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国外医学杂志新闻

发布时间:

国外医学杂志新闻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美国医学杂志》美国ISSN:0002-9343,1910年创刊,全年18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刊载临床研究原始论文和初见病例报告、评论。兼及临床病理学高级学术会议探讨医学、科学与社会问题的文章和编辑部短评。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美国预防医学杂志》美国ISSN:0749-3797,1984年创刊,全年8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刊载预防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论文。涉及的学科包括流行病学、遗传学、营养学、毒理学和社会科学;应用的领域包括卫生管理、传染病防治、职业医学、环境卫生、航空航天医学、老年病、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等。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美国外科学杂志》美国ISSN:0002-9610,1890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历史悠久的著名外科权威专业性学术期刊,由美国六家主要外科医学会合办,专载普通外科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介绍手术技术、外科手术、步骤、设备和器械。主要栏目有论著、方法探讨、外科教育、简短报告、评论等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老年医学与老年病学集刊》爱尔兰ISSN:0167-4943,1982年创刊,全年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刊载实验老年医学和临床老年病学以及老年社会研究等方面的论述。Archives of Medical Research《医学研究档案》墨西哥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编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期刊投稿指南 14ISSN:0188-4409,1970年创刊,全年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2004年起由Instituto Mexicano del Seguro Social, Oficina de Bibliotecas y Divulgacion,MEXICO 出版,发表生物医学研究方面的原始论文和报道。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生物医学与药物疗法》法国ISSN:0753-3322,1947年创刊,全年10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编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期刊投稿指南 21年影响因子。刊载生物医学和药物疗法,包括与之相关的生化、内科、药学、外科、生物物理、免疫、血液、神经与内分泌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评论和札记。Clinica Chimica Acta《临床化学学报》荷兰ISSN: 0009-8981, 1956年创刊,全年24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刊载临床化学和医学生物化学,包括化学、生物化学、免疫化学技术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简报、技术札记,以及学术动态报道。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欧洲放射学杂志》爱尔兰ISSN:0720-048X,1981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2005年EI收录245篇。刊载研究放射及医学影像技术应用与实践方面的论文、评论、病例报告,涉及X射线、CT、磁共振、超声波及其它先进影像技术和设备。Integrative Medicine《综合医学》美国ISSN:1096-2190,1998年创刊,全年4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主要刊载营养补充剂、植物药、饮食、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论文ITBM-RBM News《欧洲生物医学技术杂志-新闻》法国ISSN:1297-9570,全年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2000年前刊名RBM-News,为刊载世界生物医学界学术活动及其新闻报道。 谢谢采纳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 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medical journal )和综合性医学期刊,1811年由约翰·柯川博士创办,始称《新英格兰医学与外科期刊》。

1828年,它改为周刊型态出版,也被更名为《波士顿医学与外科期刊》;一百年之后,它就采用现今我们所知道的名称《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期刊内容包含有:主题性之社论,原创性的论文,旁征博引性的评论性文章,即时短篇论文,案例报告,亦有一独特的报导项目称之为《临床医学影像》(Im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美国医学杂志》美国 ISSN:0002-9343,1910年创刊,全年18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刊载临床研究原始论文和初见病例报告、评论。兼及临床病理学高级学术会议探讨医学、科学与社会问题的文章和编辑部短评。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美国预防医学杂志》美国 ISSN:0749-3797,1984年创刊,全年8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刊载预防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论文。涉及的学科包括流行病学、遗传学、营养学、毒理学和社会科学;应用的领域包括卫生管理、传染病防治、职业医学、环境卫生、航空航天医学、老年病、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等。

柳叶刀、JAMA、BMJ、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双月刊1001柳叶刀,这是英国权威的医学杂志,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的高影响力期刊,柳叶刀杂志上面也有大量OA文章,可供小伙伴们免费下载。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该杂志也是国际著名的医学期刊,在网站上注册一个账号,可以下载部分免费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试一试。BMJ,英国医学期刊。同样是著名的国际医学期刊,BMJ官方网站上的很多文章都可以免费下载查看的。BMJ还有一个专门的student-bmj板块,是一份针对医学生和初级医生的月度国际医学期刊,有兴趣有条件的小伙伴倒是可以尝试投稿、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该杂志上面有大量高质量可免费下载和查阅。双月刊1001,英文版属,自然,审核录用简单,Am,中国知网,我想知道下面向我们国内医学界,医学信息国内发行速度最快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期刊。

英国医学杂志新闻

提问:看到“吃豆腐”三个字,各位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如果想到的是一种动作,这边建议先面壁反思一下;而如果想到的是热腾腾的白菜豆腐、麻婆豆腐,还有炸豆腐冻豆腐那么就能愉快地和奇点糕做朋友啦。没错,今天奇点糕就是午饭刚吃完白菜豆腐,抹了嘴就来给大家安利的,因为最近《循环》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说了,和基本不吃豆腐相比,每周吃150克以上的豆腐,与冠心病发病风险下降18%有关!馋了吗?吞口水没事儿~ 这个结论,是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团队,与国内几家院校共同分析了护士健康研究、护士健康研究II和健康专业人员随访研究等几项经典的队列研究中,20万余名参与者数据得出的。分析还显示,豆腐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很有可能与豆腐中的异黄酮密不可分,在研究中摄入异黄酮最多的一组参与者,冠心病发病风险也下降了13%。因此如果不爱吃豆腐,也可以选择其他的豆制品,作为补充异黄酮的来源,但多喝豆奶可能用处不大。健康饮食,今天就从多吃一勺豆腐做起吧?其实呢,哈佛团队开展的这项研究,重点是放在了异黄酮上面,毕竟豆制品作为植物性的蛋白来源,肯定是相对健康的食物,但豆制品的好处到底该归功于谁,争议可就大了。在2006年美国心脏协会营养委员会发表的指南中就认为,豆制品富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它对心脏有益的主要原因,而异黄酮保护心脏的证据还“几乎没有”。这么做的豆腐就是一道光,辣到你心慌 但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科研证据认为,异黄酮能通过抗炎、降脂、改善血管活性等多种路径,起到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而且也许好处对女性比男性更多,因为异黄酮与雌激素结构相似,可能产生拟雌激素效应,从而相互增效。这些好处能不能从实验室落到现实,从而动摇原来的指南,就得看流行病学证据了,在这方面,NHS、HPFS这些经典的队列研究,估计还能再战个几十年。队列研究的参与者们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报告了摄入豆腐等各种含异黄酮较多食品的量,然后由研究者进行换算,结合对少数参与者进行的代谢指标检查,评定出最终的异黄酮摄入水平,然后就是分组、计算风险比这些套路式操作了。整体而言,参与者们每天摄入的异黄酮中位值是毫克,而有的参与者属于比较爱吃豆腐的类型,每周摄入量超过了150克。在汇总各项队列研究的数据之后,研究团队得出了前文说过的论文主要结论,也就是吃豆腐和摄入异黄酮,与冠心病发病风险下降有关,奇点糕就不重复啦。小声吐槽哈佛团队够懒的,这次就做这么张图 分析还显示,女性摄入异黄酮或者豆腐的好处,确实和雌激素密切相关。尚未绝经的年轻女性,和绝经后未补充雌激素的中老年女性,吃豆腐每周超过150克,都与冠心病发病风险下降50%有关,这种好处主要来自NHS II研究的数据。但对于绝经后在补充雌激素的女性来说,吃豆腐却完全没能体现类似的好处,对此研究团队认为,可能是补充激素的好处就已经够多,不需要豆腐里的异黄酮再来增援了。HPFS研究则提示,男性吃豆腐的获益基本就是与风险下降20%有关。总而言之,这次的研究又给豆腐和各种豆制品,多打了一层“护心光环”,而比起近期《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的那项“吃纳豆和味噌”的研究,吃豆腐的接受度对大家来说应该高得多吧?至少奇点糕是这么认为哈。不过论文的通讯作者哈佛大学教授Qi Sun表示,要对论文的结论谨慎解读:“不管从任何层面来说,我都不认为豆腐是一种‘神奇食品’,饮食的整体健康才是关键,而豆腐作为一种很健康的食品,可以被列入考虑。”“比如论文中获益最多的年轻女性,她们在爱吃豆腐的同时,也可能更喜欢运动,更倾向于整体饮食的健康,所以才要谨慎解读结果。”同时论文中也指出,对豆腐等豆制品的烹饪方式也同样重要,而这是几项队列研究都未统计的。不管,炸豆腐也很好吃 不过Qi Sun教授也说了,东方人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低,也可能是因为豆腐等豆制品的摄入量明显高于西方国家。所以说今天吃的是白菜豆腐,那奇点糕下一顿该怎么做豆腐呢?欢迎报菜名哈。欲要知晓更多《多吃豆腐心脏好!》的更多资讯,请持续关注深空的科技资讯栏目,深空小编将持续为您更新更多的科技新闻。本文来源:深空游戏 责任编辑:佚名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喝酒对家庭的危害一项新的研究挑战了人们广泛持有的,少量喝酒精可能会有益心脏健康的观念。研究者分析了50多个研究,这些研究调查了超过26万人的饮酒习惯和心脏健康。他们发现,那些带有不会饮酒基因的人的心脏通常更健康。这种基因会影响一个人对酒精地分解,以及由此导致不愉快的症状,如恶心和脸红等。研究者解释说,拥有这种基因的人长期饮酒量低。平均来看,拥有这种基因的人们血压低,体重指数(基于身高和体重估计身体脂肪的指标) 低,并且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了10%。这项研究的作者称,研究结果表明,减少饮酒,甚至是对少量到适量饮酒者而言,对心脏健康都是有益的。研究7出版在《英国医学杂志》上。“虽然大量饮酒对心脏的危害是已得到了证实,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常常听到,少量或适量的饮酒有潜在的健康益处的报道,”研究高级作者,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的流行病学教授胡安·卡萨斯,在一次大学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然而,我们现在有证据表明,一些研究条件的限制,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看到了减少酒精的消费和心血管健康改善之间的联系,而无论是少量饮酒者,还是中度或重度饮酒者身上都存在这一关联性。”卡萨斯说道。研究只显示了两者之间的一种关联性,但是,它并不能证明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研究人员称需要进一步进行大规模基因的研究来证实这些发现。“进行饮酒相关研究是困难重重的,部分原因是,它们依靠参与者对自己的饮酒习惯的准确估计,” 英国心脏基金会的高级研究顾问香农·艾莫依思博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在这项研究里,研究人员使用一些聪明设计来避免这个问题,其中包括参与者拥有的会促使他们减少酒精摄入的不善饮酒的基因。”“研究结果进一步强调,少量道适量的酒精可能不利于心脏健康,需要在更大的群众实验中重现这一结果才能下最终的结论。” 艾莫依思说道。然而,纽约勒诺克斯山医院的预防心脏病专家对最新发现发出了警告。“许多试验揭示了(抗氧化剂)红葡萄酒中所含的多酚类物质有益于对抗心血管疾病,人们必须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这些试验,” 斯泰恩鲍姆说:“很明显,拥有这种基因变体的患者的饮酒量会减少,但目前还不清楚这些基因本身是否是改善[他们的]心血管健康状况的因素。”喝酒的坏处急性肠胃炎:短时间内大量饮用啤酒会冲淡胃液,使肠胃酸性环境受到破坏,降

《英国医学杂志》(BMJ)是世界著名的四大综合性医学期刊之一。在150年的历史中,它以其学术严谨、内容新颖、排版活泼的鲜明特点,受到世界很多国家读者的欢迎。中华医学会与英国医学会合作,于1998年创办了《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Chinese Edition of BMJ),成为BMJ的10余种不同国外版本之一。《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为综合性医学专业翻译期刊,由《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编辑委员会编译。其办刊宗旨是反映世界医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思想,并及时传递给中国的医学工作者,从而帮助医生们更好地从事医疗实践,同时促进中国医学信息与世界的交流。BMJ中文版的栏目包括述评、医学新闻、论著、综述、讲座、教育与争鸣、研究动态、读者来信、医海拾贝等。本刊编委会由全国知名专家组成,其中有5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些专家大多数都是医学界各学科领域的带头人。强大的专家队伍为本刊高水平的选题、翻译及评论奠定的坚实的基础。创刊以来,本刊编辑委员会及编辑部始终根据中国读者的需要,从BMJ原版杂志中精选文稿精心翻译,使本刊一贯保持着内容新颖、及时反映医学最新进展、符合我国国情及读者需求的特点。成为临床医学了解世界医学最新进展的重要窗口和连续更新知识、拓展知识的良师益友。

一个爱喝酒尤其是酒后酒品不好的人会造成家庭氛围不和谐,尤其是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另外如果因为喝酒再出身体健康问题的话,还会导致家庭负担的增加,导致家庭运转困难,所以为了家庭和谐,尽量还是控制饮酒,做到适量饮酒不酗酒。

新闻《英国医学杂志》

“小柯”是一个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由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北京大学高水平科研团队研发而成,旨在帮助科学家以中文方式快速获取全球高水平英文论文发布的最新科研进展。《英国医学杂志》● 成年期体重变化与全因和特定因素死亡率的关系华中科技大学潘安教授课题组分析了成年期体重变化与全因和特定因素死亡率的关系。2019年10月16日,《英国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了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1988-1994和1999-2014年间的数据,共有36051名参与者,他们的年龄均超过40岁,测量基线体重与身高,并回忆25岁和10年前的体重。平均随访年后,共有10500人死亡。与保持正常体重的参与者比,从青年至中年开始变胖的参与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脏病死亡率分别高出22%和49%,风险比为和,而从青年至中年由胖变不胖的参与者与死亡风险不相关。从中年至老年时期由胖变不胖的参与者的全因死亡和心脏病因素死亡的风险增加,风险比分别为和,而从中年至老年变胖的参与者与死亡风险不相关。在整个成年期均肥胖的参与者始终与全因死亡率的增加有关:从青年至中年的风险比为,从青年至老年的风险比为,从中年至老年的风险比为。最大超重与成年期死亡率之间弱相关或零相关。不同体重变化的模式与癌症死亡率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总之,成年期一直肥胖、青年至中年体重增加、中年至晚年体重减轻均与死亡率增加有关。若整个成年期保持正常体重,特别是青年期就防止体重增加,对于预防老年早死很重要。相关论文信息:● 研究发现极早产婴儿产后再转院预后较差近日,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Chris Gale及其课题组研究了极早产儿在非三级医院分娩和出生后,早期转院与死亡率和严重脑损伤的关系。这一研究成果2019年10月16日在线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上。研究组分析了英国国家新生儿研究数据库中2008年至2015年间的人口数据,共有17577名小于28周的极早产婴儿出生,按出生医院和出生后48小时内转院分组:向上转院组2158例,由非三级转至三级医院;非三级护理组2668例,在非三级医院出生且未转院;对照组10866例,在三级医院出生且未转院;水平转院组305例,在三级医院之间互转。对这些婴儿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以消除一般资料的差异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向上转院组婴儿出院前的死亡率相差不大,但严重脑损伤的几率显著增加,无严重脑损伤的存活率显著降低。非三级护理组婴儿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严重脑损伤或无严重脑损伤的存活率相差不大。与向上转院组相比,非三级护理组的婴儿出院前的死亡率相差不大,但严重脑损伤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无严重脑损伤的存活率显著增加。水平转院组和对照组的预后无显著差异。总之,极早产婴儿在非三级医院分娩和48小时内转院与在三级医院分娩相比预后较差。研究组建议提供围产期服务,尽量使极早产婴儿在三级医院分娩,而不是产后再转院。相关论文信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儿童他汀类药物治疗的20年随访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John . Kastelein课题组,近日公布了他们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儿童服用他汀类药物20年随访的结果。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2019年10月17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特点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严重升高和过早发生心血管疾病。儿童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短期疗效良好,但关于其心血管疾病风险变化的长期随访却很少。研究组对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儿童进行了长达20年的随访研究。共有214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和他们的95名健康兄弟姐妹接受了随访。这些患者均参加过之前关于普伐他汀治疗2年的效果和安全性的安慰剂对照试验。所有参与者均填写调查问卷,提供血样,并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随访结果表明,患者的平均LDL水平从 mg/dL降至 mg/dL,下降了32%;37名患者达到了治疗目标,即LDL水平低于100 mg/dL。在整个随访期间,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平均进展为 mm,而健康兄弟姐妹为 mm。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39岁时心血管事件和心血管原因所致死亡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和0%,均显著低于其同样患病的父母。总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从儿童期开始进行他汀类药物治疗可减缓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进展,降低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关论文信息:《细胞—代谢》● 酮症可改善多囊肾病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Thomas Weimbs课题组取得一项新进展,他们发现了酮症能够改善多囊肾病中肾囊肿的生长。2019年10月17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代谢》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最近的研究显示,食物摄入量的轻微减少会减慢小鼠模型中PKD的进展,但尚不清楚其影响是仅由于卡路里减少还是饮食的其他方面所致。研究人员发现该益处是由于酮症的诱导。在PKD大鼠模型中,限时进食且无热量减少,可强烈抑制受影响肾脏中的mTOR信号传导、增殖和纤维化。生酮饮食具有相似的作用,并导致肾囊性负担的消退。大鼠、小鼠和猫的PKD模型的急性禁食可导致囊肿体积迅速减少,而大鼠口服β-羟基丁酸酮则可强烈抑制PKD进程。这些结果表明,PKD中的囊细胞在代谢上缺乏弹性,可以通过饮食干预或补充BHB加以利用,这提示了治疗PKD的新途径。相关论文信息:《癌细胞》● ATRX基因突变神经母细胞瘤亚型对EZH2抑制剂敏感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Emily Bernstein研究团队发现,ATRX基因框内融合突变的神经母细胞瘤对EZH2的抑制敏感,这是通过调节神经元特征基因来实现的。相关论文于2019年10月17日在线发表在《癌细胞》杂志上。研究人员发现ATRX阅读框内融合蛋白从富含H3K9me3的染色质重新分布到活跃基因的启动子,并将REST基因鉴定为ATRX IFF目标,其激活促进了神经元分化基因的沉默。 研究人员进一步表明,由于神经生成基因的抑制,ATRX IFF细胞显示出对EZH2抑制剂的敏感性。因此,研究人员证明了ATRX结构的改变不是功能丧失,并提出了EZH2抑制剂作为ATRX IFF神经母细胞瘤的潜在疗法。据介绍,ATRX基因改变在青少年和年轻人的神经母细胞瘤中频繁发生。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ATRX的N末端大片段缺失,可产生无关键染色质相互作用域的IFF蛋白,同时保留SWI/SNF样解旋酶区域。相关论文信息:《细胞—干细胞》● 研究揭示驱动神经诱导的调控元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Nir Yosef和旧金山分校的Nadav Ahituv等研究人员合作鉴定并表征了驱动神经诱导的调控元件。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2019年10月17日的《细胞—干细胞》。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的神经诱导作为范例,研究人员通过使用RNA测序、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以及转座酶可及性染色质测序测试了在早期神经分化过程中的七个时间点。研究人员发现,DNA可及性的变化先于H3K27ac,随后是基因表达的变化。通过使用大规模平行报道基因分析在所有七个时间点测试2464个候选调控序列的活性,研究人员显示这些序列中的许多序列具有与各自细胞内源基因表达和染色质变化相关的时间活跃模式。研究人员结合所有基因组和MPRA数据的优先排序方法进一步确定了驱动神经命运的关键转录因子。这些结果提供了基因和调控元件的综合资源,即这些基因和调控元件可以在分化过程中协调神经诱导并阐明时序框架。据了解,表观基因调控和谱系特异性基因表达共同作用以驱动细胞分化,但这些过程之间的时序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清楚。相关论文信息:《细胞》:Volume 179 Issue 3● 体细胞重编程研究取得新进展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吴军和索尔克生物研究所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研究团队合作,从小鼠胚胎或成年细胞诱导产生了囊胚样结构。 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2019年10月17日出版的《细胞》杂志上。从单一的干细胞类型出发,到潜能扩展多能干细胞,研究人员建立了3D分化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谱系分离和自组织的方式生成囊胚样结构。EPS- blastoids在形态和细胞类型划分方面都类似于囊胚,并且在体外模拟了胚胎着床前和着床后早期发育过程中关键的形态发生事件。转移后,一些EPS囊胚进行了着床,引起子宫内膜蜕膜化,并在子宫内产生了尽管杂乱但有生命的组织。单细胞RNA测序分析显示EPS囊胚包含所有三个囊胚细胞类型,且它们的转录水平与正常的囊胚很类似。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可以通过细胞重编程从成年细胞中产生EPS囊胚。 EPS囊胚为研究早期胚胎发生提供了独特的平台,并为通过使用培养的细胞创造可行的合成胚胎铺平了道路。据了解,从胚胎到8细胞阶段的单个小鼠卵裂球可以产生整个囊胚。实验室培养的细胞是否保留相似的细胞全能性仍然未知。相关论文信息:《科学》● 研究发现发育中小脑初级祖区的时空扩展美国西雅图儿童研究所Kathleen J. Millen团队研究发现发育中的人类小脑初级祖区的时空扩展。这一研究成果2019年10月17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他们提出了从受孕后30天到出生后9个月的人类小脑的组织学和分子分析。人与小鼠之间的发育方式差异包括脑室和菱形唇初级祖细胞区域的时空扩展,以包括含有基底祖细胞的脑室下区域。通过小脑发育,人的菱形唇比在小鼠中持续存在更长的时间,并经历形态变化以在后小叶中形成祖细胞集合,这在其他生物体中甚至在非人类灵长类猕猴中都没有看到。人菱形唇的发育受阻与小脑后小脑蚓体发育不全和丹迪-沃克畸形有关。 这些特定物种的神经祖细胞的存在完善了我们对人类小脑发育障碍的认识。相关论文信息:● 研究发现适应性古人类基因美国华盛顿大学Evan E. Eichler课题组在研究中取得进展。他们发现拷贝数变异的适应性古老基因渗入和先前未知的人类基因。该研究于2019年10月18日发表于《科学》。研究人员发现分层的CNV与美拉尼西亚人的正选择特征显著相关,并为分别来自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和染色体上的大量CNV的适应性渗入提供了证据。使用长读序列数据,研究人员重建了这些多态性的结构和复杂的进化历史,并表明这两种基因均编码大多数人群中不存在的正选择基因。这项研究结果表明,起源于古人类并渗入现代人类的大量CNV在当地人口适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代表了尚未充分研究的大规模遗传变异的来源。据介绍,CNV比单核苷酸变异承受更大的选择压力,但尚未系统研究其在古老基因渗入和适应中的作用。相关论文信息:《科学》:Volume 366 Issue 6463● 科学家揭示海洋和陆生群体的生物多样性变化德国生物多样性综合研究中心Shane A. Blowes、美国丹尼森大学Sarah R. Supp和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Maria Dornelas等研究人员合作取得一项新成果。他们的研究揭示了海洋和陆生群体中生物多样性的变化。2019年10月18日出版的《科学》发表了这项成果。研究人员使用239个研究中的50000多个生物多样性时间序列,研究了物种丰富度和组成变化的空间变化,并发现了生物多样性变化的明显地理变化。快速的成分变化是普遍的,并且海洋生物群落超过总体趋势,而陆地生物群落落后于总体趋势。尽管在一些海洋研究中发现群体的丰富度每年平均增加和减少的趋势高达20%,但其平均富集度并没有改变。在局部范围上,广泛的成分重组通常与丰富度变化脱钩,而海洋中的生物多样性变化最强烈且变化最大。研究人员表示,人类活动从根本上改变了生物多样性。全球范围内下降的预测与地方范围内高度变化的趋势形成对比,表明生物多样性变化可能是具有空间结构的。相关论文信息:合作事宜:.cn投稿事宜:.cn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盐文化最早起源于中国。

古人调味,先要用盐和梅,《尚书》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酸、苦、甘、辛、咸这五味之中,以咸为首,所以盐也是"百味之首"。

有了盐之后,我们的食物才变得有滋有味。可是,我们在享受味蕾刺激的同时,也被食盐中的“钠”悄悄伤害了 健康 : “钠”元素摄入过多,让我们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

怎样在兼顾美味的情况下,让自己吃得更 健康 ?《生命时报》结合权威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的一项研究,教你 健康 吃盐。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 陈燊

北京朝阳医院营养师 宋新

《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了一篇模型研究,评估在中国用低钠盐取代普通盐(在餐桌上或在烹饪过程中使用的任意一种盐)的干预措施,对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Matti Marklund联合北京大学的科学家,分析了中国食盐替代与中风研究(SSaSS)的数据,发现 如果在中国使用含25%氯化钾的低钠盐替代食盐,将能每年减少45万例心血管死亡,减少了11% [1]。

低钠盐是一种含钠较少的盐,一般使用25%~67%的氯化钾替换掉食盐中的氯化钠。

使用低钠盐大约能降低5mmHg的收缩压和2mmHg的舒张压。 在中国台湾进行的一项研究也显示,使用低钠盐与较少的心血管死亡相关[6]。

中国疾控中心的调查发现,每3名成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据估计, 中国大约1/7的心血管死亡可归因为高钠摄入,也就是盐吃多了 [3]。而因此减少钠的摄入十分必要。

“低钠盐”,即在氯化钠(NaCl)、碘酸钾(KIO3)或碘化钾(KI)的基础上,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低钠盐适当降低了食盐中的钠含量,增加了钾含量。

正常成人每天钠需要量为2200毫克, 我国成人一般日常摄入的食物本身大约含有钠1000毫克,需要从食盐中摄入的钠为1200毫克左右(大约3克食盐)。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 健康 成年人一天摄入食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的上限是6克,而我国居民的摄入量远高于这一标准。因此,在营养师看来, 即使吃低钠盐,也尽量控制在6克以内。

虽然食用低钠盐可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不是人人皆宜。

低钠盐中钠的含量减少了,为了不降低咸味,会添加钾。大多数情况下摄入钾离子是安全的,但以下三种情况除外。

1、肾功能不好的人

钾离子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的。

当肾功能受损时,人体内的钾离子不能顺利排出,会在体内蓄积,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血钾升高。当血钾超过毫摩尔/升,就会对心血管造成威胁。

2、服用“普利”及“沙坦”类降压药物

高血压患者常用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氯沙坦、缬沙坦等降压药,会抑制了体内的激素——醛固酮的作用,导致钾离子排出受阻,血钾也就自然升高。

因此服用上述两种降压药物的同时,再食用低钠盐,高血钾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加。

3、服用螺内酯的人

螺内酯是一种常用的利尿剂,也同时是一种降压药物,它也会抑制醛固酮发挥作用。

因此,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也不宜多吃低钠盐。▲

参考资料:

[1] MARKLUND M, SINGH G, GREER R, et al. 2020. Estimated population wide benefits and risks in China of lowering sodium through potassium enriched salt substitution: modelling study. BMJ [J], 369: m824.

[2] Newberry S J, Chung M, Anderson C A M, et al. Effects of dietary sodium and potassium intake on chronic disease outcomes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J].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AHRQ), 2018.

[3] Mozaffarian D, Fahimi S, Singh G M, et al. Global sodium consumption and death from cardiovascular cause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 371(7): 624-634.

美国医学杂志新闻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美国医学杂志》美国ISSN:0002-9343,1910年创刊,全年18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刊载临床研究原始论文和初见病例报告、评论。兼及临床病理学高级学术会议探讨医学、科学与社会问题的文章和编辑部短评。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美国预防医学杂志》美国ISSN:0749-3797,1984年创刊,全年8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刊载预防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论文。涉及的学科包括流行病学、遗传学、营养学、毒理学和社会科学;应用的领域包括卫生管理、传染病防治、职业医学、环境卫生、航空航天医学、老年病、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等。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美国外科学杂志》美国ISSN:0002-9610,1890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历史悠久的著名外科权威专业性学术期刊,由美国六家主要外科医学会合办,专载普通外科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介绍手术技术、外科手术、步骤、设备和器械。主要栏目有论著、方法探讨、外科教育、简短报告、评论等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老年医学与老年病学集刊》爱尔兰ISSN:0167-4943,1982年创刊,全年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刊载实验老年医学和临床老年病学以及老年社会研究等方面的论述。Archives of Medical Research《医学研究档案》墨西哥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编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期刊投稿指南 14ISSN:0188-4409,1970年创刊,全年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2004年起由Instituto Mexicano del Seguro Social, Oficina de Bibliotecas y Divulgacion,MEXICO 出版,发表生物医学研究方面的原始论文和报道。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生物医学与药物疗法》法国ISSN:0753-3322,1947年创刊,全年10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编 Elsevier Science 出版社期刊投稿指南 21年影响因子。刊载生物医学和药物疗法,包括与之相关的生化、内科、药学、外科、生物物理、免疫、血液、神经与内分泌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评论和札记。Clinica Chimica Acta《临床化学学报》荷兰ISSN: 0009-8981, 1956年创刊,全年24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刊载临床化学和医学生物化学,包括化学、生物化学、免疫化学技术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简报、技术札记,以及学术动态报道。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欧洲放射学杂志》爱尔兰ISSN:0720-048X,1981年创刊,全年12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E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2005年EI收录245篇。刊载研究放射及医学影像技术应用与实践方面的论文、评论、病例报告,涉及X射线、CT、磁共振、超声波及其它先进影像技术和设备。Integrative Medicine《综合医学》美国ISSN:1096-2190,1998年创刊,全年4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主要刊载营养补充剂、植物药、饮食、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论文ITBM-RBM News《欧洲生物医学技术杂志-新闻》法国ISSN:1297-9570,全年6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2000年前刊名RBM-News,为刊载世界生物医学界学术活动及其新闻报道。 谢谢采纳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占绝大多数,可遗传,其基本病理生理为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代谢紊乱。

严重时常导致酸碱平衡失调,其特征为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减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

01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1.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食、多尿、消瘦;

2.肥胖,尤其有家族病史者;

3.明显的乏力;4.女性反复泌尿系感染;

5.皮肤瘙痒,或反复的皮肤起痈疥;

6.视物模糊;

7.手足麻木;

8.反应性低血糖,多在餐后3-4小时,或餐前发生低血糖症状。

02

糖尿病与饮食的关系

糖尿病的出现与饮食有关系,如果有糖尿病的遗传背景,再加上饮食上不加以控制,暴饮暴食,摄入过多油脂、含糖量较高的食物,总体热量超标,容易使人体出现脂肪堆积的情况,导致胰岛素抵抗,诱发糖尿病。

建议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标准体重计算好,每天可以摄入的总质量,同时选择清淡的食物,进行食物种类和量的分配才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食物时可以选择粗粮饮食,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的控制与稳定。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β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03

鸡蛋,是糖尿病的“催化器”?医生研究结果公布,越早了解越好

常言道:病从口入,我们已经了解到了,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饮食有很大的关系,于是有人提出:鸡蛋治糖尿病的催化剂,这种说法起源是一位德国 养生 学者发布了一篇论文,中心思想为:每人每天吃一个鸡蛋,会造成糖尿病的产生。

主要是因为这位德国 养生 专家在探讨这个问题时,忘记了一部分的潜在因素,他所进行的研究,被调查人员以50到60岁的老年人为主,通过观察老年人的生活、作息、饮食规律以及运动方面。

随后对这399名老年人进行了专门的饮食习惯调查,发现老年人吃一些食物会诱发糖尿病的三高问题。其实这个 养生 学家忽略了一点,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很容易诱发三高疾病、脑血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这些数据并不能准确的得出“吃鸡蛋会诱发糖尿病”的结论。

通过研究数据,吃鸡蛋和糖尿病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因为影响糖尿病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遗传、生活习惯、运动等,都可能会影响糖尿病的发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曾经建议,成年人最好每天吃一个鸡蛋,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而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的食用鸡蛋,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04

鸡蛋对 健康 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

《2015-2020年美国人饮食指南》建议将这种营养丰富的食物作为蛋白质的来源,但本月《美国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却引起了轰动,因为它报道了吃鸡蛋与心脏病和早死风险增加之间的联系。

适度食用鸡蛋可能有益于心脏 健康 ,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过量食用鸡蛋会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研究中发现的风险与饮食有关,正常情况下,除了一般饮食之外,额外每周吃3到4个鸡蛋,或每天摄入300毫克的膳食胆固醇。以前的研究表明,那些每天吃一个鸡蛋的人心脏病的风险降低了。

1、 鸡蛋与老年人 健康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鸡蛋中的卵磷脂是高密度脂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可以增加乙酰胆碱的数量,达到预防老年痴呆的目的。

蛋黄中含有可以保护眼睛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其抗氧化的作用可过滤损伤眼睛的紫外线,延缓眼部衰老,显著降低老年人退行性黄斑变性和白内障的发病率。

2、鸡蛋与儿童 健康

2015年,华盛顿大学从163名6 9月龄的婴儿中选出80人,每人每天喂食一枚鸡蛋,喂食6个月,其余婴儿不吃鸡蛋。

其结果显示:吃鸡蛋的婴儿体内的胆碱和DHA(一种ω-3脂肪酸)水平明显高于不吃鸡蛋的婴儿,胆碱和DHA系婴幼儿大脑发育至关重要的营养素。

英国《每日邮报》2017年报道,儿童每天吃鸡蛋可促进大脑发育,开发智力,增强体质。

05

延伸阅读——糖尿病疫苗要来了,每月打一针就能降糖?

在新闻中,有些人已经听说了糖尿病疫苗,糖尿病疫苗是我国的科研团队,在2019年研制出的治疗性DNA疫苗,听说用药频率可以稳定在每个月一次。

虽然这种疫苗不能治愈糖尿病,但是也不需要天天吃降糖药,一个月只需要用药一次,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算是好事一桩。

那么,这种疫苗真的对糖尿病患者有效吗?

首先,这款疫苗针对的是一型糖尿病患者,对二性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很小。

根据科研团队公布的数据显示:糖尿病疫苗通过DNA层面的干扰与控制,抑制机体对胰岛素以及胰岛B细胞的异常免疫应答,恢复胰岛细胞正常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这是专门针对一型糖尿病的疫苗,二型糖尿病本身没有免疫系统紊乱问题,自然也没有任何治疗效果。

虽然这款疫苗在2019年已经完成了动物实验,并且申请进入临床实验实验,但是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完成临床的数据收集,还没有获得药品上市的准字号。

对于一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这肯定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但是对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还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相信总有一天,每一位糖尿病患者能获得特效药,早日恢复 健康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美国医学杂志》美国 ISSN:0002-9343,1910年创刊,全年18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刊载临床研究原始论文和初见病例报告、评论。兼及临床病理学高级学术会议探讨医学、科学与社会问题的文章和编辑部短评。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美国预防医学杂志》美国 ISSN:0749-3797,1984年创刊,全年8期,Elsevier 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 2005年影响因子。刊载预防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论文。涉及的学科包括流行病学、遗传学、营养学、毒理学和社会科学;应用的领域包括卫生管理、传染病防治、职业医学、环境卫生、航空航天医学、老年病、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等。

During the holiday, I am ready to go with my family, especially the seaside scenery is beautiful, the weather is fine, I'm going to take some pictures there and play, but I can only stay there for a week, so I just play it well. Oh, that was my best friend, her to go fishing holiday, she will find a beautiful environment, sunny place, so as to catch fish, of course, he is ready to go with his parents, we wish each other have fun.

中国新闻医学杂志

您好,建议您去相关的专业学术网站或者是论坛上进行相关咨询。

医学学术期刊的种类有数千种之多,主要包括三个等级,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很多省份会划分自己的一类,二类期刊标准,核心期刊大概就有1000多种,其中中文核心200多个,科技核心900多个,学术期刊又根据医学的分类细分为很多类别,比如护理的有中华现代护理杂志,泌尿外科有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其它专业亦是如此,发表一篇跟专业相关的医学论文,可以适当提高职称晋升几率,具体的也可以跟专业机构咨询,希望能为您提供到帮助

医学论文医学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和致谢。题目1.题名规范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2.命题方式3.撰写英文题名的注意事项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 。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医学论文选题的技巧1.善于发现空白2.善于建立对应性选题3.在矛盾中寻求选择4.自选课题5.创新性原则医学论文的命题医学论文题目应是文章内容的集中概括。作者写论文,一是传播科技经验,二是为晋升需要,因此,论文好坏与标题有很大关系。由于论文题目首先映入读(编)者的眼帘,读(编)者浏览文章,多先看题目,然后才决是是否阅读(取舍)全文。所以,要求命题既能概括全文内容,又能引人注目,便于记忆和引用,做到恰当、确切、简短、鲜明,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以引起读(编)者的注意与兴趣。我国《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以及其它类似文件编写格式》提出:“题名应力求简短,一般不宜超过30个字。”医学论文题目应以20个字左右为宜,越简短(确切)越好。尽可能不用标点符号。一般不用英文缩略语(普通熟知且全称较长者例外,如DNA,DIC)。中文名词以写全称为宜。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稿约中规定“文题必要时给目录写一个限在75个字母空间之内的短题。”文题应与文章内容相符,一忌泛,二忌繁,同时还应具备可检索性、专指性、信息性,必要时可加副题,要给人一种“非看一下不可”的魅力。

医学核心期刊是指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准后公开发行的医学学术期刊。

1、《中国社区医师》: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期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旬刊。

2、《医学信息》:国内发行速度最快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期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旬刊。

3、《吉林医学》:创刊历史久远,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旬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

4、《中国医药指南》:国家级科技期刊、半月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

5、《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国家级科技期刊、半月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

6、《内蒙古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旬刊、万方收据库收录期刊,职称晋升认定期刊。

7、《按摩与康复医学》: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万方数据库收录、职称晋升认定期刊。

8、《中国卫生产业》:国家级医药卫生期刊、月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9、《中国当代医药》:国家级医药卫生专业刊物、旬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

10、《中国美容医学》: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月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

11、《中国药业》: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半月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

12、《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半月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