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法医学杂志动脉粥样硬化

发布时间:

法医学杂志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临床概述:动脉粥样硬化是配方发达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习惯改变,该病也成为我国主要死亡原因。动脉粥样硬化始发儿童时期而持续进展,通常在中年或者中老年出现症状。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现为脂质和坏死组织的骤聚,因此往往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退行性病变。现在认为,本病变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是病变处于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及T淋巴细胞的聚集;其次是包括胶原、弹性纤维及蛋白质多糖等结缔组织基质和平滑肌细胞的增生;第三是脂质,其中主要含胆固醇结晶及游离胆固醇和结缔组织。粥样硬化斑块中脂质及结缔组织的含量决定斑块的稳定性以及是否易导致急性缺血事件发生。病理现象:动脉粥样硬化是累及体循环系统从大型弹力型(如主动脉)到中型弹力型(如心外膜冠状动脉)动脉内膜的疾病。其特征是动脉内膜斑块形成(尽管有严重情况下斑块可以融合)。每个斑块的组成成分不同。脂质是粥样硬化斑的基本成分。内膜增厚严格来说不属于粥样硬化斑块,而是血管内膜对机械损伤的一种适应性反应。病理解析:血管内毒素物质的沉积对血管造成伤害,损伤的组织易受到病毒、细菌等物质的攻击,因此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T细胞将在受损部位结集,对病毒、细菌进行清除。同时血管的平滑肌细胞(是高弹性、结构致密,不易受攻击的一种细胞)增生是血管自动防御的表现。血管是高负荷工作的器官,每时每刻都需要运送血液等,因此,身体是绝对不会让它随便被破坏,加强防御便成了天经地义的事。如果伤害因素一直存在,这种临时防御措施便一直存在,久而久之便出现斑块、结缔组织等异常的组织形态,最终导致血管的硬化。

注意动脉硬化的危险信号在动脉硬化发展的早期,由于病变轻微而在临床上无任何的不适症状,这就消弱了人体的防范,隐匿了病情。但是,只有动脉硬化发展的非常严重时,这才在临床上表现出种种不适的症状和体征,如常见的症状有心悸、心慌、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四肢凉麻、四肢酸懒、跛行、视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等。 对于早期的动脉硬化病患者,大多数患者几乎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都处在隐匿状态下潜伏发展。对于中期的动脉硬化病患者,大多数患者都或多或少有心悸、心慌、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四肢凉麻、四肢酸懒、跛行、视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临床症状,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症状。此时,做许多常规的医学检查如心电图、血脂、血流变、脑电图、脑血量等,都查不出什么病变问题。患者大都不以为然、无大妨碍,不了了之。这让患者又继续病入膏肓。对于晚期的动脉硬化病患者,大多数患者都已发展成了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等疾病了,常规的医学检查就很容易检查出了。这时,患者开了许多降脂、降压、增加心肌供氧供能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比如让高血压患者终年服用降压药、高血脂患者终年服用降脂药等,这些对逆转病灶已无能为力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病变终究会一天天加重,直至病入膏肓而死亡。 对于中期的动脉硬化病患者,虽然大多数患者都或多或少有心悸、心慌、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四肢凉麻、四肢酸懒、跛行、视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临床症状,但是不同的患者可能会有不同的临床症状。这些都是动脉硬化病的早期危险信号,敬请广大的患者注意!而这时候,大多数的患者,对此都不以为然,思想麻痹,放松了警惕性,让病魔继续发展,直至病入膏肓时才起患者的注意,但为时已晚。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等些心血管疾病,以及其它的疾病,同时也包括其它的许多种常见的多发病、慢性病,只对症治疗,直至病魔一个一个地夺走患者的生命。 我们要注意动脉硬化病的早期危险信号,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动脉是血液循环不可缺少的,动脉硬化是严重威胁人体生命的一种症状,动脉中血液需要流通,人体的血液如果停止流动,许多器官供血不足,会导致身体难以正常的运转,那么动脉粥样硬化有什么坏处?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哪些疾病呢?1、影响全身血流调节当主动脉及其分支发生粥样硬化,可导致血管壁弹性降低,可影响全身血流调剂,导致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宽,心脏负担增加。2、影响器官及组织功能当内脏及四肢动脉管腔因粥样硬化而发生狭窄或者闭塞,可导致供应器官与组织的血液减少,引起相应的器官与组织的缺血和坏死。3、血管壁功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动脉壁的弹力与肌层被破坏使血管壁变得薄弱,如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极易因此而出现血管破裂而出血。4、对各个组织器官的危害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管腔狭窄或闭塞进而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肌缺血、缺氧,而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脏疾病。2、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严重者可导致脑梗塞、脑出血或者脑萎缩等。3、肾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不稳定性高血压。4、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引起消化不良。便秘或者腹痛等。5、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引起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跌倒、严重时还可以出现坏疽等。5、动脉硬化吃什么好1、菊花粥材料:菊花10克,粳米100克。做法:先把粳米淘洗干净,加水如常法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菊花末,稍煮一、二沸即可。功效:可以清肝火,散风热,明头目,适用于动脉硬化肝经有热,表现为头晕头胀而痛,面红耳赤,心烦易怒的人群服食调养。2、黑芝麻桑椹糊材料:黑芝麻、桑椹各60克,大米30克。做法:将黑芝麻、桑椹、大米分别洗净后,同放砂盘中擂烂。瓦锅内放清水适量,煮沸后加入白糖,待糖溶化,水再沸后,缓缓加入芝麻、桑椹浆,煮成糊状服食。功效:可也补益肝肾,适用于动脉硬化症肝肾不足,头晕眼花,大便秘结的人群服食。3、菊花延龄膏材料:鲜白菊花瓣500克,炼蜜250克。做法:将水适量煎煮菊花,前后共煎3次,去渣后,药液合在一起用小火浓缩,最后加入炼蜜收膏,每次服用约15克,每日2-3次。功效:可也清热凉肝,明目延年,适用于动脉硬化症肝虚有热,头昏,眩晕,颈项不适,以及高血压病的人群服食使用。4、桃仁萝卜粥材料:桃仁10克,白萝卜100克,粳米50克。做法:将桃仁去皮尖后捣烂为泥,与萝卜、粳米同煮为粥,再加盐或糖少许调味,早晚分食。功效:可也化痰祛瘀,适用于动脉硬化症痰瘀阻滞,头晕,头痛,脘痞食少等症状的人群服食。5、红花陈皮饮材料:红花、陈皮各10克,红糖50克。做法:将红花、陈皮加水适量,煎取汁液500毫升左右,放入红糖,分2次服用,连服数日。功效:可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适用于动脉硬化症痰瘀阻滞,头目昏重,饮食不香等症状的人群服食。6、党参猪肉汤材料:党参30克,猪瘦肉250克。用法:将党参洗净,用纱布包好,与猪瘦肉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炖至肉熟烂,加入食盐少许。功效:可以益气补虚,适用于动脉硬化症脾气虚弱,头晕眼花,气短乏力,食少便溏等人群服食。7、山楂菖蒲饮材料:山楂30克,石菖蒲15克。做法:将二者同放杯内,冲入开水,加盖闷10分钟左右即可。每日1次,随冲随饮。功效:可以祛痰化瘀,益智通窍,适用于脑动脉硬化症痰瘀阻络,头脑昏蒙,耳鸣耳聋,失眠健忘等人群服食。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论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很常见的心内科疾病,患者平时会表现为胸痛跟心音减弱、乏力等症状。还能通过心电图跟心电图负荷试验、超声心电图等方法进行诊断。明确病因后,患者能通过药物或者手术、中医等方法进行治疗缓解。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通常无法治愈,只能控制其进一步进展。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必须注意低盐、低脂和清淡饮食。我们不能吃太咸和太油腻。

虽然有轻微的冠心病,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已经形成。从根本上说,不可能完全治愈它,但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疾病可以稳定下来,因此不会进展。例如,你可以吃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控制血压和血糖。一旦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恢复期也相对较长且难以治愈。这将导致血管的弹性收缩减弱。一般来说,恢复并不容易。建议使用一些药物软化血管并缓解硬化。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症状使用药物。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病。一旦确诊,即使在狭窄和旁路移植术后,也只能辅以危及生命的药物。这是因为目前临床对其病因的认识还不完全,老年引起的冠状动脉硬化,不健康饮食引起的相关疾病和血小板血栓形成,吸烟和酗酒。它没有解决原因,但不是由错误的治疗引起的,而是由认知偏见引起的。如果饮食、烟酒、老年、体育锻炼和遗传因素都是致病因素,那么就很难治愈,只能控制。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治疗单独收缩压高的高血压病人时,也应当注意舒张压过去HEP临床试验中,已经证明孤立性高收缩压的高血压病人积极降压可明显减少心血管疾病(CVD)。本文目的在研究CVD与DBP降低的关系。 在调整年龄、性别、过去用药、吸烟、过去心脏病史、脑中风史或糖尿病等因素后,发现对照组SBP下降5 mmHg,CVD减少4%,DBP无变化。治疗组,SBP下降5 mmHg,CVD下降7%。若DBP下降5 mmHg,CVD反而上升10%。SBP达标时,CVD下降29%,若DBP降到55 mmHg以下,CVD增加99%。因此在治疗单纯收缩压高的病人时,注意保持DBP勿低于55 mmHg。Circulation1998;98:862血压病脂肪餐后出现异常三酸甘油酯反应冠心病(CAD)脂肪餐后血三酸甘油酸(TG)升高反应加强,延长。但高血压病人对脂肪餐后的反应如何尚不清楚。本文研究15名高血压病人无CAD,15名正常血压者无CAD,15名正常血压有CAD。脂肪餐内容为:83.5%脂肪,1604 大卡/m2体表面积。在脂肪餐后6,8小时各测一次TC,TG、HDL。发现:各组TC、HDL在餐后无变化,高血压病人及CAD组病人,餐后6小时TG比对照组明显增加(高血压组270±96 mg%,CAD组257±150 mg%,对照组160±75 mg%,P<0.0016,<0.0015)。餐后8小时,也有同样变化。高血压组226±81 mg%,CAD组211±136 mg%,对照组133±62 mg%,P=0.032,0.052)。为调节基础TG对餐后TG影响,我们在正常人基础TG与餐后6小时TG之间绘出预期相关曲线=1.26x+52.1,r=0.64,P=0.0108。高血压病人餐后TG较预期值升高67 mg%(P=0.0027),CAD病人升高70 mg%(P=0.035)。正常人餐前与餐后8小时的TG预期曲线为=+,r=0.82,P=0.0002,高血压病人TG较预期值增加46 mg%(P=0.014),CAD病人高出49 mg%(P=0.069)。结论:高血压病人在脂肪餐后的TG升高反应及延长与CAD病人相似。Circulation1998;98:860高血压家庭史子女餐后脂肪耐量与餐后葡萄糖利用障碍高血压家庭史子女往往有胰岛素抵抗。本文研究年龄20岁~27岁医学生,脂肪餐试验(1017千卡,58 g脂肪、75 g碳水化合物、30 g蛋白、10 g酒精、3万单位Vit A),观察主要脂肪蛋白成分变化,及燃料利用情况。10名有家庭史(FH)男性与10名无家庭史男性相比较,年龄、体重、腰围/臀围比、BP均相当。空腹三酸甘油酯、总胆固醇、LDL、HDL、血糖、游离脂肪酸、胰岛素都无异常。FH组脂肪餐后三酸甘油酯增高是由于VLDL增加,乳糜微粒较高。5小时后TG增高更多。但葡萄糖、胰岛素或游离脂肪酸两组餐后尚无区别。FH组餐后呼吸商较低,葡萄糖利用率较低。结论:可能发展成高血压的人极早期代谢就有变化。Circulation1998;98:448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病人冠脉重建伴有静息状态时冠脉血流增加血流多少与动脉内径密切相关。对高血压病LVH时冠脉血管重建情况了解甚少。本文研究高血压病人正常或轻度病变的冠脉,在LVH影响下的重建的情况及冠脉储备。43名高血压病人进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左前降支;病人分为两组,一组左室后壁(LVPW)明显增厚≥13 mm,第二组LVPW<13 mm。两组平均BP类似,两组冠脉斑块情况也类似,但两组血管大小,内径大小有明显区别。第一组基础冠脉血流(CBF)较第2组明显大。用腺苷注射后,冠脉储备(CBR)在第一组明显比第二组小。结论:LVH使冠脉内径增大,冠脉储备减少。Circulation1998;98:863ACEI长期治疗后冠脉血流储备改善ACEI被认为对高血压病人具有心脏修复作用,冠脉血管扩张储备损害可引起微血管性心绞痛,是高血压性心脏病重要发病机制之一。降压治疗的目的之一是改善冠脉储备,方法:14名高血压病(6名男性,8名女性,年龄58±5岁),微血管性心绞痛用Perindopril(4 mg~8 mg/d)治疗12±2月,冠脉储备(Vcor)冠脉阻力(Rcor)氩气法定量测定基础状态及用潘生丁0.5 mg/kg后的最大血流Vmax、最小阻力Rmin,求Rcor/Rmin之比为冠脉储备。结果:治疗后,LVM减少11%(263±68→236±63g,P<0.05);最大冠脉血流增加54%(170±46→263±142 ml·, P<0.05),最小冠脉阻力下降(0.6±0.2→0.45±0.19 mmHg·<0.05)。冠脉储备增加,从2.1±0.6到3.5±1.9(P<0.05),增加67%。结论:长期ACEI治疗明显改善冠脉储备;冠脉储备增加比LVM下降明显。Circulation1998;98:723停经是不是高血压的危险因子?停经后妇女往往SBP,DBP增高,现在还不清楚在自然停经后,卵巢功能失调是否对BP上升有影响。本文研究10名有生殖能力妇女在双侧卵巢切除前后作24小时血压监测(ABPM),10名妇女做子宫切除但保留卵巢者为对照组。所有妇女都没有心血管危险因子。卵巢切除术伴有明显24小时DBP上升(P<0.01),白天及夜间DBP上升(P<0.01),SBP在夜间明显上升(P<0.01),白天SBP及24小时SBP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无类似变化。经3个月雌激素替代疗法后,SBP与DBP都恢复正常。结论:本文研究结果证明停经后BP病理性增高与卵巢功能消失有明显关系。Circulation1998;98:86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是否影响病人ACEI的治疗反应?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中DD型伴有血循环高ACE活性,高AngⅡ。本文研究这种病人的多态性是否影响高血压病人对ACEI的反应,75名高血压病人其中II:26人,ID:40人,DD:9人,每天用imidapril 5 mg治疗,治疗前检查:左室重量(LVM)以超声心动图测定,检查血浆肾素,醛固酮,ACE活性,ANP、BNP。治疗后6个月检查左室重,ANP、BNP。病人为II型者,在治疗开始后2周~4周,SBP与DBP下降较明显。在慢性治疗期,75名病人中,46名病人BP控制良好(II∶ID∶DD=5∶20∶4)。II型病人对治疗反应较ID、DD型病人好。6个月后复查LVM,II型病人LVM下降为10/17,在ID、DD病人仅有6名,0名LVM下降。II型病人LVM逆转率较ID、DD病人明显(P=)。结论:II型病人的BP与LVM对ACEI的反应较ID,DD型病人好,ACEI的剂量可根据病人的ACE基因型加以调整。(编者按:此文结论尚需较大系列病例加以证实)Circulation1998;98:723小量噻嗪利尿剂对血清尿酸的影响有人认为噻嗪剂利尿剂能增加血尿酸,AⅡ受体阻断剂Losartan(LOS)能降尿酸。本文验证该假说。血尿酸在治疗前,治疗后4个月检查一次。病人随机分成4组治疗:一般治疗组,Los 50 mg,Los 50 mg+氢氯噻嗪(Hctz)12.5 mg,Los 50 mg+Hctz 25 mg。2616名高血压病人中66%血压达标。在2616名病人中,377名入选时未用Hctz,后期用Hctz 25 mg,入选时Los组与Hctz组血尿酸相似(6.3 mg% vs 6.0mg%),一般治疗组中加用Hctz25 mg者,血尿酸增加0.8 mg%(87名)。244名用Los加用Hctz 25 mg者,尿酸仅增加0.2 mg%(P<0.01 vs一般治疗组)。入选时或治疗结束时只用Hctz 25 mg者,凡加用LOS者血尿酸均值下降0.5 mg%。结论:Hctz 25 mg引起血尿酸增加的病人,同时用50 mg Los可明显减少之。Circulation1998;98:723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胰岛素抵抗:依那普利与Losartan治疗胰岛素抵抗(IR)是高血压病的表现之一,但周围血管阻力的变化是IR的原因还是结果尚未定论。本文比较从SHR分离出脂肪细胞的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代谢,并用依那普利(Enal 20 mg/kg/d),Losartan (Los 40 mg/kg/d)治疗5周后。Enal及Los治疗后,SHR血压从180±5mmHg降到125±6与140±1 mmHg(P<0.05);心肌肥厚从3.42±0.1 mg/g降到2.72±0.10(Enal),2.54±0.1(Los)P<。用3 mmol14C-葡萄糖加胰岛素 nmol~5 nmol与脂肪细胞一起培养,观察葡萄糖参入脂肪细胞的多少,最大效应Emax为105个脂肪细胞中萄葡糖重 μmol,并计算Kd(nM)。发现SHR的Emax较WKY少(±比± μM/105细胞,Kd无变化,Enal治疗增加SHR脂肪摄取葡萄糖Emax=1.01±0.16,Los无明显作用Emax=±。结论:IR是由于对胰岛素的最大反应下降,而敏感性无变化;Enal可改善这种反应下降,但Los无效。Circulation1998;98:448高血压父母所生子女的血浆Leptin水平Leptin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内泌素,对能量平衡的调节起作用。有报告认为Leptin可能在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IRH)代谢综合征中起一定作用。本文研究高血压父母所生健康子女的血浆Leptin水平。以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家庭史的健康子女为对照。26名高血压家庭史的子女,年龄平均16±2.5岁,体重指数(BMI)21.5±2.8。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家庭史的健康子女,平均年龄17±2.3岁,BMI,21.9±2.4。Leptin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发现有高血压家庭史子女Leptin无论男女都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男性:7.65±5.06 vs 3.8±1.7 pg/L,女性11.05±4.77 vs 7.87±2.15 pg/L, P<0.05。结论高血压家庭子女血浆高Leptin,SBP与DBP都较无高血压等病史的家庭子女高。Leptin可能在原发性高血压的代谢综合征的表达上起作用。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最多,其余依次为右主干、左主干或左旋支、后旋支。病变常呈节段性,多发生于血管的心壁侧,斑块多呈新月形,管腔呈偏心性不同程度的狭窄。按管腔狭窄程度可分为4级:Ⅰ级,≤25%;Ⅱ级,26%~50%;Ⅲ级,51%~75%;Ⅳ级,>7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伴发冠状动脉痉挛,痉挛可使原有的管腔狭窄程度加剧,甚至导致供血的中断,引起心肌缺血及相应的心脏病变(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并可成为心源性猝死的原因。 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arteryheart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IHD)。CHD是多种冠状动脉病的结果,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绝大多数(95%-99%)。因此,习惯上把CHD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同义词。 CHD的原因: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主要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继发的复合性病变和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管腔狭窄,是CHD的最常见原因。②心肌耗氧量剧增:当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肌负荷增加(如血压骤升、情绪激动、心动过速等),使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引发CHD。 (一)心绞痛 心绞痛(anginapectoris,AP)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或)心肌耗氧量骤增致使心肌急性、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胸骨后部位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感,常放射至左肩和左臂。每次发作3~5min,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可因休息或用硝酸酯剂而缓解消失。 临床上心绞痛分为:①稳定性AP(stableanginapectoris)又称轻型心绞痛,一般不发作,可稳定数月,仅在重体力、脑力劳动或其他原因所致一过性心肌耗氧量增高时出现症状;②不稳定性AP(unstableanginapectoris)临床上颇不稳定,在负荷时、休息时均可发作。发作强度和频度逐渐增加,患者大多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主干近侧端高度狭窄。③变异性AP(variantanginapectoris)又称Prinzmetal心绞痛,常于休息或梦醒时因冠状动脉收缩性增加而引起的AP.多无明显诱因,心电图与其它型AP相反,显示有关导联ST段抬高,主要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虽然AP程度重,持续时间或长或短,但很少导致心肌梗死。此型AP对血管扩张药如硝酸甘油反应良好。 (二)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是指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白细胞增高、发热、血沉加快,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1.原因MI大多数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在此基础上并发血栓形成、斑块内出血或持续性痉挛使冠状动脉血流进一步减少或中断,过度劳累使心脏负荷加重,导致心肌缺血。 2.好发部位和范围MI的部位与冠状动脉供血区域一致。MI多发生在左心室,其中约40%~50%的MI发生于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2/3,这些部位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供血区:约30%~40%发生于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及右心室大部,相当于右冠状动脉供血区:15%~20%见于左冠状动脉旋支供血的左室侧壁。心肌梗死极少累及心房。 3.类型根据梗死灶占心室壁的厚度将MI分为两型:①区域性MI(regionalmyocardialinfarction),亦称透壁性MI(transmuralmyocardialinfarction),累及心室壁全层,梗死部位与闭塞的冠状动脉支供血区一致,梗死面积大小不一,多在~10cm2之间。该型梗死远比心内膜下梗死常见。如梗死未累及全层而深达室壁2/3以上则称厚壁梗死。②心内膜下MI(subendocardialmyocardialinfarction),指梗死仅累及心室壁内层1/3的心肌,并波及肉柱及*肌。常为多发性、小灶状坏死,不规则地分布于左心室四周,严重者融合或累及整个左心室内膜下心肌引起环状梗死(circumferentialinfarction)。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应用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危害最大的心脏病.也是我国成人心脏病住院和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冠心病的根本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脂质沉积病,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4]。能反映这种炎症的敏感性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已被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 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 选取2006年1月1 Et至2007年12月31日,山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冠心病患者136例,其中男82例,女54例,年龄50岁~80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6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1例。对照组为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150例,其中男75例,女75例,年龄50岁~80岁。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外伤、肿瘤、风湿及急慢性感染等疾病。各组的年龄、性别差异均无显著性。 研究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采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其中,冠心病患者人院及经治疗出院时各采血一次),3 000rpm离心10min,分离血清测定hs-CRP;仪器为德国德灵BNP-100特殊蛋白分析仪,试剂为德灵原装配套hs-CRP试剂,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测定。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2 结果 各组间hs-CRP比较SAP、UAP、AMI患者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清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AMI患者与SAP、UAP患者相比,hs-CRP显著增高(P<),且SAP患者血清hs-CRP高于UAP患者(P<),结果(见表1)。表1 SAP、UAP、AMI患者及对照组患者血清hs-CRP比较项目例数hs-CRP(mg/L)±±±健康对照表± CHD 患者入院时hs-CRP水平与出院时比较CHD 患者入院时血清hs-CRP水平较出院时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见表2)。表2 CHD患者入院时hs-CRP水平与出院时比较项目入院hs-CRP出院±±<±±<±±< 讨论1930年Tillett等[5]发现急性感染病人血清能与肺炎球菌C组分起沉淀反应。后研究发现该血清反应物是一种蛋白故取名为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CRP为五个完全相同的单体组成空间环状球体,分子量为120 kD,在人体半衰期约为19 h。C反应蛋白(CRP)在正常情况下以微量形式存在于健康人血清中,当机体有急性炎症、创伤、肿瘤、急性时相反应及冠心病时,此蛋白会明显升高。CRP是一种炎症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应激状态下主要由肝脏合成分泌。CRP水平是判断组织损伤的较敏感的指标,在损伤的6h~8h内,血清CRP含量即可迅速升高,并在48h~72h达高峰。CRP在人类冠状动脉,尤其是粥样硬化血管内膜中亦可产生。与CRP相比,hs-CRP只是在检测上更精确更敏感,所以叫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人体内hs-CRP长时期保持恒定。无时辰变化,不受进食影响,易于在血中监测。CRP主要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引起脂质沉着,从而损伤血管,使一氧化氮(N0)功能降低失活,NO很快分解释放大量的自由基,引起血管痉挛,脂质代谢异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缺氧而使心肌缺血事件发生[6-7]。CHD 与炎症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研究发现,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可见C反应蛋白沉积。而且在病灶中有C反应蛋白染色阳性的泡沫细胞。同时可见大量的补体终末反应蛋白,C5a-9的沉积。冠状动脉内斑块的炎症反应在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斑块破裂中起重要作用。炎症可刺激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产生并激活补体系统,通过与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的相互作用,损伤的内皮细胞诱导平滑肌细胞增殖,从而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8]。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见.冠心病患者依病情发展情况的不同,C反应蛋白的增高程度也不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又较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对于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在发病入院时比经治疗出院时高,提示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综上所述,C反应蛋白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通过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能够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发展,CRP可以作为冠心病危险程度分层及判断预后的一个主要的实验室指标。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论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常见临床特征

1、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以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为重要。

2、缺血性心脏病包括冠状动脉器质性和功能性改变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3、冠脉血流不足,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而产生心绞痛,胸痛性质常为压迫性或紧缩性,持续时间3~5分钟,含硝酸甘油可缓解,心绞痛分为四级。心电图是诊断心绞痛的常用方法,但其诊断要依靠病史及其他辅助检查,需与心神经官能症、急性心肌梗死等相鉴别。

4、不稳定型心绞痛是除稳定型、劳累型心绞痛以外的所有心绞痛,其处理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

5、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发病机制是动脉粥样斑块破溃,血栓形成或冠脉持续痉挛使之完全闭塞,最重要的症状是疼痛,还可出现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心衰和休克,体征多发心率增快奔马律及乳头肌功能不全;

有Q波心肌梗死特征性改变是ST段抬高弓背向上,与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和病理性Q波;无Q波心肌梗死是ST段普遍压低;心肌酶学中CK-MB和LDH1特异性最高;

心肌梗死诊断三要素;疼痛、心电图和酶学改变,注意与心绞痛、急腹症、急性肺动脉栓塞和主动脉夹层瘤相鉴别;急性心梗并发乳头肌功能不全最常见,长期ST段不回落要注意并发室壁瘤。

6、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措施包括监护和一般治疗;解除症状常用罂粟碱、吗啡和哌替啶;溶栓成功判定指标;急诊冠脉成形术室目前最积极有效的方法;消除室性心律失常多用利多卡因;治疗心衰慎用洋地黄类药物而主张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制剂。

7、急性心肌梗死所致泵衰竭的Killip分级,Ⅰ级尚无明显心力衰竭;Ⅱ级有左心衰竭;Ⅲ级有急性肺水肿;Ⅳ级心原性休克等血流动力学改变。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最多,其余依次为右主干、左主干或左旋支、后旋支。病变常呈节段性,多发生于血管的心壁侧,斑块多呈新月形,管腔呈偏心性不同程度的狭窄。按管腔狭窄程度可分为4级:Ⅰ级,≤25%;Ⅱ级,26%~50%;Ⅲ级,51%~75%;Ⅳ级,>7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伴发冠状动脉痉挛,痉挛可使原有的管腔狭窄程度加剧,甚至导致供血的中断,引起心肌缺血及相应的心脏病变(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并可成为心源性猝死的原因。 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arteryheart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IHD)。CHD是多种冠状动脉病的结果,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绝大多数(95%-99%)。因此,习惯上把CHD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同义词。 CHD的原因: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主要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继发的复合性病变和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管腔狭窄,是CHD的最常见原因。②心肌耗氧量剧增:当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肌负荷增加(如血压骤升、情绪激动、心动过速等),使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引发CHD。 (一)心绞痛 心绞痛(anginapectoris,AP)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或)心肌耗氧量骤增致使心肌急性、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胸骨后部位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感,常放射至左肩和左臂。每次发作3~5min,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可因休息或用硝酸酯剂而缓解消失。 临床上心绞痛分为:①稳定性AP(stableanginapectoris)又称轻型心绞痛,一般不发作,可稳定数月,仅在重体力、脑力劳动或其他原因所致一过性心肌耗氧量增高时出现症状;②不稳定性AP(unstableanginapectoris)临床上颇不稳定,在负荷时、休息时均可发作。发作强度和频度逐渐增加,患者大多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主干近侧端高度狭窄。③变异性AP(variantanginapectoris)又称Prinzmetal心绞痛,常于休息或梦醒时因冠状动脉收缩性增加而引起的AP.多无明显诱因,心电图与其它型AP相反,显示有关导联ST段抬高,主要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虽然AP程度重,持续时间或长或短,但很少导致心肌梗死。此型AP对血管扩张药如硝酸甘油反应良好。 (二)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是指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白细胞增高、发热、血沉加快,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1.原因MI大多数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在此基础上并发血栓形成、斑块内出血或持续性痉挛使冠状动脉血流进一步减少或中断,过度劳累使心脏负荷加重,导致心肌缺血。 2.好发部位和范围MI的部位与冠状动脉供血区域一致。MI多发生在左心室,其中约40%~50%的MI发生于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2/3,这些部位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供血区:约30%~40%发生于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及右心室大部,相当于右冠状动脉供血区:15%~20%见于左冠状动脉旋支供血的左室侧壁。心肌梗死极少累及心房。 3.类型根据梗死灶占心室壁的厚度将MI分为两型:①区域性MI(regionalmyocardialinfarction),亦称透壁性MI(transmuralmyocardialinfarction),累及心室壁全层,梗死部位与闭塞的冠状动脉支供血区一致,梗死面积大小不一,多在~10cm2之间。该型梗死远比心内膜下梗死常见。如梗死未累及全层而深达室壁2/3以上则称厚壁梗死。②心内膜下MI(subendocardialmyocardialinfarction),指梗死仅累及心室壁内层1/3的心肌,并波及肉柱及*肌。常为多发性、小灶状坏死,不规则地分布于左心室四周,严重者融合或累及整个左心室内膜下心肌引起环状梗死(circumferentialinfarction)。

依依 依依依

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论文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应用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危害最大的心脏病.也是我国成人心脏病住院和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冠心病的根本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脂质沉积病,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4]。能反映这种炎症的敏感性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已被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 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 选取2006年1月1 Et至2007年12月31日,山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冠心病患者136例,其中男82例,女54例,年龄50岁~80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6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1例。对照组为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150例,其中男75例,女75例,年龄50岁~80岁。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外伤、肿瘤、风湿及急慢性感染等疾病。各组的年龄、性别差异均无显著性。 研究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采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其中,冠心病患者人院及经治疗出院时各采血一次),3 000rpm离心10min,分离血清测定hs-CRP;仪器为德国德灵BNP-100特殊蛋白分析仪,试剂为德灵原装配套hs-CRP试剂,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测定。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2 结果 各组间hs-CRP比较SAP、UAP、AMI患者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清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AMI患者与SAP、UAP患者相比,hs-CRP显著增高(P<),且SAP患者血清hs-CRP高于UAP患者(P<),结果(见表1)。表1 SAP、UAP、AMI患者及对照组患者血清hs-CRP比较项目例数hs-CRP(mg/L)±±±健康对照表± CHD 患者入院时hs-CRP水平与出院时比较CHD 患者入院时血清hs-CRP水平较出院时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见表2)。表2 CHD患者入院时hs-CRP水平与出院时比较项目入院hs-CRP出院±±<±±<±±< 讨论1930年Tillett等[5]发现急性感染病人血清能与肺炎球菌C组分起沉淀反应。后研究发现该血清反应物是一种蛋白故取名为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CRP为五个完全相同的单体组成空间环状球体,分子量为120 kD,在人体半衰期约为19 h。C反应蛋白(CRP)在正常情况下以微量形式存在于健康人血清中,当机体有急性炎症、创伤、肿瘤、急性时相反应及冠心病时,此蛋白会明显升高。CRP是一种炎症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应激状态下主要由肝脏合成分泌。CRP水平是判断组织损伤的较敏感的指标,在损伤的6h~8h内,血清CRP含量即可迅速升高,并在48h~72h达高峰。CRP在人类冠状动脉,尤其是粥样硬化血管内膜中亦可产生。与CRP相比,hs-CRP只是在检测上更精确更敏感,所以叫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人体内hs-CRP长时期保持恒定。无时辰变化,不受进食影响,易于在血中监测。CRP主要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引起脂质沉着,从而损伤血管,使一氧化氮(N0)功能降低失活,NO很快分解释放大量的自由基,引起血管痉挛,脂质代谢异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缺氧而使心肌缺血事件发生[6-7]。CHD 与炎症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研究发现,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可见C反应蛋白沉积。而且在病灶中有C反应蛋白染色阳性的泡沫细胞。同时可见大量的补体终末反应蛋白,C5a-9的沉积。冠状动脉内斑块的炎症反应在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斑块破裂中起重要作用。炎症可刺激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产生并激活补体系统,通过与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的相互作用,损伤的内皮细胞诱导平滑肌细胞增殖,从而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8]。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见.冠心病患者依病情发展情况的不同,C反应蛋白的增高程度也不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又较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对于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在发病入院时比经治疗出院时高,提示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综上所述,C反应蛋白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通过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能够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发展,CRP可以作为冠心病危险程度分层及判断预后的一个主要的实验室指标。

综观现代各家辨证意见,可归纳为两类七型。 1.实证 痰浊内阻 阵发胸闷或心前区憋痛,连及肩臂,心悸,心慌,形体肥胖,身重乏力,泛泛欲呕。苔白腻或黄腻,脉沉滑,结代或弦滑、滑数。 胸阳痹阻 心胸疼痛颇甚,痛连肩背或胸痛彻背、背痛彻心,每于受寒后诱发,心悸气短。舌质淡,苔白,脉沉弦或迟或结代。 气机郡滞 胸闷而痛,时时憋气,每因情志变动而诱发。苔薄白,脉弦或结代。 心脉瘀阻 心胸疼痛,似锥如刺,痛有定处。连及肩背,心悸气短,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细或涩、或促、或结、或代。 2.虚证 气阴两虚 心胸隐痛而频作,劳累后尤甚,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自汗,口干少津。舌质淡或暗红,舌体胖嫩,边有齿印,少苔或无苔,脉细弱、细数或结代。 心肾阳虚 心痛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或结代。 阳气欲脱 心痛短气,盗汗淋漓,四肢厥冷,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口唇指甲青紫,甚至昏厥。舌淡暗,苔白,脉微欲绝或结代。 冠心病的临床辨证错综复杂,不仅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并见,更有气血阴阳诸虚并存,气滞血瘀,痰浊寒凝互相掺杂,故必须权衡轻重,分清主次,不可拘泥。

硬化性苔藓样病护理论文

外阴瘙痒、硬化性苔藓、干枯越拖越严重,外阴白斑会经历什么?

你好,这种疾病比较麻烦,容易复发,治疗的主要方法是丙酸睾酮局部涂擦。如果有精神紧张,瘙痒明显导致失眠者,可以给予镇静安眠抗过敏的药物,对症治疗。平时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禁用刺激性大的肥皂或药物洗擦,忌穿化纤内裤,衣着要宽松,禁食辛辣和过敏食物。

临床执业医师《妇产科学》辅导:外阴硬化性苔藓的治疗 问题:外阴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的治疗,目前不主张采用的方法是 A.口服脱敏药物 B.手术治疗 C.禁用刺激性药物擦洗 D.激光治疗 E.局部用药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B。 教材中有如下描述:手术治疗:对病情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行表浅外阴切除术或激光切除,但激光切除仅能切除表皮病变,而表皮下的真皮病变无效;手术切除复发率高,不仅在切除边缘,甚至移植也可复发。此外,本病恶变机会极少,故目前很少采用手术治疗。 相关名词 外阴硬化性苔藓:lichen sclerosus of the vulva

硬化性萎缩性苔藓又称白色苔藓,硬斑病性扁平苔藓,Csillag病及硬化性苔藓,病因不清.2,局部治疗①2%丙酸睾酮软膏,用于治疗闭塞性干燥性龟头炎及绝经后女阴硬化性萎缩性苔藓.②黄体酮软膏或己烯雌酚软膏可外用治疗女阴硬化萎缩性苔藓,亦可与皮质激素交替使用.③局部还可实用维生素A软膏,焦油制剂及维A酸软膏.④局部外用强效及超强效糖皮质激素软膏是目前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每天2次外用,疗程3~6个月,症状缓解可改用中低效糖皮质激素软膏维持治疗.亦可用曲安西龙混悬剂皮损内注射.但久用可加重皮肤萎缩,不宜长期使用.3,全身治疗①维生素疗法:维生素E每天600~1600mg,分3~4次口服;维生素A5万单位,每天3次,口服;维生素,每天3次,口服;维生素K1片,每天3次,口服;伊曲替酯:每天,分次口服,疗程3个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