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一例猫真菌性皮肤病论文

发布时间:

一例猫真菌性皮肤病论文

首先看看猫咪是否有伤口感染或者其它病症的可能,猫咪皮肤化脓多考虑链球菌或葡萄球菌等化脓性细菌感染,比较轻的话可以给猫咪使用贝尔皮爽和含有氨苄西林等等治疗,严重的话可以先给猫咪注射扑尔敏,然后使用贝尔药浴进行全身治疗,维稳建议每天都需要在家里进行消毒杀菌,保持空气干燥

猫皮肤病有很多种,但是一直困恼铲屎官的猫皮肤病主要为真菌性的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会使猫皮肤病反反复复,难以治愈。那究竟为什么猫咪的真菌性皮肤病难以治愈呢?主要是由于其症状和治疗的困难程度影响。

一、真菌性猫皮肤病的症状表现

出现真菌性感染的猫皮肤病会出现很多的症状,猫咪患有真菌性皮肤病一般出现于猫咪的头部、四肢和躯干等部位。真菌性的猫皮肤病会使得猫咪瘙痒而频繁的抓挠、啃咬身体,因此患处日渐严重,并且伴随掉毛的情况。皮肤病严重时,毛发会大量脱落,皮肤表面会有红斑和痂皮出现。铲屎官不及时使用药物治疗,猫咪就会一直抓挠,皮肤患处就会出现红肿糜烂和化脓。

二、猫皮肤病一直不好的解决办法

猫的皮肤病主要是由真菌感染造成的,主要的症状疾病为猫癣,真菌性的猫皮肤病通常情况下及时治疗使好得比较快的,但如果使一直拖着,由着局部想四周扩散,那么治疗的时间就会非常的长且困难。首先在治疗猫皮肤病时需要先确诊猫咪的皮肤病是由小分生孢子引起的,在治疗过程中所使用药物包括口服药和外用擦剂、严重时配合打针治疗或者时配合抗真菌的药浴。另外,在皮肤恢复的过程中和恢复后,可以使用一些提高皮肤营养,增强皮肤保护屏障的药物和营养食物,综合进行治疗,猫皮肤病才会好得快。

温馨提示: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猫咪皮肤病的文章,可以点击《宠物得了真菌性皮肤病怎么办》了解。

当时姐姐使用贝尔药浴进行治疗,日常饮食也比较清淡,多给猫咪补充维生素,半个月左右,猫咪溃烂的地方已经开始愈合

毛皮肤病种类繁多,其中最常见的是真菌当中的猫癣,治疗周期长,还可能会传染给铲屎官,如果得了猫癣,可以还给猫咪用皮易康,配合着贝尔猫浴液进行治疗

猫真菌性皮肤病论文

1、猫的真菌皮肤病了 容易好吗。 2、猫真菌性皮肤病怎么治。 3、猫咪皮肤病会自愈吗。 4、猫真菌感染皮肤病多久能好。1.猫咪真菌皮肤病一般不会自愈。 2.第一、当猫咪出现癣、瘙痒、成块掉毛的情况时,说明猫咪可能感染了真菌,需要及时到动物医院做镜检确诊。 3.第主人可以使用真菌香波配合药物,比如真螨双效片、菌立净、伊曲康唑等对猫咪的真菌皮肤病进行治疗。

不用去医院,也别做检查,直接去网上买贝尔猫药浴,剂量大,使用方便,不刺激猫咪还能促进血液循环。

猫咪感染真菌的途径多种多样,大致上可以分为直接性接触感染和间接接触感染两种。直接性接触感染是指健康的猫咪接触病猫污染过的物品而造成皮肤真菌感染。间接性接触是指铲屎官携带真菌孢子散落在猫咪的身上而引起猫咪感染真菌造成皮肤脱毛、瘙痒以及皮肤出现结痂的情况;铲屎官发现了要及时进行治疗,不然猫咪的真菌皮肤性感染的病情会加重。

猫咪皮肤真菌感染之前靓丽的毛发

一、症状

猫咪皮肤真菌感染表现的症状多种多样,典型的皮肤真菌感染一般是脱毛圆斑;猫咪瘙痒、毛囊炎症而导致狗狗过度抓挠,致使猫咪的毛发大量脱落;病原真菌感染会引发溃疡性、结节性皮炎。成年猫会表现出轻微的斑块或者少量的掉毛症状。如果铲屎官注意猫咪有这些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疗,以免耽误猫咪的病情。

二、治疗方法

确定猫咪出现真菌皮肤性感染后,宠主需要按照猫咪皮肤出现的症状针对性治疗;宠主首先需要对猫咪身体感染部位的毛发剔除干净,露出被感染的皮肤涂抹药膏;宠主可以给猫咪选用肤诺恩喷剂+肤安特软膏结合使用,可以适当配合维生素B服用效果更佳。猫咪在治疗过程要给猫咪带上伊丽莎白头套,防止猫咪舔舐药膏,造成呕吐的症状。

小猫在真菌皮肤感染之后,抵抗力和免疫力都会下降,宠主需要多给猫咪补充营养和维生素,有助于猫咪在皮肤感染能有效的康复,防止它的继发性,也可以给猫咪食用适当的欧米茄鱼油,它具有修复肌肤,美毛亮色的功效。

温馨提醒:

宠主要给猫咪全面的营养补充,增强猫咪的抵抗力;做好宠物的日常管理,定期给猫咪做好

维稳可以给猫咪使用贝尔药浴治疗,泡澡前,先把局部剪去毛,用生理盐水消毒冲洗局部,用棉签清理患部脓血然后再用药浴进行治疗,切记,洗完澡后一定要把猫咪的毛发吹洗干净。

猫真菌性皮肤病的论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养有宠物,猫咪温顺,可爱,很多人喜欢把猫咪作为宠物养在家里。家有猫咪,给人们带来很多的乐趣,当家中的猫咪患上皮肤病后,该怎样诊断和治疗猫咪的皮肤病呢?

1、当猫咪体内寄生有寄生虫的时候,猫咪也容易患上皮肤病。猫容易患上的寄生虫包括疥螨,跳蚤,虱子等。所以,家养猫咪,要讲究卫生,按时给猫咪洗澡,断绝虱子,跳蚤的滋生。当猫咪患上疥螨后,可以使用一些抗疥疮的药,在涂抹药的时候,要注意猫咪的耳朵等隐蔽地方的治疗。

2、猫生活的环境要保持干燥,避免潮湿,因为潮湿的环境,是真菌很好的培养基。定期给猫屋进行消毒,可以使用双氧水对猫屋进行消毒。在有阳光的天气,可以让猫咪适量地进行户外活动。

3、为了促进猫咪真菌性皮肤病的愈合,在日常猫食中,要适量增加营养,可以在猫食中适量增加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蛋黄一类的食物。来提高猫自身的抵抗力。

4、当猫咪感染真菌后,如果必须处理,可以先用干净的剪刀剪去猫咪病区皮肤的毛发,给猫咪治疗真菌性皮肤病,可以使用抗真菌的药膏外涂治疗。

6、猫咪比较容易患上的皮肤病还有真菌性皮肤病。当猫咪患上真菌性皮肤病后,会出现掉毛发,在脱毛区有不规则的斑点或鳞状斑点,痂皮,脱屑等。猫咪感染真菌后,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会感染上猫的主人。

7、猫咪患上皮肤病和人类一样,在治疗的时候,首先要脱离过敏原,当猫咪不接触过敏原后,再把毛指甲剪短,皮肤过敏现象会慢慢痊愈。但是,如果发现猫咪没有精神,呼吸困难的时候,要及时把猫咪送到兽医院进行治疗。

8、猫咪比较常见的皮肤病是过敏性皮肤病。当主人在和猫咪玩耍时,看到猫咪不断地用爪子搔抓皮肤,这时应该想到猫咪患上皮肤病的可能性。可以把猫咪的毛发掀开,这时会发现猫咪的皮肤上面有很多红色的疹子,基本上就可以诊断猫咪患上过敏性皮肤病。

因为以往对真菌性皮肤病的治疗,只考虑了病原体本身的致病因素,而忽略了真菌的发病机制,即机体和病原体双方的问题。 以往的治疗大多是单独使用抗菌或杀菌药物治疗真菌,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提高皮肤抵抗力,所以往往经过一个疗程,表面的病灶就恢复了健康; 治疗后,复发的可能性更高。 本文收集了这方面的一些资料,希望能给读者一些治疗上的启发。在日常生活中,你知道宠物皮肤真菌性疾病浅析都是什么吗?

在日常生活中,你知道宠物皮肤真菌性疾病浅析都是什么吗?

1、宠物皮肤表面微环境

大多数能引起皮肤真菌病的病原真菌,往往受到健康犬猫皮肤的防御屏障的影响,无法正常生长。 它们只是粘附在皮肤或外套上,与不会引起皮肤感染的其他真菌和细菌无关。 体表共存。 表皮、被毛、空气和这些附着的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体表微环境。 生物之间存在相互排斥和排斥的关系。 此外,由于微生物甚至真菌和细菌生活在多变的环境中,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对抗或共生。 体表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 宠物所暴露的光照条件、环境的通风、皮肤和毛发接触的各种物质都会影响体表微环境。 当它发生变化时,其中的各种微生物菌群也随之发生变化。

2、外部环境对宠物真菌病害的影响

犬猫皮肤病菌多属于环境菌,广泛分布于健康犬猫的体表。 然而,携带细菌不会导致感染,遵循真菌感染学的机制,大多数皮肤病原真菌是机会性病原体。 影响真菌感染的含义是:适宜的生长温度(约26℃); 合适的湿度(满足用水需求); 适应皮肤表面的 PH 指(酸性环境);  ,但大量的紫外线会杀死真菌细胞)。 夏季,由于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提高了真菌的自抗性和致病性,容易发病。 早春早秋,宠物发情脱毛,新陈代谢增强,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增强。

3、犬猫常见病原真菌

大约 98% 的猫皮肤癣菌是由犬小孢子菌引起的,其中石膏小孢子菌和须癣毛癣菌各占 1%。 狗的皮肤真菌病是由犬小孢子菌(70%)、石膏小孢子菌(20%)和须癣毛癣菌(10%)引起的。犬小孢子菌:在 24°C 三郎氏培养物中迅速生长。 菌落最初为白藻层,可产生透明黄色素,但2~4周后,表面呈淡黄褐色粘稠,甚至是棉絮状。 外形,内部为淡黄色或淡黄褐色。 菌落有时在中心,有时是同心环。

真菌性皮肤病是宠物狗身上比较容易得的一种皮肤病,它的主要原因就是皮肤癣菌了

猫皮肤病有很多种,但是一直困恼铲屎官的猫皮肤病主要为真菌性的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会使猫皮肤病反反复复,难以治愈。那究竟为什么猫咪的真菌性皮肤病难以治愈呢?主要是由于其症状和治疗的困难程度影响。

一、真菌性猫皮肤病的症状表现

出现真菌性感染的猫皮肤病会出现很多的症状,猫咪患有真菌性皮肤病一般出现于猫咪的头部、四肢和躯干等部位。真菌性的猫皮肤病会使得猫咪瘙痒而频繁的抓挠、啃咬身体,因此患处日渐严重,并且伴随掉毛的情况。皮肤病严重时,毛发会大量脱落,皮肤表面会有红斑和痂皮出现。铲屎官不及时使用药物治疗,猫咪就会一直抓挠,皮肤患处就会出现红肿糜烂和化脓。

二、猫皮肤病一直不好的解决办法

猫的皮肤病主要是由真菌感染造成的,主要的症状疾病为猫癣,真菌性的猫皮肤病通常情况下及时治疗使好得比较快的,但如果使一直拖着,由着局部想四周扩散,那么治疗的时间就会非常的长且困难。首先在治疗猫皮肤病时需要先确诊猫咪的皮肤病是由小分生孢子引起的,在治疗过程中所使用药物包括口服药和外用擦剂、严重时配合打针治疗或者时配合抗真菌的药浴。另外,在皮肤恢复的过程中和恢复后,可以使用一些提高皮肤营养,增强皮肤保护屏障的药物和营养食物,综合进行治疗,猫皮肤病才会好得快。

温馨提示: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猫咪皮肤病的文章,可以点击《宠物得了真菌性皮肤病怎么办》了解。

犬猫真菌性皮肤病论文

真菌性皮肤病是宠物狗身上比较容易得的一种皮肤病,它的主要原因就是皮肤癣菌了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各高校也开始开设兽医专业,兽医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实施家畜家禽疾病的诊疗、防治、检疫及畜产品卫生检验等。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畜牧兽医 毕业 论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鸡大肠杆菌病病因分析和预防治疗

在近十几年的肉鸡生产中,养殖户为了控制大肠杆菌及某些细菌感染,在使用饲料添加剂及治疗中盲目应用一些抗菌药物,从而导致耐药菌株越来越多,并日趋严重。事实上,因为大肠杆菌可通过菌毛将其抗药性质粒传递给其他大肠杆菌,所以,大肠杆菌的抗药性形成较快,环境中大肠杆菌耐药性菌株越来越多。

近几年来,地区实验室曾多次无菌采取疑似大肠杆菌病的本地病鸡、死鸡的心血、肝、脾、肾等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引起试验鸡只发病的病原为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区大肠杆菌对硫酸安普霉素、阿米卡星高度敏感,对新霉素、庆大霉素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氟苯尼考耐药。曾经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敏感的药物出现了不敏感和不同程度的耐药,提示在以后的肉鸡生产中应慎用抗生素,在使用药物治疗大肠杆菌病时,要充分利用药敏试验,为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需注意交替用药,按疗程投药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1、病因分析

免疫抑制

主要是由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的感染继发造成。往往会先破坏呼吸道和消化道的黏膜屏障系统的完整性,致使被感染鸡只不同程度地出现免疫抑制等,从而为大肠杆菌的入侵打开了门户。

免疫应激

某些应激反应可引发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如接种疫苗时鸡群产生的应激反应以及免疫程序设计不当都会引起鸡群抵抗力下降或呼吸道症状,从而造成大肠杆菌感染和继发感染。

有害环境

有害的环境因素也是引起大肠杆菌感染主要原因之一。 饲养 管理差,环境污染严重,应激因素长期存在,都能促进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如气候突变、寒冷、闷热、通风换气不良、氨味过浓等应激因素,使鸡群抗病力减弱,大肠杆菌乘机侵入,引起机体发病。卫生条件差,粪便、污水、病死鸡等不能无害化处理,从而造成了鸡场环境污染严重,细菌、病毒大量存在。对消毒工作不重视或不严格,饲养密度过大,潮湿的环境又为大肠杆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饮饲及营养状况

日常生产中,饲养方式、饮水等会直接影响到鸡群营养状况的好坏,日粮营养水平的高低以及不同营养成分之间的平衡状况等都是引发大肠杆菌感染的重要因素。如饲料营养缺乏(维生素等含量不足)、饲料霉变等,会导致鸡抵抗力下降,对大肠杆菌易感性增加,引起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2、预防与治疗

对本病的防控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治疗要坚持尽早发现、尽快投药治疗的原则。

预防 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对饲料进行合理搭配,保持饲料、饮水清洁,及时清除粪便等。饲养密度过大的鸡群,要适度调整,保持良好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骤冷骤热,以减少各种应激等诱发因素。

加强消毒。定期对场地、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注重带鸡消毒。污染严重或常发病鸡场,要根据情况适当缩短消毒间隔时间,一般5~7d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疫苗接种预防。接种大肠杆菌疫苗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该病的发生,但因大肠杆菌血清型较多,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对有条件的已发生污染的鸡场建议用本场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制作灭活菌苗进行免疫接种,效果可靠。

加强种蛋管理,建立健康的种鸡群。大肠杆菌可因种蛋带菌而垂直传播,因此,必须做好种鸡群大肠杆菌病的净化工作。

对病鸡不能留作种用,一律淘汰。另外,种蛋本身不带菌,但由于捡拾不及时或者产蛋箱卫生状况不良,使种蛋与粪便接触而受到污染。因此,孵化场还须作好对种蛋的消毒,以减少种蛋污染。在种蛋入孵前必须做好药物消毒工作。如果有条件,种蛋产出后2h内应用药物熏蒸消毒或用的过氧乙酸进行带鸡喷雾消毒,确保种蛋有最高的孵化率和健雏率。

实行全进全出制。全进全出的饲养 方法 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方法,可有效避免不同日龄、不同批次鸡群间的交叉感染。同时,鸡群尽可能采用封闭式管理,这样可减少或杜绝鸡群与大肠杆菌的污染物接触,防止本病发生。

加强饲料饮水的兽医卫生监测。饲料的采购、贮存和加工等环节要加强卫生管理,防止发霉、变质,减少大肠杆菌的污染。对水井、水塔和水箱等储水设施以及输水管道要经常清理、定时消毒。

药物预防。在饮水或饲料中按预防剂量投喂抗生素可对该病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

有效控制其他疾病。在基层服务中发现,很多其他疾病导致大肠杆菌病的继发或混合感染,如鸡沙门氏菌病、霉形体病、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喉气管炎、新城疫等。对于这些疾病,目前都有较好的疫苗或药物进行预防。因此应制定适合本场的防疫程序并认真实施,尽可能防止其他疾病的发生,这样也就间接的起到预防和减少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治疗

(1)首先,病鸡隔离,及时治疗。对急性经过的不及救治的病死鸡做好焚烧掩埋及消毒工作。(2)加强饲养管理,消除诱因,加强卫生消毒。(3)合理使用抗菌药。通过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克服盲目用药,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择和交替使用抗菌素。(4)使用中药。一般情况下,单纯因大肠杆菌感染而发病者较少,大部分都是继发或混合感染,辩症施治,合理搭配中药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方剂:黄连50g、黄芩60g、紫花地丁40g、赤芍30g、栀子30g、地榆60g、大黄40g、木香30g、白头翁50g、知母30g、秦皮50g、甘草30g,烘干粉碎后,按500g拌饲料100kg自由采食,连喂3d,可较好的控制病情。(5)综合措施。根据用药史及病情,全面分析药理并通过药敏实验筛选,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综合治疗,并在饲料中2倍量投服维生素C保健粉,同时饮用电解多维,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防制该病的关键在于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各个环节的卫生消毒,减少各种诱发因素,严格执行卫生防疫措施,创造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有效控制容易并发和继发该病的病原是防止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由于各地大肠杆菌的血清型,特别是优势血清型存在差异,有效而通用的菌苗尚未出现,因此筛选地区性免疫原性优良的大肠杆菌菌株制作菌苗,乃是防制鸡大肠杆菌病及有效进行免疫预防的基础。建议有条件的鸡场,最好采用自家灭活苗,这样效果可靠,更适用于血清型复杂的地区。

参考文献:

[1]郭万柱,吴彤,陈瑶先.动物微生物学[M].四川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丁红雷,王豪举,杨红军.鸡大肠杆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J].动物医学进展,2005,(8):111-113.

[3]刘玉涛,周伦江.闽北地区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血甭型鉴定[J].福建农业学报,2000;15(3):15-17.

浅谈鸭曲霉菌性肺炎的临床症状、剖解和治疗

鸭曲霉菌病,又称鸭曲霉菌性肺炎,主要是由烟曲霉等真菌引起的鸭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在呼吸器官组织中发生炎症,尤其是在肺和气囊出现灰黄色的结节,胸腹部气囊也可能有霉菌斑。此病主要发生于雏鸭,多呈急性经过,发病率高,可造成大批死亡,成年鸭多为散发。2013年5月罗山县某鸭场饲养的肉鸭发生了一起以肺和气囊出现灰黄的结节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尸体剖检及实验室检查,初步确定为鸭曲霉菌病,并结合病情,给予药物治疗,基本控制了病情。

1、发病情况

该鸭场饲养的5 000只樱桃谷肉鸭,在16~18日龄起开始发病,最初每天发病10~20只,后每日发病达30~50只,每日有15~20只鸭死亡,全程共发病约1 800只,死亡516只,发病率36%,病死率。在发病初期,养殖户认为是大肠杆菌病,并使用抗生素治疗,但不见效果。

2、临床症状

患鸭病初精神不振,眼半闭,羽毛松乱无光,食欲减退或废绝。随病情发展,病鸭气喘、呼吸困难、加快,胸膜部明显煽动,渴欲增加,嗜睡,常呆立或伏卧在地,气喘,口腔和鼻腔流出浆液性分泌物,粪便稀薄,呈白色或绿色,急剧消瘦,出现死亡。

3、剖检变化

主要病变在肺和气囊,肺充血、切面流出红色泡沫液,肺实质中有大量大头针帽或小米粒大小的灰黄色结节,有的在胸部气囊也可见,病程稍长的鸭肺部结节融合成更大的黄白干酪样结节,结节切面呈明显的层状结构,气囊增厚、混浊,肝脏轻度肿大,肠粘膜充血,有的可见腹膜炎。

4、实验室诊断

取肺病灶的霉菌结节或霉菌斑少许,涂于载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钾溶液1~2滴,混匀透明后,加盖玻片,在高倍镜下观察,可见有分枝和横隔的曲霉菌菌丝及孢子。

5、治疗

立即更换新鲜的饲料,更换垫料,并把垫料下的土铲去一层,同时,配合中草药治疗。

方组:升桔梗260 g、蒲公英500 g、苏叶500 g、枇杷叶15 g、知母20 g、金银花30 g。上药共煎汤得1 000 ml(1 000羽雏鸭1 d用量),拌料内服,3次/d,另外在饮水中加高锰酸钾。同时,对病重雏鸭进行特殊护理,用滴管滴服上述药液,2次/d, ml/次。鸭群按以上方法治疗5 d后症状逐渐消失,7 d后停止用药,但是仍有个别病重鸭死亡。

6、体会

曲霉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一般最常见而且致病性最强的为烟曲霉菌,其孢子在自然界分布较广泛,常污染垫草及饲料,除此之外,其他曲霉菌也可引起感染,如黄曲霉、黑曲霉及构巢曲霉等。曲霉菌对外界具有显著的抵抗力,干热120℃经1 h、煮沸5 min,方可杀死。消毒剂,如,福尔马林、水杨酸、碘酊等需经1~3 h,方可灭活。霉菌孢子可随空气传播,健康鸭通过吸入含有霉菌孢子的空气或采食染菌饲料,经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在种蛋孵化过程中,霉菌还可穿透蛋壳而使初生鸭感染。因此,防控曲霉菌病的综合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此病目前还没特效治疗办法,重在预防,特别要注意鸭舍的通风和防潮湿。(2)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鸭粪,更换垫料,不垫发霉的垫料。(3)加强饲料贮存和保管工作,不喂已霉变的饲料。(4)鸭舍、饲槽、饮水器等器具要定期消毒。(5)喂料时要少喂勤添,避免料槽中饲料积压。(6)如果鸭群已被污染发病,病鸭要及时隔离,清除垫料和更换饲料,鸭舍要彻底消毒。

试谈犬皮肤病的诊断

1发病情况

犬的皮肤病病因复杂,种类繁多,防治难度较大,其中一些还可传染给人。凡能惹起犬皮肤瘙痒、脱毛、结痂和皮肤异常变化的疾病统称为皮肤病。如何进步治愈率,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复发率,是宽广宠物医护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犬皮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作,但以夏、秋季多发,冰冷的冬季少发。经过对109例皮肤病犬的 总结 ,发现犬皮肤病主要为螨病(62例,占)和真菌性皮肤病(32例,占),且大多数还是螨虫和真菌的混合感染性皮肤病。

螨病中常见的螨虫有蠕形螨、疥螨和耳痒螨,真菌性皮肤病主要为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感染;此外,犬皮肤病中尚有过敏性皮肤病(5例,占)、营养缺乏性皮肤病(4例,占)等。犬皮肤病是临床常见病,病因复杂,种类繁多,防治难度较大,一些还是人兽共患。2012年以来,笔者曾先后接诊犬皮肤病75例。犬皮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作,但以夏季、秋季多发,冰冷的冬季少发。47例皮肤病中,螨病28例,占,真菌性皮肤病19例,占。大多数是二者混合感染。螨病中,常见蠕形螨、疥螨和耳痒螨,真菌性皮肤病主要为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感染。

2病症

病原为耳痒螨,主要寄生于犬耳道内,有时也爬到身体其他部位惹起局部损伤,有高度传染性。临床表现为耳道发炎、充血、耳道内有多量红褐色或灰白色分泌物,并有腥臭味,耳壳内侧潮红糜烂,犬不时抓耳挠腮,或用头磨蹭空中或笼壁,体表散布拇指盖大血痂并构成脱毛区。犬皮肤病普通临床表现为剧痒、脱毛、结痂、皮肤肥厚以及患部呈现红斑、丘疹等,病症相似。要做好鉴别诊断。

蠕形螨病

由犬蠕形螨寄生于犬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内惹起。正常情况下,犬体表也有少量蠕形螨存在。当机体应激或抵御力降落时,大量繁衍,引发疾病。患犬病初表现颜面两侧皮肤潮红、充血。

继之脱毛并构成许多皱褶,然后扩散到额部、背部、胸腹下以致全身。病部有1~5个小的和周围界限明白的红斑状病变,痒感不剧烈。严重时,身体大面积脱毛,浮肿,呈现红斑、皮脂溢出和脓性皮炎,瘙痒。

疥螨病

本病病原体为犬疥螨,传染性较强。主要经过接触感染,过度拥堵、暗淡、潮湿等较差的卫生条件会加剧疾病的发作和展开,人接触病犬也可感染。检查发现,虫体主要寄生于耳尖外侧、尾根、脚爪、口周围及眼圈等皮薄毛稀的部位,病变也多发作于此,严重者可扩散至全身。表现剧痒,不时抓挠啃咬,患部脱毛、结痂,耳壳边缘、尾根、脚爪处皮肤增厚,密布糠麸样厚痂。

根据病史和奇痒、脱毛、结痂等临床病症可树立初步诊断。确诊用皮肤病诊断液,方法同蠕形螨病。犬疥螨呈宽卵圆形,雌虫平均大小约为380μ×270μ,半透明,白色,体表覆以相互对等的细毛;雄虫平均大小约为220μ×170μ,其外形同雌虫相似。

耳痒螨病

根据病史和临床病症可树立初步诊断。确诊也可用皮肤病诊断液,方法如下:用掏耳勺刮取耳道分泌物,置于载玻片上,滴加诊断液2~3滴,混匀后加盖玻片,压薄后镜检。若被感染,则虫体和虫卵明晰可见。痒螨呈椭圆形,足体凸出。雄虫第4对足不兴隆,不能伸出体边缘,比第3对足短3倍:雌虫第3、4对足无吸盘。

皮肤癣菌病

又称癣,是由皮肤癣菌侵袭毛发、爪和皮肤等角质组织惹起的真菌性皮肤病,病原体主要有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等。潮湿、暖和的气候,拥堵、不洁的环境以及缺乏阳光映照等是惹起本病的主要诱因。患犬大面积严重脱毛、瘙痒,体表散布红色丘疹,脱毛区掩盖油性厚痂,刮去痂皮暴露潮红或溃烂的表皮,严重者构成溃疡。随着病程延长,患部呈现色素冷静,毛根易脱,毛干易断。

过敏性皮肤病

如湿疹、荨麻疹等。湿疹是表皮和乳头层由致敏物质所惹起毛细血管扩张和渗透性增高的一种过敏性炎症反响,临床上以患病皮肤发作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结痂及鳞屑等皮损,并伴有热、痛、痒病症为特性。荨麻疹是皮肤乳头层和棘状层血管渗出液增加的一种过敏性疾病,临床以患病皮肤突然发作许多圆形或扁平的疹块和疾速消散,并伴有皮肤瘙痒为特性。惹起犬过敏的要素有昆虫的叮咬、暗淡潮湿的环境、烈日暴晒、刺激性药物、营养失调、代谢紊乱以及机体内在的一些过敏因子等。

营养缺乏性皮肤病

本病有一定群发性,多由饲养管理不当、消化吸收障碍招致某些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而惹起。如犬食物单一,或长期饲喂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或饲喂蜕变食物等可构成维生素C、维生素B以及硒、钙等缺乏。患病犬被毛干枯,毛易断易脱,皮肤表面有豆粒大或拇指盖大小的出血斑,皮屑增加,痒感不明显。

其他

包括由葡萄球菌等惹起的细菌感染,由犬瘟热病毒感染呈现的硬脚垫病,角质层下脓疱性皮肤病,维生素A过多症,毛细血管扩张症,溢脂性皮炎,中毒性皮炎,自体免疫性皮肤病等。

3治疗

根据皮肤病盛行特性,采取“彻底检查,洗浴去痂、重复用药、辨证施治、消弭病因、消毒环境”等综合性防治准绳,中止平面式用药(体内、体表、环境),根据病情不同,采用“轻则治其标,重则治其本”的方法,治疗务须彻底,以防复发。

伊维菌素注射液

该药为广谱驱外寄生虫药,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疥螨、蠕形螨、耳痒螨惹起的传染性皮肤病,对虱子、跳蚤和蜱也有防治作用。犬按~ ml/kg体重量·次,皮下注射,1次/周。

癣螨净擦剂

该药为纯中药配方,无毒反作用,具有杀螨、抗菌、止痒以及除虱、灭蚤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疥螨病、耳痒螨病、蠕形螨病、真菌性皮肤病、过敏性皮炎、湿疹等惹起的皮肤病。该药外用,于患部涂擦,1~2次/d。耳痒螨病、中耳炎时,应向耳道内滴入药液3~5滴,再清算干净,1次/3d。

癣螨净浴液

该药也系纯中药配方,无毒反作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晚期全身性、顽固性皮肤病,如疥螨病、蠕形螨与真菌混合感染性皮肤病、真菌性皮炎、脓皮病、过敏性皮炎、湿疹、脱毛症及自咬症等。该药外用,用前先用温水稀释100~200倍,将患犬药浴8~10 min。另外该药还可用于环境、宠物用具的消毒。

癣螨净注射液

药具有杀螨抑菌功用强、作用耐久等特性。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螨虫、真菌惹起的传染性皮肤病。特别对蠕形螨、真菌混合感染的顽固性皮肤病、脓皮病有特效。剂量:005~ ml/ kg体重量·次,皮下注射,1次/7d。

益康唑霜

该药为广谱抗真菌药,对皮肤真菌有杀菌作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犬的皮肤、毛发、爪的真菌病。该药外用,于患病涂擦,2次/d。

灰黄霉素

其能有效抑止小孢子菌、毛癣菌等真菌,临床用来治疗由真菌惹起的皮肤病。剂量:20 mg/ kg体重量·次口服,连用30 d。

受体阻断药

本类药物主要有盐酸苯海拉明、盐酸异丙嗪、扑尔敏、扑敏灵等,能选择性地对立H1受体所致的血管扩张作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各种皮肤、粘膜的过敏反响,如湿疹、荨麻疹等。另外,维生素C、糖皮质激素类(如地塞米松)、钙制剂、麻黄碱等也有抗过敏作用,是防治皮肤病常用的辅助药物。苯海拉明,剂量:~1 mg/kg体重,肌肉注射。内服:30~60 mg/次。

可以去兽医店,买一些治疗真菌皮肤病的药膏涂抹。但是真菌皮肤病也分很多种。应该尽快带狗狗去正规的兽医医院治疗,毕竟兽医的经验比较足。对症下药效果比较好。

可以去宠物医院,这个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然后到医院的话,兽医肯定会知道然后买治疗真菌皮肤的药物。平时肯定要进行清洁,给他驱虫清洁,洗澡之后要擦干。

猫皮肤真菌病论文

因为以往对真菌性皮肤病的治疗,只考虑了病原体本身的致病因素,而忽略了真菌的发病机制,即机体和病原体双方的问题。 以往的治疗大多是单独使用抗菌或杀菌药物治疗真菌,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提高皮肤抵抗力,所以往往经过一个疗程,表面的病灶就恢复了健康; 治疗后,复发的可能性更高。 本文收集了这方面的一些资料,希望能给读者一些治疗上的启发。在日常生活中,你知道宠物皮肤真菌性疾病浅析都是什么吗?

在日常生活中,你知道宠物皮肤真菌性疾病浅析都是什么吗?

1、宠物皮肤表面微环境

大多数能引起皮肤真菌病的病原真菌,往往受到健康犬猫皮肤的防御屏障的影响,无法正常生长。 它们只是粘附在皮肤或外套上,与不会引起皮肤感染的其他真菌和细菌无关。 体表共存。 表皮、被毛、空气和这些附着的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体表微环境。 生物之间存在相互排斥和排斥的关系。 此外,由于微生物甚至真菌和细菌生活在多变的环境中,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对抗或共生。 体表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 宠物所暴露的光照条件、环境的通风、皮肤和毛发接触的各种物质都会影响体表微环境。 当它发生变化时,其中的各种微生物菌群也随之发生变化。

2、外部环境对宠物真菌病害的影响

犬猫皮肤病菌多属于环境菌,广泛分布于健康犬猫的体表。 然而,携带细菌不会导致感染,遵循真菌感染学的机制,大多数皮肤病原真菌是机会性病原体。 影响真菌感染的含义是:适宜的生长温度(约26℃); 合适的湿度(满足用水需求); 适应皮肤表面的 PH 指(酸性环境);  ,但大量的紫外线会杀死真菌细胞)。 夏季,由于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提高了真菌的自抗性和致病性,容易发病。 早春早秋,宠物发情脱毛,新陈代谢增强,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增强。

3、犬猫常见病原真菌

大约 98% 的猫皮肤癣菌是由犬小孢子菌引起的,其中石膏小孢子菌和须癣毛癣菌各占 1%。 狗的皮肤真菌病是由犬小孢子菌(70%)、石膏小孢子菌(20%)和须癣毛癣菌(10%)引起的。犬小孢子菌:在 24°C 三郎氏培养物中迅速生长。 菌落最初为白藻层,可产生透明黄色素,但2~4周后,表面呈淡黄褐色粘稠,甚至是棉絮状。 外形,内部为淡黄色或淡黄褐色。 菌落有时在中心,有时是同心环。

真菌性皮肤病是宠物狗身上比较容易得的一种皮肤病,它的主要原因就是皮肤癣菌了

猫的皮肤真菌病,俗称“钱癣”或“癣”,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中以儿童和妇女较易受感染。

〔病原和传播〕

本病病原是大小孢子菌或毛霉菌等真菌。它们的抵抗力很强,真菌孢子在被污染的物体上能存活1年之久。耐干燥,用100℃干热1小时才能杀死。对湿热环境较敏感。对一般消毒药的耐受能力较强,如1%氢氧化钠溶液需数小时、2%福尔马林溶液需半小时才能杀死,对一般的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抵抗力较强。

〔病候特征〕

本病初期不易发现,几天后皮肤出现脱毛区,呈圆形或椭圆形分散存在。脱毛区多数先出现在颜面、耳壳、头部或四肢等部位,并迅速向全身蔓延。脱毛区开始发红,几天后皮肤增厚、粗糙,变为灰色且多皮屑,进而形成痂皮、皱裂等。该病不损伤皮肤深层组织,局部痒感不剧烈。

根据以上症状和取病进行显微镜检查,有条件者可进行真菌培养,则更容易确诊。该病需与疥癣及过敏性皮炎相区别。前者由螨引起,痒感剧烈,特别是在温热环境中痒感加剧,在显微镜下检查可见痒螨或疥螨;过敏性皮炎,痒感较明显,有丘疹、水泡、渗出液等,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显微镜检查时无任何病原。

〔预防和治疗〕

本病感染后,不易彻底根除,因此需注意预防。

为避免扩散传播可对病猫进行隔离治疗,幼年猫更易感染,需特别注意预防。由于该病可以传染给人,尤其儿童和妇女的皮肤抵抗力弱,易受侵袭,因此,不要接触病猫。

本病应以预防为主,在日常就应注意保持猫体皮肤的清洁、卫生,常洗澡,室内通风良好,保证日照时间,特别是阴雨季节,更应加强防护工作。

治疗本病可用灰黄霉素口服,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5毫克,每日2次,连用3周。也可用克霉唑或癣净软膏局部涂敷,每日2~3次,连用3~4周。

真菌皮肤病指凡能引起犬皮肤瘙痒、脱毛、结痂和皮肤异常变化的疾病统称为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主要为小孢子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