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温病暑燥论文

发布时间:

温病暑燥论文

温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

温病是外感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与人体防御机能正常与否及外界致病因素有关。

人体的防御机能,取决于人体的正气,它是温病发生与否的内在决定因素。在人体正气充盛时,对外界致病因素有充足的抵抗力,因此,温病就不容易发生,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人体正气不足,或致病因素过于强盛,超过了人体的防御能力,则易导致温病的发生,正如《素问·评热病论篇》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温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其发病与四时气候特点密切相关。引起温病发生的外界致病因素,一般认为有六淫、温毒、疫疠等邪气。

四时气候特点虽然各不相同,六淫邪气的性质也各自有异,但其侵犯人体,皆可从阳化热,而导致温病的发生。一般说来,温病的病因可以分为五种。

1. 风热邪气风性主动,无处不到,四季皆有,六淫邪气致病,往往以风邪为先导。且风为春季主气,风邪为患多见于春季,春为四季之首,故古人称“风为百病之长”。风邪犯人,可以从阳化热而为风热邪气,亦可风与热相合而同时致病,导致风温病。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感受风热邪气而发生温病,往往先伤及肺卫,初起多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脉浮数等临床表现。风性善行数变,因此,风热为患往往变化迅速,很容易由肺卫内陷心包,而出现神昏、痉厥等重证。

2. 暑热邪气暑为热极,乃夏季之主气,暑邪为患见于夏季,发生暑温病。

暑为阳邪,其性开泄升散。暑热邪气为患,多发病急骤,初起即见高热、汗出、口渴、脉洪大等热盛证候。进而每易消耗津液,甚则损及肝血肾精,而致亡阴失水之重证。暑邪易耗气伤津,暑热为患又易导致气津两伤,甚至成虚脱重证。

夏季不仅气候炎热,且雨水较多,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间,人身之所触,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故暑邪为患,又往往挟有湿浊,每易导致湿热病。

3. 湿热邪气湿为长夏之主气。夏末秋初,雨水较多,气候炎热,自然界湿热弥漫,此时人体最易感受湿热邪气而发生湿热病。

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与热合,如油入面,热蕴湿中,湿遏热伏,难解难分。故湿热病初起,往往以湿邪为患之特点更为突出,常见身热不扬,舌苔白腻,脉濡等临床表现。

湿性重浊黏滞,阻滞气机,易困脾胃。因而,湿热病过程中,多见头身困重,神志呆滞,胸脘痞闷,纳呆不饥,大便溏泄等临床表现,且病程长而缠绵难愈。

4. 燥热邪气燥为秋之主气。早秋季节,久晴无雨,骄阳曝热,温度较高,气候干燥,人体易感受燥热邪气而为患,是为“温燥”,属温病范畴。而深秋季节,西风萧瑟,天气清凉,人体易感受凉燥邪气而发病,是为“凉燥”,其证与伤寒相类,不属温病范畴。

燥邪易伤津液,温燥邪气伤人,多先侵袭于肺,消耗肺津,而出现口、鼻、咽喉干燥,皮肤干燥,干咳无痰,小便短少,舌苔干燥等津液损伤之临床表现。

5. 伏寒化温寒为冬季主气,本非温病的直接原因。但有些春季发生的温病,初起并无明显表证,而是开始即见里热证。古代有些医学家认为,此乃冬季感受寒邪,潜伏于体内,郁而化热,遇春季天气温暖之时,伏热外发,或为时令之邪所诱,里热自内外发,而成温病,此即“伏气温病”学说。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即指此而言。

温病的病因虽可分为以上五种,但就其性质来讲,不外温热邪气和湿热邪气两类。风热、暑热、燥热、伏寒化温属于温热邪气类,湿热、暑湿属于湿热邪气类。

此外,温毒和疫疠邪气亦可导致温病的发生。温毒乃温热毒邪,其发病和一般温病相比,具有局部红、肿、热、痛之特点,并具有传染性。然究其邪气性质,亦多属温热邪气范畴。

疫疠之邪致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往往造成大面积流行,病情较一般温病严重。然论其性质,亦不外温热邪气和湿热邪气两类。属温热邪气者,称为“暑燥疫”;属湿热邪气者,称为“湿热疫”。

古代医学家对于温病病因的认识,是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对各种温病所产生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归纳,通过分析而推求出致病因素的,这种通过分析证候来探求病因的方法,称为“辨证求因”。从今天的水平来看,温病是多种感染性疾病(其中包括多种传染病)的总称,其发病大多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由于 历史 条件所限,古代医学家还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病原微生物,因而,对温病的病因,从六淫致病的角度去认识,并在此前提下,发展成为一套完整、严密的辨证施治体系。直到今天,它仍然有效地指导着我们的临床实践,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温病的病机,总起来说,是致病因素侵袭人体,破坏了人体的动态平衡,导致脏腑功能障碍,气血阴阳失调,而使人体发生病理性的改变。由于致病因素有别,人体体质有差,侵袭人体后所造成的损伤各异。根据其临床表现,温病又可分为多种证候,每一证候的病机,将在本书“中篇·各论”中分别详述。

由于温病的病因不同,所导致的临床证候有异,在治疗上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温病的治疗,一般可分为:疏卫、清气、通下、祛湿、和解、清营、凉血、开窍、滋阴、熄风、固脱等法。这些内容,将于“中篇·各论”中分别详细介绍。

因感受温热之邪而引起的以热象偏重,易于化燥伤阴为特点的急性外感疾病的总称。包括多种外感急性热病,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冬温、温疫、温毒 、大头瘟、烂喉痧等。这些外感急性热病除各自的特点外,还有一些共同之处:①致病因素相同,其发病均由感受外感温热之邪而致。②温病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凡温热之邪,大多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同的流行。温病的发生与季节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如春季以风温为主,夏季则以暑温、湿温为常见。温病的发生还具有地域性,是由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存在着差异所致。广东、广西、云南 、贵州等地区多见瘴疟为患,则是一例。③温病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按卫气营血传变来说,温病初起多犯卫分 ,进而传入气分,气分之邪不解则传入营分,再不解则深入血分。按三焦传变来说,温病初起多在上焦肺卫,进而中焦阳明或逆传心包,后期则伤及下焦肝肾之阴

病名:暑温·暑入阳明证【证见】 壮热,汗多,心烦,头痛且晕,面赤气粗,口渴,齿燥,小便黄短。舌红,苔黄燥,脉洪数或洪大而芤。治法:辛寒清气,涤暑泄热。方药:1.主方白虎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味处方: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甘草8克,粳米12克,芦根15克,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青天葵12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服l剂。若见壮热、汗多,同时也觉背微恶寒、脉洪大而芤者,可加西洋参12克,或太子参30克(即白虎加人参汤)。若身灼热无汗、微恶风寒者,加青蒿9克,香薷9克,连翘12克,大豆黄卷12克。若胸痞、肢倦、呕恶、苔腻者,可加竹茹12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滑石18克。中成药⑴清开灵注射液,用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点滴,每日l一2次。⑵双黄连粉针,3克加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毫升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⑶新癀片,每次3~4片口服,每日3次。⑷银黄口服液,每次l~2支口服,每日3—4次。⑸板蓝根注射液,每次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3.单方验方青柴石知二黄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处方: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柴胡8克,黄芩15克,大黄8克(后下),青蒿9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1剂。适用于高热急症,退热效果颇验。 病名:暑温·暑伤津气证【证见】身热息粗,心烦,口渴,自汗难止,肢倦神疲,小便黄短。舌嫩红,苔少而干,脉虚无力。【治法】清热涤暑,益气生津。【方药】1.主方王氏清暑益气汤(王孟英《温热经纬》)处方:西洋参12克,石斛15克,麦冬10克,黄连6克,竹叶12克,荷梗10克,知母15克,西瓜翠衣15克,粳米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2剂,早、晚各1剂。若发热甚、面红赤、渴喜冷饮者,可酌加生石膏30克(先煎),天花粉15克。若津气耗伤甚,出现身热骤退、汗出不止、喘促欲脱、脉散大者,为津气欲脱之危重证候,应予益气敛津、生脉固脱,可在方中去黄连、知母、竹叶、荷梗,加入五味子9克,沙参15克(即成为生脉散加味)。2.中成药⑴清开灵注射液,用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点滴;并用参麦注射液1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静脉点滴,两药配合使用,每日1次。⑵清开灵口服液,每次20毫升口服,每日3次;西洋参口服液,每次10毫升口服,每日3次,两药配合使用。⑶参麦针注射液,用6~8毫升加入50%葡萄糖液中静脉注射,后接参麦针注射液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点滴。适用于津气欲脱危重证候者,抢救治疗。3.单方验方竹叶石膏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处方:竹叶12克,石膏30克,法半夏8克,麦冬12克,人参6克(可选用西洋参10克或太子参20克),炙甘草6克,粳米15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2剂。适用于治暑热伤津气或热病后气津两伤。 病名:暑温·暑伤肺络证【证见】 身体灼热,面赤,烦渴,头目不清,咳嗽气粗,骤然咯血、衄血,舌红苔黄,脉数。【治法】 凉血解毒,清络宣肺。【方药】1.主方犀角地黄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合银翘散(《温病条辨》)加减处方: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代犀角),生地黄25克,生白芍12克,牡丹皮12克,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竹叶12克,桔梗9克,牛蒡子10克,白茅根30克,仙鹤草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服1剂。如咳嗽频频,疾稠带血丝者,去白芍,加杏仁12克,瓜蒌12克。若高热、烦躁者,可加生石膏30克(先煎),黄芩12克。若咯血量多者,加三七10克(研末,冲服),大黄9克(后下)。2.中成药⑴双黄连粉针,用3克加入0.9%生理盐水液500毫升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⑵紫地宁血散,每次1~2支冲服,每日3~4次。⑶清开灵注射液,用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点滴,每日2次。3.单方验方清肺止血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处方:生地黄30克,牡丹皮10克,仙鹤草12克,苇茎12克,鱼腥草15克,桑白皮15克,北杏仁12克,桔梗10克。水煎服,每日2剂。 病名:暑温·暑入心营证【证见】 身热烦躁,夜寐不宁,时有谵语,甚或昏迷不语;或猝然昏倒,身热肢厥,气粗如喘,牙关紧闭。舌红绛,脉细数或弦数。【治法】 凉营泄热,清心开窍。【方药】1.主方清营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味处方: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代犀角),生地黄25克,竹叶心8克,连心麦冬12克,莲子心3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玄参18克,生石膏30克(先煎),栀子12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l剂。若手足躁动,甚至抽搐者,可加钩藤12克,地龙18克。若昏迷不语、喉中痰鸣者,加石菖蒲10克,郁金10克,天竺黄10克。2.中成药⑴醒脑静注射液,用10毫升加入50%葡萄糖液40毫升中静脉注射;后按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静脉点滴。⑵行军散,每次1克冲服,每日2~3次。⑶紫雪丹,每次1-2支冲服,每日3~4次。3.单方验方犀地清络饮(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处方: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代犀角),牡丹皮9克,连翘10克,竹沥9克,鲜生地黄24克,赤芍12克,桃仁9克,鲜茅根30克,石菖蒲3克,灯心草2克,生姜汁1匙(冲)。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2剂。 病名:暑温·暑热动风证【证见】 身灼热,头颈痛,甚或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神迷不清,喉间痰壅。或见舌红苔黄干,脉弦数。【治法】 清泄暑热,熄风定痉。【方药】1.主方羚角钩藤汤(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加减处方:羚角片6克(或以羚羊角骨15克代,先煎),桑叶9克,夏枯草15克,生石膏30克(先煎),川贝母10克,钩藤10克(后下),生地黄25克,菊花15克,生白芍15克,茯神木15克,竹茹15克,狗肝菜15克。水煎服,每日2剂。若口渴、唇焦者,加天花粉15克,芦根12克。如抽搐频频,难以控制者,加僵蚕10克,地龙20克,大黄10克(后下)。若兼见癍疹、衄血、咯血者,可加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牡丹皮12克,大青叶12克,赤芍12克。2.中成药⑴止痉散,每次1~2支冲服,每日2~3次。⑵紫雪丹,每次1—2支冲服,每日3~4次。3.单方验方钩藤煎(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处方:钩藤9克,黄芩15克,知母15克,升麻6克,沙参30克,寒水石30克,蝉蜕6克,蜣螂6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2剂。 病名:暑温·暑入血分证【证见】 身体灼热,躁扰不安,癍疹密布,色显紫黑,神昏谵妄,吐血,衄血,便血。舌绛苔焦,脉弦数。【治法】 凉血解毒,涤暑开窍。【方药】1.主方神犀丹(王孟英《温热经纬》)加减处方: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代犀角),石菖蒲12克,、黄芩15克,连翘12克,金银花15克,生地黄30克,板蓝根30克,玄参25克,紫草15克,石膏30克(先煎),淡豆豉12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服1剂。若兼头痛、颈硬、手足抽搐者,加羚羊角12克(先煎),钩藤12克,地龙25克。若喉中痰声漉漉者,可加天竺黄10克,胆南星12克,猴枣散2支(冲服)。若出血症状严重,斑疹鲜红者,加仙鹤草30克,白茅根30克,侧柏叶30克。2.中成药⑴醒脑静注射液,用8-10毫升加入50%葡萄糖液40毫升中静脉注射;后接20—3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静脉点滴。⑵紫地宁血散,每次2支冲服,每日3-4次。⑶云南白药,每次l克冲服,每日3次。3.单方验方十全苦寒救补汤(《戴麟郊温热论》)处方:生石膏30克,黄芩18克。指夏季感受暑邪而发病的热性病。临床表现一开始就发热身困,汗大出,背微恶寒,形似伤寒,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於右,头晕痛,面垢齿燥,口渴引饮,面赤心烦恶热,大便或秘或泻,或泻而不爽等。暑温易夹杂有传染性的疠气,是夏季较烈性的一类传染病,前人称为“暑温夹疠”。如流行性B型脑炎、中毒性痢疾、钩端螺旋体病、恶性疟疾等。

风温病(wind-warm disorder、wind-warm disease)为病名。是指感受风热病邪引起的温病。见《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

暑温病论文

病名:暑温·暑入阳明证【证见】 壮热,汗多,心烦,头痛且晕,面赤气粗,口渴,齿燥,小便黄短。舌红,苔黄燥,脉洪数或洪大而芤。治法:辛寒清气,涤暑泄热。方药:1.主方白虎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味处方: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甘草8克,粳米12克,芦根15克,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青天葵12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服l剂。若见壮热、汗多,同时也觉背微恶寒、脉洪大而芤者,可加西洋参12克,或太子参30克(即白虎加人参汤)。若身灼热无汗、微恶风寒者,加青蒿9克,香薷9克,连翘12克,大豆黄卷12克。若胸痞、肢倦、呕恶、苔腻者,可加竹茹12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滑石18克。中成药⑴清开灵注射液,用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点滴,每日l一2次。⑵双黄连粉针,3克加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毫升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⑶新癀片,每次3~4片口服,每日3次。⑷银黄口服液,每次l~2支口服,每日3—4次。⑸板蓝根注射液,每次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3.单方验方青柴石知二黄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处方: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柴胡8克,黄芩15克,大黄8克(后下),青蒿9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1剂。适用于高热急症,退热效果颇验。 病名:暑温·暑伤津气证【证见】身热息粗,心烦,口渴,自汗难止,肢倦神疲,小便黄短。舌嫩红,苔少而干,脉虚无力。【治法】清热涤暑,益气生津。【方药】1.主方王氏清暑益气汤(王孟英《温热经纬》)处方:西洋参12克,石斛15克,麦冬10克,黄连6克,竹叶12克,荷梗10克,知母15克,西瓜翠衣15克,粳米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2剂,早、晚各1剂。若发热甚、面红赤、渴喜冷饮者,可酌加生石膏30克(先煎),天花粉15克。若津气耗伤甚,出现身热骤退、汗出不止、喘促欲脱、脉散大者,为津气欲脱之危重证候,应予益气敛津、生脉固脱,可在方中去黄连、知母、竹叶、荷梗,加入五味子9克,沙参15克(即成为生脉散加味)。2.中成药⑴清开灵注射液,用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点滴;并用参麦注射液1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静脉点滴,两药配合使用,每日1次。⑵清开灵口服液,每次20毫升口服,每日3次;西洋参口服液,每次10毫升口服,每日3次,两药配合使用。⑶参麦针注射液,用6~8毫升加入50%葡萄糖液中静脉注射,后接参麦针注射液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点滴。适用于津气欲脱危重证候者,抢救治疗。3.单方验方竹叶石膏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处方:竹叶12克,石膏30克,法半夏8克,麦冬12克,人参6克(可选用西洋参10克或太子参20克),炙甘草6克,粳米15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2剂。适用于治暑热伤津气或热病后气津两伤。 病名:暑温·暑伤肺络证【证见】 身体灼热,面赤,烦渴,头目不清,咳嗽气粗,骤然咯血、衄血,舌红苔黄,脉数。【治法】 凉血解毒,清络宣肺。【方药】1.主方犀角地黄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合银翘散(《温病条辨》)加减处方: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代犀角),生地黄25克,生白芍12克,牡丹皮12克,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竹叶12克,桔梗9克,牛蒡子10克,白茅根30克,仙鹤草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服1剂。如咳嗽频频,疾稠带血丝者,去白芍,加杏仁12克,瓜蒌12克。若高热、烦躁者,可加生石膏30克(先煎),黄芩12克。若咯血量多者,加三七10克(研末,冲服),大黄9克(后下)。2.中成药⑴双黄连粉针,用3克加入0.9%生理盐水液500毫升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⑵紫地宁血散,每次1~2支冲服,每日3~4次。⑶清开灵注射液,用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点滴,每日2次。3.单方验方清肺止血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处方:生地黄30克,牡丹皮10克,仙鹤草12克,苇茎12克,鱼腥草15克,桑白皮15克,北杏仁12克,桔梗10克。水煎服,每日2剂。 病名:暑温·暑入心营证【证见】 身热烦躁,夜寐不宁,时有谵语,甚或昏迷不语;或猝然昏倒,身热肢厥,气粗如喘,牙关紧闭。舌红绛,脉细数或弦数。【治法】 凉营泄热,清心开窍。【方药】1.主方清营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味处方: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代犀角),生地黄25克,竹叶心8克,连心麦冬12克,莲子心3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玄参18克,生石膏30克(先煎),栀子12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l剂。若手足躁动,甚至抽搐者,可加钩藤12克,地龙18克。若昏迷不语、喉中痰鸣者,加石菖蒲10克,郁金10克,天竺黄10克。2.中成药⑴醒脑静注射液,用10毫升加入50%葡萄糖液40毫升中静脉注射;后按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静脉点滴。⑵行军散,每次1克冲服,每日2~3次。⑶紫雪丹,每次1-2支冲服,每日3~4次。3.单方验方犀地清络饮(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处方: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代犀角),牡丹皮9克,连翘10克,竹沥9克,鲜生地黄24克,赤芍12克,桃仁9克,鲜茅根30克,石菖蒲3克,灯心草2克,生姜汁1匙(冲)。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2剂。 病名:暑温·暑热动风证【证见】 身灼热,头颈痛,甚或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神迷不清,喉间痰壅。或见舌红苔黄干,脉弦数。【治法】 清泄暑热,熄风定痉。【方药】1.主方羚角钩藤汤(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加减处方:羚角片6克(或以羚羊角骨15克代,先煎),桑叶9克,夏枯草15克,生石膏30克(先煎),川贝母10克,钩藤10克(后下),生地黄25克,菊花15克,生白芍15克,茯神木15克,竹茹15克,狗肝菜15克。水煎服,每日2剂。若口渴、唇焦者,加天花粉15克,芦根12克。如抽搐频频,难以控制者,加僵蚕10克,地龙20克,大黄10克(后下)。若兼见癍疹、衄血、咯血者,可加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牡丹皮12克,大青叶12克,赤芍12克。2.中成药⑴止痉散,每次1~2支冲服,每日2~3次。⑵紫雪丹,每次1—2支冲服,每日3~4次。3.单方验方钩藤煎(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处方:钩藤9克,黄芩15克,知母15克,升麻6克,沙参30克,寒水石30克,蝉蜕6克,蜣螂6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2剂。 病名:暑温·暑入血分证【证见】 身体灼热,躁扰不安,癍疹密布,色显紫黑,神昏谵妄,吐血,衄血,便血。舌绛苔焦,脉弦数。【治法】 凉血解毒,涤暑开窍。【方药】1.主方神犀丹(王孟英《温热经纬》)加减处方: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代犀角),石菖蒲12克,、黄芩15克,连翘12克,金银花15克,生地黄30克,板蓝根30克,玄参25克,紫草15克,石膏30克(先煎),淡豆豉12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服1剂。若兼头痛、颈硬、手足抽搐者,加羚羊角12克(先煎),钩藤12克,地龙25克。若喉中痰声漉漉者,可加天竺黄10克,胆南星12克,猴枣散2支(冲服)。若出血症状严重,斑疹鲜红者,加仙鹤草30克,白茅根30克,侧柏叶30克。2.中成药⑴醒脑静注射液,用8-10毫升加入50%葡萄糖液40毫升中静脉注射;后接20—3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静脉点滴。⑵紫地宁血散,每次2支冲服,每日3-4次。⑶云南白药,每次l克冲服,每日3次。3.单方验方十全苦寒救补汤(《戴麟郊温热论》)处方:生石膏30克,黄芩18克。指夏季感受暑邪而发病的热性病。临床表现一开始就发热身困,汗大出,背微恶寒,形似伤寒,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於右,头晕痛,面垢齿燥,口渴引饮,面赤心烦恶热,大便或秘或泻,或泻而不爽等。暑温易夹杂有传染性的疠气,是夏季较烈性的一类传染病,前人称为“暑温夹疠”。如流行性B型脑炎、中毒性痢疾、钩端螺旋体病、恶性疟疾等。

暑温、湿温初起即见里热证候表现,有似伏气温病。但其临床见证,与当令主气的致病特点一致。如暑温,发于夏季。夏季,暑热当令,易产生暑热病邪,简称暑邪。暑为火邪,邪气强盛,致病迅速,传变较快;初起即见阳明气分大热证候,甚可直犯心包,引动肝风,出现痉厥危证。此与暑温的临床证候特点相一致,故是新感的暑热病邪所致,属新感温病。同样,湿温多发于长夏。长夏(即夏秋之间)湿土当令,气候多湿,易形成湿热病邪。其致病好犯中焦脾胃,且以脾胃为病变中心,初起即出现湿热困阻脾胃见证。这一点与湿温病的临床证候特点相一致,故属新感温病。

[概述] 1.定义小儿暑温是由感受暑邪热毒而引起的时行疾病。临床以高热、抽风、昏迷及突然闭脱为其主要特征。 2.发病情况 (1) 发病季节多发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这段时间,以七、八、九月为主,有其严格的季节性。 (2) 发病年龄多见于小儿时期,尤以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 (3) 发病特点“急”、“速”、“危”、“残”。 3.命名小儿暑温一名见于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小儿暑温还有暑痉、暑风、暑厥等名称。 4.范围此证因有发热、抽风等症,故有学者认为可列入“惊风”范畴。本病相类于西医学的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因病机] 1.病因 (1) 感受暑温邪毒(外因)。 (2) 正气不足(内因) 2.病机(1) 病位和病机转归: ① 邪在卫分→肺卫症状; ② 邪在气分→主要在阳明,暑多夹湿; ③ 邪在营分→暑邪内窜心营; ④ 邪在血分→血燥风动,耗血动血。 (2) 病机特点: ① 暑易化火,其传变急如掣电,常卫气同病,气营同病,营血同病。 ② 暑必伤气——正虚邪恋——病势迁延难愈。 3.病机主要是热盛生风,风盛生痰,痰盛生惊。热、痰、风互为转化,互为因果,热是产生风和痰的根本。 [临床表现] 1.轻型相当于邪在卫气。发热不重,体温在38℃左右,轻度头痛,恶心呕吐,轻度嗜睡,神志清楚,脑膜刺激征可不明显或为阳性,多在7~10天后进入恢复期。 2.重型相当于邪在气营或邪在营血。持续高热、体温达40℃或更高,深度嗜睡,神志模糊或昏迷,头痛、狂躁,频繁抽风,脑膜刺激征阳性,如治疗及时,10天以后进入恢复期。 3.极重型或暴发型相当于内闭外脱危象。体温急骤上升至41℃以上,迅速转入昏迷,抽风不止,甚至突然发生喉间痰鸣,或呼吸浅弱不整,瞳仁大小不等,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诊断] 1.发病大多急骤,初起发热无汗,头痛呕吐,颈项抵抗感或强直,嗜睡或烦躁不安,偶有惊厥。 2.发病后持续高热,嗜睡,昏迷,惊厥。起病急暴者可突然出现闭证、脱证。 3.病程至2周左右一般可逐渐向愈,但部分重症患儿可有不规则发热,意识障碍,失语,吞咽困难,肢体瘫痪等恢复期症状。 4.本病有明显季节性,多发生于盛夏季节。 5.神经系统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脑膜刺激征及锥体束征等。 6.白细胞总数一般在发病5天内增高,多数在~×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7.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计数多在50~5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稍高,糖与氯化物正常。 [类证鉴别] 1.疫毒痢:疫毒痢亦来势凶猛,发病后迅速出现高热、抽风、昏迷,可不见痢下脓血,故需凭借实验室检查,设法迅速取得大便送镜检和培养,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2.小儿麻痹证:小儿麻痹症初期可伴有类似感冒症状,并有双峰热,肢体疼痛,拒绝抚抱。小儿暑温初起症状较重,发热持续,伴抽风者为角弓反张,四肢抽动,牙关紧闭。小儿麻痹证后期肢体萎软瘫痪,而小儿暑温恢复期为强直性瘫痪、震颤、不自主动作。

凉燥和温燥的病机分析论文

温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

温病是外感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与人体防御机能正常与否及外界致病因素有关。

人体的防御机能,取决于人体的正气,它是温病发生与否的内在决定因素。在人体正气充盛时,对外界致病因素有充足的抵抗力,因此,温病就不容易发生,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人体正气不足,或致病因素过于强盛,超过了人体的防御能力,则易导致温病的发生,正如《素问·评热病论篇》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温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其发病与四时气候特点密切相关。引起温病发生的外界致病因素,一般认为有六淫、温毒、疫疠等邪气。

四时气候特点虽然各不相同,六淫邪气的性质也各自有异,但其侵犯人体,皆可从阳化热,而导致温病的发生。一般说来,温病的病因可以分为五种。

1. 风热邪气风性主动,无处不到,四季皆有,六淫邪气致病,往往以风邪为先导。且风为春季主气,风邪为患多见于春季,春为四季之首,故古人称“风为百病之长”。风邪犯人,可以从阳化热而为风热邪气,亦可风与热相合而同时致病,导致风温病。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感受风热邪气而发生温病,往往先伤及肺卫,初起多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脉浮数等临床表现。风性善行数变,因此,风热为患往往变化迅速,很容易由肺卫内陷心包,而出现神昏、痉厥等重证。

2. 暑热邪气暑为热极,乃夏季之主气,暑邪为患见于夏季,发生暑温病。

暑为阳邪,其性开泄升散。暑热邪气为患,多发病急骤,初起即见高热、汗出、口渴、脉洪大等热盛证候。进而每易消耗津液,甚则损及肝血肾精,而致亡阴失水之重证。暑邪易耗气伤津,暑热为患又易导致气津两伤,甚至成虚脱重证。

夏季不仅气候炎热,且雨水较多,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间,人身之所触,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故暑邪为患,又往往挟有湿浊,每易导致湿热病。

3. 湿热邪气湿为长夏之主气。夏末秋初,雨水较多,气候炎热,自然界湿热弥漫,此时人体最易感受湿热邪气而发生湿热病。

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与热合,如油入面,热蕴湿中,湿遏热伏,难解难分。故湿热病初起,往往以湿邪为患之特点更为突出,常见身热不扬,舌苔白腻,脉濡等临床表现。

湿性重浊黏滞,阻滞气机,易困脾胃。因而,湿热病过程中,多见头身困重,神志呆滞,胸脘痞闷,纳呆不饥,大便溏泄等临床表现,且病程长而缠绵难愈。

4. 燥热邪气燥为秋之主气。早秋季节,久晴无雨,骄阳曝热,温度较高,气候干燥,人体易感受燥热邪气而为患,是为“温燥”,属温病范畴。而深秋季节,西风萧瑟,天气清凉,人体易感受凉燥邪气而发病,是为“凉燥”,其证与伤寒相类,不属温病范畴。

燥邪易伤津液,温燥邪气伤人,多先侵袭于肺,消耗肺津,而出现口、鼻、咽喉干燥,皮肤干燥,干咳无痰,小便短少,舌苔干燥等津液损伤之临床表现。

5. 伏寒化温寒为冬季主气,本非温病的直接原因。但有些春季发生的温病,初起并无明显表证,而是开始即见里热证。古代有些医学家认为,此乃冬季感受寒邪,潜伏于体内,郁而化热,遇春季天气温暖之时,伏热外发,或为时令之邪所诱,里热自内外发,而成温病,此即“伏气温病”学说。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即指此而言。

温病的病因虽可分为以上五种,但就其性质来讲,不外温热邪气和湿热邪气两类。风热、暑热、燥热、伏寒化温属于温热邪气类,湿热、暑湿属于湿热邪气类。

此外,温毒和疫疠邪气亦可导致温病的发生。温毒乃温热毒邪,其发病和一般温病相比,具有局部红、肿、热、痛之特点,并具有传染性。然究其邪气性质,亦多属温热邪气范畴。

疫疠之邪致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往往造成大面积流行,病情较一般温病严重。然论其性质,亦不外温热邪气和湿热邪气两类。属温热邪气者,称为“暑燥疫”;属湿热邪气者,称为“湿热疫”。

古代医学家对于温病病因的认识,是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对各种温病所产生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归纳,通过分析而推求出致病因素的,这种通过分析证候来探求病因的方法,称为“辨证求因”。从今天的水平来看,温病是多种感染性疾病(其中包括多种传染病)的总称,其发病大多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由于 历史 条件所限,古代医学家还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病原微生物,因而,对温病的病因,从六淫致病的角度去认识,并在此前提下,发展成为一套完整、严密的辨证施治体系。直到今天,它仍然有效地指导着我们的临床实践,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温病的病机,总起来说,是致病因素侵袭人体,破坏了人体的动态平衡,导致脏腑功能障碍,气血阴阳失调,而使人体发生病理性的改变。由于致病因素有别,人体体质有差,侵袭人体后所造成的损伤各异。根据其临床表现,温病又可分为多种证候,每一证候的病机,将在本书“中篇·各论”中分别详述。

由于温病的病因不同,所导致的临床证候有异,在治疗上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温病的治疗,一般可分为:疏卫、清气、通下、祛湿、和解、清营、凉血、开窍、滋阴、熄风、固脱等法。这些内容,将于“中篇·各论”中分别详细介绍。

一到秋天,人们最明显的感受是全身上下一派“燥象”: 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症。中医学认为,秋季燥气当令,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 秋燥之气以中秋为界,又有“温燥”与“凉燥”之分。如秋初久晴无雨,秋阳暴烈,属温燥性质。深秋初凉,西风肃杀,属凉燥性质。但无论温燥、凉燥,总是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其特征。五行之中,肺脏属金,旺于秋季。因肺喜清肃濡润,主呼吸与大气相通,外合皮毛,与大肠相表里,故燥邪最易伤肺,引起咳嗽或干咳无痰、口舌干燥、皮肤干燥、便秘等症。 肺是人体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器官,《黄帝内经》中说肺为“相傅之官”。张景岳说:“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心为君主之官,肺犹宰相辅佐君主,调治全身。肺在中医理论当中,主要有两大功能,一个是宣发,一个是肃降;宣发主要是通过发汗、咳嗽、流涕来表现。肃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二是推动肠道,排泄糟粕。但肃降的功能通常要从病理状态中才能感知到。正所谓:“善者不可得见,恶乃可见”。也就是说它的功能正常时,你根本看不到它的作用,但不正常了,才会有症状表现出来。许多便秘患者并不是大便干硬,而是大便无力下行;还有人小便艰涩,需良久方出。这些都与肺不肃降有直接关系。 秋天是养肺的最好时节,祖国医学有 “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之说。《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中讲到 “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秋天是肺不安分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我们经常会怎样呢?我们的孩子包括大人经常感冒咳嗽。这是因为秋季气候逐渐干燥,肺脏变得脆弱,皮肤黏膜水分蒸发加速,于是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咽痛等现象。肺喜“湿”不爱“干”。中医学强调,肺喜润而恶燥,秋季气候干燥,最容易损伤肺,因此,这一季节尤其要注意对肺的保养,预防肺病。“补充富含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的食物。研究显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和老年人,大约70%血清中的维生素A水平低于正常数值。动物的肝、蛋黄、乳制品中维生素A含量最为丰富。维生素A的前体是β-胡萝卜素,多存在于橙黄色植物中,如胡萝卜、红心甜薯、玉米、柿子等。另外,许多深绿色蔬菜,如菠菜、甘蓝、韭菜、豌豆苗中也含有较丰富的胡萝卜素。人体从植物性食物中摄入胡萝卜素后,在肝脏及肠黏膜中可转变为维生素A被人体利用。”注意食用补充滋阴润肺的食物。药食同源,有内热的人,养肺关键在于清热化痰解毒,可以吃些绿豆、芹菜、苦瓜、芥蓝、白菜、萝卜来泻火。而阴虚的人一般偏瘦,养肺可多吃一些银耳、百合、莲子、梨、藕、萝卜、荸荠、山药、豆浆、蜂蜜等具有滋阴润肺作用的食物。 虽说养肺重在清热润之,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是要除外的,这类人先天肺气不足,身体没有火力,畏寒怕冷,言语低微,动则气喘,吸入的氧气很少,总有吸不进去的感觉,这就叫做“肾不纳气”。这种人经常感到少气乏力,稍有劳作则气喘吁吁,呼吸气促;人体抗病能力低下,容易感染外邪,易于感冒,多有畏寒、流清涕之证;遇寒冷易发作鼻窦炎;常见皮肤干燥、皱缩、瘙痒,秋冬气候干燥时尤其突出;常可导致肾阳不足,使水液运行不利,出现尿频数,余沥不尽。肾是气之根,凡属先天虚弱,就要从肾调理。这类人最好不要多吃寒凉之物,而应多食温热之品,补养肾气。给肾一个欣欣向荣的春夏之季,这时水气自然向上蒸滕,有了水的滋润,人也不会感到干燥了,这就是中医说的“辛以润燥”。 五行之中,秋季对应的是就是“阳明燥金主气”的肺,因此秋季也是治疗肺部疾病的最佳时机。肺气不足,法当补虚以复其正。由于肺虚无力布散气津,必然出现津凝气阻而痰嗽,成为虚中夹滞。若只补虚而不化痰降气,治法未臻完善,故只有补中寓泻,标本兼顾,才是两全之策。针对病机,当用人参或党参、黄芪、茯苓、五味子、蛤蚧、冬虫夏草之属组合成方,体现益气补虚之法。选用上述药物,补肺而兼顾脾肾,通过补肾使元气得充,通过补脾使谷气充盛。由于肺虚每成痰嗽,所以本法每在补虚同时,兼顾紫菀、款冬花、桔梗、杏仁、瓜萎仁、贝母之属以宣降肺气,止咳化痰,共呈补肺宁嗽之效。另外还可以艾灸督脉的命门穴,腰部的肾俞穴,肚脐下的关元穴,肾经的太溪穴。艾灸之法,温经通脉,作用持久,是秋天补肺虚之妙法。

温病学伏暑论文

《温病学》(马健 编)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温病学

作者:马健 编

出版年份:2008-8

页数:262

内容简介: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温病学》由绪论、总论、各论和名著选四部分组成。绪论介绍了温病学的概念、发展史以及学习温病学的方法及意义。总论主要介绍温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内容有温病的特点及分类、病因与发病、辨证理论、常用诊法、治则和治法、预防和护理等。各论主要介绍各种温病的具体证治,包括了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疫疹、疟疾、霍乱等病。名著选部分介绍了清代温病学的代表性著作:叶天士《温热论》、薛生白《湿热病篇》和吴鞠通《温病条辨》选。教材的编写力求做到:既能保持传统温病学理论体系,又能反映温病学的现代学术发展状况;既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能密切结合临床实际;既突出重点,又内容精练;既能围绕教学大纲利于教师课堂发挥,又方便学生学习掌握。

fú qì wēn bìng

insidious pathogen warm disease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hidden exogenous seasonal diseas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easonal febrile diseases caused by insidious pathogenic factor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伏气温病为病证名[1]。指感受外邪后,蕴伏于里,或因平素内热,复为新邪诱发的一类温病[1]。大多初起即以里热为主,与新感温病初起有表证者不同。伏气源出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一语[1]。《温热经纬》卷二有《仲景伏气温病篇》[1]。临床特征为病发即内热较重,或有显著化燥灼阴的气分或血分征象[1]。症见脉细数或沉数而躁,苔厚腻,或舌赤无苔,溺赤,口渴,发热等[1]。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又当密切顾及津液[1]。

参见温病、春温、伏暑、温疟:

温病为病名[2]。出《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又简称“温”[2]。1.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2]。后世泛称“温热病”[2]。《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温病一般起病较急,发热较甚,传变较快,容易化燥伤津,后期尤多阴枯液涸等[2]。温病的治疗,一般按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理论,选用解表、清气、和解、化湿、通下、清营凉血、开窍、息风、滋阴、回阳固脱等法[2]。因发病季节、四时之气、流行特点的不同,有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暑温、秋温、春温、温疟、秋燥、伏气温病、晚发等区别[2]。2.伤寒病五种疾患之一[2]。《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3.指春季发生的热性病[2]。《黄帝内经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此说成为后世医家“伏气温病”的理论根据[2]。

春温为病名[3]。见《温疫论补注·诸家温疫正误》。伏气温病的一种,系冬受寒邪,伏至春季所发的温热病(《温热经纬·叶香巖三时伏气外感篇》)[3]。临床以初起即出现里热症状如发热、口渴、心烦、小便黄赤、舌红等为特征[3]。治宜清泄里热为主,方用黄芩汤等[3]。如兼有恶寒头痛,则用葱豉桔梗汤加黄芩以表里两解[3]。如热入阳明、壮热口渴、汗多、脉洪大或潮热谵语,腹满便秘,则选用白虎汤、调胃承气汤等以清气泄热或攻下泄热[3]。如热入营血,或伤阴动风,均可参用风温治法[3]。一说本病亦属新感温病(见《增补详注温病条辨》卷一)[3]。亦有因新感外寒,触动伏气而发(《时病论》)[3]。《类证治裁·温症》:“温为春气,其病温者,因时令温暖,腠理开泄,或引动伏邪,或乍感异气,当春而发,为春温。”

伏暑1.病名[4]。指发于深秋以至冬月的伏气温病[4]。见《严氏济生方》卷三。《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五:“伏暑症,暑久伏病也……若热毒之气既已受之,或为些小风寒所固,此毒遂渐渐入内,伏于三焦肠胃之间,或秋或冬,久久而发,此暑毒伏于人身之内。”因病发季节不同,有秋时晚发、秋后晚发、伏暑晚发、伏暑伤寒等[4]。病证轻重与邪伏时间的长短有关[4]。《温病条辨》卷一:“长夏受暑,过夏而发者,名曰伏暑,霜未降而发者少轻,霜既降而发者则重,冬日发者尤重。”初起多由新感引动,头痛身热,恶寒无汗,体痛肢楚,脘闷恶心,口渴或不渴,便秘或溏,色如红酱,溺黄浊而热,继则状如疟,但寒热模糊不甚分明,或皮肤隐隐见疹,或红或白,甚或但热不寒,热盛于夜,谵语烦躁,渴喜冷饮,或呕或呃,天明得汗,身热虽减而胸腹灼热不除,病程久延,速则三四候可解,缓则五七候始除[4]。舌苔白腻而厚或满布如积粉,继则由白转黄,甚则转灰转黑,或糙或干,或焦而起刺,或燥而开裂[4]。亦有初起即寒少热多,日轻夜重,头痛而晕,目赤唇红,面垢齿燥,烦躁恶热,口干不喜饮,饮则干呕,咽燥如故,肢虽厥冷而胸腹灼热如焚,大便多秘,或解而不多,或溏而不爽, *** 如灼,溺短赤涩,剧则手足瘈疭,昏厥不语,或烦则狂言乱语,静则郑声独语,舌色鲜红起刺,剔无苔垢,甚则深红起裂,或嫩红而干光,俟其邪由营转气,苔始渐布薄黄,及上罩黏腻薄苔,如舌红中夹黑苔,或舌红起刺中夹黄黑苔者,症情凶危,本病脉多弦数不扬,治宜视热偏重者,按暑温治疗,湿偏重者,按湿温治疗[4]。2.指病因[4]。《六因条辨》中卷:“四时伏气,皆能为病,即伏寒、伏风、伏燥,皆可与伏暑立名主病。故春温为冬令之伏寒,肠风为春令之伏风,疟痢为夏间之伏暑,咳嗽为秋天之伏燥,以类而推。”

本人在听刘景源的温病学视频讲座,所以要买他的讲稿。另外学得张之文的瘟病学讲稿写得更有条理和层次性,所以现在就产并买了。好书不可多得,有了就买吧!

暑温症状病机分析总结论文

shǔ wēn

warm disease in summ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ummerheat warmth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暑温(warm disease in summer[1]、summerheat warmth[2])为病名[3]。是指感受暑热病邪引起的发病急骤的温病[2][1]。可见于乙型脑炎等病[3]。暑多夹湿,暑温则指暑热偏盛者[3]。《温病条辨·上焦篇》:“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医方经验汇编》余奉仙谓:“暑温者,即夏时之热病也。暑字之义,乃日者两字相合而成。日者,阳之精;暑者,热之极。”

主要症状有壮热口渴,心烦而赤,汗多少气,脉象洪大等[3]。病程中极易因邪陷心营而致引动肝风,出现神昏、嗜睡、癍疹、抽痉及角弓反张等症[3]。

暑温·暑入阳明证(summerheat warmth with syndrome of summerheat invading Yangming[2])是指暑邪侵入阳明,以壮热汗多,口渴心烦,头痛且晕,面赤气粗,或背微恶寒,苔黄燥,脉洪数或洪大而芤等为常见症的暑温证候[4]。

暑温·暑伤津气证(summerheat warmth with syndrome of summerheat injuring fluid and qi[2])是指暑热未退,津气两伤,以身热息高,心烦尿黄,口渴自汗,肢倦神疲,脉虚无力等为常见症的暑温证候[4]。

暑温·津气欲脱证(summerheat warmth with syndrome of verging depletion of qi and fluid[2])是指暑温炽盛,津气欲脱,以身热已退,汗出不止,喘喝欲脱,脉散大等为常见症的暑温证候[4]。

暑温·暑伤肺络证(summerheat warmth with syndrome of summerheat injuring lung collaterals[2])是指暑热伤肺,损伤阳络,以灼热烦渴,头目不清,咳嗽气粗,骤然咯血、衄血,舌红,苔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暑温证候[4]。

暑温·暑入心营证(summerheat warmth with syndrome of summerheat invading heart nutrient phase[2])是指暑邪传入心营,以灼热烦躁,夜寐不安,时有谵语,甚或昏迷不语,舌红绛,脉细数; 或猝然昏倒,不知人事,身热肢厥,气粗如喘,牙关微紧,舌绛,脉数等为常见症的暑温证候[4]。

暑温·暑热动风证(summerheat warmth with syndrome of wind stirring by hotsummerheat[2])是指暑热炽盛,引动肝风,以身灼热,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神志不清,或喉有痰壅,脉象弦数或弦滑等为常见症的暑温证候[4]。

暑温·暑入血分证(summerheat warmth with syndrome of summerheat invading blood phase[2])是指暑邪侵入血分,以灼热躁扰,癍疹密布,色呈紫黑,神昏谵妄,吐血、衄血、便血,或兼见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喉中痰声漉漉,舌绛,苔焦等为常见症的暑温证候[4]。

暑温·暑伤心肾证(summerheat warmth with syndrome of summerheat injuring heart and kidney[2])是指暑邪入内,两伤心肾,以心热烦躁,口渴不已,麻痹,舌红绛,苔黄黑干燥,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暑温证候[4]。

初起宜用白虎汤,直清气分邪热以保津液;如见神情躁烦,意识不清或神昏谵语,舌苔黄,质红或红绛无苔,甚至抽搐等症者,宜用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散、紫雪丹、至宝丹等方;若元气津液耗伤,则用人参白虎汤、王氏清暑益气汤等以益气生津;如身热已退,汗出不止,气喘脉散者,用生脉散以补敛津气[3]。暑温每多夹湿,如伴有胸闷恶心、小便短赤、大便溏泄等症时,宜兼用芳香化浊利湿法[3]。若见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昏迷、抽搐等症者亦称暑痫[3]。

暑痫常见于重症中暑[3]。指感受暑邪,热极神昏,卒然痉厥的病证[3]。《温病条辨·上焦篇》:“小儿暑温,身热,卒然痉厥,名曰暑痫,清营汤主之。亦可稍与紫雪丹。”“大人暑痫,亦同上法。热初入营,肝风内乱,手足瘛疭,可于清营汤中,加钩藤、丹皮、羚羊角。”

中暑为指感受暑邪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病证[5]。

症见突然闷倒,昏不知人,或身热烦躁,气喘不语,牙关微紧,或口开齿燥,大汗或无汗,脉虚数,甚者昏迷不醒,四肢抽搐[5]。

治当移患者至凉爽通风处,法当清暑、解热、开窍,先用辟瘟丹、消暑丸灌服,后用益元散、白虎汤、清营汤等[5]。并可配用针刺、刮痧、冰水擦浴等法[5]。元气不足者,当调补元气为主,少佐解暑[5]。一名中暍、中热[5]。

【概述】 1.定义小儿暑温是由感受暑邪热毒而引起的时行疾病。临床以高热、抽风、昏迷及突然闭脱为其主要特征。 2.发病情况 ⑴ 发病季节多发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这段时间,以七、八、九月为主,有其严格的季节性。 ⑵ 发病年龄多见于小儿时期,尤以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 ⑶ 发病特点“急”、“速”、“危”、“残”。 3.命名小儿暑温一名见于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小儿暑温还有暑痉、暑风、暑厥等名称。 4.范围此证因有发热、抽风等症,故有学者认为可列入“惊风”范畴。本病相类于西医学的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因病机】 1.病因 ⑴ 感受暑温邪毒(外因)。 ⑵ 正气不足(内因) 2.病机 ⑴ 病位和病机转归: ① 邪在卫分─→肺卫症状; ② 邪在气分─→主要在阳明,暑多夹湿; ③ 邪在营分─→暑邪内窜心营; ④ 邪在血分─→血燥风动,耗血动血。 ⑵ 病机特点: ① 暑易化火,其传变急如掣电,常卫气同病,气营同病,营血同病。 ② 暑必伤气——正虚邪恋——病势迁延难愈。 3.病机主要是热盛生风,风盛生痰,痰盛生惊。热、痰、风互为转化,互为因果,热是产生风和痰的根本。 【临床表现】 1.轻型相当于邪在卫气。发热不重,体温在38℃左右,轻度头痛,恶心呕吐,轻度嗜睡,神志清楚,脑膜刺激征可不明显或为阳性,多在7~10天后进入恢复期。 2.重型相当于邪在气营或邪在营血。持续高热、体温达40℃或更高,深度嗜睡,神志模糊或昏迷,头痛、狂躁,频繁抽风,脑膜刺激征阳性,如治疗及时,10天以后进入恢复期。 3.极重型或暴发型相当于内闭外脱危象。体温急骤上升至41℃以上,迅速转入昏迷,抽风不止,甚至突然发生喉间痰鸣,或呼吸浅弱不整,瞳仁大小不等,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诊断】 1.发病大多急骤,初起发热无汗,头痛呕吐,颈项抵抗感或强直,嗜睡或烦躁不安,偶有惊厥。 2.发病后持续高热,嗜睡,昏迷,惊厥。起病急暴者可突然出现闭证、脱证。 3.病程至2周左右一般可逐渐向愈,但部分重症患儿可有不规则发热,意识障碍,失语,吞咽困难,肢体瘫痪等恢复期症状。 4.本病有明显季节性,多发生于盛夏季节。 5.神经系统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脑膜刺激征及锥体束征等。 6.白细胞总数一般在发病5天内增高,多数在~×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7.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计数多在50~5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稍高,糖与氯化物正常。【类证鉴别】 1.疫毒痢:疫毒痢亦来势凶猛,发病后迅速出现高热、抽风、昏迷,可不见痢下脓血,故需凭借实验室检查,设法迅速取得大便送镜检和培养,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2.小儿麻痹证:小儿麻痹症初期可伴有类似感冒症状,并有双峰热,肢体疼痛,拒绝抚抱。小儿暑温初起症状较重,发热持续,伴抽风者为角弓反张,四肢抽动,牙关紧闭。小儿麻痹证后期肢体萎软瘫痪,而小儿暑温恢复期为强直性瘫痪、震颤、不自主动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