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消费心理学与广告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消费心理学与广告研究论文

广告心理学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广告心理学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本文尝试用广告心理学中的一些理论指导多媒体教学中的课件制作,使多媒体教学课件能有广告般效应,可以始终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激发其兴趣、增强其记忆,得到开发,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心理学、广告、消费者、应用

“广告是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和表达方式,广而告之特定的受众(消费者)有关商品和服务的信息,引起其兴趣并诱导其购买的一种推广和介绍的活动”。要想广告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深入消费者的内心世界,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了解并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规律,以及对待广告的态度等,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一种心理渴望,从而诱发其购买行为。所以在广告的制作和传播的过程中,合理应用一些心理学原理是必要的。

1、广告的心理功能

根据广告心理学研究,一则广告要获得成功,首先必须能够引起消费者的注意,然后使消费者对商品发生兴趣,认识和了解商品,在此基础上产生购买欲望,进而增强购买信心,最后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

2、心理学原理在广告中的应用

怎样的广告才能激起消费者的欲望,促使消费者能持久地购买该广告宣传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呢?这就需要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下面我们分析心理学原理在广告中的运用。

注意理论在广告中的运用

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大多是从广告中来,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广告心理策略中的重要问题,是广告产生效应的首要环节,也是重要环节。不随意注意是指既无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广告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引起消费者的不随意注意。

广告的新异性。人们总是对新奇的东西感兴趣,对生动形象的东西记忆深刻。人们的好奇心总是促使人们做一些尝试。新颖的广告,可以令人耳目一新,精神一振,一下子注意到广告所宣传的内容,并留下深刻的映像。

增加刺激物的运动与变化。大量的心理实验与生活经验表明,动的或变化着的物体远比静止的、不变的物体更容易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街道上很多电子灯牌都把字设置成闪烁的形式就是运用了这一原理。

感知觉理论在广告中的运用

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

联觉在广告中的运用

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联觉”现象。例如,红、橙、黄色会使人感到温暖;蓝、青、绿色会使人感到寒冷。雪碧广告中大量使用蓝、绿等冷色调,并且由人物喝完雪碧后仿佛投入水中的畅快感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其广告词“透心凉,心飞扬”所要传递的雪碧特色。

知觉的整体性在广告中运用

知觉的整体性即知觉的对象是有不同属性的许多部分组成的,人们在知觉到它时却能依据经验组成一个整体。

(1)晕轮效应在广告中的应用

晕轮效用,又称“光环效应”,是指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并不总是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一个人,而往往是根据对别人已有的了解对别人的其他方面进行推测,就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名人效应是一种典型的光环效应。

(2)形状知觉中的眼动研究对广告设计的启示

在形状知觉中,眼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眼动分析可以比较深入地考察人们在观看广告时时的心理活动。

记忆理论对广告的指导

对于广告信息的记忆,是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必不可少的条件。

利用形象记忆优势

产品的广告词应尽量简单明快,朗朗上口,这样可以减轻消费者的记忆负担,就容易记住。如雪碧的“晶晶亮,透心凉”,娃哈哈的“爱的就是你”等这些脍炙人口的广告语,短小精悍,简明扼要,让人们很容易记住产品,为下一步购买做好了铺垫。

鲜活性效应

鲜活性是指当人们在面临解决问题或者作决策时,会从记忆中提取与当前的情景有关的信息,因此,越是容易获取的事情,越是会被人们利用来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而信息或事情的鲜活性就是强烈影响信息获得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很多产品的广告(特别是一些药品广告)都是请用过产品的人现身说法,单单一个人的实力就可以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观点。

避免遗忘

在广告学习中,干扰是指消费者在广告学习和回忆的这段时间内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影响。广告制作要简洁明了,减少广告材料的识记数量;广告信息要适当重复,便于消费者巩固并加强记忆;设置鲜明特征,完善广告内容等等。

3、结论

在商品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广告已经成为商家吸引顾客,销售商品的一个重要手段。因而广告的制作以及传播应以正确认识人的感知特点、注意特点、记忆特点以及态度结构为基础,才能发挥其引起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兴趣与关注,改变人们的消费态度,并最终导致消费行为的产生,卖出商品的作用。

要发挥广告的作用,就要提高广告的吸引力。而要提高广告的吸引力,就要从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入手。大量的实践证明,消费心理学不仅影响广告的关注度,还影响其宣传效果。就其作用与影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心理学以研究人的心理对于某种事物的反应作为对象,涉及范围广。而消费心理学主要研究市场产品营销领域,是指通过对消费者心理需求的研究,对市场营销策略进行调整。心理学应用于市场营销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学科,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具有重要作用。消费者心理学与广告学的结合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当我们在选址房屋装饰的色调时,就会选择一种适合的颜色,阿里增加家庭的温馨感。广告设计要巧妙,才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1、消费者心理学在广告中的作用

广告随处可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接收广告的途径越来越多,然而广告的质量却令人担忧。数据显示,虽然大量的广告播出,但受到人们关注的广告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为此,产品的广告设计要符合消费者心理,具有新颖性、独特性来获得观看者的满意,要真正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应从多角度进行分析,找到消费者的兴趣点,并且广告要短小,并且要持续进行,将消费者的注意力转化为持续的注意。消费者作为主要的参与者,要使其主动参与到消费过程中,引发内心情感参与广告的设计思路中,激发起购买欲望。消费者心理学是针对消费者的特性,将其以广告的形式体现出来。最后,要发挥广告的作用,消费心理学可以帮助消费者将条件转化为成熟的购买行为。广告的核心内容在于其创意,在以往的广告设计过程中,很多广告并为体现出产品的真正特点,让观众茫然。并且很多广告甚至丢掉了主体,存在喧宾夺主的现象。从根本上分析,这一问题就在于没有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没有正确使用消费心理学。消费者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可挖掘消费者的潜在的购买动机,从而激发起消费欲望,刺激消费。广告并不是铺张浪费,要做到点上。如脑白金的广告,采用的就是消费者经常看电视的心理,虽然没有找明星代言,但脑白金的广告通过反复播出的方式,长期以往就会影响消费者心理。当然也有未关注消费者心理而让其产生反感的广告。

2、消费心理学在广告中的影响

能够提高消费者的注意度

广告作用的发挥首先要从消费者的注意力上出发,在消费心理学的影响中,广告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说,消费心理学对于广告的作用就在于将特定的对象联系在一起,广告设计的创意的突出就可以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将创意及时,有效的传递出去。再这一点上,广告创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彩色的物体比黑白的物体更引人关注,动的'物体比静的物体更引人关注,大物体比小物体更引人关注等。在这些原则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广告的设计要始终把传递产品信息放在首位,竞争也是广告作用凸显的关键。如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广告,就是相关的,肯德基借助麦当劳的力量就可以凸显自己的作用,快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同样的广告还体现在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中,两种产品通过多年的竞争,同样吸引了大量的眼球。很多广告都是通过消费者心理学的研究来提高广告的消费意识。

促进消费者记忆

我们在研究消费者心理的同时,要关注广告对于消费者的记忆的印象,一个广告虽然引起了注意,但如何不能长时间记忆,最终转化为购买行为的几率并不高。我们从策略角度分析,要使消费者记住广告,并且能够长时间记忆,广告要使用尽量短的语言,很多广告商不能理解这个道理。但事实上,越简短的语言越能够吸引消费者的记忆,并且在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下,人们不可能记住非常长的广告语言和广告情景。其次,广告语要善于使用韵律和节奏。这会使消费者更富有节奏感,使消费者能够有机会记住。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广告词变得经典,如今年过节不收礼。广告还应使用更多的联想手段,尤其是广告的趣味性,增加趣味性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实事求是,增强广告可信度

广告之所以很难欢迎,很大程度取决于现实中的广告很多存在虚假成分,让消费者对其它广告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为此,广告要抓住消费者的基本心理,做到实事求是,增强广告的可信度。注重广告的效果,首要问题是不能过分的扩大广告的反应,而是要具有权威性,增强了广告的可信度,使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转化为消费行为。第二,使用消费者体验的方式进行广告的设计与宣传。尤其是当新产品问世时,广告是十分重要的,单纯的宣传很难获得消费者的注意。广告要适度,做到逐步渗透,这样才能不断的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减少其顾虑。

3、总结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广告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广告的真实性也在受到质疑,要提高广告的质量上,要注重消费心理学的运用,通过消费心理学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发挥消费者心理学在广告中的作用,促进广告的作用发挥。

广告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型学科,内容涉及心理学和广告学的相关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让学生在短期内掌握其专业知识,还会使课程枯燥无味,无法完成最终的教学目标。为此,本学期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目的,以广告心理学为中心内容,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组织形式的课程教学改革,并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下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在教学过程中系统利用成员互动促进学习,从而协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布置需要完成的任务,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制订计划,分工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获得知识经验并将其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当中,从而建立同类问题的解决机制。这种教学活动将自学与协作、小组交流与教师辅助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有利于增强其合作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小组合作教学的实施

1.分组。分组以班级为单位,教师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依据学生的性格、兴趣、能力和特长等,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学生和教师共同选出各小组组长,小组内部讨论分工。

2.授课。教师采用课堂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讲授广告心理学相关的知识、概念,使学生对广告心理学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自选感兴趣的主题,汇报某一成功的广告案例。各小组按照组内分工分头收集整理资料,并把自己负责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汇报(形式不限)。教师和其他小组一同给汇报小组评分,汇报结束后其他小组可点评或提问,最后由教师对各小组进行综合点评。

4.效果评价。课程结束时教师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调查学生本次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度以及对该课程的满意度等。

三、小组合作教学的成效

1.营造出积极的学习气氛。不同于以往沉默的课堂,在此次广告心理学教学活动当中,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分享各自收集的资料,交流自己的想法,课堂学习气氛格外活跃。在此次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而且,学生通过自己查阅文献,相互交流,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2.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分工合作,不仅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另外,这一次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真正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学生在体验到学习乐趣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3.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课程结束时,班级学生间的交流增多,班级的凝聚力显著增强。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很高,对小组合作学习法有着较高的接纳度。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建议

根据此次实践教学的情况,笔者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在于各成员的有效互动。因此,每个小组都应由不同水平的成员组成,合理划分小组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其次,合作学习虽以学生为中心,但教师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也是参与者和引导者。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提供有效指导。

最后,教师要对小组合作进行有效评价,评价结果既要反映学生的个人成绩,也要反映小组合作的效果。

有点大众化 瞒目性

消费者应该是为个人的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社会成员。消费者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商品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消费者心理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老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摘 要:老年消费者群体,与其他几个年龄层的消费者比较起来,有其自身固有的消费心理,对其消费心理进行深度分析,有利于企业在此基础上,确定有针对性的,务实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老年消费者 消费心理 策略

一、引言

据资料显示,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

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的飞速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提升,中国人的人均寿命得到了相应的延长。老龄化问题显现出来,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笔者看到一个资料,在我国总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接近二亿,相当于日本和印尼人口的总和。站在营销的角度,这一人口环境,是不可多得的市场营销机会,若要有效地把握这一机会,应对老年消费者,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的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理性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与展望,以此作为制定与调整营销策略的依据。

二、老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1、消费习惯趋于稳定

老年消费者在几十年的生活实践中,不仅形成了自身的生活习惯,而且这种习惯趋于一种稳定的态势,岁月的磨砺,并没有太大的改变。由于年龄和心理的因素,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消费观较为成熟,自己认准的事物、态度比较执着。对消费新潮显得比较木讷、迟钝,往往以一种审视的态度,看待周围的消费事物。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七十年代正是对新事物比较敏感的年轻人。他们对当时市场上的新事物,如上海产品中的中华牙膏、扇牌香皂、春雷收音机、凤凰自行车、绿叶衬衫、百雀羚护肤霜等等,在消费上引以为荣。目前虽已进入暮年,对这些牌子中的某些产品,仍然一如既往的喜爱。这就是形成的消费习惯所导致的,时光的流失,这种消费习惯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2、消费追求实用价值

老年消费者把商品的实用性作为选购时的第一考虑的问题。这类消费者群体对消费品讲究方便实用,质量可靠,安全舒适。消费品颜色、式样如何、品牌的知名度有多高、包装是否华贵,没有刻意的追求。如宜昌本土的“步步升”布鞋,纯手工制作的“千层底”布鞋,从式样上看,已是土得掉渣,年轻人是不屑一顾的,但老年消费者却如获至宝。因为这种鞋穿在脚上舒适、透气、轻便,这一固有的产品特点,致使该产品一经上市,就引起了老年消费者的踊跃购买,一度时期还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

3、追求消费品的便利条件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消费者的生理以及心理机能呈下降趋势。某些消费品,特别是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消费品,如电脑、手机等,他们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本土的三峡商报曾刊登了一篇读者署名文章,标题是“智能手机,中老年人玩不转。”真实的刻画了老年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所面对的实际问题。因此,注重消费品的易学易会,操作方便,减轻体力和脑力的负担,是老年消费者非常注重的一个问题。

4、消费需求结构呈现变化

生理机能的衰退,体质的下降,抵御疾病能力的减弱,导致老年消费者对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相比较而言,穿着类及其奢侈品的消费需求量则呈下降趋势。因为这类消费者由于年龄的增长,岁月的磨砺,越来越变得务实多了,青年时代的那种追求流行、时尚的消费心理慢慢地淡化了。比如,我们通过对市场的观察,发现一些健身用品(如健身椅、健康床等)经营的商户,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采用免费体验的促销方式,由此吸引更多人前来参加体验,其中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年消费者居多,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做法,使体质得到增强,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5、补偿消费日益凸显

现在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经历的青年时代,正是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低迷的六七十年代。消费生活中的吃饱穿暖,是人们非常满足的一个消费目标。

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吃讲营养,穿讲漂亮,用讲高档,住讲宽敞,青年人成了这一消费新生活中的主力军。与青年人相比,老年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生不逢时的失落感,若不再加入到这一消费新生活之中,恐怕时间就来不及了。因此,对过去消费生活中不满足的补偿,成了当下老年消费者的一种主要消费心理。如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一二线城市。老年消费者的补偿性消费,比较突出的表现出来。人们穿亮丽的服装,蓄时髦的发型,以至于一些老年消费者,从背后看,人们误认为是年轻女性。甚至有些老年女性消费者,拉着自己的老伴,走进婚纱摄影楼,补拍婚纱照,为自己的婚姻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些都是补偿消费心理在消费行为中的具体体现。

三、适应老年消费者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

为了适应老年消费者消费心理的需求,企业要深入到这一类型的消费者群体中,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根据掌握的相关资料,以此为依据,制定可行的营销策略。一般来讲,有以下几种策略可供参考。

1、产品策略

企业应根据老年消费者对消费品求实、求便的消费心理,开发出适合老年消费者需要的各种消费品。比如食品,老年人的肠胃功能不好,消化能力差,企业为老年人提供的食品,应具有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特点。服饰方面,老年人新陈代谢能力减弱,四肢活动能力差,企业为其提供的服饰,应具有舒适、透气、实用的特点。用品方面,老年人动手能力差,反应能力低,企业为其提供的用品,特别是手机、电脑、以及健身用品,应做到使用说明书通俗易懂,容易理解,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企业并能给消费者提供使用前的演示,使用中的手把手的指导,使用后的维修保养服务,使之服务尽善尽美,人们心满意足。

2、价格策略

不同年龄层的消费者,对价格反映的程度是不一样的,青年消费者,如果是自己看中的商品,价格高低对他们的购买决策没有太大的影响。针对这种类型的消费者,其价格策略,可实施撇脂定价策略,以迎合他们求新、求美的消费心理。而老年消费者,与其不尽相同,他们中间的许多人,求实、求廉的消费心理比较浓,据此,实施渗透定价策略比较适合,以其中低价格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为这种类型的消费者已经退休,经济收入相应减少;其次,过去生活的苦难经历,使他们形成了一种勤俭的生活习惯,这种策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在老年消费者中,有一部分特殊的人,比如,从白领阶层和知识界退休下来的老年消费者,他们有较高的退休收入,而且追求消费品中的新颖、时尚,消费热情有增无减。据此,企业对这一部分老年消费者,应提供一些质量上乘,档次较高的高价位老年消费品,以满足他们求新、求名、求美的特殊消费心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一个大的老年消费者群体中,价格策略应做到因人而异,而不应当是一个单一的模式。

3、广告策略

广告是宣传与介绍商品的一种形式,相对于青年消费者群体,老年消费者由于生理以及心理机能的下降,对广告中的产品,其接受的兴趣要远远地低于青年消费者。据此,广告策略的运用,要与老年消费者的认知度做到吻合。人上了一定的年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变弱了,生活节奏变慢了。因此,涉及到老年消费者的消费品,其广告的制作,如电视广告,应尽量避开情绪激昂,快节奏的画面,取而代之的是叙事式的,对话般的,家人团聚式的。如保健品中的品牌“黄金搭档”,其电视画面是一位老大爷,背着自己的孙子,拾级而上的身影,说明老大爷身子骨硬朗,又显得温馨备至,同一个年龄层的老年消费者更容易接受这个产品。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广告策略的运用,不仅仅要具备真实性,更应该具有艺术性,具有了这二种属性的广告宣传的产品,才能够成为人见人爱的产品。

4、服务策略

服务策略主要体现在售前、售中与售后三个方面。比如:老年健身用品中的健身床的销售,售前服务是销售人员给有兴趣的老年消费者介绍产品的性能、作用以及给人们所带来的利益,使人们对该产品进入认知状态,为购买获取第一手资料。售中服务是销售人员让老年消费者在健身床上作消费体验,使之产生欲罢不能,爱不释手的消费心理。一些老年消费者由于多次的、不间断的体验,感觉良好,似乎身体上的不适感有较大的缓解,由此,不惜破费,把这张床搬回家,自由自在地体验,企业实现了销售的目的。售后服务,即销售人员给这一类型的消费者送货上门,安装调试,并进行使用时的指导。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人们打心眼里感激你,并通过免费的义务宣传,扩大企业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为企业带来营销效益。

综上所述,重视对老年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有利于企业根据老年群体特殊的消费需求,开发出与其相适应的产品,并不断地扩大这一市场的广度与深度,使老年消费者市场和其他各个年龄层次的消费者市场共同得到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消费者心理论文2000字

研究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可提高消费效益;对于经营者可提高经营效益。任何一种消费活动,都是既包含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又包含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消费心理学的有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消费心理学的有关论文篇一

《浅析消费心理学在电信营销中的应用》

摘要: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市场营销形成的交叉学科,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完善理论体系后,一直在影响这众多行业的营销实践。本文立足电信行业,分析消费心理学中在电信营销中的主要有效因素,并在家庭融合套餐的营销中实践,针对性的改造整体营销场景和环节,显著提升了业绩,从而验证了电信营销中应用消费心理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运营商

一、引言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市场营销形成的交叉学科。虽然1901年W・D・斯科特就提出“消费心理学”(consumerpsychology)的术语,上个世纪二十到六十年代在西方心理学实验的大潮中,消费行为和心理方面的研究也颇占一定比重,但消费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形成自己的体系,一般认为是1965年以后。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拓展,才逐步传入国内。因此消费心理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

它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研究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可提高消费效益;对于经营者,可提高经营效益。

随着上个世纪,国内电信行业引入竞争,近几年各大运营商陆续获得全业务牌照,对销售能力越来越重视,细分客户群、数据挖掘、顾问式销售等众多新兴营销方法纷纷被引进。在这一基础上,消费心理学也受到了关注。

二、电信营销中的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是从过程化的观点来看待消费行为,即认为,消费者行为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消费者掏出现金或信用卡买到商品或服务那一瞬间发生的事情。电信产品一般是作为一种服务存在,即便在3G/4G时代,移动通信伴随着手机实物交易,但运营商关注的仍然是对服务的选择和购买行为。因此,本文主要关注消费心理学科的理论框架中,与以提供无形服务为主的电信营销结合紧密的部分,即产品为无形服务情况下的特点。

此时,传统消费心理学中比较重要的文化、种族、民族、伦理、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力相对较低,而下面侧重分析消费动力、消费者知觉、决策与购买过程三个方面。

1.消费动力。消费动力,在人们想去满足自己某种需求时产生。这种需求是消费者现状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根据亨利・莫里(HenryMurray)的研究,需要可以大致分为成就需要、归属需要、权利需要和独特性需要等类别。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也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根据他的观点,人们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以后,主要关注的就是社会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

从电信服务或产品本身看,主要是满足安全需要和社会需要,现在的移动通信和互联网将人们与他人紧密联系起来,“地球村”的概念正是这种社会需要得以满足的真实写照。但对特定的运营商而言,这种层次的满足属于解决客户的刚性需求,不能影响消费者在不同运营商之间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触动客户的自我实现或独特性需要。比如高端手机在现代社会也是身份象征,这类满足客户个性诉求、彰显客户个人价值的服务才能形成差异化。

2.消费者知觉。感觉是指我们的感知受体(如眼睛、耳朵等)对一些基础刺激(如声音、光、色彩等)的直接反应。知觉是我们对于各种感受进行选择、组织和解释的过程。对电信营销而言,运营商的商标、品牌设计具有品牌意象和品牌人格,会对消费者自身的性格觉察具有暗示性,同时各类有形的广告宣传、实体门店布置也会以声、光、色等形式影响消费者知觉,从而影响其消费过程。

以颜色为例,不同的广告色调在中国是暗示不同情绪的,红色、橙色等暖色调使人有被唤醒的感觉,而蓝色等冷色更使人放松。因此有形的产品呈现在蓝色背景中的效果要好于红色背景。移动通信方面,绿色的点缀不仅吸引人注意力,也暗示着安卓手机系统。

3.决策与购买过程。消费决策大概是被研究得最多的环节,也是经营者最关注的。一般而言,决策都是经过问题认知、信息搜寻、方案评估、产品选择四个环节后最终产生结果。但在一些高卷入的购物中,消费者不会那么理性,例如冲动购买某些所谓“特别惊喜”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营销者必须关注影响目标市场的环境特征,比如产品摆放等。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冲动消费对营销方往往有利,但营销过程和后续产品处置时,营销方要慎重参与,一个冲动但后悔的消费者,会对其他潜在消费者搜寻信息、比较方案的环节产生巨大反向作用。

相反,对于理性的消费者,则需要关注上述四个环节,特别是信息搜寻和方案评估阶段,以促成对销售方有利的选择。

在个体决策之外,运营商还经常要遇到家庭决策,这时需要考虑到性别角色和决策责任。在传统家庭中,丈夫倾向于比妻子权力大,更多的独自选择汽车、电脑等符合男性社会角色的产品,而妻子可能更多的选择装饰、家居产品等。因此,搞清楚谁做决定,对市场人员来说是个重要问题。

三、以家庭融合套餐为例实践分析

融合套餐是包含电话、手机、宽带、网络电视等的综合打包业务,实际上是通过产品间的价值让渡,提升全业务的市场份额,提升客户价值。它是中国电信的主流产品之一。本文就以此为例,分析消费心理学在其中的运用和实效。

1.针对不同人群的销售卖点。根据笔者在三个中国电信自有营业厅的跟踪,在运营商采购家庭通信服务的以妻子为主,而男性角色为公司采购通信服务较为常见,但这也同样是营销其家庭通信产品的机会。因此,消费动力和家庭决策的概念在这里得以应用。

在设计营业厅销售话术时,按照销售对象进行分类。“比一比算一算、全家话费少一半”,对套餐整体价格与其中单个产品累加价格进行比较,契合传统家庭中妻子负责家庭财政管理的角色,在她们的决策过程中,这是在方案评估过程中的关键点之一。“明星手机加入套餐也能享受套餐折扣”,对三星最新款旗舰机型的介绍,一下子将商务男性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配以机场贵宾厅等特色服务的解说,商务男性虽然是来为公司跑腿,但个性诉求和个人实现的需求瞬间膨胀,并且能以惊喜的价格满足这刚被点燃的需求,冲动消费的可能性大增。

消费心理学的有关论文篇二

《消费心理学在服装营销中的应用》

摘要:消费心理学是研究销售者与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的学科。其对服装的营销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营销人员将消费心理学应用到实际的销售活动中可以拓展服装销售渠道、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增强营销人员对营销活动的认识。消费心理学的应用在服装销售中具体表现为营造良好的服装销售环境、致力于顾客忠诚度的提高、创立和发展自身的品牌和重视广告在服装销售中的作用。

关键词:消费心理学;服装销售

1.研究背景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同营销学相互结合的产物,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是一门研究销售者与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的学科。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认识到它的意义,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使其顾客忠诚度、消费阈限、顾客注意等理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另外,一些一线营销人员也开始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并获得一定的收获。当前,消费心理学已经成为营销人员提高销售效率,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它能够帮助营销人员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并依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产品的设计、品牌的创造以及广告的应用进行完善,从而有力拓宽自身的营销渠道和提升企业的利润水平。本研究将探究消费心理学在服装销售中的意义,以增强人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在此情况下,本研究还将细致分析具体的应用措施,丰富相关的理论研究,并为一线的营销人员提供理论借鉴。

2.消费心理学在服装销售中意义

消费心理学有助于拓展服装销售渠道

消费心理学对服装营销的重要意义表现为其提高营销成功率,增强服装企业的盈利能力。[2]消费心理主张营销人员要关注消费者的心理年龄特征,根据其特征来开展营销活动。例如,一些销售人员意识到老年人对健康、保健有一定的心理需求。于是,他们便根据老年人的这种心理特点,在介绍衣服的时候有意识地强调它在保健方面的作用,激发老年人的购买欲望,提高了消费的成功率。另外,消费心理学还强调消费者要关注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使他们具有愉悦的心情。一个人的消费不可避免要受到其心情的影响。良好的心情往往能够促使消费者完成消费行为。营销人员通过消费心理学能够把握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并为其良好心情的形成采取积极的措施,使消费者具有比较好的心理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营销的成功率。

消费心理学可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顾客忠诚度是消费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顾客一旦对某个服装品牌或者商店具有高的忠诚度,其能够将更多消费行为指向这一品牌或者商店。有时候,他们甚至可以对品牌进行维护和推广。[3]例如,劲霸男装通过广告宣传、品牌打造和产品设计,提高了顾客的忠诚度。顾客忠诚度的提高促使以往的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且还带动更多的顾客去购买这一品牌的服装产品。营销人员通过消费心理学能够认识到顾客忠诚度的概念以及它的重要性。这可以促使他们对顾客忠诚度的关注。对顾客忠诚度的了解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营销人员可以获得提高顾客忠诚度的具体措施。他们能够利用这些措施,提升产品在顾客中的形象,保证他们消费行为对象的稳定性。这对于提高企业营销效率,提高其盈利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消费心理学能够增强服装营销人员对销售的认识

成功的服装营销人员不仅要对产品有充分的认识,而且也应该对行销行为具有正确的意识。正确认识营销活动可以帮助营销人员更为全面系统把握服装营销行为,从而使自身的服装营销技巧能力有一个显著的提高。消费心理学则为服装营销人员这种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机会。通过了解和学习消费心理学,服装营销人员可以认识到销售的过程不仅仅只是一个推销衣服的过程,更是一个推销服务的经过。[4]这可以促使服装营销人员在营销过程中注意自己的服务质量和对待客户的态度。除此之外,消费心理学还促使服装营销人员开始关注消费者的心理状态。大部分服装营销人员在销售过程中只关注消费者的行为,关注他们是否关注产品。但是,却很少关注他们在消费过程中的心理机制。比方说,一些营销人员比较少关注消费者购买衣服的真实心理动机。这导致他们在推销产品过程中的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降低了营销的效率。相反,营销人员可以以消费心理学为指导,关注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产品注意、消费情绪等心理内容,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营销行为的针对性性,使自身的营销行为效率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

3.消费心理学在服装销售中应用措施

营造良好的服装销售环境

消费心理学认为良好的销售环境可以使消费者保持比较愉悦的心理状态,增强他们的购买动机。[5]依据这一理论,服装营销人员在销售衣服过程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服装销售环境,从店面设计和服务态度两个方面提升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在店面设计方面,营销人员应该根据销售服装针对的具体群体,来进行服装店面的设计。这种设计应该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以便招揽更多的顾客。例如,一些营销人员便会根据儿童好奇心强和好玩的心理特点,在店面的设计上设当加入趣味性的图案,来提高儿童消费者的注意。比方说,一些营销人员在店面上画上喜羊羊、灰太狼等儿童喜欢的卡通人物,提高儿童到商店的兴趣。这便有效拓展了服装的营销渠道。又如,一些销售人员在销售青年人衣服的时候,便可以根据他们喜欢流行、追求时髦的心理特点对店面进行设计。他们可以在店面的装饰以及布置上加入更多的韩日元素,吸引更多青年人到该店从事消费活动。除了店面设计外,营销人员也要关注自己的服务态度。良好的服务态度有助于客户形成良好的心境,提高销售行为的成功率。例如,营销人员在介绍衣服的时候需要面对微笑,表示对客户的尊敬和欢迎。又如,营销人员在销售服装的过程中还需要关注消费者的非语言行为。很多时候,非言语行为比言语行为更能放映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当营销人员在介绍衣服过程中发现客户出现不愉快的非言语行为的时候,其要改变营销的策略和方式,以保证营销的方式能够与客户相互契合。

致力于顾客忠诚度的提高

提高顾客的忠诚度能够保证营销渠道的稳定和拓展,促进营销活动的开展。顾客忠诚度的提高需要服装营销人员在销售过程中持有真诚的态度。在介绍衣服的过程中,营销人员难免有一点夸大之词。这对于营销营销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6]但是,服装营销人员要把握尺度,避免过分夸大产品而出现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欺诈消费者在短时间来看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营销效果,但是却无助于顾客忠诚度的提高。其最终的效果是影响产品的声誉,导致销售产量的降低。提高顾客的忠诚度还需要保证服装产品质量。良好的服装质量方能提高顾客的忠诚度,提高企业的声誉。因此,对于产销一体的服装企业,销售人员要加强同生产部门员工的联系,对其生产的服装产品进行监督,保证销售的产品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而对于没有具有自身生产部门的销售人员来说,其在选择衣服供应商的时候要注意他们的声誉,严把质量关,避免买到质量低下的衣服。销售通过优质的衣服,本着诚实的营销原则,可以提高顾客的忠诚度,保证产品具有比较好的销路。

创立和发展自身的品牌

消费心理学认为品牌产品相比于普通的产品能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从而导致销售行为的发生。根据一个理论,营销人员应该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致力于自身品牌的形成和发展。首先,营销者要重视衣服的特色。衣服具有运动装、西装、夹克等多种类型。这就决定了衣服企业在打造自身品牌的过程中要专注于某个领域,而不能选择“全面出击”。否则企业将会因精力和财力过分分散而降低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服装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打造自身品牌的时候,要关注某个领域。例如,李宁公司便将大部分精力花在运动服装上。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借用李宁在运动界的巨大声誉,为品牌的形成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另一方面,运动服装营销在建立在完整的运动用品的营销体系之上,能够借用其他运动产品来提高自身的声誉。这也使李宁公司的运动服装具有比较大的市场优势。除了专注于某个领域之外,服装企业在形成和发展自身品牌的时候还需要重视服装的设计创新。服装的设计应该重视创新,保证其能够不断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样的服装设计能够为市场营销活动提供巨大的优势。服装营销人员可以借用设计上的优势,提高本企业服装的名声,形成巨大的品牌效应。因此,营销人员在创造品牌过程中要注意与设计人员的联系,及时反馈市场的信息,保证服装设计人员能够根据具体的信息开展设计工作。最后,品牌的形成还需要营销人员能够提供良好的服务。衣服营销在一定意义来说是在买服务而不是买衣服。因为当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衣服产品在设计和质量上差异性不大。在这种情况下,营销人员的服务质量便成为一个服装品牌评判的重要依据。营销人员可以在消费心理学的指导下,具体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群体的心理特点以及需求,便能够以此为基础采取针对性的服务措施,来提升顾客的购买兴趣。这促使顾客在购买衣服的同时,也能够获得良好优质的服务。这无疑对衣服品牌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重视广告在服装销售中的作用

消费心理学认为产品的广告可以吸引顾客的注意,扩大产品的影响力从而提高营销的效率。将这一原理应用到服装销售中,服装营销人员要发挥广告服装销售中的作用,提升服装产品的影响力。例如,劲霸男装在广告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它利用中央电视台这种影响力巨大的品牌,对自己的夹克产品进行了宣传,提高企业服装产品在公众心中的地位。又如,皮尔卡丹为了打入中国的市场,在1979年举办了服装展示会。皮尔卡丹通过这种独特的广告形式,吸引了当时的中国大众,给人们留给深刻的影响。这为皮尔卡丹以后的营销活动创造了有利环境。

参考文献:

[1]林敏,雷蕾.转换成本及其对顾客忠诚影响分析[J].企业活力,2007(9)

[2]曾建,平代峰.生态视域下的消费文明[J].哲学动态,2009(2)

[3]张建平.世界不同国家消费模式比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2)

[4]张亮.电子服装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J].国际纺织导报,2008(6)

[5]张海波,张艾莉,郭平建.浅析我国服装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商场现代化,2009(30)

[6]彭穗,彭勃.论危机下的服装品牌策略[J].企业家天地,2010(3)

消费心理与广告研究论文案例

第一案列,用到了人性中的占便宜感和荣誉感。如果价格定在50以下,则会失去很多买主,因为有时候价格上的数字也能给人地位感和荣誉感。59比60其实只便宜一分,但在档位上是便宜了10.让用户觉得自己还是占了一点便宜。

摘要:本文通过对消费心理和广告学的分析,阐述了消费心理和广告研究的密切关系。关键词:消费心理 广告学 营销想象力 消费心理与广告研究消费者心理在消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往往会受到其心理的影响;而广告的地位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影响很巨大的,恰当的利用广告的效应,结合消费者的心理,会带来不一样的消费效果。一.消费心理分析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行为和过程,是社会进步、生产发展的基本前提。消费的主体是人,需衣食住行,且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因此,研究消费不能脱离对消费活动中人的研究。对人类消费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和行为表现的研究,构成了消费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一)影响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内部因素。1.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任何心理活动都有它产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这些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消费心理学通过研究每一过程的发生、发展和表现形式等的规律性以及三个过程之间的联系,可以发现消费者行为中包含的心理现象的共性。2.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人们在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反映出来的个人特点和相互差异,是形成消费者不同购买动机、购买方式、购买习惯的重要心理基础。3.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需要和动机是消费者进行各种消费活动的源泉和推动力量,也是我们研究消费者的出发点。4.消费者的生理因素。消费者由于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机体构造方面的特点和差异,会导致消费行为的各种类型,这也是生产、经营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中必定要考虑的问题。(二)影响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外部因素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不仅受个人因素影响,还受到他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因而人与人之间的消费活动又有相同之处。而且,只有从社会因素对其影响的角度来研究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才能科学地解释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并为消费心理和行为的预测提供切合实际的依据。外部因素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较主要的因素有:1.社会因素2.市场因素3.商品因素4.自然因素影响消费者的客观外部因素不同,反映出的心理、行为也就不同。二.广告学:所谓广告,从汉语的字面意义理解,就是“广而告之”,即向公众通知某一件事,或劝告大众遵守某一规定。但这并不是广告的定义,而是对广告的一种广义的解释,说明广告是向大众传播信息的一种手段。从狭义解释,广告则是一种付费用的宣传。美国小百科全书的解释是:“广告是一种销售形式,它推动人们去购买商品、劳务或接受某种观点。广告这个词来源于法语,意思是通知或报告。登广告者为广告出钱是为了告诉人们有关某种产品、某项服务或某个计划的好处。”美国人格林沃尔德在1973年出版的《现代经济词典》一书中,对广告一词作了如下解释:“广告是为了达到增加销售额这一最终目的而向私人消费者、厂商或政府提供有关特定商品、劳务或机会等消息的一种方法。它传播关于商品和劳务的消息,向人们说明它们是些什么东西,有何用途,在何处购买以及价格多少等细节。” 广告的广义定义,有各种说法。前文在有关广告的定义中,曾经提到过,广告是一种传播方式或传播活动。在社会中同样普遍存在的另一种传播方式或传播活动,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宣传”。在广告业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之前,广告与宣传这两种传播活动,似乎难以区分,公众都将宣传视作广告,或视广告为宣传。根据《辞源》的解释,宣传是用语言或文字公告大众。与广告并无什么区别。但现在普遍认为,宣传和广告有明确的区别。所谓宣传,就是持有一定的社会政治立场的人——宣播者,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将自己所信仰或支持的政治主张公布于世,以谋求激起大众的思想感情,使之采取一定的行为和表示一定的态度,支持宣播者的政治立场。宣传的主要特征,是其所特有的煽动性和政治目的性。它的最根本目的,是为宣播者谋取政治利益服务。宣传不需要付费用,它的目的也不一定是为了推销商品或劳务。广告是以广告主的名义,通过大众传播工具,传播商品或服务的优点、特色和顾客所能获得的利益,谋求激起大众的购买欲望。广告是以扩大商品销售为目的的,是要支付费用的。这一点是与宣传的重要区别。将宣传与广告的区分归结于政治动因和经济动因,把宣传归诸谋求政治利益,把广告归诸谋求经济利益,这样做更符合实际。这样,西方社会的竞选活动和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普法活动,归类为宣传;而为推销商品和劳务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应归类为广告。广告不能使大众采取一致的行为和表示一致的态度,这是它同宣传之间的区别,但是,在广告顾及到消费者的直接的和切身的利益并对这种利益作出承诺之后,即可能激起消费者的购买行动。商品包装是广告构成要素的一个组成部分,商品包装大有学问,其中的心理学问题也很值得研究。包装的功能:(一)保护商品。人的衣服穿少了会伤风感冒,商品包装质量不好,就会使商品变质和损坏。包装的直接目的是保护商品的内在质量不受损伤,这是最基本的功能。这一基本功能是指商品从进入流通领域到达消费者手中,保证其使用价值和附加价值不受损害。商品从企业到消费者手中这一过程,要经过多次的搬运、装卸和储存,如果没有良好的包装,商品必然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丧失商品的使用价值和附加价值。实现保护商品的功能,是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基本原则,达不到这一原则,就失去了包装的意义。消费者见到设计科学、外观完好的包装,就会增加对商品的信任和心理上的安全感。(二)吸引注意。在超级市场,商品琳琅满目,千姿百态,如没有营业员的拿递、介绍,或消费者没有明确的购买目标和特定的品牌偏好,则购物往往会感到茫然无措。因此,那些具有色彩鲜明、构图精美、造型奇异、文字醒目等特征的包装,往往使消费者爱不释手,促成购买。(三)传递信息。包装上有关商品功能作用、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的表述,能使消费者增长知识,加深对商品的认识;有关商品重量、效能参数、优点特色等说明介绍,便于消费者在商品中进行比较;有关原料成分、加工方法、出厂日期、检验标记等内容,可以解除消费者的疑虑。消费者如果是初次购买某种商品,得不到必要的商品信息,就不能作出正确、迅速的选择。(四)为商品增色。包装使用不同的原料质感,不同的颜色图文,使商品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审美价值等心理功能得以更好地显现。包装的安全便利、复合用途、突出商品,都能从不同角度迎合消费者多方面的心理需要,增加商品的魅力。(五)促进销售。 随着自动售货方式的扩大,消费者生活习惯的变化等诸因素,包装已从最初的防损、防污的功能逐步扩大到促销活动等具有附加意义的功能。如我国江苏生产的“芭蕾”珍珠膏,不仅畅销港澳,而且远销到法国、美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其原因除了它的内在质量较好外,还在包装上下了功夫。他们把包装的外盒设计成白底色,中间画着一双灵巧的手,托着一颗晶莹醒目的金色珍珠,雍容华丽,十分突出。在把瓶装珍珠膏装入纸盒后,又在瓶盖上面放置一个小巧的泡沫塑料托盘,里面放着一支镶有一颗珍珠的小别针。当你打开纸盒,一支闪闪发光的珍珠别针立刻跳入你的眼帘。这特别能吸引妇女的喜爱。说明书上还写明,如果自用,买50瓶以上,还可以串成一条珍珠项链。“芭蕾”珍珠膏因此名声大振,销售日增。在现代经营中,广告包装对于促进销售的作用绝不可低估。美国当今化工行业中最大的杜邦化学公司曾提出著名的“杜邦定律”:即有60% 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装潢而进行购买决策的。因此,如何设计适应先进的销售方式和消费者乐于接受的商品包装,已经日益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重视。三.消费心理与广告学:就消费的本质而言,企业应当贴近顾客,作为企业就应该去满足顾客的需求,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让我感受到是脱离了经营的现实,过于热衷于竞争游戏,而不是从事围绕顾客消费心理所展开的日常工作。在过去的接近30年间,绝大多数领域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制造活动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成本在大幅下降,供应活动正努力向即时管理方向过渡,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企业内部大量的文字工作被替代,管理人员的数量也在减少等等,但是,我最为惊讶的是在这一切努力的背后,对于顾客所做的努力并没有太大的改变,确切的说就是企业的经营没有什么改变,人们在营销上的努力并不明显。但是,正如西奥多.莱维特所言:“企业的目的就是吸引并且留住顾客。如果不能吸引一定比例有购买能力的顾客,企业就不可能存续。顾客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总是有许许多多的选择,而他们购买的其实不是产品,而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案。企业只有不懈努力,帮助顾客更好地解决问题,也就是为他们提供更加出色的功能、更高的价值和更加便利的服务,才有可能生存和繁荣。” 企业真的能与时代同步吗?回答是企业必须与时代同步,进入21世纪,有部分企业意识到这个时代的变化,开始调整自己的方向和定位,有些企业开始的“客户经理”的努力,开始构建与顾客更紧密的关系,围绕关键顾客群展开顾客关系管理等等,更有成功的企业运用对于顾客细分需求的创新,开始了超越同行,引领变化的成长。但是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并没有真正做到更深入更贴近地了解顾客,他们还在沿用过去对于顾客的定义,简单的已地域或者年龄来划分或者以购买规模来划分。这些企业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并不了解顾客到底需要什么?西奥多.莱维特指出:“企业首先必须了解顾客心中的“更好”是什么。为了弄清这一点,然后弄清有哪些工作应当完成,并以高超的智慧、热忱满怀去完成那些工作,我们就必须拥有想象力。”在西奥多.莱维特看来“如果不能发挥营销想象力,不发挥热情当的神奇力量,现代营销科学和深度分析都只会是百无一用。世人总是希望找到一些简便的方法和精细的计划,来解决他们碰到的问题。现在管理者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他们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个世界到处都是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这些对手在不停地发明新产品、寻找提供这些新产品的新方法,以此绕过那些根深蒂固的旧事物,远远地跑到了前面——那就是拜他们的想象力所赐。所以,即使是那些根基深厚的企业,也必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要知道,正是他们的想象力,还有他们的前辈们的事业心,把他们带到了现在这个位置。”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事实上每一个走在同行前面的成功的企业,都是在满足顾客需求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给顾客以全新的感受和帮助,也正是这些企业能够做到这一点,让顾客感受到“物超所值”,顾客才不断的与企业互动从而使得这个企业能够走在行业的前端。经历过市场变化洗礼的企业,会认识到全世界的商业惯例都面临着同一种情况:商业惯例中的很多假设,只要有想象力和胆识,并且坚持不懈地发起攻击,它们就会轰然倒塌。成功的企业总是能够运用想象力,去抓住市场边界不断消融甚至消失所带来的大好机会。花旗银行对于金融产品的想象力开启了金融创新的新时代,宜家家具的想象力使得家具和家居的个性化得以实现,阿里巴巴对于互联网的想象力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分众传媒对于楼宇的想象力让广告变换了新的展示力量。西奥多.莱维特对于“营销想象力”的界定和阐述给予我们一个更为宽广的视角,也给了我们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如果我们切实的理解和具备营销想象力,对于顾客真实的理解加上可实现能力,企业就一定能够与时代同步。“未来几乎肯定是一个新的未来。通信、旅行和运输的平民化,让我们的各种习惯都变得接近,而决定我们的行为和消费的就正是我们这些习惯。从主要梗概来看,各地的这些习惯都会越来越相似。抗拒或者抵制这些习惯在商业上的含义,就是重蹈一些傲慢的老公司的覆辙——这些公司躺在商业世界的坟墓中,无人识得或者已被人彻底遗忘。”这是西奥多.莱维特说的一段话,我借此来作为自己的结束语,也正如西奥多.莱维特本人在序中写的一样“我希望,读者能从本书中发现许多可以立即付诸实践的东西。但是,我更加希望读者的认知系统可以因此得到些许提高,他们的营销想象力会得到极大的激发,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效。”事实上,这些智慧也是最近才表露出来的,实质上就是对企业赢得成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做了几条简单的总结:1. 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和留住顾客。2. 要达到这个目的,你必须生产出人们想要并且重视的产品和服务,并以相对于竞争对手有一定优势的价格和条件把它们提供给顾客,而且这个顾客群体要相当大,大到足以支持这样的价格和条件。3. 为了继续这样做下去,企业取得的收入必须大于付出的成本,而且超过的部分要足够大、足够稳定,从而吸引和留住企业的投资者;企业还必须使其产品和服务至少可以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媲美,有时还要领先一步。4. 没有哪个企业,无论它的规模有多小,能够凭直觉或者运气做到这一点。它必须阐明自己的目的、战略和计划,而且企业的规模越大,就越有必要把它们明确地写下来、清晰地传达给员工,并且经常让企业的高层对其进行评审。5. 在所有情况下,企业都需要有一个适合的奖励、审计和控制体系,以保证计划中的事情得到有效执行,或者在发生差错时迅速得到纠正。不久以前,许多公司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简单地认为企业的目的就是赚钱。但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毫无实质性的意义,就像是说生活的目的就是吃饭。事实上,吃饭不是生活的目的,它只不过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因为人不吃饭就会饿死。利润之于企业,有如食品之于人体,它只是企业的必需品。没有了利润,企业就要关门。企业的利润就是收入超过支出的那一部分,企业称之为正现金流。企业的现金流必须是正的,因为维持生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损耗生命的过程。企业要存续,就必须生产出合适的产品和服务,让它们能够吸引足够多的客户,为其支付足够高的价格;生产过程会造成设备损耗和人员劳累,所以必须有足够多的盈余来更换已被损耗的东西。这个“足够多的盈余”就是利润,无论你的企业适用的是哪个国家的会计体系。这就是为什么说利润只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不是目的的原因。事实上,无论是在幕后默默无闻的工作还是直接面对大众,对于企业家来说,迅速树立产品形象和制定适宜的营销战略以确立产品的市场地位非常重要。星巴克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霍德华.舒尔茨对于如何在一个成熟的行业创立一个名牌有着独到的见解:它不是靠炫目的广告,而是致力于让员工对香浓的咖啡产生一种狂热,从而影响顾客的消费行为。肯德基的创始人科洛内尔.桑得斯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他树立具有亲和力的个人形象,亲身推广产品。2006年的LG的“巧克力”手机,让嗅觉融入到通讯产品中。虽然对于如何销售自己的产品每一个人有着自己独到的方法,但是关键是要找到一种最合适的方法。商品在市场竞争中能使消费者认识,不仅要有高质量的商品实体,还要有感染力的广告宣传。因此,对工商企业来说,合理的广告宣传和设计包装显得很重要。企业在做广告宣传和设计商品包装时,务必要从研究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水平、消费心理开始,以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如根据消费者不同消费水平,可以设计量有别的商品包装:高中低档次的等级包装、名贵包装、礼品包装、简便包装和复合包装。根据消费者的年龄、性别,设计突出个性特征的商品包装:男性化包装、女性化包装、老年用品包装、中青年用品包装和少儿用品包装。包装的颜色、图案要符合民族的风俗习惯。总之,针对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与需要、行为方式与特点进行商品包装设计,满足不同消费者多种多样的需要是工商企业服务的宗旨。例如,我们应该考虑到,商品要方便使用和携带,要适应不同的消费者注意艺术性和趣味性,新颖大方、不落俗套,信任感等等正因为如此,广告活动必须遵守一些最基本的原则。这些原则是:(1)真实性原则,主要是指对广告所传播的经济信息要真实的要求。广告文稿要真实准确,客观实在,要言之有物,不能虚夸,更不能伪造虚构。(2)主题鲜明原则,也就是在进行产品宣传时,要突出产品的特性,而切忌一些与主题无关的词语和画面,避免不着边际的空谈。对于具体的广告产品,在进行市场定位之后,要旗帜鲜明地贯彻广告策略,有针对性地对广告对象进行诉求,做出符合事实的颇有吸引力的承诺。(3)计划性原则,具体指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广告宣传活动的计划性,二是广告制作的计划性。前者是指广告活动必须有计划地与广告主的商品生产和销售计划结合在一起,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有机整体,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后者是指广告制作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广告从设计、制作到刊播都必须按计划工作。商业广告是市场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为了创作好广告,必须对市场进行广泛的调查、分析和预测;为了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欲求,必须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和购买习惯;为了配合市场营销活动,必须掌握市场营销规律。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有一个完整的广告计划。(4)艺术性原则,是指为了加强广告的感染力,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从而引发人们的兴趣和欲求,在广告创作中进行必要的艺术夸张,以增强消费者的印象。广告的真实性、思想性、主体鲜明性要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广告是传播经济信息的艺术作品。要运用美学原理,通过美术、摄影、歌曲、音乐、诗词、戏剧、舞蹈、文艺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表现广告主题,以其艺术性来增强广告的趣味性、欣赏性。这样既丰富了文化生活,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加强了广告的感染力,提高了广告效果。(5)思想性原则,是指广告内容与形式要健康。广告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而且也是一种政治宣传活动。广告主题和艺术形式必然涉及宣传什么鼓励什么等社会问题,所以广告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负起社会责任。因此,广告绝不能以色情的和颓废的内容来吸引消费者注意,诱发他们的购买兴趣和购买欲望。思想性作为广告的灵魂,通过独特的形式和艺术手法表现出来,思想性寓于广告艺术性之中。学习和研究消费心理学直接的实践意义在于:有助于政府部门协调整个国民经济要发展和正确引导我国人民的消费,就必须了解、研究消费的各个方面;有助于企业进行科学经营决策一方面,随着我国人民消费的大变化、大发展,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去研究解决;有助于营销人员提高商品销售的竞争力商品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发展,供过于求的商品大幅度增加,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市场营销也将越来越困难;有助于消费者自己进行消费决策人人都是消费者。每个人认识了自己的消费行为和周围他人的消费行为,会有助于他们正确地进行消费决策,使自己获得物美价廉、称心如意的商品。对于消费心理和广告研究的互动效应,在未来的市场中将有更大的影响,甚至超过我们的预计,这是营销者需要好好开发和利用的。参考文献:[1]樊文娟.消费心理学[2]威廉.阿伦斯著. 当代广告学(国内翻译版本最早最权威的是丁俊杰、程坪译本).[3]乔治.路易斯著. 广告的艺术.[4]莫温、迈纳著. 消费者行为学.[5]广告策划与创意.中国人民大学.[6]传播学.中国传媒大学[7]营销学.机械工业出版社[8] 广告心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9]消费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0]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费者心理与行为的案例:案例1: 做生意要瞄准女人“做生意要瞄准女人”这一犹太人经商的座右铭,已被许许多多的经商者所认识和注意。他们认为,如果说消费者就是企业的“上帝”,那么女性消费者就是更为活跃的主角,她们至少左右了现实生活购买力(包括女性、儿童以及家庭所需消费的大部分,甚至很多男性消费品的购买与否也基本取决于女性)的四分之三,因此,充分掌握并巧妙地运用女性消费心理特征,积极吸引并成功诱导女性消费,应当引起企业营销者重视。在经营的实践中,有人总结出了女性消费心理引导十诀。1. 激励女性的创造感。大部分女性认为,购物并使她们的家庭保持舒适而井井有条,就是最大的创造和骄傲,对创造性的向往是女性购物的主要动机之一。因此,应把握时机,引导她们对不同职业、年龄、家庭条件、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创造欲,从而触发购买欲。2. 借助女性“幻想”的魔力。女性基于一种窘迫的现实意识,喜欢以自己的实际生活为基础进行幻想,并常把幻想当作现实的组成部分。所以,巧妙运用女性所特有的不完全幻想,处处留给她们发挥幻想力的余地,同时满足幻想和实用价值两方面的需求,就极容易对她们产生作用。3. 鼓励女性用指尖“思想”。女性的触觉远比视觉发达,致使她们对事物进行决断时,必须相当程度地依赖触觉。在百货公司,女性购买者肯定会要求拿过商品,经她们实际触摸后才可能决定是否购买,换言之,女性不只用大脑思想,也是用指尖“思想”的。因之对那些购物时表现得犹豫不决的女性,让其亲手触摸触摸,效果会好得多。4. 帮助女性缩小选择范围。女性购物时,最讨厌只拿一样商品强行推销。但是,奉劝她们多中择优,又只能徒增其选择上的困难。可见,促使女性购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她们参与作出决定的过程,布置出令她们感觉自己“慧眼识英雄”的情势,缩小购物范围,击破其迷梦而达到推销目的。5. 借“被斥感”激起购买欲。女性从众心理尤其强烈,非常害怕自己属于“例外”之列,往往舍弃选择的自由,乐于在“从众泥潭”里打转。因此,恰当地利用女性唯恐被大众排斥的心理,积极诱导女性购物意向并付诸行动。6. 让虚荣女性拥有“唯一”。她们心中常有一种“只有我一个”的“唯一”意识,经常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一个”。所以向她们兜售商品时,若能提供大多数女性都向往的“唯有我用”的诱惑,会使其产生“我是唯一被选择的对象”之类快感,不仅能如愿以偿,而且还能用她们向自己同伴吹嘘而连带收到免费广告的效果。7. 不要撕破“书”的封面。“女性是一本内容和封面相去甚远的书”,为迎合潮流,她们很可能表露出与真实想法(内容)相反或别的主张(封面)。故此,必须透过虚情假意的迷雾,先接受她们一口咬定的意见,给她们一个“面子”,再针对其真实本意发动攻势,才有希望探明深藏不露的真实意向。8. 用赞扬消解女性的烦恼。女性希望自己给人一种完美无暇的形象,也竭力让自己看起来完美无暇,致使其最忌讳被他人揭了“伤疤”。对于体型肥胖的女性,“胖”是绝对禁忌的。因之,店员应尝试赞赏她的高级坤表、别致耳环、新颖装束等无关紧要但又令女性喜悦的特点,如此造成良好的气氛之后,引导女性消费就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9. “佩服”女性的一知半解。女性特别地无法容忍他人的指责,稍受冒犯,就会在一瞬间“勃然大怒”。对付这类女性,千万不能揭开她们的底牌,应耐心地将她们当作见多识广的人那样看待,使其自尊心得以满足,便自会欣然接纳意见。10. 运用权威意见促销。引导女性购买商品需要营销人员综合适用情感唤起和理性号召两种形式,热情地举出众多具有说服力的具体事例,显示出立即能得到的效果;而搬出那些较有名气的,为女性所熟知的权威人士,无疑是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案例2: Hyatt与Marriott开发面向老年人的善老公寓 随着美国老年人数目的逐步增长,商家们日益关注这一富有多样性的亚文化群体。众多商家正努力研究老年人的需求并开发相关产品。例如,Marriott公司与Hyatt饭店都正在致力于开发针对老年人市场的退休社区产品。退休社区提供有退休公寓、各类服务及生活护理。公寓中有大小不等的个人居住单元,举办种类多样的社会娱乐活动,有家政服务、餐饮服务和社区内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其中有可为某些人提供的全套家庭护理服务。退休社区是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到2000年将会有超过3000万的美国人年龄超过65岁。但如果认为每一个大于65岁的人都将会是一个退休社区内的潜在顾客,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最主要的顾客年龄大多是80岁以下。同样的,认为很多老年人都身体虚弱需人照料的想法也是不正确的(只有5%的65岁以上的美国老年人被送进了社会性养老机构内)。与一般人的设想相反,并非所有老年人都孤身一人,许多人都有伴侣(到2000年估计有830,000多万)。这一成熟的市场将会是极富多样性的,仅有85岁以上的群体具有相当的共性。因此,市场营销人士对于老年人亚文化群体必须认真研究。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方式差异颇大。有些人喜欢同自己家人住在一起,有些人偏爱公寓套房,也有人喜欢拥有住房的所有权而共享公共庭院的公寓单元。有些人喜欢生活在社区内,参与社会交往,享受娱乐活动,而另有一些人则更喜欢独处和独立。Hyatt与Marriott通过选择目标群体进行电话与书面调查开展了详尽的研究用以了解老年人的这些需求。其中一项研究成果将老年人这个亚文化群划分为三个亚文化群:“有活力的”(65-75岁,这一年龄段的人仍会从事旅行、打高尔夫球等活动),“不太有活力的”(75岁以上,虽仍富于活力,但日常活动较少离家远游)。“无活力的”(极少参加各种活动的老人)。退休社区的主要目标顾客是属于“不太有活力的”老年人。处在“有活力”年龄段的老年人将会是10年后的潜在顾客。而处于“无活力”年龄段的老年人则是多种多样不同层次的家庭护理服务的潜在顾客。过去,对于退休社区相关服务的营销方式相当简单,仅限于花哨的彩色宣传小册子及刊登在报纸、杂志上的广告。以前的研究通常注重于简单的对于年龄、收入及市场竞争的人口统计分析。因此许多市场营销人士并没有真正认识老年人这个市场,并不理解老年人对于自己需求的看法。在退休人员社区的营销过程中存在一个感知与认知问题。通常顾客的第一反应是“我还不需要”。大部分老年人希望生活在自己家里,并保持独立直到这变得不可能。鼓动消费者付钱而成为退休社区的成员必然要使他们意识到那些难以面对的现实(死亡的不可避免及渐趋衰竭的健康状况)。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绝非易事。实际上,许多老年人,尤其是较为富有的那一部分老年人,往往自认为自己比实际年纪要年轻,比实际身体状况更健康。Marriott在1988年推出了首批的两幢高层退休公寓(有350-400个单元套房)。别墅式的Jefferson退休社区于1992年正式面市,内设有一个游泳池、佣人服务、健身房、24小时餐饮服务、每个洗手间和卧室都装配有紧急求救按钮。其中有一层提供熟练的护理服务,另有一层向那些不需护理却需要其他种类帮助(如帮助他们穿衣)的老年人提供服务。一位著名的行业顾问认为退休社区最有效的营销方式是邮寄广告,经营者可以每月向潜在顾客寄去邀请参加某种活动的明信片,宣传某项服务的信函,公司编印的介绍退休社区内生活的业务通讯,甚至可以是甜点菜谱。Marriott公司在Jefferson退休人员社区建成前就成功地实施了这一直接邮寄宣传材料的方式用来引起人们的兴趣。他们向华盛顿地区的45,000名富有的老年人寄去了宣传册子及相关信息。先预交1000美元定金后,客户可以预定尚未竣工的豪华大厦中价值100,000到260,000美元的一个套房,这种邮寄宣传材料的促销方式带来了极不寻常的4%的反馈率(2%-3%已经是不俗的比例了)。在今后几年里,Marriott公司计划斥资10亿美元在全国开发兴建150个像Jefferson公寓一样的退休社区。每个社区内,大部分单元是适于住户独立生活的,但住户也可选择接受护理服务或其他专项服务。Marriott公司同样计划修建另外100个公寓,这些公寓将只提供两种生活方式——半独立半辅助的和完全接受护理的。Hyatt在1990年开发出了它的退休人员社区Hyatt经典家园。社区内的公寓是中档以上的,为老年人提供整套的相关服务。Hyatt的初期市场调查表明,老年人对于退休人员社区的最初反应都是相当的消极。即使那些曾接触过此类服务大量宣传的生活在大都市的老年人也会将它等同于令人心惧的私人疗养所。鉴于此,Hyatt在市场推广宣传中突出强调那里“积极的生活方式”,而不只是“照料你的余生”。Hyatt同样发现,众多老年人猜想退休社区花费昂贵,他们为进住这种社区肯定会耗尽毕生积蓄。因此,Hyatt的营销人员将老年人在自家的开销与生活在社区的花费做了比较。大部人并不清楚在自己家中的生活开支,这种比较则可以对他们那种“我还不需要这种社区”的想法施加一定影响。Marriott公司也发现了这种现象,并正在尝试新的定价方法,其中包括减低首期付款数额,而升高月租费或每月付款数额,这样老年客户可以不必支出太多的积蓄。最后,Marriott与Hyatt还设计出了许多其他营销战略。他们在宣传推广活动中举办了一些对于退休后生活安排、健康问题及消费者动机分析等方面的研讨会。顾客参观开放日活动则举办一些娱乐活动以吸引客户。如有必要,还通过一些刺激因素以促使那些潜在的客户做出最后的决定,如实行数月的租金免费,支付搬家费用,免费提供内部装修设计方案及免费度假。总之,设计成功的退休人员社区服务项目及营销战略主要是认真听取并深入了解潜在顾客的需求及兴趣。许多老年顾客的需求是十分明确的,通过他们对一些用以推广其他商业服务的营销战略的反应可以得出这一结论。

给你找两篇论文 看看能不能对你有一点帮助~消费者心理研究在广告策略中的运用商业广告制作的目的是在竞争激烈的同质化市场上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诱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商品和劳务的销售。而成功广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始终如一地将广告的功能与消费者心理联结起来,通过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更好地将广告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在企业进行广告营销的过程中,重点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消费者心理与广告设计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一般心理过程包括对商品的认知、注意、记忆、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企业为使消费者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选择自己的商品,就要有效发挥商业广告的认知、诱导、便利、教育和促销的心理功能,并将广告的心理功能与消费者心理活动联结起来,在广告设计中充分重视对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规律与特点的研究,增强广告的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和诱导力。 一般地讲,广告与消费者心理联系的过程大体如下: 引起注意→启发联想→增进感情→增强记忆→实现购买。 引起注意:注意是消费者对广告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第一个环节,若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以下的几个环节就无从产生。因此,能否引起注意直接关系到广告成功与否。广告界流行一句行话:“如果你的广告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则推销商品的任务已成功了一半。”但广告所要求的注意并不是蜻蜓点水、一闪而过的注意,而是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有意识的注意。 广告有五大引人注目的原则:大物体比小物体显眼;活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醒目; 彩色的物体比黑白的物体引人注目;圆形比方形更显眼;人本身是最显眼的。 启发联想:客观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联想反映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火炉会想到温暖,看到红果会想到酸味儿… 广告需要飞跃性、突破性联想,要通过对素材的细致加工,利用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比拟的手法唤起消费者对所宣传的商品的联想,从而加深对商品的认识,激发对商品的兴趣,形成一定的态度和行动。正所谓“引而不发,跃如也”。 例如,在雪碧汽水的广告词中,一句“晶晶亮,透心凉”,道出了这种联想的真谛。 又如,“滴血的太阳”是一幅日本广告招贴画,画面上是一个略呈椭圆的太阳,血淋淋不断往下淌着血,说明是:“日本应付出更多来抵御爱滋病。”增进情感:消费者的情感直接影响着意志过程。如一则广告能增进消费者积极的情感,就会促进消费者的购买;反之,则会抑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因此,一则成功的广告设计必须能够增进消费者积极的情感并抑制消费者的消极情感。例如,“南方黑芝麻糊”这一则电视广告设计就采用了一种怀旧的、故事性的、以情感诉求的创意获得成功而家喻户晓。增强记忆:反复是加强消费者记忆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例如,宝洁公司从不轻易舍弃有效的广告,不管它运用了多久。虽然宝洁的电视广告带有这种模式化倾向,而且很难被认为具有所谓的创意,但人们不得不承认它的电视广告很有效,很有推销力,这与它的这一重复“轰炸”的广告攻势不无关系。根据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证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短时期内遗忘得较快,而以后逐渐缓慢,只经过一次加强的记忆,其衰减得非常快,即被遗忘得很快。记忆多次被加强后就会形成永远性记忆。”。消费者一般心理活动的特征以及商业广告心理效果的重要性,决定了广告设计中必须结合消费者心理,才能增强广告的效果。 二、消费者心理与广告定位 现代广告在经历了产品至上和形象至上的时代以后,已发展成为定位至上的时代,即如何确立企业或产品在潜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营销中的定位是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具体体现,它是以了解和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心理为中心和出发点,根据消费者对公司或产品某种属性的重视程度,给公司或产品规定一定的市场定位。从方法上说,定位就是抓住“在疲劳轰炸的广告与商品情报中被注意到”的营销技术。例如,佳洁士牙膏总是强调它的防龋齿功能;奔驰汽车总是宣传它良好的发动机性能。每一种品牌都应突出一种属性,并使自己成为该属性方面的“第一位”,因为消费者容易记住领先企业或产品的信息,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社会。 在为了传播商品信息而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唯一希望是选择重点、缩小目标,细分市场。这样,经过科学、精确的广告定位,会使广告传播得更为有效,广告信息直接命中目标。我国的广告事业的发展起步晚,起点低,一些广告人和广告主缺乏广告定位意识。有关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广告“千篇一律、缺少个性、诉求偏差、无的放失。”假如你为广告主制作一个化妆品的广告,调查结果,你可能将主要消费者定在17至25岁的女性消费者群体上,它可能占消费市场的10%,当广告主一听10%会惊叹太少了,或者认为你搞错了,这说明广告主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其目标消费者群到底是谁,从而也就无法进行精确的广告定位了。由于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有不同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特征,同时,社会文化习俗和消费习惯也会对消费者产生影响,因此,做广告策划时,首先要对广告进行定位,明确其主要诉求对象是哪些消费者群体,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文化程度构成如何?他们购买商品所追求的核心利益是什么?在对消费者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每个小市场的消费者群都是与某些产品范畴相联系的,最有相同觉察需要的个体所组成的。每个消费者都有其追求的重要的利益点。据此进行广告定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宝洁公司的洗发液海飞丝的广告定位是“去头屑”,潘婷是“健康头发”,飘柔是“柔顺”,虽然它们的配方和实际功能非常相近,但在广告中却作了不同的利益诉求,使每个部分的消费者都能找到符合自己特殊需要的产品。 需要指出的是,广告定位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需要多次调整。例如,深圳的太太药业集团,是保健品市场的后来者。该公司推出的太太口服液的功能定位,曾有过好几次的调整。起初给公司的产品诉求以治黄褐斑为重点,“所谓三个女人,一个黄”;但这个定位相对于女人保健需要而言,明显地过窄了。产品知名度在提高,但市场扩大则受到了限制。90年代中期,公司决定用“除斑、养颜、活血、滋阴”等作为产品的多种诉求,但这样就与众多其他保健品没有了多大区别,失去了特色。1996年以后,该公司重点强调产品含有,能够调理内分泌,令肌肤重现真正天然美的纯中药制品等,并请出著名影星陈冲做广告,“发自内在的魅力…挡也挡不住!”终于成功地实现了重点功能定位并结合消费者心理设计出了杰出的广告。 三、消费者心理与广告文化 在营销活动中,企业面对着错综复杂的文化环境,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同消费者心理有密切关系,从而对消费者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些文化因素往往会对企业营销活动是否正常进行产生立竿见影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各个国家存在的特殊文化背景和文化因素往往容易被企业忽略,造成不良影响和巨大损失。例如,日本索尼收录机的电视广告曾在泰国遭灭顶之灾:画面上,佛祖释迦牟尼脸色庄重,闭目凝神,潜心修炼,纹丝不动。然而,当佛祖套上索尼收录机的耳机之后,竟然凡心启动,在佛堂上眉飞色舞,手舞足蹈….佛祖之威严和宗教之虔诚荡然无存。泰国是“佛教之国”,这则广告触犯了国教,激起了所有泰国人的愤怒,索尼在泰国苦心经营的业绩毁于这则广告。又如:宝洁的佳美(Camay)香皂在日本的广告节目中出现男士直接恭维女士外表的场景。这个广告与日本男士不是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文化相冲突,结果导致这种香皂在日本滞销。广告活动也因此终止。 这两个实例表明,广告要讲究文化策略,要有一定文化定位,忽视文化差异会铸成大错。广告,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现象。广告文化具有明显的大众性、商业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因此,在广告设计和制作中,考虑目标消费者群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价值取向,已成为现代广告策划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广告宣传的成功与否,实质上取决于广告对文化传统的融合能力:广告与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其他亚文化的融合;与消费者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的融合。融合能力越强,广告的心理效果越好。 四、消费者心理与广告创新 现代社会,虽然不同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消费心理和个性特征,不同的消费者群体也有其不同的购买心理,但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日益多样化,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普遍存在一种喜新厌旧的求新消费心理,这一心理现象在广告营销中也不例外。因此,广告创新是获得广告心理效应的关键。广告的目的是吸引消费者、劝说消费者,诱导消费者,这就需要创新思维,追求新奇,与众不同,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著名的广告大师奥格威,一生都在不断地创造新奇,其广告公司奥美广告公司至今已发展成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广告公司之一。他最得意的作品是为哈撒威衬衫而设计的“穿哈撒威衬衫的男人”,表现的是一个穿衬衫戴黑眼罩留小胡子的男人,立意的出发点就是与众不同。这个例子可以从创意、定位等不同的角度去解释,而其根本还在于如何才能引起受众的注意。正如奥格威本人所言,要让受众感到新奇,看到你的广告要问“这是怎么回事?”然后再读(或看)你的广告,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利用消费者的好奇心理,作巧妙新奇的广告,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上海有家规模不大的服装店,特意定做了几条腰围米的牛仔裤,高高地悬在店门前,并在旁边写上这样一行大字:合身者,赠送留念。在上海达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于是这家曾陷入“门前冷落鞍马稀”困境的小店很快“火爆”起来。小店生意兴旺,主要是有了这则独辟蹊径的广告。 美国生产李维牛仔裤的公司,在其生产的一批新产品拿到英国市场上推销时,该公司的推销员别出心裁,在伦敦街头“演出”了一幕闹剧。他们将各类型号的牛仔裤当众挂起来,待有一定数量的顾客围观时,突然宣布货物可以任取,最初,有的顾客还不大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想不到公司竟会将这些牛仔裤白白送人,但当他们认定此事当真时,便蜂拥而上围“抢”个痛快。该公司推销员把顾客“抢”牛仔裤的镜头拍下来,一方面制成广告宣传画在街上张贴,另一方面又在电视中大做广告,造成了一种“牛仔裤在伦敦很抢手”的声势,因而使该公司的牛仔裤知名度在伦敦大大提高,每个销售摊前常常是宾客如云。 广告创新的目的在于吸引消费者,激发其购买欲望,促进产品销售和树立企业形象。为达到这个目的,广告无所不在,手段日益翻新,策略层出不穷,无奇不有:如品牌形象广告创新策略、企业形象广告创新策略、理性诱导广告创新策略、情感诱导广告创新策略、美感诱导广告创新策略、“恐惧”诱导广告创新策略、联想诱导广告创新策略、情趣诱导广告创新策略、悬念广告创新策略、反驳性广告创新策略、单纯诉求广告创新策略、爱情诉求广告创新策略、自然诱导广告创新策略、触摸广告创新策略、系列广告创新策略、多维广告创新策略,等等,不胜枚举。广告策略之所以多种多样,层出不穷,无奇不有,是因为创意无止境,创意无定律,广告创意苛求“独特”二字,独一无二的广告创意,即为创新广告。 广告作为营销信息沟通的最广泛、最有效的方式,它永远属于实践、属于变化、属于创新。现代广告理论与操作技术的发展在21世纪必然会突飞猛进。 消费者心理与广告策略研究摘要:广告策略是实现广告活动目标的措施与手段。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升级,越来越多 企业 开始重视对于广告策略的 研究 。消费者是广告的主要受众,为了提高广告的传播效果,企业需要充分研究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因此关于消费心理与广告策略的研究,对于指导 现代 企业有效进行广告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消费者;消费者心理;广告策略 引言 广告策略是实现广告活动目标的措施与手段。它是根据企业内外的环境、条件、广告目的而制定的决策方案。随着市场竞争程度不断升级,越来越多企业愈加重视对于广告策略的研究,因为大家都知道,即使你的产品再好,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广告策略,你的产品也可能锁在深闺之中,而不为消费者所认知。 一、消费者心理与广告策略概述 1.消费者心理 商业广告制作的目的是在竞争激烈的同质化市场上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诱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商品和劳务的销售。而成功广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始终如一地将广告的功能与消费者心理联结起来,通过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更好地将广告信息传递给消费者。 研究消费者的心理能够使企业的营销策略更具有针对性,更能抓住消费者的心理特点,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消费者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是从广告心理学发展而来的。早期的消费研究主要是从消费者收集信息,以便制作更有效的广告。后来,重点转向研究产品设计前后消费者的意见和态度。这样一来,消费者心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营销策略与广告策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市场上的商品空前丰富,各种文化娱乐更是层出不穷,从供求看,供大于求,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较大,整个市场属于买方市场,由于激烈的竞争,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更是不分伯仲。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想在市场立足和发展,就必须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市场营销管理按照菲利普-科特勒的解释,就是通过分析、计划、实施和控制,来谋求创造、建立及保持营销者与目标买主之间互利的交换,以达到营销者的目标。营销管理的任务,就是调整市场的需求水平、需求时间和需求特点,使需求与供给相协调,以实现互利的交换,达到组织的目标。市场营销策略主要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对于现在的市场而言,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方式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为了能够让消费者在众多的产品中购买企业自己的产品,差异化策略是一个最好的出路。就目前及未来的市场发展来说,广告策略在整个市场营销策略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当然,广告策略的制定离不开营销策略,只有在合适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基础上,再采用适当的广告策略,就能使企业的产品获得更多的潜在顾客。在制定合适的广告策略之前,就必须能够知晓不同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只有根据不同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去制定广告策略,才能使广告起到引起消费者注意、让消费者产生兴趣、激起其购买欲望并进而促成其购买行动的效果。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不同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二、不同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1.儿童消费者群的心理及其行为特征 根据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五大消费先导城市进行了一次儿童消费市场调研,结果表明,五城市中0岁至12岁的儿童平均每人每月消费高达897元,五市儿童月消费总额约40个亿。调查还显示,尽管食品与服装消费仍是城市儿童消费的主要部分,占儿童消费总支出的;但教育支出已占到相当比例,成为儿童消费的新热点。 (1)对消费决定的影响力在不断上升。 (2)以模仿型消费为主的消费。 (3)消费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的趋势。 总之,儿童的消费心理多处于感情支配阶段,购买行为以依赖型为主,但有影响父母购买决策的倾向。 2.少年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一般我们把处于12岁到15岁阶段的消费者称作少年消费者群体。12岁到15岁到少年男女不再是儿童,在这一阶段,少年消费者群体开始有自己的主张,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心理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表现为追求潮流,创新,学习能力强,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这一年龄段的少年消费心理不够成熟,他们容易受街头时尚、明星潮流的影响,而我国独生子女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强,少年的市场蕴藏着无限商机。少年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可以从以下几点表现出来。 (1)影响因素复杂。 (2)消费趋于稳定。 (3)独立意识增强。 3.青年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青年是一个购买力巨大的消费群体,对其他消费群体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青年具有追求新颖与时尚、崇尚品牌与名牌、突出个性与自我、注重情感与直觉等消费心理特征。企业营销在消费市场上,青年历来是一个重要的消费群体,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认识和把握青年消费的重要性,研究青年消费的心理特征,对工商企业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活跃和繁荣消费市场,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青年消费者群在消费心理与行为方面与其他消费者群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求新颖与时尚 (2)崇尚品牌与名牌 (3)突出个性与自我 (4)注重情感与直觉 (5)追求实用、表现成熟。 4.老年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卫生和营养条件的改善使人均寿命得以延长,不少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导致人口出生率呈良性下降,进而导致世界人口中的青少年比例减少,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在未来30年里,一些发达国家将会有1/3的人口达到联合国规定的老年人的界限,即60岁以上。而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到2000年也将步入老龄化社会。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一定的消费能力表明中国已经形成一个潜力十分巨大的银色市场。老年人的消费行为有着与其他消费群体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品牌忠诚度高 (2)健康类消费增加 (3)注重方便性 (4)经济压力低 在子女成人独立、经济负担减轻之后,部分老年消费者产生了强烈的补偿心理,试图补偿过去因条件限制而未能实现的消费愿望。他们在美容美发、穿着打扮、营养食品、健身娱乐、特殊嗜好、旅游观光等商品的消费费方面,同青年一样有着强烈的消费兴趣,同时乐于进行大宗支出。 针对老年消费者购买心理与行为特点,企业不但要提供老年人所希望的方便、舒适、有益于健康的消费品,还要提供良好的服务。同时,要考虑老年人娱乐休闲方面的要求,提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健身娱乐用品和休闲方式。 近几年来,“银色浪潮”在中华大地上悄然涌动,我国即将迈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许多有远见的企业家正在发掘一个崭新的市场——“银色”市场。由于老年人在吃、穿、用、住、行方面都有特殊要求,因此这个市场要求有自己独特的产品和服务。目前,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已开发出一系列适用于老年消费者的“银色商品”,并形成相当规模的老年服务市场,我国这一市场也有待大规模开发,并已经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前景。 5.女性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1)追求时髦 (2)追求美观 (3)感情强烈,喜欢从众 (4)喜欢炫耀,自尊心强 6.农民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有人说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并以此游说企业去开发农村市场。关于农村市场的论断自然不错,据统计,我国农村居民占全国总人口70%以上、拥有9亿消费人口、2亿多个家庭,这个人群真是大得不可想象的。农民消费者群占我国消费者的绝大多数,在社会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生活环境相对落后,农民平均收入水平和文化水平较低,受各种传统消费习俗的影响很大,并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因此,农民消费者群形成了一些共同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1)农民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实用性的消费动机较为普遍。 求廉动机较强烈。 储备性动机比较明显。 受传统习俗的影响深刻。 (2)农民消费的新趋势 1.吃的方面。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份额)有下降的趋势,主食消费下降,高能量、富有营养的副食消费上升。 2.穿的方面。衣着的消费比重逐步下降,对棉布、化纤布、呢绒、绸缎等的需求平稳,中低档服装尤受欢迎,但对款式、花色的要求提高。高档服装的需求也有一定增长。 3.用的方面。用品消费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由于近年来农村“建房热”持续降温,农民建房消费逐步转向用的消费。增长最快的是家用电器类,耐用消费品加快更新换代,对洗衣机、电视机、冰箱等需求旺盛。 4.住的方面。尽管进入90年代以来,农村“建房热”持续降温,住房消费支出有所减少,但相对来说,对室内装潢用品的消费需求有增无减。 5.行的方面。农民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载重自行车,购买摩托车、机动三轮车甚至小型汽车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对交通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消费趋向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比较明显。

论文消费心理与广告研究摘要

给你找两篇论文 看看能不能对你有一点帮助~消费者心理研究在广告策略中的运用商业广告制作的目的是在竞争激烈的同质化市场上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诱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商品和劳务的销售。而成功广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始终如一地将广告的功能与消费者心理联结起来,通过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更好地将广告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在企业进行广告营销的过程中,重点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消费者心理与广告设计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一般心理过程包括对商品的认知、注意、记忆、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企业为使消费者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选择自己的商品,就要有效发挥商业广告的认知、诱导、便利、教育和促销的心理功能,并将广告的心理功能与消费者心理活动联结起来,在广告设计中充分重视对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规律与特点的研究,增强广告的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和诱导力。 一般地讲,广告与消费者心理联系的过程大体如下: 引起注意→启发联想→增进感情→增强记忆→实现购买。 引起注意:注意是消费者对广告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第一个环节,若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以下的几个环节就无从产生。因此,能否引起注意直接关系到广告成功与否。广告界流行一句行话:“如果你的广告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则推销商品的任务已成功了一半。”但广告所要求的注意并不是蜻蜓点水、一闪而过的注意,而是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有意识的注意。 广告有五大引人注目的原则:大物体比小物体显眼;活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醒目; 彩色的物体比黑白的物体引人注目;圆形比方形更显眼;人本身是最显眼的。 启发联想:客观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联想反映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火炉会想到温暖,看到红果会想到酸味儿… 广告需要飞跃性、突破性联想,要通过对素材的细致加工,利用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比拟的手法唤起消费者对所宣传的商品的联想,从而加深对商品的认识,激发对商品的兴趣,形成一定的态度和行动。正所谓“引而不发,跃如也”。 例如,在雪碧汽水的广告词中,一句“晶晶亮,透心凉”,道出了这种联想的真谛。 又如,“滴血的太阳”是一幅日本广告招贴画,画面上是一个略呈椭圆的太阳,血淋淋不断往下淌着血,说明是:“日本应付出更多来抵御爱滋病。”增进情感:消费者的情感直接影响着意志过程。如一则广告能增进消费者积极的情感,就会促进消费者的购买;反之,则会抑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因此,一则成功的广告设计必须能够增进消费者积极的情感并抑制消费者的消极情感。例如,“南方黑芝麻糊”这一则电视广告设计就采用了一种怀旧的、故事性的、以情感诉求的创意获得成功而家喻户晓。增强记忆:反复是加强消费者记忆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例如,宝洁公司从不轻易舍弃有效的广告,不管它运用了多久。虽然宝洁的电视广告带有这种模式化倾向,而且很难被认为具有所谓的创意,但人们不得不承认它的电视广告很有效,很有推销力,这与它的这一重复“轰炸”的广告攻势不无关系。根据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证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短时期内遗忘得较快,而以后逐渐缓慢,只经过一次加强的记忆,其衰减得非常快,即被遗忘得很快。记忆多次被加强后就会形成永远性记忆。”。消费者一般心理活动的特征以及商业广告心理效果的重要性,决定了广告设计中必须结合消费者心理,才能增强广告的效果。 二、消费者心理与广告定位 现代广告在经历了产品至上和形象至上的时代以后,已发展成为定位至上的时代,即如何确立企业或产品在潜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营销中的定位是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具体体现,它是以了解和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心理为中心和出发点,根据消费者对公司或产品某种属性的重视程度,给公司或产品规定一定的市场定位。从方法上说,定位就是抓住“在疲劳轰炸的广告与商品情报中被注意到”的营销技术。例如,佳洁士牙膏总是强调它的防龋齿功能;奔驰汽车总是宣传它良好的发动机性能。每一种品牌都应突出一种属性,并使自己成为该属性方面的“第一位”,因为消费者容易记住领先企业或产品的信息,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社会。 在为了传播商品信息而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唯一希望是选择重点、缩小目标,细分市场。这样,经过科学、精确的广告定位,会使广告传播得更为有效,广告信息直接命中目标。我国的广告事业的发展起步晚,起点低,一些广告人和广告主缺乏广告定位意识。有关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广告“千篇一律、缺少个性、诉求偏差、无的放失。”假如你为广告主制作一个化妆品的广告,调查结果,你可能将主要消费者定在17至25岁的女性消费者群体上,它可能占消费市场的10%,当广告主一听10%会惊叹太少了,或者认为你搞错了,这说明广告主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其目标消费者群到底是谁,从而也就无法进行精确的广告定位了。由于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有不同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特征,同时,社会文化习俗和消费习惯也会对消费者产生影响,因此,做广告策划时,首先要对广告进行定位,明确其主要诉求对象是哪些消费者群体,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文化程度构成如何?他们购买商品所追求的核心利益是什么?在对消费者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每个小市场的消费者群都是与某些产品范畴相联系的,最有相同觉察需要的个体所组成的。每个消费者都有其追求的重要的利益点。据此进行广告定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宝洁公司的洗发液海飞丝的广告定位是“去头屑”,潘婷是“健康头发”,飘柔是“柔顺”,虽然它们的配方和实际功能非常相近,但在广告中却作了不同的利益诉求,使每个部分的消费者都能找到符合自己特殊需要的产品。 需要指出的是,广告定位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需要多次调整。例如,深圳的太太药业集团,是保健品市场的后来者。该公司推出的太太口服液的功能定位,曾有过好几次的调整。起初给公司的产品诉求以治黄褐斑为重点,“所谓三个女人,一个黄”;但这个定位相对于女人保健需要而言,明显地过窄了。产品知名度在提高,但市场扩大则受到了限制。90年代中期,公司决定用“除斑、养颜、活血、滋阴”等作为产品的多种诉求,但这样就与众多其他保健品没有了多大区别,失去了特色。1996年以后,该公司重点强调产品含有,能够调理内分泌,令肌肤重现真正天然美的纯中药制品等,并请出著名影星陈冲做广告,“发自内在的魅力…挡也挡不住!”终于成功地实现了重点功能定位并结合消费者心理设计出了杰出的广告。 三、消费者心理与广告文化 在营销活动中,企业面对着错综复杂的文化环境,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同消费者心理有密切关系,从而对消费者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些文化因素往往会对企业营销活动是否正常进行产生立竿见影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各个国家存在的特殊文化背景和文化因素往往容易被企业忽略,造成不良影响和巨大损失。例如,日本索尼收录机的电视广告曾在泰国遭灭顶之灾:画面上,佛祖释迦牟尼脸色庄重,闭目凝神,潜心修炼,纹丝不动。然而,当佛祖套上索尼收录机的耳机之后,竟然凡心启动,在佛堂上眉飞色舞,手舞足蹈….佛祖之威严和宗教之虔诚荡然无存。泰国是“佛教之国”,这则广告触犯了国教,激起了所有泰国人的愤怒,索尼在泰国苦心经营的业绩毁于这则广告。又如:宝洁的佳美(Camay)香皂在日本的广告节目中出现男士直接恭维女士外表的场景。这个广告与日本男士不是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文化相冲突,结果导致这种香皂在日本滞销。广告活动也因此终止。 这两个实例表明,广告要讲究文化策略,要有一定文化定位,忽视文化差异会铸成大错。广告,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现象。广告文化具有明显的大众性、商业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因此,在广告设计和制作中,考虑目标消费者群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价值取向,已成为现代广告策划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广告宣传的成功与否,实质上取决于广告对文化传统的融合能力:广告与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其他亚文化的融合;与消费者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的融合。融合能力越强,广告的心理效果越好。 四、消费者心理与广告创新 现代社会,虽然不同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消费心理和个性特征,不同的消费者群体也有其不同的购买心理,但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日益多样化,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普遍存在一种喜新厌旧的求新消费心理,这一心理现象在广告营销中也不例外。因此,广告创新是获得广告心理效应的关键。广告的目的是吸引消费者、劝说消费者,诱导消费者,这就需要创新思维,追求新奇,与众不同,才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著名的广告大师奥格威,一生都在不断地创造新奇,其广告公司奥美广告公司至今已发展成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广告公司之一。他最得意的作品是为哈撒威衬衫而设计的“穿哈撒威衬衫的男人”,表现的是一个穿衬衫戴黑眼罩留小胡子的男人,立意的出发点就是与众不同。这个例子可以从创意、定位等不同的角度去解释,而其根本还在于如何才能引起受众的注意。正如奥格威本人所言,要让受众感到新奇,看到你的广告要问“这是怎么回事?”然后再读(或看)你的广告,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利用消费者的好奇心理,作巧妙新奇的广告,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上海有家规模不大的服装店,特意定做了几条腰围米的牛仔裤,高高地悬在店门前,并在旁边写上这样一行大字:合身者,赠送留念。在上海达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于是这家曾陷入“门前冷落鞍马稀”困境的小店很快“火爆”起来。小店生意兴旺,主要是有了这则独辟蹊径的广告。 美国生产李维牛仔裤的公司,在其生产的一批新产品拿到英国市场上推销时,该公司的推销员别出心裁,在伦敦街头“演出”了一幕闹剧。他们将各类型号的牛仔裤当众挂起来,待有一定数量的顾客围观时,突然宣布货物可以任取,最初,有的顾客还不大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想不到公司竟会将这些牛仔裤白白送人,但当他们认定此事当真时,便蜂拥而上围“抢”个痛快。该公司推销员把顾客“抢”牛仔裤的镜头拍下来,一方面制成广告宣传画在街上张贴,另一方面又在电视中大做广告,造成了一种“牛仔裤在伦敦很抢手”的声势,因而使该公司的牛仔裤知名度在伦敦大大提高,每个销售摊前常常是宾客如云。 广告创新的目的在于吸引消费者,激发其购买欲望,促进产品销售和树立企业形象。为达到这个目的,广告无所不在,手段日益翻新,策略层出不穷,无奇不有:如品牌形象广告创新策略、企业形象广告创新策略、理性诱导广告创新策略、情感诱导广告创新策略、美感诱导广告创新策略、“恐惧”诱导广告创新策略、联想诱导广告创新策略、情趣诱导广告创新策略、悬念广告创新策略、反驳性广告创新策略、单纯诉求广告创新策略、爱情诉求广告创新策略、自然诱导广告创新策略、触摸广告创新策略、系列广告创新策略、多维广告创新策略,等等,不胜枚举。广告策略之所以多种多样,层出不穷,无奇不有,是因为创意无止境,创意无定律,广告创意苛求“独特”二字,独一无二的广告创意,即为创新广告。 广告作为营销信息沟通的最广泛、最有效的方式,它永远属于实践、属于变化、属于创新。现代广告理论与操作技术的发展在21世纪必然会突飞猛进。 消费者心理与广告策略研究摘要:广告策略是实现广告活动目标的措施与手段。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升级,越来越多 企业 开始重视对于广告策略的 研究 。消费者是广告的主要受众,为了提高广告的传播效果,企业需要充分研究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因此关于消费心理与广告策略的研究,对于指导 现代 企业有效进行广告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消费者;消费者心理;广告策略 引言 广告策略是实现广告活动目标的措施与手段。它是根据企业内外的环境、条件、广告目的而制定的决策方案。随着市场竞争程度不断升级,越来越多企业愈加重视对于广告策略的研究,因为大家都知道,即使你的产品再好,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广告策略,你的产品也可能锁在深闺之中,而不为消费者所认知。 一、消费者心理与广告策略概述 1.消费者心理 商业广告制作的目的是在竞争激烈的同质化市场上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诱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商品和劳务的销售。而成功广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始终如一地将广告的功能与消费者心理联结起来,通过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更好地将广告信息传递给消费者。 研究消费者的心理能够使企业的营销策略更具有针对性,更能抓住消费者的心理特点,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消费者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是从广告心理学发展而来的。早期的消费研究主要是从消费者收集信息,以便制作更有效的广告。后来,重点转向研究产品设计前后消费者的意见和态度。这样一来,消费者心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营销策略与广告策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市场上的商品空前丰富,各种文化娱乐更是层出不穷,从供求看,供大于求,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较大,整个市场属于买方市场,由于激烈的竞争,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更是不分伯仲。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想在市场立足和发展,就必须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市场营销管理按照菲利普-科特勒的解释,就是通过分析、计划、实施和控制,来谋求创造、建立及保持营销者与目标买主之间互利的交换,以达到营销者的目标。营销管理的任务,就是调整市场的需求水平、需求时间和需求特点,使需求与供给相协调,以实现互利的交换,达到组织的目标。市场营销策略主要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对于现在的市场而言,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方式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为了能够让消费者在众多的产品中购买企业自己的产品,差异化策略是一个最好的出路。就目前及未来的市场发展来说,广告策略在整个市场营销策略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当然,广告策略的制定离不开营销策略,只有在合适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基础上,再采用适当的广告策略,就能使企业的产品获得更多的潜在顾客。在制定合适的广告策略之前,就必须能够知晓不同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只有根据不同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去制定广告策略,才能使广告起到引起消费者注意、让消费者产生兴趣、激起其购买欲望并进而促成其购买行动的效果。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不同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二、不同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1.儿童消费者群的心理及其行为特征 根据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五大消费先导城市进行了一次儿童消费市场调研,结果表明,五城市中0岁至12岁的儿童平均每人每月消费高达897元,五市儿童月消费总额约40个亿。调查还显示,尽管食品与服装消费仍是城市儿童消费的主要部分,占儿童消费总支出的;但教育支出已占到相当比例,成为儿童消费的新热点。 (1)对消费决定的影响力在不断上升。 (2)以模仿型消费为主的消费。 (3)消费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的趋势。 总之,儿童的消费心理多处于感情支配阶段,购买行为以依赖型为主,但有影响父母购买决策的倾向。 2.少年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一般我们把处于12岁到15岁阶段的消费者称作少年消费者群体。12岁到15岁到少年男女不再是儿童,在这一阶段,少年消费者群体开始有自己的主张,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心理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表现为追求潮流,创新,学习能力强,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这一年龄段的少年消费心理不够成熟,他们容易受街头时尚、明星潮流的影响,而我国独生子女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强,少年的市场蕴藏着无限商机。少年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可以从以下几点表现出来。 (1)影响因素复杂。 (2)消费趋于稳定。 (3)独立意识增强。 3.青年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青年是一个购买力巨大的消费群体,对其他消费群体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青年具有追求新颖与时尚、崇尚品牌与名牌、突出个性与自我、注重情感与直觉等消费心理特征。企业营销在消费市场上,青年历来是一个重要的消费群体,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认识和把握青年消费的重要性,研究青年消费的心理特征,对工商企业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活跃和繁荣消费市场,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青年消费者群在消费心理与行为方面与其他消费者群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求新颖与时尚 (2)崇尚品牌与名牌 (3)突出个性与自我 (4)注重情感与直觉 (5)追求实用、表现成熟。 4.老年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卫生和营养条件的改善使人均寿命得以延长,不少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导致人口出生率呈良性下降,进而导致世界人口中的青少年比例减少,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在未来30年里,一些发达国家将会有1/3的人口达到联合国规定的老年人的界限,即60岁以上。而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到2000年也将步入老龄化社会。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一定的消费能力表明中国已经形成一个潜力十分巨大的银色市场。老年人的消费行为有着与其他消费群体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品牌忠诚度高 (2)健康类消费增加 (3)注重方便性 (4)经济压力低 在子女成人独立、经济负担减轻之后,部分老年消费者产生了强烈的补偿心理,试图补偿过去因条件限制而未能实现的消费愿望。他们在美容美发、穿着打扮、营养食品、健身娱乐、特殊嗜好、旅游观光等商品的消费费方面,同青年一样有着强烈的消费兴趣,同时乐于进行大宗支出。 针对老年消费者购买心理与行为特点,企业不但要提供老年人所希望的方便、舒适、有益于健康的消费品,还要提供良好的服务。同时,要考虑老年人娱乐休闲方面的要求,提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健身娱乐用品和休闲方式。 近几年来,“银色浪潮”在中华大地上悄然涌动,我国即将迈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许多有远见的企业家正在发掘一个崭新的市场——“银色”市场。由于老年人在吃、穿、用、住、行方面都有特殊要求,因此这个市场要求有自己独特的产品和服务。目前,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已开发出一系列适用于老年消费者的“银色商品”,并形成相当规模的老年服务市场,我国这一市场也有待大规模开发,并已经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前景。 5.女性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1)追求时髦 (2)追求美观 (3)感情强烈,喜欢从众 (4)喜欢炫耀,自尊心强 6.农民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有人说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并以此游说企业去开发农村市场。关于农村市场的论断自然不错,据统计,我国农村居民占全国总人口70%以上、拥有9亿消费人口、2亿多个家庭,这个人群真是大得不可想象的。农民消费者群占我国消费者的绝大多数,在社会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生活环境相对落后,农民平均收入水平和文化水平较低,受各种传统消费习俗的影响很大,并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因此,农民消费者群形成了一些共同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1)农民消费者群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实用性的消费动机较为普遍。 求廉动机较强烈。 储备性动机比较明显。 受传统习俗的影响深刻。 (2)农民消费的新趋势 1.吃的方面。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份额)有下降的趋势,主食消费下降,高能量、富有营养的副食消费上升。 2.穿的方面。衣着的消费比重逐步下降,对棉布、化纤布、呢绒、绸缎等的需求平稳,中低档服装尤受欢迎,但对款式、花色的要求提高。高档服装的需求也有一定增长。 3.用的方面。用品消费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由于近年来农村“建房热”持续降温,农民建房消费逐步转向用的消费。增长最快的是家用电器类,耐用消费品加快更新换代,对洗衣机、电视机、冰箱等需求旺盛。 4.住的方面。尽管进入90年代以来,农村“建房热”持续降温,住房消费支出有所减少,但相对来说,对室内装潢用品的消费需求有增无减。 5.行的方面。农民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于载重自行车,购买摩托车、机动三轮车甚至小型汽车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对交通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消费趋向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比较明显。

可以从供给和消费,结合国际化方面入手。

摘要:本文通过对消费心理和广告学的分析,阐述了消费心理和广告研究的密切关系。关键词:消费心理 广告学 营销想象力 消费心理与广告研究消费者心理在消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往往会受到其心理的影响;而广告的地位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影响很巨大的,恰当的利用广告的效应,结合消费者的心理,会带来不一样的消费效果。一.消费心理分析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行为和过程,是社会进步、生产发展的基本前提。消费的主体是人,需衣食住行,且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因此,研究消费不能脱离对消费活动中人的研究。对人类消费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和行为表现的研究,构成了消费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一)影响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内部因素。1.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任何心理活动都有它产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这些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消费心理学通过研究每一过程的发生、发展和表现形式等的规律性以及三个过程之间的联系,可以发现消费者行为中包含的心理现象的共性。2.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人们在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反映出来的个人特点和相互差异,是形成消费者不同购买动机、购买方式、购买习惯的重要心理基础。3.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需要和动机是消费者进行各种消费活动的源泉和推动力量,也是我们研究消费者的出发点。4.消费者的生理因素。消费者由于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机体构造方面的特点和差异,会导致消费行为的各种类型,这也是生产、经营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中必定要考虑的问题。(二)影响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外部因素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不仅受个人因素影响,还受到他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因而人与人之间的消费活动又有相同之处。而且,只有从社会因素对其影响的角度来研究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才能科学地解释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并为消费心理和行为的预测提供切合实际的依据。外部因素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较主要的因素有:1.社会因素2.市场因素3.商品因素4.自然因素影响消费者的客观外部因素不同,反映出的心理、行为也就不同。二.广告学:所谓广告,从汉语的字面意义理解,就是“广而告之”,即向公众通知某一件事,或劝告大众遵守某一规定。但这并不是广告的定义,而是对广告的一种广义的解释,说明广告是向大众传播信息的一种手段。从狭义解释,广告则是一种付费用的宣传。美国小百科全书的解释是:“广告是一种销售形式,它推动人们去购买商品、劳务或接受某种观点。广告这个词来源于法语,意思是通知或报告。登广告者为广告出钱是为了告诉人们有关某种产品、某项服务或某个计划的好处。”美国人格林沃尔德在1973年出版的《现代经济词典》一书中,对广告一词作了如下解释:“广告是为了达到增加销售额这一最终目的而向私人消费者、厂商或政府提供有关特定商品、劳务或机会等消息的一种方法。它传播关于商品和劳务的消息,向人们说明它们是些什么东西,有何用途,在何处购买以及价格多少等细节。” 广告的广义定义,有各种说法。前文在有关广告的定义中,曾经提到过,广告是一种传播方式或传播活动。在社会中同样普遍存在的另一种传播方式或传播活动,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宣传”。在广告业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之前,广告与宣传这两种传播活动,似乎难以区分,公众都将宣传视作广告,或视广告为宣传。根据《辞源》的解释,宣传是用语言或文字公告大众。与广告并无什么区别。但现在普遍认为,宣传和广告有明确的区别。所谓宣传,就是持有一定的社会政治立场的人——宣播者,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将自己所信仰或支持的政治主张公布于世,以谋求激起大众的思想感情,使之采取一定的行为和表示一定的态度,支持宣播者的政治立场。宣传的主要特征,是其所特有的煽动性和政治目的性。它的最根本目的,是为宣播者谋取政治利益服务。宣传不需要付费用,它的目的也不一定是为了推销商品或劳务。广告是以广告主的名义,通过大众传播工具,传播商品或服务的优点、特色和顾客所能获得的利益,谋求激起大众的购买欲望。广告是以扩大商品销售为目的的,是要支付费用的。这一点是与宣传的重要区别。将宣传与广告的区分归结于政治动因和经济动因,把宣传归诸谋求政治利益,把广告归诸谋求经济利益,这样做更符合实际。这样,西方社会的竞选活动和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普法活动,归类为宣传;而为推销商品和劳务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应归类为广告。广告不能使大众采取一致的行为和表示一致的态度,这是它同宣传之间的区别,但是,在广告顾及到消费者的直接的和切身的利益并对这种利益作出承诺之后,即可能激起消费者的购买行动。商品包装是广告构成要素的一个组成部分,商品包装大有学问,其中的心理学问题也很值得研究。包装的功能:(一)保护商品。人的衣服穿少了会伤风感冒,商品包装质量不好,就会使商品变质和损坏。包装的直接目的是保护商品的内在质量不受损伤,这是最基本的功能。这一基本功能是指商品从进入流通领域到达消费者手中,保证其使用价值和附加价值不受损害。商品从企业到消费者手中这一过程,要经过多次的搬运、装卸和储存,如果没有良好的包装,商品必然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丧失商品的使用价值和附加价值。实现保护商品的功能,是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基本原则,达不到这一原则,就失去了包装的意义。消费者见到设计科学、外观完好的包装,就会增加对商品的信任和心理上的安全感。(二)吸引注意。在超级市场,商品琳琅满目,千姿百态,如没有营业员的拿递、介绍,或消费者没有明确的购买目标和特定的品牌偏好,则购物往往会感到茫然无措。因此,那些具有色彩鲜明、构图精美、造型奇异、文字醒目等特征的包装,往往使消费者爱不释手,促成购买。(三)传递信息。包装上有关商品功能作用、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的表述,能使消费者增长知识,加深对商品的认识;有关商品重量、效能参数、优点特色等说明介绍,便于消费者在商品中进行比较;有关原料成分、加工方法、出厂日期、检验标记等内容,可以解除消费者的疑虑。消费者如果是初次购买某种商品,得不到必要的商品信息,就不能作出正确、迅速的选择。(四)为商品增色。包装使用不同的原料质感,不同的颜色图文,使商品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审美价值等心理功能得以更好地显现。包装的安全便利、复合用途、突出商品,都能从不同角度迎合消费者多方面的心理需要,增加商品的魅力。(五)促进销售。 随着自动售货方式的扩大,消费者生活习惯的变化等诸因素,包装已从最初的防损、防污的功能逐步扩大到促销活动等具有附加意义的功能。如我国江苏生产的“芭蕾”珍珠膏,不仅畅销港澳,而且远销到法国、美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其原因除了它的内在质量较好外,还在包装上下了功夫。他们把包装的外盒设计成白底色,中间画着一双灵巧的手,托着一颗晶莹醒目的金色珍珠,雍容华丽,十分突出。在把瓶装珍珠膏装入纸盒后,又在瓶盖上面放置一个小巧的泡沫塑料托盘,里面放着一支镶有一颗珍珠的小别针。当你打开纸盒,一支闪闪发光的珍珠别针立刻跳入你的眼帘。这特别能吸引妇女的喜爱。说明书上还写明,如果自用,买50瓶以上,还可以串成一条珍珠项链。“芭蕾”珍珠膏因此名声大振,销售日增。在现代经营中,广告包装对于促进销售的作用绝不可低估。美国当今化工行业中最大的杜邦化学公司曾提出著名的“杜邦定律”:即有60% 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装潢而进行购买决策的。因此,如何设计适应先进的销售方式和消费者乐于接受的商品包装,已经日益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重视。三.消费心理与广告学:就消费的本质而言,企业应当贴近顾客,作为企业就应该去满足顾客的需求,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让我感受到是脱离了经营的现实,过于热衷于竞争游戏,而不是从事围绕顾客消费心理所展开的日常工作。在过去的接近30年间,绝大多数领域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制造活动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成本在大幅下降,供应活动正努力向即时管理方向过渡,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企业内部大量的文字工作被替代,管理人员的数量也在减少等等,但是,我最为惊讶的是在这一切努力的背后,对于顾客所做的努力并没有太大的改变,确切的说就是企业的经营没有什么改变,人们在营销上的努力并不明显。但是,正如西奥多.莱维特所言:“企业的目的就是吸引并且留住顾客。如果不能吸引一定比例有购买能力的顾客,企业就不可能存续。顾客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总是有许许多多的选择,而他们购买的其实不是产品,而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案。企业只有不懈努力,帮助顾客更好地解决问题,也就是为他们提供更加出色的功能、更高的价值和更加便利的服务,才有可能生存和繁荣。” 企业真的能与时代同步吗?回答是企业必须与时代同步,进入21世纪,有部分企业意识到这个时代的变化,开始调整自己的方向和定位,有些企业开始的“客户经理”的努力,开始构建与顾客更紧密的关系,围绕关键顾客群展开顾客关系管理等等,更有成功的企业运用对于顾客细分需求的创新,开始了超越同行,引领变化的成长。但是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并没有真正做到更深入更贴近地了解顾客,他们还在沿用过去对于顾客的定义,简单的已地域或者年龄来划分或者以购买规模来划分。这些企业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并不了解顾客到底需要什么?西奥多.莱维特指出:“企业首先必须了解顾客心中的“更好”是什么。为了弄清这一点,然后弄清有哪些工作应当完成,并以高超的智慧、热忱满怀去完成那些工作,我们就必须拥有想象力。”在西奥多.莱维特看来“如果不能发挥营销想象力,不发挥热情当的神奇力量,现代营销科学和深度分析都只会是百无一用。世人总是希望找到一些简便的方法和精细的计划,来解决他们碰到的问题。现在管理者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他们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个世界到处都是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这些对手在不停地发明新产品、寻找提供这些新产品的新方法,以此绕过那些根深蒂固的旧事物,远远地跑到了前面——那就是拜他们的想象力所赐。所以,即使是那些根基深厚的企业,也必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要知道,正是他们的想象力,还有他们的前辈们的事业心,把他们带到了现在这个位置。”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事实上每一个走在同行前面的成功的企业,都是在满足顾客需求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给顾客以全新的感受和帮助,也正是这些企业能够做到这一点,让顾客感受到“物超所值”,顾客才不断的与企业互动从而使得这个企业能够走在行业的前端。经历过市场变化洗礼的企业,会认识到全世界的商业惯例都面临着同一种情况:商业惯例中的很多假设,只要有想象力和胆识,并且坚持不懈地发起攻击,它们就会轰然倒塌。成功的企业总是能够运用想象力,去抓住市场边界不断消融甚至消失所带来的大好机会。花旗银行对于金融产品的想象力开启了金融创新的新时代,宜家家具的想象力使得家具和家居的个性化得以实现,阿里巴巴对于互联网的想象力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分众传媒对于楼宇的想象力让广告变换了新的展示力量。西奥多.莱维特对于“营销想象力”的界定和阐述给予我们一个更为宽广的视角,也给了我们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如果我们切实的理解和具备营销想象力,对于顾客真实的理解加上可实现能力,企业就一定能够与时代同步。“未来几乎肯定是一个新的未来。通信、旅行和运输的平民化,让我们的各种习惯都变得接近,而决定我们的行为和消费的就正是我们这些习惯。从主要梗概来看,各地的这些习惯都会越来越相似。抗拒或者抵制这些习惯在商业上的含义,就是重蹈一些傲慢的老公司的覆辙——这些公司躺在商业世界的坟墓中,无人识得或者已被人彻底遗忘。”这是西奥多.莱维特说的一段话,我借此来作为自己的结束语,也正如西奥多.莱维特本人在序中写的一样“我希望,读者能从本书中发现许多可以立即付诸实践的东西。但是,我更加希望读者的认知系统可以因此得到些许提高,他们的营销想象力会得到极大的激发,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效。”事实上,这些智慧也是最近才表露出来的,实质上就是对企业赢得成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做了几条简单的总结:1. 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和留住顾客。2. 要达到这个目的,你必须生产出人们想要并且重视的产品和服务,并以相对于竞争对手有一定优势的价格和条件把它们提供给顾客,而且这个顾客群体要相当大,大到足以支持这样的价格和条件。3. 为了继续这样做下去,企业取得的收入必须大于付出的成本,而且超过的部分要足够大、足够稳定,从而吸引和留住企业的投资者;企业还必须使其产品和服务至少可以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媲美,有时还要领先一步。4. 没有哪个企业,无论它的规模有多小,能够凭直觉或者运气做到这一点。它必须阐明自己的目的、战略和计划,而且企业的规模越大,就越有必要把它们明确地写下来、清晰地传达给员工,并且经常让企业的高层对其进行评审。5. 在所有情况下,企业都需要有一个适合的奖励、审计和控制体系,以保证计划中的事情得到有效执行,或者在发生差错时迅速得到纠正。不久以前,许多公司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简单地认为企业的目的就是赚钱。但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毫无实质性的意义,就像是说生活的目的就是吃饭。事实上,吃饭不是生活的目的,它只不过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因为人不吃饭就会饿死。利润之于企业,有如食品之于人体,它只是企业的必需品。没有了利润,企业就要关门。企业的利润就是收入超过支出的那一部分,企业称之为正现金流。企业的现金流必须是正的,因为维持生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损耗生命的过程。企业要存续,就必须生产出合适的产品和服务,让它们能够吸引足够多的客户,为其支付足够高的价格;生产过程会造成设备损耗和人员劳累,所以必须有足够多的盈余来更换已被损耗的东西。这个“足够多的盈余”就是利润,无论你的企业适用的是哪个国家的会计体系。这就是为什么说利润只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不是目的的原因。事实上,无论是在幕后默默无闻的工作还是直接面对大众,对于企业家来说,迅速树立产品形象和制定适宜的营销战略以确立产品的市场地位非常重要。星巴克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霍德华.舒尔茨对于如何在一个成熟的行业创立一个名牌有着独到的见解:它不是靠炫目的广告,而是致力于让员工对香浓的咖啡产生一种狂热,从而影响顾客的消费行为。肯德基的创始人科洛内尔.桑得斯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他树立具有亲和力的个人形象,亲身推广产品。2006年的LG的“巧克力”手机,让嗅觉融入到通讯产品中。虽然对于如何销售自己的产品每一个人有着自己独到的方法,但是关键是要找到一种最合适的方法。商品在市场竞争中能使消费者认识,不仅要有高质量的商品实体,还要有感染力的广告宣传。因此,对工商企业来说,合理的广告宣传和设计包装显得很重要。企业在做广告宣传和设计商品包装时,务必要从研究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水平、消费心理开始,以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如根据消费者不同消费水平,可以设计量有别的商品包装:高中低档次的等级包装、名贵包装、礼品包装、简便包装和复合包装。根据消费者的年龄、性别,设计突出个性特征的商品包装:男性化包装、女性化包装、老年用品包装、中青年用品包装和少儿用品包装。包装的颜色、图案要符合民族的风俗习惯。总之,针对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与需要、行为方式与特点进行商品包装设计,满足不同消费者多种多样的需要是工商企业服务的宗旨。例如,我们应该考虑到,商品要方便使用和携带,要适应不同的消费者注意艺术性和趣味性,新颖大方、不落俗套,信任感等等正因为如此,广告活动必须遵守一些最基本的原则。这些原则是:(1)真实性原则,主要是指对广告所传播的经济信息要真实的要求。广告文稿要真实准确,客观实在,要言之有物,不能虚夸,更不能伪造虚构。(2)主题鲜明原则,也就是在进行产品宣传时,要突出产品的特性,而切忌一些与主题无关的词语和画面,避免不着边际的空谈。对于具体的广告产品,在进行市场定位之后,要旗帜鲜明地贯彻广告策略,有针对性地对广告对象进行诉求,做出符合事实的颇有吸引力的承诺。(3)计划性原则,具体指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广告宣传活动的计划性,二是广告制作的计划性。前者是指广告活动必须有计划地与广告主的商品生产和销售计划结合在一起,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有机整体,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后者是指广告制作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广告从设计、制作到刊播都必须按计划工作。商业广告是市场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为了创作好广告,必须对市场进行广泛的调查、分析和预测;为了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欲求,必须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和购买习惯;为了配合市场营销活动,必须掌握市场营销规律。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有一个完整的广告计划。(4)艺术性原则,是指为了加强广告的感染力,激发人们的审美情趣,从而引发人们的兴趣和欲求,在广告创作中进行必要的艺术夸张,以增强消费者的印象。广告的真实性、思想性、主体鲜明性要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广告是传播经济信息的艺术作品。要运用美学原理,通过美术、摄影、歌曲、音乐、诗词、戏剧、舞蹈、文艺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表现广告主题,以其艺术性来增强广告的趣味性、欣赏性。这样既丰富了文化生活,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加强了广告的感染力,提高了广告效果。(5)思想性原则,是指广告内容与形式要健康。广告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而且也是一种政治宣传活动。广告主题和艺术形式必然涉及宣传什么鼓励什么等社会问题,所以广告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负起社会责任。因此,广告绝不能以色情的和颓废的内容来吸引消费者注意,诱发他们的购买兴趣和购买欲望。思想性作为广告的灵魂,通过独特的形式和艺术手法表现出来,思想性寓于广告艺术性之中。学习和研究消费心理学直接的实践意义在于:有助于政府部门协调整个国民经济要发展和正确引导我国人民的消费,就必须了解、研究消费的各个方面;有助于企业进行科学经营决策一方面,随着我国人民消费的大变化、大发展,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去研究解决;有助于营销人员提高商品销售的竞争力商品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发展,供过于求的商品大幅度增加,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市场营销也将越来越困难;有助于消费者自己进行消费决策人人都是消费者。每个人认识了自己的消费行为和周围他人的消费行为,会有助于他们正确地进行消费决策,使自己获得物美价廉、称心如意的商品。对于消费心理和广告研究的互动效应,在未来的市场中将有更大的影响,甚至超过我们的预计,这是营销者需要好好开发和利用的。参考文献:[1]樊文娟.消费心理学[2]威廉.阿伦斯著. 当代广告学(国内翻译版本最早最权威的是丁俊杰、程坪译本).[3]乔治.路易斯著. 广告的艺术.[4]莫温、迈纳著. 消费者行为学.[5]广告策划与创意.中国人民大学.[6]传播学.中国传媒大学[7]营销学.机械工业出版社[8] 广告心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9]消费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0]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消费心理与广告研究的相关论文

消费者应该是为个人的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社会成员。消费者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商品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消费者心理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老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摘 要:老年消费者群体,与其他几个年龄层的消费者比较起来,有其自身固有的消费心理,对其消费心理进行深度分析,有利于企业在此基础上,确定有针对性的,务实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老年消费者 消费心理 策略

一、引言

据资料显示,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

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的飞速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提升,中国人的人均寿命得到了相应的延长。老龄化问题显现出来,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笔者看到一个资料,在我国总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接近二亿,相当于日本和印尼人口的总和。站在营销的角度,这一人口环境,是不可多得的市场营销机会,若要有效地把握这一机会,应对老年消费者,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的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理性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与展望,以此作为制定与调整营销策略的依据。

二、老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1、消费习惯趋于稳定

老年消费者在几十年的生活实践中,不仅形成了自身的生活习惯,而且这种习惯趋于一种稳定的态势,岁月的磨砺,并没有太大的改变。由于年龄和心理的因素,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消费观较为成熟,自己认准的事物、态度比较执着。对消费新潮显得比较木讷、迟钝,往往以一种审视的态度,看待周围的消费事物。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七十年代正是对新事物比较敏感的年轻人。他们对当时市场上的新事物,如上海产品中的中华牙膏、扇牌香皂、春雷收音机、凤凰自行车、绿叶衬衫、百雀羚护肤霜等等,在消费上引以为荣。目前虽已进入暮年,对这些牌子中的某些产品,仍然一如既往的喜爱。这就是形成的消费习惯所导致的,时光的流失,这种消费习惯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2、消费追求实用价值

老年消费者把商品的实用性作为选购时的第一考虑的问题。这类消费者群体对消费品讲究方便实用,质量可靠,安全舒适。消费品颜色、式样如何、品牌的知名度有多高、包装是否华贵,没有刻意的追求。如宜昌本土的“步步升”布鞋,纯手工制作的“千层底”布鞋,从式样上看,已是土得掉渣,年轻人是不屑一顾的,但老年消费者却如获至宝。因为这种鞋穿在脚上舒适、透气、轻便,这一固有的产品特点,致使该产品一经上市,就引起了老年消费者的踊跃购买,一度时期还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

3、追求消费品的便利条件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消费者的生理以及心理机能呈下降趋势。某些消费品,特别是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消费品,如电脑、手机等,他们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本土的三峡商报曾刊登了一篇读者署名文章,标题是“智能手机,中老年人玩不转。”真实的刻画了老年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所面对的实际问题。因此,注重消费品的易学易会,操作方便,减轻体力和脑力的负担,是老年消费者非常注重的一个问题。

4、消费需求结构呈现变化

生理机能的衰退,体质的下降,抵御疾病能力的减弱,导致老年消费者对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相比较而言,穿着类及其奢侈品的消费需求量则呈下降趋势。因为这类消费者由于年龄的增长,岁月的磨砺,越来越变得务实多了,青年时代的那种追求流行、时尚的消费心理慢慢地淡化了。比如,我们通过对市场的观察,发现一些健身用品(如健身椅、健康床等)经营的商户,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采用免费体验的促销方式,由此吸引更多人前来参加体验,其中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年消费者居多,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做法,使体质得到增强,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5、补偿消费日益凸显

现在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经历的青年时代,正是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低迷的六七十年代。消费生活中的吃饱穿暖,是人们非常满足的一个消费目标。

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吃讲营养,穿讲漂亮,用讲高档,住讲宽敞,青年人成了这一消费新生活中的主力军。与青年人相比,老年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生不逢时的失落感,若不再加入到这一消费新生活之中,恐怕时间就来不及了。因此,对过去消费生活中不满足的补偿,成了当下老年消费者的一种主要消费心理。如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一二线城市。老年消费者的补偿性消费,比较突出的表现出来。人们穿亮丽的服装,蓄时髦的发型,以至于一些老年消费者,从背后看,人们误认为是年轻女性。甚至有些老年女性消费者,拉着自己的老伴,走进婚纱摄影楼,补拍婚纱照,为自己的婚姻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些都是补偿消费心理在消费行为中的具体体现。

三、适应老年消费者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

为了适应老年消费者消费心理的需求,企业要深入到这一类型的消费者群体中,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根据掌握的相关资料,以此为依据,制定可行的营销策略。一般来讲,有以下几种策略可供参考。

1、产品策略

企业应根据老年消费者对消费品求实、求便的消费心理,开发出适合老年消费者需要的各种消费品。比如食品,老年人的肠胃功能不好,消化能力差,企业为老年人提供的食品,应具有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特点。服饰方面,老年人新陈代谢能力减弱,四肢活动能力差,企业为其提供的服饰,应具有舒适、透气、实用的特点。用品方面,老年人动手能力差,反应能力低,企业为其提供的用品,特别是手机、电脑、以及健身用品,应做到使用说明书通俗易懂,容易理解,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企业并能给消费者提供使用前的演示,使用中的手把手的指导,使用后的维修保养服务,使之服务尽善尽美,人们心满意足。

2、价格策略

不同年龄层的消费者,对价格反映的程度是不一样的,青年消费者,如果是自己看中的商品,价格高低对他们的购买决策没有太大的影响。针对这种类型的消费者,其价格策略,可实施撇脂定价策略,以迎合他们求新、求美的消费心理。而老年消费者,与其不尽相同,他们中间的许多人,求实、求廉的消费心理比较浓,据此,实施渗透定价策略比较适合,以其中低价格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为这种类型的消费者已经退休,经济收入相应减少;其次,过去生活的苦难经历,使他们形成了一种勤俭的生活习惯,这种策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在老年消费者中,有一部分特殊的人,比如,从白领阶层和知识界退休下来的老年消费者,他们有较高的退休收入,而且追求消费品中的新颖、时尚,消费热情有增无减。据此,企业对这一部分老年消费者,应提供一些质量上乘,档次较高的高价位老年消费品,以满足他们求新、求名、求美的特殊消费心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一个大的老年消费者群体中,价格策略应做到因人而异,而不应当是一个单一的模式。

3、广告策略

广告是宣传与介绍商品的一种形式,相对于青年消费者群体,老年消费者由于生理以及心理机能的下降,对广告中的产品,其接受的兴趣要远远地低于青年消费者。据此,广告策略的运用,要与老年消费者的认知度做到吻合。人上了一定的年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变弱了,生活节奏变慢了。因此,涉及到老年消费者的消费品,其广告的制作,如电视广告,应尽量避开情绪激昂,快节奏的画面,取而代之的是叙事式的,对话般的,家人团聚式的。如保健品中的品牌“黄金搭档”,其电视画面是一位老大爷,背着自己的孙子,拾级而上的身影,说明老大爷身子骨硬朗,又显得温馨备至,同一个年龄层的老年消费者更容易接受这个产品。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广告策略的运用,不仅仅要具备真实性,更应该具有艺术性,具有了这二种属性的广告宣传的产品,才能够成为人见人爱的产品。

4、服务策略

服务策略主要体现在售前、售中与售后三个方面。比如:老年健身用品中的健身床的销售,售前服务是销售人员给有兴趣的老年消费者介绍产品的性能、作用以及给人们所带来的利益,使人们对该产品进入认知状态,为购买获取第一手资料。售中服务是销售人员让老年消费者在健身床上作消费体验,使之产生欲罢不能,爱不释手的消费心理。一些老年消费者由于多次的、不间断的体验,感觉良好,似乎身体上的不适感有较大的缓解,由此,不惜破费,把这张床搬回家,自由自在地体验,企业实现了销售的目的。售后服务,即销售人员给这一类型的消费者送货上门,安装调试,并进行使用时的指导。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人们打心眼里感激你,并通过免费的义务宣传,扩大企业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为企业带来营销效益。

综上所述,重视对老年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有利于企业根据老年群体特殊的消费需求,开发出与其相适应的产品,并不断地扩大这一市场的广度与深度,使老年消费者市场和其他各个年龄层次的消费者市场共同得到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消费者心理论文2000字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有点大众化 瞒目性

消费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消费者的知觉、学习、决策、需要、动机、个性和态度等心理过程和特点。正是这些构成了广告与消费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在人类社会中,任何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总要受到社会阶层、家庭、文化等诸因素的影响。例如,运动员的穿着打扮与文艺工作者便迥然不同;城市人与农村人的消费行为方式也有明显的差异。因此,研究社会阶层、家庭、文化等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也是该学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广告与消费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其诞生和发展都与商业活动密切联系并为它服务。因此,消费行为的研究成果在诸如新产品的开发与扩散,广告、产品包装、价格的设计与确定等市场策略上的应用,自然也是广告与消费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消费行为一直受到众多经验科学家的注意,他们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积累了许多实证资料,为建立广告与消费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打下了基础。广告与消费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显著的多学科或跨学科的性质,与其关系密切的学科主要有心理学、广告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等。 心理学、广告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文化人类学是广告与消费心理研究的重要理论来源。这些学科在消费行为领域中的渗透,不断引出一些重要的理论见解。这些理论见解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理性的和非理性(情感)的。 购买行为的理性观点认为,消费者要获取必要的信息,再仔细地衡量可供选择的物品,然后才从理性上作出购买的决策,实现购买。属于这类观点的有“经济人”、问题解决或决策,回避风险和学习等几种理论。 “经济人”理论认为,消费者的购买完全根据现有的有关信息,而没有明显的个人努力。消费者的需要是稳定的、实在的,也就是说,购买的物品是为满足消费者生理上的需要, 在选购物品和确定购买场所上总是明智的、细心的。 问题解决或决策理论是假设消费者不完全具有可供选择的信息,而获得这些信息需要花费精力。消费者的需要不完全稳定、实在。多数购买活动包含着经济上和心理上的冒险性。买主总是仔细地利用选择物品所需要的信息,以达到需要的满足。 回避风险的概念也是把消费者看做是决策者。它试图通过决策过程来解决购买问题。这种理论强调消费者很少具有可供选择物品的信息,而不得不面临购买后果的颇大不确定性,在购买时必定冒风险。它把消费行为看做是对含有风险的购买决策所作的理性反应,把挑选活动解释为使冒险减少到最小的一种努力。 学习的概念是根据巴甫洛夫和斯金纳的理论提出的。依据学习的理论,消费者主要从他们的实际购买产品和劳务的体验中得到学习,并逐渐形成和发展了他们的购买习惯模式,从而使购买过程简化。 购买行为的非理性观点认为,消费者对于多数产品缺乏应有的信息,许多消费者不愿费精力去比较、评价可供选择的物品。它强调购买活动是满足情感的、非实体的需要。属于该理论见解的有心理分析、社会活动、冲动和随机挑选等。 心理分析的观点来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常常不为自己察觉,因为其真实动机隐藏在消费者的内心深处(无意识层)。消费者的行为是很难预测的,甚至是难以解释的。持此观点的人主张物内亦有精神。消费者把自我投射到各个商品中,即购买的商品和劳务项目成了自己人格的延伸部分。 社会活动的概念指明,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并受其他个体或群体的影响。群体中的成员都可能需要某种或某些产品。因此,某些物品成了反映不同群体的生活方式和地位的象征,而购买也便成了带有象征性的社会行为。 冲动的观点是把购买看做是事先无考虑、无计划、即刻产生的活动。这种没有想法、不去寻求信息进行的购买被看做是非理性的。 随机选择的概念认为,许多购买是琐碎的,而且彼此间的商品差别甚小。购买最好解释为随机的活动。

广告设计与消费心理学论文

可以从供给和消费,结合国际化方面入手。

消费者应该是为个人的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社会成员。消费者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商品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消费者心理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老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摘 要:老年消费者群体,与其他几个年龄层的消费者比较起来,有其自身固有的消费心理,对其消费心理进行深度分析,有利于企业在此基础上,确定有针对性的,务实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老年消费者 消费心理 策略

一、引言

据资料显示,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

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的飞速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提升,中国人的人均寿命得到了相应的延长。老龄化问题显现出来,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笔者看到一个资料,在我国总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接近二亿,相当于日本和印尼人口的总和。站在营销的角度,这一人口环境,是不可多得的市场营销机会,若要有效地把握这一机会,应对老年消费者,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的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理性的,实事求是的分析与展望,以此作为制定与调整营销策略的依据。

二、老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1、消费习惯趋于稳定

老年消费者在几十年的生活实践中,不仅形成了自身的生活习惯,而且这种习惯趋于一种稳定的态势,岁月的磨砺,并没有太大的改变。由于年龄和心理的因素,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消费观较为成熟,自己认准的事物、态度比较执着。对消费新潮显得比较木讷、迟钝,往往以一种审视的态度,看待周围的消费事物。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七十年代正是对新事物比较敏感的年轻人。他们对当时市场上的新事物,如上海产品中的中华牙膏、扇牌香皂、春雷收音机、凤凰自行车、绿叶衬衫、百雀羚护肤霜等等,在消费上引以为荣。目前虽已进入暮年,对这些牌子中的某些产品,仍然一如既往的喜爱。这就是形成的消费习惯所导致的,时光的流失,这种消费习惯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2、消费追求实用价值

老年消费者把商品的实用性作为选购时的第一考虑的问题。这类消费者群体对消费品讲究方便实用,质量可靠,安全舒适。消费品颜色、式样如何、品牌的知名度有多高、包装是否华贵,没有刻意的追求。如宜昌本土的“步步升”布鞋,纯手工制作的“千层底”布鞋,从式样上看,已是土得掉渣,年轻人是不屑一顾的,但老年消费者却如获至宝。因为这种鞋穿在脚上舒适、透气、轻便,这一固有的产品特点,致使该产品一经上市,就引起了老年消费者的踊跃购买,一度时期还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

3、追求消费品的便利条件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消费者的生理以及心理机能呈下降趋势。某些消费品,特别是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消费品,如电脑、手机等,他们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本土的三峡商报曾刊登了一篇读者署名文章,标题是“智能手机,中老年人玩不转。”真实的刻画了老年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所面对的实际问题。因此,注重消费品的易学易会,操作方便,减轻体力和脑力的负担,是老年消费者非常注重的一个问题。

4、消费需求结构呈现变化

生理机能的衰退,体质的下降,抵御疾病能力的减弱,导致老年消费者对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相比较而言,穿着类及其奢侈品的消费需求量则呈下降趋势。因为这类消费者由于年龄的增长,岁月的磨砺,越来越变得务实多了,青年时代的那种追求流行、时尚的消费心理慢慢地淡化了。比如,我们通过对市场的观察,发现一些健身用品(如健身椅、健康床等)经营的商户,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采用免费体验的促销方式,由此吸引更多人前来参加体验,其中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年消费者居多,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做法,使体质得到增强,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5、补偿消费日益凸显

现在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经历的青年时代,正是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低迷的六七十年代。消费生活中的吃饱穿暖,是人们非常满足的一个消费目标。

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吃讲营养,穿讲漂亮,用讲高档,住讲宽敞,青年人成了这一消费新生活中的主力军。与青年人相比,老年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生不逢时的失落感,若不再加入到这一消费新生活之中,恐怕时间就来不及了。因此,对过去消费生活中不满足的补偿,成了当下老年消费者的一种主要消费心理。如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一二线城市。老年消费者的补偿性消费,比较突出的表现出来。人们穿亮丽的服装,蓄时髦的发型,以至于一些老年消费者,从背后看,人们误认为是年轻女性。甚至有些老年女性消费者,拉着自己的老伴,走进婚纱摄影楼,补拍婚纱照,为自己的婚姻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些都是补偿消费心理在消费行为中的具体体现。

三、适应老年消费者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

为了适应老年消费者消费心理的需求,企业要深入到这一类型的消费者群体中,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根据掌握的相关资料,以此为依据,制定可行的营销策略。一般来讲,有以下几种策略可供参考。

1、产品策略

企业应根据老年消费者对消费品求实、求便的消费心理,开发出适合老年消费者需要的各种消费品。比如食品,老年人的肠胃功能不好,消化能力差,企业为老年人提供的食品,应具有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特点。服饰方面,老年人新陈代谢能力减弱,四肢活动能力差,企业为其提供的服饰,应具有舒适、透气、实用的特点。用品方面,老年人动手能力差,反应能力低,企业为其提供的用品,特别是手机、电脑、以及健身用品,应做到使用说明书通俗易懂,容易理解,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企业并能给消费者提供使用前的演示,使用中的手把手的指导,使用后的维修保养服务,使之服务尽善尽美,人们心满意足。

2、价格策略

不同年龄层的消费者,对价格反映的程度是不一样的,青年消费者,如果是自己看中的商品,价格高低对他们的购买决策没有太大的影响。针对这种类型的消费者,其价格策略,可实施撇脂定价策略,以迎合他们求新、求美的消费心理。而老年消费者,与其不尽相同,他们中间的许多人,求实、求廉的消费心理比较浓,据此,实施渗透定价策略比较适合,以其中低价格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为这种类型的消费者已经退休,经济收入相应减少;其次,过去生活的苦难经历,使他们形成了一种勤俭的生活习惯,这种策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在老年消费者中,有一部分特殊的人,比如,从白领阶层和知识界退休下来的老年消费者,他们有较高的退休收入,而且追求消费品中的新颖、时尚,消费热情有增无减。据此,企业对这一部分老年消费者,应提供一些质量上乘,档次较高的高价位老年消费品,以满足他们求新、求名、求美的特殊消费心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一个大的老年消费者群体中,价格策略应做到因人而异,而不应当是一个单一的模式。

3、广告策略

广告是宣传与介绍商品的一种形式,相对于青年消费者群体,老年消费者由于生理以及心理机能的下降,对广告中的产品,其接受的兴趣要远远地低于青年消费者。据此,广告策略的运用,要与老年消费者的认知度做到吻合。人上了一定的年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变弱了,生活节奏变慢了。因此,涉及到老年消费者的消费品,其广告的制作,如电视广告,应尽量避开情绪激昂,快节奏的画面,取而代之的是叙事式的,对话般的,家人团聚式的。如保健品中的品牌“黄金搭档”,其电视画面是一位老大爷,背着自己的孙子,拾级而上的身影,说明老大爷身子骨硬朗,又显得温馨备至,同一个年龄层的老年消费者更容易接受这个产品。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广告策略的运用,不仅仅要具备真实性,更应该具有艺术性,具有了这二种属性的广告宣传的产品,才能够成为人见人爱的产品。

4、服务策略

服务策略主要体现在售前、售中与售后三个方面。比如:老年健身用品中的健身床的销售,售前服务是销售人员给有兴趣的老年消费者介绍产品的性能、作用以及给人们所带来的利益,使人们对该产品进入认知状态,为购买获取第一手资料。售中服务是销售人员让老年消费者在健身床上作消费体验,使之产生欲罢不能,爱不释手的消费心理。一些老年消费者由于多次的、不间断的体验,感觉良好,似乎身体上的不适感有较大的缓解,由此,不惜破费,把这张床搬回家,自由自在地体验,企业实现了销售的目的。售后服务,即销售人员给这一类型的消费者送货上门,安装调试,并进行使用时的指导。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人们打心眼里感激你,并通过免费的义务宣传,扩大企业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为企业带来营销效益。

综上所述,重视对老年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有利于企业根据老年群体特殊的消费需求,开发出与其相适应的产品,并不断地扩大这一市场的广度与深度,使老年消费者市场和其他各个年龄层次的消费者市场共同得到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消费者心理论文2000字

我认为,当代广告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对人们消费观念的影响上。我们知道,古代社会,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如果有人寅吃卯粮地去消费,人们肯定要骂他是败家子。鲁迅的小说《风波》中,九斤老太看到小孙女六斤晚饭前还吃豆子,就认定这是一代不如一代,这个家肯定要败了。但是,我们今天却鼓励人们贷款买房、买车,买其它奢侈品,然后再分期还款,这种寅吃卯粮的提前消费,使得许多高收入的白领时常处于囊中羞涩的贫穷状态,而事实上,他们却又认同这是一种合理的,或者说是时尚的消费观念,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认同提前消费这种消费观念的呢?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经过研究,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提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代广告不断刺激所造成的。[1]一般来说,人的需要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类是满足人们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得不到满足,人们就会觉得很痛苦,这类需要,我们可以称之为匮乏性需要;另一类需要则是在某种文化观念影响下产生的,比如爱情需要、身份地位的需要、审美的需要等,这类需要得到满足,他会感到很愉快,得不到满足,他也不会觉得特别痛苦,这类需要,我们可以称为丰富性需要。当然,也有人会认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把丰富性需要看得比匮乏性需要还重要,但这是特例,我们不作讨论。根据上述划分,我们可以发现,现代生活中的许多消费,都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匮乏性消费,而是在广告宣传诱发下产生的丰富性需要。也就是说,现代生活中,人们的许多需要都并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被制造出来的。比如,人们本来并不认为住房一定要搞木质装修,出行一定要开私家车,穿着一定要名牌,各种生活用具一定要美观时尚,但是,由于各种广告的不断宣传、鼓动,人们居然逐渐认为,如果没有好的房子,好的车子,上档次的穿着,这还叫生活吗,所以,即使贷款,也要买房、买车。那么,问题是,广告究竟是怎样把人们的“丰富性需要”变成“匮乏性需要”的呢?美国学者杰姆逊认为,当代广告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广告形象把人们无意识深处的欲望激发成消费需要的。[2]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广告文本分析来说明这个问题。二十年前的一些广告往往只是介绍一下产品的性能,然后再拿出几张奖状,说是省优、部优,来证明一下它的质量可靠,就完了。我们知道,那时的广告产品大多是针对人们匮乏性需要的,而人们对生活必需品所关注的事实上也就是它的性能与质量,所以,那时的广告很少玩什么花样。现在的广告可大不相同了,我们不妨看一看“雪碧”饮料广告,画面是一个非常漂亮而又入时的白领女孩向一位年轻而帅气的男上司递交辞职报告,说要去日本,男上司诚恳地挽留她,但她还是走了,但刚到门口,她又回来了,男上司很惊喜,但女孩回来只是为了拿饮料的,她拿起饮料很潇洒地一甩秀发,又来一个飘然欲飞的优美转身,歌唱般地说:“雪碧,透心凉!”对于这个广告文本,我们可以发现几个特点:一是具有故事性,而且故事差点遮蔽了广告的意图;二是广告形象代言人不仅是酷男美女,而且是有身份有地位的酷男美女;三是画面的色调、音乐具有一种大都市气息,令人向往。我们知道,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往往在潜意识中会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或者把主人公想象成自己,从而发生同情。其实,人们在看这个具有故事性的广告文本时,就像阅读文学作品一样,在潜意识中往往也会不自觉地的发生同情,并在现实生活中很可笑地把喝饮料,与萧亚轩,与白领生活,与都市情调联系在一起,从而在口渴或并不口渴的时候手中都拿着一瓶饮料。也许你并不赞同这样的分析,但广告创意人与他的老板肯定认同这个看法,否则,他们就不会花费那么多投入来讲这个并不有趣的现代生活故事了。其实所有当代广告文本,其广告形象都会使人们不自觉的把广告所宣传的产品与想象中的所谓现代生活、现代情感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起消费欲望。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从儿童消费中也许能看得更明显些。我们知道,日本的卡通片制作是世界一流的,据说,当初他们花费了很大本钱制造《铁臂阿童木》、《变形金刚》、《玩具总动员》等卡通片,后来居然无偿送给世界各国电台播放,当时人们都感到很不理解,后来,当人们看到日本厂家按这些已经深受儿童喜爱的卡通形象设计的儿童服装、食品、玩具、文具等无不畅销市场时,才恍然大悟。我们只要留心看一看,就会发现,现在小孩吃的、玩的、用的无不与广告形象有关,尤其是与上述软广告中的形象有关,现在的小孩如果在街上看到一个用他所所熟悉的某个卡通形象制造的玩具,那是非买不可的,这就说明,当代儿童的许多消费欲望是被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本来就有的。那么,广告通过广告形象制造人们的消费欲望,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除了给商家带来好处以外,还有那些影响呢?我们认为,从社会角度来看,一方面,只有不断制造消费欲望,才能拉动经济增长,这是由我们当前的市场经济性质决定的;另一方面,这又造成人类并不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严重浪费,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不治之症,所以,当代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过分鼓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甚至可能有害。再从个人角度来看,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虚假需要只有不停地工作,尤其是大都市的白领,工作压力非常大,在工人农民的眼中,他们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但事实上,市场经济就像一台无形的机器,通过为他们制造层出不穷的虚假需要,从而将他们牢牢地拴在这台机器的要件上,可以说,他们的生活状态距离马克思所说的自由解放也许比普通工人农民还要远得多。当代广告对社会生活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就是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现在人们评价事物,往往不再看重其实质,而更看重其外在形象。过去人们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都是嘲笑的,现在可不是这样了。比如,我们买一套西服,谁也不会像过去买衣服那样,看这件衣服的布料、做工究竟值不值它的要价,而是首先看一看它的牌子,看一看它的样式,即使选料、做工再好,如果它不是名牌,或者样式不好,我们往往也会认定它不值一千块钱一套,如果是杉杉、雅戈尔、苹果、Playboy等名牌,即使布料、做工差一点,我们也不会怀疑它定价两千元一套的合理性。正是由于当下人们看重事物的外在形象、看重商品的牌子,所以商家往往不惜血本在广告上投入巨资。据说,飞人乔丹为Adidas做广告的收入比Adidas全球生产基地的工人工资总和还要高。此外,厂家付给媒体的费用也是非常高的,中央一套黄金时段的广告费是一秒几千万,甚至上亿。我们知道,这些广告费肯定不会由商家补贴的,而是要算入产品价格中,由顾客来买单。问题是,现代人们为什么会这么近乎荒谬地追求名牌呢?商家的宣传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我认为,这仅仅是外因,起着根本作用的内因是我们社会结构的变化。我们知道,我们现代社会的结构与古代、近代社会是大不相同的,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再也没有稳定的社会身份与社会地位了,你今天是政府官员,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明天也许就是一介平民,你今天是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明天也许就会破产成为穷光蛋。所以,人们也就没有了过去贵族、官员那样有明显的标志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而任何时候有钱有势的人一般来说又希望能够夸示自己的身份地位。我们发现,在当代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们惟有通过消费品味的不同,才能将自己与别人区别开来,所以,有钱有势的人消费的往往并不是消费品本身,而是消费品的外在形象。美国学者杰姆逊把这种消费称为“形象消费”,也有学者把它称为“夸示性消费”。我想,商家是熟知消费者心理的,所以,他们花费巨资为产品做广告,其实是在无意识中与消费者完成了一次“合谋”行为。当代广告对人们“形象消费”与“夸示性消费”心理的迎合,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是很大的,主要就是我前面讲过的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上。现在,不仅是人们在消费时关注商品的形象,在社会生活的其它方面也是如此,比如,人们崇拜明星,实质上就是崇拜明星的形象,而不是崇拜明星实实在在的本人。当代广告对当代文化也有深刻影响。当代学者常常批评当代文化是“快餐文化”,用了就扔;是“工业文化”,缺乏精神向度。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当代文化缺乏精神指向,成为一种实用主义文化的呢?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当代广告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当代广告对当代文化的影响最为明显之处就是许多文化人涉足广告,做产品形象大使,做产品代言人,或者出演广告,如巩俐出演“野力干红”葡萄酒广告,前面提到的萧亚轩出演雪碧广告,甚至许多大导演亲自执导广告,如“爱多”VCD广告就是张艺谋执导,成龙出演的。文化人涉足广告,这只是广告影响文化的表面现象,广告影响当代文化的更深层面在于广告意识对当代社会文化心理的腐蚀。现在,出版图书,即使是严肃的学术著作也需要策划、包装,也就是说,需要一切广告手段,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希望藏于名山大川,自信“酒好不怕巷子深”。很严肃的文学批评居然也会成为一种广告手段,比如,一些文学批评者靠骂名人而出了名。鲁迅在《阿Q正传》中讲到阿Q因为说他姓赵,和赵太爷是本家,被赵太爷扇了一巴掌,因为与赵太爷发生了打与被打的关系,阿Q就和末庄的名人有了联系,所以,末庄的人居然有点敬畏阿Q了,我想,靠骂名人出名的文人肯定是熟悉阿Q成名史与当代广告心理学。还有,学术圈内经常召开一些学术会议,这本来应该是很严肃的事,但其往往会变质,成为会议召开者的变相广告。试想,会议召开者居然能把全国那么多专家、学者请来,他肯定有水平、有面子,所以,他评职称、评硕导、博导时,谁还会不给他面子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