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脚注和参考文献区别 1. 脚注就是可以附在文章页面的最底端的,对某些东西加以说明,印在书页下端的注文。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 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2.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然而,按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word中论文的脚注上标圈1如何作 带圈方法: 1、输入1并选中之,格式——中文版式——带全字符; 2、也可以用软键盘,很方便。 输入法切换到双拼或全拼或五笔,右击输入法状态条上的软键盘,选数字序号(不是数学符号),用键盘即可输入.完成之后再右击选pc键盘。 (推荐使用软键盘) 上标方法 选中要设置的数字,格式——字体——字体标签效果中的上标。 如果多可结合用格式刷设置。 写论文: 1.脚注和尾注非别在什么情况下用。2.论文脚注和尾注的格式... 我正好也在写论文,遇到的问题和你的相似。 查了一些资料和问了同学,跟你说下。 首先,这个论文格式要看学校的,有的学校有自己的规定,最好先看看学校有没有相关的要求。 你的第一个问题:具体的脚注和尾注的定义我不说了,我们在论文里有需要注释和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脚注可以用来做注释的,就是你觉得你的某一段话不加注释,影响别人的理解,位置在页脚;尾注在整个文档结尾可以用来编参考文献。 第二个:他们的格式,这个跟学校的要求是有关的。 脚注一般用带圆圈的数字,尾注一般是中括号带数字。 如[1]周振甫. 周易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91.和② 碘量法(即Winkler法)测定水体中的溶解氧:(当页地脚注释:宋体小五号,对应文中序号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进行注释)第三个:参考文献里不需要书名号的,中括号里的英文字母表明了资料的来源,如著作是M,期刊是J,会议是C,报纸是N等等。 我是文科的,如果你是理科的话,应该还有专利P,数据库DB等等。 按我们学校硕士论文的要求,参考文献的末尾和人名后,一般是用英文的句号,如果是多个作者的话,中间用中文的逗号就行。 冒号一般用在出版社所在地址的前面,如北京:人民出版社。 最后,比较重要的是正文和标题的格式,都是不同的。 如果还有问题的话,我可以把我们学校的发给你参考。 论文脚注的格式 你想要的是不是这个效果呀?如图 方法如下: 1.光标放在你需要插入的文字后面,然后选择“插入”菜单----“特 殊符号”----“数字符号”①②③……分别点确定 2.右键选择①②③……选择“字体”---“上标”前打勾,最好字型选择“加粗”,另外你的文字,和脚注的字体大小可以选不同的,对比可能会更明显一些。
问题表述: 我正好也在写论文,遇到的问题和你的相似。查了一些资料和问了同学,跟你说下。首先,这个论文格式要看学校的,有的学校有自己的规定,最好先看看学校有没有相关的要求。你的第一个问题:具体的脚注和尾注的定义 问题回复: 我正好也在写论文,遇到的'问题和你的相似。查了一些资料和问了同学,跟你说下。 首先,这个论文格式要看学校的,有的学校有自己的规定,最好先看看学校有没有相关的要求。 你的第一个问题:具体的脚注和尾注的定义我不说了,我们在论文里有需要注释和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脚注可以用来做注释的,就是你觉得你的某一段话不加注释,影响别人的理解,位置在页脚;尾注在整个文档结尾可以用来编参考文献。 第二个:他们的格式,这个跟学校的要求是有关的。脚注一般用带圆圈的数字,尾注一般是中括号带数字。如[1]周振甫. 周易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91.和② 碘量法(即Winkler法)测定水体中的溶解氧:(当页地脚注释:宋体小五号,对应文中序号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进行注释) 第三个:参考文献里不需要书名号的,中括号里的英文字母表明了资料的来源,如著作是M,期刊是J,会议是C,报纸是N等等。我是文科的,如果你是理科的话,应该还有专利P,数据库DB等等。 按我们学校硕士论文的要求,参考文献的末尾和人名后,一般是用英文的句号,如果是多个作者的话,中间用中文的逗号就行。冒号一般用在出版社所在地址的前面,如北京:人民出版社。 最后,比较重要的是正文和标题的格式,都是不同的。如果还有问题的话,我可以把我们学校的发给你参考。
分析化学发展史摘要]分析化学始于一些分析检验的实践活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分析检验工作。16世纪,化学反应广泛地应用于湿法分析。18世纪中叶,重量分析法使分析化学由单纯的定性分析迈入了定量分析的时代。到了19世纪,定性分析趋于完善,定量分析的各种方法也相继出现并不断发展。分析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初,被称之为经典分析化学。20世纪以来,在经典化学不断充实、完善的同时,仪器分析也迅猛发展,并且在分析化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关键词]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在化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中世纪,甚至古代,人们已开始从事分析检验的实践活动。这一实践活动来源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如为了冶炼各种金属,需要鉴别有关的矿石;采取天然矿物做药物治病,需要识别它们。这些鉴别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古人首先注意和掌握的当然是它们的外部特征。如水银又名“流珠”,“其状如水似银”,硫化汞名为“朱砂”、“丹砂”等都是抓住它们的外部特征。人们初步对不同物质进行概念上的区别,用感官对各种客观实体的现象和本质加以鉴别,就是原始的分析化学。在制陶、冶炼和制药、炼丹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对矿物的认识便逐步深化,于是便能进一步通过它们的一些其他物理特性和化学变化作为鉴别的依据。如中国曾利用“丹砂烧之成水银”来鉴定硫汞矿石。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很自然地就会产生控制、检验产品的质量和纯度的需求,于是产生了早期的商品检验工作。在古代主要是用简单的比重法来确定一些溶液的浓度,可用比重法衡量酒、醋、牛奶、蜂蜜和食油的质量。到了6世纪已经有了和我们现在所用的基本相同的比重计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又促进了货币的流通,高值的货币是贵金属的制品,于是出现了货币的检验,也就是金属的检验。古代的金属检验,最重要的是试金技术。在我国古代,关于金的成色就有“七青八黄九紫十赤”的谚语。在古罗马帝国则利用试金石,根据黄金在其上划痕颜色和深度来判断金的成色。16世纪初,在欧洲又有检验黄金的所谓“金针系列试验法”,这是简易的划痕试验法的进一步发展。16世纪,化学的发展进入所谓的“医药化学时期”。关于各地各类矿泉水药理性能的研究是当时医药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种研究促进了水溶液分析的兴起和发展。1685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兼化学家R·波义耳(Boyle,1627-1691)编写了一本关于矿泉水的专著《矿泉的博物学考察》,相当全面地概括总结了当时已知的关于水溶液的各种检验方法和检定反应。波义耳在定性分析中的一项重要贡献是用多种动、植物浸液来检验水的酸碱性。波义耳还提出了“定性检出极限”这一重要概念。这一时期的湿法分析从过去利用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为主,发展到广泛应用化学反应为主,提高了分析检验法的多样性、可靠性和灵敏性,并为近代分析化学的产生做了准备。18世纪以后,由于冶金、机械工业的巨大发展,要求提供数量更大、品种更多的矿石,促进了分析化学的发展。这一时期,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以矿物、岩石和金属为主,而且这种研究从定性检验逐步发展到较高级的定量分析。其中干法的吹管分析法曾起过重要作用。此法是把要化验的金属矿样放在一块木炭的小孔中,然后以吹管将火焰吹到它上面,一些金属氧化物便熔化并会被还原为金属单质。但这种方法能够还原出的金属种类并不多。到了18世纪中叶,重量分析法使分析化学迈入了定量分析的时代。当时著名的瑞典化学家和矿物学家贝格曼(Torbern Bergman,1735-1784)在《实用化学》一书中指出:“为了测定金属的含量,并不需要把这些金属转变为它们的单质状态,只要把他们以沉淀化合物的形式分离出来,如果我们事先测定沉淀的组成,就可以进行换算了。”到了19世纪,新元素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加之矿物组成复杂,湿法检验若没有丰富的经验和周密的检验方案,想得到确切的检验结果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德国化学家汉立希(PfaffChristian Heinrich,1773-1852)在他1821出版的一书中指出:为了使湿法定性检验的问题简单化和减少盲目性,应进行初步试验。1829年,德国化学家罗塞(Hoinrich Rose ,1795-1864)首次明确地提出并制定了系统定性分析法。1841年德国化学家伏累森纽斯(Carl Remegius Frese-nius,1818-1897)改进了系统定性分析法,较之罗塞的方案使用的试剂较少。后来又得到美国化学家诺伊斯(Arthur )的进一步精细研究和改进,使定性分析趋于完善。同一期间,定量分析也迅猛发展。由伏累森纽斯对各种沉淀组成的测定结果和今天的数据加以对比,可以看出重量分析法到了伏累森纽斯时期已经非常准确。他当年研究的某些测定方法至今仍在沿用,其精确度也很可靠。他还对一系列复杂的分离问题如钙与镁、铜和汞、锡和锑等的分离都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他还将缓冲溶液、金属置换、络合掩蔽等手段用于解决这些问题。随着过滤技术的改进,有机沉淀剂的应用,加热、净化、重结晶、高精度分析天平等方面研究工作的进展,使重量分析的精确度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但这种方法操作手续繁琐,耗时长,这就使得容量分析迅速发展。根据沉淀反应、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络合反应的特点,相应出现了沉淀滴定、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及络合滴定的容量分析法。法国物理学家兼化学家盖吕萨克(Gay-Lussac,1778-1850)应该算是滴定分析的创始人,他继承前人的分析成果对滴定分析进行深入研究,对滴定法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对提高准确度方面做出了贡献,他所提出的银量法至今仍在应用。在各种滴定法中,氧化-还原滴定法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碘量法在该世纪中叶已经具有了今天我们沿用的各种形式。1853年赫培尔(Hempel)应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这一方法的建立为以后一些重要的间接法和回滴法打下了基础。沉淀滴定法则在盖吕萨克银量法的启发下,继续有了较大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1856年莫尔提出的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的银量法,这便是广泛应用于测定氯化物的“莫尔法”。1874年伏尔哈特()提出了间接沉淀滴定的方法,使沉淀滴定法的应用范围得以扩大。络合滴定法在该世纪的中叶,借助于有机试剂而得以形成,且有较大进展。酸碱滴定法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指示剂进展不大,直到19世纪70年代,酸碱滴定的状况仍没有重大改变。只是当人工合成指示剂问世并开始应用后,由于它们可在一个很宽的pH范围内变色,这才使酸碱滴定的应用范围显著地扩大。滴定分析发展中的另一个方面是仪器的设计和改进,使分析仪器已基本上具备了现有的各种形式。因而,这一时期堪称为滴定分析的极盛时期。直到19世纪末,分析化学基本上仍然是许多定性和定量的检测物质组成的技术汇集。分析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很多分析家认为是以著名的德国物理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WilholnOstwald,1853-1932)出版《分析化学的科学基础》的1894年为新纪元的。20世纪初,关于沉淀反应、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络合物形成反应的四个平衡理论的建立,使分析化学家的检测技术一跃成为分析化学学科,称之为经典分析化学。因此,20世纪初这一时期是分析化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20世纪以来,原有的各种经典方法不断充实、完善。直到目前,分析试样中的常量元素或常量组分的测定,基本上仍普遍采用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20世纪中叶,由于生产和科研的发展,分析的样品越来越复杂,要求对试样中的微量及痕量组分进行测定,对分析的灵敏度、准确度、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一些以化学反应和物理特性为基础的仪器分析方法逐步创立和发展起来。这些新的分析方法都是采用了电学、电子学和光学等仪器设备,因而称为“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所牵涉到的学科领域远较19世纪时的经典分析化学宽阔得多。光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层法相继产生并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分析化学的发展要受到物理、数学等学科的广泛影响,同时也开始对其它学科作出显著贡献,这是分析化学史上的第二次革命。70年代以后,分析化学已不仅仅局限于测定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而是着眼于降低测定下限、提高分析准确度上。并且打破化学与其它学科的界限,利用化学、物理、生物、数学等其它学科一切可以利用的理论、方法、技术对待测物质的组成、组分、状态、结构、形态、分布等性质进行全面的分析。由于这些非化学方法的建立和发展,有人认为分析化学已不只是化学的一部分,而是正逐步转化成为一门边缘学科———分析科学,并认为这是分析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目前,分析化学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它的发展同现代科学技术的总发展是分不开的。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对分析化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向分析化学输送新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使分析化学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电子计算机与各类化学分析仪器的结合,更使分析化学的发展如虎添翼,不仅使仪器的自动控制和操作实现了高速、准确、自动化,而且在数据处理的软件系统和计算机终端设备方面也大大前进了一步。作为分析化学两大支柱之一的仪器分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对于常量组分的精确分析仍然主要依靠化学分析,即经典分析。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内容互相补充,化学分析仍是分析化学的一大支柱。美国Analytical Chemistry杂志1991年和1994年两次刊登同一作者的长文“经典分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强调重视经典分析的重要性。1] 余新武,张志钢,罗玉梅. 化学的发展史与环境的关系[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04) . [2] 张秉孝. 现代分析化学与发展动向[J]. 内蒙古石油化工 , 2001,(04) . [3] 王睿. 现代科技革命与分析化学[J]. 安徽化工 , 2004,(04) . [4] 王翔. 有机化学发展史概述[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06) . [5] 孙玉彬,耿玉宏. 分析化学的发展与展望[J]. 滨州师专学报 , 2001,(02) . [6] 金钦汉. 试谈分析化学的明天[J]. 大学化学 , 2000,(05) . [7] 高鸿. 分析化学已发展到分析科学阶段[J]. 大学化学 , 1999,(04) . [8] 周南. 现代分析化学的内涵和新定义[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 2001,(01) . [9] 邓星亮. 化学发展史与自然辩证法[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06) . [10] 钟桐生. 分析化学进展[J]. 益阳师专学报 , 2002,(06) .
1、配制食盐水溶液,通入足量的氯气;2、加无水乙醇,置于水浴上加温到(50~60)℃至完全溶解,冷却;3、取碘乙醇溶液,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到浅黄色,加1%淀粉液约l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4、后面,进行计算即可得碘的含量。
盐中碘含量的检测方法如下:
检验方法:取2g食盐放在蒸发皿上,向盐上滴加稀硫酸与亚硫酸钠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观察是否变成蓝色。
测含量:精确称取待检食盐样品,与250ml锥形瓶中加水100ml溶解,向其中加入磷酸1ml,摇匀。滴加饱和溴水至溶液呈浅黄色,需饱和溴水5至6滴,在室温下放至5分钟。5分钟后,向锥形瓶中加入3至5个玻璃珠,加热煮沸溶液,以除去过量溴水。待溴水的浅黄色褪尽后,再加热煮沸5分钟,以保证溴水除尽。
碘含量的标准
世界各国规定的碘盐中碘含量各不相同,西欧一些国家使用的盐碘含量为每公斤10毫克至20毫克,美洲大多数国家为每公斤50毫克至100毫克,英国是每公斤25毫克。我国2011年公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规定,每公斤食用盐产品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为20毫克至30毫克。
食用盐碘含量的允许波动范围,为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正负30%。碘盐中的碘含量为产品中的碘含量,而不是过去规定的生产水平加碘的含量。各省可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选定适合本地的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
加碘盐中主要是KIO3和KI,可以先加入过氧化氢,把KI变成I2,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测出KI的量再取加碘盐,加入过量KI,酸化,让KIO3和KI生成I2,再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测出KIO3的量
碘量法测定矿石中铜的含量论文我能帮忙OK.
目前市面上消毒剂的种类很多,但大多存在副毒作用较大,使用安全性较低的问题。聚维酮碘(PVP-I)是一种性能优秀的新型高效消毒杀菌剂,具有杀菌谱广、杀菌力强、稳定性好、作用持久、无刺激性和副作用,使用方便,无气味且不污染物品等优点,在国外广泛应用于医用和日用杀菌消毒剂。 现企业生产碘大多为粗碘,碘的含量为60%-90%之间,将碘合成为市场需求量大的聚维酮碘,将提升产品的价值,是碘的精细化产品链的较好方向。 聚维酮碘传统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四大类方法:溶剂法、固相配位法、固相加热法和气固法。针对某企业生产的碘,以何种方法生产更为合理? 本课题对以上溶剂法、固相配位法、固相加热法、气固反应法中碘的利用率、有效碘的含量、反应所需时间等进行比较。实验表明: 1、收率最大为固相加热法,最小为溶剂法。固相加热法由于整个合成过程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碘的损失量最小。溶剂法由于溶解及挥发的影响,相对大一些。但方法间收率的差异不大,聚维酮碘合成中收率都接近100%,不是影响合成的关键因素。 2、有效碘最大为固相加热法的,最小为气固法的,虽有些差别,但都在《中国药典》规定的9%~12%的范围内,产品均为合格品。固相加热法反应时间长,且为密闭系统,故有效碘的含量较高。气固法由于保持在较高温度且系统不封闭,有效碘的含量相对较小。 3、反应时间最长为固相加热法的15小时,最短为气固法的3小时,相差五倍,对合成的效率影响大。固相加热因其要求反应充分,需要反应时间长;气固法由于气固接触充分,反应速度较快,故而反应时间短。 4、单碘消耗量溶剂法最大为,最小为气固法。相差近一倍,对合成的成本有很大影响。由于溶剂法溶解损失和升华损失较大,单碘消耗量最高;气固法碘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反应充分且回收充分,单碘消耗量最低。 结果表明,溶剂法不具备明显优势,存在环境污染的影响,应不予考虑。固相配位法也优势不明显,不应考虑。固相加热法和气固法各有优势,固相加热法的有效碘含量比较高,但反应时间过长。气固法的反应时间最短,有效碘含量虽然较低,但符合产品要求,而且单碘消耗量最少,经济效效益最明显,建议企业采用此方法。
论文常被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论文格式封面论文常指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论文[1]。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直观的说,论文格式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结构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2]。
碘盐可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我们要科学地食用碘盐,以提高碘的利用率。 首先,食用碘盐贵在坚持。人体补碘是一个长期性、日常性和生活化的过程,正常人应经常食用碘盐,最好是天天食用。 其次,碘盐储存方法要适当。碘盐应贮存于玻璃或陶瓷罐中,加盖密封放置于低温阴凉处。同时,碘盐不宜久存,要随食随买为宜。以前的含碘盐是在食盐中掺入碘化钾制成,但由于碘化钾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会造成碘流失,且价格较贵,故我国从 1989 年起规定食盐中不加碘化钾,改加碘酸钾( KIO 3 )。碘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在空气中或遇光都是不会被氧化的;而且碘酸钾是离子晶体,沸点高,不具挥发性,所以炒菜时不必强调在出锅前或食用时才加盐。一些科普文章中强调碘盐要避光保存,烹饪加碘盐忌早宜迟等,实际上是指的碘化钾来说的,对于碘酸钾不存在这些情况。碘盐虽然在空气中不会被氧化,但为防止被还原,也要注意以密封保存为好国人碘摄入量偏高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是6克,但中国国民普遍超过20克。这就需要同时提供不含碘的盐供人选择,否则碘摄入过量的危险性极大
碘缺乏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是:损害儿童大脑神经发育,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学习能力低下。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根或大脖子病;严重碘缺乏会引发地方性克汀病。表现为聋、哑、呆、傻。导致正在母亲肚子里生长的胎儿死亡、畸形、聋哑或流产、早产。成人体力和劳动能力下降,儿童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此外,碘缺乏病还明显影响牲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产力,降低肉、蛋、乳等的产量和质量。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缺碘的影响。幼儿和青春期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较快,体内需要的碘也就多。由于生理的原因,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和怀孕的妇女更是需要碘,因此,她们对碘缺乏非常敏感碘缺乏和碘缺乏病碘缺乏病及其原因我们知道,食物是身体内碘的主要来源。如果我们生活环境的土壤含碘少,生长在这种土壤上的植物含碘也少,吃了低碘饲料的各种动物(如羊、牛、狗和兔等),也会碘营养不足因此,身体的碘营养状况是同环境密切相关。如果我们长期以含碘低的粮食和肉类为食品,就会出现碘营养不足,健康就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所有的人都不能幸免,特别是儿童和妇女。虽然大多数人看上去似乎很“正常”,只有部分人会表现出明显病态---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丁病。但实际上,这种“正常”是一种隐藏的病态。科学家把碘缺乏对人身体和智力发育造成的全部不良影响(病态)叫做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我国在公元前七世纪就有文字记载,称为瘿(Ying) 病,晋代的葛洪首次提出用海藻、昆布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碘缺乏病中的一种疾病)。直至二十世纪人们才普遍认识到可以用碘来预防碘缺乏病并获得成功 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健康成人体内的碘的总量为30mg(20~50mg),其中70%~80%存在于甲状腺. 碘的生理功能: 1.促进生物氧化:甲状腺素能促进三羧酸循环中的生物氧化,协调生物氧化和磷酸化的偶联,调节能量转换. 2.调节蛋白质合成和分解:当蛋白质摄入不足时,甲状腺素有促进蛋白质合成作用;当蛋白质摄入充足时,甲状腺素可促进蛋白质分解. 3.促进糖和脂肪代谢:甲状腺素能加速糖的吸收利用,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氧化,调节血清胆固醇和磷脂浓度等. 4.调节水盐代谢:甲状腺素可促进组织中水盐进入血液并从肾脏排出,缺乏时可引起组织内水盐潴留,在组织间隙出现含有大量粘蛋白的组织液,发生粘液性水肿. 5.促进维生素的吸收利用:甲状腺素可促进烟酸的吸收利用,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过程及核黄素合成核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等. 6.增强酶的活力:甲状腺素能活化体内100多种酶,如细胞色素酶系,琥珀酸氧化酶系,碱性磷酸酶等,在物质代谢中起作用. 7.促进生长发育:甲状腺素促进骨骼的发育和蛋白质合成,维护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人体摄入过多的碘也是有害的,日常饮食碘过量同样会引起“甲亢”.是否需要在正常膳食之外特意“补碘”,要经过正规体检,听取医生的建议,切不可盲目“补碘”. 第四纪冰川时期,由于地球自然环境的变迁,冰川融化,洪水泛滥,大量雨水反复冲刷,将陆地地表岩石及熟土壤中的碘几乎全部带入海洋,使土壤中的碘大量流失,造成了人类生存环境碘缺乏.环境缺碘,使水的含碘量甚微,使庄稼、谷物、蔬菜的含碘量不足.
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事情都与化学密切相关,根据相关的化学知识,可以轻松地去解决一系列问题,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一、每日相伴的化学品——食盐、碘化合物 我们知道食盐的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钠,这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调味品。但是它的作用绝不仅仅是增加食物的味道,它是人体组织的一种基本成分,对保证人体内正常的生理、生化活动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Na+和Cl-在人体内的作用是与K+等元素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错综复杂。其最主要的作用是控制细胞、组织液和血液内的电解质平衡,以保持人体液的正常流通和控制人体内的酸碱平衡。Na+与K+、Ca2+、Mg2+还有助于保持神经和肌肉的适当应激水平;NaCl和KCl对调节血液的适当粘度或稠度起着作用;胃里开始消化某些食物的酸和其他胃液、胰液及胆汁里的助消化的化合物,也是由血液里的钠盐和钾盐形成的。此外,适当浓度的Na+、K+和Cl-对于视网膜对光反应的生理过程也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常用淡盐水漱口,不仅对咽喉疼痛、牙龈肿疼等口腔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还具有预防感冒的作用。 碘化钾、碘化钠、碘酸盐等含碘化合物,在实验室中是重要试剂;在食品和医疗上,它们又是重要的养分和药剂,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碘是人体内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成分。正常人体内共含碘15mg~20mg,其中70%~80%浓集在甲状腺内。人体内的碘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其主要生理作用通过形成甲状腺激素而发生。因此,甲状腺激素所具有的生理作用和重要机能,均与碘有着直接关系。人体缺乏碘可导致一系列生化紊乱及生理功能异常,如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停滞、智力低下等。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碘的地区,全国约有四亿人缺碘。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提供含碘(碘的化合物)食盐和其他食品(如高碘蛋),井水加碘,食用含碘丰富的海产品等,其中以含碘食盐最为方便有效。1991年3月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做出庄严承诺:2000年在中国大陆消除碘缺乏病。 二、人生五味子之一——醋(酸) 醋的化学名字叫乙酸,分子式为CH3COOH。醋不仅是一种调味品,而且还有很多用途: 1.在烹调蔬菜时,放点醋不但味道鲜美,而且有保护蔬菜中维生素C的作用(因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不易被破坏)。 2.在煮排骨、鸡、鱼时,如果加一点醋,可以使骨中的钙质和磷质被大量溶解在汤中,从而大大提高了人体对钙、磷的吸收率。 3.患有低酸性胃病(胃酸分泌过少,如萎缩性胃炎)的人,如果经常用少量的醋作调味品,既可增进食欲,又可使疾病得到治疗。 4.在鱼类不新鲜的情况下,加醋烹饪不仅可以解除腥味,而且可以杀灭细菌。 5.醋可以作为预防痢疾的良药。痢疾病菌一遇上醋就一命呜呼,所以在夏季痢疾流行的季节,多吃点醋,可以增加肠胃内杀灭痢疾病菌的作用。 6.醋还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将室内门窗关严,将醋倒在锅里漫火煮沸至干,便可以起到消灭病菌的作用。 7.用醋浸泡暖水瓶中的水垢,可以达到除垢的目的。 8.夏天毛巾易发生霉变而出异味,用少量的醋洗毛巾就可以消除异味。 三、自愿吸食的毒药——香烟 从化学角度介绍一下香烟点燃后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致分为六大类: 1.醛类、氮化物、烯烃类,这些物质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2.尼古丁类,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内膜损害。 3.胺类、氰化物和重金属,这些均属毒性物质。 4.苯丙芘、砷、镉、甲基肼、氨基酚、其他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均有致癌作用。 5.酚类化合物和甲醛等,这些物质具有加速癌变的作用。 6.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的能力。 最近有学者研究表明,烟雾中还含有迄今为止已知物质中毒性最强的化合物“二恶英”。它们会引发和恶化各种疾病,例如,癌症、肺炎、气管炎、高血压、骨质增生、各种心脑血管病、哮喘以及不育等病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全世界每年约有10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道粘膜容易受损,吸烟的危害性更大。据调查,小于15岁开始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肺癌发病率高17倍。所以,我国中小学生守则规定学生不准吸烟。 四、生活中的常识 1.除去衣服上的汗渍 方法一:将有汗渍的衣服在10%的食盐水中浸泡一会,然后再用肥皂洗涤。 方法二:在适量的水中加入少量的碳胺[(NH4)2CO3]和少量的食用碱[Na2CO3或NaHCO3],搅拌溶解后,将有汗渍的衣服放在里面浸泡一会,然后反复揉搓。 2.除去衣服上的血渍血渍因血液里含有蛋白质,蛋白质遇热则不易溶解,因此洗血渍不能用热水。 方法一:将有血渍的部位用双氧水或者漂白粉水浸泡一会,然后搓洗。 方法二:将萝卜切碎,撒上食盐搅拌均匀,十分钟之后挤出萝卜汁,将有血渍的部位用萝卜汁浸泡一会,然后搓洗。 上述生活中的例子举不胜举,总之,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今后,让我们继续为“高中的化学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累积知识。
科学补碘,持续消除碘缺乏病 碘是维系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种微量营养素,与人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关系密切,特别是对大脑的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人体较长时间生活在缺碘环境中,每天摄入的碘量不足50微克时,就可表现出各种疾病形式,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克汀病及影响生育而出现的不育症、早产儿、死产、先天畸形儿等,这些病统称为“碘缺乏病”。 一、碘缺乏有那些危害? 生活在缺碘环境中的人,长期得不到足够的碘,会导致甲状腺素合成分泌减少,并引起一系列的损伤。 1、在胎儿期及婴幼儿期缺碘,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脑发育落后,影响智力发育。 2、儿童期可致体格发育落后、性发育落后、身材矮小、肌肉无力等。 3、孕妇可致流产、早产、死胎、胎儿先天畸型、先天聋哑等。 4、成人期缺碘,造成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5、危害最大,也最易被人们忽视的是轻微缺碘对胎儿和婴幼儿智力发育的危害。轻微缺碘造成智力低下的人,外表虽和正常人一样,但在儿童时期上学念书特别费劲,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低于同龄儿童。
分离变量法的基本思想是把水头的时空分布函数分解为若干一元函数的乘积,这些一元函数以空间坐标和时间坐标为自变量。这样组合的时空分布函数代入到控制方程时,将得到若干个常微分方程。这些常微分方程之间通过特征值联系起来。含有空间项的常微分方程与边界条件一起构成特征值问题,其解为特征函数。含有时间项的常微分方程类似于衰变方程,可以得到一个通解,不妨称为衰变函数。不同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函数与衰变函数的线性组合,就构成原问题的解,组合系数由初始条件和特征函数的正交性确定。由于特征值是无穷数列,这种解具有无穷级数的性质。如果定解问题的边界均为齐次边界或只有一个非齐次边界,使用分离变量法将十分方便。非齐次边界问题也可以分解为若干个齐次边界问题进行求解。
下面用一个简单的一维承压水非稳定流问题(图)来说明分离变量法的基本思路。设流场定义域为0≤x≤L,两侧边界均为定水头边界。其非稳定流描述为以下定解问题
图 承压含水层非稳定流示意图
地下水运动方程
地下水运动方程
式中:H0(x)为初始水头分布;a=K/Ss,即渗透系数与贮水率的比值。
首先对水头函数进行变量分离,写成
地下水运动方程
式中:X(x)和T(t)分别为空间和时间的一元函数。把式()代入到式()得到
地下水运动方程
等式两边的自变量分别是空间和时间,其成立的条件必然是等号两边等于同一个常数,令这个常数为-β2,则有
地下水运动方程
而边界条件改变为
地下水运动方程
式()为齐次线性常微分方程,根据附录2,其特征方程为
地下水运动方程
具有特征根
地下水运动方程
因此方程()的基本解为
地下水运动方程
式中:c1和c2是待定常数。由于β的取值可以发生变化,根据边界条件,该基本解在[0,L]内为非零解的条件是
地下水运动方程
取
地下水运动方程
根据边界条件()有c2=0。因而,一系列对应βn的特解为
地下水运动方程
这样得到的Xn(x)为上述边值问题的特征函数,而βn为特征值,式()就是特征值所满足的方程。式()为衰变方程,容易得到其特解为
地下水运动方程
这个与βn有关的衰变函数与特征函数组合为原定解问题的一个特解
地下水运动方程
而原问题的通解是上述特解的线性组合,即
地下水运动方程
其中的未知系数cn可以根据初始条件确定,同时,cn还必须满足特征函数的正交性。
根据Sturm-Liouville问题的正交性,对于任意两个不相等的特征值βm和βn,应有
地下水运动方程
而对于相等的两个特征值,有
地下水运动方程
其中N(βn)为特征函数的范数。利用式()有
地下水运动方程
在确定cn的数值时,首先根据初始条件有
地下水运动方程
等式两边取积分
地下水运动方程
其中m可以是n=1,2,…中的任意值,因此也可以根据式()把cn表示为
地下水运动方程
根据前述得到的特征函数和范数,有
地下水运动方程
这说明cn恰好等于初始水头分布函数H(x)的Fourier系数。
式1分离变量得到x²dx=dy/y²于是积分得到-1/y=1/3 x³+1/3C即y=-3/(x³+C),c为常数式子2分离变量得到dx/√(1-x²)=dy/y积分得到arcsinx=lny -lnc于是y=c *e^arcsinx,c为常数