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论文

发布时间: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论文

铲屎官养猫第七课,猫咪传染性腹膜炎的症状有哪些你知道吗?

【症状】 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病程的发展逐渐明显;患猫体重减轻,食欲减退,时好时坏;几天后体温升高至39、5--41、5℃,血液中白细胞数增多,持续1--6周后,可见腹部膨大,触诊无痛感;可感到有水样波动或水响声,患猫表现呼吸困难,逐渐消瘦,贫血;腹腔抽液可抽出500毫升左右的液体,过几日后又重新胀满;病猫高度脱水,最后休克死亡;有的病例主要侵害眼,中枢神经,肾和肝脏,腹腔内几乎见不到腹水;眼部可见角膜水肿,角膜炎,羞明流泪,角膜上有沉淀物,重者可导致角膜穿孔而失明;中枢神经受损伤时,表现为后躯运动障碍,行动失调,痉挛,背部感觉敏感;侵害肝脏后,可见有黄疸症状;肾脏受侵害时,腹壁触诊时可感到肾肿大,临床上可见肾功能障碍;【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的特异性治疗药物;出现临床症状后的猫一般预后不良;发病初期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

猫传腹和猫冠状病毒

猫传染性腹膜炎,简称传腹。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是由一种叫做“猫冠状病毒(FCoV)”的普通病毒引起的不适当的免疫反应引起的。猫冠状病毒(FCoV)是古老的冠状病毒家族中一员。猫冠状病毒分为两种类型,I型和II型,这两种类型都可以引起猫的传染性腹膜炎。猫冠状病毒通过“粪便—口腔”途径在猫之间传播,但是并不会传染给其他种类动物。在养猫集中的地方,冠状病毒特异性的抗体的阳性率可以达到90%之多,而在单个养猫场所也可以高达50%。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病毒感染阳性者中只有约5%的最后会发生猫传染性腹膜炎。

简单说,猫冠状病毒在猫身上非常常见——饲养单只猫咪家庭的猫,感染率就已经是50%,一半的概率,这是很高的。而猫更多的时候:家养2只或者更多,甚至是猫舍这种情况,概率是90%。因此,猫感染“猫冠状病毒”是非常非常常见情况,根本就不稀奇。(上段中“单个养猫场所”所说的就是家里只养一只猫的情况;“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直白的说就是感染了猫冠状病毒,所以猫的免疫系统就产生了对应的抗体,通过检查猫是否有这种抗体,就知道猫是否感染了冠状病毒。)

而且,感染了冠状病毒的猫一般不会有任何疾病症状,免疫系统会直接清除或者压制住,有少部分猫可能是流鼻涕、打喷嚏、流眼泪,或者拉肚子,但是很快就好了,可能家长都意识不到是什么原因。

这其中大部分猫就平安无事的活完自己的猫生,但是少数的猫会不幸的“中奖”,发生“传腹”。

而且,“猫冠状病毒”是如何引发出“猫传染性腹膜炎”的机理,有说法是认为“病毒变异”后引发,但是网上有更新的资料显示并非如此:

曾经有假设猫冠状病毒分为两种类别:一种是肠道冠状病毒,不会引起猫传染性腹膜炎,另外一种则是肠道冠状病毒的变异,可以引起猫传染性腹膜炎。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所有的猫冠状病毒均可以引起猫传染性腹膜炎,通过反转录PCR研究表明,之前的假设不成立,只有同一种病毒的毒力表现不同而已。

猫传染性腹膜炎的症状表现

猫传染性腹膜炎的可怕之处在于:

1.是随处可见的猫冠状病毒,我们几乎没法躲开这个源头因素。很多猫都有,而只要沾上了,就有一定概率(5%)发生“传腹”。

2.传腹没有典型的特定症状:大部分猫早期都没有可察觉的症状,而一旦到表现出来,往往已经进入了很严重的时期:

Ⅰ. 一般症状

A.症状可能突然出现,也可能在数周内缓慢出现。

B.早期症状无特异性,比如厌食,体重减轻,精神差和脱水。

℃()烧,为抗生素耐受性和忽高忽低的发烧。

D.可能会有黄疸

E.贫血

F.腹围大,触诊有波动感

G.瞳孔大小不一

Ⅱ. 渗出性

A.可能出现发烧。

B.腹腔积液——有典型的腹水

C.胸腔积液,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心音弱,和/或黏膜苍白。

D.心包积液 ,同样表现为呼吸困难。

E.可能出现黄疸

F.可能出现虹膜变色——主要由虹膜炎导致

Ⅲ. 非渗出性

A.症状不明显。

B.常见持续发烧和体重减轻。

C.症状反应出被影响的器官。

1.最常受影响的是腹腔器官(肾脏,淋巴结,腹膜和大网膜,肝脏)。

2.神经症状——取决于被感染的部位。

3.视觉的损伤包括脓性颗粒性葡萄膜炎,眼前房淤血,视网膜出血,周围血管炎,或脉络视网膜炎。

D.可能出现黄疸

E.触诊腹部有疼痛感

F.个别案例可以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猫传腹的诊断

传腹的麻烦和可怕,不仅在于随处可见的冠状病毒,以及冠状病毒带来的不确定的小比例“中奖”。更麻烦,更让医生头大的是诊断。

如果是湿性传腹(有腹水)相对还容易一些,如果是干性的传腹(无腹水)那就相当麻烦:

传腹没有直接了当的诊断方式,不像猫瘟等疾病,用专用试纸就可以判断,或者进行特定的一个化验就能确定究竟是不是——传腹的诊断全是靠非常多的条件,来逐步推断,排除或者确定,所以要做非常多的化验,进行非常多的检查,来综合判断,因为传腹的表现多样,和其他疾病也容易混淆,所以,诊断其实就是在做减法一一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排除到最后都不是其他疾病,那就是传腹了。

猫传腹的治疗

很不幸,传腹基本是致死性的(约95%?),预后非常不乐观,治疗也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无法彻底治愈,能做的是支持性治疗——也就是治标、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时间。

但是,因为传腹的确诊非常难,都是“推断”出来的,所以如果猫猫能吃能喝(有时候强行喂也要喂),尚有可能存活,就不要轻易放弃希望,除非所有的方法都试过了,主人已经尽力,所有的可能都排除了,而猫咪已经痛苦到没有生存质量,那么家长就选择安乐吧,送猫猫早会喵星解脱。

猫传腹的预防

“猫传染性腹膜炎”这个疾病虽然带有“传染”字眼,但是这个疾病本身其实不具有传染性,有传染性的是病毒变异之前、有5%致病可能的“猫冠状病毒”,所以预防主要就是从:

源头上的猫冠状病毒来进行预防:冠状病毒经“粪便-口”的传播途径,所以重点就是从猫猫的排便和饮食卫生上来做:室内饲养、不要任由猫去室外接触公共环境和其他猫的排泄物、养多只猫时候猫砂盆专猫专用(实际很难)、猫砂及时清理、定期彻底更换消毒猫砂盆、保持饲养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常见的消毒液、紫外线灯,对环境中的冠状病毒都有一定杀灭作用,当然猫咪体内的无能为力)。食物、水远离猫砂盆,并定期注意消毒清洁,主人处理完猫砂也要注意洗手清洁,不要直接又去接触猫咪,甚至喂食等等,总之,讲卫生。

一、传染源

变异的肠内病毒引起猫传染性腹膜炎。一种带有囊膜的RNA病毒类型。肠冠状病毒不会导致猫有严重的症状,它们在体内以平衡的方式存在。仅当猫处于压力状态时,RNA病毒才会持续复制,而复制中出现突变的可能性更大。这是一种抗性弱的冠状病毒,大多数消毒剂都可以杀死它。

二、流行病学

月龄至3岁之间的猫咪得病的几率最高,5岁以上的猫咪很少会得猫传腹。

2.多猫家庭饲养4只以上的发病率较高。

3.与腹膜炎猫的尿液、粪便、鼻汁接触,几乎不通过水平传播。

4.发病率低,一旦发病就全部死亡。

三、致病机制

渗出性FIP发生在只有体液免疫而没有细胞免疫的情况下。非渗出性FIP是由于猫咪存在较强的体液免疫和较弱的细胞免疫引起的。外渗FIP的特点是不同器官小静脉附近形成脓性肉芽肿,而非外渗FIP则以肉芽肿形成为特征。炎性反应首先发生在器官的表面,并延伸到器官的实质部分。

四、猫传染性腹膜炎的症状

分渗透性与非渗透性两种,二者不能同时发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渗透性:感染后几周或几个月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发热,腹围增大,还有呼吸困难,贫血,脱水,黄疸和腹泻的症状。还有仅出现胸水或腹水的现象。胸部或腹部的水量从几毫升到1000毫升不等,通常在没有腹痛或胸痛症状的情况下,肝、肾、淋巴结和肺脏的全身器官都会出现病变。

无渗出性:发病过程类似于渗出性,中枢系统及眼部发生病变的机率较高。中心症状主要表现为后肢瘫痪、不协调、感觉过敏、癫痫、前肢瘫痪、三叉神经及面容、坐骨神经瘫痪、惊厥、脑积水、痴呆、人格改变、眼球震颤等。

五、猫传染性腹膜炎诊断

目前实验室PCR诊断方法中缺乏特异性和有效性的试剂盒,缺乏特异性。通常通过死后剖检来诊断。如有下列症状,可怀疑为猫传染性腹膜炎。连续发热,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做血检发现猫咪的血清球蛋白水平升高,白蛋白水平下降等。

六、猫传染性腹膜炎的治疗

不存在特殊疗法,只有对症治疗。

进行胸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2mg/kg,抗生素,DMSO2~3滴。口服液2mg/kg,口服2次/日。有几只猫能自然康复。部分渗出型患者经精心护理、对症治疗及腹水引流后,症状可减轻。

七、猫传染性腹膜炎的预防方法

目前尚无疫苗预防。

爪爪博士温馨提示:点击《猫传腹会传染给人吗》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猫传腹的知识。

猫脑膜炎病论文

犬猫脑膜脑炎临床症状

小动物脑膜脑炎由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感染因素包括病毒感染,病毒沿神经干或经血液循环进人神经中枢,引起非化脓性脑炎;细菌感染,细菌经血液转移引起继发性化脓性脑膜脑炎;以及原虫感染和霉菌感染。非感染因素包括中毒、颗粒性脑膜脑炎、免疫性疾病、创伤、肿瘤等。

神经症状大体上可分为脑膜刺激症状、一般脑症状和灶性脑症状。

(1)脑膜刺激症状 是以脑膜炎为主的脑膜脑炎,常伴发前数段脊髓膜炎症,背神经受到刺激,颈、背部敏感。轻微刺激或触摸该处,则有强烈的疼痛反应,肌肉强直痉挛。

(2)一般脑症状表现兴奋、烦躁不安、惊恐。有的意识障碍、不认识主人,捕捉时咬人,无目的地奔走,冲撞障碍物。有的以沉郁为主,头下垂,眼半闭,反应迟钝,肌肉无力,甚至嗜睡。

(3)灶性脑症状 与炎性病变在脑组织中的位置有密切的关系。大脑受损时表现行为和性情的改变,步态不稳,转圈,甚至口吐白沫,癫痫样痉挛;脑干受损时,表现精神沉郁,头偏斜,共济失调,四肢无力,眼球震颤;炎症侵害小脑时,出现共济失调,肌肉颤抖,眼球震颤,姿势异常。炎症波及呼吸中枢时,出现呼吸困难。单纯性脑炎,体温升高不常见,但化脓性脑膜脑炎体温升高,有的达41℃.犬瘟热脑炎的神经症状则常见嘴角、头部、四肢、腹部单一肌群或多肌群出现阵发性有节奏的抽搐。一般脑炎死亡率高,偶尔恢复也容易留下后遗症。

爪爪博士建议

1、头孢羟氨苄片(普安特)消炎抗感染,孕期、哺乳期的犬猫均可用。20毫克/千克,每日一次,连续使用到症状消失后的2-3天。

2、妥比得本巴比妥片舒缓镇定,缓解犬猫兴奋、不安、抽搐、痉挛等症状,一次量,6~12毫克/千克。

3、维普达阿莫西林粉用于犬瘟热的消炎抗菌,一日一次,连用3-5日。

4、宠物电解质浓缩液(普安特)可用于犬猫感染疾病或者手术后的身体恢复,为犬猫补充电解质和葡萄糖,按体重服用,自由口服3-5日。

5、IGY抗特力补充蛋黄免疫球蛋白等营养物质,提升犬猫的抗病毒能力,降低犬猫犬瘟、寄生虫感染等疾病的发病几率,每日1瓶,连续服用5日。

犬猫脑膜脑炎治疗方案

病犬应置于阴凉通风处,犬舍保持安静,光线要暗。给予牛奶、鸡蛋、肉汤等易消化的营养丰富的食物。

1、甘露醇,克/千克,缓慢静脉滴注,每日3~4次。

2、山梨醇,1~2克/千克,缓慢静脉滴注,每日3~4次。

3、头孢噻肟钠,20~40毫克/千克,静脉滴注/肌内注射/皮下注射,每日3~4次。

4、氨苄西林,20~30毫克/千克,口服,每日2~3次;10~20毫克/千克,静脉滴注/皮下注射/肌内注射,每日2~3次。

5、速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混悬剂),犬/猫:毫升/千克,肌内注射/皮下注射,每日1次。

6、复方新诺明,15~20毫克/千克,口服/肌内注射,每日2次。

7、苯巴比妥,犬:1~毫克/千克,口服,每日2次,有时要求20毫克/(千克·天);猫:毫克/千克,口服,每日1次。

8、氯丙嗪,3毫克/千克,口服,每日2次;1~2毫克/千克,肌内注射,每日1次;毫克/千克,静脉滴注,每日1次。

我家猫咪第一次发病是发抖,过一会自己好了, 我以为是抽筋了没有管,后来突然呼吸急促,持续抽搐,我就意识到不对劲,然后就带它去医院检查,诊断是脑炎

猫咪如果确诊存在脑部感染,通常情况下可能会引起以下的疾病症状:一、猫咪会有大量的口水分泌、其次就是还有呕吐抽搐的情况。二、其次猫咪脑膜炎后还会有嗜睡、视力下降,运动功能不协调等症状。症状与病灶的部位、大小及动物性格有密切的关系。通常颅内压的变化和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症状的出现,进而出现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及运动系统等各种各样的变化。神经症状从兴奋期开始向沉郁期发展。随病情发展,由于发生意识障碍,不认识主人,抚摸身体时鸣叫,或咬人,行为异常明显。此外,瞳孔缩小,结膜充血,步样不稳,有时呈现癫痫样发作及圆圈运动,视力逐渐减退,进而失明,进入昏睡状态。猫咪脑膜炎的死亡率很高。主要是因为猫咪的大脑支配着身体以及器官的全部活动。在猫咪确证患上脑膜炎后、主人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送医,以免耽误救治。脑膜炎属于急性病,一般很快发病在不治疗的情况下3-5天就会死亡。猫咪脑炎主要是由于传染病、中毒或者感染引起。第一、猫咪感染病,感染传染病恢复期间或者是治疗期间引起的脑炎;第二、猫咪细菌感染导致脑炎,比如受到创伤后没有及时治疗引起细菌感染导致;第三、猫咪中毒,比如食入有毒物质导致脑炎。

猫咪,如果得了脑膜炎,一般出现的症状有抽搐,分泌大量的口水,甚至可能出现呕吐,另一方面,猫咪也会出现嗜睡,视力下降,运动功能不协调等问题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外科论文

急性腹膜炎(acute peritonitis)是由于感染、外伤或化学刺激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多数是继发性腹膜炎,源于腹腔的脏器感染、坏死穿孔、外伤等。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以及恶心,呕吐,发烧,白血球升高,严重时可致血压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应,如未能及时治疗可死于中毒性休克。部分病人可并发盆腔脓肿,肠间脓肿、和膈下脓肿,髂窝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等。为此积极的预防腹膜炎的发生,发生后早期确诊和清除病灶,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腹膜炎的发病机制可分为:①原发性腹膜炎:原发性腹膜炎临床上较少见,是指腹腔内无原发病灶,病原菌是经由血循、淋巴途径或女性生殖系等而感染腹腔所引起的腹膜炎。多见于体质衰弱,严重肝病患者或在抗病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或肾病、猩红热、营养不良并发上呼吸道感染时均可致病,尤其是10岁以下的女孩多见。脓液的性质椐菌种而不同,常见的溶血性链球菌的脓液稀薄而无臭味,脓汁和血培养可找到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临床上常有急性腹痛、呕吐、腹泻,并迅速出现脱水或全身中毒症状。②继发性腹膜炎:继发性腹膜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急性腹膜炎,继发于腹腔内的脏器穿孔,脏器的损伤破裂,炎症和手术污染。主要常见病因有阑尾炎穿孔,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胆囊炎透壁性感染或穿孔,伤寒肠穿孔,以及急性胰腺炎,女性生殖器官化脓性炎症或产后感染等含有细菌之渗出液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绞窄性肠梗阻和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引起肠坏死,细菌通过坏死之肠壁进入腹腔。导致腹膜炎。其他如腹部手术污染腹腔,胃肠道吻合口漏,以及腹壁之严重感染,均可导致腹膜炎。 正常胃肠道内有各种细菌,进入腹腔后绝大多数均可成为继发性腹膜炎的病原菌;其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多见,其次为厌氧杆菌、链球菌、变形杆菌等,还有肺炎双球菌,淋病双球菌,绿脓杆菌。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为混合感染。多种细菌的同时存在可发生协同的病理作用,极大地增加了感染的严重性,故毒性剧烈。 根据病变范围可分为:①局限性腹膜炎:腹膜炎局限于病灶区域或腹腔的某一部分,如炎症由于大网膜和肠曲的包裹形成局部脓肿,如阑尾周围脓肿,膈下脓肿,盆腔脓肿等。②弥漫性腹膜炎:炎症范围广泛而无明显界限,临床症状较重,若治疗不及时可造成严重后果。 根据炎症性质可分为:①化学性腹膜炎:见于溃疡穿孔,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等、胃酸、十二指肠液,胆盐胆酸,胰液的强烈刺激而致化学性腹膜炎此时腹腔渗液中无细菌繁殖。②细菌性腹膜炎:腹膜炎是由细菌及其产生之毒素的刺激引起腹膜炎。如空腔脏器穿孔8小时后多菌种的细菌繁殖化脓,产生毒素。 将腹膜炎分为不同类型,主要是为了治疗上的需要。然而这些类型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溃疡穿孔早期为化学性腹膜炎,经过6~12小时后可转变成为细菌性化脓性腹膜炎;弥漫性腹膜炎可局限为局限性腹膜炎、相反,局限性腹膜炎也可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 该病病理生理变化如下:腹膜受到刺激后发生充血水肿,并失去固有光泽,随之产生大量浆液性渗出液。一方面可以稀释腹腔内毒素及消化液,以减轻对腹膜的刺激。另一方面也可以导致严重脱水,蛋白质丢失和电解质紊乱。渗出液中逐渐出现大量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可吞噬细菌及微细颗粒。加以坏死组织,细菌和凝固的纤维蛋白,使渗出液变为混浊,继而成为脓液。常见之以大肠杆菌为主的脓液呈黄绿色、稠厚,并有粪臭味,在诊断上有着重要意义。 腹膜炎形成后之转归,要根据病人之抗菌能力和感染之严重程度及治疗的效果而定。一般年青体壮者,抗病能力强,加之致病毒力弱,病变损害轻,治疗适当,则腹膜炎可向好转方向发展,炎症消散,腹膜病变自行修复而痊愈。如果感染局限为膈下脓肿,盆腔脓肿,肠袢间脓肿则需切开引流治疗。年老体弱,病变严重,治疗不适当不及时则感染可迅速扩散而形成弥漫性腹膜炎,此时腹膜严重充血、广泛水肿、炎性渗出不断增加,血容量急骤减少,腹腔内可积存数千毫升脓液,肠管浸泡在脓液中,胃肠壁也高度充血水肿,肠管内充满大量液体和气体,肠管高度膨胀、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形成麻痹性肠梗阻。由于腹膜吸收了大量毒素以致发生中毒性休克。膨胀的肠管可迫使膈肌升高,从而影响心脏功能。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回心血量进一步减少,气体交换也受到一定障碍,加之高烧毒血症和败血症,脱水酸中毒、中毒性休克加深等。最后可导致多脏器衰竭(MSOF),这些都是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主要致死原因。 腹膜炎被控制后,根据病变损伤的范围和程度,常遗留有相应的纤维粘连,但大多数粘连并不产生任何后果,而部分患者可产生粘连性肠梗阻,所以及时的清除病灶和控制感染,手术时彻底清洗腹腔,对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有一定意义。 一、临床表现 急性腹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早期为腹膜刺激症状如(腹痛、压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等)。后期由于感染和毒素吸收,主要表现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1.腹痛:这是腹膜炎最主要的症状。疼痛的程度随炎症的程度而异。但一般都很剧烈,不能忍受,且呈持续性。深呼吸、咳嗽,转动身体时都可加剧疼痛。故病人不顾变动体位,疼痛多自原发灶开始,炎症扩散后漫延及全腹,但仍以原发病变部位较为显著。 2.恶心、呕吐:此为早期出现的常见症状。开始时因腹膜受刺激引起反射性的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后期出现麻痹性肠梗阻时,呕吐物转为黄绿色之含胆汁液,甚至为棕褐色粪样肠内容物。由于呕吐频繁可呈现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3.发热:突然发病的腹膜炎,开始时体温可以正常,之后逐渐升高。老年衰弱的病人,体温不一定随病情加重而升高。脉搏通常随体温的升高而加快。如果脉搏增快而体温反而下降,多为病情恶化的征象,必须及早采取有效措施。 4.感染中毒:当腹膜炎进入严重阶段时,常出现高烧、大汗口干、脉快,呼吸浅促等全身中毒表现。后期由于大量毒素吸收,病人则处于表情淡漠,面容憔悴,眼窝凹陷,口唇发绀,肢体冰冷,舌黄干裂,皮肤干燥、呼吸急促、脉搏细弱,体温剧升或下降,血压下降休克,酸中毒。若病情继续恶化,终因肝肾功能衰弱及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5.腹部体征:表现为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并伴有明显腹胀。腹胀加重常是判断病情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压痛反跳痛是腹膜炎的主要体征,始终存在,通常是遍及全腹而以原发病灶部位最为显著。腹肌紧张程度则随病因和病人全身情况的不同而有轻重不一。突发而剧烈的刺激,胃酸和胆汁这种化学性的刺激,可引起强烈的腹肌紧张,甚至呈“木板样”强直,临床上叫“板样腹”。而老年人,幼儿,或极度虚弱的病人,腹肌紧张可以很轻微而被忽视。当全腹压痛剧烈而不易用触诊的方法去辨别原发病灶部位时,轻轻叩诊全腹部常可发现原发病灶部位有较显著的叩击痛,对定位诊断很有帮助。腹部叩诊可因胃肠胀气而呈鼓音。胃肠道穿孔时,因腹腔内有大量游离气体平卧位叩诊时常发现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腹腔内积液多时,可以叩出移动性浊音,也可以用来为必要的腹腔穿刺定位。听诊常发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直肠指诊时,如直肠前窝饱满及触痛,则表示有盆腔感染存在。 二、医技检查 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但病情严重或机体反应低下时,白细胞计数并不高,仅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或毒性颗粒出现。 2.腹部X线检查:可见肠腔普遍胀气并有多个小气液面等肠麻痹征象,胃肠穿孔时,多数可见膈下游离气体存在(应立位透视)。这在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体质衰弱的病人,或因有休克而不能站立透视的病人,即可以行侧卧拍片也能显示有无游离气体存在。 三、诊断依据 1.多继发于腹腔内空腔脏器穿孔、脏器损伤、炎症、手术污染等。少数原发性腹膜炎常见于肾病、猩红热、营养不良并发上呼吸道感染、脓毒症、肝硬化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2.持续腹痛,伴有恶心、呕吐、发热,严重时可有休克等表现。 3.明显腹胀,腹式呼吸减弱。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可遍及全腹部,亦可局限于原发病灶处。肠鸣减弱或消失。腹腔内有游离气体时,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腹腔内积液时有移动性浊音。 4.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胃肠道穿孔者X线检查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腹腔穿刺液镜检可见脓细胞,细菌培养可有致病菌。 根据腹痛病史,结合典型体征,白细胞计数及腹部X线检查等,诊断急性腹膜炎一般并不困难。明确发病原因是诊断急性腹膜炎的重要环节。原发性腹膜炎常发生于儿童呼吸道感染期间、患儿突然腹痛呕吐、腹泻并出现明显的腹部体征。病情发展迅速。而继发性腹膜炎的病因很多,只要仔细讯问病史结合各项检查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即可诊断,腹肌的程度并不一定反应腹内病变的严重性。例如儿童和老人的腹肌紧张度就不如青壮年显著;某些疾病如伤寒肠穿孔或应用了肾上腺皮质激素后,腹膜刺激征往往有所减轻。故不能单凭某一项重要体征的有无而下结论,要进行全面分析。若在诊断时须要进一步的辅助检查。如肛指检查,盆腔检查,低半卧位下诊断性腹腔和女性后穹窿穿刺检查。根据穿刺所得液体颜色,气味、性质,及涂片镜检,或淀粉酶值的定量测定等来判定病因。也可做细菌培养。腹腔抽出的液体大致有透明,混浊、脓性、血性和粪水样几种。结核性腹膜炎为草黄色透明之黏性液,上消化道穿孔为黄绿色混浊液含有胃液,胆汁。急性阑尾炎穿孔为稀薄带有臭味之脓液。而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可抽出血性异臭之液体。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可抽出血性液而且胰淀粉酶定量很高。若腹穿为完全新鲜之不凝血则考虑为腹腔内实质性脏器损伤。一般空腔脏器穿孔引起的腹膜炎多是杆菌为主的感染。只有原发性腹膜炎是球菌为主的感染。如果腹腔液体在100ml以下,诊断性腹穿不易成功。为明确诊断,可行诊断性腹腔冲洗,在无菌下注入生理盐水后再抽出进行肉眼检查和镜检,会给明确诊断提出可靠资料。对病因实在难以确定而又有肯定手术指针的病例,则应尽早进行剖腹探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原发病灶,不应为了等待确定病因而延误手术时机。 四、容易误诊的疾病 1.内科疾病:有不少内科疾病具有与腹膜炎相似的临床表现,必须严加区别,以免错误治疗。肺炎、胸膜炎、心包炎、冠心病等都可引起反射性腹痛,疼痛也可因呼吸活动而加重。因此呼吸短促、脉搏变快,有时出现上腹部腹肌紧张而被误认为腹膜炎。但详细追问疼痛的情况,细致检查胸部,加以腹部缺乏明显和肯定的压痛及反跳痛,即可做出判断。急性胃肠炎、痢疾等也有急性腹痛、恶心、呕吐、高热、腹部压痛等,易误认为腹膜炎。但饮食不当的病史、腹部压痛不重、无腹肌紧张、听诊肠鸣音增强等,均有助于排除腹膜炎的存在。其他,如急性肾盂肾炎、糖尿病酮中毒、尿毒症等也均可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而无腹膜炎的典型体征,只要加以分析,应能鉴别。 2.急性肠梗阻:多数急性肠梗阻具有明显的阵发性腹部绞痛、肠鸣音亢进,腹胀,而无肯定压痛及腹肌紧张,易与腹膜炎鉴别。但如梗阻不解除,肠壁水肿郁血,肠蠕动由亢进转为麻痹,临床可出现鸣音减弱或消失,易与腹膜炎引起肠麻痹混淆。除细致分析症状及体征,并通过腹部X线摄片和密切观察等予以区分外,必要时需作剖腹探查,才能明确。 3.急性胰腺炎:水肿性或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均有轻重不等的腹膜刺激症状与体征,但并非腹膜感染;在鉴别时,血清或尿淀粉酶升高有重要意义,从腹腔穿刺液中测定淀粉酶值有时能肯定诊断。 4.腹腔内或腹膜后积血:各种病因引起腹内或腹膜后积血,可以出现腹痛、腹胀、肠鸣音减弱等临床现象,但缺乏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体征。腹部X线摄片、腹腔穿刺和观察往往可以明确诊断。 5.其他:泌尿系结石症、腹膜后炎症等均由于各有其特征,只要细加分析,诊断并不困难。 五、治疗原则 极积消除引起腹膜炎之病因,并彻底清洗吸尽腹腔内存在之脓液和渗出液,或促使渗出液尽快吸收、局限。或通过引流而消失,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要根据不同的病因,不同的病变阶段,不同的病人体质,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总的来说,急性腹膜炎的治疗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1.非手术治疗指征 ⑴原发性腹膜炎或盆腔器官感染引起腹膜炎;前者的原发病灶不在腹腔内,后者对抗菌素有效一般不需手术,但在非手术治疗的同时,应积极治疗其原发病灶。 ⑵急性腹膜炎的初期尚未遍及全腹,或因机体抗病力强,炎症已有局限化的趋势,临床症状也有好转,可暂时不急于手术。 ⑶急性腹膜炎病因不明病情也不重,全身情况也较好,腹腔积液不多,腹胀不明显,可以进行短期的非手术治疗进行观察(一般4~6小时)。观察其症状,体征和化验,以及特殊检查结果等,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和发展情况以决定是否须要手术。 2手术治疗指征: ⑴腹腔内原发病灶严重者,如腹内脏器损伤破裂、绞窄性肠梗阻、炎症引起肠坏死、肠穿孔、胆囊坏疽穿孔、术后之胃肠吻合口瘘所致之腹膜炎。 ⑵弥漫性腹膜炎较重而无局限趋势者。 ⑶病人一般情况差,腹腔积液多,肠麻痹重,或中毒症状明显,尤其是有休克者。 ⑷经保守治疗(一般不超过12小时),如腹膜炎症与体征均不见缓解,或反而加重者。 ⑸原发病必须手术解决的,如阑尾炎穿孔、胃、十二指肠穿孔等。 3.非手术治疗方法 ⑴体位:在无休克时,病人应取半卧位,有利于腹内之渗出液积聚在盆腔,因为盆腔脓肿中毒症状较轻,也便于引流处理。半卧位时要经常活动两下肢,改换受压部位,以防发生静脉血栓形成和褥疮。 ⑵禁食:对胃肠道穿孔病人必须绝对禁食,以减少胃肠道内容物继续漏出。对其他病因引起之腹膜炎已经出现肠麻痹者,进食能加重肠内积液积气使腹胀加重。必须待肠蠕动恢复正常后,才可开始进饮食。 ⑶胃肠减压:可以减轻胃肠道膨胀,改善胃肠壁血运,减少胃肠内容物通过破口漏入腹腔,是腹膜炎病人不可少的治疗,但长期胃肠减压妨碍呼吸和咳嗽,增加体液丢失可造成低氯低钾性硷中毒,故一旦肠蠕动恢复正常应及早拔去胃管。 ⑷静脉输入晶胶体液:腹膜炎禁食患者必须通过输液以纠正水电解复和酸碱失调。对严重衰竭病人应多输点血和血浆,白蛋白以补充因腹腔渗出而丢失后蛋白防止低蛋白血症和贫血。对轻症病人可输给葡萄糖液或平衡盐,对有休克之病人在输入晶胶体液之同时要有必要的监护、包括血压、脉率、心电、血气、中心静脉压,尿比重和酸碱度,红细胞压积、电解质定量观察、肾功能等,用以即时修正液体的内容和速度,和增加必要的辅助药物。也可给一定量的激素治疗。在基本扩容后可酌情使用血管活性药,其中以多巴胺较为安全,确诊后可边抗休克边进行手术。 ⑸补充热量与营养:急性腹膜炎须要大量的热量与营养以补其需要,其代谢率为正常的140%,每日须要热量达3000~4000千卡。当不能补足所需热量时,机体内大量蛋白质被消耗,则病人承受严重损害,目前除输葡萄糖供给部分热量外,尚须输给复方氨基酸液以减轻体内蛋白的消耗,对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应考虑深静脉高营养治疗。 ⑹抗菌素的应用:由于急性腹膜炎病情危重且多为大肠杆菌和粪链菌所致的混合感染,早期即应选用大量广谱抗力素,之后再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加以调整,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较好,除大肠杆菌外,要注意有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芽胞之厌氧菌(如粪杆菌)的存在,特别是那些顽固的病例,适当的选择敏感的抗菌素如:氯霉素、氯林可霉素、甲硝唑、庆大霉素、氨基苄青霉素等。对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者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菌必治等。 ⑺镇痛:为减轻病人痛苦适当地应用镇静止痛剂是必要的。对于诊断已经明确,治疗方法已经决定的病人,用杜冷丁或吗啡来制止剧痛也是允许的,且在增强肠壁肌肉之张力和防止肠麻痹有一定作用。但如果诊断尚未诊定,病人还须要观察时,不宜用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 4.手术治疗方法 ⑴病灶处理:清除腹膜炎之病因是手术治疗之主要目的。感染源消除的越早,则预后愈好,原则上手术切口应该愈靠近病灶的部位愈好,以直切口为宜便于上下延长、并适合于改变手术方式。探查要轻柔细致,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解剖和分离,防止因操作不当而引起感染扩散,对原发病灶要根据情况做出判断后再行处理、坏疽性阑尾炎和胆囊炎应于切除、若局部炎症严重,解剖层次不清或病情危重而不能耐受较大手术时可简化操作,只做病灶周之引流或造瘘术。待全身情况好转、炎症愈合后3~6个月来院做择期胆囊切除或阑尾切除术。对于坏死之肠段必须切除。条件实在不允许时可做坏死肠段外置术。一面抗休克一面尽快切除坏死肠段以挽救病人,此为手术方案。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在病人情况允许下,如穿孔时间短处在化学性腹膜炎阶段,空腹情况下穿孔、腹腔污染轻,病变确须切除时应考虑行胃大部切除术,若病情严重,病人处于中毒性休克状态,且腹腔污染重处在化脓性腹膜炎阶段,则只能行胃穿孔修补术,待体质恢复、3~6个月后住院择期手术。 ⑵清理腹腔:在消除病因后,应尽可能的吸尽腹腔内脓汁、清除腹腔内之食物和残渣、粪便、异物等,清除的办法是负压吸引,必要时可以辅以湿纱布蘸式,应避免动作粗糙而伤及浆膜表面之内皮细胞。若有大量胆汁,胃肠内容物严重污染全腹腔时,可用大量生理盐水进行腹腔冲洗,一面洗、一面吸引,为防止冲洗时污染到膈下、可适当将手术床摇为头高之斜坡位,冲洗到水清亮为止。当腹腔内大量脓液已被形成的假膜和纤维蛋白分隔时,为达到引流通畅的目的、必须将假膜和纤维蛋白等分开,去除、虽有一定的损伤但效果较好。 ⑶引流:引流的目的是使腹腔内继续产生的渗液通过引流物排出体外,以便残存的炎症得到控制,局限和消失。防止腹腔脓肿的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手术后,只要清洗干净,一般不须引流。但在下列情况下必须放置腹腔引流:①坏疽病灶未能切除,或有大量坏死组织未能清除时;②坏疽病灶虽已切除,但因缝合处组织水肿影响愈合有漏的可能时;③腹腔内继续有较多渗出液或渗血时;④局限性脓肿。 通常采用之引流物有烟卷引流,橡皮管引流,双套管引流,潘氏引流管,橡皮片引流、引流物一般放置在病灶附近和盆腔底部。

第四章急性腹膜炎 急性腹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损伤所引起的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多数是继发性腹膜炎,原于腹腔的脏器感染,坏死穿孔、外伤等。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以及恶心,呕吐,发烧,白血球升高,严重时可致血压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应,如未能及时治疗可死于中毒性休克。部分病人可并发盆腔脓肿,肠间脓肿、和膈下脓肿,髂窝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等。为此积极的预防腹膜炎的发生,发生后早期确诊和清除病灶,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节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一、腹膜的解剖生理概要 腹膜是一层很薄的光滑的浆膜,它由内皮细胞及弹性纤维构成,腹膜分为互相连续的壁层和脏层两部分,壁层贴衬于腹壁的里面,脏层覆盖在脏器的表面,并延伸成为韧带,系膜和网膜。把内脏固定于隔肌,后腹壁盆腔壁。腹腔是壁层和脏层之间的潜在间隙。腹腔是人体的浆膜腔,如果全部展开,其总面积与全身皮肤面积相等,约为2m2,男性腹腔是封闭的,女性腹腔则经输卵管漏斗、子宫、阴道而与外界相通,从严格的解剖学意义来讲,腹腔内并无脏器。但习惯上把腹腔脏层所覆盖的脏器,如胃、空回肠等,都称为腹腔内脏器。正常腹膜腔内只有少量液体,约75~100ml之草黄色清亮液体,起着润滑作用,但在病理状态下却可容纳数千毫升以上、(如腹水、血液、脓液),腹腔分大腹腔、小腹腔两部分,经由网膜孔相通。小腹腔位于小网膜,胃后壁和胃结肠韧带的后方。剩余部分包括盆腔在内均称为大腹膜腔

急性腹膜炎外科护理论文

急性腹膜炎护理措施: (1)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①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紧张情绪。 ②观察病情:定时测生命体征,记录液体出入量,观察腹痛、腹部体征,以判断病情的发展趋势。当病情突然加重时,做好急诊手术前准备,及时采用手术治疗。 ③抗感染及支持疗法:静脉输液,有效足量地使用抗生素。 ④体位:血压平稳者应取半卧位,有利于炎性渗出物向盆腔局限,减轻中毒症状。 ⑤禁饮食,胃肠道穿孔或肠麻痹的患者应行胃肠减压。 ⑥做好物理降温、口腔和皮肤护理。 ⑦对诊断不明或治疗方案未确定的病人,禁用吗啡类镇痛剂或灌肠。 (2)手术治疗的护理: ①禁食、胃肠减压、半卧位。 ②腹腔引流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若腹部症状体征缓解,引流量明显减少、色清淡,可考虑拔管。若为烟卷引流,应保持敷料干燥,每日换药时同方向转动引流管,并拔出少许,用别针固定尾端以防滑入腹腔。 ③做好伤口护理。 ④早期活动。 ⑤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腹腔脓肿等并发症。

第四章急性腹膜炎 急性腹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损伤所引起的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多数是继发性腹膜炎,原于腹腔的脏器感染,坏死穿孔、外伤等。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以及恶心,呕吐,发烧,白血球升高,严重时可致血压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应,如未能及时治疗可死于中毒性休克。部分病人可并发盆腔脓肿,肠间脓肿、和膈下脓肿,髂窝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等。为此积极的预防腹膜炎的发生,发生后早期确诊和清除病灶,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节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一、腹膜的解剖生理概要 腹膜是一层很薄的光滑的浆膜,它由内皮细胞及弹性纤维构成,腹膜分为互相连续的壁层和脏层两部分,壁层贴衬于腹壁的里面,脏层覆盖在脏器的表面,并延伸成为韧带,系膜和网膜。把内脏固定于隔肌,后腹壁盆腔壁。腹腔是壁层和脏层之间的潜在间隙。腹腔是人体的浆膜腔,如果全部展开,其总面积与全身皮肤面积相等,约为2m2,男性腹腔是封闭的,女性腹腔则经输卵管漏斗、子宫、阴道而与外界相通,从严格的解剖学意义来讲,腹腔内并无脏器。但习惯上把腹腔脏层所覆盖的脏器,如胃、空回肠等,都称为腹腔内脏器。正常腹膜腔内只有少量液体,约75~100ml之草黄色清亮液体,起着润滑作用,但在病理状态下却可容纳数千毫升以上、(如腹水、血液、脓液),腹腔分大腹腔、小腹腔两部分,经由网膜孔相通。小腹腔位于小网膜,胃后壁和胃结肠韧带的后方。剩余部分包括盆腔在内均称为大腹膜腔

艾滋病结核性脑膜炎论文

首先进入Web of Science主页,选择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只有被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录才是SCI文章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在检索框内输入你要检索的作者或人名,以我自己为例,注意在检索题目后面选择作者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通常一个关键词条目很难实现精准检索,因此,可以附加检索条目,例如加上作者单位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再设置检索的时间范围,如近五年收录的SCI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再设置被SCI收录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设置完成之后,点击检索方框,即可完成检索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发布)的规定,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是各级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因此临床医师在搞好临床诊断与治疗工作的同时,也应努力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传染病预防措施可分为:①疫情未出现时的预防措施;②疫情出现后的防疫措施;③治疗性预防措施。(一)预防性措施在疫情未出现以前首要任务是做好经常性预防工作,主要内容如下:1.对外环境中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实体应进行的措施 改善饮用水条件,实行饮水消毒;结合城乡建设,搞好粪便无害化、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工作;建立健全医院及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的规章制度,防止致病性微生物扩散和院内感染;在医疗保健机构也应大大贯彻《食品卫生法》以及进行消毒、杀虫、灭鼠工作。虽然上述工作主要由卫生防疫及环境监测部门牵头执行,但临床医师也应积极配合。2.预防接种(vaccination)又称人工免疫,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1)预防接种的种类1)人工自动免疫:是指以免疫原物质接种人体,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免疫原物质包括处理过的病原体或提炼成分及类毒素。其制剂可分为:活菌(疫)苗:由免疫原性强而毒力弱的活菌(病毒或立克次体)株制成。如结核、鼠疫、布鲁菌活菌苗,脊髓灰质炎、流感、麻疹活疫苗。其优点是能在体内繁殖,刺激机体时间长,接种量小,接种次数少。但由于不加防腐剂,当被污染时杂菌易生长。一般必须冷冻保存。死菌(疫)苗:将免疫性强的活细菌(病毒等)灭活制成。优点是勿需减毒,生产过程较简单,含防腐剂,不易有杂菌生长,易于保存;缺点是免疫效果差,接种量大。也有将菌体成分提出制成的多糖体菌苗,如流行性脑膜炎球菌多糖体菌苗,其免疫效果较一般菌苗为好。类毒素:是将细菌毒素加甲醛去毒,成为无毒而又保留免疫原性的制剂,如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等。2)人工被动免疫:以含抗体的血清或制剂接种人体,使人体获得现成的抗体而受到保护。由于抗体半衰期短,有超过25天,因而难保持持久而有效的免疫水平。主要在有疫情时使用。免疫血清:用毒素免疫动物取得的含特异抗体的血清称抗毒素。提出其丙种球蛋白有效免疫成分称精制抗毒素,含异种蛋白少,可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免疫血清主要用于治疗,也可作预防使用。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及胎盘球蛋白):由人血液或胎盘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制成。可作为麻疹、甲型肝炎易感接触者预防接种使用,但不能预防所有传染病,更不能作为万能治疗制剂滥用。被动自动免疫:只是在有疫情时用于保护婴幼儿及体弱接触者的一种免疫方法。兼有被动及自动免疫的长处,但只能用于少数传染病,如白喉,可肌注白喉抗毒素1000~3000单位,同时接种精制吸附白喉类毒素。(2)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是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结果和人群免疫水平的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最终达到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我国自70年代中期开始普及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以来,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各地已自上而下建立起计划免疫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和冷链系统,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逐年稳步下降。1988年和1990年,我国分别实现了以省和以县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并通过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联合组的审评。目前,以消灭脊髓灰质炎为重点,我国的计划免疫工作又进入了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新阶段。1)计划免疫的免疫制品及病种:我国常年计划免疫接种主要内容为对7周岁以下儿童进行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和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和以后适时的加强免疫,使儿童获得对白喉、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结核和破伤风的免疫。目前我国已将乙肝疫苗的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但未纳入计划免疫程序。有些地区也将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的免疫接种纳入计划免疫范畴。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可以预计,其他一些危害儿童健康、用疫苗可以预防的传染病也将列入计划免疫工作范围。2)计划免疫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是根据有关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免疫因素、卫生设施等条件,由国家对不同年(月)龄儿童接种何种疫苗作统一规定。只有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实施,才能充分发挥疫苗效果,避免浪费。免疫程序的内容包括:初种(初服)起始月龄、接种生物制品的间隔时间、加强免疫时间和年龄范围。儿童基础免疫:卡介苗1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3次,百白破混合制剂3针,两针(两次)间最短间隔时间为一个月;麻疹活疫苗1针。要求城市和已经装备冷链设备的地区,在12月龄内完成儿童基础免疫;尚未装备冷链和边远地区儿童可在18月龄内完成:牧区(含半牧区)及人口稀少的边境地区在36月龄内完成。同时还要求,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基础免疫的起始月龄不准比规定的免疫月龄提前(但可以推后);两针次间隔时间最短不应短于28天(但可长于28)。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基础免疫才算合格接种。城市12岁儿童是否作卡介苗加强,根据当地结核病流行情况决定。3)计划免疫的实施:①组织措施:接种方式有定点和分散接种,凡有条件和可能的地区都应实行定点接种,以保证接种质量和降低疫苗损耗。接种人员城镇由基层保健构成预防保健科(组)、乡镇卫生院防保组(股、站)负责实施接种;农村由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或乡村医生负责实施接种,在无乡村医生和卫生员的地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工作态度不可信的地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技术不适应的地区可组织接种小组(分队)实施接种。②接种剂量和部位:使用有效疫苗,正确的接种剂量和接种途径是保证免疫成功的关键。如接种剂量与途径不当,可造成接种事故,如个别基层卫生组织误将用卡介苗作皮下接种而发生成批的深部脓肿患者出现。③接种实施步骤:实施接种步骤及其工作要求如下:④计划免疫疫苗的禁忌证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计划免疫接种所用的疫苗几乎没有禁忌证。发热、腹泻和营养不良的儿童均可进行接种,儿童腹泻时,仍可口服脊灰疫苗,但不计入基础免疫次数,应在下次补服;家长或临床医生对正在患病的儿童接种疫苗有顾虑时,应鼓励和动员他们进行接种;若经劝告仍不愿接受,可暂缓接种,等愈后及时补种;对接种第一针百白破疫苗发生强烈反应(抽搐、高热、惊厥)的儿童,不可再接种第二针。根据我国计划免疫工作实际情况,处理疫苗禁忌证的原则为:受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及结核病六种儿童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以减少其发病率与死亡率。1990年9月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90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1991年3月,我国政府总理已正式签署了上述两个世界性文件,为实现文件规定的各项目标作出了庄严承诺。这两个文件涉及到预防接种目标者,如下:到2000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到1995年,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到1995年,与实行计划免疫前相比,使麻疹死亡率降低95%,发病率降低90%,以此作为长期在全球消灭麻疹的重要步骤;保持高水平的免疫覆盖率(到2000年以后)。既往诊断有明确过敏史的儿童,一般不予接种(口服脊灰疫苗除外);免疫功能缺陷的儿童,可暂缓接种,等愈后补种;具体如何掌握各种疫苗的禁忌证,应以疫苗使用说明书为准4)冷链:实施计划免疫,冷链是保证疫苗接种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所谓“冷链”(cold chain)是指疫苗从生产单位到使用单位,为保证疫苗在贮存、运输和接种过程中,都能保持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而装备的一系列设备的总称。5)扩大免疫计划: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扩大免疫计划(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EPI),要求1990年全世界所有的儿童接种率至少达到90%,以预防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和肺结核。世界卫生组织西太洋地区通过了在1995年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决议,我国地处西太洋地区,因此这个庄严的任务也是我国的奋斗目标。为此,我国《八五计划纲要》规定,到1995年乡镇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85%。(3)预防接种反应1)一般反应:接种24小时内接种部位有局部红、肿、痛、热等炎症反应,有时附近淋巴结肿痛。一般反应是正常免疫反应,不需作任何处理,1~2天内即可消失。倘若反应强烈也仅需对症治疗。如果接种人群中的强度反应超过5%,则该批疫苗不宜继续使用,应上报上级卫生机关检验处理。2)异常反应:少数人在接种后出现并发症,如晕厥、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性脑脊髓膜炎、过敏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虽然异常反应出现机率很低,但其后果常较严重。若遇到异常反应时应及时抢救,注意收集材料,进行分析,并向上级卫生机构报告。3)偶合疾病:偶合疾病与预防接种无关,只是因为时间上的巧合而被误认为由接种疫苗所引起。冬季常偶合流脑,夏季常偶合肠道传染病,可经诊断加以鉴别。在接种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进行接种,注意当时一些传染病的早期症状,尽量避免偶合疾病发生,同时应向病人家属作好解释。4)预防接种事故:制品质量不合格或消毒及无菌操作不严密或接种技术(部位、剂量、途径)错误而引起,常误认为接种反应。5)计划免疫所用疫苗的反应及处理。(4)预防接种效果考核:预防接种效果的考核多由生物制品研究所或卫生防疫站进行。具体内容包括免疫学效果评价和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流行病学效果评价包括不良反应观察和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发病率对比分析。免疫学效果评价系观察接种者免疫指标的变化状况。3.防护措施 在某些疾病流行季节,对易感者可采取一定防护措施,以防止受感染,如应用蚊帐或驱避剂防止蚊虫叮咬,以预防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等感染;在进入血吸虫病污染的“疫水”中时,可在皮肤裸露部位涂擦防护剂(如含2%氯硝柳胺的脂肪酸涂剂),或者穿用氯硝柳胺浸渍过的布料缝制的防蚴裤、袜,以避免尾蚴感染。4.携带者的检查措施 有很多传染病均有病原携带者,其危害程度不同,平坦应按病种在该地有目的地检查携带者。也可在新兵入伍、新生入学及招工的健康检查中发现。疟疾、丝虫病等寄生虫必要时可经普查发现。也可以从恢复期病人、病人密切接触者中追踪发现到病原携带者。特殊职业,如儿童机构、饮食行业、牛奶厂及水厂工作人员、炊事人员的定期检查发现携带者是必要的,因为很多爆发是由这些职业工作人员引起的。要建立登记卡,对上述特殊职业人员管理要严格,发现携带者时应将其暂时调离工作进行治疗,治疗无效时,则需调换职业。乙型脑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现在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对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要加强卫生教育,正确认识携带状态对周围人群的可能危害性,自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并接受必要的措施。⒌健康教育 平时的健康教育对预防传染病非常重要。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等卫生习惯的养成是文明生活的具体内容之一。可以针对不同病种按照季节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宣传传染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达到普及卫生常识、预防疾病的目的。(二)防疫措施是指疫情出现后,采取的防止扩散、尽快平息的措施。1.对病人的措施 关键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1)早发现、早诊断:健全初级保健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感,普及群众的卫生常识是早期发现病人的关键。诊断可包括三个方面:临床、实验室检查及流行病学资料。临床上发现具有特征性的症状及体征可早期诊断,如麻疹的科氏斑、白喉的伪膜等。但有时应有实验室诊断,方才较为客观、正确,如伪膜涂片查出白喉杆菌。在传染病诊断中,流行病学资历料往往有助于早期诊断,如病人接触史、既往病史和预防接种史等。此外,年龄、职业和季节特征往往对早期诊断也有重要参考价值。(2)传染病报告:疫情报告是疫情管理的基础,也是国家的法定制度。因此,迅速、全面、准确地做好传染病报告是每个临床医师的重要的法定职责。1)报告的种类:根据1989年国家颁布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定报告的病种分甲类、乙类和丙类,共计35种。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丙类传染病: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除霍乱、痢疾、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2)报告人及报告方式:凡从事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均为法定报告人。法定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或疑似病人应以最快方式逐级报告给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卫生防疫专业机构。法定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以电话或传染病卡报告疫情。发现爆发流行,应以最快方式向县级卫生防疫站报告。法定报告人确诊或疑诊丙类传染病中的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病人,按规定向有关卫生防疫站报告疫情。丙类传染病中流行性感冒,除霍乱、痢疾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为仅在监测点上进行监测的传染病。监测点上的法定报告人,对确诊、疑诊的上述五种传染病,按乙类传染病报告方法报告疫情。对疑似病人应尽快确诊或排除,发出订正报告。病人死亡、治疗、形成带菌者或有后遗症时要作转归报告。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要逐项填写,字迹清楚,防止漏项,14岁以下儿童必须填写家长姓名,以便于作流行病学调查。3)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在城镇于6小时内,在农村应于12小时内报至县级卫生防疫专业机构;发现乙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在12小时内报出疫情。发现爆发、流行,应以最快方式向县级卫生防疫专业机构报告。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隐瞒、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慌报疫情。(3)早隔离:将病人隔离是防止扩散的有效方法。隔离期限依各种传染病的最长传染期,并参考检查结果而定(参见附录一)。隔离要求因病种而异。1)鼠疫、霍乱病人及病原携带者、艾滋病、肺炭疽,必须住院或隔离,由医生负责治疗。如拒绝或不治疗、隔离期未满擅自离院或脱离隔离,诊治单位可提请公安部门责令患者强制住院或重新隔离继续治疗。2)乙类传染病患者,住院或隔离由医生指导治疗。3)淋病、梅毒患者必须根治。医务人员不得扩散患者的病史。4)病人出院或解除隔离后,如病情需要,医疗、保健机构或卫生防疫专业机构可以继续随访、管理。除上述必须住院隔离的病种以外,一些传染病可采取在机关单位、居民点、学校建立临时隔离室或家庭隔离的方式进行隔离,由医护人员诊治、护理,并指导有关人员消毒与照顾。有些传染病病人传染源作用不大,勿需隔离。一些隐性感染较多的传染病,隔离病人的措施,并不能达到控制疾病扩散的目的。2.对接触者的措施 接触者是指曾接触传染源或可能受到传染并处于潜伏期的人。对接触者进行下列措施可以防止其发病而成为传染源。(1)应急预防接种: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可对其接触者进行自动或被动免疫预防接种,如麻疹爆发时对儿童接触者可注射麻疹疫苗,对体弱小儿可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2)药物预防:对某些有特效药物防治的传染病,必要时可用药物预防。如以抗疟药乙胺嘧啶、氯喹或伯喹预防疟疾;服用喹哌、增效磺胺甲氧吡嗪或青蒿素等预防耐药性疟疾;用强力霉素预防霍乱;用青霉素或磺胺药物预防猩红热等。要防止滥用药物预防,以免造成药品浪费和增加病原体的耐药性。药物预防最好只用于密切接触者,而不要普遍投药。(3)医学观察:对某些较严重的传染病接触者每日视诊、测量体温、注意早期症状的出现。 (4)隔离或留验:对甲类传染病的接触者必须严加隔离(霍乱老疫区的接触者是否隔离,需根据当地情况而定),在医学观察同时还需限制行动自由,在指定地点进行留验。对接触者实施隔离或留验的时间应自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⒊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 有经济价值的动物如家畜若患有烈性传染病时,可以由兽医部门进行隔离、治疗。对家畜的输出应建立必要检疫制度,防止瘟疫蔓延。疫区的家畜、畜产品或动物原料必须经过检疫才准允外运。对绝大部分染病的野生动物而无经济价值时,采取杀灭措施,如鼠类可以杀灭(灭鼠方法参见附录四)。有些传染病的动物尸体应焚烧、深埋,如患炭疽的动物尸体。4.对疫源地污染环境的措施 疫源地环境污染因传染传播途径不同而采取的措施也不相同。地段医师或基层单位的医务人员尤应注意。肠道传染病由于粪便污染环境,故措施的重点在污染物品及环境的消毒。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通过空气污染环境,其重点在于空气消毒、个人防护(戴口罩)、通风。虫媒传染病措施重点在杀虫(杀虫方法参见附录三)。经水传播传染病的措施重点在改善饮水卫生及个人防护。消毒(disinfection)是指消除和杀灭传播途径上的病原体,并非要求杀灭一切微生物(称灭菌,sterilization)。消毒可分为预防性消毒及疫源地消毒。预防性消毒即前述预防性措施中饮水消毒、空气消毒、乳品消毒等。疫源地消毒指对现有或曾有传染源的疫源地进行的消毒,目的是杀灭由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疫源地消毒又可分为随时消毒及终末消毒。(1)随时消毒(current disinfection):指在现有传染源的疫源地对其排泄物、分泌物及所污染的物品及时进行消毒,以迅速将病原体杀灭,例如,对疾病病人的粪便进行随时消毒。因为随时消毒要经常进行,所以一般要指导病人家属进行,或由病房护理人员完成。(2)终末消毒(terminal disinfection):指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对疫源地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应明确哪些病应进行终末消毒。一般是指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能存活较长时间的疾病,才进行终末消毒。而病原体存活时间较短的病,如麻疹、水痘、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等病的病原体,一般勿需消毒。进行终末消毒前应明确消毒范围与物品。因此,消毒之前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考虑消毒的范围、物品及方法。需要进行终末消毒的主要疾病为:肠道传染病:霍乱、伤寒、副伤寒、疾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等。呼吸道传染病:肺鼠疫、肺结核、白喉、猩红热等。动物传染病:炭疽、鼠疫等。消毒方法参见附录二。(三)治疗性预防正确并及时地治疗病人,可以尽早中止传染过程,缩小传染源作用,有时也可防止传染病病人(如伤寒、疟疾等)形成病原携带者。孕妇在妊娠初4个月患风疹所产出的婴儿患有出生缺陷的机会很大,可考虑人工流产,以防止缺陷胎儿出生。(四)集体机构(作业)的预防措施集体机构(作业)的群体结构特点及生活状况特异,故其预防措施也很有差别。本节仅阐述托幼机构、集体野外作业的预防措施。医院的预防措施在第十章《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及控制》中介绍。1.托幼机构 托儿所及幼儿园是传染病易感集中的群体,很容易发生传染病爆发,尤以病毒性肝炎、菌痢、病毒性腹泻、水痘、腮腺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等为多见。(1)预防性措施:重点在于加强卫生监督,避免传染源进入。收容儿童及招聘老师和保育员均须经过体格检查,并有定期体检制度。应建立合理的儿童接送制度,接收儿童时要问清是否曾与有病儿童接触,晨检时应仔细检查有无早期症状及体征以便早发生疾病。对儿童及家长要做好卫生宣传工作,以取得合作。认真执行计划免疫工作。要做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及环境卫生工作,教育儿童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2)防疫措施:发现疫情后,要立即报告卫生防疫站,以便取得指导。在单位领导下制定防疫措施方案,重点是尽量控制疫情,使之不在机构内扩散。立即隔离、治疗病人。密切接触者(一般指同活动的班组)应检疫,即本班组与其他班组隔离、医学观察、施行适合的应急预防接种、给预防药物及消毒。疫情扑灭之前暂停接受新儿童。将有关情况通告所有家长,取得谅解及配合,共同合作扑灭疫情,避免进一步扩散。2.集体野外工作 野外作业如水利建设、筑路、勘探、农垦、部队野营等常集中较多人员协同工作或行动。由于人员流动性大,生活条件简陋,故极易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如菌痢、伤寒、病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膜炎等。因此,在作业开始之前,就应做好预防措施。(1)预防性措施:在作业开工之前,应组织医务人员深入作业所在地区,进行流行病学侦察。了解该地区的环境、饮水来源、当地既往及现在有哪些疾病,并向该地区卫生防疫部门了解有关传染病及地方病的情况。进入现场前要组织好医务与卫生人员的队伍,并结合当地存在的特殊疾病及卫生问题作好进岗前培训工作。选择好生活场地、盖好工棚、厨房,选择好水源,兴建厕所,搞好杀虫、灭鼠和消毒工作,制订必要的卫生制度,要求派来工作人员的单位事先做好健康检查,以免传染源进入,并预先做好必要的预防接种,如流脑多糖体菌苗、破伤风类毒素类等接种。进入现场后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卫生宣传,建立疫情报告制度。(2)防疫措施:重点在使疫情不扩散,保证作业顺利进行。病人应隔离、治疗。接触者庆给以适合的应急接种、药物预防及消毒,力求不发病。报告卫生防疫部门,取得指导帮助。(五)自然灾害的防疫措施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涝、旱灾、风灾、雹灾、滑坡等。1976年河北省唐山大地震,正处午夜,居民熟睡,死亡24万人,重伤16万人。1991年夏天,安徽、江苏等省遭受特大洪涝灾害。自古以来即有“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谚语。表明传染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大灾”。自然灾害之能导致传染病发生或流行是由于:①居民生活秩序失常;②自然环境遭受破坏;③医疗卫生机构遭受破坏三方面的原因。自然灾害虽已发生,若控制灾情的决策得当,措施及时,亦能控制或减少疾病发生,达到“灾后无大疫”的目标。我国1976年唐山大地震及1991年安徽、江苏等省特大洪涝灾害由于中央决策英明,各级政府措施得力,灾区群众不懈斗争,使灾区疫病发生减少,基本上达到“灾后无大灾”的要求。自然灾害的防疫措施:1.灾前在灾害的多发地区应建立应急突发事件的管理机制,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做好组织、技术及物质准备工作。

查询方法:用户打开任意浏览器,输入网址后,用户登录中国知网后,点击知网首页上方的个人/机构馆按钮,在知网数字图书馆中点击进入我的个人数字图书馆,在学术搜索框中输入发表文章标题。

点击检索后即可查询到在知网中发表过的文章内容。用户可以在个人图书馆中建立多个栏目,点击图书馆上方的智能建馆,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建馆对应信息,勾选完毕后即可创建新的栏目。

如何自己进行论文查重:

用户打开任意浏览器,输入网址后,点击网站进入知网检测的网页,找到对应的知网检测入口。

进入论文提交页面,按照要求输入论文题目、文章作者,上传待测论文,支付相应的查重费用后,点击提交检测,系统自动开始进行知网检测。知网检测时间为30-60分钟,知网检测完成后,在下载检测结果页面下载知网检测报告。

如何查发表论文在哪个网:

用户打开百度浏览器,输入网址后,用户登录中国知网,点击知网首页上方的个人/机构馆按钮,在知网数字图书馆中点击进入我的个人数字图书馆,在学术搜索框中输入发表文章标题。

点击检索后即可查询到在知网中发表过的文章内容。用户可以在个人图书馆中建立多个栏目,点击图书馆上方的智能建馆,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建馆对应信息,勾选完毕后即可创建新的栏目。

查询方法:用户打开任意浏览器,输入网址后,用户登录中国知网后,点击知网首页上方的个人/机构馆按钮,在知网数字图书馆中点击进入我的个人数字图书馆,在学术搜索框中输入发表文章标题。点击检索后即可查询到在知网中发表过的文章内容。用户可以在个人图书馆中建立多个栏目,点击图书馆上方的智能建馆,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建馆对应信息,勾选完毕后即可创建新的栏目。如何自己进行论文查重:用户打开任意浏览器,输入网址后,点击网站进入知网检测的网页,找到对应的知网检测入口。进入论文提交页面,按照要求输入论文题目、文章作者,上传待测论文,支付相应的查重费用后,点击提交检测,系统自动开始进行知网检测。知网检测时间为30-60分钟,知网检测完成后,在下载检测结果页面下载知网检测报告。如何查发表论文在哪个网:用户打开百度浏览器,输入网址后,用户登录中国知网,点击知网首页上方的个人/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