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广东省中医院脑外科论文

发布时间:

广东省中医院脑外科论文

估计没人愿意帮你写 太麻烦了

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范文篇2 浅论新时期中西医结合 21世纪必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全人类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的“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促进和实现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远大目标,是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及科技工作者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门学科,它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基础上,且在两者之间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后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应该是通过比较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在医疗实践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认识手段和应对措施的异同,吸收各自的长处,逐步做到在理论体系上融会贯通,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可以帮助理解和阐明深奥复杂的中医理论,而中医药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独特认识和对疾病独到的治疗手段又能丰富和充实现代生命科学的内涵。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也是我们缩短与医学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以自己的特色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优势所在。 目前国外对“结合医学”的研究和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NIH1992年用于整个替代医学的研究经费仅200万美元,而近年仅哈佛大学麻省总院用于中医药的科研经费已超过1亿美元。广东等省政府都已明确将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列入全省重点工作之一。这些都为我们积极谋求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面对这样一个大好的时机,中西医结合工作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一、中西医结合的意义 1.疾病预防。如在传染病的预防当中,中医学在这方面办法不多,而西医学“疫苗”方法就很有效而且简单方便。 2.疾病诊断。中医在诊断上是笼统的、抽象的、理论性的,而西医在诊断上是具体的、准确的、实在的。如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医说是“中风”、“肝风内动”等所致,这的确不好理解,患者也不易接受。要明确诊断该病,就需要应用现代化设备,即西医检查手段,如CT、MRT或DSA。 3.疾病治疗。对某一种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思考,明确中医治疗疗效好还是西医治疗疗效好,然后应用疗效好的方法治疗,以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负担。 4.疾病康复。许多疾病,西医只能采取加强营养、增强功能锻炼等措施,靠人体自身恢复,而中医可以采用针灸、理疗等康复措施,这时中、医康复治疗措施就是最好的。 二、理论互补发展 建国初期制定的“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及1954年以后中西团结合作的真正实现,是中西医结合迈出的第一步。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过程中,“西学中”人员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体。后来随着中医院校正规教育的发展,通过进一步学习西医而由中医成长为中西医结合人才者逐渐增多。这类人才与“西学中”相比,虽有西医学基础不够坚实的缺陷,但在“系统学习,全面掌握”中医学方面,却又表现出一定的优势。确立现代科学方法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是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关键。现代科学方法当然包括现代医学方法。一般而言,生命科学不过是物理、化学、数学等非生命科学在生命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由于方法论的统一性,现代医学与不断发展的现代自然科学的高度亲和性,是传统医学所无法比拟的。 近两百年来,现代科学的进展带来西医的飞速发展。西医一直致力于从微观角度探讨生理、病理,从而带动新的疗法及药物的发明。在后基因组学时代,生物医学界认识到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因此又有了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帮助人们了解从基因到蛋白再到组织和器官,直至人体这一复杂系统的运作方式。其治疗手段的发展可归结为以基因或某些分子为目标的靶向治疗、代表药物等。 因此,多数学者认为中医应当向西医学习,打开黑箱,探求脏腑经络阴阳的本质,各相当于西医的何种系统、器官、功能乃至分子,方药治疗不仅能表现为临床疗效,而且要从分子机理上进行实验验证,从而说明中医的某一理论是科学的,并且把这当作中西医结合的首要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西医界一直在做上述努力,并取得不少的成果,如肾本质的研究、阴阳的物质基础、经络的实质等。 三、用西医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 具体而言,就是用队列研究、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医疗效,规范中医的“辨证”。例如冠心病全都归于数种乃至一种证型,并以固定的方药施治,再以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判断疗效。多数学者认为这种以病统证,及于方药的治疗及评价体系,有助于中医证的客观化及疗效的可重复性。 这种方法将中医辨“证”的特点纳入到了西医诊“病”的体系之中,简化了中医的思维,易于掌握,方便西医运用中成药,例如治疗心衰用参麦针,治疗发热用清开灵,等等,但同时也失去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环节是证。通过患者的表现,归纳出属于何证,便可制定相应的法、方、药,如药证相符,即可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即需进一步思考辨证、用药是否正确。成功治疗一例患者后,以后遇到类似的患者就会考虑以相同的理法方药略作调整加以应用,同一类证可以用同一类方,《伤寒论》即为代表,这就是中医疗效的可重复性。 中西医结合可以理解为把中医学理论和西医学理论相联系,各取其优势,做到优势互补,然后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实现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目的;为了推广中医药,证明中医药的疗效,对中药进行有效成分研究,即中药的西药化研究,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沈自尹.从肾本质研究到证本质研究的思考与实践――中西医结合研究推动了更高层次的中医与西医互补.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4(4):47. [2]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基础[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猜你喜欢: 1. 中西医结合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2. 大学生医学论文范文 3. 本科医学毕业论文范本 4. 大学医学论文范文

随着针灸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对部分针灸疗效机制科学意义上的肯定,逐渐形成了西方针灸的概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针灸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 范文 一:针灸治疗HZ止痛效应分析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简称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节及皮肤,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其特点是侵害单侧一个或多个皮区,多表现为躯干的环状或条形损害。笔者采用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方法 ,运用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观察不同针灸方法的止痛效应,并分析患者满意度与止痛效应的关系,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

病例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为2007年4月—2009年10月针灸科、皮肤科住院或门诊患者。将101例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采用中心随机的方法,分配至A组(电针组)30例、B组(铺棉灸组)23例、C组(火针组)25例、D组(叩刺拔罐组)23例。剔除5例误纳病例及2例脱落病例,结果最后符合方案A组27例、B组23例、C组24例、D组20例,共94例。其中男54例(),女4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0岁,平均(±)岁。4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生命体征情况,经统计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而且两组患者不适至初诊时间、疱疹情况,经统计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间具有可比性。

试验标准

(1)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蛇串疮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2]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①年龄18~70岁;②出现疱疹1~7天内,未经过抗病毒和止痛治疗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接受本课题组各种治疗方法、服从课题组安排者。(3)排除标准①属于带状疱疹的特殊类型,包括眼、耳带状疱疹、内脏带状疱疹、脑膜带状疱疹、泛发性带状疱疹、无疹型带状疱疹;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④瘢痕体质者;⑤合并严重的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或全身衰竭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患者,结缔组织病、血友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⑥病情危重,难以对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确切评价者;⑦1个月内应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

治疗方法

4组患者疱疹局部均保持皮肤清洁,注意保护皮损。治疗时取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进行。(1)A组(电针组)取穴:阿是穴(病变皮损处)、夹脊穴(患侧)、支沟穴、后溪穴。操作方法:所有穴位定位均按照《国家标准经穴部位》[3]取穴。阿是穴用平刺法局部围针刺,夹脊穴向脊柱方向斜刺,支沟穴、后溪穴直刺,均进针约~寸,针刺得气后,接韩氏穴位刺激仪,采用疏密波,频率为2/100Hz,2~5mA,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通电30min后出针。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计1个疗程。(2)B组(电针+铺棉灸组)铺棉灸操作方法:将脱脂干棉花撕成薄如蝉翼,约3cm×3cm大小棉片,根据皮损的面积决定施灸棉片的数量。铺在阿是穴上,用火柴点燃烧尽棉花,每次施灸3遍。其余治疗及疗程同A组。(3)C组(电针+火针组)火针操作方法:术者左手持点燃的酒精灯,右手持中粗火针在外焰加热针体,直至将针尖烧至红白后,迅速准确地刺入疱疹中央约~,根据疱疹数量的多少,先刺早发的疱疹,每次选择3~5个,每个疱疹针刺2次,术毕挤出疱液,按压约30秒钟,涂上一层万花油。其余治疗及疗程同A组。(4)D组(电针+叩刺拔罐组)叩刺拔罐方法:术者以一次性梅花针叩刺阿是穴,以局部微渗血为度,然后选择大小合适的玻璃罐,迅速拔按在叩刺部位及病损两端。留罐5~10min,出血3~5mL,取罐后用活力碘消毒患处,视疱疹面积大小,决定火罐的型号和数量。其余治疗及疗程同A组。

观察指标

(1)疼痛评价指标①疼痛强度(VAS评定法,单位:mm):记录观察点前24h内最痛点。以100mm标识,0表示不痛,100mm表示患者能够想象的最大疼痛强度。②疼痛缓解程度(%):记录观察点前24h内疼痛强度与基线相比的缓解情况。记录范围0~100%,0表示完全没有缓解,100%表示完全缓解。③疼痛开始缓解时间(d):从患者开始感觉有疼痛到疼痛缓解程度恒定在30%以上所需的时间。④疼痛持续时间(d):从患者开始感觉有疼痛到疼痛完全消失所需的时间。于观察第1~10天每次治疗前、第11天记录。③④项如在疗程内无法记录(疼痛未缓解或者消失),则在第22、30、60、90天随访时记录。(2)患者满意度:用标尺法,0~100代表患者对其所接受的治疗 措施 的耐受性,100分表示很满意,0分为很不满意,让患者读出最能代表其耐受程度的位置,并记录读数(分)。于第11天记录。

统计方法

数值以(珋x±s)表示,所有数据进行比较前,经过K-S正态分布检验。正态分布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用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患者满意度与VAS疼痛评分的关系

见表1和图1。各组带状疱疹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减少,且治疗后各组VAS评分存在差异(P<),A组治疗后VAS评分为(±)分,B组(±)分。4组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说明经1疗程的针灸治疗后,针灸各组的总体止痛效应相当。经治疗后,各组带状疱疹患者的满意度有一定的不同(P<),A组(电针组)、C组(电针+火针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B组(电针+铺棉灸组)、D组(电针+叩刺拔罐组)(P<);电针组与电针+火针组患者的满意度相当(P>);电针+铺棉灸组、电针+叩刺拔罐组患者满意度相当(P>)。从患者角度分析,较电针+铺棉灸、电针+叩刺拔罐,患者更加认同电针治疗或电针结合火针治疗。病人满意度是指病人凭着自己对健康的理解,权衡自己的经济条件,结合自己对医疗保健的要求,对所接受的医疗服务的综合评价。[4]涉及整个疾病就诊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对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图1,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之间均无显著的相关性(均P>)。

患者满意度与患者疼痛缓解、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程度的关系

见表2和图2。4组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但疼痛缓解程度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其中以A组(电针组)较B组(电针+铺棉灸组)疼痛缓解程度更明显(P<)。四组患者的满意度与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5)。

3讨论

带状疱疹属中医“蛇串疮”范畴,其发生多因机体正气不足,湿热毒邪循肝胆经络熏蒸肌肤;在病变后期,余毒未清,瘀血阻滞肌肤而发生神经痛。神经痛为带状疱疹特征之一,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困扰患者的主要原因。止痛是针灸的一大功能,针灸有减轻带状疱疹疼痛、缩短疼痛持续时间等作用[5-6]。本方案取阿是穴、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治疗,本取穴方案从蛇串疮病机出发,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湿止痛的作用。采用电针法、电针+铺棉灸法、电针+火针法、电针+叩刺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患者,虽治疗后各组的VAS评分、疼痛缓解程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的疼痛强度、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各止前效应指标,除了疼痛缓解程度A组优于B组外,余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组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考虑与带状疱疹的自然病程一般为2-3周[7]有关,估计到治疗后的观察点,大部分患者自然病程已向痊愈转归,因此无法体现各疗法止痛效应的差别。电针法为阿是穴围针刺加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电针治疗,其余三种疗法分别为在此基础上加上铺棉灸法、火针法、叩刺拔罐法,治疗后VAS评分A组(电针组)明显低于B组(电针+铺棉灸组),而疼痛缓解程度A组优于B组,结果说明针灸本身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疼痛,将电针和铺棉灸重叠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不仅不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可能还增加了患者的疼痛。

本研究中的患者满意度,是患者将其所接受的治疗措施的耐受性用0~100分表示出来,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属病人 报告 的临床结局。病人报告的临床资料已成为临床疗效评价关注的焦点,可用于最佳治疗方案的评价与选择。[8]本研究结果发现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更加认同电针治疗或电针结合火针治疗,但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的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二:循证医学针灸证据评析

1针灸研究证据的来源和范畴的确立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评价体系对针灸医学的启示,根据针灸学科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以及证据来源范围,本研究确定的针灸研究证据范畴主要包括:现代研究证据、古籍载录证据、专家 经验 证据,其中现代研究证据又包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病例序列研究和个案报道。下面对各类研究证据的特点和纳入理由作简要阐述。

古籍载录证据流传至今的针灸古代医籍是历代针灸临床经验的积累,不仅涵盖了针灸安全有效的成功经验、针灸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等有价值的信息,并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反复证实了其真实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因此,古代医籍载录的相关针灸防治疾病证据是针灸临床决策不可忽略的最佳证据之一,本研究纳入的古籍载录证据涵盖清代以前所有针灸治疗类文献,从内容形式上说主要包括以疾病为纲的针灸处方文献和针灸医案。

专家经验证据经验类文献对于临床医学来讲往往是最直接的体验记录,是临床实践与医学理论相结合、突破和创新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理论概括和实践指导意义。因此针灸专家经验 总结 也是针灸临床决策不可忽略的最佳证据之一。本研究纳入的专家经验总结主要为1919年以后国内针灸专家的临床经验类文献,按照专家资质分为针灸名老中医专家经验和一般针灸专家经验。

现代临床研究证据近现代临床研究文献是针灸临床研究证据的主要来源。针灸学的特点之一是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化治疗,并且疗法丰富,因此采用统一、标准化治疗方案的针灸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不足以代表针灸临床研究的全貌。因此,本研究除了纳入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还纳入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病例序列研究和个案报道,没有纳入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

(1)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是被认为是评价医学干预措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最佳研究设计,证据的论证强度和科学性最佳[4]。本研究将RCT作为针灸研究证据之一,但对于针灸RCT的评价既要考虑试验设计完成质量,又需考虑到针灸临床实际。

(2)非随机对照研究:目前,非随机的临床对照研究(Clinicalcontroltrial,CCT),仍在中医药、针灸领域中占据多数地位[5]。这类研究虽未采用随机方法,但采用对照组进行比较,故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仍能给针灸临床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或线索。因此,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为本研究针灸研究证据纳入来源之一。

(3)病例系列研究:病例系列研究(Caseseriestri-al)的价值在于可用于观察临床对照试验排除的患病人群,可以充分施展针灸辨证论治特点,且费用低廉,而且在国内发表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中,病例系列研究最多,故本研究也将其纳入针灸研究证据的范畴。

(4)个案:个案(Singlecasestudy),也称单个病例报告。针灸个案往往灵活多变地记录针灸疗效卓著的治疗方案或完整的治疗变化过程,是最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针灸疗法复杂干预特点的文献形式,对于针灸临床实践具有一定价值。因此个案也是针灸研究证据的纳入范畴。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是循证医学提倡的最佳证据之一,但针灸治疗方案随辨证论治灵活多变,强调临床研究的“同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不足以一一对比分析,难以顾及针灸辨证论治、复杂干预的核心特点,故本研究没有将其纳入临床决策分析的研究证据范畴。

2针灸临床研究证据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

本研究在《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面瘫》制定过程中形成的针灸研究证据评价方法和标准基础上,借鉴已有中医领域的证据评价方法和标准[6-7]进行补充和完善,初步建立各类针灸研究证据质量评分标准和分级标准。

古籍载录证据的质量评价方法古代医籍中的证据是论述性的,是临床经验记载或具体医疗过程的描述,故此,本研究主要考虑医籍质量、医家资质、记载形式(医案、论述)、证据应用强度、内容完备程度等因素,初步建立古籍载录证据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1)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5分者,且须符合前3条中1条以上,其中符合第2条者为经典著 作文 献,符合第3条者为历代沿用的古代证据。中质量文献:得分≥4分者,且须符合前4条中2条以上(含2条)。低质量文献:得分﹤4分者。(2)评价指标说明:珍籍:本研究指王雪苔教授主编的大型丛书《针灸古典聚珍》中的收录67种针灸医籍。古代针灸经典著作: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初步确定的古代针灸经典著作指《素问》、《灵枢》、《难经》、《甲乙经》。古代针灸名医:依据中医文献学、医学史及针灸发展史[8-9],用专家咨询法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初步确定的古代针灸名医有33位,包括:黄帝、扁鹊、华佗、涪翁、郭玉、曹翕、吕广、皇甫谧、王叔和、徐秋夫、徐文伯、葛洪、甄权、杨上善、孙思邈、王焘、王惟一、王执中、何若愚、阎明广、窦汉卿、王国瑞、滑寿、徐凤、凌云、高武、汪机、马莳、杨继洲、李时珍、吴昆、张景岳、李学川。记载为历代沿用:指该治疗方案在历代专著中重复应用。

专家经验证据的质量评价方法专家经验总结一般由专家自己或他人概况归纳而成,来源范围包括专家经验代表性专著和期刊论文。本研究一方面结合疾病的诊治特点制定纳入排除标准,一方面依据专家范畴界定、作者、载体形式及经验总结可靠性等因素,初步制定专家经验证据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1)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5分者,且须符合前3条中1条以上。中质量文献:得分≥4分者,且须符合前4条中2条以上(含2条)。低质量文献:得分﹤4分者。(2)评价指标说明:针灸领域名老中医专家的界定:在时间范围上界定为民国至今的近现代针灸名老中医;进而依据文献学、医学史及针灸发展过程[8-9],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集成工作指导老师名单,经过专家咨询、讨论和总结,初步确定近现代针灸名老中医范围,他们的代表性著作以及由他人完成的经验总结为证据来源。中文核心期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制的第一版至第五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依据进行界定。

现代针灸研究证据的质量评价方法(1)随机对照试验:本研究基于CONSORT声明[10]、Jadad评分量表[11],结合针灸临床实际及文献特点对干预措施的质量控制标准、疗效指标、文献载体指标等进行补充,初步制定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11分者,且前3条得分≥3分,第4~11条符合5条以上。中质量文献:得分≥10分者,且前3条得分≥2分,第4~11条符合3条以上;或者得分≥8分者,且前3条得分≥2分,且必须符合第4~11条符合5条以上。低质量文献:得分﹤8分,且前3条得分≤1分;或观察对象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2)非随机对照试验:本研究在RCT评价基础上,根据非随机的临床对照试验研究特点,初步制定该类证据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8分,且前8条标准必须符合5条(含5条)以上。中质量文献:得分≥8分,但前8条评价标准符合5条以下。低质量文献:观察对象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或得分﹤8分。(3)序列研究质量评价方法:本研究在RCT评价基础上,根据病例序列研究特点制定该类证据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具体见表5。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8分,且前8条标准必须符合5条(含5条)以上。中质量文献:得分≥8分,但前8条评价标准仅符合5条以下。低质量文献:观察对象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或得分﹤8分。(4)个案:针灸个案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的制定考虑了载体形式、作者资质、病人诊疗信息完整性、治疗措施、疗效等因素,具体见表6。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5分者,且须符合第4、7条。低质量文献:得分﹤5分,或得分≥5分者,未符合第4、7条标准。

3针灸临床研究证据强度及推荐等级标准的形成

本研究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结合针灸学科特点,通过专家会议讨论、问卷咨询等方式初步制定了针灸循证决策的研究证据强度及推荐等级标准,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的等级一一对应,即高质量证据推荐强度也高。

4结论

遵循最佳研究证据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关键环节,而证据的评价是保证其利用的前提。因此,本研究将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与针灸学临床实践原理与现有文献特点有机融合,初步建立了符合针灸自身特点的针灸临床研究证据评价体系,该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参考循证医学证据评价方法结合针灸自身特点

循证医学以客观、真实证据作为临床决策的可靠来源,其理念、思路和方法值得针灸医学深入研究和借鉴。针灸临床文献中同样也存在着大量应用于针灸临床决策的文献,故此本研究以从文献中挖掘真实、有效的治疗方案为目的,参考循证医学证据评价方法并结合针灸学科自身特点,建立应用于针灸临床循证决策的证据评价体系。该体系既包括RCT、CCT、病例序列等研究证据的评价方法,同时强调名老专家经验证据和古籍载录证据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反映针灸临床实际特点的证据如个案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能基本体现针灸临床实践的规律和特色。

以针灸临床决策为目的最大可能纳入研究证据

针灸临床研究证据评价体系是应用现代循证医学理念方法研究针灸临床决策的方法学探索,它跨越两个不同医学体系,但归根结底还是以针灸理论及其实践为根本的,因此该体系必须兼顾针灸临床个体化、经验性等特色。随机、对照、盲法固然是临床可靠性评价的最好方法,但中西医学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导致应用这些方法到针灸临床实际中尚有很多不适用性。针灸临床文献包含有RCT、CCT、病例系列研究、专家经验、个案报道、古籍载录证据等多种类型,各类型文献之间既有方法学可靠性上的强弱,也有针灸临床可适用性的高低,还有完成质量优劣以及针灸数千年传承的习惯等多方面的不同,因此本证据等级体系以目前针灸临床证据水平现状为基础,调和多因素对证据水平的评价影响,最大可能的纳入各类有价值证据。

多角度考虑影响证据质量的因素

针灸临床决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因素影响过程,从证据角度评价各类型针灸临床文献是值得被深入探索的新领域,针对针灸理论及实践的特殊性,在考虑现行循证医学评价指标外,本研究加入医家个人资质、水平、单位、载体、学术观点、具体针灸方案、理论解释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价指标的探索,并针对各类研究证据提出一套严格的评价方法和质量分级标准,以排除低质量或不合格证据,筛选出高质量的可信性强的证据,为临床应用提供切实可行的有价值证据。

综上,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方法、专家访谈方法和共识性方法,结合针灸学科及文献特点,比对循证医学证据评价体系,探讨针灸研究证据的范畴和特点,初步建立了针灸研究证据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初步建立了针灸临床研究证据体系。但鉴于针灸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特殊性,建立适合针灸诊疗特点和文献形式的证据分级,评价体系还是一项探索性的研究,故还存在研究证据的评价指标的确定可能不够完善,部分评价指标缺乏权威参考标准等不足之处,亟待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针灸推拿学专业职业规划范文

2. 电大护理论文范文

3. 中医院实习心得体会3篇

4. 临床医学大专生简历范文

广东省中医院温病论文

一、实习医院简介

(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于1964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示范中医医院和首批广东省中医名院,20xx年广州亚运会定点医院。实际开放病床1250张,医疗业务每年持续增长,2009年年门诊量突破225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超过3万人次,急诊量和出车量在全广州市所有医院(含中医院和西医院)中名列前三甲。专家包括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及全国知名的王建华教授、欧明教授等,是我国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高等中医药临床教育、医疗、科研重要基地之一,也是全国中医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中医院之一。医院医疗实力雄厚,拥有8个重点专科专病(髋关节病专科、肿瘤科、妇科、心血管病专科、针灸科、耳鼻喉科、糖尿病专病、全国中医急诊临床基地),已进入国家重点专科专病单位数量最多的医院行列,其中多个专科专病成为全国协作组组长或副组长单位。在07年卫生部中国医院之专科排名榜(中西医院一起排序)中,医院妇科排名第八位,骨科排名第九位,在广东省乃至全国中医医疗机构中排名第一。医院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共有13个教研室,承担着年13000多学时的年课堂教学任务,是华南乃至全国的中医临床教学医院之一。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中医药局重点学科3个及博士后流动站2个,拥有中医妇科学、伤寒论、温病学3门精品课程,是全国同类院校中拥有精品课程最多的临床医学院。

(二)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建于1904年,其前身是济南铁路中心医院,是山东省首批、济南市第一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04年12月整建制移交山东中医药大学管理,成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暨第二临床医学院。2007年9月,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成为全省的省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医院是国际爱婴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预防保健试点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纳入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医院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山东省中医优秀学科带头人、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等高级医学人才。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病)2个(眼科、神经内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临床)、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单位1个(眼科)、国家卫生部技术准入专科1个(生殖医学科)、国家工伤康复试点机构1个(康复医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2个(视觉分析实验室、辅助生殖技术实验室)、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4个(神经内科、肾病诊疗中心、眼科、康复医学科)、山东省高校十一五重点实验室1个(中西医结合IVF实验室),山东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3个(眼科、妇产科、儿科)。现已成为我省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的龙头单位。

二、实习概况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我先后在胃肠甲状腺外科、妇科、儿科、急诊普内科、针灸科、脊柱骨科和内分泌科实习,每科实习时间为一个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我先后在肾病诊疗中心、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生殖中心、骨科、血液肿瘤科、泌尿外科、儿科、心电图室、特检科、放射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实习,每科实习时间为两周。实习期间,我能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以一名实习医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医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得到很大程度锻炼。

(一)医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提高

在实习期间,对各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有了初步认识。如胃部疼痛,需要和心绞痛鉴别,这时心电图可提供鉴别依据,再结合患者病史可作出诊断。与此同时,对于临床常用药物的使用也有所了解。如在呼吸内科实习时,初步掌握了抗生素的规范使用;在肾病诊疗中心实习时,初步掌握了使用激素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等等。在实习期间,还遇到过急性心肌梗死、上消化道出血、阑尾炎等急症,并亲自参与到溶栓、止血、手术等治疗过程中,对教科书上学到的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临床操作技能得到很大程度锻炼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对于实习大纲上要求掌握的临床技能进行了重点学习。在内科实习时,基本掌握了全身系统查体的要领,掌握了测血压等基本临床操作。在外科,掌握了外科基本操作如洗手、穿手术衣、带无菌手套、缝合、打结、减线、换药等。在心电图室,掌握了心电图机的操作方法和临床常见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颤、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等的心电图表现。在特检科,熟悉了心脏彩超、胃镜、B超等报告的书写。在放射科,熟悉了骨性关节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的X片的特征及颈椎、腰椎间盘突出、脑梗塞、脑出血的CT表现。在生殖中心,掌握了涂片的制作方法及显微镜的使用。在针灸科,能够独立给患者进行针刺、隔姜灸、推拿等治疗。在门诊掌握了问诊要点及门诊病历的书写,在病房基本掌握了入院记录、首次病程和病程记录的书写。三、实习体会

在实习过程中,对于中西医的发展及医患关系的处理有了自己初浅的认识和体会。作为赴广州实习的实习队长,带领所在实习队同学较圆满地实现了增进两校交流的目的,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一)向中医药强省学习

广东是中医药强省,中医氛围好,群众信赖中医,在中医药宣传、对外交流、教学等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1.宣传得力对创造浓厚的中医药氛围有重要意义

广州的各大中医院都会定期在周末通过义诊、讲座等形式向广大群众传播中医药知识,医院的宣传栏也会定期更新医院专家在各大报刊上发表的适于公众阅读的医学科普文章,每个科室都在病房的走廊上详细介绍该科室的中医诊疗特色,这些做法都有效地向公众传播着中医药文化。加之广东本身就有用中药煲汤等生活习俗,使得广东的中医药氛围格外浓厚。

2.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

在广州,中医院不时地会请国内外学者来医院为医生做讲座,让大家了解现在最先进的诊疗理念与技术。如我曾在广东省中医院聆听广西名中医、《思考中医》的作者刘力红教授所作的讲座。同时,像蜂针、腹针、膏方等中医特色诊疗方法,广东的中医院都在尝试开展。不仅是中医的特色诊疗,西医的先进仪器和技术也积极引进。在我所实习的医院,妇科和骨科的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医院的前十强,这与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密不可分。

3.临床医生的带教意识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时也是学校的第一临床医学院,承担着本科、硕士、博士等各层次学生的教学任务。医院医生的带教意识很强,从接诊病人到开具遗嘱,再到入院记录、病程记录的书写等全过程,重视学生的参与,敢于给学生临床操作机会。从实习第一天进科起,为每位实习生分配负责的病床,增加了学生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每个科室有专门老师负责管理教学,安排每位实习生的值班,让学生全程体验医生的工作。科室还会定期安排针对实习医生的教学课程,使我们得到更快进步。

(二)妥善处理医患关系

在实习过程中,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医患关系的紧张,这一点在广州时尤为突出。针对紧张的医患关系,我的个人体会如下:

1.扎实的医学功底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前提

作为一名医生,扎实的医学功底和高超的临床技能是取得患者信任的根本,也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前提。一名庸医,不仅不能为病人解除病痛,还会因误诊误治给患者带来更大痛苦。能切实地给病人减轻病痛的折磨,多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患者着想,患者也会从内心感激医生,从而有效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2.高尚的医德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润滑剂

在等级相对较高的医院,医生尤其是专家一天要看百余位患者,对非医学专业的患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详细阐释病情是不现实的,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高尚医德是要始终秉持的。在心电图室实习时,为了使心电图机的胸导联更好地产出图像,需要在患者胸前刷点水。当时天气尚凉,我便将凉水换成了温水,就这一个小小的举动,患者便感动良久。医疗工作中,医生如果能做到态度好一点,微笑多一点,多为患者想一点,医患关系便会更和谐一点。

3.积极向广大群众普及宣传医学常识

医患之间的矛盾有时源于患者自身医疗知识的匮乏。我曾在医院亲眼见过一位患者因为高血压去看病,医生让她去做心脏彩超,患者认为医生是因为要赚钱才让她去做这检查,从而破口大骂,显然,她对于高血压会引起心脏结构的病变一无所知。只靠医生向患者进行医学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媒体上的养生节目日益增多,广大群众如果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对于了解基本的医疗常识、重视疾病的预防保健无疑是有益的。

4.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专门的医闹团体,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的就医环境。对于患者来讲,如果出现了医疗纠纷,应该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医生来讲,也要严格遵照《执业医师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按照临床路径的要求给患者以规范合理的治疗。任何情况下,医生和患者双方都不应该用武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四、需要努力改进的问题

实习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向优秀同学学习,时刻反思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以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更好。今后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在医院,查房、下医嘱、换药等工作往往在上午进行,而下午相对清闲。在实习期间,有时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下午没有按时在医院上班。现在想来,下午不忙的时候,正是和老师交流的好机会,可以向老师请教科室常见病的处理、医疗文书的书写、医患交流的技巧等,也是和自己所管病床的患者及家属交流的良好机会,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增进患者对自己的信任。

(二)实习主动性有待加强

在实习过程中,出于对患者感受的顾忌和害怕出错的心理,有些临床操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待加强。如在妇科实习时,因为考虑到患者的感受,没能独立给病人做一次妇科检查,现在想来,真是一个遗憾,恐怕也真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了。这一点在今后的实习和工作中要注意,在掌握了书本上的操作要领和反复观摩老师的操作后,要主动向老师提出申请,在老师指导下多实践,才能有更深切的体会。

(三)及时回归课本

有时在医院忙碌了一天,回到宿舍便想休息一下,惰性使得自己有时不能及时回归课本,将临床上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这就丧失了将知识加深印象识记的良好机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今后应努力克服自己的惰性,及时将当天所学归纳总结,不能轻易地放过任何一个不懂的细节问题,这样才能学得扎实,取得进步。

一年的实习生活转眼就要结束了,有收获,也有遗憾。人生的每一次经历都是对未来的铺垫,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努力践行,我想,这样离自己实现成为一名好医生的愿望将不再遥远。 篇二 实习时间:20xx年6月8日至20xx年7月8日

在骨外科实习的一月里,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令我获益匪浅。科室老师和护士对人都很热情、关心;我的带教老师(杨锋)更是和蔼、负责。虽然有时也会犯点错,但老师总是和气教导,让我虚心受教。在老师的带教下,我的无菌观念变强了,知识掌握得更多了,操作变得更熟练了。在此我想对您说:辛苦您了,感谢您为我付出的一切!

外2科(脑外、泌外科)

实习时间:20xx年7月9日至20xx年8月15日

外2科是一个脑外与泌尿外科在一起的综合科室。脑外是一个比较凶险的科室,病人随时会死,因此要随时注意病人的病情变化情况;泌尿外科病人大多数会疼痛,医师要体谅病人的痛楚,给予对症处理及心理安慰。在外2科实习的三十多天时间里,我学会了很多:学会了导尿术、问病史、打病历;无菌观念变得更强了,操作更熟练了,了解了CT、医嘱的一些相关知识。在这里感谢医师对我的信任,让我有了更多的操作机会。最后我想说:谢谢带教老师(邵秋阳、张华平)和帮助、照顾过我的老师(医师),你们让我成长了!

放射、CT科

实习时间:20xx年8月16日至20xx年8月30日

放射、CT科是一个以仪器为主的检查科室,通过仪器的检查可发现许多疾病,有助于医师对疾病的诊断。在放射、CT室呆得一段时间里,我掌握了拍摄一些片子,更通过老师的教导,使我会看一些片子,然后通过看一些专业书,使我了解了放射、CT的一些基础知识。虽然在这实习的时间比较短,但我学会了看一些简单的片子,相信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它会对我有所帮助,以后还会继续来学习、了解它(放射、CT)

妇产科

实习时间: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9月16日

妇产科是一个以妇科、产科为一体科室。到妇产前,对妇产有一定的偏见:觉得自己不怎么适合在这个科室实习,有些场合不方便一个男实习生在场,但到妇产的第一天,老师就说:不要抱着一个错误的观念来这里实习,并说男妇产医师同样行、同样出色,有时可能还会比女医师好比如:给孕妇接生。第一天,老师就带我去接生,让我见到了那一最痛苦的时刻,同时也是最幸福的时刻。感谢老师(段水清)为我拿掉了在妇产科实习的包袱,让我可以更好地在这科室实习。

儿科

实习时间:20xx年9月17日至20xx年10月10日

儿科是一个以儿童为主体的科室,刚到儿科时,看到儿科病房里的环境和走廊里弥漫着一股气味,不免对儿科有点厌烦,但我的带教老师(儿科主任张美松)的和蔼、友善和负责的态度使我感到在这里特别的亲切,有种家的感觉。不忙的时候老师主动给我讲解儿科的一些常见的疾病,讲的非常详细、非常地好,并叫我再看课本温习一下,让我非常地感动。在老师的带教下,我学会了许多东西,懂得怎么去看儿童的一些疾病,谢谢您,老师,您真是一个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同时也是一位好医师。

内2科(呼吸、心血管内科)

实习时间:20xx年10月11日至20xx年11月30日

内2科是以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为主的综合科室。在这里实习的一个半月时间里,自己学会了许多很多,如:做心电图,能够看懂一些心电图;学会了胸穿,熟悉了一些内科常用药的作用,了解了冠状动脉造影的一些知识。内2科的病人很多是老病人,且他们住的时间比较长,住院时间长了,难免病人心情不好,因此学会安慰病人是必要的。带教老师(卢新鹏)对工作的细心、严谨、规范、负责的态度(及时书写病历、病程等、对工作要求完美)深深地感染着我,使我获益匪浅。

五官科(眼、耳鼻喉科)

实习时间:20xx年12月1日至20xx年12月12日

在眼、耳鼻喉科实习的这段时间里,虽然时间比较短,但自己跟着老师看病人,从中学会了一些东西:如鼻出血的处理,眼睛进沙子的处理,学到了一些眼、耳鼻喉的基本知识,了解了喉镜的用途及作用,眼检器的用途,为以后处理五官科问题奠定了基础。

内1科(传染性疾病科)

实习时间:20xx年12月13日至20xx年12月27日

内1科是传染性疾病科,刚进这科时,担心自己可能会被病人传染,但进来后发现只要自己注意卫生,同时了解它的传播途径,从这方面去预防,就不必那么担心会被传染。在这科实习使我了解了肝炎、肺结核等许多传染病的许多知识,但也因季节因素,未能见到一些夏季传染病如:乙脑,菌痢等,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来这科学习。

内3科(神经、消化、血液、内分泌内科)

实习时间:20xx年12月28日至20xx年1月27日

内3科是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内科为一体的大综合科室,在这科实习的这段时间内,我见到了脑梗、胃肠炎、白血病、糖尿病等各小科室的疾病,了解了这些疾病的一些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一步熟悉了内科常用药的用法及作用,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基础。带教老师(王和民)的和蔼让我感到特别地亲切,使我能在这科更好地实习,也让我了解更多的临床知识,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 篇三 终于结束了近半年的实习生活,内心真是百感交集,回想这段时间,我从一开始怀着紧张恐惧的心情到xx医院实习,一直到参加许多活动,熟悉温馨的医院环境与职场文化,并调适自己主动去接触人群,不仅是病人,甚至是与其他工作人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都是在学校学习不到的,但却是最宝贵的经验与成长。在实习中最特别的,就是带「精神科团体」。以前我对精神科病人的认知是可怕的、具有攻击性的,但是一连带了七次的团体后,我渐渐改变对他们的看法。仔细从团体活动中发现,这一群精神科病人其实是很可爱的,xx医院的医护社工团队藉着活动的设计,激发出他们的潜能。一开始虽然有点错愕要接触到精神科病患,但是现在我却很高兴我可以比其他选一般科实习的同学还要有更不同的收获。

除了精神科之外,在暑假,因为每天都要到医院实习,所以接触的东西变广了,也开始学习接个案。我从见习其他社工员接案的过程中,学习到如何向病人自我介绍,如何用心倾听病人的需要,也了解到一个病人是需要医院里各种专业的相互合作,才能给予病人的支持与帮助。

在xx医院里,我看到了许多生老病死,也看到了许多癌症末期的病人不断的在与病魔缠斗,很多病人乐观的心情以及积极想要活下去的那股意志力令我动容,医院志工们对于病人的亲切服务也让我印象深刻。虽然很多人都觉得医院是一个哀伤、难过的地方,但是xx医院透过一些活动,例如爱心义卖会,让整个医院变的温馨有活力起来,让许多的病人及家属在这个医院看到向上的生命希望。

在实习之后,我再回去阅读课本,我发现自己比以前还没实习时更能体会书上所要表达的意思,我想这就是实习的功用吧!让我们了解理论与实务的差别,也让我们从实务中学习如何去连接理论。

总而言之,在这半年中,我从一个完全不懂医务社工的学生,直到变成一个可以独立面对病人与家属以及了解如何连结其他资源的「半个实务工」,心中确实有点成就感。

感谢xx医院给我实习的机会,也感谢佳纯实习督导在工作忙碌之时,还要带领实习生,教导我们正确的方向;也很高兴与其他实习生,在紧凑的实习生活中不但互相学习,并且还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虽然实习时间持续较久,难免觉得疲累,但这段时间却给了我无比大的收获,除实务工作上的学习外,人际关系的拓展、职场文化的百态、还有一些活动的参与都让我获益良多,这样充实的生活,我想会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时光。

以下是我给你介绍的一些广东省中医名家,他们大多都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任教或临床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①邓铁涛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顾问,中医理论整理委员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医史学会,主任委员。首任卫生部第一届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卫生厅药品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邓老从事科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近60年,对重症肌无力、冠心病、高血压、中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红斑狼疮、硬皮病及危重病的抢救等,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②欧明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欧教授从事中医工作5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床药理研究,对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如充血性心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有较深的造诣。③刘仕昌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首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传染病分会顾问刘老出生于中医世家,对温病学说有很深的造诣。对昏谵、消渴、咳嗽、胃脘痛、长期低热、肝病等病证有其独特的诊疗用药方法。 ④李国桥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著名中西医结合热带病研究专家。现任中华医学会热带医学和寄生虫学学会常委,《中华传染病》杂志编委,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疟疾顾问。⑤李任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曾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李任先教授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重视调理脾胃在内科病治疗中的应用,常用清胃温脾、寒热并用之法,倡导治胃勿忘疏肝、健脾常需补肾,擅治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胆囊炎、胃下垂等脾胃系疾病;对重症肌无力、高脂血症、久咳、甲状腺肿瘤、克隆病等疑难杂病也有很深造诣。⑥丘和明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丘和明教授从事中工作30余年,尤其擅长血证的临床研究,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病因病理及中医药治疗研究有较高造诣。 ⑦区永欣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区永欣教授中医理论造诣颇深,临床实践经验丰富,擅长血液、消化、呼吸和疑难疾病的治疗。⑧周岱翰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现任第一临床医学院肿瘤科主任。周岱翰教授长期从事中医肿瘤学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对中医药防治肿瘤有丰富的经验,善于内治与外治的相互配合,注重抗癌三类新药的研制,开展突出中医特色的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和延长生存期。⑨熊曼琪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熊曼琪教授从事医疗工作30多年,尤其擅长糖尿病的诊治⑩彭胜权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现任中国中医药学会传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彭胜权教授尤擅于中医药治疗乙脑、乙肝、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等疾病。⑾靳瑞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现任中国针灸学会文献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康复医学会中西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靳瑞教授从事针灸医疗工作四十多年,三针治疗儿童弱智等被誉为“靳三针”,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对针灸治疗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和鼻炎、耳聋、哮喘等有独到的见解。

优秀博士生论文致谢范文三篇

时光荏苒,转眼间三年攻读博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首往事,激起心中感慨万千,匆匆数载让我获益匪浅。

首先,最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李贺教授,她深厚的学术造诣,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及高洁优雅的人格魅力,时时感染与影响着我们每一位门生,鼓舞了我在学术之路上前行的动力。研究生期间较早地跟随我的导师从事科研项目工作,不但丰富了学识,拓展了视野,也积累了一定的科研经验。

在博士毕业论文的撰写方面,无论从论文选题、成文,还是在论文的修改与完成阶段,都倾注了我导师的大量心血,她深刻的见解、认真的批阅、耐心的指导都对我产生了莫大帮助。李老师不辞辛苦,对我的论文无论是在学术表达上还是在应用研究方面都进行反复修正,老师这种学术严谨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对我们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无形的激励。时光如逝,跟随导师的求学道路即将结束,我不仅在学业上收获了老师的技能知识,在生活上也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如若将来我会有所成就,那都将归功于我的.导师李贺教授。

我还要感谢管理学院的敬继鹏教授、张向先教授、毕强教授、徐宝祥教授、徐凯英教授、王萍教授、张海涛教授、黄薇教授等老师对我论文提出很多的宝贵意见,以及攻读博士几年来所有传授我专业知识和给予我帮助的所有信息管理系的老师们,是他们的指引为我宝贵的学术知识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他们的谆谆教导与无私的帮助才使得我对本专业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

同时还要感谢我所有同届的同学们,以及我同师门的师兄梁世敏、曲思伟、贺伟、毛刚,师姐关欣、刘佳、沈旺、胡泊,和我的师弟师妹们,感谢他们在我论文撰写过程中所给予我的无私帮助与关怀,正是因为他们让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收获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最后,我还要特别感谢我敬爱的家人和我亲爱的朋友们,每当我需要鼓励的时候,他们总是在我身边与我一路同行。在此,谨向所有帮助和关心我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寥寥数语,难抒心头感慨;言辞凿凿,将过往铭记于心!

首先对我的博士导师刘小斌教授送上最诚擎的感谢。本研究在选题、构思、研究、结题过程中的得到刘老师的悉心指导。他对古籍文献研究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成为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不仅授我以文,学术上对中医近代史、岭南医学史研究有较深造诣,成为我在医史文献研究中的目标,而且立德树人,默默贡献,令我终生受益。

感谢我的硕士导师王小云教授,感谢工作所在广东省中医院的黎小斌教授、刘铭山老师、成芳平副教授,感谢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学科的郑洪教授、何丽春教授、陈凯佳副教授、刘成丽副教授等,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邓柳教授,感谢南方医科大学陈达理教授。谢谢他们对我在学习和科研中的指导、帮助和支持。感谢所有博士生阶段的任课老师,让我打下了博士研究的基础,临证思维更加完备。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得到同门吴静、陈炜、师弟黄子天、师妹林树蓥、毛思颖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外感谢含辛节苦养育我成人的父母,还有一直在我身边鼓励帮助关怀我的爱人与个默默成长的儿子们,感谢他们对我的理解与支持。

最后感谢母校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工作单位广东省中医院,从年踏入校门,从此进入了恢弘壮丽的中医药殿堂,毕业后又来到了给予我更多学习机会的省中医院工作。十余年的光阴流逝,校训“厚德博学、精诚济世”一直推动我的前行,一颗感恩的心无以用言语表达。

愿中医药事业继续蓬勃发展,明天会更好。

论文完成之际,我要把发自内心的感谢诉诸笔端,献给六年读博和论文写作期间给予我教育、指导、关心、支持、鼓励和帮助的人们。首先要感谢导师周鸿教授,感谢他能够招收我这个不能专务学业的大龄学生,而且让我在其门下一呆就是六年,并始终对我充满信任、支持和鼓励,在学习、研究、论文写作和做人做事等方面给予悉心指导和谆谆教诲。是导师和师母张传华女士的关心和鼓励使我树立了克服困难、完成学业的信心和勇气。教诲如春风,师恩深似海。衷心祝愿周老师和师母有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

博士学习期间,崔延强教授、靳玉乐教授、徐辉教授、徐学福教授、范蔚教授、王德清教授等位教授共同开设的《教育核心问题专题研究》课程,周鸿教授开设的《高等教育理论问题研究》课程,陈时见教授开设的《中外高等教育比较研究》课程,易连云教授开设的《高校德育》课程,朱德全教授开设的《学校问题诊断研究》课程,于泽元博士开设的《课程与教学研究方法论》课程,吴代贤老师开设的《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课程等,使我受益匪浅,既丰富了教育理论知识,又了解和初步掌握了教育科研的方法与工具。在此,谨向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论文开题过程中,崔延强教授、靳玉乐教授、易连云教授、周鸿教授等提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建议;论文调研过程中,所受访高校的有关领导、老师和研究生同学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帮助;论文写作过程中,武学超博士、张开洪博士、曹中秋老师、李亚男老师、杨岩志老师、温荣老师、方斌老师、李团结老师等为我提供了许多帮助;所引用文献的原作者,也为我的研究和写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读博期间,我的师兄唐智松、杨挺、何超、杨如安、孙世杰、刘会贵、杨毅、张学斌,师姐彭静,师弟漆新贵、龙承建、叶通贤、蒋菠、龚正华、冉隆锋、邓磊、韩春燕,师妹宋燕、李红梅、谢欧等,我的心理系级硕士班在渝同学符明秋、陈永进、刘东刚、李志、王卫红等,我的教育系级在渝同学刘义兵、沈小碚、杨晓萍、李静、李珊泽、代光英等,以及教育学院秦荣芳老师、沈光全老师,研究生院邓甲刚老师、张志远老师等,在生活和学业上给予我许多关心和帮助;河南理工大学教务处、高等教育研究所、万方科技学院的领导和同事们在我读博期间给我支持、替我分忧。在此,也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读博期间,我的妻子刘欣女士既要兢兢业业做好中学教学工作,还要操持家务,料理我的生活,关心我和儿子的学习,很辛苦;我的儿子洪义也在默默地为我加油,很懂事。因此,我还要向我的家人和所有亲人表示感谢并致以歉意!

广东省皮肤科医院李里论文

随着针灸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对部分针灸疗效机制科学意义上的肯定,逐渐形成了西方针灸的概念。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针灸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 范文 一:针灸治疗HZ止痛效应分析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简称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节及皮肤,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其特点是侵害单侧一个或多个皮区,多表现为躯干的环状或条形损害。笔者采用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方法 ,运用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观察不同针灸方法的止痛效应,并分析患者满意度与止痛效应的关系,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

病例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为2007年4月—2009年10月针灸科、皮肤科住院或门诊患者。将101例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采用中心随机的方法,分配至A组(电针组)30例、B组(铺棉灸组)23例、C组(火针组)25例、D组(叩刺拔罐组)23例。剔除5例误纳病例及2例脱落病例,结果最后符合方案A组27例、B组23例、C组24例、D组20例,共94例。其中男54例(),女4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0岁,平均(±)岁。4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生命体征情况,经统计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而且两组患者不适至初诊时间、疱疹情况,经统计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间具有可比性。

试验标准

(1)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蛇串疮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2]中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①年龄18~70岁;②出现疱疹1~7天内,未经过抗病毒和止痛治疗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接受本课题组各种治疗方法、服从课题组安排者。(3)排除标准①属于带状疱疹的特殊类型,包括眼、耳带状疱疹、内脏带状疱疹、脑膜带状疱疹、泛发性带状疱疹、无疹型带状疱疹;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④瘢痕体质者;⑤合并严重的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或全身衰竭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患者,结缔组织病、血友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⑥病情危重,难以对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确切评价者;⑦1个月内应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

治疗方法

4组患者疱疹局部均保持皮肤清洁,注意保护皮损。治疗时取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进行。(1)A组(电针组)取穴:阿是穴(病变皮损处)、夹脊穴(患侧)、支沟穴、后溪穴。操作方法:所有穴位定位均按照《国家标准经穴部位》[3]取穴。阿是穴用平刺法局部围针刺,夹脊穴向脊柱方向斜刺,支沟穴、后溪穴直刺,均进针约~寸,针刺得气后,接韩氏穴位刺激仪,采用疏密波,频率为2/100Hz,2~5mA,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通电30min后出针。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计1个疗程。(2)B组(电针+铺棉灸组)铺棉灸操作方法:将脱脂干棉花撕成薄如蝉翼,约3cm×3cm大小棉片,根据皮损的面积决定施灸棉片的数量。铺在阿是穴上,用火柴点燃烧尽棉花,每次施灸3遍。其余治疗及疗程同A组。(3)C组(电针+火针组)火针操作方法:术者左手持点燃的酒精灯,右手持中粗火针在外焰加热针体,直至将针尖烧至红白后,迅速准确地刺入疱疹中央约~,根据疱疹数量的多少,先刺早发的疱疹,每次选择3~5个,每个疱疹针刺2次,术毕挤出疱液,按压约30秒钟,涂上一层万花油。其余治疗及疗程同A组。(4)D组(电针+叩刺拔罐组)叩刺拔罐方法:术者以一次性梅花针叩刺阿是穴,以局部微渗血为度,然后选择大小合适的玻璃罐,迅速拔按在叩刺部位及病损两端。留罐5~10min,出血3~5mL,取罐后用活力碘消毒患处,视疱疹面积大小,决定火罐的型号和数量。其余治疗及疗程同A组。

观察指标

(1)疼痛评价指标①疼痛强度(VAS评定法,单位:mm):记录观察点前24h内最痛点。以100mm标识,0表示不痛,100mm表示患者能够想象的最大疼痛强度。②疼痛缓解程度(%):记录观察点前24h内疼痛强度与基线相比的缓解情况。记录范围0~100%,0表示完全没有缓解,100%表示完全缓解。③疼痛开始缓解时间(d):从患者开始感觉有疼痛到疼痛缓解程度恒定在30%以上所需的时间。④疼痛持续时间(d):从患者开始感觉有疼痛到疼痛完全消失所需的时间。于观察第1~10天每次治疗前、第11天记录。③④项如在疗程内无法记录(疼痛未缓解或者消失),则在第22、30、60、90天随访时记录。(2)患者满意度:用标尺法,0~100代表患者对其所接受的治疗 措施 的耐受性,100分表示很满意,0分为很不满意,让患者读出最能代表其耐受程度的位置,并记录读数(分)。于第11天记录。

统计方法

数值以(珋x±s)表示,所有数据进行比较前,经过K-S正态分布检验。正态分布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用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患者满意度与VAS疼痛评分的关系

见表1和图1。各组带状疱疹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减少,且治疗后各组VAS评分存在差异(P<),A组治疗后VAS评分为(±)分,B组(±)分。4组治疗前后差值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说明经1疗程的针灸治疗后,针灸各组的总体止痛效应相当。经治疗后,各组带状疱疹患者的满意度有一定的不同(P<),A组(电针组)、C组(电针+火针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B组(电针+铺棉灸组)、D组(电针+叩刺拔罐组)(P<);电针组与电针+火针组患者的满意度相当(P>);电针+铺棉灸组、电针+叩刺拔罐组患者满意度相当(P>)。从患者角度分析,较电针+铺棉灸、电针+叩刺拔罐,患者更加认同电针治疗或电针结合火针治疗。病人满意度是指病人凭着自己对健康的理解,权衡自己的经济条件,结合自己对医疗保健的要求,对所接受的医疗服务的综合评价。[4]涉及整个疾病就诊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对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图1,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之间均无显著的相关性(均P>)。

患者满意度与患者疼痛缓解、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程度的关系

见表2和图2。4组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但疼痛缓解程度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其中以A组(电针组)较B组(电针+铺棉灸组)疼痛缓解程度更明显(P<)。四组患者的满意度与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5)。

3讨论

带状疱疹属中医“蛇串疮”范畴,其发生多因机体正气不足,湿热毒邪循肝胆经络熏蒸肌肤;在病变后期,余毒未清,瘀血阻滞肌肤而发生神经痛。神经痛为带状疱疹特征之一,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困扰患者的主要原因。止痛是针灸的一大功能,针灸有减轻带状疱疹疼痛、缩短疼痛持续时间等作用[5-6]。本方案取阿是穴、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治疗,本取穴方案从蛇串疮病机出发,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湿止痛的作用。采用电针法、电针+铺棉灸法、电针+火针法、电针+叩刺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患者,虽治疗后各组的VAS评分、疼痛缓解程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的疼痛强度、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各止前效应指标,除了疼痛缓解程度A组优于B组外,余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组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考虑与带状疱疹的自然病程一般为2-3周[7]有关,估计到治疗后的观察点,大部分患者自然病程已向痊愈转归,因此无法体现各疗法止痛效应的差别。电针法为阿是穴围针刺加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电针治疗,其余三种疗法分别为在此基础上加上铺棉灸法、火针法、叩刺拔罐法,治疗后VAS评分A组(电针组)明显低于B组(电针+铺棉灸组),而疼痛缓解程度A组优于B组,结果说明针灸本身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疼痛,将电针和铺棉灸重叠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不仅不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可能还增加了患者的疼痛。

本研究中的患者满意度,是患者将其所接受的治疗措施的耐受性用0~100分表示出来,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属病人 报告 的临床结局。病人报告的临床资料已成为临床疗效评价关注的焦点,可用于最佳治疗方案的评价与选择。[8]本研究结果发现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更加认同电针治疗或电针结合火针治疗,但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的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二:循证医学针灸证据评析

1针灸研究证据的来源和范畴的确立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评价体系对针灸医学的启示,根据针灸学科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以及证据来源范围,本研究确定的针灸研究证据范畴主要包括:现代研究证据、古籍载录证据、专家 经验 证据,其中现代研究证据又包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病例序列研究和个案报道。下面对各类研究证据的特点和纳入理由作简要阐述。

古籍载录证据流传至今的针灸古代医籍是历代针灸临床经验的积累,不仅涵盖了针灸安全有效的成功经验、针灸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等有价值的信息,并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反复证实了其真实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因此,古代医籍载录的相关针灸防治疾病证据是针灸临床决策不可忽略的最佳证据之一,本研究纳入的古籍载录证据涵盖清代以前所有针灸治疗类文献,从内容形式上说主要包括以疾病为纲的针灸处方文献和针灸医案。

专家经验证据经验类文献对于临床医学来讲往往是最直接的体验记录,是临床实践与医学理论相结合、突破和创新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理论概括和实践指导意义。因此针灸专家经验 总结 也是针灸临床决策不可忽略的最佳证据之一。本研究纳入的专家经验总结主要为1919年以后国内针灸专家的临床经验类文献,按照专家资质分为针灸名老中医专家经验和一般针灸专家经验。

现代临床研究证据近现代临床研究文献是针灸临床研究证据的主要来源。针灸学的特点之一是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化治疗,并且疗法丰富,因此采用统一、标准化治疗方案的针灸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不足以代表针灸临床研究的全貌。因此,本研究除了纳入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还纳入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病例序列研究和个案报道,没有纳入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

(1)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是被认为是评价医学干预措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最佳研究设计,证据的论证强度和科学性最佳[4]。本研究将RCT作为针灸研究证据之一,但对于针灸RCT的评价既要考虑试验设计完成质量,又需考虑到针灸临床实际。

(2)非随机对照研究:目前,非随机的临床对照研究(Clinicalcontroltrial,CCT),仍在中医药、针灸领域中占据多数地位[5]。这类研究虽未采用随机方法,但采用对照组进行比较,故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仍能给针灸临床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或线索。因此,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为本研究针灸研究证据纳入来源之一。

(3)病例系列研究:病例系列研究(Caseseriestri-al)的价值在于可用于观察临床对照试验排除的患病人群,可以充分施展针灸辨证论治特点,且费用低廉,而且在国内发表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中,病例系列研究最多,故本研究也将其纳入针灸研究证据的范畴。

(4)个案:个案(Singlecasestudy),也称单个病例报告。针灸个案往往灵活多变地记录针灸疗效卓著的治疗方案或完整的治疗变化过程,是最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针灸疗法复杂干预特点的文献形式,对于针灸临床实践具有一定价值。因此个案也是针灸研究证据的纳入范畴。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是循证医学提倡的最佳证据之一,但针灸治疗方案随辨证论治灵活多变,强调临床研究的“同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不足以一一对比分析,难以顾及针灸辨证论治、复杂干预的核心特点,故本研究没有将其纳入临床决策分析的研究证据范畴。

2针灸临床研究证据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

本研究在《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面瘫》制定过程中形成的针灸研究证据评价方法和标准基础上,借鉴已有中医领域的证据评价方法和标准[6-7]进行补充和完善,初步建立各类针灸研究证据质量评分标准和分级标准。

古籍载录证据的质量评价方法古代医籍中的证据是论述性的,是临床经验记载或具体医疗过程的描述,故此,本研究主要考虑医籍质量、医家资质、记载形式(医案、论述)、证据应用强度、内容完备程度等因素,初步建立古籍载录证据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1)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5分者,且须符合前3条中1条以上,其中符合第2条者为经典著 作文 献,符合第3条者为历代沿用的古代证据。中质量文献:得分≥4分者,且须符合前4条中2条以上(含2条)。低质量文献:得分﹤4分者。(2)评价指标说明:珍籍:本研究指王雪苔教授主编的大型丛书《针灸古典聚珍》中的收录67种针灸医籍。古代针灸经典著作: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初步确定的古代针灸经典著作指《素问》、《灵枢》、《难经》、《甲乙经》。古代针灸名医:依据中医文献学、医学史及针灸发展史[8-9],用专家咨询法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初步确定的古代针灸名医有33位,包括:黄帝、扁鹊、华佗、涪翁、郭玉、曹翕、吕广、皇甫谧、王叔和、徐秋夫、徐文伯、葛洪、甄权、杨上善、孙思邈、王焘、王惟一、王执中、何若愚、阎明广、窦汉卿、王国瑞、滑寿、徐凤、凌云、高武、汪机、马莳、杨继洲、李时珍、吴昆、张景岳、李学川。记载为历代沿用:指该治疗方案在历代专著中重复应用。

专家经验证据的质量评价方法专家经验总结一般由专家自己或他人概况归纳而成,来源范围包括专家经验代表性专著和期刊论文。本研究一方面结合疾病的诊治特点制定纳入排除标准,一方面依据专家范畴界定、作者、载体形式及经验总结可靠性等因素,初步制定专家经验证据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1)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5分者,且须符合前3条中1条以上。中质量文献:得分≥4分者,且须符合前4条中2条以上(含2条)。低质量文献:得分﹤4分者。(2)评价指标说明:针灸领域名老中医专家的界定:在时间范围上界定为民国至今的近现代针灸名老中医;进而依据文献学、医学史及针灸发展过程[8-9],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集成工作指导老师名单,经过专家咨询、讨论和总结,初步确定近现代针灸名老中医范围,他们的代表性著作以及由他人完成的经验总结为证据来源。中文核心期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制的第一版至第五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依据进行界定。

现代针灸研究证据的质量评价方法(1)随机对照试验:本研究基于CONSORT声明[10]、Jadad评分量表[11],结合针灸临床实际及文献特点对干预措施的质量控制标准、疗效指标、文献载体指标等进行补充,初步制定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11分者,且前3条得分≥3分,第4~11条符合5条以上。中质量文献:得分≥10分者,且前3条得分≥2分,第4~11条符合3条以上;或者得分≥8分者,且前3条得分≥2分,且必须符合第4~11条符合5条以上。低质量文献:得分﹤8分,且前3条得分≤1分;或观察对象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2)非随机对照试验:本研究在RCT评价基础上,根据非随机的临床对照试验研究特点,初步制定该类证据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8分,且前8条标准必须符合5条(含5条)以上。中质量文献:得分≥8分,但前8条评价标准符合5条以下。低质量文献:观察对象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或得分﹤8分。(3)序列研究质量评价方法:本研究在RCT评价基础上,根据病例序列研究特点制定该类证据的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具体见表5。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8分,且前8条标准必须符合5条(含5条)以上。中质量文献:得分≥8分,但前8条评价标准仅符合5条以下。低质量文献:观察对象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或得分﹤8分。(4)个案:针灸个案质量评价表及分级标准的制定考虑了载体形式、作者资质、病人诊疗信息完整性、治疗措施、疗效等因素,具体见表6。质量分级标准:高质量文献:得分≥5分者,且须符合第4、7条。低质量文献:得分﹤5分,或得分≥5分者,未符合第4、7条标准。

3针灸临床研究证据强度及推荐等级标准的形成

本研究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结合针灸学科特点,通过专家会议讨论、问卷咨询等方式初步制定了针灸循证决策的研究证据强度及推荐等级标准,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的等级一一对应,即高质量证据推荐强度也高。

4结论

遵循最佳研究证据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关键环节,而证据的评价是保证其利用的前提。因此,本研究将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与针灸学临床实践原理与现有文献特点有机融合,初步建立了符合针灸自身特点的针灸临床研究证据评价体系,该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参考循证医学证据评价方法结合针灸自身特点

循证医学以客观、真实证据作为临床决策的可靠来源,其理念、思路和方法值得针灸医学深入研究和借鉴。针灸临床文献中同样也存在着大量应用于针灸临床决策的文献,故此本研究以从文献中挖掘真实、有效的治疗方案为目的,参考循证医学证据评价方法并结合针灸学科自身特点,建立应用于针灸临床循证决策的证据评价体系。该体系既包括RCT、CCT、病例序列等研究证据的评价方法,同时强调名老专家经验证据和古籍载录证据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反映针灸临床实际特点的证据如个案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能基本体现针灸临床实践的规律和特色。

以针灸临床决策为目的最大可能纳入研究证据

针灸临床研究证据评价体系是应用现代循证医学理念方法研究针灸临床决策的方法学探索,它跨越两个不同医学体系,但归根结底还是以针灸理论及其实践为根本的,因此该体系必须兼顾针灸临床个体化、经验性等特色。随机、对照、盲法固然是临床可靠性评价的最好方法,但中西医学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导致应用这些方法到针灸临床实际中尚有很多不适用性。针灸临床文献包含有RCT、CCT、病例系列研究、专家经验、个案报道、古籍载录证据等多种类型,各类型文献之间既有方法学可靠性上的强弱,也有针灸临床可适用性的高低,还有完成质量优劣以及针灸数千年传承的习惯等多方面的不同,因此本证据等级体系以目前针灸临床证据水平现状为基础,调和多因素对证据水平的评价影响,最大可能的纳入各类有价值证据。

多角度考虑影响证据质量的因素

针灸临床决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因素影响过程,从证据角度评价各类型针灸临床文献是值得被深入探索的新领域,针对针灸理论及实践的特殊性,在考虑现行循证医学评价指标外,本研究加入医家个人资质、水平、单位、载体、学术观点、具体针灸方案、理论解释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价指标的探索,并针对各类研究证据提出一套严格的评价方法和质量分级标准,以排除低质量或不合格证据,筛选出高质量的可信性强的证据,为临床应用提供切实可行的有价值证据。

综上,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方法、专家访谈方法和共识性方法,结合针灸学科及文献特点,比对循证医学证据评价体系,探讨针灸研究证据的范畴和特点,初步建立了针灸研究证据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初步建立了针灸临床研究证据体系。但鉴于针灸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特殊性,建立适合针灸诊疗特点和文献形式的证据分级,评价体系还是一项探索性的研究,故还存在研究证据的评价指标的确定可能不够完善,部分评价指标缺乏权威参考标准等不足之处,亟待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完善。

中医针灸毕业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针灸推拿学专业职业规划范文

2. 电大护理论文范文

3. 中医院实习心得体会3篇

4. 临床医学大专生简历范文

我面对过最难的护肤问题就是敏感肌的朋友问我:

“我们敏感肌要怎么抗老啊?”

虽然我知道答案,但真的不忍心告诉 ta,因为 敏感肌想要抗老真的太难了 。不但要改善敏感带来的泛红、干燥引起的细纹、细胞损伤和光老化造成的粗糙纹路,更别说还有年龄增长带来的下垂、松弛和皱纹了。

最最关键的,敏感肌买护肤品,超级容易“暴雷”,动不动就刺痛、大红脸,买错了就是数以累月的修复期,累!敏感肌不是不能抗老,只是一定要慎之又慎, 抗老的时候也要修复敏感 ,同步进行才不容易翻车。

为什么用各种功效产品动不动就刺痛,三天脱皮,五天烂脸的?因为 敏感肌的皮肤屏障太差了

换季阶段本来就是敏感的高发期,温度频繁变化、日晒时间变长都会给皮肤带来刺激,过度清洁、过度敷面膜等作死行为也就把皮肤屏障毁得七七八八,再加上年轻人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大等因素,都容易引发皮肤的敏感状态让皮肤对外界环境的 耐受能力降低 。

被破坏的皮肤屏障就好像破败不堪的城墙,别家都防守好好的,你这边一捅一个大窟窿。相比于 健康 皮肤, 脆弱的皮肤屏障,更可能加速细胞损伤和老化问题。

花粉、粉尘等常见的过敏源,以及 、PM10 等常见的污染物就像是攻打城墙的士兵,它们附着在皮肤这道墙上,不断刺激着皮肤产生白介素、TNF-α等促炎症因子[1][2],让敏感肌长期处于一种 “高应激反应” 状态。

这些刺激物会在皮肤中引发连锁反应,就像是一串鞭炮,点燃一个就是噼里啪啦的一串爆炸。 敏感皮肤上的 TRPV1 受体容易被激活,引起皮肤自身的免疫和炎症反应[3] ,导致毛细血管扩张;皮肤上相关蛋白酶的活性提高,造成皮肤屏障加剧破坏[1]。最终会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造成自身细胞的损伤,加剧皮肤的老化,让敏感肌的衰老问题来的更快。

脆弱的敏感肌要比 健康 皮肤更加重视抗老和修复 ,提升皮肤的耐受能力,改善皮肤的微环境,减少促炎症因子的释放,尽可能的减少细胞损伤。

引起皮肤老化的一大诱因就在于紫外线。 长波紫外线(UVA) 可以直达细胞内的,损伤 DNA; 短波紫外线(UVB) 则会引起皮肤热痛等反应,产生促炎症因子。敏感肌因处于“高应激反应状态”,TRPV1 相关受体的活跃度比普通皮肤更高[1][3], 紫外线带来的热效应要更加明显,所以更可能受到紫外线损伤,造成皮肤应激氧化和光老化 。

我们俗称的抗氧化过程就是中和自由基 ,中断皮肤损伤的过程。但很多普通皮肤可以用的功效成分,敏感肌都受不了。比如高浓度的原型 VC,抗氧化效果非常优秀,但为保证成分活性必须使用低 pH 的产品配方,刺激性大大提高。敏感肌一碰就会刺痛,更可能加重敏感的问题。

除了抗氧化,普通皮肤会出现的 糖化问题 ,敏感肌也同样会发生。虽然蛋糕很好吃,但糖也是护肤品的宿敌。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会和皮肤中的胶原蛋白结合, 发生“美拉德”反应 ,生成褐色物质。“日啖荔枝三百颗”的贵妃,护肤上肯定也没少下功夫。

你看那红亮红亮的红烧肉,就是“炒糖色”帮的忙。美拉德反应的产物不但会导致肤色暗沉不均匀,还会让胶原蛋白变脆、失去弹性,皮肤看起来就没有那么嫩了。 所以如果不想给你的皮肤加点“糖色”,抗糖化一定要好好做。

敏感肌抗老,抗氧化抗糖化,要双管齐下,而且一定要温和、安全,不能给本来脂质就不富裕的皮肤屏障再增加刺激啦!

聊到这里就必须要给大家安利这次的主角了,贝泰妮集团旗下专注敏感肌护理的功效护肤品牌, 薇诺娜。

薇诺娜诞生于云南,依托于当地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物产,联动了国内多位皮肤科领域的专家,研发出一系列主打植物活性精粹的护肤配方。 专注于改善皮肤常见的敏感问题,修护皮肤屏障。

薇诺娜实验室使用原产于香格里拉巴哈雪山的 青刺果 ,研发了很多敏感肌专用的护肤品。不但产品生产遵循 GMPC 标准,还和国内数十家医院有临床合作,在国内发表了诸多用于湿疹、特异性皮炎治疗的皮肤科论文。

昨天,薇诺娜联合五大皮肤学行业协会召开第二届敏感性皮肤高峰论坛。会上,薇诺娜发布了敏感肌抗初老领域的新突破和新进展, 推出了首款专为敏感肌研制的抗初老精华——双修双抗精华 。

双重修护同时还能双重抗老,给到敏感肌安全、温和和有效的护肤选择。

双重修护,治标也治本

这款精华中的主打成分之一就是 “青刺果油神经酰胺” 。

敏感肌应该都非常熟悉神经酰胺,它是皮肤屏障中的必须脂质,占细胞间质的 50% 左右,是修复敏感肌的重要原料。

青刺果含有 40% 左右的油性物质,能够促进和神经酰胺有关的 ASH1 酶表达,促进皮肤自身合成神经酰胺。而且青刺果的脂肪酸含量和皮肤脂质接近,能给皮肤 补充必须的脂肪酸,滋润保湿,即时改善干燥、紧绷问题 [6]。

薇诺娜双修双抗精华是将青刺果油和神经酰胺的前体鞘氨醇结合之后的成分——“青刺果油神经酰胺”。既能够促进神经酰胺生成,也可以直接补充皮肤屏障所需的神经酰胺。这是双修双抗精华的一修,从根本上提升皮肤屏障的耐受能力。

二修则是在于双修双抗精华当中的 酸浆萼和马齿苋提取物 了。

酸浆萼当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皂苷,能够中和自由基,调节皮肤微环境,抗氧化的同时也能改善敏感状态。

马齿苋提取物则是敏感肌护肤的必备成分了。研究发现,马齿苋提取物能够 减少炎症因子释放,稳定皮肤的高反应状态 ,改善敏感问题。

使用马齿苋和酸浆萼提取物抑制炎症因子,舒缓皮肤的敏感状态,减少自由基对于皮肤的损伤, 这是第二重修护作用 。

双重抗老,胶原新生,肌肤弹润饱满

在抗老化方面,双修双抗精华也是选择两手抓的策略,先是使用来源于云南普洱茶中的提取成分。茶叶中含有的 茶多酚、EGCG 等成分 不但具有优秀的抗氧化作用,中和皮肤自身的自由基,减少细胞损伤,还能预防 UVB 对于皮肤的光老化损伤[9]。

另外, 天麻提取物[10]和肌肽 能够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并且抑制会分解胶原蛋白的金属蛋白酶的活性。还是不错的抗糖化成分,能够减少皮肤糖化,让肤色更均匀。

轻薄不油腻,轻保湿的绝佳之选

敏感肌的屏障不健全,所以大多保湿产品都会特别注重保湿、滋润,补充皮脂。但面对这逐渐提升的温度,皮肤再干,也不能任性地糊面霜了。

双修双抗精华的质地清润不油腻,非常丝滑,能够带来轻保湿效果,而且一点也不会黏。 涂在脸上就是轻透的凝露,非常好吸收。

春夏可以单用,秋冬还能叠加面霜,而且百搭不搓泥,后面防晒随便跟。

不管你是干皮、油性敏感肌、干性敏感肌,双修双抗精华一定都非常适合你。“青刺果油神经酰胺”修复皮肤屏障,补充必需脂质;酸浆萼、马齿苋提取物修护皮肤微环境,减少炎症因子,提升皮肤耐受力;云南普洱茶提取物抗氧化,改善老化问题;天麻根提取和肌肽抗糖化,促进胶原蛋白生成,协同抗老。

双重修护,双重抗老,方方面面都为敏感肌考虑周全了,新品上市,千万别错过!

复制淘口令打开天猫/淘宝APP抢先预定吧!

7啊nOaqXcooW12嘻 【抢先预定】薇诺娜双修赋活精华30ml 敏感肌专属抗初老精华

-果壳商业 科技 传播部出品-

广东省医学论文

高级应该是国家级或者核心期刊的国家级期刊很好判断核心期刊直接去查下就行了,百度一下 2008北大核心(2012年前有效)还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拿着这些杂志的介绍去领导那儿咨询下就行了,毕竟很多过来人嘛。

必须第一作者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是国家级期刊 。《吉林医学》是省级期刊。《医学信息》国家级期刊。级别都比较低。可能对你评高级职称用处不大。不具有说服力。评正高起码要有几篇北大核心,或者科技源核心的刊物。或者是北大,科技源双核心。我们一般给作者推荐的刊物比如说,《中华实验外科杂志》杂志 08版外科医学北大核心 科技源核心 双核心,《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医学类科技源核心,《河北医学》杂志 医学类科技统计源核心,《山东医药》北大核心 科技源双核心等等。于我们合作的医学类刊物几十种。总有你想要的。中国学术资讯中心 5年老牌论文发表平台 与数百家期刊杂志合作密切 我们承诺只做正规正刊 全文上知网 龙源 万方 信誉第一 品质决定价值。中国学术资讯中心 百度我

具体看文章,综合类的医学期刊适合刊发各学科稿件,专科类的期刊只能刊发本专业的稿件。核心一般都是比较有难度的,不贵只要放轻松点都是没事会度过的。感觉自己选择有困难的话,品 优刊的编辑的介绍或许更加直接、快捷一些。

广东医学杂志中科院分区

你可以去好医生网站看看,哪里医学东西比较多,希望对你有帮助啊

中科院自己划的。先是按学科,再按影响因子排列划分。反正不怎么好,水分略大。

法律分析:sci 一区、二区 、三区、四区指的是SCI论文分区,SCI期刊分区影响较为广泛的有两种:一种是 Thomson Reuters 公司制定的分区(简称汤森路透分区);第二种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汤森路透分区,汤森路透每年出版一本《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JCR对86 000多种SCI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统计。JCR将收录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平均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前25%(含25%)期刊划分为Q1区,前25%~50% (含50%)为Q2区,前50%~75% (含75% )为Q3区, 75%之后的为Q4区。汤森路透分区中期刊的数量是均匀分为四个部分。中科院分区,中科院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期刊13 大类。然后,将13大类期刊分各自为4 个等级,即4 个区。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划分,前5% 为该类1 区、6% ~ 20% 为2 区、21% ~ 50% 为3 区,其余的为4 区。在中科院的分区中,1区和2区杂志很少,杂志质量相对也高,基本都是本领域的顶级期刊。法律依据:《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通知》 一、准确理解SCI论文及相关指标。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科技文献索引系统。SCI论文是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上的论文,相关指标包括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等,不是评价学术水平与创新贡献的直接依据。

根据你的问题,广东医学应该指的《广东医学》这本学术杂志《广东医学》简介:《广东医学》创刊于1963年,(半月刊)曾用刊名:(广东医药资料)由广东省卫生厅主管,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是广东省历史最悠久的医学期刊,是反映广东省医疗卫生科研水平的综合性医学专业期刊,主要报道临床医学科研成果及实践经验,介绍基础理论和临床技术新知识,反映国内外医学科研的新动向、新进展。遵循理论与实践并进,以介绍实践经验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提高的编辑方针。立足广东,面向全国;突出综合性,全方位、多层次为广大医药卫生工作员提供医药卫生信息交流与服务。 杂志类型:医药卫生综合类杂志-R 杂志级别:北大核心+CSCD 以上回答不知道是否能解决你的问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