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评论文章

发布时间: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评论文章

作者\ 编辑部 Reese

每天少吃一餐,会怎么样吗?其实真的不会怎么样,反而有助于延年益寿!《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于12月26日发表文章,内容表示间歇性断食(intermittent fasting)对人体有诸多好处,包含有助于减肥、预防心脏病、治疗糖尿病等等,禁食的人会更长寿。

不过,该研究者也声称现阶段需要更多研究,断食并不适合所有人(肠胃不适、准备怀孕、怀孕或哺乳期间的女生、糖尿病、低血压、内分泌失调、厌食症、暴食症患者,不建议间歇性断食),建议想要尝试的民众,从一天禁食18小时开始,依身体状况逐渐累加至一周断食两天。

浅谈人类的饮食习惯:从有一餐没一餐到两餐制、三餐制

那我们从小被灌输的营养观念:一天三餐、少量多餐,不就跟最新研究相违背了吗?其实不是这样的,简单来说,古时候的土人整天在外狩猎,并没有一天早中晚三餐的习惯,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很快就会饿死,他们采取「饥则求食,饱则弃余」的概念,反而拥有一身精壮的肌肉,让他们每天有足够的精神与体力狩猎、务农、捕鱼。

放眼古今中外,无论东方西方的历史,人类「两餐制」的饮食脉络已经承袭千万年之久。以中国来说,一直到了明朝,江南地区的富庶人家才开始有三餐制的习惯。当然,现代人的生活形态和饮食需求与过去完全不同,现代人采用间歇性断食,一是为了减肥(人生大志,没有比减肥更不想达成的事,对吧),二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有更长的时间修复,例如:有重训的人想要快速的增肌减脂、有三高风险的人想要改变饮食型态,让自己活久一点。

推荐阅读:昔日婴儿肥现今「巴掌腰」陈乔恩4招不忌口瘦身大公开

间歇性断食的优点vs缺点

毕业于奥克兰大学营养学系的健身Youtuber 「Peeta葛格」指出,间歇性断食就是让人体习惯长时间不摄取食物,来增加身体燃烧脂肪的时间。其优点是能够减少发炎、细胞修复、抗氧化,最重要的就是提升生长激素、肾上腺素并且降低胰岛素,借此让身体更有效运用脂肪来当主要能量来源。

缺点则是执行上有难度,断食初期肚子有时候会饿,但是要搞懂到底是真的饿还是只是嘴馋;初期也可能因为不习惯,感到比较没力气;还有就是遇到亲朋好友聚餐的时候,美味当前,很难克制自己不吃个一两三口啊!

6/18断食法:适合想轻松入门的你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建议从断食18小时开始试试看,6/18断食法会是个不错的选择,意思是一天两餐相隔六小时进食。例如,中午12点吃第一餐,下午6点吃第二餐,基本上就是早餐晚点吃,晚餐早点吃,这种做法比较容易执行,多吃大面积的原型食物,其实很有饱足感。

禁食时段可以吃什么?

基本上没热量的都可以,例如喝水、黑咖啡不加糖奶、无糖的茶饮,豆浆、牛奶不行,至于零卡饮料或是有代糖的食品,需注意有些人吃了身体会起胰岛素反应。

推荐阅读:妈妈最爱的「气炸锅」无油烹饪更健康?加热后验出超量致癌物质

间歇性断食要执行多久?身体不舒服怎么办?

不一定,但是持续越久越有效,每天间歇性断食会比一星期只有两天间歇式断食更有效。根据Peeta葛格的说法,通常采用间歇性断食不会导致身体不适,如果不舒服,80%都是因为血钠过低,可以含一点点盐巴在嘴里,一般来说马上就会改善了,但若还是很不舒服,就去吃东西。

当然,吃什么、吃多少也很重要,不能只吃零食或炸物这种没有营养的食品。如果你从来没有尝试过,或是身体有其他疾病问题的话,事先一定要咨询专业营养师、医师或专家,看看哪一种入门方式和菜单最适合自己罗!

医学四大期刊名单:1、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M)。2、柳叶刀( Lancet)。3、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4、英国医学期刊(BMJ)。作为医学界的四大期刊,其医学学术文章享誉全球。 扩展资料 1、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M)。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同行评审性质全科医学周刊。其在2015年的影响因子(IF)为55873.期刊内容包含对生物医学科学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系列主题方面的医学研究新成果、综述文章和社论。2、柳叶刀( Lancet)。《柳叶刀》期刊登载有:原创性的研究文章、评论文章(小组讨论及评论')、社论、书评、短篇硏究文章、也有其它-些在刊内常登载的'文章诸如:特刊消息、及案例报道等。其在2015年的影响因子(IF)为45217。3、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JAMA比较注重其教育职能,利用该杂志的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栏目向临床医师提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方面的继续医学教育服务。该刊2015年影响因子(IF值)为35289。4、英国医学期刊(BMJ)。《英国医学期刊(BMJ)》是英国医学会会刊,全英文为“ British medical journal”,它有着160年的悠久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风格特色,在所有综合性医学期刊中最具综合性,该刊2015年影响因子(IF值)为16378分。其栏目丰富多彩,述评、新闻、综述、争鸣等类型的文章为广大医生所欢迎。其内容除了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信息与知识外,还涉及与医学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伦理、公共卫生等诸多方面。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文章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 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medical journal )和综合性医学期刊,1811年由约翰·柯川博士创办,始称《新英格兰医学与外科期刊》。

1828年,它改为周刊型态出版,也被更名为《波士顿医学与外科期刊》;一百年之后,它就采用现今我们所知道的名称《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期刊内容包含有:主题性之社论,原创性的论文,旁征博引性的评论性文章,即时短篇论文,案例报告,亦有一独特的报导项目称之为《临床医学影像》(Im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

在文献党下载器资源库可以查询并下载《新英格兰医学》文献

1、在文献党下载器资源库双击“NEJM(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名称即可进入该数据库:

(注:首先需要在文献党下载器首页()下载客户端,登录客户端进入资源库)

例如这篇2022年的文献,点击PDF下载全文:

下载完成:

“小柯”是一个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由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北京大学高水平科研团队研发而成,旨在帮助科学家以中文方式快速获取全球高水平英文论文发布的最新科研进展。《细胞》● 肠道细菌可以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Andrew T. Gewirtz课题组发现分段丝状细菌可预防和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这一研究成果2019年10月10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上。尽管清除轮状病毒通常需要适应性免疫,但研究者无意间构建了RV抵抗性免疫缺陷小鼠,研究人员推测这反映某些微生物可以针对性抵抗RV。并且,这种RV抵抗性可通过共宿和粪便移植来传播。通过加热,过滤和抗菌剂来处理保护RV的微生物菌群,然后将稀释的处理过的微生物群转移到无菌小鼠体内并进行微生物组分析。这种方法表明分段的丝状细菌足以保护小鼠免受RV感染和相关的腹泻。这种保护与先前定义的RV阻抗因素无关,包括干扰素、IL-17和IL-22。SFB在回肠的定植诱导宿主基因表达的变化,并加速上皮细胞更新。在体外,将RV与含有SFB的粪便一起孵育可降低RV的感染性,表明RV可被直接中和。因此,不受免疫细胞的影响,SFB可针对某些肠道病毒感染和相关的腹泻病提供保护。据介绍,轮状病毒在各种微生物包围中接触肠道上皮细胞,从而提供了微生物影响RV感染的可能性。相关论文信息:● 科学家提出针对全基因组分析的“白皮书”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Roseann E. Peterson课题组阐述了遗传多样性人群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机会、方法、缺陷和建议。2019年10月10日的《细胞》在线发表了这项成果。为了方便和促进多族裔和混合人群的研究,研究者概述了主要的方法学考虑因素,并重点介绍了机会,挑战,解决方案和需要发展的领域。尽管研究者认为很难分析来自不同人群的遗传数据,但这在科学和伦理上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拥有一个扩展的分析工具箱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据介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主要关注欧洲裔人群,但重要的是,多样化的人群具有更好的代表性。研究参与者之间日益增加的多样性将增进我们对所有人群的遗传结构的了解,并确保遗传研究广泛适用性。相关论文信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早产儿两种递增母乳喂养进度的对照试验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Jon Dorling课题组近日取得一项新成果,他们进行了两种早产儿增加母乳喂养进度的对照试验。相关论文于2019年10月10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研究组招募了2804名超早产儿或超低出生体重婴儿,将其随机分组,其中快速增加组1224名,每天每公斤体重增加30毫升母乳,缓慢增加组1246名,每天每公斤体重增加18毫升母乳,直至达到正常喂养量。快速增加组中有802名婴儿获得无中重度神经发育障碍生存,缓慢增加组中有848名。快速增加组中有的婴儿发生晚发型败血症,缓慢增加组为;快速增加组中有的婴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缓慢增长组为。总而言之,对于超早产或超低出生体重婴儿,每天每公斤增加30毫升母乳与18毫升母乳相比,并未显著增加无中重度神经发育障碍的存活率。据悉,早产儿肠道喂养量的缓慢增加可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风险,但增加了晚发型败血症的风险。相关论文信息:《科学》●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命运决定机制获揭示近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Thorsten R. Mempel研究发现,迁移性树突状细胞激活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来预处理初始CD8阳性T细胞,从而确立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的命运。该研究于2019年10月11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发现在免疫稳态期间,TGF-β在表观遗传学上调节了静息的初始CD8阳性T细胞,并为在皮肤疫苗接种小鼠模型中形成表皮常驻记忆T细胞做好准备。初始T细胞调节发生在淋巴结中,但不发生在脾脏中,这是通过与周围组织来源的迁移性DC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依赖性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并且取决于TGF-β激活αV型整合素在DC的表达。因此,通过限制LN的信号,免疫前T细胞库能够为向特异性记忆T细胞分化命运做好准备。据介绍,eTRM细胞是屏障组织中的前哨,以防御先前遇到的病原体。eTRM细胞的产生方式对通过免疫接种诱导自身形成或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相关论文信息:● 科学家揭示前脑突触的节律调控机制2019年10月11日,瑞士苏黎世大学Steven A. Brown、Shiva K. Tyagarajan和德国慕尼黑大学Maria S. Robles等研究人员合作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揭示了前脑突触转录组由时间调控,但其蛋白质组由睡眠驱动。采取生化方法,研究人员揭示了前脑突触转录本的积累显示出绝大多数的日常节律,三分之二的突触转录本显示了与时间相关的丰度,而与体细胞的振荡无关。这些转录本形成了两个明显的时间和功能簇,清晨之前的转录本与新陈代谢和翻译有关,而傍晚的转录本与突触传递有关。全天候表征突触蛋白质组证明了时间门控对突触过程和能量稳态的功能相关性。出乎意料的是,睡眠剥夺完全消除了蛋白质组,但转录本没有振荡。总的来说,这些发现表明了突触中信使RNA的昼夜节律,并且按照睡眠-清醒周期进行翻译。据介绍,神经元形成了将RNA和蛋白质转运到遥远的树突和轴突中的机制。相关论文信息:● 研究揭示睡眠-清醒周期中突触蛋白质磷酸化动态德国慕尼黑大学Maria S. Robles和瑞士苏黎世大学Steven A. Brown等研究人员合作揭示了睡眠-清醒周期引起的突触蛋白质组磷酸化的日常动态。相关论文发表在2019年10月1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研究人员对在24小时内分离出的小鼠前脑突触神经小体应用了先进的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可准确定量近8000种磷酸肽。一半的突触磷酸化蛋白在休息-活动和活动-休息过渡时具有最大振幅的节律。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了通过磷酸化对突触功能的总体时间控制,包括突触传递、细胞骨架重组和兴奋/抑制平衡。睡眠剥夺消除了突触神经小体中所有磷酸化周期的98%,这表明睡眠-清醒周期而非昼夜节律信号是突触磷酸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对睡眠和觉醒压力均有反应。据悉,昼夜节律通过调节转录、蛋白质丰度和功能来驱动生理的日常变化,包括睡眠-清醒周期。昼夜节律性磷酸化调控外围器官中的细胞过程,但对其在脑功能和突触活动中的作用知之甚少。相关论文信息:● 研究发现厌恶情绪受NMDA调控法国巴黎塞纳河神经科学大学M. A. Diana小组,研究发现甘氨酸门控GluN1/GluN3A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对成年内侧缰核厌恶情绪的控制。这一研究成果2019年10月11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他们发现,GluN1 / GluN3A受体在小鼠成年MHb的神经元中起作用。在MHb中没有甘氨酸能神经元专长的情况下,神经胶质细胞通过GluN1 / GluN3A受体调节神经元活性。降低MHb中的GluN1 / GluN3A受体水平可以防止产生厌恶情绪调控。甘氨酸通过兴奋性甘氨酸能NMDA受体控制负值情绪联想,这项研究借此扩展了甘氨酸的生理和行为含义。据介绍,当与其他结合甘氨酸的亚基GluN1结合时,非经典的NMDA受体亚基GluN3A和GluN3B可以产生纯被甘氨酸激活的兴奋性电导。但是,尚未在天然成人组织中鉴定出功能性GluN1 / GluN3受体。相关论文信息:● 数据分析揭示史前社会不平等关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Heidi Deeg,Philipp W. Stockhammer和Alissa Mittnik研究团队,合作发现欧洲青铜时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不平等现象。这一研究成果2019年10月10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揭示和理解史前社会不平等背后的机制是一项重大挑战。通过组合全基因组数据、同位素证据以及人类学和考古学数据,研究人员超越了考古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超区域方法,从而揭示了青铜时代社会地位、继承规则和迁徙的复杂性。他们采用了深层的微区域方法,并分析了来自德国南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中期的农庄相关墓地的104个人的全基因组数据。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历经几代的个体家庭包括一个高地位的核心家庭和无亲缘关系的个体,这种组织伴随着父权制和女性外来配偶,该体系在700多年来保持稳定。相关论文信息:《英国医学杂志》●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抗血栓治疗的系统回顾近日,加拿大西部大学教授Rodrigo Bagur及其研究团队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抗血栓治疗进行了系统回顾和网络荟萃分析。该研究于2019年10月10日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研究组从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等大型数据库中搜索2019年1月25日之前发表的论文,筛查口服抗血栓药物来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隐静脉移植失败的随机对照试验。最终有20个试验被纳入网络荟萃分析,共包括4803名成人参与者,9种干预措施。分析结果表明,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相比,中度确定性证据支持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即阿司匹林+替卡格雷或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减少隐静脉移植失败。在不同的抗血栓治疗中,大出血、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然而,这些试验的异质性和不连贯性差异较大。总之,这项网络荟萃分析结果提示阿司匹林+替卡格雷或氯吡格雷可有效预防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隐静脉移植失败。术后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应充分权衡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论文信息:合作事宜:.cn投稿事宜:.cn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最新文章

作者\ 编辑部 Reese

每天少吃一餐,会怎么样吗?其实真的不会怎么样,反而有助于延年益寿!《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于12月26日发表文章,内容表示间歇性断食(intermittent fasting)对人体有诸多好处,包含有助于减肥、预防心脏病、治疗糖尿病等等,禁食的人会更长寿。

不过,该研究者也声称现阶段需要更多研究,断食并不适合所有人(肠胃不适、准备怀孕、怀孕或哺乳期间的女生、糖尿病、低血压、内分泌失调、厌食症、暴食症患者,不建议间歇性断食),建议想要尝试的民众,从一天禁食18小时开始,依身体状况逐渐累加至一周断食两天。

浅谈人类的饮食习惯:从有一餐没一餐到两餐制、三餐制

那我们从小被灌输的营养观念:一天三餐、少量多餐,不就跟最新研究相违背了吗?其实不是这样的,简单来说,古时候的土人整天在外狩猎,并没有一天早中晚三餐的习惯,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很快就会饿死,他们采取「饥则求食,饱则弃余」的概念,反而拥有一身精壮的肌肉,让他们每天有足够的精神与体力狩猎、务农、捕鱼。

放眼古今中外,无论东方西方的历史,人类「两餐制」的饮食脉络已经承袭千万年之久。以中国来说,一直到了明朝,江南地区的富庶人家才开始有三餐制的习惯。当然,现代人的生活形态和饮食需求与过去完全不同,现代人采用间歇性断食,一是为了减肥(人生大志,没有比减肥更不想达成的事,对吧),二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有更长的时间修复,例如:有重训的人想要快速的增肌减脂、有三高风险的人想要改变饮食型态,让自己活久一点。

推荐阅读:昔日婴儿肥现今「巴掌腰」陈乔恩4招不忌口瘦身大公开

间歇性断食的优点vs缺点

毕业于奥克兰大学营养学系的健身Youtuber 「Peeta葛格」指出,间歇性断食就是让人体习惯长时间不摄取食物,来增加身体燃烧脂肪的时间。其优点是能够减少发炎、细胞修复、抗氧化,最重要的就是提升生长激素、肾上腺素并且降低胰岛素,借此让身体更有效运用脂肪来当主要能量来源。

缺点则是执行上有难度,断食初期肚子有时候会饿,但是要搞懂到底是真的饿还是只是嘴馋;初期也可能因为不习惯,感到比较没力气;还有就是遇到亲朋好友聚餐的时候,美味当前,很难克制自己不吃个一两三口啊!

6/18断食法:适合想轻松入门的你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建议从断食18小时开始试试看,6/18断食法会是个不错的选择,意思是一天两餐相隔六小时进食。例如,中午12点吃第一餐,下午6点吃第二餐,基本上就是早餐晚点吃,晚餐早点吃,这种做法比较容易执行,多吃大面积的原型食物,其实很有饱足感。

禁食时段可以吃什么?

基本上没热量的都可以,例如喝水、黑咖啡不加糖奶、无糖的茶饮,豆浆、牛奶不行,至于零卡饮料或是有代糖的食品,需注意有些人吃了身体会起胰岛素反应。

推荐阅读:妈妈最爱的「气炸锅」无油烹饪更健康?加热后验出超量致癌物质

间歇性断食要执行多久?身体不舒服怎么办?

不一定,但是持续越久越有效,每天间歇性断食会比一星期只有两天间歇式断食更有效。根据Peeta葛格的说法,通常采用间歇性断食不会导致身体不适,如果不舒服,80%都是因为血钠过低,可以含一点点盐巴在嘴里,一般来说马上就会改善了,但若还是很不舒服,就去吃东西。

当然,吃什么、吃多少也很重要,不能只吃零食或炸物这种没有营养的食品。如果你从来没有尝试过,或是身体有其他疾病问题的话,事先一定要咨询专业营养师、医师或专家,看看哪一种入门方式和菜单最适合自己罗!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 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medical journal )和综合性医学期刊,1811年由约翰·柯川博士创办,始称《新英格兰医学与外科期刊》。

1828年,它改为周刊型态出版,也被更名为《波士顿医学与外科期刊》;一百年之后,它就采用现今我们所知道的名称《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期刊内容包含有:主题性之社论,原创性的论文,旁征博引性的评论性文章,即时短篇论文,案例报告,亦有一独特的报导项目称之为《临床医学影像》(Im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人工流产是一种极其残忍的手术,几乎可以说是一个残杀生命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将还未成形,或者已经成形的胎儿从妈妈腹中强行杀死并取出,从而停止妊娠,那么如何看待人工流产的安全性?人工流产危害大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1、人工流产的安全性人工流产就是堕胎?不少人对人工流产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区,认为人工流产就是去医院做手术堕胎,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米非司酮的出现让药物流产日趋安全与普及。米非司酮的结构类似于炔诺酮,能够阻断孕酮活性从而终止妊娠。在米非司酮摄入后1-2天内配以摄入米索前列醇(前列腺素E类似物)是目前药物流产最常用的方法[2],其完全流产率可高达90%以上[1]。与药物流产相比,手术流产算得上是历史悠久了。上世纪70年代起,负压吸引术就已成为了美国人工流产的标准方法。我国目前临床上负压吸引术的主要步骤包括手术准备、探测宫腔、扩张宫颈、吸管吸引、检查是否吸净、术后护理等[1]。在美国,早孕期约有80%的流产都是由手术流产完成的。人工流产少见吗?说起人工流产,一些人可能将之与“道德败坏”相联系。其实不然,人工流产要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大约1/3的女性在发现自己停经时会选择人工流产[2]。我国近年来每年约有1000万例人工流产[3];值得重视的是,一项来自北京年轻女性的调查显示女性重复流产率可高达30%以上[4]。此外,人工流产同个人私生活也没有必然联系。确实,绝大部分的人工流产都在早孕期实施,这其中意外怀孕占多数。但另一部分人工流产进行时间较晚,其原因大多是由于胎儿畸形、遗传病或是孕妇患有非常严重的疾病无法承受生产[1,2]。这部分流产的数量尽管非常小,但对于优生优育以及保证孕妇生命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工流产对健康究竟多大影响很多女性或男女双方在面对是否进行人工流产的选择时往往会感到彷徨与无助,人工流产究竟对女性健康有多大影响呢?近期并发症人工流产确实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其中一些可能非常严重乃至危及生命。但目前一般情况下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人工流产治疗是安全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都已经很低。药物流产可能导致恶心、呕吐、下腹痛、乏力等不适;流产后出血时间过长及出血量过多是其主要副反应[1]。手术流产可能导致的近期并发症包括子宫穿孔、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吸宫不全、漏吸、术中出血、术后感染、栓塞等[1],但这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小于1%[2],例如子宫穿孔的概率小于[5]。中远期影响2011年12月8日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有关于流产的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与人工流产远期影响相关的一些最新临床证据[2]。文中列举的许多研究结果可能会十分强烈地冲击很多人对人工流产的一些认识。很多人都认为人工流产将会给未来妇女生育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但目前临床证据不支持这样的论调。2011年11月英国最新公布的临床指南明确指出,大量研究显示在正规医疗机构中进行的人工流产与女性之后的宫外孕、前置胎盘、不孕或流产无显著相关性[6]。有研究认为人工流产将增加今后女性早产的概率,并且流产次数越多早产危险性越高,但是另一些研究未能肯定此项结果[2]。有一些反对流产的人士指出流产会增加乳腺癌发病率,但是根据2003年美国国家癌症机构的一份综述结果来看,这两者间并无关联;此外大量来自欧洲与美国的队列研究均提示人工流产并不增加乳腺癌的易感性[2]。但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有证据显示在一些不允许人工流产的国家地区,流产史与不孕存在一定相关性。因为流产“非法”,那些地区的女性只能在黑诊所接受不安全非正规流产操作[6]。这点尤其值得我国加以借鉴,尽管我国流产“合法”但尚被认为“不道德”,很多女性(尤其是青少年女性)不堪道德压力偷偷选择了黑诊所,导致一些悲剧的发生。心理影响人工流产所导致的另一个危害可能就是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了。尽管有少部分女性流产后感到遗憾和后悔,但实际上在经历了流产之后,大多数女性都会在心理上感觉到“解放”,心中一颗石头落地了。大量的临床观察研究、队列研究、荟萃分析结果都显示实际上女性在孕早期人工流产后并不会给心理健康带来显著的影响[2]。2、人流后该如何护理1、留心出血情况人流后流血超过一周以上,以及伴有下腹痛、发热、白带混浊有臭味等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复查诊治。2、加强营养,注意休息人流后应卧床休息2~3天,之后可下床做适当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时间。人流后半月内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避免接触冷水。人流后需要一个月左右复原。因此要注意增加营养,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促进受伤器官的早日修复3、坚持做好避孕无痛人流术后卵巢和子宫功能逐渐恢复,卵巢按期徘卵。如果不坚持做好避孕,很快又会怀孕。因此,无痛人流术后,应及早选择可靠的避孕措施,无痛人流手术只能作为避孕失败后不得已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手术,必须坚持以避孕为主,不能把无痛人流手术当作避孕节育的措施。4、保持外阴清洁,严禁同房无痛人流术后子宫口还没有完全闭合,子宫内膜也有一个修复的过程。在这段时间内,要特别注意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卫生,所用的卫生巾等用品和内裤要勤洗勤换。术后半月内不要坐浴,以免脏水进入女性私处,引起感染。无痛人流术后若过早同房,易造成急性子宫内膜炎、盆腔炎,还可继发不孕。因此,无痛人流术后一月内严禁房事。女人流产后的饮食至关重要,如果调养得不好,甚至会影响再次受孕。所以这时应选择一些高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肉、猪瘦肉、蛋类、奶类和豆类、豆类制品等。由于身体较虚弱,常易出汗,补充水分宜少量多次,汗液中排出水溶性维生素较多,尤其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因此,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这也有利于防止便秘。也要忌食螃蟹、田螺、河蚌等寒性食物。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评论

nejm是新英格兰医学期刊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的简称。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MassachusettsMedicalSociety所出版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medicaljournal和综合性医。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是由马萨诸塞州医学会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同行评审医学期刊和综合性医学期刊,1812年由约翰柯川博士创办。

nejm杂志创办历史:

1828年它改为周刊型态出版。NEJM至今已连续出版超过200 年,现在NEJM是世界上阅读、引用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医学期刊,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超过 60 万人每周阅读NEJM,NEJM集团出版的期刊还包括NEJMJournalWatch和 NEJMCatalyst。

NEJM Journal Watch是由马萨诸塞州医学会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经过同行评审的综合性医学期刊,文章是由NEJM的权威作者和编辑从250多本医学期刊及医学相关新闻来源中整理和总结的当前最重要的医学研究成果。

同时附有来自于NEJM的专家评论,专家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 以及解释该研究成果如何应用于医学实践吗,有效帮助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了解最新的最重要的医学进展。

我个人觉得新英格兰杂志不好发,我觉得难度比较大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是目前全球影响因子最高的医学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大概为70。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简介: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是由马萨诸塞州医学会(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MMS)出版的同行评审医学期刊和综合性医学期刊至今已连续出版超过200年。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medical journal)和综合性医学期刊,1812年由约翰·柯川博士创办,始称《新英格兰医学与外科期刊》。

1828年,它改为周刊型态出版,也被更名为《波士顿医学与外科期刊》;一百年之后,它就采用现今我们所知道的名称《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期刊内容包含有:主题性之社论,原创性的论文,旁征博引性的评论性文章,即时短篇论文,案例报告,亦有一独特的报道项目称之为《临床医学影像》(Im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

该杂志 在 MEDICINE, GENERAL & INTERNAL (全科医学) 同类期刊中的影响因子排名第 1 位MEDICINE, GENERAL & INTERNAL (全科医学)排行 杂志1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 Lancet(柳叶刀) JAMA :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4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5 PLoS medicine6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7 CMAJ :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8 BMC medicine9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Online)10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Mayo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述评

nejm是新英格兰医学期刊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的简称。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MassachusettsMedicalSociety所出版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medicaljournal和综合性医。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是由马萨诸塞州医学会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同行评审医学期刊和综合性医学期刊,1812年由约翰柯川博士创办。

nejm杂志创办历史:

1828年它改为周刊型态出版。NEJM至今已连续出版超过200 年,现在NEJM是世界上阅读、引用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医学期刊,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超过 60 万人每周阅读NEJM,NEJM集团出版的期刊还包括NEJMJournalWatch和 NEJMCatalyst。

NEJM Journal Watch是由马萨诸塞州医学会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经过同行评审的综合性医学期刊,文章是由NEJM的权威作者和编辑从250多本医学期刊及医学相关新闻来源中整理和总结的当前最重要的医学研究成果。

同时附有来自于NEJM的专家评论,专家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 以及解释该研究成果如何应用于医学实践吗,有效帮助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了解最新的最重要的医学进展。

点击关注不迷路 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

200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议,把每年的6月1日确定为“世界牛奶日”。以宣传牛奶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 健康 的重要性。长期以来,乳制品被推广为富含钙和蛋白质,有助于儿童成长、强健骨骼。但乳制品真的对 健康 有益吗?来看看《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综述怎么说。

牛奶、酸奶、和奶酪等乳制品是钙的良好来源 ,有助于维持骨骼密度并降低骨折的风 险。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推荐18岁以上的成年人每天摄入1000毫克的钙;孕中期、孕晚期及乳母每天需要1200毫克的钙。一杯牛奶(200ml)中含有200~350毫克的钙(具体取决于品牌以及牛奶的类型)且含有(或额外添加)维生素D,有助于维持骨骼质量。

乳制品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有助于维持正常组织细胞的生长、预防老年人的肌肉减少等。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推荐18岁以上男性每天摄入65克蛋白质、女性每天摄入55克蛋白质。 一杯牛奶(200ml)中大约含有克蛋白质。

但是 乳制品中钙、蛋白质和维生素D的来源也可以从其它食物中摄取 。如,吃100g小白菜,就可以摄入117毫克钙、克蛋白质。吃一个鸡蛋就可以摄入克蛋白质、毫克钙。其他食物来源如羽衣甘蓝、西兰花、豆腐、坚果、各种肉类等。

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表明,增加乳制品的摄入可能不是必须。 一个人的最佳乳制品摄入量取决于整体的饮食质量 : 如果饮食质量低,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儿童,食用乳制品可以改善营养状况;但 如果本身饮食质量高,那么增加乳制品的摄入量不太可能带来实质性好处,还有可能造成危害 。

牛奶中含有大量的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它们是蛋白质质量(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的关键。这些氨基酸会增加人体血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的浓度,从而介导生长激素的作用,促进生长。而亮氨酸会特异性激活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途径的靶标,从而促进细胞复制并抑制细胞凋亡。促进人体身高对 健康 的影响是复杂的,高大的身材与较低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但与许多癌症、髋部骨折、和肺栓塞的较高风险相关。

血压,血脂和心血管疾病

牛奶中钾的含量相对较高、钠的含量较低,这提示增加牛奶摄入可以降低血压,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而且随机试验显示,在降低血压方面结果不一致,全脂牛奶和低脂牛奶均未明确与冠心病或中风的发生率或死亡率相关。因为试验中如果用牛奶代替含糖饮料或其他精制碳水化合物,结果可能是有益的;但如果牛奶代替坚果、豆类或整个水果,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有研究认为,牛奶蛋白和胰岛细胞之间有交叉反应,因此可能被认为是1型糖尿病的病因,但目前两者之间的关系仍不清楚。队列研究表明,摄入乳制品与2型糖尿病的风险适度降低有关;也有研究证明,摄入更多牛奶(乳糖耐受性)与糖尿病风险无关。且食用牛奶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比食用含糖饮料或果汁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要低,但 喝牛奶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要高于喝咖啡的人 。

先前的研究表明,乳制品的摄入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其他癌症的发生率密切相关。牛奶的摄入对血浆IGF-I的影响可能会增加前列腺癌的患病风险,且风险相关性最高。此外,乳制品的总摄入量与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有关,尤其是在未接受激素治疗的绝经后女性中,可能与乳制品中的性激素含量有关。

但还有研究表明, 食用牛奶可能与结直肠癌的风险成反比 ,其原因可能是钙含量高。但现有文献中几乎所有研究都在中年或以上的人群中展开,许多癌症的危险因素在儿童期或成年早期起作用。此外,在一项针对青少年饮食的研究中发现, 牛奶的摄入可能与未来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无关。

过敏和不耐受

约有4%的婴儿对牛奶蛋白过敏, 并引起相当多的营养问题。有报告表明, 牛奶的摄入可能会使婴儿更容易患哮喘、湿疹和食物过敏 。随机对照研究表明,与接受牛奶的婴儿 相比,被随机分配接受水解蛋白配方的婴儿,发生任何过敏性疾病和湿疹的风险更低。还有研究证明,儿童食用豆浆时症状也会减轻。

总死亡率

总体来说,牛奶的摄入量(总脂肪,高脂和低脂)或乳制品总摄入量与总体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还未下结论。但是乳制品优于加工红肉或者含糖饮料,但不如坚果等植物蛋白。同时,目前尚未证明低脂乳制品明确优于全乳制品。

牛奶中含有的常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可促进人体 健康 ,但这些营养素都可以从其他食物中获得。对于成年人而言, 总体证据并不支持大量食用乳制品可以减少骨折 。此外,乳制品总摄入量与体重控制/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没有明显关系。大量食用乳制品可能会增加前列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但会降低大肠癌的风险。研究者目前 建议乳制品的摄入量需要结合实际营养状况,无需刻意大量增加 。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 健康 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医学四大期刊名单:1、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M)。2、柳叶刀( Lancet)。3、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4、英国医学期刊(BMJ)。作为医学界的四大期刊,其医学学术文章享誉全球。 扩展资料 1、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M)。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同行评审性质全科医学周刊。其在2015年的影响因子(IF)为55873.期刊内容包含对生物医学科学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系列主题方面的医学研究新成果、综述文章和社论。2、柳叶刀( Lancet)。《柳叶刀》期刊登载有:原创性的研究文章、评论文章(小组讨论及评论')、社论、书评、短篇硏究文章、也有其它-些在刊内常登载的'文章诸如:特刊消息、及案例报道等。其在2015年的影响因子(IF)为45217。3、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JAMA比较注重其教育职能,利用该杂志的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栏目向临床医师提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方面的继续医学教育服务。该刊2015年影响因子(IF值)为35289。4、英国医学期刊(BMJ)。《英国医学期刊(BMJ)》是英国医学会会刊,全英文为“ British medical journal”,它有着160年的悠久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风格特色,在所有综合性医学期刊中最具综合性,该刊2015年影响因子(IF值)为16378分。其栏目丰富多彩,述评、新闻、综述、争鸣等类型的文章为广大医生所欢迎。其内容除了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信息与知识外,还涉及与医学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伦理、公共卫生等诸多方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