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有关地质灾害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有关地质灾害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王爱军1,2薛星桥1,2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武汉,430074;

2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河北保定,071051)

【摘要】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预警监测是服务于地质灾害防治、保障三峡工程建设安全的主要基础工作。开县、万州区、巫山县的38个滑坡灾害专业监测点,采用大地形变监测、深部位移钻孔倾斜仪监测、地下水动态监测、滑坡推力监测、地表裂缝相对位移监测、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监测、TDR时间域反射监测和宏观监测等综合系列监测方法。每个滑坡灾害点,采用2种以上监测方法,分别监测滑坡体地表内部变形或受力变化;重要灾害点采用4~5种方法同时进行监测,以便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对滑坡监测及监测成果统计分析,多种监测数据成果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反映了滑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特征,证实监测方法合理有效,监测成果将为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预警工程监测方法应用

1前言

长江三峡库区自然地质条件复杂,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和重灾区。三峡工程的兴建和百万移民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地质环境的平衡状态,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随着三峡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库区地质灾害对三峡工程和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日益增加,及时有效地防治库区地质灾害已成为三峡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地质灾害预警监测工作是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基础工作。

三峡库区共有38个滑坡灾害专业监测点在进行专业监测工作,其中重庆市开县14个、万州区14个、巫山县10个。

2监测方法

大地形变监测

采用全站仪监测。在滑坡体外选取地质条件较好、基础相对稳定的点位作为监测基准点,在滑坡体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点位作为监测点,标志点全部采用混凝土强制对中监测墩。

深部位移监测

采用钻孔倾斜仪进行监测。在滑坡体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点位布置测斜钻孔,分别在其主滑方向和垂直主滑方向上进行正反两回次自下而上的测读,监测点间距,使用移动式“CX-01型重力加速度计式钻孔测斜仪”,监测数据稳定后自动记录,每期监测共记录4组数据。

滑坡推力监测

在滑坡体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点位布置钻孔,在钻孔中选择适当的深度部位,预置一系列滑坡推力传感器,用传导光纤连接至地面,每次监测采用“BHT-Ⅱ型崩塌滑坡推力监测系统”测量记录各点数据。

地表裂缝相对位移监测

在裂缝的两侧适当部位安置数套裂缝计,进行原位裂缝相对位移监测。机械式监测具有干扰少、可信度高、性能稳定特点,监测记录数据可直接做出时间—位移曲线,测量结果直观性强。仪器一般量程范围在25~100mm间,读数器的分辨率为,操作温度在-40℃~+105℃之间。

地下水动态监测

在滑坡体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点位布置钻孔,对地下水水位,孔隙水压力、土体含水率、温度等参数监测,采用自动水位记录仪、孔隙水压力监测仪等仪器监测。其中孔隙水压力监测仪的孔隙水压力量程为-80kPa~200kPa,分辨率,精度·S;土体含水率量程为0至饱和含水率,分辨率1%;温度量程为0~70℃,分辨率℃,精度1%F·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监测

在滑坡体外选取地质条件较好,基础相对稳定的点位,作为监测基准点;在滑坡体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点位作为监测点,标志点全部采用混凝土强制对中监测墩,观测时采取多点联测。GPS监测方法,可进行全天候监测,不受通视条件限制,同时监测 X、Y、Z三维方向位移量,方便灵活,并可监测灾害体所处地带的区域地壳变形情况。采用的美国 Ashtech公司生产的UZ CGRS型GPS,最小采样间隔1s,最少跟踪和接收12颗卫星,使用Ashtech Solution 软件解算,精度可达水平3mm+1ppm,垂直6mm+2ppm。

时间域反射测试技术(TDR)监测

即采用电缆中的“雷达”测试技术,在电缆中发射脉冲信号,同时进行反射信号监测。在滑坡体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点位布置监测钻孔,将同轴电缆埋入监测孔,地表与 TDR监测仪相连接,把测试信号与反射信号相比较,根据其异常情况判断同轴电缆的断路、短路、变形状态,推断出电缆的变形部位,进而推算滑坡体地层的变形部位和位移量。TDR监测采用了固定式预置同轴电缆,成本低,可进行自上而下的全断面连续监测,量程范围大。

宏观监测

以定期巡查方法为主,对变形较大的滑坡体,据其变形特征布置一定数量的简易观测点进行定期观测,及时掌握其变形动态。

对于每个滑坡灾害点,采用2种以上监测方法,分别监测滑坡体地表变形和滑坡体内部变形或受力变化,重要灾害点采用4~5种方法同时进行监测,以便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监测点的布置应重点突出,控制滑坡的重点部位;照顾全面,力求能反映滑坡体整体变形情况。钻孔孔口周围用混凝土浇筑,布置精确监测点位。

3监测效果分析

根据2003年7月至12月滑坡灾害专业监测数据资料,初步分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预警工程监测方法及应用效果。

大地形变监测

大地形变监测,开展了开县大丘九社和巨坪九社滑坡、巫山县狗子包滑坡和板壁塘滑坡,共4个滑坡的监测。以下以开县大丘九社滑坡为例简述监测效果。

大丘九社滑坡位于开县镇东镇大丘九社斜坡上,滑坡平面形态近似矩形,剖面上呈凹型;分布高程205~300m,滑体长约250m、宽约300m,面积710万m2,估计厚度20m,体积约140万m3。滑坡发育于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紫红色泥岩及砂岩互层组成的平缓层状斜坡中,滑坡体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砂岩及砂岩碎块石土,表层为松散土壤,局部出露砂岩碎块石,为崩滑堆积体滑坡。

图1开县大丘九社滑坡累计位移量曲线图

(a)X方向(b)Y方向(c)H方向 D1——监测点编号

大丘九社滑坡体上布置了3排监测点,每排3个共计9个监测点,滑坡体对面斜坡上布置了2个基准点,分别在2个基准点进行监测。监测网布置既控制了整体滑坡体又突出重点,采用前方交汇法施测。

8月5日进行了首次测量,9月21日进行D1第二次测量成果与之对比,表明变形趋势明显,滑体向 NEE向滑移。10月24日监测成果表明各监测点的变形趋于缓和。11月和12月监测成果表明各监测点无明显变化(见图1)。监测数据与宏观调查定性分析相一致。

利用全站仪进行大地形变监测,其特点为监测方便,可随时对一些危险滑坡监测,既可以在滑坡体上设置永久性监测桩,又可以设置临时性监测桩;监测精度高,测点中误差可达到;不仅能测定相对位移,而且能监测绝对位移;在满足测量条件下可进行连续监测,监测滑坡滑移的全过程,不存在量程限制。但该仪器监测受天气因素和光线条件制约,难以在雨雾条件和夜间实施监测,且受地形和通视条件制约,施测以人工操作为主,不易实现自动化监测。

深部位移钻孔倾斜仪监测

深部位移钻孔倾斜仪监测点为开县6个滑坡、16个钻孔,巫山县5个滑坡、19个钻孔,万州区8个滑坡、24个钻孔,共计19个滑坡、59个钻孔。以下以开县虎城村滑坡为例简述监测效果。

虎城村滑坡为堆积层滑坡,位于开县长沙镇虎城村斜坡。该滑坡在平面近似矩形,剖面为凹形,分布高程330~400m,纵长约300m,横宽约500m,滑体估计平均厚度12m,面积15万m2,体积180万m3。滑坡发育于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紫红色泥岩及泥质粉砂岩组成的水平层状岩层斜坡上,滑体上部为崩坡积紫红色碎石土层。滑坡威胁居民400余人及其财产安全。该滑坡布置了3个深部位移钻孔倾斜仪监测钻孔。

Kx-162钻孔位于滑体的中部。2004年10月,在~测试深度处发生明显的位移变形,本月变形量,变形方向247°。11月,没有增大趋势,累积形变,略小于10月份累积变形量,变形方向253°(见图2)。

Kx-165钻孔位于滑体的下部。2004年10月,在~测试深度处发生明显的位移变形(见图3),本月变形量,变形方向241°。11月,没有明显的增大趋势,累积变形,同10月份累积变形量相近,变形方向240°。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论文集

图2开县虎城村滑坡 Kx-162钻孔位移随深度变化曲线

(a)EW方向(b)SN方向

图3开县虎城村滑坡Kx-165钻孔位移随深度变化曲线

(a)EW方向(b)SN方向

深部位移钻孔倾斜仪监测方法,可在滑坡体上一定部位布置的钻孔中,监测滑坡体内垂直方向上的浅层、中层、深层、滑动带等滑移方向和相对滑动位移量;但在滑坡发生较大或急剧加速的位移变形时,由于钻孔和孔内测斜管变形、破坏,测斜仪探头不能送入钻孔之内,可能使钻孔失去监测价值。

滑坡推力监测

滑坡推力监测共设有2个测点、4个钻孔:巫山县淌里滑坡钻孔2个,曹家沱滑坡钻孔2个。以下以淌里滑坡为例简述监测方法与效果。

淌里滑坡位于巫山县曲尺乡长江干流左岸斜坡上,滑坡在平面形态上呈不规则的圈椅状,前缘分布高程90m,后缘高程400m,平均坡度约30°~40°,纵长约800m,横宽150~250m,滑体厚20m,面积24万m2,体积490万m3。滑坡发育于三叠系巴东组(T2b)灰岩、泥灰岩、泥岩中,滑体物质主要为泥灰岩及泥岩碎块石土,表层多为松散土层,下部碎块石土结构密实。

Ws-t-tzk1推力孔位于滑体的下部,Ws-t-tzk2推力孔位于滑体的中部。其滑坡推力监测成果数据见图4、图5。推力监测曲线图表明,各次监测数据规律性强,基本一致,传感器没有发现明显的数值变化。滑坡推力监测结果与宏观监测结果和同时进行的钻孔倾斜仪监测结果相一致,说明此阶段滑坡暂时处于相对稳定的微变形状态。

图4巫山县淌里滑坡 Ws-t-tzk1钻孔滑坡推力监测曲线图

图5巫山县淌里滑坡 Ws-t-tzk2钻孔滑坡推力监测曲线图

滑坡推力监测方法属于固定点式监测,在钻孔中预置传感器,用传感光纤连接,在地面用滑坡推力监测系统采集传感信息,可在滑坡体上一定部位布置的钻孔中,自上至下监测滑坡体内垂直方向上的浅层、中层、深层、滑动带等滑坡推力变化量,可定期进行数据采集监测;在对采集和传输处理系统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可实现无值守自动化连续监测。

4结论

(1)通过多手段的综合监测,掌握了被监测滑坡体的表面、内部自上至下滑移带的变形及受力情况,数据综合分析表明其反映了滑坡位移变化及动态特征,取得了进行灾害预警的重要基础数据资料,说明采用的监测方法合理有效。

(2)钻孔倾斜仪深部位移监测方法,当滑坡体发生一定量缓变位移后,部分钻孔不能再进行全孔施测,造成勘察监测资金浪费和滑坡体监测点及监测部位减少。

(3)目前一月一次的监测周期,难以保证在滑坡发生滑移险情时能进行有效监测。为此应在进行专业监测的同时,进行群测群防监测。特殊情况下,对危险滑坡灾害点,调整监测方案,进行加密监测或连续监测,使监测满足预警预报要求。

(4)从长远发展考虑,监测应以免值守、易维护、低成本、固定式、自动化快速连续采集传输和半自动化监测及人工监测相结合为方向,以建立起高效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与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王洪德,高幼龙,薛星桥,朱汝烈.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监测预报系统及效果.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12(2):59~63

[2]王洪德,姚秀菊,高幼龙,薛星桥.防治工程施工对链子崖危岩体的扰动.地球学报,2003,24(4):375~378

[3]张青,史彦新,朱汝烈.TDR滑坡监测技术的研究.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12(2):64~66

[4]董颖,朱晓冬,李媛,高速,周平根.我国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方法.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13(1):105~107

[5]段永侯,等.中国地质灾害.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按灾种将易发级别相同的评价单元合并连片,并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对边界加以修正,即可圈定出地质灾害易发区。碎屑岩区和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区划分出...

地理专业论文范文

地理是一门复杂学科体系的总称,并在各层次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地理专业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论文题目: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活动等人类工程活动的力度也普遍增大,给我国本就十分脆弱的地质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地质灾害的频度和规模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为此,本文作者就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地质工程学。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这显然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 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在我国,大多数地质灾害现象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4至1/5,因此,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2、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

(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滑坡发生的`规律:

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

(1)采掘矿产资源;(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4)堆(弃)渣填土;(5)强烈振动。

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

(1)不合理开挖;(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3)滥伐乱垦。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地面塌陷发生的规律:

(1)岩溶强烈发育的纯可溶岩分布地带或沿其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地带;(2)沿可溶岩中的断裂带或主要裂隙交汇破碎带,岩层剧烈转折、破碎的地带;(3)松散盖层较薄且以砂石为主,其底部粘性土层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米)的“天窗”地段;(4)岩溶地下水的主迳流带或岩溶管道上;(5)具有潜水和岩溶水双层含水层分布地带;(6)岩溶地下水的排泄区;(7)岩沉吟地下水位在基岩面上下频繁波动的地带,或受排水影响强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侧地段;(8)临近河、湖、塘地表水体的近岸地带;(9)岩溶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低洼地带。

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如: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铁道、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开挖,亦经常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土壤侵蚀、地面塌陷与沉降、滑坡、岩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灾害。人工滥伐森林资源,也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人工爆破也会诱发岩溶塌陷、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还有可能引起连锁性的岩溶塌陷。

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如下:

一是诱发速度快。在自然地质演化及气候变化过程中,岩体由相对稳定至不稳定的变化,经历长时间过程。而人工因素诱发下,就大大地缩短了自然演化时间,加速岩土体的岩性变化,而导致突变灾难的发生,并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是诱发灾害面广。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特大灾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诱发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响面。例如由于生物资源———森林的破坏,工程的大规模开挖,影响的是区域性环境恶化,诱发区域性旱涝灾害,以至引发全球性荒漠化。人类活动产生的升温效应,对气候及地质灾害诱发作用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

三是灾害损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仍会不断增加,目前估计地质灾害损失每年约500亿元,而受到威胁的就是这些数据的数倍至数百倍。1998年洪灾损失2000多亿元,死亡1432人,其中不少损失是通过地质灾害而产生的。

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8-2006);

(2)各类工业与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

(4)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l)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能促进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条件,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

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避让措施

①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②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采用搬迁避让措施。调查区需搬迁避让或已搬迁的灾点。

4、结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地质工程勘察、检验监测及设计施工与灾害防治技术实用手册.中国知识出版社.2007-11

[2]胡茂焱.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5-9

[3]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国家质检总局(SBTS),2002

[4]地质工程手册.中国知识出版社.2006

地质灾害论文的参考文献

施文耀

(福建省地质工程勘察院,福州350002)

摘要:本文通过对福建南部沿海地区的地质灾害的现状调查与分析,阐述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特点,分析各种地质灾害的成灾因素,并从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地质环境条件、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三方面对区域孕灾环境进行分析,提出地貌单元、地质单元的形态、结构、功能不同,区域气候环境的特征,对区域地质灾害的形成产生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地质灾害;特点;成灾因素;孕灾环境

地质灾害是岩石圈表部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相互影响下,或地壳内部动力地质作用下,使地质环境产生变化,出现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精神遭受损害的地质现象和事件,地质灾害的孕育与发展受区域自然条件、区域地质环境条件、人类活动等的支配。

1 地质灾害的现状与区域特征

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的程度的特征,使得测区局部地区地质灾害比较发育,目前已有资料表明测区主要的地质灾害有4类,共206处,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其中崩塌95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滑坡76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泥石流2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地面沉降33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测区地质灾害详见附表,从地质灾害的统计资料看,测区地质灾害具有福建省地质灾害的普遍特征,即点多、面广、规模小、频率高、危害较大,受人类活动和降雨影响大[1]。

2 地质灾害的分布规模、特征与成灾因素

区内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崩塌、滑坡、泥石流分布于测区中西、西北部的低山、丘陵地带,崩塌、滑坡多沿公路、房前屋后的人工开挖形成的高陡斜坡分布;地面沉降分布于沿海的冲海积平原中,也有少量分布于未压实的松散素填土区;泥石流分布于丘陵沟尾斜坡地带,各类地质灾害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成灾因素。

滑坡与崩塌

滑坡[2]

滑坡为斜坡变形破坏的一种形式,是指斜坡上岩土体在河流冲刷、降雨等因素影响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移的自然地质现象,滑坡体通常被分割成块体,滑坡经滑移后处于相对稳定阶段后,在降雨等其他因素的作用下有可能再次激活而滑动[3]。

根据滑坡物质组成、滑体厚度,形成原因,规模对测区滑坡进行划分统计,并对滑坡前斜坡坡度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分别见图1和表1。

图1 形成滑坡坡度百分比图

表1 滑坡类型划分统计表

发生于岩石内部的滑坡没有发现,这表明测区滑坡是由残积土和强风化岩控制,岩体内部的结构面并非控制测区滑坡的主要因素。

崩塌

崩塌是斜坡变形破坏的一种形式,是在一定条件下的斜坡,由于受到人工切坡、震动等因素的影响,使斜坡部分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松动、脱离,突然从陡峻的斜坡上崩落下来,崩落于坡脚,形成具有一定天然休止角的岩土堆。测区目前发现有崩塌95处,根据崩塌物质组成、形成原因、规模对测区崩塌进行划分统计。表2为测区类型统计及特点表。

对有坡度记录的崩塌的统计表明,坡度大于40°形成的崩塌占%;30°~40°形成的崩塌占%;20°~30°形成的崩塌占%;<20°形成的崩塌占%。坡度<20°形成的崩塌其规模仅为<200m3,表明坡度越大越易形成崩塌地质灾害。

表2 崩塌类型统计及特点表

滑坡、崩塌成因分析

滑坡、崩塌产生是受多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综合影响的,地形地貌、岩土体性质、地质构造等是内因,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外因,而其中降雨是最关键的主导因素。爆破震动也是崩塌产生的另一外因。

地形地貌

测区所有滑坡均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带。统计分析表明,绝大多数滑坡所处的微地貌单元为凸形坡。且随着坡度的增大,诱发滑坡几率也增大,当坡度超过一定角度时,斜坡变形破坏的形式产生变化,由滑坡演变成斜坡变形破坏另一种模式——崩塌。影响崩塌的因素主要是斜坡的坡型、坡度和坡高,其中又以坡度和坡高为主。坡度越高、坡度越大越易产生崩塌。坡度越大,坡面附近张应力范围也随之增大和增强,坡脚应力集中带最大剪应力也随之增大;而随着坡高增大,斜坡内各处的应力值也随之呈线性增大,这也就应证了公路开挖边坡和房屋后边坡形成高陡的斜坡易产生崩塌。

岩土体的性质

岩土体的性质是控制斜坡产生变形破坏的重要内在因素,测区滑坡主要受残坡积层及强风化岩厚度决定。残坡积层虽然薄不一,但普遍较厚。残积层与风化基岩,风化基岩与新鲜基岩之间是相对软弱带,地下水等活动比较活跃,滑坡主要受该带所控制,而残积层本身较为松散,在降雨驱使下,具有良好临空面的斜坡易产生滑移。从表中可看出,侵入岩残积层较易产生滑坡,而强风化岩中,侵入岩、火山岩、沉积岩均会产生较多滑坡。见表3。

表3 滑坡与岩土体类型关系统计表

松动、粘性差、易崩解的土体易产生崩塌,节理裂隙发育的斜坡也易产生崩塌。测区土质崩塌中,全为残积土型崩塌,且多为侵入岩类地区,主要由于侵入岩风化的残积土粘土粒含量低,粘聚力差,含砾高,土质结构松散,易湿化崩解,在遭雨降水作用下,也就易产生崩塌。而节理裂隙发育给地下水的入渗,径流提供了良好通道,加之破碎岩体块体间的结合力差,降雨入渗作用下也就易诱发崩塌。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对斜坡产生滑坡的影响表现为强烈的改变岩土体的结构构造,使岩土体变形破碎,岩土体风化程度加大,在岩土体中形成良好的构造软弱面,岩土体力学强度下降。构造运动也使斜坡坡度、坡形了产生变化,对斜坡变形破坏起间接作用。地质构造在斜坡岩土体中形成的软弱结构面为滑坡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一旦的外界因素触发,斜坡极易沿构造的软弱面产生滑移、崩落,形成滑坡、崩塌。测区76处滑坡中有8处与断裂构造密切相关,占滑坡数的%。

降雨

降雨是滑坡、崩塌的成灾因素中最为敏感、最为积极的因素,几乎所有的崩塌均与降雨密切相关。降雨通过改变斜坡岩土体的力学性质,降低抗变能力,改变斜坡岩土体的应力状况的途经来诱发斜坡产生灾害。在高强度降雨作用下,部分汇水条件较好的滑坡还有可能进一步转化为滑坡—泥石流型的地质灾害。

另外,滑坡的产生与降雨量密切相关,几乎所有滑坡其产生均与降雨有关。大部分滑坡分布于多年均降雨量>1200mm的地区。资料显示,过程降雨时大于100mm的地区可能诱发产生滑坡,但经过长期阴雨,土体基本饱和后,又经过程降雨量大于50mm,也可能产生滑坡,当过程降雨量超过200mm时,则会普遍产生滑坡灾害现象。

人类工程活动

在区内滑坡中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滑坡达64处占%。人类工程活动对斜坡的影响表现为切坡、填方等。切坡使斜坡的坡高和坡度产生改变,极大地改变了坡形,使原来处于应力相对平衡的斜坡失去支撑而临空,斜坡应力平衡遭受破坏,坡高增大,斜坡内应力随之呈线性增加,坡度变大,坡面附近张应力随之增强。范围随之扩大,而坡脚应力集中带的最大剪力也随之增强,因此,随着切坡坡度增大,坡高增大,斜坡变形产生滑坡的条件越充分,产生滑坡的机会也随之增大。另一方面,人类工程活动又使斜坡岩土体结构遭受扰动破坏,降低局部岩土体的强度,又为产生滑坡提供了条件。人类工程活动中又有不合理的堆填方,形成高陡斜坡,原本填方岩土体结构已遭受破坏,加之堆填成高陡斜坡,极易诱发产生滑坡。

人类工程活动是崩塌成灾因素中较为积极的因素。人类工程活动表现为改变斜坡的外形,实际上是改变了斜坡的临空状况及应力场,强烈的切坡活动,使处于应力平衡的斜坡失去临空支撑,形成临空面,相应地斜坡应力均随之改变。切坡坡度越陡,坡顶拉张力越强,在重力作用下也越能促进崩塌的产生,统计表明,由孕灾环境为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崩塌达%

测区调查表明,区内由爆破震动引起的崩塌仅3处,分布于采石场区域,主要由于爆破使部分岩土体开裂松动,其斜坡已开挖成陡坡悬崖状,爆破产生的弹性波使松动岩土体产生附加应力,松动斜坡岩土体的结构,造成破裂面,反复作用造成累积,促使岩土体变形破坏而崩落。

地面沉降

区内地面沉降表现为在软土区的建筑物不均匀沉降。软土区地面沉降分布于泉州、厦门、漳州冲海积平原区,共有32处。

由于组成软土的粘土矿物为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其化学成分为SiO2、Al2O3、Fe2O3等。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主要有以下特征,天然含水量大(W>36%),呈软塑-流塑状,仅局部为可塑状;孔隙比大(e>1),高液限(W1>%),低渗透性,高饱和度,高压缩性(a1-2>-1),强度低(fk=100kPa),抗剪强度低(C=2~4kPa,φ=0~°)。大部分呈欠固结状态,具有流变性和触变性的特点。当建筑基坑排水抽取地下水后,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土层有效应力增加,促使软土固结而产生沉降。而建筑物置于软土区,土层中的附加应力大增,引起高压缩性的软土由于压缩固结而产生沉降,测区软土沉降多分布于全新统的海积软土中,建筑物常由于软土不均匀压缩固结而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致使建筑物产生倾斜、开裂、破坏。

泥石流

区内目前仅发现有2处泥石流,其规模均很小,土方量<万m3,均为暴雨型、沟坡型泥石流。其实际模式为滑坡-泥石流。泥石流的物质组成以残坡积粘性土为主,夹含少量的强风化岩体。物源区处于坡度30°~35°的凹形斜坡。泥石流的流通距离比较短促。物源区也没有常年性沟谷水流,均为自然状态下产生的泥石流。

区内泥石流物源区处于凹形斜坡,有利于地表水的汇积。地表汇水的冲蚀能力较强。物源区处于残坡地层较厚,残坡积土遇水易饱和,易崩解。而散体状的强风化岩强度较低,这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来源条件,两处均由于长历时高强度的降水引起。斜坡岩土体首先出现崩滑现象,而后崩滑体在地表水流的携带下向坡下方向流动而形成。两处泥石流均处于人类活动微弱区域,对人类的影响不大。

3 区域孕灾环境分析[4]

地质灾害的分布、发生与发展与自然地理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密切相关,测区地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地质环境条件较为复杂,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强烈。由于地貌单元、地质单元的形态、结构、功能不同,区域气候环境的特征,导致测区孕灾环境对区域灾害的形成产生明显的影响。

自然地理气候条件

区内虽然均处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湿润气候区,但测区地貌形态却多种多样,从滨海的平原、台地到中西北部的丘陵、山地,使得测区的降雨量分布不均。滨海平原、台地的多年平均降雨量900~1100mm,而丘陵,山地的多年平均降雨量却可达1500~1700mm,而沿海岛屿、半岛处局部蒸发量与降雨量大致相当,并且测区地处太平洋沿岸,受热带暖湿气流的影响,每年均会遭遇不同次数和强度的台风暴雨的影响,台风过程降雨量在200~350mm之间。充沛而分布不均的降雨量与短时间的台风暴雨的降雨量,强烈地促进测区地质灾害的发育。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使测区岩石的风化过程加快,给地质灾害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孕灾条件。从测区前述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中,过程降雨量和暴雨对测区地质灾害的发育影响异常明显,几乎所有的斜坡变形破坏均与降雨相关。这说明测区区域气候环境条件是地质灾害分布、产生与发展最为直接,最为敏感的影响因素。

地质环境条件

从地貌上看,区内沿海海岸附近,遭受海潮、风暴潮的影响,局部土质海岸蚀退明显,如厦门岛东海岸,而区内大部分地区为山地丘陵地带,河谷冲沟发育,地形形态不一,地形坡度20°~40°不等,局部更陡,高程100~1000m,变化较大,有利的地形条件给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孕灾环境。

从地质构造上看,区内处于闽东南滨海断隆带和闽东火山断拗带之间,整体处于间歇性上升地区,地质构造活跃,断裂构造发育,深受长乐-南澳等活动断裂构造影响,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岩石较为破碎;地震设防烈度为Ⅶ、Ⅷ度地区。地质构造的复杂性为测区地质灾害的发育又提供了良好的孕灾环境。

从地质条件上看,滨海地区的平原区分布广泛和厚度不同的高压缩性、低强度的软土和饱和液化砂土,从而使这些区域易产生软土沉降、震陷和饱和砂土液化现象。而台地、丘陵、山地却分布有厚薄不一的残坡积土以及各种母岩,地层岩性复杂,强度不一,复杂的岩土体条件又为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孕灾环境,特别是测区丘陵台地残坡积土层较为深厚,却又深受降雨影响,使得测区地质灾害较发育。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测区为厦-漳-泉闽南金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异常活跃,人口密度大,工程活动强烈,各级别的公路星罗密布,在测区范围分布有泉厦高速公路、厦漳高速公路、漳诏高速公路、漳龙高速公路、鹰厦铁路、漳泉铁路、324国道以及九龙江引水、晋江引水工程、后石电厂、集杏海堤、高集海堤等。各重大工程、各种省道、县道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改变程度较大。测区经济活动强烈,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多在10000元以上。而且测区人口密度大,沿海地区人口密度800~1800人/km2,山区也有200~700人/km2。山区可利用土地少,造成人多地少的局面,进行房屋建设中迫使居民挖山切坡,从而形成大量的房屋高陡后边坡。密集的人口分布,强烈的工程经济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局部的地质环境,森林植被覆盖率下降,局部水土流失加剧,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测区活跃而强烈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发育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孕灾环境。

4 结束语

区内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几种,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小、频率高、危害较大、受人类活动和降雨影响大的普遍特征。由于区内的区域地理位置,也就有测区地质灾害的孕灾环境。充沛的降水、台风影响强烈、不利的地形条件、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复杂的岩土体条件、活跃而强烈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都在加剧着地质灾害的发育。

参考文献

[1]何永金.福建地质灾害的特点、成因及其对策.福建地质,1995(4)

[2]晏同珍,杨顺安,方云.滑坡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

[3]高天钧,何永金.福建沿海及海域地质灾害与防治.福建地质,2000(2)

[4]陈亚宁.新亚欧大陆桥新疆段环境地质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and Formation Principle of Geologic Hazards in the Coast of Southern Fujian

Shi Wenyao

(Geological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Faculty of Fujian Province, Fuzhou 350002)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geologic hazards, the paper expatiates the characters of geologic hazards and analyses formation factors of geologic hazards from three aspects, geographic and climatic condition, geologic environment condition. The conclusion is that geologic cell, the modal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hysiognomy cell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climate clearly influence the formation of geologic hazards.

Key words: Geologic hazards; Characteristic formation factors of geologic hazards; Environment of formation geologic hazards

去无忧在线(wwwvooyoocom)就好了,那有很多

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导语:文献综述是科学文献的一种,而参考文献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分享的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是什么?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

二、文献综述的主体结构

文献综述的大体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引言、正文、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引言:

引言部分,主要是要交代清楚以下四个问题:

(1)首先要说明写作的目的,定义综述主题、问题和研究领域。

(2)指出有关综述主题已发表文献的总体趋势,阐述有关概念的定义。

(3)规定综述的范围、包括专题涉及的学科范围和时间范围,必须声明引用文献起止的年份,解释、分析和比较文献以及组织综述次序的准则。

(4)说明有关问题的现况或争论焦点,引出所写综述的核心主题,这是广大读者最关心而又感兴趣的,也是写作综述的主线。

该部分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

该部分是文献综述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没有固定的格式,不管用哪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引言部分所确立综述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体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主题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了,以15字为限,不用标点符号,其层次的划分及编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不含引言部分),一般用两级,第三级上用圆括号()中间加数字的形式标识。

插图应具有自明性,尽量不要与文中的文字重复,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

表格应结构简洁,便于操作,内容避免与正文、插图重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可适当加注辅助线,但不能用斜线和竖线。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总结:

对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指出存在的不同意见、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三、文献综述的写作技巧

1、技巧一:简述背景和立题研究过程。这部分内容尽量简明扼要。

2、技巧二:回顾历史要有重点,内容要紧扣文章标题,围绕标题介绍背景,在引用过去的文献时一定要简洁。

3、技巧三: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别人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这样会节省很多精力。

四、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一:搜集文献应尽量全。

注意事项二: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要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注意事项三: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文献综述的作者引用间接文献时是否恰当,有无谬误,综述作者是不知道的,所以最好不要间接转引文献。

注意事项四: 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注意事项五:综述篇幅不可太长。综述一般不宜超过4000字。 综述并不是简单的文献罗列,综述一定有作者自己的综合和归纳。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众所周知,在此不再赘述。

但是,尽管国家已颁布了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但一来,国家标准有些要求并不明确,有些可能还不尽合理,二来各编辑部可能并未充分重视,目前不同期刊对参考文献的`格式有不同的要求。这给作者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一是投稿不同期刊要用不同的参考文献列出格式,特别是,当稿件被一个期刊拒稿而另投他刊时,需要进行大量的无意义的修改。

笔者参照(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根据多年的编辑和实际论文投稿实践,提出以下拙见,与各位同仁讨论,希望大家提出改正意见,并获得共识,以方便科学家投稿。

(注意:GB/T 7714—2005是国家推荐标准,不是强制标准,故,应当尽量参照执行,但可以稍作修改)

1. 建议使用著者—年制

GB/T7714—2005给出了两种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一是顺序编码制,二是著者—年制,未强制执行某一种,这也是各期刊最大的分歧。

笔者以为,著者—年制明显优于顺序编码制。

顺序编码制的优点是节省空间,但在现在主要是电子文件的条件下,空间的价值已经很低。

顺序编码制的缺点之一是在正文中读到某文献时,并不清楚该文献是何人所作,必须翻页到后面的文献表才能找到,这在印刷的纸质本上尚不太费力,在电子文件上,阅读时经常地跳转页码,是很令人烦恼的。

顺序编码制的缺点之二是在写作和编辑过程中容易出错,要将文中出现的文献与参考文献表上的文献一一对应,非小心不可,而当文章修改时,在前面增加(或删去)一篇或数篇文献时,更是要对后续文献的序号一一修改,相当麻烦。比如,投稿时某文献尚未正式发表,而到文章经审稿、退修、录用后,发现又有与本文有关的一篇或多篇文献见刊,这时作者不得不在前言节中加上这些文献,这样,后续文献的编号均需一一调整。这样就很有可能出现文中编号与文献表中的编号并不对应,甚至出现系统位移。

而著者—年制在正文中即写明了文献的作者和出版年代,熟悉的读者不用翻阅文献表,就可以知道是哪篇文献,甚至知晓该文献的核心内容,大大地方便了读者。

著者—年制文献的对应关系简单,不易出错,这是著者—年制的优点之二。特别是当增加文献时,对正文和文献表中其他部分的文献几乎不产生影响,作者修改文稿和编辑编辑文稿均只需很少的工作量,且不易出错。

使用著者—年制还使作者和编者不得不淘汰一种不良的引文方式, 形如“对白云鄂博矿床的成因有大量学者进行了研究[1-50]”的引文方式在顺序编码制中也许不很难看,但在著者—年制中是很不雅观的。事实上,在现今网上查找文献十分方便的今天,形如“对白云鄂博矿床成因有大量学者进行了研究[1-50]”的引文方式已经毫无意义。而在著者 -年 制中,我的编辑实践中是要求作者将各具体文献的关键证据或/和创性性论点一一列出,而对于那些既无创新性论据也无创新性论点的文献,则不要列出。这也使文献统计学中按被引用次数评价论文价值的思想更为合理。

著者—年制的唯一缺点是占用较多的篇幅,但这在今天以电子文件为主的情况下,已不重要。

2. 应当列出全部作者

在GB/T 7714—2005中,对文献表中文献作者的列出要求是多于3人是仅列出前三位,后加“等”、或“et al.”等。

但首先,从法律角度,这是违反著作权法的,故应当是无效的。文献的合作作者,无论是第几作者,均是文献的著作权人之一,要引用他们的作品,而只列其中部分著作权人,显然是不合适的。

其次,有许多文献中,位于后边的作者并不是不重要,如笔者发现,许多通讯作者将自己的姓名列在作者的最后一位。

3. 西文文献的华人作者姓和名均应当全拼

GB/T7714—2005要求华人的西文姓名用汉语拼音,不得用缩写,且除了第一音节以辅音字母结尾而第二音节以元音字母开头时需加分音符外,不要在双音节人名间加上任何字符。

但是,笔者发现,现在许多期刊在引用华人的西文文献时,往往是将华人的名也缩写了,对双音节人名多数是缩写成了第一、二音节的两个首字母。这是既不符合国标,也是很不合适的。

因为华人的同姓人很多,仅靠名的缩写,很难分清究竟是哪位作者。比如中国的“Kong X”可能有数万人(宪字辈和祥字辈的孔家人)、姓“Zhang”的有张、章、仉,总人口有几千万,仅加上一个或两个字母,远远区分不了。同样Li (李、厉、黎)、Wang (王、汪)、Wu(吴、乌、伍、武、毋、巫、邬、舞)、Yan (严、言、燕、颜、阎、晏、闫、鄢)等同“姓”者也太多。

笔者建议,在正文引用处应当将第一作者的姓、名均写全(全拼),在文献表中,应将所有作者的姓和名均写全拼。

至于港台及海外的华人作者,可以依照名从主人原则,继续按威氏拼法拼写他们的姓名,名中也可加短横。

还有少数民族作者,应当注意区分作者的姓和名,有些民族的习惯是名前姓后,如维吾尔族,在文章发表时,可能是按这一方式,而在参考文献表中应当一律姓前名后。

4. 析出文献中,文集等的前面仍用“见”、“In”,不用“∥”

GB/T7714—2005要求,专著(含论文集)中析出文献的出处项前用“//”代替“.见:”或“.In:”。

但笔者以为,这一相较于以前标准的修改并无明显优点,且“//”很难想象其有“见:”或“In:的含义。

5. 起止页码、连续序号和合期期刊的合期号间仍用 “~”

GB/T7714—2005要求起止页码和连续序号间用“-”代替“~”;合期期刊的合期号间采用“/”,不用“-”“—”“~”或“,”。

这显然并不合理。笔者认为,当阿拉伯数字为基数词或序数词时,表示两基数或序数的范围用波浪线更为合适(章雨旭等,2010)。页码和期号均可以看作是序数词,其间用波浪线显然很合适。另外,斜杠除了常用作除号外,常被用以代替“或”,而合刊的期号间显然既非相除关系,也非或者关系。若多期合刊,如《地质论评》在抗日战争中的1943年第8卷,因为特别困难,曾出版了一个全年的六期合刊,按GB/T7714—2005要求,将会被写为“8(1/2/3/4/5/6)”,显然不美。

6. 析出文献的来源文献的主要责任者后应当加上责任

GB/T7714—2005对析出文献的来源文献,如论文集,只要求写主编名,不要求加“主编”二字。

如:白书农. 1998. 植物开花研究[M]//李承森. 植物科学进展.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46-163.

笔者以为这并不合适,上条文献中明确“李承森”的责任显然更好。

7. 起止页码前一律用冒号

GB/T7714—2005 要求“:”用于其他题名信息、出版者、引文页码、析出文献的页码、专利国别前。 即无论是专著的引文页码还是期刊的引文页码前均应当用冒号。在此之前,我刊在专著的引用页码前是用逗号。

8. 引用专著中的内容应当标明引用页码

引用专著时我们一般是写出专著的全部页码,这对于读者查阅相关内容可能并不方便。建议写出引用内容的所在页码或页码范围。

GB/T7714—2005要求是在正文中引用处将页码或页码范围作为上角标列出。在后面的文献表中,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我们可以列出总页码。

9.非正式出版物的引用格式

按GB/T 7714—2005,非正式出版物与正式出版物一样列出。

但学术论文不同于一般文献,学术论文本身必须是经过同行专家审查过的,有一定的可信度。

而非正式出版物的可信度不一定,最好与正式出版物区别开来。我刊多年的实践是将非正式出版物与正式参考文献分开,放在注释项下。

关于学位论文,笔者以为,博士论文有较多的专家评审,而学士和硕士学位论文,恐怕多是习作而已,故我刊暂时的处理是将博士学位论文当作正式参考文献,而将学士学位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当作注释列出。

非正式出版物的列法是,在正文中用上角标阴圈码,或者写为第一作者加上上角标阴圈码,例:“(张三等,1998;李四;王五等,2007;赵六等)”。而在注释项下的列法格式与正式文献尽量一致。

10.常见文献的格式

依据GB/T 7714—2005及以上讨论,建议文献采用著者 -年 制,文后参考文献的格式如下:

(1)刊物上的文章: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N作者.年份.文章名称. 刊物名称,卷号(期号):起始页~终止页.

(2)专著: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N作者.年份.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起始页~终止页.

(3)论文集中的文章: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N作者.年份.文章名称. 见:XXX, XXX,...,(等). 主编. 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起始页~终止页.

(4)学位论文:

研究生姓名. 论文完成年份. 论文题目[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论文]. 导师:导师姓名. 城市:学校或研究单位.

(5)报纸上的文章:

作者.出版年.题目[N].报纸名,年-月-日(第?版).

报纸的文件类型[N]建议写明。

(6)网上文献:

作者.出版年.题目[OL].(更新日期)[引用日期]http://网址.

按GB/T 7714—2005,更新日期可省,引用日期不可省!日期的格式必须是类似于:“2011-06-21”的形式。且文献类型[OL]不可省略。

同时是其他文献又是网络文献时可联合起来,例:

董沛.2010. 国土资源部官员:1/3地质灾害发生在监控点以外[N/OL]. 工人日报,2010-08-17(第6版);[2011-03-06]

单独列一种形式亦可,但应当注意尽量列原创,而不列转载;而由于网上文献查找方便,列网上文献还是有必要的。

董沛.2010. 国土资源部官员:1/3地质灾害发生在监控点以外[N].工人日报,2010-08-17(第6版).

董沛.2010. 国土资源部官员:1/3地质灾害发生在监控点以外[OL].[2011-06-14]

其中[2011-06-14]是引用的日期,这一项不可省,因为网上文章变化较大,很有可能被删除或更新,作者仅表明对引用日期网上确有该文负责。

【拓展】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简称综述,又称文献回顾,文献分析。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然后通过阅读、分析、归纳、整理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对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限200字以内。摘要要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公式和非公知的符号、缩略语。摘要后需要给出3-5个关键词,中间应用分号“;”分隔。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1.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 [序号]作者.题名[A].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 题名[D]. 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

5.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 出版日期.

6.科技报告: [序号]著者. 报告题名[R].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颁布日期.

8.报纸文章 : [序号] 作者. 题名[N]. 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9.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深埋隧道工程的灾害地质问题论文

摘要 :在进行深埋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洞程较长,洞深埋设较大,地质条件较复杂,在施工时,如果处理措施不当会出现高地温、岩爆、高压涌水等问题。鉴于此,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深埋隧道工程主要存在的灾害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深埋隧道工程;灾害地质;高压涌水

1工程概况

太行山高速公路邯郸东坡隧道位于武安市岭底村南、七水岭村东、涉县东坡村东北处。隧道为分离式特长隧道,隧道工程总施工长度为3134m。左幅为ZK38+624~ZK41+740,长3116;右幅为K38+642~K41+776。最大埋深为176m。本文以此工程为例,对深埋隧道工程主要灾害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2深埋隧道中的高地温难题

深埋地下隧道的工程中,地质问题是需要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关键领域,最先要通过预测天然地温,一旦地温超过30℃一般将其称之为高地温。高地温不仅会恶化深埋隧道作业的环境,还会严重降低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甚至会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造成极大危害。此外,对深埋隧道施工材料选取的难度也相应增加[1]。然而,地温值是随着地下工程埋深在不断变化的,但地下工程的最大埋深和地温值的增加关系不是呈线性的,因为造成这种深埋隧道中的高地温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地下水活动以及近期岩浆活动中放射性生热元素含量较高等。

3深埋隧道与岩爆的高地应力问题

在深埋地下隧道的工程中,其中一个突出的地质难题就是岩爆问题。地下隧道工程埋得越深,其地应力就会越高。深埋隧道工程和近地表工程的不同之处除了具有较高的水平构造应力外,最主要取决于围岩出现的高地应力。它不仅在硐侧壁引起高压应力,还导致硐顶部出现高拉应力,这样会导致硐室围岩不稳定,埋下隐患。由于高地应力的存在,一些黏性土含量较高,而硬岩含量较低的围岩就会产生被塑性挤出的可能。高地应力不断释放,地下隧洞就会发生变形,往往会出现隧洞短时间内突然变小的异常现象。就好比从掌子面距离正洞30m开始,洞身变形的长度有40m,起初的支架保护结构破坏就会非常严重,通过测量计算,隧洞拱顶的下沉在10~20cm之间,隧洞的拱脚和边墙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挤压和移位,甚至还有混凝土开裂的情况[2]。这时就需设计一套科学有效、刚柔结合、综合治理的施工方案。为克制高地应力,考虑使用约1万根超长锚杆,要求总长超过11×104m,把地下隧洞中的断面改成环形成拱,做到先柔后刚、先放后抗的设计要求。岩爆受影响的原因有地震爆破,也有相邻岩爆或机械等外因动力的振动,但其中影响岩爆的最基本原因是岩石的结构特征。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发现,岩石颗粒排列呈定向排列还是随机排列,岩石是胶结连接还是结晶连接,是钙质胶结还是硅质胶结,这最终关系着岩爆烈度的强弱。例如:(1)随机排列的花岗岩、闪长岩等岩石的岩爆烈度,会比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糜棱岩等具有定向排列的围岩颗粒更强一些;(2)结晶连接的深层岩浆岩石中的岩爆烈度比胶结连接的沉积岩强;(3)具有硅质胶结岩石的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比关村坝的隧道中钙质胶结岩石的爆烈度强。

4深埋隧道中的高压涌水难题

深埋地下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除了高地温以外,涌水问题也成为隧道运营中亟待解决的又一难题。由于地质条件复杂,隧道通过的地段会挖掘出很多水流量大的地质单元,一般就会出现涌水量大或水头压力高的情况。地下水水压在深部岩体中极高时,就会导致岩体水力劈裂。这就说明在高水头压力的作用下,在岩体的突水点附近,岩体断续裂隙、裂缝是朝着某个方向的,受网状交织的构造裂隙影响,经过融合后发生扩展的裂隙、空隙最终张裂开来。随着隧道深部岩体涌水量越来越大,地下水水压越来越高,会导致深埋隧道工程围岩水力劈裂。一旦出现水力劈裂的情况,就会迅速连通裂隙,空隙的张裂程度就会越来越大,涌水的渗透力会越来越强。再加上动水压力的影响,裂隙会再扩展,而使在裂隙面上的充填物发生剪切变形和位移。不论是在深埋隧道工程中还是在浅埋隧道中,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断层破碎带,岩体不整合接触面和结构不利组合段造成的塌方、地震,还有瓦斯爆炸、有害气体以及溶岩塌陷、泥屑流等[3]。其中,瓦斯爆炸主要指甲烷CH4在相对封闭的煤系构造地层中,由冲击波的产生、剧烈的氧化作用而导致的爆破,其灾害性极强。

5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的含义

只有储存在坚硬岩石裂隙中的非可溶性地下水,才被统一归纳在基岩裂隙水的`传统范畴中,根据含水介质的基础特征,可以将地下水分为空隙、裂隙、岩溶3种,但并非在地下水、岩石以及岩石中的空隙这3者之中产生对应关系。贮水空隙系统具有双重空隙介质,在地下水勘探中,关于贮水空隙类型还探索到了新的领域。基岩裂隙水主要存在于受符合地质构造条件的属坚硬或半坚硬的岩石所控制的以裂隙为主的贮水空间,是具有运动、富集规律的地下水。不管是溶蚀裂隙地下水在可溶性岩石中的部分,还是孔隙裂隙水中的半坚硬岩石,都属于基岩裂隙水,而它与其他类型地下水的基本区别,关键在于是不是受地质构造因素的严格控制。岩石含水的裂隙有成岩裂、构造裂和风化裂,主要是依照它的成因来划分的。如果非要与风化裂隙水和成岩裂隙水作比较,那么水源集中、水量较大的必定是构造裂隙。

基岩裂隙水的特点

由于主控因素作用,不同的蓄水构造中分布、富集基岩裂隙水的基本规律和决定主控的因素也基本相同,具有独特的分布和运动规律。我国基岩裂隙水富集的基本特色理论就是蓄水构造系统,其主要特点如下。(1)基岩裂隙水具有复杂多样的埋藏和分布形态。将储存、运移基岩裂隙水的空间和通道,叫做岩石裂隙。基岩裂隙的大小和基岩裂隙的形状,以及控制埋藏和分布裂隙发育带的产状,都是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条件等影响的。埋藏、分布不均匀的基岩裂隙水,大多具有不规则的含水层、多种多样形态、分布呈带状的特点[4]。比如用脆性和塑性这两种地层做比较,会产生较强的赋水性。若裂隙发育在褶皱构造中,像褶皱轴、转折、背斜倾伏等处,富水段的形成就会比较容易,而压性断裂破碎带中的赋水性是比较差的。(2)复杂的基岩裂隙水中,由于储存空间中不均匀的介质,埋深程度不同的同一含水层,其地下水的运动状态也各有不同。对于岩石中所要形成和分布的空隙,最基础的因素是地质构造,主要表现在:岩石裂隙的发育和裂隙水的储存都是受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所影响,其中,基岩裂隙水的运动规律也被地质构造所牵制。由于地下水面的不同,即便是在基岩相同的裂缝水中,也是有时而出现无压水,时而出现承压水的情况[5]。层流、管道流、紊流、明渠流水是在岩石裂隙、溶洞的特殊形态作用下形成水运动的不同状态,因此,基岩裂隙水的不均一性以及强烈的方向感,是导致裂隙岩体的透水复杂多样、不具有规律性的根本原因。

6结论

在深埋地下隧道的工程中,比较突出的几大地质难题包括高地应力及岩爆问题、高压涌水突水问题、高地温问题等。此外,还有像地震震害、瓦斯有害气体爆炸以及涌水突泥、围岩塌方、岩溶塌陷、泥屑流等。于是,在这个复杂的、系统的深埋隧道工程中,关于灾害地质的研究,对隧道工程能否顺利开展是关键的一步,在隧道工程施工前应按照隧道工程的各方面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

参考文献:

[1]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隧道工程防水技术规范:CECS370—201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3]孙赤.锦屏二级深埋隧道大理岩段突水破坏机理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4.

[4]王洪新.土压平衡盾构刀盘开口率选型及其对地层适应性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3):88-92.

[5]武力,屈福政,孙伟,等.基于离散元的土压平衡盾构密封舱压力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1):18-23.

地质灾害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王爱军1,2薛星桥1,2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武汉,430074;

2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河北保定,071051)

【摘要】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预警监测是服务于地质灾害防治、保障三峡工程建设安全的主要基础工作。开县、万州区、巫山县的38个滑坡灾害专业监测点,采用大地形变监测、深部位移钻孔倾斜仪监测、地下水动态监测、滑坡推力监测、地表裂缝相对位移监测、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监测、TDR时间域反射监测和宏观监测等综合系列监测方法。每个滑坡灾害点,采用2种以上监测方法,分别监测滑坡体地表内部变形或受力变化;重要灾害点采用4~5种方法同时进行监测,以便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对滑坡监测及监测成果统计分析,多种监测数据成果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反映了滑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特征,证实监测方法合理有效,监测成果将为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预警工程监测方法应用

1前言

长江三峡库区自然地质条件复杂,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和重灾区。三峡工程的兴建和百万移民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地质环境的平衡状态,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随着三峡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库区地质灾害对三峡工程和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日益增加,及时有效地防治库区地质灾害已成为三峡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地质灾害预警监测工作是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基础工作。

三峡库区共有38个滑坡灾害专业监测点在进行专业监测工作,其中重庆市开县14个、万州区14个、巫山县10个。

2监测方法

大地形变监测

采用全站仪监测。在滑坡体外选取地质条件较好、基础相对稳定的点位作为监测基准点,在滑坡体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点位作为监测点,标志点全部采用混凝土强制对中监测墩。

深部位移监测

采用钻孔倾斜仪进行监测。在滑坡体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点位布置测斜钻孔,分别在其主滑方向和垂直主滑方向上进行正反两回次自下而上的测读,监测点间距,使用移动式“CX-01型重力加速度计式钻孔测斜仪”,监测数据稳定后自动记录,每期监测共记录4组数据。

滑坡推力监测

在滑坡体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点位布置钻孔,在钻孔中选择适当的深度部位,预置一系列滑坡推力传感器,用传导光纤连接至地面,每次监测采用“BHT-Ⅱ型崩塌滑坡推力监测系统”测量记录各点数据。

地表裂缝相对位移监测

在裂缝的两侧适当部位安置数套裂缝计,进行原位裂缝相对位移监测。机械式监测具有干扰少、可信度高、性能稳定特点,监测记录数据可直接做出时间—位移曲线,测量结果直观性强。仪器一般量程范围在25~100mm间,读数器的分辨率为,操作温度在-40℃~+105℃之间。

地下水动态监测

在滑坡体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点位布置钻孔,对地下水水位,孔隙水压力、土体含水率、温度等参数监测,采用自动水位记录仪、孔隙水压力监测仪等仪器监测。其中孔隙水压力监测仪的孔隙水压力量程为-80kPa~200kPa,分辨率,精度·S;土体含水率量程为0至饱和含水率,分辨率1%;温度量程为0~70℃,分辨率℃,精度1%F·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监测

在滑坡体外选取地质条件较好,基础相对稳定的点位,作为监测基准点;在滑坡体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点位作为监测点,标志点全部采用混凝土强制对中监测墩,观测时采取多点联测。GPS监测方法,可进行全天候监测,不受通视条件限制,同时监测 X、Y、Z三维方向位移量,方便灵活,并可监测灾害体所处地带的区域地壳变形情况。采用的美国 Ashtech公司生产的UZ CGRS型GPS,最小采样间隔1s,最少跟踪和接收12颗卫星,使用Ashtech Solution 软件解算,精度可达水平3mm+1ppm,垂直6mm+2ppm。

时间域反射测试技术(TDR)监测

即采用电缆中的“雷达”测试技术,在电缆中发射脉冲信号,同时进行反射信号监测。在滑坡体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点位布置监测钻孔,将同轴电缆埋入监测孔,地表与 TDR监测仪相连接,把测试信号与反射信号相比较,根据其异常情况判断同轴电缆的断路、短路、变形状态,推断出电缆的变形部位,进而推算滑坡体地层的变形部位和位移量。TDR监测采用了固定式预置同轴电缆,成本低,可进行自上而下的全断面连续监测,量程范围大。

宏观监测

以定期巡查方法为主,对变形较大的滑坡体,据其变形特征布置一定数量的简易观测点进行定期观测,及时掌握其变形动态。

对于每个滑坡灾害点,采用2种以上监测方法,分别监测滑坡体地表变形和滑坡体内部变形或受力变化,重要灾害点采用4~5种方法同时进行监测,以便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监测点的布置应重点突出,控制滑坡的重点部位;照顾全面,力求能反映滑坡体整体变形情况。钻孔孔口周围用混凝土浇筑,布置精确监测点位。

3监测效果分析

根据2003年7月至12月滑坡灾害专业监测数据资料,初步分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预警工程监测方法及应用效果。

大地形变监测

大地形变监测,开展了开县大丘九社和巨坪九社滑坡、巫山县狗子包滑坡和板壁塘滑坡,共4个滑坡的监测。以下以开县大丘九社滑坡为例简述监测效果。

大丘九社滑坡位于开县镇东镇大丘九社斜坡上,滑坡平面形态近似矩形,剖面上呈凹型;分布高程205~300m,滑体长约250m、宽约300m,面积710万m2,估计厚度20m,体积约140万m3。滑坡发育于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紫红色泥岩及砂岩互层组成的平缓层状斜坡中,滑坡体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砂岩及砂岩碎块石土,表层为松散土壤,局部出露砂岩碎块石,为崩滑堆积体滑坡。

图1开县大丘九社滑坡累计位移量曲线图

(a)X方向(b)Y方向(c)H方向 D1——监测点编号

大丘九社滑坡体上布置了3排监测点,每排3个共计9个监测点,滑坡体对面斜坡上布置了2个基准点,分别在2个基准点进行监测。监测网布置既控制了整体滑坡体又突出重点,采用前方交汇法施测。

8月5日进行了首次测量,9月21日进行D1第二次测量成果与之对比,表明变形趋势明显,滑体向 NEE向滑移。10月24日监测成果表明各监测点的变形趋于缓和。11月和12月监测成果表明各监测点无明显变化(见图1)。监测数据与宏观调查定性分析相一致。

利用全站仪进行大地形变监测,其特点为监测方便,可随时对一些危险滑坡监测,既可以在滑坡体上设置永久性监测桩,又可以设置临时性监测桩;监测精度高,测点中误差可达到;不仅能测定相对位移,而且能监测绝对位移;在满足测量条件下可进行连续监测,监测滑坡滑移的全过程,不存在量程限制。但该仪器监测受天气因素和光线条件制约,难以在雨雾条件和夜间实施监测,且受地形和通视条件制约,施测以人工操作为主,不易实现自动化监测。

深部位移钻孔倾斜仪监测

深部位移钻孔倾斜仪监测点为开县6个滑坡、16个钻孔,巫山县5个滑坡、19个钻孔,万州区8个滑坡、24个钻孔,共计19个滑坡、59个钻孔。以下以开县虎城村滑坡为例简述监测效果。

虎城村滑坡为堆积层滑坡,位于开县长沙镇虎城村斜坡。该滑坡在平面近似矩形,剖面为凹形,分布高程330~400m,纵长约300m,横宽约500m,滑体估计平均厚度12m,面积15万m2,体积180万m3。滑坡发育于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紫红色泥岩及泥质粉砂岩组成的水平层状岩层斜坡上,滑体上部为崩坡积紫红色碎石土层。滑坡威胁居民400余人及其财产安全。该滑坡布置了3个深部位移钻孔倾斜仪监测钻孔。

Kx-162钻孔位于滑体的中部。2004年10月,在~测试深度处发生明显的位移变形,本月变形量,变形方向247°。11月,没有增大趋势,累积形变,略小于10月份累积变形量,变形方向253°(见图2)。

Kx-165钻孔位于滑体的下部。2004年10月,在~测试深度处发生明显的位移变形(见图3),本月变形量,变形方向241°。11月,没有明显的增大趋势,累积变形,同10月份累积变形量相近,变形方向240°。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技术方法论文集

图2开县虎城村滑坡 Kx-162钻孔位移随深度变化曲线

(a)EW方向(b)SN方向

图3开县虎城村滑坡Kx-165钻孔位移随深度变化曲线

(a)EW方向(b)SN方向

深部位移钻孔倾斜仪监测方法,可在滑坡体上一定部位布置的钻孔中,监测滑坡体内垂直方向上的浅层、中层、深层、滑动带等滑移方向和相对滑动位移量;但在滑坡发生较大或急剧加速的位移变形时,由于钻孔和孔内测斜管变形、破坏,测斜仪探头不能送入钻孔之内,可能使钻孔失去监测价值。

滑坡推力监测

滑坡推力监测共设有2个测点、4个钻孔:巫山县淌里滑坡钻孔2个,曹家沱滑坡钻孔2个。以下以淌里滑坡为例简述监测方法与效果。

淌里滑坡位于巫山县曲尺乡长江干流左岸斜坡上,滑坡在平面形态上呈不规则的圈椅状,前缘分布高程90m,后缘高程400m,平均坡度约30°~40°,纵长约800m,横宽150~250m,滑体厚20m,面积24万m2,体积490万m3。滑坡发育于三叠系巴东组(T2b)灰岩、泥灰岩、泥岩中,滑体物质主要为泥灰岩及泥岩碎块石土,表层多为松散土层,下部碎块石土结构密实。

Ws-t-tzk1推力孔位于滑体的下部,Ws-t-tzk2推力孔位于滑体的中部。其滑坡推力监测成果数据见图4、图5。推力监测曲线图表明,各次监测数据规律性强,基本一致,传感器没有发现明显的数值变化。滑坡推力监测结果与宏观监测结果和同时进行的钻孔倾斜仪监测结果相一致,说明此阶段滑坡暂时处于相对稳定的微变形状态。

图4巫山县淌里滑坡 Ws-t-tzk1钻孔滑坡推力监测曲线图

图5巫山县淌里滑坡 Ws-t-tzk2钻孔滑坡推力监测曲线图

滑坡推力监测方法属于固定点式监测,在钻孔中预置传感器,用传感光纤连接,在地面用滑坡推力监测系统采集传感信息,可在滑坡体上一定部位布置的钻孔中,自上至下监测滑坡体内垂直方向上的浅层、中层、深层、滑动带等滑坡推力变化量,可定期进行数据采集监测;在对采集和传输处理系统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可实现无值守自动化连续监测。

4结论

(1)通过多手段的综合监测,掌握了被监测滑坡体的表面、内部自上至下滑移带的变形及受力情况,数据综合分析表明其反映了滑坡位移变化及动态特征,取得了进行灾害预警的重要基础数据资料,说明采用的监测方法合理有效。

(2)钻孔倾斜仪深部位移监测方法,当滑坡体发生一定量缓变位移后,部分钻孔不能再进行全孔施测,造成勘察监测资金浪费和滑坡体监测点及监测部位减少。

(3)目前一月一次的监测周期,难以保证在滑坡发生滑移险情时能进行有效监测。为此应在进行专业监测的同时,进行群测群防监测。特殊情况下,对危险滑坡灾害点,调整监测方案,进行加密监测或连续监测,使监测满足预警预报要求。

(4)从长远发展考虑,监测应以免值守、易维护、低成本、固定式、自动化快速连续采集传输和半自动化监测及人工监测相结合为方向,以建立起高效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与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王洪德,高幼龙,薛星桥,朱汝烈.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监测预报系统及效果.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12(2):59~63

[2]王洪德,姚秀菊,高幼龙,薛星桥.防治工程施工对链子崖危岩体的扰动.地球学报,2003,24(4):375~378

[3]张青,史彦新,朱汝烈.TDR滑坡监测技术的研究.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12(2):64~66

[4]董颖,朱晓冬,李媛,高速,周平根.我国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方法.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13(1):105~107

[5]段永侯,等.中国地质灾害.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深埋隧道工程的灾害地质问题论文

摘要 :在进行深埋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洞程较长,洞深埋设较大,地质条件较复杂,在施工时,如果处理措施不当会出现高地温、岩爆、高压涌水等问题。鉴于此,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深埋隧道工程主要存在的灾害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深埋隧道工程;灾害地质;高压涌水

1工程概况

太行山高速公路邯郸东坡隧道位于武安市岭底村南、七水岭村东、涉县东坡村东北处。隧道为分离式特长隧道,隧道工程总施工长度为3134m。左幅为ZK38+624~ZK41+740,长3116;右幅为K38+642~K41+776。最大埋深为176m。本文以此工程为例,对深埋隧道工程主要灾害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2深埋隧道中的高地温难题

深埋地下隧道的工程中,地质问题是需要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关键领域,最先要通过预测天然地温,一旦地温超过30℃一般将其称之为高地温。高地温不仅会恶化深埋隧道作业的环境,还会严重降低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甚至会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造成极大危害。此外,对深埋隧道施工材料选取的难度也相应增加[1]。然而,地温值是随着地下工程埋深在不断变化的,但地下工程的最大埋深和地温值的增加关系不是呈线性的,因为造成这种深埋隧道中的高地温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地下水活动以及近期岩浆活动中放射性生热元素含量较高等。

3深埋隧道与岩爆的高地应力问题

在深埋地下隧道的工程中,其中一个突出的地质难题就是岩爆问题。地下隧道工程埋得越深,其地应力就会越高。深埋隧道工程和近地表工程的不同之处除了具有较高的水平构造应力外,最主要取决于围岩出现的高地应力。它不仅在硐侧壁引起高压应力,还导致硐顶部出现高拉应力,这样会导致硐室围岩不稳定,埋下隐患。由于高地应力的存在,一些黏性土含量较高,而硬岩含量较低的围岩就会产生被塑性挤出的可能。高地应力不断释放,地下隧洞就会发生变形,往往会出现隧洞短时间内突然变小的异常现象。就好比从掌子面距离正洞30m开始,洞身变形的长度有40m,起初的支架保护结构破坏就会非常严重,通过测量计算,隧洞拱顶的下沉在10~20cm之间,隧洞的拱脚和边墙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挤压和移位,甚至还有混凝土开裂的情况[2]。这时就需设计一套科学有效、刚柔结合、综合治理的施工方案。为克制高地应力,考虑使用约1万根超长锚杆,要求总长超过11×104m,把地下隧洞中的断面改成环形成拱,做到先柔后刚、先放后抗的设计要求。岩爆受影响的原因有地震爆破,也有相邻岩爆或机械等外因动力的振动,但其中影响岩爆的最基本原因是岩石的结构特征。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发现,岩石颗粒排列呈定向排列还是随机排列,岩石是胶结连接还是结晶连接,是钙质胶结还是硅质胶结,这最终关系着岩爆烈度的强弱。例如:(1)随机排列的花岗岩、闪长岩等岩石的岩爆烈度,会比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糜棱岩等具有定向排列的围岩颗粒更强一些;(2)结晶连接的深层岩浆岩石中的岩爆烈度比胶结连接的沉积岩强;(3)具有硅质胶结岩石的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比关村坝的隧道中钙质胶结岩石的爆烈度强。

4深埋隧道中的高压涌水难题

深埋地下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除了高地温以外,涌水问题也成为隧道运营中亟待解决的又一难题。由于地质条件复杂,隧道通过的地段会挖掘出很多水流量大的地质单元,一般就会出现涌水量大或水头压力高的情况。地下水水压在深部岩体中极高时,就会导致岩体水力劈裂。这就说明在高水头压力的作用下,在岩体的突水点附近,岩体断续裂隙、裂缝是朝着某个方向的,受网状交织的构造裂隙影响,经过融合后发生扩展的裂隙、空隙最终张裂开来。随着隧道深部岩体涌水量越来越大,地下水水压越来越高,会导致深埋隧道工程围岩水力劈裂。一旦出现水力劈裂的情况,就会迅速连通裂隙,空隙的张裂程度就会越来越大,涌水的渗透力会越来越强。再加上动水压力的影响,裂隙会再扩展,而使在裂隙面上的充填物发生剪切变形和位移。不论是在深埋隧道工程中还是在浅埋隧道中,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断层破碎带,岩体不整合接触面和结构不利组合段造成的塌方、地震,还有瓦斯爆炸、有害气体以及溶岩塌陷、泥屑流等[3]。其中,瓦斯爆炸主要指甲烷CH4在相对封闭的煤系构造地层中,由冲击波的产生、剧烈的氧化作用而导致的爆破,其灾害性极强。

5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的含义

只有储存在坚硬岩石裂隙中的非可溶性地下水,才被统一归纳在基岩裂隙水的`传统范畴中,根据含水介质的基础特征,可以将地下水分为空隙、裂隙、岩溶3种,但并非在地下水、岩石以及岩石中的空隙这3者之中产生对应关系。贮水空隙系统具有双重空隙介质,在地下水勘探中,关于贮水空隙类型还探索到了新的领域。基岩裂隙水主要存在于受符合地质构造条件的属坚硬或半坚硬的岩石所控制的以裂隙为主的贮水空间,是具有运动、富集规律的地下水。不管是溶蚀裂隙地下水在可溶性岩石中的部分,还是孔隙裂隙水中的半坚硬岩石,都属于基岩裂隙水,而它与其他类型地下水的基本区别,关键在于是不是受地质构造因素的严格控制。岩石含水的裂隙有成岩裂、构造裂和风化裂,主要是依照它的成因来划分的。如果非要与风化裂隙水和成岩裂隙水作比较,那么水源集中、水量较大的必定是构造裂隙。

基岩裂隙水的特点

由于主控因素作用,不同的蓄水构造中分布、富集基岩裂隙水的基本规律和决定主控的因素也基本相同,具有独特的分布和运动规律。我国基岩裂隙水富集的基本特色理论就是蓄水构造系统,其主要特点如下。(1)基岩裂隙水具有复杂多样的埋藏和分布形态。将储存、运移基岩裂隙水的空间和通道,叫做岩石裂隙。基岩裂隙的大小和基岩裂隙的形状,以及控制埋藏和分布裂隙发育带的产状,都是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条件等影响的。埋藏、分布不均匀的基岩裂隙水,大多具有不规则的含水层、多种多样形态、分布呈带状的特点[4]。比如用脆性和塑性这两种地层做比较,会产生较强的赋水性。若裂隙发育在褶皱构造中,像褶皱轴、转折、背斜倾伏等处,富水段的形成就会比较容易,而压性断裂破碎带中的赋水性是比较差的。(2)复杂的基岩裂隙水中,由于储存空间中不均匀的介质,埋深程度不同的同一含水层,其地下水的运动状态也各有不同。对于岩石中所要形成和分布的空隙,最基础的因素是地质构造,主要表现在:岩石裂隙的发育和裂隙水的储存都是受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所影响,其中,基岩裂隙水的运动规律也被地质构造所牵制。由于地下水面的不同,即便是在基岩相同的裂缝水中,也是有时而出现无压水,时而出现承压水的情况[5]。层流、管道流、紊流、明渠流水是在岩石裂隙、溶洞的特殊形态作用下形成水运动的不同状态,因此,基岩裂隙水的不均一性以及强烈的方向感,是导致裂隙岩体的透水复杂多样、不具有规律性的根本原因。

6结论

在深埋地下隧道的工程中,比较突出的几大地质难题包括高地应力及岩爆问题、高压涌水突水问题、高地温问题等。此外,还有像地震震害、瓦斯有害气体爆炸以及涌水突泥、围岩塌方、岩溶塌陷、泥屑流等。于是,在这个复杂的、系统的深埋隧道工程中,关于灾害地质的研究,对隧道工程能否顺利开展是关键的一步,在隧道工程施工前应按照隧道工程的各方面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

参考文献:

[1]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隧道工程防水技术规范:CECS370—201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3]孙赤.锦屏二级深埋隧道大理岩段突水破坏机理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4.

[4]王洪新.土压平衡盾构刀盘开口率选型及其对地层适应性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3):88-92.

[5]武力,屈福政,孙伟,等.基于离散元的土压平衡盾构密封舱压力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1):18-23.

去无忧在线(wwwvooyoocom)就好了,那有很多

地质灾害论文参考文献

范文一:甘肃省城市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甘肃省境内泥石流、滑坡发育的基础主要是其特殊的自然条件。陡峭的地形、充足的松散土石和突发性水源是泥石流、滑坡形成的三大条件,另外地震作用也是造成滑坡的因素。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区,境内主要以黄土为主,而黄土由于结构疏松,孔隙大,渗透性强,具强压缩性和自重湿陷性,垂直节理发育,特别是极为发育的顺坡向卸荷节理,使边坡稳定性降低,易发生滑坡和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量滑坡、崩塌等重力堆积物受暴雨形成的坡面流及洪水的冲刷,源源不断地为泥石流提供固体物质。 通过计算泥石流、滑坡作用强度和危险度,将城市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四个危险等级。经过对甘肃省灾害防治历史和治理现状的研究,提出存在问题,得到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发展趋势,强调防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根据对城市的分级,危险度高的Ⅰ级和Ⅱ级的城市应采取治理体系为主,预防体系和管理体系为辅的综合控制对策;危险度不高或较低的Ⅲ级和Ⅳ级的城市应采取预防体系与管理体系为主,治理体系为辅的控制对策;对于威胁城市安全的巨型滑坡和规模巨大的泥石流沟则采用躲避对策。 城市泥石流、滑坡防治规划的最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重点治理。对于不同类型的泥石流、滑坡建立不同的治理模...范文二: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及其在地质灾难探究中的应用进展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灾难探究中的应用进展 目前,国内外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探究国土和城市规划、地籍测量、农作物估产、森林动态监测、水土流失、地下水资源管理〔4〕和矿产资源勘查〔10〕、潜力评价及开发〔11〕等众多领域。GIS在地质灾难探究中的应用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摘要:(1) 地质灾难评价和管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建立地质灾难空间信息管理系统[12,13,14,管理地质灾难调查资料,显示并查询地质灾难的空间分布特征信息,评价地质灾难的危害程度,分析地质灾难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减轻和防治地质灾难的办法,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地质灾难进行猜测〔15,16〕。戴福初等利用GIS对香港地区的滑坡灾难进行历史滑坡编录,分析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动态和静态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对滑坡灾难风险进行评价和危险区域划分〔17〕。(2) 地质灾难的危险度区划评价由于各种地质因素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地质因素之间相互功能的复杂性,在收集大量的基础地质环境资料前提下,利用GIS对这些基础资料进行有效地处理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通过选取合适的评价猜测指标〔18〕,运用恰当的数学分析模型〔19,20,21〕,对探究区进行地质灾难危险性等级的划分,从而为地质灾难的管理及防治和预警决策提供依据。(3) GIS和专家系统的集成应用GIS和专家系统的集成应用中,GIS所起的功能主要是管理时空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专家系统所起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专家知识和空间目标的事实推理判定灾难的危险度〔22〕。二者的结合将使专家经验得到推广,减少野外和室内手工作业工作量,使区域地质灾难的动态管理成为可能。4 结语(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了多种学科领域,从比较简单的、单一功能的、分散的系统发展到多功能的、共享的综合性信息系统,并向多媒体GIS、智能化、三维、虚拟现实及网络方向发展,新兴的地理信息系统将运用专家系统知识,进行分析、预告和辅助决策。(2)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从专业开发工具的组成结构上,可以归纳为集成式GIS、模块化GIS、组件式GIS和网络GIS等几个主要类别。其中组件式GIS在系统的无缝集成和灵活方面具有优势,代表了GIS系统的发展方向。(3)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灾难探究中的应用方兴未艾,尤其在地质灾难评价和管理、地质灾难的危险度区划评价和GIS和专家系统的集成应用方面进展很快。以上希望对您有帮助!另外这有个地质灾害论文的网址,可参阅:

毕鸣,王绍武等.1996.近百年气候变化模拟以及未来50年气候变化预测,85-9132项目论文编委会,气候变化规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论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

蔡绪贻,佘云平.1993.洛阳市浅层地下水硬度升高机理初探.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第4卷第4期

曹鸿兴,郑耀文,顾今.1988.灰色系统理论浅述.北京:气象出版社,120页

曹鸿兴.1994.气候动力模式与模拟.北京:气象出版社

曹银真.1991.大气CO2浓度的变化及其气候环境效应.地理科学,第1期

陈望和,倪明云等.1987.河北第四纪地质.北京:地质出版社,108页

程麟生.1994.中尺度大气数值模式和模拟.北京:气象出版社

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1982.地下水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中国地质学会首届地下水资源评价学术会议论文选编.北京:地质出版社

丁开宁,郝爱兵,王孟科.1996.石家庄市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机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6期

丁一汇.第二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的主要科学成果和问题.地球科学进展,第2期

段永候等.1993.中国地质灾害.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鄂竞平.1997.为彻底改变海河流域水环境而奋斗.海河水利,第2期

冯金量,李庆辰.1998.论华北河口衰亡.地理科学,第18卷第4期

符淙斌,严中伟.1996.全球变化与我国未来生存环境.国家攀登计划“我国未来(20~50年)生存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研究”项目论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

高玉荣,许木启,朱江,赵忠宪.1995.府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水体质量研究.见:白洋淀区域水污染控制研究(第一集),水陆交错带水环境特征与调控机理.章申,唐以剑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高玉荣,许木启.1995.白洋淀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水体营养水平研究.见:白洋淀区域水污染控制研究(第一集),水陆交错带水环境特征与调控机理.章申,唐以剑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巩无禄.1995.河北省水文特性.水文,第4期

郭秉荣等.1996.气候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及预测理论.北京:气象出版社

胡喜荣.1995.水库与周围地区生态环境的关系.海河水利,第6期

黄洪峰.1997.土壤-植物-大气相互作用原理及模拟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

黄玉瑶.1995.白洋淀水域生态系统的退化与修复.见:白洋淀区域水污染控制研究(第一集),水陆交错带水环境特征与调控机理.章申,唐以剑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金相烂,屠清英.1990.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第二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39~302页

李浩.1993.全球变化与人类生态.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第2期

李鸿吉,张菊明.1981.电子计算机制图方法及应用.北京:地质出版社

刘俊等.1994.城市化对天津市雨洪情势变化的影响.海河水利,第5期

陆铮,王金荣等.1995.地下水超采引起的水环境变化.海河水利,第2期

陆中央.1996.河北省水资源总量计算;张卫东.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地质出版社

马强等编译. C++环境下的Windows编程技术与实例.北京:海洋出版社

毛文永,文剑平.1991.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

任荣.1991.沧州市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关系的初探.地质灾害与防治,第21卷第1期

施雅风主编.1995.气候变化对西北华北水资源的影响.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石广玉等.1996.近百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的物理模式研究,85-9132 项目论文编委会,气候变化规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论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

史风波.1994.海滦河流域河川径流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研究,第15卷第1期

宋玉宽等.1996.二氧化碳稳态倍增下的气候变化数值模拟,85-9132 项目论文编委会,气候变化规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论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

孙建中,盛学斌,杨明华,冯建斌.1995.海河流域水资源地理环境.见:刘昌明主编.中国水问题.北京:气象出版社

孙讷正.1981.地下水流的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北京:地质出版社

汤奇成.1990.黄河水资源利用对河口环境影响初探,水资源开发与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

天津市海岸带和海深资源综合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天津市海岸带和海深资源综合调查组.1987.天津市海岸带和海深资源综合调查报告.北京:海洋出版社,39~43页

王东胜等.1998.氮迁移转化对地下水硬度升高的影响.现代地质,第12卷第3期

王绍武等.1996.近百年全球及中国气候变暖,85-9132 项目论文编委会,气候变化规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论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

王秀兰,陆中央.1998.河北省水环境特征.河北水利科技,第19卷第3期

王裕玮.1997.海河流域水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海河水利,第2期

魏忠义等.1985.华北平原地下水开采水文效应.地理研究,第2期

许木启,朱江,黄玉瑶,赵忠宪.1995.白洋淀水系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与水质.见:白洋淀区域水污染控制研究(第一集),水陆交错带水环境特征与调控机理.章申,唐以剑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

薛禹群,谢春红.1980.水文地质学的数值法.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姚檀栋.1987.二氧化碳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趋势问题.地理科学,第2期

姚玉致.1994.河北平原过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的影响.河北地质情报,第4期

叶岱夫.1998.降水与森林相互作用机理的探讨.大自然探索,第1期

颐庭敏.1991.华北平原气候.北京:气象出版社

应用气象学报.997.第8卷增刊.全国气候模式学术研讨会专刊.北京:气象出版社

游性恬等.1992.数值天气预报基础.北京:气象出版社

于凤兰,钱金平,李恩庆.1994.海滦河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余志豪等.1996.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北京:气象出版社

张金屯.1998.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地理科学,第5期

张卫东.1996.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

张云峰等.1994.城市环境保护——太原市环境污染与防治植物.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编著.1977.数学地质引论.北京:地质出版社,159~195页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白洋淀工作站.1958.白洋淀生物资源及其综合利用初步调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科研领导小组.1987.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06页

周雪猗.1995.计算水力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周玉.毛河流域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相互转化研究.水资源研究,第14卷第3期

85-913项目02课题论文编委会编.1996.气候变化规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论文(三集),国家科委85-913 项目,02课题成果.北京:气象出版社

A.И.谢列日尼科夫等.1994.铵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的标志.见:地质科技动态,1994年7月,刘吉成摘译

Fei views on water and sustainability research in China,“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oundwater in Environmental Problems”,Chiba University,Japan,~106

James 著. Windows 程序员参考手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Mike McKelvy & Ronald Martinsen著. Basic 5开发使用手册.杨继平等译.康博创作室审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西蒙与舒斯特国际出版公司

Paul D Raskin et al.. and sustainability,global patterns and long-range problems,“National Resources Forum”,, ~15,Elsevier Sciences in Great Britain《数学手册》编写组.1979.数学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导语:文献综述是科学文献的一种,而参考文献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分享的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是什么?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

二、文献综述的主体结构

文献综述的大体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引言、正文、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引言:

引言部分,主要是要交代清楚以下四个问题:

(1)首先要说明写作的目的,定义综述主题、问题和研究领域。

(2)指出有关综述主题已发表文献的总体趋势,阐述有关概念的定义。

(3)规定综述的范围、包括专题涉及的学科范围和时间范围,必须声明引用文献起止的年份,解释、分析和比较文献以及组织综述次序的准则。

(4)说明有关问题的现况或争论焦点,引出所写综述的核心主题,这是广大读者最关心而又感兴趣的,也是写作综述的主线。

该部分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

该部分是文献综述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没有固定的格式,不管用哪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引言部分所确立综述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体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主题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了,以15字为限,不用标点符号,其层次的划分及编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不含引言部分),一般用两级,第三级上用圆括号()中间加数字的形式标识。

插图应具有自明性,尽量不要与文中的文字重复,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

表格应结构简洁,便于操作,内容避免与正文、插图重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可适当加注辅助线,但不能用斜线和竖线。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总结:

对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指出存在的不同意见、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三、文献综述的写作技巧

1、技巧一:简述背景和立题研究过程。这部分内容尽量简明扼要。

2、技巧二:回顾历史要有重点,内容要紧扣文章标题,围绕标题介绍背景,在引用过去的文献时一定要简洁。

3、技巧三: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别人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这样会节省很多精力。

四、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一:搜集文献应尽量全。

注意事项二: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要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注意事项三: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文献综述的作者引用间接文献时是否恰当,有无谬误,综述作者是不知道的,所以最好不要间接转引文献。

注意事项四: 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注意事项五:综述篇幅不可太长。综述一般不宜超过4000字。 综述并不是简单的文献罗列,综述一定有作者自己的综合和归纳。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众所周知,在此不再赘述。

但是,尽管国家已颁布了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但一来,国家标准有些要求并不明确,有些可能还不尽合理,二来各编辑部可能并未充分重视,目前不同期刊对参考文献的`格式有不同的要求。这给作者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一是投稿不同期刊要用不同的参考文献列出格式,特别是,当稿件被一个期刊拒稿而另投他刊时,需要进行大量的无意义的修改。

笔者参照(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根据多年的编辑和实际论文投稿实践,提出以下拙见,与各位同仁讨论,希望大家提出改正意见,并获得共识,以方便科学家投稿。

(注意:GB/T 7714—2005是国家推荐标准,不是强制标准,故,应当尽量参照执行,但可以稍作修改)

1. 建议使用著者—年制

GB/T7714—2005给出了两种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一是顺序编码制,二是著者—年制,未强制执行某一种,这也是各期刊最大的分歧。

笔者以为,著者—年制明显优于顺序编码制。

顺序编码制的优点是节省空间,但在现在主要是电子文件的条件下,空间的价值已经很低。

顺序编码制的缺点之一是在正文中读到某文献时,并不清楚该文献是何人所作,必须翻页到后面的文献表才能找到,这在印刷的纸质本上尚不太费力,在电子文件上,阅读时经常地跳转页码,是很令人烦恼的。

顺序编码制的缺点之二是在写作和编辑过程中容易出错,要将文中出现的文献与参考文献表上的文献一一对应,非小心不可,而当文章修改时,在前面增加(或删去)一篇或数篇文献时,更是要对后续文献的序号一一修改,相当麻烦。比如,投稿时某文献尚未正式发表,而到文章经审稿、退修、录用后,发现又有与本文有关的一篇或多篇文献见刊,这时作者不得不在前言节中加上这些文献,这样,后续文献的编号均需一一调整。这样就很有可能出现文中编号与文献表中的编号并不对应,甚至出现系统位移。

而著者—年制在正文中即写明了文献的作者和出版年代,熟悉的读者不用翻阅文献表,就可以知道是哪篇文献,甚至知晓该文献的核心内容,大大地方便了读者。

著者—年制文献的对应关系简单,不易出错,这是著者—年制的优点之二。特别是当增加文献时,对正文和文献表中其他部分的文献几乎不产生影响,作者修改文稿和编辑编辑文稿均只需很少的工作量,且不易出错。

使用著者—年制还使作者和编者不得不淘汰一种不良的引文方式, 形如“对白云鄂博矿床的成因有大量学者进行了研究[1-50]”的引文方式在顺序编码制中也许不很难看,但在著者—年制中是很不雅观的。事实上,在现今网上查找文献十分方便的今天,形如“对白云鄂博矿床成因有大量学者进行了研究[1-50]”的引文方式已经毫无意义。而在著者 -年 制中,我的编辑实践中是要求作者将各具体文献的关键证据或/和创性性论点一一列出,而对于那些既无创新性论据也无创新性论点的文献,则不要列出。这也使文献统计学中按被引用次数评价论文价值的思想更为合理。

著者—年制的唯一缺点是占用较多的篇幅,但这在今天以电子文件为主的情况下,已不重要。

2. 应当列出全部作者

在GB/T 7714—2005中,对文献表中文献作者的列出要求是多于3人是仅列出前三位,后加“等”、或“et al.”等。

但首先,从法律角度,这是违反著作权法的,故应当是无效的。文献的合作作者,无论是第几作者,均是文献的著作权人之一,要引用他们的作品,而只列其中部分著作权人,显然是不合适的。

其次,有许多文献中,位于后边的作者并不是不重要,如笔者发现,许多通讯作者将自己的姓名列在作者的最后一位。

3. 西文文献的华人作者姓和名均应当全拼

GB/T7714—2005要求华人的西文姓名用汉语拼音,不得用缩写,且除了第一音节以辅音字母结尾而第二音节以元音字母开头时需加分音符外,不要在双音节人名间加上任何字符。

但是,笔者发现,现在许多期刊在引用华人的西文文献时,往往是将华人的名也缩写了,对双音节人名多数是缩写成了第一、二音节的两个首字母。这是既不符合国标,也是很不合适的。

因为华人的同姓人很多,仅靠名的缩写,很难分清究竟是哪位作者。比如中国的“Kong X”可能有数万人(宪字辈和祥字辈的孔家人)、姓“Zhang”的有张、章、仉,总人口有几千万,仅加上一个或两个字母,远远区分不了。同样Li (李、厉、黎)、Wang (王、汪)、Wu(吴、乌、伍、武、毋、巫、邬、舞)、Yan (严、言、燕、颜、阎、晏、闫、鄢)等同“姓”者也太多。

笔者建议,在正文引用处应当将第一作者的姓、名均写全(全拼),在文献表中,应将所有作者的姓和名均写全拼。

至于港台及海外的华人作者,可以依照名从主人原则,继续按威氏拼法拼写他们的姓名,名中也可加短横。

还有少数民族作者,应当注意区分作者的姓和名,有些民族的习惯是名前姓后,如维吾尔族,在文章发表时,可能是按这一方式,而在参考文献表中应当一律姓前名后。

4. 析出文献中,文集等的前面仍用“见”、“In”,不用“∥”

GB/T7714—2005要求,专著(含论文集)中析出文献的出处项前用“//”代替“.见:”或“.In:”。

但笔者以为,这一相较于以前标准的修改并无明显优点,且“//”很难想象其有“见:”或“In:的含义。

5. 起止页码、连续序号和合期期刊的合期号间仍用 “~”

GB/T7714—2005要求起止页码和连续序号间用“-”代替“~”;合期期刊的合期号间采用“/”,不用“-”“—”“~”或“,”。

这显然并不合理。笔者认为,当阿拉伯数字为基数词或序数词时,表示两基数或序数的范围用波浪线更为合适(章雨旭等,2010)。页码和期号均可以看作是序数词,其间用波浪线显然很合适。另外,斜杠除了常用作除号外,常被用以代替“或”,而合刊的期号间显然既非相除关系,也非或者关系。若多期合刊,如《地质论评》在抗日战争中的1943年第8卷,因为特别困难,曾出版了一个全年的六期合刊,按GB/T7714—2005要求,将会被写为“8(1/2/3/4/5/6)”,显然不美。

6. 析出文献的来源文献的主要责任者后应当加上责任

GB/T7714—2005对析出文献的来源文献,如论文集,只要求写主编名,不要求加“主编”二字。

如:白书农. 1998. 植物开花研究[M]//李承森. 植物科学进展.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46-163.

笔者以为这并不合适,上条文献中明确“李承森”的责任显然更好。

7. 起止页码前一律用冒号

GB/T7714—2005 要求“:”用于其他题名信息、出版者、引文页码、析出文献的页码、专利国别前。 即无论是专著的引文页码还是期刊的引文页码前均应当用冒号。在此之前,我刊在专著的引用页码前是用逗号。

8. 引用专著中的内容应当标明引用页码

引用专著时我们一般是写出专著的全部页码,这对于读者查阅相关内容可能并不方便。建议写出引用内容的所在页码或页码范围。

GB/T7714—2005要求是在正文中引用处将页码或页码范围作为上角标列出。在后面的文献表中,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我们可以列出总页码。

9.非正式出版物的引用格式

按GB/T 7714—2005,非正式出版物与正式出版物一样列出。

但学术论文不同于一般文献,学术论文本身必须是经过同行专家审查过的,有一定的可信度。

而非正式出版物的可信度不一定,最好与正式出版物区别开来。我刊多年的实践是将非正式出版物与正式参考文献分开,放在注释项下。

关于学位论文,笔者以为,博士论文有较多的专家评审,而学士和硕士学位论文,恐怕多是习作而已,故我刊暂时的处理是将博士学位论文当作正式参考文献,而将学士学位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当作注释列出。

非正式出版物的列法是,在正文中用上角标阴圈码,或者写为第一作者加上上角标阴圈码,例:“(张三等,1998;李四;王五等,2007;赵六等)”。而在注释项下的列法格式与正式文献尽量一致。

10.常见文献的格式

依据GB/T 7714—2005及以上讨论,建议文献采用著者 -年 制,文后参考文献的格式如下:

(1)刊物上的文章: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N作者.年份.文章名称. 刊物名称,卷号(期号):起始页~终止页.

(2)专著: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N作者.年份.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起始页~终止页.

(3)论文集中的文章: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N作者.年份.文章名称. 见:XXX, XXX,...,(等). 主编. 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起始页~终止页.

(4)学位论文:

研究生姓名. 论文完成年份. 论文题目[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论文]. 导师:导师姓名. 城市:学校或研究单位.

(5)报纸上的文章:

作者.出版年.题目[N].报纸名,年-月-日(第?版).

报纸的文件类型[N]建议写明。

(6)网上文献:

作者.出版年.题目[OL].(更新日期)[引用日期]http://网址.

按GB/T 7714—2005,更新日期可省,引用日期不可省!日期的格式必须是类似于:“2011-06-21”的形式。且文献类型[OL]不可省略。

同时是其他文献又是网络文献时可联合起来,例:

董沛.2010. 国土资源部官员:1/3地质灾害发生在监控点以外[N/OL]. 工人日报,2010-08-17(第6版);[2011-03-06]

单独列一种形式亦可,但应当注意尽量列原创,而不列转载;而由于网上文献查找方便,列网上文献还是有必要的。

董沛.2010. 国土资源部官员:1/3地质灾害发生在监控点以外[N].工人日报,2010-08-17(第6版).

董沛.2010. 国土资源部官员:1/3地质灾害发生在监控点以外[OL].[2011-06-14]

其中[2011-06-14]是引用的日期,这一项不可省,因为网上文章变化较大,很有可能被删除或更新,作者仅表明对引用日期网上确有该文负责。

【拓展】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简称综述,又称文献回顾,文献分析。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然后通过阅读、分析、归纳、整理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对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限200字以内。摘要要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公式和非公知的符号、缩略语。摘要后需要给出3-5个关键词,中间应用分号“;”分隔。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1.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 [序号]作者.题名[A].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 题名[D]. 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

5.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 出版日期.

6.科技报告: [序号]著者. 报告题名[R].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颁布日期.

8.报纸文章 : [序号] 作者. 题名[N]. 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9.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地质灾害方面的论文

岩土工程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岩土工程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经济发展使得各种资源开发及工程不断开展,不同地区地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地质灾害不断发生。因此,工程在实际建设中,需考虑到多方面因素要求,注重减少对的周围地质的破坏。地质灾害自身情况复杂,且容易出现突发情况,分布分散,威胁人们生命安全。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对周围环境及人员影响最大,为避免地质灾害发生,以下对其防治方法措施详细分析,旨在为合理应对地质灾害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方法;实践;

我国国土辽阔、地势复杂,地质灾害发生严重,且地质灾害自身种类较多,容易对周围人们财产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为解决这一问题,需采取先进的防御措施,对地质灾害进行提前防治,针对岩土工程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措施,降低地质灾害发生几率。

1、地质灾害及其造成的影响

地质灾害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较多,但是经常发生的为泥石流、岩石滚落、地面塌陷等等,文章主要针对泥石流地质灾害、崩塌及滑坡等进行分析介绍。

地质灾害特点及影响

滑坡

滑坡主要是斜坡的岩土受到雨水冲刷,加之原本重力影响,导致岩石向下移动,形成灾害。若斜坡岩土没受到外界力的影响,则一般不会出现滑坡。发生滑坡危害的原因来说,如雨水冲刷、斜坡水土流失、斜坡植被过度开采等,都会导致滑坡发生。

崩塌

岩土工程施工本身是对岩土进行施工操作,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部分岩土产生裂缝,导致岩土分为较多部分[2]。分裂后的岩土其自身较为空虚,崩塌会往往滚落堆积到底部。发生崩塌的原因主要是对矿产过度开采,或土木工程不合理开发、水库发生渗漏等,导致原本岩土受到破坏。

泥石流

泥石流在我国属多发性地质灾害,对交通及附近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威胁附近居民生命安全。分析泥石流产生的原因,发现其主要是山区降水过多,导致泥沙和石块等固体伴随雨水形成含有大量泥沙的洪流。导致泥石流的原因较多,其中,对土体不合理开发,容易导致泥石流发生,岩土开发随意,导致岩土完整性及稳定性都受到较大影响,土体自身受到较大冲击,就会导致泥石流发生。最后山林滥砍滥伐,导致岩土失去固定依赖,更容易被雨水冲刷,容易引发泥石流。

2、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分析

滑坡防治

滑坡对周围交通安全、居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的影响较大。对滑坡进行治理,可以在容易滑坡的位置的上方,采取清方减载、填土反压等方式,做好外部支持,同时以抗滑挡墙技术,避免滑坡发生后,对下方公路造成严重的阻塞影响[3]。采用抗滑挡墙,其施工布置灵活,不同山体、土坡都可迅速建设,施工简单。在早期我国铁路建设中,为避免滑坡对铁路造成严重影响,还采用抗滑桩技术,发现其滑坡治理效果一般,后采取地表排水及减方减载相结合的措施,采用多技术结合互补,建立滑坡治理体系,在治理中对地面、地下、立体排水等综合治理,发现治理效果突出,有效控制滑坡地质灾难出现。

崩塌防治

崩塌本身灾难来临迅速,威胁较大。对崩塌防治,需对对应岩土仔细检查,看岩土是否不稳,若发现确实不稳定,应对岩土加固处理,避免岩土发生滑落,减少土体产生裂缝几率。相较于滑坡防治,对崩塌防治难度较低,治理简单。但是,就陡峻边坡崩塌治理而言,其裂缝和沿途结构组合及地质情况具有不确定性,无法以人为方式很好的预控制,受卸荷裂隙区扩张、扩展影响较大,裂缝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需对危险性岩土进行清理,之后采取锚杆加挂网喷护锚固方式实现对土体的加固保护,避免崩塌发生。

生物措施

通过生物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防治环保,有利于促进生态和谐。例如,可采用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方式进行防治,保持水土。通过植物种植的方式,确保水土稳定,若岩土受到外界强烈冲击,岩土仍然受到植物根系天然保护,不会发生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此外,采取生物措施对一些地质灾害进行防治,其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突出,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可改善地区生态平衡。

但是,当下生物措施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其生物措施发挥作用时间较长,植物需经过较长时间的种植,才能发挥自身真正作用。因此,在部分经常发生泥石流、坍塌、滑坡等地区,要结合当地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措施对地质灾害进行控制。同时,一些地区可采用封山育林的方式,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防治,同时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减少地质灾害发生几率。

泥石流防治

不同地质灾害中,泥石流造成的破坏范围最广、影响最大。在泥石流防治中,要重视周边的环境治理,还要全面治理当地岩土,管理部门结合生态工程,充分了解泥石流发生的现状,对区域化沟、坡全面检查治理,在经济迅速发展大环境下,对泥石流的治理按照上坡治理为主,对堆积区、沟谷区等依次治理。在实际遇到泥石流问题,不能按照理论死搬硬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实际情况变化综合考量,发现某地区灾情严重,要预先建立防护林,对裸露的地表加固处理,稳固斜坡,提高岩土结构,避免侵蚀现象不断加剧。

要针对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区域的自然条件以多种措施配合,提高防治效果。在严重的地质灾害区域,可采取适当避让措施,减少地质灾害发生对人员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例如,在雨雪天气应适当避让山区公路,可能出现灾害的变形斜坡、工程隐患,在恶劣天气下远离那些区域,位于山脚位置的山村、城镇要制定好紧急转移措施,下雨天安排好居民转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不是一时可以完成的,要将眼光放长远,以新型材料、新型技术融入到地质灾害防治中去,完善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岩土工程施工中,需对现场环境仔细检查,了解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了解不同地质灾害造成的安全风险,重视对不同的地质灾害的防护处理,有效避免灾害产生。

参考文献

[1]廖何森,崔茂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对策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5):223-224.

[2]王雷.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8(3):175-175.

[3]薛增荣.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7(5):213.

深埋隧道工程的灾害地质问题论文

摘要 :在进行深埋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洞程较长,洞深埋设较大,地质条件较复杂,在施工时,如果处理措施不当会出现高地温、岩爆、高压涌水等问题。鉴于此,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深埋隧道工程主要存在的灾害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深埋隧道工程;灾害地质;高压涌水

1工程概况

太行山高速公路邯郸东坡隧道位于武安市岭底村南、七水岭村东、涉县东坡村东北处。隧道为分离式特长隧道,隧道工程总施工长度为3134m。左幅为ZK38+624~ZK41+740,长3116;右幅为K38+642~K41+776。最大埋深为176m。本文以此工程为例,对深埋隧道工程主要灾害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2深埋隧道中的高地温难题

深埋地下隧道的工程中,地质问题是需要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关键领域,最先要通过预测天然地温,一旦地温超过30℃一般将其称之为高地温。高地温不仅会恶化深埋隧道作业的环境,还会严重降低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甚至会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造成极大危害。此外,对深埋隧道施工材料选取的难度也相应增加[1]。然而,地温值是随着地下工程埋深在不断变化的,但地下工程的最大埋深和地温值的增加关系不是呈线性的,因为造成这种深埋隧道中的高地温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地下水活动以及近期岩浆活动中放射性生热元素含量较高等。

3深埋隧道与岩爆的高地应力问题

在深埋地下隧道的工程中,其中一个突出的地质难题就是岩爆问题。地下隧道工程埋得越深,其地应力就会越高。深埋隧道工程和近地表工程的不同之处除了具有较高的水平构造应力外,最主要取决于围岩出现的高地应力。它不仅在硐侧壁引起高压应力,还导致硐顶部出现高拉应力,这样会导致硐室围岩不稳定,埋下隐患。由于高地应力的存在,一些黏性土含量较高,而硬岩含量较低的围岩就会产生被塑性挤出的可能。高地应力不断释放,地下隧洞就会发生变形,往往会出现隧洞短时间内突然变小的异常现象。就好比从掌子面距离正洞30m开始,洞身变形的长度有40m,起初的支架保护结构破坏就会非常严重,通过测量计算,隧洞拱顶的下沉在10~20cm之间,隧洞的拱脚和边墙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挤压和移位,甚至还有混凝土开裂的情况[2]。这时就需设计一套科学有效、刚柔结合、综合治理的施工方案。为克制高地应力,考虑使用约1万根超长锚杆,要求总长超过11×104m,把地下隧洞中的断面改成环形成拱,做到先柔后刚、先放后抗的设计要求。岩爆受影响的原因有地震爆破,也有相邻岩爆或机械等外因动力的振动,但其中影响岩爆的最基本原因是岩石的结构特征。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发现,岩石颗粒排列呈定向排列还是随机排列,岩石是胶结连接还是结晶连接,是钙质胶结还是硅质胶结,这最终关系着岩爆烈度的强弱。例如:(1)随机排列的花岗岩、闪长岩等岩石的岩爆烈度,会比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糜棱岩等具有定向排列的围岩颗粒更强一些;(2)结晶连接的深层岩浆岩石中的岩爆烈度比胶结连接的沉积岩强;(3)具有硅质胶结岩石的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比关村坝的隧道中钙质胶结岩石的爆烈度强。

4深埋隧道中的高压涌水难题

深埋地下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除了高地温以外,涌水问题也成为隧道运营中亟待解决的又一难题。由于地质条件复杂,隧道通过的地段会挖掘出很多水流量大的地质单元,一般就会出现涌水量大或水头压力高的情况。地下水水压在深部岩体中极高时,就会导致岩体水力劈裂。这就说明在高水头压力的作用下,在岩体的突水点附近,岩体断续裂隙、裂缝是朝着某个方向的,受网状交织的构造裂隙影响,经过融合后发生扩展的裂隙、空隙最终张裂开来。随着隧道深部岩体涌水量越来越大,地下水水压越来越高,会导致深埋隧道工程围岩水力劈裂。一旦出现水力劈裂的情况,就会迅速连通裂隙,空隙的张裂程度就会越来越大,涌水的渗透力会越来越强。再加上动水压力的影响,裂隙会再扩展,而使在裂隙面上的充填物发生剪切变形和位移。不论是在深埋隧道工程中还是在浅埋隧道中,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断层破碎带,岩体不整合接触面和结构不利组合段造成的塌方、地震,还有瓦斯爆炸、有害气体以及溶岩塌陷、泥屑流等[3]。其中,瓦斯爆炸主要指甲烷CH4在相对封闭的煤系构造地层中,由冲击波的产生、剧烈的氧化作用而导致的爆破,其灾害性极强。

5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的含义

只有储存在坚硬岩石裂隙中的非可溶性地下水,才被统一归纳在基岩裂隙水的`传统范畴中,根据含水介质的基础特征,可以将地下水分为空隙、裂隙、岩溶3种,但并非在地下水、岩石以及岩石中的空隙这3者之中产生对应关系。贮水空隙系统具有双重空隙介质,在地下水勘探中,关于贮水空隙类型还探索到了新的领域。基岩裂隙水主要存在于受符合地质构造条件的属坚硬或半坚硬的岩石所控制的以裂隙为主的贮水空间,是具有运动、富集规律的地下水。不管是溶蚀裂隙地下水在可溶性岩石中的部分,还是孔隙裂隙水中的半坚硬岩石,都属于基岩裂隙水,而它与其他类型地下水的基本区别,关键在于是不是受地质构造因素的严格控制。岩石含水的裂隙有成岩裂、构造裂和风化裂,主要是依照它的成因来划分的。如果非要与风化裂隙水和成岩裂隙水作比较,那么水源集中、水量较大的必定是构造裂隙。

基岩裂隙水的特点

由于主控因素作用,不同的蓄水构造中分布、富集基岩裂隙水的基本规律和决定主控的因素也基本相同,具有独特的分布和运动规律。我国基岩裂隙水富集的基本特色理论就是蓄水构造系统,其主要特点如下。(1)基岩裂隙水具有复杂多样的埋藏和分布形态。将储存、运移基岩裂隙水的空间和通道,叫做岩石裂隙。基岩裂隙的大小和基岩裂隙的形状,以及控制埋藏和分布裂隙发育带的产状,都是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条件等影响的。埋藏、分布不均匀的基岩裂隙水,大多具有不规则的含水层、多种多样形态、分布呈带状的特点[4]。比如用脆性和塑性这两种地层做比较,会产生较强的赋水性。若裂隙发育在褶皱构造中,像褶皱轴、转折、背斜倾伏等处,富水段的形成就会比较容易,而压性断裂破碎带中的赋水性是比较差的。(2)复杂的基岩裂隙水中,由于储存空间中不均匀的介质,埋深程度不同的同一含水层,其地下水的运动状态也各有不同。对于岩石中所要形成和分布的空隙,最基础的因素是地质构造,主要表现在:岩石裂隙的发育和裂隙水的储存都是受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所影响,其中,基岩裂隙水的运动规律也被地质构造所牵制。由于地下水面的不同,即便是在基岩相同的裂缝水中,也是有时而出现无压水,时而出现承压水的情况[5]。层流、管道流、紊流、明渠流水是在岩石裂隙、溶洞的特殊形态作用下形成水运动的不同状态,因此,基岩裂隙水的不均一性以及强烈的方向感,是导致裂隙岩体的透水复杂多样、不具有规律性的根本原因。

6结论

在深埋地下隧道的工程中,比较突出的几大地质难题包括高地应力及岩爆问题、高压涌水突水问题、高地温问题等。此外,还有像地震震害、瓦斯有害气体爆炸以及涌水突泥、围岩塌方、岩溶塌陷、泥屑流等。于是,在这个复杂的、系统的深埋隧道工程中,关于灾害地质的研究,对隧道工程能否顺利开展是关键的一步,在隧道工程施工前应按照隧道工程的各方面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

参考文献:

[1]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隧道工程防水技术规范:CECS370—201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3]孙赤.锦屏二级深埋隧道大理岩段突水破坏机理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4.

[4]王洪新.土压平衡盾构刀盘开口率选型及其对地层适应性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3):88-92.

[5]武力,屈福政,孙伟,等.基于离散元的土压平衡盾构密封舱压力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1):18-23.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