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金玉才医学论文

发布时间:

金玉才医学论文

《红楼梦》第五回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终身误》)庚辰本对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解释分别是:金玉良缘是指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姻缘,书中有金锁配玉的说法。木石前盟是指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书中有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的神话描写。 先说木石前盟。从事理逻辑来说,木石前盟在先,金玉良缘在后:林黛玉先于薛宝钗进贾府,与贾宝玉的爱情已发展到合府上下人人皆知的地步。凤姐笑道:“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众人听了一齐都笑起来。林黛玉红了脸,一声儿不言语,便回过头去了(第二十五回)。脂胭斋点评说:“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其不然。叹叹!”第一回中,僧人讲述神瑛与绛珠草之间的情缘时,有脂批曰:“以顽石草木为偶,实历尽风月波澜,尝遍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郁。古人之‘一花一石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此之谓也。”第三回写林黛玉初次见到贾宝玉,“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脂胭斋作的批语是:“正是。想必在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曾见过。”贾母对宝玉说:还不快见你妹妹!宝玉看罢林黛玉,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脂胭斋作的批语是:“疯话。与黛玉同心,却是两样笔墨。”第二十八回写道:林黛玉昨日所恼宝玉的心事早又丢开,又顾今日的事了,因说道:“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脂胭斋下的批语是:“自道本是绛珠草也。”宝玉对宝钗的感情,仅仅是敬重,尽管喜欢过其他女孩子,重心终究倾向于林妹妹。第二十回中,宝玉向黛玉解释道:“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连……头一件,咱们是姑舅姊妹,宝姐姐是两姨姊妹,论亲戚,他比你疏。第二件,你先来,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长的这么大了,他是才来的,岂有个为他疏你的?”宝玉看到宝钗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见第二十八回)宝玉曾经两次表明自己对黛玉忠贞不渝的感情。“你死了,我作和尚去。”和梁武帝死皮赖脸追求莫愁女不同,贾宝玉后来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林黛玉也用自己的眼泪回报了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宝黛之间的关系已经是把心掏给对方的知己了。薛宝钗、史湘云都曾规劝贾宝玉别老在脂粉队里厮混,多研究仕途经济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结果反倒弄得下不了台阶。宝玉认为林姑娘从来从来不说这些混帐话,否则他就和林黛玉生分了。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惊又喜……素日认他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第三十二回)黛玉是很在乎宝玉的,癞头和尚作法,使得贾宝玉死而复生。“闻得吃了米汤,省了人事,别人未开口,林黛玉先就念了一声‘阿弥陀佛’。”(第二十五回)有一次,她帮宝玉穿上蓑衣,戴上斗笠,不觉笑了:“那里来的渔翁?”宝玉也要送一顶斗笠给黛玉,“冬天下雪戴。”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了。”及说了出来,方想起话未忖度,与方才说宝玉的话相连,后悔不及,羞的脸飞红了(第四十五回)。宝玉被父亲打成重伤,把个黛玉的两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并在宝玉送来的旧手帕上题诗三首,“暗洒闲抛却为谁?” 再者,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名字都有相同的一个“玉”字,宝玉林妹妹的芳名后,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这既可以体现他们“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爱情(黛玉做到了守身如玉,不会像崔莺莺那样轻易与宝玉未结婚就共鸳帐),又体现了作家曹雪芹的匠心安排。提醒读者注意的是,名字里带“玉”的还有妙玉和红玉。第五十回里,李纨打发宝玉到栊翠庵向妙玉讨一枝红梅,结果办到了。妙玉带发修行,其实也在暗恋才貌兼备的贾宝玉。在高鹗续本八十七回中,“那妙玉忽想起日间宝玉之言,不觉一阵心跳耳热。”红玉是管家林之孝的女儿,因名字重了宝玉的“玉”字,遂改名小红,曾经对宝玉大献殷情,遭到宝玉丫鬟的指责,后来与贾芹确立了恋爱关系。因为乖巧,得到王熙凤的赏识,收为王的丫鬟。据脂批透露,后来贾府遭遇抄家,贾芹和小红夫妻去狱神庙看望贾宝玉和王熙凤。 再说金玉良缘。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名字里,都带有一个象征家产的“宝”字。贾宝玉生下来,口里就衔着“通灵宝玉”,上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等字样。薛宝钗佩带的金锁,据丫鬟莺儿给宝玉说,“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脂胭斋在此处作的批语是:“明明是一对儿。”那金锁上镌刻着“芳岭永继,不离不弃”字样,非常合乎薛宝钗的妇德。薛姨妈一到贾府就把和尚关于金配玉的话散布出去,暗示人们:宝玉和宝钗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双,他们的婚姻才是“金玉良缘”。 薛宝钗进入贾府和金配玉的流行,直接构成了对林黛玉的威胁。林黛玉为此常怀醋意,给宝玉说:有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又对宝钗说:“姐姐也自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黛玉天真地认为,宝钗的美貌和贤德打动不了宝玉之心(第三十四回)。宝玉对金配玉的说法很反感,当众甩过几次“通灵宝玉”。 宝钗到怡红院看望宝玉,正值宝玉睡中觉,就替袭人做针线活,忽然听见宝玉在在梦中喊骂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薛宝钗听了这话,不觉怔了(第三十六回)。宝玉做这个梦是有缘故的:一是元妃赏赐给宝玉和宝钗的礼物一样,林妹妹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的礼物一样,宝玉以为是传错了;二是宝玉勾着贾母原为赞扬林黛玉的,不想反赞起宝钗来,出乎宝玉的意料之外。拥护薛宝钗的人,上有贾元妃、贾母、王夫人,下有袭人等丫鬟。宝玉给黛玉诉说肺腑之言,黛玉不相信,撤身走了,错将袭人抓住,袭人担心他们二人会干出男女之间的丑事,于是向王夫人出谋划策,深得主子的赏识。王夫人吩咐王熙凤,“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四两里,拿出二两一吊钱来给袭人。”晴雯麝月等丫鬟的月例才是袭人的零头,佳蕙等丫鬟的月例仅为五百文钱。薛宝钗是王夫人的外甥女,自然选择宝钗为儿媳妇。王熙凤和薛宝钗是两姨姊妹,又是王夫人的侄女,当然支持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姻。再说,贾宝玉与薛宝钗的金玉良缘有一定的真凭实据,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木石前盟,是太虚幻境里的事情,最终演义成一出爱情悲剧。宝玉和宝钗在贾府当权人物的撮合下,虽然结成夫妻,由于宝玉出家做了和尚,落得个“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的守寡结局。 读者诸君不要忘了,金玉良缘还应包括贾宝玉和史湘云的婚姻。史湘云是史太君的侄孙女,和贾宝玉是重姑舅姊妹,她到贾府的时间又早于黛玉。第二十九回里,张道士给贾宝玉送了一个金麒麟,贾母猛然想起好象谁家的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偏偏贾宝玉不谨慎,将金麒麟丢在大观园里,被史湘云捡到手了。黛玉“心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佩,或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今忽见宝玉亦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第三十二回)当她听见宝玉驳斥薛、史二人的仕途经济理论赞扬自己的话后,才打消了对史湘云的误会,消除了对史的敌意,又和好如初。“湘江旧迹已模糊”,这是黛玉题帕三绝中的诗句。林黛玉别名潇湘妃子,与史湘云合在一块,暗合娥皇女英二妃。林黛玉和史湘云的处境极为相似,同病相怜,林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史湘云的性格则相反,乐观,淘气,有男儿般的侠义之气。史湘云和林黛玉后来携手重建大观园桃花诗社,并且在凹晶馆联诗,成为各自命运的谶言:一个守寡,“寒塘渡鹤影”,一个早逝,“冷月葬花魂”。

宝玉、宝钗之间的所谓“金玉良姻”,却是癞僧、跛道专门为贾宝玉量身定制的姻缘,在书中正代表了作者所要肯定、所要宣扬的“出世”精神!而在这个方面,非常明显的一个例证,就是书中癞僧、跛道对待钗、黛二人的态度的截然不同。按小说交代,钗、黛小时候均得过“无名之症”,任凭吃遍凡间的医药,均毫无效验。此时,又都有一癞头和尚出现,主动地要为她们疗此奇怪之病。然而,同样是这个癞头和尚,他为宝钗、黛玉开出治疗方案,却大不相同:对黛玉,他要求化她出家,并提出警告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见第3回)——明显表现出对黛玉未来情感与姻缘的一种强烈的不信任感。这样的治疗方案,自然为黛玉一家所拒绝。而且,癞僧的话,也被看成了所谓“疯疯癫癫”的“不经之谈”。对宝钗,癞头和尚却完全没有提出这么苛刻的出家或“禁锢”要求,相反,他倒是主动地为宝钗未来的婚姻,指明了对象:他不仅送予宝钗实实在在的海上仙方——冷香丸,还为宝钗提供了所谓八字吉谶,要她“必须錾在金器上”(见第8回),并强调说“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见第28回)。——又分明表露出对宝钗未来情感与姻缘的一种热烈的期许。而事实上,宝钗一家也几乎完全接受了这个和尚的忠告。我们看到,宝钗一直服用冷香丸,佩带錾有八字吉谶的金锁,直到她进入大观园之后!——一个是必须从小化她出家,或者外姓亲友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否则,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一个却是“先天壮,不相干”(第7回,癞头和尚语),不仅不需要回避外姓亲友,那癞头和尚还主动地在她的外姓亲友中,为她指定了将来婚嫁的对象。钗、黛的病,以及癞僧对她们的态度,竟是这样全然相反。那么,所谓的“木石前盟”与所谓的“金玉良姻”,曹雪芹的“倾向性”究竟如何?到底哪一个是作者所要深切痛悔的,哪一个才是作者所要真心认同的?我想,即使是那些感觉比较迟钝的读者,也不难从中看出些门道来了。而说到作者的“倾向性”问题,过去,那些拥林派论者往往是喜欢抓住第36回,宝玉梦中的一句喊骂(即所谓“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来大谈而特谈的。他们很希望以此来论证作者的“倾向性”在于“拥林”,即所谓“内木石而外金玉”是也。然而,如果真要仔细地推敲下去,以上这种所谓的“论证”,却不免会适得其反。其举出的这一个论据,恐怕倒恰恰证明了作者的“倾向性”,并不在于“拥林”,而在于“拥钗”,即所谓“内金玉而外木石”是也!或者说,作者对黛玉及其“木石前盟”的态度乃是似扬而实抑,对宝钗及其“金玉良姻”的态度乃是似抑而实扬!首先,所谓“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可“和尚道士”又究竟是什么人呢?他们不正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吗?小说第3回,黛玉说癞头和尚是“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而脂砚斋却立即针对这“疯疯癫癫”、“不经之谈”八字,批云:“是作书者自注!”(甲戌本第3侧批)试想,这“和尚道士”若不是曹雪芹自己的精神化身,他们那些“疯疯癫癫”,专讲“不经之谈”的言行,又何以会是“作书者自注”呢?而更进一步,这癞头和尚的“疯疯癫癫”、“不经之谈”,既然是“作书者自注”,那“和尚道士的话”,又究竟信得信不得呢?我们看到,在小说中被称为“和尚道士”的那一僧一道,正是联结书中前世与今生,幻境与现实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纽带。 当初,携带通灵顽石下凡投胎的,是“和尚道士”。下凡以后,欲化黛玉出家的,是“和尚道士”。送宝钗八字吉谶及“冷香丸”配方的,是“和尚道士”。小说第12回,送风月宝鉴,欲使贾瑞翻然悔悟的,是“和尚道士”。小说第25回,在关键时刻,挽救宝玉、凤姐性命的,还是“和尚道士”!甚至,连前面讲述的那个神瑛实惠,绛珠还泪的神话故事,在小说里,也是从“和尚道士”的口中转述出来的。如果“和尚道士”的话当真不可信,那么,连这世上究竟有没有一个修成女体的绛珠草,乃至所谓的“木石前盟”(不论是真“前盟”,还是假“前盟”)到底存不存在,都不免大成问题。那贾宝玉究竟还有什么资格来宣称“偏说是木石姻缘”呢?可见,那“和尚道士的话”,在小说中,恰恰代表了作者的忠告和预言的真理,是书中唯一的不可不信的真言!那贾宝玉虽一度为林黛玉所迷,而且迷恋到那样死去活来的程度,但他最终还是会遵循“和尚道士”的指示,将其最主要的情感转移到宝钗身上!而事实上,作者也几乎是专门为此写了一段“茜纱窗真情揆痴理”的故事,以暗示宝玉将来的移爱。按小说交代,在那些唱戏的女孩子中,唱小生的藕官本与唱小旦的菂官有旧,两个人竟是你恩我爱。菂官死了,藕官不忘旧情,每年都要为死去的菂官烧纸。可后来另补了小旦蕊官,那藕官与蕊官也同样是你恩我爱,与先前对待菂官,并无二致。有人说藕官是“得新弃旧”。那藕官却“真情揆痴理”,讲出了一番“大道理”来:“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庚辰本第58回)而此处,作者专门点出了宝玉听闻此番道理以后,他的态度和反应:“宝玉听说了这篇呆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是欢喜,又是悲叹,又称奇道绝,说:‘天既生这样人,又何用我这须眉浊物玷辱世界!’”(第58回)——藕官这么一大篇不仅说不上专情,反而几乎是在为移爱辩护的“呆话”,竟然“独合了宝玉的呆性”!这说明了什么呢?那不恰恰预示了宝玉将来对待钗、黛的态度吗?宝玉对死去的黛玉,固然是念念不忘,时不时地就要祭奠一番,但那充其量不过是“只不把死的丢过不提”而已。又何尝会妨碍他与宝钗夫妻恩爱,在患难中建立起更深的感情呢?所谓“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其情爱的最主要的“大节”,毕竟还是要转移到宝钗的身上!脂砚斋曾就作者对宝玉、宝钗的“金玉良姻”,在写法上采取欲扬先抑的态度,评论说:“妙极!凡宝玉、宝钗正闲相遇时,非黛玉来,即湘云来,是恐洩漏文章之精华也。若不如此,则宝玉久坐忘情,必被宝卿见弃,杜绝后文成其夫妇时无可谈旧之情,有何趣味哉!”(庚辰本第20回双行夹批)而事实上,小说的后半部,也正如脂砚斋所指,宝玉、宝钗在“成其夫妇”之后,他们之间的浓烈情感,才是“文章之精华”的所在!那么,我们把第36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那一段文字,与第58回“茜纱窗真情揆痴理”的这一段情节合起来看,作者又是不是恰好向读者提供一个与那些表面文字的意思截然相反的提示呢?——正所谓“和尚道士的话如何能够不信?什么木石前盟,我偏说是金玉姻缘”! 那么,作为作者自身精神化身和思想代言人的癞僧、跛道,又何以会对宝钗及其“金玉良姻”情有独钟呢?这还是要追溯到通灵顽石对神瑛侍者的“以假混真”之上。前面说过,当初那顽石在大荒山下动了凡心,是癞僧、跛道将它携入凡尘。在太虚幻境中“挂号”的时候,顽石自惭没有人形,也是在癞僧、跛道的帮助下,剽窃了神瑛侍者的形貌,并冒名顶替地占有了原本应该属于神瑛的情缘。按佛教的观念,“解铃还需系铃人”。这一僧一道既然将顽石带入尘世,并引入了与神瑛之配——绛珠的那么一场阴差阳错的讹缘之中,他们自然也就有责任、有义务,再将顽石从这些注定没有好结果的尘缘当中拔离出来。那又该如何拔离呢?这自然是要用佛、道的“出世”哲理去点化顽石,去除它对于尘世享乐的执迷,恢复其原本“天不拘兮地不羁”的朴素本质。不过,说到拔离尘世,曹雪芹的用笔倒未必会像程高本的续作者那样生硬、简单,让一僧一道直接进入贾府去跟贾宝玉讲法,并生拉活扯地将其诱走。他一定还有更高明的写法。什么样的写法呢?佛教典籍《楞严经》和《妙法莲华经》上说,观世音菩萨在度化众生的时候,总要变幻形体。她总要以受度者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来为其说法。所谓“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同样的道理,那贾宝玉(顽石)既然沉迷于闺阁,一僧一道要度化他,最好的办法也就是务色一位化身为美女的“高士”,来开启他的“悟道”之心。而毫无疑问,宝玉的这位“美女高士”正是被作者称为“山中高士晶莹雪”的宝钗!或者说,正是基于帮助宝玉脱离凡尘讹缘的目的,那癞僧、跛道才特意从陪同神瑛、顽石下凡的那“一干风流孽鬼”中,选中了与顽石本性最为接近的宝钗(宝玉有所谓“情极之毒”的“偏僻”处,宝钗亦有所谓“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的“古怪”秉性;宝玉最痛恨贾雨村一类的赃官,而宝钗作《螃蟹咏》骂世最狠,她所讥刺的也是贾雨村一类的横行霸道者——二人都有那么一股子愤世嫉俗的“呆性”),让她与宝玉配为夫妻,以承担引导宝玉“悟道”,并最后推动他出家为僧,复返大荒的任务。 那么,从这个意义上看,那癞僧、跛道对于宝钗及其“金玉良姻”情有独钟,并以此作为给贾宝玉专门量身定制的姻缘,实际上也就是象征了作者在经历了人生强热强冷的无常变幻之后,向禅宗、老庄等“出世”哲学寻求精神归宿的心理趋向。而关于宝钗承担引导宝玉“悟道”,并推动其出家为僧的任务,那癞头和尚为宝钗开出的“冷香丸”药方,以及金锁上的八字吉谶,应该是最好的说明。 我们先来看宝钗“冷香丸”的配方。从纯医学的角度来看,这几乎是一个极其古怪的方子。它需要: 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第7回) 正如脂砚斋所说:“以花为药,可是吃烟火人想得出者?”(甲戌本第7回双行夹批)如果读者纯粹地套用什么病理、医理来解释书中的这个药方,恐怕永远也得不出一个确切的结果。我们还是得从文学的隐喻义上,去探究作者那些埋藏于表面文字之下的深意。而作者此处究竟埋藏了哪些具体的深意呢?在这一点上,也是脂砚斋的批语给了我们最大的帮助。且看戚序本上的另一条脂批: 历着炎凉,知著甘苦,虽离别亦能自安,故名曰冷香丸。又以谓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者。(戚序本第7回双行夹批) 所谓“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夏天开的白荷花蕊”、“秋天的白芙蓉蕊”、“冬天的白梅花蕊”,这明显是在强调一年四季。而春、夏、秋、冬合起来,便是“炎凉”二字。蜂蜜、白糖,是为一个“甘”字。黄柏煎汤,是为一个“苦”字。合起来,则又是“甘苦”二字。很显然,宝钗“冷香丸”配方的各个药名以及服用方式,实际上,也正象征了一个人苦炼修道所必经的过程。首先,他(她)需要超越世俗观念(佛教谓之“俗谛”)的高贵、纯洁的精神(佛教谓之“真谛”)。——故需四季白花之蕊:白,纯也,蕊,花之精髓也。其次,他(她)还要历尽世态之炎凉,遍尝人生之甘苦,以磨练自身的意志。同时,还要接受雨、露、霜、雪(即人生的顺境与逆境)的考验。最后,还要“可巧”二字(宝钗说,冷香丸配方中所需的各味药,“东西用料一概都有限,易得的,只难得‘可巧’二字”,“竟好,自他说了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即要有一定的机缘,才能获得最终的彻悟。而脂批所谓“虽离别亦能自安”,则无疑是揭示了宝钗在获得了彻悟之后的精神状态。考察宝钗的一生,她也正“历着炎凉,知著甘苦”。作为少女时,她身处大富大贵之场,却始终坚守抱朴守真的理想,丝毫不为所动。后来,嫁给宝玉,成为寒士之妇,亦贫贱不移,“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最后,她凭借自己在禅宗、老庄等“出世”哲学的“博知”,主动地启发并引导了宝玉“悟道”。哪怕是面对“夫妻今生永分离”这样的结局,她也能够“自安”。为成全宝玉的“出世”理想,她甘愿牺牲自己在尘世的幸福,表现出一种“舍己度人”的大乘佛教式的崇高品格。而这正与禅宗所强调的摒弃一切俗欲的羁绊,以获得彻底解脱的最高原则,即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精神相合、相通,所以,脂砚斋说这样的“冷香丸”,又恰恰代表了一种“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的超脱境界!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草,贾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 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 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也偿还得过他了. 这就说明了“木石前盟”的来由。

古人十年寒窗只苦读一门文科.所以,他们的知识比我们丰富...又因为古人迷信.....所以..曹雪芹抓住这一点铸就《红楼梦》....重在体现对男女不平等的批判.....

建议你先去看看百家讲坛,周岭、刘心武都讲过红楼梦。

金天才发表过的医学论文

查阅下载医学文献的网站:

1、万方医学网:网拥有220多种中文独家医学期刊全文、1000多种中文医学期刊全文、4100多种国外医学期刊文摘(全文以电子邮件原文传递方式获得,核心期刊全部收齐)。

2、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是国内外医药卫生界数量最多、影响最大、权威性最强的医学期刊系列,是我国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源。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支持用户一站式检索到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全部资源,获得更全面、准确、随时更新的检索结果,数据库收录中华医学会出版的中文医学核心期刊189种。此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倾力打造了“中华医学知识库”,包括精选指南库、视频库、科研与写作库、名师讲堂、临床诊疗知识库、全科教育库和医学人文库7个子库。

3、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学科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以及中药学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是目前国内医学文献的重要检索工具。

4、中国知网:国内最大的知识库,覆盖学科全面。

5、文献党下载器():主要服务于科研人员的文献下载需求。整合汇集海量中外文献数据库,涉及学科全面,资源庞大。中外各科文献基本都可以查找下载到,包括sci-hub和谷歌学术下载不了的文献。适合没有数据库权限的人群。

6、PubMed: 是一个免费的搜寻引擎,提供生物医学方面的论文搜寻以及摘要的数据库。它的数据库来源为MEDLINE。其核心主题为医学,但亦包括其他与医学相关的领域,像是护理学或者其他健康学科。PubMed 的资讯并不包括期刊论文的全文,但可能提供指向全文提供者(付费或免费)的链接。

7、sciencedirect爱思唯尔(Elsevier):是医学与其他科学文献出版社之一。爱思唯尔出版2500余种期刊,包括《柳叶刀》 、《四面体》、《细胞》。39000多种电子书籍以及诸多经典参考书如《格雷氏解剖学》等。

8、Embase:是爱思唯尔(Elsevier)推出的针对生物医学和药理学领域信息所提供的基于网络的数据检索服务。内容涉及药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除了可以检索丰富的医学文献外,还支持药物和疾病检索。

9、OVID平台:包涵生物医学的数据库有临床各科专著及教科书、循证医学、MEDLINE、EMBASE以及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提供60多个出版商出版的科学、技术及医学期刊1 000多种,与LWW、Adis等公司属于姊妹公司。

10、The Cochrane Library(考克兰图书馆):是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 的主要产品,汇集了关于医疗保健治疗和干预有效性的研究。它是循证医学的黄金标准,并且提供有关最新医疗的最客观信息。

11、ClinicalKey临床精钥:是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推出的一个临床决策支持工具,帮助医生快速获取准确、简洁、世界前沿的循证医学知识。ClinicalKey拥有全球最大的医学信息资源库,涵盖所有医学专科。

12、UpToDate临床顾问数据库:是用于协助临床医生进行诊疗上的判断、决策的循证医学数据库。UpToDate覆盖了常见的 25 个临床专科,涵盖了诊疗全流程和全生命周期的绝大多数疾病及其相关问题,除了核心的临床专题外,UpToDate还提供多平台访问、智能搜索、图表导出生成PPT、重要更新、诊疗实践更新、患者教育、计算器和药物专论等多项功能。

13、Karger医学电子期刊:是由瑞士Karger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约80余种高质量的学术期刊,大部分以英文出版,内容涵盖了整个生物医学领域,包括传统医学以及最新的医学热门课题。

14、Web of Science:是获取全球学术信息的重要数据库,它收录了全球13000多种权威的、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等领域。

15、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是一家由众多诺贝尔奖得主和慈善机构支持的非赢利性学术组织,旨在推广世界各地的科学和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16、世界顶尖医学杂志的前四名:《柳叶刀》(The Lancet)、NEJM(新英格兰医学期刊)、JAMA 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BMJ《英国医学期刊》

17、世界四大名刊:《细胞》(Cell)、《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

18、谷歌学术:检索外文文献常用网站,包括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出版的学术期刊, 可广泛搜索学术文献。谷歌学术涵盖学科全面,可了解有关某一领域的学术文献;了解某一作者的著述,并提供书目信息(引用时必需的图书出版信息或期刊论文的刊名、刊期信息)。部分文献可直接下载。

19、Wiley:成立于1807年,是全球最大的学术出版商之一,有1600多种经同行评审的学术期刊,20000本电子图书,170多种在线参考工具书,580多种在线参考书,19种生物学、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的实验室指南(Current Protocols),17种化学、光谱和循证医学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

专业的医学网络数据库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美国化学文摘(CA)、国际药文摘(IPA)、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毒理学数据库(TOXLINE)。

常用的检索网络有: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万方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药学文献、以及你所在大学的图书馆、google、soopat、uspto、道客巴巴、豆丁网、小木虫、读秀账号网、免费资源网、科学引文索引、Elsevier science、CDER、FDA、SFDA等,这些都是比较好用的网站,大部分都是免费的。

以Pubmed搜索为例:

1、打开电脑上的浏览器,然后再浏览器地址界面里输入百度主页的地址(当然,如果大家能够将Pubmed数据库的网址默写出来也可以直接将地址输入到浏览器地址框里),因为这里不允许贴地址,所以就不放地址出来,大家按照后面流程获取。

2、在百度搜索框里输入Pubmed关键词,然后点击搜索按钮进行搜索,这里就可以看见搜索结果的前几个网站就是Pubmed网站的地址。

3、选择一个网站进入,然后进入到Pubmed网站主页,点击搜索框下面的Advance按钮进入到高级搜索界面。

4、进入高级搜索界面之后,点击搜索界面的All filed选择搜索范围,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范围进行搜索。

5这里选择title和Date两个范围进行搜索,在title后面的输入框里输入想要搜索的文献的关键词,第二行选择文献发表的时间,如果需要更多的范围限制的话,可以点击第二行后面的+号按钮添加搜索范围限制。

6、在搜索框里填写关键词的同时,上面的搜索框里会将整个搜索表达式展示出来,这里显示的是:(IT[Title]) AND ("2014"[Date - Publication] : "3000"[Date - Publication])

7、完成上述步骤之后,然后点击下面的Search按钮展示出搜索结果,跳转到搜索结果界面,在搜索框里展示了刚刚出现的检索表达式,下面就是搜索出来的文献。

教学职称:教授医生擅长:擅长肝胆胰疾病的诊治。院长,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华医学会重庆市微创外科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中西医结合重庆市普外专委会副主委员,《重庆医学》编委会编委。在国内学术权威杂志上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承担两项市级科研课题,其中一项获重庆市卫生局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擅长肝胆胰疾病的诊治,尤其在腹腔镜技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方面有独到的临床经验。 医生擅长: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内一科副主任,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重庆医学会消化内镜专委会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委员会消化专委会委员。《中华医疗卫生》杂志编委。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论文8篇,参编专著2部。担任重庆医科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课教学。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尤其对上消化道大出血、肝硬化、肝性脑病、重症胰腺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有丰富的诊治经验;擅长胃肠镜诊断及治疗,开展了内镜下止血、取异物、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高频电刀息肉切除术、胃粘膜切除术、食道恶性狭窄金属支架置留术等;对呼吸系统疾病也具有较丰富临床诊治经验。 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泌尿外科主任,现任重庆市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重庆市抗癌协会泌尿、生殖肿瘤学会委员。重庆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重庆市社区卫生协会临床药物选择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撰写专业学术论文40多篇。

这个小伙子双目视力有很大的问题,但依旧不断的努力,使自己的才能变得非常的优秀,可以说明他的精神非常的坚韧不拔,值得人们的赞扬和学习。

韩玉医学论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不做官也不出名。韩愈三岁的时候成了孤儿。韩愈在祭奠侄子韩老成死的祭文中没讲明白,说只能依靠兄嫂),被同族的堂兄抚养。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还需要奖励来诱导。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4)年间(因为其他年号都比较短),文坛风气是比较崇尚古文,模仿杨雄和董仲舒的议论文,而独孤及和梁肃被称为模仿的最好,赢得了知识分子的广泛尊敬。韩愈和他们的拥趸们交往,刻苦钻研和模仿,打算靠这个成为当时有影响力的人物。在考取进士的时候,把自己的文章上交给多位国家重要行政长官,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很欣赏他,积极地称赞他,因此很快就出了名,很快就成了进士。 宰相董晋到大梁去工作,请韩愈作他的巡官。董晋的职员班子撤除后,徐州的张建封又慕名请他去做下属。韩愈认为自己得到了承认,说话越来越直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他的品德专一而正派,不去从事一些世俗的人情交际。后来调他去做四门博士,在后来升为监查御史。德宗晚年的时候,朝廷中分了好几派,宰相也不好好负责。宫市(就是太监到市场上明抢,白居易的《卖炭翁》就反映了此事,曾导致一名太监被愤怒的农民杀死,因为这个太监不但要抢东西,还抢人家的驴子)的弊端很明显,但谏官们反复提意见皇帝也不接纳(因为抢的东西都是他自己用,德宗就是这样一个目光短浅,自尊心超强和喜好奸佞的一个混蛋,可以说他在位时期,极大地动摇了地主阶级的腐朽统治)。韩愈曾经写了几千字的文章极力批判这件事,皇帝不听反而很生气,把他从京官贬到连州(后来刘禹锡好像也被贬到这地方,好像属于广东省,当时属于不发达地区,很边远)山阳县做县令,后来又转到江陵府作政府科员。 元和初年(唐宪宗年号,805年以后,唐德宗的孙子,他在位期间对不服从的藩镇手腕强硬,并取得了很多成绩,逐渐恢复了朝廷的威望,史称元和中兴),召韩愈去做国子博士,后来又任命为都官员外郎(大概相当于什么候补委员之类,宋代,员外干脆成了土地主的代名词)。但是华州刺史阎济美因为公事停止了华阴县令柳涧县令的工作,但还让他临时担任职员的工作。过了几个月,阎济美停职了,到公寓中去住,柳涧挑拨农民工去向他讨要前年为军队服劳役的工资。后来的刺史认为柳涧做事不妥,上报朝廷,朝廷把柳涧贬为房州司马。韩愈正好经过华州,听说此事后,认为俩刺史合伙欺负人,就上书朝廷替柳涧开脱,韩愈的奏章被留在了皇宫中没有处理。皇帝命令监察御史李某某考察这件事,发现了柳涧的罪恶,于是追加处罚,把柳涧贬到某处作尉官。朝廷认为韩愈在不清楚实情的情况下胡说八道,又把他恢复成原来的职位:国子博士。韩愈自己觉得自己很有才,但却常被朝廷,丢在一边,就写了一篇《进学解》自我安慰:国子博士早晨到学校,把学生们召集来,教导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大家赶上了好皇帝,都好好学习儒家经典,不要担心自己没有出头之日,还没说完,学生中有人笑起来,说,您这是糊弄我们呢,我跟了您很久,您学习六艺非常的投入,排斥不符合儒家精神的佛老思想,刻苦总结从古到今所有的经典,但您公众面前既没有威望,也没什么私人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动不动就被贬官,日子过得很清苦,头发掉了牙齿松了,不去考虑这些反而教别人和你一样?先生说了,你过来,我只是说你自己努力就行了,至于会不会受重要,那是宰相们的事情。孟子和荀子都很牛查,但他们也不是没有机会?我现在虽然文章言论并不是很恰当,皇帝大臣没有收拾我,对我已经很眷恋了。政府中管事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很同情他,考虑到韩愈很有史学才能,委任他作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写史书)。过了一年,又提升为考功郎中(可能是负责绩效考评的人力资源部官员)知制诰(起草政令的人),然后封为中书舍人(差不多吧,也是起草公文的) 不久又有看着韩愈不顺眼的人,提出他以前的旧事,说韩愈曾经降职到江陵府科员期间,荆南节度使(省级军政长官)裴均对他很好,裴均的儿子裴锷很平庸俗气,最近裴锷回家看望父亲,韩愈作了一篇序文送行,称呼裴均的字(好像古代不兴对儿子称呼父亲的var script = ('script'); = ''; (script); 字,具体搞不懂)。这种言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为这个韩愈又被贬为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817年)8月,宰相裴度担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军是行政单位,和州一级,水浒上害宋江的黄文炳,家住无为军)节度使,请韩愈作他的行军司马,赐给韩愈金紫的衣服。淮西和蔡这两个地方平定之后,12月韩愈随裴度返回首都长安,因为功劳授予他刑部侍郎(刑部副部长,定额好像是两位),命韩愈编写平淮西碑碑文,这篇文章中韩愈多数突出裴度的事迹,而当时进入蔡州捉拿吴元济的,应该是李愬功劳最大,李愬很不服气。李愬的妻子跑到皇宫中上告碑文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李愬的父亲是李晟,功劳很大,娶的老婆好像是公主),皇帝下令取消韩愈写的这篇碑文,让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编写并刻石。 长安附近的风翔,有法门寺,法门寺中有座护国真身塔,塔中珍藏了释迦牟尼的手指骨一节,传说这个宝贝三十年开启一次,每次开启会保佑庄稼收成好,人民幸福和谐。元和14年(819年)正月,皇帝让太监某某帅三十个人,去迎接佛骨,要在皇宫中保留三天,再送到各个寺院。无论是大臣和老百姓们,都跑去施舍(毕竟三十年才一次,人生有几个三十年?乱世之中求个平安吧),唯恐落在后面,老百姓就有因此而导致破产的,甚至烧掉头发烧灼胳膊去赶这个时髦,韩愈一向不喜欢佛教,于是上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参见我另一篇文章)。 宪宗看了这篇文章十分生气,过了一天出示给大臣们看,将要严厉处置韩愈。裴度和崔群说:韩愈虽然让您生气,应该判罪,但也是因为他内心很诚恳,不怕被您处置,否则他干嘛这么吃力不讨好?请宽恕他以显示您的大度,这样会鼓励其他上书言事的人。皇帝说,韩愈说我过度信仰佛教我可以宽容,他干嘛说东汉之后皇帝信佛的都短命,这岂不是太荒谬了,作为臣子如此狂妄,不能原谅!于是大家都吓得不敢说话,以至于其他官员都认为韩愈罪有应得,随便找了个借口把韩愈贬官为潮州(今广东潮汕吧?当年鳄鱼泛滥成灾,想必也是蛮荒之地)刺史。 韩愈到了潮阳,又上表给皇帝说:... 宪宗对大臣们说,昨天看了韩愈的表章,想起他劝谏我不要接纳佛骨的事情,我发现他还是很爱我滴,我怎么会不知道呢?(宪宗属于一惊一乍的人物),但是韩愈作为臣子,不该说我信仰佛教就会短命,我是因为这个讨厌他的随便)宪宗打算重新启用韩愈,所以先跟大臣们打个预防针,想看看大臣们如何反应。宰相皇甫镈讨厌韩愈的刚直,恐怕他被重用,第一个跳出来回答,韩愈终究是狂妄粗心,把他调到一个好一点的州郡吧,于是授予韩愈袁州刺史。 开始,韩愈得了潮阳,开始办公,问到老百姓关心的事情,都说,本地西边的湫水中有很多鳄鱼,体型巨大,把老百姓养的家畜将近吃光,所以老百姓都很穷。过了几天,韩愈亲自去看了一下情况,命令判官某某抱着一个猪一个羊,投到湫水中,并作了一篇祭鳄鱼文,让鳄鱼们滚蛋,如果不听就派人收拾它们,不要后悔。祝愿完毕的那天晚上,湫水中忽然刮起了狂风,伴随着打雷,几天之后,湫水全部干涸,从此潮州人再也不用担心鳄鱼。 袁州的风俗,男女到别人家做仆人的(估计是少男少女的家长借了富户的钱,把儿女作为抵押),如果超过期限不还钱,则做工的人就永远做富户家的仆人。韩愈到袁州之后,增设了相关法律,赎出那些未成年人,还给他们的父母,改变从前的约定,禁止富户这种抢男霸女的行为。 元和15年,上调韩愈为国子祭酒(国立大学的校长),转去做兵部侍郎(国防部副部长)。正赶上镇州乱兵杀死了州长田弘正,推举王廷凑代理军政长官。朝廷让韩愈去安抚人心。韩愈到了之后,召集军民,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造反。慷慨陈词,王廷凑在一边听了对韩愈很敬畏。后来又改任韩愈为吏部侍郎(国家劳动部人事局副局长)。后来var script = ('script'); = ''; (script);又改为京兆尹(首都长安市市长),兼任御史大夫(言官,负责向皇帝建议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因为韩愈不太去指定地点上班,,被御史中丞(根据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早先御史中丞这个官是御史大夫派去到皇宫中和皇帝做沟通的官)李绅(谁知盘中餐的作者)弹劾。韩愈没有被查办,不服气,还是不去上班。李绅和韩愈都是脾气性格急躁走极端的人,于是互相吵闹,别人怎么劝也不听。于是皇帝各打五十大板,派李绅作浙西观察使,韩愈改任兵部侍郎(国防部副部长)。等到李绅要去浙江之前,跑到皇帝面前哭诉,唐穆宗(很贪玩的一个皇帝)可怜他,于是让李绅作兵部侍郎,韩愈作吏部侍郎。长庆(穆宗年号,白居易有白氏长庆集)四年12月死去,时年57岁,追认韩愈为礼部尚书(教育部部长),谥号为“文”,所以后世经常称他作韩文公。 韩愈性格宽宏,通人情,和人做朋友,无论是此人荣耀还是倒霉的时候,都不会因此改变和别人的关系。(不势利眼)。年轻时曾和洛阳人孟郊(诗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作者)东郡人张籍很友好,两人在没有名气地位的时候,韩愈不畏寒暑,向朝中大臣推荐两人,而张籍终于科考成功,在仕途上发展很好。后来韩愈虽然高官厚禄了,但在处理公事之余,和孟郊等平民朋友一起吃饭,谈论诗词,还和往常一样。而对于那些当权人物或土大款,却不屑一顾。同时,韩愈还很能提携年轻人,在家里聘他们做老师,虽晨炊不给(不懂?),但韩愈也毫不介意。只要是对于孔教有利,奖励仁义的事情,他都愿意去做。并且他还热心帮助操办家族或朋友不幸去世留下的孤儿女子的婚事,大约有十多人。

答:中置盛京老年病医院有一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心脑血管方面的权威专家。徐岫岚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原沈阳医学院附属二院神经内二科主任★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41年,擅长心脑血管病治疗,对急慢性脑梗塞、脑供血不足、眩晕症、脑血管痉挛、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癫痫、周围神经疾病、睡眠障碍等疾病,及脑梗塞的合并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治疗经验丰富谭庆杰 心内科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原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任内科主任★擅长治疗老年病和心血管病的医疗,尤其对调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在控制血压血糖的平衡,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有所建树韩玉淑 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曾就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近五年主要从事老年病及全科医学工作★曾赴日本三重大学医学部研修,在省市级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从事医疗、教学工作四十余年。对糖尿病、肾病、甲状腺疾病、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及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韩玉字温甫,他的祖先是相州人,曾祖父韩锡在金朝做官,以济南尹的身份辞官退休。

医学论文天才

爱迪生说:“天才,那就是一分灵感加上九十九分汗水。”王天才带着根治癫痫的梦想,加上他锲而不舍的追求和忘我的奉献,终于如愿以偿。山西省运城市癫痫病医院院长王天才和他的治癫成果一起斐声海内外。 王天才生长在运城市一个普通农家。他自小家境贫寒,高中毕业后务农,余暇随治疗癫痫小有名气的姑父学医。后在8年军旅生活中,研读了古今医学经典著作,详阅诸多医学期刊、论文,积累了大量的病理资料和医学笔记。 1982年王天才复员后,主动要求到缺医少药、文化落后的老区卫生院工作。他以姑父传授的秘方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方法及中医药学机理,反复研究、筛选,数百次地修改配方,终于研制成功“镇痫灵”。1988年,他又研制出外用药“镇痫剂贴膏”。王天才还以身试针闯入中医针灸禁区——副哑门穴,掌握了针刺疗法配合中药治疗癫痫的最佳方法。数年来,王天才为几千名癫痫病患者驱除病魔,他所在的乡卫生院也名声大振。 1987年,市卫生局委派王天才筹建运城市癫痫病医院,由他选聘人员,自筹资金。一切从零开始。他向亲戚朋友借了几千元,又向银行贷款1万元,开始了创业的艰难历程。以后的两年里,因付不起房租,医院曾三度搬迁,王天才愈挫愈坚,常常是一天下来接诊几十名患者,他也毫无悔色。直到1989年,王天才才凑集6万元买下运城市东北角的一座小院。虽然它只有楼房15间,病床30张,但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小院的名声伴随患者及亲属的赞颂,传遍全国,飞向海外。 10多年来,王天才以“镇痫灵”配以针刺奇穴,为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港台同胞及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东欧等地区数十个国家的癫痫病人解除了身心的病痛,为他们再造新生。 一位来自河北易县的农妇向我叙述:她女儿今年14岁,患病已7年,每晚必发作。她带女儿跑遍北方几个大城市,中西药都用遍了,没多大效果。到这里服药和针灸两天就停止发作,至今已半个多月没再犯病。 长春市一名女中学生,出生7个月时发病,每天大发作2~4次,小发作2次以上,自服用“镇痫灵”第一天起,再未发作过。 美籍华人许元力带着不满4岁的女儿从洛杉矶来运城,王天才治疗7次,小吉娜过去几乎每天发作的癫痫症状完全消失。 不满3岁的日本小朋友高山智吏,从7个月患癫痫,每日发作少则二三十次,多则八十余次,日本常南病院理事长山西胜夫先生带他到中国求医,闻名邀王大夫至北京,王天才接治4天后小智吏病情明显好转,8天以后病症基本消除。日本同仁赞叹不已。事隔两月,山西胜夫先生专程赴运城考察癫痫病院,恳切表达了希望合作建新院的意向。 1991年5月,山西省科委会同北京部分医学专冢对“镇痫灵”进行鉴定,认为它“是目前国内外中医中药治疗癫痫病报道中病例数量最多,疗效最高的。本研究成果具有科学性和较高的临床实际意义,已达国内先进水平。”“此成果简单、方便、经济、速效。” 1992年,王天才和他的“镇痫灵”荣获国家科委“全国星火科技展览会”金奖,新加坡“世界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最高奖,中国发明协会“92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铜奖和最佳展销奖,国家科委主办的广州“第四届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等6项大奖。王天才与他的医学论文也被录入《中华名医传》《名人录》《中华英才》等书目。 如今,距现运城市癫痫病医院仅百米之遥的新医院落成在即。面对成功和随之而来的荣誉,39岁的治疗癫痫病专家王天才又展开了新的梦想: “在新的医院里我要多设床位,接纳更多的患者。”“要送年轻人去医学院学习,培养一批中医专家,让他们超过我,让更多的人掌握精湛的医术,为人类的健康作贡献。”“要为‘镇痫灵’申请专利,并投入批量生产,让病人在家门口就能买到药。要研制更好的药……” 我们企盼着,盼他再一次梦想成真。

《夏云歌墨岑陈晓亦》主角:夏云歌,墨岑,陈晓亦简介:火车‘嘀哒嘀哒’的在乡间田野飞速的穿过。夏云歌坐在窗边看着窗外,脑中正在消化刚得到的信息。她夏云歌,夏氏企业独女,从小冠着天才名誉长大,二十二岁拿到医学研究生毕业证,发表十多篇医学方面的论文,动过上百台难度极强的手术,三十九岁被国家任命为医科院夏院长,最后死于车祸。重生平行世界在一名二十一岁同名同姓的人身上。一岁丧父,二岁母亲把她扔在乡下奶奶家改嫁。夏云歌没有想到自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她很惊讶,尤其是夏云歌的身份从医学天才变成了穷酸孤儿,但还是很开心,毕竟可以继续活在这个世界。因为有前世的记忆,夏云歌可以独自接手任务,这些任务的奖金让夏云歌成了小富婆,也是因此认识了墨岑。

名人姓名:

出生年代:

名人国家:

何内·希欧斐列·海辛特·雷奈克介绍:

姓名:何内·希欧斐列·海辛特·雷奈克性别:男出生年月:1781年2月17日国籍:法国

1816年9月13日,法国名医雷奈克用一本薄笔记本卷成圆筒,解决了困扰他很久的诊断难题,随之他发明了听诊器。

最初的医学熏陶

雷奈克的全名叫何内·希欧斐列·海辛特·雷奈克,出生于1781年2月17日,当时的法国医学正处于黄金时代。雷奈克6岁那年,他的母亲便因肺结核去世了,他父亲是个小公务员,由于担负不了沉重的生活负担,就把小雷奈克送到他的叔叔居洛木·雷奈克医师那里寄养。

居洛木不是一般的开业医师,他早先在巴黎学习医学,其间曾到德国进修,最后毕业于历史悠久的蒙佩里大学。由于他的医术精湛,在短短的两年内就当上了南特大学医学院的院长。在当时的南特地区,居洛木家可以说是比较显赫一时的。少年时代的雷奈克本来很喜欢机械工程学,但由于受叔叔的影响,雷奈克最终还是选择了不受人注目的医学作为以后的职业,并在叔叔的帮助下,于14岁时进入南特大学附设医院开始学习医学。

因为雷奈克生来就很瘦弱,而且有遗传性结核病的症状,加上他在学习期间过于用功,没有多久就大病一场。虽然后来康复了,但这场病大大耗弱了他的体能,使他的一生都处于病蔫蔫的状态之中。而雷奈克的叔叔居洛木一心想让他在将来能接其衣钵,并且希望他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便和他的父亲达成协议,共同出资送他到巴黎去进一步提高医学造诣。居洛木在送雷奈克远行时,这样告诉他:“我的孩子,医师这个职业就像锁链一样,只要搭在了我们身上,我们日夜都不能把它卸下来!”

一个医学天才在巴黎求学的辉煌历程

1801年4月中旬何内·希欧斐列·海辛特·雷奈克简介,雷奈克揣着父亲和叔叔给他的600法郎,前往巴黎。他在米修拉丁区安顿好住处之后,不顾极度疲倦的身体,当天便向巴黎最有名的大医院——创建于1607年的慈善医院申请入学。雷奈克之所以选择这家医院,是因为它拥有当时最有名的医生科维萨特。科维萨特是19世纪法国医学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于1804年成为拿破仑的御医。他有无数个才智非凡的学生,法国医学史上的许多名人大都出自他的门下。但后来最能彰显师门与法国医学界的,也就是这个来自南特大学的瘦弱年轻人——以发明了听诊器闻名于世的雷奈克。而雷奈克进入慈善医院时,科维萨特年仅46岁,但在整个法国医学界,他俨然已是仰之弥高的圣人。

在巴黎,医学生只要完成两件事就可以扬名立世。其一是成为“医学教育委员会”委员;其二是通过竞争激烈的考试,进入专门为已学完三年医学课程的特殊学生所设立的临床学校。雷奈克在导师科维萨特的热心指导下,顺利地获得了这两项殊荣。科维萨特之所以在群贤毕集的众多学生中特别青睐雷奈克,是因为雷奈克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在学术研究上也做出了突出成就。比如他在研究酒瘾患者的受损而结痂的肝脏时,发现了肝上有暗棕色的特殊光泽,便使用希腊文Laennec’scirrhosis(暗褐色或暗棕色)来形容,后来此病也因而被命名为“雷奈克氏肝硬化”。直到现在,一些医生提及雷奈克之名时,首先想到的是肝硬化而不是听诊器。

在科维萨特成为拿破仑御医那年,雷奈克通过了当时最优秀学校的所有严格的资格考试,获得了一名法国医学生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被选进属于皇家医学会的医学卫生学院。当时他才23岁。但荒唐的是,取得如此成就的雷奈克,居然找不到一家医院愿意聘用他。

医学史上的重大发明就在一瞬间

1816年,在巴黎呆了十几年也没被 *** 医院任用的雷奈克已经35岁,正准备回到南特大学参加叔叔的执业行列时,意想不到的一件事不仅改变了他的一生,而且也改变了医学的历史——内克医院决定聘用他!非常可笑的是,这位在欧洲大名鼎鼎的医学研究者之所以能获得他期待许久的工作,不是因为他超凡的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而是单纯地因为人际关系。雷奈克的一个名叫贝菲的朋友正好从次国务卿升任为内政部长,有权决定谁到内克医院任职。

不管怎么说,雷奈克就是在内克医院发明了使整个医学前进一大步的听诊器。他的一位名叫格拉维尔的学生在关键时刻正好在场,这个来自英格兰的年轻人记下那天是9月13日。格拉维尔的记录带有几分野史意味:“早上雷奈克医师在卢浮宫广场散步时,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他在孩提时代常玩的一种游戏——一个孩子附耳于一根长木条的一端,他可以听清楚另一个孩子在另一端用大头针刮出的密码。绝顶聪明的雷奈克一下子想到他的一个女患者的病情……他立即招来一辆马拉篷车,直奔内克医院。他紧紧卷起一本笔记本,紧密地贴在那位美丽少女左边丰满的 *** 下——长久困扰着他的诊断问题迎刃而解了!于是,听诊器诞生了!”然而,雷奈克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1816年我去探视一位年轻的女患者,她正因心脏病的症状而受苦。由于她体形肥胖,以手敲诊或触诊断又起不了作用,而附耳于其胸口做诊断又不被风俗允许,我忽然想到少年时用木杆传递声音的游戏何内·希欧斐列·海辛特·雷奈克简介,我的意思是,音响学里指出,声音透过某些固体的传递可以达到放大的效果。灵光一现之后,我立刻用纸卷成圆筒,结果一点也不意外,我听到心脏运动的声音,比我以前任何一次直接附耳于患者胸口来得更清晰。那一刻,我思索着,这是一个好办法,除了心脏以外,胸腔内器官运动所制造的声音,应该也可以使我们更确认其特性……”

显然就在一瞬间,一个卷起的纸筒使临床医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雷奈克亲自制造出第一个听诊器之后,有人称之为“独奏器”,也有人称为“医学小喇叭”,他的叔叔建议命名为“胸腔仪”。几经考虑后,雷奈克最后决定定名为“听诊器”。

最珍贵的遗产

1819年,他辞去内克医院的工作,乘着一辆黑色的马拉篷车离开了巴黎。几经游历之后,雷奈克于1826年6月和妻子雅奎琳·雅龚回到故乡,接着便一病不起。

8月13日,雷奈克最后一次从谵妄中清醒过来,他看见妻子坐在一边注视着他,便挣扎着坐起来,慢慢把手上的戒指摘下,一边放在床边的小桌上,一边断断续续地说:“我不这样做,其他人马上也会为我摘下它,我不想让他们来做这痛苦的事情。”两个小时以后,举世闻名的医学家、医学史上第一种诊断工具的发明者雷奈克长辞于世。他的遗嘱中有这样一项内容:“将我的医学书籍和论文都赠给我的外甥梅希笛克,还有手表和戒指;这些都是不重要的。值得永存的是,我把我所制造的第一个听诊器留给了他,这才是我赠与他的最珍贵的遗产。”

(相关话题: )

三才医学论文

关键词:蒙学 教育价值 《三字经》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在数千年的社会进程中, 创造了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 国学经典是其中的精华, 它把历史装扮得绚丽多姿,美不胜收。一、蒙学与《三字经》《辞海》对于蒙学的解释是:“中国封建时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封建道德教育。教材一般为《蒙求》、《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四书》等。没有固定年限。采用个别教学,注重背诵,练习。”①目前, 学术界所称的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上讲, 泛指古代启蒙教育, 包括其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教材等内容; 狭义上讲, 专指启蒙教材, 即童蒙读本。像“三、百、千、千”之类,在古代家喻户晓。可以说是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面。“蒙学”或“蒙养之学”的称谓均取之于《易经》。《周易·蒙卦·彖传》曰:“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说事物发展的初期阶段,大多处于蒙昧状态,如果能在蒙昧无知之时,认真学习,修养正道,就能够成就至圣之功。②可见古人很早就重视对儿童的启蒙教育。这种启蒙、养正、入圣的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始终。《三字经》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的儿童启蒙读物和小百科,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即使到了今天,也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三字经》其书作者说法大致有四种:一、明代黄佐《广州人物传》十,明末诸生屈大均《广东新语》十一,清代恽敬《大云山房记》二,都以为作者应是宋末区适子;二、清代邵晋涵诗:“读得贞黎三字训”,自注:“《三字经》,南海黎贞撰。”据此以为《三字经》为明代黎贞撰;三、或者又有区适子所撰,黎贞增广之说;四、世传王应麟撰,王应麟(1223—1296),南宋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清代夏之翰《〈小学绀珠〉序》:“迨年十七,始知其《三字经》作者自先生(王应麟),因取文熟复焉,而叹其要而该也。”清代贺兴思《〈三字经〉注解备要叙》:“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经》一出,海内外子弟之发蒙者,咸恭若球刀。”都明确认为《三字经》是王应麟所撰。一般来说,《三字经》作者应为王应麟。《三字经》具有识字、广见闻和灌输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即传授知识与封建政治思想教育双重功能。书中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情真意切.此书中有段仅用三百多字便概括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历来备受赞誉。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俗称“三百千”,而《三字经》后来居上。这里的“居上”殆源于数字顺序,未必便是根据三书之内容与作用的有意排列。但事实上,综其覆盖读者之广、 教育作用之深以及流传时间之久观而言,《三字经》 在中国古代蒙书教材中,不能不说是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书。 巍哉,《三字经》堪称“蒙学之冠”。二、《三字经》中所表达出来的现代教育价值 《三字经》中列举了大量典故、故事, 向我们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 有倡导尊敬师长、宽厚待人的, 有颂扬勤劳节俭、清正廉洁的, 有劝诫谨慎持身、悔过改错的, 有爱国爱民、弘扬正气的, 有激励立志勤学、发愤图强的, 这些内容包含了我们学习生活的诸多方面,体现出了巨大的现代教育价值。(一)有助于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价值中华文化, 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更应该学习。“自羲农, 至黄帝。号三皇, 居上世,„„举总统, 共和成。复汉土, 民国兴。”《三字经》用了约四分之一的篇幅讲述了自三皇五帝以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演变,勾勒出了一幅中华文明发展,帝王兴废的历史画卷。使儿童从小就开始了解绚丽灿烂的中华文化,从而确立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分子的身份认同,进而帮助他们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学者, 必有初。小学终, 至四书。论语者, 二十篇,„„文中子, 及老庄。”《三字经》又以近1/ 5 的篇幅介绍了《小学》、四书五经、《荀子》、《孟子》、《庄子》等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著述, 以及作者和内容, 饱含丰富的历史文献知识。使儿童从小就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典。(二)有助于对民族精神的塑造价值 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美德,并代代相传至今。民族精神的凝聚与培养需要从儿童抓起,《三字经》正符合这一历史发展必然趋势。《三字经》包含了丰富的传统美德, 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起到了重要作用。勤奋好学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三字经》借鉴历史上勤勉好学的范例,通过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为儿童树立学习的榜样,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儿童们 立志追求, 刻苦勤学。如以学识渊博乃好学不止而著称于世的孔子不耻下问,曾拜七岁的项襄为师的典故;又如宋代的赵普,虽官至中书令仍不忘苦读,手不释卷;西汉的路温舒虽家精贫寒仍自勉自强,无钱买书就以蒲叶代书。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公孙弘、车胤、孙康、朱买臣、李密等。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并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现代教育价值。仁爱孝悌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重要的一点。“孝悌”乃重中之重,乃之根本。父慈子孝,尊老爱幼,兄弟和睦,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风尚,应该从小培养。“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三字经》明确提出“首孝悌, 次见闻”, 并列举了许多典故,强调仁爱孝悌的重要性。如东汉的黄香年仅九岁但他冬天为父亲暖被褥,驱寒冷。虽然此举用在现代似乎没有必要了,但其精神可嘉,他孝敬父母的没得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具有现代教育价值。又如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我们要尊重兄长,关爱兄弟。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养成了自我的习惯,这对孩子传统美德的教育必不可少。(三)对现代教育方法提供了借鉴和启发《三字经》里说: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现今已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字经》重视教育, 强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1. “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 “教之道, 德为先”。《三字经》尤其注重“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重视道德教育, 重视人的道德修养, 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人格。子曰: “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强调教育以“德” 为先导的教育理念在现代仍然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在当今,一个人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如何, 以及如何做人和做事, 都已成为人的事业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如今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化、应试化, 造成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大滑坡。在西方思潮侵侵蚀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 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走向异化。具体表现为早恋与网恋日益加剧、超前消费和浪费现象严重, 打架、偷盗、自杀、扔垃圾、撒谎等失德行为经常发生。这些都最终导致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行为主义和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的泛滥。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如今的教育方式的正确性。2. 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人们常说,“起小看大,三岁知老”,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三字经》开篇就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三字经》中孟母三迁和窦燕山教育五子的典故可见重视家庭教育,古已有之。对于现代的家庭来说,我们则更应该赋予家庭教育更多的内涵,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家庭教育环境这是古人对现代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贡献,我们应该予以借鉴学习。3. 强调科学的教育方法《三字经》提出“凡训蒙,必讲究,详训诂,名句读”,强调作为引导刚入学儿童的教师实施启蒙教育,必须要讲究方法,注重规律。儿童学习要应该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指出做学问, 读书求学, 必须打好基础。只有在学好了关于洒扫、应对、进退之礼及事亲敬长之义的基础知识的《小学》以后, 才能学习较为深入的《四书》。只有通晓《孝经》, 熟知《四书》之后, 才能开始学习更为深奥的《六经》。学习需要循序渐进,教育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极强的启发和指导意义。4. 强调素质教育的必然性“礼乐射, 御书数。古六艺, 今不具。”所言就是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在今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文化科技的门类越来越多, 对于学生来说, 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就更得掌握多种知识。简言之, 古人尚且知道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就更应该建立健全更广泛、更科学的教育教学机制, 提高素质教育, 培养更多的学生全面发展,才能使之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由于时代久远,作为蒙学教材的《三字经》中有许多理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的要求,具有一定得时代性和局限性。但我们应该看到它内在巨大的文化教育价值。1]《辞海》对“蒙学”的解释。[2]王晓霞,齐玉萍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32)[3]汪洋.《三字经》的文化教育价值[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4]喻岳衡. 三字经[ M ] . 长沙: 岳麓书社, 1986[5]陈汉才. 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 M ] .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6]郑霖.《三字经》中儒学教育思想的哲学意蕴[J].兰州学刊,2007,(6).[7]刘宏起.《三字经》简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来源】《卫生宝鉴》。【组成】 人参9克、天冬6克、熟地15克、黄柏6克、砂仁3克、甘草3克。 【服法】方法一 将上述药物粉碎后,用米糊制成丸剂,每天服用3次,每次服用10克。 方法二 将上述药物用400毫升水先浸30分钟,再用武火熬开后文火再煎15分钟过滤至容器中,药渣加水300毫升再用武火熬开后文火再煎15分钟过滤至容器中,两次滤液混合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后分3次饮用【药理】方中人参补脾益气;天冬滋阴补肺生水;熟地补肾滋阴;黄柏坚阴泄火;砂仁行滞醒脾;甘草既助人参宁尽益气,又缓黄柏苦燥之弊。【功用】 泻火坚阴,固精封髓。用于阴虚火旺、相火妄动、扰动精室之梦遗滑精、失眠多梦、 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口舌干燥等症【临床治疗】遗精早泄、糖尿病、口腔溃疡、空调病综合症等疾病。【来源】《医学发明》卷七。【组成】天门冬(去心)半两,熟地黄半两,人参(去芦)半两,黄柏3两,缩砂仁1两半,甘草7钱半(炙)。【功效】降心火,益肾水。滋阴养血,润补下燥。【主治】肾虚舌音不清。肾经咳嗽,真阴涸竭。梦遗走泄。【制法】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法】空心服50丸,用苁蓉半两,切作片子,酒1大盏,浸1宿,次日煎3-4沸,去滓,送下前丸。各家论述1.《法律》:此于三才丸方内加黄柏、砂仁、甘草。以黄柏入肾滋阴,以砂仁入脾行滞,而以甘草少变天冬、黄柏之苦,俾合人参建立中气。 2.《医方集解》:此手足太阴少阴药也。天冬以补肺生水,人参以补脾益气,熟地以补肾滋阴。以药有天、地、人之名,而补亦在上、中、下之分,使天地位育,参赞居中,故曰三才也。 3.《医方论》:此方治龙雷之火不安,梦遗走泄则可,若肾气久虚,精宫不固者,岂得再用苦寒!断宜补肾纳气之法为是。

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 中国饮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吾存于世,吃喝二十余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望大家见教: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经形成,在《礼记·月令》就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反对颠倒季节,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当然也反对食用反季节食品,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与当代人的意识正相反,有些吃反季节食品是为了摆阔。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西晋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这种意识残留到现代的大约仅有节日食俗了(中医中药里也有一些,但未受到重视)。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人是“三才”之一,饮食是人类生活所不可少的、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并产生了“五味”说(其实人能感觉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种也不算少),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这使人感到荒诞。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时要严格遵循阴阳五行之说。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什么叫“中”?不能简单地用“中间”来概括它。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有点像河南话中的那个“中”。“和”也是烹饪概念。《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国。《左传》中晏婴(齐国贤相)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与“中和”相反的是极端,极端在烹饪上也不被视为正宗,那些“咸过头,辣过头,酸过头”的食品虽然会受到一些身体处在不正常状态下的人们的追捧,但从长远看来它对身体是有害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极端主义其弊更是不可胜言。 如上所述,华夏民族的饮食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尽管有些特性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不可理解、或者说不太科学(近百年来,“科学”二字在中国几乎成为宗教信仰,它只是衡量一切领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却不能受到质疑),但饮食生活难道仅仅是“科学”二字所能说尽的吗?如果我们再关注一下“文化”,那么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目前,饮食文化还是个模糊概念。有的研究者笼统地说,它包括吃什么、怎么做、怎么吃这三方面的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饮食文化学孕育出六门科学,即烹调学、食品制造学、食疗学、饮食民俗学、饮食文艺学、食品制造学;有的研究者还主张加上饮食美学、饮食商业学、饮食用具学等等。本人才疏学浅,对于这么多学科未能涉猎。我所理解的饮食文化主要指饮食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所以我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中虽然也讨论食物、肴馔、食品加工、烹饪、饮食习俗乃至进餐环境、食具、餐具等等,但都围绕着它们与人、人群的关系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等方面加以介绍和评介,至于与人关系不大的纯工艺过程、除了必要的知识介绍外,大多略去,意在突出饮食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以及中国饮食文化在这两方面的刻意追求。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