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国外含糊不清的医学论文

发布时间:

国外含糊不清的医学论文

世界医学杂志论文

“大数据”浪潮下,传统的临床案例的研究是不是“过时”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几位医生最近的行动鼓舞了临床医生进行临床研究的士气。他们对世界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一篇重点文章提出了质疑,最终获得了《柳叶刀》及原文作者认可。

发表于《柳叶刀感染性疾病杂志》的这篇论文是《2008年至2012年中国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由中国疾控中心、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和美国NIH等多家研究机构共同完成。

这是一项基于“大数据”的研究。研究者们基于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系统记录的共31个省市自治区的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该篇论文其中一处提到,“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多持续一天,死亡率便增加1%。”这引起了市妇儿中心的几位临床和公卫医生的'注意:这句结论与自己观察到的临床数据并不吻合。

“在我们的临床病例中,并不是所有症状出现都增加死亡风险,如发热;相同的症状出现在急性期和后遗症期对死亡风险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如吞咽障碍。”作者之一李佩青告诉记者。市妇儿中心的几位医生向《柳叶刀感染性疾病杂志》提出了质疑:“根据对2012年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EV71型手足口病病例的连续统计,我们发现,患者发病早期若出现脑干和丘脑方面的症状,会增加死亡风险。”

结果让李佩青们很自豪:《柳叶刀感染性疾病杂志》采纳并刊登了他们的提问,原文作者的回复也发表在了该杂志上。作者承认,这项研究确实没有收集到临床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数据。市妇儿中心神经康复科主任杨思达认为,“这次临床数据与大数据的交锋中,大数据放弃了自己的观点,这样的结果提升了临床医生的价值,鼓舞临床医生坚持临床研究。”

“小柯”是一个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由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北京大学高水平科研团队研发而成,旨在帮助科学家以中文方式快速获取全球高水平英文论文发布的最新科研进展。《柳叶刀》● “袋鼠妈妈护理法”可提高低出生体重婴儿存活率近日,印度卫生研究与发展中心教授Nita Bhandari及其团队的最新研究探讨了社区发起的“袋鼠妈妈护理”对低出生体重婴儿存活率的影响。这一研究成果于2019年10月4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2015年7月30日至2018年10月31日,这项随机对照的优越性试验在印度哈里亚纳邦进行,研究组共招募了8402名出生72小时之内,体重为1500-2250克的婴儿,其中在卫生机构分娩,在出生后1小时内进行母乳喂养。将这些婴儿按1:1随机分组,其中干预组4480名,在家接受社区指导的袋鼠妈妈护理,即进行皮肤接触和纯母乳喂养,并在第1-3天、第5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接受相应的检查;对照组3922名,接受常规护理。28天后,干预组有4423名婴儿接受随访,死亡73例;对照组中有3859名婴儿接受随访,死亡90例,风险比为,差异显著。180天后,干预组有3965名婴儿接受随访,共死亡158名;对照组中有3514名婴儿接受随访,共死亡184名,风险比为,差异显著。综上,社区指导的“袋鼠妈妈护理”大大提高了新生儿和婴儿的存活率。在中低收入国家为所有出生体重较低的婴儿提供袋鼠妈妈护理,可大大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据悉,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呼吁了十多年,要在卫生机构中推广“袋鼠妈妈护理”,但其覆盖率仍然很低,而在社区层面开展“袋鼠妈妈护理”有望提高覆盖率。相关论文信息:● 靶向药Durvalumab联合铂-依托泊苷治疗小细胞肺癌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Luis Paz-Ares课题组取得一项新突破。他们探讨了Durvalumab联合铂-依托泊苷与铂-依托泊苷单用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效果。2019年10月4日,《柳叶刀》在线发表了这项成果。2017年3月27日至2018年5月29日,这项随机、开放标签的临床3期试验在23个国家的209个地点进行,研究组招募了未经治疗的ES-SCLC成人患者,并将其随机分组。其中268名患者接受Durvalumab+铂-依托泊苷进行治疗,269名接受单独铂-依托泊苷治疗。与铂-依托泊苷组相比,Durvalumab+铂-依托泊苷组的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风险比为。Durvalumab+铂-依托泊苷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个月,铂-依托泊苷组为个月;18个月时Durvalumab+铂-依托泊苷组患者的存活率为34%,铂-依托泊苷组为25%。两组中各有62%的患者发生3或4级严重不良事件,其中Durvalumab+铂-依托泊苷组中13例患者因此死亡,铂-依托泊苷组中有15例。与临床相关的对照组相比,Durvalumab+铂-依托泊苷的一线疗法可显著改善ES-SCL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且安全性调查结果与现有资料一致。据悉,ES-SCLC患者的预后较差,近年来,免疫疗法治疗ES-SCLC展现出一定的临床潜力。相关论文信息:《美国医学会杂志》:Vol 322 No 14● 注射关节炎新药sprifermin可恢复软骨厚度美国马里兰大学Marc C. Hochberg研究组的一项最新研究探讨了关节内注射新药Sprifermin与安慰剂对骨关节炎患者股骨胫骨关节软骨厚度的影响。该研究发表在2019年10月8日出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FORWARD是一项为期5年、剂量发现、在10个地点进行的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研究组招募了549例年龄在40到85岁之间,患有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 2或3级的参与者。将这些参与者随机分为5组,其中110名每6个月关节内注射100μg Sprifermin,110名每12个月注射100μg Sprifermin,111名每6个月注射30μg Sprifermin,110名每12个月注射30μg Sprifermin,108名每6个月注射一次安慰剂。共有474名参与者完成了2年的随访。治疗两年后,与安慰剂组相比,每6个月注射100μg Sprifermin组的股骨-胫骨关节软骨总厚度比基线增长了,每12个月注射100μg Sprifermin组增长了,每6个月注射30μg Sprifermin组增长了,每12个月注射30μg Sprifermin组增长了。4个Sprifermin治疗组的总体WOMAC评分较安慰剂组均无显著改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关节痛,但各组间的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综上,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每6个月或12个月注射100μg Sprifermin与安慰剂相比,可显著改善2年后的股骨-胫骨关节软骨总厚度,但其临床意义和缓解的持久性尚不确定。相关论文信息:● 手术血肿清除不能改善小脑出血患者预后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Joji B. Kuramatsu和Hagen B. Huttner课题组在最新研究中,分析了外科血肿清除术与保守治疗对小脑内出血患者功能预后的关系。该研究于2019年10月8日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研究组采集了美国和德国64家医院6580名患者的个人数据,对578例ICH患者进行荟萃分析。根据倾向性评分进行匹配,152例接受血肿清除术,152例进行保守治疗。两组间的年龄、性别、既往抗凝治疗史、血肿体积等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对功能性残疾进行评估,共0-6分,0-3分预后良好,4-6分残疾严重。经校正后,手术组在3个月时功能性残疾预后良好所占比率为,保守治疗组为,差异不显著。手术组3个月和12个月时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和,均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血肿体积小于12cm3时,手术组的预后良好率为,低于保守治疗组;但当血肿体积大于15cm3时,手术组的预后良好率为,高于保守治疗组。总之,与保守治疗相比,手术血肿清除并不能改善ICH患者的预后,但需根据血肿体积的大小来权衡不同的治疗方式。相关论文信息:● 综合护理项目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预后影响分析2019年10月8日出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公布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Hanan Aboumatar小组的最新成果,他们分析了由医院发起的结合过渡期护理和长期自我管理支持的项目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预后的影响。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研究组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进行了一项单点随机临床试验,共招募了240名COPD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组,其中干预组120名,接受为期3个月的综合护理项目,由经过特殊训练的护士采用标准化工具来帮助患者及其家属进行COPD的长期自我管理;常规护理组120名,仅出院后30天内进行过渡性支持,以增强其依从性。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对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进行评估,0-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差。共有203例参与者完成了试验及随访。出院时,干预组的基线SGRQ评分为分,常规护理组为分。6个月后,干预组SGRQ评分增加了分,常规护理组减少了分。干预组人均COPD相关急性治疗事件为例,常规护理组为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期间,共有15例参与者死亡,其中干预组8例,常规护理组7例;339例次患者再次住院,其中干预组202例次,常规护理组137例次。总之,在这项针对COPD住院患者的临床试验中,结合了过渡期护理和长期自我管理的3个月综合护理项目增加了COPD的再住院率和急诊就诊率,且生活质量并未显著提升,临床实践中应认真权衡是否实施该计划。据悉,因COPD加重而住院的患者往往有较高的再住院率,且生活质量降低。相关论文信息:《细胞》● 研究揭示piRNA如何应对逆转录病毒入侵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Keith Chappell、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Zhiping Weng、William E. Theurkauf研究组,合作发现piRNA对考拉基因组逆转录病毒入侵的反应。2019年10月10日,《细胞》在线发表了这一最新研究成果。KoRV-Aγ逆转录病毒感染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并通过水平和垂直转移相结合的方式席卷野生考拉,利用KoRV-Aγ逆转录病毒的这种特性可以直接分析逆转录病毒入侵生殖细胞系基因组的情况。γ逆转录病毒会产生剪接的Env mRNA和编码Gag、Pol和病毒基因组的未剪接的转录本,但KoRV-A piRNA几乎完全来自未剪接的基因组转录本,并且具有强烈的有义链偏向性。值得注意的是,从昆虫到胎盘哺乳动物,未剪接的原病毒piRNA转录本的处理都是保守的。研究人员推测绕过的剪接产生了一个保守的分子模式,该模式将前病毒基因组转录本引导到piRNA的发生机制,并且这种“先天”的piRNA反应在产生反义piRNA前抑制了转座,从而建立了序列特异性的适应性免疫。据了解,反义Piwi相互作用RNA调控生殖发育过程中已建立的转座子的沉默,有义piRNA驱动反义池的“乒乓”扩增,但生殖细胞系如何响应基因组入侵尚不清楚。相关论文信息:《细胞——代谢》● 综述:调节性T细胞在组织病理生理和代谢中的作用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Clarissa Campbell和Alexander Rudensky合作综述了调节性T细胞在组织病理生理和代谢中的作用。该综述2019年10月10日在线发表于《细胞——代谢》。研究人员介绍表达X染色体编码的转录因子Foxp3的调节性T细胞代表一种特殊的免疫抑制细胞系,具有公认的预防致命性自身免疫和炎症的基本功能。最近的研究表明,Treg细胞还可以对新陈代谢发挥系统性作用,参与组织修复,提示这些细胞在服务和保护组织中具有双重作用。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综述了Treg细胞支持组织功能和维持机体稳态的多种手段。相关论文信息:● 转硫作用活性促进细胞生长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Craig B. Thompson研究团队发现,当细胞外半胱氨酸受限时,转硫作用的活性可以支持细胞生长。相关论文2019年10月10日在线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上。研究人员探究了细胞外半胱氨酸受限后转硫作用的调控及其在维持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据报道,随着人类肿瘤大小的增长,这种情况会发生在人类肿瘤中。研究人员观察到一部分癌细胞系中的转硫酶的组成性表达,而在其他细胞中,这些酶是在半胱氨酸剥夺后被诱导的。研究人员发现固有的和诱导的转硫活动都有助于细胞半胱氨酸池和氧化还原稳态。转硫速率取决于细胞进行甲基化反应的能力,其将S-腺苷甲硫氨酸转化为S-腺苷高半胱氨酸。最后,这些结果表明,转硫介导的半胱氨酸合成对于促进体内肿瘤生长至关重要。据介绍,半胱氨酸既充当蛋白质翻译的构建单元,又作为谷胱甘肽合成的限制性底物,从而维持细胞的抗氧化剂系统。除了转运蛋白介导的摄取外,还可以通过转硫途径由蛋氨酸合成细胞半胱氨酸。相关论文信息:合作事宜:投稿事宜: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国外含糊不清的hiv医学论文

但是,在投入无数人力和物力之后,科学家至今仍然没有获得理想的结果。日前,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撰文表示,疫苗研究进展缓慢或许有多种原因,但至少有一部分应归结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人体中天然的HIV病毒抗体本身不够大,难以有效地中和病毒。人体中Y型的抗体是中和病毒的最理想抗体,当它们的Y型双臂伸开并几乎在同时抓住目标病毒的蛋白时,就能发挥阻断病毒进入细胞和防止感染等作用。面对HIV病毒,能够阻断感染的抗体将突出在病毒表面的蛋白作为捕捉目标,这些蛋白就如同从病毒膜内长出的尖刺。如果病毒表面两尖刺的距离正好与抗体的臂展(即抗体两臂伸开的距离)相当,那么一个抗体在同一时刻可以也只能抓住(或锁定)两个尖刺。文章第一作者、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物理学研究生约书亚·克莱恩说,抗体的双臂同时锁定病毒后,就使相互作用的能力提高百倍乃至千倍,这种相互作用有时也意味着抗体中和病毒能力的大力提高。他认为,具有双臂的抗体是确保其锁定病毒的天然方法。然而,这种双臂锁定的方式说易行难,至少对HIV病毒来说是这样。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帕梅拉·比约克曼和克莱恩在论文中介绍了他们对两种不同的单克隆抗体中和HIV病毒能力所完成的研究。两种单克隆抗体均取自HIV感染者,它们分别是抗体b12和抗体4E10。前者能够锁定组成HIV蛋白尖刺上部的gp120蛋白,后者能锁定尖刺下部或茎部的gp41蛋白。研究人员将两种单克隆抗体按照它们的组成部分进行了分解,并将两者对病毒的锁定和中和能力加以比较。他们发现,正如所期待的那样,单臂的b12抗体中和HIV病毒的有效性低于具有双臂的b12抗体。但是,对于4E10抗体,双臂本版的4E10抗体比单臂的在中和能力上没有多大的优势。此外,他们还发现,尺寸大的4E10抗体的中和病毒效率低于尺寸小的4E10抗体。这些结果凸显了人们设计疫苗诱导类似4E10抗体时所将面临的潜在障碍。对于b12抗体,它也存在着自身需要克服的问题。事实上,当更深入分析他们所获得的数据时,研究人员发觉与中和流感病毒的其他抗体相比,即使是具有双臂的b12抗体,它们的双臂要小得多。换句话来说,就是人体天然的抗HIV病毒的抗体在中和HIV病毒效能上比实际应有的要小许多。追究其中的原因,克莱恩解释说,单个流感病毒表面分布有大约450个尖刺,而同其体积相当的HIV病毒表面的尖刺不足15个。HIV病毒表面尖刺数目少和间距更大的现实,致使出现病毒尖刺距离正好与b12或4E10抗体臂展(12纳米至15纳米)相当的情况成为难题。克莱恩认为,HIV病毒可能通过进化,逃脱了人体免疫系统用于抵御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根据掌握的数据,似乎HIV病毒绕开了抗体发挥作用的关键———二价效应。比约克曼表示,新的研究帮助人们认清了在阻止病毒感染时抗体所面临的障碍,同时将有望解释为何人们在开发有效HIV病毒疫苗时情况如此难以琢磨的原因。诺贝尔获奖者、生物学教授大卫·巴尔的摩认为,克莱恩他们发表的是一篇十分重要的论文,因为文章改变了人们在认识HIV病毒抗体为何效果差这一问题上的关注点。它将人们的注意力带向早已知晓但长期以来又一直被忽略了的双臂抗体攻击。论文说明抗HIV病毒的抗体使用单臂受到了限制,锁定能力差。

爱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 摘要: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是由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综合症. 大多数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仍然是健康的,并能在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疾病的情况下生活多年.即使他们看起来健康,自己也感觉健康的时候,他们仍能够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其他人,终生具有传染性. HIV 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可感染人类并导致AIDS.在实验条件下,HIV-1可感染黑猩猩,HIV-2可感染恒河猴,可导致病血症及血清抗体转为阳性,但不能引起动物发病.从HIV感染者外周血,精液,乳汁,脑脊液,唾液,泪液和其他体液中均可分离到病毒,不过目前尚无经泪液,唾液和汁液等感染HIV的报道.HIV一般通过血液和精液和,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 (1)性传播,通过性行为在男同性恋者之间及异性间传播,也可通过人工授精传播; (2)血液传播,通过接受HIV感染者捐献的血液或器官,使用受HIV污染的血染液制品或与HIV感染者共用注射针头而被感染,此外,接触HIV感染者体液或HIV培养物的医务人员和实验人员存在感染HIV的职业危险性; (3)母婴传播,感染HIV者的母亲,可在子宫内或在分娩时将HIV传染给新生儿(Connor,1997).除此之外,人与人的一般接触并不会导致HIV的传播,对此不必过分敏感和恐惧. 在体外,HIV可感染CD4+T淋巴细胞(T4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在其中增殖并引起细胞病变中,表明CD4+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是HIV主要的靶细胞.此外,HIV还可感染正常B淋巴细胞,经EB病毒转化形成的B淋巴母细胞系,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中幼粒细胞及多种细胞系 (O'Brien,1997) 在体内,HIV除感染结缔组织中的CD4+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中幼粒细胞和滤泡树突状细胞外,还可感染上皮组织中的朗格汉细胞(Langerhanscell)及神经组织中的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脑内皮细胞,其分布遍及骨骼,胸腺,脑,心,肺,肠,眼,肾,皮肤和性腺等器官(Dittmar,1997a).HIV具有如此广泛的细胞和组织嗜性,同它所引起的CD4+T淋巴细胞缺陷,淋巴腺病,卡波西肉瘤以及神经系统损伤等多脏器症状是相吻合的. 高度的变异性是HIV及其他反转录病毒所具有的显著特征.突变主要来自反转录过程,其中env和nef等基因变异幅度最大,而gag和pol等则相对保守,变异程度较低且多为沉默的点突变.根据env和gag等基因的变异, 至少可将HIV-1划分为2群,共11个亚型.其中M(main)群由10个亚型组成,即A-J亚型.欧美主要为B亚型,非洲流行A,C,D,E等亚型; 在我国B亚型占优势,其次为C亚弄和A亚型;此外,M群中还存在着各亚型之间的嵌合体(mosaic),如A/E,G/A等.O(outlier)群主要分布于西百和中非,由于成员较少,常被视为一个亚型(O亚型).根据同样的方法,可将HIV-2划分为A,B等亚型(UNAIDS,1997).不仅各地区或不同个体之间HIV存在很大的变异,即使在同一个体内部,差异同样明显.事实上,每个HIV感染者所携带的都是一个异质性的病毒群体,各种突变株共存于体内.高度变异性有助于HIV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同时也为HIV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设置了巨大的障碍. 怎样预防艾滋病 针对不同传播途径,科学家们建议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预防艾滋病的性传播 洁身自爱,保持忠贞单一的性关系; 发生危险性行为时正确使用避孕套; 及时治疗性病. 2,预防艾滋病的血液传播 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不吸毒,不与别人共用针具吸毒. 穿耳或身体穿刺,文身,针刺疗法或者任何需要侵入性的刺破皮肤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艾滋病病毒传播危险. 3,母婴传播预防 艾滋病病毒可在怀孕,分娩或者孩子出生后的母乳喂养过程中传播.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避免怀孕,如怀孕应人工流产. 孕,产妇在分娩前,后使用抗病毒药物,可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 采用人工喂养,也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性.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用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艾滋病患者是指病人具有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即HIV抗体阳性),临床出现机会性感染、各种肿瘤等症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即携带者)是指病人具有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而尚无症状出现,外表与正常人一样,只有通过体检才能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

据我国有关传染病研究所的一项基因研究表明,我国普通人群对艾滋病病毒的易感性较大,对艾滋病的抵抗力明显低于美国白人。专家分析,倘若控制得好,2010年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约为150万,如果不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其病毒携带者将达到1000万,成为世界上艾滋病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随之而来的社会经济损失可达人民币4600~7700亿元。

艾滋病被医学界称做“超级癌症”、“世界新瘟疫”,一旦艾滋病病毒侵入肌体,人体免疫功能即被破坏,许多正常人不会得的病和不会被感染上的病毒,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则对之毫无招架之力,很容易得病,称机会性感染。

艾滋病病毒具有的生物特性,使其具有特别严重的危害:一是人体一旦被病毒感染即具有持续性,不但本人终生携带,而且还可能把病毒传染给别人;二是病毒在每一个复制周期后都会产生不同的病毒,具有多变性,给治疗带来麻烦,因为它会很快产生耐药性,对其用疫苗预防也很困难;三是病毒主要攻击免疫系统中最主要的辅助性T细胞,一旦该细胞被杀灭,整个免疫系统就会坍塌,并激发各种各样的感染以及肿瘤。

艾滋病患者多出现明显的消瘦和严重的营养不良,贫血、白细胞、血小板或全血细胞减少。长期腹泻引起水电解质紊乱,神经系统的损伤引起智力下降、反应迟钝、抑郁、忧虑、类妄想狂精神病或痴呆。心血管系统的损伤引起心动过速、心脏增大、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的损伤可引起间质性肾炎和肾小管坏死,出现蛋白尿、少尿、高度水肿、氮质血症及肾功能衰竭。肌肉骨骼系统的损伤可引起游走性关节炎、关节疼痛和关节腔积液,酷似风湿性关节炎,抗风湿治疗效果不佳,亦可表现有多发性肌炎,肌肉明显压痛及活动障碍,肌肉活检呈坏死性肌炎。内分泌系统的损伤可出现肾上腺功能不全和低肾素血症、低血压、持续性低血钠和高血钾、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和肾上腺危象等。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治愈艾滋病的特效药物。最常用的药物是叠氮胸苷、双脱氧肌苷和双脱氧胞苷等,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感染早期如联合使用上述药物则效果更好。但是以上药物均系国外生产,且价格很贵,国内很少使用。

其他免疫调节药物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Ⅱ和丙种球蛋白等,都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感染和增强免疫调节的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素—Ⅱ还可使患者淋巴细胞数增加,改善人体免疫功能。

中国的一些中药,如香菇多糖、丹参、黄芪和甘草甜素等亦有调整免疫功能的作用。目前在有些研究中已发现,某些中药或其成分在体外实验过程中能抑制HIV,且价格便宜,预计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我国目前艾滋病的诊断标准是:血液检查艾滋病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症状中任何一项者,可确诊为艾滋病人。

(1)近期(3~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

(2)近期(3~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日达3~5次)1个月以上。

(3)卡氏肺囊虫肺炎。

(4)卡波氏肉瘤。

(5)明显的真菌或其他机会性感染。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其传染源是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及被污染的血液、乳液、用具等。目前已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唾液、眼泪、乳汁及尿液等体液中分离出艾滋病病毒。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现已确定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血液、精液有很强的传播作用。它之所以能广泛传播,完全是借助人与人之间体液的直接接触,只要没有造成体液直接接触的条件,就不会传染艾滋病。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3种:

(1)性传播:包括阴道性交、与同性或异性之间的肛交和口交,病毒经性交引起的粘膜微小破口而进入人体。性接触者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全球报告的艾滋病病毒传染者的75%是通过性途径感染。

(2)血液传播:指输入或注射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彻底消毒的非一次性注射用品及其他侵入人体的器械或共用注射器吸毒。

(3)母婴传播:指患有艾滋病或已感染HIV的妇女通过妊娠、分娩或哺乳把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她的婴幼儿,传染几率在30%左右。

据专家说,一般生活中的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吃饭(分餐制)、游泳、咳嗽、蚊虫叮咬、使用公用电话和公共厕所、乘坐公共汽车等都不会被传染。因为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弱,如果没有体液直接接触,艾滋病病毒一经离开人体,较高的温度、日光照射等都可以使其迅速死亡而失去传染力。但是,近年来,医学专家们经过大量研究后发现,吸咽者在相同的生活行为方式下比非吸烟者更易受艾滋病病毒感染。吸烟者易患艾滋病最主要的原因是吸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吸烟要使活化的免疫细胞和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并可使机体免疫系统的自然杀伤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下降,抗体生成减少。对女性来说,烟中的尼古丁及其代谢物可在吸烟女性子宫颈分泌物中蓄积,并可引起局部免疫功能的变化,使生殖系统对病毒感染的敏感性增高。另外,吸烟对肺的巨噬细胞也有影响,并可使抗病毒淋巴细胞减少,使呼吸系统病毒感染率增加。

当艾滋病病毒进入了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时,一般不会使人有患病的感觉,感染者或许不知道自己已携带有病毒。从外观来看跟平常人一样。不过,据研究和临床观察,艾滋病患者在不同阶段可能会出现以下各种征兆:

(1)接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最早症状是体内会出现有关的抗体。美国一项研究证明,具有这种抗体的人均有下述一些数种皮肤病变:

在直肠和肛门周围出现单纯疱疹的水疱,在手、足和长胡须的部位发现新生的疣;

足部出现严重的霉菌感染现象;

皮肤有炎症、红肿,出现水疱,并伴有脓孢病和皮肤的细菌性感染,典型的表现是在嘴和鼻周围出现严重的油性鳞屑;

在腋窝等部位出现毛囊炎;

严重的脂溢性皮炎,在面部、头皮和躯体皮肤出现严重的油性鳞屑;

严重的干皮病或者年轻人突然出现了类似于老年人的皮肤。

(2)发病前1~4年内,大多数患者都会单独出现口腔症状,如上腭、舌背发生白色念珠菌病,舌两侧边缘产生毛状白斑(白色或灰色病变),牙根发炎、溃疡、坏死,牙齿松动,并可出现牙根出血、疼痛和恶臭以及在上腭和牙根出现卡波济肉瘤等。

(3)可能会有感冒现象或淋巴结大、嗓子痛等感觉。

(4)无症状期。

(5)综合症状:肺部、皮肤、肠道等各种感染、持续发热并伴有腹泻、体重下降等。

艾滋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者数月,长者可达5年,一般为数月至2年,这与感染的病毒数量多少有关,例如输血中血液感染病毒的数量大,受血者发病的潜伏期则相对较短。经性接触感染病毒的数量较少时,则发病的潜伏期较长。现在已发现有“慢性进展型”的患者,能十几年都不会发病。

目前艾滋病还没有特效药物,也没有疫苗预防接种。临床上可分为针对艾滋病病毒的治疗,和针对条件致病菌的治疗。

(1)一般疗法。

对HIV感染者可不予治疗,应列入疾病控制网,严密监视,以防传染他人或转变为艾滋病患者。对艾滋病的相关综合征患者及艾滋病患者,要给予道义上的关心和帮助,让患者注意饮食和休息,创造较好的生存环境;对于长期发热的患者,给予物理降温,对于烦躁、恐惧的患者适当给予镇静剂。

(2)免疫增强疗法。

如白介素-2,γ-干扰素等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不大。近年来艾滋病患者有进行骨髓移植者,但只能达到免疫状况暂时性改善。

(3)治疗条件。

致病菌感染根据不同的病原选择相应的药物:如治疗卡氏肺囊虫性肺炎,可选用复方新诺明(SMZCO)每日20~100毫克/千克,分4次服用;也可用羟乙基磺酸戊双脒每日4毫克/千克,肌注或静脉点滴。此二药亦可合并应用,疗程为2~3周。

(4)抗HIV的药物治疗。

叠氮胸苷(AZT)及叠氮去氧胸苷(ZDU)为胸苷核苷的变型,经临床试用似能延长艾滋病病人的生命,实验研究能抑制逆转录酶,阻断HIV的复制,但不能根除病毒,且价格昂贵,药品供应有限,副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现在有不少国家已在进行体外筛选和临床试验,有一定疗效但至今尚未发现有哪一类药物真正有效地抑制艾滋病病毒。中医药抗艾滋病病毒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根据西药筛选研究方法,随机筛选中草药或植物成份,如甘草甜素、金丝桃素、天花粉蛋白、苦瓜蛋白等均对抑制艾滋病有一定疗效,再有成方小柴胡汤可抑制HIV-1逆转录酶。针灸也可以缓解艾滋病病人的某些症状。

艾滋病虽然目前尚不能治愈,但却完全可以预防。个人预防的有效措施,首要是接受健康教育,提高知晓度,同时切断传播途径。以下行为被认为是有效的:

(1)洁身自爱,避免婚前、婚外的性行为及张口深度接吻。

(2)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避免使用不洁理发刀、修脚刀。

(3)不用未消毒的器械穿耳、纹眉、纹身。

(4)怀疑自己或对方受艾滋病病毒感染时,性生活坚持使用避孕套。但要明白,使用避孕套也只能降低85%的艾滋病感染风险。这是就男用避孕套而言,而现在大力提倡的女用避孕套则提高了防艾的几率。与传统的避孕套相类似,女用避孕套是一软且坚韧的聚氨酯纤维套,与男用避孕套长度相当但宽度要大。封闭端的环塑料用于在性交时把避孕套固定在阴道内,开口端较大一些的环在外阴之外展开。由于女用避孕套同时覆盖女性阴道入口和男性阴茎基部,这些地方是性病溃疡的发生部位,易受HIV病毒侵入,因此女用避孕套可以为男女双方提供更多的保护。

(5)不吸毒,在毒瘾暂未戒除前切勿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6)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必须注射或医疗及医疗检查(如治牙病)时,使用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和治疗器械。

(7)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必须输血时,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验合格的血液。

如若不幸有过艾滋病的高危行为(伤口感染或不洁性行为),应尽快到大医院或卫生防疫站抽血测试艾滋病病毒抗体,以便采取应对办法。

有助抗艾滋病病毒的食物有:黄豆、黄瓜、苦瓜、海带、鹅血、大蒜。

可采用下列方法对艾滋病病毒污染物或怀疑被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

(1)药剂消毒:含氯消毒剂中常用的为次氯酸钠。其他含氯消毒剂亦可使用。消毒剂中含有效氯500~5000毫克/千克,处理10~30分钟即可达到一般的消毒目的。遇有病人血液和其他体液时,可使用含有效氯10000毫克/千克的溶液消毒。

碘伏消毒剂可用于物品表面的消毒。含有效碘50~150毫克/千克的溶液作用10~30分钟即可。

75%的乙醇(酒精)可用于手的消毒,作用10分钟即可。戊二醛多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

(2)热消毒:艾滋病病毒对干燥和热敏感。在56℃条件下作用30分钟或100℃作用(如煮沸)20分钟可以消灭艾滋病病毒。

全球攻克艾滋病有了新进展!日前,强生公司对外宣布了全球首次HIV疫苗人体临床试验结果。据悉,这一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的1/2a期临床试验招募了393位健康志愿者,志愿者分别来自美国、卢旺达、乌干达、南非和泰国,结果显示,志愿者对HIV疫苗耐受性良好,并且100%产生了对抗HIV的抗体

国外不收费的医学杂志

英国柳叶刀杂志,世界闻名。国外著名医学杂志《Lancet》。《Nucleic AcidsResearch》。《 Journal of Laryngology & Otology 》。 国外著名医学杂志 The Lancet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Gastroenterolog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 Science Nature HepatologyA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al Care Medicine 美国呼吸医学杂志[TOP] --------------------------------------------------------------------------------B BioTechniques 生物技术Blood 血液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英国肿瘤杂志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英国医学杂志[TOP] --------------------------------------------------------------------------------C Cancer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nline 肿瘤控制和预防 Cancer Control Journal of the Moffitt Cancer Center 肿瘤控制 Circulation 循环Cell 细胞 [TOP] --------------------------------------------------------------------------------E Elsevier Science 临床病毒学杂志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新现传染病[TOP] --------------------------------------------------------------------------------G Gastroenterology 胃肠学[TOP] --------------------------------------------------------------------------------H Hepatology 肝脏学 [TOP] --------------------------------------------------------------------------------I Immunology Today 今日免疫学 Infection and Immunity 传染及免疫 [TOP] --------------------------------------------------------------------------------J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细菌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临床微生物杂志 Journal of Cutaneous Medicine and Surgery 皮肤内科杂志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实验医学杂志 Journal of Immunology 免疫学杂志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精神及行为科学杂志 Journals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美国医学会杂志 Journal of Virology 病毒学杂志 [TOP] --------------------------------------------------------------------------------L Lancet 柳叶刀[TOP] --------------------------------------------------------------------------------N Nature 自然 Nature Biotechnology 自然生物技术 [TOP] --------------------------------------------------------------------------------P Physiology Online 生理杂志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c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国科学院学报[TOP] --------------------------------------------------------------------------------S Science 科学Southern Medical Journal 南方医学杂志 St. Francis Journal of Medicine 圣弗郎西丝医学杂志 Stroke 中风[TOP] --------------------------------------------------------------------------------T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美国胃肠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美国整容医学杂志 The American Roentgen Ray Society 美国放射诊断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aine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Online Journal of Cardiology 心血管杂志 The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 儿童传染病杂志 --------------------------------------------------------------------------------A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Blood Banks 美国血库联合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美国肿瘤研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Osteopathic Medicine 美国骨病医学联合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Immunologists 美国免疫学家协会American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北美中华医学会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ation Oncology 美国放射肿瘤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美国外科医师学院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Lung Association 美国肺科协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美国医学会American Medical Student Association (AMSA) 美国医学生协会 American Podiatric Medical Students' Association 美国足医学生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美国微生物学会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美国公共卫生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Pathologists 美国临床病理学家协会Association for Molecular Pathology 美国分子病理学会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Otolaryngology 五官科研究协会Association of Emergency Physicians 急救医生协会Association of Professor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妇产科教授协会Association of Surgical Technologists 外科技师协会Association of Women Surgeons 妇女外科医生协会Americ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 美国泌尿协会[TOP] --------------------------------------------------------------------------------C California Podiatric Medical Association 加利福尼亚足医学联合会Canadian Association of Gastroenterology 加拿大胃肠协会Canadian Association of Paediatric Surgeons 加拿大小儿外科协会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加拿大医学会Canadian Paediatric Society 加拿大儿科协会Colorado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 科罗拉多家庭医生学会Contact Lens Association of Ophthalmologists 眼科接触镜协会[TOP] --------------------------------------------------------------------------------E Emergency Medicine Residents' Association 急救医学住院医生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thoracic Surgery 英国心胸外科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Endoscopic Surgery () 欧洲内窥外科协会[TOP] --------------------------------------------------------------------------------I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IDSA) 美国传染病协会 [TOP] --------------------------------------------------------------------------------N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Orthopaedic Technologists 国立矫形外科技师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edical Examiners 国立医学考试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Orthopaedic Nurses 国立矫形外科护士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Nurses 国立学校护士协会[TOP] --------------------------------------------------------------------------------P Pan American Society for Clinical Virology 泛美临床病毒学协会Pulmonary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 肺高压协会[TOP] --------------------------------------------------------------------------------T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Geriatric Psychiatry (AAGP) 美国老年精神病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 美国创伤外科协会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ACR) 美国类风湿学院The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美国胃肠联合会The American Podiatric Medical Association 美国足医学联合会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olon and Rectal Surgeons 美国肛肠外科协会The American Society of Radiologic Technologists 美国放射技师协会 The Association for European Paediatric Cardiology 欧州小儿心脏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Professionals in Infection Control and Epidemiology (APIC) 传染控制及流行病专家协会The Australian Osteopathic Association 澳洲骨病联合会The British Osteopathic Association 英国骨病联合会The British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英国矫形外科联合会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Pathologists 加拿大病理医生协会The Medical Scholars Honor Society 医学学者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litis and Crohn's Disease (NACC) 国立直肠病协会The National Multiple Sclerosis Society 国立多发性硬化疗协会The Neuropathy Association 神经病学协会The 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Cardiac Imaging (NASCI) 北美心血管扫描学会The Ontario Association of Pediatricians 安大略儿科医生协会The Society for Ultrastructural Pathology 超微结构病理协会U .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

谁跟你说的?不收费用别人不会给你白做,这是社会的潜规则。

很多比较好的刊物都不收,大部分学报也不收。

社科类:

理论与改革、理论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当代教育论坛、职业技术教育、前沿、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图书情报知识、中国人口科学、广西民族研究、人口研究、经济管理、经济学报、审计与经济研究、统计研究、企业经济、当代经济研究、西部论坛、金融理论与实践、税务与经济。

商业经济与管理、民族文学研究、文学评论、当代电视、新闻论坛、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人民论坛、河北法学、法学论坛、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艺术评论。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传媒观察、传媒、中国电视、当代传播、现代教育丛论、职教论坛、教学与研究、教学与管理、江苏高教。

医学理综: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通信世界、集成技术、医药卫生综合、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中华保健医学杂志、解放军护理杂志、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中国期刊方阵

“中国期刊方阵”的基本框架分为4个层面,形成宝塔形结构。第一个层面为“双效”期刊。以全国现有8135种期刊为基数,按10%—15%的比例选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1000余种期刊,作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基础。通过各省(区、市)和中央部委评比推荐产生。

第二个层面为“双百”期刊。即通过每两年一届评比产生的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每届进入全国“双百”重点期刊数量控制在200种左右。

第三个层面为“双奖”期刊。是全国“双百”重点期刊基础上评选出的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的期刊。此类期刊约100种左右。

第四个层面为“双高”期刊,即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期刊。此类期刊约50种。

建设“中国期刊方阵”的运作步骤采取分级负责的形式,各省的“双效”期刊由省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按照规定比例推荐,入选期刊必须是省、部级以上优秀期刊,或有希望成为优秀期刊者。

“双奖”和“双百”期刊通过评选产生。“双高”期刊由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确定,入选期刊均为国内知名品牌期刊。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建设‘中国期刊方阵’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由科技部负责组织的科技期刊的推荐评选工作已经结束。科技部于日前公布了评选结果,共评出716种科技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高校期刊入选113种。

其中,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期刊(双高期刊)40种,高校占7种;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双奖期刊)58种,高校占3种。

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双百期刊)122种,高校占18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期刊(双效期刊)496种,高校占85种。《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双效期刊”。

没有,现在的期刊都是要收费发表的,因为发表论文要占据期刊那边的精力还有版面,至少要交期刊的版面费。

非核心期刊,也就是普通期刊,省级,国家级期刊,教育类期刊,都是排到6个月以后,收费的学术期刊,尚且如此。

如果一个刊物,不收费,甚至给稿费,那说明,这个刊物有国家级拨款,不差钱,可以用心提高刊物质量,所以他们对于论文的质量要求肯定很高,刊期会更长,要求更严格。

出版周期

根据期刊的出版周期可将期刊分为。

周刊,出版周期为每周一期的周末。

双周刊,出版周期为每两周一期。

旬刊,出版周期为10天。

半月刊,出版周期为15天。

月刊,出版周期为30天。

双月刊,出版周期为两个月。

季刊,出版周期为一个季度,即3个月。

半年刊,出版周期为6个月。

年刊,出版周期为1年。

医学论文退稿层次不清

常见的退稿原因�与退稿后处理�退稿是指作者向科技期刊编辑部的正式投稿没有被该编辑部雹纳。退稿的方式按期刊稿约约定的方式进行,一般有稿件全文退还、部分退还(退文不退图)、不退还等形式,用邮局寄送或电子邮件返还等。无论何种形式,一般均应以收到编辑部的正式退稿信函或说明为准。从编辑部角度来讲,退稿的多少是衡量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客观指标之一。退稿率高,表明该期刊稿源丰富,稿件选择余地较大。通常高质量、高水平的期刊退稿率在70%~90%;中等水平期刊退稿率在40%~70%;退稿率在20%~40%的期刊其质量难以保证;而期刊退稿率低于20%,提示该刊稿源枯竭。一般知名度较高的医学科技期刊的退稿率约50%~80%。作者在投稿前可以从稿件的刊出周期大致推测该刊的稿源情况,一般稿源丰富的期刊投中的几率相对较低,作者应对自己的稿件情况有一客观正确的评价,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期刊投稿。�第一节 主要退稿原因与改进措施�退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编辑工作中对退稿的原因分析发现依次为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等设计选题方面存在的问题;不符合该 刊报道范围;重要的资料、数据缺乏,退修后仍不能补充;撰写表达太差,不符合发表的基本要求;与该刊近期报道计划冲突;编辑部稿件积压,短期内不能发表。但从医学论文写作角度看,上述退稿原因中,科研设计和撰写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有些能够通过修改得以完善;而另外一部分退稿原因中有些则可能通过改进投稿技巧避免或弥补。�一、科研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选题或科研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其中少部分问题可以在修改时说明或完善,但更多的问题在研究工作开始时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其结果是“先天缺陷”,文章出来后不可能弥补。1.设计方案不明确。其研究是应用随机对照试验还是非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或一般性回顾研究或一般性前瞻研究,设计方案文中完全没有交待,表明作者对设计方案以及不同方案的论证强度差异不清楚,影响了文章的说服力。正确的做法是在确定选题后就设计采用什么最佳方案来完成和落实选题,并按照选定的设计方案要求进行研究工作。撰稿时在文章的方法段交待清楚是根据什么方案进行的研究,并在统计方法的选择、结果的表述等方面做到与之相适应。�2.没有研究对象的选择、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观察对象的可信度差;一些动物选择不恰当,本身的组织结构与所研究疾病的组织基础之间差异较大,没有相似性或可比性。观察对象都不可靠,其干预结果的可信度自然受到影响。其实从文章中看,不少作者对观察对象是有一定的选择依据的,但就是没有明确交待。正确的做法是所有观察对象,包括实验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均应在方法中明确交待其纳入和排除标准,最好是引用权威文献或学界公认的“金标准”。如果没有现存的“金标准”,是研究者自行确定的观察标准,也应交待其观察纳入和排除的具体依据,以表明观察对象选择的合理性或便于其他读者重复。�3.不知如何确定样本量且样本量偏小;对随机分组的真正含义不了解。不同研究设计对样本量的大小要求是不同的,在研究设计时就要考虑到这一点并且在文中交待清楚样本量大小的确定依据。一些文章中写有“随机”分组,但不写明随机方法;对一些不可能重复的回顾性材料进行分析,也说是随机分组,如何“随机”、如何分组却不交待,表明作者对随机的概念不清。正确做法是明确设计方案,并按不同设计方案对样本量的需求进行计算,然后按规范的随机方法进行分组。有蝈研究设计方案本身就不可能“随机”,所以不要不分情况套用“随机”一词,否则反而影响了文章的可信度。�4.分组后两组不做均衡性检验。不论是以患者为研究对象还是动物实验研究,不做或很少做组间的均衡性检验很普遍,或者只是文字叙述两组有可比性,但两组非处理因素分布不均衡,这对结果的可信度有很大影响,其论文的价值和评审自然受到影响。好的论文应有随机分组后的均衡性检验,即将两组‘或多组,的非处理因素的数据列表,做统计学检验,要求P>0.05,两组(或多组)才有可比性。�5.对研究结果不作统计学处理或统计学处理错误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论文的材料方法中不介绍统计学方法,而在结果中出现P值。统计方法选择不当或分析错误比较常见,因为这一问题比较复杂最好是在设计研究方案或处理研究结果时请统计学方面的专业人员帮同助。如果涉及的统计学方面问题较多,论文撰写后最好是请统计学专业人员帮忙评阅。�6.对照组设计不合理或无对照组。论文中用的什么对照方法,一定要明确。选择对照一定要起到与试验组比较的作用,无对照的研究论文只能算作叙述性研究,其论证强度很低。�7.盲法应用极少。对受试者或观察者主观因素可能影响其观测指标的研究不用盲法设计,以至于研究的疗效等结果不可信、科学性差这也是在科研设计时就应注意的问题。�8.极少论文涉及到研究中易发生的错误及其控制。一项研究中,往往会发生各种偏倚,在设计中要事先估计,并考虑如何控制偏倚,如防治性研究中的沾染与干扰,病因研究中的混杂、偏倚等对研究结果的可信度的影响。�9.对远期疗效研究不够。疗效研究中观察时间太短,不足以说明治疗效果或不能全面体现其疗效确切可靠。

根据主编被退回的原因,进行相应修改。一定要仔细研究主编的意思,是不是不符合本杂志的主题。或者选择投其他期刊

完全可以。一稿多投的定义是同时投给多家。你既然收到了明确的退稿信,就说明这家不会采纳你的稿子了,就可以自行处理,再另投他家。只是不能在还没给你明确答复前,投多家,那样如果都过了你给哪家呢?这就浪费了其他N家编辑的劳动成果了……是这个意思……

据学术堂了解,论文被退回,分三种情况:一是“文章质量达不到要求”,这种肯定是写作问题,可以找专业的人员修改润色,然后改投;二是专业不符合,学术期刊也分为专业性期刊和综合性期刊,如果你的稿件与期刊专业不一致,也会被退稿,这种直接改投就好了;三是“修改重投”,编辑要求你修改后重投论文,表示他认为你的论文如果能根据建议修改,是有发表的潜力的,关键是一步一步来,系统性地处理审稿人的意见。

外科大主任的论文含金量

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都是比较优质的论文,通常情况下,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毕业期间为了达到学校毕业的要求,要提交个学的论文水平一般都是属于普遍的水平。职称论文会根据专业所在的领域,深入拓展,所以水平会比较高一些,整体含金量也会更高。

研究生论文的时候经常要参考别人写的论文,可是你在期刊网上搜索呀,那么多同类型的论文,怎么在其中找到最正宗最有参考价值的,真的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我觉得判断一篇论文的含金量可以从两个大方向上来判断。一是论文本身,二是论文附加的一些东西。

我们首先看论文本身。论点是否鲜明。论点鲜明这件事情好像很好判断,可是真正做过论文的或者有经验的老师完全可以从一篇论文题目看出这篇论文有没有价值。

我是研究现当代的举个例子,同样是说女性形象,比较萧红和张爱玲就会很有冲击力很有料,可是你比较萧红和冰心,拜托,冰心本身塑造的女性并不多,不成体系,性格色彩也不鲜明,虽然题目很新颖但是一看就不靠谱呀。

论述功力是否扎实。有的论文一看就像是在凑字数,明明可以一句话说明白的事情,偏偏要扯来扯去好几段说不出所以人,这样的论文你指望它含金量高。

再看论文附加的一些东西。

首先当然是作者,如果这个作者是学术界大牛,特别这篇论文又是在他中青年鼎盛时期的产出的话,真的十分值得一读。

其次看引用率。有的论文真的引用率超级高,这样的论文论点肯定值得借鉴因为是业内公认的,然后表述方式什么的也可以学习。

最后看引用出处。含金量比较高的论文,引用的著作或者期刊都比较有名,是经过严格筛选的,绝对不会随便谁的文章都引用。

论文和专著是学术成果的两种基本载体,如果说还有第三种的话,那就是教科书。但现在学术界对教科书贬褒不一,教科书在我国过去采取主编制,内容几乎千篇一律,是所谓公知,即公开的知识或者公共的知识,这是不存在知识产权的知识。因此,对教科书的学术评价较低,认为教科书没有学术含量。当然,最近这些年来对教科书的评价有所改变,主要是出现一些学者个人独著的教科书,而且是学术性的教科书。教科书是对本学科知识的一种体系性的表达,它更多地反映了一个学者对整个学科知识的整体性把握。因此,对于教科书作者的学术要求是很高的。像在德国、日本等国家,一个教授只有到了50多岁才开始写教科书。而且教科书反映一个学者的综合素质,对本学科的综合把握能力,因此是一种最为重要的学术成果。我国也应该向这个方向恢复与提升教科书的学术声誉,尤其是要摈弃教科书的主编制。在我看来,主编制的教科书是没有学术灵魂的教科书。我在这里重点讨论的是论文和专著。应该说,论文和专著的差别并不在于篇幅大小,不是说论文篇幅小一些,而专著篇幅大一些。两者的区分主要在结构、内容和性质等方面。论文是对一个论题的阐述,是一种问题性的思考:对某一个专门性的问题进行思考,将思考成果写成一篇论文。而专著是对一个专题的论述,是一种体系性的思考。论文要确定论点,提出论据, 由此展开论证。而专著则是对某一专题的体系性叙述,具有较为广泛的展开和较为深入的论述。因此,专著的深度和广度显然超过论文。现在的问题是,论文不像论文,专著不像专著,缺乏论文和专著的品格与品质。论文像专著,而专著则像教科书。例如学位论文,包括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应当是一种论文的文体,应该具有论文的特征。即使是十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的博士论文,它也应该具备论文的性质。但现在的硕士论文像综述,而博士论文则像专著,甚至像教科书,没有达到论文的要求。这些问题都说明了我们对于论文和专著以及教科书这样一些学术载体的把握上还存在一些偏差。当然,也有一些专著是论文的结集,也就是说先有论文发表,然后把论文编撰以后形成一本专著。这种专著意味着它每一部分都达到了论文的水平,而一本专著的十个章节就相当于十篇论文,这样一种专著的学术质量当然是比一般专著更高的。一般的专著,并不是每一部分都能够发表的。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资料的梳理或者综述,或者是对本学科问题的一种沿革性的叙述,而没有达到论文的程度。就这部分内容而言,资料价值大于观点,是没办法作为论文在刊物上独立发表的。一般来说,专著的这种水分可能会比较多一些,这也是对一般的专著学术评价较低的原因之所在。而论文则相对来说学术含量要高一些,各单位对于论文和专著在学术评价上也是有所不同的。有些单位更注重论文,并以论文发表的数量作为学术评价的主要标准。也有些单位注重专著,以专著作为学术评价主要标准。而北大可能是属于第一种情况,把论文放在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上。评奖也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有些奖项注重论文,有些奖项则注重专著。在一般的情况下,就论文和专著这两种形式而言,我认为注重论文可能更为合理一些。应该把论文作为主要的学术评价标准,而学者也应该以论文作为主要的学术成果载体。因为论文的篇幅不是很大,一般是一万字或者几万字,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而现在的学术刊物一般都是双月刊,还有月刊,论文这种形式可以把学者日常研究的成果及时地发表出来。有些学者虽然也在做研究,一开始就确定其最终成果是以专著的形式出版的。在专著的写作过程中,并没有注重对阶段性研究成果的论文发表。因此在三五年的专著写作期间,一篇论文也没有发表,只是最后出版了一本专著。这样一种做法并不值得提倡,而应该把阶段性成果发表出来,每年至少要有两三篇论文发表。通过每年发表的这些论文,可以把这种学术进展、学术方向及时地反映出来。三五年以后,研究成果成熟了,再以专著的形式发表出来,这样一种做法是较好的。当然论文也是有长有短的,就一个初学者而言,一开始可能要写一些篇幅较短的论文,比如说三五千字的论文。对短篇的论文能够把握以后,再逐渐地写一万字左右的篇幅较长的论文。最后能够写两三万字论文,基本上硕士论文所要求的篇幅。因此,论文写作是一个由短到长逐渐发展的过程。专著的写作更需要学术积累,因为专著的篇幅比较大。对于一个硕士生来说主要是论文的写作,而对于一个博士生来说基本上要达到专著的写作程度。就我本人而言,也是从短小的论文开始写起的,例如我发表在《法学研究》1984年第2期的第一篇论文,题目是《论教唆犯的未遂》,只有四千字左右。及至发表在《法学研究》1996年第2期的《罪刑法定的当代命运》一文,长达六万多字,是我迄今为止在《法学研究》发表的29篇论文中篇幅最长的一篇。尽管论文和专著这两种学术成果的载体存在差异,但它们还是有共同之处,要求写作者对其中的内容把握好,能够顺畅地将学术思想通过论文或者专著的形式表达出来。

首先来说含金量是很高的,但是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可能他们的论文是没有太大学术价值的,因为刚刚入学,基础课课还没有学明白,专业课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可能对本专业,本行业都不一定能了解,那么写出来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是很费力的。但是如果你发表出了一篇好的论文,它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首先这篇论文可以用来评奖学金,其次如果学分不够的话,还可以通过发论文增加学分,像出国留学的同学发表论文也是能帮助你申请到更好的学校。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