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肝胆胰外科博士论文选题

发布时间:

肝胆胰外科博士论文选题

博士毕业学位论文如何选题

论文选题技巧之博士毕业学位论文如何选题-博士生入学后,即应开始考虑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搜集相关资料,对其可行性进行自我论证。在自己思考相对成熟后,再与导师讨论和论证。取得导师的同意后,初步确定选题,然后进一步搜集文献资料,做好开题准备。

博士生毕业之后也需要写毕业论文,今天文无忧论文格式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博士毕业论文的写作要点。博士生入学后,即应开始考虑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搜集相关资料,对其可行性进行自我论证。在自己思考相对成熟后,再与导师讨论和论证。取得导师的同意后,初步确定选题,然后进一步搜集文献资料,做好开题准备。

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至少应当具备以下五点:

(1)“值”,选题要考虑本学科研究的前沿性或现实的可操作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值得研究;

(2)“新”,选题具有新颖性,要尽量选择别人没有研究或者虽有研究但没有突破的课题,避免重复研究;

(3)“能”,对于该选题,博士生本人已有相当的积累,自己能够写好;

(4)“小”,选题要小,不是越小越好,而是要小题大做,指一篇博士学位论文只是解决一个基本问题,只有选题小,资料才能搜集全,挖掘才能深入,论文才能真正做好;

(5)“专”,选题应当和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紧密相关,属于本专业博士点研究方向的范围。

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一般在第一学年结束前(当年6月底)进行。各门课程考试以及综合考试合格者,方可开题。开题前,博士生撰写书面开题报告,并且至少应当提前三天将开题报告送博士生培养指导小组各位导师一人一份。开题报告应当包括如下内容:(1)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文献综述);(3)论文准备解决的基本问题;(4)论文拟采用的研究方法;(5)论文的初步框架;(6)论文的写作计划。

开题时,先由博士生进行报告,然后由博士生培养指导小组的各位导师对选题的可行性及论文的结构等进行评价,提出意见。不符合要求的,要限期改进,否则不得进入论文的下一阶段。开题报告通过后,博士生即应开始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博士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本人独立完成。博士生用于博士学位论文写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一篇博士学位论文的字数不得少于12万字。

在写作中,应当注意:(1)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有一个命题(即博士学位论文所要论证的原创性观点)。整个博士学位论文应当紧紧围绕这一具有原创性的命题的论证而展开。命题不能过多,只能有一个。千万不能将博士学位论文写成面面俱到、缺乏论证的教科书。(2)在写作时间上必须抓紧,宜早不宜迟。到中期汇报时论文字数要过半,不低于6万字。

博士学位论文写作的中期汇报,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当年5月底6月初,一般安排在上届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结束的第二天)进行。每位博士生都必须参加中期汇报,不参加中期汇报的博士生,不得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和正式答辩。

博士生进行中期汇报,应撰写书面报告,并送交博士生培养指导小组各位老师一人一份。中期汇报的书面报告主要应包括如下内容:(1)论文写作的进展情况;(2)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3)在写作过程中调整后的论文提纲。

选择博士论文的题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需要仔细考虑。以下是一些建议:

医学论文题目是医学科技信息着录体系和索引等二次文献的重要内容,是医学文献检索的主要标识。医学论文题目必须要够专业才行。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专业的医学论文题目选题免费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经典专业医学论文题目

1、护理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

2、高职医学美容专业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实践浅析

3、中医骨伤专业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的探讨

4、护理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基于MindMap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学信息方向)课程体系建设与发展探讨

6、不同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探讨

7、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教学 方法 初探

8、非口腔专业医学生口腔健康认知和行为的调查

9、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体会

10、四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优化整合及数字化实践教学的应用

11、护理专业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12、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医学影像成像理论与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整合的思考

13、临床专业医学生心理压力源调查与对策

14、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医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15、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临床医学论文题目

[1]定西市疑似风疹标本ELISA与RT-PCR法检测分析

[2]居家吞咽康复操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3] MR扩散加权成像与不同成像序列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定性诊断价值临床研究

[4]经静脉内耳钆造影MRI对可疑梅尼埃病的诊断价值

[5]基于三种试剂盒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

[6]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社会缺陷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7]驻地医院联合整建制驰援医疗队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护理管理实践

[8]宫颈癌术后延伸野螺旋断层放疗与固定野调强放疗剂量学比较

[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恢复期肛拭子中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评价

[10]数字OT训练系统结合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ADL的影响

[11]肌内效贴技术结合针刀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研究及安全性分析

[12]吞咽功能训练配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13]穴位肌电生物反馈联合rood技术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14]三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HIV抗体的价值比较

[15]探讨认知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6]综合护理 措施 在手术室切口部位感染预防的应用研究

[17]气管切开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康复护理体会

[18]优质护理应用于宫颈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促进自然分娩的实践效果

[19]社区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20]集束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1]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22]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分析

[23]试论医务社会工作在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环境构建过程中的作用

[24]~(125)I粒子源剂量计算参数模拟研究

[25]左氧氟沙星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26]2009—2018年浙江省宁波市吸毒人群HIV、梅毒和HCV感染状况及其行为特征

[27]临床护理路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8]沙门氏菌主要流行血清型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29]学龄后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语音训练方法研究

[30]不同严重程度认知障碍组脑内血管周围间隙研究

[31]多系统萎缩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静息态低频振幅研究

[32]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局部一致性分析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初步研究

[33]静息态fMRI评价脑瘫患儿手术前后的脑功能

[34]自闭症 儿童 早期大脑过度发育的sMRI研究

[35]老年重症监护室糖尿病患者血糖难控制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分析

医学 毕业 论文题目免费参考

1、中医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2、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3、心理干预对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4、27例胃平滑肌瘤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5、秋泻灵合剂佐治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6、针灸配合水针疗法治疗腰痛60例临床疗效观察

7、古纳斯督灸治疗骨关节疼痛60例临床疗效观察

8、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9、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

10、手术结合药物治疗声带息肉临床疗效观察

11、中医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12、菌毒清颗粒治疗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观察

13、脱敏药物对牙本质敏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14、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15、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16、消痤霜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17、内耳眩晕病40例临床疗效观察

18、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19、中医食疗法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药物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21、葡萄糖酸锌治疗痤疮22例临床疗效观察

22、社区高血压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3、川百止痒洗剂治疗外阴瘙痒症临床疗效观察

24、微波治疗耳鸣临床疗效观察

25、温针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26、鼻咽联合成形术治疗OSAHS临床疗效观察

27、乳痛症的中成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28、斯奇康佐薄氏腹针治重型斑秃临床疗效观察

29、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30、中风膏抗脑动脉硬化60例临床疗效观察

31、中医辨证治疗痞满证46例临床疗效观察

32、综合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

33、参脉注射液治疗老年原发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34、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35、帕利哌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观察

36、鱼油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

37、丹鳖胶囊的临床疗效观察

38、拔罐辅助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39、体外超声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40、CO2激光治疗丝状疣的临床疗效观察

41、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临床疗效观察

42、万应理伤膏临床疗效观察

43、卵巢癌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44、金因肽治疗50例日光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45、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168例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46、胆宁片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47、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48、微管人流与药物流产临床疗效观察

49、参杉癌康汤Ⅱ号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50、益气活血汤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专业的医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相关 文章 :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参考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

★ 2021医学类论文题目推荐

★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大全选题

★ 关于医学专题报告书范文精选

★ 2021英语专业论文选题与题目参考

★ 生物技术专业论文选题题目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心理学专业论文选题参考

★ 翻译方向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肝胆胰外科博士论文

1.蒋力 穆毅 黄容海 赵风林 李传胜 鲁岩 赫荣 毛羽.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临床特点分析. 肝胆外科杂志. 2006,14(5):.黄玉波 魏红山 董庆鸣 刘志英 郭晶晶 成军毛羽.转化生长因子β1启动子区C-509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纤维化关系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6,14(11):.张健康,郭江,成军,王丹琼,赵风龙,伦永志,蓝贤勇,洪源,毛羽.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反式激活蛋白5基因的克隆化研究.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6,31(5):.计家军 翟艳苓 张庆余 李洁 毛羽.腹腔镜气腹对糖尿病病人凝血分子标志物变化的影响. 腹部外科. 2006,19(3):.黄玉波 董庆鸣 宋淑静 魏红山 刘志英 成军 毛羽.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基因A1166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的关系.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6,14(25):.毛羽,辛衍涛.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一流传染病医院的思考. 中华医院管理. 2006,22(1):61-63 .7.毛羽,李洁,张立军,张庆余.无法切除肝癌的微创治疗现况及展望.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5,11(4):.李彤,许媛,毛羽.腹腔室隔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腹部外科. 2004,17(3):.张韬,段志泉,毛羽,郁正亚,李洁,辛世杰,张强.缺血预处理对犬脊髓损伤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影响的研究 . 中华外科杂志. 2004,42(22):.陈笑,毛羽,王植平.肝门阻断对大鼠小肠形态学的影响 . 中华实验外科. 2004,21(2):229-230.

现为美国外科医师协会会员(FACS)和国际肝脏移植学会会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副主任委员、外科学分会委员等学术职务,并担任《HBPD INT》,《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十余种专业杂志编委。擅长肝胆胰外科疑难复杂疾病和肝脏移植的治疗。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余篇,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课题共20余项。作为主要获奖人之一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3项。

探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论文摘要:目的:探讨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轻症AGP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后,48h内病情均有所好转,白细胞、血清淀粉酶及尿淀粉酶均有所下降,平均住院2W出院,于出院后4~6个月后行胆囊切除术。结论:急性轻型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应以非手术治疗为宜。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胆总管;非手术治疗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gall stone pancreatitis ,AGP)是由于胆总管下段结石阻塞或十二指肠乳头炎平水肿造成胆汁胰液的排出障碍引起,随胆总管结石发病率的增加,AGP的发病也有增加的趋势。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共收治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关于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1]。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12~83岁,平均年龄54岁,经影像学及手术证实有胆囊结石43例,胆总管囊肿4例,胆总管结石或扩张3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胆囊癌1例,胆道有阻塞性黄疸表现者3例。胰腺炎严重程度诊断标准参照APACHE-Ⅱ评分标准:入院24 h内APACHE-Ⅱ≤8分为轻症AGP,共48例,APACHE-Ⅱ > 8分为重症AGP,共8例。 诊断标准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①有胆道疾病史;②血淀粉酶超过正常3倍以上;③肝功能损害伴黄疸;④影像学检查提示胆囊或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⑤部分病例经过手术探查证实。胆道梗阻诊断标准:①血清总胆红素持续升高;②影像学或手术中发现胆总管扩张;③胃肠减压管中无胆汁引出。 临床表现本组患者经入院体检:T38℃~℃,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中腹偏左有压痛,其中轻度腹膜刺激症25例,巩膜黄染31例。实验室检查×109/L,血清淀粉酶升高,平均约610μ/dL(酶比色法),尿淀粉酶升高,平均920μ/dL(酶比色法)。 方法23例轻症AGP患者行非手术治疗,首先实行禁饮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维持有效循环血量;针对胆道感染及通过血-胰屏障的抗生素及抗厌氧菌药物。改善微循环。应用甲氰咪胍,生长抑素等抑制胰酶合成与分泌。同时,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以防止向重症发展。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血、尿淀粉酶,行B超或CT检查了解胰腺病变情况。其余25例轻症患者和8例重症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行胆囊切除,27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1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胰包膜切开引流术。 2结果 23例轻症AGP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后,48h内病情均有所好转,白细胞、血清淀粉酶及尿淀粉酶均有所下降,平均住院2W出院,于出院后4~6个月后行胆囊切除术。其余25例轻症患者和8例重症患者行手术治疗,也获得满意疗效,T管引流者于出院后4W造影证实胆道通畅,一次性拔除,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3年,平均年,无胰腺炎再次发作。 3讨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因胆道疾病引起的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病情变化快,病死率较高。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不断增加,有报道胆源性胰腺炎约占急性胰腺炎病因的60. 8%左右[2]。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既要遵循胰腺炎的现代治疗原则,又要兼顾胆管疾患的处理,否则很难达到治愈的目的,且有较高的复发率。针对部分轻型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非手术治疗作为一种基础的治疗手段,我们认为应贯穿于整个病程[3]。关于手术时机的选择,首先,要详细了解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发病的病因和时间,动态观察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演变,可将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增高及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作为选择手术时机的重要依据。术前的基础治疗,不仅能缓解症状,而且也为下一步手术治疗创造条件,术后的基础治疗则可阻止各种炎症反应,避免并发症[4]。大多数轻型胰腺炎经非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部分重型胰腺炎也可治愈。术中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尽量兼顾彻底解决胆管问题。对于非手术治疗成功者在胰腺疾病稳定好转后1~2个月解决胆管问题,以防复发。本组资料中,23例轻症AGP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后,平均住院2W出院,于出院后4~6个月后行胆囊切除术。其余25例轻症患者和8例重症患者行手术治疗,也获得满意疗效,随访1~3年,平均年,无胰腺炎再次发作。�综上所述,急性轻型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应以非手术治疗为宜,急性重型胆源性胰腺炎早期亦主张非手术治疗,一旦病情发展需急诊手术。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胰腺炎诊治草案[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8(2):111-113. [2]赵玉沛.胆源性胰腺炎诊断探讨.文秘杂烩网, 2002,8(2):95-96. [3]李华,李光明.重症胰腺炎的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12(2):88-89. [4]安宏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89例诊治分析[J].河北医药,2006,28(2)

肝胆胰外科博士论文题目

医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必要的存在,医学 毕业 论文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医学毕业论文题目选题推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学检验论文题目

1、医学检验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生学习风格的研究

2、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有效应用

3、国际化视野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的探讨

4、医学检验知识的图谱构建与应用

5、关于医学检验实践教学的思考

6、 创新思维 和问题意识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培养

7、大数据背景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模式变革

8、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9、不同实习教学模式对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教学的影响

10、医学检验进展与临床应用研究

11、项目导向教学法在医学检验实习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12、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3、浅析医学检验临床技术的提高

14、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进展

15、影响医学检验分析质量因素的探究

16、医学检验高职生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综合学习模式的构建

17、第三方医学检验公司在县级市场的营销策略分析研究

18、浅谈医学检验危急值 报告 制度的建立

19、医学检验青年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的探索

20、探讨医学检验面临的生物安全问题

21、循证检验医学结合PBL教学在医学检验实践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22、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23、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探讨及应对 措施 探讨

24、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改革探索

25、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类专业课程应用效果分析

26、整合信息化教学策略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27、我国区域医学检验中心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28、基于转化医学理念的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带教模式探索

29、信息化在医学检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30、输血科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习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31、教学医院医学检验进修生带教模式探讨

32、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能竞赛备赛水平提升探索

33、影响医学检验分析质量因素的探究

34、医学职业终身 教育 技能培训 方法 的研究--以医学检验为例

35、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探讨

36、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7、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研究

38、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探究

39、独立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新途径的探索

40、流式细胞术应用于医学检验的研究进展

医学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1、中医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2、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3、心理干预对 儿童 多动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4、27例胃平滑肌瘤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5、秋泻灵合剂佐治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6、针灸配合水针疗法治疗腰痛60例临床疗效观察

7、古纳斯督灸治疗骨关节疼痛60例临床疗效观察

8、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9、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

10、手术结合药物治疗声带息肉临床疗效观察

11、中医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12、菌毒清颗粒治疗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观察

13、脱敏药物对牙本质敏感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14、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15、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16、消痤霜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17、内耳眩晕病40例临床疗效观察

18、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19、中医食疗法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药物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21、葡萄糖酸锌治疗痤疮22例临床疗效观察

22、社区高血压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3、川百止痒洗剂治疗外阴瘙痒症临床疗效观察

24、微波治疗耳鸣临床疗效观察

25、温针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26、鼻咽联合成形术治疗OSAHS临床疗效观察

27、乳痛症的中成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28、斯奇康佐薄氏腹针治重型斑秃临床疗效观察

29、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30、中风膏抗脑动脉硬化60例临床疗效观察

31、中医辨证治疗痞满证46例临床疗效观察

32、综合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

33、参脉注射液治疗老年原发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34、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35、帕利哌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观察

36、鱼油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

37、丹鳖胶囊的临床疗效观察

38、拔罐辅助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39、体外超声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40、CO2激光治疗丝状疣的临床疗效观察

41、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临床疗效观察

42、万应理伤膏临床疗效观察

43、卵巢癌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44、金因肽治疗50例日光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45、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168例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46、胆宁片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47、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48、微管人流与药物流产临床疗效观察

49、参杉癌康汤Ⅱ号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50、益气活血汤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医学检验免疫毕业论文题目

1、基于纳米颗粒的分子展示应用于超灵敏检测

2、SLE患者中几种新型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

3、多肽酶检测和细胞表面荧光标记的新方法研究

4、区域检验服务协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5、胶体金喷膜仪的设计与开发

6、重庆市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的调查研究

7、基于氧化石墨烯和硫化铅纳米颗粒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研究

8、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快速诊断金标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9、纳米粒子免疫层析法在检测异位妊娠和膀胱癌中的应用

10、现代医院检验科模块化设计研究

11、酶免工作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血清快速测定的性能评估

13、基于微型压电与光谱生化分析系统的POCT新技术研究

14、长江三角洲地区犬猫皮肤真菌病调查及体外药敏试验

15、我国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6、基于电化学分子信标基因传感技术的HIV-1核酸检测新方法研究

17、Free β-hCG和PAPPA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的研制

18、乙肝快速分析仪的研究与开发

19、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中PPAR γ的作用研究及相关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建模分析

20、综合性医院医学检验资源优化管理研究

21、全自动多功能免疫检验过程关键问题的优化研究

22、HMGB1通过NF-κB激活TGF-β1诱导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

23、若干病毒感染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24、现代综合医院检验中心空间设计研究

25、大型公立医院创建医学独立实验室可行性研究

26、高血压病证型与血清褪黑色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7、医用臭氧与α-干扰素对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8、网织血小板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应用

29、G公司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30、临床毛细管电泳的研究

31、基于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纳米金免疫层析试条定量测试的研究

32、贫铀长期作用后的吸收分布特点及其主要蓄积器官的损伤效应研究

33、基于磁性微球的PMMA微流控免疫分析芯片系统的研究

34、hr HPV、L1壳蛋白、p16蛋白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及诊断价值研究

35、76例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及预后

36、国产化学发光法诊断系统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评价

37、蛋白A-藻蓝蛋白β亚基双功能蛋白的性质及其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

38、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开展现状及检验项目合理化设置研究

39、__医学检验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2021医学毕业论文题目选题相关 文章 :

★ 2021医学类论文题目推荐

★ 2021医学类论文的题目有哪些

2021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医学专业论文选题与题目

★ 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2021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参考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医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

随着以疾病为本的多学科专家团队及联合诊疗机制的建立、完善和普及,将使各类肝胆疾病患者都能获得最优化的系统治疗。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活品质越来越注重,他们生病来到医院进行治疗,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因此护理服务工作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

肝胆外科护理论文范文篇1

浅谈肝胆外科的护理方法

【摘要】肝胆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要求比较多,注意事项比较多,因此难度比较大,护理工作比较繁重,并且在护理过程中有一定的风险性。

如果医院护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的话,就更加的加重了护理过程的风险性问题。

肝胆外科医疗事故和护理纠纷往往都是因为护理人员素质问题、医疗器械问题和环境问题所引起的,所以肝胆外科应该要注重对风险的管理和处理,让医院的医疗纠纷尽量的避免,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肝胆外科;护理方法;风险分析

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活品质越来越注重,他们生病来到医院进行治疗,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因此护理服务工作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

目前医院护理人员的素质并不统一,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护理安全意识,因此导致了护理质量得不到患者的满意,加上设备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肝胆外科护理质量总是得不到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也受到了影响。

本文就肝胆外科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为临床护理服务提供了一些帮助,让护理工作能够更加完善。

1 肝胆科护理存在的问题

护理人员存在的问题 肝胆外科护理工作比较繁重,护理人员压力比较大,护理人员面对的都是一些危重患者,同时会有并发症存在,因此护理起来并不轻松。

部分护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不到位,没有护理安全意识,工作也是比较粗心大意,因此容易出错,导致了患者的不满,而护理人员因为工作压力和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在面对患者的不满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情绪,将情绪向患者发泄,导致了患者的投诉,引起了护患纠纷。

还有就是护理人员自身水平有限操作生疏,因此对患者的抢救产生了影响,或者是进行药物的使用不够灵活,导致了护理质量为患者所诟病。

患者方面存在的问题 肝胆外科患者病情比较重因此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其心理会有烦躁焦虑的情绪,加上目前社会群众普遍的具有比较高的法律意识,也导致了护理投诉量直接增长,护理工作出现问题,患者及其家属就会不依不挠的,因此纠纷往往很难避免。

医疗器械和护理管理方面的问题 医疗器械与管理出现问题,导致了护理服务的质量问题。

医院医疗器械没有及时的进行维护和维修,导致了使用出现问题,影响了医疗服务工作,这是医院管理不善和体制不健全的表现,对于护理人员面对突发问题的解决能力没有进行训练,使其无法胜任护理工作。

社会方面的问题 新的医疗体系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具有一定的影响,加上目前的医疗技术先进度比较高,而且医疗风险一直都存在,因此,也是比较难以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完全满意,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问题和冲突也是或多或少的存在。

2 护理对策

护理人员要加强责任感,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护理人员如果缺少责任感就无法做好护理工作。

对护理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她们的责任意识,一切为病人考虑,不但要做好他们身体方面的护理工作,在心理上也要多给予安慰和关心,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

要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工作 在肝胆手术中,引流管护理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选择合适的引流管还可以提高疗效,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肝胆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康复和引流管的护理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对引流管护理时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行操作,引流管的高度要比出口平面低,这样才能避免逆行回流导致患者发生感染。

引流管的位置要固定好,避免受到扭曲、受压和折叠。

要仔细观察引流液的色、量、味和质,在手术前期一般颜色为淡红色,后期转化成黄色。

如果颜色不清、清亮液不正常就说明患者身体情况发生异常,要马上告知医生。

如果引流量每小时在五十毫升以上,而且连续三个小时都呈现红色就是发生了异常。

但是,如果引流量突然减少,而且患者发热并伴有腹胀感,就应该马上检查引流管是否发生堵塞或者脱落的问题。

对待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要仔细倾听患者的主诉,对引起患者疼痛的原因和性质要认真作出评估。

3 结束语

护理工作具有比较高的风险,因为其和患者的病情和恢复有关,甚至是关系生命安全,如果没有足够强烈的防范意识,那么护理人员容易产生倦怠感,对待工作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及时的解决,不能够利用闲暇时间来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提升技能水平,导致了护理质量跟不上医疗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护理人员需要学会自我总结和反省,通过总结和反省来寻找问题,解决问题,让护理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红樱.肝胆外科手术患者100例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7).

[2]苗青,杨晓丽.心理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18).

[3]姚秋爱.集体健康宣教对术前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07)

肝胆外科护理论文范文篇2

浅谈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

【摘要】 目的 研究疼痛护理对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积极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8月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各55例。

对照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均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

然后应用NRS评价量表对两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及比较。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疼痛评分更低,且P<,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术前及术后的疼痛护理,可有效减轻病患的应激反应,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关键词】 肝胆外科手术;疼痛;护理

肝胆手术,它是普外科较为常见的手术类型,其范围涵盖肝脏手术、胆囊手术、脾脏手术以及胰腺手术等,它具备治疗范围广、患者众多的特点。

相应的,肝胆手术医疗意外及并发症也较多。

疼痛是外科手术患者的主要不适[1]。

疼痛护理是外科护理的重要课题[2]。

患者切口疼痛以术后24h最为剧烈,术后(2-3)d疼痛逐渐缓解。

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器官的生理功能及休息,因此进行疼痛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本研究中,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收效良好。

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8月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各55例。

在对照组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在17-80岁,平均年龄岁;其中,37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15例-胆囊切除,3例-肝脏手术。

在干预组中,男27例,女28例;年龄在16-79岁,平均年龄岁;其中,36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16例-胆囊切除,3例-肝脏手术。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方式、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P>,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方法

对照组 患者术前及术后均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即常规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一般护理等。

干预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

干预组的疼痛护理主要包括二大方面即术前疼痛护理及术后疼痛护理。

术前疼痛护理 ①术前对患者进行评估及健康宣教。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接诊,收集患者的信息,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及住院制度,带领患者熟悉医院环境,然后,有针对性的了解患者病情相关的问题,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

对于有创伤经历及手术史的患者,我们应了解以下一些问题:创伤及手术是怎样发生的;患者既往止痛药的应用情况;患者对待疼痛的态度。

探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论文摘要:目的:探讨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轻症AGP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后,48h内病情均有所好转,白细胞、血清淀粉酶及尿淀粉酶均有所下降,平均住院2W出院,于出院后4~6个月后行胆囊切除术。结论:急性轻型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应以非手术治疗为宜。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胆总管;非手术治疗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gall stone pancreatitis ,AGP)是由于胆总管下段结石阻塞或十二指肠乳头炎平水肿造成胆汁胰液的排出障碍引起,随胆总管结石发病率的增加,AGP的发病也有增加的趋势。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共收治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关于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1]。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12~83岁,平均年龄54岁,经影像学及手术证实有胆囊结石43例,胆总管囊肿4例,胆总管结石或扩张3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胆囊癌1例,胆道有阻塞性黄疸表现者3例。胰腺炎严重程度诊断标准参照APACHE-Ⅱ评分标准:入院24 h内APACHE-Ⅱ≤8分为轻症AGP,共48例,APACHE-Ⅱ > 8分为重症AGP,共8例。 诊断标准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①有胆道疾病史;②血淀粉酶超过正常3倍以上;③肝功能损害伴黄疸;④影像学检查提示胆囊或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⑤部分病例经过手术探查证实。胆道梗阻诊断标准:①血清总胆红素持续升高;②影像学或手术中发现胆总管扩张;③胃肠减压管中无胆汁引出。 临床表现本组患者经入院体检:T38℃~℃,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中腹偏左有压痛,其中轻度腹膜刺激症25例,巩膜黄染31例。实验室检查×109/L,血清淀粉酶升高,平均约610μ/dL(酶比色法),尿淀粉酶升高,平均920μ/dL(酶比色法)。 方法23例轻症AGP患者行非手术治疗,首先实行禁饮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维持有效循环血量;针对胆道感染及通过血-胰屏障的抗生素及抗厌氧菌药物。改善微循环。应用甲氰咪胍,生长抑素等抑制胰酶合成与分泌。同时,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以防止向重症发展。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血、尿淀粉酶,行B超或CT检查了解胰腺病变情况。其余25例轻症患者和8例重症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行胆囊切除,27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1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胰包膜切开引流术。 2结果 23例轻症AGP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后,48h内病情均有所好转,白细胞、血清淀粉酶及尿淀粉酶均有所下降,平均住院2W出院,于出院后4~6个月后行胆囊切除术。其余25例轻症患者和8例重症患者行手术治疗,也获得满意疗效,T管引流者于出院后4W造影证实胆道通畅,一次性拔除,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3年,平均年,无胰腺炎再次发作。 3讨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因胆道疾病引起的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病情变化快,病死率较高。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不断增加,有报道胆源性胰腺炎约占急性胰腺炎病因的60. 8%左右[2]。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既要遵循胰腺炎的现代治疗原则,又要兼顾胆管疾患的处理,否则很难达到治愈的目的,且有较高的复发率。针对部分轻型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非手术治疗作为一种基础的治疗手段,我们认为应贯穿于整个病程[3]。关于手术时机的选择,首先,要详细了解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发病的病因和时间,动态观察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演变,可将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增高及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作为选择手术时机的重要依据。术前的基础治疗,不仅能缓解症状,而且也为下一步手术治疗创造条件,术后的基础治疗则可阻止各种炎症反应,避免并发症[4]。大多数轻型胰腺炎经非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部分重型胰腺炎也可治愈。术中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尽量兼顾彻底解决胆管问题。对于非手术治疗成功者在胰腺疾病稳定好转后1~2个月解决胆管问题,以防复发。本组资料中,23例轻症AGP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后,平均住院2W出院,于出院后4~6个月后行胆囊切除术。其余25例轻症患者和8例重症患者行手术治疗,也获得满意疗效,随访1~3年,平均年,无胰腺炎再次发作。�综上所述,急性轻型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应以非手术治疗为宜,急性重型胆源性胰腺炎早期亦主张非手术治疗,一旦病情发展需急诊手术。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胰腺炎诊治草案[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8(2):111-113. [2]赵玉沛.胆源性胰腺炎诊断探讨.文秘杂烩网, 2002,8(2):95-96. [3]李华,李光明.重症胰腺炎的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12(2):88-89. [4]安宏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89例诊治分析[J].河北医药,2006,28(2)

肝胆胰外科博士论文范文

随着以疾病为本的多学科专家团队及联合诊疗机制的建立、完善和普及,将使各类肝胆疾病患者都能获得最优化的系统治疗。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活品质越来越注重,他们生病来到医院进行治疗,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因此护理服务工作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

肝胆外科护理论文范文篇1

浅谈肝胆外科的护理方法

【摘要】肝胆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要求比较多,注意事项比较多,因此难度比较大,护理工作比较繁重,并且在护理过程中有一定的风险性。

如果医院护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的话,就更加的加重了护理过程的风险性问题。

肝胆外科医疗事故和护理纠纷往往都是因为护理人员素质问题、医疗器械问题和环境问题所引起的,所以肝胆外科应该要注重对风险的管理和处理,让医院的医疗纠纷尽量的避免,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肝胆外科;护理方法;风险分析

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活品质越来越注重,他们生病来到医院进行治疗,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因此护理服务工作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

目前医院护理人员的素质并不统一,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护理安全意识,因此导致了护理质量得不到患者的满意,加上设备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肝胆外科护理质量总是得不到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也受到了影响。

本文就肝胆外科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为临床护理服务提供了一些帮助,让护理工作能够更加完善。

1 肝胆科护理存在的问题

护理人员存在的问题 肝胆外科护理工作比较繁重,护理人员压力比较大,护理人员面对的都是一些危重患者,同时会有并发症存在,因此护理起来并不轻松。

部分护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不到位,没有护理安全意识,工作也是比较粗心大意,因此容易出错,导致了患者的不满,而护理人员因为工作压力和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在面对患者的不满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情绪,将情绪向患者发泄,导致了患者的投诉,引起了护患纠纷。

还有就是护理人员自身水平有限操作生疏,因此对患者的抢救产生了影响,或者是进行药物的使用不够灵活,导致了护理质量为患者所诟病。

患者方面存在的问题 肝胆外科患者病情比较重因此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其心理会有烦躁焦虑的情绪,加上目前社会群众普遍的具有比较高的法律意识,也导致了护理投诉量直接增长,护理工作出现问题,患者及其家属就会不依不挠的,因此纠纷往往很难避免。

医疗器械和护理管理方面的问题 医疗器械与管理出现问题,导致了护理服务的质量问题。

医院医疗器械没有及时的进行维护和维修,导致了使用出现问题,影响了医疗服务工作,这是医院管理不善和体制不健全的表现,对于护理人员面对突发问题的解决能力没有进行训练,使其无法胜任护理工作。

社会方面的问题 新的医疗体系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具有一定的影响,加上目前的医疗技术先进度比较高,而且医疗风险一直都存在,因此,也是比较难以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完全满意,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问题和冲突也是或多或少的存在。

2 护理对策

护理人员要加强责任感,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护理人员如果缺少责任感就无法做好护理工作。

对护理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她们的责任意识,一切为病人考虑,不但要做好他们身体方面的护理工作,在心理上也要多给予安慰和关心,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

要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工作 在肝胆手术中,引流管护理是个很关键的问题。

选择合适的引流管还可以提高疗效,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肝胆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康复和引流管的护理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对引流管护理时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行操作,引流管的高度要比出口平面低,这样才能避免逆行回流导致患者发生感染。

引流管的位置要固定好,避免受到扭曲、受压和折叠。

要仔细观察引流液的色、量、味和质,在手术前期一般颜色为淡红色,后期转化成黄色。

如果颜色不清、清亮液不正常就说明患者身体情况发生异常,要马上告知医生。

如果引流量每小时在五十毫升以上,而且连续三个小时都呈现红色就是发生了异常。

但是,如果引流量突然减少,而且患者发热并伴有腹胀感,就应该马上检查引流管是否发生堵塞或者脱落的问题。

对待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要仔细倾听患者的主诉,对引起患者疼痛的原因和性质要认真作出评估。

3 结束语

护理工作具有比较高的风险,因为其和患者的病情和恢复有关,甚至是关系生命安全,如果没有足够强烈的防范意识,那么护理人员容易产生倦怠感,对待工作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及时的解决,不能够利用闲暇时间来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提升技能水平,导致了护理质量跟不上医疗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护理人员需要学会自我总结和反省,通过总结和反省来寻找问题,解决问题,让护理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红樱.肝胆外科手术患者100例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7).

[2]苗青,杨晓丽.心理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18).

[3]姚秋爱.集体健康宣教对术前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07)

肝胆外科护理论文范文篇2

浅谈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

【摘要】 目的 研究疼痛护理对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积极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8月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各55例。

对照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均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

然后应用NRS评价量表对两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及比较。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疼痛评分更低,且P<,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术前及术后的疼痛护理,可有效减轻病患的应激反应,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关键词】 肝胆外科手术;疼痛;护理

肝胆手术,它是普外科较为常见的手术类型,其范围涵盖肝脏手术、胆囊手术、脾脏手术以及胰腺手术等,它具备治疗范围广、患者众多的特点。

相应的,肝胆手术医疗意外及并发症也较多。

疼痛是外科手术患者的主要不适[1]。

疼痛护理是外科护理的重要课题[2]。

患者切口疼痛以术后24h最为剧烈,术后(2-3)d疼痛逐渐缓解。

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器官的生理功能及休息,因此进行疼痛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本研究中,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收效良好。

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8月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各55例。

在对照组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在17-80岁,平均年龄岁;其中,37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15例-胆囊切除,3例-肝脏手术。

在干预组中,男27例,女28例;年龄在16-79岁,平均年龄岁;其中,36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16例-胆囊切除,3例-肝脏手术。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方式、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P>,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方法

对照组 患者术前及术后均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即常规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一般护理等。

干预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

干预组的疼痛护理主要包括二大方面即术前疼痛护理及术后疼痛护理。

术前疼痛护理 ①术前对患者进行评估及健康宣教。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接诊,收集患者的信息,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及住院制度,带领患者熟悉医院环境,然后,有针对性的了解患者病情相关的问题,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

对于有创伤经历及手术史的患者,我们应了解以下一些问题:创伤及手术是怎样发生的;患者既往止痛药的应用情况;患者对待疼痛的态度。

周杰资料:一.民主人士(1889—1964) (1889—1964)民主人士。字菊村。湖北沔阳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在日与董必武相识。归国后,任武汉中学教员,汉口第十小学、蘅青中学校长,湖北省教育厅督学,湖北省临时参议会及北京参议院议员。发起出版《湖北论坛》。解放前夕,积极参加湖北和平运动。建国后任武汉市教育局局长,民主同盟武汉市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编辑本段]二.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江苏) 周杰,1927年生,江苏阜宁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中共中央马列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曾任中共阜宁县区委书记,华中五分区总工会常委。建国后,任中央团校教员。后历任中央团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副教育长,人民出版社副社长,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副局长,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室负责人,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1988年任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副主任。1988年任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江苏)、法律委员会委员。[编辑本段]三.编剧 广州珠江电影制片厂。编剧:春风杨柳 1959年、送瘟神 1959年、决裂 1975年、回头一笑 1981年、被抛弃的人 1983年[编辑本段]四.演员 个人简介 昵称:阿杰, 生日:1970年8月5日 星座:狮子座 血型:B型 身高:181公分 体重:65公斤 学历:大学 小学:铁路第五子弟小学 初中:陕棉十一厂附中 高中:西安市第三十五中学 专科/大学:上海戏剧学院 现职:国家话剧院 出生地:陕西省西安市 现居地:北京 通晓语言:国、英、各地方言(湖南、四川、江苏徐州、陕西、河南、山东等) 个人才艺:摄影、朗诵 演戏 喜欢的影片:《林则徐》、《勇敢的心》 最喜欢的中国演员:赵丹、潘虹 最喜欢的外国演员:李察·基尔(Richard Gere)、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 演戏上影响你最深的人:赵丹 最希望演什么角色:警察或有名的人物 最希望与谁合作:只要是好的演员都喜欢 拍《还珠格格》,你最喜欢哪一位演员:李明启老师 最欣赏的民族英雄:关羽、包拯、岳飞 音乐 最喜欢的音乐类型:中国古典音乐 最喜欢的古典音乐:《二泉映月》、《梁祝》 最喜欢的音乐家:贝多芬、约翰·施特劳斯、莫扎特 最喜欢的中国流行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最喜欢的中国歌手:齐秦、那英、常柳平、刘德华 最感动的一首情歌:《牵手》(苏芮) 书籍 喜欢看哪一种类型的书:任何类型都喜欢看 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中国作品:《西游记》 印象最深刻的一本外国作品:《哈姆雷特》 最喜欢的作家:贾平凹、托尔斯泰 最喜欢的漫画:蔡志忠的漫画 最喜欢的漫画作家:蔡志忠 最喜欢的漫画人物:孙悟空 最喜欢哪一本琼瑶小说:《梦的衣裳》 《深情尔康——周杰走过》(1999年)写真集 《杰骜不驯》作者 李明宇 (2004年) 《率真周杰》作者 艺奇烨 齐羽菲 (2004年 出演的电视剧1992年 《青春永恒》 1993年: 《陌生的海岸》 1995年: 《女人在家》又名《俗望防线》 1997年: 《还珠格格1》饰:福尔康(合作演员:赵薇、林心如、范冰冰、苏有朋) 1998年: 《老子、妻子和孩子》 《还珠格格2》饰:福尔康(合作演员:赵薇、林心如、范冰冰、苏有朋) 1999年: 《少年包青天1》饰:包拯(合作演员:任泉,释小龙,李冰冰,刘怡君,陈道明,何中华) 2000年: 《准点出击》饰:方杰 《桃花扇传奇》饰:侯朝宗 2001年: 《射雕英雄传》饰:杨康(合作演员:李亚鹏、周迅、蒋勤勤) 2002年: 《还珠格格3》饰:福尔康(合作演员:黄奕、刘涛、秦岚、黄晓明、马伊俐) 《蛋白质女孩》又名《说出你的爱》饰:张宝 2003年: 《透明天空》又名《透明了,哭》饰:栗莫凡《梅花档案》饰:龙飞 《非常道》饰:雷鸣 《正义令天下》饰:卓中岳 2004年: 《同盛金–关东英雄》饰:孟德龙(乔哥) 《侠影仙踪》饰:黄楚明 2005年: 《终极玄机》饰:陈明宇 2006年: 《封神榜之凤鸣岐山》饰:武王姬发 2007年: 《夜幕下的哈尔滨》饰:玉旨一郎(合作演员:陆毅、李小冉、隋俊波) 2008年: 《江南往事》 又名《阳光普照大地》饰:邹狄克 《秘密列车》饰:龙飞 2009年 《大女当嫁》饰:彭坦 参演的电影 1992年:《阮玲玉》 1995年:《中俄列车大劫案》 1996年:《小分队》又名《截杀香阁寺》 1999年:《缘分的世纪》 又名《相约2000年》、《玫瑰楼》 2007年:《第三种温暖/3·温暖》 参演的话剧 1998年《思凡》[编辑本段]五.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男,教授,博士,现任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2000年9月至2001年9月在以色列巴伊兰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一年。1992年晋升为讲师,1995年10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12月破格晋升为教授,学校"1512"第二层次,果树生理学博士生导师。 教授《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山东省科技厅基金、校博士基金、校博士后基金各1项。 在《J. Org. Chem》、《Analyst》、《Anal Chim Acta》、《Spectrochim. Acta A》、 《Talant》、《Anal Commun》, 《 Chemstry》、《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分析化学》等期刊发表论文42篇,被SCI摘录16篇,获山东农业大学优秀自然科学成果1等奖,2等奖各1项,获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研究方向:配合物溶液状态;新型仿生高分子主体试剂合成及其分子识别;新型生物活性化合物和有机磷化合物合成及其结构和生化性质表征的研究,新型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光谱及生化性质的研究。[编辑本段]六.甘肃省中医院教授 甘肃省中医院教授,硕士导师,心内科主任,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现任甘肃省中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甘肃中医学院兼职内科教授,硕士导师等。同时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全国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翻译学会全国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甘肃分会中医基础理论委员等。 研究领域: 1.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中医术语英语翻译标准化研究。[编辑本段]七.南方医院教授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第一军医大学。 专业特长:肝胆胰疾病的临床诊治,特别在肝脏移植,胰十二指肠切除,肝癌的手术切除,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及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工作经历:1964年1月出生。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硕士学位。学科带头人、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任广东省微创外科学会委员,广东省肝胆外科学组委员,广东抗癌协会理事,解放军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华外科杂志》通讯编委等多项学术职务。擅长肝胆胰疾病的临床诊治,特别在肝脏移植,胰十二指肠切除,肝癌的手术切除,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及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主刀完成大量的肝脏移植手术,全面负责肝脏移植等各项工作。 学术论文:主编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50多篇。 专业特长:肝胆胰疾病的临床诊治,特别在肝脏移植,胰十二指肠切除,肝癌的手术切除,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及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编辑本段]八.安徽农业大学教授 男,1966年生,博士,教授,动物医学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动物生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完成多项国家和省科研项目,在动物生长调控及分子机制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在SCI源和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技术专长:动物生理生化。[编辑本段]九.华南理工大学教师 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64年出生,吉林人。198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7年7月在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得硕士学位。2000年4月在波兰Adam Mickiewicz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0年10月至2002年7月在南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后到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 在获博士学位以前主要从事图论及组合优化方面的研究工作。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图的染色理论和代数图论等。博士后期间主要从事海量信息存储及ad hoc网络方面的理论研究。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高性能网络技术,包括IPV6,QoS等。[编辑本段]十.广东南方医院教授 男,1964年1月出生。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硕士学位。学科带头人、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任广东省微创外科学会委员,广东省肝胆外科学组委员,广东抗癌协会理事,解放军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华外科杂志》通讯编委等多项学术职务。擅长肝胆胰疾病的临床诊治,特别在肝脏移植,胰十二指肠切除,肝癌的手术切除,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及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主刀完成大量的肝脏移植手术,全面负责肝脏移植等各项工作。 学术论文 主编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50多篇 。[编辑本段]十一.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1958年出生,1978年上大学,1985年元月于安徽工学院研究生毕业,同年在浙江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93年任副教授,1999年任教授,1997年被确认为部属高校学术骨干。现兼任学院副院长,安徽省铸造学会理事长,安徽省政协常委。 教学方面,先后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9门课程,1993年起独立指导硕士研究生。曾先后获得学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和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参加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一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多项。 科研方面,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地方重点)项目、安徽省“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安徽省年度重点科研项目、合肥市重点科研项目、机械部教育司基金项目以及企业委托的技术转让和技术开发项目等近二十项科研项目。其中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的非校内拨款项目的实际到校总经费40万元。 作为第一负责人而获得的科技奖主要有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二次、四等奖一次;机械部教育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科技进步奖一次;安徽省高校高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并获安徽省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一次。另外,最近又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20篇。 科研特长:偏重于应用研究,注重实用新技术开发,具有较强的科技成果工业化的组织与实施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 1.凸凹棒石粘土精细加工,改性与应用研究 凸凹棒石粘土是一种天然硅铝盐类无机非金属矿物。技术上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非金属矿领域。该研究方向主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凸凹棒石资源的稀缺性。全世界仅美国、西班牙、塞内加尔、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这种矿物资源,其中我国也仅有安徽明光至江苏肝胎一个矿带,但探明储量超亿吨。我校地处安徽开展此类研发工作,条件有利,意义突出。二是凸凹棒石粘土具有吸附性、胶体性、催化性、以及隔热、吸音等多种优异的性能,因此,具有十分广泛的工业用途,享有“千土之王”之 美誉,在其精细加工表面改性,以及实际应用等研究方面前景十分广阔。三是天然凸凹棒石晶体颗粒细小,已进入一维纳米材料范畴,因此,在凸凹棒石纳米材料的研制,改性以及应用技术方面的研发空间十分巨大。 已主持完成过安徽省“九五”科技公馆项目,“明光凸凹棒粘土精细加工与表面改性技术研究”和 机械部教育司基金项目“凸凹棒粘土有机化改性技术”以及一些横向应用开发项目,其中前者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并在《矿物学报》、《硅酸盐通报》、《中国非金属矿导报》等专业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多篇。该方向合作单位安徽巢车矿业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凸凹棒石粘土加工企业,拥有国内领先攻击先进的生产装备,而我校资环学院、化工学院以及材料学院三个学院在该方向上形成的整体实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这些都为该研究方向的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因此在我国是一个前景广阔、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2.消失模铸造技术 消失模铸造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刚兴起的新型铸造工艺技术,属先进制造技术领域。该技术将实型铸造技术真空负压铸造技术、转移涂料科技等三大铸造新技术集于一身,从而字工艺条件上可实现清洁化生产,在铸件大小、复杂程度、合金种类、以及生产批量等适应性上又可几乎不受任何限制。因此,消失模铸造技术被称为20世纪末具有革命性意义的 铸造新技术,也是21世纪铸造工艺技术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曾先后承担合肥市重点科研项目“消失模涂料的研制与应用”和安徽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箱体类铸铁件真空--EPC法铸造关键技术及工业化研究”。前者已通过技术鉴定并获省级科技成果和实际生成应用。另有多篇学术论文在《铸造》、《铸造技术》、《铸造工程.造型材料》《铸造工程与铸造技术的综合应用《等专业期刊上发表。[编辑本段]十二.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副行政总裁 1967年出生,上海交通大学硕士,中共党员,现任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副行政总裁和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策划总监;兼任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和上海医创中医药科研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杭州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及上海三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管理工程硕士学位。于1996 年5 月加入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曾任上海上实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并曾参与上实控股筹备上市、历次注资等工作;曾任上海万国证券公司(现申银万国证券有限公司)投资银行总部副总经理。[编辑本段]十三.清华大学教授 教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8年生;199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首届数学试点班,获理学学士学位;1992年提前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图像识别研究所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华中理工大学优秀博士论文;1995年至1997年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后至今一直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工作。2003年提升为教授,2004年提升为博士生导师。历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担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主任助理。并作为清华大学与IBM中国研究院联合成立的现代服务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的主任。现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党委副书记,现代服务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学术兼职 IEEE高级会员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and Automation》编委 《自动化学报》编委 《IEEE Transaction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IEEE Transaction on Image Processing》、《Pattern Recognition》、《中国科学》等重要刊物审稿人 ICCV 2003、2005 Programming Committee Member “全国自动化系主任(院长)论坛”秘书长 “2006年亚太地区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研讨会”执行主席 清华大学自动控制学科分学位委员会委员 科研领域 模式识别 图像处理 计算机视觉 多媒体信息处理 服务科学 科研奖励 2005年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2005年 获得清华大学颁发的 研究生“良师益友”(公共课教师部分,全校10名) 2004年 获得清华大学颁发的 清华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 2004年 获得清华大学颁发的 清华大学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3年 获得清华大学颁发的 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全校12名) 1998年 获得教育部颁发的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应用类)一等奖 1995年 获得华中理工大学颁发的 华中理工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科研项目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及重大横向项目共10多项,总经费超过500万元。 “音乐自动分析与识别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复杂背景下的行人检测方法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基于视频分析的水路航运信息分析系统”,交通部科研项目 “信息服务学科建设和相关技术研究”,国际合作项目 “视觉监控应用研究”,企业合作项目 “单目镜头下行人检测方法研究”,国际合作项目 “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指纹自动识别新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新一代指纹识别方法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老年指纹识别研究”,国际合作项目 “视频交通信息处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企业合作项目 “基于生物统计学的人身鉴定方法”,清华大学重点攻关项目 “基于模拟画像原理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主要论著 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在国际期刊(包括IEEE Transaction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IEEE Trans on Image Processing、Pattern Recognition等本专业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4篇(其中影响因子超过2的8篇),SCI索引18篇、SCI他引53次。在国际CVPR大会上发表6篇论文。相关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近期代表性论著: [1] Z. Fan, J. Zhou and Y. Wu, “Multibody Grouping by Inference of Multiple Subspaces from High-Dimensional Data Using Oriented-Frames”, IEEE Tra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8(1):.91-105, 2006. [2] D. Wan and J. Zhou,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Using Model-based Density Map”, IEEE Trans. On Image Processing, 15(6): 1690-1696, 2006. [3] J. Gu , J. Zhou, and Chunyu Yang,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by Combining Global Structure and Local Cues”, IEEE Trans. On Image Processing, 15(7): 1952-1964, 2006. [4] J. Zhou, D. Gao, and D. Zhang, “Robust Moving Vehicle Detection for Automatic Traffic Monitoring”, IEEE Tra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56(1), Jan, 2007. [5] C. Yang, and J. Zhou,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mbining multiple enrolled samples for fingerprint verifica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39(11): 2115-2130, 2006. [6] J. Zhou, and J. Gu, “A Model-based Method for the Computation of Fingerprints Orientation Field”, IEEE Trans. On Image Processing, 13(6): 821-835, 2004. [7] J. Zhou and J. Gu, “Modeling Orientation Field of Fingerprints with Rational Complex Functions”, Pattern Recognition, 37(2): 389-391, 2004. [8] J. Gu, J. Zhou, and D. Zhang, “A combination Model for orientation Field of fingerprints”, Pattern Recognition, 37(3): 543-553, 2004. [9] J. Zhou, L. Xin, and D. Zhang, “Scale-orientation histogram for texture image retrieval”, Pattern Recognition, 36(4): 1061-1063, 2003. [10] D. Zhang, H. Peng, J. Zhou, and S. K. Pal, “A Novel Face Recognition System Using Hybrid Neural and Dual Eigenspaces Methods”, IEEE Trans. On SMC, Part A, 32(6), 2002. [11] J. Zhou, X. Lu, D. Zhang and C. Wu, “Orientation analysis for rotated human face detection”, 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 20(4): 257-264, 2002. [12] Z. Fan, J. Zhou and Y. Wu, “Multibody Motion Segmentation Based on Simulated Annealing”,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mputer Society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USA, 1: 776-781, 2004. [13] Z. Fan, J. Zhou and Y. Wu, “Inference of Multiple Subspaces from High -Dimensional Data and Application to Multibody Grouping”,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mputer Society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USA, 2: 661-666, 2004. [14] Y. Zhang, and J. Zhou, “Audio Segmentation Based On Multi-Scale Audio Classification”.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SSP, Canada, 4: 349-352, 2004. [15] J. Gu and J. Zhou, “A Novel Model for Orientation Field of Fingertip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mputer Society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USA, 2: 493-498, 2003. [16] C. Wu, J. Zhou, Z. Bian and G. Rong, “Detecting Creases in the Fingerprint”,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mputer Society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USA, 2: 505-510, 2003. [17] J. Zhou, and D. Zhang, “Face Recognition by Combining Several Algorithms”, Proceedings of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ttern Recognition (ICPR2002), Canada, 3: 497-500, 2002. [18] J. Zhou, etal, “Automatic Cartridge Identification for Firearm authent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mputer Society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USA, 1: pp749-754, 2001. [19] X. Lv, J. Zhou, and C. Zhang.“A Novel Algorithm for Rotated Human Face Detection”, 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USA, 1: 760-765, 2000. [20] D. Gao, J. Zhou, and L. Xin, “A novel algorithm of Adaptive background estimation”, Proceedings of 200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2: 395-398, 2001. 发明专利: “用于音乐试听的流行歌曲关键段提取方法”,专利号: 发明人:周杰,张一彬,冯上平等,公告日: “基于断纹检测的指纹识别方法”,专利号: 发明人:周杰,吴南南,杨春宇,公告日: “指纹多特征识别方法”,专利号: 发明人:周杰,顾金伟,万定锐,公告日: “多注册指纹融合方法”,专利号: 发明人:周杰,杨春宇,公告日: “基于密度图模型的指纹识别方法”,专利号: 发明人:周杰,万定锐,公告日:[编辑本段]十四.辽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1961年生人,1983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2002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三等奖;2001年被选拔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并同时列入国家、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范围。 研究专长和领域:欧美文学研究、美学研究、学报编辑研究。 讲授课程:外国文学、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名著欣赏等

不是……出生地:陕西省西安市现居地:北京通晓语言:国、英、各地方言(湖南、四川、江苏徐州、陕西、河南、山东等)

LC是指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是以一种特制导管插进腹膜腔,再注入二氧化碳约2~5公升,达到一定压力后再在腹部开4个~的小洞,解剖胆囊三角区结构,离断并夹闭胆囊管、胆囊动脉,然后切除包括结石在内的整个胆囊。ERCP是指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是将内镜插至十二指肠降段,找到十二指肠乳头以后,由内镜活检孔插入造影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作胆胰管X线造影、胆汁细菌学和细胞学、胆道压力及乳头括约肌功能测定等检查。两者完全不同的.

肝胆外科博士硕士论文选题

1.蒋力 穆毅 黄容海 赵风林 李传胜 鲁岩 赫荣 毛羽.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临床特点分析. 肝胆外科杂志. 2006,14(5):.黄玉波 魏红山 董庆鸣 刘志英 郭晶晶 成军毛羽.转化生长因子β1启动子区C-509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纤维化关系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6,14(11):.张健康,郭江,成军,王丹琼,赵风龙,伦永志,蓝贤勇,洪源,毛羽.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反式激活蛋白5基因的克隆化研究.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6,31(5):.计家军 翟艳苓 张庆余 李洁 毛羽.腹腔镜气腹对糖尿病病人凝血分子标志物变化的影响. 腹部外科. 2006,19(3):.黄玉波 董庆鸣 宋淑静 魏红山 刘志英 成军 毛羽.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基因A1166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的关系.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6,14(25):.毛羽,辛衍涛.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一流传染病医院的思考. 中华医院管理. 2006,22(1):61-63 .7.毛羽,李洁,张立军,张庆余.无法切除肝癌的微创治疗现况及展望.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5,11(4):.李彤,许媛,毛羽.腹腔室隔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腹部外科. 2004,17(3):.张韬,段志泉,毛羽,郁正亚,李洁,辛世杰,张强.缺血预处理对犬脊髓损伤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影响的研究 . 中华外科杂志. 2004,42(22):.陈笑,毛羽,王植平.肝门阻断对大鼠小肠形态学的影响 . 中华实验外科. 2004,21(2):229-230.

品管圈活动对肝胆外科健康教育的效果论文

摘要 :目的探究和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升肝胆外科健康教育效果当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取94例肝胆外科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患者对肝脏外科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知晓率为,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为,对照组患者的知晓率为,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为,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胆外科患者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有效的提高患者对肝胆外科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肝胆外科;健康教育效果;知晓率

品管圈活动(QCC)指的是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参与下,持续不断的推进管理和工作方式的改革,并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和改善医护工作当中的主要问题,最终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科室形象[1]。为了探究和分析品管圈活动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对肝胆外科患者健康教育中分别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和品管圈活动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到本院进行诊治的所有肝胆外科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94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在19~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在观察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两组一般资料方面的对比差异不显著,P>,可对比。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常规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治疗目的、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具体包括:①组建品管圈。肝胆外科科室患者均入选本次品管圈成员,并由圈长组织成员对经过讨论后的品管圈活动进度进行统筹安排,并由另外一名辅导员对品管圈的具体活动的开展进行监督和指导。②制定品管圈活动程序。所有品管圈内的成员都要参与到品管圈活动计划和安排当中,具体的品管圈活动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制定品管圈活动目标,二是根据当前肝胆外科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改善策略,三是对本次品管圈活动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2]。③制定品管圈活动目标。对本次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所有肝胆外科患者进行关于肝胆外科知识知晓率的调查,了解患者对肝胆疾病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包括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治疗期间的饮食、运动和康复锻炼等;对患者的肝胆知识知晓率进行整体分析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对应的健康教育目标。以1个月为期限,品管圈活动结束后,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④改善健康教育效果的具体对策。在对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时,需要加强对品管圈内相关医护人员进行专科知识的培训,并在业余时间内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系统、从浅到深的讲解,尤其是对患者重点关心的问题,护理人员需要进行重点培训;此外,肝胆外科科室负责人需要不断完善科室内的相关健康教育资料,比如肝胆疾病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在科室病区内加大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改进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可以采用小课堂、PPT等多种方式联合起来进行健康教育。⑤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对实施品管圈活动2个月后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和总结,并及时改进品管圈活动计划和目标。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肝胆外科知识知晓率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

统计学分析

对文中的所有数据采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同时采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采用x2值进行检验,若P<,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肝胆外科知识知晓率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附表。

3结论

在同类研究当中,对肝胆外科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肝胆外科知识知晓率为95%,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为,从上述结果当中可以看出,本次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总而言之,对肝胆外科患者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有效的提高患者对肝胆外科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静.品管圈活动对提升肝胆外科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2):1870~1872

2江莉霞,常永琼.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普外科护士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4):288.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