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研究论文

答:猪蓝耳病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在第10次国际病毒大会上将该病毒归属于新设立的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PRRSV为一种有囊膜的病毒,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约为45~65纳米,呈20面体对称,囊膜表面有较小的纤突,表面相对平滑,核衣壳为立方形,核心直径25~35纳米。作为RNA病毒,PRRSV的基因在合成时容易出现内在性错误,可出现点突变、删除、添加和毒株间基因重组,因此,PRRSV的基因容易发生变异,不同分离株之间基因组存在广泛变异。依据血清学及基因序列分析将PRRSV分为两种基本基因型,以LV型为代表的欧洲型和以VR-2332为代表的北美洲型,两种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约为60%。通过序列分析显示,美洲型毒株间的变异明显大于欧洲型毒株间的变异。PRRSV在猪体内持续感染过程中,会出现病毒亚种或亚群。国外的研究表明,同一基因型的PRRSV分离毒株之间存在明显的序列差异,特别是在基因组ORF1a的nsp1b和nsp2,ORF3和ORF5的变异性很大。我国已发现nsp2的变异主要表现在氨基酸的缺失,此次发现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就是由nsp2缺失30个氨基酸的变异株引起的。

引言:作为养殖户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养殖的过程中如果导致自己的动物然后出现一系列的疾病,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将其进行隔离,因为像那些病毒很有可能就会寄生在动物的身上传播起来。速度非常的快,大家对于那些比较特殊的疾病可能不是很了解。那么如果是养猪的养殖户,对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概念会比较深的。它是一种由于猪繁殖然后与呼吸类的病毒,引起了一种高度性接触的病,它的传染性是特别强的。而且无论是什么年龄的品种的猪都能够将其感染,但是最特殊的群体就是妊娠母猪和一个月以内的宰猪。在这里小编有以下看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首先他是以病毒然后去攻击猪的呼吸系统,然后进而达到繁殖的一种情况。它只要能够使那些仔猪呼吸困难然后患败血症,提高了猪的死亡率。它主要是一种比较难以根治的疾病,可能会由于一些呼吸道的疾病就导致这个病的产生。

他的症状表现就会是大量怀孕的母猪,或者是病弱的小猪出现呼吸困难。而且像那些早产的母猪如果患了疾病的话,就可能导致少奶或者无奶。像那些刚出生的猪,他的死亡率是很高的。而且他的体温可以升高到41度左右,食欲也明显的减少。而且多数都是全身发红,然后老是呼吸加快。

那么如何预防这个疾病呢?首先就是需要将这些养老金进行消毒,而且会遇到一些消毒剂。比如像一些氧化剂都能够杀死环境中的病毒,像那些含有甲醛的也能够有效的进行防护措施,所以要避免人和这些动物的接触防止被人感染到了。

1、什么是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以母猪繁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仔猪及育成猪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属二类动物疫病。猪蓝耳病1987年首先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发现。随后,加拿大、德国、荷兰、英国、西班牙、瑞士、法国、丹麦等很多国家报道发生本病。我国1996年首次报道存在该病。2、什么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2006年6月首先在我国的南方部分省、市出现,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3、猪蓝耳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苗猪蓝耳病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主要传染源是发病猪和带毒猪。病毒由病猪的鼻腔分泌物、唾液、乳分泌物、病公仔猪精液和尿中排出。在外界环境中,常存在于圈舍、污泥、饲料、饲草、用具、饮水及污水中。尤其在饮水、污水中存活期较长,是造成传播的主要来源。空气传播和病猪接触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猪群规模越大、饲养密度越高,接触传播的危险性越高。4、猪蓝耳病病毒的抵抗力强吗?总的来说,猪蓝耳病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对高温、紫外线、多种消毒药敏感,容易被杀死。热稳定性差,56℃存活15~20分钟,37℃存活10~24小时。pH值高于7或低于5时,感染力可以减少90%以上。但病毒存在于有机物中时,能存活较长时间。5、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主要流行特点是什么?本病呈区域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高热、高湿季节发病明显增加。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猪均可发病。发病急、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病程7~15天。在同一猪群中,猪蓝耳病病毒存在持续感染,病毒可在猪群中生存、循环及再次传播。6、高致病性苗猪蓝耳病能感染人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感染人。在自然感染流行中,只感染猪。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仔猪均可发生感染。7、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常混合或继发感染哪些病?由于本病可导致免疫抑制,常伴有其它病毒、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或继发感染。该病常混合或继发感染猪瘟、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肺疫、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大肠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等疫病。多数为双重、三重感染,或多重感染。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可感染各种年龄的猪,主要表现为妊娠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生长猪的呼吸道疾病。在中小规模养猪场,由于卫生环境差,猪舍封闭通风不良,导致该病传播速度快,对养猪业构成极大的威胁。 一、发病特点 在中小猪场,饲养密度高,致使断奶仔猪感染发病后死亡率上升;猪舍混养各个阶段和年龄的猪,造成发病面广;免疫程序不规范,常并发其他疾病,如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猪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导致临床表现复杂,死亡率高;消毒措施没跟上,使病猪带毒时间长,猪群出现持续性、隐性感染;常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造成免疫抑制等恶性循环。 二、临床症状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主要侵袭母猪的繁殖系统和仔猪、生长猪的呼吸系统。新生仔猪感染后精神沉郁、肌肉震颤,最后因无法吮乳而饿死。断奶仔猪感染后大多呼吸困难、消瘦,皮肤苍白,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四肢关节肿胀严重,触压有疼痛感,病中期耳部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处皮肤有紫红色斑块,提起后肢可见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胀,后期有四肢划水样的中枢神经症状,发病率达100%、死亡率达50%以上。育成猪体温升高达41℃以上,扎堆不愿起立,眼睑水肿,眼结膜发炎,双眼四周有较多分泌物,出现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怀孕两个月以上的经产母猪和初产母猪多表现为高热、精神沉郁、呼吸困难、耳尖发绀、频频排尿,用黄体酮治疗无效,继而流产或早产,流产率可达30%以上,死产率为80%~100%。种公猪发病时症状轻微,但精液品质下降,使母猪受胎率下降、返情率增高。 三、病理变化 肺肿胀和萎缩同时存在,两肺叶呈明显的不对称,肺部的间叶和心叶呈大理石样病变;脾脏表面有坏死灶,边缘有锯齿样变化;全身淋巴结出血、肿大严重,呈黑枣状,这三点是临床上特征性的变化。肾脏呈土黄色,如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脏器和腹腔粘连,如继发传染性胸膜肺炎,则脏器和胸腔粘连。内脏器官都有出血现象,胃底黏膜出血、溃疡,喉头充血,扁桃体出血,气管内有泡沫样液体。 四、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初步做出诊断,有条件的还要进行实验室检查进一步确诊。 五、防制措施 1. 科学免疫。免疫是预防各种病毒性疾病的有效手段。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的免疫程序如下:商品猪在断奶后初免,在流行地区、高温季节,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初免后1个月加强免疫1次;种母猪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每次配种前加强免疫1次;种公猪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以后每隔4~6个月加强免疫1次。注意种公猪和妊娠母猪不能接种弱毒疫苗,可接种灭活苗。定期开展免疫抗体监测,根据抗体消长规律及时补注。 2. 种源控制。减少猪群流动,发病期间停止猪只出售和引种。严禁从猪蓝耳病疫区购买种猪或商品猪,规模饲养场应坚持自繁自养,慎重引种,引种时要做好隔离饲养工作。 3. 加强饲养管理。改进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合理配制日粮。注意通风与保暖,保持猪舍干燥,饲料中可添加环丙胺啉,以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降低氨气浓度。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每两周全场大消毒1次,每周带猪消毒1~2次。猪场应做到全进全出。 4. 严格处置病死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严格对病死猪采取“四不处理”原则,即不宰杀、不食用、不出售、不乱扔,对病死猪及其粪便、垫料及时作无害化处理。 5. 积极做好药物预防。母猪分娩前、后1周喂服莱特蓝林(板青颗粒)和喘咳停(主要成分是黄芪多糖和磷酸替米考星)效果比较理想,对初生仔猪1日龄、7日龄、21日龄分别肌肉注射喘咳停毫升、毫升、1毫升。仔猪断奶前后、转群时按预防量在饲料中添加莱特蓝林、喘咳停、土霉素等抗菌药物。 六、小结 自2006年我国高致病性蓝耳病暴发流行后,我县90%的中小规模猪场每年都有该病的流行,混合感染常常使发病猪群的死亡率大幅提高,给猪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通过全体畜牧工作者的努力,狠抓防控措施的落实,现在70%的猪场能根据自身的疫病流行特点制定免疫方案,抗体水平一直稳定。因此,只要共同重视蓝耳病的临床研究,针对各猪场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疫苗,采取消毒、隔离等防控措施,完全可以控制中小规模猪场的高致病性蓝耳病。 (作者联系地址:浙江省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 邮编:315700)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论文

通常来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蓝耳病不死无病的猪”,这句话的意思是:蓝耳病病毒攻毒于SPF猪(无特定病原体猪),结果证实猪虽然感染了蓝耳病,但却不会因此而死亡,一切生长正常。所以即使得到高致病性蓝耳病,也不一定死很多猪,死亡率在0%~100%都有可能,死亡率受猪免疫力高低、营养好坏、环境条件、管理方式、卫生状况及毒株强弱影响。

A.饲料中添加药物拌料,用复方花青素1000G+泰乐菌素600G+强力霉素300G/T。

处方说明:复方花青素纯中药复合提取物 产品中主要含绿原酸、黄酮、植物血凝素、总皂甙等成分。本产品通过促进机体T细胞介导的 免疫反应与NK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对病毒易感细胞的免疫功能。临床试验观察:有明显的调理猪群机体健康的功效,并且能控制病毒复制和病毒净化等作用。

泰乐菌素+强力霉素配伍有协同作用,对防治继发细菌感染和立克次体病有很好的效果.

B.高热不退的病猪治疗:复方花青素1000克+牛磺酸2000克+阿司匹林1000克/1000公斤干净水中饮用,连续用3-5天。尽量不要给猪群注射针剂,防止应激导致心力衰竭。

C.加强消毒:用含酸类消毒药(如过氧乙酸)每天进行消毒,坚持使用一段时间,后期改换其它类型消毒药消毒。

D.猪群疫病稳定后.建议全群接种一次猪瘟疫苗,为避免接种应激,可以分次接种注射。(如接种5头份苗,先接种2头份,过3天在接种3头份)。

E.猪群稳定后,要求做好药物保健,加强营养,经常消毒(每2-3天就一次),不要乱接种疫苗。

A.平时做好药物保健,保健方案中建议不要使用氯霉素类药物(氟苯尼考),慎用磺胺药物。药物治疗方面,要考虑应激、毒副作用、免疫抑制和诸多并发感染。

B.平时要经常消毒,消毒要使用多种类型的消毒药进行更换使用。(如卤素类、酸类、醛类、双季铵盐和双胍类、酚类和碱类消毒药)加强猪场消毒对预防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很好一种的方法。

C.不要胡乱接种疫苗,猪场接种过多的疫苗,对猪群健康稳定是有绝对性的影响。(如:自家苗、PRRS弱毒苗、PR弱毒苗、猪瘟脾淋苗、还有进口的多联苗等)想依靠疫苗来预防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那是不可能的,最终是越打越乱,最后容易机体免疫失调。

D.搭配合理的营养,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质量差的原料最好不要使用,避免导致慢性中毒,免疫力下降,诱发猪高致病性蓝耳病。

E.夏季注意降温通风,猪场卫生干净。要求对猪群冲水洗浴来防止热应激、中暑等可以诱发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环境因素。

F.控制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稳妥高效办法:用复方花青素1000克+牛磺酸2000克+阿司匹林800克/拌1000公斤饲料,临床治疗效果很好.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本文介绍猪蓝耳病有哪些症状,以及高致病性蓝耳病传染不传染人。一、高致病性蓝耳病的主要症状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二、高致病性蓝耳病传染人吗?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导致母猪繁殖能力下降,生猪存栏量下降。但高致病蓝耳病不传染人,主要病变有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点斑,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肾间质性炎,心脏、肝脏和膀胱出血性、渗出性炎等病变;有些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高致病性蓝耳病论文

主编《人与动物共患病》等著作5部,参编26部;在《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3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21篇,发表于《PLoSone》关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因确诊的论文被《Science》等学术刊物他引270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上成果3项;获国家级新兽药证书8个;主持制定兽药国家标准13项,参与制定11项;获发明专利21项,其中1项为美国发明专利。先后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创新贡献奖(杰出人物)”、“科学中国人2011年度人物”、“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原学者”、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同时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2015年11月,获得第八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产业化奖。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可感染各种年龄的猪,主要表现为妊娠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生长猪的呼吸道疾病。在中小规模养猪场,由于卫生环境差,猪舍封闭通风不良,导致该病传播速度快,对养猪业构成极大的威胁。 一、发病特点 在中小猪场,饲养密度高,致使断奶仔猪感染发病后死亡率上升;猪舍混养各个阶段和年龄的猪,造成发病面广;免疫程序不规范,常并发其他疾病,如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猪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导致临床表现复杂,死亡率高;消毒措施没跟上,使病猪带毒时间长,猪群出现持续性、隐性感染;常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造成免疫抑制等恶性循环。 二、临床症状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主要侵袭母猪的繁殖系统和仔猪、生长猪的呼吸系统。新生仔猪感染后精神沉郁、肌肉震颤,最后因无法吮乳而饿死。断奶仔猪感染后大多呼吸困难、消瘦,皮肤苍白,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四肢关节肿胀严重,触压有疼痛感,病中期耳部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处皮肤有紫红色斑块,提起后肢可见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胀,后期有四肢划水样的中枢神经症状,发病率达100%、死亡率达50%以上。育成猪体温升高达41℃以上,扎堆不愿起立,眼睑水肿,眼结膜发炎,双眼四周有较多分泌物,出现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怀孕两个月以上的经产母猪和初产母猪多表现为高热、精神沉郁、呼吸困难、耳尖发绀、频频排尿,用黄体酮治疗无效,继而流产或早产,流产率可达30%以上,死产率为80%~100%。种公猪发病时症状轻微,但精液品质下降,使母猪受胎率下降、返情率增高。 三、病理变化 肺肿胀和萎缩同时存在,两肺叶呈明显的不对称,肺部的间叶和心叶呈大理石样病变;脾脏表面有坏死灶,边缘有锯齿样变化;全身淋巴结出血、肿大严重,呈黑枣状,这三点是临床上特征性的变化。肾脏呈土黄色,如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脏器和腹腔粘连,如继发传染性胸膜肺炎,则脏器和胸腔粘连。内脏器官都有出血现象,胃底黏膜出血、溃疡,喉头充血,扁桃体出血,气管内有泡沫样液体。 四、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初步做出诊断,有条件的还要进行实验室检查进一步确诊。 五、防制措施 1. 科学免疫。免疫是预防各种病毒性疾病的有效手段。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的免疫程序如下:商品猪在断奶后初免,在流行地区、高温季节,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初免后1个月加强免疫1次;种母猪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每次配种前加强免疫1次;种公猪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以后每隔4~6个月加强免疫1次。注意种公猪和妊娠母猪不能接种弱毒疫苗,可接种灭活苗。定期开展免疫抗体监测,根据抗体消长规律及时补注。 2. 种源控制。减少猪群流动,发病期间停止猪只出售和引种。严禁从猪蓝耳病疫区购买种猪或商品猪,规模饲养场应坚持自繁自养,慎重引种,引种时要做好隔离饲养工作。 3. 加强饲养管理。改进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合理配制日粮。注意通风与保暖,保持猪舍干燥,饲料中可添加环丙胺啉,以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降低氨气浓度。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每两周全场大消毒1次,每周带猪消毒1~2次。猪场应做到全进全出。 4. 严格处置病死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严格对病死猪采取“四不处理”原则,即不宰杀、不食用、不出售、不乱扔,对病死猪及其粪便、垫料及时作无害化处理。 5. 积极做好药物预防。母猪分娩前、后1周喂服莱特蓝林(板青颗粒)和喘咳停(主要成分是黄芪多糖和磷酸替米考星)效果比较理想,对初生仔猪1日龄、7日龄、21日龄分别肌肉注射喘咳停毫升、毫升、1毫升。仔猪断奶前后、转群时按预防量在饲料中添加莱特蓝林、喘咳停、土霉素等抗菌药物。 六、小结 自2006年我国高致病性蓝耳病暴发流行后,我县90%的中小规模猪场每年都有该病的流行,混合感染常常使发病猪群的死亡率大幅提高,给猪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通过全体畜牧工作者的努力,狠抓防控措施的落实,现在70%的猪场能根据自身的疫病流行特点制定免疫方案,抗体水平一直稳定。因此,只要共同重视蓝耳病的临床研究,针对各猪场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疫苗,采取消毒、隔离等防控措施,完全可以控制中小规模猪场的高致病性蓝耳病。 (作者联系地址:浙江省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 邮编:315700)

猪蓝耳病目录[隐藏]一、病 原二、流行病学三、发病机理四、临诊症状五、病理变化六、鉴别诊断七、防治八、药物防治本病以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的呼吸道疾病为特征,现已经成为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疫病之一。本病曾称为“神秘猪病”、“新猪病”、“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猪生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猪瘟疫”等,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编辑本段]一、病 原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属套式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不凝集哺乳动物或禽类红细胞,有严格的宿主专一性,对巨噬细胞有专嗜性。病毒的增殖具有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好在中和抗体水平存在的情况下,在细胞上的复制能力反而得到增强。[编辑本段]二、流行病学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PRRSV只感染猪,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腹腔、静脉及子宫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猪感染病毒后2~14周均可通过接触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猪。从病猪的鼻腔、粪便及尿中均可检测到病毒。易感猪与带毒猪直接接触或与污染有PRRSV的运输工具、器械接触均可受到感染。感染猪的流动也是本病的重要传播方式。持续性感染是PRRS流行病学的重要特征,PRRSV可在感染猪体内存在很长时间。[编辑本段]三、发病机理PRRSV可通过血液循环穿过胎盘使胎猪受到感染,从而引起妊娠后期母猪流产等繁殖障碍。[编辑本段]四、临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差异较大,引入感染后易感猪群发生PRRS的潜伏期,最短为3天,最长为37天。本病的临诊症状变化很大,且受病毒株、免疫状态及饲养管理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低毒株可引起猪群无临诊症状的流行,而强毒株能够引起严重的临诊疾病,临诊上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亚临诊型等。1、急性型:发病母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发热,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妊娠后期(105~107天),母猪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母猪流产率可达50%~70%,死产率可达35%以上,木乃伊可达25%,部分新生仔猪表现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及轻瘫等症状,产后1周内死亡率明显增高(40%~80%)。少数母猪表现为产后无乳、胎衣停滞及阴道分泌物增多。1月龄仔猪表现出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有时呈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到40℃以上,腹泻。被毛粗乱,共济失调,渐进性消瘦,眼睑水肿。少部分仔猪可见耳部、体表皮肤发紫,断奶前仔猪死亡率可达80%~100%,断奶后仔猪的增重降低,日增重可下降50%~75%,死亡率升高(10%~25%)。耐过猪生长缓慢,易继发其他疾病。生长猪和育肥猪表现出轻度的临诊症状,有不同程序的呼吸系统症状,少数病例可表现出咳嗽及双耳背面、边缘、腹部及尾部皮肤出现深紫色。感染猪易发生继发感染,并出现相应症状。种公猪的发病率较低,主要表现为一般性的临诊症状,但公猪的精液品质下降,精子出现畸形,精液可带毒。2、慢性型:这是目前在规模化猪场PRRS表现的主要形式。主要表现为猪群的生产性能下降,生长缓慢,母猪群的繁殖性能下降,猪群免疫功能下降,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猪群的呼吸道疾病(如支原体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率上升。3、亚临诊型:感染猪不发病,表现为PRRSV的持续性感染,猪群的血清学抗体阳性,阳性率一般在10%~88%。[编辑本段]五、病理变化1、大体病变:无继发感染的病例除有淋巴结轻度或中度水肿外,肉眼变化不明显,呼吸道的病理变化为温和到严重的间质型肺炎,有时有卡他性肺炎,若有继发感染,则可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如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及脑膜炎等。2、病理组织学:PRRSV感染引起的繁殖障碍所产仔猪和胎儿很少有特征性病变,PRRS致死的胎儿病变是子宫内无菌性自溶的结果,没出现特异性;流产的胎儿血管周围出现以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动脉炎、心肌炎和脑炎。脐带发生出血性扩张和坏死性动脉炎。生长猪较成年猪更常见特征性组织性病理变化,肺的组织学病变具有普遍性,有诊断意义。单纯的PRRS感染引起的肺炎以间质性肺炎伴随正常的呼吸道上皮为特征。其特点为肺泡间隔增厚,单核细胞浸润及Ⅱ型上皮细胞增生,肺泡腔内有坏死细胞碎片。PRRS和细菌、病毒混合感染时,病变应和并发感染的细菌/病毒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合并感染细菌性病原常引起复杂的PRRS肺炎,间质性肺炎常混合化脓性纤维素性支气管肺炎或被化脓性纤维素性支气管肺炎所掩盖。有些感染病例还可见胸膜炎。鼻甲部黏膜的病变是PRRS感染后期的特征,其上皮细胞纤毛脱落,上皮内空泡形成和黏膜下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淋巴结、胸腺和脾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发生肥大和增生、中心坏死、淋巴窦内有多核巨细胞浸润为特征,病早期可见脾脏白髓、扁桃体滤泡淋巴细胞坏死,后期脾核淋巴结细胞增生;另外PRRS感染引起的血管、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的病变也主要表现为淋巴、巨噬细胞、浆细胞的增生和浸润。[编辑本段]六、鉴别诊断本病应与其它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应与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猪瘟、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病、猪脑心肌炎、猪血凝性脊髓炎以及其他细菌性疾病进行区分。[编辑本段]七、防治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建立稳定的种猪群,不轻易引种。如必须引种,首先要搞清所引猪场的疫情,此外,还应进行血清学检测,阴性猪方引入,坚决禁止引入阳性带毒猪。引入后必须建立适当的隔离区,做好监测工作,一般需隔离检疫4~5周,健康者方可混群饲养。2、规模化猪场要彻底实现全进全出,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阶段的全进全出。3、建立健全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定期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一方面可防止外面疫病的传人,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把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PRRSV感染猪群的发生率和继发感染机会。4、做好猪群饲养管理。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猪场,应做好各阶段猪群的饲养管理,用好料,保证猪群的营养水平,以提高猪群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从而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和由此造成的损失。5、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接种,控制好其他疫病,特别是猪瘟、猪伪狂犬和猪气喘病的控制。在猪繁殖一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猪场,应尽最大努力把猪瘟控制好,否则会造成猪群的高死亡率;同时应竭力推行猪气喘病疫苗的免疫接种,以减轻猪肺炎支原体对肺脏的侵害,从而提高猪群肺脏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抵抗力。6、定期对猪群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感染状况进行监测,以了解该病在猪场的活动状况。一般而言,每季度监测一次,对各个阶段的猪群进行采样进行抗体监测,如果4次监测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变化,则表明该病在猪场是稳定的,相反,如果在某一季度抗体阳性率有所升高,说明猪场在管理与卫生消毒方面存在问题。应加以改正。7、对发病猪场要严密封锁;对发病猪场周围的猪场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疾病扩散,对流产的胎衣、死胎及死猪都做好无害处理,产房彻底消毒;隔离病猪,对症治疗,改善饲喂条件等。8、关于疫苗接种,总的来说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免疫防制措施,目前国内外已推出商品化的PRRS弱毒疫苗和灭活苗,国内也有正式批准的灭活疫苗。然而,PRRS弱毒疫苗的返祖毒力增强的现象和安全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国内外有使用弱毒疫苗而在猪群中引起多起PRRS的暴发,因此,应慎重使用活疫苗。虽然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有限或不确定,但从安全性角度来讲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在感染猪场,可以考虑给母猪接种灭活疫苗。[编辑本段]八、药物防治本病重在预防,应控制好应激及其他疾病的感染。现将有效的预防程序推荐如下:1、 公猪每月或每季度预防一次:每吨饲料添加蓝圆康泰500g+支原必净500g,连用7天;2、 母猪妊娠70~80天,产前7天~产后7天:每吨饲料添加蓝圆康泰500g+支原必净500g,连续饲喂;3、 母猪断奶当天~7天:每吨饲料添加蓝圆康泰500g+支原必净500g,连续饲喂;4、 后备母猪配种前7~15天:每吨饲料添加蓝圆康泰500g+支原必净500g,连续饲喂;5、 仔猪断奶前3天~断奶后2周:每吨饲料添加蓝圆康泰500g+支原必净500g,连续饲喂;6、 第18、22周龄分别使用一周:每吨饲料添加蓝圆康泰500g+支原必净500g,连续饲喂;7、 每周两次消毒:速洁1:500倍稀释带猪喷雾。每月两次熏蒸:速洁1:25倍稀释带猪熏蒸,每瓶(500ml)可熏蒸1250立方米。对于已发病猪,可以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方法如下。猪蓝耳病的中药治疗:生石膏50克,生地黄18克,牡丹皮10克,赤芍10克,玄参15克,黄芩15克,连翘10克,银花藤20克,板蓝根15克;如有高热加水牛角30克,麦冬15克,丹参10克,加水2000毫升,浸泡30分钟,煎沸10分钟后,自然放凉。大猪每次100毫升,3-6次/日小猪每次20-50毫升,3次/日,患猪可保基本存活。西药治疗:注射猪血清,口服阿莫西林粉,打干扰素,病猪隔离淘汰,所有的猪都做治疗。若有继发症,须使用混合血清,以增强效果。注意事项:当病猪退烧并恢复食欲后,不可喂食,每日以少量清水掺以中药或西药饮之。否则,病情会反复持续发作,并不断加重。空腹使之饥饿,十余天后,肥猪渐渐变瘦,病情随之日渐缓解,或者康复。该法经试验表明,效果良好。治疗方案2猪干扰素(IFN),每40公斤体重用量1毫升肌注,每日一次,连用3日,重症加量。全群强力霉素与黄芪多康拌料,连用7天。特福(猪用转移因子),用法用量同干扰素,用注射用水分别稀释后,混合在一起注射。圆环菌毒杀(复方甲磺酸培氟杀星注射液)每公斤体重毫升肌注,连用3-5天。方解:干扰素通过抑制病毒核酸的合成复制,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转移因子能增强肌体免疫机能,提高肌体抵抗力,二者协同使用效果加强。圆环菌毒杀:有效抗菌成分作用于细菌复制所必需的DNA旋转酶的A亚基和B亚基,使细菌DNA的复制受阻,达到杀菌功效;其中,特殊抗病毒成分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迅速磷酸化,竞争性抑制病毒合成酶,有效抑制病毒体内单磷酸次黄嘌呤(IMP)脱氢酶,从而阻断病毒核酸的合成,对RNA和DNA病毒都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与干扰素转移因子同用,抗病毒作用加强,效果更好。本组方具有,广谱抗病毒、广谱抗菌和解热镇痛作用。对病毒性疫病,特别对蓝耳病、圆环病毒及其他细菌性混合感染,效果明显,治愈率很高。

猪蓝耳病的研究现状论文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可感染各种年龄的猪,主要表现为妊娠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生长猪的呼吸道疾病。在中小规模养猪场,由于卫生环境差,猪舍封闭通风不良,导致该病传播速度快,对养猪业构成极大的威胁。 一、发病特点 在中小猪场,饲养密度高,致使断奶仔猪感染发病后死亡率上升;猪舍混养各个阶段和年龄的猪,造成发病面广;免疫程序不规范,常并发其他疾病,如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猪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导致临床表现复杂,死亡率高;消毒措施没跟上,使病猪带毒时间长,猪群出现持续性、隐性感染;常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造成免疫抑制等恶性循环。 二、临床症状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主要侵袭母猪的繁殖系统和仔猪、生长猪的呼吸系统。新生仔猪感染后精神沉郁、肌肉震颤,最后因无法吮乳而饿死。断奶仔猪感染后大多呼吸困难、消瘦,皮肤苍白,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四肢关节肿胀严重,触压有疼痛感,病中期耳部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处皮肤有紫红色斑块,提起后肢可见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胀,后期有四肢划水样的中枢神经症状,发病率达100%、死亡率达50%以上。育成猪体温升高达41℃以上,扎堆不愿起立,眼睑水肿,眼结膜发炎,双眼四周有较多分泌物,出现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怀孕两个月以上的经产母猪和初产母猪多表现为高热、精神沉郁、呼吸困难、耳尖发绀、频频排尿,用黄体酮治疗无效,继而流产或早产,流产率可达30%以上,死产率为80%~100%。种公猪发病时症状轻微,但精液品质下降,使母猪受胎率下降、返情率增高。 三、病理变化 肺肿胀和萎缩同时存在,两肺叶呈明显的不对称,肺部的间叶和心叶呈大理石样病变;脾脏表面有坏死灶,边缘有锯齿样变化;全身淋巴结出血、肿大严重,呈黑枣状,这三点是临床上特征性的变化。肾脏呈土黄色,如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脏器和腹腔粘连,如继发传染性胸膜肺炎,则脏器和胸腔粘连。内脏器官都有出血现象,胃底黏膜出血、溃疡,喉头充血,扁桃体出血,气管内有泡沫样液体。 四、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初步做出诊断,有条件的还要进行实验室检查进一步确诊。 五、防制措施 1. 科学免疫。免疫是预防各种病毒性疾病的有效手段。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的免疫程序如下:商品猪在断奶后初免,在流行地区、高温季节,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初免后1个月加强免疫1次;种母猪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每次配种前加强免疫1次;种公猪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以后每隔4~6个月加强免疫1次。注意种公猪和妊娠母猪不能接种弱毒疫苗,可接种灭活苗。定期开展免疫抗体监测,根据抗体消长规律及时补注。 2. 种源控制。减少猪群流动,发病期间停止猪只出售和引种。严禁从猪蓝耳病疫区购买种猪或商品猪,规模饲养场应坚持自繁自养,慎重引种,引种时要做好隔离饲养工作。 3. 加强饲养管理。改进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合理配制日粮。注意通风与保暖,保持猪舍干燥,饲料中可添加环丙胺啉,以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降低氨气浓度。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每两周全场大消毒1次,每周带猪消毒1~2次。猪场应做到全进全出。 4. 严格处置病死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严格对病死猪采取“四不处理”原则,即不宰杀、不食用、不出售、不乱扔,对病死猪及其粪便、垫料及时作无害化处理。 5. 积极做好药物预防。母猪分娩前、后1周喂服莱特蓝林(板青颗粒)和喘咳停(主要成分是黄芪多糖和磷酸替米考星)效果比较理想,对初生仔猪1日龄、7日龄、21日龄分别肌肉注射喘咳停毫升、毫升、1毫升。仔猪断奶前后、转群时按预防量在饲料中添加莱特蓝林、喘咳停、土霉素等抗菌药物。 六、小结 自2006年我国高致病性蓝耳病暴发流行后,我县90%的中小规模猪场每年都有该病的流行,混合感染常常使发病猪群的死亡率大幅提高,给猪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通过全体畜牧工作者的努力,狠抓防控措施的落实,现在70%的猪场能根据自身的疫病流行特点制定免疫方案,抗体水平一直稳定。因此,只要共同重视蓝耳病的临床研究,针对各猪场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疫苗,采取消毒、隔离等防控措施,完全可以控制中小规模猪场的高致病性蓝耳病。 (作者联系地址:浙江省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 邮编:315700)

猪蓝耳病目录[隐藏]一、病 原二、流行病学三、发病机理四、临诊症状五、病理变化六、鉴别诊断七、防治八、药物防治本病以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的呼吸道疾病为特征,现已经成为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疫病之一。本病曾称为“神秘猪病”、“新猪病”、“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猪生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猪瘟疫”等,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编辑本段]一、病 原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属套式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不凝集哺乳动物或禽类红细胞,有严格的宿主专一性,对巨噬细胞有专嗜性。病毒的增殖具有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好在中和抗体水平存在的情况下,在细胞上的复制能力反而得到增强。[编辑本段]二、流行病学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PRRSV只感染猪,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腹腔、静脉及子宫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猪感染病毒后2~14周均可通过接触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猪。从病猪的鼻腔、粪便及尿中均可检测到病毒。易感猪与带毒猪直接接触或与污染有PRRSV的运输工具、器械接触均可受到感染。感染猪的流动也是本病的重要传播方式。持续性感染是PRRS流行病学的重要特征,PRRSV可在感染猪体内存在很长时间。[编辑本段]三、发病机理PRRSV可通过血液循环穿过胎盘使胎猪受到感染,从而引起妊娠后期母猪流产等繁殖障碍。[编辑本段]四、临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差异较大,引入感染后易感猪群发生PRRS的潜伏期,最短为3天,最长为37天。本病的临诊症状变化很大,且受病毒株、免疫状态及饲养管理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低毒株可引起猪群无临诊症状的流行,而强毒株能够引起严重的临诊疾病,临诊上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亚临诊型等。1、急性型:发病母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发热,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妊娠后期(105~107天),母猪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母猪流产率可达50%~70%,死产率可达35%以上,木乃伊可达25%,部分新生仔猪表现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及轻瘫等症状,产后1周内死亡率明显增高(40%~80%)。少数母猪表现为产后无乳、胎衣停滞及阴道分泌物增多。1月龄仔猪表现出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有时呈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到40℃以上,腹泻。被毛粗乱,共济失调,渐进性消瘦,眼睑水肿。少部分仔猪可见耳部、体表皮肤发紫,断奶前仔猪死亡率可达80%~100%,断奶后仔猪的增重降低,日增重可下降50%~75%,死亡率升高(10%~25%)。耐过猪生长缓慢,易继发其他疾病。生长猪和育肥猪表现出轻度的临诊症状,有不同程序的呼吸系统症状,少数病例可表现出咳嗽及双耳背面、边缘、腹部及尾部皮肤出现深紫色。感染猪易发生继发感染,并出现相应症状。种公猪的发病率较低,主要表现为一般性的临诊症状,但公猪的精液品质下降,精子出现畸形,精液可带毒。2、慢性型:这是目前在规模化猪场PRRS表现的主要形式。主要表现为猪群的生产性能下降,生长缓慢,母猪群的繁殖性能下降,猪群免疫功能下降,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猪群的呼吸道疾病(如支原体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率上升。3、亚临诊型:感染猪不发病,表现为PRRSV的持续性感染,猪群的血清学抗体阳性,阳性率一般在10%~88%。[编辑本段]五、病理变化1、大体病变:无继发感染的病例除有淋巴结轻度或中度水肿外,肉眼变化不明显,呼吸道的病理变化为温和到严重的间质型肺炎,有时有卡他性肺炎,若有继发感染,则可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如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及脑膜炎等。2、病理组织学:PRRSV感染引起的繁殖障碍所产仔猪和胎儿很少有特征性病变,PRRS致死的胎儿病变是子宫内无菌性自溶的结果,没出现特异性;流产的胎儿血管周围出现以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动脉炎、心肌炎和脑炎。脐带发生出血性扩张和坏死性动脉炎。生长猪较成年猪更常见特征性组织性病理变化,肺的组织学病变具有普遍性,有诊断意义。单纯的PRRS感染引起的肺炎以间质性肺炎伴随正常的呼吸道上皮为特征。其特点为肺泡间隔增厚,单核细胞浸润及Ⅱ型上皮细胞增生,肺泡腔内有坏死细胞碎片。PRRS和细菌、病毒混合感染时,病变应和并发感染的细菌/病毒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合并感染细菌性病原常引起复杂的PRRS肺炎,间质性肺炎常混合化脓性纤维素性支气管肺炎或被化脓性纤维素性支气管肺炎所掩盖。有些感染病例还可见胸膜炎。鼻甲部黏膜的病变是PRRS感染后期的特征,其上皮细胞纤毛脱落,上皮内空泡形成和黏膜下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淋巴结、胸腺和脾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发生肥大和增生、中心坏死、淋巴窦内有多核巨细胞浸润为特征,病早期可见脾脏白髓、扁桃体滤泡淋巴细胞坏死,后期脾核淋巴结细胞增生;另外PRRS感染引起的血管、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的病变也主要表现为淋巴、巨噬细胞、浆细胞的增生和浸润。[编辑本段]六、鉴别诊断本病应与其它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应与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猪瘟、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病、猪脑心肌炎、猪血凝性脊髓炎以及其他细菌性疾病进行区分。[编辑本段]七、防治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建立稳定的种猪群,不轻易引种。如必须引种,首先要搞清所引猪场的疫情,此外,还应进行血清学检测,阴性猪方引入,坚决禁止引入阳性带毒猪。引入后必须建立适当的隔离区,做好监测工作,一般需隔离检疫4~5周,健康者方可混群饲养。2、规模化猪场要彻底实现全进全出,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阶段的全进全出。3、建立健全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定期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一方面可防止外面疫病的传人,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把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PRRSV感染猪群的发生率和继发感染机会。4、做好猪群饲养管理。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猪场,应做好各阶段猪群的饲养管理,用好料,保证猪群的营养水平,以提高猪群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从而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和由此造成的损失。5、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接种,控制好其他疫病,特别是猪瘟、猪伪狂犬和猪气喘病的控制。在猪繁殖一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猪场,应尽最大努力把猪瘟控制好,否则会造成猪群的高死亡率;同时应竭力推行猪气喘病疫苗的免疫接种,以减轻猪肺炎支原体对肺脏的侵害,从而提高猪群肺脏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抵抗力。6、定期对猪群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感染状况进行监测,以了解该病在猪场的活动状况。一般而言,每季度监测一次,对各个阶段的猪群进行采样进行抗体监测,如果4次监测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变化,则表明该病在猪场是稳定的,相反,如果在某一季度抗体阳性率有所升高,说明猪场在管理与卫生消毒方面存在问题。应加以改正。7、对发病猪场要严密封锁;对发病猪场周围的猪场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疾病扩散,对流产的胎衣、死胎及死猪都做好无害处理,产房彻底消毒;隔离病猪,对症治疗,改善饲喂条件等。8、关于疫苗接种,总的来说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免疫防制措施,目前国内外已推出商品化的PRRS弱毒疫苗和灭活苗,国内也有正式批准的灭活疫苗。然而,PRRS弱毒疫苗的返祖毒力增强的现象和安全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国内外有使用弱毒疫苗而在猪群中引起多起PRRS的暴发,因此,应慎重使用活疫苗。虽然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有限或不确定,但从安全性角度来讲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在感染猪场,可以考虑给母猪接种灭活疫苗。[编辑本段]八、药物防治本病重在预防,应控制好应激及其他疾病的感染。现将有效的预防程序推荐如下:1、 公猪每月或每季度预防一次:每吨饲料添加蓝圆康泰500g+支原必净500g,连用7天;2、 母猪妊娠70~80天,产前7天~产后7天:每吨饲料添加蓝圆康泰500g+支原必净500g,连续饲喂;3、 母猪断奶当天~7天:每吨饲料添加蓝圆康泰500g+支原必净500g,连续饲喂;4、 后备母猪配种前7~15天:每吨饲料添加蓝圆康泰500g+支原必净500g,连续饲喂;5、 仔猪断奶前3天~断奶后2周:每吨饲料添加蓝圆康泰500g+支原必净500g,连续饲喂;6、 第18、22周龄分别使用一周:每吨饲料添加蓝圆康泰500g+支原必净500g,连续饲喂;7、 每周两次消毒:速洁1:500倍稀释带猪喷雾。每月两次熏蒸:速洁1:25倍稀释带猪熏蒸,每瓶(500ml)可熏蒸1250立方米。对于已发病猪,可以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方法如下。猪蓝耳病的中药治疗:生石膏50克,生地黄18克,牡丹皮10克,赤芍10克,玄参15克,黄芩15克,连翘10克,银花藤20克,板蓝根15克;如有高热加水牛角30克,麦冬15克,丹参10克,加水2000毫升,浸泡30分钟,煎沸10分钟后,自然放凉。大猪每次100毫升,3-6次/日小猪每次20-50毫升,3次/日,患猪可保基本存活。西药治疗:注射猪血清,口服阿莫西林粉,打干扰素,病猪隔离淘汰,所有的猪都做治疗。若有继发症,须使用混合血清,以增强效果。注意事项:当病猪退烧并恢复食欲后,不可喂食,每日以少量清水掺以中药或西药饮之。否则,病情会反复持续发作,并不断加重。空腹使之饥饿,十余天后,肥猪渐渐变瘦,病情随之日渐缓解,或者康复。该法经试验表明,效果良好。治疗方案2猪干扰素(IFN),每40公斤体重用量1毫升肌注,每日一次,连用3日,重症加量。全群强力霉素与黄芪多康拌料,连用7天。特福(猪用转移因子),用法用量同干扰素,用注射用水分别稀释后,混合在一起注射。圆环菌毒杀(复方甲磺酸培氟杀星注射液)每公斤体重毫升肌注,连用3-5天。方解:干扰素通过抑制病毒核酸的合成复制,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转移因子能增强肌体免疫机能,提高肌体抵抗力,二者协同使用效果加强。圆环菌毒杀:有效抗菌成分作用于细菌复制所必需的DNA旋转酶的A亚基和B亚基,使细菌DNA的复制受阻,达到杀菌功效;其中,特殊抗病毒成分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迅速磷酸化,竞争性抑制病毒合成酶,有效抑制病毒体内单磷酸次黄嘌呤(IMP)脱氢酶,从而阻断病毒核酸的合成,对RNA和DNA病毒都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与干扰素转移因子同用,抗病毒作用加强,效果更好。本组方具有,广谱抗病毒、广谱抗菌和解热镇痛作用。对病毒性疫病,特别对蓝耳病、圆环病毒及其他细菌性混合感染,效果明显,治愈率很高。

猪蓝耳病的研究论文评语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该病以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败血症、高死亡率等为主要特征。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

答:猪蓝耳病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在第10次国际病毒大会上将该病毒归属于新设立的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PRRSV为一种有囊膜的病毒,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约为45~65纳米,呈20面体对称,囊膜表面有较小的纤突,表面相对平滑,核衣壳为立方形,核心直径25~35纳米。作为RNA病毒,PRRSV的基因在合成时容易出现内在性错误,可出现点突变、删除、添加和毒株间基因重组,因此,PRRSV的基因容易发生变异,不同分离株之间基因组存在广泛变异。依据血清学及基因序列分析将PRRSV分为两种基本基因型,以LV型为代表的欧洲型和以VR-2332为代表的北美洲型,两种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约为60%。通过序列分析显示,美洲型毒株间的变异明显大于欧洲型毒株间的变异。PRRSV在猪体内持续感染过程中,会出现病毒亚种或亚群。国外的研究表明,同一基因型的PRRSV分离毒株之间存在明显的序列差异,特别是在基因组ORF1a的nsp1b和nsp2,ORF3和ORF5的变异性很大。我国已发现nsp2的变异主要表现在氨基酸的缺失,此次发现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就是由nsp2缺失30个氨基酸的变异株引起的。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概念什么是蓝耳病?什么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答: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耳病)(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子猪最易感。该病以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子猪呼吸困难、败血症、高死亡率等为主要特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子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猪蓝耳病是一种新病吗?它的历史及危害如何?答:猪蓝耳病已发现30余年了,最早于1987年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首次暴发。最初人们不能确定其病因,故此一度被称为“神秘病”。1991年荷兰分离到该病的病原“lv”病毒株,欧盟提议将此病命名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1992年国际兽医组织将其定为b类传染病。prrs病毒分为欧洲型和美洲型两种,分别以1991荷兰分离的lv和1992年美国分离的vr-2332为代表毒株。1996年郭宝清等专家首次从国内发病猪群中分离出prrsv,从而证实我国存在本病。此后,该病蔓延至全国各省市,先后有十余省市报道过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并且分离和鉴定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目前该病在我国广泛存在,是我国流行的主要猪病之一,主要造成母猪繁殖障碍和大量子猪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猪蓝耳病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为什么容易发生变异?答:猪蓝耳病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在第10次国际病毒大会上将该病毒归属于新设立的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prrsv为一种有囊膜的病毒,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约为45nm~65nm,呈20面体对称,囊膜表面有较小的纤突,表面相对平滑,核衣壳为立方形,核心直径25nm~35nm。作为rna病毒,prrsv的基因在合成时容易出现内在性错误,可出现点突变、删除、添加和毒株间基因重组,因此prrsv的基因容易发生变异,不同分离株之间基因组存在广泛变异。(未完待续)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猪蓝耳病症状与病损:1. 母猪于临产前几天流产,且母猪有发热、呼吸困难、流泪等类似流感的症状,耳部、眼眶、会阴的皮肤颜色可呈蓝青色或正常。2. 流产胎儿脐带与脐眼严重出血;腹部皮下水肿,皮下血性胶样浸润;三腔有黑红色血性积液;肾囊肿大,内有大量黑红色液体,肾高度肿胀,黑红色,质地泥软,切面如软泥,无组织结构,甚或稍触即破;全肺肿胀,间质明显增宽、水肿,小叶出血、肿胀,稍突起子间质上,呈花斑样镶嵌,肺实质较硬。3. 流产胎儿大小一致,多为死胎,可有个别弱仔,无木乃伊。4. 若仅为奶猪发病,症状与病损可同母猪,也可呈现多种变化。可呈现慢性不明原因的消瘦,呼吸加快或困难,球结膜水肿;可呈现不明原因的持续性腹泻;可呈现不明原因的振颤等神经症状;还可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性素质(断脐,断尾,注射部位难止出血)。尽管如此,但这些表现都出现在母猪繁殖障碍后四个月内,仔猪死亡率明显升高,且这种现象可延续到保育猪。5. 若在出现PRRS的母猪繁殖障碍的同时与随后的4个月,公猪、大猪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厌食,精液品质下降等症状,亦是PRRS的表现。6. 中猪与大猪突然出现流感症状,但是传播速度慢,体温在41. 5℃以内,生素治疗无效,死亡率超过10%,剖检可见灰白色橡皮肺,应将PRRS列人第一诊断。 预防措施1、.平时做好药物保健如疫毒健等保健产品,保健方案中建议不要使用氯霉素类药物(氟苯尼考),慎用磺胺药物。药物治疗方面,要考虑应激、毒副作用、免疫抑制和诸多并发感染。2.平时要经常消毒,消毒要使用多种类型的消毒药进行更换使用。(如卤素类、酸类、醛类、双季铵盐和双胍类、酚类和碱类消毒药)加强猪场消毒对预防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很好一种的方法。3.不要胡乱接种疫苗,猪场接种过多的疫苗,对猪群健康稳定是有绝对性的影响。(如:自家苗、PRRS弱毒苗、PR弱毒苗、猪瘟脾淋苗、还有进口的多联苗等)想依靠疫苗来预防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那是不可能的,最终是越打越乱,最后容易机体免疫失调。4.搭配合理的营养,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质量差的原料最好不要使用,避免导致慢性中毒,免疫力下降,诱发猪高致病性蓝耳病。5.夏季注意降温通风,猪场卫生干净。要求对猪群冲水洗浴来防止热应激、中暑等可以诱发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环境因素。治疗措施猪只发病确 症后使用瘟毒血抗治疗,期间配合博克加效果更佳!使用疫毒健、菌肽诺拌料,标本兼治,控制反弹。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