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华侨大学学报主编

发布时间:

华侨大学学报主编

刊名: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主办: 华侨大学周期: 季刊出版地:福建省泉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6-1398CN: 35-1049/C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侨大学论坛创刊时间:1983《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称“《学报》”)创刊于1980年,是福建省教育厅主管,华侨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 在历次全国及福建省的科技期刊评比中,《学报》都荣获过大奖。曾获得1995年“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学报一等奖”,1997年“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1999年,2008年“全国优秀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并于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学报》现为双月刊,A4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 35-1079/N,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5013,国内邮发代号:34-41,国外代号:NTZ1050。BRIEF INTRODUCTION TO 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 ( NATURAL SCIENCE )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abbreviated to the Journal), started publication in 1980, is a comprehensive and academic journal about natural science, open distribution at home and abroad, sponsored by Huaqiao University; Fujian Bureau of Education is responsible for its Journal has its purpose: adhering to the four cardinal policies, carrying out the principles of the “flowers blossom;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and theory combined with practice, collecting inform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overseas and those in Hong Kong, Macao, Taiwan and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nd all sides, and in time reflect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bout domestic theoretical research, appli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 our university and others, and serving for development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ist prosperity on science and Journal,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creative, perspective and academic study, publishes the articles of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research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observing and controlling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s,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mputer, applied chemistry,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civil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applied mathematics, etc. and the academic reports on achievemen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theses on new technology, new design, new products, new crafts, new materials, new theories, and the comprehensive reviews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at home and Journal is not only a core Chinese periodical on comprehens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t also an important data bas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eriodical source that the authoritative abstracts have been recorded regularly. The Journal won the prices among th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iodicals such as “ the first prize of good natural science of the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periodicals” in 1995, “ the good prize of the second national periodical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1997, “ the goo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iodicals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journals and the State Education Department” in 1999 and 2008, and selected into “‘double?effect periodical’ of the China periodicals matrix” in 2001. The Journal welcomes the contributors from our university and Journal is bimonthly publication, with format of A4. National Serial Number: CN 35-1079/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 ISSN 1000-5013; Domestic Mail Number: 34-41; International Mail Number: NTZ1050. 主管单位:福建省教育厅主办单位:华侨大学主编:徐西鹏主任:黄仲一 The Sixth Editorial Committee of 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主编 (Editor in Chief)?徐西鹏 (XU Xi-peng)副主编 (Associate Editor in Chief)陈国华 (CHEN Guo-hua) 黄仲一 (HUANG Zhong-yi)编委 (Members) (按姓氏笔划为序)王加贤 (WANG Jia-xian) 王全义 (WANG Quan-yi)方柏山 (FANG Bai-shan) 叶民强 (YE Min-qiang)刘 塨 (LIU Gong) 江开勇 (JIANG Kai-yong)张认成 (ZHANG Ren-cheng) 吴季怀 (WU Ji-huai)吴逢铁 (WU Feng-tie) 陈锻生 (CHEN Duan-sheng)周克民 (ZHOU Ke-min) 胡日东 (HU Ri-dong)高轩能 (GAO Xuan-neng) 黄心中 (HUANG Xin-zhong)童 昕 (TONG Xin) 蔡灿辉 (CAI Can-hui)欧阳明安 (OUYANG Ming-an)编辑部主任(Director)黄仲一 (HUANG Zhong-yi)=========================================

《华侨大学学报》是福建省教育厅主管,华侨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刊物。 《华侨大学学报》既是中文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又是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权威性文摘期刊固定收录的刊源。

1,《新月与夜莺——徐志摩传》,台北:业强出版社,1994年;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香港:花千树出版社,2001年;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2,《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参与),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3,《都市子夜的呼号——茅盾与上海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4,《网络文化与网络文学》,(学术对话录),济南:友谊出版社,2002年5,《方法与实践: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6,《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肖像:贾植芳画传》,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参与),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8,《弱势民族文学在中国》,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追忆与冥想的诱惑》(评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10,《想象的旅程》(评论文集),长春:吉林出版集团 2009年 1,《20世纪中国文学精品》(副主编,5卷本),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2,《老舍印象》(主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3,《辜鸿铭印象》(主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4,《徐志摩作品赏析》(主编),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年5,《新编大学写作》(副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朱自清散文经典》(主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大学语文试验教程》(副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8,《王蒙研究资料》(主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9,《中国当代文论选》(副主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 1,《中国现代作家传记丛书》,第一辑先推出4卷:丁玲(丁言昭)、端木蕻良传(孔海立)、萧红传(葛浩文)、钱钟书传(张文江)、《徐志摩传》(宋炳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二辑包括:《沈从文传》(张新颖)、《张爱玲传》(宋明炜)、《冯至传》(张辉)、《包天笑传》(栾梅健)、《郁达夫传》(方忠)等。2,《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文库》,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辑包括丁尔苏、王宁、王晓平、乐黛云、刘象愚、孙景尧、严绍璗、杨乃乔、陈思和、孟华、赵毅衡、饶芃子、曹顺庆、谢天振等14卷。 1,《伍尔夫日记选》(【英】维吉尼亚·伍尔夫著,翻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2,《汉语诗学:1917年以来的理论与实践》【美】奚密著,翻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年 其他参与著作与参编教材:1,《夏天的审美触角》(陈思和主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年2,《人类精神自画像》(陈思和主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3,《文学中的妓女形象》(陈思和主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4,《创造中的美》(孙正荃主编),北京: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5,《中国小说描写词典》(殷海国主编),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6,《现当代诗歌名篇赏析》(合作),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年7,《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全国自考统编教材),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8,《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央电视大学统编教材),北京:中央电大出版社,2000年9,《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央电视大学统编教材),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10,《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题典》(自学考试教参),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新时期文学概说1978—2000》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师培训教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谈话的岁月》(陈思和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3,《中外比较文学名著导读》(乐黛云主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1, 《两代人的追求:以王蒙和张承志为例》,文学评论家,1986年第1期2, 《文化的命运和人的命运:论王蒙〈活动变人形〉》,上海文论1987年第1期3, 《宽容背后的激情——论王蒙创作的自我超越》,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第2期4, 《柳青现象的启示——重评〈创业史〉》,上海文论 1988年第2期5, 《李平易小说漫评》,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第2期6, 《追忆与缅想的诱惑——评魏志远的小说》,萌芽杂志1994年第1期7, 《50—70年代苏联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中国比较文学1994年第2期8, 《民间的意义及其限制:兼论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上海文化1995年第1期。9, 《面对苦难的现身说法:论张炜三部长篇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5期。10,《对抗现实的一种方式——大雪小说阅读札记》,当代小说 1995年第11期。11,《作为无政府主义者的巴金》,书城 1995年第6期。12,《<红日>与中国当代战争小说》,上海第二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13,《徐志摩在接受西方文学中的错位现象辨析》,中国比较文学 1999年第3期。14,《在边缘凝视:殷惠芬小说评论》收《上海五十年文学批评丛书·作家论卷》华东师大1999年11月15,《新中国的穆旦:翻译与创作》,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2期16,《曾经沧海后的超越:穆旦的晚年诗作》,文学报2000年2月24日3版17,《怀旧的姿态与悖论》,文学报,2000年6月1日,收《网络时评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18,《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与比较文学学术空间的拓展》,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4期19,《网络给文学带来什么》,文汇报2000年12月9日。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第1期全文转载。收《网络时评》(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20,《反思历史,探索新路:陈思和教授对比较文学研究的探索与思考》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1,《网络文学是一把双刃剑》,收上海作协编论文集《世纪末的中国文坛》华东师大版2001年5月。22,《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2期23,《文学媒体的转换与中国当代文学的转型》,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24,《在中国意识的阐释中揭示世界性因素》,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3期25,《论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比较文学 2002年第4期26,《与作家陈村对谈网络文学》,作家 2002年第10期27,《论翻译文学的双重主体》,比较文化与比较文论2002年第2辑28,《徐志摩日记的发现及其价值》,文汇读书周报2002年4月26日。29,《比亚斯莱的两副中国面孔》,译文2002年第5期。社会科学报2002年9月16日转载。30,《对话:网络的超文本、交互性与人性》(与严锋合作),南方文坛2002年第1期。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现当代文学文摘》摘转31,《时代文化压力与文体规范的变异——关于“潜在写作”文体特点的一种探讨》,天津师大学报2003年第2期32,《文化的边界到底有多宽:跨语际研究的启示》,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四期33,《米兰·昆德拉的中国之行》,译文 2003 年第5期34,《对话:网络时代的批评与学术》(与郜元宝等合作),上海文学 2003年第1期35,《世界语与弱小民族文学的中译》,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1期。36,《论中外文化交往中的世界语运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37,《汉语资源的发掘与现代翻译文学》,华侨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38,《关于西方的中国形象的对话》(与周宁合作),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2期39,《变奏与致意:在创造中延续和展开的文学经典——论昆德拉对狄德罗的戏仿》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1期40,《一份杂志,一个学科:<中国比较文学>杂志20年回顾》,中国比较文学2005第3期41,《开在故乡的不知名花朵——泰戈尔与上海》,文汇报,2006年5/25日。42,《理论的生成语境、跨文化辐射和本土问题意识》,中国比较文学2006/4期。43,《还原具体历史情境,拓展社团研究空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第6期。44,《开放的经典教育与新世纪文学》,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45,弱势民族文学的影响接受与中国文学的主体建立,当代作家评论07/3期[韩国]中国现代文学第40号07/346,王安忆的世界文学视野及其文学观念,当代作家评论07/3期47,跨文化时代比较文学的挑战和机遇,文汇读书周报07/2/2148,《圣天门口》的史诗品格及其伦理反思,文艺争鸣07/3期49,20世纪下半期弱势民族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中国比较文学07/3期50,季进的才情与学术个性,当代作家评论07/4期51,四分之一世纪的荣耀:马尔克斯在中国,译文07/4期55,《红日》论,文艺争鸣07/10期56,做老师的两种境界:读庄札记,文汇报07/9/1057,还原具体历史情境,拓展社团研究空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07/3期58,跨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在上海大学文学院的讲演,收入《诗与思》,上海:学林出版社07/159,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第1卷第2辑,高等教育出版社07/360,民族意识与世界意识的纠缠——从对泰戈尔接受看中国现代文学思潮, 复旦大学学报2008第1期.61,试论跨文化的文学经典,兰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62,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关于译介学的对话(合作),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63,历史纷应多视角 背景广宜放眼量,中国现代文学丛刊2008年第6期64,立场、方法与途径——关于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几点思考,跨文化对话,2008第4期65,所有的一切,都从写实开始:评陈占敏的长篇小说《金童话》,文艺争鸣2008第11期66,斯人已去 精神长存——贾植芳先生对比较文学的贡献, 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第2期67,把神韵化进形式,让形式表现神韵——徐志摩的文学翻译,东方翻译2009年第1期68,30年来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综述,重庆大学学报(社哲版)2009年第1期69,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主体立场及方法刍议,跨文化对话2009年第26辑70,从穆旦到查良铮: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东方翻译2010年第4期71,韩少功的翻译与我们的昆德拉,东方翻译2009年第2期(12月)72,中国作家与裴多菲的格言诗,东方翻译2010年第1期73,作为翻译家的贾植芳,东方翻译2010年第2期74, 王蒙的翻译活动及其语言才华,东方翻译2010年第3期75,东欧的意义及其东欧文学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第4期76、周立波的翻译及其外国文学视野,东方翻译,2010第5期77、让世界了解中国人民——多语作家叶君健的翻译与文学活动,东方翻译,2010第6期78、 The Reception of East European Literature in Modern China, Neohelicon , Kluwer Online & Springger,2011

华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要: 色彩是工笔花鸟画的主要形式要素之一,是艺术表现的重要语言。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得名于20世纪40-50年代,是建国前后社会主义革命内容与民族气派、传统特色等的有机融合,他是创建中国工笔花鸟画的新境界和新形式最为成功的范例之一。于非闇笔下的一花一叶、一草一木都是对当时社会现象和民族气派强有力的反应,他的画中以色彩的表现为显著特点。本文就以于非闇工笔花鸟画的“色彩意蕴”为研究对象,采取案例分析、比较等的方法对其“色彩意蕴”的渊源、色彩的表现风格和于非闇工笔花鸟画的艺术成就对当代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研究,进而对于非闇工笔花鸟画“色彩意蕴”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 色彩意蕴 传统特色 序言 绘画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的形式体现,它是通过色彩、线条、光色以及其他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是绘画艺术中多种可视因素的总和。在色彩、线条、光色等绘画语言中,色彩是工笔花鸟画中最为强有力的表现形式,总是与时俱进,这其中显现出了艺术家的智慧、灵性和情趣,也是作者审美情感的突出表现。近代以来,随着人类精神领域的拓展,文化多元的形成,艺术家的想象力,创造力都获得了空前发展,同样工笔花鸟画的色彩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色彩是工笔绘画表现的重要语言,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尤其是“色彩意蕴”,它决定着工笔画的内容与形式。“意蕴”指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艺术作品的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1]。色彩意蕴作为工笔花鸟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它支撑着工笔绘画的发展,保持着工笔画持久的生命力。然而,近代有位著名的工笔花鸟画大师--于非闇,他在我国工笔花鸟画发展史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观他的作品首先给人以色彩美,其工笔花鸟画色彩鲜艳而不失大雅,不似前人又胜似前人,耐看而又让人越看越放不下。这些都体现了于非闇画家深厚的传统和精湛的技艺,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艺术创作的一种严谨态度。其作品中色彩的亮丽,古意,鲜艳,炫目等,都是他人格志趣的写照和审美态度的流露。他在艺术道路上的勇于实践,赋予了工笔花鸟画以新的面貌和内涵。所以,本文将要重点研究色彩,通过学习和理解于非闇工笔花鸟的画色彩进而对其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并且从他的作品中分析出其作品蕴含的现代精神内涵,最终使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得以提高、绘画语言得以丰富。 一、“色彩意蕴”产生的渊源 1.于非闇对传统工笔花鸟画精神的坚持与守望 回首民国及解放初期的历史,清末之际,西风东渐,西方列强用鸦片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着科学、民主、自由等观念的引入,西方的绘画形态也影响着中国画家的眼球,强势的改变着他们对于绘画根深蒂固的思想。民国时期,面对西方列强思想的袭击,中国画家对此也有着两种不同的倾向:一部分画家对传统的中国画进行大胆的改良,并引入西方绘画的样式和表现方法。另一种就是像于非闇这一类型的画家,坚守传统,并持续不断的挖掘中国古代绘画精髓和艺术精神。前者是现代绘画风貌的开拓者,后者却将传承原汁原味的传统,从旧时代向新时代过渡,如他们有着坚定的文化自信心,并且抗衡着西方异质文化的侵入。于非闇作为民国时期北平“传统派”的代表,他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压力,并一心一意的传承两宋工笔花鸟画的特点。绘画贵在求新,求真,于非闇不仅挖掘绘画的精华,而且将生活,民间,自然与传统紧密联系,寻求创作灵感。所以毋庸置疑,他对传统确实保持着坚守的精神。 于非闇从46岁才开始研究工笔花鸟画,起步比较晚,但是成就却很大,可以说是大器晚成。到40年代其名声与张大千不相上下,他研究工笔花鸟画,最初从清代陈洪绶入手,然后学宋元花鸟画,能再现一草一叶瞬间的动态,把客观事物表现得深动,传神,淋漓尽致。作画又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突破,白描兰竹水仙深动传神、秀雅清逸。他笔下牡丹的春之花、夏之叶和秋之干都能箤于一枝,他艺术风格严谨,借古画临摹总是研究许久,吸取许多技法,直到掌握其传统精髓,这些都使他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画艺。2.于非闇深厚的文人素养 “文人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也是人的一种内在品质。[2] 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诞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当时我国正处于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加之国内外矛盾严重,中国也正处于危难时刻。于非闇他以绘画的形式勾勒了一幅幅祖国美好明天的“蓝图”。在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到一种生机勃勃、热烈的气氛,这是一种对祖国,对未来新中国状态的描绘,代表着一种特定的品质,作品闪耀着民族性格的不朽光华…… 我想也正因此,一个民族才能起来,才能走向美好的明天。欣赏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从时代背景入手,才能够真正体会到作品真实的内涵。 在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中,不难看出以上色彩的突出表现,如作品《和平鸽》、《玉兰黄鹂图》都有所体现。这两幅作品都以蓝色为背景,其中《和平鸽》以鸽子为主要表现对象,加之祥云的配衬,显示出了一片和平的景象。整幅画面色调明快,构图新颖。《玉兰黄鹂图》同样也是以蓝色为背景,并刻画了两只黄鹂,一只栖息在玉兰树枝上,一只正在飞翔,它们相互观望,整幅画面流露出了一种深深的人文情怀,意味深长,使人百看不厌。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上承传统、下师自然,作品难免有院画的特征,但又不失自然风姿。观其作品,色彩常带有平易近人、生动活泼的特点,如作品《木笔山鹧图》,小枝与主干之间不仅在穿插避让上井然有序,主次关系明确,表现技巧也更生动自然。作品中线条抑扬顿挫,笔势稳重结实,细致的皴擦使枝干具有很强的立体效果,加之淡赭石的渲染,整幅作品典雅韵致,很有西画的韵味。盛开的花朵娇柔轻盈,给人以恬淡宁静、端庄秀丽、平和安详之感。层层晕染的花瓣丰满滋润,使人观后心旷神怡。他的作品还带有醒目、耀眼的视觉效果,使用大量的色调来达到色彩的表现目的,这样不仅丰富了画面色彩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而且又给观赏者释放出更多的心理正能量。           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不仅得李公麟之笔法,还体现着陈洪绶的高古之风趣,其作品《茶花斑鸠》,画中的斑鸠,羽毛亮丽而富于光泽,它们目视着对方,微微仰头,极显天真古趣,画外意浓厚,红花绿叶和枯枝集于一体。他的作品还渗透着时代气息,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其作品也有所改观,他曾说“花鸟画要画的朝气蓬勃,使人看后如身临其境,如欣赏鲜花和活泼的虫鸟一样,消除一天的疲劳,更感生活之幸福”[3]。这充分说明了于非闇对艺术求真的态度以及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在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作品中,宋人高古的气韵、精到的笔法和艳丽的色彩并不冲突,不会因为“艳”而“俗”,这足以说明绘画大师的高明之处,艳之色与高古之意,整体的贯穿在他的作品之中,这便是其作品的不凡之处。[4]二、于非闇工笔花鸟画中色彩的表现风格 “人物画代表线条美,山水画代表水墨美,花鸟画代表色彩美”。[5]色彩作为工笔花鸟画中最主要的形式元素之一,是工笔花鸟画创作中不可缺少的绘画语言。艳美之色与高古之意、严谨与细致在于非闇工笔花鸟画中都能得以反映,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扩展了审美主体的范围,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了时代的精神。在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中,色彩表现的和谐、丰富、亮丽而又高古,每次欣赏他的作品时总是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他在艺术上求真但不墨守成规,随着时代的发展,他的艺术风格也随时代亦步亦趋。于非闇对工笔花鸟画色彩的勇于实践和探索,使得工笔花鸟画的风格趋向了多元化,一并推动了工笔花鸟画色彩的发展。 (一)阴阳之美---对比色彩的表现 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以笔力为骨,以色彩为肌,形成了以浓丽庄重为主导和以多种和谐为辅表现的风格,因此与文人雅逸为主的水墨画拉开距离而富时代感与大众性,成为现代中国典型的工笔重彩画家。他精通于对比色和同类色的运用,堪称为色彩的大师。[6] 歌德曾说过“对比决定色彩的美学效用”,可见对比规律是至关重要色彩规律之一。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色彩有大对比和小对比、强对比和弱对比的区分。                    大对比即是整体的色调近于补色关系的对比,例如以红花与绿叶作为对比,以石青与黄、红为对比,都是以色域大、色相纯为特色。但为了达到既鲜明又沉稳的艺术效果,画家往往会弱化其中一色的色相,例如用墨画叶使叶子呈现墨绿效果而使红花更为鲜红更明艳;或者在对比色的面积上拉开差距,例如绶带、黄鹂的红黄面积远远小于天空和树的面积,使画面避免了纯度或面积等量而表现出变化。再加上对比色的形状不同,又有花的枝干的灰色作为过渡,即大对比中有非对比因素,有现在所谓构成的意识,使主题和内在美得以强化。 小对比,即局部的对比,在和谐整体的色调中,个别细节呈对比色,例如绿叶衬白荷花,叶子上面落一红蜻蜓,小对比或在大对比中,或在弱对比与同类色中加以运用,足以看出画家用心的精细,进而增添了画外之意。  强对比一般用于装饰性绘画中。弱对比是中性色彩的对比,如《丹柿图》,柿子为橙黄色,叶子的正面墨绿近似黑色,背面为赭色,借用墨的中性造成近于黑黄对比的效果。弱对比偏向雅致,与题材的意境相关,所以用黑白等中性颜色与其他色彩之间的对比,使整个色调看上去既概括又协调。                             2.格调之美--意象色彩的表现 (1)意象色彩的文化内涵 “意”是内在的抽象心意,一般代表主体或艺术家大的认识判断、观念等一切主观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意”主要是一种文化内涵,如儒家的人格理想、道家和禅宗的行为方式与人生境界等。“象”是外在的具体事物,它是客观存在的,如山石、人物、花鸟等。“意象”,就是以之寓“意”表之“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现实生活的姿态千千万万,生长品相及环境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各自也有一定的联系。[7]一幅耐看,经久不变的工笔花鸟画,必须在色彩的意象性搭配上多多研究,这样才能做到画面的格调美,而决定工笔花鸟画的雅俗则体现在于设色是否“意象”,以及对色彩的感觉和推敲问题上。 (2)意象色彩的特征 意象色彩是本土化的色彩语言,它强调主观意识,追求内心感受,塑造富有东方意蕴的色彩。它是通过主体的认知、判断、观念等一切主观意识,把客体的色彩上升为追求个性和创造精神上来。于非闇工笔花鸟画以意象化的色彩为显著特点,体现了作者高尚的艺术旨趣。 (3)意象色彩在作品中的表现 于非闇在《独占高枝》中题识:“意定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非闇”这不仅反映了竹的主题,还表达了他对设色之意、意在颜色中、意也在颜色外的独到见解。[8]于非闇的这样题识,是对之前工笔花鸟画“随类赋彩”的一种升华。 文人画追求意在象外,通过画家模仿古人的笔墨,抑或富有个人风格的笔墨抒情遇兴,强调用笔用墨,却弱化用色,不受物象原本的色彩束缚,更加注重颜色的抽象化表现,打破了以往的“随类赋彩”这一说法,增强了作者的主观性。“色彩取之于新,根据需要,有时又应与对象不同”。[9]于非闇在进行工笔花鸟画创作的过程中,对意象色彩的用运其实就是一种“设计”,是非常主观的对画面色彩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冷调、暖调、中性调等,使画面的色彩按照创作者的意图而实现其创作的目的。如画家在创作一幅作品,如果将其定格为暖色调,为实现画面整体暖色调调式,画家就会对画面中呈现的冷色元素的色彩进行减弱,使其向冷色系倾向。颜色的取色到色彩的布局、对比、夸张、用笔等这些过程,是画家心理感受的流露和审美情感的体现。 于非闇通过深入对生活的体验—养花养鸟养鱼虫等,体会到对象的精神气质以及对对象感受的结合,主观取色,并结合颜色与用笔,用色来营造画面意境,所以观其作品总会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于非闇在工笔花鸟画中,以色彩意趣抒发了心中的情感,展现个人的风格,这样的作品总是让人看后回味无穷。作品《秋梧鸣禽》,以对角线法则来构图,作者并没有花费太多的笔墨,只是用很淡的色彩给梧桐设色,并加以刻画矗立于枝头一上一下的两只鸟儿,足以表现秋天的景致,作者在这幅作品上就采用了意象色彩的表现方式,使作品简练概括,意味深长。 3.炫目之美—装饰色彩的表现 (1)装饰色彩的特征 在美学观念中,绘画的色彩并不是为了还原现实事物中自然物象的色彩,也不是作为物象造型的一种手段,而是为了满足人们审美要求的需要,为了使画面更好的体现创作艺术情致和意境而服务的。工笔花鸟画中物象造型的色彩可以因构图的需要加以装饰。装饰色彩最大的特征就是平面和主观任意变换色彩,装饰色彩的强和弱,一是平面特点,二是取决于所依附的结构和装饰性的强弱,如秩序强弱、规则形状的强弱,越秩序、越规则、越平面,装饰色彩感就越强,反之越弱。在于非闇的作品中处处可见装饰色彩,每每观其作品,总使我的视觉领域豁然开朗,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2)装饰色彩在作品中的表现 五代荆浩的《画说》有“红兼黄,秋叶堕;红兼绿,花簇簇;青兼紫,不如死;粉笼黄,胜增光”。[10]荆浩的这一说法深刻的道出了色彩的搭配装饰法则。 在具有装饰意味的工笔花鸟画中,现实的时空结构虽然被颠覆了,但是作品中的情调,意蕴都是统一的,它们又组成了另一种结构,使画面展示出更广阔可 见与不可见的审美图景,更加丰富了工笔花鸟画的绘画语言。[11] 在中国的色彩美学观念中,绘画的色彩不是为了表现自然物象色彩的逼真,也不是作为物象造型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主要是为了营造画面意境和情致的需要,是为画面效果服务的,物象的色彩可以因画的需要而改变。 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格调打破了以往的局限—随类赋彩,更加注重主观性的表现,如作品《玉兰黄鹂图》,画面中明快的色调引人注目,石青底上的白玉兰隐秀温润,黄鹂的颜色更加光鲜亮丽,画面背景蓝色平涂。这一色调的处理,不仅可以看到于非闇对传统绘画的深刻研习,还可以看到他对西方绘画技法、理念的合理借鉴。《玉兰黄鹂图》设色虽然艳丽,但却然显得格外清丽而又沉稳,作者在营造装饰趣味的同时还给人一种典雅的气格,这足以看出于非闇绘画功底的深厚与纯熟。   三、于非闇花鸟画对当代工笔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色彩的表现特点,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以继承两宋工笔花鸟画的精华之处取胜,并进一步复兴工笔花鸟画写生的传统、挖掘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总结古代绘画的经验等等,在工笔花鸟画色彩的运用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其创作风格对学习工笔花鸟画的引导和借鉴作用 在关于花鸟画的学习中,于非闇一直在强调写生的重要性,并坚持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这一法则,他认为对于花鸟画的创作首先得多出去走走,多亲近大自然,认识生活深入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然后把生活中发现美好的事物记录下来作为创作素材。于非闇通过栽花养鸟,饲养鱼虫等,可以观察到活生生的客观事物,还有利于作者深刻的掌握客观对象的生活习性,从而在创作中表现的惟妙惟肖。“师法自然,中得心源”这无疑是对于非闇创作之道的最佳描述。 他的作品在当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充满着朝气与欢快,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作品的美除了造型和构图的因素之外,重要的是色彩的表现是否和谐,他对于工笔花鸟画色彩突出的表现主要源于对真正事物的见习---养花养鸟;对颜色的深入研究---自制颜料,并且最终著成《中国画颜色的研究》一书,这为他在后来工笔花画色彩的的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其美学思想和创作精神带给我们的启示与影响 创作者的绘画质量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这个艺术家本身的审美意识和创作形态,艺术创作的实质在于通过描绘客观事物的方式反映出人类对于生命的尊重与感悟。 于非闇生平最注重的就是文化修养和对读书明理的追求,他的这种精神在他的绘画作品中表现的很明显。作为当代的新生绘画者,应当大力学习于非闇的这种以文化修养拓宽自身艺术视野的精神,加强对未来艺术发展潮流的判断,并不断地求新。在经济全球化,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的今天,我们有着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将遭遇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对于传统文化始终要保持“扬弃”的态度,对于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每每看到于非闇的工笔花鸟作品,总给人以热烈、醒目、生动、积极的感觉,观后总使人流连忘返,这都与他以承接传统和善于创新的创作思想,以及饱含传统美学思想的丰富笔墨韵律大有关系,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在工笔花鸟画艺术创作中笔墨、色彩、构图等要素无疑是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最重要的是作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养成与提高,“画如其人,风格即人”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品格与修养的提升,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多种文化领域以及艺术层面的知识,用以开启绘画艺术创作的思想与审美情趣。参考文献 [1]王宏健.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2] [3]于非闇.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 [4]中华书画网[OL],. [5]童书业.童书业美术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P25. [6]王士进.论现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创新与发展[EB\OL].博宝艺术网 [7]刘菊亭.论工笔花鸟画的意象色彩[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25. [8]刘源.中国画色彩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何迪.于非闇工笔花鸟画中色彩的用运特色[J].美术大观-艺术理论-040 [10]王原祁.佩文斋书画谱[M].北京:中国书店,1984 [11]宋丽君.谈工笔花鸟画的意象色彩在创作中的运用[J].四川:四川大学,2011. 作者简介: 雪松,美术学专业,绘画、书法爱好者。

刊名: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主办: 华侨大学周期: 季刊出版地:福建省泉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6-1398CN: 35-1049/C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侨大学论坛创刊时间:1983《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称“《学报》”)创刊于1980年,是福建省教育厅主管,华侨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 在历次全国及福建省的科技期刊评比中,《学报》都荣获过大奖。曾获得1995年“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学报一等奖”,1997年“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1999年,2008年“全国优秀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并于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学报》现为双月刊,A4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 35-1079/N,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5013,国内邮发代号:34-41,国外代号:NTZ1050。BRIEF INTRODUCTION TO 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 ( NATURAL SCIENCE )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abbreviated to the Journal), started publication in 1980, is a comprehensive and academic journal about natural science, open distribution at home and abroad, sponsored by Huaqiao University; Fujian Bureau of Education is responsible for its Journal has its purpose: adhering to the four cardinal policies, carrying out the principles of the “flowers blossom;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and theory combined with practice, collecting inform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overseas and those in Hong Kong, Macao, Taiwan and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nd all sides, and in time reflect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bout domestic theoretical research, appli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 our university and others, and serving for development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ist prosperity on science and Journal,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creative, perspective and academic study, publishes the articles of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research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observing and controlling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s,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mputer, applied chemistry,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civil engineering, architecture, applied mathematics, etc. and the academic reports on achievemen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theses on new technology, new design, new products, new crafts, new materials, new theories, and the comprehensive reviews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at home and Journal is not only a core Chinese periodical on comprehens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t also an important data bas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eriodical source that the authoritative abstracts have been recorded regularly. The Journal won the prices among th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iodicals such as “ the first prize of good natural science of the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periodicals” in 1995, “ the good prize of the second national periodical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1997, “ the goo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iodicals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journals and the State Education Department” in 1999 and 2008, and selected into “‘double?effect periodical’ of the China periodicals matrix” in 2001. The Journal welcomes the contributors from our university and Journal is bimonthly publication, with format of A4. National Serial Number: CN 35-1079/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 ISSN 1000-5013; Domestic Mail Number: 34-41; International Mail Number: NTZ1050. 主管单位:福建省教育厅主办单位:华侨大学主编:徐西鹏主任:黄仲一 The Sixth Editorial Committee of 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主编 (Editor in Chief)?徐西鹏 (XU Xi-peng)副主编 (Associate Editor in Chief)陈国华 (CHEN Guo-hua) 黄仲一 (HUANG Zhong-yi)编委 (Members) (按姓氏笔划为序)王加贤 (WANG Jia-xian) 王全义 (WANG Quan-yi)方柏山 (FANG Bai-shan) 叶民强 (YE Min-qiang)刘 塨 (LIU Gong) 江开勇 (JIANG Kai-yong)张认成 (ZHANG Ren-cheng) 吴季怀 (WU Ji-huai)吴逢铁 (WU Feng-tie) 陈锻生 (CHEN Duan-sheng)周克民 (ZHOU Ke-min) 胡日东 (HU Ri-dong)高轩能 (GAO Xuan-neng) 黄心中 (HUANG Xin-zhong)童 昕 (TONG Xin) 蔡灿辉 (CAI Can-hui)欧阳明安 (OUYANG Ming-an)编辑部主任(Director)黄仲一 (HUANG Zhong-yi)=========================================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自然科学版核心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复合影响因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的主编

1,《两汉故事论考》,《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2,《秦汉时期的法医检验》,《国学研究》第11卷。3,《张家山汉简“告律”考论》,《法学研究》,2007年第6期。4,《秦汉盗罪及其立法沿革》,《法学研究》,2004年第6期。5,《竹简秦汉律与唐律》,《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6,《姓氏文化与古代法律》,《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7,《走近“陕派律学”》,《法律科学》,2005年第2期。8,《试论张家山汉简〈钱律〉》,《法律科学》,2004年第1期。9,《汉简<贼律>沿革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10,《清代的司法检验》,《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5期。11,《汉初的刑罚体系》,《法律科学》,2006年第4期。12,《酷刑、酷吏与中国法律传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所编《中西法律传统》第四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13,《略论秦律对汉律的影响》,《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14,《张家山汉简〈贼律〉考》,收入江林昌等主编《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与学术史:李学勤教授伉俪七十寿庆纪念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15,《论张家山汉简〈收律〉》,《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6,《张家山汉简〈亡律〉考论》,《法律科学》2009年第1期。17,《秦汉时期的捕律》,《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18,《唐律“格杀勿论”源流考》,《现代法学》2009年第4期。19,《张家山汉简〈囚律〉考论》,中国政法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四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20,《汉代继承刍议》,《法律科学》2012年第1期。 1、《出土文献与古代司法检验史研究》,文物出版社,2005年。2、《姓氏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3、《秦汉法律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 1、点校《大清新法令》第三卷,商务印书馆2011年。2、《慎斋文集》,法律出版社2013年。3、《乐素堂文集》,法律出版社2014年。

学报创刊于1956年10月,原刊名为《华南师范学院学报》,1956和1957年各出1期,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综合版,16开。1958年起分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出版,各出1期。1961年停刊。1974年复刊,刊名改为《广东师院学报》,改为半年刊。1978年改为《华南师院学报》。1983年刊名改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1993年起改为季刊。1980年起国内公开发行,1988年起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1998年起由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向国外发行。由2013年起改为双月刊。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编辑部主任

张秋生,男,汉族,1953年8月生,江苏淮安人,中共党员,博士。现为江苏师范大学教授,江苏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江苏师范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主任,江苏师范大学校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澳大利亚与亚非国家现代化研究中心负责人,专门史和世界史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世界当代史、中澳关系史和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研究。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对澳大利亚交流专家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委、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理事、江苏省世界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东南亚学会副会长、世界海外华人学会(纽约)会员、淮安师范学院历史系兼职教授、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兼职研究员。

1909年2月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 1938年中山大学研究院研究生毕业,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南洋文化事业编辑部干事、珠海大学文史系主任、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历史研究所所长、云南省政协委员、民盟云南省委员、中国民族研究学会理事、中国百越研究学会名誉理事、中国民族学研究会顾问、中国人类学会理事主席团成员、少数民族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云南省史学会理事等职。著有《西南边疆民族论丛》、《摆夷的文化生活》、《傣族史》等。

197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任现代文学研究室研究实习员;1983年调入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任中国电影历史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1991年任《当代电影》副主编、编辑部主任;2000年任《当代电影》主编、杂志社常务副社长;2004年任《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主编;2006年1月任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兼任社会职务主要有:中国夏衍电影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法人代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理事;历届夏衍电影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委员;本届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主要学术专著:《当代中国电影》(主编陈荒煤,大型丛书《当代中国》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9月出版)主要撰稿者(撰写“绪论”、“第一编”、“第二编”和“大事记”等约20万字)和统稿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常务主编

1.宇宙创生新探索,《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⑴。2.宇宙的耗散结构模式探索,《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⑸。3.时空稳定性及其哲学思考,《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山西) 1993;14.宇宙耗散结构模式科学前提的探索,《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⑺.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自然辩证法B2》1993;5。全文转载。5.论宇宙创生的物质性——评量子宇宙学模型,《云南社会科学》1993;⑵。为人大《自然辩证法B2》1993;⑹全文复印。收入吴中平主编:《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选》(第一卷)科学出版社龙门书局,1996年。6.非线性、混沌与宇宙的有限无限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⑷。为人大复印资料《自然辩证法B2》1994;5全文转载。7.物质可分性新探讨,《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⑻。为人大复印资料《自然辩证法B2》,1994;5全文转载。8.现代宇宙学进展及展望,《大自然探索》(原自然科学学术季刊)1993;⑷。9.试论微观物质开放性及其对物质可分性的影响,《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⑴。10.超弦理论及其开放性、可分性与“观察者”问题,《云南社会科学》,1996;⑹。为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B2》,1997;3全文复印。11.从微观物质开放角度审视EPR佯谬,《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7;⑴。12.试论物质可分无限性与宇宙无限性的统一,《河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7;2。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7;613.“开放”初探,《哲学动态》,1997;⑺。14.后现代科学可以成立吗?《河北师范大学报》(哲社版),1998;⑷。为《新华文摘》1999;⑶转载。为中国人民大学《科学技术哲学B2》1999;⑴全文复印。15.试论科学的合法性,《学习与探索》,2000;⑵为中国人民大学《科学技术哲学B2》2000;7全文转载。《光明日报》2000年6月15日转摘。16.开放论何以可能?《学术界》,2000;⑹。为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1;⑴全文转载。17.论知识的客观性,《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⑹。18.论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评价与复杂性,《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⑼;19.走向开放实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⑸;20.现代科学技术与后现代知识,《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⑴。为中国人民大学《科学技术哲学》2001;⑻全文转载。21.专业镇——一种新型乡镇经济发展模式,《科技导报》,2001;⑸;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乡镇企业??民营经济》2001,⑻全文转载。22.主体间性与客观性,《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⑹:23.中小企业网络的方法论意义:基于复杂系统的分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⑾。24.论知识的不确定性,学习与探索,2002;⑴。为中国人民大学《科学技术哲学》2002;4全文转载。该文成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2200试卷代号:2200)(行政管理、物业管理专业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试题)的学术范文,进行有关分析。 Wu,The Emergent Mechanism of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The 7th World Multiconference on Systemics,Cybernatics and Informatics. July 27-30,2003,Orlando,Florida,USA. Proceedings,Volume XⅥ。26.物质可分无限性再思考。《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⑶。27.试论产学合作的复杂性、生成性系统干预及其方法论原则。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⑴。28.论技术本身的要素、复杂性与本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⑷。全文收入陈凡主编《2005年技术与哲学研究》(第二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29.量子信息的本质探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⑹30.量子纠缠及其哲学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⑺. 为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5⑽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5期第190页收录。该文还受到美国John Templeton 基金会的重视,该会秘书长Jean Staune博士专程(2006年7月)到广州市访问与讨论。31.科学发展观的语义分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⑸32.量子非定域性及其哲学意义,《哲学研究》,2006,⑼。33.量子信息哲学正在兴起,《哲学动态》,2006,⑽。为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34.计算复杂性、量子计算及其哲学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⑴。35.量子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其哲学意义,《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⑸。36.计算机本身的后现象学研究,载《技术哲学研究年鉴(2007年卷)》,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37.现象学的现象与量子现象的相遇,《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⑸。Encounter Between Phenomenological Phenomena and Quantum Phenomena。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8年第7期全文转载。

1. A early warning model for risk management of securities based on the error inverse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IWVDVT 2005 EI收录2. Singular distributed parameter perturbation systems ICMLC 2005 EI收录3. Phenomenon of bifurcation for non-linear triharmonic equations IEEE ICARCV 2004 EI收录4. Dynamic output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of singular distributed parameter system IEEE ICARCV 2004 EI收录5. The comparison of several var measurement methods used in shanghai stock composite index DCDIS 2005 SCI收录6. The application of cointegration method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ICRM 2005 SCI收录7. A fuzzy evaluation method on the business incubator ICMSE 2005 ISTP收录8. Corporation Human Resources Dynamic Balance Decision Based on Data Mining ICMSE 2005 ISTP收录9.论企业营销风险及其管理,特区经济,.营销模式及营销风险的探讨,企业经济,. Analysi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Foreign Exchange Risk and Its Control Methods ICIDSA2006, SCI收录12.浅谈我国生态物流的效益分析,特区经济,. Observing the Economic Effect of China Golden Week from CPI Data ICCSA06, SCI收录14.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n regional business incubator network, ICIDSA06, SCI收录15. Study on the competence valuation of the incubated enterprise in the incubator CIS2006 SCI收录 Dynamic Competition of Air Cargo in Great China Economic Circle CIS2006 SCI收录17.义分布参数扰动系统的滑动模态控制,控制与决策, 2000,Vol15,.义分布参数不确定系统变结构控制,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1999,, generalized Fourier transform theore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ingular distributed parameter system Proceeding of the 14 , Beijing,1999,7 .义分布参数系统变结构系统的不变性条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 problem of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of structural stability for singulardistributed parameter system. 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 of Tech, , 9-1222.线性椭圆型方程径向和非径向正解的存在性,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 , 111-11823.高阶微分方程等价微分控制系统的渐近稳定性,暨南大学学报. .临界指数之重调和方程的径向和非径向解 微分方程理论与应用,P295-29925.广义不确定分布参数系统的滑动模态控制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广义非线性系统滑动模控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91999, Diagnosis model of Target Control of Value Chainfo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 of Tech , 116-11928.一类广义分布参数系统简约型变结构控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 29-3329.广义非线性系统的极值问题,控制理论与应用, 2000,Vol7, problem of singular distributed parameter systems,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 1999, 中组部博士团成员,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经贸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广东省政府国有大企业效绩考核专家组成员宁夏青年联合会委员澳门公开大学行政公开学院客座教授宁夏大学客座教授秦毅集团公司独立董事宝塔集团公司独立董事

李元元长期从事材料加工工程和机械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从事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科研及产业化工作,研究方向是:高性能有色合金材料的制备与成形,高性能粉末冶金材料含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精密成形,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技术,金属新材料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动态仿真,粉末冶金温压成形技术及其成套设备,精密制造技术及计算机应用,现代加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等。其在高性能粉末冶金材料和有色合金材料的制备成形理论与技术研究、材料-工艺-装备-产品一体化和工程化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防实力。李元元曾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国家军品配套、国家火炬计划等国家级项目18项,部省级项目23项,国防军工项目12项,主持和参加其他项目46项。截至2014年统计,李元元获授权发明专利55项,其中已投入实施专利29项、 实用新型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3项。李元元在粉末冶金和有色合金材料制备、成形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基础和工程化的研究领域形成了学术特色和专业优势:他发展和创新了粉末冶金温压成形理论和技术、电磁热力多场作用下粉末成形固结一体化理论和技术,研制出多种高性能粉末冶金新材料和重要零件;较系统地揭示了粉末成形致密化机制,首次建立了有孔隙连续体粉末冶金材料压制过程数值模型;初步形成了高性能高精度钢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及零件的成形理论和新技术。他还提出了快速凝固-球磨-粉末热挤压制备铝合金基复合材料及其零件、球磨混粉-温压成形-液相烧结制备钢铁基复合材料及其零件的新方法,并且揭示了上述材料的成形规律,组织结构特征,强化、断裂和摩擦磨损机制。系统揭示了铝青铜、锌合金、镁合金的成分、组织与性能的内在关系,提出了以上合金的设计原则和实现强韧化的新方法。 “高性能钢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含复合材料的制备、成形及其应用”、“高性能高硅铝合金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特殊用途用新型高强耐磨铜合金”、“高强度耐磨锌合金(ZMJ)电梯曳引机、减速机蜗轮铸件”等10项成果,先后通过了教育部、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鉴定结论均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研制开发了六大类新材料及其零件,已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机械、轻工、冶金、家电、办公机械、国防军工等行业,为国家和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自1982年6月开始在湖南大学任教起,李元元一直从事材料工程学科教研教学工作。1982年至1994年期间先后在湖南大学机械系、华南理工大学机械系、机电工程系任教,1998年获批为博士生导师。 2003年至2011年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2011年由中共教育部党组任命为吉林大学委员会常委并担任校长 。其指导培养了博士后7名、博士生25名、硕士生27名。 李元元累计发表科研学术论文216篇,其中SCI收录132篇,EI收录222篇,ISTP收录39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1部,主编、参编著作3部。■主要论文1、Effect of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on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7075/6009 alloy;《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09年05期 ;1037-10432、镁合金的发展动态和前景展望;《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4年01期;14-17+853、放电等离子烧结-非晶晶化法合成钛基块状非晶复合材料;《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1年10期;2305-23234、粉末冶金高致密化的新途径;《材料导报》2003年11期;5-85、温压工艺及其关键技术;《机械工程材料》2001年01期;18-216、产业化温压设备中的加热系统;《粉末冶金工业》2000年06期;14-187、粉末冶金高致密化成形技术的新进展;《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1期;1-98、Al-Cu-Mg-Zn合金相变储热材料热循环稳定性研究;《热加工工艺》2012年22期;107-1099、粉末包套挤压非稳态流动过程的数值模拟《现代制造工程》;2002年05期;9-10 10、大塑性变形-反应烧结TiAl合金的高温压缩屈服强度;《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年03期;289-292■主要专著1、《金属粉末温压成形原理与技术》2、《新型材料与科学技术·金属材料卷》3、《机械工程概论》 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第一完成人)项目:高强韧耐磨铝青铜合金的研制及其应用(J-215-2-09) 2010年 项目:高性能铁基粉末冶金零件成形系列技术及其应用 (J-215-2-01)2004年 2、部、省科技一等奖4项(其中3项为第一完成人)、二等奖2项(第一完成人)、三等奖3项(其中2项为第一完成人)3、广东省“火炬”二等奖1项4、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5、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6、广东省专利金奖1项7、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科研行业 2001——2011年任第六、第七届中国科协委员 第八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第四、第五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学会常务理事第六届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 第十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副理事长、粉末冶金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粉末冶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学会特聘专家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常委第八届广东省青联副主席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委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理事长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科技副主席广州市机电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机电工业行业协会顾问 杂志期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编委《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编委《中国机械工程》编委《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编委会副主任《铸造》编委会副主任委员《CHINAFOUNDRY》(英文版)编委会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副主编《Wear》、《Materials Research Bullitin》审稿人 政界 1998年至2003年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3年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9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1年被评为广东高校“七五”期间先进科技工作者,1991年被评为广州百名教育新秀,1992年获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3年获得广东省第三届丁颖科技奖,1994年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5年被评为第二届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1995年荣称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1995年获得光华科技基金三等奖,1996年被评为广东省高校优秀党员、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2001年荣获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 先进个人优秀奖,2002年获得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先进个人称号,2002年入选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人选、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作为负责人所带领的学科团队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先进集体、教育部创新团队、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团队、广东省高校第一批“千百十工程”先进团队, 2005年被英国格拉摩根大学授予“名誉科学博士”。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