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文献综述步骤:
1、搜索相关文献
2、评价来源
3、识别主题、辩论和差距
4、概述结构
5、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范文的写作步骤如下: (一)选题 选题是写好文献综述的首要条件。选题要从实际出发,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在理论或实践上有一定意义。选题来源包括:1)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有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2)某护理问题的研究今年来发展较快,需要综合评价;3)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 文献综述的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从某一个侧面入手,容易深入。 (二)搜集资料 文献资料是撰写文献综述的物质基础,选定综述的题材后要大量的搜集和阅读有关的中文和外文文献,文献越多,就越好些,综述的质量就越高。选择文献应先看近期的(近3-5年),后看远期的,在广泛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在深入复习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必须找到原文阅读,特别是有权威性的文章应细读。在阅读文献过程中应做好读书卡片或笔记,为撰写综述准备资料。 (三)整理资料 综述不是众多文献资料的堆积,而是作者在阅读了一定量的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资料的重要程度进行细读,抓住其主要观点和结论,对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先列出提纲,写出各级的大小标题,然后将观点相同的资料分别归入有关问题,并排好顺序。综述要如实反映原作者的观点,不能任意改动,但对引用的资料也要加以选择,不可能把搜集和阅读过的所有资料都写进去,应有所取舍。 (四)写作 根据写作提纲,逐项将内容展开,并注意观点与内容的一致。在写作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调整结构和补充内容。论述观点时,作者可有倾向性,但不同观点也应列出。初稿写出后,要反复修改和补充,包括内容增减、结构统一、数据核对和文字润色,综述发表前,最好请有关专家和同行审阅,力求做到主题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字精练、表达准确。范文1: 从政府到企业:关于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文献的综述 一、引言 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经济在转轨过程中的不俗表现,一直令中外经济学家为之着迷,作为其背后主要支撑力量的民营企业更是倍受关注。从民营企业的发展支撑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和市场化进程的基本假定出发,经济学家们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去观察、解释民营企业的成长绩效,及其所创造的“中国奇迹”。一些学者甚至认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成功挑战了“传统智慧”(Montignola,Qian and Weingast,1993),为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以此为背景,我们尝试对该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归纳,并梳理其理论逻辑,力求从另一个侧面去理解民营企业,进而理解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质。具体讲,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民营企业,从其产生、发展和变迁的全过程看,它的特殊性究竟是什么?从产权已基本清晰的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出发,将会把我们引导到一种什么样的未来状态?随着各种形式壁垒的消除,我们如何预测它下一步的表现?本文期望能为人们进一步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提供一些有益的视角。 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基本上按照民营企业的实际发展进程展开。第二部分评价斯蒂格利茨(Siglitz)等人的观点。与早期的政治经济环境相适应,产权安排被视为外生变量,市场竞争、激励与信息等因素得到了强调。第三部分介绍围绕产权安排提出的各种理论假说。尽管文献的视角各不相同,但大多数都是从Grossman-Hart-Moore的剩余控制权理论起步的。第四部分比较分析各种关于企业改制原因的假说。一般认为,地方政府退出与企业改制内生于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水平。随着环境的变化,民营企业作为一般意义上企业的性质被更多地展现出来。 二、市场竞争、激励机制与效率改进 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具有渐进性、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非同步性的特点。这构成中国民营企业成长的初始环境。早些时候,依照Sachs(1989)等人所设计的“大爆炸”模式进行改革的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的经济出现持续衰退,而“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经济却保持了持续强劲增长的势头。尤其令经济学家感兴趣的是,推动这种增长的竟是有惊于主流经济学(企业)定义的乡镇企业。起初国内学者曾从经济行为的逻辑性与财产所有制无关的假定出发,运用兰格(Lange)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作过一些探讨,但基本没有得出什么有解释力的假说。根据主流经济学的标准理论模型似乎也一时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面对理论与现实的强烈反差,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94)在详细考察了中国经济改革过程后认为,乡镇企业的成功表明,缺乏主流经济学所强调的私有产权关系并不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问题所在,同时市场社会主义也存在一个严重失误,那就是低估了激励问题的重要性。由于假定信息完全,像阿罗—德布鲁(Arrow-Debreu)模型一样,作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基础的兰格—勒纳—泰勒(Lange-Lerner-Tallor)定理,并没有对信息不完全的现实予以足够的重视。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经济活动中会产生严重的委托一代理问题。此时的首要问题是改变管理人员的激励结构,而这一点在不改变企业产权的情况下也能做到。由于竞争机制的引入和企业“软预算约束”(Kornai,1998)的改变,致使经理的激励结构发生变化,即使不进行私有化也可使企业效率得到提高。正像人们已经观察到的,与积极推行私有化的前苏联、东欧国家相比,中国在给予经理人员更多的利润方面走得最远(热若尔·罗兰,中译本,2002)。乡镇企业早期的成功案例表明:激励机制的改进向相关行为主体提供了有力的激励。例如,随着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经理人员的收益不断增加;乡村居民生活状况得到改善;同时地方政府也可以获得企业所创造的大部分税收和利润(萧好,2000)。 沿着竞争与激励之间关系的思路,田国强(1995)通过一个基于激励理论的分析框架,较为系统地解释了激励机制变化对乡镇企业效率的影响。他从产权界定与资源有效配置的关系出发,认为明晰产权通常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充分条件,却不一定是必要条件。很多情况下,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不取决于产权的明确界定。因为在市场机制中,行为主体的激励来源于占有财产和获取利润,所以不像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样,只有私有产权才会产生高强度激励。为此,田国强用中国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案例作了进一步说明:尽管土地仍然归国家所有,但将努力程度与收益水平紧密结合起来的措施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最终导致农业生产效率的改进。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产权并不是解释中国乡镇企业效率的最关键变量。依照激励机制设计的理论逻辑,在公有制条件下也可能通过选择恰当的激励机制来使资源配置优化。中国乡镇企业表现出高效率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制度安排满足了激励机制最基本的先决条件:把个人的收入和劳动贡献联系起来;企业经理和职工拥有更多的选择自由等等。 可以认为,斯蒂格利淡和田国强等人的上述理论比较成功地解释了早期中国乡镇企业的成长绩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外部环境参数发生变化时,经济学家进而发现,乡镇企业的决策权逐步由地方政府向企业转移(Jefferson et al,1994)。正如田国强同时所强调的,乡镇集体企业作为中国特定阶段特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它诞生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早期阶段。随着经济体制转型的深入,当市场体系日益完善、产权明晰的企业不断增加时,乡镇企业的竞争优势可能会越来越小,很有可能竞争不过产权得到明确界定的企业(田国强,1995)。很显然,仅凭对竞争、激励的强调已不能更深入解释乡镇企业后来的表现。 三、产权配置与民营企业的绩效 尽管竞争机制的引入有助于改善民营企业的绩效,但我们知道,从计划到市场的转轨本质上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作为这一过程的微观基础,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特别是产权配置对效率的改进十分重要。此前有关东欧国家转轨的经验研究表明,在不稳定状态下,市场竞争的潜在功能难以完全发挥,过分强调竞争,会形成新的扭曲。但有关中国民营企业的案例似乎并不支持这一观点。究竟是什么抵消了扭曲造成的效率损失?现实使经济学家们最终认识到产权问题是无法回避的。Grossman-Hart-Moore所发展的剩余控制权理论为更深入地分析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以此为出发点,学者们从不同视角提出假说,积累了大量文献,并由此构成中国民营企业研究的主流。 Weitzman-Xu(1994)较早发展了一个有关中国乡镇企业内部产权安排的模型用以解释民营企业的绩效。在模型中,乡镇企业被刻画成一种产权模糊的合作性组织。虽然乡镇企业名义上归社区全体成员所有,但其控制权实际上掌握在乡镇基层政府手中。与私有产权相比,其产权安排是模糊的。然而在中国,它却表现出了与私营企业相近的绩效(Svejnar,1990;Pitt andPutterman,1992;Dong and Putterman,1997)。Weitzman-Xu进而认为,乡镇企业的出色表现挑战了标准产权理论。根据Grossman-Hart-Moore的理论,产权特别是剩余控制权的配置对一个企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它可以在合约不完备的情况下向相关主体提供激励,并解决组织内可能发生的冲突。中国的经验似乎表明,产权的重要性与组织内冲突发生的可能性是正相关的,但这种相关性依文化中合作精神的不同而异。同西方相比,中国高合作精神的文化氛围(自利性动机弱,合作意识强)使得乡镇企业的模糊产权具有了一定效率。然而,Weitzman-Xu并没有清楚地解释文化作用的机制。如果真是高合作精神导致了中国乡镇企业的效率,那么处于相同文化环境中且产权同样模糊的国有企业效率的相对低下就是不正常的(田国强,1995)。很显然,要对中国乡镇企业的独特表现做出更具说服力的解释,还应当引入新的变量。 …… 四、企业改制与政府退出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在两个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1)短缺经济时代结束,经济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及(2)政治上对私有财产的看法较之以前宽容多了,甚至在形式上开始承认其合法性。在此背景下,一个被普遍观察到的现象是,乡镇企业增速减缓,以及紧接着的大范围改制。此时,文献关注的中心开始转向乡镇企业改制的原因。伴随着地方政府的退出,“模糊产权”这一中国民营企业的标志性特征,也逐渐褪色。蔡防(1995)用一个委托一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探讨了乡镇企业改制的动因。他假设地方政府是委托人,乡镇企业经理则被看作代理人,企业绩效取决于对经理的激励和约束。给定地方政府的监督能力,其监督效果内生于乡镇企业的数量和个体规模。在早期,企业个数少、经营规模小,加之经理的就业机会较少,企业面临的委托一代理问题尚不严重。随着地方政府所掌管的乡镇企业在规模和数量上的扩张,及经理就业机会的增多,监督效果逐渐变差。地方政府只得默许经理人员以灰色收入的形式获得部分剩余索取权以达到激励效果。因为经理所获得的剩余是“灰色的”,具有较高风险,作为补偿,对集体资产的侵蚀在所难免。结果乡镇企业的运作成本日益提高,以企业所有权(在地方政府和经理之间)重新配置为核心内容的乡镇企业改制也由此启动。 至此,整个理论演进的逻辑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正如人们已经观察到的,随着政府的全面退出,中国民营企业的内容也在发生着实质性的改变,其内涵越来越接近主流经济学关于“企业”的标准定义。民营企业首先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企业,其特殊性就在于被嵌入中国的体制转轨过程。伴随着经济市场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它的一般性会被更多地展示出来。解决了这一关键认识问题后,有关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似乎开始逐步淡出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视野。最近的文献考查表明,学者们的研究方向已开始由“解释问题”向“解决问题”转变。例如,姜长云(2000)对乡镇企业资本短缺问题的研究;张杰(2000)、格雷戈里和塔涅夫(2001)对民营企业融资;习题的研究;范从来等(2001)对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模式和股权结构的研究;Sun(2002)对股份合作制内部治理机制合理化问题的研究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各种经验与对策性研究逐渐成为主流的现象,并不意味着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已不再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在我们看来,产权已基本明晰的民营企业,在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下,能否尽快成为国家应对全球化带来的一些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主要力量,仍有许多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进行解释。很显然,只有一种综合了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多元化视角才能勾勒出它未来的成长轨迹。如何预测民营企业下一步的表现?随着它的成长将会对整个改革进程施加怎样一种影响?无疑是现实对理论提出的又一大挑战。(来源:经济研究) 范文2: 关于《中国财政分权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围绕中国的财政分权问题展开研究。财政分权问题涉及到诸多因素,对其研究必须采用多层次的视角。既有的研究成果多囿于财政分权的某个局部层面,尚未见一个能够解释、分析中国财政分权问题的完整理论框架出现。财政分权,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角度而言,是指通过法律等规范化的形式,界定中央(或联邦)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间的财政收支范围,并赋予地方政府相应的预算管理权限,其核心是地方政府具有一定程度的财政自主权。1980年代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出现了一股财政分权的浪潮。据世界银行统计,截至1990年代中期,全世界人口超过500万的75个发展中国家中,有62个进行了程度不同的财政分权改革(世界银行,1997)。伴随着财政分权实践的蓬勃兴起,涌现了大量理论文献。这其中的大部分研究集中于探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的财政分权问题,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发展后,其财政分权问题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已有的研究中国财政分权问题的文献主要沿着下述几条线索展开: 1.对财政分权和市场化改革之间次序问题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具有制度变迁意义的财政分权改革肇始于1980年代初“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的实施。将中国的财政分权置于其市场化进程的宏观视野中考量,学者们首先对于两者之间的先后次序问题进行了研究。高培勇(2001)认为,在国民经济调整的大背景下,分权化的财政体制改革先行一步,在改革启动初期扮演着为推进整体改革“铺路搭桥”的角色。贾康(2000)也认为,只有先从财力增量的分配格局入手,向地方政府放权,才能使传统的体制有所松动,为以后计划、物价、工资、企业等方面的改革提供空间。总之,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分灶吃饭”式分权体制的实施,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突破口,是中央出于经济理性主动向地方进行放权让利的产物,其目的是缩小国家干预范围、增强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胡鞍钢和王绍光(1997)虽然也认同先行一步的财政分权对于中国市场化经济改革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但他们认为,1980年后的分权化改革并非是中央纯粹按照经济理性所做出的决策。事实上,这种“放权让利”是中国在1979和1980年连续出现巨额财政赤字,增收和减支皆不可行的背景下,为了缓解财政压力,中央被迫向地方妥协的产物。 与前述学者们的观点不同,黄佩华(1991)认为财政分权应当在市场化改革之后进行,否则会给地方政府带来盲目发展经济的负面激励。按照黄佩华的观点,中国1978年开始的经济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财政分权先于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且中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部门企业缴纳的税利,这就给地方政府提供一种负面激励:大力扩张地方工业规模,实施地区保护主义,以实现地区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最大化。正是地方政府的这种行为导致了1980年代经济运行的过热。基于上述分析,作者认为,转型国家的财政分权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时机,确定正当的顺序,即中央向地方的财政分权应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原因在于,只有先经历市场化的改革,割断政府和企业间的非正常联系,企业才能摆脱政府附庸的地位,成为独立自主的经济主体。接下来再实施财政分权,就可以避免给地方政府提供“铺摊子”的负面激励,更可以有效地实现财政分权所带来的诸多收益。杨灿明(1996)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1978年以来的财政分权化改革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分配层面的问题,反而带来了市场分割、区域间交易费用提高及地方政府对地方企业控制加强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企分开等其他层面的市场化改革滞后于中央向地方的财政分权,没有把分配问题与整个宏观经济协调起来;其次,也是因为分权改革一开始并没有把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作为明确的目标,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对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间分权体制的量变。 2.对财政分权和宏观经济运行绩效的研究。总体而言,对于1980年代初开始的财政分权改革的绩效,多数学者的看法是,中央向地方权力的下放,地方收入留成比例的提高,强化了地方政府的利益动机,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Qian和Weingast,1996;Qian和Roland,1999)。但也有学者指出,财政分权所带来的这种激励机制仅仅在沿海地区发挥了作用,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这些地区带动的。因为这些地区充分受益于外来直接投资的流入、浓厚的企业家传统以及国有企业面临的预算软约束(Young,2000;Tsai,2004)。这一方面已有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分权与经济增长以及分权和宏观经济稳定两个问题上。 (1)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研究。关于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研究,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结论。主要是因为在不同的研究中衡量财政分权的方法存在着差别。Zhang和Zou(1998)注重于财政资源在中央和地方间的分配,用人均省及省以下的财政支出与中央财政支出的比例衡量财政分权程度,并据此估计财政分权的影响。解释变量中包括了劳动力增长、投资增长以及以实际税率衡量的税收。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与他们的结论不同,林毅夫(2002)等人认为财政分权积极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林毅夫的研究注重于地方政府对中央财政政策激励的反应,使用边际留成比例衡量财政分权,选择了28个省级政府1970-1993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是财政分权主要通过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而不是促进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马骏(1997)同样发现财政分权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同的是,马骏选用的衡量财政分权的指标是省级政府的平均留成比例,而非边际留成比例。乔宝云(2002)就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和财政资源分配均等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取舍关系进行了探索。他使用中国1985-1998年间分省的有关数据,建立联立方程组计量模型,对经济增长率、分配均等和财政分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对于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种正面影响并不是线性的。 (2)与宏观经济稳定相关关系的研究。Rajiv Lall和Bert Hofman(1994)在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财政根源时发现,实施财政分权后,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是一种特殊的双重领导和条块管理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地方政府官员负有双重受托责任。1980年以来开始的放权让利改革,强化了地方政府官员的权力和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激励,地方官员的受托责任也产生扭曲:对本级政府负责成为其首要目标,“条条管理”让位于“块块管理”。这种分权所带来的财政后果是,中央收入比重的逐年下滑以及中央对地方财政赤字控制能力的削弱。这些负面的财政后果进而成为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财政根源。然而,也有学者认为财政分权改革是维护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Montinola(1995)认为“中国式的财政联邦主义”在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和展开竞争提供激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保护改革的作用,这主要包括为中央政府的经济攫取和其他非正规资源配置能力施加了一种可信的限制。钱颖一和Weingast也持类似的观点(Qian and Weingast,1996),他们认为1980年代中国的财政分权改革确立了一种“维护市场”的财政分权框架,改革赋予地方政府管理本地经济的责任,强化了地方政府预算约束。同时,改革也有助于消除地区间的市场分割,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与钱颖一等人的观点不同,Li和Lin(1999)将中国的成功归因于改革过程中“维护市场的威权主义”的确立。他们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实现了在中央政治控制和协调下经济分权化和地方预算自主间的平衡。 3.对财政分权程度的研究。在这一问题上学者们的看法比较一致,即中国的财政已经过于分权。既有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设计一定的指标体系来衡量财政分权的程度。赵志耘和郭庆旺(2005)在研究中所选取的两类指标是地方政府收入自主权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在地方政府收入自主权的三个衡量指标中,地方政府的税收控制指数比较小,表明中国地方政府的税收自主权较小,其他两个指标——地方财政本级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和地方财政本级收入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都表明中国的财政分权程度已相当高。特别是第二类地方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的指标,充分反映了中国是一个财政高度分权的国家。 国际比较也表明相同的情况。王绍光(1994)认为分权存在底线。通过研究34个国家中央财政收支的情况,他发现尽管各国国情不同,但当今世界一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或支出不应低于财政总收入和总支出比重的50%或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如果某一国家在上述四个方面全部低于这些指标的话,就可以认为超出了分权的底线。他发现,前南斯拉夫在1980年代就超过分权底线,随后即出现了国家的动荡不安。而中国的上述四个方面也低于相应指标,表现为中央政府所应承担的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能力十分低下。这表明,中国的“放权让利”改革已经走过了头,超过了分权的底线,需要作出新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才能避免出现最坏的结果。 尽管普遍认为,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初步带来了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规范化、科学化与公正化(楼继伟、李克平和项中新,2002),实现了提升“两个比重”的既定目标(高培勇,2004),是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次重新集权化(EraDabla—Norris,2005)。但是,财政分权依然处于过度的状态。由于过度分权,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没有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没有改善财政资源分配的均等(乔宝云,2002)。姚洋 (2003)也认为,适度的财政分权有积极的作用,但目前中国财政分权由于制度供给的失衡而远远超过了适度的界限,其后果是导致了各级政府对事权的推诿和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在基层的积累、政府行为的商业化和机会主义倾向、地方公共品提供的分散化和小型化、地区差距的扩大,以及政府预算约束的软化等诸多问题。 4.简要评价和思考。通过对相关研究中国财政分权问题文献的梳理,不难得到以下结论:第一,财政分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多层面的考量。从研究方法看,以往的研究既有规范分析,也有实证分析;研究视角上,历史和现实相结合,国际经验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既有的研究不仅涉及到宏观经济稳定等经济领域问题,也关乎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设计等政治、法律问题。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财政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管理问题。对其研究和处理必须拓宽视角,不能拘泥于财政本身。第二,需要构建一个能够解释、分析中国财政分权问题的理论框架。目前,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国财政分权问题时,往往直接照搬西方财政分权理论对中国情况进行分析,缺乏对中国特殊国情的深入考量。传统西方财政分权理论建立在发达国家的基础上,其关键性的前提,如成熟的代议制民主体制等,在中国并不存在,因此,正如Bahl所言,中国财政分权所获得的“好处”不能用传统的分权优点所解释(Bahl,2003)。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文献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现行财政分权制度安排的弊端进行了中肯的分析,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但由于缺乏宏观层面的理论指针,这些政策建议只能是局限于财权或事权划分等方面的零敲碎打式的制度创新,尚未有能够指导中国财政分权制度建设进程的系统化的理论出现。这一点也许正是下一步研究中国财政分权问题的关键所在。
财务风险的定义和基本类型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使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形成的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或更大收益的可能性。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都可能产生风险。 根据风险的来源可以将财务风险划分为: [编辑]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指的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效应、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利率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金融资产的波动而导致筹资成本的变动;再融资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品种、融资方式的变动,导致企业再次融资产生不确定性,或企业本身筹资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再融资产生困难;财务杠杆效应是指由于企业使用杠杆融资给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带来不确定性;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企业外汇业务成果的不确定性;购买力风险是指由于币值的变动给筹资带来的影响。 [编辑]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在我国,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拥有企业股权的25%以上应该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主要有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两种形式。股票投资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投资形式;债券投资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定期收取固定的利息,所面临的是被投资者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投资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道德风险、违约风险等。 [编辑]3.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经营风险主要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采购风险是指由于原材料市场供应商的变动而产生的供应不足的可能,以及由于信用条件与付款方式的变动而导致实际付款期限与平均付款期的偏离;生产风险是指由于信息、能源、技术及人员的变动而导致生产工艺流程的变化,以及由于库存不足所导致的停工待料或销售迟滞的可能;存货变现风险是指由于产品市场变动而导致产品销售受阻的可能;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是指由于赊销业务过多导致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增大的可能性,以及由于赊销政策的改变导致实际回收期与预期回收的偏离等。 [编辑]4.存货管理风险 企业保持一定量的存货对于其进行正常生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如何确定最优库存量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存货太多会导致产品积压,占用企业资金,风险较高;存货太少又可能导致原料供应不及时,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严重时可能造成对客户的违约,影响企业的信誉。 [编辑]5.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资产不能正常和确定性地转移现金或企业债务和付现责任不能正常履行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把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从企业的变现力和偿付能力两方面分析与评价。由于企业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发生的问题,称为现金不足及现金不能清偿风险。由于企业资产不能确定性地转移为现金而发生的问题则称为变现力风险。 [编辑]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般原因有以下几点: 1.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性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主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这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这主要存在于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关系中,很多集团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关系十分混乱,资金使用没有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编辑]化解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安全消除财务风险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对于企业财务风险,只能采取尽可能的措施,将其影响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1.化解筹资风险的主要措施: 当企业的经营业务发生资金不足的困难时,可以采取发行股票、发行债券或银行借款等方式来筹集所需资本。 2.化解投资风险的主要措施: 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来看,投资风险主要应该通过控制投资期限、投资品种来降低。一般来说,投资期越长,风险就大,因此企业应该尽量选择短期投资。而在进行证券投资的时候,应该采取分散投资的策略,选择若干种股票组成投资组合,通过组合中风险的相互抵消来降低风险。在对股票投资进行风险分析中,可以采用β系数的分析方法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不同证券组合的风险。β系数小于1,说明它的风险小于整个市场的平均风险,因而是风险较小的投资对象。 3.化解汇率风险的主要措施: (1)选择恰当合同货币。在有关对外贸易和借贷等经济交易中,选择何种货币作为计价货币直接关系到交易主体是否将承担汇率风险。为了避免汇率风险,企业应该争取使用本国货币作为合同货币,在出品、资本输出时使用硬通货,而在进口、资本输入时使用软通货。同时在合同中加列保值条款等措施。 (2)通过在金融市场进行保值操作。主要方法有现汇交易、期货交易、期汇交易、期权交易、借款与投资、利率—货币互换、外币票据贴现等。 (3)对于经济主体在资产负债表会计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折算风险,一般是实行资产负债表保值来化解。这种方法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上以各种功能货币表示的受险资产与受险负债的数额相等,从而使其折算风险头寸为零,只有这样,汇率变动才不致带来折算上的损失。 (4)经营多样化。即在国际范围内分散其销售、生产地及原材料来源地,通过国际经营的多样化,当汇率出现变化时,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生产、销售和成本的变化趋利避害,增加在汇率变化有利的分支机构的生产,而减少汇率变化不利的分支机构的生产。 (5)财务多样化。即在多个金融市场以多种货币寻求资金的来源和资金去向,实行筹资多样化和投资多样化,这样在有的外币贬值,有的外币升值的情况下,公司就可以使绝大部分的外汇风险相互抵消,从而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4.化解流动性风险的主要措施: 企业的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项目。防范流动性风险的目的是在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应该确定最优的现金持有量、最佳的库存量以及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等。我们都很清楚持有现金有一个时间成本的问题,手中持有现金过多,显然会由于较高的资金占用而失去其他的获利机会,而持有现金太少,又会面临资金不能满足流动性需要的风险。因此企业应该确定一个最优的现金持有量,从而在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5.化解经营风险的主要措施: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越稳定,企业未来的经营收益就越确定,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因此企业在确定生产何种产品时,应先对产品市场做好调研,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销售价格是产品销售收入的决定因素之一,销售价格越稳定,销售收入就越稳定,企业未来的经营收益就越稳定,经营风险也就越小。
一、ERP与业务流程管理(BPM)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以财务会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roject即我们常称的ERP),是一个财务会计导向的全面企业集成系统,管理整个供需链上的各个实体的价值,实现对制造、财务、客户、分销和供应商的业务流程管理;是依托信息技术等手段,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克服企业中的官僚制约,使得各业务流程无缝平滑地衔接,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业务的精确度,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交易成本。业务流程管理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不是一个新概念,甚至不是一个新名词。它是从相关的业务流程变革领域,如业务流程改进(BPI)、业务流程重组(BPR)、业务流程革新中发展起来的。流程管理技术也是从早期的工作流管理、EAI、流程自动化、流程集成、流程建模、流程优化等技术中发展起来的。一般来说,它就是企业将现有的内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有效监控企业战略目标的执行,从而确保企业的战略目标能够实现。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实现了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其次,它实现了多个企业系统之间的无缝集成。ERP 实施后,ERP 系统为企业流程管理提供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尤其具有柔性的ERP系统能够更好的支持流程管理。由于BPM 是伴随企业整个寿命周期的,ERP 系统运行后企业的流程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必然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企业的战略转变,流程也随之转变,从而必然需要流程管理支持这种转变。从另一个角度讲,ERP 系统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变化(战略转变、主营业务转变、流程转变等)。BPM 支持企业的战略转变,如果 ERP 系统能够很好地支持 BPM(支持流程的动态变化),那么也就支持了企业的发展变化,从而可以提高 ERP 系统的应用效率和成功率。所以在 ERP 系统运行后的 BPM 是必要的。另外,BPM主要是规模化企业发展过程中对管理进行改造的需求,而规模化企业在管理领域应用的IT技术主要是ERP系统。因此说BPM的实施离不开ERP系统的支持。二、实施ERP系统后对企业财务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的影响(一)实施ERP系统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1. ERP扩大了财务管理的内容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资金等有形资产。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产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人力资源、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大大提高。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投资对象之一。然而,由于无形资产确认、计量的困难,传统核算型软件受到很大限制,进行财务决策时也很少考虑这些无形资产。 ERP系统除了财务系统外,还包括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等系统,可以从各方面对这些无形资产进行分析、预测,丰富了财务管理的内容。2. ERP系统突出了财务管理的整体性,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和信息服务全面性ERP系统除了提供必须的财务报表外,还能提供多种管理性报表和查询功能,并提供易于使用的财务模型和分析模块,更全面地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战略决策和业务操作等各层次的管理提供服务。ERP系统对大量规范业务的计量都可以在初始化中加以设置,自动生成相应的凭证,记录工作可由系统自动完成,计算和报告中的大部分工作也能通过系统设置而自动完成。另外,ERP系统的集成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保障了财务管理所需信息的质量。系统的实时性又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3. ERP系统使财务管理与生产管理有机结合,发挥计划与控制作用系统可以把企业的生产和财务管理集成在一起。在一个集成的环境下,当生产经营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时,很容易驱动会计核算系统正常运行。因为,从根本上讲,生产人员与财务人员有着相同的基本处理逻辑,只不过前者用物料计量单位表示,后者用货币单位表示而已。 由于生产经营系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有效可信,所以,会计系统将会得到一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有效的数据作为工作的基础。有人说,由财务管理系统驱动生产管理系统非常困难,而由生产管理系统驱动财务管理系统则容易得多。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如果生产管理系统行之有效,财务人员完全可以利用它作为建立一个有效的财务系统的基础。在成功地运行ERP的企业中,财务管理人员都会感到他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他们的计划控制能力提高了。其原因在于,生产系统和财务系统在同一环境下,就可以用相同的语言来谈论同一件事情, 这样他们之间的不协调状况就消失了,自然有助于效率和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ERP作为整个企业的信息系统,使得企业整体合作的意识和作用加强了,通过准确、及时的信息传递,使大家的精力集中在同一方向上,以工作流程的观点和方式来运营和管理企业,而不是把企业当作一个个部门的组合。4. 细化成本核算以加强成本管理ERP上线带给成本管理的第一个变革是建立了标准成本体系。目前,公司对所有物料收、发、存都采用标准成本核算,对产成品的直接材料消耗定义物料清单。成本核算对象进一步细化,按物料编码核算成本,通过子库存转移实现同一法人内部物资转移,成本费用控制高度集中。同时能适时监控采购物资的实际采购价格,及时了解公司各项大宗原材料等市场信息,促进采购成本降低,保证公司成本、利润核算更加真实、科学、准确。5. ERP系统改变了企业资金管理模式作为公司的管理者,必须时时关心整个公司的资产流动性,防止发生公司整体的支付危机。在现实情况下,大型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甚至倒闭,很多是由于资金的周转不灵。ERP资金管理的两个重要功能,即自动实时生成现金流量表和利用内部银行结构对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可以使集团总部作为投资中心,进行资金的合理分配与运用。ERP资金管理模块中的资金预测功能加强了企业对中短期现金流量的预测,能及时预警,保证公司的顺利运作。(二)实施ERP系统对业务流程管理的影响1. ERP 为企业 BPM 提供业务蓝图企业的BPM应该使企业的流程走向何方,它是由企业的战略决定的,战略是由市场和企业生存环境决定的。但是,因为传统管理模式的惯性作用,企业管理者很难突破原有思维的约束勾画流程的蓝图。即便是出色的管理者有着美好的流程优化、重组的想法,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也会出现走样的情况。而融入先进管理思想的ERP系统能够为企业流程管理提供美好的蓝图,并且指引着BPM的方向。2. ERP 是 BPM 的推动力ERP系统的成功实施确实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这是勿庸置疑的。许多企业从局部的信息化、自动化,到整个企业的信息集成,一步一步地随着IT技术的发展,应用IT技术逐步走向集成化。在IT的过程中必然涉及流程的优化、重组,而ERP系统更要求企业的流程打破原有的秩序,以适应ERP系统实施应用的需要。3. ERP 为 BPM 提供有力的支持BPM可以理顺企业的业务过程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然而如果在实施BPM的过程中没有IT技术的支持,BPM的实施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会影响实施的成功。例如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企业里面可能有许多相同的数据会以不同的格式存在,并分别存储起来,这往往会发生错误和浪费时间。可以想象如果没有IT技术的支持,要消除这种情况,在数据产生的源头一次获得数据并将数据在企业内流传共享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信息共享技术也可以将串行的业务处理过程变为并行业务处理过程。BPM要求在工作点进行决策,员工要对执行的结果负责,这要求员工在接受培训掌握新技能的同时,要确保能够得到控制工作所需的信息,而这也需要IT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BPM侧重管理思想,而ERP则侧重于技术手段。从BPM实施的目标来看,BPM也是离不开IT技术支持的。这是因为,BPM从管理上理顺了企业的业务流程,使企业的经营过程科学化、合理化。如果没有IT技术的支持,业务过程虽然合理了,但员工个人的工作效率不能提高,从而将企业的“瓶颈”从业务过程上转嫁到员工的工作效率,而要消除这种情况,要么增加工作时间,要么增加员工人数,显然这又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这与BPM的目标是相矛盾的。三、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中的应用(一)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1. ERP中的ABC成本法针对传统成本会计不适应新制造环境的局面,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和基于ABC的作业成本管理(ABCM),在美、日和西欧诸国的企业尤其是竞争激烈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ABC成本法是以作业(Activity)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记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把所有的作业成本分配给作业成本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ABC成本法是会计界首先提出来的。应当说它的理论本身并不复杂,但是由于企业的内部流程是千变万化的,成本动因也无法标准化,因此理论的实践变得比理论本身复杂多了。随着企业IT技术的运用,ERP为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ERP的集成性使得ABC成本法完全融入整个系统,成本动因数据可以自动从ERP中其他模块中获得,比如销售、采购、生产、人力、财务等,使得ABC成本法能在企业中得到很好的应用。2. 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财务管理的功能主要是基于会计核算的数据并加以分析,从而进行相应的预测、管理和控制活动。它侧重于财务计划、控制、分析和预测,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然而,ERP系统中的财务管理模块已经完成了从事后财会信息的反映,到财务管理信息处理,再到多层次、一体化的财务管理支持。这种转变体现在,它吸收并内嵌了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改善了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它在支持企业的全球化经营上,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提供一个统一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平台,同时也能支持各国当地的财务法规和报表要求。如:提供多币种会计处理能力,支持各币种间的转换;支持多国会计实体的财务报表合并等;支持基于Web的财务信息处理。为支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和基于Internet的应用系统(如销售订单处理等),部分财务信息还可以通过Web方式收集和发布。总之,这一切,倘若在非ERP的环境下,即使依靠“人海战术”来完成,其效益也是有限的。(二)BPM与ERP系统的应用企业的业务流程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地变化,ERP系统不能与企业的流程管理分离,但ERP对企业业务流程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管理。BPM优化了企业的流程,并使ERP向基于流程的方向演进,它是企业成功实施ERP的基础。BPM与ERP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关系如下。1. 利用BPM优化企业流程流程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通过BPM系统首先应把企业的关键流程导入系统,由系统定义流程的规则。再以数据、图形、报表等形式给出哪些流程合理,哪些流程需要调整,随着企业流程的不断执行和优化,形成企业自己的特点,给企业的领导者提供决策的依据。2. BPM让ERP向基于流程的方向演进企业在没有采用IT手段之前,所有的业务流程是通过手工方式运作的,是一对一的管理方式。而引入了IT手段之后,业务流程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采用一对多的运作方式,信息可以同时传递给多个部门。为此,企业如果应用ERP,首先必须与企业的流程管理现状相适应,必须有利于企业业务流程管理的提高。如 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企业时,首先应当根据企业的业务流程及企业长远的发展规划,结合目前企业的现状,利用BPM为企业设计出业务流程的改进与重组方案,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找出缺少的流程,把不规范的流程规范化,最终提出合理的业务流程,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然后再利用ERP将手工信息流程转变为信息技术流程,从而直接实现企业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银行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风险及管控策略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银行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风险及管控策略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随着其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为国内大型企业所重视。商业银行作为大型金融服务机构,对其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风险和应对策略进行研究,有助于该类企业更加快速、有效地实现财务共享服务,跟随金融行业国际化进程。本文以商业银行财务共享服务实施为切入点,对这一模式实施中的风险识别点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
关键词: 财务共享;财务共享服务;商业银行;风险及对策;
随着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不断进步,传统财务管理在信息传递、保真、成本控制、管理效率等方面的弊端逐渐明显,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逐步为国内的金融业所接受并得到推广。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过程是一项长期、复杂、涉及面非常广的工程。在这期间,可能遇到各方面的风险,如果这些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将给财务共享的实施带来更大难度和阻力,降低实施的最终效果。因此,如何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对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控,是商业银行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过程中关注的焦点,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财务共享服务及其优势
(一)财务共享服务的内涵及特点。
财务共享服务是一种整合财务资源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企业财务流程再造,并达到精益化和标准化。信息技术是财务共享服务的基础,财务价值创造是财务共享服务的重点,围绕这个重点,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功能实现机构,对企业中的不同业务和流程涉及到的财务人员和财务流程进行调整,达成财务基础活动的集中、标准和统一处理,是财务共享服务要实现的功能。因此,财务共享服务本身具有集中化、标准化和流程化的特点,且能够达到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升顾客满意度、改进整体服务质量、提高业务处理效率的目的。
(二)财务共享服务内容框架。
财务共享服务的内容框架主要包括战略定位、业务流程、组织与人员、信息系统、运营管理和风险与变革管理等六个方面。战略定位是整个框架的纲领,决定着财务共享服务的导向,保证整个框架中的所有环节保持与战略的一致性;业务流程、组织与人员、信息系统和运营管理则是整个框架的主体部分,是财务共享服务功能实现的基石;风险与变革管理跟随着财务共享服务的全过程,能够使得实施过程中的冲击、风险降低,达成管理模式的优化。
(三)商业银行实施财务共享的优势。
商业银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对于银行企业的整体管理提升和其自身价值的体现,都有推动和促进的作用,具有四个较为明显的优势:第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让财务人员在共享条件下能够实现不同业务领域任务的同步处理,减少了大批量的重复性工作,组织内岗位精简、人员缩减,报酬成本随之降低。同时,统一化的处理流程也可以减少其分支机构的监管成本。第二,提升内控水平,加强风险管控。财务共享服务对于商业银行内部制度及业务流程的规范,能够在岗位设置、操作标准化和信息处理等方面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统一管理,强化了事前和事中的风险控制,将数据和业务衔接的更紧密,让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更加完善,对操作风险的防控更加有效。第三,信息传递实时、透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在统一化上面依赖于人员素质,传递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保障性方面较差,加上组织结构问题,信息传递多次之后,难免失真。财务共享服务的集中核算和管理层级减少则可以避免这种问题,减少失真问题的出现,降低会计信息传递中的错误,更加真实地反映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第四,聚焦核心业务,增强企业竞争力。传统财务管理过程通常重核算、轻战略,在财务决策、财务分析、预算控制、风险控制等方面都存在短板。财务共享服务本身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加上人力资源整合,完全可以实现以财务数据及分析辅助核心业务决策,从财务管理方面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商业银行财务共享服务实施中的风险识别点
(一)战略规划方面的风险。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现,通常需要充分的准备和详细的战略规划。这个过程需要确立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目标和方向、运作的模式和方法、涵盖的业务环节和范围、所需的资金投入和成本、银行高层的态度和认识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面临的风险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管理层和普通职员的风险认识观念不足,主动防控意识缺乏;实施之前的计划准备不够充分;选择共享服务运作的模式和设定目标不当;对业务环节和范围的界定不够科学;共享服务中心选址失误;实施成本和资金投入太大等。
(二)组织架构方面的风险。
财务共享服务实施之前,银行的组织架构和各部门的职能及权限都需要重新设置与分配。这种组织结构的变动,会带来一些新的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因财务集权化倾向明显,尤其是分支机构的财务权限集中上移,管理自主权限较少,容易产生管理抵触,带来管理上的风险;银行内部财务职能的转变和权限的重新分配,在磨合期会带来一定的冲突和适应难题,形成一定的管理风险;制度的变革必然影响组织内的利益关系,来自内部的阻力也会带来一定的责任和操作风险。
(三)人员管理方面的风险。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使得财务人员的工作发生一系列变化,原本的高重复性劳动被数据共享、预测分析和管理报告取代。这种职能转型,会在人员管理方面产生两个方面的'风险:工作职责和内容的大面积变动,不但会使职员产生一定抵触,还涉及到岗位重新分配的沟通等,容易产生组织人员稳定性方面的风险;共享服务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技术,需要财务人员在这方面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部分人员会因这方面能力不足,面临业务操作失误风险。
(四)流程再造方面的风险。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现,是对传统财务会计模式的颠覆。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的财务工作流程面临重新构建,容易出现的风险主要有三个方面:业务环节和流程设计与整合工作具有一定复杂性,较易出现设计不合理、规划不周密的地方,带来流程上的漏洞,增加操作的风险;财务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提高,其在特殊业务和环境变化时容易出现无法适应银行业务需求的情况,引起流程僵化的风险;流程设计完成后,后续优化延宕,无法在执行问题出现时再次快速优化,导致执行方面的风险。
(五)系统建设方面的风险。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现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依赖各种系统开展工作。系统的建设会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包括以下方面:系统前期需要进行整合,因整合能力不足带来的风险;在进行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考虑不周引起系统设计不合理的风险;因系统设计后,其支撑能力不足导致的风险;系统自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带来的风险;大范围的财务数据存在共享方面的风险。
(六)税收法律方面的风险。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需要进行共享中心构建,自然涉及到涉税工作转移问题。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带来税收法律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几个方面:涉税转移和组织机构变革带来税务稽核工作难度加大;财务共享服务实施中对税务政策的反应及时性欠佳;涉税转移时对于税收政策的选择失当;财务共享服务与法律法规之间的适应性风险等。
三、商业银行财务共享服务实施中风险管控对策
(一)重视战略规划的实施节奏和评估。
商业银行应对财务共享服务实施中战略规划方面的风险,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管理层的风险意识问题,不但要认识到财务共享服务本身的优势与未来作用,更要认识到其中隐含的各种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形成充分的认识,以便按部就班地实施,控制实施节奏,使组织充分做好内外部准备工作,促进财务共享在平稳、渐进中实现;二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战略目标,紧紧围绕目标开展工作,并做好实施效果的充分评估,控制好各类风险因素,降低战略规划的风险。
(二)合理进行组织结构和职能的调整。
对于组织架构方面的风险问题,商业银行在进行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方面重视组织架构的变革,合理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划分好银行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加强前端的会计监督,充分将业务环节与流程和财务共享服务融合,使部门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财务共享服务实施中,在职能、权限划分等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部门利益的平衡,使组织内部成员达成一致的认知,同时强调财务工作的中立性,以缓解组织架构变革带来的冲突和适应难点。
(三)提升财务人员的职能认知和业务专精。
针对商业银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人员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采取两个方面的管控对策:一是对财务人员职能转变中抵触心理的缓解,需要在确认职能转变具体路径的基础上,充分给财务人员提供应有的帮助,使其尽快找到合适的业务岗位,适应职能转变后的角色,减少其抵触心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二是针对职能转变后的新业务,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高其在自身业务岗位上的适应能力,减少操作失误的风险。
(四)统一再造流程及后续的管理与优化。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流程再造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产生风险。为了对这些风险进行防控,需要财务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流程再造或改造应当在统一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商业银行本身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对会计政策、会计科目、数据填报规范等进行统一化的设计,并在统一设计的基础上,对业务流程进行认真梳理,进行多项审批流程的管控,降低业务流程方面的变化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对于再造后的流程执行中出现问题,应当及时进行解决,并重视流程的管理改进和优化,并对统一业务流程中无法解决的一些特殊问题或环境变化带来的不适应问题进行解决和优化。
(五)搭建信息化管理系统集成平台。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现需要在商业银行内部实现全面的信息化管理,这个过程中风险的防控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财务共享实施的战略目标进行主要信息系统的搭建,安排正确的建设时机,为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实现提供技术上的基础;二是要根据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进行系统的集成与整合,促进风险的内部控制体系与信息系统之间的融合,搭建全面、有效的系统集成管理平台。
(六)建立柔性的税务和法律管理机制。
财务共享服务实施中带来的涉税风险,一方面需要银行加强涉税团队的建设工作,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的研究力度,谨防触碰法律底线,建立起严谨、柔性的税务管理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法务部门重视法律法规的政策解读,运用法律武器帮助商业银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对于商业银行意义重大,不仅能够起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还能提升内控水平、加强风险管控,同时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管控质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商业银行财务体系发展中的大势所趋。但是,在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战略规划、组织架构、人员管理、流程再造、系统建设和税收法律等方面的风险问题。针对这些风险问题,商业银行需要从战略规划的实施、组织结构和职能的调整、财务人员的职能转变和业务专精、再造流程的管理与优化、信息化管理集成平台的搭建、柔性税务和法律管理机制的建立等各个方面进行管控,以达到防控风险、实现财务共享的整体目标。
四、参考文献
[1]王怡.A商业银行财务共享服务风险管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8.
[2]刘喜文,谢杨,邹颖,等.商业银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研究[J].农银学刊,2019(04).
[3]景峰.财务共享模式在商业银行中应用是大势所趋[J].首席财务官,2018.
[4]陈卫兵.运用金融科技构建商业银行新型财务共享模式[J].财会学习,2019(07).
[5]刘宇.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风险与控制研究[J].商讯,2019(35).
[6]李国全,杨勇.财务共享模式下中小商业银行财务转型初探[J].中国银行业,2019(06).
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难点与解决方案论文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向着多元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带来的财务运作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下降、风险识别与管控难度增加等问题也逐步显现,财务工作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近些年,财务共享模式得到诸多跨国企业的实践,也得到更多国内企业的关注。在财务共享理念的影响之下,财务管理更加体现专业化水平,数据信息传递的便捷化,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充足的动力,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共享,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顺应时*发展形势的必然选择。为此,本文主要针对大型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面临的难点问题进行重点探讨,并探究积极的解决方案,希望给我国企业财务共享的发展带来积极意义。
关键词: 企业 财务共享 实施难点 解决方案
20XX年12月财政部印发《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第三十四条规定:“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中心。”随着财务共享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开始认识财务共享的优势,并践行财务共享之路。
1 探究财务共享中心实施的普遍意义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技术、人才的竞争,也是成本的竞争。财务共享因其在流程管理、绩效管理、信息化智能方面特有的优势,能够极大地提高核算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流程标准化,提高核算效率
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和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带来了工业流水线的新时代。时至今日,仍然是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提高效率的主要工具。财务共享就是分工和科学管理在财务领域的重要实践。通过将财务核算划分为标准化流程,统一审核标准、统一操作步骤,使财务会计专注于各个细分环节,提高熟练程度,为财务流程和处理效率带来质的改变。根据艾森哲公司(Accenture)在欧洲的调查,30多家在欧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跨国公司平均降低了30%财务运作成本。说明财务共享模式对于降低企业财务运营成本具有显著效果。
量化考核,公开透明的奖惩机制
企业通过财务共享中心这个新型组织,改变了企业内部各项分支机构中的传统财务组织体系,从而将人工成本控制理念有效地根植于其中,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流程标准化、同类业务规模化,使标准工时这一生产领域的成本管理概念引入了财务共享中心的KPI考核中。以同类业务的平均办理时间作为标准工时,计算出标准单量。对考核期内实际工单量超过标准单量的员工给予奖励。这种公开透明的量化考核方式推动核算效率不断提升。
信息化智能逐渐替代人工操作
由于财务共享剥离出的是大量繁冗、重复的日常核算工作,规则固定统一,具备信息系统智能化操作的空间。现如今,业务端预生成财务数据、系统自动识别加总发票等各种便利都已成为现实。而财务共享中心可发挥规模效益,消化增加的信息化成本。信息系统的不断优化升级,将逐渐替代更多的人工操作。可以预见,未来的财务会计将摆脱事务性工作,转型为规则设定和结果复核。
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统一核算标准,增强数据可比性及有用性
传统的财务组织形式下,各成员企业间管理要求、人员素质都存在差异,容易造成风险点难以识别,核算列报不规范的情况。财务共享通过再造流程,使成员企业间的核算标准、业务流程趋于统一。统一的合同管理、统一的审核要求、统一的往来对账和清账,财务数据信息方面能够趋于规范标准,极大地提高了财务信息质量。同时,财务信息差异化的减少,也带来数据分析方面的便利,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解放财务人员,更能专注于战略及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的核心是服务经营,创造更大的管理价值。财务共享将核算型以及价值创造型财务相分离,将企业财务人员从大量重复性的事务类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战略、计划、分析、考核等高附加值的财务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发挥财务管理的价值。
2 大型企业集团在财务管控方面的特点及内在需求
合理分配有限资源
优质资源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对于企业都是稀缺的。企业能够快速合理地分配有限资源,才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多元化,区域覆盖更广,需要及时掌握企业的资源变化,识别价值增长点,把握稍纵即逝的商机,将优质资源分配到更有价值的区域和方向。传统的财务组织模式下,财务信息层层加工汇总、信息传递慢,容易丧失把握稍纵即逝的商机。财务共享通过集中处理财务信息和高度的信息化,及时提供资源使用明细,综合考量企业在会计、资金以及评价等方面的资源共享现状,从而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财务共享的资金集中结算的功能,可以减少各成员单位资金账户沉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有效管控复杂风险
大型企业集团在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同时,也在无形当中增加了企业的风险系数。集团管理层级增加,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容易造成成员企业各自为政,损害股东利益。企业风险需要及时地干预救治,单纯的制度建设和事后审计,都无法有效防御风险。财务共享采用扁平化的组织方式,增强了财务独立性,防止各成员企业经营管理层的不当干预,信息更加透明。此外,在财务共享中心的干预影响之下,企业能够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信息制度,合理利用企业风险的评价指标,将企业风险设置成自动揭示,并能够积极采取相应的语境机制,从而保障风险能够及时地预防。
3 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难点
大型企业集团虽然具有成员企业数量多、同类业务量大等特点,易于发挥财务共享的规模优势,同时也具有涉及行业多、机构分布范围广甚至跨越海内外的特点,对实施财务共享提出了新的挑战。
信息系统平台很难具有普遍适用性
财务共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下的产物。因此,信息系统是财务共享实施的基础。信息系统是否与企业的管理需要相适应,决定了财务共享实施的成败。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一套财务核算系统,还包括资金支付、流程审批、存货管理、供应商客户管理、业务管理等多种系统的集成。随着大型企业集团多元化的发展,行业跨度大、业务复杂程度高等特点,决定了任何一套信息系统都难以完全适应集团内的全部行业、企业。同时,各企业往往已存在适应行业特点的业务系统,例如:酒店预订系统、客房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系统等。如何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对接,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减少重复录入与核对,都是大型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的难点。
流程与标准很难统一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是一项曲折而又漫长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财务共享中心发展的核心就是流程和标准再造,包括:流程梳理、流程重组、标准确立、标准统一。在企业集团多元化发展的影响之下,成员企业经营的业务不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其业务范围和管理模式都存在着诸多差异,企业想要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体系难度较大。需要对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历程以及各项制度有着充分了解,企业在此过程当中会损耗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一方面是集团统一管控的标准化需求,另一方面是各成员企业内部已存在的个性化管理需求。为使二者逐渐趋于统一化,需要打破既有的管理模式,并加强对于企业运营管理的控制力度,这样的举措不仅造成基层管理人员的抗拒,继而导致上级管理人员的管理受阻,不利于财务共享的'实施与发展。
选址很难兼顾各方需求
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践行“走出去”战略,在海外投资设厂或收购兼并海外经营机构。发改委发布的《中国对外投资报告》显示,中国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攀升,2016年已达到亿美元,跃升全球第二位。成员企业地域分布广,为财务共享中心的选址带来很大的困难。受时差以及政策、法规、文化方面的差异影响,国内建立的共享中心很难对各海外项目的财务、资金等需求做出及时反应。即使对于非跨国企业集团,也存在着集团总部管控和人力成本压力等各方面原因,影响财务共享中心的选址。从加强集团管控的角度,选址更倾向于集团总部,但集团总部往往位于沿海发达地区,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财务共享低成本运营的理念背道而驰。如果选址在欠发达地区,虽然降低了成本,但项目所在地往往人才比较匮乏,集团管控的力度也相对薄弱。在国内最早实施财务共享的中兴通讯,就经历了选址从集团所在地深圳,迁往成本和人才都较为平衡的西安。
财务与业务脱节
财务共享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将会计职能明确划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从各企业的财务部门脱离出来,纳入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共享实现了专业化,但受到地域与环境的限制,难以了解企业的经营业务及其变化。如何让财务数据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更好地满足管理需求就现实地摆在财务共享中心面前。在税务方面,由于财务共享不再接触当地税务部门,税务敏感性降低,税务风险提高;同时不了解当地优惠政策,也使企业丧失了很多机会成本。
财务人员个人发展受限
财务共享的专业化和岗位细分责任制,决定了财务共享岗位从事的是大量标准化、重复性、简单的工作。严格按照既定的规范和程序执行,是对财务共享人员的普遍要求。岗位局限性强,难以获得知识和管理经验的累积,更难有创新和发展。财务人员各项工作的实施缺少认可度、晋升空间小,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因此造成财务共享的人员流失率普遍偏高,对于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都造成不良影响。
4 解决方案
选择适合企业的战略结构
虽然财务共享已经成为各大企业集团发展的方向,但整体实施思路不应“一刀切”,应根据企业自身的行业特点、机构分布,选择适合的战略结构。分板块、分区域建立多共享中心或者分业务逐步纳入单一共享中心都是可以选择的方案。
分板块建立多共享中心
对于行业跨度大、同行业机构数量多的企业集团,可以考虑分板块建立多个共享中心。同板块内容易统一标准、流程,且再造后的流程符合行业特点和行业管理需要,业务与财务的融合度更高。同时,在板块内可节约运营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实施难度。分板块共享也并非适用于所有多元化企业集团,部分企业行业较多但是行业机构数量明显过少,无法达到行业内规模优势。此外,由于各板块标准和流程不统一,板块间财务人员和财务数据无法共享,难以达到最优经济性。后期将会面临较大程度的数据分析相关方面的困难,对于各项数据的分析以及利用将成为限制财务共享中心发展的首要因素。
分区域建立共享中心
对于机构分布广,尤其多跨国机构的企业集团,可以选择分区域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由于各国在核算制度、税收法规等方面差异性较大,如果建立全球统一的财务共享中心,难以适应各区域的业务需求。因此,很多跨国企业都选择按大区建立多个共享中心,有利于满足财务共享区域内不同业务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分区域建立的共享模式能够保障各区域板块间都存在共享中心,避免出现重复建立,最大程度地实现行业跨度,保障多元化企业的趋于共享中心正常运作,从而有效迈出行业发展的关键性一步。
分业务逐步纳入单一共享中心
单一共享中心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企业财务资源,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在成本效益方面和数据共享方面也更具优势。对于行业跨度不大、分布区域相对集中的集团企业,可选择单一共享中心。单一共享中心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可以选择业务量大、重复度高、易于标准化的业务先纳入共享范围,例如:薪酬支付、合同管理、资金调拨等业务;也可以按照先主业后副业,将成员企业分批纳入共享。这种分批分步的方式可以降低财务共享实施过程中的阻力,但仍难以解决多元化、区域广所带来的固有难题。
在实践过程中,无论是分板块、分区域的多共享中心,还是全球化的单一共享中心,都各有优势,也非一成不变。很多成功的财务共享,在最初阶段选择某一区域或某一板块进行试点,总结经验,最终形成统一的财务共享中心。也有一些企业集团,从单一主业发展为多元化经营或加快海外拓展的步伐,进而产生分区域分行业的需求。
建立长效的“业”“财”沟通机制
财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经营管理,因此,业财融合是财务共享必然选择的方向。为此,应充分发挥“业务财务”的沟通协调作用。“业务财务”是实施财务共享后,保留在集团各成员单位的部分财务人员,执行管理会计的职能。由于他们与业务的紧密度更高,被称之为“业务财务”。业务财务是财务共享数据的主要使用者,也是连接“业务”与“财务”两端的桥梁与纽带。业务财务的沟通,便于财务共享中心认识经济业务的实质,识别风险;也便于共享中心提供更具有分析价值的财务数据。
打通人员内部流动与晋升渠道
财务共享后,更细致的岗位分工,不可避免地带来员工的单调和厌倦感。为防止这种负能量情绪影响工作积极性,可制定定期轮岗的制度。通过岗位轮换,既可保持财务共享的专业性,又能拓展财务共享人员的视野,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轮岗不仅仅限于财务共享中心内部,也可拓展到共享单位的“业务财务”岗位。通过“共享财务”与“业务财务”岗位互换,了解企业集团的财务全流程管理。财务共享中心不仅成为财务数据的中心,还可以成为集团培养财务高端人才的摇篮,让员工看到晋升的通道,从而增强员工的岗位认同感和工作积极性。
5 结束语
大型企业集团在财务共享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解决方案也有多种。财务共享能否在本企业实施成功,其核心还是企业充分认识自身特点,客观评估实施共享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选择合适战略结构,确定相应的信息系统、流程标准、项目选址、沟通机制、人员管理方式等。有了对自身的正确认识,才能预估实施的难度,并取得企业高层的坚定支持。坚定不移地攻克难关、不断优化提升,达到财务共享的最优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晓晨.财务共享服务与企业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8(1):73.
[2] 李春.多元化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难点及对策- -以广投集团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6(3):196- 197.
[3] 李晓旭,黄晨雨.多元化企业集团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难点及解决途径[J].国际商务财会,2016(8):66- 68.
[4] 韩向东,余红燕.财务共享的中国路径[J].财务与会计,2017(12):73- 74.
[5] 王会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J].中国商论,2018(2):128-129.
[6] 王小琛.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及实践研究——以MN集团为例[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国外企业共享服务的启示论文
一、日本企业共享服务发展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9年至2003年,日本企业开始实施共享服务。实施的背景是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日本陷入严重的不景气,许多企业效益不佳,只能进行变革或重组。因此,高成本、低效率、过于庞大的间接部门成为变革的对象之一。同时,随着法律制度的完善,合并财务报表取代了个别财务报表,日本企业由重视母公司的效益,转向重视集团整体的效益。因此,将集团整体的间接业务统一集中并进行标准化的共享服务备受关注。在这个时期,大多数实施企业处于摸索阶段,所以关注的是间接部门的成本削减。同时,关于共享服务的定义、目的、组织形式、业务的集中化+改进+标准化等,这些与基本概念相当的内容成为了实施过程中的课题。第二阶段是2004年至今,共享服务作为管理手法,对于日本企业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常识,因此实施企业关注的是共享服务如何更有效率的运营,即共享服务中心如何为客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企业探讨的内容和课题如下:(1)从管理手法来看,如何采用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以下简称BPR)、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Management,以下简称ABM)、平衡计分卡(BalancedScoreCard,以下简称BSC)、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LevelAgreement,以下简称SLA)等方法进行更好的管理;(2)如何同时满足成本削减和业务品质提高这两个目标,因为业务品质提高的同时成本也相对增加了;(3)SSC组织形式的选择和组织实体的业绩评价;(4)员工的工作动力。
二、从三个特征看日本企业实施共享服务
由于开展共享服务需要设立共享服务中心,并对业务和人员进行变革,以下从业务、组织形式和人员这三个具体方面来看日本企业实施共享服务的现状。
1、业务(1)集中化。日本共享服务的集中化具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根据园田(2006)和泽田(2006),除了将会计部门的业务进行集中,人事、总务、资金管理、采购、物流等领域的业务也集中到共享服务中心。第二,将大量制定了规则和流程、低附加值、能够标准化的日常业务进行集中。例如,会计分录的录入、应收应付账款管理、员工的薪酬计算等。除此之外,一些企业不仅将日常业务集中于共享服务,也尝试将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决策相关的业务进行集中。第三,日本企业不是一次性将各地分散的业务集中到共享服务中心,而是循序渐进地进行集中。(2)改进和标准化。日本企业积极地采用BPR、ABM等管理方法,同时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对业务进行改进和标准化。例如,小松集团在会计核算业务中,通过如下手段进行业务的改善:(1)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即原始单据(例如,收据、发票等)全部被扫描成电子文档,这些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在各事业部(或子公司)和共享服务中心间进行传递和审批;(2)减少凭证的审核程序。即凭证原来需要财务经理、主任、课长的审批,改进后统一由一人进行审核确认;(3)对流程采用平准化处理。即采用“重点确认”,在月末结算的忙碌期间,对于金额较小且不重要的会计凭证,利用信息系统自动审核通过。月末结算完毕后,才由审核人进行事后的确认。此时发现的错误在下一个会计期间里进行修改;(4)取消事业部(或子公司)对原始单据的保存。即原始单据集中寄送到共享服务中心,由共享服务中心进行保管。通过以上改进,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同时信息统一保存到共享服务中心,也能够防止舞弊的发生。
2、组织形式一般来说,共享服务中心有两种组织形式,即设立为集团总部的一个部门,或是独立的子公司。根据小畑(2004)和泽田(2006),日本多数企业是将共享服务中心设立为子公司,这是因为考虑到如下两个优点:(1)能够明确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绩效;(2)能够使员工更加关注成本的削减、业务品质的提高,同时增强对顾客的服务意识。也就是说,首先SSC作为独立的子公司,需要编制利润表等报表,而且由于员工需要根据提供的各项服务制定价格,向各事业部(或子公司)收取对等的金额,因此SSC的绩效比较容易量化评定。其次,由于SSC自负盈亏,因此SSC的员工必须关注如何削减成本、满足顾客的需求从而提高收益。而与此相对,当SSC设立为总部的部门时,员工的危机意识相对较小,关注的只是部门费用是否超过预算编制,无法重视成本的削减和顾客的要求。
3、人员首先,日本企业充分考虑了员工的调动问题和岗位安排。许多实施公司(例如,三菱商社、新日本石油公司等)通过业务流程梳理,按照工作的难易度分配一般员工、派遣公司的员工、临时员工等,将最合适的人才进行分配。同时,将各业务的关键点抽取出来,做成工作手册,这样一来,即使新雇佣的临时员工也能够很快上手。此外,实施企业采用了积极的轮岗制度,将员工在总部和子公司间进行职位的轮换,以便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并提高工作积极性。其次,日本企业关注员工意识的变革,以便提高服务品质。第一,为了促使员工关注服务的质量,许多共享服务中心与客户签订SLA。通过SLA,客户可以对服务的价格、内容、范围等设定定量的目标,并进行评价。当业务品质较差,或者没有完成时,共享服务中心需要支付一定的金额作为赔偿。例如,日清制粉集团的共享服务中心在发生服务质量方面的问题时,需要支付给客户相当于服务价格三倍的罚金。第二,为了正确把握顾客的需求或者不满,许多实施企业进行了顾客满意度的调查,并与顾客一起召开改善会议,共同商讨改善方案。然而,实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于共享服务中心集中的日常业务相对单调,容易导致员工的工作热情不足,而且不少企业缺少专业水准的人才。对此,实施企业采取多种措施。例如,NTT集团共享服务中心的员工有改进业务流程的权利。又如,不少企业将FASS(Finance&AccountingSkillStandard,即财务和会计技能检定)考试作为技术鉴定的手段。再如,朝日啤酒公司支持员工取得簿记、社会保险劳务士、理财规划师等与业务相关的资格,给予奖励金并进行表彰。
三、启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自1999年日本企业开展共享服务至今的十多年间,共享服务在日本不断发展。根据园田(2010),日本企业正迎来第三个阶段,一些企业正在考虑将SSC进行合并,也就是说未来可能出现几个集团企业共用一个共享服务中心。可以说,日本企业在共享服务基本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不断地加工和改进,远远未达到巅峰,未来充满着各种可能性。日本共享服务在如下四个方面值得我国企业借鉴。第一,循序渐进,不断挖掘共享服务的经营范围。日本企业的特点在于重视事前计划,追求稳步发展,不急功近利。企业对于共享业务的`集中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通常花费数年甚至数十年时间。在稳步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扩大共享服务的实施范围和影响力,不仅局限于财务共享服务,还拓展到人事、总务、采购、物流等方面。一些企业不仅将日常业务集中于共享服务,也按照自身需求将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决策相关的业务进行集中。目前,我国多数企业从财务会计领域开展共享服务,这是因为财务会计领域的制度法规相对规范和统一,有利于标准化的实施。此后,其他能够发挥规模经济的日常业务也可以尝试有计划地逐步集中于共享服务中心。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采用部分业务先试点,集中优化达到效果后再扩大。第二,利用电子信息系统、BPR管理方法等,从微小的细节着手,大幅改变传统的业务模式。日本经营中有一个词语“Kaizen”,意指小的、连续的、渐进的改进,用来形容日本企业擅长从微不足道之处日积月累地改善,从而取得革命性的成果。从业务的优化和标准化的例子可以看出,日本共享服务中心的流程管理相当具体和细致,就连金额较小的会计凭证的审核流程也得到优化。与此相比,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还比较粗放,员工改善意识不强。因此,在实施共享服务的过程中,只有将流程不断细分优化,同时培养员工对于业务的改善意识,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共享服务的作用。第三,根据实施目的,采用适合本企业的组织形式。在现阶段,日本企业关注的是如何提高业务品质。因此,能够明确组织绩效、改善员工服务意识的子公司组织形式成为了多数日本企业的选择。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将共享服务设立为部门,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变革,有利于保持总部的控制力,同时也没有法律上的限制,而设立为子公司可能会面临较大的人事变动,因此企业在选择组织形式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实施的目的,也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第四,将人员管理作为成功建立共享服务中心的关键议题。日本是资源稀缺的国家,因此企业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例如,对共享服务中心的员工进行合理配置、加强培训、培养服务意识等。尽管如此,日本共享服务在人员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对于我国企业来说,虽然共享服务借助信息技术和一些先进的管理手法,但是员工管理仍然是变革过程中的重要挑战之一,应当得到足够的关注。
财务共享论文找到方法就好写,首先你要了解案例,手中掌握案例的资料
其次,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写:
1.财务共享的现状、目标、服务范围、组织架构设计等
2.财务共享各部门运作的功能设置
3.财务共享中心的绩效效果分析
4.财务共享出现的问题
5.财务共享的解决措施
财务共享中心的职能划分为:出纳、费用、应收、应付、总账、税务etc。
财务共享中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运作成本较低
2. 对财务的管理水平以及效率提升
3. 对整个集团的发展战略层面提供支持
4. 流程具体化后,向外界提供商业化服务
银行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风险及管控策略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银行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风险及管控策略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随着其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为国内大型企业所重视。商业银行作为大型金融服务机构,对其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风险和应对策略进行研究,有助于该类企业更加快速、有效地实现财务共享服务,跟随金融行业国际化进程。本文以商业银行财务共享服务实施为切入点,对这一模式实施中的风险识别点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
关键词: 财务共享;财务共享服务;商业银行;风险及对策;
随着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不断进步,传统财务管理在信息传递、保真、成本控制、管理效率等方面的弊端逐渐明显,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逐步为国内的金融业所接受并得到推广。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过程是一项长期、复杂、涉及面非常广的工程。在这期间,可能遇到各方面的风险,如果这些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将给财务共享的实施带来更大难度和阻力,降低实施的最终效果。因此,如何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对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防控,是商业银行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过程中关注的焦点,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财务共享服务及其优势
(一)财务共享服务的内涵及特点。
财务共享服务是一种整合财务资源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企业财务流程再造,并达到精益化和标准化。信息技术是财务共享服务的基础,财务价值创造是财务共享服务的重点,围绕这个重点,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功能实现机构,对企业中的不同业务和流程涉及到的财务人员和财务流程进行调整,达成财务基础活动的集中、标准和统一处理,是财务共享服务要实现的功能。因此,财务共享服务本身具有集中化、标准化和流程化的特点,且能够达到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升顾客满意度、改进整体服务质量、提高业务处理效率的目的。
(二)财务共享服务内容框架。
财务共享服务的内容框架主要包括战略定位、业务流程、组织与人员、信息系统、运营管理和风险与变革管理等六个方面。战略定位是整个框架的纲领,决定着财务共享服务的导向,保证整个框架中的所有环节保持与战略的一致性;业务流程、组织与人员、信息系统和运营管理则是整个框架的主体部分,是财务共享服务功能实现的基石;风险与变革管理跟随着财务共享服务的全过程,能够使得实施过程中的冲击、风险降低,达成管理模式的优化。
(三)商业银行实施财务共享的优势。
商业银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对于银行企业的整体管理提升和其自身价值的体现,都有推动和促进的作用,具有四个较为明显的优势:第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让财务人员在共享条件下能够实现不同业务领域任务的同步处理,减少了大批量的重复性工作,组织内岗位精简、人员缩减,报酬成本随之降低。同时,统一化的处理流程也可以减少其分支机构的监管成本。第二,提升内控水平,加强风险管控。财务共享服务对于商业银行内部制度及业务流程的规范,能够在岗位设置、操作标准化和信息处理等方面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统一管理,强化了事前和事中的风险控制,将数据和业务衔接的更紧密,让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更加完善,对操作风险的防控更加有效。第三,信息传递实时、透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在统一化上面依赖于人员素质,传递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保障性方面较差,加上组织结构问题,信息传递多次之后,难免失真。财务共享服务的集中核算和管理层级减少则可以避免这种问题,减少失真问题的出现,降低会计信息传递中的错误,更加真实地反映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第四,聚焦核心业务,增强企业竞争力。传统财务管理过程通常重核算、轻战略,在财务决策、财务分析、预算控制、风险控制等方面都存在短板。财务共享服务本身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加上人力资源整合,完全可以实现以财务数据及分析辅助核心业务决策,从财务管理方面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商业银行财务共享服务实施中的风险识别点
(一)战略规划方面的风险。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现,通常需要充分的准备和详细的战略规划。这个过程需要确立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目标和方向、运作的模式和方法、涵盖的业务环节和范围、所需的资金投入和成本、银行高层的态度和认识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面临的风险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管理层和普通职员的风险认识观念不足,主动防控意识缺乏;实施之前的计划准备不够充分;选择共享服务运作的模式和设定目标不当;对业务环节和范围的界定不够科学;共享服务中心选址失误;实施成本和资金投入太大等。
(二)组织架构方面的风险。
财务共享服务实施之前,银行的组织架构和各部门的职能及权限都需要重新设置与分配。这种组织结构的变动,会带来一些新的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因财务集权化倾向明显,尤其是分支机构的财务权限集中上移,管理自主权限较少,容易产生管理抵触,带来管理上的风险;银行内部财务职能的转变和权限的重新分配,在磨合期会带来一定的冲突和适应难题,形成一定的管理风险;制度的变革必然影响组织内的利益关系,来自内部的阻力也会带来一定的责任和操作风险。
(三)人员管理方面的风险。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使得财务人员的工作发生一系列变化,原本的高重复性劳动被数据共享、预测分析和管理报告取代。这种职能转型,会在人员管理方面产生两个方面的'风险:工作职责和内容的大面积变动,不但会使职员产生一定抵触,还涉及到岗位重新分配的沟通等,容易产生组织人员稳定性方面的风险;共享服务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技术,需要财务人员在这方面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部分人员会因这方面能力不足,面临业务操作失误风险。
(四)流程再造方面的风险。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现,是对传统财务会计模式的颠覆。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的财务工作流程面临重新构建,容易出现的风险主要有三个方面:业务环节和流程设计与整合工作具有一定复杂性,较易出现设计不合理、规划不周密的地方,带来流程上的漏洞,增加操作的风险;财务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提高,其在特殊业务和环境变化时容易出现无法适应银行业务需求的情况,引起流程僵化的风险;流程设计完成后,后续优化延宕,无法在执行问题出现时再次快速优化,导致执行方面的风险。
(五)系统建设方面的风险。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现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依赖各种系统开展工作。系统的建设会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包括以下方面:系统前期需要进行整合,因整合能力不足带来的风险;在进行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考虑不周引起系统设计不合理的风险;因系统设计后,其支撑能力不足导致的风险;系统自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带来的风险;大范围的财务数据存在共享方面的风险。
(六)税收法律方面的风险。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需要进行共享中心构建,自然涉及到涉税工作转移问题。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带来税收法律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几个方面:涉税转移和组织机构变革带来税务稽核工作难度加大;财务共享服务实施中对税务政策的反应及时性欠佳;涉税转移时对于税收政策的选择失当;财务共享服务与法律法规之间的适应性风险等。
三、商业银行财务共享服务实施中风险管控对策
(一)重视战略规划的实施节奏和评估。
商业银行应对财务共享服务实施中战略规划方面的风险,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管理层的风险意识问题,不但要认识到财务共享服务本身的优势与未来作用,更要认识到其中隐含的各种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形成充分的认识,以便按部就班地实施,控制实施节奏,使组织充分做好内外部准备工作,促进财务共享在平稳、渐进中实现;二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战略目标,紧紧围绕目标开展工作,并做好实施效果的充分评估,控制好各类风险因素,降低战略规划的风险。
(二)合理进行组织结构和职能的调整。
对于组织架构方面的风险问题,商业银行在进行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方面重视组织架构的变革,合理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划分好银行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加强前端的会计监督,充分将业务环节与流程和财务共享服务融合,使部门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财务共享服务实施中,在职能、权限划分等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部门利益的平衡,使组织内部成员达成一致的认知,同时强调财务工作的中立性,以缓解组织架构变革带来的冲突和适应难点。
(三)提升财务人员的职能认知和业务专精。
针对商业银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人员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采取两个方面的管控对策:一是对财务人员职能转变中抵触心理的缓解,需要在确认职能转变具体路径的基础上,充分给财务人员提供应有的帮助,使其尽快找到合适的业务岗位,适应职能转变后的角色,减少其抵触心理,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二是针对职能转变后的新业务,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高其在自身业务岗位上的适应能力,减少操作失误的风险。
(四)统一再造流程及后续的管理与优化。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流程再造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产生风险。为了对这些风险进行防控,需要财务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流程再造或改造应当在统一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商业银行本身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对会计政策、会计科目、数据填报规范等进行统一化的设计,并在统一设计的基础上,对业务流程进行认真梳理,进行多项审批流程的管控,降低业务流程方面的变化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对于再造后的流程执行中出现问题,应当及时进行解决,并重视流程的管理改进和优化,并对统一业务流程中无法解决的一些特殊问题或环境变化带来的不适应问题进行解决和优化。
(五)搭建信息化管理系统集成平台。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现需要在商业银行内部实现全面的信息化管理,这个过程中风险的防控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财务共享实施的战略目标进行主要信息系统的搭建,安排正确的建设时机,为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实现提供技术上的基础;二是要根据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进行系统的集成与整合,促进风险的内部控制体系与信息系统之间的融合,搭建全面、有效的系统集成管理平台。
(六)建立柔性的税务和法律管理机制。
财务共享服务实施中带来的涉税风险,一方面需要银行加强涉税团队的建设工作,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的研究力度,谨防触碰法律底线,建立起严谨、柔性的税务管理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法务部门重视法律法规的政策解读,运用法律武器帮助商业银行实施财务共享服务。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对于商业银行意义重大,不仅能够起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还能提升内控水平、加强风险管控,同时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管控质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商业银行财务体系发展中的大势所趋。但是,在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战略规划、组织架构、人员管理、流程再造、系统建设和税收法律等方面的风险问题。针对这些风险问题,商业银行需要从战略规划的实施、组织结构和职能的调整、财务人员的职能转变和业务专精、再造流程的管理与优化、信息化管理集成平台的搭建、柔性税务和法律管理机制的建立等各个方面进行管控,以达到防控风险、实现财务共享的整体目标。
四、参考文献
[1]王怡.A商业银行财务共享服务风险管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8.
[2]刘喜文,谢杨,邹颖,等.商业银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研究[J].农银学刊,2019(04).
[3]景峰.财务共享模式在商业银行中应用是大势所趋[J].首席财务官,2018.
[4]陈卫兵.运用金融科技构建商业银行新型财务共享模式[J].财会学习,2019(07).
[5]刘宇.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风险与控制研究[J].商讯,2019(35).
[6]李国全,杨勇.财务共享模式下中小商业银行财务转型初探[J].中国银行业,2019(06).
不难。基于财务共享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的论文不难,从2点来写:1、管理会计信息化与财务共享服务。2、财务共享服务对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难点与解决方案论文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向着多元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带来的财务运作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下降、风险识别与管控难度增加等问题也逐步显现,财务工作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近些年,财务共享模式得到诸多跨国企业的实践,也得到更多国内企业的关注。在财务共享理念的影响之下,财务管理更加体现专业化水平,数据信息传递的便捷化,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充足的动力,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共享,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顺应时*发展形势的必然选择。为此,本文主要针对大型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面临的难点问题进行重点探讨,并探究积极的解决方案,希望给我国企业财务共享的发展带来积极意义。
关键词: 企业 财务共享 实施难点 解决方案
20XX年12月财政部印发《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第三十四条规定:“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中心。”随着财务共享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开始认识财务共享的优势,并践行财务共享之路。
1 探究财务共享中心实施的普遍意义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技术、人才的竞争,也是成本的竞争。财务共享因其在流程管理、绩效管理、信息化智能方面特有的优势,能够极大地提高核算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流程标准化,提高核算效率
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和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带来了工业流水线的新时代。时至今日,仍然是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提高效率的主要工具。财务共享就是分工和科学管理在财务领域的重要实践。通过将财务核算划分为标准化流程,统一审核标准、统一操作步骤,使财务会计专注于各个细分环节,提高熟练程度,为财务流程和处理效率带来质的改变。根据艾森哲公司(Accenture)在欧洲的调查,30多家在欧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跨国公司平均降低了30%财务运作成本。说明财务共享模式对于降低企业财务运营成本具有显著效果。
量化考核,公开透明的奖惩机制
企业通过财务共享中心这个新型组织,改变了企业内部各项分支机构中的传统财务组织体系,从而将人工成本控制理念有效地根植于其中,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流程标准化、同类业务规模化,使标准工时这一生产领域的成本管理概念引入了财务共享中心的KPI考核中。以同类业务的平均办理时间作为标准工时,计算出标准单量。对考核期内实际工单量超过标准单量的员工给予奖励。这种公开透明的量化考核方式推动核算效率不断提升。
信息化智能逐渐替代人工操作
由于财务共享剥离出的是大量繁冗、重复的日常核算工作,规则固定统一,具备信息系统智能化操作的空间。现如今,业务端预生成财务数据、系统自动识别加总发票等各种便利都已成为现实。而财务共享中心可发挥规模效益,消化增加的信息化成本。信息系统的不断优化升级,将逐渐替代更多的人工操作。可以预见,未来的财务会计将摆脱事务性工作,转型为规则设定和结果复核。
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统一核算标准,增强数据可比性及有用性
传统的财务组织形式下,各成员企业间管理要求、人员素质都存在差异,容易造成风险点难以识别,核算列报不规范的情况。财务共享通过再造流程,使成员企业间的核算标准、业务流程趋于统一。统一的合同管理、统一的审核要求、统一的往来对账和清账,财务数据信息方面能够趋于规范标准,极大地提高了财务信息质量。同时,财务信息差异化的减少,也带来数据分析方面的便利,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解放财务人员,更能专注于战略及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的核心是服务经营,创造更大的管理价值。财务共享将核算型以及价值创造型财务相分离,将企业财务人员从大量重复性的事务类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战略、计划、分析、考核等高附加值的财务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发挥财务管理的价值。
2 大型企业集团在财务管控方面的特点及内在需求
合理分配有限资源
优质资源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对于企业都是稀缺的。企业能够快速合理地分配有限资源,才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多元化,区域覆盖更广,需要及时掌握企业的资源变化,识别价值增长点,把握稍纵即逝的商机,将优质资源分配到更有价值的区域和方向。传统的财务组织模式下,财务信息层层加工汇总、信息传递慢,容易丧失把握稍纵即逝的商机。财务共享通过集中处理财务信息和高度的信息化,及时提供资源使用明细,综合考量企业在会计、资金以及评价等方面的资源共享现状,从而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财务共享的资金集中结算的功能,可以减少各成员单位资金账户沉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有效管控复杂风险
大型企业集团在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同时,也在无形当中增加了企业的风险系数。集团管理层级增加,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容易造成成员企业各自为政,损害股东利益。企业风险需要及时地干预救治,单纯的制度建设和事后审计,都无法有效防御风险。财务共享采用扁平化的组织方式,增强了财务独立性,防止各成员企业经营管理层的不当干预,信息更加透明。此外,在财务共享中心的干预影响之下,企业能够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信息制度,合理利用企业风险的评价指标,将企业风险设置成自动揭示,并能够积极采取相应的语境机制,从而保障风险能够及时地预防。
3 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难点
大型企业集团虽然具有成员企业数量多、同类业务量大等特点,易于发挥财务共享的规模优势,同时也具有涉及行业多、机构分布范围广甚至跨越海内外的特点,对实施财务共享提出了新的挑战。
信息系统平台很难具有普遍适用性
财务共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下的产物。因此,信息系统是财务共享实施的基础。信息系统是否与企业的管理需要相适应,决定了财务共享实施的成败。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一套财务核算系统,还包括资金支付、流程审批、存货管理、供应商客户管理、业务管理等多种系统的集成。随着大型企业集团多元化的发展,行业跨度大、业务复杂程度高等特点,决定了任何一套信息系统都难以完全适应集团内的全部行业、企业。同时,各企业往往已存在适应行业特点的业务系统,例如:酒店预订系统、客房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系统等。如何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对接,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减少重复录入与核对,都是大型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的难点。
流程与标准很难统一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是一项曲折而又漫长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财务共享中心发展的核心就是流程和标准再造,包括:流程梳理、流程重组、标准确立、标准统一。在企业集团多元化发展的影响之下,成员企业经营的业务不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其业务范围和管理模式都存在着诸多差异,企业想要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体系难度较大。需要对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历程以及各项制度有着充分了解,企业在此过程当中会损耗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一方面是集团统一管控的标准化需求,另一方面是各成员企业内部已存在的个性化管理需求。为使二者逐渐趋于统一化,需要打破既有的管理模式,并加强对于企业运营管理的控制力度,这样的举措不仅造成基层管理人员的抗拒,继而导致上级管理人员的管理受阻,不利于财务共享的'实施与发展。
选址很难兼顾各方需求
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践行“走出去”战略,在海外投资设厂或收购兼并海外经营机构。发改委发布的《中国对外投资报告》显示,中国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攀升,2016年已达到亿美元,跃升全球第二位。成员企业地域分布广,为财务共享中心的选址带来很大的困难。受时差以及政策、法规、文化方面的差异影响,国内建立的共享中心很难对各海外项目的财务、资金等需求做出及时反应。即使对于非跨国企业集团,也存在着集团总部管控和人力成本压力等各方面原因,影响财务共享中心的选址。从加强集团管控的角度,选址更倾向于集团总部,但集团总部往往位于沿海发达地区,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财务共享低成本运营的理念背道而驰。如果选址在欠发达地区,虽然降低了成本,但项目所在地往往人才比较匮乏,集团管控的力度也相对薄弱。在国内最早实施财务共享的中兴通讯,就经历了选址从集团所在地深圳,迁往成本和人才都较为平衡的西安。
财务与业务脱节
财务共享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将会计职能明确划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从各企业的财务部门脱离出来,纳入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共享实现了专业化,但受到地域与环境的限制,难以了解企业的经营业务及其变化。如何让财务数据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更好地满足管理需求就现实地摆在财务共享中心面前。在税务方面,由于财务共享不再接触当地税务部门,税务敏感性降低,税务风险提高;同时不了解当地优惠政策,也使企业丧失了很多机会成本。
财务人员个人发展受限
财务共享的专业化和岗位细分责任制,决定了财务共享岗位从事的是大量标准化、重复性、简单的工作。严格按照既定的规范和程序执行,是对财务共享人员的普遍要求。岗位局限性强,难以获得知识和管理经验的累积,更难有创新和发展。财务人员各项工作的实施缺少认可度、晋升空间小,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因此造成财务共享的人员流失率普遍偏高,对于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都造成不良影响。
4 解决方案
选择适合企业的战略结构
虽然财务共享已经成为各大企业集团发展的方向,但整体实施思路不应“一刀切”,应根据企业自身的行业特点、机构分布,选择适合的战略结构。分板块、分区域建立多共享中心或者分业务逐步纳入单一共享中心都是可以选择的方案。
分板块建立多共享中心
对于行业跨度大、同行业机构数量多的企业集团,可以考虑分板块建立多个共享中心。同板块内容易统一标准、流程,且再造后的流程符合行业特点和行业管理需要,业务与财务的融合度更高。同时,在板块内可节约运营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实施难度。分板块共享也并非适用于所有多元化企业集团,部分企业行业较多但是行业机构数量明显过少,无法达到行业内规模优势。此外,由于各板块标准和流程不统一,板块间财务人员和财务数据无法共享,难以达到最优经济性。后期将会面临较大程度的数据分析相关方面的困难,对于各项数据的分析以及利用将成为限制财务共享中心发展的首要因素。
分区域建立共享中心
对于机构分布广,尤其多跨国机构的企业集团,可以选择分区域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由于各国在核算制度、税收法规等方面差异性较大,如果建立全球统一的财务共享中心,难以适应各区域的业务需求。因此,很多跨国企业都选择按大区建立多个共享中心,有利于满足财务共享区域内不同业务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分区域建立的共享模式能够保障各区域板块间都存在共享中心,避免出现重复建立,最大程度地实现行业跨度,保障多元化企业的趋于共享中心正常运作,从而有效迈出行业发展的关键性一步。
分业务逐步纳入单一共享中心
单一共享中心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企业财务资源,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在成本效益方面和数据共享方面也更具优势。对于行业跨度不大、分布区域相对集中的集团企业,可选择单一共享中心。单一共享中心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可以选择业务量大、重复度高、易于标准化的业务先纳入共享范围,例如:薪酬支付、合同管理、资金调拨等业务;也可以按照先主业后副业,将成员企业分批纳入共享。这种分批分步的方式可以降低财务共享实施过程中的阻力,但仍难以解决多元化、区域广所带来的固有难题。
在实践过程中,无论是分板块、分区域的多共享中心,还是全球化的单一共享中心,都各有优势,也非一成不变。很多成功的财务共享,在最初阶段选择某一区域或某一板块进行试点,总结经验,最终形成统一的财务共享中心。也有一些企业集团,从单一主业发展为多元化经营或加快海外拓展的步伐,进而产生分区域分行业的需求。
建立长效的“业”“财”沟通机制
财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经营管理,因此,业财融合是财务共享必然选择的方向。为此,应充分发挥“业务财务”的沟通协调作用。“业务财务”是实施财务共享后,保留在集团各成员单位的部分财务人员,执行管理会计的职能。由于他们与业务的紧密度更高,被称之为“业务财务”。业务财务是财务共享数据的主要使用者,也是连接“业务”与“财务”两端的桥梁与纽带。业务财务的沟通,便于财务共享中心认识经济业务的实质,识别风险;也便于共享中心提供更具有分析价值的财务数据。
打通人员内部流动与晋升渠道
财务共享后,更细致的岗位分工,不可避免地带来员工的单调和厌倦感。为防止这种负能量情绪影响工作积极性,可制定定期轮岗的制度。通过岗位轮换,既可保持财务共享的专业性,又能拓展财务共享人员的视野,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轮岗不仅仅限于财务共享中心内部,也可拓展到共享单位的“业务财务”岗位。通过“共享财务”与“业务财务”岗位互换,了解企业集团的财务全流程管理。财务共享中心不仅成为财务数据的中心,还可以成为集团培养财务高端人才的摇篮,让员工看到晋升的通道,从而增强员工的岗位认同感和工作积极性。
5 结束语
大型企业集团在财务共享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解决方案也有多种。财务共享能否在本企业实施成功,其核心还是企业充分认识自身特点,客观评估实施共享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选择合适战略结构,确定相应的信息系统、流程标准、项目选址、沟通机制、人员管理方式等。有了对自身的正确认识,才能预估实施的难度,并取得企业高层的坚定支持。坚定不移地攻克难关、不断优化提升,达到财务共享的最优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晓晨.财务共享服务与企业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8(1):73.
[2] 李春.多元化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难点及对策- -以广投集团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6(3):196- 197.
[3] 李晓旭,黄晨雨.多元化企业集团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难点及解决途径[J].国际商务财会,2016(8):66- 68.
[4] 韩向东,余红燕.财务共享的中国路径[J].财务与会计,2017(12):73- 74.
[5] 王会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J].中国商论,2018(2):128-129.
[6] 王小琛.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及实践研究——以MN集团为例[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答辩自述稿范文
篇一:会计专业毕业论文答辩自述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XX级会审(一)班的x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对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几点思考》,指导老师是冯毅老师。下面我将论文的选题背景、写作基本思路以及文章中我个人的一些新的观点与理解向各位老师做以汇报:
我选择《对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几点思考》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原因它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是人力资源管理学与会计学相互渗透形成的新型会计理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发展前景,决定因素已不仅仅局限在其经营规模的大小,财产物质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其是否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否持续地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大,人才成为经济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财富的真正象征和源泉。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将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因素。但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和经营实力的大小依靠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资料是无法衡量的,迫切需要引入人力资源会计。
我的论文研究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目的为了促进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有效使用。意义在于可以通过人力资源会计提供的信息,合理、有效的进行人力资源的分配。
我的论文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简单的介绍人力资源会计。
第二个部分是针对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一个分析。主要包括我国发展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整篇文章是我在查阅有关人力资源会计著作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理解,最终在冯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
通过本次论文写作,一方面使我掌握了论文写作方面相关的技巧,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在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发展这一课题上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但由于我自身所存在的知识储备方面的缺陷,使得文章中的相关观点还不够成熟,甚至可能存在错误观点的情形。对此,我热切希望能够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
谢谢!
篇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答辩自述稿
各位老师好!
我叫xxx,来自河南焦作,我的论文题目是“论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的发展趋势”。论文是在周艳山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会计电算化软件在现代企业财务
管理及会计核算中,从表面上来看,会计电算化只不过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以计算机替代人工记帐。但会计电算化决不仅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改进,它必然会引起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改变,促进会计工作水平大幅度的提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增加,使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方方面面都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研究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意见。以期能够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做出一点贡献,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面对新技术发展的浪潮,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推行会计电算化,特别是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管理,是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提高会计管理水平,促进网络财务规范的重要保证。因此,组织管理者应对其加以正确认识并积极引导,把握其概念、和特点和作用,正确运用其正向功能,克服其负向功能,从而使电算化财务软件朝着更有利于组织发展和目标实现的方向迈进。
其次,在结构框架上,本文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会计电算化理论,包括会计电算化的定义、意义以及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
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国家、地区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一系列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发展规划、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并颁布实施,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组织开发各行业适用的、具有多层次和类型的系列会计软件、审计软件,并对其合法性、正确可靠性进行评审,同时还要进行其他大量而艰巨的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工作。
另一方面,备基层单位要进行大量而复杂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管理工作,主要是提高企业领导及其他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意识,在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会计电算化的长期、近期发展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重新调整会计及整个企业的机构设置、岗位分工,建立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要求。第二部分为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财务软件本身和企业内部两方面对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剖析。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实现了从记账凭证到会计报表编制全过程的自动化。
在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能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财务信息,从而增强决策有用性,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及会计信息处理中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效益。同时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实践中暴露出的会计电算化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重视账务功能,忽视管理功能、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另外,会计电算化软件本身数据的实时共享性差、安全保密性弱等缺陷也是导致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发展搁浅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部分促进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措施介绍了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管理对策。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改变了传统会计的手工记账、实现了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高效、快捷、便利,但是伴随着会计电算化的迅猛发展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和矛盾。为推进会计电算化向更高水准和更深层次发展就要相应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在企业中正确处理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将会计电算化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独立的子系统来开发。在会计电算化子系统中增加决策支持系统、预测支持系统,最终实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在财务软件上,进一步完善软件并形成规范的会计软件市场,“扭转促销有余,维护不足的局面”,同时加强软件系统安全,设置加密系统,建立“病毒防火墙”等等。我认为,壮大会计电算化人员队伍,从将来培养高级会计软件工程人员的角度出发,计算机和财会专业应互相渗透、互相兼容,让学生“两条腿”跑步,使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档次都得到提升。
第四部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发展趋势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发展趋势应经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会计核算电算化、财会管理或企业管理计算机化、决策支持计算机化。目前因为我们有基本现成的会计核算模式,而财务或企业管理工作则比较复杂且没有成型的模式,会计核算的输入/输出数据比较规范且容易组织,我们已形成一套固定的会计核算过程和方法,所以设计并实现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比较容易,因此只能先搞核算电算化。但核算电算化基本是模仿手工操作,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范围、数据和质量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对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要求并迅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核算电算化所节省的人工成本、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所产生的效益并不足以抵消建立并使用该系统的投人。
因此,核算电算化只是整个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准备阶段,其好处是为建立以管理为重心的、网络化的、完整的会计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会计电算化的高级发展阶段是建立并实际运行会计或企业决策支持系统,这个阶段是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自然进化或更高级的发展阶段,像国外那样用它来辅助解决那些数据不规范、变化因素多、具有不确定性的高级会计或企业管理决策问题。
最后,在这篇论文的写作以及修改的过程,也是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经验缺乏的过程。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知道了毕业论文怎么写。
通过此次毕业论文写作,我愈发感觉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和视野的狭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小小拙作,敬请各位老师雅正。再一次谢谢各位老师。
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难点与解决方案论文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向着多元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带来的财务运作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下降、风险识别与管控难度增加等问题也逐步显现,财务工作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近些年,财务共享模式得到诸多跨国企业的实践,也得到更多国内企业的关注。在财务共享理念的影响之下,财务管理更加体现专业化水平,数据信息传递的便捷化,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充足的动力,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共享,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顺应时*发展形势的必然选择。为此,本文主要针对大型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面临的难点问题进行重点探讨,并探究积极的解决方案,希望给我国企业财务共享的发展带来积极意义。
关键词: 企业 财务共享 实施难点 解决方案
20XX年12月财政部印发《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第三十四条规定:“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中心。”随着财务共享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开始认识财务共享的优势,并践行财务共享之路。
1 探究财务共享中心实施的普遍意义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技术、人才的竞争,也是成本的竞争。财务共享因其在流程管理、绩效管理、信息化智能方面特有的优势,能够极大地提高核算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流程标准化,提高核算效率
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和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带来了工业流水线的新时代。时至今日,仍然是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提高效率的主要工具。财务共享就是分工和科学管理在财务领域的重要实践。通过将财务核算划分为标准化流程,统一审核标准、统一操作步骤,使财务会计专注于各个细分环节,提高熟练程度,为财务流程和处理效率带来质的改变。根据艾森哲公司(Accenture)在欧洲的调查,30多家在欧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跨国公司平均降低了30%财务运作成本。说明财务共享模式对于降低企业财务运营成本具有显著效果。
量化考核,公开透明的奖惩机制
企业通过财务共享中心这个新型组织,改变了企业内部各项分支机构中的传统财务组织体系,从而将人工成本控制理念有效地根植于其中,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流程标准化、同类业务规模化,使标准工时这一生产领域的成本管理概念引入了财务共享中心的KPI考核中。以同类业务的平均办理时间作为标准工时,计算出标准单量。对考核期内实际工单量超过标准单量的员工给予奖励。这种公开透明的量化考核方式推动核算效率不断提升。
信息化智能逐渐替代人工操作
由于财务共享剥离出的是大量繁冗、重复的日常核算工作,规则固定统一,具备信息系统智能化操作的空间。现如今,业务端预生成财务数据、系统自动识别加总发票等各种便利都已成为现实。而财务共享中心可发挥规模效益,消化增加的信息化成本。信息系统的不断优化升级,将逐渐替代更多的人工操作。可以预见,未来的财务会计将摆脱事务性工作,转型为规则设定和结果复核。
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统一核算标准,增强数据可比性及有用性
传统的财务组织形式下,各成员企业间管理要求、人员素质都存在差异,容易造成风险点难以识别,核算列报不规范的情况。财务共享通过再造流程,使成员企业间的核算标准、业务流程趋于统一。统一的合同管理、统一的审核要求、统一的往来对账和清账,财务数据信息方面能够趋于规范标准,极大地提高了财务信息质量。同时,财务信息差异化的减少,也带来数据分析方面的便利,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解放财务人员,更能专注于战略及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的核心是服务经营,创造更大的管理价值。财务共享将核算型以及价值创造型财务相分离,将企业财务人员从大量重复性的事务类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战略、计划、分析、考核等高附加值的财务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发挥财务管理的价值。
2 大型企业集团在财务管控方面的特点及内在需求
合理分配有限资源
优质资源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对于企业都是稀缺的。企业能够快速合理地分配有限资源,才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多元化,区域覆盖更广,需要及时掌握企业的资源变化,识别价值增长点,把握稍纵即逝的商机,将优质资源分配到更有价值的区域和方向。传统的财务组织模式下,财务信息层层加工汇总、信息传递慢,容易丧失把握稍纵即逝的商机。财务共享通过集中处理财务信息和高度的信息化,及时提供资源使用明细,综合考量企业在会计、资金以及评价等方面的资源共享现状,从而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财务共享的资金集中结算的功能,可以减少各成员单位资金账户沉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有效管控复杂风险
大型企业集团在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同时,也在无形当中增加了企业的风险系数。集团管理层级增加,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容易造成成员企业各自为政,损害股东利益。企业风险需要及时地干预救治,单纯的制度建设和事后审计,都无法有效防御风险。财务共享采用扁平化的组织方式,增强了财务独立性,防止各成员企业经营管理层的不当干预,信息更加透明。此外,在财务共享中心的干预影响之下,企业能够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信息制度,合理利用企业风险的评价指标,将企业风险设置成自动揭示,并能够积极采取相应的语境机制,从而保障风险能够及时地预防。
3 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共享实施难点
大型企业集团虽然具有成员企业数量多、同类业务量大等特点,易于发挥财务共享的规模优势,同时也具有涉及行业多、机构分布范围广甚至跨越海内外的特点,对实施财务共享提出了新的挑战。
信息系统平台很难具有普遍适用性
财务共享是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下的产物。因此,信息系统是财务共享实施的基础。信息系统是否与企业的管理需要相适应,决定了财务共享实施的成败。信息系统不仅仅是一套财务核算系统,还包括资金支付、流程审批、存货管理、供应商客户管理、业务管理等多种系统的集成。随着大型企业集团多元化的发展,行业跨度大、业务复杂程度高等特点,决定了任何一套信息系统都难以完全适应集团内的全部行业、企业。同时,各企业往往已存在适应行业特点的业务系统,例如:酒店预订系统、客房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系统等。如何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对接,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减少重复录入与核对,都是大型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的难点。
流程与标准很难统一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是一项曲折而又漫长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财务共享中心发展的核心就是流程和标准再造,包括:流程梳理、流程重组、标准确立、标准统一。在企业集团多元化发展的影响之下,成员企业经营的业务不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其业务范围和管理模式都存在着诸多差异,企业想要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体系难度较大。需要对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历程以及各项制度有着充分了解,企业在此过程当中会损耗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一方面是集团统一管控的标准化需求,另一方面是各成员企业内部已存在的个性化管理需求。为使二者逐渐趋于统一化,需要打破既有的管理模式,并加强对于企业运营管理的控制力度,这样的举措不仅造成基层管理人员的抗拒,继而导致上级管理人员的管理受阻,不利于财务共享的'实施与发展。
选址很难兼顾各方需求
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践行“走出去”战略,在海外投资设厂或收购兼并海外经营机构。发改委发布的《中国对外投资报告》显示,中国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攀升,2016年已达到亿美元,跃升全球第二位。成员企业地域分布广,为财务共享中心的选址带来很大的困难。受时差以及政策、法规、文化方面的差异影响,国内建立的共享中心很难对各海外项目的财务、资金等需求做出及时反应。即使对于非跨国企业集团,也存在着集团总部管控和人力成本压力等各方面原因,影响财务共享中心的选址。从加强集团管控的角度,选址更倾向于集团总部,但集团总部往往位于沿海发达地区,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财务共享低成本运营的理念背道而驰。如果选址在欠发达地区,虽然降低了成本,但项目所在地往往人才比较匮乏,集团管控的力度也相对薄弱。在国内最早实施财务共享的中兴通讯,就经历了选址从集团所在地深圳,迁往成本和人才都较为平衡的西安。
财务与业务脱节
财务共享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将会计职能明确划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从各企业的财务部门脱离出来,纳入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共享实现了专业化,但受到地域与环境的限制,难以了解企业的经营业务及其变化。如何让财务数据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更好地满足管理需求就现实地摆在财务共享中心面前。在税务方面,由于财务共享不再接触当地税务部门,税务敏感性降低,税务风险提高;同时不了解当地优惠政策,也使企业丧失了很多机会成本。
财务人员个人发展受限
财务共享的专业化和岗位细分责任制,决定了财务共享岗位从事的是大量标准化、重复性、简单的工作。严格按照既定的规范和程序执行,是对财务共享人员的普遍要求。岗位局限性强,难以获得知识和管理经验的累积,更难有创新和发展。财务人员各项工作的实施缺少认可度、晋升空间小,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因此造成财务共享的人员流失率普遍偏高,对于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都造成不良影响。
4 解决方案
选择适合企业的战略结构
虽然财务共享已经成为各大企业集团发展的方向,但整体实施思路不应“一刀切”,应根据企业自身的行业特点、机构分布,选择适合的战略结构。分板块、分区域建立多共享中心或者分业务逐步纳入单一共享中心都是可以选择的方案。
分板块建立多共享中心
对于行业跨度大、同行业机构数量多的企业集团,可以考虑分板块建立多个共享中心。同板块内容易统一标准、流程,且再造后的流程符合行业特点和行业管理需要,业务与财务的融合度更高。同时,在板块内可节约运营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实施难度。分板块共享也并非适用于所有多元化企业集团,部分企业行业较多但是行业机构数量明显过少,无法达到行业内规模优势。此外,由于各板块标准和流程不统一,板块间财务人员和财务数据无法共享,难以达到最优经济性。后期将会面临较大程度的数据分析相关方面的困难,对于各项数据的分析以及利用将成为限制财务共享中心发展的首要因素。
分区域建立共享中心
对于机构分布广,尤其多跨国机构的企业集团,可以选择分区域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由于各国在核算制度、税收法规等方面差异性较大,如果建立全球统一的财务共享中心,难以适应各区域的业务需求。因此,很多跨国企业都选择按大区建立多个共享中心,有利于满足财务共享区域内不同业务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分区域建立的共享模式能够保障各区域板块间都存在共享中心,避免出现重复建立,最大程度地实现行业跨度,保障多元化企业的趋于共享中心正常运作,从而有效迈出行业发展的关键性一步。
分业务逐步纳入单一共享中心
单一共享中心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企业财务资源,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在成本效益方面和数据共享方面也更具优势。对于行业跨度不大、分布区域相对集中的集团企业,可选择单一共享中心。单一共享中心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可以选择业务量大、重复度高、易于标准化的业务先纳入共享范围,例如:薪酬支付、合同管理、资金调拨等业务;也可以按照先主业后副业,将成员企业分批纳入共享。这种分批分步的方式可以降低财务共享实施过程中的阻力,但仍难以解决多元化、区域广所带来的固有难题。
在实践过程中,无论是分板块、分区域的多共享中心,还是全球化的单一共享中心,都各有优势,也非一成不变。很多成功的财务共享,在最初阶段选择某一区域或某一板块进行试点,总结经验,最终形成统一的财务共享中心。也有一些企业集团,从单一主业发展为多元化经营或加快海外拓展的步伐,进而产生分区域分行业的需求。
建立长效的“业”“财”沟通机制
财务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经营管理,因此,业财融合是财务共享必然选择的方向。为此,应充分发挥“业务财务”的沟通协调作用。“业务财务”是实施财务共享后,保留在集团各成员单位的部分财务人员,执行管理会计的职能。由于他们与业务的紧密度更高,被称之为“业务财务”。业务财务是财务共享数据的主要使用者,也是连接“业务”与“财务”两端的桥梁与纽带。业务财务的沟通,便于财务共享中心认识经济业务的实质,识别风险;也便于共享中心提供更具有分析价值的财务数据。
打通人员内部流动与晋升渠道
财务共享后,更细致的岗位分工,不可避免地带来员工的单调和厌倦感。为防止这种负能量情绪影响工作积极性,可制定定期轮岗的制度。通过岗位轮换,既可保持财务共享的专业性,又能拓展财务共享人员的视野,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轮岗不仅仅限于财务共享中心内部,也可拓展到共享单位的“业务财务”岗位。通过“共享财务”与“业务财务”岗位互换,了解企业集团的财务全流程管理。财务共享中心不仅成为财务数据的中心,还可以成为集团培养财务高端人才的摇篮,让员工看到晋升的通道,从而增强员工的岗位认同感和工作积极性。
5 结束语
大型企业集团在财务共享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解决方案也有多种。财务共享能否在本企业实施成功,其核心还是企业充分认识自身特点,客观评估实施共享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选择合适战略结构,确定相应的信息系统、流程标准、项目选址、沟通机制、人员管理方式等。有了对自身的正确认识,才能预估实施的难度,并取得企业高层的坚定支持。坚定不移地攻克难关、不断优化提升,达到财务共享的最优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晓晨.财务共享服务与企业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8(1):73.
[2] 李春.多元化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难点及对策- -以广投集团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6(3):196- 197.
[3] 李晓旭,黄晨雨.多元化企业集团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难点及解决途径[J].国际商务财会,2016(8):66- 68.
[4] 韩向东,余红燕.财务共享的中国路径[J].财务与会计,2017(12):73- 74.
[5] 王会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J].中国商论,2018(2):128-129.
[6] 王小琛.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及实践研究——以MN集团为例[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