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思路:生活中有很多美,有自然之美,如高山流水;有生命之美,如花朵初绽,飞燕呢喃,然,最使人撼动的是心灵之美。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人的心灵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心灵的美的心灵。
人生,是一次艰难得跋涉。有明月清风的温馨,有阴雨绵绵的失意,有妻离子散的痛苦,有三春晖惬意的温暖。。。。。。心灵的美比外表的美更动人。
我在星期天时和妈妈一起去银行时,到门口去领过号码票,就在大厅中等候,这时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进来了,其中一位穿着朴素大方而得体,十分整洁。另一位打扮时尚,穿着高跟鞋,安静的大厅中回荡起了“咚咚,咚咚”的响声。那位穿着朴素得体的阿姨先走到领号码的机器前,当她正要操作时,那位穿着时尚的阿姨一个箭步就走了过去,先到的阿姨很礼貌地对她说:“请排队好么?”而那位阿姨冷冷的说:“不用你来教我。”
我立刻感到这位阿姨无比丑陋。我心想:以为如此在乎外表的人,怎么会这样不在乎自己的形象?一个人的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因为一个人的外表可以被改变但心灵是不易变的。
心灵的美可以弥补外表的不足,而感受心灵之美,可以填补自己心灵上的不足。
纵观古今,古时的提出的“仁”是心灵美的一部分。将美育思想和结合在一起,使“美”也成为“德”的一部分,他所说的“美”包括了心灵的美,语言的美。。。。。。心灵之美在首位。所以,我们要用一颗炽热而敏锐的心,感受心灵之美。
当我们敞开心扉去感受心灵之美时,会发现生活如此美好。妈妈的唠叨中充满了爱,如春风吹拂;老师的批评如同一把修枝剪叶的剪刀,为我们剪去旁枝败叶,让我们更茁壮的成长。
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心灵之美吧!
美术 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特别在培养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特殊优势,所以关心美术教育,为美术教育中的创新。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美术教育研究论文 范文 ,希望大家喜欢!美术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篇一 《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性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全面推广,这种理念为美术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主要阐述基础美术教学中的创造性教育 方法 。本文主要阐述了有关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性研究的一些列问题。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造性;研究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向前推进,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美术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特别在培养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特殊优势,所以关心美术教育,为美术教育中的创新。 二、培养学生美术创造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界,有一个广为人知的 故事 。故事里让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在同一堂美术课上画一束鲜花,中国学生的画法标准,花的种类和颜色与真花无异;而美国学生则抛弃了传统鲜花的画法,花的颜色虽然与实际不同,但极富 想象力 ,而且极富美感。这则故事或许是虚构的,但却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学生美术学习时的困境――缺乏创造力。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十分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美术创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教育中永不过时,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在积极愉快和自觉氛围中学习,能够使学生在绘画学习中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这样学生的绘画中能够表现出创新的美感,而不是如同拍照般精确。 三、美术教学中创造性的体现---“美术家(艺术家)-作品”本位的创造性教育 美术家是美术作品的创作主体,如果说“创造性”是美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美术”作品的核心价值,那么美术家创造作品便是充满“神奇”之魅的灵感喷薄并将之物化的这一过程。苏轼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美术作品便是美术家伸出“上帝之手”,将人类的审美情感物化为可视、可居、可游的图像世界。 当下有一种观念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不是培养美术家或画家的教学。这一观念的误区在于混淆了美术家或画家作为职业分类与精神气息的之间本应有的区分。如果说美术家或画家仅仅作为一种技能性的职业,那么这种观念自有其合理之处,毕竟每个人的心志取向和职业定位有更为丰富与更为多元的自由选择,但紧接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作为普修性质的美术课?还要配备“专业”出身的美术教师来实施开展美术教学? 所以美术家或画家更应该是作为精神气息的载体,而创造性便是这一精神气息的核心内容。即使在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教学特别是美术实践的教学之实质便是使学生像美术家或画家那样进行创造性劳动。而这种创造性劳动是人本身就具有但在成长过程中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社会现实处境中逐渐被淡忘、忽略、屏蔽的能力,美术教学便是撞击这份屏蔽、唤醒这份遗忘,也正是在此种意义上,能够更好地理解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1921-1986)所言:人人都是艺术家! “美术家-作品”本位的创造性教育,更多体现在美术实践教学这一模块中,即通过绘画研习、雕塑创作、工艺品制作等等技能性实践活动,实现审美创造性的物化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此处仅以绘画为例,绘画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精确地再现眼睛中所见到的“客观”世界,而是通过塑造具象或抽象的物事,感受、体悟点、线、面与色彩通过“神奇”的艺术组合成具有审美意蕴的形体,并通过这一并不同于所谓现实世界的形体,揭示、把握人类审美思维与审美情感的奥秘。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训练与动手能力的培养,所谓创造力与想象力最终只能沦为空谈。而不诉诸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技术训练,也只是无法成为美术创作的机械描摹。 四、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新思维 不是一门课程,无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工作,所以只能潜移默化地培养,美术课堂为学生个性的塑造、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阵地,为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创造条件也就义不容辞。 1.创造宽松自由的思维环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必须具备宽松自由的思维环境。若没有“自由”又何来创意呢?而人的创意必须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潜能。专家提供的求异思维、聚合思维、 逆向思维 等多种 思维方式 都是以“心里自由”为前提的。所以要提供自由的思维空间和自由探究的机会,要尊重不同寻常的看法,尊重不同寻常的想象,所以教师的美术素质与开放心灵对学生的想象力的开发是有益的。 美术教育中的想象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美术作品欣赏中产生的想象,教师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启发学生的想象,深入作品的内涵。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主要在这个方面来体现。二是作品创作前的想象,就是构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想法的价值,将学生追求成就的过程视作一种成就给予肯定,并通过技术的传授帮助他们实现想法,使他们在表现的过程中享受创作的乐趣。创新思维能力与造型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在这个其中。 2.提供便利的可利用的实践场所 创造性思维往往与创造活动是相联系的。人们总是在产生了某种创造性活动的动机和欲望,或者在某种创造性活动进行过程中,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思维创造形象的过程,美术教育中这种思维与创造的关系尤为明显。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要创造建设实践场所,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拿中学美术为例,中学美术包括绘画、工艺、雕塑等,每一门类的创作都离不开技巧与材料,需要适当的场地。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提供实践的场所,提供物质条件。我们一方面可以在校内创造条件,一方面可以与社会接轨,帮助学生实现探索创造的欲望。同时我们要充分地利用现代教学设施,把科技融入教学中,利用现代教学设施,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提供便利。 3.关注学生的个体因素 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关注个体因素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不是每个学生都热爱美术,美术教育并不是一定要把学生都培养成画家、艺术家。但我们应该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有所收获,特别是在思维方式上,要善于观察,富于想象力。 个体的因素包括 文化 修养、思维的方式与专业素质。文化修养与学习成绩没有必然联系,主要是指学生知识面的大小,兴趣广泛的程度。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性思维需要文化的修养,广泛的文化基础可以开启联想与智慧。专业素质是指对美术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创新最终得以实现的基础。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自身的优势与潜力,有的善于动手,有的善于思考,有的善于观察,有的善于表现,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让有美术创造潜力的学生能有更好的提高,让美术方面不具特殊潜力的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审美修养与美术素质。 4.建立合理的鼓励机制,促发求知的主动性 鼓励机制可以成为创造力产生的外动力。当学校为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设立奖学金时,奖学金在某种程度上便成为学习的动力。现代诺贝尔奖的设立同样促进了各个领域的创造力的开发。各类的美术作品比赛,也鼓励了一部分人的信心与学习主动性。 五、改善美术创造性教育的方法 1.所谓美术创造性教育,就是通过美术教育学生的过程,使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和艺术的魅力所在,使学生摆脱模式化的事物,发现自然的神秘。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几点:合理的利用美术书籍、教材或者其他美术参考书中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要把这部分知识利用起来给学生展示,拓宽他们的思路;另外,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学生不正确的理解要及时修正,确保学生审美观的正确发展。 2.要实现美术创造性教育不能急于求成,美术知识和绘画能力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了,学生们才有能力去学习美术,去欣赏美术中的精华。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之后美术教材是将理论与实践隐含的合成一条学习的主线,把许多理论学习与绘画实践整合成为一个体系,这虽然在提高美术课堂中美术理论知识学习的氛围,但是这可能会出现美术教学中出现忽视理论基础的情况。忽视理论学习的美术教学是不符合美术创造性教育思想的,没有扎实的基本功,绘画及欣赏能力也不会提高,依然没有达到教育学生审美才能的目的。因此,提高美术创造性教育水平的前提就是打下扎实的美术知识基础,设计出多样的学习形式,逐步完善教学体系。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美术创造性教育的核心思想。这也是全国校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的一贯思想。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学生有一颗渴望发现的心,学生渴望成功。因此,摈弃那些束缚学生创造性的东西,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充分发挥,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结束语 新课改的核心要求是对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宗旨的。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采用多样化的 教学方法 和创新的教学机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美术素养的提高极有帮助。 参考文献 [1]田立永.对美术教学的探索和思考.科技博览,2010,(22) [2]王芬.美术教育特点及其教育方法[J].知识经济,2011,(4):101 [3]杨文虎.艺术思维和创作的发生[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4]宋晓亮.新视野下的美术教育探论[J].网络财富,2012,(3):107 [5]毕伟民.试论美术活动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7:268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篇二 《高中美术教育中开展创造性教育的作用》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进一步的深入发展,高中美术教育尤为突出。在现阶段,美术深入社会与生活各个领域,高中美术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艺术感觉。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引入了创造性教育,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创造性教育的科学内涵,从而具体阐述高中美术教育中开展创造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美术创造性教育作用 在现阶段,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艺术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美术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与实践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中美术教学加入创造性教育元素,已经成为了当前高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高中美术教育现状 美术教学模式陈旧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诸多高校忽略美术教育,诸多教师关注的教学重点是学生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理论知识的提高,讲究美术学理论以及教学理论的传授,以教学成绩为最终教学目的,教学模式缺少创新意识,教师与学生缺少必要的交流与沟通,没有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下,缺少兴趣以及热情。 美术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学校通常偏向于智力于文化知识教育,忽视美育与道德教育,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等资源,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程度,没有重视美术课程的创新。在这种传统理念的作用下,美术课程可有可无,甚至没有被纳入期末考核项目中,不利于提高中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主性以及能动性。同时,美术理论基础知识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无法形成系统的认知框架。除此之外,在高考中,美术生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因而学生也忽视了美术的学习,学生缺乏美术创造性思维。 美术教学目的模糊 高考制度强调分数的高低,统考决定着学生的未来,为了配合制度的发展,诸多高校对高考上线率的要求较高,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设置了色彩以及 素描 等专业课程,但是缺乏美术基础理论知识课程。基于文化生渴望获取文化知识方面的前要求下,美术欣赏课程不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潜能的发挥。长此以往,在这种教学目的模糊的背景下,无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重视文化,忽略美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高中美术教育中开展创造性教育的作用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开展创造性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自主性。在创造性教育中,教师导入自主性与竞争性,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满足新课标要求,在培养学生美术技能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体感悟,给学生预留了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有助于激起学生的探索兴趣。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 山水画 赏析时,教师要透视山水画特色,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发掘山水画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进而感受艺术之美。 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 开展创造性教育,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作为学生学习的关键条件,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在,积极提倡民主意识,充分发挥组织与引导作用,用情感感化学生,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探索知识。例如在学习中国现代 人物画 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导入辛亥革命这一历史时期的变革现状,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美术发展阶段的状况,即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形成了中国现代美术的特点,结合中 国画 变革特点,开展优秀作品赏析活动,分析各自的艺术特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性思维。 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开展创造性教育,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受传统教育的束缚,讲堂作为教师为学生传播知识的场所,教师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从自身角度去传授知识,学生的学习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与发展。因此,将创造性教育理念融入美术教学体系中,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束缚,导入师生互动模式,有助于让学生与教师在交流中探索事物。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的漆器、玉器以及织绣工艺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了解传统工艺美术,加深对织绣、漆器基本知识与工艺特点的认识,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其创作方法。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 不断开展创造性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基于充分掌握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有助于为学生的自我创新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教学原则,采取合理方式加强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维与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例如在介绍 清明 上河图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与之相关的古画、光盘,教师以张贴挂图或者播放光盘为导入,学生能够展开想象,了解风俗人情、桥梁建筑以及道路交通,学习绘画造型与简单技术操作方式。当学生了解以及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开展野外写生活动,参观各类画展活动以及书画比赛,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技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空间。 综上所述,创造性教育对高中美术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现阶段,要遵循学生的需求规律,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案,积极鼓励学生,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总之,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必须要结合创造性教育模式,让学生养成勤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大胆创新,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以及创造能力,从而健全学生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柳建平.议课改中高中美术创造性教学的策略[J].大众文艺,2010(02) [2]吴燕.勿把“手段”当“目的”―从艺术教育三维课程开发的角度谈高考美术教学[J].美术大观,2013(10) [3]戴少宏.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内容与美术作业设计[J].美术大观,2013(09) [4]姚磊.中职新疆班学生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3(09)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篇三 《美术教育在提升学生审美观上的应用》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育背景下,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点研究课题,而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审美观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美术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引导学生去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提升当代学生审美观的必要性 中国史学家陈寅格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期曾提出过“独立之思想,自由之思想。”这是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对于独立、自由的渴望,也是中华民族一直倡导的人文精神。在当代教育背景下,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不再只是单纯地专业知识的提高,还要求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作为社会一份子应该具备的。让学生学会认识美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审美理念看待世界,培养更加适合现代中国社会的审美观念是当务之急。 二、高校教学中美术教育的现状 在中国现阶段的教育体系中,美术教育虽然一直贯穿始终,但是通过各阶段教学中美术教育课程设置的比重的比较,不难发现,在教育的初级阶段,尤其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美术课程占着很大的比重,但是到了高中、大学,很多学生都忽略了它的真正价值,包括家长、教师、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都未能给予重视,认为美术教育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绘画技巧,认识不到美学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观念、人文修养、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导致了同学基本都不能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和建立自己的审美观念,这也是美术教育在大学阶段的一个困境[1]。 三、大学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观的应用策略 (一)汲取优秀的 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观念和审美思想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背景下,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不断加,中西方的思想文化也开始产生了碰撞、交融,人们的价值观也趋于多元化,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许多优秀的文化瑰宝、道德品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遗失,许多学生的审美观念更加青睐于西方,不够本土化,甚至有一些都不够现实,这种现状下就要求高校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及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给学生展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艺术作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感、价值和魅力,培养好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让学生的审美理念更适合中国社会的需求。 (二)搭建多元化的信息资源平台,拓宽学生的审美 渠道 高校教育中的美术教育与教育初级阶段的中小学教育相比有所不同,中小学教育只要求学生的认知和模仿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最基础的对生活中美的感受,而大学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审美理念,多层次的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大学美术教育过程中,不应只是单纯地绘画,而应该更多地整合信息资源,让学生能够通过更多的作品了解美学的应用,从美术作品中体会各种文化背景下社会思想、人文理念、作者的表达意图和表达方式,感受中西文化的异同、不同作品的优劣、个人的鲜明特点,为加强学生的领悟能力提供更多的背景、丰富的材料、多种途径。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让学生感受美术知识与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感知美的存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人文艺术修养。 (三)由美术课堂的教学辐射到日常生活的感知 目前大学美术教学的方式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是通过老师的讲述和对美术作品的赏析来传授基本的美术技法和美术欣赏情趣,虽然这种教育方式是当前相对匮乏的资源背景条件下较为合理、较为实际的教学方式,这种美术课程也给予了学生了解美、认识美的基础,了解了美术在生活中的积极意义,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美的知识是不能只用课堂上的时间就能学全的。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结果的评价过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审美理念的不同,对比优秀的艺术作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除了在课堂上采用更丰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外,还应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美的实际体验,如野外写生、户外旅游、实地考察、自主设计等,充分利用展览馆、博物馆、标志性建筑、工艺品市场等,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美术与现实世界的有效结合方式,美术对于社会、人文、政治、历史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3]。 现在的中国社会在教育、艺术、文化、经济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变,美的艺术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的价值和意义也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它不仅培养人们的审美观念,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且提高了人们的自身修养,带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而学生审美观念的提升就需要高校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不要只注重对学生画技的考评,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修养,同时老师要注重自身的品德文化修养,因为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品德素质、价值观念直接影响了学生。学生也要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感受、交流体会美的意义,提升自己的审美观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4]。 四、 总结 立足于当前的时代背景和美术教育现状,家长、教师、社会都应转变对美学知识的偏见,改变思想理念,老师应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从中汲取优秀成分,同时参考西方艺术文化,形成对比,体会美学对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作用,并且从美术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拓展到多种资源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多感受美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提升审美观念,学会用美的眼睛,美的心态来认识社会、服务社会。
写作思路:从低俗文化的角度出发,开始写到美育,运用反比手法。
在低俗文化盛行的今天,部分创作者以恶搞、低俗炒作等形式吸引大家关注。但我认为,我们应该坚决抵制低俗文化,让美育之花开在我们心中。
面对低俗文化,辨析是非。什么是低俗文化?所谓低俗文化,就是指以恶搞、炒作为中心的一系列内容的宣传,内容包括有消费丑行,破坏大众审美观念,使精神快乐变为一种单纯的感官娱乐的不恰当文化。这种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观念,甚至思维方式。我们应当学会去辨别低俗与通俗文化,使自己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被低俗文化所浸染。
面对低俗文化,抵制从我做起。在这个信息发达的二十一世纪,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用手机接收到新的信息,其中不乏网络中的“审丑”风潮、消费丑行以及一系列有关恶搞、低俗的内容。更有甚者,想通过扮丑这一捷径出名,我们应当将这些人所崇尚的低俗文化抑制在摇篮里,坚决抵制这一系列的丑闻出现。
当我们在移动平台上接收到相关低俗文化的信息时,应当及时向有关平台或相关部门反映,从我们自身做起,抵制低俗文化,让美丽之花开在我们心中。
面对低俗文化,我们应携起手来共同倡导大家一致抵制不良文化。让我们共同抵制消费丑行为,使其不足以成为娱乐大众的手段,让我们拒绝观看恶搞、低俗创作内容,使创作者无粉丝可言,让他们失去传播的平台,让我们重拾正确的大众审美观念,让消费降低概念的今天,重获光明,让扰乱社会秩序的人们得到应有的制裁。
抵制低俗文化,倡导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应当利用网络时代这一良好的特点,传播正能量,使希望之种开花,多传播社会正能量,让好人好事扎根于我们的生活。让古往今来优秀的名著重新回到我们身边,让我们的精神为此而快乐,而不是单纯地被低俗文化所误导所充斥,满足于所谓的“快乐”。使更多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展现给世人,使当今青少年向古人学习经历,致敬经典,使他们身心健康,成为祖国未来的优秀建设者。
在低俗文化盛行的今天,我们应当携起手来坚决抵制和摒弃,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社会充满正能量,让美育之花永远绽放在我们心中。
美育即审美 教育 ,贯穿于人生教育的各个阶段,自然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美育具有促进德育、智育等协调发展,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养成健全人格等重要功能。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美育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幼儿园美育教育论文篇一 《探讨幼儿教育中的美育问题》 【摘 要】美育即审美教育,贯穿于人生教育的各个阶段,自然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美育具有促进德育、智育等协调发展,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养成健全人格等重要功能,当前对美育还存在着不够重视,理解不够全面等问题。在正确解读美育内涵和本质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施幼儿美育,提升幼儿美育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幼儿教育;美育;素质教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它是通过审美活动,即通过认识周围事物和艺术之美,以培养审美能力的过程.美育具有德育、智育、体育无法替代的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个人和社会最为重要的事业之一,幼儿阶段处于人生成长发展的最初阶段,这时期的教育对以后人生有着重要影响。人的身体素质、智力发展水平、个性品质的形成都与幼儿阶段的教育有密切关系。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社会成员,除了重视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外,也要注意其他方面的教育,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所说:“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互相交融,使这方面的教育呈现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因此,要使幼儿全面发展就不能忽视美育的重要作用。 一、幼儿美育的重要性 要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绝不可忽略美育的重要作用.这是由幼儿身心特点和美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幼儿很早就能够表现出对美的感知,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在外部条件的影响下,四个月的婴儿,有的已喜听钢琴的声音,一岁的婴儿爱看颜色鲜艳的衣服;两岁多的幼儿已有他们喜爱和不喜爱的颜色;五岁的 儿童 能欣赏落日和晚霞。所以幼儿美感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起点,也是美育的始基。 1.美育能促进智育、德育等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首先美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感。在美育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能逐渐正确地分辨出善恶美丑,在爱美之心的驱使下,自觉地抑制和抛弃丑,去掉自己的不良习惯,追求和创造美,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其次,美育能够促进幼儿的 智力开发 。美育对智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美育能够激发学生的 想象力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比如学生在欣赏自然风光时,如画的景色会让他们不自觉地展开思维的翅膀,去想象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是怎么来的,鱼儿为什么在水里游?鸟儿为什么在天空飞?总之,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美育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养成健全人格 美育是一种侧重于感性而又能够促进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的教育。这使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世界的多元性也决定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美育不仅从感性出发而且能使感性得到升华,它使人的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欲望通过审美获得熏陶和理智的滋养,潜移默化地形成感性和理性意识的交融与和谐,从而培养了健全的人格。 二、幼儿美育存在的问题 如前文所述,幼儿美育在促进智育、德育协调发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养成健全人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1.忽视美育的重要性 由于应试教育制度和思想的恶劣影响,加之“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教育观念的盛行,幼儿教育的单纯知识化现象也开始流行。不少幼儿园过分偏重于对儿童科学知识的灌输,有意或无意地忽略其他方面尤其是对幼儿的美育。 2.错误理解美育的内涵 美育涵盖内容宽泛包括音乐和舞蹈,绘画,影剧欣赏,文学;自然美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所感受和体验到的美;社会美以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为对象而感受和体验到的美;科学美以科学的内容和形式为对象所感受到的美。因此,对幼儿的美育自然不能只侧重一点或某一方面,当前部分学校或教师错误地认为美育就是教教孩子画画,这种对美育片面的理解很容易对孩子的全面发展造成伤害。 三、幼儿美育的实施策略 根据美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并针对当前幼儿美育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改进幼儿美育。 1.在游戏中实施美育 幼儿普遍存在着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的特点。针对幼儿这一特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多组织孩子参加具体、形象、生动、愉快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受到美的教育。如安排孩子当“演员”或者让孩子组织小游戏,老师参与,让孩子在玩的同时感受美。 2.在教学中实施美育 在教学活动要创设情境,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美育熏陶。如,春天来了,就让孩子到室外去观看花儿的美丽,春风的轻抚,使幼儿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在绘画课上让儿童把看到的花儿按自己的印象画下来,并讲讲自己的感受。这样,孩子们不但丰富了语言,而且对自然之美有了进一步感受。通过让幼儿观察、画画、交流等活动,让他们感受美、理解美。 3.在生活中实施美育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艺术领域的“目标”要求让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 经验 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爱护花草树木,不踩踏花草,不乱写乱画,讲究卫生等,这些能使他们感受到什么是行为美。教育孩子要学着自己穿衣服,午睡时衣帽要放在固定的地方,注意个人卫生,养成整洁的好习惯,使幼儿知道这就是仪表美.要保持环境卫生,每天吃完水果,果皮要放在塑料口袋里,培养幼儿不乱扔果皮等杂物的好习惯。老师要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美化环境,见到别人有困难要尽力给予帮助.教师对幼儿的点滴进步,可以用“小红花”的形式加以赞扬、鼓励,从而培养幼儿具有美的心灵。 四、教师要提高自身水平。 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在对孩子实施美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教师的美育培训,提高教师的美育素养和能力。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在平时的的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美育,并能用自己整洁端庄的仪表、优雅亲切的教态、生动形象的语言、整齐美观的板书、高尚伟大的人格去影响孩子。 总之,幼儿美育在幼儿教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提高幼儿美育的水平。 幼儿园美育教育论文篇二 《浅议幼儿教育中的美育问题》 【摘要】美育即审美教育,贯穿于人生教育的各个阶段,自然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美育具有促进德育、智育等协调发展,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养成健全人格等重要功能,当前对美育还存在着不够重视,理解不够全面等问题。在正确解读美育内涵和本质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施幼儿美育,提升幼儿美育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幼儿教育美育素质教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它是通过审美活动,即通过认识周围事物和艺术之美,以培养审美能力的过程.美育具有德育、智育、体育无法替代的作用。[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个人和社会最为重要的事业之一,幼儿阶段处于人生成长发展的最初阶段,这时期的教育对以后人生有着重要影响。人的身体素质、智力发展水平、个性品质的形成都与幼儿阶段的教育有密切关系。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社会成员,除了重视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外,也要注意其他方面的教育,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所说:“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互相交融,使这方面的教育呈现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2]因此,要使幼儿全面发展就不能忽视美育的重要作用。 一、幼儿美育的重要性 要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绝不可忽略美育的重要作用.这是由幼儿身心特点和美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幼儿很早就能够表现出对美的感知,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在外部条件的影响下,四个月的婴儿,有的已喜听钢琴的声音,一岁的婴儿爱看颜色鲜艳的衣服;两岁多的幼儿已有他们喜爱和不喜爱的颜色;五岁的儿童能欣赏落日和晚霞。所以幼儿美感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起点,也是美育的始基。[3] 1.美育能促进智育、德育等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首先美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感。在美育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能逐渐正确地分辨出善恶美丑,在爱美之心的驱使下,自觉地抑制和抛弃丑,去掉自己的不良习惯,追求和创造美,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其次,美育能够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美育对智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美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比如学生在欣赏自然风光时,如画的景色会让他们不自觉地展开思维的翅膀,去想象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是怎么来的,鱼儿为什么在水里游?鸟儿为什么在天空飞?总之,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美育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养成健全人格 美育是一种侧重于感性而又能够促进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的教育。这使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4]世界的多元性也决定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美育不仅从感性出发而且能使感性得到升华,它使人的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欲望通过审美获得熏陶和理智的滋养,潜移默化地形成感性和理性意识的交融与和谐,从而培养了健全的人格。 二、幼儿美育存在的问题 如前文所述,幼儿美育在促进智育、德育协调发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养成健全人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1.忽视美育的重要性 由于应试教育制度和思想的恶劣影响,加之“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教育观念的盛行,幼儿教育的单纯知识化现象也开始流行。不少幼儿园过分偏重于对儿童科学知识的灌输,有意或无意地忽略其他方面尤其是对幼儿的美育。 2.错误理解美育的内涵 美育涵盖内容宽泛包括音乐和舞蹈,绘画,影剧欣赏,文学;自然美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所感受和体验到的美;社会美以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为对象而感受和体验到的美;科学美以科学的内容和形式为对象所感受到的美。因此,对幼儿的美育自然不能只侧重一点或某一方面,当前部分学校或教师错误地认为美育就是教教孩子画画,这种对美育片面的理解很容易对孩子的全面发展造成伤害。 三、幼儿美育的实施策略 根据美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并针对当前幼儿美育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改进幼儿美育。 1.在游戏中实施美育 幼儿普遍存在着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的特点。针对幼儿这一特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多组织孩子参加具体、形象、生动、愉快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受到美的教育。如安排孩子当“演员”或者让孩子组织小游戏,老师参与,让孩子在玩的同时感受美。 2.在教学中实施美育 在教学活动要创设情境,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美育熏陶。如,春天来了,就让孩子到室外去观看花儿的美丽,春风的轻抚,使幼儿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在绘画课上让儿童把看到的花儿按自己的印象画下来,并讲讲自己的感受。这样,孩子们不但丰富了语言,而且对自然之美有了进一步感受。通过让幼儿观察、画画、交流等活动,让他们感受美、理解美。 3.在生活中实施美育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艺术领域的“目标”要求让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5]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爱护花草树木,不踩踏花草,不乱写乱画,讲究卫生等,这些能使他们感受到什么是行为美。教育孩子要学着自己穿衣服,午睡时衣帽要放在固定的地方,注意个人卫生,养成整洁的好习惯,使幼儿知道这就是仪表美.要保持环境卫生,每天吃完水果,果皮要放在塑料口袋里,培养幼儿不乱扔果皮等杂物的好习惯。老师要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美化环境,见到别人有困难要尽力给予帮助.教师对幼儿的点滴进步,可以用“小红花”的形式加以赞扬、鼓励,从而培养幼儿具有美的心灵。 四、教师要提高自身水平。 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6]因此,在对孩子实施美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教师的美育培训,提高教师的美育素养和能力。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在平时的的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美育,并能用自己整洁端庄的仪表、优雅亲切的教态、生动形象的语言、整齐美观的板书、高尚伟大的人格去影响孩子。 总之,幼儿美育在幼儿教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提高幼儿美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黄稚琳,幼儿美育浅论[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58-60. [2]王习明,论学校美育的功能[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121-123 [3]陈科美.再谈幼儿美育[J],教育科学,1989年第1期,36-37. [4]顾颉,论美育的功能[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10期,9-11. [5][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7. 幼儿园美育教育论文篇三 《试论幼儿美育实施的途径》 摘要:美育即审美教育,它将人的社会性同生理性融合在心理中。美育功能对每一个学前儿童在认识生活、认识世界,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上所发挥着独特作用。因此,如何对幼儿实施美育,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者在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美育;审美;幼儿园;教师 美育作为一种感性教育,在呵护儿童童心的同时,也在发展他们的创造力,连贯性的美育可以使个体在成年之后仍然保持怡然活泼的童心,并使其创造力得到持续的发展。 幼儿美育主要以艺术教育为基础,以幼儿园生活与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引导幼儿置身于和谐的、愉悦的、自主的、创造性的情境中,让幼儿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感受生活和学习中的快乐、探索和创造的魅力,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康的强大源泉。幼儿美育具备让幼儿认识深化、情感净化、道德感化和智能开发等很多功能,是幼儿自我发展与完善的重要途径。幼儿美育就是根据幼儿的审美心理特点,利用美的事物的具体、鲜明的形象,发展幼儿感受美、理解美、表达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 幼儿园美育任务就是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幼儿园和家庭要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日常生活、艺术教育、社会活动等教育资源,多 渠道 、全方位地对幼儿实施美育,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一、艺术教育是幼儿美育的主要途径 艺术是人类审美实践的集中体现,艺术美直观、鲜明、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最容易引起幼儿感情上的共鸣,陶冶幼儿的情感,带给幼儿充分和完美的美的享受,对培养幼儿的审美素养有重大意义。幼儿的艺术教育主要有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文学欣赏,而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特定的作用。艺术教育通过 唱歌 、舞蹈、绘画和语言等多彩的活动,发展幼儿的艺术能力,开发幼儿大脑,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一)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人的情感。在音乐教育中,教师通过音乐节奏、 音乐欣赏 和歌舞技能来培养幼儿音乐的感受能力,并辅以感受美的 方法 。例如:在演唱歌曲《鲁冰花》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系列关于歌曲的图片或者观看歌曲的舞动视频,让孩子感受旋律的美好,产生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学会表达对妈妈深深的爱。 (二)美术教育则以线条和色彩塑造形象的视觉艺术,幼儿美术教育包括绘画、剪纸、玩具制作、 泥塑 等活动。教师通过让孩子亲手设计、制作美术作品,从而锻炼视觉,加强动手能力,培养创造能力,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并且幼儿在对绘画作品的鉴赏活动中,能够提高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教师切忌脱离艺术自身的感染而对幼儿进行呆板的模仿和单纯的技术练习。 (三)文学以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塑造人物或事件,幼儿文学作品如童话、 故事 、儿歌等具有生动的语言和艺术形象。幼儿通过听、看、说等方式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增长文学知识,培养理解和欣赏文学的能力,丰富其内心世界。例如:在老师让幼儿欣赏文学作品时,积极引导幼儿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然后去体会作品的艺术形象,用一些优美的词语去描述,在结束时,教师用幼儿能明白的话语 总结 该作品的“中心思想”,来引发幼儿的思考,让孩子们在诗一样的童话中体会真善美,净化和滋润幼儿的心灵,对幼儿的健康成长给予正确引导。 二、把美育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中 日常生活为幼儿进行美育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凯洛夫说过:“在儿童美育中,起着重大作用是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无知无觉。”幼儿最初的美感是从日常生活开始的,所以幼儿的美育应贯穿在幼儿的整个生活中。 (一)家庭是幼儿美育启蒙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幼儿家庭美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在家庭布置上,注重朴素美观,干净整洁,为幼儿提供一个陶冶幼小心灵的生活空间,让孩子体会到形式美;在家庭氛围上,倡导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睦的家庭环境能够给孩子一种幸福感和安全感,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在生活态度上,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家长对生活的态度和做事态度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道德观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幼儿园作为补充 家庭教育 不足的机构,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也要把美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首先,注意幼儿园环境的布置,室外尽可能栽培美丽的花卉和树木,并且使有足够大的安全的玩耍空间,室内布置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图画,以及孩子自己设计的各种作品,从而为幼儿创设充分显示自己创造能力的机会,让孩子们时时刻刻感受校园之美,实施对幼儿无声的美育。其次,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教师通过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幼儿在与老师、同伴交往中体现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最后,在各式各样的游戏中充实幼儿的生活,活跃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在大自然和社会中拓宽美育的空间 幼儿美育不应只局限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大自然和社会为幼儿美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大自然之美是幼儿美育的重要途径。我国教育学家陈鹤琴也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儿童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感受自然与社会带来的美好。 (一)自然界包括动植物和自然现象。大自然为幼儿提供的审美对象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是最真实的内容,这些形象生动的美非常容易被幼儿理解与感知。因此教师应好好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可以通过散步、参观或郊游等一些户外活动,深切感受空中的飞鸟,水中的游鱼,花间的蝴蝶,让他们更多地呼吸新鲜的空气,领略鸟语花香的迷人景色,增强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发展对美的丰富感受性,从而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二)社会环境包括个人、家庭、集社、市场等。社会是美育的大课堂,美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认识社会中的美好事物,在社会中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例如:参观各种建筑、商品和艺术品,感受物质文明之美;听一听先进的人物和 事迹 ,了解英雄模范,感受精神文明之美;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幼儿的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这些都会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美的种子。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是呀,美无处不在,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们应该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幼儿,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多渠道、全方位地对幼儿实施美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以提高未来社会的人才素质。 参考文献 [1]梅俊宇:《浅析学前儿童美育培养途径》,青年文学家,2010年 [2]冉祥华:《美育.童心.创造力》,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 猜你喜欢: 1. 幼儿美育教育论文 2. 幼儿园美术教育论文 3. 学校美育教育论文 4. 幼儿美育探究论文
小学音乐教师德育论文篇4 浅谈音乐教师的德育意识 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其蕴含的德育功能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中学音乐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音乐教育中强化德育功能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音乐教学;德育;素质教育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对艺术,特别是对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式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教师作为人类的灵魂工程师,他们应该把德育意识与教育完全的贯彻到教育教学中,并从自我做起,给学生树立德育行为的良好典范。 一、目前音乐德育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在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德育教育方面,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一)音乐教师德育意识相对薄弱 音乐教师毕业于师范院校,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懂得作为教师“育人”是第一位的,懂得德育的重要性。但是,音乐教师对于自身的专业、音乐课的设计及教学形式、手段等方面研究得较多,关注的是如何发挥好自身的专业素养,如何将音乐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表现、创造音乐中的美。而对于如何利用音乐素材、音乐活动、音乐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则研究得比较少。音乐教师总认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学校的行为,是班级行为,是负责学生德育教育的校长、主任的工作,是班主任的工作,与自己关系不是很大。因此对学生思想品德、道德品质、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发展关注不够。 同时,音乐教师是在学校总的德育建设和管理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主体之一,与学校的语文、政治科目的老师相比较总是显得很乏力,这样就容易造成音乐教师德育意识相对薄弱的现实。 (二)音乐教师对教材中德育素材的挖掘不够 音乐教材是对学生进行系统音乐教育的依据,在教材的编排上体现了知识性、审美性、科学性、实践性等原则,更重要的是还体现了教育性原则,即利用教材内容、思想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人,其实这就是德育功能的体现。 音乐教师相对薄弱的德育意识造成了对挖掘德育素材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德育素材是掩映在音乐知识、歌曲、音乐欣赏和音乐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音乐教师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唱歌曲、欣赏音乐名曲,流于形式的音乐实践,而缺乏主动地积极地去挖掘整理德育素材,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够充分利用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三)对德育观念的认识出现偏差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被赋以更高的历史使命,几乎所有从事音乐教育的人都在研究音乐教育与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等等。尤其是有人认为美育可以替代德育,其实这是不妥的。美育和德育是有密切关系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但并不能相互替代。首先,从性质上说,德育和美育都属于人文教育,都作用于人的精神,作用于人的心灵,都有价值导向,人文导向的作用,共同引导青少年去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德育是规范性,在规范中对人的精神起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美育是熏陶、感发,在感发中对人的精神起作用。德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的理性的层面,而美育主要是作用于人的感性的、情感的层面。对于人的精神层面,德育是无能为力的。其次,从社会功能上说,德育主要是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美育主要是着眼于保持个体、本身的精神的平衡、和谐与健康。因此用美育替代德育不妥。 二、结合以上所列的问题,我们应该寻找出问题的根源 1.音乐教师没有将自身摆放到应有的主动参与德育教育的位置。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总是采取回避、避重就轻或事不关己的态度,体现出了教师对教育教学思想认识不足。 2.学校的管理层没有足够的重视。学校是个大的育人环境,每位教师都是德育的施育者。虽然学校管理层对教师都提出了德育要求,但对教师实施德育过程的指导和调控不力。同时,学校在环境的布置、德育资源的购置及管理、评价体系的完善等方面做得不够。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音乐教育工作者要对自身剖析,分析不足;从思想意识上、工作态度上、工作方法上查找原因,增强德育意识,提高实际工作中的德育执行能力。 2.老师要学会得机得时把德育教育灌输给学生们,而不是生搬硬套地让学生们死记硬背。要记住一点,只有学生对于这种学习方式感兴趣,他们才会记得牢,学得透。 3.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结合音乐教育教学的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如在歌曲教学中体现爱国主义,在欣赏教学中体现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在音乐实践中体现集体主义等等,同时要深入地研究适合实际教学的方式方法。 教育教学最怕的就是死搬硬套,所以需要我们的老师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自觉地了解德育教育的真意,并不断提高他们自觉教育的能力。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手段之一,它的作用是独特的。音乐本身的意义就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影响一个人的品行修养。据此,教师应该根据音乐原有的魅力,优雅的旋律、舒心的节奏、清脆的音色等等所幻化出来的意境,引导学生步入其中,在用心去感受的同时,感悟着歌曲所抒发的美好情感。在一种享受的状态下,理解美、感受美、欣赏美。例如,教师在教学生们学唱《国歌》的时候,不能只是教会他们怎么唱,就算完成任务,而应该结合当时的国情以及创作背景。多个“前进”前赴后继而出,再现当年我们的英雄烈士们保卫祖国山河的伟大壮举。呐喊声急切而有张力,准确地表现了歌曲本身要传达的情怀。当你带着这种渲染氛围去演唱,那种严肃、自豪、真挚都会表达的淋漓尽致。又如,《在老师身边》这首歌曲,它要表达的就是难舍难分的师生情,所以歌曲偏重于抒情性和叙事性,恰当运用二拍子的节奏,情深意切。“虽然离开了妈妈的怀抱……”学生在演唱的时候,整个身心都沐浴在那种犹如母爱的关怀,温暖舒适。这就是艺术美感,在我们用心感悟的同时,给我们的熏陶、感染与教育。 4.学校加强并重视教师的德育工作,建立可行的评价体系。以便学校对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相应的参考依据。 做人师,必先为人师表。对于一个献身于音乐教育事业的教师来说,应该具有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足够的耐心、独到的审美,这些都会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在从教师自身来说,衣着、教态、语言与激情,配上优美琴声,娴熟指挥,工整的板书,都会深深的影响着学生对于艺术,对于美的看法。因此教师必须从最基本的自我做起,做好师德、师恩。 参考文献: [1]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2]杨东平.音乐教育我们有话要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小学音乐教师德育论文篇5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 要】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德育内涵。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自然、爱科学、爱学习、爱劳动,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各个方面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音乐;学生;德育 苏霍姆林斯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所以要给儿童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目的是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教师只不过是知识材料的供应者和鼓励者”。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德育内涵。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自然、爱科学、爱学习、爱劳动,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各个方面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1 渲染情景,激励学生热爱生活感情和民族自豪感 在欣赏我国的民族音乐和民歌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优美的动人的民族音乐旋律,使学生感到存在于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大量的音乐财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如在欣赏贺渌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告诉学生这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是闻名中外的优秀钢琴作品之一,曾在国际乐坛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以激起学生的自豪感。再利用课本上直观形象的插图,通过故事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情节发展和变化,使学生仿佛看到农村少年儿童骑在马背上,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风光里,悠然自得地吹笛歌唱,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的情景。欢快、优美的乐曲,悠扬清丽的琴声,让学生为之陶醉,更加懂得了劳动的无限乐趣,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如《国歌》是一首雄壮、高昂、激奋人心的歌曲,它鲜明的节奏和号角式的音调及催人奋进的音符,塑造了中国人民威武不屈,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英勇奋战的音乐形象。过去它曾激励无数中华儿女、爱国志士,奔赴抗日前线。 而今,又以新的姿态与活力鼓舞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在教学中,通过教师扣人心弦地讲述这首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并结合每周一升国旗仪式,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激动人心的场面,激起学生的满腔热情,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再如,在欣赏贺渌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告诉学生这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是闻名中外的优秀钢琴作品之一,曾在国际乐坛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以激起学生的自豪感。再利用课本上直观形象的插图,通过故事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情节发展和变化,使学生仿佛看到农村少年儿童骑在马背上,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风光里,悠然自得地吹笛歌唱,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的情景。欢快、优美的乐曲,悠扬清丽的琴声,让学生为之陶醉,更加懂得了劳动的无限乐趣,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2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教学各环节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在音乐教学中不应是生硬的说教,而应有机的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如通过音乐课的常规训练使学生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学生进入音乐教师、师生问好等训练规范化,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尊敬老师的良好行为;基本练习中,可以将德育渗透与各项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应根据教材,充分调动各种德育因素,贯穿于教学之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学习精神。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智力,德育教育也应渗透在其中。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给学生介绍一些音乐家的生平 事迹 、趣闻,关于作品的珍闻等,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欣赏《二泉映月》,介绍华彦钧――瞎子阿炳的一生,以及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对《二泉映月》的评价;这首乐曲应当跪着来听。使学生了解新旧社会的巨大差别和阿炳艰辛却顽强的艺术生命,为我们瑰丽的民族文化遗产而骄傲。欣赏《龟兔赛跑》,结合龟兔赛跑的故事,既有助于对乐曲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如:《拉起手》、《歌声与微笑》、《欢迎你》等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抗战胜利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 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音乐游戏时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它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音乐能力,也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优秀品质。如以班级、小组等为单位的游戏,需要学生的协作精神;而一些需要克服一定困难的游戏,有利于学生毅力的训练。歌表演、律动特别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如教学《我爱雪莲花》,将具有新疆舞特点的律动交给学生,《彝家娃娃真幸福》的歌表演有彝族风味,《金孔雀轻轻跳》是美丽的傣家舞。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不仅清楚认识中国的多个民族,也加深了对民族音也的理解和热爱。 3 德育渗透在课外活动中 德育作为一种教育过程,是永恒不变的,而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其途径又是多种多样的。如果说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阵地,那么课外活动则是育人的广阔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合唱、合奏、舞蹈等兴趣小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为配合学雷锋树新风活动让学生到街头义务扫地、到敬老院帮老人洗衣服等,通过教育教学和公益活动的结合,使学生懂得怎样去做人,要做雷锋那样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这些不同形式的课外活动,寓教育内涵于艺术和实践活动之中,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帮助学生进一步养成“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行为习惯。 总之,德育是一项重要的育人工作,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音乐教师不容推辞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应充分利用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恰当处理好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以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 完美世界。 【参考文献】 [1]蔡觉民,杨立梅.达尔克罗兹教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1. 音乐学科德育论文 2.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 3. 音乐教师德育工作总结 4. 音乐德育论文参考范文 5. 音乐德育论文3000字 6. 音乐教师德育工作计划
1、现如今,关于是否进行美育引发了不同人的争论,不少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美育并不重要,对此,我的观念是——要提倡美育。 2、首先,我们所说的美育是指对审美能力的一种培育,它不仅仅局限于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欣赏美的作品,更多的还在于对现实生活中对美的发现,以及对美的道德方面的发现和认识。而我之所以说我们需要美育,说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教育,是因为美育能直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对美的事物与美好品德进行一个更上一层的鉴定和选择,它会教我们判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且它能够对个人素质的提升以及人格的塑造产生很大影响。我们可以通过美育让自己在面对艺术,面对社会,面对人生时有一个判断标准,而这个标准能够树立其个人的发展方向,促使我们全面发展。 3、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过分专注于智育培养,有时往往会忽视甚至轻视对美育的培养。的确,在这个教育体系所置的环境下,智力开发比提升审美更加重要也很有必要,可是审美能力的有无并非是无关紧要的事,美育能够帮助你在智力培育的同时,树立更好的判断标准,建立全面的人生观,让你能更好地去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而这些能力又能够促使你进步,在面对一个新事物的时候,教你判断好坏,判断是否道德,而这些是智育中无法获得的东西。 4、而又有人疑问在学业为重的环境下哪有时间去欣赏美。其实美育不只要欣赏美,更重要的在于辨别美、发现美和创造美。之所以认为没有时间进行美育,是因为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不能在纷繁的社会中抓住那些温馨、美好的美的瞬间,并且加以放大,传递给更多人去感受美好,这也是美育能够带给我们的东西,当你处于一个复杂的社会中,美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冲击,洗净我们心灵中的创伤,推动我们进步,抚慰我们向前。 5、在这个过分注重智育的社会,我们应该重视美育的培养,让美育填充我们心灵中对美好的向往,让社会充满美,发散美,构建一个更加美丽的世界。
和谐教育为什么现实依据——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系统亦不例外。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凸现,改革进程已进入“黄金发展期”与“风险凸显期”并存的特殊发展时期。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对教育以及教师职业给予更大的期盼,但在生活方式等方面,教师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却居于末位。这充分显露出社会对教师(教育)的极大期待以及教师(学校)无能为力的窘状。有学者将教育领域的基本矛盾归结为: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统一的基本素养要求与个性差异之间的矛盾;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关系之间的矛盾;教师本位和学生本位之间的矛盾。除此之外,教育领域尚存在其他诸多的矛盾,比如:优质教育需求扩大与供给有限、自主办学与政府监管、教育投入(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教育价值的普适性与多元化、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精英教育与普及教育、课程设计的通识性与职业化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现象,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事实上,社会乃至教育界自身对学校教育批评甚厉,如有学者分析学校不正常的教学状态,将其归纳为“教学失衡、教学专制、教学偏见、教学阻隔”四类“教学疾病”。陶行知在上世纪20年代曾批评当时中国教育患了“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如今这三种病不仅未去,还出现了新的病症,如“时髦病”(不断追逐花样翻新)、“寒热病”(忽冷忽热,跟着感觉走)、“名人病”(拉大旗作虎皮)等等。教育与社会、教育界内部存在着的种种矛盾与冲突激发人们思考:如何超越分歧,以和谐理念统领人们的思想,进而真正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历史依据——和谐教育是中外教育发展史上的理想目标,从古希腊的和谐教育思想到中国先秦时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都显示这一点。在西方,和谐是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雅典教育中指导教育实践的基本理念就是身心的和谐发展。希腊以严整、和谐思想为美学精神,表现一种高度控制的激动,以及充满自信平衡的精神力量,这些都成为希腊的理性教育精神。只有实现了和谐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和自由发展,才能实现人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和谐、自由、全面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未来依据——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类和谐相处,这就需要和谐教育的引领。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的观点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产生并流行,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下,英国大力倡导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在所有学校中确立多元文化课程;美国在白人学校课程中,也引入不同于主导性价值观的文化,强调多样性的观点,推行弱势民族集团和全球社会的多元文化教育。实际上,多元文化主义的诸多观点现在已大大超出了西方的界限,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共识。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也认为,国际社会已进入“一个全球性的战国时代”,世界上各种文化都在接触和交流,各种文化应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谐教育是什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教育过程中,和谐的实质是人的教育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动态发展的机制和状态。和谐教育既是一种思想、理论,也是一种理想、追求,同时又是一种实践活动,它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超我四个层面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首先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从而提出生态教育、绿色教育的命题。在学校教育中,如何使学生养成善待自然、关爱地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非常重要。学校本身就应是一个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地方。人与社会的和谐。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法治教育,一是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为缺乏的资源之一,因为专制社会中的法家教育思想及举措与当今世界以公民权利和义务为基础的法治教育是根本不同的。中国传统的“法”是皇帝的一人法,而现代法治国家的“法”是公民社会的契约,这是古今之“法”的根本区别。中国需要从学校到政府广泛开展法治教育。如果缺乏法治观念,在社会转型期就会出现社会不稳定的大问题。同时,诚信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诚”者“忠”也,中国传统德育里的核心概念就是“忠孝”。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道德底线,是中华美德普世价值的格言,是历久弥新的古训。守法教育与诚信教育是促成社会和谐稳定的当务之急,也是社会健康躯体的双足,缺一不可。人与自我的和谐。人应追求完整的世界,既有物质的需求,也有精神的需求,并要使两者保持合理的张力。人与自我的和谐是一种具有不同时代内涵的动态过程,它依随不同时期社会变化和人们的需求而有所不同。如古希腊时代身心和谐的人,文艺复兴时代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中国古代仁智合一的君子、贤人,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等。和谐的个体是具有充分活力的,并显现为人的成长需求。 人与超我的和谐。人与超我指的是神灵世界与世俗世界的和谐。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人追求生命的价值是无限的,宗教和信仰能向人们提供精神的出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是灵魂的感召。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与信仰有着内在的关联,甚至可以说,信仰是真正教育的天然要求。因为,真正的教育不仅有现实的关怀,还会有终极的关怀,而终极关怀只能由信仰来承载。西方宗教教育注意把宗教信仰和民族精神及社会教化结合起来,把对“上帝”的虔诚和对国家的真诚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宗教教育使公民形成一种民族精神和社会价值。目前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宗教,影响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广泛人群。如何使信念教育或宗教教育转化为和谐教育的一部分,值得思考。和谐教育怎么办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和谐教育是理想目标,但这并非意味着和谐教育仅仅是人类的理想,可望而不可即,它实际上是贯穿于人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可落实在具体的学校教育中。和谐教育的过程是学生享受幸福、体验快乐的过程。由于受传统“头悬梁”、“锥刺股”苦读精神的影响,人们往往视学习过程是吃苦和痛苦磨练的过程,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后,才有所谓“苦尽甘来”的说法。实际上,随着近年体验经济、服务经济等概念的流行,人们已摆脱了以往纯粹的物质享受和增长为指标的经济学模式;同样,教育领域里,如何使学习过程与学习目标整合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幸福和成长的思想正在赢得共识。 外部与内部的统一。改革开放前,教育主要充当的是政治的工具,之后则往往成为经济的工具,作为传播文化的手段之一,它又被视为社会的一个重要服务部门。今天的教育除了要为经济、政治、文化等部门服务外,还应坚守独立的教育立场,某种程度上还要超越社会现实,引领政治、经济、文化向着更加人性、和谐的方向发展。当代学校教育要成为社会各要素的粘合剂、润滑膏,自身要成为社会核心的和谐元素。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没有和谐教育,就没有和谐社会。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发展是彼此互动的。从教育自身内部而言,要力争结构的和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等)、课程的和谐、课堂的和谐以及师生的和谐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育学是最具实践品格的学科知识,和谐教育的理论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教育系统要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并主动参与社会其他系统的建设,为其他领域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在教育系统中,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打造和谐校园,使学校生活本身成为和谐的场所。变革与传承的统一。传承与变革是教育的两大属性,前者旨在将人类文明的火把不断地传递,后者促成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变化非常之快,“速度决定胜负,创新决定存亡”。于是,人们对改革更加关切,这导致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不断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对教育领域的宝贵资源没有很好地消化、整理、积淀,因而缺乏一种坚实、稳固并能够不断支撑、建设起新东西的基础。在社会历史进程中,要注意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教育系统里,这三者的关系同样需要协调统一。学习与生活的统一。当今社会正向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转轨,学习不仅仅是青少年的专利,也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同时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就是日常生活。因此学习质量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把握、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丰富精神生活,体验感受幸福的过程。有学者指出,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界引进了许多西方教育思想,大多是教学的、技术层面的内容,却很少涉及学生精神世界的培养。因此,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当学习与生活统一之际,才是学生的生命质量提升之时。蔡元培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中说道:“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美育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为目的,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 德育不能包括美育。 我国原来的教育方针是不列入美育的,把它视为德育的一部分或手段,认为美育没有独立的价值,这主要是受苏联的影响。美育与德育互相配合、补充、渗透,但不能互相代替,它们的性质、社会功用都有所区别。 (1) 性质。 美育和德育同作用于人的精神,引导青少年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但它们是有区别的。 德育主要是树立行为规范,使人获得自觉的道德意识观念;美育则是通过熏陶、感发,“兴发”人的精神,激励、净化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德育注重理性、思想的层面,作用于人的“良知”,理性道德;美育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无意识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性格、胸襟等深层因素,在此层面德育是无能为力的。 (2) 社会作用。 德育强调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和规范,建立社会伦理、秩序、规范,避社会行为的“失序”。美育着眼于保持个体人精神的平衡、和谐、健康,使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促进理性和感性的沟通,使之协调发展。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人类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相脱离的现象:感性脱离理性使人变成动物;理性脱离感性使人变得僵死。现代社会追求功利、物质,竞争使人的精神压力增加,产生大量的心理疾病,而缓解这种状态更多的要靠美育,要在精神的深层施加影响。美育是通过精神和谐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荀子说:乐使人血气平和,从而达到家庭、社会的和谐,这在现代社会显得日益重要。 现代社会的动乱,社会心理、情绪的因素显得越来越突出,有些社会动乱不是因为政治、经济原因。而美育发挥了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而社会安定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种区别和联系,在中国古代的有关理论中就有论述,认为德为“礼”的教育,主要建立“序”;美育为“乐”,内容为“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德育和美育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礼乐相济”,但不能相互代替。 2. 加强美育是培育重新人才的需要。 “重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此,美育有着智育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这可从三个方面体现。 (1) 美育激发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审美直觉和想象。 审美的核心是要创造审美“意象”,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到最后往往不是凭理性而是靠直觉,这样的事例很多。这种想象力的培养是靠美育。智育主要是培养人的逻辑推理能力,而美育培养人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孔子说:“诗可以观”,是指直观洞察。美育培养人的形象思维,发掘人的右脑潜能。 (2) 美和“真”的关系。 自然界形式美的特征--简洁、对称、和谐--启发人的联想和发明,很多科学家的发明往往由追求美的形式走向真理,“一个方程式的美比其符合实验结果更重要。”“发明就是选择,这要由科学美感来支配。”美感对科研发明重新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美感要由美育来培养。 (3) 成就大事业,需要建立广阔平和的胸襟,这有赖于美育。 人若心烦气乱、眼光短浅,必不可有所成就,做不成大事业。比如城市山水园林,能够拓宽心胸。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往往游历祖国的山河,为的是拓宽心胸,心胸小了是不行的,古代的“乐教”、诗教就是为了拓宽人的胸怀,认为豪杰、圣人的教育要通过诗教来“兴心”“荡浊”。 审美是超越功利的,对人成就事业有很大作用,这已得到现代心理学的映证。除了智商(IQ),情商(EQ)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考试成绩高的不一定就能成就大事业。 3. 加强美育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要求。 20世纪最后的20、30年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趋势,要求国家的经济、政府人员不仅要有经济政治的眼光,还要具有美学的眼光和文化的头脑。 (1) 60年代以来,商品的文化、审美价值逐渐超过其使用、交换价值。 名牌效应实际上是一种符号价值;人们挑选商品样式超过实际功用,实际注重的是审美价值。提高格调、品味成为商品生产和销售的大问题。我国的建筑、旅游、服装产业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格调低。例如北京的很多建筑物,往往比例、色彩搭配不对,产生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主要因设计人员基本修养差,包括政府部门和批准部门的人员素质。导致北京建筑整体的问题,贝律铭说,新建筑很难搞“古都风貌”。这是美学问题、文化问题,需要各级人员的文化修养。又如旅游业,我国的自然景观很美,但人为建筑和导游的素质太差。设计、管理人员的文化修养,包括流通部门、政府部门,他们的文化修养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2) 21世纪最大的产业有两个:信息产业(高科技)和艺术产业。 目前高科技产业已被认识,但艺术产业还并未被认识。高科技的发展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发展并不同步,物质提高了,反而使人之间的关系冷漠。从筒子楼到单元房,使得邻居多年互不相认。而“数字化生存”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问题,这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必须要加上“艺术化生存”。到那时,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会更迫切,高科技要与高情感需求结合,艺术产品将会更被需求。现在已经产生工业产品向艺术产品转移的端倪。我国文化资源非常丰(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请保留此标记。)富,但长期未受到重视,或仅限于低层次利用。21世纪的艺术产业将有广阔的前景,可能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由此可见,发展美育是经济发展的直接要求。 综上所述,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一个极好的契机。21世纪中国的复兴,要使人民发挥原创性和智慧;而哲学、史学、艺术的教育,正是可以激发人的原创性的教育。美育可以使我们民族在新的世纪为世界贡献一批大师。为在高科技、数字化社会中保持精神的平衡和社会安定,为使经济持续增长,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完全必要的。这是蔡元培先生(甚至可以上溯到孔子),提倡美育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时代呼唤的积极回应。二、美育从多方面提高人的素质和文化品格 美育的实施,不等于开设几门美育的课程,而应贯穿于全部教育环节中、贯彻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从两个方面谈。 1. 空间方面,即整个社会生活。 营造优良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特别是大众传媒,其人文价值导向到底是什么。现在电视的影响面非常大,但其文化内涵、价值、格调都存在很多问题,它对下一代人的影响不容忽视,从事传媒工作的人员应具有“理论责任感”。 2. 时间方面,美育应贯穿人的一生。 一生的教育应从胎教开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而大学毕业后的教育更重要,直至退休后的精神生活。 美育对人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成几点。 (1) 培养审美能力。 美育培养对感性世界无限风的形式的感受,体育对内涵丰富意韵的感受。如果常用功利的眼光看待事物,会使世界千篇一律、暗淡;转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则无限丰富。美育培养人体验人生的意义、价值的能力。这有别于科学的认识--发现本质规律,得到知识体系。美育是体验人生的价值,审美能力即体验人生的能力。 (2) 培养想象力。 (3) 培养创造的欲望。 审美即发现,发现即创造。审美创造审美意象。郑板桥画竹有“眼中-胸中-手中”之竹的区别,这就是创造。艺术欣赏也是这样,心的过程也就是审美创造的过程。 (4) 培养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 美育可以使人了解美好事物的不可重复性、独特性,并了解美好事物对生活的意义。艺术作品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这是艺术不同于理论、政作品的区别。产生美感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审美者的差异、更因作品本身的无限性与不确定性而起。 (5) 培养对个性的尊重。 科学成果是普遍性规律,是可重复的,而审美活动是独特的、一次性的,是独创、不可重复的。“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个性不同,审美体验不同。美育培养广泛趣,培养宽胸襟和人文气氛。 (6) 培养群体意识。 艺术活动具有共同和社会化的功能,能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孔子说:“诗可以群”,它可以培养群体意识,在现代社会针对人与人日益疏远的倾向,美育显得更加重要。 (7) 培养宽广平和的心境。 美育可以拓宽胸襟,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艺术有净化功能,可把过分极端的情感释放出来而达到平和。 (8) 培养超越的精神。 人的感性存在(空间、时间)是有限的,但有追求无限、永恒和自由的要求,这就是超越的要求。审美可以用自己所特有的方式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功能,可以超越生存的有限。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后来有很多人批评这个观点,认为“幼稚”,认为宗教除了认识,还有社会方面、人性方面和心理依赖等,仅用教育是无法取代的。人类发展有可能消除宗教,但人的精神的超越需求是永恒的,除了宗教,只有审美活动具有使精神超越的功能,这是一种积极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以美育代宗教”,就有了新的价值。 八个方面,可归结为,美育是人(精神)的最高层面,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三、美育与提高人的人生境界 人生是有限的,但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价值不同,构成不同的人生境界。表现在内在心理称为“胸襟”或“格局”。表现为言谈举止贼为“气象”。古代思想家强调,不仅要增加知识学问,更重要的是拓胸襟,提气象,升境界。北大老一辈学者称蔡元培先生有“光风霁月”的气象。除知识外,更要注重人文内涵,追求完美的人生。现在提倡学生的自由发展,但也要引导,价值有高低之分,要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价值。 人生有三个层面:一为俗物层面,柴米油盐,这是人生存所必需的,还有如工作中的应酬,不可脱离。第二层面为事业,为国为家建功立业,可以是多方面的:科研、经商、艺术……,最昊能够把个人价值与国家需要统一起来。第三为审美的、诗意的层面。人需要做事,但要有些诗意。这个层面没有直接的功利,但是又是成就事业切实需要和不可缺少的。 这三个层面应当恰当地搭配,不能把某个部分过分膨胀。只有事业的成功不一定就最完美。这三个层面也会相互影响。有时,事业的本身就具备了或可以上升到审美层面;审美能力的提高也会促进事业的成功甚至俗物层面的充裕。审美使人“脱俗”或“免俗”:振其暮气,荡其浊气。三个层面互现、互渗,从事业、俗物的层面可以看到格调和情趣。前两个层面依赖人生体验,美育的最高层面是提高人生的境界。
1、耐人寻味的答案
在上海的一次儿童画展上,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
2、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
勒内·托姆是法国数学家。有一次,他同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问题。谈到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火种时,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另外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烧出鲜美的肉食。而托姆说,因为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
3、花园中的“美育”
丰子恺做学生的时候,曾被李叔同安排管理学校小花园。他观察秋菊,黄的、白的、红的,觉得好看。联想屈原名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更加喜爱菊花。
秋风吹过,倒了几株,顿觉伤情,便一一扶正。这一幕被李叔同看到,从此便对丰子恺刮目相看。后来,丰子恺成为了李叔同门下最出色的弟子。
4、城市店铺招牌的“统一规划”,暴露了畸形的审美
2019年初,上海市静安区的街景引起了网友热议。当时,街道边所有店铺,都被换上了整齐划一的招牌。这些招牌统一黑底白字,再配以路边的鲜花,显得十分肃穆,网友戏称其为“墓地风”。
这种整齐划一的“重新规划”,其实是一种畸形的审美。一个城市的气质是在岁月的积淀中渐渐形成的,天天拆天天换新的,只会变整齐,却不会变美。
5、毛泽东: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1917年,毛泽东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这振聋发聩的呼喊,是对民族的警醒,是对每一个同胞的激励。
不仅是写文章呼吁,毛泽东本人也身体力行,坚持锻炼。他一生酷爱运动,尤其是游泳,主席一生17次畅游长江,81岁时还在长沙游泳,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终身体育”的理念。
写作思路:从低俗文化的角度出发,开始写到美育,运用反比手法。
在低俗文化盛行的今天,部分创作者以恶搞、低俗炒作等形式吸引大家关注。但我认为,我们应该坚决抵制低俗文化,让美育之花开在我们心中。
面对低俗文化,辨析是非。什么是低俗文化?所谓低俗文化,就是指以恶搞、炒作为中心的一系列内容的宣传,内容包括有消费丑行,破坏大众审美观念,使精神快乐变为一种单纯的感官娱乐的不恰当文化。这种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观念,甚至思维方式。我们应当学会去辨别低俗与通俗文化,使自己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被低俗文化所浸染。
面对低俗文化,抵制从我做起。在这个信息发达的二十一世纪,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用手机接收到新的信息,其中不乏网络中的“审丑”风潮、消费丑行以及一系列有关恶搞、低俗的内容。更有甚者,想通过扮丑这一捷径出名,我们应当将这些人所崇尚的低俗文化抑制在摇篮里,坚决抵制这一系列的丑闻出现。
当我们在移动平台上接收到相关低俗文化的信息时,应当及时向有关平台或相关部门反映,从我们自身做起,抵制低俗文化,让美丽之花开在我们心中。
面对低俗文化,我们应携起手来共同倡导大家一致抵制不良文化。让我们共同抵制消费丑行为,使其不足以成为娱乐大众的手段,让我们拒绝观看恶搞、低俗创作内容,使创作者无粉丝可言,让他们失去传播的平台,让我们重拾正确的大众审美观念,让消费降低概念的今天,重获光明,让扰乱社会秩序的人们得到应有的制裁。
抵制低俗文化,倡导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应当利用网络时代这一良好的特点,传播正能量,使希望之种开花,多传播社会正能量,让好人好事扎根于我们的生活。让古往今来优秀的名著重新回到我们身边,让我们的精神为此而快乐,而不是单纯地被低俗文化所误导所充斥,满足于所谓的“快乐”。使更多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展现给世人,使当今青少年向古人学习经历,致敬经典,使他们身心健康,成为祖国未来的优秀建设者。
在低俗文化盛行的今天,我们应当携起手来坚决抵制和摒弃,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社会充满正能量,让美育之花永远绽放在我们心中。
美术 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特别在培养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特殊优势,所以关心美术教育,为美术教育中的创新。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美术教育研究论文 范文 ,希望大家喜欢!美术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篇一 《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性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全面推广,这种理念为美术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主要阐述基础美术教学中的创造性教育 方法 。本文主要阐述了有关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性研究的一些列问题。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造性;研究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向前推进,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美术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特别在培养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特殊优势,所以关心美术教育,为美术教育中的创新。 二、培养学生美术创造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界,有一个广为人知的 故事 。故事里让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在同一堂美术课上画一束鲜花,中国学生的画法标准,花的种类和颜色与真花无异;而美国学生则抛弃了传统鲜花的画法,花的颜色虽然与实际不同,但极富 想象力 ,而且极富美感。这则故事或许是虚构的,但却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学生美术学习时的困境――缺乏创造力。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十分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美术创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教育中永不过时,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在积极愉快和自觉氛围中学习,能够使学生在绘画学习中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这样学生的绘画中能够表现出创新的美感,而不是如同拍照般精确。 三、美术教学中创造性的体现---“美术家(艺术家)-作品”本位的创造性教育 美术家是美术作品的创作主体,如果说“创造性”是美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美术”作品的核心价值,那么美术家创造作品便是充满“神奇”之魅的灵感喷薄并将之物化的这一过程。苏轼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美术作品便是美术家伸出“上帝之手”,将人类的审美情感物化为可视、可居、可游的图像世界。 当下有一种观念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不是培养美术家或画家的教学。这一观念的误区在于混淆了美术家或画家作为职业分类与精神气息的之间本应有的区分。如果说美术家或画家仅仅作为一种技能性的职业,那么这种观念自有其合理之处,毕竟每个人的心志取向和职业定位有更为丰富与更为多元的自由选择,但紧接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作为普修性质的美术课?还要配备“专业”出身的美术教师来实施开展美术教学? 所以美术家或画家更应该是作为精神气息的载体,而创造性便是这一精神气息的核心内容。即使在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教学特别是美术实践的教学之实质便是使学生像美术家或画家那样进行创造性劳动。而这种创造性劳动是人本身就具有但在成长过程中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社会现实处境中逐渐被淡忘、忽略、屏蔽的能力,美术教学便是撞击这份屏蔽、唤醒这份遗忘,也正是在此种意义上,能够更好地理解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1921-1986)所言:人人都是艺术家! “美术家-作品”本位的创造性教育,更多体现在美术实践教学这一模块中,即通过绘画研习、雕塑创作、工艺品制作等等技能性实践活动,实现审美创造性的物化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此处仅以绘画为例,绘画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精确地再现眼睛中所见到的“客观”世界,而是通过塑造具象或抽象的物事,感受、体悟点、线、面与色彩通过“神奇”的艺术组合成具有审美意蕴的形体,并通过这一并不同于所谓现实世界的形体,揭示、把握人类审美思维与审美情感的奥秘。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训练与动手能力的培养,所谓创造力与想象力最终只能沦为空谈。而不诉诸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技术训练,也只是无法成为美术创作的机械描摹。 四、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新思维 不是一门课程,无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工作,所以只能潜移默化地培养,美术课堂为学生个性的塑造、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阵地,为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创造条件也就义不容辞。 1.创造宽松自由的思维环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必须具备宽松自由的思维环境。若没有“自由”又何来创意呢?而人的创意必须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潜能。专家提供的求异思维、聚合思维、 逆向思维 等多种 思维方式 都是以“心里自由”为前提的。所以要提供自由的思维空间和自由探究的机会,要尊重不同寻常的看法,尊重不同寻常的想象,所以教师的美术素质与开放心灵对学生的想象力的开发是有益的。 美术教育中的想象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美术作品欣赏中产生的想象,教师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启发学生的想象,深入作品的内涵。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主要在这个方面来体现。二是作品创作前的想象,就是构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想法的价值,将学生追求成就的过程视作一种成就给予肯定,并通过技术的传授帮助他们实现想法,使他们在表现的过程中享受创作的乐趣。创新思维能力与造型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在这个其中。 2.提供便利的可利用的实践场所 创造性思维往往与创造活动是相联系的。人们总是在产生了某种创造性活动的动机和欲望,或者在某种创造性活动进行过程中,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思维创造形象的过程,美术教育中这种思维与创造的关系尤为明显。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要创造建设实践场所,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拿中学美术为例,中学美术包括绘画、工艺、雕塑等,每一门类的创作都离不开技巧与材料,需要适当的场地。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提供实践的场所,提供物质条件。我们一方面可以在校内创造条件,一方面可以与社会接轨,帮助学生实现探索创造的欲望。同时我们要充分地利用现代教学设施,把科技融入教学中,利用现代教学设施,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提供便利。 3.关注学生的个体因素 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关注个体因素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不是每个学生都热爱美术,美术教育并不是一定要把学生都培养成画家、艺术家。但我们应该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有所收获,特别是在思维方式上,要善于观察,富于想象力。 个体的因素包括 文化 修养、思维的方式与专业素质。文化修养与学习成绩没有必然联系,主要是指学生知识面的大小,兴趣广泛的程度。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性思维需要文化的修养,广泛的文化基础可以开启联想与智慧。专业素质是指对美术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创新最终得以实现的基础。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自身的优势与潜力,有的善于动手,有的善于思考,有的善于观察,有的善于表现,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让有美术创造潜力的学生能有更好的提高,让美术方面不具特殊潜力的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审美修养与美术素质。 4.建立合理的鼓励机制,促发求知的主动性 鼓励机制可以成为创造力产生的外动力。当学校为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设立奖学金时,奖学金在某种程度上便成为学习的动力。现代诺贝尔奖的设立同样促进了各个领域的创造力的开发。各类的美术作品比赛,也鼓励了一部分人的信心与学习主动性。 五、改善美术创造性教育的方法 1.所谓美术创造性教育,就是通过美术教育学生的过程,使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和艺术的魅力所在,使学生摆脱模式化的事物,发现自然的神秘。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几点:合理的利用美术书籍、教材或者其他美术参考书中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要把这部分知识利用起来给学生展示,拓宽他们的思路;另外,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学生不正确的理解要及时修正,确保学生审美观的正确发展。 2.要实现美术创造性教育不能急于求成,美术知识和绘画能力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了,学生们才有能力去学习美术,去欣赏美术中的精华。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之后美术教材是将理论与实践隐含的合成一条学习的主线,把许多理论学习与绘画实践整合成为一个体系,这虽然在提高美术课堂中美术理论知识学习的氛围,但是这可能会出现美术教学中出现忽视理论基础的情况。忽视理论学习的美术教学是不符合美术创造性教育思想的,没有扎实的基本功,绘画及欣赏能力也不会提高,依然没有达到教育学生审美才能的目的。因此,提高美术创造性教育水平的前提就是打下扎实的美术知识基础,设计出多样的学习形式,逐步完善教学体系。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美术创造性教育的核心思想。这也是全国校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的一贯思想。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学生有一颗渴望发现的心,学生渴望成功。因此,摈弃那些束缚学生创造性的东西,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充分发挥,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结束语 新课改的核心要求是对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宗旨的。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采用多样化的 教学方法 和创新的教学机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美术素养的提高极有帮助。 参考文献 [1]田立永.对美术教学的探索和思考.科技博览,2010,(22) [2]王芬.美术教育特点及其教育方法[J].知识经济,2011,(4):101 [3]杨文虎.艺术思维和创作的发生[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4]宋晓亮.新视野下的美术教育探论[J].网络财富,2012,(3):107 [5]毕伟民.试论美术活动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7:268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篇二 《高中美术教育中开展创造性教育的作用》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进一步的深入发展,高中美术教育尤为突出。在现阶段,美术深入社会与生活各个领域,高中美术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艺术感觉。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引入了创造性教育,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创造性教育的科学内涵,从而具体阐述高中美术教育中开展创造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美术创造性教育作用 在现阶段,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艺术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美术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与实践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中美术教学加入创造性教育元素,已经成为了当前高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高中美术教育现状 美术教学模式陈旧 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诸多高校忽略美术教育,诸多教师关注的教学重点是学生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理论知识的提高,讲究美术学理论以及教学理论的传授,以教学成绩为最终教学目的,教学模式缺少创新意识,教师与学生缺少必要的交流与沟通,没有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下,缺少兴趣以及热情。 美术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学校通常偏向于智力于文化知识教育,忽视美育与道德教育,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等资源,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程度,没有重视美术课程的创新。在这种传统理念的作用下,美术课程可有可无,甚至没有被纳入期末考核项目中,不利于提高中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主性以及能动性。同时,美术理论基础知识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无法形成系统的认知框架。除此之外,在高考中,美术生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因而学生也忽视了美术的学习,学生缺乏美术创造性思维。 美术教学目的模糊 高考制度强调分数的高低,统考决定着学生的未来,为了配合制度的发展,诸多高校对高考上线率的要求较高,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设置了色彩以及 素描 等专业课程,但是缺乏美术基础理论知识课程。基于文化生渴望获取文化知识方面的前要求下,美术欣赏课程不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潜能的发挥。长此以往,在这种教学目的模糊的背景下,无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重视文化,忽略美育,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高中美术教育中开展创造性教育的作用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开展创造性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自主性。在创造性教育中,教师导入自主性与竞争性,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满足新课标要求,在培养学生美术技能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体感悟,给学生预留了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有助于激起学生的探索兴趣。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 山水画 赏析时,教师要透视山水画特色,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发掘山水画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进而感受艺术之美。 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 开展创造性教育,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作为学生学习的关键条件,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在,积极提倡民主意识,充分发挥组织与引导作用,用情感感化学生,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探索知识。例如在学习中国现代 人物画 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导入辛亥革命这一历史时期的变革现状,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美术发展阶段的状况,即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形成了中国现代美术的特点,结合中 国画 变革特点,开展优秀作品赏析活动,分析各自的艺术特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性思维。 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开展创造性教育,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受传统教育的束缚,讲堂作为教师为学生传播知识的场所,教师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从自身角度去传授知识,学生的学习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与发展。因此,将创造性教育理念融入美术教学体系中,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束缚,导入师生互动模式,有助于让学生与教师在交流中探索事物。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的漆器、玉器以及织绣工艺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了解传统工艺美术,加深对织绣、漆器基本知识与工艺特点的认识,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其创作方法。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 不断开展创造性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基于充分掌握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有助于为学生的自我创新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教学原则,采取合理方式加强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维与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例如在介绍 清明 上河图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与之相关的古画、光盘,教师以张贴挂图或者播放光盘为导入,学生能够展开想象,了解风俗人情、桥梁建筑以及道路交通,学习绘画造型与简单技术操作方式。当学生了解以及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开展野外写生活动,参观各类画展活动以及书画比赛,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技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空间。 综上所述,创造性教育对高中美术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现阶段,要遵循学生的需求规律,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案,积极鼓励学生,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总之,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必须要结合创造性教育模式,让学生养成勤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大胆创新,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以及创造能力,从而健全学生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柳建平.议课改中高中美术创造性教学的策略[J].大众文艺,2010(02) [2]吴燕.勿把“手段”当“目的”―从艺术教育三维课程开发的角度谈高考美术教学[J].美术大观,2013(10) [3]戴少宏.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内容与美术作业设计[J].美术大观,2013(09) [4]姚磊.中职新疆班学生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3(09) 美术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篇三 《美术教育在提升学生审美观上的应用》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育背景下,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点研究课题,而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审美观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美术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引导学生去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提升当代学生审美观的必要性 中国史学家陈寅格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期曾提出过“独立之思想,自由之思想。”这是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对于独立、自由的渴望,也是中华民族一直倡导的人文精神。在当代教育背景下,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不再只是单纯地专业知识的提高,还要求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作为社会一份子应该具备的。让学生学会认识美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审美理念看待世界,培养更加适合现代中国社会的审美观念是当务之急。 二、高校教学中美术教育的现状 在中国现阶段的教育体系中,美术教育虽然一直贯穿始终,但是通过各阶段教学中美术教育课程设置的比重的比较,不难发现,在教育的初级阶段,尤其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美术课程占着很大的比重,但是到了高中、大学,很多学生都忽略了它的真正价值,包括家长、教师、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都未能给予重视,认为美术教育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绘画技巧,认识不到美学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观念、人文修养、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导致了同学基本都不能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和建立自己的审美观念,这也是美术教育在大学阶段的一个困境[1]。 三、大学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观的应用策略 (一)汲取优秀的 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观念和审美思想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背景下,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不断加,中西方的思想文化也开始产生了碰撞、交融,人们的价值观也趋于多元化,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许多优秀的文化瑰宝、道德品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遗失,许多学生的审美观念更加青睐于西方,不够本土化,甚至有一些都不够现实,这种现状下就要求高校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及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给学生展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艺术作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感、价值和魅力,培养好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让学生的审美理念更适合中国社会的需求。 (二)搭建多元化的信息资源平台,拓宽学生的审美 渠道 高校教育中的美术教育与教育初级阶段的中小学教育相比有所不同,中小学教育只要求学生的认知和模仿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最基础的对生活中美的感受,而大学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审美理念,多层次的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大学美术教育过程中,不应只是单纯地绘画,而应该更多地整合信息资源,让学生能够通过更多的作品了解美学的应用,从美术作品中体会各种文化背景下社会思想、人文理念、作者的表达意图和表达方式,感受中西文化的异同、不同作品的优劣、个人的鲜明特点,为加强学生的领悟能力提供更多的背景、丰富的材料、多种途径。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让学生感受美术知识与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感知美的存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人文艺术修养。 (三)由美术课堂的教学辐射到日常生活的感知 目前大学美术教学的方式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是通过老师的讲述和对美术作品的赏析来传授基本的美术技法和美术欣赏情趣,虽然这种教育方式是当前相对匮乏的资源背景条件下较为合理、较为实际的教学方式,这种美术课程也给予了学生了解美、认识美的基础,了解了美术在生活中的积极意义,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美的知识是不能只用课堂上的时间就能学全的。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结果的评价过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审美理念的不同,对比优秀的艺术作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除了在课堂上采用更丰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外,还应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美的实际体验,如野外写生、户外旅游、实地考察、自主设计等,充分利用展览馆、博物馆、标志性建筑、工艺品市场等,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美术与现实世界的有效结合方式,美术对于社会、人文、政治、历史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3]。 现在的中国社会在教育、艺术、文化、经济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变,美的艺术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的价值和意义也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它不仅培养人们的审美观念,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且提高了人们的自身修养,带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而学生审美观念的提升就需要高校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不要只注重对学生画技的考评,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修养,同时老师要注重自身的品德文化修养,因为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品德素质、价值观念直接影响了学生。学生也要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感受、交流体会美的意义,提升自己的审美观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4]。 四、 总结 立足于当前的时代背景和美术教育现状,家长、教师、社会都应转变对美学知识的偏见,改变思想理念,老师应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从中汲取优秀成分,同时参考西方艺术文化,形成对比,体会美学对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作用,并且从美术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拓展到多种资源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多感受美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提升审美观念,学会用美的眼睛,美的心态来认识社会、服务社会。
最美的风景往往不在于所看到的景色有多华美,而在于你是否有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观赏,心灵上的一席风景,倒也胜过这世间的纸醉金迷,一副小小的温馨画面,可以滋润你的心灵,为你的心中带来一丝清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最美风景 作文 600字,供大家学习。
最美风景作文600字1
有人说,人生就如同一次没有返程的长途旅行,你买了票,就像过河的卒子——只能向前,没有了回头的机会。
人生道路的选择,只能非此即彼式的,选择这条条道路,就意味着永远不可能选择另一条道路,哪怕是回到原点,从头再来,它也与自己开始就选择它迥然不同。因此,我们无法预知明天和未来,那么,就请你不必在乎目的地,好好欣赏沿途的风景。当你把人生旅途中的风景当做是美丽的,那么,你就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因为你使我今天更加美丽。
自从我踏上这趟人生的单程列车开始,我就由着我的心欣赏沿途的风景。穿越峡谷或涵洞,我仿佛聆听到了天籁之音,这声音,如丝如缕,或断或续,又仿佛是晨钟暮鼓;有时候与你不期而遇,有时候又是擦肩而过,行色匆匆。我想你留住,可却摸不着、看不见。
但我知道,你是黎明时的那一抹光亮,袭扰了我温馨的甜梦,却又带给我明天的希望;你是夕照下那天边的红霞,搅乱了那黄昏醉人的倩影,但却甜美着我晚上梦;我还知道,你就是秋霜下满山的红叶,破碎了我思念的遥远,但你却勾起了我淡淡的思念。
欣赏你美丽的风景,让我的内心也变得美丽。在我失败的时候,你是那丝丝甘霖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使我重新燃起了希望;在我烦恼时,你又如那缕缕春风吹散了我阴郁的心,使我神清气爽;在我成功的时候,你会用你的美丽,赠与我以迷人的靓丽。我明白了,因为有了你,我的今生注定是美好的。
有时候,你说你很累很累,喜欢流动的水和飘动的云。我告诉你说,我喜欢湛蓝的天空,喜欢它辽阔和深邃。我知道,我们之间没有交集,只有并集,只能彼此相望,但又渴望彼此相守。我知道,一个人如果有了爱心,懂得了感恩,你就会获得美丽,你才会变得美丽。在我心底,此刻的你便是我心中那最美丽的风景。
最美风景作文600字2
侧畔的樱花树或立或倾,风划过枝头带下一群飞舞着的飘散的转瞬即逝的粉雨。那一朵花细碎的花瓣凋零在空中,纷纷扬扬……那风景真的好美好美。眼前浮现出你如樱花般灿烂的笑脸。不禁让我突然想起了我心中那最美的风景。
那是十月末的一天,因为在一些方面意见不统一而跟好朋友小米闹矛盾了。中午,我一个人坐在食堂的角落,刚才的争吵影响了我整天的状态。刚把饭菜倒掉,胃突然感到一阵酸痛,不行,我的老毛病又犯了。这次似乎有些严重。我捂着肚子,晕晕地走向房间,举步艰难。不知怎的,总感觉背后有两只眼睛注视着我。回到房间的我,头上已有豆大的汗珠,嘴唇已没有了应有的红色,脸色也变得惨白。
我躺在床上,因为疼痛难忍,一个劲的“哼”个不停,到后来,我已没有力气再发声了。我正强忍疼痛时,“嘭”,门被人推开。眼里都是泪,以至于我并没有看清楚她的轮廓。她边摇瘫在床上的我边喊:“怎么样?好些了吗?”这声音好熟悉,这是小米吗?她见我没回答,问道:“疼的厉害吗?你说句话啊,脸色这么难看,我还是带你去医务室吧。”我勉强地点点头。
她立即扶着我到了医务室。“医生!快来呀!这里有人生病了,你快来看看吧,先把手头工作放放啊!”我模糊地看到她急得手足无措的样子。吃完药后,病痛缓解了许多。你这人真是,能不能自爱点?生起气来,什么都不管,饭也不吃,你不知道这样会把人吓坏啊!我很担心知道吗?”她抱怨地说着。可是我的心暖暖的。关爱与理解想一座小桥。
友情,在你跌倒时,给你扶助的双手;在你生病时,给你真切的关心;在你孤独时,给你真诚的陪伴。那时,空气都凝聚了。这份友情就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最美风景作文600字3
漫步在通往故宫的道路上,两旁古墙林立,不时还出现几个古色古香的木门……想必,这门里面必定有外面古墙风格相近的亭台楼阁吧!看着前面的几位外宾一个劲儿地叫“good”,还不时地竖起大拇指,我在心中暗自窃喜。
“叶子。”母亲叫道:“快来看,古墙内有一扇门未锁,可以进去。”我赶忙跑了过去,心中还边美美地想象着那古墙里的亭台楼阁……
“啊!”一推进那古大门我就震住了:里面只有一堆矮房似的出租房,水管、电线也完全暴露在外面,几个小老太太在用搓衣板洗着衣服,什么古典的建筑,里面分明是一处弱势群体的居所!
“哎呀呀,我说你们哪。”导游小姐挤了过来,“快把门关上,真是的,这些有什么好看的?待会儿我带你们游故宫去!”现在,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古墙还另有用途啊!既美化了环境,给人无限的瑕想又遮掩了“家丑”,可真是一举两得,是嘛!从外面看,还真的以为里面有什么大宅大院,古典建筑呢!哎——原来在这风光景色的背后,还有着这另一种“风景”!
左脚踏进故宫的门,右脚就听见那一声声“炸,六线”之类的扑克“专用术语”了,一拐角,才知道是几个中年人正趁着游兴在打纸牌呢!他们忙得不亦乐乎的,几个外国人停下看看,一脸迷茫。哎——这要是打的是 麻将 也好呵,我在心里暗暗地想到:至少在外宾面前,也不用那么的惭愧,至少人家也会说这是中国 文化 遗产——麻将。是的,那么好的文化遗产建筑风景,本该好好参观参观吧,可是,居然在这大殿前摆下了牌桌。嗯,在故宫里打扑克牌,也算另一种“风景”啊!
一趟故宫行,这些另类“景色”反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京归来,我久久不能抒怀,为这些“风景”生出许多少年的烦恼。
最美风景作文600字4
你没有婀娜曼妙的身姿,只有粗糙的肌肤诉说你的 故事 ;你没有色彩斑斓的花朵,只有健壮的臂弯诠释你的伟岸;你没有风花雪月的矫情,只有默默无言的柔情在心中流淌。在我心中,你是校园里最美的风景——老榆树。
“得风不摇曳,无风偏自动”,你说这是一身傲骨,不攀扶、不依附;不伤古、不悲秋,你说这是从容、这是淡定。
初识你,我还只是七年级的新生。“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季节,总会引发少女无限的愁思。粗糙的树皮掩饰不了你无尽的沧桑,枯黄的叶片在瑟瑟的秋风中漫无目的地翻飞。捡起一枚黄叶,我的心中涌起万斛闲愁。
“叶的离去,究竟是因为风的追求,还是因为树的不挽留?”我无奈地叹息,不知是问我自己,还是问你。你不语,耳边却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这是你对我的回答吗?当时我不懂,只在心中默默记下,这样的秋季,老榆树陪我一同看满树飞舞的黄蝶“化作春泥更护花”……终于升入 八年级 ,看到你,没有了一年前那些莫名的哀愁。看到你,我终于知道,原来成熟是不伤古、不悲秋的从容与淡定;而不是装出一副少年老成、悲天悯人的做作模样。
就像一对早已熟识的老友,我时常驻足于你的身旁,用食指轻触你粗糙的肌理,向你诉说我的快乐与忧伤。而你,总用宽大的臂膀为我撑起一片绿荫,偶或有斑驳的阳光从叶间投下,那便是你心情的密码。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三年的风风雨雨,你依旧从容地屹立。榆树钱几度落了满地,又几度长得密密匝匝。而我,却不知何时才能再与你一道,看着七年级的新生满怀憧憬地走过。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现在,我已经能够像你一样从容的面对生活。“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的老榆树,当我重返这里,你将会看到一个成熟淡定的我。
最美风景作文600字5
夏是难以言喻的美。晴好的天气,丝丝缱绻的风带来阵阵清凉;石榴花开放了,像热情燃烧的火;柳叶打着卷儿,轻柔地垂挂在枝尖上;初夏披着一身旖旎的新绿,再次来到了人们的心田。清晨的风景,是如此动人与悠闲。公园里的老人潇洒地挥舞着宝剑;上学的孩童背着书包拉着妈妈的手;上班的人们骑着自行车汇成一路绿色;顽皮的风筝在蓝天下翩翩起舞;还有那刚刚睡醒的太阳,活力四射,催熟万物。美是什么?“美”的上面一个“羊”,下面是一个“大”,所以《说文解字》说羊大为美。意思是早期人类味觉感官,吃羊肉时感觉到的快乐。
现在讲美是视觉的或是精神的美。如果“美”跟味觉有关,又想到另外一个字“品”。三口为品,一个口是吃,不饿了才能“品”。味觉的酸甜苦辣都变成口中的记忆和审美,所以“品”为上,是很复杂的审美活动。由“美”到“品”,就是我们常说的道德。生活中,有丑陋的一面,也有美好的一面。新闻中报道一位幼童遭遇车祸,而路过的十几人却绕道而行,出 手相 救的竟是一位拾荒老人,小女孩不忍人间冷漠去了天国。而这留下的丑陋的一幕,污染了人间美景。
又有报载,一位85岁的老人摔倒在地,在场的人们都怕惹事上身,无人搀扶。这时,两位女中学生扶起老人问寒嘘暖,却被老人一把抓住死死不放,女学生吓哭了,周围人纷纷指责老人无德欺诈。救死扶伤,本是人类灵魂中最基本的道德之美,是中华五千年洗礼而不曾改变的礼仪。上述例子,善良与自私经纬分明,一目了然。
由此想到另一个动人的场景,苏州木渎古镇一个不起眼的街角,瓢泼大雨中,瑟瑟发抖的老乞丐缩成一团,正在此时,他的头顶雨忽然停了,洒下一缕看不见的暖阳,一位美丽的女孩撑着的伞,为他打开了一片晴空,而女孩自己则淋在雨中。爱与感动,希望和温暖,给这个社会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夏天是美丽的季节,当文明的绿叶点缀着家家户户的院子,那该是多么美的风景。每次坐在公交车上,看到人们相互让座的情景,心中禁不住暖洋洋的。望着窗外云间流水的霓虹灯,心中那份美好越走越近。
如画的美,人间处处有。无论是夏天百惠奇葩的美景,还是冬天白雪冰川的风光,都比不过人类纯洁的心灵——这才是世间最美的风景。
最美风景作文600字相关 文章 :
★ 关于最美的风景作文600字
★ 最美的风景初中作文600字
★ 最美的风景初一作文600字
★ 最美的风景初中作文600字素材
★ 描写最美的风景作文600字集锦5篇
★ 最美的风景600字精彩作文
★ 美丽风景作文600字大全
★ 美丽的风景作文600字
★ 以最美的风景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 记忆中最美的风景作文600字
钓鱼记 在漫长的暑假中,我相信会有很多有趣和有意义的事,让我们的暑假增添了一些乐趣! 炎炎夏日,人们都在电风扇下打扑克、吃西瓜,或者谈一谈闲话。而我就在这样天气从这无聊的小镇向多姿多彩的农家村庄出发了! 我无心欣赏路边的风景,我要欣赏的不仅仅就是一点树和草!我要欣赏的是农家的炊烟,是农家的稻田,是农家那充满情趣的乡间小道和鱼越欢畅的池塘!但是这里没有,什么也没有。我只希望快点到达目的地!现在也只能随着车子摇晃! 睁开惺忪的眼睛,车子已经开进了乡间的林荫小道。我眼睛一亮:前面不是姑妈的家吗!啊,终于到啦! 我高兴的跑进姑妈家,大声喊:“姑妈!我来啦!”姑妈高兴的从厨房里走出来,说:“快进来,吃西瓜!”于是我拿起一块西瓜,狼吞虎咽地吃完了西瓜!姑妈还要给我吃,我说:“不要啦,我吃饱了!姑妈,我今天是来钓鱼的。”姑妈连声说:“好好!”我就拿起一根钓竿在钩上穿上鱼饵,拿到河边,用力一甩,钩就落在了水中。我耐心的等待着!突然水面上的浮体往水里动了一下。我立刻警惕起来:有鱼上钩了!我双手紧拿钓竿,眼睛盯着浮体。忽然浮体有往水中一沉,就在这一刹那间,我使劲一拉,啊!一条大红鱼!我还从来没见过红色的鱼呢!我高兴的喊:“姑妈!快来看啊,我钓了一个红鱼,叫什么名字啊?”姑妈走过来一看,说:“傻孩子!红鱼就是鲤鱼嘛,你连鲤鱼都不认识吗?”说着就把鲤鱼放到一个桶子里,放在我的旁边。 于是我又弄好了鱼饵,把钩抛了下去。真奇怪,我的钩还刚丢到水里,就有一条与上钩了。把钩往后直拉!我又一拉,一条大草鱼钓上来了!我高兴的叫了起来。连忙把鱼装在桶子里。我拿起钩,又一次抛进水里,等着鱼上钩。 我以为很快就会有鱼上钩,但是我等了很长的时间都不见有鱼来。就当我灰心丧气要把钩拉上来时,水面上的浮体却动了一下。我立刻打起精神来,浮体又动了一下,我飞快地拉起来。一看,哎!不过是一条两三寸长的鱼苗。算了,既然钓起来了,就不能丢,我把鱼从钓钩上取了下来,放进了桶里。 接着,我又钓了几条大鱼,但也有所谓的“猫鱼”。我看了看桶里,大概有三四斤鱼了吧。我提起桶,拿着钓钩,走到姑妈的家里。姑妈正在做饭,看见我回来了,就说:“等一会就在这里吃饭。”我说:“不了,我明天早上还要帮爸妈的忙呢!现在天色不早了,我得赶紧回家去。”说完就提起钓到的鱼,向姑妈告别后就乘上了车。 虽然没钓到很多鱼,但只要能从中得到乐趣就行了。就在拉鱼一瞬间,也许就是最快乐的时候!
站在最高峰,我见过了许多不同的美景,却只在心里留下了唯一的一处美景。这是唯一的一处让我动然的景色,让我为之感触,为之动容。下面是我整理的最美的风景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写风景的诗句:
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___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3、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____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4、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____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6、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____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7、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____孟郊《登科后》
8、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____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0、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____黄景仁《绮怀》
1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____王维《山居秋暝》
1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____志南《绝句》
13、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____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4、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____王维《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15、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____李觏《乡思》
16、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____张九龄《望月怀远》
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__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19、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____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20、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____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最美的风景描写句子:
1、天际出现了一抹紫红色的朝晖,像绽开的红玫瑰。
2、金色的阳光透过缝隙,洒在褐色土地滋生的小草上。
3、太阳泛起火红的笑脸,使朦胧的校园豁然揭去纱帐。
4、雪停了,夕阳把云彩轻轻推开,吐出了淡淡的粉红。
5、晴空万里,天上没有一丝云彩,太阳把面烤得滚烫滚烫。
6、夕阳的余辉透过霞云,洒在江心,形成一线闪烁的金斑。
7、毒辣辣的阳光晒红了高粱,蒸黄了枫叶,烤焦了旁山公路。
8、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
9、路旁的树枝切割着夕阳,把光的碎屑不断地洒向染金的地面。
10、和煦的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成了点点金色的光斑。
11、夕阳的半个脸蛋已经没入地平线,黄昏夹着习习凉风飘然而至。
12、湖上泛着一片青烟似的薄雾,远望微山,只隐约辨出灰色的山影。
13、灿烂的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透过早雾,一缕缕地洒满了校园。
14、春天,那太阳暖洋洋的,它伸出漫暖的大手,摩挲得人浑身舒坦。
15、晚秋了,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上,像个老公公露着笑脸在打瞌睡。
16、刚刚起身的太阳呵,精神抖擞,红光四溢,把整个世界照得通亮。
17、火红的旭日刚刚透出海平面,给美丽恬静的大海抹上一层玫瑰色。
18、朝阳把它的光芒射向湖面,微风乍起,细浪跳跃,搅起满湖碎金。
19、阵阵春风,吹散云雾,太阳欣然露出笑脸,把温暖和光辉洒满湖面。
20、残阳从西山上斜射过来,地面的一切都罩在一片模糊的玫瑰色之中。
21、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走来了。
22、满天红云,满海金波,红日像一炉沸腾的钢水,喷薄而出,金光耀眼。
23、初夏的晚风,带着枣花和月季花的幽香,飘进这间简朴而舒适的客厅。
24、远处巍峨的群山,在阳光照映下,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显得格外美丽。
25、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光伤了自己的翅膀。
26、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般大小的光斑。
27、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蓝天。
幼时,他牵她走过一个个黄昏,散下一段段回忆。
长大,她扔开他的手,开始对他冷漠相待。
成熟,她笑他如此老土,却在转身时湿了眼角。
其实,她一直都懂;其实,她一直都明白。只是,性子的倔强、骨子里的高傲没能让她说出口。
她回到原来一同牵手的地方,空气的余温似还弥漫着那时的美好。一对父女牵手走过她的眼前,她似乎看到她幼时他那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她没哭。
回到家,打开电脑她突然看到一个短片,情节的内容没有那么华丽,却朴素的想叫人流泪。但是,她没哭。
出了房门,准备去看书。他走进来,轻柔的说了声——饿了吧!我去烧饭,抬头望了望,看见他在房里那忙碌的样子,她——哭了!但却仍是倔强的抹去眼泪。
饭后,他提出去外面散步。她看他眼里的那抹光亮点点头。走到那熟悉的地方,一对对父女牵手从他身边走过。他好羡慕,却没敢牵她的手。
但——手上突被握了一下,回头一看,她牵着他的手,但脸上仍装着一副冷漠的样子,她温和的笑了。继续向前走去。
“咔咔”一声,她与他闻声看去,驻留了下来,又是“咔咔”一声。一个男子笑着说这是我看到的最感人的画面,也是最美的风景。说着把照片给她,让她保存着。她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将照片收起,挽着他向前走去。
回到家,他又开始忙碌起来。她回到房间,看着那张照片,眼底有点湿。又像是明白了什么。走出了房间。
走到他身边,他正在看电视,却把声音调成静音,怕影响到她。奈何眼睛又不太好,只能将身子靠前瞅瞅。头上又有几缕白发露出。
她突的有些想哭,从身后抱住他。沉默了许久,他有些惊讶的望着她。她看着他说出了那句沉默已久的话——爸爸,我爱您!
他哭了,白发变得更耀眼了,但又笑着说,我知道了,呵呵!
她望着他,笑了。笑得好美!
她望着手里的照片,笑了!
她说——这是我照的最好的一张照片,这也是我心中最美的景,最爱的人,最美的那个他!
爱本就是一件千回路转的事,不曾懂得爱的意义,不曾被爱过,怎懂得爱人?
在我心中,总有一道美丽的风景存在。它不是光彩夺目的风景,不是华丽的摆设,而是一首朴素、美好的和谐之歌。它,总是令我难以忘怀。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和以往一样,在车站等车。这样的好天气,不禁令人的心情舒畅起来。一辆公交车从我身边闪过。我一看,这就是我要坐的车。
我迈着步子走向公交车。然而,拥挤的人群堵在了车门口,我只好等一下再上车。上了车,我就朝里走。好容易找到一个座位,正准备坐下来,却发现旁边有一位老奶奶。
这个老奶奶衣着朴素。她嘴里喘着粗气,头上也冒出了密密的汗珠,显然是用跑过来的。我想:我们应该尊敬长辈,这位老人家都这么累了,把位置让给她吧。我笑着说:“老奶奶,这个位置给您坐吧!”“谢谢啊。”老奶奶说,她那爬满皱纹的面容里洋溢着笑意。
坐了一会儿,老奶奶看着我旁边的一个孕妇,仿佛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站了起来。她缓慢地把脚步挪出座位,带着笑容对那个孕妇说:“哎,你怀着孩子,挺辛苦的,过来坐吧!”孕妇说:“谢谢,不用了,还是您比较辛苦,您坐吧。”她推辞了一番,最后终于坐到了位子上。“老人家,真是谢谢您了!”孕妇然后说。老奶奶笑了,笑的那么开心,那么愉快。
车,还在开动;阳光,还在窗外。可是,这时的车子似乎开得更快,阳光仿佛更加绚烂,窗外的风景好像都在这时变得亮丽。善意的心灵,乐于助人的精神,早已成为这个早晨最美丽的风景线。
世界上有许多迷人的风景,每人的心中也会有自己认为是最美的一处风景,也许是雄伟的中国长城,也许是气势磅礴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别人的一句问候,也许是百花齐放的春景。但我认为,我心中最美的风景便是冬天的雪景。
雪花是雪白的,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它没有污染,很迷人。我认为它们就是象征纯洁的一群可爱的精灵们。
下雪前,原先洁白的云朵慢慢地变成了一朵朵乌云,夹杂着红色、橙色、蓝色、变幻无穷,乌云遮住了蓝的像一块大水晶似的天空,天空瞬间变得昏昏沉沉的,仿佛要塌下来似的,令人窒息。雪慢慢地落下来了,先是小颗粒状的,过了一会儿,便变成了鹅毛似的,最后,成了秋天的落叶一般,“唰唰”地降落了,我用手接了一片雪花,落到手中,瞬间融化了,变成一滴晶莹的小水珠,难道这不是纯洁的象征吗?我更加地喜欢这些小精灵们了。
雪还在不停地下着,它们像玉一样圆润,像雾一样轻,被刺骨的寒风刮的在空中无拘无束地直打转,落在泥土上,可以冻死害虫;落在草丛上,为小草披上一层银装;落在围墙上,落在屋顶上,落在树枝上,整个世界都变成洁白的了,好像一幅洁白的水彩画!
雪停了,我和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快活地玩耍着,堆雪人,打雪仗。
雪啊!你是纯洁的象征,使人们更加崇敬你;你是世上最美的衣服,为大地万物披上银装;你是一幅迷人的水彩画,被人们所惊叹;你是最美的风景,让我更加地喜爱你!
有人说,珠穆朗玛峰威严、雄伟、巍峨,是最美的风景;有人说,黄土高原是中国古文化的摇篮,是最美的'风景;还有人说,西湖秀丽清雅,美不胜收,是最美的风景……可是我却不以为然,因为,在我的心里,一直认为,楼前的小花园是最美的风景。
还记得,在我二年级暑假的时候,带着姐姐和弟弟一起去买零食,东拼西凑,买了一包方便面和一包薯条,接着就和姐姐、弟弟一起在那个小花园吃零食、玩游戏,那时候我们总爱欺负弟弟,可是弟弟一哭,我们就没办法了,只得哄他。
还有一次,我的跳绳掉进了花园里的那个池子,我叫弟弟和姐姐过来,来了后,我们想了想,拿什么捞跳绳呢?对了!木棍,可是哪儿有那么长的木棍啊?说是及那时快,弟弟找来一根长木棍,我们小心地将木棍放在水面上,接着,慢慢地接近跳绳,在迅速的捞了起来。“捞得好!真棒!”姐姐对弟弟说。弟弟回答道:“谢谢夸奖,不是我太棒,是某人太——笨!”说完,弟弟跑了起来。姐姐回过神来,大叫道:“你这个小坏蛋!”接着跑了过去。
这个小花园看似平常,但是却拥有我童年的一部分美好的记忆,所以,在别人眼中,小花园跟那些风景优美的风景区相比,根本不值一提,而在我的心中,却是最美的。
我领略过雄伟壮观的三峡大坝,也欣赏过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曾经对长沙的世界之窗流连往返。但在我的心目中,实验小学却是一道最美的风景。因为这里是求知的殿堂,知识的港湾,成才的摇篮。
每天清晨我身背书包充满激情和同学们一道跨进校园的大门时,美丽的校园鲜花绚丽,绿树掩映,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之中。新修的塑料跑道尤其醒目,它是全校师生辛勤劳动的结晶,凝结了实小师生的心血。它象一个老人,见证了实小艰苦办学的昨天,象一个健壮的青年,预示着实小蓬勃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为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
被阳光照得闪亮的教室里,一片片朗朗的书声,好象一个个跳跃的音符,一首动听的歌曲。教室里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写着一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黑板上的一个个字母,一道道题目,犹如黑夜的启明灯,指引我们去发掘知识的宝藏,开启智慧的门窗。我们的校园,处处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精神。
一张张鲜艳的奖状,一个个精致的奖杯,是同学们进步的见证,更是老师辛勤教育的结晶。实小敬爱的老师们,有慈母一般的温情,大海一般的胸怀。教室里,他们循循善诱,放学后,他们再三叮咛,路上注意安全!我们的每一点进步,他们都记在心里,喜在脸上。是老师让我们学到了知识,懂得了忍耐,学会了坚强,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我要大声的对他们说,谢谢您,亲爱的老师。
实验小学,一个孕育希望孕育明天的圣殿,一个温暖的家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学们,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引下,刻苦学习,积极进取,把在实验小学的成长岁月变成我们最美好的记忆,把我们的未来筑成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你站在墙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
城市里的喧闹,城市里的灯红酒绿,让刚到城市的我感到不习惯,可慢慢的就适应了,淡漠了。这一切,都让一个不谙世事的的农村小女孩变了。每当我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彩虹灯,就分外想念生我养我的小村庄——一个我见过最美的地方。
每到下雨天,老家屋外的屋檐上总会响起叮咚的声响,雨水顺着黑瓦滴下,滴落在石头台阶上,台阶上有不少黑洞,半指深,这无不一在向我诉说着时间的无情,时间的沧桑。姥姥是宋家庄的人,姥爷是小冯家庄的人。他们是怎么认识的,我也去问过,姥姥笑笑,不说话,平时大气的姥爷,这时像小孩一样嘟囔了半天,竟然说;“问你姥姥去,别问我。”村里不少人都知道这段属于我姥爷,我姥姥的爱情故事,可他们拿我当小孩,不告诉我。是怎么一回事,我现在也弄不明白,也许这段故事会像金子一样被埋没吧!家乡的雨一到了晚上准停,这时候姥姥就会搬把躺椅,手拿把蒲扇,怀里抱着小小的我在自家小院中纳凉。“姥姥,你看呀!星星对我眨眼哪!”“傻妮子,那是你的眼睛在眨呢!”我看着天上的星,又看看在我身旁,笑眯眯的姥姥“哦!是吗?”姥姥笑着,头上的皱纹越发明显,时间像刻刀,在姥姥年经姣好的面容上刻下了抹不去的痕迹。
夜深了,月亮上来了,蛐蛐放声叫着。“妮子,看看咱家小院美不美?”“这有什么美?我去过五彩泉呢,比这美多了。”“哎,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和姥姥一样老的时候,你就明白了。”“哦?是吗?”“从前姥姥也去过好多地方,可还是觉得咱家小院的风景最美。”在姥姥的故事中我困了,姥姥的脸慢慢变得模糊。月上中天,姥姥抱着我躺在竹椅上,显得格外温馨。
两年后,姥姥因为一次意外永远的离开了我。现在细想想来姥姥的话是那么的有哲理,可惜我到现在才明白。姥姥的爱,就是在我成长路上最美的风景。有爱的地方才叫家,有爱才会有最美的风景。
我屹立于悬崖峭壁,看那山峦叠嶂,看那最美的风景。——题记
我是一颗种子,在佛跟前待了一千年,看透了红尘,看到无数人的千年轮回,他们一意只求功名利禄,执迷不悟地轮回。有一天,佛说:“是时候了。”一阵清风便将我带离佛的掌心。
我在空中飘浮,俯瞰身下的大地,美丽的花园内,百花竞相开放,雍容华贵的牡丹,惊艳脱俗的玫瑰,柔媚娇艳的芍药,这样的地上岂是我这种无名小辈的容身之地?我看着那肥沃的麦田,清澈的池塘,竟一时无所适从,我该何去何从?
又前进了一段路,前面已是悬崖峭壁,却并不萧条冷落,青松屹立其上,苍老却依旧青葱的枝条映入眼帘,我只感到那生命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一股强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震撼着我。此刻我坚定地下了决心,在一棵挺拔松树旁着陆,是的,我无悔。
接下来的日子是最难熬的,虽然看了千年,悟了千年,深刻的道理印在脑海,但如今亲身经历,才感到如此艰难,我凭着自身的力量向上想要寻求阳光和雨露,可总是碰到坚硬的岩石,黑暗的空间里恐惧占据了我的心,一次次尝试得到的是撕心裂肺的痛。人生不正如此,那些青松也正是一步步这样走来。我这样想着,尽力,坚持,一定要成功。
我努力着,朝着预定的目标追寻,幻想突破黑暗后阳光的抚摸,雨露的滋味。每一分每一秒都很痛,连呼吸也痛,时间的流逝似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真不知自己是如何熬过来的,当冲破岩石,重见光明的那一刻,我真不敢相信自己已经成功。
我与青松们共屹立于悬崖峭壁,看脚下万物苍生,看头顶山峦叠嶂的景色,成功后获得的喜悦占据了我的心。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与坚持所见不的不正是最美的风景?我贪婪地享受,幸福地微笑着。
耳畔传来佛的声音:“若世人都像你一样,何必遭受千年轮回之若?”
春天,是四季中最美好的季节。
当春天轻轻地走来时,光秃秃的树枝上多了几片绿叶,花儿绽开了笑容,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好奇地打量着寒冬的世界。
春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暖风托起了“不务正业”的太阳,它伸了个懒腰,打了个长长的哈欠,便开始站岗,。阳光普照着大地,万物皆变得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太阳也好像忘了寒冬饱受的折磨,变得精神抖擞,是啊!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希望,正是发展的好机会。
一声清脆的鸟鸣把我的目光引向人群,人们脱下厚厚的棉衣,换上单薄的衬衣,在碧绿的田野上笑着,闹着,一副和谐甜蜜的画,让看的人仿佛吃了蜜一般。
在春天当然也少不了另一位朋友——春雨。它是春姑娘的弟弟,它顽皮地跑下人间,给万物带来活力,。可能是春姐姐太忙,没时间陪它玩,于是它就偷偷地溜出云层,跑到人间玩耍。瞧!它玩得多开心啊!一会儿狂奔不止,便是倾盆大雨;玩累了,就停下来散步,便是蒙蒙细雨,。玩够了,它便悄悄地回家了。这一切来得突然,又走得匆匆。
春天的一切都值得欣赏,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它的美妙,它的优雅,它的生气,是其它季节不可替代的。
虽然现在是寒冬,但我们并不会感到寒冷,因为我们心中有春天,春天一直生活我们心中,一直在我们心中生长着,帮助着我们。我们要去关心它,呵护它,才会长成一个郁郁葱葱的花园。
最美的风景作文素材就上百度文库查找
自然美是自然本质力量的表象化.“是自然无美,还是自然全美?” -------这是现代人的悲哀.“什么是自然美?自然美从何而来?”-------这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悲哀.既然”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一个黑箱等于另一黑箱,也算是”美是什么”的回答.”自然美是什么”还不好回答吗: “自然美是自然本质力量的表象化.”人的本质力量是通过实践对象化的,也就是说美生于实践.自然美是通过运动表象化的, 也就是说自然美生于运动.还想指出的是人的本质力量不过是自然本质力量的一点点显示.----学术论坛 美学板块人类无权评论自然之美,没有人类的评论自然也就无所谓“美“了。正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对自然才有种趋同感,希望在自然中反观到自身。人类城市是一种异化的自然,所以人类才感到孤独,压抑,心灵得不到放松与满足,才渴望回归到大自然中。我们的城市也正如一个人类的动物园,虽然有空间,但我们的精神和肉体却被牢牢锁住。----学术论坛 美学1.从美的事物存在的领域区别自然美-----自然美的审美对象存在于自然界,并且没经过人类劳动的改造。例如西湖就不单纯是自然美的审美对象,珠穆朗玛峰基本完全是自然美的审美对象。1.任何美都是主体与对象的一种关系,主体将自己的情感移植到对象身上就产生了美。单独是主体或单独是对象都无法产生美,所以只能将美解释成主体与对象的一种关系。所以自然本身无所谓美不美。----美学我国美学的主流是否定自然美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像化”.这使我想起八十年代我国生态经济学起步时遇到的一个理论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商品价值是劳动产生的,是劳动量的凝聚.因此一些自然资源在原始状态是没有价值的. 马克思认为北美的原始森林是没有价值的. 为此,一些经济学家在讨论保护自然资源等生态经济问题时很头痛,很有一段时间绕不过这一理论障碍.生态经济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当今在中国已蔚为气候,也没人再想起自然资源和马克思的商品价值理论问题.马克思认为”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像化”,认为劳动产生美,人通过实践, 劳动认识美,审美源于实践, 劳动. 马克思主义美学将自然美的客观性完全排除.但李泽厚又承认” 自然美是一个难题”.既然自然美是一个难题,可见还认识不清. 将自己一时还认识不清的事物,否定其存在,是真正做学问的态度吗?至于”自然人化”和 ”人化自然”,一二百年前的哲学术语,当今已成科普语言.正是哲学大众化和大众哲学化的结果.想在这种科普概念上解答自然美这一个难题,如何可能.就我在过去看到的大会小会的许许多多生态经济论文,不记得有一篇用过”自然人化”或 ”人化自然”的. 所以生态经济很容易,也很快成长为一门科学.
自然的形态包括两种:一种是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另一种是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凝聚着人的劳动,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直接现实,自然与生活的联系是直接的,明显的。因此,我们较容易理解这种自然美的根源是人的社会实践。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其根源也在于人的社会实践。虽然它们没有直接打上人的意志的烙印,但它们具有自然美的特征,仍然是因为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与人的社会实践与生活发生联系。这类联系包括几种情况:1.作为人的生活环境出现,或者是为人们提供生活资料的来源。它们是人类生活、劳动所不可缺少的东西。2.与社会生活发生以形式美为中介的间接联系。由于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直接感受的是美的形式,经过千百次的重复,人们仅仅看到美的事物的形式而不必去考虑它的内容便能引起美感。于是,人们看到那些与美的事物具有相同或相似形式的事物时,也年产生美感。正因如此,未经劳动改造的一些自然景物,以其形式美为中介,与社会生活发生了间接的联系,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3.自然事物的某些特征(包括经过劳动改造的和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美)与人的某些性格品质相似。人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现了自然事物的某些特征与人的品质、个性具有相似之处,于是常常赋予客观对象以人的某些特性,借以激发斗志,抒发情怀,寄托理想、情思,从而使自然事物具有了美感。自然事物与社会属性的联系有时还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同一自然事物的多种属性和特征中,有的会使人产生美感,有的不能,甚至有的是丑的属性和特征。二是自然事物的同一属性或特征,在不同条件下引发人们对不同生活实践的联想,因而可以成为美的,也可以成为丑的。自然美的主要类型是指不同自然特征给人的不同美感。自然美重在形式,虽然自然事物能够给人美感的根源在于自然事物与人的社会生活体验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联系,但人是通过可感的自然事物的外在特征直接产生美感的。尽管具有不同社会经历和生活体验的人对同一自然事物的感受不同,引发的思情、美感有许多具体差异,但人们对自然美现象也有基本认同的一面。尤其是对于文化修养相当、生活阅历相近的人,更容易对同一自然事物产生相近的美感。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自然特征给人的不同美感,把自然美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壮美。也可以称为雄伟美。构成壮美的基本条件是景色壮丽、体积巨大且气势磅礴。如我国的泰山、三峡的夔门、万里长城、惊涛骇浪。对壮美自然景观的欣赏,是人类在自然事物中直观自身巨大创造力的表现,能够激发人们的巨大热情和克服困难的无畏勇气。2.奇美。构成奇美的基本特征是变化多端,离奇曲折,令人感到惊异,玩味无穷。如被誉为“天下奇”的我国黄山,其奇美主要表现为峰奇、石奇、松奇、云奇“四绝”上。人们对“奇美”自然景观的欣赏体现了人类对创造新的、独特的事物的渴望和追求,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创造新事物的过程中进步发展的。同时,奇美景观的变换无穷,还使人产生对丰富的社会生活的联想,使热爱生活的人对这类景物也产生热爱之情。3.秀美。构成秀美的的基本条件是景色清新、柔和、恬淡、秀丽。如我国的峨眉山、漓江、西湖等。人们之所以对这类自然景观产生美感,是因为这类自然景观与美好的和平社会生活、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与情感、充满生命活力的姣好人物形象等具有相似之处,从而使人们在欣赏中产生愉快的美感。4.幽美。构成幽美的基本自然特征是丛山深谷,古木浓荫,寂静幽深。幽美的景观一般视域狭窄,光亮微弱,景深而有层次,空气清新,气氛凝重。如位于我国四川的青城山,当游客们三五成群地行进在茂林掩映的狭长小路中,或坐在听寒亭小憩时,会不由得被周围的幽静氛围所感染,以致于放轻脚步,轻言慢语,浑然一种欲静心松之感。这是由于这种自然的幽深仿佛一种使人大彻大悟的深奥的人生哲理,仿佛人在安然沉睡时刻的美好。因此,置身于幽美的大自然之中,能够抚慰心灵的创痛,启发人们对生活哲理的遐思,给人以特殊的美感。5.旷美。构成旷美基本自然条件是视域开阔,美景无边。比如我国云南的滇池,一眼望去,水面坦荡浩淼,微波荡漾,云水相结;乘舟其上,如在天空。这种景观能够直观人的宽阔胸怀和豪迈气魄,能够直观人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因此,欣赏这种自然美,能够使人顿感心胸开阔,意志高昂,激发人们去尽情驰骋。6.险峻美。构成险峻美的一般自然特征是危崖峭壁耸立,只有险道比邻绝壑深渊。如华山。人类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不断绝处逢生地战胜似乎难以战胜的自然灾害、疾病、战争等,就仿佛攀登了无数次看起来难于登顶险峻山峰。人们欣赏自然的险峻美,攀登险峻的山峰,能够从中得到战胜困难的信心胜利的喜悦
1. 解题思路: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爱护大自然,人人有责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探索自然规律,要不畏艰辛 关于人与自然的名言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爱迪生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我不是不爱人类,而是更爱大自然。——拜伦大自然从来不欺我们,欺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卢梭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亚里士多德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埃斯库罗斯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叔本华这自然法规我认为是最高的法规,一切法规中最具有强制性的法规。——马克·吐温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黑格尔我们已经背弃了大自然,她曾经那样准确地为我们指路,而我们却想用她的教导来教训她。 ——佚名自然不掺杂半丝人情。谁抵抗它,谁就被一脚踢开;谁顺从它,谁就承受其恩典。 ——佚名 经典素材 印尼海啸 (尊重生命先尊重自然 ) 2004年12月26号,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发生里氏8.9级的地震,相当于至少3000颗原子弹威力的地震引发了强烈的海啸,高达30米的水墙横扫斯里兰卡、印尼、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孟加拉、马尔代夫等国家沿海地区,带走了至少15万人的生命,使几百万人流离失所,造成了1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灾难原本可以小一些。海底地震是形成海啸的主要原因,也是带走十几万条生命的凶手,这似乎是一场纯粹的自然现象,人类无法阻止它的发生。面对巨大的灾难,人类自称为“弱者”——这一切好像与人类无关。 “人类为破坏环境付出了代价,痛定思痛,人类要作出深刻反思。这虽然是一次纯自然灾害,但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行为加大了灾难的产生和影响。” 红树林被大量砍伐了,全球海域中70%的珊瑚礁遭到人为破坏。 经济的发展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决定了它带有脆弱性,对财富的贪欲没有节制的蔓延,使人类终于受到了惩罚。这次海啸造成了1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意味着沿海地区多年劳心劳力所积累的财富在大自然一次翻脸中付之东流。人类必须明白怎么样亲近自然,而不是打扰自然。否则自然会用自己的方式说“不”。 大地母亲的泪 (人对自然的巨大破坏应该停止了) 广袤的亚马逊河热带雨林森林中蕴藏着世界上最宝贵、最稀缺的热带雨林资源。这里有3000万个生物物种,是动、植物生息繁衍的理想场所。有人称亚马逊流域的热带雨林为“地球之肺”。然而,时至今日,亚马逊河畔昔日旖旎的自然风光已一去不复返了。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巴西政府开始在亚马逊河地区毁林伐木。到80年代,亚马逊地区每年砍伐的森林为200万至300万公顷。据估计,近十年亚马逊地区的木材产量增加了34倍,其代价就是热带雨林的锐减。为了种植经济作物,哥伦比亚32万公顷的原始森林毁于一旦。在秘鲁,为种植毒品而毁掉的森林也达100万公顷。进入90年代, 毁林的风潮又开始从边缘地带逐渐深入。目前,留在巴西大西洋沿岸一带的森林面积,仅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代的2%。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因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开始了一生的苦难。如果人们继续挥舞着手中的斧头砍伐森林,执迷不悟地残害大地母亲,那么,人类也终将踏上漫漫的赎罪之路。而大地母亲滴滴苦涩的泪水,是在警示人们:自然对人类一无所求,而人类只有在她的庇护下才能得以生存。地球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她是人类惟一的家园,却不是永远的伊甸园。 九寨沟的悲鸣 (环保意识亟待加强) 继张艺谋带领的《英雄》剧组撤出不久,电视连续剧《神雕侠侣》外景地又选定在九寨沟,一批武功高强的“侠侣”即将进驻“童话世界”大展拳脚。 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其原始生态环境之美令世人惊叹。近几年由于当地旅游业的急剧升温,九寨沟风景区早就人满为患。蜂拥而来的中外游客,使九寨沟的生态系统不堪重负,有识之士对此早已表示忧虑并提出警告:任何人为的破坏都会给九寨沟脆弱的原始生态环境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为此,有关管理部门采取了限制上山游客数量、定时局部封山禁游等保护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措施禁得住游客游览,却封不住“英雄”、“侠侣”们进山的脚步,静幽如画的九寨沟又现刀光剑影厮杀声。据悉,《神雕侠侣》剧组准备把国内主要的风景点都摄入戏中,另一“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风景区也已被确定为外景地。张广祥中学语文在线网欢迎你。多年前,好莱坞一部名叫《海滩》的电影在泰国公映时,曾引发许多泰国人的抵制和抗议。原因是《海滩》摄制组在泰国一著名岛屿拍摄外景时,对该岛的原始生态环境有所破坏,尽管摄制组已尽力进行弥补,但仍引起民众的强烈抗议。泰国人对原始生态环境的强烈保护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没有风景只有商业 (开发还是保护) 日前,一位美国朋友慕名来到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泰山。川流不息的索道缆车,店铺林立的岱顶闹市,使他根本不觉东岳之雄伟壮观。他遗憾地说:“泰山没有风景,只有商业。” 此语令我想起了周恩来总理保护泰山的往事。20世纪70年代,有关部门曾三次向国务院打报告,要求在泰山上修建公路。结果,周总理三次都不同意。他指示:泰山是中华民族的神圣之山,要登山,不能修公路。后来,他又强调:泰山是游览胜地,不能修公路,登泰山就要登,不能不登。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周总理有如此的远见卓识,不能不令人由衷敬佩。然而,今天的泰山,岂止是修建了一条公路。前些年,一些地方官员竟然提出“把风景的泰山,改造成经济的泰山”、“把岱顶建成热闹非凡的天上城市”等口号,于是,三条索道和一条公路真的把泰山变成了“经济山”,不仅有宾馆、饭店,还有娱乐城、电影院,非遗产商业建筑远远超过遗产建筑。如今,空中索道来来往往,大量游客纷至沓来,自然景观面目全非,泰山如同带上了沉重的镣铐。 不要让相机变猎枪 (用正确的方法保护野生动物) 一张反映鄱阳湖生态环境改善,候鸟回来的照片,画面中千百只鸟在飞腾;一段记录野生动物生活的电视片,画面上有动感十足的奔跑场景……然而这些人们常见的镜头却遭到了环保工作者的谴责。 “过去看电视里野生动物奔跑的镜头,很激动,后来才知道这实际上是向野生动物的挑战。”中国民族画报社主任记者成卫东说,一些人为了获得动物奔跑的镜头,开车追赶野生动物,有的野生动物被活活累死,没被累死的,往往也会受到伤害,不敢再亲近人类。成卫东曾多次到青海,亲眼看到大群的藏羚羊。“任何人看到都会有拍照的冲动,但你千万不能追,如果追,不知会有多少小藏羚羊死在母腹中,从这一点说,有的摄影者比盗猎者危害更大!” 野生动物是人类共同的朋友,记录它们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保护它们。当我们举起手中的相机,请不要让相机变成猎枪,去伤害镜头中的野生动物。 小心植物“报复” (植物与人) 英国生物学家迈森就遇到过植物的“报复”。屋里有一株榕树,他每天精心照料,一连好几年。结婚时,他已不年轻了。对这株榕树来说,迈森夫人是屋里的第三者。没过多久,她就得了以前从未得过的好几种怪病,怀孕后,她得了严重的中毒症,大夫费尽心机也没能保住胎儿。幸好迈森隐隐约约猜到了原委,把榕树移到温室里,夫人的病很快就好了,还生了个大胖儿子。有个圣彼得堡妇女,到我认识的一位医师那里看病。她老是无缘无故地情绪低落。原来,她家有一面墙上挂满了紫露草。这种植物尽管同室内景物很相配,但同绝大多数悬垂植物一样,容易令人心情沮丧。我们建议她把墙上的紫露草剪短,而且不要让它长得过长,她的情绪就不再消沉了。 榕树和其他某些植物不仅可能跟人难“相处”,跟猫等宠物也很合不来。 从“北大仓”到“北大荒” (生态危机源于人) 黑龙江省广袤的黑土地上正在经历又一次历史巨变。到2010年,这里将有3000万亩耕地和荒山重新变成茫茫林海,而这恰好与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在昔日“北大荒”上开垦出的3000万亩耕地面积相吻合。 20世纪50年代,这里是荒原茫茫,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沼泽遍布,野兽出没林间,百鸟低空飞翔。“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曾是这里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国家先后组织了十几万部队转业官兵和50余万城市青年来此开发,累计开垦出3000万亩耕地,每年可生产商品粮70亿公斤, “北大荒”因此被人们称为“北大仓”。在一阵改造大自然、誓把荒原变良田的热浪过后,“北大荒”的林地面积和湿地减少了一半多,原始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大自然无情地向人们开出了一个巨额“罚单”:旱涝灾害频繁、江河泛滥、水土流失、风蚀沙化严重,许多野生动物被迫迁徙。面对接踵而来的生态危机和大自然开出的巨额“罚单”,北大荒人明白了一个早该明白的道理:大自然的赐予不是取之不尽的。欲取之,必予之。森林和人类唇齿相依,要尽快改善“北大荒”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除了停止开荒,退耕还林,恢复植被,已别无选择。 花草与人 (植物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俄罗斯谚语说:屋里养花,男人离家。这有一定道理,因为家里给花草浇水上肥的,一般是女主人,花草就把她同积极因子联系在一起。而男人对花草一般不感兴趣,有时还祸害它们,在花根上摁灭烟头,把花盆当烟灰缸使,引起花草反感。它们当然不会对你骂娘扇耳光,但释放有害化合物是它们的拿手好戏。有几种仙人掌会释放出生物碱,而大脑对生物碱会有反应,产生嗜酒念头,因此这些仙人掌可能使贪杯者变成不可救药的酒鬼。西红柿可能成为你失眠的原因,如果你把西红柿植株放在卧室里过夜,又忘了给它浇水,它就会释放“清醒剂”,“提醒”你它渴了。在居室植物中,对男子最不利的是常春藤,容易加剧失眠的有虎尾兰、常春藤和玫瑰,容易使人心绪平静的有天竺葵和老鹳草。家里养植物,就要照料爱护它,经常对它说些亲切问候的话,让它心绪良好,它就会投桃报李,令你心旷神怡。 伦敦烟雾事件 (工业化的恶果) 1952年12月5~8日,一场灾难降临了英国伦敦。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市上空处于高压中心,一连几日无风,风速表读数为零。大雾笼罩着伦敦城,又正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煤烟粉尘在无风状态下蓄积不散,烟和湿气积聚在大气层中,致使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飞机被迫取消航班,汽车即便白天行驶也须打开车灯,行人走路都极为困难,只能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行。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蓄,不能扩散,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达4000多人。就连当时举办的一场盛大的得奖牛展览中的350头牛也惨遭劫难。一头牛当场死亡,52头严重中毒,其中14头奄奄待毙。2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当时持续几天的“逆温”现象,加上不断排放的烟雾,使伦敦上空大气中烟尘浓度比平时高 10倍,二氧化硫的浓度是以往的6倍,整个伦敦城犹如一个令人窒息的毒气室一样。可悲的是,烟雾事件在伦敦出现并不是独此一次,相隔10年后又发生了一次类似的烟雾事件,造成1200人的非正常死亡。 沙尘暴能净化空气 (大自然的自我疗伤) 沙尘暴作为我国目前严重的气象和环境灾害之一,往往为人们所深恶痛绝。近来,有专家谈到沙尘暴对于地球环境也有着功不可没的贡献,大家忽略了沙尘暴对于人类贡献的一面。 目前环境化学家、海洋生态学家、大气物理学家们一步步勾勒了沙尘暴的另一副面孔,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过程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了好处,把富含生物生长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撒开去,恩泽广阔。 据悉,亚洲沙尘暴每年把上千万吨的沙尘从中国西北和蒙古国等干旱地区倾出,洒到太平洋,给大洋中的生物带来一场营养丰富的盛宴。近来研究者还发现,每当爆发沙尘暴时,中国北方、日本、韩国等地的酸雨危害都有所减弱。 现在一些科学家也认识到,想阻止全球变暖的步伐,沙尘暴应该是功不可没的。 专家建议,从自然的发展观点来看,不要强加给它任何东西,当土质是荒漠的,就一定要是荒漠,因为地球上实际上有43%的旱地,人类不可能改变这个现实,大家认为在沙漠里种树或种草,沙漠就能变成绿洲,实际上这个想法是欠科学的。地球上的万物是一个自然循环系统,应该“还自然以自然”的道理,不要给沙尘暴强加内容。 石油入海流 (保护生命之源——海洋) 人类的生存繁衍离不开水。在几千年文明史中,人类总是沿着江河湖海定居繁衍。如今,依赖于海洋获得持续发展的人类文明,却在逐渐破坏这些摇篮。石油,便是伤害大海的一把利剑。石油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能源,但人为的事故,战争的破坏,又使这宝贵的能源变为污染源。给无私奉献的大海带来创伤。通过各种途径每年进入海洋的石油和石油产品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千分之五。其中以油轮遇难和战争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有数百艘油轮沉没,估计损失石油1千万吨,至今仍有石油从海底沉船的腐烂油箱中渗漏出来。就地球生态系统而言,海洋的地位举足轻重。海洋是氧气的主要供应者,海洋对陆地的气温和降水格局起着调节作用,同时海洋还接纳着来自陆地系统的各种排泄物质和能量,并一直维持着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但海洋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超过了海洋的承受能力,受害的是人类自身。如果人们对海洋污染缺乏足够的重视,不采取有效的对策,那么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沿海地区人口的不断增加,海洋的污染还会继续恶化。 奇怪的大树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近日,沈阳建筑大学校园里的一棵奇怪的大树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也引起了人们深思。 原来这棵树是用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做树干,绿叶则是废旧的暖壶壶壳,这棵两米高的筷子树“长”得挺茁壮。这棵筷子树的制作者告诉记者:整个树干使用一次性筷子就达十万枝,这些筷子都是师生们平日在学校的食堂和校园周边的商业街饭店里“捡”回来的。 大自然中一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也仅能制成这样的筷子6000~8000双,而我这棵树虽然只有一米九,但它耗费了十万双筷子。记者了解到,沈阳市每天消耗掉的一次性筷子至少150万双,照此推算,沈阳人一年用的一次性筷子就要消耗掉两万棵大树。知晓了“筷子树”的寓意后,很多同学纷纷在“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条幅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有的学生们还想出好办法,就是随时在包里带上一双自己的筷子,在外进餐的时候使用。 意林故事 人与猴的对话 峨眉山风景优美,猴子们在山中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不久,峨眉山成了人们游玩的好地方。很多游人到山上游玩,峨眉山上猴子们召开欢迎会欢迎人类。猴子:“欢迎来峨眉山一游。” 游人:“谢谢。” 猴子:“兄弟,Where are you from?” 游人:“我从北京来。” 猴子:“对我峨眉印象如何?”游人:“什么‘我峨眉’,整个大自然都是属于人类的。” 猴子:“兄弟你的看法值得商榷……” 游人:“没有商量的余地,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 猴子:“算了,反正我们说不过你们。阁下还是说说对峨眉山的印象吧!” 游人:“风景如画,风景如画呀!美中不足之处是能见度不行,看什么都是模模糊糊的。” 猴子:“看来京城的空气一定是清洁净亮,令我等好生羡慕啊!” 游人一时无语。人与虎的对话 老虎发现人类没有尾巴,感到非常好奇。虎:“你们人类怎么没有尾巴呢?” 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掉的。听说我们祖先也是有尾巴的。” 虎:“那蚊子、苍蝇要是咬你们,你们拿什么赶跑它们?” 人:“赶跑它们?我们要消灭它们!” 虎:“是吗?能否教教我们灭蚊之法?” 人:“不行。你们老虎太厉害了,我们人类的关键技术不能告诉你们。” 虎:“其实你不说我们也知道了——我们刚刚得到你们的杀虫剂配方。” 人:“你们得到配方了?不行,这里有知识产权。没有我们的授权,你们不能按配方生产。” 虎:“你们扒我们的皮,用我们的骨头做药,经过我们授权了吗?” 人类就是这样自大,蔑视着大自然的一切。人与大自然的搏斗一直是相当残酷的:开始是大自然残酷;现在是人类残酷。 人与树的对话 一个闷热浮躁的夏夜,一棵老树留下了一滴泪。老树:“我们或许还会见面的,不过不会在这儿,也许会在餐桌上,也许会在教室里。我会变成你手中的筷子,或者你的课桌、你的书本……只是,我再也不会穿着如此葱郁浓绿的外衣,再也不能成为鸟儿们的家,再也没有自由生长的权利了……” 人:“你很悲伤,你恨人类剥夺了你生存的权利,对吗?” 老树:“我已经很幸运了。我活了三十多年,比起许多兄弟姐妹来,我幸运多了。我不断地为这个世界生产氧气;我毫无怨言地拼命吸收你们人类制造的有害气体;我为你们营造一片清凉;我为成千上万的鸟儿提供栖息繁衍的场所……我爱这个世界,我爱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生灵,我希望这个世界永远美丽。” “但是,我恨的是那些任意践踏我的生命,剥夺我实现生命的人。我愿意成为你们的课桌、你们的书本、你们的家具,可我不愿意成为你们随手扔掉的一次性筷子、漫天飞舞的贺卡,我更不愿意被运到另一个国度里去支撑他们那些怕被海风吹倒的树。我没有理由以自己卑微的死去换取同类高贵的生!我和你们人类也是平等的。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地球上,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我同样有着实现自己生命意义的权利。我愿意为你们服务,可我也需要人类的尊重、爱护和理解。” 精卫填海 从前,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上划船。正当她划得高兴时,海面上突然升起一阵大风,把她的小船弄翻了。就在她要被汹涌的波浪吞没时,她的灵魂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它飞过那咆哮的海面,伤心地叫着“精卫,精卫”的声音。所以人们就叫她“精卫”。精卫鸟住在靠海的一座山上。它非常恨大海,所以决心要把它填平。它每天来回于山海之间,把从山上衔来的小树枝和小石子扔在大海里。一天,咆哮的大海对精卫说:“可怜的小鸟,停止你那无谓的举动吧!你是永远都填不平我的。” 精卫回答说:“我当然会把你填平的!即使这需要千千万万年的时间,我也一定会斗争到底,直到你的末日来临!” 沧海固然浩大,精卫填海的意志比沧海还要浩大,它充分体现了神话英雄的战斗精神,反映了远古人民不屈不挠的品格,是人类向自然发出的一份宣言。正是从这个角度,千百年来,精卫填海的神话备受人们的喜爱。 动物搬家 动物们要搬家了,个个议论纷纷。 “麻雀老弟,别哭了!要说当菜吃,我们青蛙比你们更惨。人们建立了什么捉—收—运—吃,一条龙。在他们眼里,我们哪是什么庄稼的朋友,早就成了他们桌上的下酒菜!”青蛙大哥说到这里,肚子一鼓一鼓的,简直要气炸了。 “其实就是没人捉,我们的同胞也越来越少了,那么多农药喷到田里,虫子没死,我们蜻蜓倒死了不少。还有的人打完药,药瓶随手扔进沟里,使我们的多少亲人死于非命啊!”蜻蜓接着说。 “对!对!我们搬家!” “这儿早已不是山清水秀的田园了。留在这儿,我们迟早会被害得断子绝孙的。”众动物义愤填膺。一向小心翼翼的猫头鹰想让大家再考虑一下。 “不用再考虑了,我们决心离开这伤心地。”小蜜蜂也愤愤不平,“当年,我们慕名来到这里。刚来的时候,这里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花海,令人陶醉。现在,娇嫩的花朵早就被农药浸透了。我们每天都有生命危险,还不如早点离开。” “是啊!与其在这里等死,不如及早离开这儿。” “搬家!搬家!离开这里,远离人群!”所有的动物齐声高呼。 应用与创新也说“改造自然” 我们希望有取之不尽的矿藏,可大自然却总是那么吝惜;我们希望河清海晏,可大自然却总是旱涝不均……于是,自以为是地球主人的人类便把“改造自然”作为己任,所谓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战天斗地”。 “战天斗地”的结果是自毁家园。“改造自然”并没有错,关键在于改造自然不是随心所欲、逞性妄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归根结底,不论是文明人还是野蛮人,都只是自然的子孙,而不是自然的主人。如果不是这样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那就必然在破坏自然的同时最终毁灭人类自己。或许我们不应该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上,而应该放在与大自然的和睦相处上。违反自然规律,必遭自然灾害的报复;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地开展与自然的“对话”,保护好生态环境,就会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毕竟人类是自然之子,而不是工业化的产物。因此,在追求工业文明的同时,切不可以牺牲大自然为代价,必须记住,只有自然,才是人类真正的衣食父母。 人类经过世世代代的改造自然,换来了今天空前的繁荣,可这份繁荣的背后却充满了悲剧色彩。毕竟我们已经与曾经拥有的美好自然擦肩而过,今天所能接受的除了厄尔尼诺、赤潮、酸雨之类,还有多少美好的东西呢? 不是“保护”自然而是“敬畏”自然古代人在自然面前是小心翼翼的,因为那时他们自我感觉力量太小了,只有害怕的份儿;后来科学家出现了,底气粗了,就不把自然看在眼里了。然而,需要提醒科学家的是,只有敬畏自然才能保护自然。 地球出现了46亿年了,若将这个时间比喻成24小时,人类只出现了1秒钟,以1秒钟学到的本领就来挑战自己的祖师爷。在自然界里,老资格的除了植物和细菌,连我们身边的蚂蚁蝴蝶也有了亿年的年龄,所有的生物共同努力使我们所依赖的生态系统运转着。 不敬重自然的结果是破坏自然,科学家在陶醉掌握了先进科学武器后,已经把地球破坏得满目疮痍了。地球母亲发抖了,她的忍耐到了极限,决心将贪婪的人类从她的身上赶走。她要拿出她几乎不忍心使用的武器,地震、火山爆发、饥饿、SARS、禽流感、厄尔尼诺、沙尘暴来惩罚这些不清醒的人类。 一位印第安酋长说过“人类属于大地,但大地不属于人类。世界上的万物都是联系着的,就像血液把我们的身体各部分联结在一起一样。生命之网络非人类所编织,人类只不过是这个网络中的一根线,一个结。但人类所做的这一切,最终于会影响到这个网络,也会影响到人类本身”。人类保护自然和回归自然,同自然搞好和谐。要做到这点,从敬畏自然做起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