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发布时间: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学习径历 山东大学生物系, 获理学学士学位(植物学) 山东大学生物系, 获理学硕士学位(生态学)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获理学博士学位(生态学)工作经历 Senior Scientist: 2003年2月 -现在, 德国马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Biogeochemistry, Jena, Germany);访问学者/博士后: 2000年2月-2003年1月, 德国马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Biogeochemistry, Jena, Germany);研究组组长(PI): -现在,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环境演变与生态模拟 创新研究组;研究员: -现在,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访问学者: -, 瑞典隆德大学植物生态学系(Department of Plant Ecology, Lund University, Lund, Sweden);博士后: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学术任职 1992年-现在, 国际植被科学学会(IAVS)会员1995年-现在, 中国生态学学会(ESC)会员1998年-现在, 中国植物学会(BSC)会员1998-2002年, 中国植物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2000年-2004年,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CNC-IGBP)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GCTE)工作组成员2003年-现在, 欧洲地球科学学会(EGU)会员2003年-现在, 北京生态学会(BES)会员2003-2008年, 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4年-现在, 德国、奥地利、瑞士生态学会(GfÖ)会员2006年-现在, 国际生物地理学会(IBS)会员杂志编委 2002年-现在,《植物生态学报》(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编辑委员会委员2006年-现在,《干旱区研究》(Arid Land Research)编辑委员会委员2006年-现在,《干旱区地理》(Arid Land Geography)编辑委员会委员2007年-现在,《植物生态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Plant Ecology编辑委员会委员2007年9月-现在, Global Change Biology Editorial Advisory Board2007年10月-现在, The Open Geography Journal Editorial Board Member

李绍华出生年月:1957年9月28日 籍 贯:湖北沔阳 联系电话:62836026 Email: 专业技术职称:研究员 研究方向:果树生理及品质遗传研究 兼 职: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副理事长 《果树科学》编委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植物学报) 》编委 《植物学通报》责任编辑 《落叶果树》编委个人简历: 1989年获法国Languedoc科技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回国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1992年任北京农业大学果树系副主任,1994年晋升为北京农业大学教授,1995年为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指导导师,1996年5月至2003年1月任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兼)。200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果树生理与遗传创规律”新研究组首席研究员。主要从事果树水分生理及节水栽培的研究,同时也在果树花芽分化生理及调控,果树整形修剪及其微气候生态,果树营养、生长发育及其化控,以及果树生物技术等方面做了较多工作。10多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教育部、国家攻关、及北京市等科学研究项目30余项,主持国家教育部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教学研究项目及北京市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0余项。1988年以来,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在英、法、德、美、荷兰、新西兰、瑞士、比利时和意大利等国家的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5篇(其中SCI杂志22篇,EI杂志1篇,ISTP 4篇)。成果及获奖:1、"桃树优质、高产、高效益现代栽培技术" 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1996年,第二完成人)2、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并获该基金资助(1998年)3、"黄淮海缺水低平原区节水、高效、持久综合农业技术研究"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8年,第14完成人)4、"创建'两段式'培养模式和'三平台'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农业本科人才",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第二完成人)5、"园艺专业果树学骨干课程模块式组合教学体系及系列教材建设"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第一完成人)6、<<果树栽培学概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第1完成人, 李绍华和罗国光系列教材总主编)7、<<果树生物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第3完成人, 李绍华和罗国光系列教材总主编)8、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2年)9、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03年)并获择优支持(2004年)9、“‘京’字号系列早熟葡萄品种育种与推广”,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2004,第1完成人) 目前承担主要项目1)定位灌溉条件下果树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形成的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20062)葡萄和桃的种质资源创新及其果实品质遗传规律的研究,2004-200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3)果树定位灌溉条件下的干旱信号传导与根系之间物质交流的研究,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特别支持项目,2004-20054)桃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引进及示范推广,农业部948重点项目,2003-2005 5)全面提升桃品质关键栽培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北京市农委,2004-20056)西洋梨优良品种引进,北京市农委, 2004-20057)杏优质稳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北京市重大农业技术攻关招标项目,2003-20068)有机果品栽培技术规程及示范与推广,北京市科委,2004-2006主要论文:1) Li T H, Li S H. (2005) Leaf response to water stress in micropropagated apple plants: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composition and regulating role of metabolic enzymes. Tree Physiol,25: 495-5042)Wu B H, Quilot B, Génard M, Kervella J, Li S H. (2005) Seasonal changes of sugar and organic acid concentrations in cultivated and wild peaches, and their hybrids analyz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ci Hort, 103: )Zhang L S, Clerc V L, Li S, Zhang D. (2005)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set of simple sequence repeat markers for sunflower variety identification and diversity assessment. Can. J. Bot, 83: 66–724)朱亚静,李绍华,王红清,姜全(2005)果实的有无对桃叶片净光合效率及相关生理反应的影响 园艺学报,32:11-145)李卫东, 李绍华, 吴本宏等 (2005). 果实不同发育阶段去果对桃源叶光合作用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 38(3): 565-570 6)王利军,李绍华,李家永,杨树华,刘允芬,石玉林(2004)温度逆境交叉适应对葡萄叶片膜脂过氧化和细胞钙分布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报,28:326-3327) 柴成林,李绍华,徐迎春,宋沅燮(2004)水分胁迫期间及胁迫解除后幼年桃树光合产物的分配.园艺学报,31:574-5788)王秀茹、薛进军、台社珍、张福锁、李绍华(2004)嫁接、环剥对铁在果树体内分配的影响.果树学报,21:603-6059)程福厚,李绍华,孟昭清(2003)调亏灌溉条件下鸭梨营养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研究.果树学报,20(1):22-2610)李绍华(2003)世界果树生产状况及提高我国果品市场竞争力对策.中国农业大学学报,8(1):7-1311) Wu ., Génard M., Kervella J., Li . (2003) Relationship between skin speckle, soluble solids content and transpiration rate in nectarines. Europ J Hort Sci, 68:83-8512)Zhang ., Becquet V., Li ., Zhang D. (2003) Optimization of multiplex PCR and multiplex gel electrophoresis in sunflower SSR analysis using infrared fluorescence and tailed primers. Acta Bot. )Wu ., Quilot B., Kervella J., Genard M, Li .(2003) Analysis of genotypic variation of sugar and acid contents in peaches and nectarines through the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Euphytica,132:375-38414)吴本宏,李绍华, Quilot B., Génard M., Kervella J.(2003)桃果皮毛、果肉颜色对果实糖酸含量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6(12):1540-154415)Li ., Li S H,Wang J, Yu K S (2003) Effects of water stress at different deficit intensity on transport and distribution of 14C-assimilates in micropropagated apple plants. Europ J Hort Sci, 68:227-23316)Li ., M. Génard, C. Bussi, F. Lescourret, R. Laurent, J. Besset and R. Habib (2002)Preliminary study on transpiration of peaches and nectarines. Gartenbauwissenchaft, 67:39-4317)Wu BH, Genard M, Lescourret F, Gomez L, Li SH(2002) Influence of assimilate and water supply on seasonal variation of acids in peach (cv Suncrest).J Sci Food Agric. 82 (15): 1829-183618)方金豹,田莉莉,陈锦永,张威远,李绍华(2002)猕猴桃库源关系的变化对果实特性的影响.园艺学报,29(2):113-11819)刘国杰,宋国庆,李绍华,孟昭清,余克顺,祝军(2002)红富士苹果果实大小分布的早期预测研究. 果树学报,19:357-36020)李绍华,宋国庆,刘国杰,孟昭清,余克顺,祝军(2002)采收时红富士苹果果实大小早期预测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5:915-92021)李绍华,李明,刘国杰,孟昭清(2002)直立中央领导干树形条件下幼年苹果树体生长特性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5:826-83022)方金豹,黄宏文,李绍华(2002)CPPU对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含量变化的影响.果树学报,19:235-23923)杨建民,孟庆瑞,彭伟秀,李绍华,孙福在,赵廷昌(2002)冰核细菌对杏花器官抗寒性的影响.园艺学报,29:20-2424)彭伟秀,杨建民,张芹,孟庆瑞,李绍华,孙福在,赵廷昌(2001)冰核细菌对仁用杏花粉超微结构的影响.园艺学报,28:453-45625)柴成林,李绍华, 徐迎春(2001)水分胁迫期间及胁迫解除后桃树源叶中碳水化合物代谢.植物生理学通讯,37:495-49811、Li . Génard M., Bussi C., Huguet ., et al., (2001) Fruit quality and leaf photosynthesis in response to microenvironment modification around individual fruit by covering the fruit with plastic in nectarine and peach trees. J Hort Sci Biotech,76:61-6912、徐迎春,李绍华,柴成林,刘国杰,陈尚武(2001)水分胁迫期间及胁迫解除后苹果树源叶碳同化物代谢规律的研究。果树学报,18:1-613、薛进军,赵凤平,李绍华,张福锁(2000)果树断根铁素营养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3(5):60-6414、方金豹,李绍华(2000)CPPU对猕猴桃光合产物库源关系的影响.园艺学报,27(6)444-44615、方金豹,陈锦永,张威远,李绍华(2000)授粉和CPPU对猕猴桃内源激素水平及果实发育的影响.果树科学,17:192-19616、宋国庆, 肖兴国,陈尚武,李绍华, 甘孟侯(2000)鸡马立克氏病毒(MDV)B抗原基因在烟草中的初步表达.农业生物技术学报,8:143-14617、张潞生,李传友,贾建行,李绍华,王斌,肖兴国 (1999)猕猴桃雌雄性别的AFLP模板的制备. 果树科学,16:171-17518、李绍华,余克顺,孟昭清,罗国光(1999)植物器官体积变化连续测微法指导果树自动化灌溉合理指标的研究. 果树科学,16:165-17019、成钰厚,刘国杰,孟昭清,李绍华(1999)苹果成熟期间果皮花青素含量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果树科学,16:98-10320、余克顺,李绍华,孟昭清,罗国光(1999)水分胁迫条件下几种果树茎干直径微变化规律的研究. 果树科学,16:86-9121、McArtney ., Li .(1998) Selective inhibition of flowing on “Braeburn” apple trees with gibberllins. HortScience, 33:699-700 主要著作与教材:1、李绍华、罗正荣、刘国杰、彭抒昂(1999)果树栽培学概论,高教出版社(面向21世纪教材,李绍华和罗国光主编)2、邓西民、韩振海、李绍华(1999)果树生物学,高教出版社(面向21世纪教材,李绍华和罗国光主编)3、李光晨,李绍华 (1998)果园土壤管理与节水栽培,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4、李绍华,贾克功,肖兴国(1997)桃树稳产、优质、高效栽培,高教出版社5、李绍华,李光晨(1997)果树生产管理策略和技术,高教出版社这样可以么?

感激咯看看将计就计不

植物病理学报编辑部

Ma Q, Shang H S. Ultra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uccinia striiformis . tritici and Wheat after Thermal Induction of Resistance.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2004,86(1):19-26 (SCI收录)马青,商鸿生,孙辉. 小麦慢条锈性表达的超微结构特征,中国农业科学. 2004,37(4):535-538马青,商鸿生. 小麦高温抗锈品种与条锈菌互作的超微结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2002 35(8):939-942, 图版马青,孙辉,杜昱光,赵小明,商鸿生,寡聚糖诱导黄瓜对白粉病抗病反应的超微结构研究,植物病理学报2004,34(6):525-530马青,商鸿生. 小麦与条锈病菌不亲和互作的超微结构.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32(4): 306-311马青,孙辉,杜昱光,赵小明,商鸿生,氨基寡糖素对黄瓜白粉病菌侵染的抑制作用,菌物学报,2004,23(4):423-428马青,商鸿生. 条锈菌与慢锈小麦品种互作的超微结构.菌物系统,2002,21(4):580-584, 图版I-II马青,张皓,张管曲.蔬菜病虫害识别与防治,1999,西安:陕西省科技出版社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竹子研究汇刊 中国森林病虫 林业资源管理 浙江林业科技 林业实用技术 S8 畜牧、动物医学:中国草地学报) 草地学报 动物营养学报 蚕业科学 黑龙江畜牧兽医 草业科学 中国家禽 动物医学进展 中国饲料 畜牧与兽医 饲料工业 中国畜牧杂志 饲料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S9 水产: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杂志 草业学报 中国草地(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植物检疫 中国植保导刊 S6 园艺类核心期刊表 园艺学报 果树学报 中国蔬菜 北方园艺 食用菌学报 中国果树 中国食用菌 中国南方果树 S7 林业类核心期刊表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福建林学院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蚕、蜂类核心期刊表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林学院学报 西北林学院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狩猎. 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农作物类核心期刊表 作物学报 中国水稻科学 麦类作物学报 玉米科学 杂交水稻 棉花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大豆科学 种子 核农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棉花 作物杂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中国烟草科学 S4 植物保护类核心期刊表 植物病理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保护 农药 农药学学报 昆虫天敌(改名为.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上海农业学报 中国农业学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S5农学:中国土壤与肥料) 生态环境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 农业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农业工程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节水灌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农机化研究 中国农机化 S3. 自然科学版 广东农业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贵州农业科学 河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 农业基础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土壤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土壤 土壤通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研究 土壤肥料(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农业学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S 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农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北农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学术堂整合了一份中国农业科学类发表期刊论文的写作格式及字体大小,供大家参考:一、封面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二、目录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章节条目:五号宋体.行距:单倍行距.三、论文题目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四、中文摘要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3、字数:300字左右.4、行距:20磅5、关键词:四号宋体,加粗.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五、英文摘要1、ABSTRACT:小二号、内容字体:小四号、单倍行距.4、Keywords:四号加粗.词3-5个,小四号TimesNewRoman.词间空一格.六、绪论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七、正文(一)正文用小四号宋体(二)安保、管理类毕业论文各章节按照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章: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节:标题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一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二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三级标题序号如:.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四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五级标题序号如:①②③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医学、体育类毕业论文各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小2号黑体,居中)××××××××××××××(内容用4号宋体).××××(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小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三)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续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四)插图每幅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五)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表、公式()等.文中的阿拉伯数字一律用半角标示.八、结束语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九、致谢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十、参考文献(一)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8-10篇,五号宋体,行距:20磅.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二)参考文献的格式: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十一、附录(可略去)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英文内容小四号TimesNewRoman.单倍行距.翻译成中文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五号宋体,行距:20磅.

应用生态学报编辑部

3-6个月,然后改回啊。

(一)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二)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七)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为保证本刊的权威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稿。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部有权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退修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另投他刊。未被录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1、首先“应用生态学报”创刊于1990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生态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2、其次应用生态学报属于“月刊”,审稿周期在1-3个月左右,具体周期以杂志社公布为准,三个月没消息应是没有被录取。3、最后学报主要报道应用生态学领域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与科研进展。

生态学报编辑部邮件

《生态学报》编辑部网站上有个投稿须知,但是没有对标题字号和摘要字号做具体要求。 因为一般科技期刊最初的投稿是送审稿,主要做到清晰明了,便于审稿人审稿,而文章录用后都需要经过专业排版的。 或者可以参考一下以往《生态学报》已发表的文章,看一下格式,其实标题和摘要字号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参考文献的格式,每个期刊都不尽相同,所以尽量做到投稿时即符合投稿期刊规范,以免后续修改工作量大。

这样的审核确实是很漫长,因为稿子需要的流程复杂,因为占有权重很大。该催稿时请务必催稿。一审如果超过两周还没有送出去,催!审稿时间超过一个半月,催!至于投回修改稿的时间,我个人觉得完全没必要掐着,毕竟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一般都会给一个月时间返修,建议视审稿意见多少而定,问题少可以早返回。其次就是关于修改意见的一点看法,审稿人也不是神仙,其意见也有可能不准确,如果对审稿意见有异议要有充分的理由反驳,修改说明多引用相关文献,否则还是老老实实按照意见改。当然一些细枝末节的意见就没必要太强硬了,让怎么改就怎么改。中文只要数据的质和量别太差,别做太烂大街的东西,语言逻辑能够自洽,也不需要什么文笔,基本就能过一审了。此外如果不是两个审稿人都给出退稿意见,录用的几率还是挺大的,因为编辑在对待退稿这件事上慎之又慎,所以不必太杞人忧天。

投稿要求对字号是没有非常苛刻的要求的,正文五号字,标题三号字,这是非常普遍的一个格式。学报也好,期刊也好更看重的是文章的质量,学术价值的高低,祝好运。

西北植物学报编辑部电话

期刊方面的问题可以找发表吧了解。

园艺类中文核心期刊表 (一级)1 园艺学报 2 果树学报 3 中国蔬菜 4 中国南方果树 5 经济林研究 6 北方园艺 7 中国果树 8 热带作物学报 9 食用菌学报

1000-5277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07-7146 激光生物学报 1671-167X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1000-6737 生物物理学报 1001-9626 生物数学学报 1000-3061 生物工程学报 1000-1336 生命的化学 1006-687X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004-311X 生物技术 1008-9632 生物学杂志 1000-9035 分子科学学报 0001-6209 微生物学报 1672-5565 生物信息学 1009-606X 过程工程学报 1673-9108 环境工程学报 1002-6630 食品科学 1001-6325 基础医学与临床 1004-1389 西北农业学报 1674-568X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1000-3282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000-4025 西北植物学报 1000-5048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007-7847 生命科学研究 1007-7626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1001-3601 贵州农业科学 0253-2468 环境科学学报 1002-1302 江苏农业科学 1002-5464 生物技术通报 1000-1298 农业机械学报 2095-1108 植物生理学报 0513-4870 药学学报 1671-8135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673-8640 检验医学 0251-0790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 王江波,王毓美,贾敬芬*,海滨香豌豆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体细胞胚发育,西北植物学报2. 徐子勤,贾敬芬,苜蓿红豆草属间体细胞杂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生物工程学报3. 步怀宇,景建洲,郝建国,贾敬芬*,不同理化因子对农根农杆菌Ri质粒转化骆驼刺的影响。西北植物学报,4. 步怀宇,贾敬芬*,郝建国,骆驼刺高效离体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西北大学学报5. 徐运远,牛炳韬,贾敬芬*,卫星搭载亚麻后代中PEG和NaCl抗性系的初步筛选。西北植物学报6. 徐运远,王鸣刚,贾敬芬*,红豆草耐盐愈伤组织的筛选及植株再生。西北植物学报7. 金红,贾敬芬*,郝建国,马洪军,发根农杆菌A4对荞麦的遗传转化。西北大学学报8. 罗建平,贾敬芬*,顾月华,刘兢,沙打旺胚性原生质体培养优化及高频再生植株,生物工程学报9. 赵宇玮,贾敬芬*,郝建国,小麦耐盐变异细胞系的二次离体筛选及植株再生。西北大学学报10. 李武兴,王鸣刚,贾敬芬*,苜蓿乙硫氨酸抗性变异系的筛选,兰州大学学报11. 罗建平,贾敬芬*,顾月华,豆科牧草沙打旺抗乙硫氨酸变异系筛选,作物学报12.贾敬芬,植物肿瘤与遗传转化。《植物》,2000,No113.范昌发,郭骁才,贾敬芬,牛天堂。植物细胞中淀粉代谢与离体形态发生途径决定的关系。华北农学报,14. 贾敬芬,郝建国,赵宇玮,小麦耐盐变异系的离体筛选和培育,周光召主编,西部大开发科技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5. 贾敬芬,细胞融合与体细胞杂交。邹承鲁主编,《当代生物学》,2000年,中国致公出版社16. 贾敬芬,以现代生物技术拉动西部发展。科学新闻周刊,2000年第49期,中国科学院主管,全国发行17. 贾敬芬,郝建国,赵宇玮,小麦耐盐变异系筛选。西北大学学报18. 陈刚、贾敬芬*、金红、郝建国,草木樨状黄芪高频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西北植物学报19. 王毓美,李武兴,贾敬芬*:几丁质酶基因转化亚麻、红豆草,骆驼刺的同工酶研究。西北植物学报20. Xu Yun-Yuan, Jia Jing-Fen*, Sel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ultured alfalfa Calluses Resistant to Ethionine. Acta Phytophy-siologica Sinica, 200121. 步怀宇,景建洲,贾敬芬*,发根农杆菌对骆驼刺的转化及转化组织的形态发生。实验生物学报22. 徐子勤,贾敬芬,红豆草与苜蓿原生质体融合过程中小泡的形成。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3. 范昌发,贾敬芬等,中国茴香属的比较研究及分类处理意见。植物研究24.侯岁稳,贾敬芬*,除虫菊良种快速繁殖中几个关键因素的研究。兰州大学学报25. Wang Yu Mei, Wang Jiangbo, Lu Da, Jia JingFen*, Regeneration of Plants from Callus tissues of hairy roots, induced by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on Alhagi pseudalhagi. Cell Research26. 金红,贾敬芬*,郝建国,荞麦高频离体再生及发根农杆菌转化体系的建立,西北植物学报。27. 贾敬芬,陈刚,郝建国,葱属植物离体培养和遗传操作,农业生物技术通报,2002,10(2):103-10728. 范昌发,贾敬芬*,2002,高梁胞质雌性不育系及保持系的PCR条件优化,西北大学学报,2002, Jin, Jing Fen Jia*, Jian-guo Hao, 2002, A high efficient plant regeneration in vitro in Buckwheat. Plant, Cell, Tiss, org, . (SCI)30.王江波,贾敬芬*,发根农杆菌转化海边香豌豆及转化体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8(2):190-19431.贾敬芬,郝建国,赵宇玮,离体筛选的小麦耐盐系后代的分析鉴定:全国植物细胞工程与转基因植物学术会论文2002,5月,厦门32. Hong Jin, Jing-Fen Jia*, Jian-Guo Hao, Protoplasts from Agrobacterium rhezogenes-transformed cell line of Medicago sativa hairy roots. In Vitro (SCI)33.侯穗稳,贾敬芬,一种简易的植物原生质体记数方法,植物生理学通讯,2002,38(1):57-5834.范昌发,孙春昀,贾敬芬,2002,细胞质雄性不育高粱叶绿体ndhD基因的序列变异,遗传学报,29(10):907-91435.刘永军,贾敬芬*等,固定化多菌种及其产酸研究。食品科学,2002,23(12):42-4536.李晶,贾敬芬*,郝建国,骆驼蓬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西北植物学报, 2003,23(3):428-432。37.陈刚,贾敬芬*,郝建国,草木犀状黄芪抗甲硫氨酸变异系的筛选及鉴定,实验生物学报,2003,36(2):118-11238.陈刚,贾敬芬*,郝建国,沙葱离体培养再生可育植株,植物研究,2003,23(1):51-5439.李晶,贾敬芬*,郝建国,半日花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实验生物学报,2003,36(4):296-30040.刘永军,晏培松,贾敬芬,组织芯片研究CD44s 和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肿瘤防治杂志,2003,10(7):677-67941.刘永军,贾敬芬,用组织芯片研究nm23RNA 和P16在肺癌中的表达意义。中国癌症杂志,2003,3:42.刘永军,晏培松,贾敬芬, nm23RNA,CD445 和CD44V6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3(6):561-56643.贾敬芬,郝建国,赵宇玮,小麦耐盐变异系的离体筛选及盐土田间试验。[植物细胞工程与分子育种技术研究],2003,53-58页,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44.周延清,贾敬芬*,影响决明 无菌苗子叶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因素的研究。广西植物,2003,23(4)45.刘永军,贾敬芬*等,草木樨状黄芪变异系中甲硫氨酸代谢相关CDNA的分子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西北植物学报,2003,24(1):1-546.张改娜,贾敬芬*,郝建国,三种发根农杆菌A4转化系毛根的细胞学观察及同工酶分析。西北植物学报,2003,23(9):1533-153846.郝建国,贾敬芬*,小麦叶基切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西北大学学报,2003,33(4):489-492。47. 贾敬芬,郝建国,王鸣刚,赵宇玮等,小麦耐盐变异系的离体筛选及盐土田间试验。《植物细胞工程与分子育种技术研究》,2003,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2003,53-58。48.周延清,贾敬芬*等,怀地黄ISSR扩增条件优化的研究,西北植物学报,2004。49.Yongjun Liu,Peisong Yan, Jingfen Jia*,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nm23mRNA,CD445 and CD44V6 in human gastric lymphology and oncology, 2003,50..金红,贾敬芬**,郝建国,草木樨状黄芪甲硫氨酸抗性系的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生物工程学报,2004,20(2):221-22651.金红,贾敬芬*,郝建国,,沙打旺与苜蓿原生质体融合再生属间体细胞杂种。实验生物学报,2004,37(3):167-17552.刘永军 贾敬芬,低分子量聚乙亚胺介导的基因转染系统及动物皮肤组织基因转染试验。实验生物学报,2004,37(2):91-9553.周延清 贾敬芬*大豆遗传转化研究进展。武汉植物学研究,2004,22(2):163-17054.郝建国 贾敬芬*。用基因枪介导法将水稻几丁质酶基因导入小麦的研究。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4,10(4):421-42455.周延清 贾敬芬*利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分析地黄种质遗传多样性。遗传,2004,2656.侯岁稳 贾敬芬,Plant regeneration from protoplasts isolated from embryogenic calli of the forage legume Astragalus melilotoides Pall。Plant Cell Rep. 2004。 ( SCI)57.侯岁稳 贾敬芬, High frequency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Astragalus melilotoides hypocotyls and stem explants via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organogenesis。Plant Cell,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 SCI)58.唐永红,贾敬芬,陈刚,烟草K346品种叶数,株高变异株的RAPD分析.,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4,735-73659.刘永军 贾敬芬*。草木樨状黄芪变异系中甲硫氨酸代谢相关CDNA的分子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1-560.张改娜.贾敬芬*,盐胁迫下植物基因表达与基因工程研究进展。武汉植物学研究。2005,23(2):186-19561.何涛,张改娜,王学仁,贾敬芬*,几种高山植物叶绿体淀粉粒的变化特征。武汉植物学研究。2005。23(6):545-54862.唐永红,贾敬芬,陈刚,烤烟叶数株高突变株的生长特性及DNA初步鉴定。中国烟草学报,2005,11(2):28-3463.侯岁稳 贾敬芬,In vitro regeneration of Perilla frutescens from hypocotyls and cotyledon explants, Biologia Plantarum。2005 (SCI)64. 贾敬芬 赵宇玮 郝建国 步怀宇,The utilization of in vitro selection technique for enhancing salinity tolerance in wheat.。 Plant &Environ. Pollution. 2005, Lucknow,India. Pp3465.周延清,贾敬芬*。用ISSR标记技术分析山药品种遗传多样性。实验生物学报,2005,3(4):324-33066.何涛,贾敬芬*。不同海拔火绒草光合特性的研究。云南植物研究2005,27(6):639-64367.韩晓玲 ,贾敬芬,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的影响。土壤肥料,2005,3:51-5367.郝瑞文,景建洲,李振勇,贾敬芬*。霸王基因组RAPD优化条件的建立.中国沙漠,2006,26(2):286-29068. 刘永军, 景建洲 ,贾敬芬*,李振勇,郝建国,陈刚.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离盐胁迫下小麦耐盐相关cDNA.西北大学学报,2006,36(1):89-9269. 张改娜,王瑛蕐,王学仁,何涛,郝建国,贾敬芬*。鹰嘴紫云英甲硫氨酸抗性系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分子细胞生物学报,2006,3970. .韩晓玲,步怀宇,郝建国,赵宇玮,贾敬芬*。农杆菌转化的小冠花发状根的诱导及其植株再生. 生物工程学报,2006,22(1)71. 陈刚, 赵宇玮,贾敬芬*,王瑛蕐,郝建国,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olecular-Biological Identification of a Gigantic Tabacco Mutant. Physiol Mol Biol. 2006,3272. 韩晓玲,秋小冬,王冰雪,杜永军,贾敬芬*。叶下珠茎节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4):67973. 韩晓玲,王冰雪,林雪,贾敬芬*。小冠花高效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西北大学学报,2006,36(3):420-42374.王英娟,李多伟,索志荣,贾敬芬.RP-HPLC法测定烟草愈伤组织中茄尼醇的含量.药物分析杂志,2006,26(8):1091-109375. 王英娟,步怀宇,李多伟,贾敬芬*。烟草毛状根诱导及其茄尼醇含量初探.植物学通报,2006,23(4):334-34076. 林雪,贾敬芬,黄琳娟,王仲孚. RP-HPLC用于芦荟多糖的单糖组成研究,食品科学,2006,27(4):192-19577..韩晓玲,王玉蕐,李红民,贾敬芬*.菊苣高效不定芽直接发生及植株再生.核农学报,2006,678.刘青芳,步怀宇,赵宇玮,贾敬芬*,紫花苜蓿离体器官发生及再生植株。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3):1-679? .李红民,郝瑞文,郝建国,贾敬芬.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因子Arresten基因克隆及其对烟草的转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35(4):84-9080.赵宇玮,步怀宇,贾敬芬*,郝建国等2008小麦耐水分胁迫突变体生理及RAPD特性分析。华北农学报,2007,22(2)81.张改娜,贾敬芬*,植物体细胞杂交及其杂种鉴定方法研究进展。西北植物学报,2007,27(1)82.何涛,贾敬芬*,青藏高原高山植物的形态和解剖构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07,27(6)83.王英娟, 贾敬芬*裂叶荆芥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2):33285. 王英娟, 贾敬芬*.2008, RP-HPLC法测定不同芦荟中褪黑激素含量.食品科学, 2008(4)86.王英娟,李多伟,贾敬芬.野生烟草中茄尼醇的微量提取工艺优化.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38(2):258-26187.. ZHANG1,2, (张改娜) . JIA1*, . HAO1, . WANG1 and T. HE1,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mesophyll protoplasts of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Transformed Astragalus ,52(2)(SCI)88.何涛,贾敬芬*.基于SSH技术的青稞低温诱导CDNA文库的构建。分子细胞生物学报2008,第6期89.赵宇玮,步怀宇,贾敬芬*,郝建国等,AtNHX1基因对草木樨状黄芪的转化和耐盐性表达研究*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2008,第3期90..赵宇玮,步怀宇,贾敬芬*,郝建国等,青稞HvBADH1基因的克隆及其转化烟草的初步研究,作物学报,2008,34(7):1153-115991.张改娜,贾敬芬*.草木樨状黄芪和木本霸王的科间体细胞杂交。植物学报,2009,44(4): Chen, Jing-fen Jia, Xiao-ling Han. Weak microwave can alleviate water deficit induced by osmotic stress in wheat ,(SCI).93.何涛,贾敬芬.Breaking dormancy in seeds of Anisodus fanguticus:an endangered medicinal herb of high altitude in the Qinghai-Tibet Science and ,(SCI)94.何涛,贾敬芬*。青稞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作物学报,2009,3595.张改娜,贾敬芬*。骆驼刺发根农杆菌转化系的原生质体的培养和植株再生。植物生理学通讯,2009,45(4):367-37196.王英娟1,贾敬芬1**,步怀宇1,赵宇玮1,许耀2,Carl Hirschie Johnson2,Jan Kolá?3 褪黑素合成酶基因转化烟草及转化植株抗氧化系统变化,生物工程学报,2009,25(7):1014-102197.王玉华,韩晓玲,郝建国,贾敬芬。根癌农杆菌介导转褪黑素基因草莓的获得。核农学报,2009,98.赵宇玮,王英娟,步怀宇,郝建国,贾敬芬* AtNHX1基因对菊苣的转化和耐盐性研究,草业学报,2009,18(3):103-10999.张改娜,贾敬芬*,豌豆清蛋白1(PA1)基因的克隆及对苜蓿的转化。草业学报,2009,18(3):117-125100.王瑛华,陈刚,贾敬芬*,郝建国。霸王的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草业学报,2009,18(3):110-116101.张改娜,贾敬芬。草木樨状黄芪A4转化系原生质体培养研究。河南农业科学,2009,8:46-50102.王英娟,步怀宇,贾敬芬。,毛脉蓼的离体培养。植物生理学通讯,2009,45(8):805-806103.郝建国,贾敬芬*。沙葱叶基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09,28(5):998-1001104.王玉华,郝建国,贾敬芬*。‘早红’草莓高效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09,28(5):990-997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