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上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在温暖(25~30℃)、潮湿(相对湿度为60%~80%)、荫蔽、含氧充足的疏松土壤中,卵内细胞不断分裂,24小时内第一期杆状蚴即可破壳孵出。此期幼虫以细菌及有机物为食,生长很快,在48小时内进行第一次蜕皮,发育为第二期杆状蚴。此后,虫体继续增长,并可将摄取的食物贮存于肠细胞内。经5~6天后,虫体口腔封闭,停止摄食,咽管变长,进行第二次蜕皮后发育为丝状蚴,即感染期蚴。绝大多数的感染期蚴生存于1~2cm深的表层土壤内,并常呈聚集性活动,在污染较重的一小块土中,有时常可检获数千条幼虫。此期幼虫还可借助覆盖体表水膜的表面张力,沿植物茎或草枝向上爬行,最高可达20cm左右。感染期蚴具有明显的向温性,当其与人体皮肤接触并受到体温的刺激后,虫体活动力显著增强,经毛囊、汗腺口或皮肤破损处主动钻入人体,时间约需30分钟至1小时,感染期蚴侵入皮肤,除主要依靠虫体活跃的穿刺能力外,可能也与咽管腺分泌的胶原酶活性有关。钩蚴钻入皮肤后,在皮下组织移行并进入小静脉或淋巴管,随血流经右心至肺,穿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此后,幼虫沿肺泡并借助小支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纤毛摆动向上移行至咽,随吞咽活动经食管、胃到达小肠。幼虫在小肠内迅速发育,并在感染后的第3~4天进行第三次蜕皮,形成口囊、吸附肠壁,摄取营养,再经10天左右,进行第四次蜕皮后逐渐发育为成虫。自感染期蚴钻入皮肤至成虫交配产卵,一般约需时5~7周(图16-13)。成虫借虫囊内钩齿(或板齿)咬附在肠粘膜上,以血液、组织液、肠粘膜为食。雌虫产卵数因虫种、虫数、虫龄而不同,每条十二指肠钩虫日平均产卵约为10000~30000个,美洲钩虫约为5000~10000个。成虫在人体内一般可存活3年左右,个别报道十二指肠钩虫可活7年,美洲钩虫可活15年。钩虫除主要通过皮肤感染人体外,也存在经口感染的可能性,尤以十二指肠钩虫多见。被吞食而未被胃酸杀死的感染期蚴,有可能直接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若自口腔或食管粘膜侵入血管的丝状蚴,仍需循皮肤感染的途径移行。婴儿感染钩虫则主要是因为使用了被钩蚴污染的尿布,或因穿“土裤子”,或睡沙袋等方式。此外,国内已有多例出生10~12天的新生儿即发病的报道,可能是由于母体内的钩蚴经胎盘侵入胎儿体内所致。有学者曾从产妇乳汁中检获美洲钩虫丝状蚴,说明通过母乳也有可能受到感染。导致婴儿严重感染的多是十二指肠钩虫。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人体经皮肤感染十二指肠钩虫后,部分幼虫在进入小肠之前,可潜留于某些组织中达很长时间(有报道为253天)。此时,虫体发育缓慢或暂停发育,在受到某些刺激后,才陆续到达小肠发育成熟,这种现象被称为钩蚴的迁延移行。Schad等曾用十二指肠钩虫丝状蚴人工感染兔、小牛、小羊、猪等动物,经26~34天后,在其肌肉内均能查出活的同期幼虫。提示,某些动物可作为十二指肠钩虫的转续宿主。人若生食这种肉类,也有受到感染的可能性。
1、种类不同
蛔虫是无脊椎动物,线虫动物门,线虫纲,蛔目,蛔科。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雄虫尾部常卷曲。
钩虫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
2、生活史不同
蛔虫是世界性分布种类,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率可达7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钩虫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严重,由于钩虫的寄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症状。
3、特点不同
人的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在儿童中发病率相对较高。蛔虫成虫呈圆柱形,似蚯蚓状;虫卵为椭圆形,卵壳表面常附有一层粗糙不平的蛋白质膜,因受胆汁染色而呈棕黄色。
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据估计,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达9亿左右。在我国,钩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钩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蛔虫
貌似都是寄生虫耶。 寄生部位的话。。。人体或者其他动物体内。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钉螺,现在应该没了
dǎn dào huí chóng zhèng
ascariasis of biliary trac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scariasis of biliary tract
ICD:
儿科
胆道蛔虫症为病症名。指蛔虫因直接遭受强烈 *** (如驱虫不当),或因高热、腹泻等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时,从空肠回窜到十二指肠,进入胆总管而导致的急腹症。属祖国医学“蚘(蛔)厥”或“虫心痛”范畴。[1]
胆道蛔虫症(biliary ascariasis)由于蛔虫进入胆道引起胆道及胆道开口奥狄(Oddi)括约肌痉挛而发生腹部阵发性剧疼。多发生在学龄儿童,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蛔虫病是最常见的蠕虫病。
胆道蛔虫症(biliary ascariasis)由于蛔虫进入胆道引起胆道及胆道开口奥狄(Oddi)括约肌痉挛而发生腹部阵发性剧疼。多发生在学龄儿童,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下降。
有蛔虫感染史,主要症状有:
1.腹痛呕吐 起病急骤,突感右上腹剧烈疼痛,不能安卧,弯腰翻滚,哭闹出汗,面色苍白或涨红,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有时呕吐,偶吐蛔虫。间歇期疼痛基本消失,或只有上腹部微痛,短时间后再次发作剧烈疼痛,发作与间歇无规律,与蛔虫活动有直接关系。蛔虫死在胆道内或退出胆道则疼痛渐消失。
2.体征 主要在右上腹剑突旁有小范围压痛区,不发作时压痛点仍存在。并发症发生后,压痛范围增大且出现腹肌紧张,伴有发热。极少病人出现黄疸。
列因素可诱发胆道蛔虫症:①肠功能紊乱:如发热腹泻,肠腔内环境发生改变,促使蛔虫活动增强。②驱虫药不足,激惹蛔虫活动增强。③药物或饮食改变了肠腔内酸堿度,蛔虫厌酸喜堿,低酸可促使蛔虫逆行向上。
小儿肠道内常有蛔虫寄生,但一般不出现症状,当饥饿、高热、胃肠道术后或服用驱虫药剂量不当后,改变了机体的正常环境。胃肠道功能紊乱,内在环境改变,加上蛔虫有鉆孔的习性,蛔虫就可以窜到十二指肠。当胆道下端Oddi 括约肌松弛、功能不全、胆道扩张、嗜堿性的蛔虫容易鉆入胆道。蛔虫进入胆道后的机械性 *** 使胆道口括约肌痉挛,也带来了胆道感染。
当空肠、回肠内蛔虫受到 *** ,可逆行向上至胃和十二指肠;蛔虫有鉆孔的习性,当Oddi 括约肌放松时,蛔虫即进入胆总管、肝管,甚至进入肝内,蛔虫进入胆道后因虫体的活动引起平滑肌痉挛发生剧烈上腹疼痛,并可因虫体带入细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发生胆道感染,引起肝脓肿,可严重地威胁患儿生命。一般小儿胆道蛔虫症多为一条蛔虫的前半部进入胆道,但也曾见过数十条蛔虫进入一个4 岁小儿胆总管内的报道。
蛔虫进入胆道后,可自动或被动排出。胆道内蛔虫退出有3 种形式:①部分虫体在胆管内,尾部仍在十二指肠,因头部受到胆管痉挛的压迫,尾部强烈卷曲使虫体退出胆道,这种形式最多见;②虫体全部进入胆管,以后虫头调转,渐渐鉆出。③虫体死亡或麻痹后,部分腐烂,随胆汁排出,然而数量较多的蛔虫进入胆道或肝内,则不易退出。
诊断:
1.临床特点 有便虫或吐虫史,有服驱虫药史,阵发性剧烈上腹疼痛及剑突右侧压痛点。
2.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 做十二指肠引流,叁部分引流液都可有蛔虫卵。
根据以上可做出诊断。
实验室检查:
1.大便检查 可发现虫卵、大便潜血可阳性。
2.外周血象 并发感染时,有感染性血象,白血病计数增高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3.血生化检查 引起肝炎时转氨酶可增高。
4.十二指肠引流检查 十二指肠引流液可见虫卵。
其他辅助检查:
1.钡餐或十二指肠注钡造影 可见十二指肠内有蛔虫影。
2.口服或静脉胆道造影 可于胆道各部查出虫影。
3.十二指肠镜逆行胆道造影 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为纤维十二指肠镜逆行胆道造影或取虫。
超检查 可显示胆总管扩张及蛔虫影。
本病诊断要点:①有肠道蛔虫病史。②突然阵发性上腹剧烈绞痛,有向上鉆顶感,而在间歇期,似如常人。伴有炎症时,腹痛为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③多有恶心、呕吐。吐出蛔虫有助于诊断。④腹部检查,剑突下偏右有局限性压痛,无肌紧张。严重腹痛与不相称的轻微体征是本症的特点。⑤如继发胆道感染时可有发热、黄疸、肝大、胆囊肿大、局部压痛明显、肌紧张及反跳痛等表现。[1]
与胆囊炎,胆石症和胰腺炎相鉴别,但本症可引起前述并发症,依靠病史和辅助检查协助鉴别诊断。
单纯胆道蛔虫症用非手术疗法,大多在1 周内痊愈。疑有多数蛔虫进入胆道和有严重并发症时需手术治疗。
1.非手术疗法 主要措施是解痉止痛,促使蛔虫排出及预防或治疗感染。
(1)中药疗法:以安蛔祛虫为目的。
(2)针刺疗法:迎香透四白,用捻转法。人中用震颤法。
针灸治疗:取阳陵泉,用强 *** 泻法,视病情留针30~6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同时口服APC2片或食醋适量,每日3~4次。进高脂餐。疼痛缓解24小时后服驱蛔灵每日克,连服2日[1]。
(3)解痉止痛剂:学龄儿童用哌替啶(杜冷丁)1~2mg/kg 加阿托品~ 肌注。口服阿司匹林有止痛解痉作用,高酸性物也有驱虫作用。
(4)抗生素:庆大霉素、甲硝唑(灭滴灵)及红霉素等用以预防和控制感染。
(5)驱虫药:参阅蛔虫病节或用氧驱虫。
2.手术疗法 胆道蛔虫症的手术指征为:
(1)长期(1 周以上)严重的剧痛,非手术疗法不能控制,剑突下肌紧张范围扩大或有黄疸者。
(2)肝肿大有压痛,经超声波检查疑有肝脓肿。
(3)胆道造影证明胆道内死虫长期不能排出者。手术方法为切开胆总管取虫,并作胆总管引流。
胆道蛔虫症的并发症主要有下列几种:
1.胆道感染 多为大肠埃希菌感染。患儿发热,右上腹压痛紧张范围扩大,且持续存在,有时于右季肋下能摸到肿大疼痛胆囊。末梢血象白细胞增高。
2.胆道坏死 原来的阵发性剧痛减轻,但剑突及右季肋下压痛区扩大,并出现腹肌紧张。如有坏死穿孔,则肌紧张范围更扩大至左上腹或右下腹,发生胆汁性腹膜炎时,出现全腹膨胀,肌紧张,并有时出现休克。
3.肝炎和肝脓肿 蛔虫引起的肝炎表现为肝大并有压痛、高热、白细胞增高以及转氨酶上升。脓肿形成时,原有的阵发性剧痛消失,而以高热、肝大及压痛为主要症状。肝脏超声波检查可测知单一或多发脓肿。有时肝脓肿破入膈下或胸腔,出现膈下脓肿或脓胸。
4.胰腺炎 由于胆道出口括约肌痉挛及蛔虫堵塞胆道出口,使胰液反流而发生急性胰腺炎,左上腹有压痛和腹肌紧张。血及尿淀粉酶增高。
5.肝脏、胆道出血 蛔虫上行入肝内小胆管,因严重感染可导致肝或胆道出血,经消化道排出,表现为大量血便,呕吐咖啡样物或呕血。
6.胆石症 胆道内蛔虫卵或蛔虫残体都可成为核心,形成结石,是胆道蛔虫的后遗症。在儿童期很少见。
预后:及时诊断治疗,防止发生并发症,多数预后良好。
预防: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2 岁以上小儿应定期服用驱虫药;增强体质,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本病在我国常见,多发生在学龄儿童,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蛔虫病是最常见的蠕虫病。病人是惟一传染源,虫卵经口进入人体,污染的土壤、蔬菜和瓜果是主要媒介,人群普遍易感,儿童更易感染。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2 岁以上小儿应定期服用驱虫药;增强体质,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因为购买了非正规渠道浣熊造成。浣熊屎也有病毒,叫浣熊蛔虫,杀伤力比猫狗蛔虫大且能钻入眼睛大脑。浣熊非国家保护动物,亦非濒危物种,可以家养,但是浣熊携带狂犬病,并且跟国内目前拥有的狂犬病疫苗不匹配,所以要买还是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健康的浣熊。
浣熊屎也有病毒,叫浣熊蛔虫,杀伤力比猫狗蛔虫大且能钻入眼睛大脑。,如果你家有养猫狗或者附近人家有养猫狗,如果你不能驯化它,建议不要让浣熊和猫狗单独相处,否则很可能会发生
临床力倡辨证论治,擅长中医内科杂病,对气管炎、哮喘、心率失常、肝炎、胆囊炎、胃病、神经官能症、肾炎及疑难发热等有较好的疗效。迄今,他已发表学术论文28篇,出版专著2部,参编著作5部,主持省级课题4项。 伍炳彩自幼立志学医、以医术扶危救厄为己任。1961年考入江西中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师承著名医家姚荷生教授,潜心钻研,深得经典医著奥旨,课余时间长期坚持临床实践,因而医术日精,医名鹊起。60年代末,他下放到吉安农村工作时,还不会治疗钩虫病(中医病名为“黄胖”)。看着病人受疾病的折磨,他发誓一定要找到办法。他遍查中医书刊杂志和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终于在宋代的医书中找到了治疗钩虫病的关键药——“绿矾”,疗效达百分之百。伍教授十分重视本学科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他亲自制订培养计划,从备课、讲课,到临床、科研等各方面对中青年教师进行悉心指导,经常在系里开展学术讲座,组织学术讨论,使中青年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以及教师的综合素质大幅提高。1996年以来,本学科组共发表学术论文77篇(其中,国家级刊物26篇),出版学术专著30部,承担科研项目11项。1997年度,他所在的金匮教研室被评为院先进集体。他领衔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协作,共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伍炳彩先生常强调学习和运用中医的三个原则:一是辨证论证原则。二是坚信中医理论的原则。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他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近40年,对仲景学说的研究有较高的造诣,尤其是运用于临床辨证论治,治疗内科疑难杂病,经验丰富,疗效卓著,屡起沉疴,深受广大患者信赖。伍老认为,疑难杂病的病机常为寒热虚实错杂,治疗若同时顾及,药物之间又相互牵制,寒温相掣,升降失司,效难如意。他根据《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理论,提出杂病当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采取分步治疗(如先表后里,先清后补,先补脾胃等)的方法;此外,他对仲景脉学亦作了相当深入的研究,联系临床实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土荆芥土荆芥藜科。一年生草本,株高50-100厘米。叶互生;披针形,长3-8厘米,宽1-3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渐狭成柄;边缘不整齐锯齿。花3-5朵簇生于苞腋,再组成穗状花序;花被片5,雄蕊5,子房具黄色腺点,柱头3,丝状。胞果扁球形。种子红褐色,有光泽。全株具芳香气味,果含挥发油(土荆芥油),驱虫剂。【别名】臭草[福建、江西、贵州]、臭藜藿、杀虫芥、钩虫草、鹅脚草、狗咬癀【简介】为藜科藜属植物土荆芥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以全草入药。播种当年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放通风处阴干。【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直立,多分枝,有棱,无毛或有腺毛,揉之有强烈的气味。单叶互生,具短柄。夏、秋之间开绿色小花,穗状花序腋生,分枝或不分枝,苞片叶状,花束细小。胞果膜质,扁球形,包藏于花被内。种子细小,红棕色、光亮。【性味与归经】辛、苦,微温。有小毒。【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用于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外用治皮肤湿疹,瘙痒,并杀蛆虫。【用法与用量】1~3钱,研粉或制成丸剂,或制成土荆芥油;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注意】孕妇忌服。【备注】土荆芥油有剧烈刺激性。大剂量时引起恶心、呕吐,吸收后能麻痹肠肌而引起便秘,还能引起耳鸣和时觉障碍。中毒剂量则产生昏迷、呼吸迟缓,偶发惊厥。对肝肾也有毒性。虽可用于蛔虫病、钩虫病和钩蛔混合感染。但毒性较大,用时必须严格掌握剂量。成人常用量为~毫升,不可超过极量(毫升);儿童每岁毫升。服药时不宜空腹,亦不宜先用泻药,因能增加吸收。【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开放分类:植物、生物学、芳香植物
土荆芥藜科。一年生草本,株高50-100厘米。叶互生;披针形,长3-8厘米,宽1-3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渐狭成柄;边缘不整齐锯齿。花3-5朵簇生于苞腋,再组成穗状花序;花被片5,雄蕊5,子房具黄色腺点,柱头3,丝状。胞果扁球形。种子红褐色,有光泽。全株具芳香气味,果含挥发油(土荆芥油),驱虫剂。【别名】臭草[福建、江西、贵州]、臭藜藿、杀虫芥、钩虫草、鹅脚草、狗咬癀【简介】为藜科藜属植物土荆芥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以全草入药。播种当年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放通风处阴干。【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直立,多分枝,有棱,无毛或有腺毛,揉之有强烈的气味。单叶互生,具短柄。夏、秋之间开绿色小花,穗状花序腋生,分枝或不分枝,苞片叶状,花束细小。胞果膜质,扁球形,包藏于花被内。种子细小,红棕色、光亮。【性味与归经】辛、苦,微温。有小毒。【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用于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外用治皮肤湿疹,瘙痒,并杀蛆虫。【用法与用量】1~3钱,研粉或制成丸剂,或制成土荆芥油;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注意】孕妇忌服。【备注】土荆芥油有剧烈刺激性。大剂量时引起恶心、呕吐,吸收后能麻痹肠肌而引起便秘,还能引起耳鸣和时觉障碍。中毒剂量则产生昏迷、呼吸迟缓,偶发惊厥。对肝肾也有毒性。虽可用于蛔虫病、钩虫病和钩蛔混合感染。但毒性较大,用时必须严格掌握剂量。成人常用量为~毫升,不可超过极量(毫升);儿童每岁毫升。服药时不宜空腹,亦不宜先用泻药,因能增加吸收。
成虫白天隐藏在叶背等处,黄昏开始活动,取食花蜜,有趋光性,卵散产于棉株上部。幼虫5~6龄。初龄幼虫取食嫩叶,其后为害蕾、花、铃,多从基部蛀入蕾、铃,在内取食,并能转移为害。受害幼蕾苞叶张开、脱落,被蛀青铃易受污染而腐烂。老熟幼虫吐丝下垂,多数入土作土室化蛹,以蛹越冬。已知有赤眼蜂、姬蜂、寄蝇等寄生性天敌和草蛉、黄蜂、猎蝽等捕食性天敌。除用化学方法防治外,还可进行树枝诱杀、建立玉米诱集带诱杀等。棉铃虫在黄河流域棉区年发生3~4代,长江流域棉区年发生4~5代,以滞育蛹在土中越冬。第1代主要在麦田危害,第2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顶尖,第3、4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的蕾、花、铃,造成受害的蕾、花、铃大量脱落,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第4、5代幼虫除危害棉花外,有时还会成为玉米、花生、豆类、蔬菜和果树等作物上的主要害虫。幼虫有转株危害的习性,转移时间多在夜间和清晨,这时施药易接触到虫体,防治效果最好。另外土壤浸水能造成蛹大量死亡。 秋耕冬灌,压低越冬虫口基数。秋季棉铃虫危害重的棉花、玉米、番茄等农田,进行秋耕冬灌和破除田埂,破坏越冬场所,提高越冬死亡率,减少第一代发生量。优化作物布局,避免邻作棉铃虫的迁移和繁殖在棉田田边、渠埂点种玉米诱集带,选用早熟玉米品种,每667平方米2200株左右。利用棉铃虫成虫喜欢在玉米喇叭口栖息和产卵的习性,每天清晨专人抽打心叶,消灭成虫,减少虫源。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天敌,有利于棉田生态的改善。加强田间管理适当控制棉田后期灌水,控制氮肥用量,防止棉花徒长,可降低棉铃虫危害。在棉铃虫成虫产卵期使用2%过磷酸钙浸出液叶面喷施,既有叶面施肥的功效,又可降低棉铃虫在棉田的产卵量。适时打顶整枝,并将枝叶带出田外销毁,可将棉铃虫卵和幼虫消灭,压低棉铃虫在棉田的发生量。 利用棉铃虫成虫对杨树叶挥发物具有趋性和白天在杨枝把内隐藏的特点,在成虫羽化、产卵时,在棉田摆放杨枝把诱蛾,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每667平方米放6~8把,日出前捉蛾捏死。高压汞灯及频振式杀虫灯诱蛾具有诱杀棉铃虫数量大,对天敌杀伤小的特点,宜在棉铃虫重发区和羽化高峰期使用。 当棉田棉铃虫百株虫率一代为5~10头、二代为15~20头、三代25头时可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以挑治为主,严禁盲目全面施药。棉铃虫卵孵化盛期到幼虫二龄前,施药效果最好。二代卵多在顶部嫩叶上,宜采用滴心挑治或仅喷棉株顶部,三、四代卵较分散,可喷棉株四周。棉铃虫的防治应以生物性农药或对天敌杀伤小的农药为主。棉铃虫发生较重地块,在产卵盛期或孵化盛期至三龄幼虫前,局部喷洒拉维因、卡死克、赛丹、BT制剂等防治。关键是抓住防治时期。
棉铃虫 corn earworm 亦作cotton bollworm,亦称玉米果穗螟蛉或番茄螟蛉(tomato fruitworm)。 夜蛾科(Noctuidae)昆虫玉蜀黍果穗夜蛾(Heliothis zea或H. armigera)的幼虫。体光滑,绿或褐色,是严重的作物害虫。玉蜀黍果穗夜蛾(Heliothis zea)入土化蛹,成虫灰褐色(翅展公分),一年发生4∼5代。较早世代的幼虫主要取食玉蜀黍,尤其是穗尖的小籽粒;以后各代幼虫为害番茄、棉花和其他季节性作物。 棉铃虫,夜蛾科昆虫的一种,是棉花蕾铃期的大害虫。 广泛分布在中国及世界各地,中国棉区和蔬菜种植区均有发生。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受害较重。近年来,新疆棉区也时有发生。寄主植物有20多科200余种。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重要钻蛀性害虫,主要蛀食蕾、花、铃,也取食嫩叶。 该虫是中国棉区蕾铃期害虫的优势种,近年为害十分猖獗。[编辑本段]物种信息 中文学名:棉铃虫 中文俗名:棉铃实夜蛾 拉丁名: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英文名:Cotton bollworm 所属科目:鳞翅目 夜蛾科[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成虫体长15~17毫米。翅展30~38毫米。前翅青灰色、灰褐色或赤褐色,线、纹均黑褐色,不甚清晰;肾纹前方有黑褐纹;后翅灰白色,端区有一黑褐色宽带,其外缘有二相连的白斑。幼虫体色变化较多,有绿、黄、淡红等,体表有褐色和灰色的尖刺;腹面有黑色或黑褐色小刺;蛹自绿变褐。卵呈半球形,顶部稍隆起,纵棱间或有分支。[编辑本段]生物学特征 发生的代数因年份因地区而异。在山东省莱州市每年发生4代,九月下旬成长幼虫陆续下树入土,在苗木附近或杂草下5cm—10cm深的土中化蛹越冬。翌春气温回升15℃以上时开始羽化,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出现第一代在6月中下旬,第二代在7月中下旬,第三代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尚有棉铃虫出现。成虫有趋光性,羽化后即在夜间闪配产卵,卵散产,较分散。一头雌蛾一生可产卵500粒~1000粒,最高可达2700粒。卵多产在叶背面,也有产在正面、顶芯、叶柄、嫩茎上或农作的、杂草等其它植物上。 幼虫孵化后有取食卵壳习性,初孵幼虫有群集限食习性,二三头、三五头在叶片正面或背面,头向叶缘排列、自叶缘向内取食,结果叶片被吃光,只剩主脉和叶柄,或成网状枯萎,造成干叶。1龄~2龄幼虫沿柄下行至银杏苗顶芽处自一侧蛀食或沿顶芽处下蛀入嫩枝,造成顶梢或顶部簇生叶死亡,危害十分严重。3龄前的幼虫食量较少,较集中,随着幼虫生长而逐渐分散,进入4龄食量大增,可食光叶片,只剩叶柄。幼虫7月~8月份为害最盛。棉铃虫有转移危害的习性,一只幼虫可危害多株苗木。各龄幼虫均有食掉蜕下旧皮留头壳的习性,给鉴别虫龄造成一定困难,虫龄不整齐。 早晨露水干后至9时前,幼虫常在叶面静伏,触动苗木即会摇落地面,是人工捕捉的好时机。棉铃虫以蛹在地下约5cm~10cm深处越冬,可结合冬季松土追肥将部分虫蛹翻至地面,死外电或为天敌所食。 棉铃虫发生的最适宜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70%~90%。第二代、第三代然害最为严重,根据我所1997年7月下旬至8月份的多次调查,严重地片虫口密度达98头/百叶,虫株率60~70%,个别地片达100%,受害叶片达1/3以上,影响叶产量20%,质量下隆至少1个等级,苗木生长量影响很大,估测经济损失每亩300元左右。 棉铃虫天敌很多,有寄生性天敌——寄生蜂、寄生蝇等,捕食性天敌乌雀类,及一些细菌、真菌、病毒等可对棉铃虫的卵和幼虫起到抑制作用。[编辑本段]物种进化形态特征 成虫: 成虫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18毫米,翅展30~38毫米,灰褐色。前翅具褐色环纹及肾形纹,肾缢前方的前缘脉上有二褐纹,肾纹外侧为褐色宽横带,端区各脉间有黑点,后翅黄白色或淡褐色,端区褐色或黑色。 蛹形态特征 蛹长17~21毫米,黄褐色,腹部第五节的背面和腹面有7~8排半圆形刻点,臀棘钩刺2根。 幼虫: 幼虫形态特征 老熟幼虫体长30~42毫米,体色变化很大,由淡绿、淡红至黑褐色,头部黄褐色,背线、亚背线和气门上线呈深色纵线,气门白色,腹足趾钩为双序中带。两根前胸侧毛边线与前胸气门下端相切或相交。体表布满小刺,其底部较大。 卵形态特征 卵约毫米,半球形,乳白色,具纵横网格。[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成虫白天隐藏在叶背等处,黄昏开始活动,取食花蜜,有趋光性,卵散产于棉株上部。幼虫5~6龄。初龄幼虫取食嫩叶,其后为害蕾、花、铃,多从基部蛀入蕾、铃,在内取食,并能转移为害。受害幼蕾苞叶张开、脱落,被蛀青铃易受污染而腐烂。老熟幼虫吐丝下垂,多数入土作土室化蛹,以蛹越冬。已知有赤眼蜂、姬蜂、寄蝇等寄生性天敌和草蛉、黄蜂、猎蝽等捕食性天敌。除用化学方法防治外,还可进行树枝诱杀、建立玉米诱集带诱杀等。 棉铃虫在黄河流域棉区年发生3-4代,长江流域棉区年发生4-5代,以滞育蛹在土中越冬。第1代主要在麦田危害,第2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顶尖,第3、4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的蕾、花、铃,造成受害的蕾、花、铃大量脱落,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第4、5代幼虫除危害棉花外,有时还会成为玉米、花生、豆类、蔬菜和果树等作物上的主要害虫。 幼虫有转株危害的习性,转移时间多在夜间和清晨,这时施药易接触到虫体,防治效果最好。另外土壤浸水能造成蛹大量死亡。[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棉铃虫在华南地区每年发生6代,以蛹在寄主根际附近土中越冬。翌年春季陆续羽化并产卵。第1代多在番茄、豌豆等作物上为害。第2代以后在田间有世代重叠现象。成虫白天栖息在叶背或荫蔽处,黄昏开始活动,吸取植物花蜜作补充营养,飞翔力强,有趋光性,产卵时有强烈的趋嫩性。卵散产在寄主嫩叶、果柄等处,每雌一般产卵900多粒,最多可达5000余粒。初孵幼虫当天栖息在叶背不食不动,第2天转移到生长点,但为害还不明显,第3天变为2龄,开始蛀食花朵、嫩枝、嫩蕾、果实,可转株为害,每幼虫可钻蛀3~5个果实。4龄以后是暴食阶段。老熟幼虫入土5~15厘米深处作土室化蛹。[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分布于南纬50度与北纬50度之间。中国各棉区均有分布,在华北、新疆、云南等棉区为害较重。[编辑本段]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耕作栽培制度对棉铃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作物布局的变化,使棉铃虫得以在不同作物间辗转取食危害,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扩展。此外,由于营养水平的差异使棉铃虫发育进度不一致,田间种群世代参差不齐、交叉重叠,危害历期延长。 栽培管理水平提高及栽培制度、耕作制度改变的影响 地膜植棉的种植方式,使棉田棉花的生育期普遍提前,为一代棉铃虫发生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玉米、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引诱棉铃虫大量危害,在玉米和番茄上繁殖后再回迁到棉田,使二代棉铃虫在棉田的防治压力剧增。随着膜下滴灌以及高密度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垦区秋耕冬灌面积减少,茬灌和干播湿出面积加大,导致棉铃虫羽化率高,越冬基数逐年增多,极易爆发成灾。 气候因素与棉铃虫发生的关系 秋季和春季气温的变化直接影响棉铃虫的越冬基数和存活率。9~10月温度偏高,气温下降慢,次年春季气温稳定回升,棉铃虫的越冬基数大、成活率高,易造成棉铃虫的大发生。冬季气候变暖,有利于棉铃虫的越冬。 棉铃虫种群的自然控制 在我区寄生性天敌主要有赤眼蜂、姬蜂、寄生蝇等;捕食性天敌主要有蜘蛛、草蛉、瓢虫、螳螂、鸟类等。棉田施药过多或选用农药不当,杀伤了大量天敌,失去了天敌对棉铃虫种群的自然控制,是棉铃虫成灾发生的主要原因。[编辑本段]综合防治措施及防治办法 防治策略 强化农业防治措施,压低越冬基数 坚持系统调查和监测,控制一代发生量;保护利用天敌,科学合理用药,控制二、三代密度。 农业技术措施 秋耕冬灌,压低越冬虫口基数。秋季棉铃虫危害重的棉花、玉米、番茄等农田,进行秋耕冬灌和破除田埂,破坏越冬场所,提高越冬死亡率,减少第一代发生量。 优化作物布局,避免邻作棉铃虫的迁移和繁殖 在棉田田边、渠埂点种玉米诱集带,选用早熟玉米品种,每667平方米2200株左右。利用棉铃虫成虫喜欢在玉米喇叭口栖息和产卵的习性,每天清晨专人抽打心叶,消灭成虫,减少虫源。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天敌,有利于棉田生态的改善。 加强田间管理 适当控制棉田后期灌水,控制氮肥用量,防止棉花徒长,可降低棉铃虫危害。在棉铃虫成虫产卵期使用2%过磷酸钙浸出液叶面喷施,既有叶面施肥的功效,又可降低棉铃虫在棉田的产卵量。适时打顶整枝,并将枝叶带出田外销毁,可将棉铃虫卵和幼虫消灭,压低棉铃虫在棉田的发生量。 诱杀棉铃虫 利用棉铃虫成虫对杨树叶挥发物具有趋性和白天在杨枝把内隐藏的特点,在成虫羽化、产卵时,在棉田摆放杨枝把诱蛾,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每667平方米放6~8把,日出前捉蛾捏死。 高压汞灯及频振式杀虫灯诱蛾具有诱杀棉铃虫数量大,对天敌杀伤小的特点,宜在棉铃虫重发区和羽化高峰期使用。 防治方法 当棉田棉铃虫百株虫率一代为5~10头、二代为15~20头、三代25头时可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以挑治为主,严禁盲目全面施药。 棉铃虫卵孵化盛期到幼虫二龄前,施药效果最好。二代卵多在顶部嫩叶上,宜采用滴心挑治或仅喷棉株顶部,三、四代卵较分散,可喷棉株四周。 棉铃虫的防治应以生物性农药或对天敌杀伤小的农药为主。棉铃虫发生较重地块,在产卵盛期或孵化盛期至三龄幼虫前,局部喷洒拉维因、卡死克、赛丹、BT制剂等防治。关键是抓住防治时期。 防治试验 试验地点:莱州市明波银杏研究所苗圃(莱州市店子镇东尹家村北)。 试验方法:三种处理,四种农药。三种处理为800倍、1000倍、1500倍液;四种农药,分别取两种混用,共试株数分别435()对照数相同,在幼虫危害期喷雾防治作对照观察。 试验材料:80%敌敌畏乳油。40%氧化乐果,5%高效顺反式氯氰菊酯乳油。25%强杀净乳油。 试验原理:DDV乳剂可胃毒、触杀作用,氧化乐果有内吸作用。二者结合可提高药效;5%高效反式氯氰菊 酯乳油具有强烈的胃毒、触杀、拒食作用,25%强杀净乳油具有内吸、触杀、胃毒作用,二者皆为近年成面世的新农药。棉铃虫对于以前常用农药的抗药性极强,而且虫龄混杂,发育不整齐。根据虫生物学特性及四种农药性能,分别采取两种混用以提高药效。 试验结果:供试苗圃分别为一小畦,约435株,供试虫数包括捉到供试虫并对虫龄作了人为调整.7月11日、22日用药对蓟马、红蜘蛛杀灭效果良好。8月17日、18日两次用药对粘虫、午毒蛾、蓟马等杀灭效果良好。1500倍液试用于农作物刹虫效果良好。邓蔬菜害虫如菜青虫、钻心虫等效果理想。[编辑本段]物种价值 研究价值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植物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可以有效、特异地抑制昆虫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害虫的生长。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国际著名杂志《自然—生物技术》,并被该杂志列为该期突出亮点论文之一。 RNA干扰是一种新发现的基因调控机制。该研究组以棉花和棉铃虫为研究对象。因为棉花中有一种主要毒素叫棉酚,它对大多数生物体有毒性。但棉铃虫对它有抗性,它以棉花为食物,为自己提供养料。研究组首先分离了棉铃虫参与棉酚解毒的基因———P450,用双链RNA的转基因植物喂食后,棉铃虫P450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对棉酚的耐受性大大减弱。再用含有棉酚的棉花叶子喂食,使这些棉铃虫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药用价值 NPV率先实现突破 棉铃虫病毒又称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是棉铃虫专一性的病原微生物。 棉铃虫NPV生物农药防治效果好、药效持久,对其他生物无任何毒副作用,是世界各国竞相开发生产的昆虫杀虫剂产品,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登记注册的昆虫病毒生物农药。但长期以来,棉铃虫NPV必须通过“活体”生产,多项核心技术没有得到根本突破,导致生产规模小、产品生产成本高,难以实现产业化。 从2003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同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协同攻关,在国际上首次采用了棉铃虫群养技术,使饲养规模和生产效率提高了数十倍;通过采用独特的病毒分离纯化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原药中的病毒含量。一举突破了严重制约该产品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促进世界昆虫病毒生物杀虫剂产业迈上一个新台阶。研发成功的新型超高含量昆虫病毒杀虫剂,每克原药中病毒含量高达5000亿个病毒粒子,超过同类产品20多倍,是目前国际上已知的含量最高的病毒杀虫剂产品,每亩棉田只需2~3克即能控制害虫。 棉铃虫病毒生物农药2005年起在我国新疆棉区连续示范推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兵团农一师、农五师、农七师、农八师的十多个团场,总体防效均在80%左右。使用棉铃虫NPV生物农药的地块,天敌数量明显多于使用化学农药的地块,很好地控制了后期棉蚜的危害,每年减少用药次数2次以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2006年到2007年,累计推广应用200万亩次。[编辑本段]棉铃虫室内饲养技术的改进 在传统人工饲料饲养技术的基础上,对棉铃虫的卵、幼虫、蛹和成虫的饲养器材和操作方法进行了简化和改进。将产于纱布上的卵经消毒晾干后,直接放于塑料保鲜袋中孵化。 初孵幼虫用毛笔移入特制的带盖10孔饲养盒,每孔1头,孔径和高度为 cm× cm, 接虫前每孔加人工饲料4~5 g,接虫后加盖,直至化蛹。幼虫化蛹后用培养皿收集,直接放于成虫饲养笼中,任其羽化、交配和产卵。采用这一改进饲养技术,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等均有显著提高,棉铃虫的病害明显减少,同时节约饲养成本约50%。[编辑本段]常见疾病 1995-1997年在河北省邯郸、衡水、保定3个市对1-4代棉铃虫幼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能够抑制棉铃虫种群数量变动及导致疾病发生与流行的主要病原菌种类有病毒,包括核型多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和颗粒体病毒;细菌为苏云金杆菌;真菌有绿僵菌和白僵菌。因感病致死的棉铃虫视年度、世代不同而差异显著,平均死亡率为%,高的可达%。研究还表明:棉铃虫疾病的发生及流行与宿主种群、病原菌种群及环境因素关系密切。[编辑本段]其它 棉铃虫有自相残杀的习性,碰到一起会互相争斗,直到一方被另一方吃掉。中科院动物所秦启联博士领导的研究组,通过改进人工饲料,增加适口性,改善饲养条件等措施,终于让棉铃虫“们”可以和平共处了。 昆虫病毒属于微生物,要通过生物学的方法,用病毒感染活体的昆虫进行增殖。首先要在厂房内大量培养活体昆虫,待其长到适当大小,再使之感染病毒病。然后收集死亡虫体。经过分离纯化,获得昆虫病毒,再加工成病毒杀虫剂。过去棉铃虫不能群养使得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新技术使病毒杀虫剂的生产规模和效率提高十多倍。按目前年产两吨、每克含5000亿个病毒单位的生产规模,可以供给无公害防治1000万亩次的农田,减少500—1000吨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棉铃虫群养技术的突破对生物农药的生产意义重大,解决了限制棉铃虫病毒杀虫剂产业化生产的瓶颈问题。昆虫病毒杀虫剂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农药。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害虫不产生抗性。在田间造成害虫世代之间病毒病的大面积流行,属典型的绿色环保型农药。 此外,研究人员还获得高含量的棉铃虫病毒原药。病毒杀虫剂生产工艺中要把病毒从死亡的虫尸中提取出来,常规方法仅可获得每克200亿病毒单位左右的产品;科研人员采用独特的提取工艺,使产品纯度大幅度提高,病毒含量高达每克5000亿病毒单位。1克这样的原药可以加工成防治5亩农田害虫的病毒杀虫剂。应用该项成果而生产的生物农药,于年初获国家发改委生产许可证。
棉铃虫在新疆一年发生3代,老熟幼虫在3~9厘米表土层筑土室化蛹越冬。成虫喜在嫩绿茂密的植株上夜间交配产卵,卵散产于加工番茄植株的顶尖至第四复叶层的嫩稍、嫩叶、果萼、茎基上,每个雌虫产100~200粒卵,产卵期7~13天。初孵化的幼虫,在不受惊动的情况下,先吃卵壳,然后吃叶肉留表皮或钻入未展开的嫩叶中啃食嫩叶尖及花蕾成凹点,3龄开始蛀果,4~5龄转果蛀食为害,5~6龄进入暴食阶段,幼虫转移为害时间多在夜间和清晨,此时有利于防治。成虫多在夜间羽化,白天栖息于植物丛间,多躲在叶背等处,静伏不动,黄昏开始活动,吸取植物花蜜,以补充营养,因成虫趋食花蜜,所以接近蜜源植物多的田块受害重。此外,成虫对黑光灯有强烈的趋性。
棉铃虫属喜温喜湿性害虫,成虫产卵适温在23℃以上,20℃以下很少产卵。幼虫发育时期以25~28℃和相对湿度75%~90%最为适宜。湿度对棉铃虫的影响最为明显,若降雨频繁,相对湿度在60%以上危害严重,相对湿度在75%以上危害猖獗。当雨量集中,遇上蛹期,因土壤湿度大,含水量达30%时,经3~4天,蛹大量死亡,尤其是初蛹期,土壤高湿的影响更为明显。各代卵高峰期遇大雨和暴雨,卵受到冲刷,增加幼虫死亡率。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体翘皮裂缝中、树干基部接近地面处、果品仓库、果品包装器材中结茧越冬。在冀北地区的桃、梨混栽地区,越冬幼虫一般在4月中旬化蛹,成虫出现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
这一代成虫主要在桃树新梢上产卵,第一代幼虫发生于5月,造成桃梢枯萎;第二代卵主要发生于6月至7月上旬,第二代幼虫也主要为害桃、杏等果树的新梢;第三代卵盛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第四代卵盛期在8月中、下旬。第三代开始,幼虫转移蛀食果实。
梨小食心虫俗称梨小,又称东方蛀果蛾、桃折心虫,属于鳞翅目卷叶蛾科。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为害果树嫩梢时,中午新梢顶部出现萎蔫,仔细观察在叶柄基部有虫粪,过几天后新梢顶部干枯死亡,对樱桃树、桃树的幼树生长扩冠影响很大。
为害果实时,幼虫多从梗凹、两果相接处蛀入,蛀入后先在果皮下取食,排出的虫粪比桃蛀螟的细,虫体较大后再蛀入果心,当果实近成熟时,幼虫多直接蛀达果心,果面不易发现蛀孔。
梨小食心虫每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的老翘皮下做茧越冬,少数在树冠下土壤中越冬。黄河故道地区3月份化蛹,4月中旬为羽化高峰期,第一至第二代发生高峰间隔45天左右,第二至第三代发生高峰间隔约35天,以后基本每月1代。
前期卵多产在新梢顶端以下第五、第六片叶的背面,卵孵化后幼虫从叶柄基部蛀入嫩梢,蛀孔处有虫粪,待梢枯黄流胶时,虫已转梢。
幼虫为害果实多从两果相接处蛀入,也有部分从果柄处蛀入,前期小幼虫先在果皮下蛀食,并排除虫粪,幼虫稍大后再蛀入果心,果实近熟时幼虫可直接蛀入果心。
尽量避免桃、梨混栽,防止造成适宜的繁殖条件。
(1)诱集成虫:在前期可用性诱剂加糖醋液诱杀成虫,也可用性诱剂加农药制成诱杀器,每公顷225个左右控制为害。
(2)喷药防治:用性诱剂诱捕器测报成虫发生高峰期,按1个/公顷诱捕器测报,当平均每天诱蛾达50头/碗左右时,每3天查1次卵,卵梢率达1%时开始喷药,可用20%杀灭菊酯乳油2 500倍液,%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1 000- 1 500倍液喷雾。
(3)综合防治:需要结合防治红蜘蛛时,可用20%灭扫利乳油或%功夫乳油2 500倍液喷雾。
一年发生代数因各地气候不同而异。各虫态历期为:卵期5~6天,第一代卵期8~10天,非越冬幼虫期25~30天,蛹期一般7~10天,成虫寿命4~15天,除最后一代幼虫越冬外,完成1代需40~50天。有转主危害习性。一般1~2代主要危害桃、李、杏的新梢,3~4代危害桃、梨、苹果的果实。在梨、苹果和桃树混栽或邻栽的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重,果树种类单一的果园发生轻,山地管理粗放的果园发生重。一般雨水多、湿度大的年份,发生比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