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实用医学杂志影响因子

发布时间:

《实用医学杂志》影响因子

比较好投的医学类杂志有:

1、《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CN:44-1193/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实用医学杂志》以临床实用为基础,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主要报道全国各地各级临床医生及医学科研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实用性较强的临床经验、医学新技术、新动态等。

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办刊宗旨显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来菌、抗生系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

3、《国际眼科杂志》

《国际眼科杂志》(CN:61-1419/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国际眼科杂志》为一综合性眼科专业学术期刊,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包括眼科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及相关学科研究论文。

4、《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半月刊)创刊于1989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编辑出版的部级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旬刊),是中国科技优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CSCD期刊。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王陇德副部长担任名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任张阳德教授担任主编,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以及医学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以及医学信息、动态方面的文章。设有论著、综述、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学术交流、病例报告等专栏。

5、《按摩与康复医学》

《按摩与康复医学》:ISSN:1008-1879,是康复医学期刊中很热门,也很不错的一本期刊,半月刊,审稿周期短,出刊速度快。

《按摩与康复医学》创刊于1985年,曾用名《按摩与导引》,是由广东省中医药局主管,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医学科技期刊。

以下是北大中文核心的目录,在北大的目录里级别其实难度,级别都是一样的,所以找合适自己的研究方向就可以,没有容难的区别。因此优助推荐从目录里找:中华医学杂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解放军医学杂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医学争鸣 复旦学报(医学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全科医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重庆医学 医学研究生学报 实用医学杂志 广东医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医学 军事医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医药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国卫生经济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 卫生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国卫生统计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中国医院管理 营养学报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环境与健康杂志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环境与职业医学 现代预防医学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中国卫生资源 卫生经济研究 中国健康教育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 中国疫苗和免疫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中国艾滋病性病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中国职业医学 中草药 中国中药杂志 中药材 针刺研究 中成药 中华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中国针灸 中药药理与临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中华中医药学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医用生物力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免疫学杂志 生理学报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解剖学报 中国免疫学杂志 病毒学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现代免疫学 解剖学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神经解剖学杂志 生理科学进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华病理学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华护理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高血压杂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国糖尿病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 肠外与肠内营养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华男科学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实用妇产科杂志 现代妇产科进展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生殖与避孕 中华儿科杂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临床儿科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中华肿瘤杂志 肿瘤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癌症杂志 肿瘤防治研究 中国肺癌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耳科学杂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眼底病杂志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眼科新进展 眼科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实用放射学杂志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放射学实践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药学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毒理学杂志 中国抗生素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药房 医学与哲学(B)

北大中文核心医学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如下:

1.中国老年学

2.实用医学

3.中国实用护理

4.山东医药

5.重庆医学

一般都是省级的比较多,你要用于评职呢 还是?

实用医学杂志影响因子

这个有很多了,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3.中国医学影像技术4.中国康复医学杂志5.中华检验医学杂志6.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7.中国超声医学杂志8.中华护理杂志9.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0.中国输血杂志11.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2.中国急救医学13.临床检验杂志14.诊断病理学杂志15.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6.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7.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8.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9.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你是要发表核心医学论文还是怎么

只有那几个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儿科学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

儿科学专业北大核心期刊有以下:

1.中华实用儿科临床

是由新乡医学院主管、主办的儿科学类高级学术期刊,为儿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

2.中国实用儿科

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是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儿科学类核心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新闻出版总署所评双效期刊、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第二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中获优秀期刊奖。

3.中国循证儿科

载体现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进行儿科学研究的成果为主的学术技术类期刊,同时也适当地介绍循证医学方法学。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获得2006、2008、2010年上海科技期刊审读、质量优秀奖;2009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4.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被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外科学、内科学、儿科学、皮肤科学、肿瘤学、放射诊断、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口腔医学、检验与临床、护理学、中医、老年学等)、中国药学文摘(CPA)、中国生物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

也就是某刊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数,它实际上是某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证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所发表的全部源论文数之比。 影响因子的产生和应用 在1998年,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博士在《科学家》(The Scientists)杂志中叙述了影响因子的产生过程。说明他最初提出影响因子的目的是为《现刊目次,Current Contents》评估和挑选期刊。目前人们所说的影响因子一般是指从1975年开始,《期刊引证报道》(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每年提供上一年度世界范围期刊的引用数据,给出该数据库收录的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JCR是一个世界权威性的综合数据库。它的引用数据来自世界上3000多家出版机构的7000多种期刊。专业范围包括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JCR目前是世界上评估期刊唯一的一个综合性工具,因为只有它收集了全世界各个专业的期刊的引用数据,JCR光盘版有许多很好的界面,显示了期刊之间引用和被引用的关系。可以告诉人们,那些是最有影响力的期刊,那些是最常用的期刊,那些是最热门的期刊。除影响因子外还给出:期刊最新排序(Current Rank)、刊名缩写(Abbreviated Journal Title)、国际统一刊号(ISSN)、总引用数(Total Cites)、及时性索引(Immediacy Index)、总文章数(Total Article)、被引半衰期(Cited Half-Life)。 影响因子及JCR给出的以上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说,对以下各类人员具有多种实用价值。 1)图书馆员 制定文献收藏计划和经费预算,向读者推荐优秀期刊。 2)编辑 了解和掌握自己编辑的期刊的情况,制订有效的编辑规划和办刊目标。 3)出版商 掌握和监测出版动态,掌握出版机会,做出新的出版决策。 4)作者(科研人员) a.寻找和确定与自己专业有关的期刊, b.确定论文投稿期刊, c.证实已经发表自己论文的期刊的水平。 5)信息研究分析人员 a.跟踪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趋势, b.研究学科之间及各学科内的引用模式。 c.研究学术论文生产的学问[2]。 d.研究专业学科的发展变化趋势。

药学实用杂志影响因子

2022未公布。1、APSB是我国唯一被SCI收录的药学综合性期刊。2、APSB,创刊于2011年6月,双月刊,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学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主办、《药学学报》编辑部和荷兰Elsevier公司联合出版。APSB于2016年被SCI收录,2017年首个影响因子为,位列药理学和药学专业Q1区,居全球261本国际同类杂志第16位。2019年影响因子预计突破,已成为国际药学综合学术Top期刊。

实用医学杂志的影响因子

生物医学仅仅肿瘤类杂志就有20个影响因子以上。同类杂志多且每个杂志文章少是影响因子高的原因,并非这个专业这个话题人气高。要说人气高应该是计算机领域,但影响因子最高才2。数学同类杂志(如偏微分方程)基本就1个,投不中连低一档的发表机会都没有,没有更多低档文章还怎么引用高档文章把影响因子捧上去?我觉得影响因子低的学科缺乏杂志战略头脑。JCP(计算物理)每年文章好几千影响因子,如果JCP能拆分成十个同类杂志拉开档次,高档年文章数少点比如几十,低档年文章数多点比如几百,这样肯定能把高档影响因子捧起来,假设JCP影响因子主要贡献者有10篇,拆分成十份后这10篇还在一份中,这一份文章总数减少十倍,则JCP的影响因子可从升至27。我不知道数学家那么聪明,怎么就没人看出影响因子这点猫腻?虽然说影响因子可以只在同专业做比较,但这会影响后来者选择专业,对学科整体发展不利,也让一些人投机钻营欺世盗名(比如计算机学者傍生物学高影因子)。

我现在搞清为什么医学期刊影响因子高。影响因子=被引用数/发表数(指两年内),如某期刊上一年文章只被本期刊第二年引用,那么理论上最高影响因子=1,如果某学科只有一个期刊,则该学科影因最多为1。这样看医学类有影因30的期刊,说明该学科同类期刊至少30个。所以影响因子高只能说明该学科期刊多并非人气旺。公平的指标=影响因子/本学科期刊总数。一本期刊ㄧ次刊登100篇文章不如分成10种期刊每种ㄧ次刊登10篇,影响因子立马增10倍。

学报一般是综合性的,专业性要求不是很强,如果写的文章是综述类的文章发学报会好发一点,如果是研究性文章发期刊更有价值

1、查询外文期刊影响因子,可使用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的JCR(Journal of Reports),其中JCR Science Edition 用于查询自然科学类期刊,JCR Social Sciences Edition用于查询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2、查询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可使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联合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万锦堃主编,科学出版社)。有需要的读者请到图书馆咨询部查询。具体可查阅“创新医学网期刊鉴别”栏目。

实用医学杂志影响因子多少

比较好投的医学类杂志有:

1、《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CN:44-1193/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实用医学杂志》以临床实用为基础,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主要报道全国各地各级临床医生及医学科研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实用性较强的临床经验、医学新技术、新动态等。

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办刊宗旨显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来菌、抗生系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

3、《国际眼科杂志》

《国际眼科杂志》(CN:61-1419/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国际眼科杂志》为一综合性眼科专业学术期刊,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包括眼科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及相关学科研究论文。

4、《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半月刊)创刊于1989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编辑出版的部级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旬刊),是中国科技优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CSCD期刊。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王陇德副部长担任名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任张阳德教授担任主编,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以及医学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以及医学信息、动态方面的文章。设有论著、综述、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学术交流、病例报告等专栏。

5、《按摩与康复医学》

《按摩与康复医学》:ISSN:1008-1879,是康复医学期刊中很热门,也很不错的一本期刊,半月刊,审稿周期短,出刊速度快。

《按摩与康复医学》创刊于1985年,曾用名《按摩与导引》,是由广东省中医药局主管,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医学科技期刊。

学报一般是综合性的,专业性要求不是很强,如果写的文章是综述类的文章发学报会好发一点,如果是研究性文章发期刊更有价值

医学类学术期刊有:

一、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是1915年创办的双语学术期刊,周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

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期刊主要读者对象是广大医药卫生人员。

二、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医学争鸣》刊载的内容主要是医学学术方面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的交锋与辩论。英文刊名为《NEGATIVE》,以期经历“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的螺旋式上升,达到新的认识境界。

反映发明与创新、否定与假说、探索与发现等前沿医学思想,传播医学领域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成就,服务医学科学研究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

三、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主管、主办中文版半月刊。

据2018年4月《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十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常务委员49人,委员127人,特约编委5人,海外编委12人。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共出版文献18690篇,总被下载1789818次、总被引87645次。

四、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是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第二军医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刊物。1980年6月创刊。

据2018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官网显示,《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委会拥有委员67人,客座编委13人,2017年度共有368位审稿专家。

五、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原第一军医大学学报)创刊于1981年,为国内外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是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被美国Medline/PubMed、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华医学杂志

百度百科—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百度百科—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百度百科—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百度百科—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1.韩永智, 王群. 全秃的循证治疗 [J] . 循证医学, 2010 ,10(1):.罗玉燕, 王群.尖锐湿疣的细胞免疫学研究进展[J].热带医学杂志,2010,10(3):.王群, 宗飒. 银屑病及Marie Unna遗传性稀毛症的遗传易感基因 [J].循证医学2009,9(4):.王 群. 生殖器人乳头瘤病毒的生物学. 性传播性感染进展. 20085. 李楠,王群. 重叠综合征患者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和肌酶的相关研究. 广东医学. 2008,29(10)6.Qun Wang. ZG Bi. and YS Wan. Molecular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E6 and E7 genes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6b. J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06,126(4):A127-7.王 群,韩永智.口服特比奈芬治疗甲真菌病临床随机试验的Meta分析[J].循证医学,2006,6(2):.黄跃深, 黄志宏, 王群, 黄述江, 李敏. 350例盆腔炎患者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6,13(2):94-959.王 群.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足癣的系统评价[J].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 2006, 6(3):158-16310.黄跃深,张斌,李敏,叶海燕,黄海英,王群,邓伟平. 妊娠期解脲支原体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4):1614-161511.王 群、毕志刚、张兆松. 人乳头瘤病毒6b型早期蛋白E6和E7基因的克隆及表达.中国麻风皮肤病杂2006 22(6)12.刘玲玲, 冯信忠, 王群, 赖维, 王宝玺, 郭在培, 郑志忠,章伟, 李恒进, 骆丹, 曾凡钦, 许爱娥, 朱学骏. 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 (8):540-54113.王 群 戴少霞 刘积群 王德莉.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白介素-2对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研究.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2006 22(7)14.相文忠, 王飞, 王群, 刘丰, 张兆松, 苏川, 毕志刚. 人乳头瘤病毒E7 与人干扰素α- 2b 融合基因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表达.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7):430-43215.黄跃深,王群,邓伟平,万建勣. 晚期神经梅毒—麻痹性痴呆3 例临床分析.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 , 35 (10):648-64916.邓伟平,黄跃深,万建绩,丁街生,王群. 重症药疹52例治疗分析.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20(12):12740-74117.Qun Wang, Alicia Turlington, Stphan Heo, Andrea Blanco, Jian Tian, Zuia Xie, Bingfang Yan and Yingsheng Wan. Extracellular matrix activity and caveolae events contribute to cell surface receptor activation that leads to MAP kinase activation in response to UV irradiation in cultured human keratinocytes. Int J Mol (SCI影响因子)18.Lihua Qiu, Qun Wang, Wen Di, Qin Jiang, Erica Schefeller, Steve Derby, Harold Wanebo, Bingfang Yan, YS Wan. Transient activation of EGFR/AKT cell survival pathway and expression of survivin contribute to reduced sensitivity of human melanoma cells to betulinic acid. Int J Onc. 2005, 27: 823-830. (SCI影响因子)19.F Wang, ZG Bi, GF Li, HW Wu, Q Wang, F Liu, XJ Wang, ZS Zhang, BF Yan, YS Wan. Generation of Recombinant Adenovirus Vectors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1 E7 Gene and Its Expression in Eukarytoic Cells. Annual Meeting of Society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May 1, 2005, St. Louis, .Qun Wang and Yingsheng Wan. Constructions of full length cDNA differential display libraries for genital warts based on long template PCR and full-length cDNA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 FL-cDNA-SSH ) J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04,122(3):A131-21.Fei Wang, Qun Wang and Yingsheng Wan.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6b (HPV-6) E7 in BL21. J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04,122(3):A131-22. 相文忠; 王飞; 李光富; 王新军; 王 群; 刘丰; 张兆松; 毕志刚;HPV11-E7与人干扰素α-2b融合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10):.相文忠,王飞,李光富,王新军,刘丰,王 群,张兆松,毕志刚.人乳头瘤病毒11型E6基因与人IFN-α2b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7):.王飞; 毕志刚; 李光富; 吴海玮; 王 群; 刘丰; 王新军; 张兆松.人乳头瘤病毒11型E7蛋白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5,38(5):.王飞; 王 群; 毕志刚; 李光富; 王新军; 张兆松;人乳头瘤病毒11型早期蛋白E6和E7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2):.吴勤学; 王洪生; 王 群.梅毒螺旋体基因序列及其意义[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10):618-62026.吴勤学; 陈小红; 王 群; 李晓杰; 王洪生. 抗三种微生物血清抗体与寻常型银屑病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 20(5):.吴勤学,陈小红,王群,李晓杰,王洪生. 抗三种微生物血清抗体与寻常型银屑病相关性的研究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 ,20 (5):415-41728.王飞; 毕志刚; 王 群; 李光富; 王新军; 张兆松. 人乳头瘤病毒11型E7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4,37(7):416-41829.王飞; 毕志刚; 李光富; 王 群; 王新军; 刘丰; 张兆松.人乳头瘤病毒11型E6的原核表达[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4年 18(5):257-259,26830.盛琪; 王 群; 李莉; 许桦. 电灼与免疫调节剂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20(3):249-25031.石继海; 夏隆庆; 王 群; 王大光; 鞠强; 辛燕; 康晓静; 何秀珍; 隋连金; 钟宇眉; 邵长庚. 不同严重程度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年36(3):.陈小红; 吴勤学; 王 群; 刘训荃. 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抗β-溶血性链球菌及其相关提取物抗体状态的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 , ,2002,31( 6期):.张良芬; 吴勤学; 王 群. 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状态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34(2期):.王 群,吴勤学,靳培英,余艳华.不同培养条件下马拉色菌蛋白产量和组成的初步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30(5):.王 群,吴勤学,陈小红. 靳培英脂溢性皮炎患者血清中抗马拉色菌抗体检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30(6):.王 群,吴勤学,靳培英,韩国柱. 嗜脂性马拉色菌与银屑病发病相关关系初探[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1,17(4):.王 群,吴勤学,陈小红,顾 恒,靳培英.特应性皮炎Th1/Th2免疫状态初探[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1, 17(4):. 王群,王千秋. 白癜风的最新研究.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8,24(5):.王群,王千秋. 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尿样人类乳头瘤病毒DNA检测.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9,25(1):63-6440.王群,王千秋. HPV疫苗在性病控制中的作用.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8,24(2):127-12841. 王群,王千秋.干扰素治疗有效与无效的人类乳头瘤病毒相关皮损的局部细胞免疫状态.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8,24(2):12742.王群,邵长庚. 对供血者加测HIV-1 p24抗原进一步减少HIV经血传播.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7,23(2):95-97.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