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中韩现代礼貌用语对比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中韩现代礼貌用语对比研究论文

是要写论文吗?중한 예절의 차이

1.中国:吃饭时 左手习惯性扶着碗 以示礼貌韩国:绝对不允许将拿餐具意外的手拿到饭桌上 拿会是非常的不礼貌2.中国:打招呼是以点头 微笑致意韩国:初次见面 或是不熟悉的人一定要鞠躬45度角3中国:和别人在一起时 要喝水时 只要正常拿起瓶子喝就可以了 无需考虑方向问题韩国:不能将瓶子对着人喝水 应该侧向另一旁 尤其是在长辈面前

中国:和别人握手的时候,只要伸出右手就可以了。韩国:和别人握手的时候,如果是长辈,就要用两个手去握手,或者左手托着右手去握手。中国:没有这个。韩国,聚餐的时候,官最大的人请客。中国:没有这个。韩国:聚餐的时候,坐对面的人,要给你倒酒,但是要等到你完全喝完的时候,他要是不给你倒酒,如果是女的,3年找不到对象。中国:可以不需要。韩国:长辈给倒得酒,必须全喝完。中国:家里有客人的时候,是没有咸菜之类的。韩国: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是有很多泡菜,之类的。中国:有时候可以,有时候不可以。韩国:吃饭的时候,在长者拿筷子之前,所有人都不可以动筷子。吃晚饭,长者还没有吃完,晚辈是不可以提前离席的。还有以下是韩国人说中国人的:1.中国:喝汤之类的东西的时候,会端起碗喝,有时候会发出声音。 韩国:喝汤之类的东西的时候,用勺子。不会发出声音。结论:根据我本人观察,韩国人有一部分人端起碗喝,也有女的。也是会发出声音的。2.中国:吃饭的时候会一边吃饭,一边说话。 韩国:吃饭的时候,从不说话。结论:韩国人吃饭的时候也说话,声音还不小,有的时候还会手舞足蹈。3.中国:看到很远的地方有熟人,会大声呼唤。 韩国:从来不干这种事情。结论:韩国有这种人不在少数,基本以女性为多,很远的地方就喊哥哥。声音也很大。最后总结:什么地方,都有习惯好的人,习惯不好的人。韩国人就总是以点盖全。陈述完毕。

礼貌用语对比研究论文英文

试论中英问候语对比及跨文化交际策略的选择论文

[论文关键词] 问候语 礼貌原则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策略

[论文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问候语存在于所有语言之中。它们为恰当开始谈话并且为建立、维持和商定社会关系提供了手段。它们也是常规用语,构成了礼貌语言的一部分。本文对比了中英问候语内容、结构、人称代词使用上的差异,分析了中英问候语礼貌原则差异产生的深层文化原因,从而说明选择恰当的跨文化交际策略的重要性。

问候语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主要功能就是运用礼貌的语言行为来维护社会秩序,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交际中不必要的误会与冲突,实现成功交流的目的。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习俗影响问候的不同表达形式。

一、中英问候语差异对比

(一)分类及内容差异

1.祝愿式问候。这类问候表达的是说话人一种良好祝愿,在中英两种语言中都有其表现形式。例如我们所熟悉的“您好”“新年好”、“Merry Christmas”等。但由于语言不同、文化习俗不同,不同语言中问候语也会有不同的表达形式。英文中有“Good morning”(早上好) 适用于早上起床后至午饭间这段时间,在正式、非正式场合均可使用,但它与中文的“您早”并不对应,“您早”在中国多用于起床后至早饭前这一短暂时间,“早睡早起”是中国人的养生之道,行为准则之一,因此“您早”在汉语中还蕴含有赞扬之意,如上午10 点见人还说“您早”,则多有挪揄之意了。

2.关心式问候。关心式问候一般体现说话人对对方身体或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关心。受文化差异的影响,关心式问候在不同语言中表达形式大不相同。我们常以中国普通老百姓日常问候语“吃了吗”、“去哪儿”、“忙不忙”为例,这是极为普通而又随便的问候语,问与答的双方都不把它当成正式的问题,纯打招呼而已。对外国人来说不是这样的,在英语中这两个问题都涉及个人的隐私,是不能这样发问的。

3.交谈式问候。有时候人们打招呼是以对方正在干着的事情为话题,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行的,这类问候形式在汉语中非常普通。我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出去啊?”,“上班去?”“散步啊?”,诸如此类的问候话非常的多,一天中我们不知道会说多少次、听到多少次这样的话。同样的问题在英语中则不宜发问,这跟语言发展的传统密切相关的,中国人人情味浓,较关注他人的生活或工作状况,而西方人多把生活或工作的某些情况视为个人隐私,他们的习俗是避开这类话题。

英语和汉语问候语内容上的差异说明这两种语言的人在礼貌语言策略选择上的差异。人们习惯上认为,英语民族的人比较矜持,除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不喜欢相互表现得很亲昵。而且,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Where are you going ?”或“ What are you doing?”这类听起来有干涉意味的话是不合适的,因此不能作为问候语接受。这一点也许可以说明为什么英语问候语内容具有中性特点,例如谈论天气或其他与个人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物。另一方面,中国人一般高度重视社会关系,在相互问候的时候往往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你在忙什么?”这类询问用作问候语,英语民族的人听起来可能觉得奇怪,但在汉语中已经成为常规礼貌用语。

(二)句子结构上的差异

英语和汉语的问候语在句子结构上也有差别。例如,在问候过程中谈论天气时,说汉语的人往往使用“天气真好! ”和“天气真糟!”这类感叹句来表达对好天气的喜悦和对坏天气的诅咒,而说英语的人则比较喜欢用“Fine day,isn’tit?”这类附加问句。说汉语的人在问候的时候经常使用重复来增强亲切感,例如“ 你好你好”和“ 再见再见”,而说英语的人则喜欢在问候语中使用缓冲词语来减轻言外之力,例如“ Can I help you at all ?”

(三)人称代词使用上的`差异

英语和汉语问候语的差异也可见于人称代词的使用。首先,汉语第二人称代词有两种形式,即“ 你”和“您”,后者更为礼貌,而英语只有一种形式,即“you”。不过,在英语问候语中,人称代词比汉语用得广泛。试比较第二人称代词在这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   最近怎么样? 工作怎么样?

第一人称代词在汉语问候语用得比较少。例如:久仰久仰。上述比较表明,礼貌语言策略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是有所变化的。如果不了解另一种语言的礼貌用语,就有可能引起误言、误解和猜疑。 "

二、中英问候语的礼貌原则对比

顾曰国提出了与汉语文化有关的五大礼貌准则为: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德、言、行准则。礼貌准则揭示出英汉礼貌语用文化差异。中国的礼貌尤其表现在“贬己尊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很难理解中国“谦虚”的文化内涵。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中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重视人际关系,群体观念和等级观念,是汉文化的重要特征。而以“个人本位” 和平等为主要取向的西方社会,言语主要用来作为显现平等关系的表达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在交际时已经建立起一种认知的“ 平等关系”,或准备建立这种关系。

交际环境的依赖性。“ 文雅准则”作为一种礼貌现象是有普遍性的。然而,就文雅准则来说,汉语问候语多是内隐的、含蓄的,而英语问候语则多是直接的、外显的。在西方的弱交际环境的文化下,交际过程中产生的信息量的大部分由显性的语码负载。这也意味着在弱交际环境中,人们习惯侧重用语言本身来交际。而在东方的强语境文化中,交际的信息量更多蕴涵在社会文化环境和交际情景中,人们对环境提示具有更大的依赖性和理解度。

三、跨文化交际的策略选择

由于汉英语言的负面迁移和不同语言理解和交际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一定要综合考虑语言背后深层的文化差异,选择恰当的跨文化交际策略。英汉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念对跨文化交际造成一定影响和障碍。西方文化体现的是个人价值观念,而集体价值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特点。西方社会中出于对个人价值的尊重,个人隐私权也得到宣扬和保护。在跨文化交际中涉及个人经济方面、婚姻状况、政治倾向、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话题要回避。东方社会里,个人价值常常被淡化,集体价值或社会关系被重视和强化。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一定要注意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注意社会身份和交际对象,文化环境等因素。由于历史变革、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原因,世界各民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在它们的载体—语言中得到了清晰的反映。因此,说话人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入乡随俗”,遵循所使用语言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范,最大限度地避免语用失误。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交流,在中英问候语中英语也吸收了一些汉语和中国文化。而近年来中国的问候语也在不断变化。虽然英汉问候语有互相接近的倾向,但差异仍然存在,今后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因此,研究英汉问候语差异,选择正确的交际策略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能把文化作为一种独立于语言之外的东西。实际上,人类生活各个方面无不受文化影响,并随文化变化而变化,这就需要去探索研究不同的文化内涵,了解文化差异所在、树立文化差异的意识,从而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求同存异,在交际中采取相应的适当策略,以保跨文化交际渠道的畅通。从而达到最理想的交际效果,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Brown,P.& S.Levinson.1978.“Universals in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A].Esther Goody (ed.):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 [C].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Leech,G.1983.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 Longman.

[4] 李海琳.问候语与告别语英汉对比研究[J].湖南:邵阳学院学报,2008.

[5] 彭增安.语用、修辞、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6] 王福祯,徐达山.英语惯用法大词典[Z].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7] 张群.从中、英、俄问候习俗和见面礼节论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东西方时间观念的跨文化比较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比较希腊和中国创世神话的比较中西创世神话初探中英文广告语言特点对比中英文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论中西方对颜色象征意义的不同观点红颜真的祸水吗?—中外男权视角下的女性形象外国人居住在中国的文化冲突浅析中西方世界遗产保护之差异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差异中西休闲文化差异中西礼仪文化差异中西数字文化差异中西住宅文化差异中西方“孝”观念比较汉英“死”的委婉语比较中美慈善文化之比较中美大学生课外活动中体现的文化差异中美年轻人婚姻观的对比从中美婚俗对比看美国文化中美婚恋性观念对比分析中英婚俗面面观中国七夕节与西方情人节比较中西方青少年早恋问题初探论中西方文化因素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探究中西社会称谓的文化差异希腊悲剧与现代悲剧的比较东西方重大节日的文化比较中美企业文化比较---以中国正泰集团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为例中外企业文化比较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禁忌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礼貌原则对比研究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礼貌原则对比研究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文摘要:礼貌原则是人们在社会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的原则。然而中西方文化价值、自我观以及语言间接程度的差异导致了礼貌原则差异的存在,从而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论文关键词:礼貌原则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社会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一条原则——礼貌原则。礼貌是各社会、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人们交际活动的基本准则,是维系人际和谐的工具和手段,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成功交际的基本条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国度有不同的礼貌表达方式,深刻理解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及其渊源,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双方增进文化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一、中西方礼貌原则概述美国语言学家

Grice(1967)提出了著名的言语交际中的会话合作原则(coopemtivenciple)。他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说话人与听话人都有一种默契和合作,使整个谈话过程所说的话符合交谈的目标和方向。其内容体现为合作原则的四准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英国语言学家IJeech于l983年在Gce的“合作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另一条语用原则——礼貌原则。“礼貌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信念的表达减弱到最低限度。具体包括六条准则:得体准则(1.actMa)【im)、慷慨准则(GeneIosh蜘m)、赞扬准则(AppmhtionMa)【im)、谦虚准则(哆Ma】【ill1)、一致准则(A脒IntMa】【irI1)和同情准则(lhyMaD【ilTI)。尽管IJ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的各准则在不同程度上适用于各种文化,但是不同社会间的文化取向、价值观、思维方式不同,所以不同文化对各个准则的选取侧重会有所不同。顾日国先生根据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特征,在Leech的理论框架基础上于l992年提出汉语礼貌五准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

二、英汉礼貌原则对比分析

若将Leech的礼貌原则与顾日国的产生在中国文化基础上的礼貌准则相比较,我们便会发现二者的共性即是各个社会的普遍现象。在礼貌原则的指导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社会人际交往中都努力变得更加礼貌起来,都渴求自己能够被别人接受。我们在承认礼貌普遍性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其相对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实现礼貌的方法以及在礼貌的判断标准上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是在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正是这些因素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礼貌原则的运用和侧重有所不同。

1.贬己尊人准则与谦虚准则

谦虚准则相当于汉语中贬己尊人准则的一部分,即以贬己来抬别人,指以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为准则。然而汉英礼貌原则由于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跨文化语用研究中,对于同样的礼貌现象会存在不同的解释和反应。在汉语言文化中,贬己尊人准则是核心。在谈到自己或和自己有关的事的时候要“贬”要“谦”,而谈到听者或者和听者有关的事的时候就要“抬”要“尊”。“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但是中国人的“谦虚”与Leech提到的谦虚准则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汉语中经常听到“一点薄礼,略表心意,不成敬意”、“粗茶淡饭请海涵”、“鄙人拙见”、“不敢当”等类似的客套话,真正把对自身的贬损夸大到最大程度,以此来表示礼貌。西方社会的人们馈赠礼物时,会直接表达自己精心挑选的礼物得到对方喜欢、欣赏的希望,如“IthinkitUbeuset0y0u.”或“Ih0peyou’ulikeit.”出于礼貌,接受者会当场打开礼物表达自己的喜爱之心和感激之情。另外,中国人和西方人受到赞扬后的回应也存在很大差异。当受到称赞时,西方人会欣然接受,说“anky0u”,避免损害对方的积极面子,符合礼貌准则。中国人受到别人赞扬时,往往是否定对方的赞美之词,贬低自己,以示自谦。如“哪里,哪里”、“不敢当”、“我做的还不够好”等。而这种答辞在英美文化中却被看作是虚伪、缺乏自信的表现,使西方人感到自己的话被直言否决而认为对方不讲礼貌。因此如果按汉语思维习惯与西方人交流,则必定会造成交际失败。

2.称呼上的差异

中国人“上下有异,长幼有序”的观念在称呼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使用称呼语时应考虑听话人的职业职务、年龄、性别、谈话场合以及同谈话人的关系等因素。如“王主任”、“刘老师”、“张经理”、“李医生等。并且人们非常重视用自称和他称来体现礼貌。如他称:贵姓、高见、大作等;自称:鄙人、卑职、拙见等。而英美文化中的称谓模式主要是称谓词Mr./Mrs./Miss./.+姓,如BiUG砒es,姓为Gates,名为BiU应称其为Mr.Gates。汉语文化中所讲究的“长幼尊卑贵贱”之分在家庭内部也有充分体现。在家庭成员中有叔、伯、姨、姑、兄、弟、姐、妹等表示辈分的称呼语。若直呼姓名则认为是不礼貌的甚至是冒犯的。在崇尚平等的西方文化中无论地位和职位高低,人们更愿意相互直呼其名,同辈的兄弟姐妹也不例外,这体现了朋友式的亲密关系。另外,汉语的称呼中经常出现“老”字,因为“老”是经验和知识的象征。“老司树’、“老爷爷”、“赵老”等称呼体现了对年长者的尊重。这在西方是无礼的,人们无法容忍。西方人害怕“老”,因为这意味着“孤独、痛苦、成为负担”。他们不愿意用“老”这个词,尤其是女性,最不愿意被问到的就是“H0woldarey0u?”

三、中西礼貌差异的渊源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享有不同的文化系统和礼貌用语系统,由于文化障碍所导致的信息误解,使得交际中经常出现礼貌用语的语用失误。其根源在于不同的文化对于礼貌原则的理解和遵循程度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文化价值差异

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我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长期以来提倡“礼”的精神思想。“礼”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个重要组成部分。“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中国人的“谦虚”主要体现在“卑己尊人”上,这是在中国特定的文化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意味着贬低自己,抬高别人。汉文化重视谦逊准则,而西方文化则突出得体准则,认为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是礼貌的。因此,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采取一种迎合而非否定的方式,以免显露出与恭维者不一致,令人难堪。中国人则大都习惯否认,提倡“谦虚”和“卑己尊人”,但这种做法却会给西方人带来面子威胁。中国人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更重要的是维系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社会。而西方人注重的是利用语言来表现个体的存在和价值。

2.自我观差异

西方社会崇尚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西方人所持有的是独立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具有相对独立和固定的内核,因此,西方人在交际中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总是从个体主义立场出发,强调个人的面子。他们认为尊重个人的自由权利和独立是礼貌的,反之,则是不适合的,甚至被认为是粗鲁的。而中国人所持有的是依附性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没有相对稳定的内核,他人和自我的关系相对不是那么清晰、分明,自我的内核依照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而定,只有当自我被放在适当的社会关系中才会有意义,才会变得完整。汉文化人非常重视以及参与个体与团体的关系,注重集体荣誉感,在交际中,往往从集体主义文化观出发,强调群体的面子。因此,不断给宴请的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叮嘱生病的朋友添加衣物、按时吃药以表示关心等等在汉语言文化中是礼貌的表现,但在英语文化中却被看作是侵犯个人自主的行为。

3.语言间接程度差异

在交际中人们并非总是在句法或词汇上直截了当地表明说话者的意图,而是让听话者去意会其深层的寓义即“言外之意”(i呷licatlⅡ℃)。语言使用中的这种“拐弯抹角”的现象就是语言的间接现象(indirecⅡess),它普遍存在于语言中,具有共性,但每一种语言又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一般说来,礼貌程度与话语的间接程度成正比,话语越间接,语气就越委婉,给听话人留的余地就越大。正如【eech所说,我们可以保持同一命题的内容,而只须增加这个命题言语行为的间接性,便可以使该命题越来越礼貌。但是我们不能一概以话语表达的间接程度来确定话语的礼貌程度,因为中西方在直率的概念上有一定的.差异。英语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人们通常会直接、明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因此交际双方不论在批评、邀请、馈赠或拒绝时,一般都直截了当。他们的语言直接、直率、肯定。汉语言文化是高语境文化,人们往往使用间接的、隐含的语言来沟通。只有明确说话时的情景并借助肢体语言、空间语言以及上下文联系后,接受者才能弄清对方所要传达的信息、观点或意见。当中国人想说“不”而不表示“不”时,或受到赞誉却不直接接受时,西方人迷惑不解。正是这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间接程度的差异,增加了中西方人际交往的困难。

四、结语

礼貌是社会现象,具有普遍性,也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回避的现实。礼貌又具有文化特征,不同文化对礼貌言语行为会采用不同的准则和策略,赋予礼貌不同的内涵。由于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了中西方礼貌原则及策略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当重视并尊重这些差异,正确使用礼貌原则,掌握礼貌用语,避免语用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生活在两种不同文化中的人, 都会感到不同文化的人说话方式会有很大差别, 其中人文历史论文,语用方面的差别就很大。语用差别的制约因素也很多, 但何自然曾经指出:“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用方面所受到的制约有诸多不同, 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因素的制约。”因此, 文化的差异, 可以直接体现在语言的运用和理解上。

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 礼貌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准绳, “是对交际行为的规范,是一种为进行得体交际的策略”。中西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礼貌的理解有所不同, 所遵循的礼貌准则也不一样。从语用角度讲,礼貌现象是语言运用的普遍现象, 礼貌研究是语用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 这里主要指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中英文化差异。这种差异的产生, 是由讲中英两种语言的人的民族心理、思辨和推理模式的不同而导致的。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言障碍常常会造成误解或冲突, 主要原因是交际双方受各自文化背景的影响而缺少一个共有的语用前提。例如, 我们汉语中的谦词, 是一些并无实际意义的客套话。当发言结束时,人们常说:“不妥之处, 请大家指正 ”,“欢迎在座诸位批评指正 ”,“抛砖引玉 ”等等。而讲英语的本族人在同样的场合不说这样的话, 也许他们会说一声 “I hope you all enjoy my talk”, 但最常用的结束语还是 “Thank you”。再如人文历史论文,在英国文化中, 男性在公众面前赞誉女性的美貌和服饰被认为是一种礼貌, 被恭维者会欣然接受,但在中国这种恭维被认为是轻佻无理。类似以上的中西文化差异会给讲中英不同语言的人传达错误的信息人文历史论文,影响到他们之间的交流。故要做到交际双方的正确、合理的交流, 了解各自的文化背景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三、中英礼貌原则对比

Leech根据英语文化和语言的特点列举了六条礼貌原则:

1. 策略准则, 又称得体准则 (Tact maxim)“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

2. 慷慨准则, 又称宽宏准则 (Generosity maxim)“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 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

3. 赞扬准则 (Approbation maxim)“尽量缩小对他人的批评, 尽量增强对他人的赞扬。”

4. 谦虚准则 (Modesty maxim)“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 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

5. 赞同准则, 又称一致准则 (Agreement maxim)“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 尽量夸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

6. 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 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顾曰国先生根据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特征, 在 Leech 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研究汉语中的礼貌现象, 总结了汉语言文化有关的礼貌准则, 于1992年提出汉语礼貌五准则:

1. 贬己尊人准则: 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 指谓听者或与听者相关联的事物时要“抬”、要“尊”。

2. 称呼准则: 指人们出自礼貌, 在互相称呼时仍按“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称呼语的改变意味着人际关系的改变; 而出自礼貌, 人们不同的语言行为和所处的不同环境又会影响称呼语的改变。

3. 文雅准则: 出言高雅、文质彬彬往往被人认为是懂礼貌、有教养, 文雅准则的重要内容仍然是“先用雅语、禁用秽语; 多用委婉语, 少用直言”。

4. 求同准则: 这与“脸”、“面子”有关, 所谓求同, 就是注意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要保持相称, 说话双方力求和谐一致。

5. 德、言、行准则: 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 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 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四、礼貌原则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1. 称呼语之不同

受社会结构、传统伦理及血缘、宗教社会因素的影响, 汉语的称呼系统远比英语国家复杂得多。在中国, 小孩一般不能直呼父母和长辈的名字, 学生不能直呼老师的名字,下属不能直呼上司的名字, 否则就会被认为没有礼貌。中国人不仅喜欢用表示血缘关系的名字去称呼家人和亲属, 还喜欢用这种称谓来称呼非家人和亲属朋友。比如, 称与自己祖辈年龄相仿的男性为爷爷、女性为奶奶; 称与自己父母年龄相仿的男性为叔叔或伯伯、女性为阿姨。这在英语国家是非常少见的。中国人的称呼语体现出尊老的传统习惯。人们一般称呼年老的人为 “老某”, 像 “老王”、“老李”等, 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称呼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为 “某老”或 “某老先生”, 像称周树人为周老先生等。这里的 “老”, 没有丝毫贬义, 只有尊敬或推崇。但如果将此称呼用在英语国家则极不得体, 有冒犯之意。由此看来, 汉语称呼语可以用 “上下长幼尊卑”来概括。在英语国家, 由于其社会格局、文化取向、人际关系与中国截然不同, 所以对称呼语的使用和对其意义的解释也相差甚远, 具体表现在称呼时到底是直呼其名还是使用“头衔 + 姓”的方式。一般来说, 英国人同自己的上司说话也许需要用比较尊敬的语言, 但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称呼, 不论对方年龄多大, 地位多高, 人们更愿意直呼其名, 这充分表示出平等的文化取向。

2. 贬己尊人与平等交往

“贬己尊人”是顾曰国效法Leech所提出的汉语言文化的一条礼貌准则。中国人喜欢贬低自己而抬高对方的身份。这从表面看和Leech的赞誉准则相似, 但在中国文化中, 这条准则对人们的影响却更加深远。在日常生活中, 如果受到别人的夸奖, 我们中国人总会谦虚的说“哪里, 哪里, 您过奖了”。精心为别人挑选好了礼品, 在赠送时还不忘说“没来得急挑选,随便买了一份。”而在西方国家, 人们追求交往中的平等, 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将自己的情感、优点外露, 而不喜欢过分的谦虚, 对别人的夸奖也欣然接受, 并视这种赞誉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西方人的眼中, 中国式的自谦将被认为是一种虚伪的表现。因此我们进行涉外交往时要清醒的认识到这种礼貌用语的差异,在西方人面前要大方地接受他们的赞赏, 善于充分的表现自己, 并学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优秀的一面, 而不要随意的贬低自己和过分自谦。

3. 热情关心与个人隐私

汉英民族对隐私的理解存在着差异。中国人在日常交往中不太注意维护自己的隐私, 也不注意尊重他人的隐私。在中国文化中, 关心他人, 对别人热情一直被视为是对对方重视和显示诚心的一种表现。例如, 我们在宴请客人时, 要不断给客人加菜以显示热情; 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就会热情询问对方年龄、收入、婚姻状况; 朋友见了面更是问长问短, 把家里和工作的事情都询问、关心一遍; 在西方, 人们的隐私意识较强。英语民族对 privacy 这个词的含义理解较广, 诸如家庭、财产、婚姻、朋友、经历、收入、年龄、住址、身体状况、独处或单独生活等等。当在英语民族面前谈到有关隐私问题时, 会被人认为你让他人丢面子, 你不懂礼貌。

总之, 礼貌原则是每个群体或社会所广泛使用的文明的手段, 但必须承认, 不同文化对礼貌行为有不同的要求, 不同文化赋予礼貌不同的内涵。若对这一点认识不足,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相互交往时,很容易因此而产生误会。总之, 人们只有充分认识了礼貌原则在以上诸多方面的差异, 才能尽量减少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语用失误, 以达到更自然和谐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Geoffrey N. Leech.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New York: Longman Group Ltd , 1983.

[2]高一虹.语言文化的差异与超越[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4.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刘润清.关于Leech 的礼貌原则[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6]刘翔.汉英礼貌用语的比较[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1.

[7]邹永丽.中英礼貌用语之比较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 2006, 5.

汉语礼貌用语研究论文

现如今,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有关文明礼仪的议论文论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使用话题:

基本礼仪、文明礼貌、礼貌用语、素质、礼仪之邦

乘坐出租车时,司机全程只说了三个字:“去哪儿”;收取快递时,快递员直呼其名,惜字如金。这是成都市民余先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囧事”。

从小,父母就在教我们说“谢谢”、“您好”、“请”,这些文明礼貌用语,本应是一种语言习惯,但你可曾注意到,它们的使用频率正在下降。

“您好”“请”“谢谢”,这些礼貌用语,还有多少行业在坚守?4月7日以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进行了走访。

“您好”“慢走”一声问候难不难?

讲述

坐出租车,“你好,师傅”鲜少有回应

余先生打车的经历,家住成渝立交外侧的林女士也有体会。她在牛市口一写字楼上班,每次遇到加班,她都会选择打车,在她看来,成都出租车师傅的素质普遍很高,但部分的哥缺乏与乘客之间的基本礼仪。

“其实我也知道出租车师傅不容易,吃饭都不能按时。”林女士说,但她记得在几年前,成都的出租车师傅都有一套标准用语,“你好”、“请问到哪里”、“慢走”等词语常常挂在嘴边。“可以说,我养成的很多基本礼仪,多少受到了成都的哥的影响。”所以,一直以来,她也养成了习惯,上车就跟师傅打招呼“你好,师傅”,但林女士渐渐发现,现在很少听到这种彼此尊重的交流了。

回应“你好”的,变成了“嗯”这些词,多数师傅甚至连“嗯”都懒得说。林女士记得,有一次打车,她上车说“你好,师傅”,下车说“谢谢”,都没得到回应。她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该的尊重,“虽是小事,感觉心里有些不舒服。”林女士说,其实简单的问候一点儿都不麻烦。

调查

打车15次,只有3位师傅主动问候

近日,记者连续做了几天的调查。10日下午1点过,成都迎晖路,看到记者招手,一辆空载的出租车靠边停了下来。记者在副驾坐定后,出租车师傅头向右微微一侧,“去哪儿?”知道要去的地址后,便不再做声。抵达目的地后,记者道声谢谢,出租车师傅“嗯”了一声作为回应。

12日的`一次打车,记者却有了完全不一样的体验。上车后,师傅主动询问:“帅哥,请问到哪里?”下车后,当记者道谢后,师傅也微笑着轻轻挥了挥手,“慢去哈!”

记者共乘坐15辆出租车,12辆出租车师傅未主动打招呼,其中,记者见对方没有招呼的意思后,主动说声“你好”,但半数未得到回应,他们忽略问候后直接问“去哪里?”下车时,多数师傅面对道谢,仅仅是“嗯”一声作为回应,4人回复了一句“不谢”或者“不客气”。

一位杨姓出租车师傅告诉记者,其实公司在之前对他们做培训时,有这方面的要求。“但没有严格执行。”他还说,这个都是相互的,“乘客也很少有主动问候的”。

“先生”“女士”一种称呼正消失?

尴尬

收快递被直呼姓名,心情被泼冷水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快递行业。

网上买了件心仪的商品,焦急等待了好几天,终于等到快递员的电话。对于“剁手族”来说,取快递的心情就像是中了奖一样,然而,这通“报喜”电话,有时却给激动的心情泼了冷水。市民陈女士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4月14日,一个忙得焦头烂额的周五上午,正在和同事讨论策划方案的陈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陈××哇?”对方大嗓门直呼其名,陈女士以为方案又被某个难缠的客户否了,心中一紧,直到电话中传来“大厅取下快递”,她才松了口气。本打算让对方稍等一下,可话还没说出口,电话里就传来“嘟、嘟、嘟”的声音。

这个快递是陈女士为女儿准备的生日礼物,“本来很期待,但快递员当时的态度,确实让我感觉不太舒服。”取快递的过程中,陈女士程序性地报上自己的名字,接过快递员递来的包裹便离开了。

“如果他(快递员)多说一句你好,我回一声谢谢,是不是互相都会觉得温暖很多呢?”她对记者说。

析因

每个电话20秒,为提高效率惜字如金

随着网购越来越方便,“剁手族”越来越多,成都多个快递点包裹“堆积如山”。

4月17日上午11点,锦江区某写字楼,某快递公司快递员小李蹲在一堆包裹中,一手指着快递单上的电话号码,一手在手机上拨号,不断用普通话重复着,“××快递,您的包裹到了,一楼取下。”

进入快递行业半年多,小李已习惯这样的开场白,“确实包裹太多,语速不快不行。”一般情况下,小李每天要送上百个快递,为了提高效率,每个电话他尽量都控制在20秒之内。因为“惜字如金”,小李不太常用“请”、“麻烦”之类的词,但他习惯使用“您”。

在附近其他3个快递点,同样都是“争分夺秒”的场景。因为环境太嘈杂,一位快递员总是扯着嗓子说话;似乎是对方一直没听清快递公司的名字,一位快递员有些不耐烦,连续大声重复三声后,挂断了电话……记者注意到,电话中,“××先生”“××女士”以及“请问”“您好”等词的出现频率较低。

互动

在窗口行业,你还常常听到礼貌用语吗?

去窗口办理业务,一声面带微笑的“您好”,会让原本程序性的工作变得有温度;用完餐后,服务员的一句“慢走”,会瞬间拉近两个陌生人之间的距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您好”、“请”、“谢谢”、“没关系”,这些礼貌用语,是否也跟上了发展的脚步?尤其在作为城市窗口的行业中,你还常常听到这些词语吗?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礼貌原则对比研究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礼貌原则对比研究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文摘要:礼貌原则是人们在社会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的原则。然而中西方文化价值、自我观以及语言间接程度的差异导致了礼貌原则差异的存在,从而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论文关键词:礼貌原则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社会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一条原则——礼貌原则。礼貌是各社会、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人们交际活动的基本准则,是维系人际和谐的工具和手段,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成功交际的基本条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国度有不同的礼貌表达方式,深刻理解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及其渊源,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双方增进文化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一、中西方礼貌原则概述美国语言学家

Grice(1967)提出了著名的言语交际中的会话合作原则(coopemtivenciple)。他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说话人与听话人都有一种默契和合作,使整个谈话过程所说的话符合交谈的目标和方向。其内容体现为合作原则的四准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英国语言学家IJeech于l983年在Gce的“合作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另一条语用原则——礼貌原则。“礼貌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信念的表达减弱到最低限度。具体包括六条准则:得体准则(1.actMa)【im)、慷慨准则(GeneIosh蜘m)、赞扬准则(AppmhtionMa)【im)、谦虚准则(哆Ma】【ill1)、一致准则(A脒IntMa】【irI1)和同情准则(lhyMaD【ilTI)。尽管IJ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的各准则在不同程度上适用于各种文化,但是不同社会间的文化取向、价值观、思维方式不同,所以不同文化对各个准则的选取侧重会有所不同。顾日国先生根据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特征,在Leech的理论框架基础上于l992年提出汉语礼貌五准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和德、言、行准则。

二、英汉礼貌原则对比分析

若将Leech的礼貌原则与顾日国的产生在中国文化基础上的礼貌准则相比较,我们便会发现二者的共性即是各个社会的普遍现象。在礼貌原则的指导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社会人际交往中都努力变得更加礼貌起来,都渴求自己能够被别人接受。我们在承认礼貌普遍性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其相对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实现礼貌的方法以及在礼貌的判断标准上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是在社会、历史、人文、地理等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正是这些因素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礼貌原则的运用和侧重有所不同。

1.贬己尊人准则与谦虚准则

谦虚准则相当于汉语中贬己尊人准则的一部分,即以贬己来抬别人,指以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为准则。然而汉英礼貌原则由于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跨文化语用研究中,对于同样的礼貌现象会存在不同的解释和反应。在汉语言文化中,贬己尊人准则是核心。在谈到自己或和自己有关的事的时候要“贬”要“谦”,而谈到听者或者和听者有关的事的时候就要“抬”要“尊”。“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但是中国人的“谦虚”与Leech提到的谦虚准则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汉语中经常听到“一点薄礼,略表心意,不成敬意”、“粗茶淡饭请海涵”、“鄙人拙见”、“不敢当”等类似的客套话,真正把对自身的贬损夸大到最大程度,以此来表示礼貌。西方社会的人们馈赠礼物时,会直接表达自己精心挑选的礼物得到对方喜欢、欣赏的希望,如“IthinkitUbeuset0y0u.”或“Ih0peyou’ulikeit.”出于礼貌,接受者会当场打开礼物表达自己的喜爱之心和感激之情。另外,中国人和西方人受到赞扬后的回应也存在很大差异。当受到称赞时,西方人会欣然接受,说“anky0u”,避免损害对方的积极面子,符合礼貌准则。中国人受到别人赞扬时,往往是否定对方的赞美之词,贬低自己,以示自谦。如“哪里,哪里”、“不敢当”、“我做的还不够好”等。而这种答辞在英美文化中却被看作是虚伪、缺乏自信的表现,使西方人感到自己的话被直言否决而认为对方不讲礼貌。因此如果按汉语思维习惯与西方人交流,则必定会造成交际失败。

2.称呼上的差异

中国人“上下有异,长幼有序”的观念在称呼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使用称呼语时应考虑听话人的职业职务、年龄、性别、谈话场合以及同谈话人的关系等因素。如“王主任”、“刘老师”、“张经理”、“李医生等。并且人们非常重视用自称和他称来体现礼貌。如他称:贵姓、高见、大作等;自称:鄙人、卑职、拙见等。而英美文化中的称谓模式主要是称谓词Mr./Mrs./Miss./.+姓,如BiUG砒es,姓为Gates,名为BiU应称其为Mr.Gates。汉语文化中所讲究的“长幼尊卑贵贱”之分在家庭内部也有充分体现。在家庭成员中有叔、伯、姨、姑、兄、弟、姐、妹等表示辈分的称呼语。若直呼姓名则认为是不礼貌的甚至是冒犯的。在崇尚平等的西方文化中无论地位和职位高低,人们更愿意相互直呼其名,同辈的兄弟姐妹也不例外,这体现了朋友式的亲密关系。另外,汉语的称呼中经常出现“老”字,因为“老”是经验和知识的象征。“老司树’、“老爷爷”、“赵老”等称呼体现了对年长者的尊重。这在西方是无礼的,人们无法容忍。西方人害怕“老”,因为这意味着“孤独、痛苦、成为负担”。他们不愿意用“老”这个词,尤其是女性,最不愿意被问到的就是“H0woldarey0u?”

三、中西礼貌差异的渊源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享有不同的文化系统和礼貌用语系统,由于文化障碍所导致的信息误解,使得交际中经常出现礼貌用语的语用失误。其根源在于不同的文化对于礼貌原则的理解和遵循程度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文化价值差异

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我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长期以来提倡“礼”的精神思想。“礼”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个重要组成部分。“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中国人的“谦虚”主要体现在“卑己尊人”上,这是在中国特定的文化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意味着贬低自己,抬高别人。汉文化重视谦逊准则,而西方文化则突出得体准则,认为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是礼貌的。因此,西方人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采取一种迎合而非否定的方式,以免显露出与恭维者不一致,令人难堪。中国人则大都习惯否认,提倡“谦虚”和“卑己尊人”,但这种做法却会给西方人带来面子威胁。中国人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更重要的是维系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社会。而西方人注重的是利用语言来表现个体的存在和价值。

2.自我观差异

西方社会崇尚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西方人所持有的是独立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具有相对独立和固定的内核,因此,西方人在交际中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总是从个体主义立场出发,强调个人的面子。他们认为尊重个人的自由权利和独立是礼貌的,反之,则是不适合的,甚至被认为是粗鲁的。而中国人所持有的是依附性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没有相对稳定的内核,他人和自我的关系相对不是那么清晰、分明,自我的内核依照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而定,只有当自我被放在适当的社会关系中才会有意义,才会变得完整。汉文化人非常重视以及参与个体与团体的关系,注重集体荣誉感,在交际中,往往从集体主义文化观出发,强调群体的面子。因此,不断给宴请的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叮嘱生病的朋友添加衣物、按时吃药以表示关心等等在汉语言文化中是礼貌的表现,但在英语文化中却被看作是侵犯个人自主的行为。

3.语言间接程度差异

在交际中人们并非总是在句法或词汇上直截了当地表明说话者的意图,而是让听话者去意会其深层的寓义即“言外之意”(i呷licatlⅡ℃)。语言使用中的这种“拐弯抹角”的现象就是语言的间接现象(indirecⅡess),它普遍存在于语言中,具有共性,但每一种语言又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一般说来,礼貌程度与话语的间接程度成正比,话语越间接,语气就越委婉,给听话人留的余地就越大。正如【eech所说,我们可以保持同一命题的内容,而只须增加这个命题言语行为的间接性,便可以使该命题越来越礼貌。但是我们不能一概以话语表达的间接程度来确定话语的礼貌程度,因为中西方在直率的概念上有一定的.差异。英语文化属于低语境文化,人们通常会直接、明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因此交际双方不论在批评、邀请、馈赠或拒绝时,一般都直截了当。他们的语言直接、直率、肯定。汉语言文化是高语境文化,人们往往使用间接的、隐含的语言来沟通。只有明确说话时的情景并借助肢体语言、空间语言以及上下文联系后,接受者才能弄清对方所要传达的信息、观点或意见。当中国人想说“不”而不表示“不”时,或受到赞誉却不直接接受时,西方人迷惑不解。正是这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间接程度的差异,增加了中西方人际交往的困难。

四、结语

礼貌是社会现象,具有普遍性,也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回避的现实。礼貌又具有文化特征,不同文化对礼貌言语行为会采用不同的准则和策略,赋予礼貌不同的内涵。由于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了中西方礼貌原则及策略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当重视并尊重这些差异,正确使用礼貌原则,掌握礼貌用语,避免语用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生活在两种不同文化中的人, 都会感到不同文化的人说话方式会有很大差别, 其中人文历史论文,语用方面的差别就很大。语用差别的制约因素也很多, 但何自然曾经指出:“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用方面所受到的制约有诸多不同, 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因素的制约。”因此, 文化的差异, 可以直接体现在语言的运用和理解上。

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 礼貌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准绳, “是对交际行为的规范,是一种为进行得体交际的策略”。中西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礼貌的理解有所不同, 所遵循的礼貌准则也不一样。从语用角度讲,礼貌现象是语言运用的普遍现象, 礼貌研究是语用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 这里主要指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中英文化差异。这种差异的产生, 是由讲中英两种语言的人的民族心理、思辨和推理模式的不同而导致的。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言障碍常常会造成误解或冲突, 主要原因是交际双方受各自文化背景的影响而缺少一个共有的语用前提。例如, 我们汉语中的谦词, 是一些并无实际意义的客套话。当发言结束时,人们常说:“不妥之处, 请大家指正 ”,“欢迎在座诸位批评指正 ”,“抛砖引玉 ”等等。而讲英语的本族人在同样的场合不说这样的话, 也许他们会说一声 “I hope you all enjoy my talk”, 但最常用的结束语还是 “Thank you”。再如人文历史论文,在英国文化中, 男性在公众面前赞誉女性的美貌和服饰被认为是一种礼貌, 被恭维者会欣然接受,但在中国这种恭维被认为是轻佻无理。类似以上的中西文化差异会给讲中英不同语言的人传达错误的信息人文历史论文,影响到他们之间的交流。故要做到交际双方的正确、合理的交流, 了解各自的文化背景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三、中英礼貌原则对比

Leech根据英语文化和语言的特点列举了六条礼貌原则:

1. 策略准则, 又称得体准则 (Tact maxim)“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

2. 慷慨准则, 又称宽宏准则 (Generosity maxim)“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 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

3. 赞扬准则 (Approbation maxim)“尽量缩小对他人的批评, 尽量增强对他人的赞扬。”

4. 谦虚准则 (Modesty maxim)“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 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

5. 赞同准则, 又称一致准则 (Agreement maxim)“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 尽量夸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

6. 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 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顾曰国先生根据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特征, 在 Leech 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研究汉语中的礼貌现象, 总结了汉语言文化有关的礼貌准则, 于1992年提出汉语礼貌五准则:

1. 贬己尊人准则: 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 指谓听者或与听者相关联的事物时要“抬”、要“尊”。

2. 称呼准则: 指人们出自礼貌, 在互相称呼时仍按“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称呼语的改变意味着人际关系的改变; 而出自礼貌, 人们不同的语言行为和所处的不同环境又会影响称呼语的改变。

3. 文雅准则: 出言高雅、文质彬彬往往被人认为是懂礼貌、有教养, 文雅准则的重要内容仍然是“先用雅语、禁用秽语; 多用委婉语, 少用直言”。

4. 求同准则: 这与“脸”、“面子”有关, 所谓求同, 就是注意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要保持相称, 说话双方力求和谐一致。

5. 德、言、行准则: 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 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 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四、礼貌原则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1. 称呼语之不同

受社会结构、传统伦理及血缘、宗教社会因素的影响, 汉语的称呼系统远比英语国家复杂得多。在中国, 小孩一般不能直呼父母和长辈的名字, 学生不能直呼老师的名字,下属不能直呼上司的名字, 否则就会被认为没有礼貌。中国人不仅喜欢用表示血缘关系的名字去称呼家人和亲属, 还喜欢用这种称谓来称呼非家人和亲属朋友。比如, 称与自己祖辈年龄相仿的男性为爷爷、女性为奶奶; 称与自己父母年龄相仿的男性为叔叔或伯伯、女性为阿姨。这在英语国家是非常少见的。中国人的称呼语体现出尊老的传统习惯。人们一般称呼年老的人为 “老某”, 像 “老王”、“老李”等, 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称呼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为 “某老”或 “某老先生”, 像称周树人为周老先生等。这里的 “老”, 没有丝毫贬义, 只有尊敬或推崇。但如果将此称呼用在英语国家则极不得体, 有冒犯之意。由此看来, 汉语称呼语可以用 “上下长幼尊卑”来概括。在英语国家, 由于其社会格局、文化取向、人际关系与中国截然不同, 所以对称呼语的使用和对其意义的解释也相差甚远, 具体表现在称呼时到底是直呼其名还是使用“头衔 + 姓”的方式。一般来说, 英国人同自己的上司说话也许需要用比较尊敬的语言, 但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称呼, 不论对方年龄多大, 地位多高, 人们更愿意直呼其名, 这充分表示出平等的文化取向。

2. 贬己尊人与平等交往

“贬己尊人”是顾曰国效法Leech所提出的汉语言文化的一条礼貌准则。中国人喜欢贬低自己而抬高对方的身份。这从表面看和Leech的赞誉准则相似, 但在中国文化中, 这条准则对人们的影响却更加深远。在日常生活中, 如果受到别人的夸奖, 我们中国人总会谦虚的说“哪里, 哪里, 您过奖了”。精心为别人挑选好了礼品, 在赠送时还不忘说“没来得急挑选,随便买了一份。”而在西方国家, 人们追求交往中的平等, 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将自己的情感、优点外露, 而不喜欢过分的谦虚, 对别人的夸奖也欣然接受, 并视这种赞誉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西方人的眼中, 中国式的自谦将被认为是一种虚伪的表现。因此我们进行涉外交往时要清醒的认识到这种礼貌用语的差异,在西方人面前要大方地接受他们的赞赏, 善于充分的表现自己, 并学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优秀的一面, 而不要随意的贬低自己和过分自谦。

3. 热情关心与个人隐私

汉英民族对隐私的理解存在着差异。中国人在日常交往中不太注意维护自己的隐私, 也不注意尊重他人的隐私。在中国文化中, 关心他人, 对别人热情一直被视为是对对方重视和显示诚心的一种表现。例如, 我们在宴请客人时, 要不断给客人加菜以显示热情; 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就会热情询问对方年龄、收入、婚姻状况; 朋友见了面更是问长问短, 把家里和工作的事情都询问、关心一遍; 在西方, 人们的隐私意识较强。英语民族对 privacy 这个词的含义理解较广, 诸如家庭、财产、婚姻、朋友、经历、收入、年龄、住址、身体状况、独处或单独生活等等。当在英语民族面前谈到有关隐私问题时, 会被人认为你让他人丢面子, 你不懂礼貌。

总之, 礼貌原则是每个群体或社会所广泛使用的文明的手段, 但必须承认, 不同文化对礼貌行为有不同的要求, 不同文化赋予礼貌不同的内涵。若对这一点认识不足,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相互交往时,很容易因此而产生误会。总之, 人们只有充分认识了礼貌原则在以上诸多方面的差异, 才能尽量减少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语用失误, 以达到更自然和谐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Geoffrey N. Leech.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New York: Longman Group Ltd , 1983.

[2]高一虹.语言文化的差异与超越[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4.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刘润清.关于Leech 的礼貌原则[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6]刘翔.汉英礼貌用语的比较[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1.

[7]邹永丽.中英礼貌用语之比较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 2006, 5.

中外语言学家总结了不同的礼貌观。顾曰国曾总结了中国文化的四大礼貌特征:尊重、谦虚、态度热情、文雅。他认为尊重是自我尊重和赞赏对方;谦虚主要表现为贬己尊人;态度热情指关心、体贴、好客;文雅指举止、谈吐得体大方。西方著名英国学者利奇对礼貌原则划分为六类,每一类包括一条准则和两条次则:(1)得体准则: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尽量多使别人得益;(2)慷慨准则:尽量少使自己得益,尽量多使自己吃亏;(3) 赞誉准则:尽量少贬低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4) 谦逊准则: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低自己;(5) 一致准则: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6)同情准则: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中西方都注重礼貌,中外学者所总结的礼貌原则也都是注重他人的利益在先,但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二者的文化内涵在某些方面截然不同。1.问候语在中国大家习惯了见面就问,“你吃了吗?去哪啊?”等等之类的。这显然在中国实在正常不过的,为了增进关系,表现礼貌,见面客气寒暄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这样去跟一个英美人士打招呼,他会认为你没有礼貌没有涵养,认为这是对自己隐私的干涉,心里极不舒服。当然本民族的人都知道我们并非有意打探他们的隐私,只是礼貌性的问候而已。西方见面的问候语一般是“how areyou?”回答“fine,thank you!”或者简单的“hello” 或者“hi”“今天天气很好”等类似礼貌性问候。这在中国很少见。2.称呼语中华民族有着严格的长幼尊卑的观念意识,是汉语文化的典型特征。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统,以儒家文化为核心,讲究仁义礼智信,所以在称呼上一定合乎礼仪的要求。在亲属称呼上中国与西方英美国家有很大差异。在中国,父母双亲双方的亲戚有着明确的称谓,如叔、伯、舅、姨、姑、婶、舅母(堂或表)兄、(堂或表)弟、(堂或表)姐、(堂或表)妹,这表现了中国浓厚的血缘关系。而在英语中只有aunt和uncle两个词就可以概括所有的关系。再者就是对父母的称呼,西方孩子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也可以重名,这在中国这个礼仪之邦是绝对失礼的行为,这充分证明了中国长幼有序尊卑分明的文化特点,而西方的双方平等的文化价值表现的淋漓尽致。 3.答谢语向人致谢这是人与人交际中的一种礼貌,可以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好意得到肯定,有助于增进双方关系及其良好发展。但是在中西方关于答谢频率及表达方式上大不相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待别人的答谢的回应

韩语论文中韩俗语对比先行研究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韩语专业方面的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水浒传”朝(韩)语译本的译介研究2、以中国人为对象的韩语希望表达教育研究3、韩国语学习者副词使用情况及偏误分析4、有关韩语句子委婉语及教育方案的研究5、韩语专业大学生心理资本、专业适应性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6、对韩大学生对外汉语与韩国对外韩语教育的课堂教学对比研究7、汉语动词“打”的韩语翻译研究8、中韩语篇对比与翻译研究9、基于语料库的汉韩”获得类“动词动宾搭配研究10、中韩现代亲属称谓语研究11、韩语里汉语借词同汉语词语若干情况比较研究12、汉韩亲属称谓对比研究13、韩语专业大学生外来语标记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14、高职院校韩语教学过程中中韩词汇教育研究15、电影在韩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问老师最好- -然后看你个人兴趣爱好来定,要是定了自己没兴趣那也烦

韩语的毕业论文可以写中韩文化对比,跟你一个专业,我也是当时无法下手,让莫文网帮忙解决的,很靠谱的说。

中韩量词对比研究——369个韩语量词为中心。

韩语汉字词与汉语词语的对比研究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汉韩语“做/(?)(hada)”对比与偏误分析。

汉韩语拟声词对比。

中国汉语国际教育与韩国对外韩语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对比研究。

汉语介词与韩语副词格助词对比分析及教学对策——以韩国高中汉语教材为例。

汉语介词“从,在,对,给”与相应的韩语表现对比分析。

汉韩语疑问词对比研究。

汉语和韩语否定词对比分析。

汉语“吃”与韩语“(?)(meokda)”的对应关系研究。

中韩文字文化交流 或者 中国与韩国的文化对比与交流 之类的题目 百试百灵~

中韩语言对比研究论文

韩国文字确实很早发明,但是一直不是官方文字。一直到二战后韩国和朝鲜才使用这种文字。所以韩国在二战前都是使用汉字。历史书全是汉字书写的。

不好意思才看到你的提问,这是我以前在新浪博客里整理的一些,按照类目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语言语法类:韩国留学生汉语结果补语偏误分析中日韩三语言“体”的对比母语为英语和韩语的汉语学习者表形量词习得研究关于女性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韩国留学生习得介词“给”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三语教育背景下的朝鲜族英语教育韩汉定语对比以及韩国学生的汉语定语的偏误分析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谚语对比研究韩汉生命体量词对比研究中韩名量词对比研究对中国学习者的韩语惯用语、俗语教育研究韩版汉语教材的调查分析汉语存在句在韩语中的对应形式汉韩称赞语及其应答语对比研究少数民族迁移者群体建立及适应韩籍学生使用“以为、认为”的偏误分析基于汉韩对比的现代汉语容器量词研究针对中国学习者的韩国语过去时教学方案汉语词汇与韩国语汉字词的比较研究中韩同形词对比研究汉韩语言中的误导词的对比研究及对韩汉语教学名词性词语的概念转喻研究汉韩外来词对比研究韩国学生汉语语气副词习得研究韩国语‘(?)’与汉语‘眼·目’的语义扩张及对比研究关于韩中广告语言的考察韩国学生汉语“了”字用法的偏误分析汉韩形容词重叠对比研究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汉韩成语比较研究汉韩量词对比研究一年制零起点韩国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中韩女性谚语内容比较从学习观念的视角论高职英语折中主义教学汉韩礼貌语对比研究汉韩语触觉形容词对比对韩谦语教学研究韩国语中的汉字词研究韩国和中国汉字音的比较研究韩国学生习得汉语心理动词偏误分析汉韩同形异义词的对比研究青岛市航海运动俱乐部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汉韩量词及其对比研究关于日中韩“拒绝”的表达方式对韩汉语教学中“被”字句、兼语句的比较研究汉韩“比”字句对比分析现代汉韩语社交称谓对比“把”字句在韩国语中的对应形式研究汉语波斯语名量词对比分析及教学对策韩国留学生汉语关系从句的习得研究文化类韩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比较研究韩国的民俗文化中韩生活习惯比较研究韩中民俗对比(物质民俗、精神民俗)中韩文化交流研究关于韩国流行文化在中国的影响研究关于中韩大众文化的比较研究从炸酱面看中韩的饮食文化 文学翻译类中韩文学交流研究中韩翻译和中韩翻译的不同之处韩国语中的汉字词韩国语中的外来语中国和韩国近代小说的比较研究中国和韩国现代小说的比较研究梁启超对韩国近代文学思想的影响爱国启蒙时期的小说研究1970年代小说研究黄顺元小说研究或者以下段落能给你韩语论文题目找寻上一点灵感!!艺人?(可以和中国的艺人发展道路进行比较,出道的历程)饮食?(泡菜文化~或者和中国对比,色香味上比较)国际婚姻?(韩国正迈向多元化国际型社会,国际婚姻的比重大幅增加中,原因现象发展未来都可以谈)전혀 관심 없어!就想毕业?(不能这么直接,那也可以谈谈韩国的留学生)再或者,可以看看最近韩国的新闻,有什么吸引眼球的事件会不会给你什么灵感!韩文版韩语毕业论文题目翻译11.한중 언어 속의 높임말에 대한 비교연구12.한중 언어 속에 있는 의미가 다른 한자어13.한자어에 대한 정리 비교연구14.한중 언어 속에 있는 유행어에 대한 비교15.한중 언어 속의 속담에 관한 비교연구16.한중 언어 속의 사자성어에 관한 연구17.영화를 통해서 본 한국인의 민족성18.한중 무역교류의 역사, 현황 및 장래19.한국의 음식문화에 대하여20.한국의 유교문화에 대하여21.한국인의 민족성에 대하여22.한국의 무속신앙에 대하여23.한국의 대중문화에 대하여24.한국인의 기질연구25. 시사용어중의 한자어26.한국어의 접사에 대하여27. 한국어 시간범주에 대하여28.한국어 태범주에 대하여29.한국어 색채형용사에 대한 인지언어학적인 연구30.한국어 공간적 은유에 대하여31.한국의 유교사상 실태32. 햇빛정책과 남북관계33. 한미간의 군사동맹 33.한국어 속담에서 반영된 문화적 이메지34.한국어 축략어에 대한 연구35.한중언어대미연구39. 한국어 어휘 의미론(意味论) 분야 ( 동의어, 다의어, 유의어, 관용어, 외래어 등) 40. 한국어 통사 의미론 분야41. 한국어 화용론 분야42. 한국어 시제 분야43. 한국어 조사 분야44. 한국어 복합어 분야45. 한국어 파생어 분야46. 한국어 피동과 사동 분야 47. 한국어 보조용언 분야48. 한국어 경어 분야49. 한중 언어대비50. 한중 문화대비 更多题目选择参考我的新浪博客博文

分析中韩语言形式的不同关键词:文化语言学指称意义文化伴随意义谚语的文化语义 摘要: 中韩语言交际中的谚语例证分析例证可以分为三类: 同形同义的原因 , 一是相同的文化心理背景 , 二是相似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 同形异义的原因 , 一是谚语传播的讹变 , 二是对待相同事物的不同理解 , 三是相同形态的偶然性; 异形同义的原因是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不同。 中韩两国政治、 经济及文化各方面广泛交流的展开 , 学习研究两国语言的人数大幅上升。中韩两国语言中存在的一些相似性为两国的学习研究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 但同时两种语言的差异性的存在又决定了在学习研究过程中不能只是一味的进行“ 拿来主义 ” , 而忽略了或根本不知道其在实际应用当中所传达的思想与本国语言的差异。 笔者在自身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敏感地发现了这一问题 , 并试图以文化语言学的理论为基础 ,选取了《韩语谚语大辞典 》 中 218条住居谚语 , 对照对应的中文谚语 , 按构成方式和内容进行分类 ,结合谚语的文化语义进行例证分析。其中 , 同形同义的谚语共有 36对 (161 51%) , 同形异义的谚语共有 11对 ( 51 05% ) , 异形同义的谚语共有 62对 (281 44%) , 异形异义的谚语 , 即在韩语中使用而在汉语中找不到其所对应的谚语的 , 共有 109条 (501 00%)。 一、 同形同义 这类谚语指的是内容和形式 (指称意义 )都完全相同 , 而且其中蕴含的文化伴随意义也完全相同的谚语。 如:例 1 远亲不如近邻; 例 2 惜瓦不知大梁朽; 例 3 无火不生烟; 例 4 木匠多了盖歪房;例 5 大厦将倾 , 一木难支。 等等。据笔者考察 , 这些谚语在韩国语中都有与之表达方式、 构成内容、 组成形式完全相同的谚语 ,而且它们不仅指称意义相同 , 在实际应用当中所产生的文化伴随意义也完全相同。对于这些形式、 内容、 所表达的语义均完全相同的中韩谚语 , 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 ,这一类谚语有很多都是在历史上由于两个国家的频繁交流而传入对方国的 , 再加上两国之间存在着相同的文化心理背景 , 因此两国谚语在流传到对方国家以后 , 对方国不仅把谚语的指称意义完全接受, 而且对其中所蕴含的内在的文化伴随意义也全盘吸收。 如: 远亲不如近邻。 其次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 由于两国人民必定偶然会拥有一些相似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 , 因此在两国语言中同时或先后产生了一些同形同义的谚语。如:穷人孩子多 , 洼地蛙子多。 二、 同形异义 这一类指的是内容和形式相同或相似 (即指称意义相同 )而文化伴随意义不同的谚语。如: 例 6 屋瓦檐前水 , 点点不离窝。这是中国的一句谚语 , 在韩语中也有一句与之相同的谚语 , 二者指称意义基本相似。但是在中文中被提及时它指的是: 比喻说话有核心、 非常正确或比喻每事都能处理得十分恰当。而在韩语中被提及时它所表达的深层含义指的是: 习惯一旦养成就不好改了。 例 7 有眼不识泰山。“ 有眼不识泰山 ” 这句话在韩语中也有一句与其指称意义基本对应的谚语可是在中文中它深层的意义指的是: 比喻由于自己见识短浅 , 而无法识别比自己地位高或有能力的人。而在韩语中应用时所表达的意思是: 比喻就在身边的人或物 ,或比喻不了解某人的才能。例 8 蛇走了才拿棍 , 贼走了才栓门。例 9 亡羊补牢 (犹未为晚)。“ 蛇走了才拿棍 , 贼走了才栓门 ” 和“亡羊补牢 (犹未为晚 ) ” 这两句谚语 , 它们分别在韩国语中都有与之指称意义对应的谚语 , 在中国被提及时它们所产生的文化伴随意义是: 反正已经有了损失再弥补或采取别的补救措施也来不及了。而在韩语中被提及时所表达的深层意义是: 虽然有了损失但是想办法再补救也不晚。例 10 为了一片篾 , 劈了一支竹。“ 为了一片篾 , 劈了一支竹 ” 也有与之指称意义基本相似的谚语 , 在中文中被提及时它比喻: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不惜损失大的利益这种行动是不可取的。 而在韩语中应用时所表达的意思是:比喻即使损失巨大 , 只要目的达到了就高兴这类同形异义谚语 , 笔者认为最能充分反应中韩两国间的文化差异。造成此类谚语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三种: 首先 , 早先从一国传入另一国的谚语其文化语义在对方国中发生了转变。如: 亡羊补牢 ,犹未为晚)。 其次 , 两国人民对相同事物的看法或想法不同。 如: 有火箭不坐飞机。 其三 , 表达不同意义的两国谚语偶然具备了相同的形态。如:屋瓦檐前水 , 点点不离窝。 这类谚语在中韩两国的交流中最容易被误用 , 引起误解, 因此需要特别的重视。 三、 异形同义 这类谚语指的是内容或形式不尽相同 , 而两者的文化伴随意义却相同的谚语。如: 例 11 这山望着那山高 , 江南望见江北好。中文中有“这山望着那山高 , 江南望见江北好 ” 这样一句谚语 , 而韩语中有“近家视陋 , 远庙则宏 ” 的说法。后句的指称意义指的是: 近处的家 , 因为离得近 , 就算再好在心目中也会大打折扣 , 远处的寺庙 , 因为离得远 , 只看见一个大致的轮廓 , 因此认为是最好的。虽然它们的指称意义不相同但二者在各自语言当中被提及时所蕴含的意义是完全相同的: 都表现了人们不满足现实、 不能认清现实而盲目追求它物的本能。例 12 快纺无好纱 , 快嫁无好家。中文中有“ 快纺无好纱 , 快嫁无好家 ” 这样的表达 , 而在韩语中有“ 快速被加热的房子很快就会变冷 ” 这样一句谚语。 同样它们的指称意义不太相同 , 但二者表达的深层、 内在的涵义完全相同: 比喻凡事都应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 , 不可太快 , 否则结果必然糟糕。这两句话反映了中国儒家的中庸思想。 例 13 三寸鸟 , 七尺嘴。中文中有谚语“三寸鸟 , 七尺嘴 ” , 韩语中也有“ 椽子比梁粗 ” 这样的表达 , 虽然它们的表面意义不太相同 , 但是二者都表达了道家思想中本末倒置不可取的思想。 例 14 东方不亮西方亮 , 去了日头有月亮。中文中有“东方不亮西方亮 , 去了日头有月亮 ” 这样一句谚语, 在韩语中有“婆家生活过不好 , 回娘家过 ” 的话 , 指称意义看似完全不同的两句话 , 但是两者都同样表达了佛教中的轮回思想和两国人民的乐天思想。例 15 军师多 , 打烂船。“ 军师多 , 打烂船 ” 是中文中被经常提起的一句谚语 , 在韩语中有“ 一家有三个戴乌纱帽的这个家就会产生变故 ” 的表达。 虽然二者指称意义完全不同 , 但二者在本国被提及时都用来比喻: 凡事出头做主的人越多反倒事情做不成的意思。蕴含着中国道家思想中物极必反的涵义。用互不相同的两个国家的语言来表达相同的概念时就产生了异形同义谚语。虽然中韩两国拥有悠久的交流历史 , 但毕竟国家不同、 民族不同 ,所以在表达同一思想时所运用的表达手法 , 必然“ 异 ” 会远远大于“ 同 ” 。 这也是在本文研究对象中异形同义谚语有 62对 , 占研究对象比例的 的原因。 值得提出的是 , 笔者在对韩国谚语中的住居谚语及其所对应的中文谚语进行分析研究中发现 , 异形异义和异形同义谚语的数量远远大于同形同义和同形异义谚语的数量; 在对同形同义和异形同义谚语的比较研究中发现 , 两国的谚语有很多都直接反映了道教、 儒教、 佛教思想 , 两国人民对是非善恶都抱有十分近似的观念。 注释: ① 在文化语言学中经常提到“语义 ” , 而语义是具有多层面性的 , 它的构成需要三个必须要素: 语音形式、 客观基础和人类的主观认识。具体而言 , 语义包括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 , 前者是词语的本义 (也叫指称意义 ) , 后者是词语内在的、 潜在的意义。 对于后者非理性意义 , 又包括文化伴随意义和搭配意义等等 , 其中文 化伴随意义指的是: 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中指称意义相同的中性词 ,在一定的民族文化域又具有特殊的文化历史联想。 例如:在中韩两国语言中都有“ 亡羊补牢 ” 这句话 , 它们的指称意义完全相同 , 可是在中国和韩国分别被提及时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反应。 这一点恰恰印证了语义的涵义。 因此我们可以对谚语的文化语义做如下定义: 谚语的文化语义包括谚语的本意 , 可称之为: 谚语的指称意义; 以及谚语内在的、 潜在的意义 , 主要指那一部分在一定的民族文化域能引起特殊的文化历史联想的文化伴随意义。 ②由于篇幅有限 , 本文对每一类均仅举五例进行例证分析。 ③本文关于中文谚语的解释均出自施宝义李云飞的《通用谚语词典 》 (2000) 。 ④本文关于韩文谚语的解释均出自 Weon yeong seop (韩 )的《韩语谚语大辞典 》 (1999)。参考文献:[ 1 ]吴国华. 俄语与俄罗斯文化 [M ]. 北京: 军事谊文出版社 , 1998 .[ 2 ]利 奇. 语义学 [M ]. 李瑞华等译.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1987 .[ 3 ]吴国华 , 杨喜昌. 文化语义学 [M ]. 北京: 军事谊文出版社 , 2000 .[ 4 ]施宝义 , 李云飞. 通用谚语词典 [M ].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 2000 .[ 5 ]戴昭铭. 文化语言学导论 [M ]. 北京: 语文出版社 ,1996 .[ 6 ]罗常培. 语言与文化 [M ]. 北京: 语文出版社 , 1996 .

中国的附属国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