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鹅曲霉菌病的论文摘要

发布时间:

鹅曲霉菌病的论文摘要

鹅霉菌中毒通常有瘙痒,会出现豆渣或凝结分泌物等分泌物,更严重类型的阴道炎会有绿色分泌物,但炎症的类型不能根据分泌物来确定,因为炎症的类型太多,细菌、霉菌、衣原体和链球菌都可能混淆,所以不能根据一种症状来确定。只要有阴道不适、瘙痒、异味、分泌物异常等,

鹅霉菌发生的原因  1、导致曲霉菌病发生的真菌,主要是烟曲霉和黄曲霉,饲喂品质低劣或发霉的饲料,如发霉的玉米、麸皮、鱼粉或混合饲料,或使用被污染发霉的垫草,是暴发本病的直接原因。  2、饲养密度大,鸡舍通风不良,舍内外温差大,温度和湿度,又有利于霉菌的繁殖,易诱发本病。  3、夏秋多雨潮湿,饲料及原料容易发霉变质。进入冬季,使用这些饲料和原料,很容易导致鸡鸭鹅曲霉菌病的发生。禽曲霉菌病临床症状: 雏禽(呼吸道,张口,伸脖子) 感染本病常为群发,呈急性经过,主要侵害肺脏和气囊 病禽精神萎靡,缩头闭眼,表现呼吸困难,张口伸颈,鼻流浆液性、脓性分泌物 病后期常伴腹泻、消瘦 雏禽(眼睛失明,眼睑肿大) 少数病雏禽表现摇头、头后仰、运动时失去平衡,甚至强直性痉挛,和两腿麻痹等神经症状。 雏禽发生霉菌性眼炎,表现眼结膜充血、 肿胀,结膜囊内积有干酪样物,使眼睑肿胀、隆起,严重者失明。 解决方案:新牧霉菌速治,饮水5天一个疗程,彻底治愈霉菌。 鹅霉菌病传染途径  小鹅得霉菌病用什么 小鹅霉菌用什么 小鹅曲霉菌中毒症状 鹅霉菌感染怎么防治 鹅霉菌中毒用什么  小鹅霉菌感染吃什么 鹅霉菌病传染途径 鹅曲霉性肺炎用什么  鹅霉菌毒素中毒症状 鹅的霉菌毒素怎么治疗

本病又称曲霉菌性肺炎,多种禽类均能感染的一种常见的霉菌病,烟曲霉菌是主要的病原,黄曲霉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致病力。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鹅曲霉菌病的治疗方法。

病鹅呼吸次数增加,不时发出摩擦音,张口吸气时颈部气囊明显胀大,呼吸如同打喷嚏样。当气囊破裂时,呼吸时发出尖锐的嘎嘎声,有时闭眼伸颈,张口喘气。

同时,体温升高,精神萎顿,眼鼻流液,有甩鼻涕现象,食欲减少,饮欲增加,迅速消瘦。后期,呼吸困难,出现下痢,吞咽困难。病程一般在1周左右。

病发后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死亡率可达50%。放牧鹅对本病抵抗力较强。有时有霉菌性眼炎。鹅的日龄越大,病程越长,死亡率越低。

根据呼吸系统的主要症状,分析仅在雏鹅中流行的特点,根据环境中霉菌污染可作出初步诊断。剖检时见到肺、气囊、气管上有霉菌结节或斑块,取样压片镜检,找到菌丝体和孢子,即可确诊。

如找不到霉菌,必须取霉菌结节内容物作霉菌分离培养,找到霉菌后才可确诊。

防制措施搞好鹅舍的环境卫生,不用发霉垫料,不喂发霉饲料。垫料经常翻晒,保持舍内干燥,防止曲霉菌生长繁殖。如发现长霉,可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发病后立即将病鹅隔离治疗,并对被污染的育雏室进行彻底清扫、换土、消毒。消毒地面可用5%的石炭酸或臭药水,干后再铺上干净垫草。房舍可用福尔马林熏蒸。

加强育雏期的饲养管理,适当放牧,在梅雨季节防止垫草、饲料发霉,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和诱因。

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制霉菌素治疗可收到一定效果,一般每千克饲料加入50~100万单位,连用2~3天。以1:3000的硫酸铜溶液作饮水,连用3~5天也可防治。

每千克饮水中加5~10克碘化钾,也有一定作用。

鹅曲霉菌病(又称曲霉菌性肺炎),是由烟曲霉菌、黄曲霉菌、黑曲霉菌等所致的一种家禽常见的霉菌病。幼年鹅对烟曲霉菌昀容易感染,常呈急性暴发,发病率很高,可造成大批死亡。鹅曲霉菌中毒多因采食含曲霉菌毒素的发霉饲料引起。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是引起该病暴发的主要诱因,尤其育雏室内温差大、通风换气不良、过分拥挤、阴暗潮湿、缺乏维生素A和B1,以及营养不良,禽只过密集以及禽只健康不良时等因素都能促使该病发生和流行。死亡率可达50%以上。而在青年鹅和成年鹅仅见有个别散发性发生。

禽曲霉菌病的论文

产博软壳蛋,脱肛,肝炎,流感,鸭瘟,禽曲霉菌病,巴氏杆菌病,等都是种鸭产蛋期间最常见的病,而且对鸭子的影响非常的大,一定要特别注意做好防治工作。

一般来说只会有两个常见病,一个就是产薄软壳蛋,另一个就是脱肛,可能是因为在产蛋的过程当中,由于蛋太大了或者是处理不及时,就会导致出现这样的一个情况,还有可能是因为缺少一些维生素。

鸭瘟,小鸭之间踩踏,下蛋后的踩踏,鸭群容积率过高后容易窒息,还可能滋生细菌,传染疾病等。

《牛吃灰菜中毒一例》发表在《黑龙江畜牧兽医》杂志 1989 第 10 期。阐述了牛吃灰菜中毒的光敏反应机理,明确了该病的发病过程,丰富了该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数据和治疗经验。文章被《养殖动物疾病防治大全》一书收录(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年版),编者。《用背伏式喷雾器喷洒敌百虫液治疗牛疥癣病》发表在《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杂志 1997 年第二卷第 4 期《小鹅瘟病的诊断和预防》发表在《中国家禽传染病》杂志 1997 年第二期。对该病的诊断和预防进行了深刻阐述,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30 多万元。文章被编入《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文选》一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载入《世界学术文库》(当代文化卷)第一集,入编序号为: 751 。《 AA 肉雏鸡曲霉菌病的诊治》发表在《现代化农业》杂志 1997 年第 4 期。对 AA 肉雏鸡曲霉菌病的症状、剖检变化,试验室检查以及预防治疗措施进行阐述,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100 万元。文章由中国第一生产力科技文献信息中心组织技术专家进行评价,被评为第一生产力科技文献三等奖,被编入《中国第一生产力科技文献摘要汇编》;第二届华中地区科学技术推广会上被评为二等奖,选入《中国改革开放系列全书》,被收入《现代科学技术文库》一书。经世界学术贡献奖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获得世界学术贡献奖金奖。《引种后种猪的隔离与适应》发表于《畜禽传染病防制通讯》 2002 年第一期。对种猪引进后的操作进行了规范和程序化。对隔离舍和隔离时间进行了界定,对适应的时间和方法做了详细的阐述具有较新的见解。《当代畜禽养殖业》猪世界 2003 年第五期也转载了此文章。郝庆国在 2004 年《田野》第七期也转载了此文章。《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发表于《畜禽传染病防制通讯》 2002 年第二期。明确了生物安全的概念和猪场生物安全的内容,对疾病的预防起到一定的意义。《猪球虫病预防和控制》发表于《畜禽传染病防制通讯》 2002 年第五期。对猪球虫的病原、流行特点、诊断、预防和控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当代畜禽养殖业》猪世界 2003 年第三期和《动物保健品信息》 2003 年第六期也转载了此文章。《猪弓形体病的预防和治疗》发表于《当代畜禽养殖业》猪世界 2003 年第十一期。对猪弓形体病的虫体生活史、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进行阐述,特别是对此病的预防提出了较新的建议。

鸡曲霉菌病论文

发病原因包括饲料运输和保存中遭雨淋、浸水而发霉;夏天加工的颗粒料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霉变,易霉变的饲料有花生粕、芝麻饼、粉碎后的玉米;垫料发霉,加之撒在垫料上的饲料的霉变,平养柴鸡采食发霉的饲料或垫料后都有可能发病;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造成舍内空气中所含灰尘量大,使霉菌孢子飘浮在空气当中,通过呼吸道和饮水感染;料槽中的饲料不能得到及时地处理,晚上未净槽。临床症状大多数病鸡症状不太明显,初表现精神沉郁,两翅下垂,羽毛蓬乱,食欲减少,拉稀便,低头缩颈,眼睑肿胀,眼半闭呈昏睡状态。生长缓慢,迅速消瘦,病鸡打喷嚏,甩鼻,张口伸颈呼吸,个别鸡喘气发病后1-2天死亡。部分病鸡见摇头或头颈扭曲、转圈,受刺激后表现更为突出,身体平衡失调,甚至后退倒地。急性病倒可在2-6天内死亡,慢性的可达数日或自行康复。剖检变化气囊和肺部的变化较突出。在肺脏、胸复部气囊、胸腹腔浆膜、心外膜、肝脏上有米粒大至黄豆粒大的黄白色结节,呈球型易剥离,质地紧硬呈橡皮样。胸腹部气囊膜增厚,呈云雾状混浊。严重者气囊膜上出现一层白色的渗出物,亦可见整个气囊增厚、混浊,呈皮革样。有的病鸡可引起肺水肿,整个肺脏成为黄白色干酪样物质,切面可见大小不等的圆形黄色结节。诊断鉴别1、现场调查:了解有无接触发霉垫料和喂给霉败饲料。2、临诊症状:幼龄禽和急性病例,症状较明显,慢性或霉菌毒素中毒病例的I临诊表现较不典型,病程也长。3、病理学检查一般情况下,因霉菌病引起的死禽,都可在肺部、气囊上见到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霉菌结节。必要时,可采取病料作病理组织学检查。⑴病料压片镜检取病肺或气囊上的霉菌结节病灶,置载玻片上,加生理盐水1滴或加15~20%苛性钠(或15~20%苛性钾)少许,用针划破病料,加盖玻片后用显微镜检查,肺部结节中心可见曲霉菌的菌丝;气囊、支气管病变等接触空气的病料,可见到分隔菌丝特征的分生孢子柄和孢子。⑵病料接种培养直接制片见不到霉菌或一开始就将病料接种到沙保弱氏培养基或查氏琼脂培养基,作霉菌分离培养,观察菌落形态、颜色及结构,进行检查和鉴定。必要时,进一步作分类鉴定。4、类症鉴别⑴传染性支气管炎: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各日龄均可感染,成年蛋鸡感染后产蛋量迅速下降,并产畸形蛋。剖检见生殖器官发生病变,但肺不形成曲霉菌病特征性肉芽肿结节。⑵鸡白痢:本病除呼吸道症状外,排石灰样白色粪便,同时肝、心、消化道也受侵害,但不形成曲霉菌病特征性同心圆肉芽肿结节。治疗方法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下列药物对控制病情发展有一定效果。1、制霉菌素片3片/千克饲料,拌料。硫酸铜克/升饮水。两药并用5~7天,再单用硫酸铜5~7天,可较快制止病雏死亡。2、克霉唑每100只鸡1克/次,拌料,每天2次,连用3~5天。利高霉素30毫克/升饮水,连用2~3天,疗效明显。3、龙胆紫10克/吨饲料,或3%大蒜泥拌料,可明显抑制真菌生长。4、疾病暴发时,应用制霉菌素治疗本病,也可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如果同时饮用硫酸铜溶液溶液,效果更显著,但要注意用药的剂量,并且拌料要均匀,否则易发生中毒。制霉菌素拌料喂给,每天2次,连用2~3天。鸡渴欲增强,用水量大,可用1:10000的硫酸铜溶液代替饮水,让鸡自由饮用,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霉毒必治连用4~5天。5、用阿莫西林饮水,土霉素拌料等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预防措施1、曲霉菌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并且可以穿透蛋壳进入蛋内,引起胚胎死亡或雏鸡感染,此外还可以通过呼吸道、注射以及伤口等途径感染本病。预防曲霉菌病的发生应重在抓好预防,避免霉菌滋生。⑴加强孵化厂的卫生管理。首先做好种蛋和孵化器的消毒,每立方米可用28毫升福尔马林熏蒸消毒20分钟,以控制霉菌的危害;其次,做好环境和用具方面的消毒;后,要加强孵化间和出雏间的通风换气。⑵保持鸡舍内的干燥、卫生。尤其是加强鸡舍通风,可明显减少空气中的霉菌。要定期消毒,好带鸡消毒,用的过氧乙酸溶液带鸡喷雾消毒,每周少消毒1~2次,可消灭鸡舍天棚、墙壁、地面、用具和空气中存在的曲霉菌,避免鸡经呼吸道感染。2、在垫料管理上,禁止使用储存时间过长、发霉变质的垫料,使用前需在太阳下暴晒,要及时清除粪便和污染的垫草,防止垫料发霉、发酵。3、抓好饲料的保管工作。饲料储存要干燥通风,防止霉变,库房要经常检查温、湿度,决不能用发霉的饲料喂鸡,保证喂鸡饲料新鲜。饮水器每天要清洗消毒1次,饮水中添加消毒剂饮水消毒。4、重视孵化卫生工作,保持孵化室、孵化器、育雏室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入蛋和入雏前要用福尔马林或噻苯哒唑(120~360克/立方米)熏蒸或用过氧乙酸、5%石炭酸喷雾消毒,通风后再使用。污染种蛋严禁人孵。5、淘汰病重鸡,对病雏隔离饲养,紧急清除潮湿霉变垫料,更换为干燥消毒过的稻草作为新垫料,用硫酸铜溶液对鸡舍以及场地进行喷洒消毒。

鸡曲霉菌病是一种常见的霉菌病,由多种曲霉菌引起,以烟曲霉菌为主,病的特征是肺和气囊发生炎症和形成小结节,故又称曲霉菌性肺炎。该病对雏鸡危害很大,呈急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成年鸡极少发生,多为散发。

污染的垫草、木屑、土壤、空气、饲料是引起本病的主要传染媒介。鸡通过呼吸道吸入霉菌孢子感染,饲喂发霉饲料经消化道也可感染,在孵化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孵化器,曲霉菌的孢子可穿过蛋壳侵入蛋内使鸡胚感染,发生死亡。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不良是引起本病暴发的主要诱因,如室内温度时高时低,阴暗潮湿、通风不良,过份拥挤,以及营养不良等都可促进霉菌病的发生和流行。

雏鸡急性发病时,开始精神不振,减食或不食,翅膀下垂,羽毛松乱,嗜眠,接着出现呼吸困难,喘气。病鸡头颈伸直,张口呼吸,将病雏捉住放在耳边,可以听到沙哑的水泡声响;有时摇头打喷嚏。少数病鸡眼、鼻流液,后期下痢,病程1周左右。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死亡率可达50%以上。

在发生呼吸困难的同时或稍后,有的病雏一侧或两侧眼睑肿胀,羞明,结膜潮红,流泪,结膜囊内有黄白色干酪样凝块,挤压可出,如黄豆瓣大小,严重时眼睑和眼球周围严重肿胀,眼裂闭合,此为霉菌性眼炎。

此外,一部分雏鸡发生运动失调,步态不稳,头颈偏斜等神经症状,此即霉菌性脑炎。

较大日龄或青年鸡发病时症状不明显,多为散发,可见张口喘气,冠髯暗红,有时颈部和面部皮下有大枣或核桃大肿瘤样结节(实为霉菌性肉芽肿)。多在死亡后剖检时才发现,此型病程很长,可达3~4个月。

最为常见的病变是肺、气囊、胸膜腔浆膜上有从大头针帽至小米粒大小的霉菌结节,呈灰白色或黄白色,气囊膜变厚、浑浊。肺上有多个结节,使肺组织质地变硬,弹性消失,结节呈灰白色或淡黄色,柔软有弹性,内容物呈干酪样。有的结节可互相融合成大的团块。在气囊或腹腔浆膜上用肉眼即可见到成团的霉菌斑,呈圆形,隆起如盘状,有的中心呈灰绿色。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各高校也开始开设兽医专业,兽医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实施家畜家禽疾病的诊疗、防治、检疫及畜产品卫生检验等。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畜牧兽医 毕业 论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鸡大肠杆菌病病因分析和预防治疗

在近十几年的肉鸡生产中,养殖户为了控制大肠杆菌及某些细菌感染,在使用饲料添加剂及治疗中盲目应用一些抗菌药物,从而导致耐药菌株越来越多,并日趋严重。事实上,因为大肠杆菌可通过菌毛将其抗药性质粒传递给其他大肠杆菌,所以,大肠杆菌的抗药性形成较快,环境中大肠杆菌耐药性菌株越来越多。

近几年来,地区实验室曾多次无菌采取疑似大肠杆菌病的本地病鸡、死鸡的心血、肝、脾、肾等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引起试验鸡只发病的病原为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区大肠杆菌对硫酸安普霉素、阿米卡星高度敏感,对新霉素、庆大霉素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氟苯尼考耐药。曾经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敏感的药物出现了不敏感和不同程度的耐药,提示在以后的肉鸡生产中应慎用抗生素,在使用药物治疗大肠杆菌病时,要充分利用药敏试验,为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需注意交替用药,按疗程投药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1、病因分析

免疫抑制

主要是由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的感染继发造成。往往会先破坏呼吸道和消化道的黏膜屏障系统的完整性,致使被感染鸡只不同程度地出现免疫抑制等,从而为大肠杆菌的入侵打开了门户。

免疫应激

某些应激反应可引发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如接种疫苗时鸡群产生的应激反应以及免疫程序设计不当都会引起鸡群抵抗力下降或呼吸道症状,从而造成大肠杆菌感染和继发感染。

有害环境

有害的环境因素也是引起大肠杆菌感染主要原因之一。 饲养 管理差,环境污染严重,应激因素长期存在,都能促进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如气候突变、寒冷、闷热、通风换气不良、氨味过浓等应激因素,使鸡群抗病力减弱,大肠杆菌乘机侵入,引起机体发病。卫生条件差,粪便、污水、病死鸡等不能无害化处理,从而造成了鸡场环境污染严重,细菌、病毒大量存在。对消毒工作不重视或不严格,饲养密度过大,潮湿的环境又为大肠杆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饮饲及营养状况

日常生产中,饲养方式、饮水等会直接影响到鸡群营养状况的好坏,日粮营养水平的高低以及不同营养成分之间的平衡状况等都是引发大肠杆菌感染的重要因素。如饲料营养缺乏(维生素等含量不足)、饲料霉变等,会导致鸡抵抗力下降,对大肠杆菌易感性增加,引起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2、预防与治疗

对本病的防控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治疗要坚持尽早发现、尽快投药治疗的原则。

预防 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对饲料进行合理搭配,保持饲料、饮水清洁,及时清除粪便等。饲养密度过大的鸡群,要适度调整,保持良好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骤冷骤热,以减少各种应激等诱发因素。

加强消毒。定期对场地、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注重带鸡消毒。污染严重或常发病鸡场,要根据情况适当缩短消毒间隔时间,一般5~7d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疫苗接种预防。接种大肠杆菌疫苗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该病的发生,但因大肠杆菌血清型较多,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对有条件的已发生污染的鸡场建议用本场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制作灭活菌苗进行免疫接种,效果可靠。

加强种蛋管理,建立健康的种鸡群。大肠杆菌可因种蛋带菌而垂直传播,因此,必须做好种鸡群大肠杆菌病的净化工作。

对病鸡不能留作种用,一律淘汰。另外,种蛋本身不带菌,但由于捡拾不及时或者产蛋箱卫生状况不良,使种蛋与粪便接触而受到污染。因此,孵化场还须作好对种蛋的消毒,以减少种蛋污染。在种蛋入孵前必须做好药物消毒工作。如果有条件,种蛋产出后2h内应用药物熏蒸消毒或用的过氧乙酸进行带鸡喷雾消毒,确保种蛋有最高的孵化率和健雏率。

实行全进全出制。全进全出的饲养 方法 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方法,可有效避免不同日龄、不同批次鸡群间的交叉感染。同时,鸡群尽可能采用封闭式管理,这样可减少或杜绝鸡群与大肠杆菌的污染物接触,防止本病发生。

加强饲料饮水的兽医卫生监测。饲料的采购、贮存和加工等环节要加强卫生管理,防止发霉、变质,减少大肠杆菌的污染。对水井、水塔和水箱等储水设施以及输水管道要经常清理、定时消毒。

药物预防。在饮水或饲料中按预防剂量投喂抗生素可对该病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

有效控制其他疾病。在基层服务中发现,很多其他疾病导致大肠杆菌病的继发或混合感染,如鸡沙门氏菌病、霉形体病、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喉气管炎、新城疫等。对于这些疾病,目前都有较好的疫苗或药物进行预防。因此应制定适合本场的防疫程序并认真实施,尽可能防止其他疾病的发生,这样也就间接的起到预防和减少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治疗

(1)首先,病鸡隔离,及时治疗。对急性经过的不及救治的病死鸡做好焚烧掩埋及消毒工作。(2)加强饲养管理,消除诱因,加强卫生消毒。(3)合理使用抗菌药。通过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克服盲目用药,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择和交替使用抗菌素。(4)使用中药。一般情况下,单纯因大肠杆菌感染而发病者较少,大部分都是继发或混合感染,辩症施治,合理搭配中药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方剂:黄连50g、黄芩60g、紫花地丁40g、赤芍30g、栀子30g、地榆60g、大黄40g、木香30g、白头翁50g、知母30g、秦皮50g、甘草30g,烘干粉碎后,按500g拌饲料100kg自由采食,连喂3d,可较好的控制病情。(5)综合措施。根据用药史及病情,全面分析药理并通过药敏实验筛选,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综合治疗,并在饲料中2倍量投服维生素C保健粉,同时饮用电解多维,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防制该病的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各个环节的卫生消毒,减少各种诱发因素,严格执行卫生防疫措施,创造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有效控制容易并发和继发该病的病原是防止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由于各地大肠杆菌的血清型,特别是优势血清型存在差异,有效而通用的菌苗尚未出现,因此筛选地区性免疫原性优良的大肠杆菌菌株制作菌苗,乃是防制鸡大肠杆菌病及有效进行免疫预防的基础。建议有条件的鸡场,最好采用自家灭活苗,这样效果可靠,更适用于血清型复杂的地区。

参考文献:

[1]郭万柱,吴彤,陈瑶先.动物微生物学[M].四川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丁红雷,王豪举,杨红军.鸡大肠杆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J].动物医学进展,2005,(8):111-113.

[3]刘玉涛,周伦江.闽北地区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血甭型鉴定[J].福建农业学报,2000;15(3):15-17.

浅谈鸭曲霉菌性肺炎的临床症状、剖解和治疗

鸭曲霉菌病,又称鸭曲霉菌性肺炎,主要是由烟曲霉等真菌引起的鸭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在呼吸器官组织中发生炎症,尤其是在肺和气囊出现灰黄色的结节,胸腹部气囊也可能有霉菌斑。此病主要发生于雏鸭,多呈急性经过,发病率高,可造成大批死亡,成年鸭多为散发。2013年5月罗山县某鸭场饲养的肉鸭发生了一起以肺和气囊出现灰黄的结节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尸体剖检及实验室检查,初步确定为鸭曲霉菌病,并结合病情,给予药物治疗,基本控制了病情。

1、发病情况

该鸭场饲养的5 000只樱桃谷肉鸭,在16~18日龄起开始发病,最初每天发病10~20只,后每日发病达30~50只,每日有15~20只鸭死亡,全程共发病约1 800只,死亡516只,发病率36%,病死率。在发病初期,养殖户认为是大肠杆菌病,并使用抗生素治疗,但不见效果。

2、临床症状

患鸭病初精神不振,眼半闭,羽毛松乱无光,食欲减退或废绝。随病情发展,病鸭气喘、呼吸困难、加快,胸膜部明显煽动,渴欲增加,嗜睡,常呆立或伏卧在地,气喘,口腔和鼻腔流出浆液性分泌物,粪便稀薄,呈白色或绿色,急剧消瘦,出现死亡。

3、剖检变化

主要病变在肺和气囊,肺充血、切面流出红色泡沫液,肺实质中有大量大头针帽或小米粒大小的灰黄色结节,有的在胸部气囊也可见,病程稍长的鸭肺部结节融合成更大的黄白干酪样结节,结节切面呈明显的层状结构,气囊增厚、混浊,肝脏轻度肿大,肠粘膜充血,有的可见腹膜炎。

4、实验室诊断

取肺病灶的霉菌结节或霉菌斑少许,涂于载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钾溶液1~2滴,混匀透明后,加盖玻片,在高倍镜下观察,可见有分枝和横隔的曲霉菌菌丝及孢子。

5、治疗

立即更换新鲜的饲料,更换垫料,并把垫料下的土铲去一层,同时,配合中草药治疗。

方组:升桔梗260 g、蒲公英500 g、苏叶500 g、枇杷叶15 g、知母20 g、金银花30 g。上药共煎汤得1 000 ml(1 000羽雏鸭1 d用量),拌料内服,3次/d,另外在饮水中加高锰酸钾。同时,对病重雏鸭进行特殊护理,用滴管滴服上述药液,2次/d, ml/次。鸭群按以上方法治疗5 d后症状逐渐消失,7 d后停止用药,但是仍有个别病重鸭死亡。

6、体会

曲霉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一般最常见而且致病性最强的为烟曲霉菌,其孢子在自然界分布较广泛,常污染垫草及饲料,除此之外,其他曲霉菌也可引起感染,如黄曲霉、黑曲霉及构巢曲霉等。曲霉菌对外界具有显著的抵抗力,干热120℃经1 h、煮沸5 min,方可杀死。消毒剂,如,福尔马林、水杨酸、碘酊等需经1~3 h,方可灭活。霉菌孢子可随空气传播,健康鸭通过吸入含有霉菌孢子的空气或采食染菌饲料,经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在种蛋孵化过程中,霉菌还可穿透蛋壳而使初生鸭感染。因此,防控曲霉菌病的综合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此病目前还没特效治疗办法,重在预防,特别要注意鸭舍的通风和防潮湿。(2)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鸭粪,更换垫料,不垫发霉的垫料。(3)加强饲料贮存和保管工作,不喂已霉变的饲料。(4)鸭舍、饲槽、饮水器等器具要定期消毒。(5)喂料时要少喂勤添,避免料槽中饲料积压。(6)如果鸭群已被污染发病,病鸭要及时隔离,清除垫料和更换饲料,鸭舍要彻底消毒。

试谈犬皮肤病的诊断

1发病情况

犬的皮肤病病因复杂,种类繁多,防治难度较大,其中一些还可传染给人。凡能惹起犬皮肤瘙痒、脱毛、结痂和皮肤异常变化的疾病统称为皮肤病。如何进步治愈率,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复发率,是宽广宠物医护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犬皮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作,但以夏、秋季多发,冰冷的冬季少发。经过对109例皮肤病犬的 总结 ,发现犬皮肤病主要为螨病(62例,占)和真菌性皮肤病(32例,占),且大多数还是螨虫和真菌的混合感染性皮肤病。

螨病中常见的螨虫有蠕形螨、疥螨和耳痒螨,真菌性皮肤病主要为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感染;此外,犬皮肤病中尚有过敏性皮肤病(5例,占)、营养缺乏性皮肤病(4例,占)等。犬皮肤病是临床常见病,病因复杂,种类繁多,防治难度较大,一些还是人兽共患。2012年以来,笔者曾先后接诊犬皮肤病75例。犬皮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作,但以夏季、秋季多发,冰冷的冬季少发。47例皮肤病中,螨病28例,占,真菌性皮肤病19例,占。大多数是二者混合感染。螨病中,常见蠕形螨、疥螨和耳痒螨,真菌性皮肤病主要为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感染。

2病症

病原为耳痒螨,主要寄生于犬耳道内,有时也爬到身体其他部位惹起局部损伤,有高度传染性。临床表现为耳道发炎、充血、耳道内有多量红褐色或灰白色分泌物,并有腥臭味,耳壳内侧潮红糜烂,犬不时抓耳挠腮,或用头磨蹭空中或笼壁,体表散布拇指盖大血痂并构成脱毛区。犬皮肤病普通临床表现为剧痒、脱毛、结痂、皮肤肥厚以及患部呈现红斑、丘疹等,病症相似。要做好鉴别诊断。

蠕形螨病

由犬蠕形螨寄生于犬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内惹起。正常情况下,犬体表也有少量蠕形螨存在。当机体应激或抵御力降落时,大量繁衍,引发疾病。患犬病初表现颜面两侧皮肤潮红、充血。

继之脱毛并构成许多皱褶,然后扩散到额部、背部、胸腹下以致全身。病部有1~5个小的和周围界限明白的红斑状病变,痒感不剧烈。严重时,身体大面积脱毛,浮肿,呈现红斑、皮脂溢出和脓性皮炎,瘙痒。

疥螨病

本病病原体为犬疥螨,传染性较强。主要经过接触感染,过度拥堵、暗淡、潮湿等较差的卫生条件会加剧疾病的发作和展开,人接触病犬也可感染。检查发现,虫体主要寄生于耳尖外侧、尾根、脚爪、口周围及眼圈等皮薄毛稀的部位,病变也多发作于此,严重者可扩散至全身。表现剧痒,不时抓挠啃咬,患部脱毛、结痂,耳壳边缘、尾根、脚爪处皮肤增厚,密布糠麸样厚痂。

根据病史和奇痒、脱毛、结痂等临床病症可树立初步诊断。确诊用皮肤病诊断液,方法同蠕形螨病。犬疥螨呈宽卵圆形,雌虫平均大小约为380μ×270μ,半透明,白色,体表覆以相互对等的细毛;雄虫平均大小约为220μ×170μ,其外形同雌虫相似。

耳痒螨病

根据病史和临床病症可树立初步诊断。确诊也可用皮肤病诊断液,方法如下:用掏耳勺刮取耳道分泌物,置于载玻片上,滴加诊断液2~3滴,混匀后加盖玻片,压薄后镜检。若被感染,则虫体和虫卵明晰可见。痒螨呈椭圆形,足体凸出。雄虫第4对足不兴隆,不能伸出体边缘,比第3对足短3倍:雌虫第3、4对足无吸盘。

皮肤癣菌病

又称癣,是由皮肤癣菌侵袭毛发、爪和皮肤等角质组织惹起的真菌性皮肤病,病原体主要有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等。潮湿、暖和的气候,拥堵、不洁的环境以及缺乏阳光映照等是惹起本病的主要诱因。患犬大面积严重脱毛、瘙痒,体表散布红色丘疹,脱毛区掩盖油性厚痂,刮去痂皮暴露潮红或溃烂的表皮,严重者构成溃疡。随着病程延长,患部呈现色素冷静,毛根易脱,毛干易断。

过敏性皮肤病

如湿疹、荨麻疹等。湿疹是表皮和乳头层由致敏物质所惹起毛细血管扩张和渗透性增高的一种过敏性炎症反响,临床上以患病皮肤发作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结痂及鳞屑等皮损,并伴有热、痛、痒病症为特性。荨麻疹是皮肤乳头层和棘状层血管渗出液增加的一种过敏性疾病,临床以患病皮肤突然发作许多圆形或扁平的疹块和疾速消散,并伴有皮肤瘙痒为特性。惹起犬过敏的要素有昆虫的叮咬、暗淡潮湿的环境、烈日暴晒、刺激性药物、营养失调、代谢紊乱以及机体内在的一些过敏因子等。

营养缺乏性皮肤病

本病有一定群发性,多由饲养管理不当、消化吸收障碍招致某些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而惹起。如犬食物单一,或长期饲喂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或饲喂蜕变食物等可构成维生素C、维生素B以及硒、钙等缺乏。患病犬被毛干枯,毛易断易脱,皮肤表面有豆粒大或拇指盖大小的出血斑,皮屑增加,痒感不明显。

其他

包括由葡萄球菌等惹起的细菌感染,由犬瘟热病毒感染呈现的硬脚垫病,角质层下脓疱性皮肤病,维生素A过多症,毛细血管扩张症,溢脂性皮炎,中毒性皮炎,自体免疫性皮肤病等。

3治疗

根据皮肤病盛行特性,采取“彻底检查,洗浴去痂、重复用药、辨证施治、消弭病因、消毒环境”等综合性防治准绳,中止平面式用药(体内、体表、环境),根据病情不同,采用“轻则治其标,重则治其本”的方法,治疗务须彻底,以防复发。

伊维菌素注射液

该药为广谱驱外寄生虫药,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疥螨、蠕形螨、耳痒螨惹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对虱子、跳蚤和蜱也有防治作用。犬按~ ml/kg体重量·次,皮下注射,1次/周。

癣螨净擦剂

该药为纯中药配方,无毒反作用,具有杀螨、抗菌、止痒以及除虱、灭蚤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疥螨病、耳痒螨病、蠕形螨病、真菌性皮肤病、过敏性皮炎、湿疹等惹起的皮肤病。该药外用,于患部涂擦,1~2次/d。耳痒螨病、中耳炎时,应向耳道内滴入药液3~5滴,再清算干净,1次/3d。

癣螨净浴液

该药也系纯中药配方,无毒反作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晚期全身性、顽固性皮肤病,如疥螨病、蠕形螨与真菌混合感染性皮肤病、真菌性皮炎、脓皮病、过敏性皮炎、湿疹、脱毛症及自咬症等。该药外用,用前先用温水稀释100~200倍,将患犬药浴8~10 min。另外该药还可用于环境、宠物用具的消毒。

癣螨净注射液

药具有杀螨抑菌功用强、作用耐久等特性。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螨虫、真菌惹起的传染性皮肤病。特别对蠕形螨、真菌混合感染的顽固性皮肤病、脓皮病有特效。剂量:005~ ml/ kg体重量·次,皮下注射,1次/7d。

益康唑霜

该药为广谱抗真菌药,对皮肤真菌有杀菌作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犬的皮肤、毛发、爪的真菌病。该药外用,于患病涂擦,2次/d。

灰黄霉素

其能有效抑止小孢子菌、毛癣菌等真菌,临床用来治疗由真菌惹起的皮肤病。剂量:20 mg/ kg体重量·次口服,连用30 d。

受体阻断药

本类药物主要有盐酸苯海拉明、盐酸异丙嗪、扑尔敏、扑敏灵等,能选择性地对立H1受体所致的血管扩张作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各种皮肤、粘膜的过敏反响,如湿疹、荨麻疹等。另外,维生素C、糖皮质激素类(如地塞米松)、钙制剂、麻黄碱等也有抗过敏作用,是防治皮肤病常用的辅助药物。苯海拉明,剂量:~1 mg/kg体重,肌肉注射。内服:30~60 mg/次。

禽曲霉菌病论文

发病原因包括饲料运输和保存中遭雨淋、浸水而发霉;夏天加工的颗粒料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霉变,易霉变的饲料有花生粕、芝麻饼、粉碎后的玉米;垫料发霉,加之撒在垫料上的饲料的霉变,平养柴鸡采食发霉的饲料或垫料后都有可能发病;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造成舍内空气中所含灰尘量大,使霉菌孢子飘浮在空气当中,通过呼吸道和饮水感染;料槽中的饲料不能得到及时地处理,晚上未净槽。临床症状大多数病鸡症状不太明显,初表现精神沉郁,两翅下垂,羽毛蓬乱,食欲减少,拉稀便,低头缩颈,眼睑肿胀,眼半闭呈昏睡状态。生长缓慢,迅速消瘦,病鸡打喷嚏,甩鼻,张口伸颈呼吸,个别鸡喘气发病后1-2天死亡。部分病鸡见摇头或头颈扭曲、转圈,受刺激后表现更为突出,身体平衡失调,甚至后退倒地。急性病倒可在2-6天内死亡,慢性的可达数日或自行康复。剖检变化气囊和肺部的变化较突出。在肺脏、胸复部气囊、胸腹腔浆膜、心外膜、肝脏上有米粒大至黄豆粒大的黄白色结节,呈球型易剥离,质地紧硬呈橡皮样。胸腹部气囊膜增厚,呈云雾状混浊。严重者气囊膜上出现一层白色的渗出物,亦可见整个气囊增厚、混浊,呈皮革样。有的病鸡可引起肺水肿,整个肺脏成为黄白色干酪样物质,切面可见大小不等的圆形黄色结节。诊断鉴别1、现场调查:了解有无接触发霉垫料和喂给霉败饲料。2、临诊症状:幼龄禽和急性病例,症状较明显,慢性或霉菌毒素中毒病例的I临诊表现较不典型,病程也长。3、病理学检查一般情况下,因霉菌病引起的死禽,都可在肺部、气囊上见到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霉菌结节。必要时,可采取病料作病理组织学检查。⑴病料压片镜检取病肺或气囊上的霉菌结节病灶,置载玻片上,加生理盐水1滴或加15~20%苛性钠(或15~20%苛性钾)少许,用针划破病料,加盖玻片后用显微镜检查,肺部结节中心可见曲霉菌的菌丝;气囊、支气管病变等接触空气的病料,可见到分隔菌丝特征的分生孢子柄和孢子。⑵病料接种培养直接制片见不到霉菌或一开始就将病料接种到沙保弱氏培养基或查氏琼脂培养基,作霉菌分离培养,观察菌落形态、颜色及结构,进行检查和鉴定。必要时,进一步作分类鉴定。4、类症鉴别⑴传染性支气管炎: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各日龄均可感染,成年蛋鸡感染后产蛋量迅速下降,并产畸形蛋。剖检见生殖器官发生病变,但肺不形成曲霉菌病特征性肉芽肿结节。⑵鸡白痢:本病除呼吸道症状外,排石灰样白色粪便,同时肝、心、消化道也受侵害,但不形成曲霉菌病特征性同心圆肉芽肿结节。治疗方法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下列药物对控制病情发展有一定效果。1、制霉菌素片3片/千克饲料,拌料。硫酸铜克/升饮水。两药并用5~7天,再单用硫酸铜5~7天,可较快制止病雏死亡。2、克霉唑每100只鸡1克/次,拌料,每天2次,连用3~5天。利高霉素30毫克/升饮水,连用2~3天,疗效明显。3、龙胆紫10克/吨饲料,或3%大蒜泥拌料,可明显抑制真菌生长。4、疾病暴发时,应用制霉菌素治疗本病,也可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如果同时饮用硫酸铜溶液溶液,效果更显著,但要注意用药的剂量,并且拌料要均匀,否则易发生中毒。制霉菌素拌料喂给,每天2次,连用2~3天。鸡渴欲增强,用水量大,可用1:10000的硫酸铜溶液代替饮水,让鸡自由饮用,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霉毒必治连用4~5天。5、用阿莫西林饮水,土霉素拌料等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预防措施1、曲霉菌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并且可以穿透蛋壳进入蛋内,引起胚胎死亡或雏鸡感染,此外还可以通过呼吸道、注射以及伤口等途径感染本病。预防曲霉菌病的发生应重在抓好预防,避免霉菌滋生。⑴加强孵化厂的卫生管理。首先做好种蛋和孵化器的消毒,每立方米可用28毫升福尔马林熏蒸消毒20分钟,以控制霉菌的危害;其次,做好环境和用具方面的消毒;后,要加强孵化间和出雏间的通风换气。⑵保持鸡舍内的干燥、卫生。尤其是加强鸡舍通风,可明显减少空气中的霉菌。要定期消毒,好带鸡消毒,用的过氧乙酸溶液带鸡喷雾消毒,每周少消毒1~2次,可消灭鸡舍天棚、墙壁、地面、用具和空气中存在的曲霉菌,避免鸡经呼吸道感染。2、在垫料管理上,禁止使用储存时间过长、发霉变质的垫料,使用前需在太阳下暴晒,要及时清除粪便和污染的垫草,防止垫料发霉、发酵。3、抓好饲料的保管工作。饲料储存要干燥通风,防止霉变,库房要经常检查温、湿度,决不能用发霉的饲料喂鸡,保证喂鸡饲料新鲜。饮水器每天要清洗消毒1次,饮水中添加消毒剂饮水消毒。4、重视孵化卫生工作,保持孵化室、孵化器、育雏室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入蛋和入雏前要用福尔马林或噻苯哒唑(120~360克/立方米)熏蒸或用过氧乙酸、5%石炭酸喷雾消毒,通风后再使用。污染种蛋严禁人孵。5、淘汰病重鸡,对病雏隔离饲养,紧急清除潮湿霉变垫料,更换为干燥消毒过的稻草作为新垫料,用硫酸铜溶液对鸡舍以及场地进行喷洒消毒。

《牛吃灰菜中毒一例》发表在《黑龙江畜牧兽医》杂志 1989 第 10 期。阐述了牛吃灰菜中毒的光敏反应机理,明确了该病的发病过程,丰富了该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数据和治疗经验。文章被《养殖动物疾病防治大全》一书收录(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年版),编者。《用背伏式喷雾器喷洒敌百虫液治疗牛疥癣病》发表在《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杂志 1997 年第二卷第 4 期《小鹅瘟病的诊断和预防》发表在《中国家禽传染病》杂志 1997 年第二期。对该病的诊断和预防进行了深刻阐述,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30 多万元。文章被编入《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文选》一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载入《世界学术文库》(当代文化卷)第一集,入编序号为: 751 。《 AA 肉雏鸡曲霉菌病的诊治》发表在《现代化农业》杂志 1997 年第 4 期。对 AA 肉雏鸡曲霉菌病的症状、剖检变化,试验室检查以及预防治疗措施进行阐述,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100 万元。文章由中国第一生产力科技文献信息中心组织技术专家进行评价,被评为第一生产力科技文献三等奖,被编入《中国第一生产力科技文献摘要汇编》;第二届华中地区科学技术推广会上被评为二等奖,选入《中国改革开放系列全书》,被收入《现代科学技术文库》一书。经世界学术贡献奖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获得世界学术贡献奖金奖。《引种后种猪的隔离与适应》发表于《畜禽传染病防制通讯》 2002 年第一期。对种猪引进后的操作进行了规范和程序化。对隔离舍和隔离时间进行了界定,对适应的时间和方法做了详细的阐述具有较新的见解。《当代畜禽养殖业》猪世界 2003 年第五期也转载了此文章。郝庆国在 2004 年《田野》第七期也转载了此文章。《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发表于《畜禽传染病防制通讯》 2002 年第二期。明确了生物安全的概念和猪场生物安全的内容,对疾病的预防起到一定的意义。《猪球虫病预防和控制》发表于《畜禽传染病防制通讯》 2002 年第五期。对猪球虫的病原、流行特点、诊断、预防和控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当代畜禽养殖业》猪世界 2003 年第三期和《动物保健品信息》 2003 年第六期也转载了此文章。《猪弓形体病的预防和治疗》发表于《当代畜禽养殖业》猪世界 2003 年第十一期。对猪弓形体病的虫体生活史、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进行阐述,特别是对此病的预防提出了较新的建议。

变应性肺曲霉菌病论文

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会导致支气管炎,也会导致支气管病变,还可能会导致支气管疾病,也可能会引起哮喘的出现。

身体会出现四肢无力的情况,食欲不振的情况,消化不良的情况,胃不疼的情况,睡眠不足的情况和肝部疼痛的情况。所以当我们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去医院做相应的治疗。

对人体的影响是会出现咳嗽、咳痰、咳血、胸闷、发热等问题,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