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中外科幻小说对比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中外科幻小说对比研究论文

题目是 科幻与神话的关系 科幻与神话的关系 神话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国神话,一类是欧洲神话,而别的国家拍出的可以说算不上神话,因为其他国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神话背景,既然从古代就没有信念,那么又怎么去体会呢? 例如: 非洲:想写神话,全是巫术、通灵,上哪里找神话呀?顶多是个爱神——部落酋长,临性大量女性。 南美:有的只是信仰,虽然有神和故事,但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的神话体系。 北美:只有300多年的历史,上哪里找神话呀?印第安人,土著部落,没有神话体系,就算有,也被无情的抹杀在美国人的历史中了! 大洋州:发现的更晚,一边玩去吧! 南极洲:你说它会有神话吗?有也只是神的,不是我们的,我们是不会知道的! 中国神话分为几个背景。1.以玉帝的天庭。2.封神榜时期。3.盘古开天与女娲造人时期。 而这几个时期又有互相的矛盾,最明显的一点是1与2中的杨戬,1中的杨戬是玉帝的侄子,而2中的杨戬是一名道童,后成仙,成仙时还是女娲执掌天庭,那么玉帝又是怎么升天的呢,这很矛盾! 再有就是:3中的女娲以身补天而死,没有神话说过,她复活了,那么2中她是怎么成神的?天界是怎么诞生的? 欧洲神话以北欧神话为主,欧洲神话是人性的,与中国的神话不同。 欧洲神话以宙斯,这个万神之王为背景,又有三个分支。 其一:是说宙斯是万神之王,没一个神都是他的孩子。 另一个是:神,是代代相传的,宙斯是第四代神王,普罗米休斯有先知的能力,他预言说,宙斯与海神(女)的孩子会杀死他,取代他的神位!宙斯便将她嫁给了一个国王,避开了这一切,永远巩固了他的神王地位。 还有一个说:海神波士顿与冥界之王都是宙斯的兄弟 科幻是以科学为前提,很容易理解,又不容易理解。 科幻的几个主要模式就是1.超越时空回到过去、2.未来的人来到现在、3.意外到达未来、4.和外星生命的关系、5.还有未来的事、6.超级英雄。 第1个并不能完全算做科幻,因为他其中不会有太多的科技。 第2个,这其中也不会有太多的科技含量,但它已经是科幻的范畴了。 第3个,这个已经有了未来的社会为背景。 第4个是一个一直都很热门的话题,其中蕴涵了大量的可研究因素和我们人类对于宇宙、地外文明和自身的幻想、渴望和求知欲! 第5个是一个可以完全发挥自己“合理”想象力的空间,人类大脑的发展给了我们不断幻想又把幻想变为现实的能力。 第6个好象也只有美国才会孕育出来!!! 而这里有个问题,就是以19世纪为背景的科学与魔法交织的故事,应该算是哪一累呢?我认为应该是魔幻,例如《绅士大联盟》 以上是我对科幻和神话的一个自己的看法。 科幻与神话的区别在许多方面,在这不能一一列举和对比,我认为具有突出代表性的两个方面的区别。下面我想简单的谈谈这二者之间扑朔迷离的关联。 科幻和神话都源自于人类的幻想,这从本质上就把它们联系到了一起。更甚者,许多西方科幻作家都从本国的传统神话作品或宗教典籍中寻找艺术灵感,甚至直接将它们改造成科幻文学题材。这充分体现了科幻与神话之间的传承性。 有些科幻成为神话的翻版。以美国人拍的《天煞》为例,外星人选在独立日发起总攻,并且最后是有美国人找到了打败外星人的办法,再次拯救了世界。这种救世情节不正雷同于我们中国神话吗?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等。再如《星球大战》中希奇古怪的外星生物,其实没有什么新鲜感,都是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中生物的刻版。类似的科幻剧作比比皆是,这足以说明了科幻与神话之间的渊源,神话故事给科幻小说创作家以灵感的“源泉”。其原由在于,科幻和神话都是用故事来表达人类知觉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以及人类如何解释未知(起源,死亡,对另类的经验等等)。以这个观点来考察《福兰克斯坦》,就不会认为它是遗传学教科书,更不是博爱大全,这部雪莱夫人的作品其实是普罗米修斯式的试图以知识促进人世自足,但却斗胆冒犯圣上后为此付出的痛苦的寓言。 神话的意义:神话是人类社会童年时期的产物,一个大人固然不能再变成一个小孩子,可是一个小孩子的天真烂漫毕竟也还是令人高兴的。从神话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观念是怎样的:他们怎样设想世界的构成,怎样歌颂人民的英雄,怎样想望生活过得更美好,怎样赞美劳动和斗争……等等。研究神话,可以使我们更加懂得应该热爱生活和热爱人民。 因为神话本身就是富于兴趣,它对于文学艺术有很大的影响,文学艺术靠了它才更加显得美丽而年青。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希腊古代精美绝伦的雕刻,就几乎全和神话有关。再如中国殷周时代的鼎彝,多用饕餮、夔、夔龙、夔凤、蛟、螭……等奇禽异兽的铸像作为装饰,就很富于神话意味;大诗人屈原著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也都取材于神话,藉此以抒写其对当时楚国昏庸腐败的政治的悲愤。他如埃及壁画,印度史诗,都具有神话的因素:这都说明神话对文学艺术是起着丰美的作用的,研究神话,可以使我们对古代优美的文学艺术遗产有更深刻的认识。 神话虽然不是历史,但却可能是历史的影子,“是历史上突出的片段的纪录”(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把神话中的人物都当作是一个个实有的古先帝王看,固然是荒谬绝伦,可是一概抹杀神话事迹所暗示的历史内容,也不妥当。例如黄帝和蚩尤的战争,当暗示蒙古高原系人种和南太平洋系人种在中原的接触;昆仑山和西王母的故事,当暗示“诸夏”之族和“诸羌”之族的文化交流(同上书)。所以我们研究神话,也能从神话的暗示中寻出历史的真相。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神话又是民族性的反映,各国的神话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了各国民族的特性。中国的神话,自然也在好些地方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的特性。从我国保留下来的古代神话的片段如“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所记述的事迹看,我们的民族,无用自愧地说,诚然是一个博大坚忍,自强不息,富于希望的民族,神话里祖先们伟大的立人立己的精神,实在是值得作为后代子孙的我们很好地去学习,去发扬的。研究神话,就能了解民族性的根源,这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当然也还是有帮助的。 科幻的意义: 科幻改变我门的观念,首先,许多科幻作品能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如刘慈欣的《光荣与梦想》。 其次,科幻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影响我们。英国著名科幻作家J*G*巴拉德宣称:科幻的主题应当是“内层空间”,即人类内在的思想。因此科幻影响着我们的内在精神。它把我们的精神上升到另一个高度——世界、人类,乃至整个宇宙。刘慈欣说的:“……科幻文学是全人类的视野的文学,但这与民族立场似乎并不矛盾,在银河系中,全人类也就是一个民族……” 长期作用于科幻,你就会觉得自己某些时候代表的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代表人类,代表地球生命。这样,在关系到全人类利益的问题时,例如环境问题,你思考问题就会有一种对人类的责任感,对一切流露出一种平等观念,体现出作为地球主人的主人瓮精神,体会到作为地球公民的自豪感。这无疑是精神上的更高境界,我们所有人都与之有关。我想,如果每一个统治者都长期受到科幻对他的思想的影响的话,世界将会少很多战争。 另外,科幻作品中流露出的很多思想都能让人对生命,对爱有一番新的认识,例如何夕的《伤心者》,道格拉斯*亚当斯的《银河系漫游指南》,韩松的《地铁惊变》……它们让我们更清楚,更重视生命的价值。 科幻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青少年的想象力是无穷的,而科幻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空间,让我们的思维在时空中翱翔。我们可以潜入到幽深的海底,触摸海洋的神秘;我们可以飞翔遥远的星系,探索宇宙的奥妙;我们可以穿梭时空;我们可以和机器人游戏……宇宙是无限的,思想是无限的,而科幻为我们提供了比当前科学更广阔的空间。 它是连接科学的纽带。科幻与科学有着重要的联系,前面已经说过,,而相对于深奥严谨的科学世界来说,科幻似乎更容易接受。好的科幻作品往往包含许多科学知识,纵横了物理、天文、地理、生物、历史、军事……把这些融入到科幻中,更容易使人有兴趣去探索其中的理论,科幻中超越现实的概念也会促进我们大胆的创新。阿西莫夫说:“科幻小说最大的意义不是教给读者什么理论知识,而是要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除了人物名字之外,还有科技领域的中文专有名词,比如“红岸计划”。这个我知道是意译的,这个词只能意译,因为作为文革时期的科技项目,“红”这个字能体现出它时代背景的特殊性。放眼全世界提到“红”这个字都能联想到革命、社会主义,把这个名字意译出来,能让外国读者对故事背景更有代入感。

传统文学一定比科幻文学强调异化。因为科技这东西是世界共通的,一个物理原理不可能在用英语写和用中文写的时候有所不同,把一篇科幻作品翻得很符合外国人习惯并没有什么问题。而社会百态就不一样了,翻译《红楼梦》就必须保留好其中原汁原味的中国特色,不能为了迎合外国读者就把语境贴合英国古典宫廷风格。因此从这个角度入手,一定有很多内容可写。

小弟弟有志气!中国科幻后继有人啊!不过我不可能现帮你写阿。。。。。。。。。。这里有一篇科幻巨匠刘慈欣的评论,相当深刻,可能有点太长了,而且你不一定全能看懂,你一定耐心看完,然后看着摘一部分。希望有用。从大海见一滴水——对科幻小说中某些传统文学要素的反思作 者:刘慈欣类 别:科幻理论 试想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做出如下描述: 拿破仑率领六十万法军侵入俄罗斯,俄军且战且退,法军渐渐深入俄罗斯广阔的国土,最近占领了已成为一座空城的莫斯科。在长期等待求和不成后,拿破仑只得命令大军撤退。俄罗斯严酷的冬天到来了,撤退途中,法国人大批死于严寒和饥饿,拿破仑最后回到法国时,只带回不到三万法军。 事实上托翁在那部巨著中确实写过大量这类文字,但他把这些描写都从小说的正文中隔离出来,以一些完全独立的章节放在书中。无独有偶,一个世纪后的另一位战争作家赫尔曼•沃克,在他的巨著《战争风云》中,也把宏观记述二战历史进程的文字以类似于附记的独立章节成文,并冠以一个统一的题目:《全球滑铁卢》,如果单独拿出来,可以成为一本不错的二战历史普及读物。两位相距百年的作家的这种作法,无非是想告诉读者:这些东西是历史,不是我作品的有机部分,不属于我的文学创造。 确实,主流文学不可能把对历史的宏观描写作为作品的主体,其描写的宏观度达到一定程度,小说便不成其为小说,而成为史书了。当然,存在着大量描写历史全景的小说,如中国的《李自成》和外国的《斯巴达克思》,但这些作品都是以历史人物的细节描写为主体,以大量的细节反映历史的全貌。它们也不可能把对历史的宏观进程描写做为主体,那是历史学家干的事。 但科幻小说则不同,请看如下文字: 天狼星统帅仑破拿率领六十万艘星舰构成的庞大舰队远征太阳系。人类且战且退,在撤向外太空前带走了所有行星上的可用能源,并将太阳提前转化为不可能从中提取任何能量的红巨星。天狼远征军深入太阳系,最后占领了已成为一颗空星的地球。在长期等待求和不成后,仑破拿只得命令大军撤退。银河系第一旋臂严酷的黑洞洪水期到来了,撤退途中,由于能源耗尽失去机动能力,星舰大批被漂浮的黑洞吞噬,仑破拿最后回到天狼星系时,舰队只剩下不到三万艘星舰。 这也是一段对历史的宏观描写,与上面不同的是,它同时还是小说,是作者的文学创造,因为这是作者创造的历史,仑破拿和他的星际舰队都来自于他的想像世界。 这就是科幻文学相对于主流文学的主要差异。主流文学描写上帝已经创造的世界,科幻文学则像上帝一样创造世界再描写它。 由于以上这个区别,使我们必须从科幻文学的角度,对科幻小说中主流文学的某些要素进行反思。一、细节 小说必须有细节,但在科幻文学中,细节的概念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这样一篇名为《奇点焰火》科幻小说,描写在一群超级意识那里,用大爆炸方式创造宇宙只是他们的一场焰火晚会,一个焰火就是一次创世大爆炸,进而诞生一个宇宙。当我们的宇宙诞生时,有这样的描写: “这颗好!这颗好!”当焰火在虚无中炸开时,主体1欢呼起来。 “至少比刚才几颗好,”主体2懒洋洋地说,“暴胀后形成的物理规律分布均匀,从纯能中沉淀出的基本粒子成色也不错。” 焰火熄灭了,灰烬纷纷下落。 “耐心点嘛,还有许多有趣的事呢!”主体1对又拿起一颗奇点焰火要点燃的主体2说,他把一架望远镜递给主体2,“你看灰里面,冷下来的物质形成许多有趣的微小低熵聚合。” “嗯,”主体2举着望远镜说,“他们能自我复制,还产生了微小的意识……等等,他们中的一些居然推测出自己来自刚才那颗焰火,有趣……” 毫无疑问,以上的文字应该算做细节,描写两个人(或随便其它什么东西)在放一颗焰火前后的对话和感觉。但这个细节绝对不寻常,它真的不“细”了,短短二百字,在主流文学中描写男女主人公的一次小吻都捉襟见肘,却在时空上囊括了我们的宇宙自大爆炸以来的全部历史,包括生命史和文明史,还展现了我们的宇宙之外的一个超宇宙的图景。这是科幻所独有的细节,相对于主流文学的“微细节”而言,我们不访把它称为“宏细节”。 同样的内容,在主流文学中应该是这样描写的: 宇宙诞生于大爆炸,后来形成了包括太阳在内的恒星,后来在太阳旁边形成了地球。地球出现十几亿年后,生命在它的表面出现了,后来生命经过漫长的进化,出现了人类。人类经历了原始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开始了对宇宙本原的思考,并证明了它诞生于大爆炸。 这是细节吗,显然不是。所以宏细节只能在科幻中出现, 其实这样的细节在科幻小说中很常见,《2001》的最后一章宇航员化为纯能态后的描写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一段文字为科幻文学中最经典的篇章。在这些细节中,科幻作家笔端轻摇而纵横十亿年时间和百亿光年空间,使主流文学所囊括的世界和历史瞬间变成了宇宙中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尘。在科幻小说的早期,宏细节并不常见,只有在科幻文学将触角伸向宇宙深处,同时开始对宇宙本原的思考时,它才大量出现,它是科幻小说成熟的一个标志,也是最能体现科幻文学特点和优势的一种表现手法。 这里丝毫没有贬低传统文学中的微细节的意思,它同样是科幻小说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没有生动微细节的科幻小说就像是少了一条腿的巨人。即使全部以微细节构成的科幻小说,也不乏《昔日之光》这样的经典。 现在的遗憾是,在强调微细节的同时,宏细节在国内科幻小说的评论和读者中并没有得到认可,人们对它一般有两种评价:一、空洞,二、只是一个长篇梗概。 克拉克的《星》是科幻短篇中的经典,它最后那句:“毁灭了一个文明的超新星,仅仅是为了照亮伯利恒的夜空!”是科幻小说的千古绝唱,也是宏细节的典范。但这篇小说如果在国内写出,肯定发表不了,原因很简单:它没有细节。如果说《2001》虽然时空描写的尺度很大,但内涵已写尽,再扩长也没什么了,那么《星》可真像一部长篇梗概,甚至如果把这篇梗概递到一位国内出版社征集科幻长篇的老编手中,他(她)没准还嫌它写得太粗略呢。国内也有很多不错的作品以“没有细节”为由发表不出来,最典型的例子要数冯志刚的《种植文明》了。在2001年北京师大的银河奖颁奖会后座谈中,一位MM严厉地指责道:“科幻创作的不认真已经发展到了这种地步,以至于有人把一篇小说的内容简介也拿出来冒充杰作!”看到旁边冯兄的苦笑,我很想解释几句,但再看MM那义愤填膺大义凛然的样子,话又吓回肚子里去了。其实,这部作品单从细节方面来说,比国外的一些经典还是细得多。不信你可以去看看两年前刚获星云奖的《引力深井》,看看卡尔维诺的《螺旋》,再看看很有些年代的《最初的和最后的人》。听说冯兄正在把他的这篇“内容简介”扩为长篇,其实这事儿西方科幻作家也常干,但耐人寻味的是,很多被扩成的长篇在科幻史上的地位还不如它的短篇“梗概”。 宏细节的出现,对科幻小说的结构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使我们联想到了应用软件(特别是MIS软件)的开发理论。依照来自西方的软件工程理论,软件的开发应该由顶向下,即首先建好软件的整体框架,然后逐步细化。而在国内,由于管理水平和信息化层次的限制,企业MIS软件的开发基本上都是反其道而行之,先有各专业的小模块,最后逐渐凑成一个大系统(这造成了相当多的灾难性的后果)。前者很像以宏细节为主的科幻,先按自己创造的规律建成一个世界,再去进一步充实细化它;而后者,肯定是传统文学的构建方式了。传统文学没有办法自上而下地写,因为上面的结构已经建好了,描写它不是文学的事。 科幻急剧扩大了文学的描写空间,使得我们有可能从对整个宇宙的描写中更生动也更深刻地表现地球,表现在主流文学中存在了几千年的传统世界,从仙女座星云中拿一个望远镜看地球上罗密欧在朱丽叶的窗下打口哨,肯定比从不远处的树丛中看更有趣。 科幻能使我们从大海见一滴水。二、人物 人类的社会史,就是一部人的地位的上升史。从斯巴达克思挥舞利剑冲出角斗场,到法国的革命者们高喊人权博爱平等,人从手段变为目的。 但在科学中,人的地位正沿着相反的方向演化,从上帝的造物(宇宙中的其它东西都是他老人家送给我们的家具),万物之灵,退化到与其它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再退化到宇宙角落中一粒沙子上的微不足道的细菌。 科幻属于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的文学,但它是由科学催生的,现在的问题是,在人的地位上,我们倒向哪边? 主流文学无疑倒向了前者,文学是人学,已经成了一句近乎于法律的准则,一篇没有人物的小说是不能被接受的。 从不长的世界科幻史看,科幻小说并没有抛弃人物,但人物形象和地位与主流文学相比已大大降低。到目前为止,成为经典的那些科幻作品基本上没有因塑造人物形象而成功的。在我们看过的所有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平面呆板之最是《2001》创造的,里面的科学家和宇航员目光呆滞面无表情,用机器般恒定的声调和语速说话。如果说其它科幻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欠缺是由于作家的不在意或无能为力,《2001》则是库布里克故意而为之,他仿佛在告诉我们,人在这部作品中只是一个符号。他做得很成功,看过电影后,我们很难把飞船中那仅有的两个宇航员区分开来,除了名字,他们似乎没有任何个性上的特点。 人物的地位在科幻小说中的变化,与细节的变化一样,同样是由于科幻急剧扩大了文学描述空间的缘故,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科幻与科学天然的联系,使得它能够对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人物形象的概念在科幻小说中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扩展。 其一、以整个种族形象取代个人形象。与传统文学不同,科幻小说有可能描写除人类之外的多个文明,并给这些文明及创造它的种族赋以不同的形象和性格。创造这些文明的种族可以是外星人,也可以是进入外太空的不同人类群落。前面提到的《种植文明》,就是后者的典型例子。我们把这种新的文学形象称为种族形象。 其二、一个世界作为一个形象出现。这些世界可以是不同的星球和星系,也可以是平行宇宙中的不同分支,近年来,又增添了许多运行于计算机内存中的虚拟世界。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这些世界是有人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人),这种世界形象,其实就是上面所说的种族形象的进一步扩展。另一种情况是没有人的世界,后来由人(大多是探险者)进入。在这种情况中,更多地关注于这些世界的自然属性,以及它对进入其中的人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形象往往像传统文学中的一个反派角色,与进入其中的人发生矛盾冲突。科幻小说中还有一种十分罕见的世界形象,这些世界独立存在于宇宙中,人从来没有进入,作者以一个旁边的超意识位置来描写它。比如《巴别图书馆》。这类作品很少,也很难读,但却把科幻的特点推向极致。 不管是种族形象还是世界形象,在主流文学中都不可能存在,因为一个文学形象存在的前提是有可能与其它形象进行比较,描写单一种族(人类)和单一世界(地球)的主流文学,必须把形象的颗粒细化到个人,种族形象和世界形象是科幻对文学的贡献。 科幻中两种新的文学形象显然没有得到国内读者和评论的认可,我们对科幻小说的评论,仍然沿续着传统文学的思维,无法接受不以传统人物形象为中心的作品,更别提有意识地创造自己的种族形象和世界形象了,而对于这两个科幻文学形象的创造和欣赏,正是科幻文学的核心内容,中国科幻在文学水平上的欠缺,本质上是这两个形象的欠缺。三、科幻题材的现实与空灵 国内的读者偏爱贴近现实的科幻,稍微超脱和疯狂一些的想象就无法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科幻大多是近未来的。 其实这个话题在理论上没有太多可讨论的,科幻的存在就是为了科学幻想,现在科学要被抛弃了,那只剩下幻想。展现想象世界是这个文学品种的起点和目的。用科幻描写现实,就像用飞机螺旋桨当电扇,不好使的。有一件事一直让我迷惑不解:想看对现实的描写干嘛要看科幻?《人民文学》不好看吗?《收获》不好看吗?《平凡的世界》不好看吗?要论对现实描写的层次和深度,科幻连主流文学拉下的那点儿也比不上。 很多年前看过一部苏联的喜剧电影,其中有这样的镜头:一架大型客机降落到公路上,与汽车一起行驶,它遵守所有交通规则,同汽车一样红灯停绿灯行。 这是对国内科幻题材现状的绝妙写照。科幻是一种能飞起来的文学,我们偏偏喜欢让它在地上爬行。四、科幻中的英雄主义 现代主流文学入了嘲弄英雄的时代,正如那句当代名言:“太阳是一泡屎,月亮是一张擦屁股纸。” 其实,这种做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科学和理性地想想,英雄主义并不是一个褒义词。二战中那些英勇的德国坦克手和日本神风飞行员的行为是不是英雄主义?当然可以说不是,因为他们在为非正义的一方而战争。但进一步思考,这种说法带给我们的只有困惑。普通人在成为英雄以前并不是学者,他们不可能去判断自己所从事事业的正义与否;更重要的是,即使是学者,从道义角度对一场战争进行判断也是很难的,说一场战争是不是正义的,更多的是用脚而不是用大脑说话,即看你站在哪方的立场上。像二战这样对其道义性质有基本一致的看法的战争,在人类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如果按传统的英雄主义概念,在战争到来时,普通人如果想尽责任,其行为是否是英雄主义就只能凭运气了,更糟的是这种运气还不是扔硬币的二分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肯定认为大部分战争中双方的阵亡士兵都是无意义的炮灰。以这样的定义再去看英雄主义,就会发现它在历史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远大于进步。《光荣与梦想》中的女人公所为之牺牲的事业也并非是正义的。这样一来,难道那些以生命为代价的惨烈奉献,那些只有人类才能做出的气壮山河歌泣鬼神的壮举,全是毫无意义的变态和闹剧? 比较理智和公平的作法,是将英雄主义与道义区分开来,只将它做为一种人类特有的品质,一种将人与其它动物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 随着文明的进步,随着民主和人权理念在全世界被认可,英雄主义正在淡出。文学嘲弄英雄,是从另一个角度呼唤人性,从某种程度上看是历史的进步。可以想像,如果人类社会沿目前的轨道发展,英雄主义终将成为一种陌生的东西。 现在的问题是:人类社会肯定会沿着目前的轨道发展吗? 人类是幸运的,文明出现以来,人类世界做为一个整体,从未面对过来自人类之外的能在短时间内灭绝全种族的灾难。但不等于这样的灾难在未来也躲着我们。 当地球面临外星文明的全面入侵时,为保卫我们文明,可能有十亿人需要在外星人的激光下成为炮灰;或者当太阳系驶入一片星际尘埃中,恶化的地球生态必须让三十亿人去死以防止六十亿人一起死,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文学是否还要继续嘲笑英雄主义呢?那时高喊人性和人权能救人类吗? 从科幻的角度看人类,我们的种族是极其脆弱的,在这冷酷的宇宙中,人类必须勇敢地牺牲其中的一部分以换取整个文明的持续,这就需要英雄主义了。现在的人类文明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顺利发展阶段,英雄主义确实不太重要了,但不等于在科幻所考虑的未来也不重要。 科幻文学是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最后一个栖身之地,就让它们在这里多呆一会儿吧。五、科幻中的第三个形象 前面说过科幻文学所特有的两个形象:种族形象和世界形象,它还有第三个主流文学所没有的形象:科学形象。由于科幻是科学发展的直接产物,不管是传统的硬科幻,还是后来的软科幻,科学总是或明显或隐藏地存在于其中,它像血液般充盈在科幻小说的字里行间,作为一个无所不在的形象,一直在被科幻小说塑造着。 中国科幻一直在向主流文学学习,但不是一个好学生:我们关注人物形象和语言技巧,结果我们的作品在人家看来不过是小学生作文;我们关注现实,与人家相比不过是一群涉世不深的学生娃的无病呻吟;我们也玩后现代,结果更是一塌糊涂。但在一件事上,科幻对主流文学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那就是对科学的丑化和妖魔化。 其实,到现在为止,主流文学只是与科学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并没有刻意伤害她,这一方面因为传统文学中的田园场景与科学关系不大,另一方面,丑化科学首先需要了解她,在这一点上主流文学可能有一定的障碍。但科幻却有着这方面的天然优势,而且做起来不遗余力! 我们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形象已经成了什么样子,我想大家都很清楚。 不错,西方的科幻作家们在这方面做的比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这并不是我们这样做的理由。科学在西方社会相当普及,对它的后果进行反思也许是必要的。但即使如此,这种倾向也受到了西方科学界和科幻评论界的一致谴责。在中国,科学在大众中还是一支旷野上的小烛苗,一阵不大的风都能将它吹灭。现在的首要任务不是预言科学的灾难,中国社会面临的真正灾难是科学精神在大众中的丧失。 科学的力量在于大众对她的理解,这是一句真知灼见。而让科学精神在大众中生根发芽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与之相比,科幻倒显得微不足道了。本来两者并不矛盾,老一辈的中国科幻人曾满怀希望让科幻成为这项伟大事业的一部分,现在看来这希望是何等的天真。但至少,科幻不应对这项事业造成损害。科学是科幻的母亲,我们真愿意成为她的敌人吗? 如果不从负面描写科学,不把她写得可怖可怕就不能吸引读者,那就让我们把手中的笔停下来吧,没什么了不起的,还有许多别的有趣的事情可做。如果中国科幻真有消失的那一天,作为一个忠诚的老科幻迷,我真诚地祈祷她死得干净些。六、陈旧的枷锁 以上写了一些科幻与主流文学的对比,丝毫没有贬低主流文学的意思。以上谈到的科幻的种种优势是它本身的性质所决定,它并没有因此在水平上高出主流文学,相反,她没有很好地利用自己的优势。其实,与主流文学相比时,我常常有自惭形秽的感觉。最让我们自愧不如的,是主流文学家们那种对文学表现手法的探索和创新的勇气。从意识流到后现代文学令人眼花缭乱的表现手法,以我行我素的执着精神不断向前发展着。再看看科幻,我们并没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表现手法,新浪潮运动不过是把主流文学的表现工具拿过来为已所用,后来又发现不合适,整个运动被科幻理论研究者称为“将科幻的价值和地位让位于主流文学的努力”。至于前面提到的宏细节、种族形象和世界形象,都是科幻作家们的无意识作为,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更没有形成一种自觉的表现手法。而在国内,这些手法甚至得不到基本的认可。 其实,前面所提到的在科幻文学中扩展和颠覆的一些传统文学元素,如人物形象、细节描写等,在主流文学中也正在被急剧变革。像博尔赫斯和卡尔维诺这样的主流文学家,早就抛弃了那些传统的教条,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反观国内科幻的评论者们,却正在虔诚地拾起人家扔掉的破烂枷锁,庄严地套到自己身上,把上面的螺栓拧到最紧后,对那些稍越雷池一步的科幻作品大加讨伐,俨然成了文学尊严的守护者。看着网上的那些评论,满篇陈腐的教条,没有一点年轻人的敏锐和朝气,有时真想问一句:您高寿? 创新是文学的生命,更是科幻的生命,面对着这个从大海见一滴水的文学,我们首先要有大海的胸怀! 于娘子关

中外科幻剧对比研究论文

型别电影是商业化的结果,在追求商业利润的推动下,型别电影不断满足人们对某类经典作品形式的审美需求。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浅谈科幻电影亚型别现状 【摘 要】科幻电影是当前电影艺术百花园中最有票房吸引力,也最具风险性的门类,如今,在科幻黄金时代的促使下,科幻电影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逐渐从低阶流行转向明显具有高大上气质的影片。无论从票房还是从获奖情况上看,科幻片已经在整个电影行业都已经具有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科幻电影;型片;课题 科幻型别片与其他型别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科幻片这个型别下,又分为很多的亚型别,每一个亚型别都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美学形态,并且每一个亚型别都拥有为数众多的粉丝和拥护者,他们对于这些亚型别影片的热爱,已经逐渐形成了一股科幻片潮流。在科幻电影成为流行文化的典型符号的同时,这类亚型别影片也登堂入室,在西方各个高校的讲坛、教材,甚至科研体系中占据了地位,人们对于科幻的兴趣,不单单因为它在当代商业方面的强大吸引力,更因为它提供给整个社会的冲击性和变革动力,在冷战时期,科幻电影着力展现太空竞赛的荒谬,在后冷战时代,科幻电影用反乌托邦促发人们对于当前的思考。 科幻电影不仅被描述为时代的指示剂,更被当成引领文化发展的先锋。而在中国,还没有创作出一部具有典型意义的,成功的科幻电影,国内科幻界、影视界对科幻电影的工业体系在中国能否顺利产生进行过大量的讨论,虽然在很多年前,中国电影人就尝试着进行过科幻创作,如《珊瑚岛上的死光》、《霹雳贝贝》、《大气层消失》等影片,但作为电影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幻电影在中国还远远没有真正成长起来。 在已知的对于科幻的定义中,H・G威尔斯用“对可能性的幻想”一句概括,因为它能“观照人类事物正在发展的某种可能性,并按照可能性推汇出各种广泛的后果”。约翰・温德姆认为这个概念预设的是“直到作者写作之时尚未实际发生的某种技术,或某种技术带来的结果,或自然秩序比如人性的某种扰乱”。西奥多・斯特金认为科幻是关于“人类面临的某种困境,以及人类的解决之道,如果离开了其特定的科学背景,这些都不可能发生”。金斯利・艾米斯曾提出一种假定:“它是基于某些科学和技术的创新……无论其源于人类或外星物种”。而科幻编辑小约翰・坎贝尔则说,它是“一种按照已知的事实对未来做出预测的努力”。在以上五种关于科幻的不同定义中有一些反复出现的概念是大家共有的,无论承载科幻故事的是哪种媒介,即:在科学的世界或自然的世界里,未来可能出现某种发展结果,它是由人类或者某种未知力量引起的,需要被理解、驯服或摧毁。在各种各样的定义中,技术都是一个关键因素,它表明“科幻”既离不开科学,也离不开虚构。 目前国内研究科幻电影的文献和论文数量较多,然而大部分都立足于研究某一部科幻电影作品,或者研究从科幻电影里投射出的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艾伦・威廉姆斯说道:“凡是以新方法来做型别片的研究,都必将回到电影史,要研究所有的电影,无论我们认为其质量如何,并要越过电影内容之外,去研究其他东西等等”。于是在《科幻电影导论》一书中介绍了科幻电影的历史发展,指明了该型别的本源及其前史,检视了出产影片的范围广度,并挑战既定的时期划分概念,跨越国界将所考察的电影扩充套件到国际层面。除了给科幻电影创造出一个主导叙事,更是尝试思考这些电影制作、发行和观赏者所置身的更加广泛的历史和工业语境,对分析科幻电影的亚型别有很高的指导作用。 而研究科幻电影型别的起源和发展离不开西方科幻小说的发展,吴巖在《西方科幻小说发展的四个阶段》一文中提到,西方科幻小说有一百多年历史,大致可以分为萌发初创时期、黄金时期、新浪潮以及新浪潮以后。小说家丰富的想象力和西方工业革命都促使了科幻小说的形成,萌芽初创时期确定了后世科幻小说的主要题材:太空探险、奇异生物、战争、时间旅行、未来文明等,也为科幻电影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而科幻电影的亚型别在上世纪已经初具雏形,人们对于这些科幻片主题也慢慢进行了一系列的划分。江晓原在《好莱坞科幻电影主题分析》中将科幻片根据表达主题的异同分成了七种主题,并论述了七大主题的表现方法和背后的科学思想资源。虽然这篇论文少有地将科幻电影根据不同主题划分为七种型别,但是并未仔细探讨科幻电影的亚型别,只是巨集观地将同种类的科幻电影列举出来分析异同,缺乏对型别的细致研究。 与其相似的还有王艳在《解读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文化内涵》一文中,通过对好莱坞科幻电影的三个主要类别――“外星人入侵”、“灾难和后灾难”以及“太空旅行”科幻电影的分析,揭示了影像背后所蕴含的反苏 *** 、美国至上的意识形态和对自由、平等、个人英雄主义等美国价值观的宣扬。这篇文章也涉及科幻电影亚型别的分析,但是对于每个型别的分析仅停留在意识形态的研究上,对科幻电影的亚型别没有准确的划分,但其中对于美国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的探讨对分析科幻电影亚型别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对于科幻电影的亚型别划分,大致分为赛博朋克、太空歌剧、蒸汽朋克、超人类、时间旅行、平行时空、启示录与后启示录等。在《穿越星际――太空电影的五大主题》一文中,谈到了科幻电影的亚型别之一――太空歌剧类电影中所包含的五个主题,并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星球大战》、《星际迷航》、《超时空接触》等电影,并对这些电影的精神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解读,对于这些电影为何流行以及创作背景也有一定的解释,其归纳的五个主题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而在《浩瀚太空的瑰丽旅程――太空科幻电影的发展轨迹》中,路春燕将太空科幻片界定为科幻型别中的亚型别进行分析,梳理描述了该亚型别的历史发展脉络,并根据该亚型别的历史轨迹来分析其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路春燕将其分为六个发展阶段,将该亚型别与电影史和世界史联络起来进行分析,对每一个发展时期都做了细致的划分和比较,并举例阐述了该亚型别的特点和其美学价值,为之后的科幻电影亚型别分析打下了基础,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张瑞全 活动内容: 一、目的:调查研究中外动画的不同二、方式:上网调查三、过程:(1)先上网查找资料,进行对比,得出结论一; (2)下载一些中国与外国较著名的动画片来观看,再做比较,得出结论二; (3) 把研究得出的结论一和结论二进行比较,得出结果。 四、收获: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中国动画片和外国动画片,无论是在画面的精美程度,故事的新颖程度,还是制作技术上,都有一定的差距。 课题活动记录表课题题目:中外动画片比较研究 活动时间2008年5月18日 第 二 次 活动地点:校园内 参加活动成员:陈春、冯蕾 活动内容: 四、目的:了解同学们对中外动画片的了解程度;五、方式:问卷调查六、过程:(1)通过所搜查到的资料制作问卷; (2)发放问卷并收回问卷; (3) 整理并统计成数据。 四、收获: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观看动画片的人约在13~17岁,平时都很喜欢看动画片,一般是国外出品的,喜欢看日本出品的占多数。在他们严重,中国与外国动画片有很大差距,虽然差距正在居间缩小,但大家认为至少要20年后才能赶上国外动漫作品。主要问题出现在制作方面和剧情老套等方面。 课题活动记录表课题题目:中外动画片比较研究 活动时间2008年5月22日 第 三 次 活动地点:校园内 参加活动成员:宁奕锋、谭永嘉 活动内容: 七、目的:以采访的形式了解学生在这个课题方面的一些见解;八、方式:访问九、过程:(1)讨论设计出一些与本课题有关的问题; (2)选择决定要采访的人; (3) 开始采访。 四、收获:在同一个问题上,学生与老师的回答见解相差并不远,把我们的问题解决了,很好地完成了采访工作。 课题活动访谈课题题目:中外动画片比较研究 访问者(学生):宁奕锋、谭永嘉 访问日期:2008年5月22日 被访问者:陈少芳 工作单位: 职务:学生 专长: 地点:学校 方式:面对面 访谈记录 问:您对于当今国外动画片不断入侵中国时常形成的文化侵略有什么看法?答:我们应该从正确的态度、理智的思想,去接受它们,从中找出我们自己的缺点,再加以改进。凭我们的实力去超越它们。 问:您觉得国产动画片有哪点需要改进的?答:我觉得应改变下观点,开放一些,在创作上要有新鲜感。 访谈时间: 15分钟 课题活动访谈课题题目:中外动画片比较研究 访问者(学生):宁奕锋、谭永嘉 访问日期:2008年5月23日 被访问者:陈川云(美术老师) 工作单位:海口市第十四中学 职务:美术教师 专长:绘画 地点:学校 方式:面对面访谈 访谈记录 问:您对于当今国外动画片不断入侵中国时常形成的文化侵略有什么看法?答:我认为对于国外动画片,我们不是加以抵制,而是要去学习它们的长处。 现在国际是多元化的,我们除了接受还要学习,这样才有机会赶超。 问:您觉得国产动画片有哪点需要改进的?答:我认为还是技术问题需要改进,目前我过的动画片没法和好莱坞动画片相比。应该多挖掘民族文化,这样更显出我们中国的特色。再一个是缺少包装,我们应该把它包装得更精致些,这样会更吸引观众的目光。 访谈时间: 20分钟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姓 名 宁奕锋 课题名称 中外动画片比较研究 班级 高一(3班) 呼~总算是吧任务做完了,好辛苦。做组长就是辛苦,要干的事情总是一件接一件,还要时不时去关心一下各组员们的工作进程并给予点意见。通过这次的活动到是让我深深体会了做为一个团队的头头的辛苦与成就。同学也发现了自己原来也很在行领导的。访问工作过程中不断的失败带来不断的动力,使我与谭永嘉的工作不断的完善。“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说得没错,少了这组员,我根本就没有什么作为,所以一定要做到团结。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姓 名 孔碧瑛 课题名称 中外动画片比较研究 班级 高一(3班) 参与这次的实践活动,让我收益非浅。我们这小组研究的是中外动画片比较。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入了解了中外动画片的差距主要在于制作和剧情方面。也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组员与组员之间的友谊更加浓厚了。从中,还锻炼了自己,让我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精神,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集体的力量才是强大的。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没有做不到的事

自己写吧,简单!

幻想就是随便想,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国内外科幻对比研究论文

“大科幻时代”序言吴 岩◆星河部分科幻论文、评论及随笔目录◆

3020年,世界顶级科学家在“科技树林”中发现了波晶体,“科技树林”是人类制造的最后一片树林,由于大量的开发利用,目前世界上真正的树林已经不多了。波晶体是来自遥远的风象星球的唯一幸存者,它的到来让人类更加确认了这个事实,一件毁灭性的灾难——吞食帝国正在象地球进军!这时,波晶体透明的浮在半空中,里面出现一个可爱的女孩,她大叫:吞食帝国的军队正在向这里逼近,它毁了我们的家园,它的速度惊人,过不了几十年,它就会将地球吞掉!!听了小女孩的话,所有人都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即将要消失!“为什么,我们没有惹吞食帝国,它们为什么要吃我们!”人类愤怒的吼到。“哎!”只听见波晶体里的小女孩的叹息!“我们的家园原来是多么美丽!蔚蓝的天空飘着几朵雪白的云,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空气是那么清净,那么自然,贪婪的人们利用这些天然资源,不断开发,不断夺取,导致我们星球连一棵完好的树木都没有,它最害怕的就是最纯天然的资源。而就在这时,吞食帝国它就利用了我们的缺点,吞掉了我们的星球,它将星球里所有营养物质,可利用物质都吸收了进去,过了大约10年后吧,它又把星球的残渣吐了出来,到处都是烟雾弥漫,秃秃的土地,喷发的火山。而我,就是这个星球的幸存者。听过小女孩的一番叙述,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球即将毁灭,是我们自己一手造成,现在已经晚了,没有后悔药可以吃。来不及补救了,是自己的无知引来了灾难,所有人都呆坐在原地等待死的那一刻,因为他们清楚,女孩所说的“几十年”,在现在来说,就是几天以后的事了!!这时人类心中在后悔,在责骂自己,责骂自己的无知,责骂自己的贪婪......3020年5月13日,可怕的吞食帝国来临,地球上到处一片漆黑,渐渐被吞食者吞没,可怕的时刻终于来了.....3120年,地球完全丧失功能,变成一片废墟,是一个用“垃圾”两个字来形容的星球,而导致这种结果的,并不是别人,而是我们人类自己!太长的话 自己动手缩短 希望你能采纳!

你可以去查资料啊,把他们总起来,不就行了吗?

幻想就是随便想,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中外科幻小说论文

大二时写的一篇科幻小说《人择》人择 天空投下最后一抹残阳,绵延的车队向着天边延伸,忙碌的人们无暇享受这寒冬前的最后一点光明,没有人知道等待他们的究竟是什么。人类将经历史上最长的寒冬,第一次向太阳告别。 人们陆陆续续从四面八方来到了避难地,神情严峻的宪兵和警察正在有条不紊地指挥人流缓慢地向前移动。“避难地”为于地下500米深处,这样的避难地全世界共有上万个,以便容纳将近100亿的人类大家庭。这一切都源于五年前物理学家们的一个可怕的发现:太阳将在五年后,也就是公元2080年发生一次空前的磁暴,这次磁暴的辐射将完全摧毁地球的生态系统。人类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躲在地下深处。地球上的统治者们意识到必须停止一切的战争来合力面对这最可怕的敌人,人类把一切精力都投入到了自救之中,上万个地下城作为避难处被修筑起来。如今,最后一批避难者们也来到了这里,等待着长达10年避难,人类的技术还没达到能离开太阳能生存的地步,为了让尽可能让更多的人都生存下来,只能选择10年的冬眠。其中过五年人类将苏醒一次,以检查并维护生命维持系统。为了使人类在磁暴长达10年的影响节束后能够重返地表重建生态系统并生存下去,地球上所有物种的DNA都保留在超级电脑中,等待着另一个创世纪的到来。这500米坚实的地壳将成为21世纪的诺亚方舟的舱体。 2080年11月8日,大磁暴前夜,深埋在地下的人类已经切断了和地表上探测设备的一切联系,与地面相连的电缆被完全熔断了,否则它们将像避雷针一样将可怕的电辐射波源源不断地引向熟睡中的人们。格林威治时间午夜12点,100亿人将在世界不同地方同时进入冬眠的第一阶段,等待五年后的同时苏醒。 “沈鸿,真的是这样吗?” “是的,那艘船是我发射的。”在厚厚的镜片后面,疲惫的目光中掠过一丝兴奋。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不仅是世界首富还,被人称为爱因斯坦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可你,你却要毁掉人类。” “不过说实话,爱因斯坦能跟我并称确实是他的荣幸,因为我能完成他永远不能完成的试验。揭开宇宙的最后谜底。你怎么不问我我为什么要告诉你这件事呢?老同学。”年轻的世界首富稍微直起了身子,掩饰不住兴奋地正了正镜框。 “是什么?”严斌的语气变得紧张起来。 “还记得我们中学写的那篇论文吗?” “难道,难道你这么做真是为了验证它,你一直没有放弃验证的人择原理。”严斌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没错,我的生命从那一天起就只剩下这唯一一个目标了,成为世界首富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手段而已。”沈鸿平静地说。 严斌不由得向后退了两步,仿佛眼前自己这个最好的朋友和上司如此陌生。 “ 混乱和无序才是宇宙的本来面目,宇宙是靠那神秘的概率来支配的。为什么我们却看到的宇宙存在着因果和决定。那是因为人类作为观察者在影响着这些概率,使我们附近的宇宙向着人类影响的方向前进。换言之,下一刻宇宙回到奇点的概率并不比维持现状的概率小,可是人类的观察使得下一刻回到奇点的概率坍塌了。我们附近的宇宙之所以这样的方式演化实际上是决定于我们这些观察者的选择,这就是人择原理。“严斌一字一句地说道。 “看来你还记得我们一起写的那篇论文。那时我们的追求,你现在为何不再坚持了呢。”沈鸿笑到。 “你说宇宙是完全无序的,可你甚至找不到熵减的存在,熵增这不就是宇宙演化的次序么。” “这恰恰验证了人择原理,人类所能观察到的地方熵减的概率已经由于人类观察者的影响而坍塌了,而人类未知的地方对我们是不可知的。” “好一个悖论,可惜……” “可惜我们无法验证它是吗?”沈鸿无奈地笑道。“不过理论上是可以的,只要我们让这些观察都停止观察,那么将揭开宇宙的枷锁,宇宙又将重获自由。一艘满载原子反应堆的飞船,一次精确的撞击,一次完美的太阳电磁风暴。观察者将不得不躲到地下深处,在冬眠中接受概率的选择。即使地上的动物仍有足够强的观察效应,也会在磁暴中被杀死而丧失观察能力。这就是我的思路。说实话,它在我心中已经埋藏了30年。它就像一块磁石,每天都强烈地吸引着我。” “现在你终于能够验证它,对吗?可是你却可能葬送人类的命运,地球的命运。告诉我,要是这理论成立,那么将会发生什么?” 沈鸿停顿了一会儿,才缓缓从嘴里冒出几个字来:“在下一个宇宙中,连银河系很有可能都不存在。” “多么残酷啊!”严斌深深叹了口气。 “是的,从我内心来讲,我希望证明它是错误的。”沈鸿苦笑着说。 “可是,你完全可以不用拿全人类冒险。” “你觉得我很自私,是吗?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来埋葬人类文明。如果宇宙的基本原理不允许我们永远像这样维持现状的话,这一天终究会来临的。况且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是没有止境的,如果我今天不做,明天一定还会有别的人来完成我们的工作的。而且,现在也太晚了。” “人类终究只是浩瀚星河中的一粟而已,这也许就是天意吧!” “时间不多了,快抓紧时间和你的家人告别吧。再见或永别了,老同学。”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祝人类好运。” 两人不由而同地说道。 时钟指向格林威治时间11点30分。 2080年11月9日零点零分零秒,最后一个人类也进入了梦乡。磁暴辐射到达了地表,地表上所有生物都在瞬间失去了生命。 2080年11月9日零点零分一秒,地表 磁暴并没有给地球的面目带来大的变化,废弃的城市中摩天大楼依旧高耸,海浪依旧不断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一轮红日从海天相接处缓缓升起。 五年后 “看来我们是幸运的,沈鸿。”严斌笑着对稍晚才走出生命维持舱的沈鸿说 “是啊,谜底终究揭开了。人择原理终究被证明是错误的,人类从此可以安心生活下去了,人类的未来将是美好的。”沈鸿长出了一口气“我的使命也完成了。” 严斌始终在琢磨沈鸿最后一句话的意思。谜底很快揭开了,第二天早上,他看见了沈鸿的妻子和女儿正伏在沈鸿的尸体上痛哭。 对此,严斌并没感到太大的意外:“他欠人类太多了,即使活下去,内疚感也会伴随他的一生,死亡反而是最大的解脱。” 10天后,严斌第二次躺在了生命维持舱中,等待着进入五年的梦乡。他头脑中充满了对人类未来的憧憬:“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又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呢,它使人们又紧紧团结在一起。” 半梦半醒中,一个可怕的念头像闪电般闪过“人类上次之所以没有接受概率的选择,是不是因为还有其他观察者在冥冥中注视着我们!!” 最后一个人也进入了梦乡。 “麦克,你已经一整天没离开你的实验室了,你的朋友丹来了,赶快出来吧,不然多没礼貌。”妈妈打开实验室的大门,向正聚精会神盯着实验仪器的麦克叫到。 “好的”麦克一跃而起,“是我约他来的,我还有些问题要和他讨论呢。”麦克丢开实验仪器向着客厅奔去。 “麦克,你是说你没有租用监视仪!?” “丹,你以为我会像吉米一样,傻到租不起监视仪就叫全家轮流守着仪器吗。” “可是你如果把它丢开的话,你就无法完成杰克逊教授布置的实验,它给我们的样本是极其不稳定的,如果没有我们的意志干预的话,它很可能向其他不可知的方向发展。我们开始所做的一切恐怕都会被白费。而我们不在的时候,只能通过监视仪对它进行干预。” “是啊,该死的杰克逊教授,居然给我们这样不稳定的样本,还告诉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鼓励我们创造出不同的样本,其实谁都知道他老婆是监视仪租赁公司的,他这样做纯粹是逼着我们租用那价格不菲的检测仪。” “可是你总不能真的天天亲自守着仪器吧,没有检测仪,我们完成不了实验,完成不了实验就写不出毕业论文,就拿不着学位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麦克,你是说你有其它方法吗?”丹急切地问。 “到我实验室看看吧,我在一个尘埃上最终造出了一种4H级的智慧微生物,赋予他自己作为观察者干预自己的样本的发展的能力,这样我就不用担心没有我的观察它会任意发展了。” “4H级的生物影响力也太低了吧,你确定有用吗?” “可你不要忘了这种微生物有数量优势,从这几天来看,运行得非常好,那粒尘埃已经绕提供能量的红色寄主转了几万圈,一切都像我想象般运行着,不论我是否守着它。” “来,让我们来看一看那颗蓝色尘埃。”麦克熟练地摆弄着仪器,输入一串坐标。 “不可能,它怎么消失了,红色寄主的第三颗蓝色尘埃连同红色寄主都不见了。可我才刚刚离开一会儿。”麦克惊叫到 “会不会是那些智慧微生物同时处于休眠期了。” “不可能,我为了让他们轮流监视和休眠,特意让那蓝色尘埃沿轴心转动起来,让各个面轮流接受红色寄主的照射。”麦克小心地说。 “可是你没想到吗?既然是这样一个不稳定的样本的基础上,那么那些微生物也要受概率的影响,同时处于休眠期的概率也是存在的!!” “对啊,我怎么能忽视了这一点。总之,我的宇宙创始实验失败了,叫我怎么写论文呢。看来我是拿不到学位了。”麦克痛苦地说。 “等等,麦克,你何不以智慧生物自我干预样本发展的可能性为主题来写一篇论文呢。这可是一个极好的题材。” “亲爱的丹,我怎么没想到呢。对,它的题目就是《论微生物自我干预宇宙的可能性与风险研究》。”

小弟弟有志气!中国科幻后继有人啊!不过我不可能现帮你写阿。。。。。。。。。。这里有一篇科幻巨匠刘慈欣的评论,相当深刻,可能有点太长了,而且你不一定全能看懂,你一定耐心看完,然后看着摘一部分。希望有用。从大海见一滴水——对科幻小说中某些传统文学要素的反思作 者:刘慈欣类 别:科幻理论 试想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做出如下描述: 拿破仑率领六十万法军侵入俄罗斯,俄军且战且退,法军渐渐深入俄罗斯广阔的国土,最近占领了已成为一座空城的莫斯科。在长期等待求和不成后,拿破仑只得命令大军撤退。俄罗斯严酷的冬天到来了,撤退途中,法国人大批死于严寒和饥饿,拿破仑最后回到法国时,只带回不到三万法军。 事实上托翁在那部巨著中确实写过大量这类文字,但他把这些描写都从小说的正文中隔离出来,以一些完全独立的章节放在书中。无独有偶,一个世纪后的另一位战争作家赫尔曼•沃克,在他的巨著《战争风云》中,也把宏观记述二战历史进程的文字以类似于附记的独立章节成文,并冠以一个统一的题目:《全球滑铁卢》,如果单独拿出来,可以成为一本不错的二战历史普及读物。两位相距百年的作家的这种作法,无非是想告诉读者:这些东西是历史,不是我作品的有机部分,不属于我的文学创造。 确实,主流文学不可能把对历史的宏观描写作为作品的主体,其描写的宏观度达到一定程度,小说便不成其为小说,而成为史书了。当然,存在着大量描写历史全景的小说,如中国的《李自成》和外国的《斯巴达克思》,但这些作品都是以历史人物的细节描写为主体,以大量的细节反映历史的全貌。它们也不可能把对历史的宏观进程描写做为主体,那是历史学家干的事。 但科幻小说则不同,请看如下文字: 天狼星统帅仑破拿率领六十万艘星舰构成的庞大舰队远征太阳系。人类且战且退,在撤向外太空前带走了所有行星上的可用能源,并将太阳提前转化为不可能从中提取任何能量的红巨星。天狼远征军深入太阳系,最后占领了已成为一颗空星的地球。在长期等待求和不成后,仑破拿只得命令大军撤退。银河系第一旋臂严酷的黑洞洪水期到来了,撤退途中,由于能源耗尽失去机动能力,星舰大批被漂浮的黑洞吞噬,仑破拿最后回到天狼星系时,舰队只剩下不到三万艘星舰。 这也是一段对历史的宏观描写,与上面不同的是,它同时还是小说,是作者的文学创造,因为这是作者创造的历史,仑破拿和他的星际舰队都来自于他的想像世界。 这就是科幻文学相对于主流文学的主要差异。主流文学描写上帝已经创造的世界,科幻文学则像上帝一样创造世界再描写它。 由于以上这个区别,使我们必须从科幻文学的角度,对科幻小说中主流文学的某些要素进行反思。一、细节 小说必须有细节,但在科幻文学中,细节的概念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这样一篇名为《奇点焰火》科幻小说,描写在一群超级意识那里,用大爆炸方式创造宇宙只是他们的一场焰火晚会,一个焰火就是一次创世大爆炸,进而诞生一个宇宙。当我们的宇宙诞生时,有这样的描写: “这颗好!这颗好!”当焰火在虚无中炸开时,主体1欢呼起来。 “至少比刚才几颗好,”主体2懒洋洋地说,“暴胀后形成的物理规律分布均匀,从纯能中沉淀出的基本粒子成色也不错。” 焰火熄灭了,灰烬纷纷下落。 “耐心点嘛,还有许多有趣的事呢!”主体1对又拿起一颗奇点焰火要点燃的主体2说,他把一架望远镜递给主体2,“你看灰里面,冷下来的物质形成许多有趣的微小低熵聚合。” “嗯,”主体2举着望远镜说,“他们能自我复制,还产生了微小的意识……等等,他们中的一些居然推测出自己来自刚才那颗焰火,有趣……” 毫无疑问,以上的文字应该算做细节,描写两个人(或随便其它什么东西)在放一颗焰火前后的对话和感觉。但这个细节绝对不寻常,它真的不“细”了,短短二百字,在主流文学中描写男女主人公的一次小吻都捉襟见肘,却在时空上囊括了我们的宇宙自大爆炸以来的全部历史,包括生命史和文明史,还展现了我们的宇宙之外的一个超宇宙的图景。这是科幻所独有的细节,相对于主流文学的“微细节”而言,我们不访把它称为“宏细节”。 同样的内容,在主流文学中应该是这样描写的: 宇宙诞生于大爆炸,后来形成了包括太阳在内的恒星,后来在太阳旁边形成了地球。地球出现十几亿年后,生命在它的表面出现了,后来生命经过漫长的进化,出现了人类。人类经历了原始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开始了对宇宙本原的思考,并证明了它诞生于大爆炸。 这是细节吗,显然不是。所以宏细节只能在科幻中出现, 其实这样的细节在科幻小说中很常见,《2001》的最后一章宇航员化为纯能态后的描写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一段文字为科幻文学中最经典的篇章。在这些细节中,科幻作家笔端轻摇而纵横十亿年时间和百亿光年空间,使主流文学所囊括的世界和历史瞬间变成了宇宙中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尘。在科幻小说的早期,宏细节并不常见,只有在科幻文学将触角伸向宇宙深处,同时开始对宇宙本原的思考时,它才大量出现,它是科幻小说成熟的一个标志,也是最能体现科幻文学特点和优势的一种表现手法。 这里丝毫没有贬低传统文学中的微细节的意思,它同样是科幻小说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没有生动微细节的科幻小说就像是少了一条腿的巨人。即使全部以微细节构成的科幻小说,也不乏《昔日之光》这样的经典。 现在的遗憾是,在强调微细节的同时,宏细节在国内科幻小说的评论和读者中并没有得到认可,人们对它一般有两种评价:一、空洞,二、只是一个长篇梗概。 克拉克的《星》是科幻短篇中的经典,它最后那句:“毁灭了一个文明的超新星,仅仅是为了照亮伯利恒的夜空!”是科幻小说的千古绝唱,也是宏细节的典范。但这篇小说如果在国内写出,肯定发表不了,原因很简单:它没有细节。如果说《2001》虽然时空描写的尺度很大,但内涵已写尽,再扩长也没什么了,那么《星》可真像一部长篇梗概,甚至如果把这篇梗概递到一位国内出版社征集科幻长篇的老编手中,他(她)没准还嫌它写得太粗略呢。国内也有很多不错的作品以“没有细节”为由发表不出来,最典型的例子要数冯志刚的《种植文明》了。在2001年北京师大的银河奖颁奖会后座谈中,一位MM严厉地指责道:“科幻创作的不认真已经发展到了这种地步,以至于有人把一篇小说的内容简介也拿出来冒充杰作!”看到旁边冯兄的苦笑,我很想解释几句,但再看MM那义愤填膺大义凛然的样子,话又吓回肚子里去了。其实,这部作品单从细节方面来说,比国外的一些经典还是细得多。不信你可以去看看两年前刚获星云奖的《引力深井》,看看卡尔维诺的《螺旋》,再看看很有些年代的《最初的和最后的人》。听说冯兄正在把他的这篇“内容简介”扩为长篇,其实这事儿西方科幻作家也常干,但耐人寻味的是,很多被扩成的长篇在科幻史上的地位还不如它的短篇“梗概”。 宏细节的出现,对科幻小说的结构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使我们联想到了应用软件(特别是MIS软件)的开发理论。依照来自西方的软件工程理论,软件的开发应该由顶向下,即首先建好软件的整体框架,然后逐步细化。而在国内,由于管理水平和信息化层次的限制,企业MIS软件的开发基本上都是反其道而行之,先有各专业的小模块,最后逐渐凑成一个大系统(这造成了相当多的灾难性的后果)。前者很像以宏细节为主的科幻,先按自己创造的规律建成一个世界,再去进一步充实细化它;而后者,肯定是传统文学的构建方式了。传统文学没有办法自上而下地写,因为上面的结构已经建好了,描写它不是文学的事。 科幻急剧扩大了文学的描写空间,使得我们有可能从对整个宇宙的描写中更生动也更深刻地表现地球,表现在主流文学中存在了几千年的传统世界,从仙女座星云中拿一个望远镜看地球上罗密欧在朱丽叶的窗下打口哨,肯定比从不远处的树丛中看更有趣。 科幻能使我们从大海见一滴水。二、人物 人类的社会史,就是一部人的地位的上升史。从斯巴达克思挥舞利剑冲出角斗场,到法国的革命者们高喊人权博爱平等,人从手段变为目的。 但在科学中,人的地位正沿着相反的方向演化,从上帝的造物(宇宙中的其它东西都是他老人家送给我们的家具),万物之灵,退化到与其它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再退化到宇宙角落中一粒沙子上的微不足道的细菌。 科幻属于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的文学,但它是由科学催生的,现在的问题是,在人的地位上,我们倒向哪边? 主流文学无疑倒向了前者,文学是人学,已经成了一句近乎于法律的准则,一篇没有人物的小说是不能被接受的。 从不长的世界科幻史看,科幻小说并没有抛弃人物,但人物形象和地位与主流文学相比已大大降低。到目前为止,成为经典的那些科幻作品基本上没有因塑造人物形象而成功的。在我们看过的所有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平面呆板之最是《2001》创造的,里面的科学家和宇航员目光呆滞面无表情,用机器般恒定的声调和语速说话。如果说其它科幻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欠缺是由于作家的不在意或无能为力,《2001》则是库布里克故意而为之,他仿佛在告诉我们,人在这部作品中只是一个符号。他做得很成功,看过电影后,我们很难把飞船中那仅有的两个宇航员区分开来,除了名字,他们似乎没有任何个性上的特点。 人物的地位在科幻小说中的变化,与细节的变化一样,同样是由于科幻急剧扩大了文学描述空间的缘故,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科幻与科学天然的联系,使得它能够对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人物形象的概念在科幻小说中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扩展。 其一、以整个种族形象取代个人形象。与传统文学不同,科幻小说有可能描写除人类之外的多个文明,并给这些文明及创造它的种族赋以不同的形象和性格。创造这些文明的种族可以是外星人,也可以是进入外太空的不同人类群落。前面提到的《种植文明》,就是后者的典型例子。我们把这种新的文学形象称为种族形象。 其二、一个世界作为一个形象出现。这些世界可以是不同的星球和星系,也可以是平行宇宙中的不同分支,近年来,又增添了许多运行于计算机内存中的虚拟世界。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这些世界是有人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人),这种世界形象,其实就是上面所说的种族形象的进一步扩展。另一种情况是没有人的世界,后来由人(大多是探险者)进入。在这种情况中,更多地关注于这些世界的自然属性,以及它对进入其中的人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形象往往像传统文学中的一个反派角色,与进入其中的人发生矛盾冲突。科幻小说中还有一种十分罕见的世界形象,这些世界独立存在于宇宙中,人从来没有进入,作者以一个旁边的超意识位置来描写它。比如《巴别图书馆》。这类作品很少,也很难读,但却把科幻的特点推向极致。 不管是种族形象还是世界形象,在主流文学中都不可能存在,因为一个文学形象存在的前提是有可能与其它形象进行比较,描写单一种族(人类)和单一世界(地球)的主流文学,必须把形象的颗粒细化到个人,种族形象和世界形象是科幻对文学的贡献。 科幻中两种新的文学形象显然没有得到国内读者和评论的认可,我们对科幻小说的评论,仍然沿续着传统文学的思维,无法接受不以传统人物形象为中心的作品,更别提有意识地创造自己的种族形象和世界形象了,而对于这两个科幻文学形象的创造和欣赏,正是科幻文学的核心内容,中国科幻在文学水平上的欠缺,本质上是这两个形象的欠缺。三、科幻题材的现实与空灵 国内的读者偏爱贴近现实的科幻,稍微超脱和疯狂一些的想象就无法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科幻大多是近未来的。 其实这个话题在理论上没有太多可讨论的,科幻的存在就是为了科学幻想,现在科学要被抛弃了,那只剩下幻想。展现想象世界是这个文学品种的起点和目的。用科幻描写现实,就像用飞机螺旋桨当电扇,不好使的。有一件事一直让我迷惑不解:想看对现实的描写干嘛要看科幻?《人民文学》不好看吗?《收获》不好看吗?《平凡的世界》不好看吗?要论对现实描写的层次和深度,科幻连主流文学拉下的那点儿也比不上。 很多年前看过一部苏联的喜剧电影,其中有这样的镜头:一架大型客机降落到公路上,与汽车一起行驶,它遵守所有交通规则,同汽车一样红灯停绿灯行。 这是对国内科幻题材现状的绝妙写照。科幻是一种能飞起来的文学,我们偏偏喜欢让它在地上爬行。四、科幻中的英雄主义 现代主流文学入了嘲弄英雄的时代,正如那句当代名言:“太阳是一泡屎,月亮是一张擦屁股纸。” 其实,这种做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科学和理性地想想,英雄主义并不是一个褒义词。二战中那些英勇的德国坦克手和日本神风飞行员的行为是不是英雄主义?当然可以说不是,因为他们在为非正义的一方而战争。但进一步思考,这种说法带给我们的只有困惑。普通人在成为英雄以前并不是学者,他们不可能去判断自己所从事事业的正义与否;更重要的是,即使是学者,从道义角度对一场战争进行判断也是很难的,说一场战争是不是正义的,更多的是用脚而不是用大脑说话,即看你站在哪方的立场上。像二战这样对其道义性质有基本一致的看法的战争,在人类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如果按传统的英雄主义概念,在战争到来时,普通人如果想尽责任,其行为是否是英雄主义就只能凭运气了,更糟的是这种运气还不是扔硬币的二分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肯定认为大部分战争中双方的阵亡士兵都是无意义的炮灰。以这样的定义再去看英雄主义,就会发现它在历史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远大于进步。《光荣与梦想》中的女人公所为之牺牲的事业也并非是正义的。这样一来,难道那些以生命为代价的惨烈奉献,那些只有人类才能做出的气壮山河歌泣鬼神的壮举,全是毫无意义的变态和闹剧? 比较理智和公平的作法,是将英雄主义与道义区分开来,只将它做为一种人类特有的品质,一种将人与其它动物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 随着文明的进步,随着民主和人权理念在全世界被认可,英雄主义正在淡出。文学嘲弄英雄,是从另一个角度呼唤人性,从某种程度上看是历史的进步。可以想像,如果人类社会沿目前的轨道发展,英雄主义终将成为一种陌生的东西。 现在的问题是:人类社会肯定会沿着目前的轨道发展吗? 人类是幸运的,文明出现以来,人类世界做为一个整体,从未面对过来自人类之外的能在短时间内灭绝全种族的灾难。但不等于这样的灾难在未来也躲着我们。 当地球面临外星文明的全面入侵时,为保卫我们文明,可能有十亿人需要在外星人的激光下成为炮灰;或者当太阳系驶入一片星际尘埃中,恶化的地球生态必须让三十亿人去死以防止六十亿人一起死,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文学是否还要继续嘲笑英雄主义呢?那时高喊人性和人权能救人类吗? 从科幻的角度看人类,我们的种族是极其脆弱的,在这冷酷的宇宙中,人类必须勇敢地牺牲其中的一部分以换取整个文明的持续,这就需要英雄主义了。现在的人类文明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顺利发展阶段,英雄主义确实不太重要了,但不等于在科幻所考虑的未来也不重要。 科幻文学是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最后一个栖身之地,就让它们在这里多呆一会儿吧。五、科幻中的第三个形象 前面说过科幻文学所特有的两个形象:种族形象和世界形象,它还有第三个主流文学所没有的形象:科学形象。由于科幻是科学发展的直接产物,不管是传统的硬科幻,还是后来的软科幻,科学总是或明显或隐藏地存在于其中,它像血液般充盈在科幻小说的字里行间,作为一个无所不在的形象,一直在被科幻小说塑造着。 中国科幻一直在向主流文学学习,但不是一个好学生:我们关注人物形象和语言技巧,结果我们的作品在人家看来不过是小学生作文;我们关注现实,与人家相比不过是一群涉世不深的学生娃的无病呻吟;我们也玩后现代,结果更是一塌糊涂。但在一件事上,科幻对主流文学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那就是对科学的丑化和妖魔化。 其实,到现在为止,主流文学只是与科学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并没有刻意伤害她,这一方面因为传统文学中的田园场景与科学关系不大,另一方面,丑化科学首先需要了解她,在这一点上主流文学可能有一定的障碍。但科幻却有着这方面的天然优势,而且做起来不遗余力! 我们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形象已经成了什么样子,我想大家都很清楚。 不错,西方的科幻作家们在这方面做的比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这并不是我们这样做的理由。科学在西方社会相当普及,对它的后果进行反思也许是必要的。但即使如此,这种倾向也受到了西方科学界和科幻评论界的一致谴责。在中国,科学在大众中还是一支旷野上的小烛苗,一阵不大的风都能将它吹灭。现在的首要任务不是预言科学的灾难,中国社会面临的真正灾难是科学精神在大众中的丧失。 科学的力量在于大众对她的理解,这是一句真知灼见。而让科学精神在大众中生根发芽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与之相比,科幻倒显得微不足道了。本来两者并不矛盾,老一辈的中国科幻人曾满怀希望让科幻成为这项伟大事业的一部分,现在看来这希望是何等的天真。但至少,科幻不应对这项事业造成损害。科学是科幻的母亲,我们真愿意成为她的敌人吗? 如果不从负面描写科学,不把她写得可怖可怕就不能吸引读者,那就让我们把手中的笔停下来吧,没什么了不起的,还有许多别的有趣的事情可做。如果中国科幻真有消失的那一天,作为一个忠诚的老科幻迷,我真诚地祈祷她死得干净些。六、陈旧的枷锁 以上写了一些科幻与主流文学的对比,丝毫没有贬低主流文学的意思。以上谈到的科幻的种种优势是它本身的性质所决定,它并没有因此在水平上高出主流文学,相反,她没有很好地利用自己的优势。其实,与主流文学相比时,我常常有自惭形秽的感觉。最让我们自愧不如的,是主流文学家们那种对文学表现手法的探索和创新的勇气。从意识流到后现代文学令人眼花缭乱的表现手法,以我行我素的执着精神不断向前发展着。再看看科幻,我们并没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表现手法,新浪潮运动不过是把主流文学的表现工具拿过来为已所用,后来又发现不合适,整个运动被科幻理论研究者称为“将科幻的价值和地位让位于主流文学的努力”。至于前面提到的宏细节、种族形象和世界形象,都是科幻作家们的无意识作为,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更没有形成一种自觉的表现手法。而在国内,这些手法甚至得不到基本的认可。 其实,前面所提到的在科幻文学中扩展和颠覆的一些传统文学元素,如人物形象、细节描写等,在主流文学中也正在被急剧变革。像博尔赫斯和卡尔维诺这样的主流文学家,早就抛弃了那些传统的教条,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反观国内科幻的评论者们,却正在虔诚地拾起人家扔掉的破烂枷锁,庄严地套到自己身上,把上面的螺栓拧到最紧后,对那些稍越雷池一步的科幻作品大加讨伐,俨然成了文学尊严的守护者。看着网上的那些评论,满篇陈腐的教条,没有一点年轻人的敏锐和朝气,有时真想问一句:您高寿? 创新是文学的生命,更是科幻的生命,面对着这个从大海见一滴水的文学,我们首先要有大海的胸怀! 于娘子关

《星际旅行》,作者系美国的吉恩*罗登贝里,新华出版社 80年版。从内容上看,远在初三时我曾看到过它的连环画 “小人书”,当时只是为其想象奇伟所激动,并未真正认识 到它的含义。 人类发射的第一个远程宇宙探测器“旅行者6号”--这是 历史上的真实,前数月还由新闻得知它仍在正常工作,正 在冲出太阳系,且播出了它发回的太阳系全景照片。-- 小说中在经过了漫长的星际旅行后返回了地球,而此时它 已经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知识拥有了巨大的力量,成了一 个有生命的机器。但它仍然不能摆脱作为机器所具有的 困惑,即不知道它自己为什么存在,因为没有感情,没有 喜怒哀乐的体验,它不知道这种存在有什么意义。作者以 此揭示了一个道理:机器可能会掌握空前博大的知识,但 仍然不如一个具有人类情感的哪怕是一个小孩儿;理智或 者说是智力,除了必要的知识构成、逻辑推理能力外,还 包括情感、价值需求这些精神上的东西。实际上作者是在 用维杰尔来暗喻人类自身;不论人类科学发展到何种进步 的水平,如果不解决好精神世界里的问题,它仍然将是不 成熟的、值得忧虑的,甚至这种不成熟情形下掌握的强大 科技力量反而会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这种思想是与海德 格尔以来的西方思想家们是一脉相承的。 然而作者又并非只是探讨科学这一种因素对人类的影响。 西方文艺家们,包括但丁《神曲》、卡夫卡《变形记》、乔伊斯《尤里西斯》等等,都是在围绕一个人类永恒的 命题:存在的意义。各种题裁和风格的创作都只是同一 个躯体外套上去的不同样式、色彩、面料的时装而已。 这部科幻小说也是如此。维杰尔深知:它的使命是“探 寻并发回一切可能的知识”,这就是它存在的意义;但 一旦它回到创造者那里完成了这个使命,它存在的理由 就消失了;它必须找到一个新的能够保证它存在下去的 理由,否则它就会陷入无法抗拒的精神危机。人类自诞 生到今天,不正是在不间断地寻找着同样的问题吗? “我为什么会存在?我为什么而存在?”解决不得就吸 毒、犯罪、荒淫,空虚的心灵经由这些渠道获得满足; 理智一些的则遁入宗教的世界,虚构出一个上帝和天国 来安慰自己。作者借小说中一个智者的口说出了这样的 话:“他对于他所看到的那个星球上的那些机器的没有 时间、没有意义的存在感到十分难受......既然这种 机器造得如此巧妙,那就不应当让它们没有饥饿、恐惧、 孤独、愤怒或者任何这类妙不可言的感觉。这些感觉会 促使它们去调整自己的程序,以适应自己的需要。拥有 自己的需要,这对于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是多么重要啊!” 这种需要,显然即指精神上的归属感。无论人类强大到 何等程度,缺乏这种归属感的他们仍将陷入一个巨大的 不可知的威胁之中:“正如他们被困在维杰尔体内一样, 维杰尔也被困在它现在这个空间中。”强大如维杰尔, 体积大至可以容纳八十二个太阳到地球之间的距离, 能力强至可以强迫太阳和地球停止转动,也同样不能摆 脱这种威胁,所以“这真是宇宙间的笑话!”可这又不 仅仅是一个笑话,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紧紧被它困扰着, 直至今日! 科幻小说有软硬之分。后者以描写先进科学技术为目的, 代表如凡尔纳;前者则名写科幻未来,实写今日现实, 多以暗喻、象征等手法描写人类自身、人类社会和人类 发展诸方面的问题。《星际旅行》以其揭示问题之深刻、 描写之瑰伟而成此中经典作品。为什么在西方科幻体裁 可以由最初供人茶余饭后消闲,而发展成今日可与传统文 学体裁一样反映、探讨重大问题呢?而在我国,人们始终 对这种发展抱有偏见,总是不自觉地视之为青少年科普类。 宋代文人多以诗为中正而词为小道,对杂曲更是不屑;明 人则瞧不起市井小说;而今人多鄙薄武侠科幻。由《星际 旅行》可以看出,成为一个优秀科幻作家需要多么深厚的 知识积累和高妙的思想见解;这正是欧美科幻发展至今日 水准的基础。从金古武侠作品我们也可看到相似的情形. 醋对花卉有什么影响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花卉则能净化生态环境,并美化我们的生活。你是否想到过,醋和花卉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怀着好奇心,开展了这个课题的探究。据富有种花经验的人告诉我们,对盆栽花卉施些醋溶液,可改善盆花的生长,增加花朵,而且花艳叶茂。这一点我们在实验中很快就证实了。浓度不同的醋溶液,对花卉有不同的影响吗?这是我们第二阶段的实验。我们选取长势相同的满天星、报春花、月亮花各四盆,分为四组,每组(三盆)各有三种花卉,分别编号、贴上标签。同时,我们取食用白醋配制成1%(pH值为2~3)、0.01%(pH值≈4)、0.0001%(pH值≈6)三种浓度不同的溶液,每天分别给三组盆花固定喷洒一种醋液,第四组盆花洒不含醋的清水。每五天观察记录花卉的生长情况。这项实验的结果是:喷洒低浓度醋液(pH值≈6)对这几种花卉没有明显影响;喷洒中等浓度醋液(pH值≈4)的花卉明显长得比其他几组好,花苞多,开花期提前,而且花色较浓艳,花期也延长了;喷洒pH值2-3的高浓度醋液后,反而使花朵过早凋萎。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告诉你:种花时适当喷洒一些醋液,可使花卉长得更好。不过要掌握好醋液的浓度,醋酸过浓则会伤害花卉。 我们的水球 有人说,我们的地球应当叫水球。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有水,而且71%的表面积被水占着。在宇航员看来,地球是一个蓝色的球,十分璀灿,太阳系家庭中独一无二。地球拥有的水量非常巨大,总量为亿立方千米。其中,在海洋里;在冰川、冻土、雪盖中,是固体状态;在地下;余下的,分散在湖泊、江河、大气和生物体中。因此可以说,从天空到地下,从陆地到海洋,到处都是水的世界。 惊天动地的水循环 全世界的水是一个有联系的整体。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蒸发,水汽弥漫在海洋上空;一部分水汽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遇冷就凝结成细小的水滴,变成云,降落到地面就是雨或雪;雨雪水落地后,有的流到洼坑里,有的渗入地下,有的流入小沟,汇进江河,奔向海洋。无数小水滴就是这样一刻不停地在世界上旅游。水循环保证了人类淡水的供应。知道水的循环以后,你就能解释:云的故乡在哪里?为什么江河里日日夜夜总是川流不息?为什么千万年来那么多江河水流进海洋,而海洋不见满溢出来? 淡水在哪能里 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淡水只占总水量的左右,其中的绝大部分(占99%),被冻结在远离人类的南北两级和冻土中,无法利用,只有不到1%的淡水,它们散布在湖泊里、江河中和地底下。与全世界总水体比较起来,淡水量真如九牛一毛。

中外科幻对比3000论文

型别电影是商业化的结果,在追求商业利润的推动下,型别电影不断满足人们对某类经典作品形式的审美需求。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浅谈科幻电影亚型别现状 【摘 要】科幻电影是当前电影艺术百花园中最有票房吸引力,也最具风险性的门类,如今,在科幻黄金时代的促使下,科幻电影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逐渐从低阶流行转向明显具有高大上气质的影片。无论从票房还是从获奖情况上看,科幻片已经在整个电影行业都已经具有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科幻电影;型片;课题 科幻型别片与其他型别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科幻片这个型别下,又分为很多的亚型别,每一个亚型别都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美学形态,并且每一个亚型别都拥有为数众多的粉丝和拥护者,他们对于这些亚型别影片的热爱,已经逐渐形成了一股科幻片潮流。在科幻电影成为流行文化的典型符号的同时,这类亚型别影片也登堂入室,在西方各个高校的讲坛、教材,甚至科研体系中占据了地位,人们对于科幻的兴趣,不单单因为它在当代商业方面的强大吸引力,更因为它提供给整个社会的冲击性和变革动力,在冷战时期,科幻电影着力展现太空竞赛的荒谬,在后冷战时代,科幻电影用反乌托邦促发人们对于当前的思考。 科幻电影不仅被描述为时代的指示剂,更被当成引领文化发展的先锋。而在中国,还没有创作出一部具有典型意义的,成功的科幻电影,国内科幻界、影视界对科幻电影的工业体系在中国能否顺利产生进行过大量的讨论,虽然在很多年前,中国电影人就尝试着进行过科幻创作,如《珊瑚岛上的死光》、《霹雳贝贝》、《大气层消失》等影片,但作为电影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幻电影在中国还远远没有真正成长起来。 在已知的对于科幻的定义中,H・G威尔斯用“对可能性的幻想”一句概括,因为它能“观照人类事物正在发展的某种可能性,并按照可能性推汇出各种广泛的后果”。约翰・温德姆认为这个概念预设的是“直到作者写作之时尚未实际发生的某种技术,或某种技术带来的结果,或自然秩序比如人性的某种扰乱”。西奥多・斯特金认为科幻是关于“人类面临的某种困境,以及人类的解决之道,如果离开了其特定的科学背景,这些都不可能发生”。金斯利・艾米斯曾提出一种假定:“它是基于某些科学和技术的创新……无论其源于人类或外星物种”。而科幻编辑小约翰・坎贝尔则说,它是“一种按照已知的事实对未来做出预测的努力”。在以上五种关于科幻的不同定义中有一些反复出现的概念是大家共有的,无论承载科幻故事的是哪种媒介,即:在科学的世界或自然的世界里,未来可能出现某种发展结果,它是由人类或者某种未知力量引起的,需要被理解、驯服或摧毁。在各种各样的定义中,技术都是一个关键因素,它表明“科幻”既离不开科学,也离不开虚构。 目前国内研究科幻电影的文献和论文数量较多,然而大部分都立足于研究某一部科幻电影作品,或者研究从科幻电影里投射出的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艾伦・威廉姆斯说道:“凡是以新方法来做型别片的研究,都必将回到电影史,要研究所有的电影,无论我们认为其质量如何,并要越过电影内容之外,去研究其他东西等等”。于是在《科幻电影导论》一书中介绍了科幻电影的历史发展,指明了该型别的本源及其前史,检视了出产影片的范围广度,并挑战既定的时期划分概念,跨越国界将所考察的电影扩充套件到国际层面。除了给科幻电影创造出一个主导叙事,更是尝试思考这些电影制作、发行和观赏者所置身的更加广泛的历史和工业语境,对分析科幻电影的亚型别有很高的指导作用。 而研究科幻电影型别的起源和发展离不开西方科幻小说的发展,吴巖在《西方科幻小说发展的四个阶段》一文中提到,西方科幻小说有一百多年历史,大致可以分为萌发初创时期、黄金时期、新浪潮以及新浪潮以后。小说家丰富的想象力和西方工业革命都促使了科幻小说的形成,萌芽初创时期确定了后世科幻小说的主要题材:太空探险、奇异生物、战争、时间旅行、未来文明等,也为科幻电影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而科幻电影的亚型别在上世纪已经初具雏形,人们对于这些科幻片主题也慢慢进行了一系列的划分。江晓原在《好莱坞科幻电影主题分析》中将科幻片根据表达主题的异同分成了七种主题,并论述了七大主题的表现方法和背后的科学思想资源。虽然这篇论文少有地将科幻电影根据不同主题划分为七种型别,但是并未仔细探讨科幻电影的亚型别,只是巨集观地将同种类的科幻电影列举出来分析异同,缺乏对型别的细致研究。 与其相似的还有王艳在《解读好莱坞科幻电影中的文化内涵》一文中,通过对好莱坞科幻电影的三个主要类别――“外星人入侵”、“灾难和后灾难”以及“太空旅行”科幻电影的分析,揭示了影像背后所蕴含的反苏 *** 、美国至上的意识形态和对自由、平等、个人英雄主义等美国价值观的宣扬。这篇文章也涉及科幻电影亚型别的分析,但是对于每个型别的分析仅停留在意识形态的研究上,对科幻电影的亚型别没有准确的划分,但其中对于美国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的探讨对分析科幻电影亚型别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对于科幻电影的亚型别划分,大致分为赛博朋克、太空歌剧、蒸汽朋克、超人类、时间旅行、平行时空、启示录与后启示录等。在《穿越星际――太空电影的五大主题》一文中,谈到了科幻电影的亚型别之一――太空歌剧类电影中所包含的五个主题,并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星球大战》、《星际迷航》、《超时空接触》等电影,并对这些电影的精神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解读,对于这些电影为何流行以及创作背景也有一定的解释,其归纳的五个主题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而在《浩瀚太空的瑰丽旅程――太空科幻电影的发展轨迹》中,路春燕将太空科幻片界定为科幻型别中的亚型别进行分析,梳理描述了该亚型别的历史发展脉络,并根据该亚型别的历史轨迹来分析其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路春燕将其分为六个发展阶段,将该亚型别与电影史和世界史联络起来进行分析,对每一个发展时期都做了细致的划分和比较,并举例阐述了该亚型别的特点和其美学价值,为之后的科幻电影亚型别分析打下了基础,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大科幻时代”序言吴 岩◆星河部分科幻论文、评论及随笔目录◆

2050年的世界 2050年1月8日的世界成了人的海洋,人十分拥挤,看着这拥挤的人流,我国科学家心急如焚,更加认真地发明仪器探索宇宙中的星球.终于科学家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人们经过探测发现,除地球外,月球上还有人类,并且从卫星发射回来的图像发现,月球上发现了水流,由于那里的条件特殊,风景显得很美,天是火红的,云朵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换颜色,花儿奇形怪状,月球上还有许多像环一样的山,俗称“环形山”,那里以前是个“大火炉”,现在不同了,月球罩了一个巨大的“玻璃罩”,自动输氧器不断地朝里面输氧,不过这两样东西是怎么装上去的还是一个迷.但是人们再也不用穿着宇宙服上月球了.现在的月球是个“避暑山庄”,上面造了座广寒宫,总统与夫人就住在这里,夫人是这里的嫦娥仙子.这个秘密是我们中国发现的,消息一传出,全世界都轰动了.我们国家准备把一亿的人民移到那里去,并派了5名特使去月球谈判,我就是其中一位.中午一时,我们便坐上“世界快速飞船”去月球.一眨眼的工夫就到达了月球.星球的总统正站在门口观赏风景,等候我们的到来.月球的总统名叫托雷·可尼克.月球虽小,但科技十分发达,他们研制了一种药物,可以使一种气体笼罩在月球上,但他们的生活却不受任何干扰,这种气体须一种化学物质与空气结合才能破,不然人们用别的办法根本发现不了月球上有人类,他们就用这种气体瞒了世界45年,保住了月球的和平.不过,这个大秘密还是没有瞒住我们中国人多久.今天,我们就用更新的仪器测了出来.通过对总统的了解,我知道这次谈判十分困难,思想上早作好了准备,我是一位老队员,口才十分好,可以说十个纪晓岚也敌不过我这张嘴.我们走了进去,便正式开始谈判.我面带微笑地对总统说:“总统,我知道您们想要和平,您尽管放心,我们中国是和平大国,有联合国授予的和平勋章,我们的人民是热爱和平的人民.我们大国怎么会欺您呢?”但总统还是不答应,说让他考虑考虑,第二天再答复我们.第二天,总统终于答应了这件事,应我们的邀请,总统大人还和我们同乘一架飞船,到我们国家访问,与总理见了面,会谈在轻松、愉快、友好的气氛中进行,最后,会谈的结果双方都十分满意.在总统下榻的宾馆,总统幽默地跟我说:“你做我的市民,我会给你双倍的好处.”我笑着婉言谢绝了.后来,因为我在谈判中所做的贡献,我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成了远近闻名的高级谈判员.

小弟弟有志气!中国科幻后继有人啊!不过我不可能现帮你写阿。。。。。。。。。。这里有一篇科幻巨匠刘慈欣的评论,相当深刻,可能有点太长了,而且你不一定全能看懂,你一定耐心看完,然后看着摘一部分。希望有用。从大海见一滴水——对科幻小说中某些传统文学要素的反思作 者:刘慈欣类 别:科幻理论 试想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做出如下描述: 拿破仑率领六十万法军侵入俄罗斯,俄军且战且退,法军渐渐深入俄罗斯广阔的国土,最近占领了已成为一座空城的莫斯科。在长期等待求和不成后,拿破仑只得命令大军撤退。俄罗斯严酷的冬天到来了,撤退途中,法国人大批死于严寒和饥饿,拿破仑最后回到法国时,只带回不到三万法军。 事实上托翁在那部巨著中确实写过大量这类文字,但他把这些描写都从小说的正文中隔离出来,以一些完全独立的章节放在书中。无独有偶,一个世纪后的另一位战争作家赫尔曼•沃克,在他的巨著《战争风云》中,也把宏观记述二战历史进程的文字以类似于附记的独立章节成文,并冠以一个统一的题目:《全球滑铁卢》,如果单独拿出来,可以成为一本不错的二战历史普及读物。两位相距百年的作家的这种作法,无非是想告诉读者:这些东西是历史,不是我作品的有机部分,不属于我的文学创造。 确实,主流文学不可能把对历史的宏观描写作为作品的主体,其描写的宏观度达到一定程度,小说便不成其为小说,而成为史书了。当然,存在着大量描写历史全景的小说,如中国的《李自成》和外国的《斯巴达克思》,但这些作品都是以历史人物的细节描写为主体,以大量的细节反映历史的全貌。它们也不可能把对历史的宏观进程描写做为主体,那是历史学家干的事。 但科幻小说则不同,请看如下文字: 天狼星统帅仑破拿率领六十万艘星舰构成的庞大舰队远征太阳系。人类且战且退,在撤向外太空前带走了所有行星上的可用能源,并将太阳提前转化为不可能从中提取任何能量的红巨星。天狼远征军深入太阳系,最后占领了已成为一颗空星的地球。在长期等待求和不成后,仑破拿只得命令大军撤退。银河系第一旋臂严酷的黑洞洪水期到来了,撤退途中,由于能源耗尽失去机动能力,星舰大批被漂浮的黑洞吞噬,仑破拿最后回到天狼星系时,舰队只剩下不到三万艘星舰。 这也是一段对历史的宏观描写,与上面不同的是,它同时还是小说,是作者的文学创造,因为这是作者创造的历史,仑破拿和他的星际舰队都来自于他的想像世界。 这就是科幻文学相对于主流文学的主要差异。主流文学描写上帝已经创造的世界,科幻文学则像上帝一样创造世界再描写它。 由于以上这个区别,使我们必须从科幻文学的角度,对科幻小说中主流文学的某些要素进行反思。一、细节 小说必须有细节,但在科幻文学中,细节的概念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这样一篇名为《奇点焰火》科幻小说,描写在一群超级意识那里,用大爆炸方式创造宇宙只是他们的一场焰火晚会,一个焰火就是一次创世大爆炸,进而诞生一个宇宙。当我们的宇宙诞生时,有这样的描写: “这颗好!这颗好!”当焰火在虚无中炸开时,主体1欢呼起来。 “至少比刚才几颗好,”主体2懒洋洋地说,“暴胀后形成的物理规律分布均匀,从纯能中沉淀出的基本粒子成色也不错。” 焰火熄灭了,灰烬纷纷下落。 “耐心点嘛,还有许多有趣的事呢!”主体1对又拿起一颗奇点焰火要点燃的主体2说,他把一架望远镜递给主体2,“你看灰里面,冷下来的物质形成许多有趣的微小低熵聚合。” “嗯,”主体2举着望远镜说,“他们能自我复制,还产生了微小的意识……等等,他们中的一些居然推测出自己来自刚才那颗焰火,有趣……” 毫无疑问,以上的文字应该算做细节,描写两个人(或随便其它什么东西)在放一颗焰火前后的对话和感觉。但这个细节绝对不寻常,它真的不“细”了,短短二百字,在主流文学中描写男女主人公的一次小吻都捉襟见肘,却在时空上囊括了我们的宇宙自大爆炸以来的全部历史,包括生命史和文明史,还展现了我们的宇宙之外的一个超宇宙的图景。这是科幻所独有的细节,相对于主流文学的“微细节”而言,我们不访把它称为“宏细节”。 同样的内容,在主流文学中应该是这样描写的: 宇宙诞生于大爆炸,后来形成了包括太阳在内的恒星,后来在太阳旁边形成了地球。地球出现十几亿年后,生命在它的表面出现了,后来生命经过漫长的进化,出现了人类。人类经历了原始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开始了对宇宙本原的思考,并证明了它诞生于大爆炸。 这是细节吗,显然不是。所以宏细节只能在科幻中出现, 其实这样的细节在科幻小说中很常见,《2001》的最后一章宇航员化为纯能态后的描写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一段文字为科幻文学中最经典的篇章。在这些细节中,科幻作家笔端轻摇而纵横十亿年时间和百亿光年空间,使主流文学所囊括的世界和历史瞬间变成了宇宙中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尘。在科幻小说的早期,宏细节并不常见,只有在科幻文学将触角伸向宇宙深处,同时开始对宇宙本原的思考时,它才大量出现,它是科幻小说成熟的一个标志,也是最能体现科幻文学特点和优势的一种表现手法。 这里丝毫没有贬低传统文学中的微细节的意思,它同样是科幻小说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没有生动微细节的科幻小说就像是少了一条腿的巨人。即使全部以微细节构成的科幻小说,也不乏《昔日之光》这样的经典。 现在的遗憾是,在强调微细节的同时,宏细节在国内科幻小说的评论和读者中并没有得到认可,人们对它一般有两种评价:一、空洞,二、只是一个长篇梗概。 克拉克的《星》是科幻短篇中的经典,它最后那句:“毁灭了一个文明的超新星,仅仅是为了照亮伯利恒的夜空!”是科幻小说的千古绝唱,也是宏细节的典范。但这篇小说如果在国内写出,肯定发表不了,原因很简单:它没有细节。如果说《2001》虽然时空描写的尺度很大,但内涵已写尽,再扩长也没什么了,那么《星》可真像一部长篇梗概,甚至如果把这篇梗概递到一位国内出版社征集科幻长篇的老编手中,他(她)没准还嫌它写得太粗略呢。国内也有很多不错的作品以“没有细节”为由发表不出来,最典型的例子要数冯志刚的《种植文明》了。在2001年北京师大的银河奖颁奖会后座谈中,一位MM严厉地指责道:“科幻创作的不认真已经发展到了这种地步,以至于有人把一篇小说的内容简介也拿出来冒充杰作!”看到旁边冯兄的苦笑,我很想解释几句,但再看MM那义愤填膺大义凛然的样子,话又吓回肚子里去了。其实,这部作品单从细节方面来说,比国外的一些经典还是细得多。不信你可以去看看两年前刚获星云奖的《引力深井》,看看卡尔维诺的《螺旋》,再看看很有些年代的《最初的和最后的人》。听说冯兄正在把他的这篇“内容简介”扩为长篇,其实这事儿西方科幻作家也常干,但耐人寻味的是,很多被扩成的长篇在科幻史上的地位还不如它的短篇“梗概”。 宏细节的出现,对科幻小说的结构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使我们联想到了应用软件(特别是MIS软件)的开发理论。依照来自西方的软件工程理论,软件的开发应该由顶向下,即首先建好软件的整体框架,然后逐步细化。而在国内,由于管理水平和信息化层次的限制,企业MIS软件的开发基本上都是反其道而行之,先有各专业的小模块,最后逐渐凑成一个大系统(这造成了相当多的灾难性的后果)。前者很像以宏细节为主的科幻,先按自己创造的规律建成一个世界,再去进一步充实细化它;而后者,肯定是传统文学的构建方式了。传统文学没有办法自上而下地写,因为上面的结构已经建好了,描写它不是文学的事。 科幻急剧扩大了文学的描写空间,使得我们有可能从对整个宇宙的描写中更生动也更深刻地表现地球,表现在主流文学中存在了几千年的传统世界,从仙女座星云中拿一个望远镜看地球上罗密欧在朱丽叶的窗下打口哨,肯定比从不远处的树丛中看更有趣。 科幻能使我们从大海见一滴水。二、人物 人类的社会史,就是一部人的地位的上升史。从斯巴达克思挥舞利剑冲出角斗场,到法国的革命者们高喊人权博爱平等,人从手段变为目的。 但在科学中,人的地位正沿着相反的方向演化,从上帝的造物(宇宙中的其它东西都是他老人家送给我们的家具),万物之灵,退化到与其它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再退化到宇宙角落中一粒沙子上的微不足道的细菌。 科幻属于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的文学,但它是由科学催生的,现在的问题是,在人的地位上,我们倒向哪边? 主流文学无疑倒向了前者,文学是人学,已经成了一句近乎于法律的准则,一篇没有人物的小说是不能被接受的。 从不长的世界科幻史看,科幻小说并没有抛弃人物,但人物形象和地位与主流文学相比已大大降低。到目前为止,成为经典的那些科幻作品基本上没有因塑造人物形象而成功的。在我们看过的所有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平面呆板之最是《2001》创造的,里面的科学家和宇航员目光呆滞面无表情,用机器般恒定的声调和语速说话。如果说其它科幻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欠缺是由于作家的不在意或无能为力,《2001》则是库布里克故意而为之,他仿佛在告诉我们,人在这部作品中只是一个符号。他做得很成功,看过电影后,我们很难把飞船中那仅有的两个宇航员区分开来,除了名字,他们似乎没有任何个性上的特点。 人物的地位在科幻小说中的变化,与细节的变化一样,同样是由于科幻急剧扩大了文学描述空间的缘故,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科幻与科学天然的联系,使得它能够对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人物形象的概念在科幻小说中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扩展。 其一、以整个种族形象取代个人形象。与传统文学不同,科幻小说有可能描写除人类之外的多个文明,并给这些文明及创造它的种族赋以不同的形象和性格。创造这些文明的种族可以是外星人,也可以是进入外太空的不同人类群落。前面提到的《种植文明》,就是后者的典型例子。我们把这种新的文学形象称为种族形象。 其二、一个世界作为一个形象出现。这些世界可以是不同的星球和星系,也可以是平行宇宙中的不同分支,近年来,又增添了许多运行于计算机内存中的虚拟世界。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这些世界是有人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人),这种世界形象,其实就是上面所说的种族形象的进一步扩展。另一种情况是没有人的世界,后来由人(大多是探险者)进入。在这种情况中,更多地关注于这些世界的自然属性,以及它对进入其中的人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形象往往像传统文学中的一个反派角色,与进入其中的人发生矛盾冲突。科幻小说中还有一种十分罕见的世界形象,这些世界独立存在于宇宙中,人从来没有进入,作者以一个旁边的超意识位置来描写它。比如《巴别图书馆》。这类作品很少,也很难读,但却把科幻的特点推向极致。 不管是种族形象还是世界形象,在主流文学中都不可能存在,因为一个文学形象存在的前提是有可能与其它形象进行比较,描写单一种族(人类)和单一世界(地球)的主流文学,必须把形象的颗粒细化到个人,种族形象和世界形象是科幻对文学的贡献。 科幻中两种新的文学形象显然没有得到国内读者和评论的认可,我们对科幻小说的评论,仍然沿续着传统文学的思维,无法接受不以传统人物形象为中心的作品,更别提有意识地创造自己的种族形象和世界形象了,而对于这两个科幻文学形象的创造和欣赏,正是科幻文学的核心内容,中国科幻在文学水平上的欠缺,本质上是这两个形象的欠缺。三、科幻题材的现实与空灵 国内的读者偏爱贴近现实的科幻,稍微超脱和疯狂一些的想象就无法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科幻大多是近未来的。 其实这个话题在理论上没有太多可讨论的,科幻的存在就是为了科学幻想,现在科学要被抛弃了,那只剩下幻想。展现想象世界是这个文学品种的起点和目的。用科幻描写现实,就像用飞机螺旋桨当电扇,不好使的。有一件事一直让我迷惑不解:想看对现实的描写干嘛要看科幻?《人民文学》不好看吗?《收获》不好看吗?《平凡的世界》不好看吗?要论对现实描写的层次和深度,科幻连主流文学拉下的那点儿也比不上。 很多年前看过一部苏联的喜剧电影,其中有这样的镜头:一架大型客机降落到公路上,与汽车一起行驶,它遵守所有交通规则,同汽车一样红灯停绿灯行。 这是对国内科幻题材现状的绝妙写照。科幻是一种能飞起来的文学,我们偏偏喜欢让它在地上爬行。四、科幻中的英雄主义 现代主流文学入了嘲弄英雄的时代,正如那句当代名言:“太阳是一泡屎,月亮是一张擦屁股纸。” 其实,这种做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科学和理性地想想,英雄主义并不是一个褒义词。二战中那些英勇的德国坦克手和日本神风飞行员的行为是不是英雄主义?当然可以说不是,因为他们在为非正义的一方而战争。但进一步思考,这种说法带给我们的只有困惑。普通人在成为英雄以前并不是学者,他们不可能去判断自己所从事事业的正义与否;更重要的是,即使是学者,从道义角度对一场战争进行判断也是很难的,说一场战争是不是正义的,更多的是用脚而不是用大脑说话,即看你站在哪方的立场上。像二战这样对其道义性质有基本一致的看法的战争,在人类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如果按传统的英雄主义概念,在战争到来时,普通人如果想尽责任,其行为是否是英雄主义就只能凭运气了,更糟的是这种运气还不是扔硬币的二分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肯定认为大部分战争中双方的阵亡士兵都是无意义的炮灰。以这样的定义再去看英雄主义,就会发现它在历史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远大于进步。《光荣与梦想》中的女人公所为之牺牲的事业也并非是正义的。这样一来,难道那些以生命为代价的惨烈奉献,那些只有人类才能做出的气壮山河歌泣鬼神的壮举,全是毫无意义的变态和闹剧? 比较理智和公平的作法,是将英雄主义与道义区分开来,只将它做为一种人类特有的品质,一种将人与其它动物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 随着文明的进步,随着民主和人权理念在全世界被认可,英雄主义正在淡出。文学嘲弄英雄,是从另一个角度呼唤人性,从某种程度上看是历史的进步。可以想像,如果人类社会沿目前的轨道发展,英雄主义终将成为一种陌生的东西。 现在的问题是:人类社会肯定会沿着目前的轨道发展吗? 人类是幸运的,文明出现以来,人类世界做为一个整体,从未面对过来自人类之外的能在短时间内灭绝全种族的灾难。但不等于这样的灾难在未来也躲着我们。 当地球面临外星文明的全面入侵时,为保卫我们文明,可能有十亿人需要在外星人的激光下成为炮灰;或者当太阳系驶入一片星际尘埃中,恶化的地球生态必须让三十亿人去死以防止六十亿人一起死,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文学是否还要继续嘲笑英雄主义呢?那时高喊人性和人权能救人类吗? 从科幻的角度看人类,我们的种族是极其脆弱的,在这冷酷的宇宙中,人类必须勇敢地牺牲其中的一部分以换取整个文明的持续,这就需要英雄主义了。现在的人类文明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顺利发展阶段,英雄主义确实不太重要了,但不等于在科幻所考虑的未来也不重要。 科幻文学是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最后一个栖身之地,就让它们在这里多呆一会儿吧。五、科幻中的第三个形象 前面说过科幻文学所特有的两个形象:种族形象和世界形象,它还有第三个主流文学所没有的形象:科学形象。由于科幻是科学发展的直接产物,不管是传统的硬科幻,还是后来的软科幻,科学总是或明显或隐藏地存在于其中,它像血液般充盈在科幻小说的字里行间,作为一个无所不在的形象,一直在被科幻小说塑造着。 中国科幻一直在向主流文学学习,但不是一个好学生:我们关注人物形象和语言技巧,结果我们的作品在人家看来不过是小学生作文;我们关注现实,与人家相比不过是一群涉世不深的学生娃的无病呻吟;我们也玩后现代,结果更是一塌糊涂。但在一件事上,科幻对主流文学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那就是对科学的丑化和妖魔化。 其实,到现在为止,主流文学只是与科学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并没有刻意伤害她,这一方面因为传统文学中的田园场景与科学关系不大,另一方面,丑化科学首先需要了解她,在这一点上主流文学可能有一定的障碍。但科幻却有着这方面的天然优势,而且做起来不遗余力! 我们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形象已经成了什么样子,我想大家都很清楚。 不错,西方的科幻作家们在这方面做的比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这并不是我们这样做的理由。科学在西方社会相当普及,对它的后果进行反思也许是必要的。但即使如此,这种倾向也受到了西方科学界和科幻评论界的一致谴责。在中国,科学在大众中还是一支旷野上的小烛苗,一阵不大的风都能将它吹灭。现在的首要任务不是预言科学的灾难,中国社会面临的真正灾难是科学精神在大众中的丧失。 科学的力量在于大众对她的理解,这是一句真知灼见。而让科学精神在大众中生根发芽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与之相比,科幻倒显得微不足道了。本来两者并不矛盾,老一辈的中国科幻人曾满怀希望让科幻成为这项伟大事业的一部分,现在看来这希望是何等的天真。但至少,科幻不应对这项事业造成损害。科学是科幻的母亲,我们真愿意成为她的敌人吗? 如果不从负面描写科学,不把她写得可怖可怕就不能吸引读者,那就让我们把手中的笔停下来吧,没什么了不起的,还有许多别的有趣的事情可做。如果中国科幻真有消失的那一天,作为一个忠诚的老科幻迷,我真诚地祈祷她死得干净些。六、陈旧的枷锁 以上写了一些科幻与主流文学的对比,丝毫没有贬低主流文学的意思。以上谈到的科幻的种种优势是它本身的性质所决定,它并没有因此在水平上高出主流文学,相反,她没有很好地利用自己的优势。其实,与主流文学相比时,我常常有自惭形秽的感觉。最让我们自愧不如的,是主流文学家们那种对文学表现手法的探索和创新的勇气。从意识流到后现代文学令人眼花缭乱的表现手法,以我行我素的执着精神不断向前发展着。再看看科幻,我们并没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表现手法,新浪潮运动不过是把主流文学的表现工具拿过来为已所用,后来又发现不合适,整个运动被科幻理论研究者称为“将科幻的价值和地位让位于主流文学的努力”。至于前面提到的宏细节、种族形象和世界形象,都是科幻作家们的无意识作为,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更没有形成一种自觉的表现手法。而在国内,这些手法甚至得不到基本的认可。 其实,前面所提到的在科幻文学中扩展和颠覆的一些传统文学元素,如人物形象、细节描写等,在主流文学中也正在被急剧变革。像博尔赫斯和卡尔维诺这样的主流文学家,早就抛弃了那些传统的教条,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反观国内科幻的评论者们,却正在虔诚地拾起人家扔掉的破烂枷锁,庄严地套到自己身上,把上面的螺栓拧到最紧后,对那些稍越雷池一步的科幻作品大加讨伐,俨然成了文学尊严的守护者。看着网上的那些评论,满篇陈腐的教条,没有一点年轻人的敏锐和朝气,有时真想问一句:您高寿? 创新是文学的生命,更是科幻的生命,面对着这个从大海见一滴水的文学,我们首先要有大海的胸怀! 于娘子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