20cm进行,用细粪土或火土盖种。如果水稻田免耕法,直接将蚕豆种按在稻桩旁即可,(株距可隔一株按一粒)种植深度2―3cm。 4、用种量 每亩用种量为20Kg左右。 四、种植方法 (一)常规种植法: 1、稻收割后,选择晴天对耕地进行耕翻,耕翻深度25cm,晒地二天后耙平。 2、结合耕翻,每亩施用农家肥1000―2000kg,普通过磷酸钙40―50kg,草木灰10―100kg作基肥。 3、田要配好一竖三横当家沟,沟宽30cm、深30cm。 (二)免耕法 1、稻收割后,每块田开好一竖三横当家沟。 2、草木灰50―100kg,普通过磷酸钙40―50kg。 五、大田管理 (一)清沟壅土:经常清沟理沟道,保证沟系畅通不积水。清沟的泥土放在蚕豆根系边。 (二)施肥:施肥原则掌握:重施基肥,亩施30公斤复合肥作种肥,肥料严禁接触种子以防肥害;薄施苗肥,当苗高7―10cm时,喷施1‰尿素水,一星期一次连喷2―3次,以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增施腊肥,腊肥一般在元月上旬施用,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巧施硼钼肥,在苗期和始花期喷施硼砂、钼肥2-3次,可减少落花、落荚,提高结实率;补施荚肥,结荚初期因田制宜补施荚肥,每亩施尿素5-8公斤。磷钾肥除能满足蚕豆本身需要,减少落花落荚,防止倒伏、促进早熟外,还能促进根瘤菌的发育活动,因此,蚕豆开花结荚期,可连续喷施磷酸二氢钾2~3次,每次亩用100克,对水50公斤。 (三)及时整枝打顶:除蚕豆茎基部的一级分枝为有效分枝外,高节位一级分枝和二、三级分枝多为无效分枝,应及早去除。去除无效分枝需在蕾期分次进行,当半数植株开始形成第一节,即植株上出现由6―7片小叶组成的复叶时进行打顶,打顶以摘除1叶1心为度。可减少植株内养分无效消耗,促进生殖生长,增加有效豆荚数,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打顶整枝必须注意以下三点:(1)严格掌握打顶时间,过早、迟都不利于增产,最好在不孕花出现之前进行,(2)必须选择晴天的上午9时后―下午4时前进行。(3)蚕豆生长较差,预计最终高度不超过60cm,则可不打顶。 (四)中耕除草:出苗后根据墒情,中耕除草1―2次。 五、采收 开花后25~30d,当豆荚饱满、豆粒充实、籽粒呈淡绿色、,嫩而不老、豆粒皮色呈淡绿种脐有如头发丝精细的一条不明显黑线为采收适期。应防止过早采摘、影响产量。采收宜在下午豆荚含水量相对较低时采摘。...>> 问题十:蚕豆的种植方法? 现在还不到种植蚕豆的时间,要农历9月才种,种植之前蚕豆先用温水泡三天,蚕豆肚脐冒出丁点芽就种到土地里,穴深度3CM一穴种放4个种盖上土,在种穴土壤面上浇点水肥。长到约一尺高浇一次肥,开花时浇一次肥,结豆荚时再最后浇一次肥就OK。
白菜软腐病的调查内容和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白菜地2块,从8月下旬至9月中旬开始,每块地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20株,5天调查1次,记载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预测预报:根据天气预报,如8~10月份温度适宜,降雨量偏多,虫害发生严重,或人为造成白菜伤口多,有利于病菌的侵入,软腐病发生严重,反之则轻。
调查分级标准:0级:无病。
1级:根茎叶上有个别软腐病斑。
2级:植株外叶轻微萎蔫,软腐斑块较大,影响植株生长。
3级:植株外叶严重萎蔫,根茎处严重腐烂。
1. (参考 文档)标题: 毕业论文中的背景和目标摘要: 这篇中期报告介绍了毕业论文的背景和目标。首先,介绍了相关领域的现状和研究现状。然后,确定了论文的目标和研究问题。最后,讨论了研究方法和预期结果。2. 标题: 文献综述摘要: 这篇中期报告总结了已有的相关文献,包括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成果进行了分析。通过文献综述,们可以了解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找到们研究的空白点,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3. 标题: 数据收集与分析摘要: 这篇中期报告介绍了们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首先,们描述了数据的来源和收集方式。然后,详细介绍了们使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最后,展示了一些初步的数据分析结果,并讨论了发现和问题。4. 标题: 论文结构与章节安排摘要: 这篇中期报告介绍了毕业论文的结构和章节安排。首先,们列出了论文的主要章节,并解释了每个章节的内容和目的。然后,们详细说明了每个章节的大致内容和组织结构。最后,们讨论了论文写作的进展和困难。5. 标题: 计划与时间安排摘要: 这篇中期报告介绍了们的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首先,们列出了每个研究阶段的任务和目标。然后,们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以确保们按时完成每个任务。最后,们还讨论了可能的风险和挑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备选计划。
可以的。可以,模型还是当参考的,可以用在论文上。
毕业论文中期报告1
本毕业设计的主要资料是在实验测量的基础上透过ABAQUS软件选取适合橡胶类超弹性材料的本构模型,在这段时里已完成工作及进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后期工作安排如下:
一、已完成工作及进展
1、学会透过学校网站检索课题相关的文章,查找并阅读橡胶类超弹性材料本构模型的相关文献,了解课题的研究背景与好处。
2、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有限元软件ABAQUS,完成基础算例,然后根据已有的橡胶单轴压缩实验建立有限元模型,将实验数据导入ABAQUS模型中进行拟合评估,从而最终确定适宜的本构模型并计算出相应参数。
3、完成与毕业设计相关的英文文献翻译。透过对文献的翻译,对数字影像分析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透过对ABAQUS软件的学习,使自我对超弹性材料的本构有了更加深入的学习,但此刻还存在对软件使用不熟练、独立处理问题不强等问题。在以后的毕设进程中必须加强学习,并独立自主并熟练使用ABAQUS软件。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第八、九周:对论文格式、注意事项进行学习,然后编写并生成论文初稿,让指导教师审阅。
第十、十一周:根据导师指点修改论文,并透过导师审核通,最终生成答辩前的最终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中期报告2
目前已完成任务
1、收集整理资料,包括中日文的文献,对论文命题有了初步认识。
2、与指导教师进行商榷讨论,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确定论文题目。
3、透过研究各项资料和与指导教师的探讨,对论文列出大致提纲,经指导教师改正指点,大致确定论文的基本思路。
4、透过文献研究和实践研究,对论文命题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后,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完成论文初稿的撰写。
尚须完成的任务
1、日文文献资料不够充实。
2、论文思路不够严谨清晰,需要调整。
3、初稿还没彻底修改正确。
4、在修改初稿的基础上,完成第二、三稿,并尽快完成终稿。
存在的问题
1、提纲有些凌乱,有些地方条理不够清晰。
2、有关该研究的日文资料比较少,较难找,图书馆内相关文献少。
3、用词不当,出现语法错误。
4、论文要求格式较复杂,格式出现错误。
拟采取的办法
1、结合指导教师意见,透过与同学进行讨论,调整结构,
2、继续查阅相关资料,完善论文资料。
3、找出错词、语法不当之处,进行修改,并对论文语言进行润色。
4、找出格式错误,进行修改。
毕业论文中期报告3
------带侧向抽芯塑件的注塑模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XXX
姓名:XXX
学号:XXXXX
一、透过设计,到达以下目的
1、从直观的产品入手,正确确定产品的成型方法和分型面,选取合理的成型设备和参数。
2、确定成型方法后,能合理选取相应成型的模具,并确定合理的模具结构。
3、能利用有关设计软件,正确设计模具。
4、熟悉并应用模具标准,以及国家相关技术标准。
5、综合应用所学知识,以及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潜力。
二、设计的进展状况
1、分析零件的成形工艺性。透过对几种塑料进行性能比较,最终确定使用ABS塑料
2、注塑机的选取和参数校核。根据所设计塑件的特性选取注射机,初步确定选用国产注射机SZ-60630。
3、模具类型及结构的确定,及有关零件的必要计算和校核。
(1)分型面的选取。选在塑件截面最大的部位。
(2)型腔数目的确定。使用一模两腔。
(3)浇口的确定。使用侧浇口。
(4)模架的选用。选用315×315标准模架。
(5)浇注系统设计。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等。
(6)顶出系统设计。采用推杆脱模机构。
(7)温度调节系统设计。确定冷却方式以及冷却水道的位置和数目。
4、绘制完成了模具装配图的大部分结构。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设计过程当中,我深感部分资料和知识的缺乏,尤其是其中注塑机选取校核和部分机构的计算部分,资料中不是一笔带过就是笼统的泛泛而谈,很少有专业细致的探讨。但最终决定弃异存同,将其共性作为本次设计的重点,选取基础结构进行设计。
另外,我还就应多阅读模具设计的有关资料,使设计的模具更有适用性。同时,还就应再加强与指导教师的交流和沟通,加深对本次设计的认识和理解。总之,我相信自我会继续持续用心的态度,在指导教师的悉心点拨下,能够快速有效展开接下来的设计流程,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工作。
四、后期工作安排
1、用两周时间绘制模具各主要零部件的零件图及总体装配图。
2、用两周时间用ProEngineer绘图软件对主要零部件进行三维建模。
3、用两周时间整理相关资料,撰写毕业论文,准备毕业答辩。
毕业论文中期报告4
自从20xx年11月开始毕业论文选题以来,截止到20xx年4月,我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做好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
1.透过检索文献,阅读了超多参考文献,撰写了文献综述;
2.透过阅读和比较文献综述后我找到了适宜的测试方法,并在导师聂翔教师的引导下找到了毕设的切入点;
3.再次搜索了相关文献资料,与导师不断探讨,确定了论文方向;
4.准备开题论证报告,并得到了教师们的初步肯定,并根据意见和推荐再次修改了开题报告,完成了最终的开题报告,并透过了审核;
5.透过研究与分析,需要选取适宜的驻波比测量方法,并以选定了几种方法;
6.透过多次与教师的商量,确定了毕设的测试方法。
驻波测量线法:
当电磁波能量传输到屏蔽材料表面时,由于阻抗失配造成部分能量反射,剩余能量透过屏蔽材料样品继续向右侧传输。设入射功率为Pi,反射功率为Pr,透过材料之后的传输功率为Pt,根据传输线理论得:
P吸=Pi-Pt-Pr=Pi(1-︱Γ︳2)-Pt
吸波特性:L吸=Pi-P吸(dB)
屏蔽效能:SE=Pi-Pt(dB)实际测试系统如下图所示,测试步骤如下。
(1)驻波测量线终端接匹配负载,接通信号源电源,调整测量线系统;
(2)去掉匹配负载,换接功率计,测量信号源输出功率Pi;
(3)将材料样品插入驻波测量线和功率计之间,从功率计上读取此时的功率读数,即Pt;
(4)选取适当的驻波比测量方法,利用测量线测量此时的驻波比S;
(5)计算屏蔽效能和吸波特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磁性能测试方法与分析的主体结构层次不是很清晰;
2.测试步骤不够鲜明及逻辑不够严密。
三、下一步工作具体设想与安排
1.对毕设的整体结构的合理性进行修正
2.对毕设的细节之处进行修改
3.听取指导教师意见,调整毕设方法
4.增强对测试数据分析的逻辑性和严密性,运用所学理论和最新统计数据进行详尽和深入的论证
5.广泛、仔细阅读相关专业文献,规范学术用语
6.补充搜集数据资料,争取引用最新权威论证方法得出结论
7.查阅本论题专业范围内的相关实例,并运用实例进行更详细和深入的论证
8.认真仔细的阅读文章,改正错别字、标点符号,对文字进行润色,加入过渡呼应的语句,增强文章的逻辑性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实验室开门和被测材料的到来,完成测试后能够尽快对论文进行定稿进行下一步。
毕业论文中期报告5
一、毕业设计(论文)完成情景
1.完成开题报告,并经过指导教师和论文开题答辩小组审查。
2.收集和整理资料,参阅部分收集到的资料,对论文命题有了初步的认识。
3.寻找实习单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实习资料涉及社会实践和与论文相关的实地研究。
4.查找与阅读论文相关的适宜的英文文献,对其进行翻译并完成。
5.实习期间写下实习周记。
6.经过文献研究和实践研究,对论文命题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后,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完成论文初稿的撰写
二、存在的问题、拟采取的措施
1.对论文所涉及的知识认识得不够深刻,所以对命题的探讨可是深入。
2.研究中引入的数据不够,对相关问题的支撑程度不足。
3.论文的各部分之间的衔接不够强,有的地方缺少逻辑。
导致上述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撰写不够严密。
二是是研究不够深入。
针对这两个原因,解决方法有:
1.对论文所涉及的知识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理解程度需要更加深刻,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得到有深度的结论。
2.需要对已完成的资料进行多次审阅,从资料、结构及用语等方面给予调整。
3.对于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难题要多向指导教师请求援助。
下一步的主要研究任务、具体设想与安排:
在往后的论文写作中主要研究任务是在已完成的基础上给予完善,具体的方法是参阅更多的相关研究文章,尤其是研究较为完整系统的书籍,深度提取其成果,结合本文的研究方向与思路来引用,其中具体资料包括会计环境研究时遇到的问题的解决对策的问题。针对此问题,需要更加具体的探索。另外,论文的进度方面,在初稿基础上进行修改,争取在六月初完成论文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