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英格兰医学杂志宫颈癌微创

发布时间:

英格兰医学杂志宫颈癌微创

手术的效果,伤口的大小,恢复的情况以及止血的效果,并发症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HPV阳性以高危16 18 ,低危6 11 这四种亚型最为严重。

记者 李惠钰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高居女性恶性肿瘤的榜首,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过去几十年来,卵巢癌的治疗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特别是晚期卵巢癌,确诊后存活超过5年的人还不到一半。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同一天发表了两篇关于可延长晚期卵巢癌无进展生存期的新疗法研究,即PARP抑制剂维利帕尼和尼拉帕利联合化疗的新疗法,研究结果表明卵巢癌存活率较低的关键壁垒有望被打破。这也为晚期肿瘤患者燃起了生命之光。难以摆脱复发魔咒女性生殖器肿瘤主要有三大类,最常见的是宫颈癌,其次是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位居第三。在这三种癌症中,卵巢癌的发病率虽然不高,但死亡率却居榜首,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此前发布的卵巢癌五大高危人群分别是:年龄50岁以上的女性;未生育或者不孕,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者;单独服用雌激素药物超过10年者;乳腺癌易感基因发生突变的人群;有卵巢肿瘤或恶性肿瘤家族遗传史者。过去10年间,我国卵巢癌发病率增长了30%,死亡率增加了18%。卵巢癌之所以有较高的死亡率,据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主任杨宏英分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卵巢肿瘤一般位于盆腔深部,检查中难以察觉,并且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容易被发现;第二,早期检测手段有限,居民健康意识不足,70%的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目前,晚期卵巢癌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化疗”。患者起初可能会对治疗有所反应,但大多数患者仍然难以摆脱复发的魔咒,并最终死于这一疾病,最近10多年晚期卵巢癌生存率依然低于40%。“卵巢癌治疗方面,紫杉醇加铂类组成的化疗方案以及手术治疗带来一定缓解,但其中70%的患者仍会复发,且复发患者较易产生铂类耐药问题。”杨宏英对记者称,面对这一现状,临床专家一直都在寻找减少卵巢癌复发并可用于维持治疗的方法。近年来,PARP抑制剂逐渐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热门靶点,也被认为是治疗卵巢癌最有希望的靶向药物。随着PARP抑制剂进入临床应用,患者复发的风险极大降低。PARP抑制剂可提高生存率PARP是一种DNA修复酶,在DNA修复通路中起着关键作用。PARP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损伤修复、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从而可增强放疗以及烷化剂和铂类药物化疗的疗效。随着医疗研发的深入,PARP抑制剂有望成为攻克卵巢癌治疗难题的关键。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的研究中,对新诊断为晚期卵巢癌的女性病患,在常规化疗后使用尼拉帕利、维利帕尼均可延长其无进展生存期,并且能够降低复发或死于该疾病的风险。联合用药将成研究方向“卵巢癌复发率大概为80%。”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吴小华表示,如何让卵巢癌患者在首次治疗后不再复发或延迟复发,是临床中遇到的一个挑战。PARP抑制剂可能用于一线化疗后的维持治疗。“我们希望,PARP抑制剂联合其他的治疗方案能够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治疗效果。”吴小华说。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首先就是对于肝脏的扰乱是比较小的,不会对身体造成特别严重的副作用,这样的话也可以避免被细菌感染的情况,而且这样的话恢复的速度也比较快,同时也可以保证腹腔这个地方特别的清洁,之后也可以减少一些危险因素。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宫颈癌

手术的效果,伤口的大小,恢复的情况以及止血的效果,并发症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癌症的发现历史和致病因缘所谓的癌症,有些人认为是最近这几年当中新发现的一种疾病,但是从历史上看,它并不是新发现的。在中医的一些传统文献当中,比如汉武帝时期的有些文献当中就有人得胃癌的记载。后来到宋朝、清朝的时候,人们对它的病因和各方面造作的因缘有了进一步的发现和认识。现在有很多致癌的因缘,一是作息颠倒。本来应白天很好地工作,晚上很好地休息,但是如果你白天偶尔睡一下,晚上一直加班、熬夜,这也是致癌的一种因。还有一种就是饮食没有规律。本来应该有规律地一日三餐,但现在的年轻人,饮食根本就没有规律。我们藏地因胃癌、食道癌而死的人特别特别多,他们主要是饮食上的不当。我经常非常担心,有些少数民族的人,食用食物的时候没有搞好卫生,手都不洗就吃糌粑;还有吃了晚饭以后,应该隔两三个小时以后才入眠,但是有些人,尤其在我们藏地有些不太好的习惯,6点左右的时候吃一个不是真正的晚饭,到9点钟接近10点钟的时候,再吃正式的晚饭。从黄帝内经看癌症: 俗语讲“擒贼先擒王”,《黄帝内经·灵枢篇》里头记载:“肠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寒多则气涩,气涩则生积聚。”上面这段话是说我们肠胃之间如果出现了这种寒温不调的、寒多热少的情况,那么这时候影响了我们肠胃功能,邪气就停留在这里,然后导致气滞,这个气一凝滞,气血不循环,那积聚就生成了,而积聚就是肿瘤滋生的土壤!总之,寒、气、瘀、水互相搏结而形成积聚,所以积聚就是寒凝、气滞、血瘀、津停互为影响的四个环节导致的,其中又以“寒”为先锋,为万病之源!10个不要钱的“防癌密码”1、每天晒15分钟太阳晒太阳时一个不用任何花费,就能通过增加人体维生素D的含量起到防癌作用,而且,每天只需要晒15分钟太阳就足够了。当然,晒太阳的最佳时间是上午8:00~9:00,下午4:00~5:00,要避免中午12:00~2:00的烈日,谨防暴晒诱发皮肤癌。2、每天走路1小时美国《读者文摘》杂志曾告诉大家,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或者每周散步4小时,能使患胰腺癌的风险减少一半;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针对7万人的长期研究也发现,每天只要走路1小时,就可以降低一半患大肠癌的概率。3、每天爬3层楼梯爬楼梯有助于改善下肢大血管壁的弹性,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对预防肺癌、肠癌等各种肿瘤大有裨益。4、每天最少开窗30分钟每天开窗半小时,就可以使室内装修污染降低到与室外相同的水平。如有条件,可以在窗台栽种绿色植物,效果更好。5、每天喝6杯水世界最权威的医学杂志之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表明,每天喝6杯水(每杯240毫升)的男性,患膀胱癌风险将减少一半,女性患结肠癌风险将降低45%。6、每天4杯茶爱喝茶的日本人曾花费9年的时间作过一项调查,发现每天只要喝四五杯茶,就能将癌症风险降低40%。乌龙茶、绿茶、红茶,对口腔癌、肺癌、食管癌、肝癌等都有不错的预防作用。7、每天喝1杯豆浆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指出,常喝豆浆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大大降低。这是因为豆浆中有一种很像雌激素的物质,叫“大豆异黄酮”。它对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和前列腺癌等都有预防作用。8、一口饭嚼30次有调查证明,吃饭老是囫囵吞枣的人,患胃癌、食管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概率比较高。多咀嚼,可以减少食物对消化道的负担,降低患胃肠道癌症的风险。9、少抽1根烟香烟的危害众所周知,香烟中有2540多种成分,据统计,一个普通吸烟者罹患肺癌的机会为11%~17%,比非吸烟者高出10~20倍。10、每天睡够7小时美国癌症研究会调查发现,每晚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更高。这是因为睡眠中会产生一种褪黑激素,它能减缓女性体内雌激素的产生,从而起到抑制乳腺癌的目的。4种防癌蔬菜要多吃蔬菜中所含的诸多维生素都被发现与防癌有关,抗癌蔬菜的分类可有以下几种:1、十字花科植物:这类蔬菜多以其茎、叶食用,如大白菜、小白菜、卷心菜、花菜、油菜等。这类菜含吲哚类衍生物,可诱导多种酶的活性,起到抗癌作用,并且多含微量元素钼和锌。中医认为性味多偏凉,清热解毒作用明显。2、根茎类蔬菜:如胡萝卜、萝卜、竹笋、红薯等,有些也属于十字花科植物,但以地下根茎部分食用,多含胡萝卜素等,可以防癌。中医称有利膈宽肠、降逆理气功效。3、海藻类植物:如海带、紫菜、昆布等食品。从中可提取多糖类物质,提高免疫功能以防癌,并且含碘量高,维持甲状腺正常功能。中医认为性味多属咸寒,具有软坚散结,消瘿破积功能。4、食用菌类:如香菇、草菇、金针菇等以及黑木耳、银耳等,富含多糖类及核糖核酸,可促进细胞免疫和干扰素的生成。中医认为多性平、味甘,有补气、化痰作用,常是扶正与祛邪兼而有之。远离肿瘤,做好这7点1、能不气就不气情志失调很容易引起肝胆失和、肝郁等问题,如果肝胆失和,疏泄不利,那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积攒得多了,甚至有可能引来癌症。2、合理膳食防癌只有合理膳食才能有效地预防癌症发生,此外就是多吃蔬菜和水果,但不包括泡菜、腌菜。3、坚持回家吃饭饮食不规律,饭局上的烟、酒以及不知不觉过度饮食,使我们的肠胃始终处在受损状态,再加上体重超标,长期下去就可能诱发癌变。远离癌症,从回家吃晚饭做起。4、不吃油炸食品油炸作为一种极不健康的烹调方式,受到了多位肿瘤专家的抨击。因为长期吃油炸食品会诱发肠癌、胰腺癌等消化道肿瘤。5、远离剩饭剩菜中国的部分老人有个习惯,常常是家里的剩菜剩饭全给包了,过去条件不好时是这样,现在生活好了,一些家庭还是这样。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一不良习惯可能诱发胃癌。隔夜菜和霉变腐烂的食物里亚硝酸盐含量较高,长期食用,亚硝酸盐就会在身体里日积月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诱发消化道癌症。6、能瘦就别胖饿着要比撑着强、瘦的要比胖的好。越瘦的人得上癌症的机会越小,这是全球21位科学家,基于对患癌人群和健康人群,历经5年研究后提出的十大防癌建议中的一条内容。7、学会没心没肺癌症患者都有着这样一个共同点——压力大、长期抑郁、过分忧虑、勾心斗角。研究发现,长期不良情绪会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过强的应激反应就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癌细胞有可乘之机。一定程度上来说,做个没心没肺的人确实能给你一个好的身体。7种营养素厨房里的“防癌高手”1维生素C防癌高招:降低胃癌、食管癌风险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维生素C的合理摄入,有助预防胃癌。据推测,维生素C能抑制亚硝酸盐转变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胃癌的诱因之一;食管癌患者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只有食管癌低发区居民的1/9~1/8,可能与维生素C具有抑制致癌物的形成、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有关。食物推荐:新鲜果蔬青椒、萝卜缨、芥菜、酸枣、鲜枣、猕猴桃、柑橘等。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大于水果。维生素C比较娇弱,高温、遇水容易流失,蔬菜在烹调时应先洗后切,急火快炒,或可焯烫、凉拌。青椒炒素豆丝材料:青椒3只、杏鲍菇2只、生抽、老抽、海盐适量做法:1. 将青椒切成细条状或薄片;2. 把杏鲍菇洗净,切细条状(也可以切成片状,根据个人喜好饥渴。)切条状较好入味。3. 在热锅中加入一些食用油,待油热时,加入切好的青椒丝翻炒,加入少许食盐,让青椒入味,脱水;4. 待青椒稍微断生时加入杏鲍菇,大火翻炒。再加入盐,生抽调味。少许老抽调色炒均匀即可。2钙防癌高招:降低结直肠癌风险钙是骨骼健康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但很少有人知道,它与结直肠癌的发生也有一定联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癌症中心研究显示,女性每天摄入800毫克以上的钙质,就能使患结直肠癌的危险减少46%,并且钙元素摄入较多的结直肠癌患者寿命更长。据推测,大肠内的胆酸、游离脂肪酸会刺激大肠上皮细胞的过度增生,引发结直肠癌,而足够的钙质可以和胆酸、游离脂肪酸结合,从而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食物推荐:豆制品豆腐、豆干、豆皮等豆制品。小白菜、西兰花、油菜。豆腐干炒芹菜材料:芹菜1把、豆腐干6块、盐1/2勺、酱油1/2勺、红尖椒2个、植物油2汤勺做法: 1. 香芹去掉叶子洗干净切段,香干切成条、红尖椒切圈;2. 锅内放植物油烧热,放入香干炒至微微焦黄;3. 再放入香芹一同翻炒,稍炒软时放入红尖椒,放适量盐调味,放入适量酱油调色,翻炒均匀即可出锅。3胡萝卜素防癌高招:降低乳腺癌风险胡萝卜素主要包括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γ胡萝卜素三种,它们都是维生素A原(在人体内能转化为维生素A)。研究发现,血液中胡萝卜素的浓度越高,则患上乳腺癌的风险就越小。来自欧洲各地的调查显示,常吃富含胡萝卜素食物的女性,与雌激素受体相关的乳腺癌发病几率降低40%~60%。食物推荐:绿叶菜、橙黄色果蔬胡萝卜、南瓜、芒果、玉米、橘子等橙黄色果蔬;菠菜、苋菜等深色绿叶菜。胡萝卜苹果汁材料:胡萝卜2根、苹果1个做法: 材料全部切碎,先榨胡萝卜汁再榨苹果。4膳食纤维防癌高招:降低结肠癌、乳腺癌风险膳食纤维可使粪便量增加,稀释结肠内致癌物质,不利于癌细胞的生长,从而减少了结肠癌的发生几率。调查显示,吃精白米、精白面较多的女性,比吃全谷杂粮比例较大的女性容易患上乳腺癌,原因可能在于,膳食纤维有助降低血糖反应,而餐后血糖反应越激烈,患乳腺癌的危险越大。食物推荐:全谷物、豆类、果蔬以及薯类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坚果和种子中的含量也很高。越是精细加工的食物,其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越少,如白面包、蛋糕、饼干等。但膳食纤维并不是多多益善,摄取过多会干扰其他营养素的吸收。一些特殊人群,如营养不良、患有胃肠疾病或进行了消化道手术的病人,以及老年性便秘的人,更不能摄入太多。山药小米粥材料:鲜山药80克、小米50克、枸杞3克、清水2000ML、冰糖适量做法: 1. 主料称重后小米淘净枸杞洗净浮灰,锅上火加入清水2000ml;2. 冷水加入淘好的小米,大火煮开转小火慢熬20分钟左右,续切好的山药和枸杞,约煮到山药熟透加入冰糖即可。5番茄红素防癌高招:降低前列腺癌、口腔癌风险番茄红素是成熟番茄中的主要色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番茄红素与前列腺癌有一定的关系,男性每天在饮食中摄入番茄红素(每天毫克以上)与摄入最少者相比,可以使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性减少21%。研究还发现,高番茄红素摄入还能降低食管癌、口腔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肺癌的风险。食物推荐:番茄、西瓜、葡萄柚、番石榴中含量丰富。少量存在于胡萝卜、南瓜、李子、芒果、石榴等中。番茄的成熟度越高,番茄红素的含量越高。番茄红素属于脂溶性的营养素,和油脂搭配吸收利用率更高,因此,番茄熟吃更好,做成番茄汤都是不错的选择。番茄土豆片材料:土豆、番茄、姜丝、盐、植物油做法:1. 番茄切片,姜切丝,如果喜欢脆的,或者锅不是不沾的,可以泡一下土豆片;2. 炒锅里放油,煸香姜丝,放入土豆片不断翻炒,炒至有些透明;3. 放入番茄块,加一些盐,小火烧,加一些盐,烧入味即可。6有机硫化物防癌高招:降低胃癌等多种癌症风险有机硫化物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元素硫的一类植物化学物,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于果蔬中,一是以硫代葡萄糖苷的形式存在于西兰花、白菜等十字花科类蔬菜中,二是以大蒜素的形式存在于洋葱、韭菜等百合科蔬菜中。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前者对膀胱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后者有助降低结肠癌、前列腺癌、食管癌、胃癌等癌症的风险。食物推荐:十字花科、百合科蔬菜。主要有四大类。芸薹属的卷心菜、菜花、西兰花、各种甘蓝、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芥蓝等;萝卜属的白萝卜、大青萝卜、水萝卜、心里美等;野菜,如荠菜、芝麻菜等;调味料的芥末、辣根等。这些蔬菜不适合长时间烹调,以免破坏有益成分。大蒜、洋葱等富含大蒜素的蔬菜可以直接生吃,或者短时间快炒。干烤菜花材料:菜花1颗、油2小匙、盐1/2小匙、花椒粉1/4小匙、辣椒粉1/2小匙做法:1. 菜花用手掰成小块,与油、盐、花椒粉、辣椒粉拌匀;2. 烤箱200度预热5分钟,放入菜花,200度中层上下火烤15分钟即可。7大豆异黄酮防癌高招:降低乳腺癌风险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它对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起到的是双向调节作用。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亚洲女性的大豆类食品摄入量和乳腺癌的风险之间呈现负相关。食物推荐:主要来源于大豆(黄豆、黑豆),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建议每天摄入30~50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以其所提供的蛋白质计,40克大豆分别约相当于200克豆腐、100克豆腐干、800克豆浆)。酱香黑豆材料:黑豆200克、冰糖20克、酱油40克、清水1600克做法:1. 放入冰糖20克和酱油40克后,锅内倒入清水1600克。放置炉上开火煮滚,冰糖融化即可关火,放凉备用;2. 待酱汁基本冷却后,黑豆200克用清水过一遍冲去浮灰,滤干多余水分后,放进已经凉好的酱汁中。然后静置浸泡约6-15小时。 3. 浸泡好后的黑豆涨发到几乎接近水面的位置。泡好后水不要倒掉,就用这些水去煮。黑豆连酱汁一起,放入电饭锅煮。与平时煮饭步骤相同,按下煮饭开关,等它自动跳起即可;4. 煮好的黑豆水分焖干,已经酥软。装入器皿,放凉后入冰箱冷藏储存。每天用干净勺子舀上两三勺。 无需再次加热,当零食吃就可以啦。11种生活方式1 盯住你的BMI 脂肪细胞会制造并释放荷尔蒙,可能促进癌细胞生长。研究已证实食道癌、胰脏癌、肠癌、停经后乳腺癌、肾脏癌和子宫内膜癌都与超重有关,即使体重略为超重,也会增加罹患这类癌症的风险。 亚洲人最好将身体质量指数(BMI)控制在至之间。BMI计算方式为《体重(公斤)》÷《身高(公尺)平方》。2 每天流汗30分钟 这是最经济实惠的防癌方法。不需练出6块腹肌、不一定要跑马拉松,只要每天运动30分钟、每周5天即可。健走、跳舞、骑单车、爬楼梯、各种运动都可以。运动可以调整血液中睾固酮与雌激素,保护女性对抗与荷尔蒙相关的癌症,如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加拿大研究发现女性若有规律、适度运动可降低30%罹患卵巢癌风险。运动另个好处是促进肠子蠕动,减少粪便积存停留在肠子时间,降低大肠癌风险。 3 喝绿茶绿茶有助于防癌早已获得证实。因为绿茶含有儿茶素及维生素A、C等抗氧化剂因此有防癌功效,这些防癌成分绿茶含量最多、其次是乌龙茶、红茶最少。4 新鲜蔬果特别强调新鲜的蔬菜水果。世界癌症基金会建议尽量从饮食中摄取营养。足量的蔬果纤维,可预防大肠直肠癌,并减少乳癌、食道癌等数种癌症的发生率。蔬果的纤维素能减少肠内致癌因子、改变肠中菌种生态,避免癌细胞形成。 建议6岁前儿童,每天应摄取5份新鲜蔬果;超过6岁学童、少女及女性成人,天天要吃7份蔬果;而青少年及男性成人,则应每天摄食9份蔬果。蔬菜类1份约为生重100公克,水果类约为150公克。每日的蔬菜摄取量,应该比水果多1份。 5 跳开脂肪诱惑 美国国家科学院报告指出,所有饮食构成要素中,脂肪与癌症关系最强烈,特别是乳癌、大肠癌与摄护腺癌。 少吃脂肪有些技巧,比方以豆类或豆制品取代肉食;刮除蛋糕的奶油或鲜奶油不吃;吃面用少许麻油代替;烹调时蒸煮烤卤取代煎炸方式,都可以减少许多脂肪量。6 不吃肉食不吃猪、牛、羊牛排、红烧蹄膀、涮羊肉,虽然很美味,控制不了的情况下也请尽少吃些。研究已发现比起不吃或很少吃红肉的人,大量摄取猪、牛、羊等红肉的人罹患大肠癌风险增加30%。应戒除烟熏、加工肉品如香肠、火腿、培根等。7 戒烟戒酒抽烟者请立刻戒淤,不抽烟的人要避免二手烟。抽烟是肺癌主要危险因子,并与食道癌、胃癌、头颈癌、摄护腺癌、大肠直肠癌、肝癌、子宫颈癌与乳癌相关。好消息是,无论你烟龄多久,只要今天就戒,几乎都可降低罹癌风险。 约有3%的癌症死因与酒精相关。过量饮酒会增加罹患口腔癌、咽喉癌与食道癌风险,且长期饮酒过量容易造成肝硬化,进而增加得肝癌机会。若真的想喝或想预防心血管疾病,建议男性一天2杯、女性1杯的量就够了(1杯约是250㏄啤酒或100㏄葡萄酒,烈酒则为25㏄)。8 少盐、不喝含糖饮料 每天摄取的盐不超过6公克,少喝含糖分饮料。建议以海盐,喜马拉雅粉盐、枫糖浆等取代。喝白开水和天然果汁最理想。9 喂母乳建议母亲至少喂6个月母乳。研究指出,喝母乳的宝宝将来罹患血癌风险比较低,妈妈则可得到降低乳癌风险的好处。 10 保持轻松的情绪 减少压力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教授林天送指出,心情郁卒容易诱发癌症,许多罹癌的人回顾发病前两、三年,常是身心处于压力的状态。医学研究发现,精神压力会削减免疫机能,抑郁症使身体修补DNA的能力下降,罹患癌症机率明显提高。外来压力也会改变癌症形成的途径,当细胞失去固定的生理机制时,会经由凋零程序(apoptosis)而进行「自杀」,这是细胞结构上所设计的生存程序。但当外来毒素扰乱了细胞的「自杀」程序时,会使细胞忘了自杀,而引发肿瘤。所以当有抑郁症或外来压力时,除了破坏DNA的完整性及打断DNA的修补机制,也会改变细胞的凋零程序而直接影响到癌症的罹患率及其成长。11 谨慎选用日用品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指出,溴化阻燃剂、塑化剂、双酚A三类物质可能导致癌症,这些物质存在于一些家居用品中。选购日常用品时,如果闻到较大异味,应果断弃用;生活中最好少用塑胶产品,不用塑料杯装沸水,不用塑料袋装热食,以免有毒物质在高温下被释放;选购家具时,尽量选亚麻等天然纯素的产品。

根据最新的消息表明由默沙东公司研制的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通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将适用人群的年龄从16-26岁扩展到了9-45岁,这意味着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的适用人群极大的扩大了,但是也有人对这种现象产生了疑惑,9岁的小女孩都要打疫苗了吗?难道不会有副作用吗?其实这一切都与宫颈癌这种疾病的性质有关。

目前已经达到了18%,而宫颈癌的发病率与HPV病毒感染密切相关。HPV病毒,又被称为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全年龄人群都可以感染的病毒,特别是对于女性伤害极大,其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特别是对于外生殖器的感染容易造成生殖器疣和宫颈癌等多种疾病,而临床研究表明尽早进行疫苗干预,建立体内防疫体系对于抑制HPV病毒感具有重要作用。

青少年几乎没有接触过HPV病毒,这也导致其体内缺乏相应抗体。

随着年龄增长,其暴露于HPV的风险也逐渐升高,因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9-14岁的女孩是HPV疫苗的首要接种人群,其接种后的治疗效果要优于成年女性。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青少年接种HPV疫苗能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病率,而瑞典167万女性2007年陆续实施HPV疫苗接种,与未接种疫苗相比,17岁前接种HPV疫苗可减少88%的侵袭性宫颈癌。

那青少年接种HPV疫苗对生长发育有危险吗?

大量研究数据证明,HPV疫苗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一项中国香港进行的女童接种HPV疫苗的研究,共纳入了1075名1075名9-14岁的女童,随访36个月。结果显示,接种HPV疫苗的儿童均有良好的免疫应答和良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这次扩大九价疫苗的应用人群是符合宫颈癌早期防治的原则的,并且现有研究证据表明越早接种,免疫效果更好,并且不会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腹腔镜手术跟传统手术相比,创口更小,更精准,而且出血量也是特别少,术后的伤疤也是特别的小。恢复的更快。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宫颈癌

HPV疫苗之父是谁?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临床研究表明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特别是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引起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重要原因。因此开发和接种 HPV疫苗对降低女性宫颈癌发病率十分重要。实际上,截止至2019年12月,在全世界范围内共计有124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实施了 全国性HPV疫苗免疫接种计划。既往研究已经表明, 四价HPV疫苗能够有效预防HPV感染、生殖器疣和宫颈高级别癌前病变。近日,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雷佳瑶等人在《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NEJM)上发表了题为:HPV Vaccination and the Risk of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的研究论文。

是因为这个疫苗被证明已经安全了,而且在此之前HPV的感染者年龄也变小了,专家说这也是为了安全。

央视新闻央视新闻10月31日消息,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德国生物医学家,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楚尔·豪森1936年出生于德国盖尔森基兴。1976年,他提出了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病变主要诱因的假说;他与合作者一起于1983年4月在宫颈癌中确定了HPV16和HPV18病毒,这项研究直接为2006年面世的宫颈癌疫苗奠定了基础。中国宫颈癌的发病率目前位居世界第二。在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中,央视新闻记者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对话楚尔·豪森教授,就备受关注的HPV疫苗问题进行专访。宫颈癌HPV疫苗之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 封面新闻 资料图什么是人乳头瘤病毒(HPV)?哈拉尔德·楚尔·豪森:人乳头瘤病毒(HPV)广泛存在于人类群体中。据目前所知,约有400种人乳头瘤病毒,但只有少数的人乳头瘤病毒与人类疾病有关联。据了解,HPV是诱发宫颈癌的主要病原体,接近99%的宫颈癌都与HPV有关。但并非所有感染HPV的女性都会患宫颈癌,大部分感染者能够启动机体免疫系统消灭病毒,应对感染。HPV疫苗只具有预防功效,还是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HPV疫苗安全吗?有无风险或副作用?哈拉尔德·楚尔·豪森:不幸的是,HPV疫苗对已经存在的病毒感染没有治疗功效,它仅仅能够预防新的并且是特定类型的HPV病毒感染,而且只有接种得足够早,疫苗才会对预防癌症产生作用。如果已经罹患癌症,接种疫苗将无济于事。不存在无任何风险的疫苗。澳大利亚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在100万接种HPV疫苗的人群中,出现明显副作用的几率是非常低的,例如对疫苗蛋白质成分的过敏反应。HPV疫苗的这种副作用过去被媒体明显夸大了。除了已报告的少数人在接种后出现体温略微升高的症状,总体来说,HPV疫苗是安全的。男性不会患宫颈癌,为什么您建议男性也接种HPV疫苗呢?哈拉尔德·楚尔·豪森:男性的确不会患宫颈癌,不过,他们是HPV病毒因子的主要传播者 。我的意思是,男性在一生中通常比同年龄段的女性有更多的性接触,男性在传播HPV病毒方面比较活跃。所以, 为男性接种HPV疫苗,首先可以保护他们的伴侣;其次也可以保护男性自身,因为HPV病毒也会导致其他癌症,但比起女性宫颈癌,他们患病的概率要小得多。什么年龄阶段的人适合接种宫颈癌疫苗?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德国建议把接种HPV疫苗的年龄设定在25岁之前。但我想再次强调,如果一个人从未有过性经历,即使他/她年龄在40、50岁左右,仍然值得接种疫苗,疫苗会是有效的。访谈中,楚尔·豪森分享了小时候的一则趣事。16岁的时候,9岁的弟弟问他:“你高中毕业后想做什么?” 他开玩笑地说:“我要学医、搞研究、拿诺奖”。楚尔·豪森说,当他真正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想起了这桩轶事。

首先就是对于肝脏的扰乱是比较小的,不会对身体造成特别严重的副作用,这样的话也可以避免被细菌感染的情况,而且这样的话恢复的速度也比较快,同时也可以保证腹腔这个地方特别的清洁,之后也可以减少一些危险因素。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微胖

第1点就是比自己原有的身材稍微的胖一点,那么胖3~5斤这样就是微胖,第2点看上去微微的有一点胖,并不是那么难看,不是很粗壮,第3点微胖,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富态的那种,并不是很愚蠢。

现代人多以瘦为美,胖子变得不受待见。从医学角度看,太胖的确会增加多种疾病的风险,但过度追求骨感也是误区。稍微胖一点才是既好看又健康的身材。肉肉的女生看起来圆圆的,很讨喜。而且女生就是要有一点肉看起来才好看!若一昧地追求瘦,那麽不但身体容易不健康,甚至还会因为过度挑剔自己的身材抱起来软呼呼的,很可爱。很多男生在挑另一半时,愈来愈看重身材稍微丰腴的女生。毕竟太瘦的话,太过骨感,出门在外也为了维持身材而不敢吃饭,反而让男生有种压迫感。不故意造作,放松做自己,对自己有自信最重要。微胖的女性更受到男性的青睐。

身体健壮有肌肉,面色红润,精神好。虽然比较魁梧,但是肌肉比较紧实,而且一看就是经常锻炼的。

最近到处都是急着减肥的人,胖子们纷纷表示压力山大。不过,据生命时报消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最近刊登的研究显示,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的人羣中,微胖者身体最健康、寿命也最长。

研究人员以体重指数(BMI)为衡量标准,结果发现,当BMI在之间,人羣的死亡风险最低;一旦高于或低于该范围者,则人羣死于癌症、心血管病和其他疾病的风险都将增加。而正常的体质指数范围应该在之间,这是不是说明人还是胖点好?

此消息一出,立刻一跃进入微博热门话题榜,网友们看了纷纷表示“好欣慰”。可是我们真的还是应该胖一点才好吗?

微胖与长寿

先弄清微胖是什么

其实,胖一点可能更健康这个说法,并不是第一次出现,记者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下,相似的说法并不少。

例如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曾在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网站上撰文指出,通过分析欧洲和北美地区近100万人的调查分析,发现BMI在23-24之间的人寿命最长。

美国疾控中心的科学家则通过全球近300万人的案例研究指出,严重肥胖和普通肥胖,都会增加当事人的早逝风险;但如果仅仅是“微胖”,早逝风险则反而比正常体重者低6% 。

对于这些研究结果,江苏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专家李羣说,“首先咱们得明确,微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概念。”

李羣告诉记者,在这些研究结果中所用到的体重指数(BMI),是在衡量体重是否超标中经常用到的一个标准,其计算方法是:体重【单位:千克】÷(身高×身高)【单位:米】。比如一个身高米、体重50千克的人,其BMI就是50÷(×),BMI≈。

“根据目前的中国人通用标准来看,如果一个人的BMI≥24,我们会认为他超重;BMI≥28,则属于肥胖。但在医学上,并没有所谓‘微胖’一说。”李羣分析,从这些报告来看,大部分研究成果还是倾向于所谓的“微胖”,属于“体重正常范围内偏上限的羣体”,部分研究中则包括了“超重”的羣体,但很少有将“肥胖”羣体纳入其中的。

“不知道你有没有观察过,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有点胖’的人,其实他的体重是正常的;反而是我们觉得正好、很苗条的人,其实已经太瘦了。”李羣分析,这或许与我们长久以来“以瘦为美”的审美取向有关。所以这种情况下,看似微胖、实则正常的人羣健康状况肯定优于那些“过瘦”的人羣。

而当BMI同样在正常范围内时,医学专家们也认为,趋于上限区域的部分人羣,可能健康状况更好。

南京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冉颖卓说,以糖尿病为例,当一个人的BMI超过24,他患糖尿病的风险会显著上升;当他的BMI超过28,那么风险更高。但当两个人的BMI同样在之间时,只要没有其他诸如家族史等风险因素的影响,其实他们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不会有过于显著的差异。但此时,体重靠近上限的那个人,在营养储备、能量储备、应激储备上的状态,应该会比体重偏低的人要更好一些。

“以女性为例,适当的体脂量还是很重要的。”冉颖卓说,脂肪中含有类固醇,而类固醇是形成雌激素的原料,如果脂肪过少,女性的雌激素水平乃至整个内分泌水平都会出现问题。如果雌激素水平偏低,那么这个女孩子就可能出现月经紊乱、闭经甚至不孕,同时还可能出现骨量丢失、骨质疏松等一系列代谢问题。

李羣还告诉记者,一定的体脂肪比例,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耐寒、抗病能力,而体脂量偏低的人,就可能比较不耐冻,体质也显得较差。另外,如果我们突然遭遇一些重大疾病、外伤打击时,体内有足够的能量储备,会让我们更容易扛过疾病、外伤、手术的打击,也能康复得更快,而这些或许就是“微胖者更长寿”的原因所在。

不过,当BMI超过24、当事人处于超重状态后,,虽然有部分研究显示可能当事人寿命延长,但更多研究明确告诉我们,超重者患各类疾病的风险大幅度增加,所以两位专家认为,利益均衡下来,真正超重还是不太好,“正常微胖”会更理想一些。

结论:中国人的正常BMI在之间,只要在此范围内,BMI居于“上半截”可能会更好一点。

〉〉〉

真胖与假胖

“真肌肉假微胖”最理想

除了提出“正常微胖或许比正常偏瘦更健康”的观点外,李羣还提醒人们,一定要注意自己是什么类型的“微胖”。

“从临牀情况来看,BMI虽然能说明很多问题,但仅凭BMI来衡量并不足够准确。”李羣告诉记者,现在通过对体成分的测试发现,有些人虽然BMI偏高甚至显示超重,却属于“真肌肉假微胖”类型,这种人的健康状况一般最理想;相反,有些人BMI正常甚至偏瘦,却是肌肉少、脂肪多的“真脂肪假偏瘦”类型,那么他们的健康问题一样很多。

“这两种情况,前者多见于运动员,或者一些有长期锻炼习惯的人。因为他们运动强度大,体内脂肪成分少,肌肉比重高,而肌肉本身是很重的。所以他们虽然体重指数高,但健康状况非常好。”李羣解释。

相反,后一种情况多见于女性,特别是有节食减肥习惯的女性。虽然她们体重指数偏低,但肌肉很少,脂肪却很多,尤其是内脏脂肪多,那么她们并不能享受真正的“瘦子待遇”,一样会患上各种各样的“胖人病”。

过胖过瘦

其实都很愁

■胖子的烦恼

1、各类代谢循环病

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一系列代谢综合征,以及与此相关的冠心病、脑梗塞等循环疾病。

2、肿瘤

胰腺癌、结直肠癌、子宫癌、肾癌和乳腺癌,与胖子们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胖美女”们更容易被妇科肿瘤袭击。

3、骨关节疾病

对比瘦子们,胖子们的膝盖往往会更早出现问题,患上骨性关节炎。

4、心理疾病

过度肥胖会影响到个人形象,并由此给个人的求职、恋爱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严重时也可能带来一些心理情绪障碍。

■瘦子的敌人

1、月经紊乱甚至不孕

因过度减肥,许多女性会出现月经紊乱、闭经甚至卵巢早衰、终身不孕的问题。

2、消化系统疾病

不科学节食会对消化系统带来极大损伤。另外,过于消瘦会导致人体腹壁松弛、腹肌薄弱,可能引起胃下垂的问题。

3、脂肪肝与心脏病

一些过于消瘦的女性,可能会患上“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另外,过分节食者容易出现脂肪的异位沉积,其结果就是脂肪肝。

4、免疫力低下

微胖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你好,因为微胖的女人是非常吸引人的,属于比较成熟的女人,这样会让人感觉到更加好看的

在文献党下载器资源库可以查询并下载《新英格兰医学》文献

1、在文献党下载器资源库双击“NEJM(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名称即可进入该数据库:

(注:首先需要在文献党下载器首页()下载客户端,登录客户端进入资源库)

例如这篇2022年的文献,点击PDF下载全文:

下载完成: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 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medical journal )和综合性医学期刊,1811年由约翰·柯川博士创办,始称《新英格兰医学与外科期刊》。

1828年,它改为周刊型态出版,也被更名为《波士顿医学与外科期刊》;一百年之后,它就采用现今我们所知道的名称《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期刊内容包含有:主题性之社论,原创性的论文,旁征博引性的评论性文章,即时短篇论文,案例报告,亦有一独特的报导项目称之为《临床医学影像》(Im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

最近到处都是急着减肥的人,胖子们纷纷表示压力山大。不过,据生命时报消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最近刊登的研究显示,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的人羣中,微胖者身体最健康、寿命也最长。

研究人员以体重指数(BMI)为衡量标准,结果发现,当BMI在之间,人羣的死亡风险最低;一旦高于或低于该范围者,则人羣死于癌症、心血管病和其他疾病的风险都将增加。而正常的体质指数范围应该在之间,这是不是说明人还是胖点好?

此消息一出,立刻一跃进入微博热门话题榜,网友们看了纷纷表示“好欣慰”。可是我们真的还是应该胖一点才好吗?

微胖与长寿

先弄清微胖是什么

其实,胖一点可能更健康这个说法,并不是第一次出现,记者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下,相似的说法并不少。

例如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曾在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网站上撰文指出,通过分析欧洲和北美地区近100万人的调查分析,发现BMI在23-24之间的人寿命最长。

美国疾控中心的科学家则通过全球近300万人的案例研究指出,严重肥胖和普通肥胖,都会增加当事人的早逝风险;但如果仅仅是“微胖”,早逝风险则反而比正常体重者低6% 。

对于这些研究结果,江苏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专家李羣说,“首先咱们得明确,微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概念。”

李羣告诉记者,在这些研究结果中所用到的体重指数(BMI),是在衡量体重是否超标中经常用到的一个标准,其计算方法是:体重【单位:千克】÷(身高×身高)【单位:米】。比如一个身高米、体重50千克的人,其BMI就是50÷(×),BMI≈。

“根据目前的中国人通用标准来看,如果一个人的BMI≥24,我们会认为他超重;BMI≥28,则属于肥胖。但在医学上,并没有所谓‘微胖’一说。”李羣分析,从这些报告来看,大部分研究成果还是倾向于所谓的“微胖”,属于“体重正常范围内偏上限的羣体”,部分研究中则包括了“超重”的羣体,但很少有将“肥胖”羣体纳入其中的。

“不知道你有没有观察过,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有点胖’的人,其实他的体重是正常的;反而是我们觉得正好、很苗条的人,其实已经太瘦了。”李羣分析,这或许与我们长久以来“以瘦为美”的审美取向有关。所以这种情况下,看似微胖、实则正常的人羣健康状况肯定优于那些“过瘦”的人羣。

而当BMI同样在正常范围内时,医学专家们也认为,趋于上限区域的部分人羣,可能健康状况更好。

南京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冉颖卓说,以糖尿病为例,当一个人的BMI超过24,他患糖尿病的风险会显著上升;当他的BMI超过28,那么风险更高。但当两个人的BMI同样在之间时,只要没有其他诸如家族史等风险因素的影响,其实他们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不会有过于显著的差异。但此时,体重靠近上限的那个人,在营养储备、能量储备、应激储备上的状态,应该会比体重偏低的人要更好一些。

“以女性为例,适当的体脂量还是很重要的。”冉颖卓说,脂肪中含有类固醇,而类固醇是形成雌激素的原料,如果脂肪过少,女性的雌激素水平乃至整个内分泌水平都会出现问题。如果雌激素水平偏低,那么这个女孩子就可能出现月经紊乱、闭经甚至不孕,同时还可能出现骨量丢失、骨质疏松等一系列代谢问题。

李羣还告诉记者,一定的体脂肪比例,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耐寒、抗病能力,而体脂量偏低的人,就可能比较不耐冻,体质也显得较差。另外,如果我们突然遭遇一些重大疾病、外伤打击时,体内有足够的能量储备,会让我们更容易扛过疾病、外伤、手术的打击,也能康复得更快,而这些或许就是“微胖者更长寿”的原因所在。

不过,当BMI超过24、当事人处于超重状态后,,虽然有部分研究显示可能当事人寿命延长,但更多研究明确告诉我们,超重者患各类疾病的风险大幅度增加,所以两位专家认为,利益均衡下来,真正超重还是不太好,“正常微胖”会更理想一些。

结论:中国人的正常BMI在之间,只要在此范围内,BMI居于“上半截”可能会更好一点。

〉〉〉

真胖与假胖

“真肌肉假微胖”最理想

除了提出“正常微胖或许比正常偏瘦更健康”的观点外,李羣还提醒人们,一定要注意自己是什么类型的“微胖”。

“从临牀情况来看,BMI虽然能说明很多问题,但仅凭BMI来衡量并不足够准确。”李羣告诉记者,现在通过对体成分的测试发现,有些人虽然BMI偏高甚至显示超重,却属于“真肌肉假微胖”类型,这种人的健康状况一般最理想;相反,有些人BMI正常甚至偏瘦,却是肌肉少、脂肪多的“真脂肪假偏瘦”类型,那么他们的健康问题一样很多。

“这两种情况,前者多见于运动员,或者一些有长期锻炼习惯的人。因为他们运动强度大,体内脂肪成分少,肌肉比重高,而肌肉本身是很重的。所以他们虽然体重指数高,但健康状况非常好。”李羣解释。

相反,后一种情况多见于女性,特别是有节食减肥习惯的女性。虽然她们体重指数偏低,但肌肉很少,脂肪却很多,尤其是内脏脂肪多,那么她们并不能享受真正的“瘦子待遇”,一样会患上各种各样的“胖人病”。

过胖过瘦

其实都很愁

■胖子的烦恼

1、各类代谢循环病

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一系列代谢综合征,以及与此相关的冠心病、脑梗塞等循环疾病。

2、肿瘤

胰腺癌、结直肠癌、子宫癌、肾癌和乳腺癌,与胖子们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胖美女”们更容易被妇科肿瘤袭击。

3、骨关节疾病

对比瘦子们,胖子们的膝盖往往会更早出现问题,患上骨性关节炎。

4、心理疾病

过度肥胖会影响到个人形象,并由此给个人的求职、恋爱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严重时也可能带来一些心理情绪障碍。

■瘦子的敌人

1、月经紊乱甚至不孕

因过度减肥,许多女性会出现月经紊乱、闭经甚至卵巢早衰、终身不孕的问题。

2、消化系统疾病

不科学节食会对消化系统带来极大损伤。另外,过于消瘦会导致人体腹壁松弛、腹肌薄弱,可能引起胃下垂的问题。

3、脂肪肝与心脏病

一些过于消瘦的女性,可能会患上“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另外,过分节食者容易出现脂肪的异位沉积,其结果就是脂肪肝。

4、免疫力低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