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血栓研究医学杂志

发布时间:

血栓研究医学杂志

未来透过精确影像扫描判读,能让更多急性大血管梗塞病人能接受动脉内取栓术治疗,帮助更多需要协助的病患。

急性梗塞性脑中风发生时,得把握黄金三小时治疗期施打静脉注射血栓溶解剂,虽比起传统药物治疗,能减少约三分之一的神经学不良预后机会,但通常能及时接受治疗的病人仍占少数,且若为较大管径的主要血管阻塞,打通率也会大幅下降,但根据2015年的五篇大型随机分派临床试验指出,不管事前有无接受静脉注射血栓溶解剂,若能在6至8小时内使用机械取栓器把阻塞的大脑前循环血管打通,能大幅提升三个月的良好预后比例。

动脉内取栓术具安全性未增加脑出血风险

此研究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后,也使动脉内取栓术成为最突破的发展,且研究也指出,动脉内取栓术并未额外增加脑出血发生机会;高医神经部主治医师陈建甫表示,但目前对于国人常见的大脑后循环梗塞型中风证据仍显不足,仅能根据少数几篇对照性研究证实动脉内取栓术是安全。

治疗急性脑血管梗塞机械取栓优于传统治疗

陈建甫医师进一步解释,但不到3年时间,医学再次有了新进展,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于去年又刊登了两篇大型的研究,一个是来自 DAWN Trial收治6至24小时内中风的病人,症状严重度与梗塞范围不匹配的病人,另个则是DEFUSE-3收治6至16小时内中风,灌注影像缺血范围与梗塞范围不匹配的病人,两组结果发现机械取栓组都大幅度胜出传统治疗组。

影像扫描判读加入治疗可望帮助更多患者

其中,两组研究都采以高阶的影像扫描,并用电脑软体去分析,显示影像对于治疗急性中风的应用上的重要性;陈建甫医师强调,尽管目前超过6至8小时的前循环阻塞,仍有技术上的限制,但可望未来透过精确影像扫描判读,能让更多急性大血管梗塞病人能接受动脉内取栓术治疗,帮助更多需要协助的病患。

血栓有什么前兆?

是的,血栓与止血学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在发表刊期是明年中。

部或手臂浮肿是深静脉血栓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血栓阻碍了臂部和腿部的血液流动,血液聚集在血栓后就会造成肿胀。如果肢体出现暂时性肿胀,尤其是一侧身体出现疼痛时,就要警惕深静脉血栓

医学杂志静脉血栓治疗研究

静脉血栓病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1、如果患者是上肢浅静脉血栓,往往是由于静脉点滴而造成的并发症,可以局部湿敷或者外用喜辽妥等药物以改善症状。2、如果是下肢浅静脉血栓,患者可以采用病变静脉及其血栓一并切除的方法以达到根治。3、如果是下肢深静脉血栓,一般患者可以采用介入下吸栓,或者置管溶栓。一般这种手术都应用于急性期的患者,发病应该不超过一个月,效果较明显。4、如果是肺栓塞,患者应该先进行肺动脉的溶栓或者吸栓,然后安放下腔静脉滤器,以防止血栓进一步脱落而加重肺栓塞,术后给予患者抗凝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护理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护理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下肢深静脉内血液异常凝固引起管腔阻塞,静脉血液回流障碍的疾病。若未及时治疗,将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甚至致残。在急性期如果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可危及生命。我科从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采用静脉溶栓和抗凝辅以活血化瘀降低血液粘度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共87例,配合精心的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87个,男56例,女31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6岁,左下肢58例,右下肢25例,双下肢4例;手术后27例,产后18例,外伤后21例,长期卧床16例,无明显诱因5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皮色加深,皮温偏高,浅静脉扩张。均经血管彩超检查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所有均采用静脉溶栓和抗凝辅以活血化瘀降低血液粘度综合治疗。

2、给药方法:尿激酶5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200ml经患肢足背浅静脉持续20小时匀速输入,扎止血带于患肢踝关节上5~10cm处[1],每2小时放松10~15分钟;低分子肝素钠经腹壁皮下注射12小时一次,连续使用7天。经外周血管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每日一次,连续使用10~15天。停用低分子肝素钠后改用口服华伐令抗凝3个月。

3、结果:患肢经溶栓、抗凝、去聚等综和治疗后水肿,疼痛明显好转至消褪,皮肤色泽恢复正常。

未发生肺栓塞,有一例出现血尿,经停用低分子肝素钠后出血停止。出院前均经复查血管彩超检查。血栓消失、血管完全再通78例,血栓部分消失、血管部分再通9例。均佩带循序减压弹袜出院。

二、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对疾病不了解,有的患者顾虑重重,过度焦虑;有的则表现为无所谓,不能正确的对待治疗。此时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摸清每个病人的心理特点,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效果,增加病人的信心。让患者家属了解本病的病因,治疗,预防和护理知识,使病人和家属建立一种新的有利于疾病康复的心理环境,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2、体位护理:急性发病后10~14天内绝对卧床休息,包括在床上大小便,禁止热敷、按摩、推拿患肢,以免血栓脱落[2]。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膝关节微屈,膝下垫宽大软枕。10~14天后可逐步下床活动。不宜进行剧烈活动或患肢牵拉伸展运动,防止血管损伤,导致疾病复发。可行足背伸屈运动,每日数十次,每次3~5分钟,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3、病情观察:

(1)观察患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程度及皮肤温度、色泽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每日定时、定位测量患肢肢体的周径。我科选用髌骨中点上下各15cm处测量并做记录。第一次应测量双下肢的周径并沿测量的部位作一记号。以后的测量均从第一次作记号处测量以减少误差。记录下每次测量的结果,了解患肢肿胀变化情况。

(3)并发症的'观察护理:肺动脉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常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0%,约11%在出现症状的1小时内死亡[3]。应高度警惕。如病人出现胸痛、胸闷、咳血、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给予平卧,避免深呼吸,咳嗽,剧烈翻动。报告医生,持续心电监护,高浓度吸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积极配合抢救。严密监测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有无牙龈出血,皮肤紫癜及血尿、血便等情况。并每周监测大便潜血,防止消化道出血。在本组治疗的87例患者中有一例在进行溶栓抗凝治疗的第五天出现血尿,经停用低分子肝素钠后出血停止。

4、用药护理:

(1)遵医嘱准确、按时用药,现配现用。

(2)输尿激酶采用小号头皮针穿刺,输液完毕穿刺点按压15分钟。

(3)严密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4)遵医嘱每周定时监测出凝血功能。

5、健康指导:

(1)合理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粗纤维低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引起腹压增高影响血液回流。

(2)适当锻炼,急性期后宜适当锻炼以减轻体重,降低血脂、血糖、血压、血粘度,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种体位,防止血栓再复发。

(3)保护患肢,避免受伤和寒冷刺激。

(4)绝对戒烟防止烟中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刺激血管收缩,影响静脉回流。

(5)指导正确使用循序减压弹力袜。避免穿紧身衣裤或吊带袜以免影响下肢血液循环。(6)作好出院指导,严格遵医嘱口服抗凝药,用药期间观察大小便颜色、皮肤黏膜情况,每周复查一次血常规和出凝血时间。出院后3~6月到门诊复查,发现异常时及时就诊。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产后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一般在产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下引起的,静脉血栓脱落后随血流到达产妇肺部,可造成急性肺栓塞,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高龄产妇增加,该并发症发生率呈不断上升逐势。我院选取收治的2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积极给予针对性治疗以及综合护理干预,获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产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8例,最大年龄41岁,最小年龄24岁,平均年龄(±)岁;平均发病时间(±)d;其中自然分娩8例,剖宫产20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左下肢疼痛、肿胀以及行走活动受限等,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静脉造影确诊。

方法

治疗方法给予所有患者抗凝、溶栓以及药物治疗,急性期患者需要求其卧床休养;将产妇患肢抬高,局部给予50%硫酸镁持续湿敷,并定期进行更换。抗凝治疗: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2次/d,连续治疗1周;并给予患者华法令每天,连续使用1个月~6个月,并在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凝血时间,若凝血时间发生异常,可根据医嘱适量减少用药或停止用药。溶栓治疗:将尿激酶50万U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病情稳定后减少用量,连续治疗10d。口服阿司匹林为临床常用治疗药物。

护理方法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抗凝溶栓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康复护理以及健康知识教育等。

2、结果

本组28例产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对症治疗与综合护理后,患肢肿胀、疼痛现象消失,均痊愈出院。

3、讨论

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般是在血液高凝状态下,静脉血流速度减慢,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并且受妊娠因素影响出现的一种产后严重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较大。临床常用抗凝、溶栓等对症治疗,并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抗凝溶栓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康复护理以及健康知识教育等。

心理护理

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接受抗凝、溶栓治疗过程中,需暂停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新生儿喂养模式的改变、患肢肿痛以及活动受限,再加上恢复慢、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高,因此,患者易出现焦躁、抑郁等不良心理。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应用沟通技巧为其详细讲解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以及预后效果等,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提高治疗依从性。可利用放松疗法,如播放音乐、视频等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保证治疗效果。

抗凝、溶栓护理

在给予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溶栓治疗时,应减少具有创伤性的治疗与检查;在进行静脉穿刺时,避免将止血带捆扎过紧,可选用静脉留置针,减少静脉穿刺次数;拔针时,应对局部进行5min~10min压迫。定期抽取血样进行血小板计数、血常规检查,并详细记录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保证血液样本符合相关要求;观察患者有无尿血、便血以及皮下瘀血现象;在对尿激酶进行稀释时,避免剧烈摇晃,并在稀释后立刻使用。

病情观察

首先,需要详细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是否有出血倾向,关注患者是否发生呕吐、疼痛,若存在异常现象,需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给予对症处理。其次,要观察患者肺栓塞症状,肺栓塞是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因血栓脱落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个别严重患者可出现昏迷、心律失常等,应及时使患者吸入高浓度氧气,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治疗。

饮食护理与康复护理

为患者制订科学的饮食方案,以低脂、高蛋白、高纤维以及高热量食物为主,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引导患者下床活动,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活动时可穿弹力袜,有利于深静脉回流。血栓再通后需继续口服抗凝药物,避免复发,并加强患肢保暖。

健康知识教育

根据患者信息反馈以及知识要求,为其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住院期间积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责任护士主动向患者讲解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治疗过程以及预后效果等,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疾病观;并给予患者科学的出院指导以及告之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本组28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抗凝、溶栓对症治疗以及综合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综上所述,给予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针对性治疗,并联合心理护理、抗凝溶栓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康复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多种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后如果没有再通,该如何治疗?如果下肢深静脉B超或髂静脉CT提示深静脉仍然存在阻塞的情况,首先考虑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方法包括:(1)压力治疗;(2)药物治疗。压力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治疗。 压力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治疗意义何在?下肢深静脉压力梯度变化是从上至下逐步增加的,而压力治疗就是通过消除这种压力而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的压力治疗方法分为:(1)间歇性充气泵压迫治疗;(2)带压力梯度的弹力袜。间歇性充气泵压迫治疗的效果优于弹力袜。 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药物有那些?严格意义来讲,医学上还没有治疗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有效药物。但是,在采用压力治疗的同时,辅助用些药,可以增加治疗的效果。一般临床采用的药物有:爱脉朗、消脱止、迈之灵、中医中药等。其中以爱脉朗效果最好,服用最方便,价格最为便宜,为国际临床指南推荐用药。但是,单纯用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好,一定要配合压力治疗。

血栓性疾病的防治目的在于改善高凝状态、再疏通或重建血流通路,以防止组织缺血、坏死。防治措施近20年来已有很大的发展,在临床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多经验和教训。防治措施大体上包括抗凝疗法、溶栓疗法、抗血小板疗法等,抗血栓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病期有密切关系,四肢动、静脉血栓形成不超过48h者可进行手术取出血栓。溶栓疗法也主要用于新近形成的急性动、静脉血栓。抗血小板和抗凝剂主要用作预防血栓形成,对已形成的血栓作用不大。 1.适应证 (1)DIC:大部分急性DIC早期病人,特别是高凝状态的病人,多以肝素治疗为主;溶栓疗法仅适用于DIC的晚期或DIC痊愈后伴有后遗症的病人。 (2)血栓形成: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周围性动脉血栓形成、脑血管血栓形成等,抗凝和溶栓合并应用有一定疗效。 (3)血栓栓塞:脱落的栓子均有可能引起急性血管栓塞,常见的有肺栓塞、脑栓塞、脾栓塞、肾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等,通常以溶栓疗法为主,抗凝疗法为辅。 (4)心脏病:如心肌梗死以往以肝素治疗为主,近来主张在梗死的早期,可用溶栓药物作冠状动脉灌注治疗,有更高的疗效。心脏瓣膜病变、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动脉修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等,可用抗凝(口服抗凝药)和抗血小板疗法,以预防术后发生血栓形成。 (5)急性肾炎:目前尚无满意疗效,应用抗凝剂和抗血小板联合治疗,可有一些效果。 (6)恶性肿瘤:释放组织凝血活酶有导致血栓形成的危险性,抗凝疗法对某些恶性肿瘤病人有预防转移的趋势,通常用口服抗凝剂治疗。 2.禁忌证 (1)肝素和抗凝血酶Ⅲ: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大型手术后创面止血不良、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肝素样物质增多等。 (2)口服抗凝药:凝血障碍、高血压伴视网膜病变、出血性脑病及近期颅脑外伤及手术,严重肝病、妊娠分娩后等。 (3)抗血小板疗法:活动性溃疡、活动性肺结核及伴空洞形成,血小板功能障碍、凝血障碍等。 (4)溶栓疗法:出血性脑病、内脏有出血性损伤、术后创面止血不良,活动性溃疡、妊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凝血障碍等。 目前多着重于外科术后的病例。据近年来病例较多的论文报道,应用抗凝药预防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梗死已取得较好的成果。如小剂量肝素、右旋糖酐-40等。我国在中医中药方面也开展了不少探索性预防血栓形成的研究工作,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药物有丹参、三七、银杏叶胶囊等,然未见大型的病例报道

肺血栓栓塞症中华医学杂志

肺血栓栓塞症最常见的症状:1、呼吸困难,特别是活动后的呼吸困难,主要是因为肺血栓栓塞血管导致肺的通气/血流比值失调所引起;2、胸痛,肺栓塞之后如果波及到胸膜,可引起胸痛;3、烦躁不安、大汗淋漓;4、咯血;5、晕厥,晕厥最常见的原因急性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导致一过性的脑供血不足,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肺栓塞率很高;6、心悸;7、低血压或者休克;8、猝死。

你最好去书上看看 太长啦?或去医院看看 检查做了吗?

患有肺栓塞的患者的临床表现一般是出现呼吸困难,这属于典型的症状。并且根据肺栓塞的面积来判断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面积过大也有可能引起窒息。此外肺栓塞的症状还会表现为胸痛胸闷,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心绞痛的问题。发展到后期的肺栓塞一般会出现咳血的症状。

定义:肺血栓栓塞(简称肺栓塞)是指栓子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的综合征。诊断标准一.病史:有创伤、骨折、长期卧床、血栓性静脉炎以及妊娠和分娩等病史。有远端静脉发生血栓、脂肪栓、羊水栓、菌栓、瘤栓、空气栓的可能性,常有久病卧床后突然离床活动或胸腹腔用力过度等诱因。二.临床表现:发病急骤,重者突然出现心悸、呼吸困难、恐惧不安、剧烈胸痛、干咳、咯血,也可出现哮喘、恶心、呕吐、头晕、晕厥,甚至休克与猝死。轻者仅有活动后呼吸困难。肺部栓塞区可出现干、湿性罗音、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积液征。重者可有紫绀、休克和急性右心衰竭征象。三.胸部X线检查:常见X线征象为栓塞区域的肺纹理减少及局限性透过度增加。肺梗塞时可见楔形、带状、球状、半球状肺梗塞阴影,也可呈肺不张影。另外可以出现肺动脉高压征,即右下肺动脉干增粗及残根现象。急性肺心病时可见右心增大征。四.心电图:动态出现SⅠQⅢTⅢ征及V1-2T波倒置、肺性P波及完全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五.血气分析:可出现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增加。六.放射性核素肺扫描:呈肺段分布的灌注缺损。七.心脏超声检查:可直接检出栓子或表现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增大的征象。八.螺旋CT及MRI检查:直接征象见肺动脉半月形或环形充盈缺损或完全梗阻,间接征象包括主肺动脉扩张,或左右肺动脉扩张,血管断面细小缺支,肺梗塞灶或胸膜改变等。九.选择性肺动脉造影:是确定肺栓塞的部位和程度的可靠方法。为创伤性检查,应用受条件限制。十.其它:血白细胞计数、血清乳酸脱氢酶增高,胆红素增加,血沉增快。以往肺栓塞的治疗以全身用药及外科手术取栓为主,随着高效溶栓药物的发现,溶栓治疗已越来越受重视,一般下肢近端静脉大块血栓,溶栓前应放置下肢静脉滤器[2],溶栓后规范抗凝,以防止再发急性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并发肺血栓栓塞症。溶栓治疗可迅速溶解部分或全部血栓,解除肺动脉栓塞,恢复肺组织再灌注,减少肺动脉阻力,降低右心室前负荷,逆转右心功能衰竭,从而减少肺动脉栓塞的病死率,溶解静脉系统的血栓还可以减少栓子来源,减少肺栓塞的复发和由此而导致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肺血栓栓塞症以尿激酶溶栓治疗报道较多,而以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未见报道。瑞替普酶(派通欣)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变异体,属第3代溶栓药物,血浆半衰期较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明显延长,可以方便的间隔30 min两次静脉注射给药[3]。本组10例患者行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总有效率80%。从瑞替普酶2 h溶栓加抗凝治疗结果看,患者临床指标包括心率、呼吸、呼吸困难等情况均得到迅速改善,从血气分析看,所有患者有呼吸性碱中毒,并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提示观察血气分析的变化对肺栓塞的早期诊断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另外,从治疗后3日的结果看,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血气分析对于早期判断溶栓治疗效果是一个较敏感的指标。从UCG肺动脉收缩压的观察中,溶栓早期3日内改善不明显,多于1周后肺动脉收缩压、右心功能有明显改善,因此提示,肺动脉收缩压的变化在评价溶栓效果及预后方面是一个较好的临床指标。本组病例中,只有少数于溶栓后第2~3日出现皮下出血、鼻出血、镜下血尿及痰中带血,我们认为溶栓过程中严密观察与凝血监测,根据病情及监测指标,调整剂量是防止出血并发症的重要措施。目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时间窗为6 h,而肺血栓栓塞的溶栓时间窗为14日内的新鲜血栓,溶栓治疗越早越好。2001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制订《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将溶栓时间窗定为14日,但同时指出对此不作严格限制,本组3例患者发病14~30日,溶栓治疗仍半数以上病例仍然有效,提示溶栓时间可适当放宽。综上所述,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其溶栓时间窗可适当放宽,但进一步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评估尚需扩大观察样本。

血栓与医学杂志电话

引起血栓的原因很多,比如血流减慢或血流方向改变、血液粘稠及血管内损伤等,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久坐不动长期久坐不动——最容易诱发血栓。过去医学界认为,长时间乘坐飞机与深静脉血栓发病关系密切,而最新研究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也已成为发病的一大诱因,故称作“电子血栓”。在疫情防控期间,人们不能外出锻炼身体,活动减少,睡眠过多,有的打牌、打麻将,再有的追剧、刷抖音、刷微博、刷朋友圈等。长期久坐很容易使体内血液循环不流畅,坐在电脑前90分钟以上,会导致膝部以下血流减少50%,大大增加了发生血栓的风险。饮食改变饮食的改变——百病从口入。由于平时限制外出,甚至有的人害怕病毒传染基本不外出,在家胡吃海喝,不能很好地控制淀粉类食物、胆固醇以及脂肪的摄入,从而使血糖升高、血液变稠,影响血液通畅易形成血栓。饮水量减少饮水量减少——代谢减缓。人体70%都是水分,所以每天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喝水不仅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稀释血液。每天适量饮水可以将身体内部的血液垃圾进行清理。居家隔离期间人们生活规律被打乱,饮水量减少,再加上血流减慢为血栓形成创造了条件。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控制不力——慢性损害伤人不浅。患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血脂等,长期卧床患者、老年人、过去有血栓病史、血栓家族史者,肥胖,妊娠或产褥期女性,恶性肿瘤或因恶性肿瘤行手术、放疗或化疗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有可能会引起血栓的发生。

是的,血栓与止血学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现在发表刊期是明年中。

网页地址: 烟台华海血栓病研究所 医院集科研、临床为一体。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先进技术,开展对脑血栓、脑出血后遗症、脑萎缩、血栓性静脉炎的治疗与康复。另外擅治:顽固性头痛、颈椎病、冠心病、胆囊炎、胃病、肝胆肾结石。 院长盛华海先生是国内著名血栓病专家,国际中医药协会会员,先后发表了《复方水蛭胶囊治疗脑中风226 例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52例》等十多篇论文,在医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和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有的论文被收入《中国实用医学》丛书,获得了国家两项药物发明专利。其事迹被收入了《当代世界华人杰出科技专家》大辞典。 在2003年柏林国际中华医学及自然疗法研讨会上,盛华海先生再次荣获大奖。其独特的血栓病治疗方法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广泛认可。详情请见“盛华海院长荣获2003年柏林国际医学研讨会大奖专题”。 业务主管单位:烟台市科技局 证号:鲁民证第 F040009 号 代码: 74658822-6 公司名称:烟台华海血栓病研究所 联系人:吕大夫 电话:+86- 传真:+86- 电子邮件: 邮政编码:264000 地址:烟台市凤凰台楚凤街16号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状态下,凝聚所形成的特殊结构的血块,形象地叫血栓。人的全身器官及各部位均通过动、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供血维持其正常功能,若器官部位的血管狭窄或堵塞,会造成供血不足或不供血,造成该器官的功能紊乱,疾病也由此而生,严重时功能丧失。在眼部会造成缺血性神经病变、视力下降等,在肠道会造成便秘等,在皮肤会出现色斑、暗黄等,在腿部会造成动静脉血栓等,在心脏会造成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在肾脏会造成肾脏疾病、在肺部会造成肺部疾病、在肝部会造成肝脏疾病、在脑部会造成脑中风等等。也就是说全身血管及血液可流动到的地方都可能会造成血栓;血栓栓塞类疾病无处不在。

医学期刊研究空气栓塞

大量空气进入静脉后,随血流到右心,因心脏搏动,将血液与空气搅拌形成大量气泡,使血液变成泡沫状充满心腔,妨碍静脉血的回流和向肺动脉的输出,造成严重的循环障碍。然后气泡会随血液流出,栓塞在各小血管处,是相应器官供血、供氧不足,造成损伤

多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或原已溶解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均可形成气体栓塞。前者可见于分娩或流产时,由于子宫强烈收缩,空气被挤入破裂的子宫壁静脉窦;头颈手术、胸壁和肺创伤损伤静脉时,空气也可在吸气时因静脉腔内的负压而被吸入静脉。空气进入右心后,由于心搏动,将空气和心腔内血液搅拌形成大量的泡沫,泡沫状的液体有可压缩性,当心收缩时不被排出而阻塞肺动脉出口,导致猝死。一般迅速进入血循环的空气量在100ml左右时,即可导致心力衰竭,尸检可见右心肺有泡沫状气体存在。进入血循环的空气可引起一些器官的栓塞,气泡激活血小板使之释出5-羟色胺促进血管收缩,而血小板第3因子又促成该血管的血栓形成,从而加重栓塞症状。但如气体量少,可被溶解于血液而不致引起严重后果。 溶解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引起的气体栓塞见于减压病。沉箱作业的工人,在沉箱内由于气压高,所吸入的空气较多地溶于血液、组织液和脂肪组织内。如从深水中上升到水面常压环境过于迅速,所受外界气压骤然减低,原来溶于血液内的氧、二氧化碳和氮很快游离,形成气泡,氧和二氧化碳可再溶于体液内被吸收,氮则在体液内溶解迟缓,遂在组织和血液内形成小气泡或互相融合成较大的气泡,于是在血管内形成的气体栓塞及其合并的微血栓可引起局部缺血和梗死,组织(主要为肌肉、肌腱、韧带)内的的气泡引起局部症状(关节和肌肉疼痛)。

临床表现典型的症状是早期的神志丧失,可以伴有或不伴有抽搐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时可发生从行为改变到轻偏瘫的轻度症状和体征。单独的或伴有气体栓塞的过度肺膨胀可产生纵隔和皮下气肿。气胸少见但更严重。咯血或血性泡沫痰提示肺部损害。医源性动脉气体栓塞罕见,若心脏手术后不能恢复知觉,应怀疑发生动脉气体栓塞。多数患者起病急骤,突然出现烦躁不安、极度恐惧、呼吸困难、发绀、剧烈的胸、背部疼痛,心前区压抑感,并迅速陷入严重休克状态。体检时。患者的脉搏细弱、甚至触不到;血压下降,甚至难以测出;瞳孔散大、心律失常,于心前区可以听到从滴嗒声至典型的收缩期粗糙磨轮样杂音;有时在颈静脉上,可感到血管内气泡在手指下移动。如果发病时患者处于头高位,则有可能引起脑血管空气栓塞。此时,患者可出现强直性或阵发性抽搐,意识丧失,或有头痛、头晕、恶心,继而呼吸困难、呼吸微弱,全身发绀、双目失明、肢体瘫痪或抽搐,最后进入休克。治疗潜水者在上升中或上升后不久立即丧失知觉,必须考虑到有气体栓塞而需紧急加压。将患者转送到加压舱应优先于其他次要的措施。为节约足够的时间最好空运,但必须将在高海拔的低压暴露减到最小程度。过去曾广泛主张在运输气体栓塞患者时应取垂头平卧位,现已很少采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