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论文

发布时间: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论文

很好的预防这个猪出现气喘病,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应该定期的给这个猪喂一些这种消炎药,然后定期的输液才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观察前期的症状,如果出现食欲不振或者是体温升高,就应该赶紧去找医生帮忙搭配药物治疗,进行隔离,多吃一些温和的食物。

1、严格管理,建立以管理为核心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①引种防止购入隐性感染猪,做好隔离和风土同化;②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③严格全进全出;④通风,人工及时清除干粪,保育舍、产房保温,缩小温差;⑤做好卫生消毒。2、营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猪的抗病力,特别是发病过程中,由于采食量减少,使得免疫系统的发育受到影响。3、疫苗免疫,作好猪瘟、猪伪狂犬病、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萎缩性鼻炎等疾病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猪气喘病弱毒冻干苗免疫途径:“苏气”穴位,即5~7日龄肺内免疫,用12号短针头,注射肩胛骨后缘(中上部)1厘米处肋间隙。猪Ⅱ型圆环病毒感染,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症、猪胸膜肺炎、猪副嗜血杆菌混合感染可用自家灭活苗、自家血清疗法。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阳性猪场切记不要使用活疫苗。4、药物的使用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常用的药物有盐酸土霉素、支原净、泰乐菌素、利高霉素、氟甲砜霉素、金毒素、氟哌酸、阿莫西林、磺胺等药物,金西林(金霉素、磺胺二甲嘧啶、青霉素)、泰乐霉素+青霉素、氟甲砜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磺胺亦好,无公害肉品要求注意休药期及与饲料中钙离子、酸化剂等的配伍,支原净、四环素引起“瘦肉精”假阳性。用药要加微生态制剂。该病的简要药物程序:①种母猪分娩前7~12天,以缓解种母猪在产房中的排毒及垂直感染。②保育期第2周内连用5天。③若呼吸道综合症较为严重,则在生长猪第11周和第17周龄时添加,以摧毁影响猪只长的“18周龄墙”。治疗可使用喘妙治,由氟苯尼考、多西环素、甘草搭配和采用脂质体靶向制剂技术而成,提高药物在肺部的浓度,延长药物体内作用时间。

我建议注射抗生素,加强猪舍管理,确保猪舍的清洁。还可以给猪喂预防药物,防止气喘病。更加注意幼年猪和母猪的健康。

猪气喘病的防治论文

病原病原体为猪肺炎支原体。革兰氏阴性,无细胞壁,姬姆氏或瑞特氏染色呈多形性,有球状、环状、杆状、点状和两极状。能在无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但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分离用含乳蛋白水解物、酵母浸出液和猪血清的液体培养基。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较慢,在含15℃~25℃的条件下培养6d,可见到圆形、过缘整齐,中央隆起的小菌落。Mhp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在外界环境中存活不超过36h,病肺组织块内的病原体在-15℃可保存45d,在1℃~4℃可保存7d。常用的化学消毒药均能将其杀灭。Mhp对青霉素、磺胺类药不敏感,对壮观霉素、土霉素(推荐使用:蓝天炎抗)、卡那霉素、林肯霉素和泰乐菌素敏感。流行病学⑴自然病例只见于猪,不同日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发病。现在仔猪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特别是在25~45日龄仔猪断奶时期,由于分群、变换饲料和改变饲养环境等产生的应激反应,导致仔猪抗病力下降,容易发生该病,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其他时期都高。研究表明,在患病猪群公里以内的其他猪群都可以被传染。目前猪气喘病病原在一些猪场分布广泛,成年猪大多呈隐性感染,育肥猪隐性感染较少。⑵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多见。在新疫区常呈暴发性流行,症状重,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多为急性经过;在老疫区常呈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致死率低。⑶本病属猪三大免疫抑制病之一,若与pRRSV、pCV、HCV等混合感染,病死率将增高,如与pRRSV混感时,出现典型肺部病变,pRRSV单独感染时,肺部病变不明显[2],还极易继发并发症:如猪大肠杆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巴氏杆菌病等死亡率增高。临床症状急性型常见于新发生本病的猪群,尤其以仔猪和青年猪多见。病猪突然发作,呼吸困难,呼吸次数每分钟可达70~130次,严重者张口喘气,口鼻流沫,呈腹式呼吸或呈犬坐势,咳嗽次数少而低沉,怀孕和哺乳母猪尤为明显。体温一般正常(如有继发感染时,则可升至40℃以上)。当病猪呼吸困难时,食欲大减,甚至可窒息死亡(死亡率一般很高)。病程一般约为7~10d。慢性型急性病猪如不死,急性型症状可转为慢性,也有部分病猪开始就是慢性经过。一般常见老疫区的架子猪,其次是育肥猪和后备母猪。病猪长期咳嗽,常见于早、晚、运动及进食后发生。初为单咳,严重时呈痉挛性咳嗽,咳嗽时病猪站立不动,背拱起,颈伸直,头下垂,直到呼吸道分泌物咳出咽下为止。随着病程的延长,呼吸次数增加,表现出明显的腹式呼吸,时而明显,时而缓和。食欲减少,生长发育缓慢,消瘦。病程达3~6个月以上。慢性型病猪死亡率一般不高,但如果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猪体瘦弱和有并发症时,则死亡率高。隐性型病猪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无明显症状,偶见轻微咳嗽,体况较好,但血清学检查阳性,X线胸透和剖检可发现不同程度的肺炎病灶。病理变化本病的主要病变在肺脏。急性死亡病猪的肺脏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肺叶出现融合性支气管肺炎变化。肺的心叶、尖叶、中间叶及膈叶前缘呈淡红色或灰红色变化,像肌肉样称为“肉变”,其病变以心叶和尖叶为显著。病重时肺叶病变呈灰白色或灰黄色,成为“胰变”或“虾肉样变”。切开病灶,从小支气管内流出浑浊、灰白色、带泡沫的浆液性或粘液性的液体,肺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显著肿大,呈灰白色,髓样肿胀,切面稍外翻,湿润,有时边缘轻度出血。恢复期病例,在肺炎病灶吸收后病变逐渐消散,肺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硬化,表面凹陷,肺组织膨胀不全。继发细菌感染可引起肺和胸膜粘连,出现纤维素性、化脓性和坏死性病变。诊断方法根据流行情况及临床表现以咳嗽、喘气及腹式呼吸为特征,体温、食欲和精神等一般正常,常为慢性。病理剖检主要在肺的心叶、尖叶、中间叶及膈叶前缘出现“肉变”或“胰变”,一般可作出诊断。血清学诊断,可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微粒凝集试验、微量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在现场用X线检查透视肺部可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由于流行本病的猪群中普遍存在隐性病例和带菌现象,因此,在诊断本病时应以群为单位,如一群猪中只要发现一头阳性病猪,就可以认为是病猪群。鉴别诊断。肺丝虫和蛔虫蚴虫感染:虽可引起明显咳嗽,但剖检时仅有支气管肺炎病变而无心叶、尖叶、间叶与膈叶上缘的"虾肉变"咳嗽带痉挛性,一次可咳30-40声,并可在支气管中发现虫体。猪肺疫。多为散发或地方流行,临床症状为眼结膜发绀,常犬坐,皮肤有紫斑及小出血点等败血症状。急性者可在一两天内死亡,剖检有败血病变和纤维素性肺炎。全身淋巴结出血,病料镜检可见两极深染的巴氏杆菌。猪流感。是一种突然爆发并迅速蔓延的传染病,并呈急性经过,体温高达41℃左右,停食、萎顿,病程短,流行迅速并很快平息,而猪气喘病病程长,流行缓慢,可以此区别。防治措施1、未发病地区的防疫措施。⑴采取自繁自养的原则,不从外地引进猪只,必须引进种猪时,先隔离3个月,完全确信无病时方可合群。⑵认真做好疫苗接种,采用猪喘气病油乳剂灭活疫苗,断奶仔猪、育肥猪、种猪免疫1头份,30天后加强免疫1次。⑶加强饲养管理,每天做好清洁并且保持通风良好。2、已发病地区的防疫措施。⑴饲养员每天认真检查猪只,发现可疑猪即置另一栏治疗。⑵对未发病猪每天用恩诺沙星50ppm饮水,可有效预防,减少本病的发生,连用4-5天,直至确定未有猪只相继发病。⑶对发病猪用硫酸卡那霉素15毫克/千克、林可霉素10毫克/千克混合肌注,每天1次,用至3天时症状消失,此时不能停药,否则容易复发,用至5天即可康复。⑷若发现上述用药的同时气喘加剧,可在正常用药的间隔期内肌注鱼腥草注射液10毫升/天,每天1次,即可减轻气喘的程度,大约3天,增强治疗效果。

猪气喘病是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和气喘,病理变化部位主要位于胸腔内。肺脏是病变的主要器官。急性病例以肺水肿和肺气肿为主;亚急性和慢性病例见肺部“虾肉”样实变。发病猪的生长速度缓慢,饲料利用率低,育肥饲养期延长。流行病学猪气喘病仅发生于猪,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其中以哺乳猪和幼猪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次是妊娠后期的母猪和哺乳母猪,育肥猪发病较少。母猪和成年猪多呈慢性和隐性感染。本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季节多见。在新疫区常呈暴发性流行,症状重,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多为急性经过;在老疫区常呈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致死率低。气候骤变、寒冷阴湿、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继发感染等原因,可使病情加重,致死率增高。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兴起,猪气喘病呈现新的流行特点,现介绍如下:1、仔猪发病率增高,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以往不同日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育肥猪隐性感染较少。仔猪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特别是在25-45日龄仔猪断奶时期,由于分群、变换饲料和改变饲养环境等产生的应激反应,导致仔猪抗病力下降,容易发生该病,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其他时期都高。猪气喘病病原在一些猪场分布广泛,成年猪大多呈隐性感染。2、规模场发病率增高,发病面积扩大。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异地引种和流通频繁,但在引种和流通交易过程中,由于检疫把关不严,未严格按照检疫规程实施产地检疫和实验室检验,不能准确识别出“病猪”,造成许多携带病原微生物的隐性感染猪带菌异地传播,导致该病在一些猪场大面积流行;同时,由于规模养殖场饲养密度较大,而饲养管理不善,发病情况远远高于散养户。3、发病季节明显,混合感染居多。冬春季节由于气温较低,许多养殖场为了保证猪舍温度,而忽视了通风换气,导致空气质量下降,最容易诱发该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在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差的猪场最容易发生。如有的猪场防疫消毒不严格,导致养殖场环境污染严重,多种病原长期存在,猪群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即可引起混合感染,造成多种疾病同时发生,从而加大了防治难度。本病冬春寒冷季节多见,四季均可发生。猪舍通风不良、猪群拥挤、气候突变,阴湿寒冷、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可促进本病发生,加重病情,如有继发感染,则病情更重。常见的继发性病原体有巴氏杆菌、肺炎球菌等。猪场首次发生本病常呈暴发性流行,多取急性经过,症状重,病死率高。在老疫区猪场多为慢性或隐性经过,症状不明显,病死率低。防治1.坚持自繁自养,严格杜绝外来发病猪只的引入。如需引入,一定要严把隔离检疫关(观察期至少为两个月),同时做好相应的消毒管理。2.保证猪群各阶段的合理营养,避免饲料霉败变质:结合季节变换做好小环境的控制,严格控制饲养密度,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多种化学消毒剂定期交替消毒。3.疫苗免疫:疫苗一定要注入胸腔内,肌肉注射无效;注意注射疫苗前15天及注射疫苗后两个月内不饲喂或注射土霉素、卡那霉素等对疫苗有抑制作用的药物。4.由于猪肺炎支原体可以改变表面抗原而造成免疫逃逸,导致免疫力减弱,因此猪场需配合药物防治,一个疗程一般3~5天,特别是怀孕母猪拌料净化,其所产仔猪单独饲养,不留种用,条件具备的猪场实行早期隔离断奶,尽可能减少母猪和仔猪的接触时间。5.药物预防和治疗:在治疗猪气喘病方面新亚生物的血清抗体---咳喘灵效果极其不错;同时也可以用于预防,效果也特别好。治疗方案:咳喘灵肌肉注射:每套用于300公斤体重治疗,预防500公斤体重。重症加倍。一个疗程3天,一天一次。病情特别严重的配合血清分点注射效果更好。

控制猪气喘病的措施有:

(1)疫苗免疫接种,目前有猪气喘病灭活疫苗和活疫苗。在7日龄和21日龄用灭活疫苗进行2次免疫,目前国外公司已推出单针疫苗,免疫1次即可;活疫苗采用胸腔内注射。

(2)药物预防和净化,可在经产母猪、育肥猪的饲料中加入泰妙菌素等,于产前、产后各1周拌料喂饲;仔猪出生后3、7、21天,分别注射长效土霉素针剂。

猪气喘病也叫猪喘气病,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慢性呼吸道病。大小猪只均可感染,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气候骤变和冬春季发病较多。本病主要特点是干性咳嗽和气喘,剖检肺呈“肉样变”。如饲养管理不好、卫生条件差,则哺乳仔猪死亡率高,其他猪多呈隐性感染,死亡很少,只是影响生长上膘。病猪和隐形感染的猪是传染源,通过接触,经呼吸道感染。

[症状]

病猪体温一般正常,吃食无明显变化,只是干性咳嗽气喘,当运动和喂食时就连声咳嗽,后期咳嗽和气喘加重,甚至张口气喘,食欲减退、消瘦、不愿走动,病程持续数月也不会死亡。如继发感染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则病情复杂,死亡率增高。

[预防]

(1)对本病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严格消毒,尤其坚持自繁自养,不从有病猪的场购买仔猪。对已经发病的猪,经常注意观察,听咳嗽、看气喘,早期发现病猪,进行隔离治疗。

(2)精制土霉素500克加到1吨饲料中,调匀后饲喂,每天2次,连喂7天。

(3)泰乐菌素100克+盐酸土霉素500克+阿散酸100克加到1吨饲料中,调匀后饲喂,每天1次,连喂7天。

(4)泰乐菌素100克+氟苯尼考100克+盐酸土霉素500克+阿散酸100克加到1吨饲料中,调匀后饲喂,每天1次,连喂5天。

(5)泰乐菌素100克+强力霉素200克混在1吨饲料中,调匀后饲喂,连喂5天。

(6)泰妙菌素10克溶于100千克水中,饮用,连用10天。

(7)用气喘病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接种,每头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胸腔注射。

[治疗]

(1)长效土霉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20毫克,一次肌内注射。

(2)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1万~2万国际单位,一次肌内注射。

以上药物可分点同时应用,每天1次,连用5天。

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论文

通常来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蓝耳病不死无病的猪”,这句话的意思是:蓝耳病病毒攻毒于SPF猪(无特定病原体猪),结果证实猪虽然感染了蓝耳病,但却不会因此而死亡,一切生长正常。所以即使得到高致病性蓝耳病,也不一定死很多猪,死亡率在0%~100%都有可能,死亡率受猪免疫力高低、营养好坏、环境条件、管理方式、卫生状况及毒株强弱影响。

A.饲料中添加药物拌料,用复方花青素1000G+泰乐菌素600G+强力霉素300G/T。

处方说明:复方花青素纯中药复合提取物 产品中主要含绿原酸、黄酮、植物血凝素、总皂甙等成分。本产品通过促进机体T细胞介导的 免疫反应与NK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对病毒易感细胞的免疫功能。临床试验观察:有明显的调理猪群机体健康的功效,并且能控制病毒复制和病毒净化等作用。

泰乐菌素+强力霉素配伍有协同作用,对防治继发细菌感染和立克次体病有很好的效果.

B.高热不退的病猪治疗:复方花青素1000克+牛磺酸2000克+阿司匹林1000克/1000公斤干净水中饮用,连续用3-5天。尽量不要给猪群注射针剂,防止应激导致心力衰竭。

C.加强消毒:用含酸类消毒药(如过氧乙酸)每天进行消毒,坚持使用一段时间,后期改换其它类型消毒药消毒。

D.猪群疫病稳定后.建议全群接种一次猪瘟疫苗,为避免接种应激,可以分次接种注射。(如接种5头份苗,先接种2头份,过3天在接种3头份)。

E.猪群稳定后,要求做好药物保健,加强营养,经常消毒(每2-3天就一次),不要乱接种疫苗。

A.平时做好药物保健,保健方案中建议不要使用氯霉素类药物(氟苯尼考),慎用磺胺药物。药物治疗方面,要考虑应激、毒副作用、免疫抑制和诸多并发感染。

B.平时要经常消毒,消毒要使用多种类型的消毒药进行更换使用。(如卤素类、酸类、醛类、双季铵盐和双胍类、酚类和碱类消毒药)加强猪场消毒对预防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很好一种的方法。

C.不要胡乱接种疫苗,猪场接种过多的疫苗,对猪群健康稳定是有绝对性的影响。(如:自家苗、PRRS弱毒苗、PR弱毒苗、猪瘟脾淋苗、还有进口的多联苗等)想依靠疫苗来预防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那是不可能的,最终是越打越乱,最后容易机体免疫失调。

D.搭配合理的营养,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质量差的原料最好不要使用,避免导致慢性中毒,免疫力下降,诱发猪高致病性蓝耳病。

E.夏季注意降温通风,猪场卫生干净。要求对猪群冲水洗浴来防止热应激、中暑等可以诱发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环境因素。

F.控制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稳妥高效办法:用复方花青素1000克+牛磺酸2000克+阿司匹林800克/拌1000公斤饲料,临床治疗效果很好.

猪蓝耳病的病原是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病毒猪蓝耳病的主要症状尾根,耳,肩发紫,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病猪体温上升,结膜潮红,后期发绀猪蓝耳病的防治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建立稳定的种猪群,不轻易引种。如必须引种,首先要搞清所引猪场的疫情,此外,还应进行血清学检测,阴性猪方引入,坚决禁止引入阳性带毒猪。引入后必须建立适当的隔离区,做好监测工作,一般需隔离检疫4~5周,健康者方可混群饲养。2、规模化猪场要彻底实现全进全出,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阶段的全进全出。3、建立健全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定期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一方面可防止外面疫病的传人,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把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PRRSV感染猪群的发生率和继发感染机会。4、做好猪群饲养管理。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猪场,应做好各阶段猪群的饲养管理,用好料,保证猪群的营养水平,以提高猪群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从而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和由此造成的损失。5、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接种,控制好其他疫病,特别是猪瘟、猪伪狂犬和猪气喘病的控制。在猪繁殖一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猪场,应尽最大努力把猪瘟控制好,否则会造成猪群的高死亡率;同时应竭力推行猪气喘病疫苗的免疫接种,以减轻猪肺炎支原体对肺脏的侵害,从而提高猪群肺脏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抵抗力。6、定期对猪群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感染状况进行监测,以了解该病在猪场的活动状况。一般而言,每季度监测一次,对各个阶段的猪群进行采样进行抗体监测,如果4次监测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变化,则表明该病在猪场是稳定的,相反,如果在某一季度抗体阳性率有所升高,说明猪场在管理与卫生消毒方面存在问题。应加以改正。7、对发病猪场要严密封锁;对发病猪场周围的猪场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疾病扩散,对流产的胎衣、死胎及死猪都做好无害处理,产房彻底消毒;隔离病猪,对症治疗,改善饲喂条件等。8、关于疫苗接种,总的来说如今尚无十分有效的免疫防制措施,如今国内外已推出商品化的PRRS弱毒疫苗和灭活苗,国内也有正式批准的灭活疫苗。然而,PRRS弱毒疫苗的返祖毒力增强的现象和安全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国内外有使用弱毒疫苗而在猪群中引起多起PRRS的暴发,因此,应慎重使用活疫苗。虽然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有限或不确定,但从安全性角度来讲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在感染猪场,可以考虑给母猪接种灭活疫苗。仅供参考

二、 临诊情况病猪不食,精神沉郁,嗜睡、便秘、妊娠母猪出现早产、流产、弱胎、死胎、木乃伊胎,新生仔猪死亡率高达100%,外购种公猪有一头出现两耳发绀,呈黑紫色。三、 病理剖检剖检4头2-15日龄的仔猪,2头死产胎儿。死产胎儿眼观没有特征性变化,部分木乃伊胎呈棕色,腹腔有淡黄色积液,有的胎儿和死产仔出现皮下水肿,心包积液。死亡哺乳仔猪,眼观变化有眼睑水肿,皮下水肿,体表淋巴结肿大出血,心包积液,肝呈土黄色,胃粘膜、肠粘膜出血,肺淤血水肿,肺纹理增强。四、 诊断根据猪群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尸体剖检等特征,疑似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症。随后采集34头可繁殖母猪血,分离血清。采用北京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RRS诊断试剂盒,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其中32头为阳性,2头阴性。阳性率达94%。同时进行了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为阴性,采集肾脏做猪瘟荧光抗体检验为阴性。无菌采取心、肝、脾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无细菌生长。根据实验室检验结果,进一步确诊为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系统综合症(PRRS)。五、 防制措施1、目前对PRRS防治仍无有效的方法。为防治本病的感染发病,应采取尽早隔离发病猪,设置病猪群和假定健康群,实行封闭式隔离饲养,实行产房隔离,哺乳仔猪尽早断奶。育肥猪最好全进全出,出栏后彻底消毒。2、经血清学检验确诊的病猪,实行隔离饲养,对病猪饲喂高能量的饲料,和足够的电解质,母猪临产前混饲阿司匹林,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同时对妊娠母猪用保胎中草药治疗。加强饲养管理,给予充足的营养,使之迅速恢复健康。3、加强环境和圈舍的防疫消毒,用2%火碱溶液或双链季胺盐碘制剂交替对环境和圈舍消毒,每周2-3次,用白灰铺垫过道和墙根,搞好防护。六、 小结与体会1、该场未做过PRRS疫苗免疫,检验抗体是重要方法之一,采用北京旺尔有限公司PRRS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PRRS抗体,在34份样品中检出32份阳性,2份阴性,证明该猪场猪群感染了PRRS病毒。2、该场猪群发病后,由于诊断准确,及时采取了有效的防制措施,很快控制了疫情。3、不要外购种猪如果需要先隔离饲养,通过血清学检测阴性再留用。4、目前我国尚无有效的药物和特效疫苗防治PRRS的情况下,用抗生素、抗病毒药及中草药对症治疗也有一定疗效。5、通过实践证明,康复的母猪可继续配种繁殖,后备母猪与感染本病的猪群短时接触能获得免疫抗体。

相信养猪户们对猪蓝耳病都非常熟悉,它的传染性极高,被称作“猪艾滋病”。其中最显著的特征的就是猪身上发蓝,而猪只要感染了蓝耳病,不及时治疗的话,不仅会对感染猪造成一定的伤害,还会导致整个养猪场受到传染,对养猪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那么猪蓝耳病都有哪些症状及流行特点?该如何治疗预防?一、猪蓝耳病的症状猪蓝耳病是猪感染蓝耳病毒引起的,只感染猪,不论猪龄、品种均易感染。其中数妊娠母猪及5周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染此病。感染猪表现为:精神沉郁,便秘、呕吐、呼吸困难、腹泻、持续高热(可达42℃以上),厌食或不吃食,猪只皮肤表面出现蓝紫色斑,母猪流产、死胎、弱胎,大面积猪只快速死亡等。二、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猪蓝耳病一年四季都可感染,盛夏、秋末、冬季为多发季,此病大多数呈地方流行性特点。带病猪只是本病的注意感染源头,一旦有猪只染病,就会快速的蔓延整个猪场。本病可通过空气、饲料、饮水、工具器械等途径传染,并快速的蔓延。三、猪蓝耳病的治疗措施1、首先对染病猪及时隔离,再根据发病猪只的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2、对于染病的妊娠母猪,应先用高锰酸钾溶液及蒸馏水分别给母猪清洗产道,以防止母猪流产;再用青霉素肌注治疗,同时给母猪喂些多维以促进母猪肠胃消化,恢复采食。3、对于染病的仔猪,需要补充电解质,猪射基因工程干扰素(进口),稀释用生理盐水或黄芪多糖,50斤以下的小猪打1ml,可快速治疗仔猪蓝耳病。4、针对成年染病猪,如有持续高热病症,可肌注头孢噻夫钠,再注射核糖核酸配合治疗,效果更好。5、如患病猪症状复杂,可注射抗菌增效针(有效成分:板蓝根、黄芪、牛磺酸、维生素B1/B2)+呼尔克(鱼腥草粗提液,内含30%替米考星、10%阿奇霉素、鱼腥草);拌料可用勉益力管家(有效成分:黄芪、板蓝根、天蚕素)+平喘素(替米考星预混剂),首次可加倍使用;以上为抗菌广谱类方案,能快速治愈表现为厌食不食、咳嗽、喘气、高热不退、机体功能紊乱、呕吐、腹泻、便秘等多种症状的病猪。四、猪蓝耳病的预防措施加强卫生管理,完善消毒制度。留意天气变化,合理调控温度。保持良好通风,维持猪舍湿度。按体况分猪舍,存栏数要合理。引进猪要慎重,饲喂营养要平衡,青绿饲料多补充。做好疫苗预防,及时治疗。

猪的常见病及防治措施论文

如何防治猪常见病呢?随着人们对猪肉的需求量不断扩大,推动了基层养猪的发展。而猪常见病的出现,影响生猪的健康成长,降低了养猪户的经济利益。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常见病防治方法。(1)猪瘟的防治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最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类型,以急性型最多见,病初体温增至41-42℃连续数日不降,减食或不食,口渴,有时呕吐,常卧下钻于垫草中,或果立墙角,病期稍长的,垂头拱背,步态不稳,眼结膜潮红,有脓性分泌物,公猪、阉猪阴茎鞘积尿,初便秘后拉稀,有时带血,后期皮肤出现红紫色斑点,手压不退色。治疗:病初用抗猪瘟血清皮下或耳静脉注射(剂量按瓶签说明)有一定疗效,但愈后长期带毒,易于散播病原,且此药价格贵购买困难,此外,没有其它有效的药物,非有特殊价值的猪一般不予治疗。所以,对于猪瘟,主要在于预防,即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注射后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达年。(2)猪丹毒由猪丹毒杆菌引起,8-12月龄猪多发,常于夏秋发生,潜伏期(从感染到发病)约1~8天。败血型发病突然,体温升高达4243℃,走路不稳,结膜充血,后期皮肤出现红斑,指压退色,重症后肢常麻痹,呼吸困难,寒颤;病程短,治疗不及时8~4天可引起死亡。治疗:用青霉素100--15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体温正常后再注射1-2次;或用20%磺胺塞唑1020毫升,每隔b小时肌肉注射一次。猪只应在春,秋两季定期注射猪丹毒菌苗,注射疫苗后的猪,半年内有强大的免疫力。(3)猪肺疫由巴氏杆菌引起,全年都可发生,气候骤变时易发,多散发。最急性型,体温可升高达4l℃以上,呼吸困难,腹下,耳后有出血斑;咽喉部高热红肿,张口喘气,常于1天内死亡。急性型,体温升高,常发短的干性痛咳,鼻流粘性或脓性鼻液,呼吸困难,常呈犬坐姿势,病初便秘,后期下痢,病程8~4天。治疗方法与猪丹毒治法相同,另应定期注射猪肺疫菌苗。(4)仔猪副伤寒病原为沙氏猪霍乱杆菌和沙氏猪伤寒杆菌,多发于2040斤小猪,主要症状为下痢。急性型体温达41-42℃,先便秘后拉稀,粪恶臭有时带血,腹痛,耳,鼻,四肢青紫,后期呼吸困难,体温下降,通常4-10天死亡。亚急性和慢性型,消瘦,皮肤星痴样湿疹,周期性恶性下痢,病程20天以上,死亡率很高。治疗,内服磺胺脒1~8克(每公斤体重克),一日2次,连服6天;或内服痢特灵~0.4克,每天2次。

(一)猪腹泻的疗法 腹泻是猪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率达50%~60%。 1.停食法:停食是治猪腹泻最简单的一种疗法。 它主要用于中毒引起的一类腹泻, 如饲喂过有毒、霉变饲料引起腹泻。 治疗时首先采用停食法, 防止有毒, 霉变饲料继续进入体内, 让毒物迅速排除猪体,切忌早期使用治泄药, 造成闭门留寇,同时选用最佳的解毒药, 采取对因治疗。常用解毒药有解磷定、美蓝、阿托品、葡萄糖等。 2.驱虫法:这类腹泻主要表现患猪呈现慢性腹泻, 体瘦, 被毛粗乱, 精神不振, 生长迟缓, 发育不良, 泻粪渣粗, 有时虫随粪便排出体外等症状。取粪便镜检, 有大量的虫卵存在。 治疗时, 应选用驱虫法, 虫驱掉腹泻即止。常用的驱虫药有敌百虫、盐酸左旋咪唑、阿福丁等。 3.抗生素疗法:该法主要用于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类腹泻。这类腹泻的特点是有一定的传染性, 共同的临床症状, 相同的病理解剖特征。取病料进行试验室诊断, 可检出病原性微生物。对患有一、二类传染病引起的腹泻, 在选用抗微生物等药物治疗的同时, 还要采取隔离、封锁、消毒、紧急接种疫苗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常用的抗微生物药有磺胺类、呋喃类和抗菌类等药。 4.口服补盐类: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腹泻,猪体都要失去大量的水分、盐分、糖分和其他营养物质, 给猪体带来一定的不良后果, 严重时还能危害猪的生命。 脱水造成仔猪死亡通常是水和电解质紊乱所致,因此补液是减少死亡的一项关键措施。但常规的静脉输液疗法因使用不便而很难在治疗腹泻之中应用。口服补液盐简单易行、经济,在治疗畜禽腹泻上取得显著的疗效。口服补液盐由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葡萄糖组成,具有补充水分、电解质、调节酸中毒和补充营养的作用。应用时每25克加水1 000~1 500毫升,任其自由饮用或灌服,灌服量每天4次,用量为轻度腹泻50~80毫升,中度脱水80~100毫升,重度脱水100~130毫升,总液量要求在4~8小时内用完(二)仔猪副伤寒的诊治 2003年下半年,我市某养猪户先后3批购进仔猪216头,购回后7天用2头份的猪瘟苗防疫。11月中旬,一圈刚购进的16头猪发病,到12月初先后有67头猪发病,死亡13头,兽医用青、链霉素及磺胺嘧啶治疗,效果不理想。经我所剖检及细菌学检查,确诊为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副伤寒。�1 临床症状 病猪消瘦、被毛粗乱,皮肤苍白,精神差,喜打堆,体温40~41℃,眼角有脓性分泌物。病初表现便秘,后腹泻呈淡绿色,有恶臭味,1周后猪耳末端、颈部、腹部出现紫斑。�2 病理变化 共剖检25 kg体重左右病死猪2头,均见脾脏肿大,呈蓝紫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呈灰白色脑髓样;在大肠的后段黏膜上有棕褐色的大小不等的坏死性假膜覆盖,撕开假膜,可见溃疡;其中1头肝上可见散在的点状坏死灶。其他脏器未见异常。�3 实验室诊断 (1)取病死猪的肝、肠系膜淋巴结、心血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到小的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菌.(2)无菌取病死猪的肝直接涂布于普通琼脂、.琼脂上,37℃培养24 h时,均长有直径�2 mm�、湿润的灰白色小菌落。挑取典型菌落染色镜检,可见到小的革兰氏阴性菌.(3)取典型菌落均匀涂布于普通琼脂板上,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高敏;磺胺嘧啶、土霉素中敏;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低敏。(4)随机对�8头�病猪采血,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猪瘟抗体,诊断液由省畜牧兽医总站提供,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8份血清抗体均为3log�2和4log�2。结合剖检病变,排除猪瘟感染。�4 防制措施 (1)深埋病死猪,病猪隔离饲养,对圈舍进行彻底消毒。(2)有病猪选用丁胺卡那霉素针剂,10 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天两次,连续用药5天。(3)全群使用氟哌酸拌料,每次10 mg/kg体重,1天3次,饮水中加入可溶性多维,连用1周。按上述方法用药,除3头症状较重的猪死亡外,其他仔猪均恢复正常。(三)母猪难产治疗法 母猪难产要立即进行助产,助产人员应剪短指甲,手和手臂应用0.1%高锰酸钾液或者2%来苏尔液洗净,再用酒精消毒,然后在手和手臂上涂上油类润滑剂。猪外阴部周围也可用上述浓度的来苏尔液或高锰酸钾液消毒。助产器械也要煮沸消毒。根据母猪难产的不同情况,对症施治。对老龄体弱的母猪,可注射脑垂体后叶素10~30单位,促进子宫收缩,使仔猪产出。如半小时左右胎儿仍未产出,助产人员可将手伸入产道,按摩子宫颈,随着母猪阵缩,将胎儿慢慢拉出。对母猪羊水排出过早、产道狭窄干燥、胎儿过大等引起的难产,可向产道注射油类润滑剂,助产人员将手伸入产道,随着母猪阵缩,缓缓地将胎儿拉出。对胎位异常而引起难产的母猪,助产人员可将手伸入产道,推入胎儿后肢或前肢,取出胎儿;如果母猪产道干燥,可向产道注射清洁的润滑剂。如果无法矫正胎位,又不能或不宜进行剖腹产,可将胎儿的某些部位截断取出。在助产过程中,要尽量防止损伤产道和感染,助产后应当给母猪注射抗菌药物,以防感染。母猪不吃或有脱水症状,应在耳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500~1000毫升,维生素C0.5克,加强对母猪的产后护理工作。(四)猪弓浆虫与猪肺疫混合感染 山东省费县4-6月某养殖场的猪群中流行一种以持续高热、呼吸困难为主的疾病。该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在不到2个月内相继有204头猪发病(占猪群总数的68%),死亡82头,死亡率为40%。经调查综合诊断,最后确诊为猪弓浆虫与猪肺疫混合感染。应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后,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 该养殖场共养猪300头,均为3~4月龄育肥猪。4月初,天气连阴雨,猪群中曾出现过咳嗽、流鼻涕、发热等现象,当时诊断为感冒,用抗生素(主要是卡那霉素)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4月11日后,猪群又相继发病,发病后仍使用卡那霉素治疗,但病情未见好转,反而愈加严重。从4月11日至5月25日,共发病204头,死亡82头,发病率,死亡率40%。确诊为猪弓浆虫与猪肺疫混合感染,经及时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进行综合治疗,2天基本控制了病情,以后未再发生猪只死亡。�2 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一般在~42℃,呈稽留热型。病初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步态不稳,眼结膜充血,尿液发黄。除少数猪拉稀粪外,多为干燥粪便,呈煤焦油色。有的粪便上附有黏液,可视黏膜发绀,呼吸增数,咳嗽,脉搏加快。有的呈明显的腹式呼吸;有的耳根、颈部及下腹部皮肤上有红斑,指压退色;有的皮肤上有出血斑。病猪消瘦、衰弱,死亡时间为6~18天。�3 病理剖检 取病死猪和病重猪各4头进行剖检,可见病猪消瘦,皮肤发绀,皮下有瘀血斑或出血点,耳部和四肢有浅紫红斑,各脏器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全身淋巴结肿胀、充血、出血,肺出血,有不同程度的间质水肿。有的可见小块肝变区,肺支气管内有大量泡沫样黏液,胸膜有纤维素沉着。有的胸膜与病肺粘连,胸腔和心包积液,腹水稍多;肝表面有点状出血及灰白色或黄色的坏死灶,心包膜和心外膜有出血点;胃底部出血、溃疡;脾有出血斑。�4 实验室诊断 (1)无菌采取病猪胸水、腹水、心血、淋巴结、肺脏、肝脏、脾脏等进行涂片和触片,经革兰氏或姬姆萨染色后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散在的卵圆形、两极染色的细小杆菌和弓浆虫滋养体以及假膜。(2)无菌取病猪肺及支气管内黏液,接种于绵羊鲜血琼脂平板,37℃培养24 h后,细菌生长良好,形成淡灰白色、圆形、光滑、湿润、露珠样小菌落。菌落周围不溶血。从典型菌落钩取纯培养物制成涂片,进行染色、镜检,发现散在的卵圆形、呈明显两极着色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经几种培养基37℃ 24 h纯培养后,发现本菌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不生长;在血清琼脂平板上生长,形成淡灰白色、露珠样、表面光滑闪光、边缘整齐的小菌落,于45度折光下观察时,菌落呈蓝绿色带金光,边缘有窄的红黄光带;在肉汤培养基中呈轻度混浊,于管底生成黏稠沉淀,表面形成菌环。 (3)用分离菌的纯培养物做各项生化试验,结果该菌能分解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鼠李糖、山梨糖、肌醇、伯胶糖;可产生靛基质和H�2S,.、VP试验均为阳性,不液化明胶。 (4)用pH 的PBS将病猪脾脏和淋巴结研磨制成1∶10悬液后分成2份,第1份不加任何抗生素,每只小鼠腹腔注射 ml;第2份每毫升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各1 000 IU(μg)处理后,按每只小鼠腹腔注射 ml,结果第1组小鼠在接种后48~�72 h内全部发病死亡。取其濒死小鼠的心血、腹水、脾脏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均检到卵圆形的两极染色的小杆菌和典型的弓浆虫。第2组小白鼠在�10~�12天内全部发病。取其腹水抹片、染色、镜检,可见大量游离的弓浆虫滋养体。 (5)从病猪前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后作燃料试验,结果为阳性。�综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弓浆虫与猪肺疫混合感染。�5 防制措施 (1)将病猪集中隔离治疗,同时改善饲养管理,避免拥挤和受寒,消除可能降低机体抗病力的因素。病死猪严格处理,对全场进行彻底消毒。 (2)对病猪可用青霉素(按万~万IU/kg体重)、链霉素(按10~20 mg/kg体重),增效磺胺6�甲氧嘧啶注射液(10 ml中含TMP g,SMM g,按2种药总量计算为20~25 mg/kg体重),进行肌肉注射,每天1~2次,连用3天后改用土霉素和SMM按500 mg/kg混于饲料中喂3~5天。(3)未发病猪可用土霉素和SMM以500 mg/kg混饲3~5天。经采取上述防制措施后,很快猪只停止死亡,并控制了疫情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措施论文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主要表现眼脸水肿,因而被称为水肿病。本文介绍仔猪水肿病的辨别及防治方法,供参考。

1、带菌的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食入后经消化道直接污染。

2、仔猪断奶后,如果饲料过于单纯,蛋白质含量过高,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容易导致营养失调,体内菌群紊乱,大肠杆菌大量繁殖,造成水肿病的发生。

3、应激因素(转群、运输、气候变化等)也会造成本病的发生。

小猪突然发病,开始时,出现腹泻或便泌,1-2天后病程突然加快或死亡。

病猪四肢无力,共济失调,有的病猪前肢跪地,后肢直立,突然向前跃,捕捉时,突然倒地,四肢做游泳状滑动。病猪病情稍轻者,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多数体温不高。

1、剖检常见于脸部、结膜、齿龈皮下水肿,呈现灰白色凉粉样水肿。

2、胃壁水肿常见于大弯部和贲门部,黏模层和肌层之间不一层胶冻样水肿。

3、有的病猪大肠系膜、直肠、胆囊和喉头也常有水肿。

4、小肠黏膜有弥漫性出血变化。

5、肠系膜淋巴结充血、甚至出血。

1、对病猪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2、发病后立即停喂高蛋白饲料,添加青绿多汁饲料。

3、用青霉素+葡萄糖+地塞米松。

1、不要从疫区购进种猪。

2、仔猪断奶前后应加强饲料管理:出生时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防止突然换料和改变饲养方法。断奶采取逐渐过度的方法。

尽早补料,补料要循序淅进。少喂蛋白含量高的饲料,多喂青绿多汁、矿物质、维生素含量高的饲料。

3、现有一种比较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从补料开始,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健崽保,克/头·天,连用七天。

健崽宝—食开品阶断的乳猪用复合微生物饮水剂补充常用的维生素、电解质、有益微生物、防止缺铁性贫血、营养缺乏性水肿病、及菌群失常性水肿病,并有促进生长功能。

仔猪水肿病是由特异的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的仔猪疾病。其特征是胃壁和其他某些部位发生水肿,如眼睑、结膜、齿龈等部位,且运动失调,四肢不全麻痹或完全瘫痪。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7~10日龄的仔猪(10~25千克左右),特别是生长快、营养状况良好的仔猪发生较多,一般多发生于春秋两季。

【防治措施】

不从有病地区购进新猪。邻近猪场或邻村发生本病时,应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病原性大肠杆菌的侵入。加强仔猪断奶前后的饲养管理,提早补料,加喂良好的干草或青饲料,使其断奶后能较快地适应独立生活。给以营养丰富而易消化的饲料,防止饲料突然变化。饲料应多样化,减少精料量,增加青绿饲料及补喂维生素C、K;也可内服大蒜,按每千克体重1克,连续服用3~5天,饲料中混入一定量的食醋,有一定预防效果。在有本病的猪群内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菌药物,如新霉素、土霉素、氯霉素等,按每千克体重5~20毫克,呋喃唑酮每千克体重5~10毫克,也可预防本病。

目前,对本病尚无可靠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早期效果较好,后期一般无效。一般用抗菌药物口服,以抑制肠道内病原性大肠杆菌,如痢特灵~克,每天2次内服;土霉素克,一次内服;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0毫升,肌肉注射;链霉素克,维生素B12200毫克,一次肌肉注射,对发病早期有较好效果。用盐类泻剂,以排除肠道内细菌及其产物,如硫酸镁(钠)15~30克内服;用葡萄糖、氯化钙、甘露醇等静脉注射,安钠咖皮下注射,利尿素口服以强心、利尿、解毒,均有一定疗效。

摘 要:乳猪水肿病在最早的时候发现于英国,是因为病原性大肠杆菌所导致的肠毒血症,造成头、眼睑、耳等多处水肿、共济失调以及急性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是致死性很高的疾病。随着近年来,畜牧业不断发展,乳猪水肿病的发生也变得日益增多,成为乳猪的常见病,并且是断奶后导致乳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确诊,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保证养猪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乳猪水肿病 病原 治疗措施 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b)-0223-01 乳猪水肿病又被称为乳猪胃肠水肿,一般来说是因为病原性大肠杆菌所导致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在病理上主要为突然性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以及头部水肿。病理解剖后表现为头部皮下、胃壁以及大肠间膜发生水肿,上下眼睑、下颌部、头部皮下呈灰白色水肿,同时胃部粘膜层和肌肉层间呈胶冻样水肿,伴随结肠及淋巴结水肿,甚至出血。发病迅速,死亡率高。 1 发病原因 病原因素 乳猪水肿病的病原为病原性大肠杆菌,一般来说导致乳猪水肿病发生的致病性大肠杆菌都是先天就存在有的,大肠杆菌在哺乳期间即有少量存在于乳猪肠道内,但一般在哺乳条件下并不致病,但是在一定的外界刺激下,如断奶、饲料突变、天气变化等,将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尤其是胃肠功能紊乱,胃肠内的微生态平衡被破坏,使得溶血性大肠杆菌在仔乳猪肠道内不断繁殖,产生毒素。在经过肠道吸收后逐渐在仔乳猪体内聚积。 消化功能因素 由于乳猪胃肠内缺乏胃蛋白酶及游离盐酸,导致蛋白质难以消化,尤其是植物性蛋白质。现今的很多饲料中添加过多的豆粕,豆粕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植物凝血素,前者会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降低蛋白质的分解吸收,后者则会损伤小肠绒毛,同样也会降低蛋白质的吸收,长此以往的喂食,使得蛋白质长时间不能彻底分解,在胃肠内发酵、腐坏,导致腹泻、消化不良,引发水肿病的发生。 各种外界的应激因素 季节变迁,气候变化,潮湿等等外界因素的刺激,使得乳猪受凉,抵抗力减弱,病原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经过吸收后发生过敏反应,导致发生水肿。或者是由于断奶,疫苗接种,冷热刺激等导致应激反应敏感,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引发消化道发生病变,导致水肿的发生。 饲养条件因素 乳猪的生活方式都有一定的规律,由于突然改变饲养条件或者饲养方式,特别是在断奶前后,突然改变饲养方式,非常容易使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导致病菌过度繁殖,产生毒素,最终导致水肿的发生。 现今很多饲料添加过高的蛋白,而乳猪对植物性蛋白质的消化能力比较差,长期使用高蛋白的饲料,对消化器官组织发生伤害,导致肠道微生物区系的紊乱使得病菌过量繁殖产生毒素,诱发水肿。 2 病理表现 最急性 最急性一般来说比较罕见,病理表现为突然发病,全身肌肉及四肢发生抽搐,口角流涎,吐沫,倒地不起,迅速死亡。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见到发病症状即突然死亡,发病时间仅为1h~2h。 急性 急性一般比较常见,病理表现为急性发病,食欲减退甚至完全停止,部分病体体温会高达40°以上,共济失调,眼睑、颈部、头部发生急性水肿,并伴有精神迷乱、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发病时间一般为12h~24h。 慢性 慢性一般也很少见,病理表现为头部、眼睑明显水肿,倒地不起,精神萎靡。发病初期及时发现,对症治疗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痊愈。如果不及时治疗,病体会逐渐消瘦、衰竭直至死亡,发病时间为2~4天。 3 治疗措施 (1)卡那霉素25万IU/mL的2mL,5%磺酸氢钠30mL,25%葡萄糖40mL。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每日2次。同时腹腔注射10%磺胺嘧啶10mL,10%维生素C针5mL,地塞米松5mg,将芒硝20g、土霉素片50mg/kg体重同时灌服,一日一次。 (2)庆福体重肌注或消肿王体重肌注,或强力水肿消注射液,每公斤体重,肌注,每天2次,连用2~3天。另外每头猪肌注亚硒酸钠维生素E针3~4mL/头,一次即可。同时内服纯土霉素碱,按每公斤体重40mg计算,每日一次,连服5日,效果更好。 (3)中药治疗:茯苓、白术、厚朴、青皮、生姜各20g,陈皮、大枣各30g,泽泻、甘草各15g,乌梅3个。用于15kg重乳猪,煮水分2次内服;茯苓皮、牵牛子、木通各15g,石斛、苍术各20g,大腹皮、朱苓、陈皮、红花各10,煮水后加雄黄粉30g,分2次内服;大腹皮、陈皮、茯苓皮、桑白皮、生姜皮各20g,淡豆豉、香菇、杏仁、紫苏、车前草各15g,厚朴、通草各10g,煮水服,少则1剂、多则3剂可愈;麻黄、白术、陈皮、白芍、木通、附片各20g,知母、泽泻、茯苓、车前子、麦芽各15g,细辛5g,桂枝、生姜各10,煮水服,少则1剂,多则3剂可愈。 4 防控措施 改善饲养条件,减少应激反应 一般来说,乳猪应激性反应最强烈的时间段是在断奶前后,在早期合理的进行断奶是可以帮助乳猪进行成长的,但是不合理的断奶会造成强力的应激反应。因此,在乳猪断奶前需要提前利用饲料进行过渡,使乳猪能更好的适应植物性饲料,加强胃肠消化功能。同时,在乳猪断奶前后使用各种驱虫剂驱虫,避免寄生虫侵蚀肠粘膜,防止大肠杆菌侵人破损肠粘膜,从而减少仔乳猪水肿病的发生。 调整饲料营养结构 降低乳猪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在饲料中添加铁、硒等微量元素,不仅可以预防白肌病、营养不良以及桑葚心等病的发生,还对乳猪水肿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在饲料中应用酸化剂,提高胃内酸度,不仅可以抑制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滋生繁殖,还可以提高消化酶的活性,防治水肿病和乳猪腹泻。 疫苗预防 目前国内已有许多科研单位和厂家研制生产水肿病疫苗和预防仔乳猪黄、白痢的菌苗,所有这些疫苗都可预防仔乳猪的大肠杆菌病。常用的药物有土霉素、金霉素、磺胺类等,使用药物疫苗,可以很好的预防仔乳猪水肿病。 关注乳猪舍卫生,消灭传染源 关注乳猪舍卫生,每天定时清理粪便、垢物,定期严格消毒,猪舍内不积污水,安装自动饮水器等都能够有效的控制乳猪水肿病的发生和流行。 参考文献 [1] 彭兴顺.硒对乳猪水肿病的防治效果[J].中国兽医杂志,1984(3):29. [2] 张友思,等.常见乳猪病防治[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杜,2001. [3] 庄红,艳贾英,孙华.仔乳猪水肿病的综合治疗[J].农业与科学,2006,4:139. [4] 杨建泉.乳猪水肿病高免血清的制备及其疗效观察[J].畜牧与兽医,1999,31(1):25-27. [5] 徐福南,缪德年,方明生.大肠埃希氏菌腹泻仔乳猪各组织的超微病理学观察[J].中国兽医科技,1997,27(12):7-8.

我家的仔猪也常发生水肿病,遇到的多了,所以对这种病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个病断奶仔猪常发,而且还很突然,小猪主要是全身水肿,尤其是眼睑水肿很明显,走路也不稳,一摇一晃的,而且还很敏感,你一摸它,还会发出嘶哑的尖叫声,这个病的死亡率是很高的,而且买不到专门治这种病的药物,主要是要做好预防,我们猪场给小猪喝万金水稀释的饮水预防,现在基本不发病了,当然还要搞好猪舍卫生,定期消毒,气候突变的时候要注意保暖,饲养的不要太密集,断奶、换料时要提前补料等,这些问题都要注意。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