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慢性肾脏病5期论文

发布时间:

慢性肾脏病5期论文

个案报道,又称病例报告是医学论文的一种常见体裁,是报道临床罕见病例或新发现的病例的医学论文。我整理了个案报道学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肾病综合征个案报道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感染

doi:(x).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44-02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肾脏病理损害而致的蛋白尿及其引起的一组临床表现,其主要特征是大量蛋白尿,定义为≥,伴有低白蛋白血症≤30g/L,高脂血症及水肿。由于该征可由多种疾病、不同病因及病理引起,所以在其临床表现、治疗措施等方面又各具特点。本文就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14岁,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2月就诊于当地医院,自诉查小便常规未提示异常,后口服药物(具体不详)水肿逐渐消退。来诊前5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水肿,伴腹胀,无发热呕吐等不适,当地查小便常规示隐血2+,蛋白3+,患者未予重视及治疗。来诊前1天患者上述症状加重伴右腹及腰部疼痛、发热,遂来我院就诊。查体:℃,BP120/75mmHg,颜面浮肿,移动性浊音(+),双肾区叩痛明显,阴囊及双下肢水肿,其他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辅助检查:×10?9/L,N%,HGB121g/L,PLT343×10?9/L,,,24h尿蛋白定量>10g,凝血功能:,,,,血浆D-二聚体(+)。胸片示肺水肿,左侧胸腔中量积液;CT示肺纹理增多,腹腔大量积液,其他无特殊。入院后给与抗感染、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等对症支持治疗,由于患者合并严重感染、低蛋白血症及凝血功能障碍,故未予肾穿刺活检。10d后患者一般情况有所好转,感染得到控制,给与甲强龙治疗后患者水肿逐渐减退,小便量增多,血浆白蛋白水平回升,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2 讨论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可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主要是在排除前者的情况下诊断。引起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很多,包括糖尿病肾病、乙肝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淀粉样变、药物及感染等[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主要以微小病变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病及膜性肾病常见。其中微小病变型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且对激素治疗敏感;膜性肾病主要见于中老年;系膜增生性病变主要以IgA肾病及非IgA型多见,也是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改变主要包括:蛋白尿、血浆蛋白浓度改变、高脂血症和水肿。低白蛋白血症主要是自尿中丢失蛋白,但血浆白蛋白水平与尿蛋白丢失量并不完全平行。其他血浆蛋白成分的变化如IgM、纤维蛋白原、a1及a2球蛋白及较大脂蛋白正常或略上升。另外易形成血栓的纤维蛋白原水平、第Ⅷ因子水平上升,抗凝血酶Ⅲ水平下降、蛋白C和S的水平及活性均下降;纤溶酶原水平下降、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水平上升、或因白蛋白水平低而引起纤溶酶-纤维蛋白之间的交互作用受损[2]。水肿主要是血管外钠、水的潴留。当组织间液水容量增长大于5kg时可出现临床上可察觉的可凹性水肿。水肿程度一般与低蛋白血症程度一致。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并发症有感染、血栓栓塞性并发症、营养不良及肾损伤。发生感染主要是本征时血IgG水平的明显下降[3]、补体成分特别是影响补体旁路激活途径的B因子和D因子下降[4]、白细胞功能下降[5]及低转铁蛋白及低锌血症[6]。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本征严重的、致死性并发症之一。肾病综合症时处于高凝状态[7],加之低蛋白、高脂血症致血液浓缩、粘稠度增加使血栓形成倾向更严重。另外过度使用利尿剂也可加重血液浓缩。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大致分为蛋白尿的治疗、针对全身病理生理改变的对症治疗和保护残存肾功能三个方面。蛋白尿的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ACEI等;对症治疗包括消肿、抗凝等方面的治疗;另外一些中药如黄芪等对慢性肾脏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本例患者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同时又合并其他一些临床表现。就诊时已合并严重感染,并且凝血功能有严重障碍,有明显出血倾向,显然此种情况下不适合抗凝治疗,应首先纠正凝血功能及控制感染,同时给与各种对症支持治疗,待患者一般情况好转,感染得到控制后,再给与激素正规治疗。

参考文献

[1] 刘刚,马序竹,邹万忠,等.肾活检患者肾脏病构成十年对比分析.临床内科杂志,2004,21:834-838.

[2] Kaysen composition in the nephrotic J Nephrol,1993,13:347-359.

[3] Giangiacomo J,Cleary TG,Cole BR,et immunoglobulins in the nephrotic possible cause of minimal-change nephrotic Engl J Med,1975,293:8-12.

[4] Anderson DC,York TL,Rose G,et of serum factor B,serum opsonins, granulocyte chemotaxis,and infection in nephrotic syndrome of Infect Dis,1979,140:1-11.

[5] Aube D, Chapman S, Brown Z, et of normal lymphocyte transformation by sera of patients with minimal change nephropathy and other forms of nephrotic Nephrol,1981,15:286-290.

[6] Cameron consequences of the nephrotic :Cameron JS,Davl’son AM,et textbook of clinical :Oxford University Pres,1992:276.

[7]Mehls O,Andrassy K,Koderisch J,et and thromboembolism in children with nephrotic syndrome:differences from Pediatr,1987,110:862-86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个案报道学术论文

通过结合两种强大的技术,科学家正在将糖尿病研究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在一项由哈佛大学的凯文·凯特·帕克(Kevin Kit Parker)领导的研究中,该研究于8月29日发表在《芯片实验室》上,微流控技术和人类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已整合到一个胰岛芯片中。新设备使科学家更容易在将胰岛素产生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测试胰岛素 *** 化合物以及研究糖尿病的基本生物学之前,对其进行筛选。

美国哈佛大学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科学家可以将微流体和人体胰岛素生成β细胞,整合到特殊的晶片上,而这种新设备,能够使科学家能够更容易地筛选胰岛素生成细胞。研究由Kevin Kit Parker教授领导,并发表在《晶片实验室》期刊上。

糖尿病患者异常的β细胞,可用干细胞生成

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所Douglas Melton教授表示,如果要治愈糖尿病,我们必须恢复一个人自身制造和输送胰岛素的能力。胰岛β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与靶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结合,诱导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使葡萄糖利用、储存过程加快,促使血糖浓度下降。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引起,即胰岛β细胞无法产生正常水平的胰岛素,导致血糖无法被机体吸收,并累积在血液中。

「细胞专家」阳明生化所博士张薏雯解释,糖尿病患者体内缺乏一种β细胞。「β细胞会测量血液中的糖分,并负责分泌胰岛素。但是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不能正常运作,就导致身体搞不清楚身上的糖分,也没办法生产适量的胰岛素来应对。」

可喜的是,现在可以使用干细胞来制造健康的β细胞。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中,生物医学工程教授 Jeffrey Millman 率领研究团队直接给实验室患有严重糖尿病的老鼠注射干细胞,让其转变成β细胞。结果,两周内让老鼠血糖值恢复正常,并维持长达 9 个月。

张薏雯再举例:「还有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所的Douglas Melton教授,去年也找到新的方法,可提高未分化的多功能干细胞转化成可生产胰岛素的β细胞的比例至80%。」

(图源:JCI Insight。2020年)

筛选胰岛细胞技术仍停留在1970年!哈佛研究打破僵局

「不过,并不是直接把干细胞施打进去,就能期待它们全部变成有用的β细胞,因此科学家还需要经过筛选的过程。」张薏雯指出,之前这方面的技术仍然停留在1970年代,过程繁复,让不少临床医师直接选择放弃。

而哈佛的研究,正好突破这个困境。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Aaron Glieberman 博士说:「我们的设备(晶片)将胰岛分成不同的线,同时向每个胰岛输送葡萄糖,并检测产生多少胰岛素。」他解释,这样的作法将葡萄糖 *** 和胰岛素检测结合在一起,因此可以快速为临床医生提供可操作的资讯。

哈佛大学生物工程与应用物理学家Parker教授说:「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糖尿病细胞治疗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项装置可以更容易地筛选 *** 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测试干细胞衍生的β细胞,并研究胰岛的基本生物学。」

由不同领域的专业技术,一同探讨糖尿病的解决方案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和帕克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Benjamin Pope表示,我的主要兴趣是糖尿病本身,我家所有成年人都患有2型糖尿病,这就是我从事科学职业的原因。看到这项技术用于糖尿病研究和移植筛查,我感到非常兴奋,因为它可以为糖尿病提供细胞疗法。

Pope补充说,它也是许多不同技术的完美结合。自动胰岛捕集技术背后的物理学,微流体技术,实时传感器以及作为其基础的生物化学,电子和数据采集组件,甚至是软体。整个设备和操作系统,集成了来自不同领域的许多东西,我在此过程中学到了很多。

除了将其应用于糖尿病外,该设备还有望与其他组织和器官一起使用。Glieberman表示,我们可以修改核心技术来感知一系列微生理系统的功能。有了连续检测细胞分泌物的能力,我们希望使探索细胞如何使用蛋白质信号进行交流的过程变得更加容易。这项技术最终可能会为诊断和治疗的健康动态指标带来新的见解。

慢性肾脏病5期论文ppt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学》辅导:慢性肾脏病分期

问题:慢性肾衰竭按肾功能程度可分为

a.代偿期、失代偿期、尿毒症期

b.氮质血症期、尿毒症期

c.氮质血症期、尿毒症前期、尿毒症期

d.肾贮备能力下降期;氮质血症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

e.代偿期、氮质血症期、尿毒症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分期,目前多按美国国家肾脏病基金会的标准分为5期。假设肾功能正常时,肾小球滤过率(gfr)为100%,按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可分为:①肾贮备功能下降期:约相当于美国国家肾脏病基金会的“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k/doqi)的第2期,gfr减少至正常的约50%~80%,血肌酐正常,患者无症状;②氮质血症期:约相当于k/doqi的第3期,是肾衰的早期,gfr减少至正常的约25%~50%,出现氮质血症,血肌酐高于正常,但小于450μmol/l,可有轻度贫血、多尿和夜尿;③肾衰竭期:约相当于k/doqi的第4期,gfr减少至正常的约10%~25%,血肌酐显著升高(约为450~707μmol/l),贫血较明显,夜尿增多以及水电解质失调,并可有轻度胃肠道、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④尿毒症期:约相当于k/doqi的第5期,是肾衰的晚期,gfr减少至正常的10%以下,血肌酐大于707μmol/l,肾衰的临床表现和血生化异常已十分显著。

请具体谈谈,如果考试中出现了这样的题,该如何选择?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d。 考试以六版教材为准。

本题选d是参照教材版有差异所致。我国1992年对肾功能不全的分期是:代偿期;失代偿期;肾衰竭期;肾衰终未期。目前临床采用如下分期:肾功能正常;肾功能轻度下降;肾功能中度下降;肾功能重度下降;肾衰竭。

注:正如上述引用文章中所述,目前推荐使用k/doqi中的肾功能分期标准,但引文中没有指明k/doqi分期的具体内容,结果在阅读时,仍然是记住了我国1992年采取的分期标准。

教材中有如下描述:我国1992年6月中华内科学杂志编委会肾病专业组制定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标准(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肾衰竭期;肾衰终未期)。但是,这种临床分期是为了适应当是中国肾脏病诊断、治疗的临床现状。目前推荐使用k/doqi中的肾功能分期标准。

k/doqi分期:肾功能正常(gfr≥90ml/min);肾功能轻度下降(60-89ml/min);肾功能中度下降(30-59ml/min);肾功能重度下降(15-29ml/min);肾衰竭(<15ml/min)

潍坊的复能治疗效果不错,可以咨询我哦

肾丝球过滤率值 (GFR) 小于 15 ml/min/ 2 肾脏功能低于正常人的15%,无法代谢体内水分跟废物;肾脏萎缩更明显,此时病患尿液量明显变少;部份病患则尿量不变,身体无法代谢毒素,出现反应迟钝的症状。

Q84.医生宣布我要洗肾了,怎么办?

如果拖到末期肾病时会产生很多并发症,像是高血钾、急性肺水肿⋯等,才来进行紧急洗肾,身体出现的风险非常高。希望每位即将进入长期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都能及早做好准备,调整日常的饮食习惯,例如水分的控制,蛋白质与钠、钾、磷的摄取量,确定必须洗肾时,尽快请你的医生安排透析前的准备,方能顺利衔接进入到「末期肾病的透析阶段」的过渡期。

Q85.我可以不要洗肾改用中药或传统疗法治疗吗?

中药或传统疗法可能对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有部份的帮助,但是必须要在合格的中医师指示下进行治疗。长期使用标示不清的中药或民间偏方,都会影响肾脏的功能,更快加速进入洗肾的时间。

Q86.腹膜透析跟血液透析的差异?

腹膜透析,就是所谓的「洗肚子」,使用身体的腹膜作为半透模,利用导入透析液的方式把废物及多余的水份去除。腹膜透析只需在肚子上(腹部)植入一条永久性的导管。这种方式又叫做连续可活动式的腹膜透析(简称CAPD),病人在家就可自行操作,更换前把含废物的透析液引流出,再导入新鲜透析液。每次约20~30分钟,每天约3到5次。还有一种是全自动的腹膜透析(简称ADP),利用晚上睡觉时进行,在睡前把身上的腹膜透析导管,连接上全自动腹膜透析机的管路,机器便会自动执行换液程序,一次8到10小时,等隔天睡醒了,把机器跟管路分离就好,可以省掉人工换液的繁琐。而血液透析就是常见的「洗肾」,需到医院洗肾室或有设备的诊所,利用血液透析的机器与人工肾脏,把血液输入至血液透析机器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份。但血液透析前须预先做好连结的通路才能进行治疗。每次时间约4到5小时,每周则需2至3次到洗肾室治疗。

Q87.血液透析是不是洗的比较干净?

血液透析每星期需到洗肾室透析3次,经过专业的医护人员在医疗院所执行,可以快速且有效率清除毒素和水份。腹膜透析则由患者每日自行在家操作,利用透析药水将体内毒素和水分排出,每个月仅需回诊一次。目前不管国内或国外的研究报告均显示,在进入透析之后存活率,不管选择腹膜透析或是血液透析,两者的存活率是相同的。

Q88.我已经开始洗肾,就可以大吃大喝恢复以前的饮食习惯吗?

开始洗肾后会流失部分胺基酸,更需要在饮食上作充足的蛋白质补充;像肉、鱼、豆、蛋类及牛奶,因为牛奶跟鸡蛋所含的磷比较高,必须控制每日的摄取量,可以参考饮用洗肾配方的特殊奶制品,或搭配降磷剂一起服用,可减少磷的摄取量,并加上营养师或护理师的卫教后,再依个人体重来决定每日的可食用的蛋白质建议量,至于素食者,可选用黄豆类的豆制品如豆腐、豆干、豆浆等,也可算是丰富的蛋白质来源之一。

Q89.年龄越大越容易有机会洗肾吗?

一般人年龄越大,所有身体器官功能都会衰退,因此肾脏功能也会跟着衰退。但是年龄增加可能会伴随着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或动脉硬化等问题,如此更会加重肾脏功能恶化,因此年龄越大,越有机会进入洗肾。

Q90.廔管需要多久时间才能成熟开始使用?

自体动静脉廔管若发展良好,最好在术后四周开始使用,但提早做好廔管的准备则是最好,如果是人工血管,就必须等到手臂完全消肿后再开始使用,通常为术后的两到三周。

Q91.听说洗肾病人长期补充脂溶性维生素会蓄积在体内,该怎么选择适合的维生素?

最好不要任意服用综合维他命,因一般的综合维他命所含脂溶性维生素A、E、K长期补充会蓄积在体内。建议只需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如C、B群等,或是使用肾友专用的维他命,来补充洗肾过程流失的水溶性维生素,而想使用维他命C的肾友,最好使用只含维他命C的单一补充品就好。

Q92.如果在透析中吃点心是不是也要搭配磷结合剂一起吃吗?

磷结合剂的服用方式是随餐服用,非正餐时间吃的点心也都需要搭配磷结合剂一同服用。

Q93.服用含铁的磷结合剂后,会增加我的血铁含量,是不是可以少打铁剂或造血针?

使用含铁的磷结合剂大约6个月后,和铁相关的检验数值会逐渐上升,可减少铁剂的补充,亦可以降低红血球生成素(EPO)的注射次数。

Q94.我因为长期疲倦在补充维生素,请问维生素在透析过程会被排掉吗?该怎么吃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在透析的过程中会被排掉,建议肾友在透析结束后可以补充水溶性维生素。现在也有专为肾友开发的复释型维生素,不用担心在透析过程把吃下去的维生素都排掉。

Q95.使用磷结合剂,我需要看每个月抽血报告中的血磷数值来调整吃的剂量吗?

是的,使用磷结合剂时,必须看你每个月的血磷与血钙数据,来调整磷结剂的用量与用法,请依照你的医师指示的方法服用。

Q96.腹膜透析跟血液透析的病人使用磷结合剂的使用方式是否相同?

磷结合剂当中的铁带正电(三价),可结合食物中的磷酸(带负电),不让肠胃吸收,直接从大便排出,达到减少吸收磷的效果,进而降低降低洗肾患者的血磷。最大的优点就是含铁,若是铁不足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再者不含钙,若体内钙太高的人适合使用,因此,不论是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的病人都跟体内的磷钙含量来决定使用柠檬酸铁的用量与次数。

Q97.洗肾病患如果吃含铁成分的磷结合剂有什么需要注意?

当患者同时服用含铁成分的磷结合剂时,如同时施打或口服铁剂时建议先停用,服用时会产生肠胃道的症状,像大便的颜色改变,这是服用含铁成分的正常现象;要达到降磷的效果,必需依照抽血报告的血磷值来调整剂量。通常约九成的透析患者常用剂量介于每天,也就是每天三次(每餐一颗)到每天三次(每餐四颗),其平均用量约每天三次(每餐二颗),另外应避免跟含铝的药品同时服用。

Q98.对于糖尿病引发的肾病变洗肾患者可以服用磷结合剂吗?

由于长期洗肾患者会产生很多并发症,有80%肾友患有高血磷症,造成磷离子无法排出体外,进而 *** 副甲状腺素分泌,让骨头释放出磷跟钙,产生骨质疏松与血管钙化,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发作,请先询问你的医生后,确认是否可以服用。

Q99.对于高血压控制不佳或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能否服用磷结合剂?

若因长期因血磷过高,导致血压的控制不佳,引起血管严重钙化,甚至产生心血管疾病问题,可先询问你的医生后,确认身体状况是否可以服用含铁成分的磷结合剂协助降磷,进而达到控制高血压与减缓心血管疾病恶化的速度。

Q100.对于长期卧床插鼻胃管的洗肾患者也可以服用磷结合剂吗?

长期卧床且有鼻胃管的洗肾患者,当需要服用磷结合剂时,必须考虑可否磨粉或本来就是粉状的磷结合剂,可以加水调和后,直接管灌喂食,其它非粉末状的磷结合剂则不适用。

【 百问专家】

净新诊所 陈恺懋医师

义大医院 肾脏科张敏育 主任

慢性肾炎五期分别是什么在临床上根据一些相关指南,可以将患者的慢性肾脏病分为五期:慢性肾脏病一期有肾损害,肾小球滤过率大于九十毫升每分钟。慢性肾脏病二期就是患者有肾损害,伴有肾小球滤过率轻度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在60到89毫升每分钟之间。慢性肾脏病三期也就是中度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在30到59毫升每分钟之间。慢性肾脏病四期,患者出现重度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在15到29毫升每分钟之间。慢性肾脏病五期也就是肾衰竭期,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十五毫升每分钟。

慢性肾脏病5期的论文

CKD1期:肾损害,GFR正常或升高,GFR≥90(ml/min/²)(以下省);肾储备能力下降期CKD2期:肾损害,GFR轻度下降,GFR位于60~80; 氮质血症期CKD3期:GFR中度下降,GFR位于30~59; 肾衰竭期CKD4期:GFR中度下降,GFR位于15~29; 尿毒症期CKD5期:肾衰竭,GFR<15或透析 尿毒症终末期 CKD代表慢性肾病。

慢性肾脏病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分为1-5五期,5期是最严重的一期,是指肾小球滤过率只有15ml/min以下,属于肾功能不全的终末期,也就是尿毒症期.

通过结合两种强大的技术,科学家正在将糖尿病研究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在一项由哈佛大学的凯文·凯特·帕克(Kevin Kit Parker)领导的研究中,该研究于8月29日发表在《芯片实验室》上,微流控技术和人类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已整合到一个胰岛芯片中。新设备使科学家更容易在将胰岛素产生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测试胰岛素 *** 化合物以及研究糖尿病的基本生物学之前,对其进行筛选。

美国哈佛大学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科学家可以将微流体和人体胰岛素生成β细胞,整合到特殊的晶片上,而这种新设备,能够使科学家能够更容易地筛选胰岛素生成细胞。研究由Kevin Kit Parker教授领导,并发表在《晶片实验室》期刊上。

糖尿病患者异常的β细胞,可用干细胞生成

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所Douglas Melton教授表示,如果要治愈糖尿病,我们必须恢复一个人自身制造和输送胰岛素的能力。胰岛β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与靶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结合,诱导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使葡萄糖利用、储存过程加快,促使血糖浓度下降。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引起,即胰岛β细胞无法产生正常水平的胰岛素,导致血糖无法被机体吸收,并累积在血液中。

「细胞专家」阳明生化所博士张薏雯解释,糖尿病患者体内缺乏一种β细胞。「β细胞会测量血液中的糖分,并负责分泌胰岛素。但是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不能正常运作,就导致身体搞不清楚身上的糖分,也没办法生产适量的胰岛素来应对。」

可喜的是,现在可以使用干细胞来制造健康的β细胞。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中,生物医学工程教授 Jeffrey Millman 率领研究团队直接给实验室患有严重糖尿病的老鼠注射干细胞,让其转变成β细胞。结果,两周内让老鼠血糖值恢复正常,并维持长达 9 个月。

张薏雯再举例:「还有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所的Douglas Melton教授,去年也找到新的方法,可提高未分化的多功能干细胞转化成可生产胰岛素的β细胞的比例至80%。」

(图源:JCI Insight。2020年)

筛选胰岛细胞技术仍停留在1970年!哈佛研究打破僵局

「不过,并不是直接把干细胞施打进去,就能期待它们全部变成有用的β细胞,因此科学家还需要经过筛选的过程。」张薏雯指出,之前这方面的技术仍然停留在1970年代,过程繁复,让不少临床医师直接选择放弃。

而哈佛的研究,正好突破这个困境。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Aaron Glieberman 博士说:「我们的设备(晶片)将胰岛分成不同的线,同时向每个胰岛输送葡萄糖,并检测产生多少胰岛素。」他解释,这样的作法将葡萄糖 *** 和胰岛素检测结合在一起,因此可以快速为临床医生提供可操作的资讯。

哈佛大学生物工程与应用物理学家Parker教授说:「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糖尿病细胞治疗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项装置可以更容易地筛选 *** 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测试干细胞衍生的β细胞,并研究胰岛的基本生物学。」

由不同领域的专业技术,一同探讨糖尿病的解决方案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和帕克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Benjamin Pope表示,我的主要兴趣是糖尿病本身,我家所有成年人都患有2型糖尿病,这就是我从事科学职业的原因。看到这项技术用于糖尿病研究和移植筛查,我感到非常兴奋,因为它可以为糖尿病提供细胞疗法。

Pope补充说,它也是许多不同技术的完美结合。自动胰岛捕集技术背后的物理学,微流体技术,实时传感器以及作为其基础的生物化学,电子和数据采集组件,甚至是软体。整个设备和操作系统,集成了来自不同领域的许多东西,我在此过程中学到了很多。

除了将其应用于糖尿病外,该设备还有望与其他组织和器官一起使用。Glieberman表示,我们可以修改核心技术来感知一系列微生理系统的功能。有了连续检测细胞分泌物的能力,我们希望使探索细胞如何使用蛋白质信号进行交流的过程变得更加容易。这项技术最终可能会为诊断和治疗的健康动态指标带来新的见解。

慢性肾脏病5期严重吗

慢性肾脏病5期严重吗,肾脏是我们身体内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肾脏发生损害,那么对于身体的损害也会比较大,所以我们需要保护好自己的肾脏,为大家分享慢性肾脏病5期严重吗。

慢性肾脏病五期相对来说比较严重。

慢性肾脏病本身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随着时间推移患者病情加重,如果已经到达了五期表明此时肾脏功能已经完全受到影响,可能会逐渐发展成为尿毒症期,此时单纯靠药物控制可能达不到比较好的效果,可能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慢性肾脏病五期需要积极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全身内环境紊乱,出现贫血、代谢异常等情况,同时还可能会导致血压持续升高,出现骨痛等问题,严重时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慢性肾脏病5期是什么意思

慢性肾脏病5期指病人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这一期基本对应以前的尿毒症期,先看慢性肾脏病的分期系统,是把慢性肾脏病分为1-5期,第5期也就是终末期,这一期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为15mL/min,病人会出现水和毒素在体内蓄积的情况,而导致病人出现尿毒症的各种症状。

所以这个时候针对第5期,通常要开始给病人做血液净化治疗,血液净化常见的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方法,对病人维持内环境稳定都有一定好处,应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以后,病人内环境得到了稳定,生活质量也得到改善,寿命也可以得到延长。

慢性肾脏病五期是一个很严重的分期阶段,慢性肾脏病是一个新的分类标准,旧的称呼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脏病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血中出现异常、尿中出现异常或者肾脏病理出现异常,时间≥3个月,或者肾小球滤过率<60mL/分钟,时间≥3个月。慢性肾脏病根据肾小球滤过率的不同分为一期到五期。

当肾小球滤过率<15mL/分钟的时候就称为慢性肾脏病五期,也就是旧的分类标准中的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尿毒症期,说明肾脏几乎完全丧失了排出毒素和水分的.功能,使毒素和水分在体内聚集造成了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这个时候应用药物可能效果不好,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排出毒素、排出多余的水分。

慢性肾脏病五期严重吗

慢性肾脏病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一共分为五期,慢性肾脏病五期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是小于10毫升/分,所以慢性肾脏病五期相当于尿毒症期。

患者如果是在慢性肾脏病五期病情是严重的,因为患者往往表现乏力、纳差、不想吃东西,进食以后出现呕吐、体重下降、明显消瘦。除此以外,患者还会出现心慌胸闷气急,夜间不能平卧,有心衰的表现。

也会出现水肿、尿量减少、夜间排尿次数会增多。也会出现头晕、头痛、血压不能够很好的控制,甚至有些病人会出现神志有异常、意识昏迷、多梦、四肢抽搐,也会出现四肢痉挛等各种临床症状。

所以说慢性肾脏病五期是属于严重的疾病。

按照肾小球滤过率慢性肾脏病可分为5期:

1期:滤过率≥90(肌酐正常);2期:代偿期,滤过率60-89(肌酐约133-176);3期:失代偿期,滤过率30-59(肌酐约177-442);4期:肾衰竭期,滤过率15-29(肌酐约443-707);5期:尿毒症期,滤过率≤15(肌酐约707以上)。

每一位尿毒症患者,都走过了从1期到5期的发展过程。

肾病的每一个分期,治疗手段和治疗目标不一样:

1期:积极治疗,争取治愈

多数患者处于1期,肾功能正常,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和血尿。能在此时发现病情,已经比90%以上的病友更幸运了(肾病知晓率低于10%)。

这个时期的肾友,应积极应用中药、普利/沙坦,以及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尿蛋白和血压,争取使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到以下,并保持2-5年,达到治愈状态。

2期:积极治疗,不再进展

2期的治疗方式和1期没有太大差别。但此时肾功能已经出现减退,需要评估肾衰竭是否会进展、进展速度有多快?患者更应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避免肾功能因不良生活习惯而受损。

肾病进入到2期后,已经不可能彻底治愈了。治疗目标不是完全治愈,而是不再进展。

3a期:谨慎治疗,终生不毒

肾病3期分为3a期和3b期,以肾小球滤过率45为分界线。

进入到3a期后,可出现并发症。此时依然可以治疗原发病,但应精简药物,尤其是慎用有肾毒性的部分感冒药、止痛药、抗生素、中成药等。

这一时期,肾衰竭进展依然有希望控制住,治疗目标是终生不进展到尿毒症。

3b期:谨慎治疗,延缓进展

肾病进入3b期后,多数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此时的治疗以中药调理为主。肾脏炎症和蛋白尿依然可以治疗,但只能作为辅助治疗,部分药物需要减量,避免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同时监测贫血、营养、钙磷代谢和甲状腺功能,警惕并发症。

此时肾衰竭进展已不可逆,治疗目标是保护肾功能、延缓进展。

4期:治疗更谨慎,推迟尿毒症

这一时期的药物使用更为谨慎,部分药物需要减量或停用,还应注重饮食治疗。如果是老年人,或是糖尿病肾病,因为进展快、并发症多,可能需要提前透析。

此时的治疗目标是延缓肾衰竭进展,推迟尿毒症的到来。

5期:保守治疗/透析/肾移植

尿毒症早期,部分肾友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和饮食)控制病情。如果有明显的心衰、高血钾、酸中毒,则应开始透析,初期的透析建议选择腹透(过几年再转为血透)。有条件的肾友可考虑肾移植。

注意:以上分期皆为慢性进展,不考虑急性因素。如果伴有急性因素,即使是出现了尿毒症,也应积极治疗以使肾功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慢性肾脏病5期综述论文

CKD1期:肾损害,GFR正常或升高,GFR≥90(ml/min/²)(以下省);肾储备能力下降期CKD2期:肾损害,GFR轻度下降,GFR位于60~80; 氮质血症期CKD3期:GFR中度下降,GFR位于30~59; 肾衰竭期CKD4期:GFR中度下降,GFR位于15~29; 尿毒症期CKD5期:肾衰竭,GFR<15或透析 尿毒症终末期 CKD代表慢性肾病。

肾丝球过滤率值 (GFR) 小于 15 ml/min/ 2 肾脏功能低于正常人的15%,无法代谢体内水分跟废物;肾脏萎缩更明显,此时病患尿液量明显变少;部份病患则尿量不变,身体无法代谢毒素,出现反应迟钝的症状。

Q84.医生宣布我要洗肾了,怎么办?

如果拖到末期肾病时会产生很多并发症,像是高血钾、急性肺水肿⋯等,才来进行紧急洗肾,身体出现的风险非常高。希望每位即将进入长期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都能及早做好准备,调整日常的饮食习惯,例如水分的控制,蛋白质与钠、钾、磷的摄取量,确定必须洗肾时,尽快请你的医生安排透析前的准备,方能顺利衔接进入到「末期肾病的透析阶段」的过渡期。

Q85.我可以不要洗肾改用中药或传统疗法治疗吗?

中药或传统疗法可能对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有部份的帮助,但是必须要在合格的中医师指示下进行治疗。长期使用标示不清的中药或民间偏方,都会影响肾脏的功能,更快加速进入洗肾的时间。

Q86.腹膜透析跟血液透析的差异?

腹膜透析,就是所谓的「洗肚子」,使用身体的腹膜作为半透模,利用导入透析液的方式把废物及多余的水份去除。腹膜透析只需在肚子上(腹部)植入一条永久性的导管。这种方式又叫做连续可活动式的腹膜透析(简称CAPD),病人在家就可自行操作,更换前把含废物的透析液引流出,再导入新鲜透析液。每次约20~30分钟,每天约3到5次。还有一种是全自动的腹膜透析(简称ADP),利用晚上睡觉时进行,在睡前把身上的腹膜透析导管,连接上全自动腹膜透析机的管路,机器便会自动执行换液程序,一次8到10小时,等隔天睡醒了,把机器跟管路分离就好,可以省掉人工换液的繁琐。而血液透析就是常见的「洗肾」,需到医院洗肾室或有设备的诊所,利用血液透析的机器与人工肾脏,把血液输入至血液透析机器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份。但血液透析前须预先做好连结的通路才能进行治疗。每次时间约4到5小时,每周则需2至3次到洗肾室治疗。

Q87.血液透析是不是洗的比较干净?

血液透析每星期需到洗肾室透析3次,经过专业的医护人员在医疗院所执行,可以快速且有效率清除毒素和水份。腹膜透析则由患者每日自行在家操作,利用透析药水将体内毒素和水分排出,每个月仅需回诊一次。目前不管国内或国外的研究报告均显示,在进入透析之后存活率,不管选择腹膜透析或是血液透析,两者的存活率是相同的。

Q88.我已经开始洗肾,就可以大吃大喝恢复以前的饮食习惯吗?

开始洗肾后会流失部分胺基酸,更需要在饮食上作充足的蛋白质补充;像肉、鱼、豆、蛋类及牛奶,因为牛奶跟鸡蛋所含的磷比较高,必须控制每日的摄取量,可以参考饮用洗肾配方的特殊奶制品,或搭配降磷剂一起服用,可减少磷的摄取量,并加上营养师或护理师的卫教后,再依个人体重来决定每日的可食用的蛋白质建议量,至于素食者,可选用黄豆类的豆制品如豆腐、豆干、豆浆等,也可算是丰富的蛋白质来源之一。

Q89.年龄越大越容易有机会洗肾吗?

一般人年龄越大,所有身体器官功能都会衰退,因此肾脏功能也会跟着衰退。但是年龄增加可能会伴随着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或动脉硬化等问题,如此更会加重肾脏功能恶化,因此年龄越大,越有机会进入洗肾。

Q90.廔管需要多久时间才能成熟开始使用?

自体动静脉廔管若发展良好,最好在术后四周开始使用,但提早做好廔管的准备则是最好,如果是人工血管,就必须等到手臂完全消肿后再开始使用,通常为术后的两到三周。

Q91.听说洗肾病人长期补充脂溶性维生素会蓄积在体内,该怎么选择适合的维生素?

最好不要任意服用综合维他命,因一般的综合维他命所含脂溶性维生素A、E、K长期补充会蓄积在体内。建议只需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如C、B群等,或是使用肾友专用的维他命,来补充洗肾过程流失的水溶性维生素,而想使用维他命C的肾友,最好使用只含维他命C的单一补充品就好。

Q92.如果在透析中吃点心是不是也要搭配磷结合剂一起吃吗?

磷结合剂的服用方式是随餐服用,非正餐时间吃的点心也都需要搭配磷结合剂一同服用。

Q93.服用含铁的磷结合剂后,会增加我的血铁含量,是不是可以少打铁剂或造血针?

使用含铁的磷结合剂大约6个月后,和铁相关的检验数值会逐渐上升,可减少铁剂的补充,亦可以降低红血球生成素(EPO)的注射次数。

Q94.我因为长期疲倦在补充维生素,请问维生素在透析过程会被排掉吗?该怎么吃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在透析的过程中会被排掉,建议肾友在透析结束后可以补充水溶性维生素。现在也有专为肾友开发的复释型维生素,不用担心在透析过程把吃下去的维生素都排掉。

Q95.使用磷结合剂,我需要看每个月抽血报告中的血磷数值来调整吃的剂量吗?

是的,使用磷结合剂时,必须看你每个月的血磷与血钙数据,来调整磷结剂的用量与用法,请依照你的医师指示的方法服用。

Q96.腹膜透析跟血液透析的病人使用磷结合剂的使用方式是否相同?

磷结合剂当中的铁带正电(三价),可结合食物中的磷酸(带负电),不让肠胃吸收,直接从大便排出,达到减少吸收磷的效果,进而降低降低洗肾患者的血磷。最大的优点就是含铁,若是铁不足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再者不含钙,若体内钙太高的人适合使用,因此,不论是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的病人都跟体内的磷钙含量来决定使用柠檬酸铁的用量与次数。

Q97.洗肾病患如果吃含铁成分的磷结合剂有什么需要注意?

当患者同时服用含铁成分的磷结合剂时,如同时施打或口服铁剂时建议先停用,服用时会产生肠胃道的症状,像大便的颜色改变,这是服用含铁成分的正常现象;要达到降磷的效果,必需依照抽血报告的血磷值来调整剂量。通常约九成的透析患者常用剂量介于每天,也就是每天三次(每餐一颗)到每天三次(每餐四颗),其平均用量约每天三次(每餐二颗),另外应避免跟含铝的药品同时服用。

Q98.对于糖尿病引发的肾病变洗肾患者可以服用磷结合剂吗?

由于长期洗肾患者会产生很多并发症,有80%肾友患有高血磷症,造成磷离子无法排出体外,进而 *** 副甲状腺素分泌,让骨头释放出磷跟钙,产生骨质疏松与血管钙化,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发作,请先询问你的医生后,确认是否可以服用。

Q99.对于高血压控制不佳或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能否服用磷结合剂?

若因长期因血磷过高,导致血压的控制不佳,引起血管严重钙化,甚至产生心血管疾病问题,可先询问你的医生后,确认身体状况是否可以服用含铁成分的磷结合剂协助降磷,进而达到控制高血压与减缓心血管疾病恶化的速度。

Q100.对于长期卧床插鼻胃管的洗肾患者也可以服用磷结合剂吗?

长期卧床且有鼻胃管的洗肾患者,当需要服用磷结合剂时,必须考虑可否磨粉或本来就是粉状的磷结合剂,可以加水调和后,直接管灌喂食,其它非粉末状的磷结合剂则不适用。

【 百问专家】

净新诊所 陈恺懋医师

义大医院 肾脏科张敏育 主任

慢性肾脏病的五期还是比较严重的,因为慢性肾脏病一共就分为五期,到了五期之后再往前进展,就是尿毒症期,这时候已经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就是我们常理解的血液透析,这时候我们要去积极的去保护肾脏,处理好引起肾脏恶化病变的一些原因,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或者是肥胖,经常缺氧的症状。

慢性肾脏病5期,也称为终末期肾脏病,即尿毒症期,是指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慢性肾脏病5期的治疗方式较多,早期可改变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避免过早进入透析阶段;出现皮肤瘙痒、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或难以控制的并发症,应积极透析治疗,透析方式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严重者可进行肾移植。通过以上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

慢性肾脏病5期护理论文

护理管理 运用科学的 方法 组织、实施临床护理工作;为病人创造优美的休养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护理研究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急诊护理人员角色技能论文 》

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护理工作已由单一疾病护理转向了整体全面护理。即生物、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护理模式。护理模式的转变符合社会的要求,符合病人的需求,它使护士的角色和技能得以扩展。作为医院窗口形象的急诊科护士,其自身角色和技能将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1.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技能:

急诊科是抢救伤病员的场所,亦是一个缩小的社会环境,在面对突发危重病人的同时,也必须面对不同知识修养、不同 文化 背景、不同生活习俗、不同经济能力的形形色色的人,因此,急诊护士首先是一位社会工作者,她必须有高尚的敬业精神,丰富的社会工作 经验 ,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注意与患者单位、患者家属、肇事方、警察和 保险 人员的协作关系。

面对成批的、突发的急、危重病人,能及时给病人提供来自社会团体、单位、家庭和亲朋好友的社会支持。它包括两方面的支持:

(1)精神的支持,即上述团体和人员对患者的理解、安慰、鼓励,有助于减轻或缓解患者的情绪紧张或精神上的压力。这点对自杀未遂、突遇重大事故的患者很重要。

(2)物质和经济的支持:及时给患者提供有关法律、保险及治疗方面的信息,协助患者争取上述团体和人员的物质和经济援助,以解决生活困难,筹集治疗资金。尤其对刑事案、治安伤害案、购买了保险的意外伤害和车祸伤患者应提醒其及时报案,收集保存好相关资料非常重要。能有预见地、有序地、有效地与各医技科室合作,创造一个高效救治环境,为患者赢得宝贵的后续治疗时间医|学 教育 网整理。急诊护士还必须有较强的法律法规意识,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效应,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2.专业工作者的角色和技能:

以前护理是从属于医疗的专业,随着护理的发展,它已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护士必须改变其处于被支配地位的观念,树立专业工作者的意识,掌握本专业技能,这就要求急诊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独立判断病情的能力和对各种危险信号的鉴别能力及突出的应变能力。熟练掌握急救复苏技术,迅速正确地使用各种急救监护器材,熟悉各专科急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具有解决护理上具体疑难问题的知识和技巧,能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相关问题。了解急诊专业的新进展。护理专业的发展除与医学专业同步外,还与许多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社会人文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急诊护理更是处于护理变革的前沿。因此,急诊护理人员还必须具备获取和应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的技巧,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探索新技术的应用,完善自我,从而更有信心、更有方法、更有预见地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提高配合医生抢救病人的成功率。

3.心理工作者的角色和技能:

急诊护理人员的工作是直接面对突发的急危重病人,致病致伤原因复杂,患者及其家属难以面对残酷的现实,因而情绪不稳或失常,加之抢救工作紧张繁忙,有时甚至不能按时下班,因此急诊护士还必须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且掌握了心理工作技巧的人。她应具有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有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乐观开朗的性格,善于调节患者及其家人情绪的能力。能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患者、患者家属、同事和其他协作者,获得他们的拥戴、信任、支持及配合。能尊重病人的感情,对待病人个人感受表示理解并认同,通过耐心解释,真诚劝导,热情鼓励,细致关心,周到服务,使病人身心受到裨益。不当众探究和议论患者隐私,防止命令、责备、泄密、无用等消极情绪传递,从而避免患者产生自我价值低估和无助的恶劣情绪。另外,急诊护士还要善于控制和消除来自自身的不良情绪及压力,防止可能无意中伤害患者、患者家属及同事和协作者的言行,创造一个和谐有序的救治氛围。

《 急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探微论文 》

急诊护理是研究各种急性疾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急性危重病人抢救护理的一门新专业,其发展迅速,而目前尚未出现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反映专科特色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各医院仍采用常规评价标准。这种标准不能充分体现各科室护理特色,缺乏实用性、专业性、完整性、科学性。为了体现实用性、科学性、完整性和专业性,急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标准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突出实用性。

急诊科病人发病急骤、时间性强、随机性大、可控性小、专业性强等特点,这给急诊科医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急诊护理人员兼具多重角色,除了医疗服务主体外,也是灾难救援的组织者、协调者,更是公众急救教育的指导者、咨询者、教育者医|学教育网整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体制的改革,人们对急诊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在诊治上要求时间快、效率高、收费低、服务全。在建立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时要从急诊护理的工作内容及临床实际情况着手,突出工作重点,体现实用原则,评价各项工作流程应简捷、便利,分诊、出诊、抢救、诊治、健康教育令人满意。

2.注重终末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环节评价,突出科学性。

目前护理质量评价仍以终末质量评价为主,易出现以偏概全的假象,具有不稳定性和失真性,护理人员易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表面形式上以应付检查,难以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实施终末评价的过程中结合环节质量评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员能动性、创新性,开拓思维、引进竞争,以期达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促进学科发展之目的。例如同一个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同样的结果,这不同的途径、方法就是环节评价所需控制的,它是从原因和本质上改进质量,其方法更切实可行。

护理人员是质量评价的核心,环节评价还要求其了解质量评价的目的、方法、标准,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做到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

3.护理质量评价系统要全面,突出完整性。

急诊科具有门诊性质又具有病房特色,其质量评价也应兼顾一般病室和特殊门诊的管理标准。病室管理上除设施规范、职责明确外,在排班上更应突出灵活性、机动性;病历书写除客观、规范、简洁、详实外,在时间记录上更要求真实、精确;技术操作评价上要突出高效(准确、及时、规范);院内感染评价上除常规院内感染评价标准外,急诊科在各类传染病的上报和消毒隔离上也应有相应评价标准;整体护理评价上应突出实用性、创新性、实惠性、服务性,护理管理应制定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的标准,增强法律意识。

4.评价系统分区管理,体现专科性。

急诊科的急、重特点要求每个医护人员要有时效意识、救命意识。评价时集中表现在急救呼叫后能否迅速做出反应(出诊时间、出车速度),各项 措施 是否得当,各种急救物品是否齐全、功能是否良好,各种异常情况是否能及时发现、有效处理,急救物资是否有较大的储备能力,联系通讯系统是否通畅有效,协作系统是否同步配合等方面。急诊病人和突发事件多,而医护人员和医疗资源又极其有限,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分区管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分区管理就是根据病情轻重缓急集中分级分区诊治,变无计划性、无秩序性的工作为相对有计划性、有秩序性,突出工作重心,把技术力量、仪器设备重点放在危重病人抢救上。

目前急诊科多分为初诊区、观察区、监护区、手术区。初诊区主要负责就诊病人的分诊,初步诊治和维持就诊秩序。根据病情优先处理的原则,体现生命第一的观念,并且还参与危重病人的初步紧急抢救和灾难救援组织协调工作。因此,对初诊区的护理质量的评价应体现分诊正确率、病情上报率、出诊及时率、危重抢救成功率等。观察区主要负责一般急诊病人(无生命危险及暂不需住院治疗的病人)的观察治疗,主要体现的是服务意识和多学科专业技能,因此质量评价应从服务理念、就诊环境、病人满意度、基础护理操作、专科健隶教育、病情观察处理等方面人手。

监护区主要负责危重病人抢救直至生命平稳。随着我国急救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大量高精尖仪器设备和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型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床旁化验分析仪、心肺复苏器等均需要有一支高专业水平、高技术操作的急救护理人员。因此,对她们的护理质量评价重点应放在业务技术上,考查以各种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对各种急重症病人的观察应对能力和创新科研意识。手术区主要负责急诊的手术治疗,评价重点在于手术的成功率、术后感染率、手术配合熟练程度及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

总之,护理管理者应更新观念,掌握最新动态,建立服务于急诊护理实践的管理标准,以促使急诊护理质量向着高水平方向发展。

《新生儿窒息护理论文 》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除两例伴有颅内出血放弃治疗,1例伴有肠麻痹肾功能衰竭,1例伴有肺出血死亡外,其他38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及时抢救和有效的复苏及复苏后正确的护理和治疗,能够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观察;护理

1.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出生和外院转入我科的新生儿中,有42例发生窒息。中轻度窒息(阿氏评分)28例,重度窒息14例,因母亲患糖尿病引起窒息1例,母亲患妊娠高血压5例,前置胎盘5例,脐带绕颈6例,羊水胎粪污染有胎儿宫内窘迫7例,产程延长5例,头盆不称2例,破宫产3例,早产8例,合并颅内出血9例(头颅CT证实),肠麻痹1例,肺出血1例,临床治愈38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2例。

2.抢救方法:

在胎头娩出后,助产者必须用左手自鼻根向下颌挤压,尽量挤尽口鼻内粘液和羊水。胎儿娩出后使新生儿仰卧,肩下垫起,使头后仰,用吸管吸净鼻咽喉及口腔粘液、羊水,负压不超过30mmHg,每次吸10秒,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呼吸道粘液堵塞部位深,可用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吸出。亦可用徒手插入法。动作必须迅速及时,要在生后1分钟内完成,注意勿损伤呼吸道粘膜。清除呼吸道异物后不能呼吸者,可以进行人工呼吸,同时给予吸氧。心率慢于60次/分钟者应先用胸外心脏挤压。经上述处理,心率仍不见改善,应予药物辅助治疗,复苏过程中要确保输液通畅。整个复苏过程中必须保暖。患儿娩出后立即擦干新生儿潮湿的身体,减少散热,最好有远红外线保温床设备。因寒冷会提高代谢增加耗氧,加重酸中毒。

3.窒息后的护理:

对窒息的新生儿进行及时有效的复苏,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有效呼吸,增加通气,保证氧气的供给。其次是维持有效循环和药物治疗等。

保暖:

在无暖箱的情况下,可将婴儿贴身放在母亲怀中,外面盖上衣被,或用热水袋保暖。但需防止意外,发生烫伤,水温以不超过50℃为宜。

如有条件的地方,可将患儿置于暖箱中。暖箱温度应根据患儿体重调节。患儿皮温尽量维持在℃左右的中性温度,以减少耗氧量。

监测生命体征:

呼吸是监护的重点。如果呼吸频率持续大于60次/分,呼吸暂停大于15秒~20秒/分,伴有心率下降,唇周及四肢肢端发绀,并常有呼气性呻吟,这时患儿常需要氧气吸入。一般采用头罩给氧4~5升/分。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氧浓度,因为低氧会造成重要器官不可逆的损害,长期高浓度吸氧又会造成氧中毒。

心率和血压的监测,它们常随呼吸情况而改变,监护中主要测心率,注意心音强弱,心律齐否。心率如果低于80次/分,应采取胸外心脏按压或应用兴奋心脏的药物。如果心率高于180次/分以上,并伴有肝肿大,可能有心衰发生,根据医嘱使用强心药等。如果有心动电流图、心脏超声等设备,则可早期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对提高患儿的成活率起到积极作用。血压的收缩压约45~80mmHg.

观察病情变化:

因新生儿窒息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为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预后良好。我们必须严密观察患儿的不良表现,如哭声大小、有无尖叫、四肢肌张力、末梢循环、皮肤温度及颜色、各种反射是否正常、意识有无障碍、大小便情况等。如发现上述有异常,应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影响患儿的生命。

由于窒息缺氧患儿的肛门括约肌松弛,胎粪可在生前已部分排除,而生后无粪便或因肠蠕动减少而少粪便,也可因窒息缺氧血液重新分布而致肠道缺血。于生后几天出现腹胀和带血性大便,小便也因缺氧缺血导致肾脏受损引起排尿减少。故对大小便的次数、量、颜色、性状的观察和记录都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感染:

因为新生儿机体抵抗力低,病原菌易侵入机体引起感染,可适当应用抗生素。新生儿要求住单间或同病种患儿住在一起,减少探视人员,工作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应洗手、戴口罩、穿工作服及干净鞋子。有呼吸道感染者禁止接触患儿。患儿所用物品必须清洁,必要时需经过高压消毒后使用。病房每天用紫外线消毒一次,做好患儿的皮肤、臀部及脐部护理。

喂养:

轻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如反应好、吸吮力好,可直接喂母乳。如果吸吮能力差者,可用滴管或胃管喂养。重度窒息复苏恢复欠佳者,适当延迟开奶时间,防止呕吐物吸入再次引起窒息。如果喂养不能保证营养供给者,给以静脉补液,一般先静脉点滴10%葡萄糖,以后根据需要加滴复方氨基酸、中性脂肪、血浆等进行静脉高营养治疗。

安静:

窒息儿必须保持安静,减少搬动,护理和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要轻柔。头部略抬高以减少颅内出血。

4.体会:

本文中42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在胎儿出生后,采用新法复苏技术及复苏后生命体征和病情的监护及精心的护理,及时的治疗,除2例伴有颅内出血放弃治疗,1例伴有肠麻痹肾功能衰竭,1例伴有肺出血死亡外,其他38例全部治愈出院。提示我们在新生儿发生窒息时,必须及时进行有效的复苏技术及监护生命体征的变化,因缺氧可引起多器官的损害,特别是大脑在缺血缺氧四分钟以上,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而且窒息儿的智能异常,并发症发生均与缺氧时间存在重要关系医|学教育网整理。因此,应正确有效地处理,力争尽快复苏,减少后遗症发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优生优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新生儿窒息的治疗与护理,不需要名贵药物、名贵仪器,最主要的是需要医务人员的责任心、爱心和信心。

有关护理研究论文范文推荐:

1. 护理研究毕业论文范文

2. 护理研究本科论文范文

3. 最新护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4. 有关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5. 有关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6. 医院护理科研论文范文

你好,慢性肾脏病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分为1-5五期,5期是最严重的一期,是指肾小球滤过率只有15ml/min以下,属于肾功能不全的终末期,也就是尿毒症期,应该给予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慢性肾炎五期分别是什么在临床上根据一些相关指南,可以将患者的慢性肾脏病分为五期:慢性肾脏病一期有肾损害,肾小球滤过率大于九十毫升每分钟。慢性肾脏病二期就是患者有肾损害,伴有肾小球滤过率轻度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在60到89毫升每分钟之间。慢性肾脏病三期也就是中度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在30到59毫升每分钟之间。慢性肾脏病四期,患者出现重度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在15到29毫升每分钟之间。慢性肾脏病五期也就是肾衰竭期,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十五毫升每分钟。

潍坊的复能治疗效果不错,可以咨询我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