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医学杂志柳叶刀知识

发布时间:

医学杂志柳叶刀知识

<-> 柳叶刀即是曲刀的标准刀型。全长约1m,刀柄20cm左右。因刀刃形状似柳叶,故此得名柳叶刀。 通常以二支一同使用,较一般的刀刃为轻亦较不坚硬 。 曲刀由刀首、刀身、护手(格)和刀柄所构成,单侧有刃,呈曲线状,没有锋刃的一侧,称之为刀背。相传的“吴钩”,也是刀身呈曲翘状(按其形状可总称为曲刀或弯刀),具有适合劈砍的构造<二> 《柳叶刀》(The Lancet)为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视的同行评审性质之医学期刊,主要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发行,部分是由李德·爱思唯尔(Reed Elsevier)集团协同出版。1823年由汤姆·魏克莱(Thomas Wakley)所创刊,他以外科手术刀“柳叶刀”(Lancet)的名称来为这份刊物命名,而“Lancet”在英语中也是“尖顶穹窗”的意思,借此寓意著期刊立志成为“照亮医界的明窗”(to let in light)。 2005年的总编辑为李查·荷顿(Richard Horton)。《柳叶刀》始终在一些重大的医学议题上以直言敢说闻名,而近年来直言无讳的例子如:批评世界卫生组织、拒绝让顺势疗法的功效正式成为众多治疗法选择中的一种、发表2003年美伊战争平民伤亡的统计、及不赞成李德·爱尔塞维利亚(Reed Elsevier)集团与军需产业(Arms industry)有所关联。

柳叶刀是在中国使用的中国武术刀其中一种,亦称响刀,因刀的形状类似柳叶,故此得名柳叶刀。柳叶刀也是对手术刀的一种称呼。也是英国医学杂志的名字,现在新闻上看到的“柳叶刀”都是指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

《柳叶刀》(The Lancet),是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视的同行评审医学期刊之一,它与另外三份国际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英国医学杂志》是一般公认的国际四大医学期刊。《柳叶刀》主要由爱思唯尔出版公司发行,部分与里德·爱思唯尔集团协同出版。

扩展资料:

办刊历史:

1823年,《柳叶刀》创刊。同年,《柳叶刀》出版第一刊。

1823年-1989年,《柳叶刀》的卷号每年都会重新设定。1-6月的发行量在第一卷,其余的在第二卷。

1990年,《柳叶刀》采用了一种连续的卷编号方式,每年两卷。卷号被追溯到1990年以前的年份,1990年第一期被分配到335卷,1989年最后一期分配到334卷。ScienceDirect上的目录使用了这种新的编号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柳叶刀

《柳叶刀》医学杂志是英国的。

《柳叶刀》创刊于1823年,创始人托马斯威克利,是由爱思唯尔出版公司主办,《柳叶刀》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医学学术刊物,是国际上公认的综合性医学四大期刊之一。《柳叶刀》主要设有论著、讲座、综述和专题、病例报道和其他等栏目。

该杂志主要刊登研究文章、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回顾、研讨会、个人观点、评论、信函以及其他观点和世界报告。根据2020年7月《柳叶刀》官网显示,《柳叶刀》编辑部有高级执行编辑4人,国际执行编辑2人,执行编辑4人,高级编辑7人,申诉专员1人。

奖项内容

1996年,设立威克利奖,授予每年度医疗卫生领域重要话题的最佳论文。历届获奖文章内容涵盖了医学临床工作、职业生涯、医患故事等各方面。2019年,《柳叶刀》杂志社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杂志创始人托马斯威克利和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的名字,设立了威克利伍连德奖。

《柳叶刀》的办刊宗旨为传递知识,不断更新,共享知识,独立与公正,面向全世界,敢于批评与争鸣,使医学成为一种文化。自1823年创刊号发布之日起,一直致力于解决社会中的紧迫问题,通过发起学术讨论,让科学融入到具体的大环境中,从而影响各地的决策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柳叶刀

柳叶刀即是曲刀的标准刀型。全长约1m,刀柄20cm左右。因刀刃形状似柳叶,故此得名柳叶刀。

通常以二支一同使用,较一般的刀刃为轻亦较不坚硬 。

曲刀由刀首、刀身、护手(格)和刀柄所构成,单侧有刃,呈曲线状,没有锋刃的一侧,称之为刀背。相传的“吴钩”,也是刀身呈曲翘状(按其形状可总称为曲刀或弯刀),具有适合劈砍的构造

柳叶刀医学杂志介绍的养生知识

医学杂志《柳叶刀》曾经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中国人的平均寿命较过去 25 年增长了 岁,其中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性,包括: 北方高血压患病率远高于南方 ,达 30% 以上;北方心血管病高发,黑龙江省的心脏病死亡率比浙江省高 3 倍等。

除此之外,还有研究发现 中国的百岁老人多在南方, 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环境与 健康 研究的王五一绘出一幅长寿地图,排在前十分别是海南、上海、广东、广西、福建、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

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不一而足,有人认为是气候差异引起的,有人认为是饮食习惯引起的。当然今天我们不是来讨论这个原因的,引起寿命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长久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我们今天主要来谈一谈, 养生 方式的差异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 养生 方式都是针对整体的,并没有过多细分。

事实上,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不同地域地质、人文地理和风俗习惯都有差异,因而应 因地制宜采取适宜的 养生 方式 。

江南地区地势平坦,河流湖泊多。这里的人大多体质气血丰润,精气充实。但同时,由于 湿气较重,容易导致经脉不通和脾胃病 。

另外,南方的情志致病比较常见,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容易忧郁、悲伤、思虑,导致生病。 所以南方人的调养应该以多运动,调理气机、顺气为主。

高山地区山高地陡,沙石多植被少,气候严寒。这里的人身体骨坚而肉薄,容易引起肺气不足,阳气不通的问题。调养应该以养补 脾肺 、通阳气为主,以此来提高免疫力。

陵区地势起伏不平,土层较薄,多竹林。这里的人一般体瘦,脾胃比较薄弱,也会出现筋骨不通的问题。调养的时候,要注意调补 脾胃 ,疏通筋骨。

平原地势开阔平坦,土层厚实,多风,冬季寒冷,夏季燥热。这里的人体格较壮实,但天一旦冷下来,就会气血内沉,容易生痰、瘀,并且食物易积存留滞于胃肠,出现寒痹症状,即关节疼痛而皮肤表面无红、热等症状的病,也叫痛痹。

该地区调养需要宣通 脏腑 ,通达 气血 ,保证气血畅通。

草原水草丰盛,多风酷寒,这里的人大多吃牛羊乳酪等,身体骨坚肉满,气血充盛,但由于酷寒影响,容易寒实内积。调养以泻为补,也就是 以通为补 ,帮助通便清理肠胃,以此达到养身的目的。

林区水多土旺,又多林木,夏季短而冬季严寒。这里的人体质较强,气血充实,但 肝木太旺,容易导致气逆及内外风证 ,风证是指外感风邪或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虚风内生导致的证。

该地区 养生 适宜 平肝降气,调畅气机 。

沙地戈壁,水干土燥,风多雨少,极寒极热。这里的人肌肉皮肤坚实,但是五脏气血精气相对不足。调养应该以 调补脏气 为主。

多沙多石,土少而不实,夏季闷热,四季多风。该地区的人容易脾胃不足,湿热内蕴,气机升降不利,肝肾阴虚。调养当经常 调补脾胃,滋养肝肾,防暑去湿 。

至于如何祛湿、养护脾脏,在《长夏湿气重,伤害脾脏还影响气色!中医告诉你,这样养治最有效》这篇文章里有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进小海星的头像,在 历史 文章中翻阅。

欢迎关注小海星,小海星每日会发布 健康 小知识哦

在吃盐问题上,有人说吃盐一定要少,这样才 健康 。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全球 健康 》给出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五分之四的被调查群体每日平均盐摄入量,是中国膳食指南规定(6g)的两倍多!

而摄入过多的盐,会增加高血压、中风、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在各种各样的建议下,不少人提倡清淡饮食,低盐饮食,甚至直接不吃盐。

那低盐或者无盐饮食,真的就有利 健康 吗?

一、

为什么不能吃盐太多?

“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

这句话,我们经常从家里长辈们口中听到,说明盐真的是个好东西。

可是,尽管盐被称为“百味之王”,是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料,但摄入过多,就会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盐虽然具有调味的作用,但是过度的吃盐,有可能会发生毁容的情况,比如水肿。

这是因为人吃了太多盐,血液中的钠离子就会增多,从而产生缺水的感觉,身体为了能够留住更多水分,很容易发现水肿的出现。

大量盐分,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影响毒素的排除,从而导致脸上浮肿,脸还会变大!

长期高盐生活,除了会“毁容”,还会导致其它更大的问题。

比如高盐饮食会增加咽喉黏液,引起喉咙发炎或者咳嗽。

更重要的是,高浓度的食盐会抑制呼吸道细胞的活性,降低其抗病能力。同时还会减少唾液,使口腔内溶菌酶减少,增加病毒感染呼吸道的风险。

食盐摄入过多会加大患高血压、心肌梗塞和癌症的几率。

研究表明,盐的摄入与高血压呈正比,即人体摄取盐量越多,血压水平越高,且日均摄盐量每增加1g,平均血压上升2毫米汞柱,低压上升毫米汞柱。

更可怕的是,长期高盐饮食还会破坏胃中前列腺素E的合成,使胃粘膜更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攻击,导致胃部疾病的发生,增加胃癌风险。

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发布了一份全球饮食领域大规模调查研究报告,是对全球195个国家的饮食潜在风险和 健康 隐患做了长达27年的研究。

结果显示,中国因为饮食结构而导致的死亡率和癌症的发生率,在世界人口前20的国家中,排名第一。

而导致这一情况的罪魁祸首就是:吃盐太多。

据2012年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居民食盐平均摄入量高达12-14克。

而南方居民每日摄盐量,高达10-12克;北方居民则达到15-22克,位居全球榜首。

如此看来,高盐饮食真是要不得,我们确实需要多注意一下食盐量的摄入。

二、

吃盐少,身体就更 健康 吗?

上面已经说过,高盐饮食严重影响身体 健康 ,是胃癌、高血压、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明确提出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因此,有些人就每天吃饭极其清淡,不是水煮就是清蒸,甚至不放盐,美名其曰“低盐饮食, 健康 养生 ”。

那么,低盐甚至不吃盐的人,身体就更 健康 吗?

事实上,研究表明,吃盐少并不一定让身体更 健康 。

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发表了一篇综述性文章,对人们普遍建议的日食盐摄入量进行了分析,该研究结果如下:

如果我们每天钠摄入量过少,它对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有效性并未得到证实。

反而低盐饮食每天少于3g的限值,可能对身体不利,适得其反。

为什么呢?因为盐里的钠离子,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素。

它参与调节体内水分平衡、维持人体电解质平衡、参与胃酸合成、参与二氧化碳运输等重要生理功能。

举个例子,平日所食用的盐,其化学成分是氯化钠,经吸收后会以钠离子、氯离子的形式,出现在体内。

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元素,如果钠的浓度需要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正常人体功能。

例如剧烈运动后大量饮水,可能会出现头晕、呕吐、甚至昏迷等情况,这不仅是人体缺水的症状,也和体内钠的浓度太低有关系,需要及时补充。

除了钠离子,食盐的化学分子氯离子,它是胃酸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了胃酸,那些被吃进胃里的食物才能被消化吸收,并且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

如果食盐摄入过低,不仅会影响胃酸的合成,也会让人体的酸碱度失去平衡。

食盐缺乏,还有很多很多的不良影响。

长期低盐饮食,人体可能会因为氯的缺乏造成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发生肌肉收缩不良,消化功能受损,影响身体生长发育。

当每千克体重失钠达到克,就能出现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情况;如果达到每千克体重失钠克,可出现视力模糊、心率加快、脉搏细弱、休克,甚至是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的情况。

因此,不管是高盐饮食,还是过度的低盐、缺盐饮食,都是不良的饮食习惯。

三、

怎么吃盐更合理?

吃盐多了不好,少了也不行,那要怎么办呢?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个疑惑,今天,我就给大家好好说说。

1

控制盐的摄入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一个 健康 成人食盐摄入量应少于6克。

《 健康 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提出了这一个新标准:2030年人均每日食盐量低于5克。

尽管自2000年以来,我国成人平均盐摄入量不断下降,仍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大盐摄入量,所以平时生活中,大家吃盐一定不要长期重口味!

除了控制食盐的摄入,我们还要学会识别一些隐形盐。

毕竟,不是说只有咸的东西才含盐,有些食物哪怕不咸,但含盐量也很高。例如酱油、味精、鸡精、蚝油、豆豉等调料也要少放。

还要一些加工食品其实含盐量也非常高,比如薯片、方便面、火腿肠、罐头制品等。更不要说一些看上去甜的东西,其实它的含盐量也很高,比如“蜜饯”。

对腌制、卤制食品的喜爱,也大大增加了中国人的食盐摄入量。

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利用食盐可以保鲜的特质,大量腌制各种食物。到了现在,腌制食品的味道早已练就了人们出众的味蕾,酱菜、咸鱼、板鸭等等。

因此,偶尔吃几次这些美味当然没关系,如果经常吃的话,就需要控制了。平日选购食物,也尽量少挑选带有“腌”、“卤”、“熏”、“酱”等这些字样的食物。

2

挑选自己合适的盐

根据人群对盐的需求不同,生活中有很多种盐,例如碘盐、无碘盐、钠盐、锌盐、硒盐等食盐。

一般来说,我们买到的食盐通常都是加碘的,只需要按照每天4-6g的标准食用就行。

但如果你或者家属有甲亢、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患者,可不食用或者少食用碘盐。

低钠盐,顾名思义就是钠的营养成分比较少,用别的营养成分代替了。比如氯化钾、氯化镁等等。

吃低钠盐,在保证用盐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钠的摄入,唯一的缺点是味道更淡,适合口味淡的人群。

不适合的人群,比如从事高温作业、重体力劳动强度工作者、肾功能障碍者,他们因为工作、身体等条件,需要摄入比较多的盐分或不能摄入钾元素,所以最好谨慎食用。

还有一些什么加钙盐、加锌盐、加硒盐等,这些大多都是噱头。

虽然它们自带了许多人体必需营养素,但每天盐限制量仅6克,再怎么吃也补不了。

所以补充多种营养素,最好还是通过食补最合适。

3

吃盐小窍门

很多重口味的人觉得,减盐饮食就没了灵魂,实际上低盐饮食不等于减味道,盐放少了,可以通过调和酸等其他方式来维持口感。

比如酱油当中也包含钠,也含有盐分,通过使用低盐酱油也可以达到减盐的目的;

还有葱、姜、蒜也能代盐调味,盐放少一点,可以食用新鲜的大蒜、洋葱、黑胡椒、醋、柠檬汁等来保证食物的味道。

做饭的时候,可以多采用蒸、烤、煮等烹调方式,如果主菜放了盐,那么做汤一定要少放盐或者不放盐。

如果觉得控制不住,大家可以快出锅时再放盐,这样停留在食物表面的盐会让我们觉得咸,可以控制盐的摄入。

有小孩的家庭,现在就可以行动起来,从小培养孩子的低盐口味。

希望这份吃盐的科普文章,让更多人意识到高盐饮食的危害。

同时,也希望大家不要对盐畏之如虎,而是选择适量的摄入,让自己的身体 健康 、平衡。

《柳叶刀》医学杂志是英国的。

《柳叶刀》创刊于1823年,创始人托马斯威克利,是由爱思唯尔出版公司主办,《柳叶刀》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医学学术刊物,是国际上公认的综合性医学四大期刊之一。《柳叶刀》主要设有论著、讲座、综述和专题、病例报道和其他等栏目。

该杂志主要刊登研究文章、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回顾、研讨会、个人观点、评论、信函以及其他观点和世界报告。根据2020年7月《柳叶刀》官网显示,《柳叶刀》编辑部有高级执行编辑4人,国际执行编辑2人,执行编辑4人,高级编辑7人,申诉专员1人。

奖项内容

1996年,设立威克利奖,授予每年度医疗卫生领域重要话题的最佳论文。历届获奖文章内容涵盖了医学临床工作、职业生涯、医患故事等各方面。2019年,《柳叶刀》杂志社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杂志创始人托马斯威克利和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的名字,设立了威克利伍连德奖。

《柳叶刀》的办刊宗旨为传递知识,不断更新,共享知识,独立与公正,面向全世界,敢于批评与争鸣,使医学成为一种文化。自1823年创刊号发布之日起,一直致力于解决社会中的紧迫问题,通过发起学术讨论,让科学融入到具体的大环境中,从而影响各地的决策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柳叶刀

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

《柳叶刀》医学杂志是英国的。

《柳叶刀》创刊于1823年,创始人托马斯威克利,是由爱思唯尔出版公司主办,《柳叶刀》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医学学术刊物,是国际上公认的综合性医学四大期刊之一。《柳叶刀》主要设有论著、讲座、综述和专题、病例报道和其他等栏目。

该杂志主要刊登研究文章、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回顾、研讨会、个人观点、评论、信函以及其他观点和世界报告。根据2020年7月《柳叶刀》官网显示,《柳叶刀》编辑部有高级执行编辑4人,国际执行编辑2人,执行编辑4人,高级编辑7人,申诉专员1人。

奖项内容

1996年,设立威克利奖,授予每年度医疗卫生领域重要话题的最佳论文。历届获奖文章内容涵盖了医学临床工作、职业生涯、医患故事等各方面。2019年,《柳叶刀》杂志社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杂志创始人托马斯威克利和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的名字,设立了威克利伍连德奖。

《柳叶刀》的办刊宗旨为传递知识,不断更新,共享知识,独立与公正,面向全世界,敢于批评与争鸣,使医学成为一种文化。自1823年创刊号发布之日起,一直致力于解决社会中的紧迫问题,通过发起学术讨论,让科学融入到具体的大环境中,从而影响各地的决策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柳叶刀

《柳叶刀》是1823年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出版的杂志,部分是由李德·爱思唯尔(Reed Elsevier)集团协同出版。1823年由汤姆·魏克莱(Thomas Wakley)所创刊,他以外科手术刀“柳叶刀”(Lancet)的名称来为这份刊物命名,而“Lancet”在英语中也是“尖顶穹窗”的意思,借此寓意著期刊立志成为“照亮医界的明窗”(to let in light)。

2013年10月,英国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支持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已故主席阿拉法特系死于钋中毒的说法,并刊登了瑞士科学家的有关调查报告,证实阿拉法特系放射性元素钋210中毒死亡。

古代中医为病人治病,实行外科手术用的手术器械,因其弯、小、 薄,状如柳叶,故称之为柳叶刀。柳叶刀锋利, 在医务界一提起柳叶刀,马上跟外科手术联系在一起, 记得有一本外科杂志就是以“柳叶刀”命名的。

柳叶刀杂志是世界著名的医学外科类杂志。

《柳叶刀》是1823年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出版的杂志,部分是由李德·爱思唯尔(ReedElsevier)集团协同出版。

1823年由汤姆·魏克莱(ThomasWakley)所创刊,他以外科手术刀“柳叶刀”(Lancet)的名称来为这份刊物命名,而“Lancet”在英语中也是“尖顶穹窗”的意思,借此寓意著期刊立志成为“照亮医界的明窗”(toletinlight)。

扩展资料:

办刊历史:

1823年,《柳叶刀》创刊。同年,《柳叶刀》出版第一刊。

1823年-1989年,《柳叶刀》的卷号每年都会重新设定。1-6月的发行量在第一卷,其余的在第二卷。

1990年,《柳叶刀》采用了一种连续的卷编号方式,每年两卷。卷号被追溯到1990年以前的年份,1990年第一期被分配到335卷,1989年最后一期分配到334卷。ScienceDirect上的目录使用了这种新的编号方式。

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主编

英国人。

出生于伦敦,有一半挪威人血统。1986年毕业于伯明翰大学。1990年加入《柳叶刀》,1993年移居纽约出任北美编辑。

1995年,34岁的理查德·霍顿(Richard Horton)成为《柳叶刀》主编,迄今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工作了25年(至2020年)。现为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主编。

扩展资料

2020年3月14日,理查德·霍顿等科学家在《泰晤士报》上撰文施压英国政府拿出支持其做出应对疫情决策的数据模型等证据。他们驳斥了英国采取的“群体免疫”措施,认为这是对政府对公民不负责任的表现,英国公共卫生举措不应与全球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应对措施背道而驰。

2020年4月3日,理查德·霍顿发帖,肯定中国方舱医院在遏制病毒传播上的有效成就,同时他倡议,国际社会和中国公众一起,为新冠肺炎死亡病患 、特别是因公殉职的医护人员默哀致敬。使四月四日成为全球哀悼日。

疫情之下的世界纷纷扰扰,但总有一些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与人格的高尚。《柳叶刀》主编超越国界,以科学的名义来解答这个世界,来爱这个世界。图片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创立至今已有180年,始终保持独立性和权威性。现任《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更是秉承了杂志传统:以科学为事实,敢于直言。在英国有些激进的政治家甩锅的时候,他却在BBC一档节目上猛烈批评自已的国家在防疫措施方面有所失当,毫不给祖国任何面子。更指出在1月底时,中国疫情所传递出的信息已经非常清楚,一个具有潜在全球大流行的传染病正在冲击着全世界,人们被送进了医院,住进重症监护室。更是不断地死亡,死亡率在上升。而英国政府却忽视了这个信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节目中,他言辞激烈气愤地批评自已的国家:“这简直是一场国家丑闻,我们怎么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要知道BBC在英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作为世界著名刊物的主编,他所说的一言一语都被大众所关注与讨论。同时,作为一个英国科学家,在自己国家的主流媒体发表批评国家的言论,完全以科学和事实为立场和依据,的确难能可贵。在5月1日央视的《新闻1+1》节目中,《柳叶刀》总编理查德·霍顿接受白岩松专访,回应公众关切的议题。在节目中,他述称:“病毒起源阴谋论”很可笑,美国政客言论让人失望。不应指责中国,应感谢中国为抗击疫情所做的努力。并称:中国有很多经验值得世界学习。一个人真正客观中立的立场很难做到,即使在平常的生活中。更何况议题涉及到自己的祖国时,没有偏见的表达自已的观点更是难为其难。《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的一言一行,让我们重新思考如何正确地理解一句耳熟能详的话:科学没有国界,而科学家有国界。在大流行病面前,科学家一定要站在人类角度思考,超越国度去对外传递信息。如果科学家讲话有太多的政治考量,那将是人类的灾难。

因为中国的行为赢得了他人的认可不管是是否为同一个国家的人员只要你的行为可进就可以

Richard Horton is Editor-in-Chief of The Lancet. He was born in London and is half Norwegian. He qualified in physiology and medicine with honour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in 1986. He joined The Lancet in 1990, moving to New York as North American Editor in 1993. 理查德·霍顿是《柳叶刀》的主编。他出生在伦敦,一半是挪威人。他于1986年获得伯明翰大学生理学和医学荣誉学位。他于1990年加入《柳叶刀》,1993年调任纽约北美编辑。

英国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

《柳叶刀》医学杂志是英国的。

《柳叶刀》创刊于1823年,创始人托马斯威克利,是由爱思唯尔出版公司主办,《柳叶刀》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医学学术刊物,是国际上公认的综合性医学四大期刊之一。《柳叶刀》主要设有论著、讲座、综述和专题、病例报道和其他等栏目。

该杂志主要刊登研究文章、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回顾、研讨会、个人观点、评论、信函以及其他观点和世界报告。根据2020年7月《柳叶刀》官网显示,《柳叶刀》编辑部有高级执行编辑4人,国际执行编辑2人,执行编辑4人,高级编辑7人,申诉专员1人。

奖项内容

1996年,设立威克利奖,授予每年度医疗卫生领域重要话题的最佳论文。历届获奖文章内容涵盖了医学临床工作、职业生涯、医患故事等各方面。2019年,《柳叶刀》杂志社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杂志创始人托马斯威克利和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的名字,设立了威克利伍连德奖。

《柳叶刀》的办刊宗旨为传递知识,不断更新,共享知识,独立与公正,面向全世界,敢于批评与争鸣,使医学成为一种文化。自1823年创刊号发布之日起,一直致力于解决社会中的紧迫问题,通过发起学术讨论,让科学融入到具体的大环境中,从而影响各地的决策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柳叶刀

【答案】:D2016年,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报告,调查发现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上百度搜

《柳叶刀》是英国的杂志。

《柳叶刀》是一份独立的综合医学期刊,由托马斯威克利创办于1823年,由爱思唯尔公司每周出版发行,是国际上公认的综合性医学四大期刊之一。自创刊之日起,《柳叶刀》便推动科学为大众所用,让医学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用最好的科学创造更好的生活。

《柳叶刀》是全球顶尖的临床、公共卫生和全球卫生知识的可信来源,在全球所有全科和内科学期刊中排名第一。目前,《柳叶刀》旗下共24本系列期刊,其中12本为金色开放获取期刊,12本为订阅型期刊。2022年,有9本《柳叶刀》系列期刊的最新影响因子在各自领域内排名第一。

声誉及影响力

《柳叶刀》系列期刊在全球范围内有广泛的影响力,柳叶刀网站的年度访问量超过4250万,年度文章下载量达亿篇。《柳叶刀》系列期刊的邮件订阅超过350万,包括各刊电子目录的邮件订阅。

《柳叶刀》系列期刊在微信、微博、领英等共有约180万粉丝。《柳叶刀》系列期刊发表的研究每年被全球有影响力的媒体报道,每年被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提到的次数超过万次。《柳叶刀》播客每月收听约万次。《柳叶刀》是全球顶尖的临床、公共卫生和全球卫生知识的可信来源,在全球所有全科和内科学期刊中排名第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